壮语定语对比分析

壮语定语对比分析

一、壮汉语定语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诗雅(Prapaporn Teptoranee)[1](2021)在《泰国留学生汉语定语习得偏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名泰国留学生,汉语修饰语的使用规律一直是我关注的问题。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一直是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对于泰国留学生来说,汉语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比较复杂,且与其母语泰语差异较大,表现为汉、泰两种语言中的定语和中心语位置相反,但多项定语之间的排列顺序并不完全相同或相反,异同并存的状况使大多数初级学习者主观规避定语(尤其是多项定语)的使用,而对于中高级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在“的”的隐现等问题上表现出普遍的畏难情绪。汉语定语的正确使用,在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笔者给予充分关注,并基于现有研究开展调查和分析。本文采用问卷法、对比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泰国留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的语料进行调查和整理。通过对汉、泰语定语语法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泰国留学生定语习得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对泰国留学生定语偏误类型和成因进行归纳和分析,并结合二语习得理论,从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层面对泰国留学生汉语定语习得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姜希[2](2021)在《汉西递加式二项定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定语是语言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西班牙语中,从客观的语言事实来看,汉、西两种语言的递加式定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从当前的语言现象中可以发现,多项定语内部关系复杂,在汉语和西班牙语两种语言中的表达也不尽相同,多项定语对比的研究较少。论文基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以递加式二项定语为研究对象,从汉语出发与西班牙语进行单向对比。从构成定语的语言单位、定语的语义类型进行汉西对比分析,重点关注递加式二项定语的语序问题。论文第一章为绪论,包含选题缘由、文献梳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相关内容,同时也对语料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对汉语和西语中能够充当定语的语言单位和定语的语义类型进行了异同分析。第四章聚焦到汉、西两种语言中递加式二项定语的语序上,从定语和中心语的顺序以及二项定语之间的顺序分别进行了论述,结合充当二项定语的语言单位和定语项的语义类型对二项定语的位置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两项均为限定性定语,汉语中由数量短语充当的定语要靠近中心语,西语中指示形容词放在中心语前,物主形容词放在中心语后;两项均为描写性定语,汉语中不带“的”的定语要靠近中心语,西语中形容词放在中心语前,前置词短语或从句放在中心语后;一项限定性定语一项描写性定语,限定性定语在前,描写性定语在后,符合语言经济性规律。第五章基于对比分析的结果进行偏误预测,同时分析偏误语料,主要发现三类偏误:定中结构搭配不当,递加式二项定语的语序排列错误以及结构助词“的”的缺失和冗余。依据三类偏误对递加式二项定语教与学提出了一些建议。通过汉西对比,希望能够给学习汉语的西语国家留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其更好地掌握汉语,加深语言应用。

于雪燕[3](2021)在《阿拉伯语母语者汉语多项定语语序偏误分析》文中认为汉语多项定语语序排列复杂,是汉语非母语者习得的难点。阿拉伯语母语者是汉语学习队伍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应该重视。因此,本文从汉语和阿拉伯语两种语言的对比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出阿拉伯语母语者的偏误类型,找出其偏误原因。首先,本文通过整理前人研究结果,确定汉语多项定语语序的研究范围。其次,通过对汉阿多项定语语序的梳理对比,找出汉阿多项定语语序排列有以下相同点:1.都遵循单词比短语更靠近中心语,短语比句子更靠近中心语,且越能说明中心语性质的词越靠近中心语。2.都有时间处所词和介词短语作定语,且当处所词或介词短语与其他定语共同出现时,在两种语言中到中心语的距离是相似的。汉阿多项定语语序排列的主要差异有:1.汉语和阿拉伯语的并列式多项定语语言结构相同,但表达顺序却不尽相同。2.在汉语中表领属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作定语远离中心语,在阿拉伯语中可以用正偏组合代替,紧靠中心语。3.汉语和阿拉伯语的描写性多项定语在语序排列上呈“镜像关系”,在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对应上阿拉伯语与汉语基本相反,在形式上存在一定的不对应性。4.汉语的多项定语表达顺序相对固定单一,阿拉伯语的定语表达方式相对多样,同一个意思阿拉伯语的表达方式多于汉语。5.汉语中,量词使用广泛,组成的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作定语时位置较灵活,与主谓短语或者动词性词语组合时,即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距离中心语的位置较远。阿拉伯语中,没有丰富的量词,相应的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的表达通过明确中心语的“数”和“指”来体现,阿拉伯语中的数词可以与中心语组成正偏组合,紧靠中心语。