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基本要素与培养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郭奇[1](2020)在《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些年来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播媒体的使用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了社会的神经中枢和社会力量的源泉,其独有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进行了高效率的监督和宣传,进而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中起到一定的引导的作用。因为新兴媒体的形式不断更新发展,所以现如今社会正处在蓬勃的“信息革命”之中,微博、公众号、短视频等一批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让人们的信息生活也因此慢慢转变。高校大学生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人群往往紧跟时代发展的前列,因此,传播媒体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在他们身上能够得到体现。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由于新兴媒体的普及,使得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老师之间能够更加便捷的相互联系,校园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更加丰富和完善,学校课程的开展更加科学、多样化,这一切都与现代传播媒体在高校大学生人群之间的广泛应用紧密相关,现代传播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研究以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九江学院、新余学院以及上饶师范学院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得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对江西省大学生接触现代传播媒体后的体育行为现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手机是江西省大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现代传播媒体,但关注体育信息的频率、时间较少,对体育信息的关注程度还不够,传播媒体上关于体育信息仍停留在浅层阅读的水平。(2)江西省大学生关注体育传播媒体的主要倾向于体育新闻类信息,现代体育媒体的及时性和便捷性满足了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信息的需求。(3)体育传播媒体是影响江西省大学生运动意识的主要因素,可以有效指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良好体育意识的形成,虽然对体育自我管理方面没有提高,但对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4)体育用品方面的消费是江西省大学生最常见的体育消费,由于江西省大学生的自身条件限制,他们的体育消费水平普遍不高。运动服装和运动器材占多数,消费内容主要以实物型消费为主。(5)体育传播媒体的体育信息有好有坏,健康的体育信息能给江西省大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江西省大学生对网络体育信息真实性的辨别情况不是很好,可能在不经意间会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影响其体育认知水平。
朱镜松[2](2020)在《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赋予了体育新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部署。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的体育大都市,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国内社会经济转型、社会生活变迁的大背景下,由于道德治理体系、政策法规尚未健全,受外界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体育不道德现象。习近平指出,学校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体育参与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良好体育道德的养成有利于其更好的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塑造健康体魄;另一方面,体育道德作为个人道德的组成部分,反映着个人道德水平的同时也对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具有能动作用。因此,高校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时,体育道德不能也绝不应当成为短板。通过此次研究,目的是把握大学生体育道德现状,引导大学生体育道德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相衔接,完善体育道德体系建设,保障体育强国建设平稳进行;总结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经验,为高校立德树人方针的贯彻与落实提供经验引领,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展现大学生体育参与活力,提升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的软实力,打造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新名片。基于此,本论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以上海市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上海市四所高校共651名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体育参与基本情况、体育道德素养、体育道德影响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理论探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体育道德信念和体育情感不坚定;体育责任行为和意识有待养成;高校未发挥好体育道德教育主体的功能;社会环境对体育道德的引导并未实现。据此,提出以下结论:(1)当下上海市大学生接受体育道德教育的主要场域是学校,但是高校并未完全发挥好其体育道德教育功能,表明高校在体育课程内容建设和重视程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2)市场经济导致的个人主义成为大学生体育道德的首要风险因素,社会不良环境影响被认为是责任主体,表明社会并未发挥也难以成为大学生体育道德教育的阵地。(3)体育道德对体育参与者的重要性得到参与主体一致认同,但大学生个体的体育道德信念不强,体育行为后果被作为情感反应的基础,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和拼搏意识。(4)大学生自我体育道德调节能力整体良好,伦理沟通成为处理体育冲突的首选,主流的体育道德观是“以义制利”、“以理导欲”,表明伦理道德在大学生体育参与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鞠恒学[3](2020)在《职业技能列入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应用研究 ——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提出面对世界经济多元格局的发展和现代科技进步对人才需求的“高移”化和多样化的新势点,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升级,对加快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调整与融合的新势态,建立和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职业技能列入高职体育课学习评价进行研究,对培养与提高的职业运动素质和职业能力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职业技能与职业技术、职业体能、职业就业具有密切的关联。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教学目前处于初始状态,主要反映在教师、体育课程、教学方式、物质条件存在不足。案例学校师生对职业技能评价列入体育学习评价内容持认可态度。职业技能学习评价占总评分的20%,其比例值基本合理。案例学校制定的艺术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三个学院职业技能学习评价标准,能做到客观、准确、具有可操作性。案例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学习评价第二学期比第一学期平均得分存在显着性差异。案例学校三个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设置职业技能学习评价对学生个体从事不同的职业岗位具有显性的促进效能。案例学校选择不同专业的职业技能内容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其评价的结果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实证研究假设是成立的,符合当前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方向要求。在体育学习评价内容的优化方面,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需要有自己的特色,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要采用多种体育学习评价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议提升教师对职业技能教学的认知水平,增强职业技能评价意识,为全面开展职业技能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开展职业技能学习评价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技能学习评价标准。