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透明大底胶料配方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徐云慧[1](2020)在《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性能及机理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橡胶消耗量不断增加,废旧橡胶量也随之增加,其中废旧轮胎量最多,占废旧橡胶制品的60%以上,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黑色污染”,为了响应国家节能环保要求,我国加大了对再生橡胶循环利用的研究,轮胎再生胶(简称TRR)已成为主力军。农业轮胎相对于载重轮胎来说,一般行驶速度慢,但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所以农业轮胎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高速性能要求低,但耐刺扎性、耐啃性和耐撕裂性、耐老化性能要求高,为了满足这些使用性能在农业轮胎胎面中通常采用较高用量的低温乳聚丁苯橡胶(简称SBR)达2050份。为了改善低温乳聚SBR的加工性能和硫化性能,提高胶料质量,做到资源循环利用,提出了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性能及机理分析研究。通过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共混体系及机理分析研究,发现添加1060份TRR时SBR/TRR共混胶为均项体系,相容性好,添加60份以上TRR时共混胶为“海-岛”结构,相容性差,并从共混机理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对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填充补强体系及机理分析研究,制备了具有抗紫外线抗菌功能的新型填充材料TiO2/Ser(简称TK301),并在SBR/TRR共混胶中进行应用,不仅可降低材料成本,而且可提高胶料的致密性、抗菌性、耐老化性能及力学性能等。论文分析了TK301具有优异性能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农业轮胎SBR/TRR共混胶采用新型填充补强剂TK301(15份)与高耐磨炭黑N330(25份)、通用炭黑N660(35份)并用做填充补强体系补强效果最好,并从炭黑粒径、炭黑的结构及炭黑吸附补强理论进行了分析。通过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防护体系及作用机理分析研究,发现选择对苯二胺类防老剂4010NA(1.5份)、防老剂4020(1.5份)与喹啉类防老剂RD(1.5份)与微晶蜡(1.5份)并用会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防护效果最优,并进行了物理防护和化学防护机理分析。通过对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硫化体系及选择原因分析研究,发现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选用N-叔丁基-双(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做促进剂的半有效硫化体系(SEV)最适宜,并通过硫化胶的网状交联结构和性能进行了选择原因分析。通过对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软化增塑体系及作用原因分析研究,将新型橡胶助剂2-乙酰基芘C18H12O应用在农业轮胎SBR/TRR共混胶中,发现该助剂不仅可做软化增塑剂,提高胶料流动性,改善橡胶加工性能,而且可做抗热氧剂,提高橡胶的耐热性能,减少老化现象,并进行了作用原因分析。通过对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方法及性能的研究,找寻出了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最佳的共混方法和硫化方法。最佳共混方法为:先将50份的炭黑与SBR/TRR共混制成母胶,再与NR、BR混炼,然后添加剩余10份的炭黑及其它配合剂,最后加入硫黄和促进剂,采用这样的共混制备方法胶料综合性能最好。最佳硫化方法为:硫化温度150℃,硫化时间t90对应时间,硫化压力15.0 MPa,采用这样的硫化制备方法胶料综合性能较优。通过研究确定了SBR/TRR共混胶的共混体系(即生胶体系)、填充补强体系、防护体系、硫化体系、软化增塑体系相配合的农业轮胎配方和较佳的共混方法和硫化方法,发明了性能优成本低的填充SBR/TRR共混胶的农业轮胎胎冠胶和胎侧胶。最后将该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和徐州徐轮橡胶有限公司合作试制生产了15-24 10PR联合收割轮胎和9.5-24 6PR拖拉机轮胎,既提高了性能,又节约了成本,更大程度上做到了资源循环利用,降低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对橡胶科技发展、橡胶循环经济和社会发展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该论文有图43幅,表74个,参考文献170篇。
樊娜娜[2](2019)在《SBR/CM的并用及其在轿车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是一种新型特种橡胶,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具有较好的耐热氧老化、耐油性、耐臭氧及阻燃性,在电线电缆、胶管以及输送带等橡胶制品已得到广泛使用。而丁苯橡胶(SBR)由于具有耐磨性能优异,抗湿滑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轮胎、胶鞋等领域。本文以轿车胎胎面胶配方为研究对象,在保证胶料满足一定物理机械性能的需求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耐老化性能,将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部分代替丁苯橡胶(SBR)应用于轿车胎胎面胶配方中。主要研究了SBR与CM共混胶的相容性、硫化体系、补强填充体系对其力学性能以及动态性能的影响。通过热力学计算公式、DSC、DMA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SBR/CM共混胶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添加CM的用量小于20phr时,共混胶的相容性较好,添加CM的用量超过20phr后,共混胶的相容性变差。在SBR/CM共混比中,随着CM用量的增加,混炼胶的焦烧时间和工艺正硫化时间减少,最小转矩值增大,交联程度下降;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逐渐增大,100%定伸应力变化不大,回弹性能下降;硫化胶在0℃时的损耗因子逐渐增大,表明共混胶的抗湿滑性能变差;当CM添加量小于30phr时,硫化胶在60℃下的损耗因子变化不大,说明CM的加入使得共混胶的滚动阻力影响较小。研究了不同硫化体系对CM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硫化CM胶料,交联程度高,硫化速度快,拉伸强度也较好,但是撕裂强度不高。