再次,根据汉阿多项定语语序排列的对比结果有侧重地设计调查问卷,重点研究阿拉伯语母语者递加式多项定语的错序问题,问卷题目以二项定语和三项定语为主。共收集到60份来自埃及、摩洛哥、沙特、巴林、约旦等国籍的中、高级汉语水平阿拉伯语母语者的有效问卷,其中,HSK3-5级为中级,HSK6级为高级。通过分析问卷,整理出阿拉伯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多项定语的语序偏误类型有:与表领属的词有关的错序;与表处所或时间的词有关的错序;与表数量或指量有关的错序;与动词性词语有关的错序;与形容词性词语有关的错序;表逻辑关系的定语错序及成分残缺。主观翻译题的偏误有3类,分别是:遗漏量词或形容词、误加“的”和各定语间的错序。最后,结合对比和调查问卷的整理结果,找出了阿拉伯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多项定语产生此类偏误的原因是:母语负迁移、汉语多项定语本身复杂、交际策略影响。并结合教学实际,分别从“教”和“学”两个大方面给出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小方面的建议。

吴淑云(WEERAPONG MISS WANRAWEE)[4](2020)在《泰国学生汉语多项定语习得顺序研究》文中认为汉语与泰语都属于汉藏语系,但汉语与泰语在语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定语语序及语法意义的表达方面,这就给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带来了很大影响。泰国学生在汉语定语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母语语法环境的影响,对不同的定语类型及掌握程度与掌握顺序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泰国学生的汉语多项定语的习得顺序进行研究,以期为汉语多项定语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在对汉语多项定语以及泰国学生汉语多项定语习得情况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汉语与泰语在定语构成成分、多项定语构成成分以及多项定语排列顺序的异同情况采用举例方式进行分析,对比汉语与泰语双方在多项定语语序以及语法等方面的异同。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泰国学生多项定语习得顺序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定语选择题、排序题以及句子组合题等形式对泰国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的习得顺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泰国学生在多项定语学习过程中,首先对于领属性定语的掌握程度较高,而对于名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定语等情况掌握程度呈现中等水平,而对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指称代词等掌握程度最差。对于领属性词语充当定语的情况可作为泰国学生多项定语学习的引路石,同时关于名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作定语等出现较多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将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定语以及指称代词作定语作为泰国学生汉语多项定语难点与重点学习内容。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泰国学生多项定语的教学策略、习得策略与教材编写建议,以期为泰国学生汉语多项定语的学习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指导。

刘心[5](2020)在《汉英多项定语语序对比及汉语习得偏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描述一件事物时,为了使表达更加准确,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定语,因此,多项定语的语序就显得非常重要。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有多项定语这一语法成分,但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在定语的语序上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在习得定语时很容易会出现偏误,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提出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并回顾了前人对汉英定语顺序及习得偏误的研究情况,然后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介绍汉语多项定语顺序,首先梳理了现代汉语中可以做定语的各种成分以及各成分可表达的不同语义类型,总结了各成分做定语时带“的”与否的具体情况。以前人总结的多项定语语序为基础,从限制性、描写性及称谓性三个层次出发,并通过大量的语料佐证,最后总结出一套能概括大多数情况的常规语序模式,同时也探讨了非常规语序的一些情况,并做出了具体分析。第三章介绍英语多项定语顺序,首先梳理了英语中可以做定语的各种成分,并描述不同成分做定语时的具体位置,也从限制性、描写性及称谓性三个层次出发,总结出英语多项定语顺序的常规语序。第四章为汉英多项定语顺序的对比分析,从宏观和具体两个方面分别列举出具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时对可能会出现偏误的情况作出预测。第五章为英语母语者汉语定语顺序习得偏误研究,以HSK动态语料库以及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英语母语学习者的偏误语料为基础,对英语背景留学生习得偏误进行具体分析,并分析出偏误的成因,从教材、教师以及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为结语部分,对本文做出总结,说明本文的创新之处,存在局限及后续的可研究方向。