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方式及时对职业技能评价效果进行分析,通过追踪典型学习评价案例,剖析职业技能教学的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方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突出职业技能的地位,与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佟浩[4](2020)在《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大学阶段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的阶段,也是学生发展身体素质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时期。研究显示,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仅仅依靠体育课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课外体育锻炼对其进行延伸和补充;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行为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可见,课外体育锻炼在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中存在非常主要的地位。因此对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对促进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存在重要的意义。本文充分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哈尔滨市15所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进行调查后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呈现以跑步为主的单一性与便捷性特征;地点主要集中在校内免费场所呈现便捷性与零消费特征;锻炼形式多与同学或朋友一起呈现群体性特征;时间段分布上较为零散,呈现碎片化特征。课外体育锻炼频率、强度和时间上均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比例较低。有1/3的学生每周锻炼1-2次,过半数学生达到每周3次以上,锻炼时间普遍都超过30分钟,多数学生达到中等锻炼强度,但是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大学生仅占30%。课外体育消费金额在500元以内的学生较多,并且呈现以实物型消费为主的特征;有1/3的学生认为体育健身类APP可以提高运动兴趣,健身类APP辅助运动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使用体育健身类APP辅助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占比较少。二是哈尔滨市不同性别和不同层次高校的大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上存在差异。三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喜欢程度、锻炼动机、自我锻炼能力以及安全防范意识。外部因素包括体育设施、课业压力、组织与管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体育健身类APP以及地域因素。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和资金投入。二是加强大学生运动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三是提高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组织和建设。四是体育健身类APP与课内外体育锻炼相结合。五是结合哈尔滨市气候和环境特点,加大冰雪类体育课程的开发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
吴梦莹[5](2019)在《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身体素质,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成为目前体育改革中的重点研究课题。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教育中心城市,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新兴力量之源,体育素养的培育与提高成为未来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目前有关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大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视程度不足。本文意在构建体育素养调查指标体系基础上,调查剖析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水平现状并予以结论反馈,为体育素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对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采用了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首先,阐述研究意义及背景、研究对象与方法;其次,运用专家调查法筛选确定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构成调查指标体系,将数据分析法及隶属度分析法作为调查问卷数据处理的工具;再次,抽选武汉市七所大学发放问卷收集信息,为保证调查结果具有普适性和代表性,其中武汉体育学院重点收集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信息;最后,将信息演绎归纳,着重通过图表法直观反映分析现状,抓住问题进行总结评述,针对性提出策略。根据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调查问卷及访谈的结果,研究发现当前存在:校园的体育氛围不够浓郁;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构建上不够完善;还未形成完整的体育思维;在体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还需引导;体育参与和体育投入意识不强;以及体育创新发展缓慢等问题。针对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及发现的问题,本论文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四个角度提出:制定科学的体育改革发展政策,弘扬正面的体育价值观,培养赛事文化,营造体育氛围,拓宽体育知识,延展思维能力,培养多样化体育技能,加大体育创新科研投入,鼓励体育创新等针对性策略。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结论建议在理论上具有通用性,冀望以点带面的研究全国大学生体育素养,由理论联系实践,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逐步提升武汉市乃至全国大学生体育素养助力,为体育改革助力,为体育强国助力。
张彩云[6](2019)在《昆明市中职卫校女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研究 ——以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肩负着培养我国数亿计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和劳动人才的重要责任。国家为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各个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中等职业学校也正逐步地成为独立的教育体系参与到市场竞争的教育体系中来。在现今国家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以主要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国家和很多部门高度的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凭借着全面、科学系统的专业优势,在就业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又进一步推动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一部分想要读高中,但希望渺茫的初中生会根据亲人的推荐或是介绍选择到在社会上声誉较好的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因这一部分学生在校整体的综合素质不是很高,纪律学习等习惯较涣散,所以导致了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源质量不高,招生困难等现象,而一些老资历有较好医学口碑和优势条件的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会成为这些淘汰学生乐意选择的热门职业学校之一。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是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针对性特别强的学校,学校主要是以女生较多的学生群体,年龄普遍都在14-18岁左右,这时的女生是处在整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机能和形态的代谢功能是处于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转变过程,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女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专业群体,通过在校两年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一年的专业实习,其中一大部分学生会直接选择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走入基层的卫生服务工作。