采用噻二唑/DCP并用硫化体系,胶料的撕裂强度提高。在SBR/CM共混胶中采用S/DCP/TAIC并用硫化体系,与单用硫黄硫化体系对比发现:焦烧时间短,硫化速度快,交联程度高,硫化胶的弹性好,耐磨性能优异。此外,将CM部分应用到轿车胎胎面胶配方中发现:添加10phr的CM时,SBR/CM共混胶的性能与原配方相比,共混胶的耐热老性能好,耐磨性能变化不大,拉伸强度及硬度逐渐增大,但是共混胶的回弹性能下降。0℃左右的损耗因子没有变化,说明了添加10phr的CM对胶料的抗湿滑性能没有影响;60℃左右的损耗因子升高了,但是幅度很小。添加到20phr时,共混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明显下降,定伸应力、硬度以及拉伸永久变形越来越大。采用不同牌号的炭黑填充SBR/CM共混胶,RPA数据表明:粒径越小、结构度越高的炭黑,在SBR/CM共混胶中形成的填料网络结构越完善,Payne效应越强。除了综合力学性能以外,还要考虑胶料应具备适当的焦烧时间,较低的门尼粘度,因此选取粒径较小,而且结构度较高的新工艺炭黑N234为最佳炭黑。还研究了炭黑N234的用量对SBR/C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数据表明,当炭黑N234的用量为50phr时,SBR/CM共混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性能较好,弹性与耐磨性能优异。在SBR/CM共混胶的疲劳温升实验中,生热较高,压缩永久变形率大。为了降低生热及压缩永久变形问题,采用了炭黑/白炭黑并用的复合填料,实验数据得出,随着白炭黑用量的增加,胶料的生热降低,压缩永久变形减小,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下降,弹性越来越好。当炭黑与白炭黑并用比为20/30时,胶料的抗湿滑性能较好。
卢娜[3](2017)在《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可控制备及多相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废硫化橡胶是一种包含生胶、有机及无机填料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因大部分废弃橡胶制品的含胶率较高,因此,废硫化橡胶具有极高的再生利用价值,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橡胶资源。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因素是将废旧橡胶制品进行分类分选并制成硫化橡胶粉。本文制备并收集了常温粉碎工艺、水切割工艺制备的废轮胎硫化橡胶粉,以及废丁基橡胶内胎、废溴化丁基橡胶套,并通过常温机械粉碎法制得丁基橡胶胶粒和溴化丁基橡胶胶粒。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热失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硫化橡胶粉(胶粒)的组分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讨论了不同破碎工艺制备的硫化橡胶粉的表面形貌特征以及不同主链结构的硫化橡胶粉,其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氧气所起的作用;分析了不同尺度、不同相态的硫化橡胶粉的应用情况,以应用为目的,对硫化橡胶粉(胶粒)进行分类。硫化橡胶粉的直接应用是废橡胶资源化可控利用的第一步,被认为是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可控利用的最佳途径。本文中将废轮胎硫化橡胶粉作为生胶的替代资源,通过模压成型技术并改进硫化模具,制备了适用于静态环境使用的全轮胎胶粉模压橡胶制品;通过部分替代的方式,以轮胎胶粉替代天然橡胶(NR),制备高耐磨性的复合材料;利用复合胶的概念,将硫化橡胶粉作为填料使用,制备了水切割轮胎胶粉/NR复合胶,研究了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硫化橡胶粉和活化胶粉对复合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化胶粉在基体橡胶中的分散性改善,因此复合胶性能提高。硫化橡胶粉的表面活化改性是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可控利用的第二步。活化胶粉是废硫化橡胶制品资源化利用的主导方向,本文采用界面活化改性、再生法活化改性以及力化学法改性三种不同的方式,通过表面活化改性机理的分析,探讨了偶联剂、再生活化剂和机械剪切力与硫化橡胶粉表面的作用形式,以及三种不同改性方式对活化胶粉表面结构的影响。考察了活化胶粉溶胶含量和交联密度的变化以及活化胶粉应用制品的性能,结果表明,硫化橡胶粉活化改性过程中,通过界面增容或表面降解作用,提高了硫化橡胶粉的表面活性,活化胶粉与基体橡胶之间的相容性增加,分散性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改善,进而扩大硫化橡胶粉的应用领域并增加其使用量。再生橡胶是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可控利用的第三步。本文通过高温动态再生法和机械捏炼法制备了丁基再生橡胶以及溴化丁基再生橡胶。硫黄硫化的丁基橡胶,其再生的理论依据是交联网络结构中硫-硫键的能量最低,因此通过热或者外力的作用可优先断裂。通过丁基橡胶再生机理的分析,讨论了再生活化剂和软化剂在再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硫化橡胶交联网络结构在再生过程中的变化;丁基橡胶再生后,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研究了高温动态再生工艺中,再生温度、时间以及转矩流变仪的转子转速对再生橡胶再生程度的影响;再生橡胶再硫化后,通过对其硫化胶物理性能的表征分析了再生工艺条件对再生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温度是影响再生橡胶性能的关键因素,温度与时间具有协同效应,同时转子转速的提高可提供剪切力作用,进而增加交联网络的断键几率。溴化丁基橡胶套是一种树脂硫化的特种橡胶制品。本文采用高温动态再生工艺和机械捏炼工艺实现了溴化丁基橡胶制品的低程度再生。溴化丁基再生橡胶作为生胶应用于不同的橡胶制品中,研究了不同用量、不同工艺溴化丁基再生橡胶以及不同的再硫化体系对溴化丁基再生橡胶制品的硫化特性、老化前后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制备的溴化丁基再生橡胶均具有较高的性能,通过配方体系的调整可制备高性价比的特种橡胶制品。