木兰(Boboc Emanuela)[6](2020)在《罗马尼亚汉语学习者定语习得偏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名罗马尼亚留学生,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曾一度困扰于汉语定语规则的严格与复杂,如多项定语语序规律、汉语定语标记“的”的隐现规律以及汉罗定语不同的使用规则等,这些都是罗马尼亚学生学习汉语定语的难点,因此本文要就罗马尼亚汉语学习者习得定语的情况展开研究,以提高罗马尼亚汉语学者的学习效果。本文共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并从汉语定语本体研究及汉语定语习得研究两个方面对相关研究做了述评。第二章从定语类型、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多项定语语序及定语标记隐现规律四个方面对汉罗定语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发现了汉罗定语一一对应、不完全对应及不对应的部分。第三章首先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罗马尼亚汉语学习者学习和使用定语的难点进行了调查,然后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归纳、总结、描写了偏误类型,发现偏误率最高的是多项定语语序的使用。第四章根据前文发现的偏误类型深入挖掘偏误原因,并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主要归纳出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泛化及汉语语法的复杂性三种偏误原因。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及可行性的解决建议,分别为:加强汉罗定语对比、培养目的语语感以及课堂上精讲多练、增加有意义的练习。

陆俊玲[7](2020)在《壮语形容词语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壮语形容词及形容词语义研究的专门着作还处于大范围空白状态,本文是在汉语形容词语义研究和壮语形容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尝试研究。虽然壮语形容词的书籍、论文和参考资料非常有限,但是壮族人日常广泛使用的壮语语音为研究提供了许多材料。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绪论,主要是壮语形容词语义研究提出的缘由,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的确定,前人对形容词语义的研究综述及本文采用的语义分析理论、方法。第一章,主要是壮语形容词与壮语动词、副词的辨认,及壮语形容词语义的辨析;壮语形容词语义特征分析的三个原则:经济性、实用性、概念性;壮语形容词义项提取的方法有比较法和追根溯源法。第二章是壮语形容词的来源与分类,来源包括民族固有、借汉、壮汉同源;壮语形容词的分类中分析了壮语形容词的结构类型,分类上可以从壮语形容词的意义、词性入手。第三章是壮语形容词语义的组合聚合关系,在壮语形容词的组合关系分析中有词与词组合分析以及语法功能组合分析;在壮语形容词的聚合关系分析中有壮语同义、反义形容词的聚合关系。第四章是壮语形容词的语义与语境,在语义与语境关系中有单独语境和交叉语境两种,语境和语义的搭配使得形容词的义项更加丰富;壮语形容词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有反义现象和转义现象。第五章壮语形容词语义分析举例从壮语形容词语义场的建立入手对壮语形容词语义场中的同义词近义词进行辨析,并对单、多音节的颜色词进行义项分析。结语部分,归纳本文语义研究基本结论,指出写作的不足之处。对壮语形容词在词法和语法方面的语义研究能够更深层次挖掘出壮语形容词的搭配和使用规范,为壮语形容词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吴奔[8](2020)在《介词框架“起始介词+X+方位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起始介词+X+方位词”这个介词短语也可以作为一个介词框架。此介词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置词“起始介词”,第二部分是中间成分的X,第三部分是后置词“方位词”。本文包括文章的绪论和文末的结语,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论述论文的选题意义,概述了前人对介词框架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并阐明论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语料,同时,本章也对研究的对象、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介词框架“起始介词+X+方位词”的构成情况、该介词框架的构件分析、该介词框架内部关系和该介词框架中“X”的多元性。第三章,主要考察和分析“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考察该介词框架在句子中的位置能否位于句子前面、后面或句中;另一方面是讨论和分析介词框架“起始介词+X+方位词”中“起始介词”和“方位词”的隐现问题。第四章,主要对介词框架“起始介词+X+方位词”进行语义分析,具体讨论以下四个方面:一、介词框架“起始介词+X+方位词”的语义功能;二、语义近似的“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三、影响该介词框架语义表达的句法位置;四、对几组介词框架的比较来进一步讨论和观察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特点。第五章,主要考察介词框架“起始介词+X+方位词”与否定词的共现使用情况表达功能,分析和讨论否定词位于介词框架前面的结构和否定词位于介词框架后面的结构,同时也分析否定词位置对介词框架句法和语义的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和分析“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语用功能,考察和分析该介词框架的话题标记功能和表达功能;另一方面是“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篇章功能,考察该介词框架的篇章衔接功能和篇章管界功能。第七章,从类型学角度方面,对汉语“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与泰语相应表达形式的基本对应情况和汉语中不同类别的“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与泰语中相应表达形式的对比分析。第八章为结语,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本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地方。

周玉英(CHU NGOC ANH)[9](2020)在《越南学生汉语描写性定语语序的偏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对我们越南学生汉语描写性定语语序的偏误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首先,在汉语多项定语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描写法、解释法和对比法从语序的方面将汉越描写性定语语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结构方面,汉语和越南语描写性定语的语序有一定的差异。汉语定语一律放在中心语之前,而越南语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后。汉语描写性定语的语序规律在一般的情况下较为固定,不会改变,反而越南语的定语比较灵活,根据语境可以有所改变。此外,本文也从定语的语义关系的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两种语言的中心语与定语的语义关系都遵循了距离性原则,不管是汉语还是越南语定语,越能说明中心语的本质,带有固定、永久的意思的词越靠近中心语。汉语定语一律放在中心语之前,而越南语定语的语序却是相反,不论是什么定语,越南语定语一律放在中心语之后。虽然有差别,但是这个原则或多或少反映了中国人和我们越南人的认知规律。本文在汉越描写性定语的语序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对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和越南太原重点高中学校的初中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描写性定语过程中所遇到的偏误做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越南初中级学生学习汉语描写性定语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偏误主要包括定语与中心语的倒置、描写性定语的语序偏误和助词“的”的使用偏误三种偏误类型。偏误的原因主要在于母语迁移的影响、没能很好地掌握汉语描写性定语的特征以及学生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最后,针对学生偏误的情况及偏误原因,我们对越南教师和教材编写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为越南的汉语语法教学提供一份参考。

林美嘉(Yunita Tetta Dendo)[10](2020)在《汉语与印尼语语序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汉语与印尼语的语序问题,重点关注6种语序组配,从而探究汉语与印尼语的语序系统差异。具体语序组配为:(1)“形容词+比较标记+比较标准”。(2)“动词+副词”或“副词+动词”。(3)“介词+名词短语”。(4)“形容词+名词”或“名词+形容词”。(5)“关系从句+名词/名词短语或名词/名词短语+关系从句”。(6)“偏句+正句”或“正句+偏句”或“偏正复句”。笔者发现大多印尼留学生在将印尼语翻译成汉语或者将汉语翻译成印尼语时,很容易受到自身母语的影响从而产生偏误。虽然汉语和印尼语都是属于SVO型语言,但是这两种语言的语序上有很多不同。例如,汉语是“修饰语—中心语”,但印尼语是“中心语—修饰语”。

二、壮汉语定语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壮汉语定语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泰国留学生汉语定语习得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综述
        (一)汉语定语构成及定语与中心语语义关系的相关研究
        (二)汉泰定语语序规律对比的相关研究
        (三)泰国留学生汉语定语语序习得偏误的相关研究
        (四)对外汉语定语教学的相关研究
    四、语料来源说明
第二章 汉泰定语多角度对比分析
    一、汉泰定语构成成分的对比分析
        (一)汉语定语构成成分分析
        (二)泰语定语构成成分分析
    二、汉泰定语与中心语之间语义关系的对比分析
        (一)汉语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分析
        (二)泰语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分析
    三、汉泰定语“的”的隐现规律的对比分析
        (一)汉语定语“的”的隐现规律分析
        (二)泰语定语“ ”(译为:的)的隐现规律分析
    四、汉泰多项定语顺序的对比分析
        (一)汉语多项定语顺序分析
        (二)泰语多项定语顺序分析
第三章 泰国留学生定语习得偏误情况调查
    一、调查的总体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内容的设计
    二、调查的实施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
        (二)访谈调查的实施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二)访谈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泰国留学生汉语定语习得偏误类型及成因分析
    一、偏误类型
        (一)遗漏
        (二)误加
        (三)错序
        (四)“的”的隐现不当
    二、成因分析
        (一)母语的负迁移
        (二)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
        (三)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影响
        (四)汉语教师因素
        (五)汉语教材因素
第五章 对泰汉语定语教学的建议