杨学智[4](2016)在《硫黄硫化CPE复合硫化体系建立、机理及应用》文中指出氯化聚乙烯(CPE)是通过聚乙烯(PE)的无规氯化得到的,其分子链中均为饱和结构,侧链为极性的氯取代基。因此,CPE在耐热、耐老化、耐寒、耐油、耐候、耐化学药品、耐臭氧、自由着色、阻燃性、电绝缘性、互粘性等方面都具独特的优势,这使得CPE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这样的结构也限制了它的硫化速度以及对于硫化体系的选择。目前,CPE常用的硫化体系为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和噻二唑硫化体系,它们分别存在着不能无模硫化和成本高昂的缺点,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材料的应用。因此,对于CPE新型硫化体系的研究是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的。本文在传统的硫黄硫化橡胶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分析了硫化反应机理以及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建立了可对CPE硫化的硫黄复合体系。论文分成3个部分进行讨论:1.新型硫黄复合体系与CPE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硫化,实验结果呈现出明显的硫化行为,证明了硫黄硫化CPE的可行性;通过对各组分在硫化进程中的作用机理的探究,发现组分中氧化锌(ZnO)、二硫代四甲基秋兰姆(TMTD)、稳定剂铅盐复合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证实Zn O与CPE作用可产生双键结构,为硫黄硫化体系提供了反应环境;在CPE硫黄硫化体系中,二硫代四甲基秋兰姆(TMTD)在其中同时发挥着促进剂与硫化剂的作用,使其在短时间内能更好的完成硫化行为;而卤化聚合物加工过程的酸吸收剂(稳定剂)的存在会吸收体系中的氯化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键的生成。但稳定剂缺失虽然可以有助于大量的双键的形成,但同样会造成由双键引起的聚合物降解,产生副反应,极大程度的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2.探讨了ZnO诱导CPE产生双键反应的作用机理。从PVC老化中的路易斯酸催化理论和小分子卤代烃的碱性环境消除反应机理为切入点,分别以路易斯酸ZnCl2和碱性物质Zn(OH)2为代表进行了硫化特性的测试,对两种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两种物质都会对CPE的硫化起到贡献,且硫化前期以Zn(OH)2的贡献为主,硫化后期以ZnCl2的贡献为主;研究还发现对Zn O与CPE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的缩短硫化诱导时间,提高硫化效率;对ZnO份数、预处理时间、预处理温度等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ZnO对CPE产生双键的反应在155℃左右开始发生。3.着重实际应用,以车用胶管产品相关指标为标准,进行了应用配方设计。探究了该硫化体系下,交联剂、补强剂用量及种类、增粘剂等对高温、高温动态性能的影响,为该体系的配方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希春,朱信明,刘琼琼,刘巨源,王艳秋,程源[5](2016)在《密炼机低温混炼高填充白炭黑胶料的研究》文中认为白炭黑是高档鞋底与绿色轮胎胶料的主要补强填充剂,在密炼机混炼时,随着白炭黑用量的增加,胶料门尼黏度提高,白炭黑分散困难,且生热严重,温升快速猛烈,造成橡胶部分降解,物理机械性能下降。炼胶过程中的升温过高问题,成为阻碍高填充白炭黑高档鞋底与绿色轮胎生产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巨大障碍。为适应高档鞋底与绿色轮胎低温炼胶的要求,以椭圆形转子密炼机混炼高填充白炭黑胶料生产为例,分析了导致椭圆形转子密炼机炼胶过程中温升过高的原因,重点研究了转子造型设计对炼胶温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椭圆形转子技术改进的要点和转子造型设计创新思路。
何剑[6](2014)在《苯乙烯非均相聚合新方法探索及芴基频哪醇引发的自由基聚合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均相聚合(heterogeneous polymerizations)是一类应用广泛、极具发展潜力的聚合实施方法。利用非均相聚合,能够制备许多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特殊微观形貌和特殊性能的聚合物产品。这类聚合过程通过将相态变化、聚合动力学(聚合反应速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和化工传递(传质和传热)过程相结合,对高分子的结构、形貌(宏观和微观)进行设计和的控制制备。由于其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这类聚合反应方法在高分子科学和聚合物反应工程学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芴基频哪醇(9,9’-二芴-9,9’-二醇,9,9’-bifluorene-9,9’-diol,记作BFDOL)作为一种可以形成羰游基(ketyl radical)的C-C型引发剂,具有和氧杂蒽基频哪醇(9,9’-bixanthene-9,9’-diol)类似的结构,而后者被证实可以引发调节一种新型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因此,深入研究BFDOL引发性能和引发机理具有传承价值。本论文在改进传统非均相聚合方法的过程中,利用(自稳定)沉淀聚合、Pickering乳液聚合和超声辅助无皂热聚合等新方法,对苯乙烯、苯乙烯类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直接制备微/纳粒子进行了研究。利用(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了反应性聚合物纳米粒子,并使用该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纳米粒子稳定了新型Pickering乳液聚合,发现了聚合方法的新特征,其后初步探讨了超声乳化辅助无皂热聚合制备窄分布苯乙烯微球的工艺及机理,对传统非均相聚合的方法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在芴基频哪醇引发自由基聚合的研究中,基于自由基捕捉技术和液质联用分析提出了β-断裂导致“氢转移”引发聚合的机理,解释了该频哪醇自由基区别氧杂蒽基频哪醇引发可控自由基聚合的机理和原因。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二乙烯基苯(DVB)、马来酸酐(MAH)作为功能性单体,AIBN作为引发剂,通过(自稳定)沉淀聚合方法在无扰条件下研究了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共聚物(PDM)微粒的制备,发展完善了(自稳定)沉淀聚合体系单体适用种类。考察溶剂对聚合物微粒形貌和粒径的作用结果指出,制备获得的聚合物粒子其形貌与溶剂(或者混合溶剂)的极性和溶解度参数紧密联系,与单体浓度无关。改变溶剂的组成,产物可以形成或为球型、或为爆米花型、或为无定型的微观形貌。研究还表明,体系中影响微粒粒径的因素,除了溶剂以外,调节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的也可以控制目标微粒的尺寸。总之,使用该方法制备PDM微粒时,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调节形貌,而且粒子的平均尺寸在500-900nm之间可控。在上述无定型产物的研究基础上,改进了(自稳定)沉淀聚合方法,发展了小粒径反应性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成功突破了该方法只能用于制备亚微米级微粒的限制。