    一、针对泰国留学生的建议
        (一)注重汉语与泰语相关语法点的对比研究
        (二)注重相似表达在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差异
    二、针对汉语教师的建议
        (一)运用典型例句进行汉泰对比教学
        (二)总结高频偏误,及时操练
        (三)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三、针对教材的建议
        (一)将语法点化整为零,按专题分层教学
        (二)加大教材中相应知识点的练习题数量,丰富题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汉西递加式二项定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文献梳理
        1.2.1 汉语定语的相关研究
        1.2.2 西语中定语的相关研究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西递加式二项定语表示法对比
    2.1 汉语的定语及其在西班牙语中对应的成分
    2.2 汉西中充当定语的成分对比
        2.2.1 汉语中充当定语的成分
        2.2.2 西语中充当定语的成分
        2.2.3 汉西起定语作用的语言单位对应关系
    2.3 汉语结构助词“的”和西语前置词“de”的使用对比
        2.3.1 汉语定语成分中结构助词“的”的使用
        2.3.2 西语定语成分中前置词“de”的使用
第三章 汉西递加式二项定语的语义类型对比
    3.1 汉语中定语的语义类型
    3.2 西语中定语的语义类型
第四章 汉语西班牙语递加式二项定语语序对比
    4.1 定语与中心语的位置
    4.2 递加式二项定语之间的位置关系
        4.2.1 不同成分构成的二项定语共现时的语序
        4.2.2 不同语义类型的二项定语共现时的语序
第五章 定语相关偏误预测分析及教学策略
    5.1 定语相关偏误预测分析
        5.1.1 递加式二项定语选用不当
        5.1.2 递加式二项定语顺序排列错误
        5.1.3 结构助词“的”缺失或冗余
    5.2 关于递加式二项定语的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3)阿拉伯语母语者汉语多项定语语序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语料来源
    1.4 研究内容
    1.5 文献综述
        1.5.1 多项定语本体研究
        1.5.2 多项定语习得研究
第二章 汉阿多项定语语序对比
    2.1 汉语与阿拉伯语的类型学差异
    2.2 汉阿定语构成成分
        2.2.1 汉语定语构成成分
        2.2.2 阿语定语构成成分
        2.2.3 汉阿定语构成成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2.3.1 相同点
        2.2.3.2 不同点
    2.3 汉阿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
        2.3.1 汉阿限制性定语
        2.3.2 汉阿描写性定语
    2.4 汉阿多项定语语序对比
        2.4.1 汉阿并列式多项定语语序对比
        2.4.1.1 表逻辑关系的并列式多项定语
        2.4.1.2 表认知先后顺序的并列式多项定语
        2.4.1.3 表汉语表达习惯和文化的并列式多项定语
        2.4.2 汉阿递加式多项定语语序对比
        2.4.2.1 表领属的递加式多项定语
        2.4.2.2 表处所和时间的递加式多项定语
        2.4.2.3 表数量和指量的递加式多项定语
        2.4.2.4 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递加式多项定语
        2.4.2.5 形容词性词语的递加式多项定语
        2.4.2.6 不带“的”的表描写的递加式多项定语
        2.4.3 汉阿交错式多项定语语序对比
        2.4.4 汉阿多项定语语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4.4.1 相同点
        2.4.4.2 不同点
第三章 阿拉伯语母语者汉语多项定语语序习得研究设计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1 调查问卷的目的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3.1.3 调查问卷的结构及题型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
        3.2.1 调查问卷的被试情况
        3.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3.3.1 调查问卷的结果
        3.3.2 调查问卷的偏误分析
第四章 阿拉伯语母语者汉语多项定语语序偏误类型与原因
    4.1 偏误类型
        4.1.1 与表领属的词有关的错序
        4.1.2 与表处所或时间的词有关的错序
        4.1.3 与表数量或指量有关的错序
        4.1.4 与动词性词语有关的错序
        4.1.5 与形容词性词语有关的错序
        4.1.6 表逻辑关系的定语错序
        4.1.7 成分残缺
    4.2 偏误原因
        4.2.1 母语负迁移
        4.2.2 汉语多项定语本身复杂
        4.2.3 交际策略影响
第五章 阿拉伯语母语者汉语多项定语语序偏误教学建议
    5.1 对多项定语语序教学的建议
        5.1.1 课前合理配备教师资源
        5.1.2 课上循循善诱出多项定语
        5.1.3 课后查漏补缺反思总结
    5.2 对多项定语语序学习的建议
        5.2.1 有意注意语序排列规则
        5.2.2 刻意练习位置灵活的多项定语
        5.2.3 逐次叠加有效定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阿拉伯语母语者汉语多项定语语序习得调查问卷(中高级)

(4)泰国学生汉语多项定语习得顺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
    1.5 资料来源
第二章 汉泰语多项定语比较分析
    2.1 汉泰语定语构成成分比较
    2.2 汉泰语多项定语构成成分比较
    2.3 汉泰语多项定语排列顺序比较
    2.4 小结
第三章 泰国学生汉语多项定语习得顺序调查分析
    3.1 调查问卷设计
    3.2 调查对象介绍
    3.3 试题结果分析
    3.4 汉语多项定语习得顺序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汉语多项定语教学、习得策略与教材编写建议
    4.1 汉语多项定语的教学策略
    4.2 汉语多项定语的习得策略
    4.3 教材编写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5)汉英多项定语语序对比及汉语习得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汉语多项定语顺序相关研究综述
        二、汉英定语顺序对比分析研究综述
        三、多项定语语序偏误分析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语多项定语顺序描写
    第一节 汉语多项定语概述
    第二节 汉语定语成分分析
        一、充当定语的名词
        二、充当定语的代词
        三、充当定语的数量词
        四、充当定语的形容词
        五、充当定语的动词
        六、充当定语的短语
    第三节 汉语多项定语的常规语序
        一、限制性定语语序
        二、描写性定语语序
        三、称谓性定语语序
    第四节 多项定语的非常规语序
        一、限制性定语内部的非常规语序
        二、描写性定语内部的非常规语序
        三、跨层次的非常规语序
    第五节 汉语名词前置定语语序限制因素
        一、距离象似原则影响
        二、有义语素结合紧密度影响
        三、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
        四、音节的影响
        五、结构助词“的”的影响
第三章 英语名词的前置定语顺序描写
    第一节 英语定语成分分析
        一、词做定语
        二、短语做定语
        三、从句做定语
    第二节 英语多项定语的常规语序
        一、限制性定语的语序
        二、描写性定语的语序
        三、称谓性定语的语序
    第三节 英语名词前置定语语序的细节问题
第四章 汉英多项定语语序对比分析
    第一节 汉英多项定语语序的宏观对比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第二节 汉英多项定语语序的具体对比
        一、汉语及英语可做定语的成分对比
        二、汉英限制性定语的对比
        三、汉英描写性定语的对比
        四、汉英称谓性定语的对比
第五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定语顺序习得偏误研究
    第一节 偏误类型
        一、定语和中心语相关偏误
        二、各层次定语相关偏误
        三、结构助词“的”的相关偏误
    第二节 偏误产生原因分析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知识的泛化
        三、汉语多项定语自身的复杂性
        四、教师、教材的影响
        五、学习者个人因素
    第三节 多项定语教学相关建议
        一、关于教材编写的建议
        二、关于教师教学的建议
        三、关于学生学习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罗马尼亚汉语学习者定语习得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对比分析法
        (三)偏误分析法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汉语定语本体研究
        (二)汉语定语习得研究
第二章 汉罗定语的多角度考察及比较
    一、汉罗定语的定义、类型及比较
        (一)汉语定语的定义及类型
        (二)罗语定语的定义及类型
        (二)汉罗定语类型比较
    二、汉罗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及比较
        (一)汉语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
        (二)罗语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
        (三)汉罗定语与中心语关系比较
    三、汉罗多项定语语序及比较
        (一)汉语多项定语语序
        (二)罗语多项定语的语序
        (三)汉罗多项定语语序比较
    四、汉罗定语标记隐现规律及比较
        (一)汉语定语标记“的”的隐现规律
        (二)罗语定语标记的隐现规律
        (三)汉罗定语标记隐现规律比较
第三章 罗马尼亚学习者汉语定语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总体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对象及范围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
        (四)调查的实施过程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基本信息的统计与分析
        (二)汉语定语习得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三、罗马尼亚学习者汉语定语习得偏误类型
        (一)遗漏
        (二)错序
        (三)误加
        (四)误代
第四章 罗马尼亚学习者汉语定语习得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偏误原因分析
        (一)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二)目的语知识泛化
        (三)汉语语法规则的严格与复杂性
    二、针对罗马尼亚学习者的汉语定语教学建议
        (一)加强汉罗定语对比
        (二)培养目的语的语感