首次提出了一种在低毒性溶剂中,低浓度条件下,制备粒径在纳米级的反应性聚合物纳米粒子新方法,并通过简单的沉淀-低速离心技术分离获得聚合产物。分析表征结果指出,在乙酸丁酯为溶剂的低单体浓度体系中,可以制备粒径在30nm左右,分布较为均一的带有反应性基团的高交联纳米粒子,这些反应基团包括大量的酸酐和0.84mmol/(g聚合物)的悬挂双键;该粒子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分解温度分别高达204℃和250℃。论文进一步创造性地探讨了PDMNPs作为纳米材料的实际应用情况,即在作为橡胶填充剂方面,对该纳米粒子的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环烷烃操作油为软化剂、PDMNPs为填充剂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2305)为基胶,构成原料体系。在混炼、停放、硫化(165℃,20min)等操作工艺后得到透明性优异的橡胶制品,PDMNPs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补强效果。2、为响应绿色聚合方法发展的方向,满足新型聚合物粒子产品性能对聚合方法提出的新要求,论文在PDMNPs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表面性能的分析,指出该纳米粒子可作为水包油型颗粒稳定剂使用,进而发展了两种新型的Pickering乳液聚合实施方法。作为由鲜有报道的非均相聚合新方法,用有机聚合物纳米粒子作稳定剂的这两种方法,主要区别于引发体系和对应的乳化过程:采用APS引发的体系无需预乳化阶段的工艺操作,配合纳米粒子表面状态(在NaHCO3水溶液中水解且可良好分散),无需复杂的预乳化步骤,在聚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均匀乳液;而AIBN引发的体系则必须结合超声乳化工艺,在聚合以前就需要预乳化形成较为稳定的初级乳液。对两种新型Pickering聚合体系的研究发现,PDMNPs是一种稳定效率(~0.5wt%)远高于其他颗粒乳化剂(10~30wt%)的纳米粒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APS体系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具有树莓型粒子的形貌,是一种通过表面化学键键连制备有机-有机复合粒子的方法,随着PDMNPs用量的增加,表面的凸起呈现规律性的增大变化;通过动力学研究提出了该体系具有类似于乳液聚合的成核机理。另一方面,在AIBN引发及超声预乳化辅助的Pickering聚合体系中,考察了搅拌速度、PDMNPs用量等影响因素,动力学追踪等数据结果指出,制备的PS聚合物微球具有粒径均一、表面光滑干净等特点;区别于APS体系产物,该方法的成核过程虽然也与乳液聚合的胶束成核类似,但表现出来的颗粒稳定能力不如APS体系。利用AIBN引发体系的Pickering聚合方法可制备窄分布聚合物微球,该方法在其他常见单体中得到推广。3、通过Pickering聚合方法中超声预乳化实验的启发,论文对由超声清洗仪进行预乳化辅助,在机械搅拌条件下,由AIBN引发无皂苯乙烯乳液热聚合的新型非均相聚合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发展。研究对超声普通清洗仪设备参数(主要是输出功率和超声频率)、聚合体系组成以及热聚合反应工艺条件对聚合方法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确定了在3:40油水体积比、任何超声清洗仪3min超声乳化、和200rad/min机械搅拌速率及75℃聚合反应温度的工艺要求下,可以得到单分散PS微球,并提出了聚合物链段和空化现象一同稳定体系的可能机理,为通过简单设备、利用传统工艺制备苯乙烯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研究领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4、为完善本课题组新型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体系的研究,围绕着芴酮的基元结构,对BFDOL的引发能力进行了考察和评价。研究改进传统的BFDOL制备工艺,利用Zn-ZnCl2还原偶联反应,在反应温度为30℃,四氢呋喃的水溶液中合成了BFDOL,转化率可达81.5%。将合成的化合物作为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溶液聚合。结果表明,BFDOL在四氢呋喃、甲苯和苯甲醚中均可引发聚合反应,但聚合反应与普通自由基聚合类似,无“活性”特征;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符合自由基聚合特点。特别指出,通常被当做高温引发剂的BFDOL,在四氢呋喃溶剂中,也可以低温条件(40℃)引发MMA聚合反应。5、在发现BFDOL区别于可实现氧杂蒽基频哪醇引发可控自由基的研究事实后,通过采用2,2,6,6-四甲基-1-哌啶氧自由基(TEMPO)捕捉BFDOL在分解和引发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捕捉产物分离分析,结合质子核磁共振技术和碳同位素核磁共振技术表征混合产物组成,以及折光示差-紫外吸收双检测液相色谱技术追踪聚合反应动力学,证实了BFDOL氢转移引发自由基聚合的途径,并提出了p-断裂机理。对体系中夺氢、自由基转移及其他可能途径的引发机理进行了讨论。
张丽芳[7](2011)在《加工助剂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工助剂可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在不影响或很少影响胶料性能的同时还可以缩短塑炼时间,提高产品质量。本文研究了加工助剂对白炭黑填充丁苯橡胶以及炭黑填充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各项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了流动分散剂RF40、RF70、EF44与硅烷偶联剂Si69用量和加工工艺(热处理和加料顺序)对白炭黑填充丁苯橡胶门尼黏度、动态性能、硫化特性、老化前后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和DSC对分散剂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69能够有效地改善胶料加工性,减弱白炭黑聚集效应,提高白炭黑分散,增强填料-橡胶相互作用,改善物理机械性能,而三种流动分散剂对胶料各项性能影响不大。Si69与分散剂并用使用时,流动分散剂会影响硅烷偶联剂的硅烷化反应。门尼黏度计、RPA2000、毛细管流变仪和SEM测试结果表明,与只添加Si69胶料相比,两者并用胶料的门尼黏度降低,加工性能提高,Payne效应减弱,填料聚集减弱,分散进一步改善,胶料流动性能得到改善,表观黏度减小,流动速率增大,但硫化胶的硬度、拉伸强度和定伸应力却降低,耐磨增大。其中,脂肪酸酯类流动分散剂RF70对硅烷化反应的影响程度小于脂肪酸金属皂盐流动分散剂RF40,胶料各项性能优于添加RF40的胶料。采用分段热处理混炼工艺,先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热处理,然后再加入流动分散剂和其他配合剂,减小流动分散剂和其他配合剂对硅烷化反应的影响,从而制得高填料分散、低Payne效应、高定伸应力、低损耗因子的白炭黑填充丁苯橡胶材料。对比研究了流动润滑剂RL22、RL20和RL16对NBR、EPDM和IIR各项性能的影响。三种流动润滑剂能够较好地提高胶料流动速率,改善加工性能,却不影响胶料其他性能。与空白胶料相比,当用量为3phr时,添加RL22、RL20和RL16胶料的表观黏度减小56%、29%和45%,流动速率增大了125%、46%和81%。对于树脂硫化的IIR胶料,RL16的加入能够延迟焦烧,与空白胶料相比,用量为3phr时,t5和t35提高分别增大107%和158%,提高了加工安全性,但同时硫化时间有所延长。
汪多仁[8](2010)在《沉淀白炭黑的开发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国内外沉淀白炭黑的生产方法、工艺进展和主要应用领域,阐述了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扩大应用范围等的前景与市场需求。
由顺先[9](2010)在《胶鞋胶料配方设计(九)》文中研究指明
由顺先[10](2010)在《胶鞋胶料配方设计(一)》文中研究表明分别介绍布面胶鞋、胶面胶鞋、冷粘胶鞋、注射鞋各主要部件胶料的性能要求和胶料配方设计原则,以及制鞋胶粘剂的应用,列举多个实用配方。并介绍胶鞋胶料生产过程中配方的质量管理及质量检测与控制。
二、半透明大底胶料配方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透明大底胶料配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性能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农业轮胎 |
1.2 丁苯橡胶 |
1.3 轮胎再生胶 |
1.4 橡胶共混 |
1.5 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
2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共混体系及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共混胶共混机理分析 |
2.5 小结 |
3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填充补强体系及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填充补强机理分析 |
3.5 小结 |
4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防护体系及作用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老化防护机理分析 |
4.5 小结 |
5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硫化体系及选择原因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硫化体系选择原因分析 |
5.5 小结 |
6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软化增塑体系及作用原因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2-乙酰基芘软化增塑原因分析 |
6.5 小结 |
7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方法及性能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3 结果与讨论 |
7.4 小结 |
8 SBR/TRR共混胶在农业轮胎中的应用 |
8.1 引言 |
8.2 实验 |
8.3 结果与讨论 |
8.4 小结 |
9 结论和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SBR/CM的并用及其在轿车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丁苯橡胶(SBR)简介 |
1.1.1 丁苯橡胶的概念 |
1.1.2 丁苯橡胶的生产现状与发展 |
1.1.3 丁苯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
1.1.4 丁苯橡胶的应用 |
1.1.5 丁苯橡胶的并用 |
1.2 橡胶型氯化聚乙烯简介 |
1.2.1 橡胶型氯化聚乙烯的概念 |
1.2.2 生产现状与发展 |
1.2.3 结构与性能 |
1.2.4 硫化体系 |
1.2.5 补强填充体系 |
1.2.6 增塑体系 |
1.2.7 稳定体系 |
1.2.8 加工性能 |
1.2.9 CM的应用 |
1.3 聚合物共混改性 |
1.3.1 聚合物共混的现状与发展 |
1.3.2 聚合物共混的目的和意义 |
1.4 聚合物共混的相容性及共硫化 |
1.4.1 聚合物共混的相容性 |
1.4.2 聚合物共混的共硫化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SBR/CM共混胶相容性的研究 |
2.1 概述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实验基本配方(质量份) |
2.2.4 试样制备 |
2.2.5 分析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热力学相容性分析 |
2.3.2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2.3.3 硫化特性分析 |
2.3.4 力学性能分析 |
2.3.5 DMA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BR/CM共混胶硫化体系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分析与测试 |
3.3 不同硫化体系对CM混炼胶的性能影响 |
3.3.1 实验基本配方(质量份) |
3.3.2 试样制备 |
3.3.3 硫化特性分析 |
3.3.4 力学性能分析 |
3.4 噻二唑与过氧化物并用硫化体系对CM混炼胶的性能影响 |
3.4.1 实验基本配方(质量份) |
3.4.2 试样制备 |
3.4.3 硫化特性分析 |
3.4.4 力学性能分析 |
3.5 不同硫化体系对SBR/CM共混胶的性能影响 |
3.5.1 实验基本配方(质量份) |
3.5.2 试样制备 |
3.5.3 硫化特性分析 |
3.5.4 力学性能分析 |
3.5.5 DIN磨耗性能分析 |
3.5.6 耐老化性能分析 |
3.5.7 DMA数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BR/CM补强填充体系的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分析与测试 |
4.3 炭黑牌号对SBR/CM共混胶的性能影响 |
4.3.1 实验基本配方(质量份) |
4.3.2 硫化特性分析 |
4.3.3 混炼胶动态力学RPA分析 |
4.3.4 硫化胶动态力学RPA分析 |
4.3.5 力学性能分析 |
4.3.6 回弹性能分析 |
4.3.7 压缩疲劳性能分析 |
4.3.8 DMA数据分析 |
4.4 炭黑用量对SBR/CM共混胶的性能影响 |
4.4.1 实验基本配方(质量份) |
4.4.2 硫化特性分析 |
4.4.3 混炼胶动态力学RPA分析 |
4.4.4 硫化胶动态力学RPA分析 |
4.4.5 力学性能分析 |
4.4.6 回弹性能分析 |
4.4.7 压缩疲劳性能分析 |
4.4.8 DMA数据分析 |
4.5 炭黑与白炭黑并用对SBR/CM共混胶的性能影响 |
4.5.1 实验基本配方(质量份) |
4.5.2 硫化特性分析 |
4.5.3 混炼胶动态力学RPA分析 |
4.5.4 硫化胶动态力学RPA分析 |