        (三)课堂上精讲多练,增加有意义的练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壮语形容词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一)汉语形容词及形容词语义的研究
        (二)壮语形容词及形容词语义的研究
    二、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的确定
        (一)研究对象概说
        (二)研究的范围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壮语形容词语义特征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节 壮语形容词的辨认
        一、壮语形容词和壮语动词的区分
        二、壮语形容词和壮语副词的区分
        三、壮语形容词语义的辨析
    第二节 壮语形容词语义特征分析的原则
        一、经济性原则
        二、实用性原则
        三、概念性原则
    第三节 壮语形容词义项提取的方法和分析模式
        一、比较法
        二、追根溯源法
        三、义项的分析模式
第二章 壮语形容词的来源与分类
    第一节 壮语形容词的来源
        一、民族固有形容词
        二、借汉形容词
        三、壮汉同源形容词
    第二节 壮语形容词的分类
        一、壮语形容词的结构类型
        二、壮语形容词的意义分类
        三、壮语形容词的词性分类
第三章 壮语形容词语义的组合聚合关系
    第一节 壮语形容词的组合关系分析
        一、壮语形容词的词与词组合分析
        二、壮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组合分析
    第二节 壮语形容词的聚合关系分析
        一、壮语同义形容词的聚合关系
        二、壮语反义形容词的聚合关系
第四章 壮语形容词的语义与语境
    第一节 壮语形容词的语义与语境关系
        一、单独语境
        二、交叉语境
        三、语境和语义的搭配
    第二节 壮语形容词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
        一、壮语形容词语义在语境中的反义现象
        二、壮语形容词语义在语境中的转义现象
第五章 壮语形容词语义分析举例
    第一节 壮语形容词语义场的建立
        一、壮语形容词语义场的建立
        二、壮语形容词语义场中的同义词近义词辨析
    第二节 颜色词的义项分析
        一、单音节的颜色词
        二、多音节的颜色词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介词框架“起始介词+X+方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4 关于本文的研究
        1.4.1 研究理论和方法
        1.4.2 本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1.4.3 可能的创新点
        1.4.4 本文的语料来源
第二章 “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构成
    2.1 “起始介词X+方位词”的构成情况
    2.2 “起始介词+X+方位词”的构件分析
        2.2.1 起始介词
        2.2.2 方位词
        2.2.3 介词和方位词的关系
    2.3 “起始介词+X+方位词”中X的多元性
        2.3.1 X的性质
        2.3.2 X为体词性词语或体词性短语
        2.3.3 X为谓词性词语或谓词性短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句法分析和相关问题
    3.1 “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句法位置
    3.2 “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句法功能
        3.2.1 作状语
        3.2.2 作定语
        3.2.3 作补语
    3.3 “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前后项隐现
        3.3.1 “起始介词+X+方位词”中“起始介词”的隐现
        3.3.2 “起始介词+X+方位词”中“方位词”的隐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语义分析与相关问题
    4.1 “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基本语义
    4.2 “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引申语义
    4.3 语义近似的“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
    4.4 “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对称与不对称
    4.5 影响“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语义与句法位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与否定词的共现情况
    5.1 否定词在介词框架之前
    5.2 否定词在介词框架之后
    5.3 否定词与介词框架的位置对句法和语义的影响
        5.3.1 否定词位于介词框架前面和后面
        5.3.2 否定词只能在介词框架前面
        5.3.3 否定词只能在介词框架后面
    5.4 “Neg+(P+X+L)”与相关结构的语义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的篇章功能
    6.1 篇章衔接功能
    6.2 篇章管界功能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汉语“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与泰语中相应的表达形式对比分析