4.5.5 力学性能分析 |
4.5.6 回弹性能分析 |
4.5.7 压缩疲劳性能分析 |
4.5.8 DMA数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可控制备及多相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硫化橡胶概况 |
1.3 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利用的方式 |
1.3.1 原型利用 |
1.3.2 硫化橡胶粉 |
1.3.2.1 胶粉工业的发展历史 |
1.3.2.2 废硫化橡胶的粉碎方法 |
1.3.2.3 硫化橡胶粉的性质 |
1.3.2.4 硫化橡胶粉的表面活化及机理 |
1.3.2.5 硫化橡胶粉的应用 |
1.3.3 再生橡胶 |
1.3.3.1 再生橡胶的发展历史 |
1.3.3.2 再生工艺简介 |
1.3.3.3 常用再生助剂 |
1.3.3.4 特种合成橡胶的再生工艺 |
1.3.3.5 废硫化橡胶再生利用的意义 |
1.3.4 热裂解 |
1.3.4.1 废硫化橡胶热解反应的基本流程 |
1.3.4.2 废轮胎的热解机理 |
1.3.4.3 废硫化橡胶的热解工艺 |
1.3.4.4 国内废轮胎的热解实例 |
1.3.5 热能利用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废硫化橡胶的破碎及硫化橡胶粉的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试样的制备 |
2.2.4 分析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TR粒径分布 |
2.3.2 硫化橡胶粉(胶粒)的外观形貌 |
2.3.2.1 GTR表面形貌 |
2.3.2.2 IIR-IP的外观形态 |
2.3.2.3 BIIR-VP的外观形态 |
2.3.3 硫化橡胶粉(胶粒)的胶种分析 |
2.3.3.1 GTR的胶种分析 |
2.3.3.2 IIR-IP和BIIR-VP的胶种分析 |
2.3.4 硫化橡胶粉(胶粒)的组分分析 |
2.3.4.1 GTR的组分分析 |
2.3.4.2 IIR-IP和BIIR-VP的组分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轮胎胶粉的直接利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
3.2.1.1 模压试样的基本配方 |
3.2.1.2 W-GTR作为NR替代物使用的基本配方 |
3.2.1.3 W-GTR作填料使用的基本配方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3.1 模压试样制备 |
3.2.3.2 Sample 1 和Sample 2 的制备 |
3.2.3.3 W-GTR/NR复合胶的制备 |
3.2.4 分析测试 |
3.2.4.1 模压试样测试 |
3.2.4.2 Sample 1 和Sample 2 性能测试 |
3.2.4.3 W-GTR/NR复合胶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模压试样结果分析 |
3.3.1.1 成型压力对模压制品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1.2 粘结剂NR对模压制品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1.3 拉伸样条断面形貌分析 |
3.3.1.4 模压制品的相态分析 |
3.3.2 W-GTR替代NR复合材料的结果分析 |
3.3.2.1 门尼粘度 |
3.3.2.2 硫化特性 |
3.3.2.3 物理性能 |
3.3.2.4 老化特性 |
3.3.2.5 W-GTR对复合材料磨耗性能影响的分析 |
3.3.3 W-GTR/NR复合胶结果分析 |
3.3.3.1 门尼粘度及硫化特性 |
3.3.3.2 动态力学性能 |
3.3.3.3 物理性能 |
3.3.3.4 W-GTR在NR中的分散性 |
3.4 结论 |
第四章 界面活化改性轮胎胶粉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试样制备 |
4.2.3.1 活化胶粉的制备 |
4.2.3.2 轮胎胎侧胶的制备 |
4.2.4 分析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硅烷偶联剂Si-69 改性R-GTR(Si-69MR-GTR)及其应用 |
4.3.1.1 Si-69MR-GTR的交联密度与溶胶含量 |
4.3.1.2 Si-69MR-GTR对胎侧胶门尼粘度和硫化特性的影响 |
4.3.1.3 Si-69MR-GTR对胎侧胶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2 钛酸酯偶联剂DN-201 改性R-GTR(DN-201 MR-GTR)及其应用 |
4.3.2.1 DN-201MR-GTR的交联密度与溶胶含量 |
4.3.2.2 DN-201MR-GTR对胎侧胶门尼粘度和硫化特性的影响 |
4.3.2.3 DN-201MR-GTR对胎侧胶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3 偶联剂改性R-GTR的机理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再生法活化改性轮胎胶粉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试样制备 |
5.2.3.1 活化胶粉的制备 |
5.2.3.2 轮胎胎侧胶的制备 |
5.2.4 分析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转矩流变仪活化改性胶粉 |
5.3.1.1 温度的影响 |
5.3.1.2 剪切力的影响 |
5.3.1.3 不同比例活化胶粉与再生橡胶对物理性能的影响性能 |
5.3.2 塑化机活化改性胶粉 |
5.3.2.1 门尼粘度和硫化特性 |
5.3.2.2 物理性能 |
5.3.2.3 塑化机改性胶粉的形貌分析 |
5.3.3 高温再生法活化改性机理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力化学法活化改性轮胎胶粉及其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试样制备 |
6.2.3.1 活化胶粉的制备 |
6.2.3.2 轮胎胎侧胶的制备 |
6.2.4 分析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TMTD活化改性硫化橡胶粉 |
6.3.1.1 交联密度与溶胶含量 |
6.3.1.2 门尼粘度和硫化特性 |
6.3.1.3 物理性能 |
6.3.2 DCP活化改性硫化橡胶粉 |
6.3.2.1 溶胶含量与交联密度 |
6.3.2.2 门尼粘度和硫化特性 |
6.3.2.3 物理性能 |
6.3.3 力化学法活化改性机理分析 |
6.4 结论 |
第七章 丁基橡胶的再生与应用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
7.2.2 仪器与设备 |
7.2.3 试样制备 |
7.2.3.1 丁基再生橡胶(R-IIR)的制备 |
7.2.3.2 混炼胶的制备 |
7.2.3.3 硫化胶的制备 |
7.2.4 分析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高温动态再生工艺 |
7.3.1.1 再生时间对R-IIR性能的影响 |
7.3.1.2 再生温度对R-IIR性能的影响 |
7.3.1.3 转速对R-IIR性能的影响 |
7.3.1.4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7.3.2 机械捏炼法再生工艺 |
7.3.2.1 薄通次数对R-IIR性能的影响 |
7.3.2.2 活化剂对R-IIR性能的影响 |
7.3.2.3 软化剂对R-IIR性能的影响 |
7.3.3 IIR再生机理分析 |
7.4 结论 |
第八章 溴化丁基橡胶的再生与应用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
8.2.2 仪器与设备 |
8.2.3 试样制备 |
8.2.3.1 溴化丁基再生橡胶的制备 |
8.2.3.2 胶套、胶板的制备 |
8.2.4 分析测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R-BIIR在胶套中的应用 |
8.3.1.1 硫化特性 |
8.3.1.2 物理性能 |
8.3.1.3 老化特性 |
8.3.2 R-BIIR在胶板中的应用 |
8.3.2.1 硫化特性 |
8.3.2.2 物理性能 |
8.3.2.3 老化特性 |
8.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硫黄硫化CPE复合硫化体系建立、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氯化聚乙烯的概述 |
1.2 氯化聚乙烯的制造方法 |
1.3 影响氯化聚乙烯性能的主要因素 |
1.4 氯化聚乙烯的硫化体系 |
1.4.1 硫脲硫化 |
1.4.2 胺及铵盐硫化 |
1.4.3 有机过氧化物类硫化 |
1.4.4 硫赶衍生物硫化 |
1.4.5 硫黄衍生物硫化 |
1.4.6 硅烷类硫化 |
1.4.7 电子束交联 |
1.4.8 其他硫化剂 |
1.5 氯化聚乙烯的加工工艺 |
1.5.1 混炼 |
1.5.2 挤出 |
1.5.3 压延及擦胶 |
1.5.4 胶浆制造及涂胶 |
1.5.5 模压硫化 |
1.6 橡胶型烯的应用 |
1.6.1 电线电缆护套 |
1.6.2 防水卷材 |
1.6.3 胶带 |
1.6.4 胶管 |
1.7 硫黄硫化体系 |
1.7.1 硫黄 |
1.7.2 促进剂 |
1.7.3 ZnO |
1.8 铅盐稳定剂 |
1.8.1 铅盐稳定剂的特点 |
1.8.2 铅盐稳定剂的稳定机理 |
1.9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复合硫黄硫化体系的建立及机理 |
2.1 前言 |
2.2 实验所用材料及主要仪器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混炼胶制备 |
2.2.4 混炼胶的硫化 |
2.2.5 样品的分离与提纯 |
2.3 聚合物表征 |
2.3.1 红外光谱(FT-IR) |
2.3.2 硫化特性测试 |
2.3.3 力学性能测试 |
2.3.4 交联密度测试 |
2.3.5 燃烧法氯含量的测定 |
2.3.6 DMA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硫黄硫化CPE的硫化体系的建立 |
2.4.2 硫黄复合体系硫化CPE的可行性 |
2.4.3 硫黄复合体系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n O与CPE分子链上的双键 |
3.1 前言 |
3.2 实验用材料及仪器设备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混炼胶制备 |
3.2.4 样品的分离与提纯 |
3.3 聚合物表征 |
3.3.1 红外光谱(FT-IR) |
3.3.2 DSC测试 |
3.3.3 交联密度测试 |
3.3.4 硫化特性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ZnO作用机理的探究 |
3.4.2 ZnO与硫化剂作用机理的探究 |
3.4.3 ZnO作用时间的影响 |
3.4.4 ZnO份数 |
3.4.5 ZnO作用温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黄复合硫化体系在CPE胶管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所用材料及主要仪器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混炼胶制备 |
4.2.4 混炼胶的硫化 |
4.3 聚合物表征 |
4.3.1 硫化特性测试 |
4.3.2 力学性能测试 |
4.3.3 DMA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低温(低压)硫化的可行性 |
4.4.2 增塑剂的选择 |
4.4.3 增粘树脂的选择 |
4.4.4 基本配方与产品性能对比 |
4.4.5 材料高温性能 |
4.4.6 配方与进口胶管性能对比 |
4.4.7 材料动态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密炼机低温混炼高填充白炭黑胶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高填充白炭黑胶料的混炼特性与“低温炼胶”技术 |
2 密炼机传统设计理念遇到新挑战 |
3 椭圆形转子密炼机混炼产生高温的原因分析 |
4 椭圆形转子造型对炼胶温度的影响分析 |
4.1 转子剖面工作面圆弧对室壁投射角 |
4.2 转子凸棱工作面圆弧与凸棱顶部相交处形成的楞角 |
4.3 转子凸棱顶部与密炼室壁间隙 |
4.4“高剪切区”容量比率 |
5 密炼机椭园形转子造型改进要点 |
6 密炼机转子造型设计技术创新思路 |
7 结束语 |
(6)苯乙烯非均相聚合新方法探索及芴基频哪醇引发的自由基聚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均相聚合 |
1.1.1 概述 |
1.1.2 体系特点及机理 |
1.2 几种新型非均相聚合 |
1.2.1 (自稳定)沉淀聚合 |
1.2.2 颗粒稳定非均相聚合(Pickering聚合)技术 |
1.2.3 超声乳化及超声聚合技术 |
1.3 芳基频哪醇作为自由基引发剂的研究背景 |
1.4 本课题的提出 |
1.4.1 课题的意义及创新点 |
1.4.2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DVB-MAH共聚物微/纳粒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试剂及仪器装置 |
2.2.2 二乙烯基苯与马来酸酐共聚合反应步骤及工艺 |
2.2.3 一步法制备和分离纳米粒子的一般步骤 |
2.2.4 聚合物表征与分析 |
2.2.5 透明橡胶的加工与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DM微粒的制备 |
2.3.2 特殊微粒的聚合动力学追踪研究 |
2.3.3 PDM共聚物微粒组成及结构分析 |
2.3.4 PDM微粒制备过程中的共聚机理讨论 |
2.3.5 制备纳米粒子的反应条件 |
2.3.6 纳米粒子的分离、再分散及纳米尺寸的验证 |
2.3.7 纳米粒子的化学结构分析 |
2.3.8 透明橡胶配方设计 |
2.3.9 PDMNPs填充的透明橡胶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DMNPS稳定的两种PICKERING聚合方法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原料及反应装置设备 |
3.2.2 PDMNPs表面性能分析 |
3.2.3 PDMNPs直接稳定的Pickering聚合 |
3.2.4 氨解PDMNPs的Pickering聚合 |