    7.1 汉语“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与泰语相应表达形式的基本对应情况
    7.2 汉语中不同类别的“起始介词+X+方位词”框架与泰语中相应表达形式的对比分析
        7.2.1 表示时间的介词框架与泰语相应表达形式
        7.2.2 表示处所的介词框架与泰语相应表达形式
        7.2.3 表示依据的介词框架与泰语相应表达形式
        7.2.4 表示来源的介词框架与泰语相应表达形式
        7.2.5 表示范围的介词框架与泰语相应表达形式
        7.2.6 表示方面的介词框架与泰语相应表达形式
        7.2.7 表示角度的介词框架与泰语相应表达形式
        7.2.8 表示状态的介词框架与泰语相应表达形式
        7.2.9 表示条件的介词框架与泰语相应表达形式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越南学生汉语描写性定语语序的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描写性定语的相关研究
        1.2.2 越南语描写性定语的相关研究
        1.2.3 汉、越描写性定语偏误分析的相关研究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构及方法
        1.3.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汉、越描写性定语的对比分析
    2.1 汉、越描写性定语的特征
        2.1.1 汉语描写性定语的特征
        2.1.2 越南语描写性定语的特征
    2.2 汉越描写性定语的对比分析
        2.2.1 汉越描写性定语的分布差异
        2.2.2 汉越描写性定语语序与语义关系的对比
        2.2.3 汉语结构助词“的”与越南语连接词的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南学生汉语描写性定语的偏误分析
    3.1 汉语描写性定语学习问卷调查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步骤与方法
    3.2 越南学生描写性定语语序偏误类型分析
        3.2.1 定语和中心语位置的倒置
        3.2.2 描写性定语的语序偏误
        3.2.3 助词“的”的使用偏误
    3.3 越南学生描写性定语语序偏误原因分析
        3.3.1 母语迁移的影响
        3.3.2 语义理解错误
        3.3.3 教和学的不足之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语描写性定语的教学建议
    4.1 针对越南教师的教学建议
        4.1.1 根据学生不同的偏误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4.1.2 讲授定语语序的规则时要考虑语用条件
        4.1.3 课堂教学设计
    4.2 教材编写的建议
    4.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

(10)汉语与印尼语语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选题意义和研究意义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SVO的语序组配特点
第3章 汉语与印尼语SVO语序组配特点
    3.1 汉语的SVO语序语序组配分析
        3.1.1 Adj+M+St
        3.1.2 Adverb+Verb
        3.1.3 Preposition+NP
        3.1.4 Adjective+Noun
        3.1.5 Rel+NP
        3.1.6 Subordinate clause+Main Clause
    3.2 印尼语的SVO语序组配分析
        3.2.1 Adj+M+St
        3.2.2 Adverb+V
        3.2.3 Preposition+NP
        3.2.4 Adjective+Noun
        3.2.5 Rel+NP
        3.2.6 Subordinate clause+Main Clause
第4章 汉语与印尼语的SVO语序对比
    4.1 汉语与印尼语的SVO语序对比
    4.2 汉语与印尼语语序的异同点
第5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壮汉语定语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国留学生汉语定语习得偏误研究[D]. 王诗雅(Prapaporn Teptoranee).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汉西递加式二项定语对比研究[D]. 姜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阿拉伯语母语者汉语多项定语语序偏误分析[D]. 于雪燕.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4]泰国学生汉语多项定语习得顺序研究[D]. 吴淑云(WEERAPONG MISS WANRAWEE).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汉英多项定语语序对比及汉语习得偏误研究[D]. 刘心. 河南大学, 2020(02)
  • [6]罗马尼亚汉语学习者定语习得偏误研究[D]. 木兰(Boboc Emanuel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壮语形容词语义研究[D]. 陆俊玲.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8]介词框架“起始介词+X+方位词”研究[D]. 吴奔.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越南学生汉语描写性定语语序的偏误研究[D]. 周玉英(CHU NGOC ANH).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10]汉语与印尼语语序对比研究[D]. 林美嘉(Yunita Tetta Dendo). 南昌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壮语定语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