3.2.5 实验结果的表征及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DMNPs表面性能的评价 |
3.3.2 由PDMNPs在NaHC03存在体系中稳定的Pickering乳液聚合 |
3.3.3 氨解PDMNPs稳定的Pickering聚合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超声乳化苯乙烯无皂非均相聚合探索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原料及设备仪器 |
4.2.2 无皂超声乳化聚合 |
4.2.3 产物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声清洗仪设备参数对超声乳化效果的影响 |
4.3.2 聚合方法中体系组成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3.3 其他工艺条件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4.3.4 机理的研究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BFDOL的合成及引发MMA溶液聚合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试剂 |
5.2.2 9,9’-二芴-9,9’-二醇的合成及表征 |
5.2.3 2-取代芳酮的合成及表征 |
5.2.4 9,9’-二芴-9,9’-二醇引发MMA聚合及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2-CAXONE的表征及还原偶联的讨论 |
5.3.2 合成BFDOL的实验条件及工艺改进 |
5.3.3 BFDOL引发MMA溶液聚合的动力学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自由基捕捉技术对芴基频哪醇引发机理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试剂 |
6.2.2 BFDOL的制备及精制 |
6.2.3 BFDOL在溶剂中热分解过程的捕捉实验 |
6.2.4 BFDOL在溶剂中热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过程的捕捉实验 |
6.2.5 BFDOL引发反应动力学追踪研究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BFDOL的分解行为 |
6.3.2 BFDOL的引发行为 |
6.3.3 引发聚合过程动力学追踪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件 |
(7)加工助剂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白炭黑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
1.2.1 白炭黑的概述 |
1.2.2 白炭黑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
1.3 硅烷偶联剂 |
1.3.1 硅烷偶联剂的概述 |
1.3.2 硅烷偶联剂作用机理 |
1.4 加工助剂 |
1.4.1 加工助剂的概述 |
1.4.2 加工助剂的种类和作用 |
1.4.3 流动分散剂与流动润滑剂作用机理 |
1.4.4 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特色及创新之处 |
1.5.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1.5.3 本课题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流动分散剂在丁苯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流动分散剂的组成分析 |
2.3.2 助剂用量对纯胶性能的影响 |
2.3.3 助剂用量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
2.3.4 加工工艺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动润滑剂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流动润滑剂在丁腈橡胶中的对比研究 |
3.3.2 流动润滑剂在三元乙丙橡胶中的对比研究 |
3.3.3 流动润滑剂在丁基橡胶中的对比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沉淀白炭黑的开发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化性能 |
2 工艺开发 |
2.1 操作过程[1]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2.3 表面化学处理[11~14] |
2.3.1 热处理 |
2.3.2 化学改性 |
2.4 改性白炭黑[15~17] |
2.4.1 羟基硅油 |
2.4.2 六甲基二硅氮烷 |
2.4.3 叠氮硅烷 |
2.4.4 硅烷偶联剂 |
2.4.5 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2.4.6 硅酸酯偶联剂 |
3 应用拓展 |
3.1 胶鞋 |
3.2 胶辊、胶带、胶管等制品与塑料 |
3.3 生产“绿色轮胎” |
四、半透明大底胶料配方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性能及机理分析[D]. 徐云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2]SBR/CM的并用及其在轿车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D]. 樊娜娜.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3]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可控制备及多相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D]. 卢娜.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4]硫黄硫化CPE复合硫化体系建立、机理及应用[D]. 杨学智.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1)
- [5]密炼机低温混炼高填充白炭黑胶料的研究[J]. 刘希春,朱信明,刘琼琼,刘巨源,王艳秋,程源. 中国皮革, 2016(04)
- [6]苯乙烯非均相聚合新方法探索及芴基频哪醇引发的自由基聚合机理研究[D]. 何剑. 北京化工大学, 2014(08)
- [7]加工助剂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D]. 张丽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8]沉淀白炭黑的开发与应用进展[J]. 汪多仁. 橡塑资源利用, 2010(06)
- [9]胶鞋胶料配方设计(九)[J]. 由顺先. 橡胶科技市场, 2010(21)
- [10]胶鞋胶料配方设计(一)[J]. 由顺先. 橡胶科技市场, 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