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在于服务对象直接是面对患者,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与学生息息相关,若学生稍微不注意出现一些差错或是重大失误,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一些后果的承担是学生自己之力不能做到的。这些都给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女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她们不但需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娴熟的实验实训操作技能等专业素质,同时也不能缺少健康的体魄作为基础条件。体育课是基础文化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而中等职业的体育教学却显得相对薄弱,没有得到一部分中职学校的关注和重视,从而让整个中职的体育教学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有相关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一些不可控的情感、是非等价值观念会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包括参与并从事某项活动。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形成是拥有健康体魄的关键,也是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的身体基础条件,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女生健康水平的好坏,短期内会直接影响她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远期将决定她们是否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身体需求。近些年来,广大研究者们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研究内容越来越全面、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和所包含的领域也越来越深入。但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和高中生,没有针对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尤其是女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昆明卫生职业学院昆明校区2016级和2017级的女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分析本校女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和专业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寻求中职卫校女生在学习期间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的途径方法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本文的研究成果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但笔者期望可以为同等同类的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提供一定的实际参考和借鉴建议。
李宏刚[7](2018)在《论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追求人自身的解放及其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永恒的最根本的主题。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主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人的主体生命有三种存在形态,分别是类主体、类群主体和个体主体。类主体是具有自由自觉特性的主体存在,其普及下存在的社会形态将是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类群主体是指国家、民族、家庭、团体、国际组织等群体性社会主体形态,个体主体即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体。类群主体和个体主体是目前社会阶段人的主体存在的主要形态。类群主体由个体主体构成,个体主体的最高形态即为类主体。因而,个体主体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根基和源泉。论文要讨论和研究的大学生主体即是个体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生力军。大学生主体的发展(也即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或主体自觉发展),核心是主体素质发展,基本要求是和谐优化,根本目的是主体自觉性(适切性)充分彰显。这里的主体素质即为主体自由自觉的素养和品质,主体自觉性即为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是什么、为何是、如何是)是论文的研究论域,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是论文研究的理论根基,“完全人格”教育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是论文研究的理论核心,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论文研究的理论补充,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内涵、结构和现状的系统剖析,探寻大学生主体自觉实现的思想认知路径和行为实践路径。具体来说,论文以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主线,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从人的发展问题出发,在分析当前大学生主体自觉问题研究只注重主体自觉之“形”而逐日偏离主体自觉之“神”的现状基础上,阐述了“形神兼备”(骨髓相连)的大学生主体自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这一研究促动了大学生主体素质发展的实践设计及其进程,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拓宽和创新,有助于培育和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实践模式。同时,论文还进行了文献述评研究,阐明了研究的基本视角和框架体系。(2)界定了主体自觉、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内涵,并深入阐释了主体自觉的实质、特质以及大学生主体自觉的价值、构成要素,同时对作为论文研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实践理论以及“完全人格”教育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了分析。(3)从纵向的层次性结构(主体自觉需要、主体自觉意识、主体自觉能力和主体自觉人格)和横向的形态性结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道德自觉和心理自觉)深入分析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动态多维的立体结构体系及其结构要素之间的互补、转化和融合关系。大学生主体的纵横结构要素发展及其协同组合关系要以促进大学生主体素质的和谐优化发展为核心。(4)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江苏部分高校,对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思想认知和实践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研,同时选取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进行质性访谈,旨在探讨分析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思想认知状况及实践发展态势,并从以上两大方面剖析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面对的疑难问题及所处的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反思困境形成的原因。(5)从理性和价值引导的层面,提出了大学生主体自觉“形上建构”的三种不可或缺的实施思路,即要立足大学生主体的认识自觉,实施基于诉求激发的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渗透基于认知转变的“走向交往实践”的大学生主体发展理念、营造基于情感增进的“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为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实践落实)提供坚实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形成“诉求激发——认知转变——情感共鸣”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形上建构”逻辑思维体系。(6)以历史态、共时态和案例设计为视域,深入阐述了历时态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发展实践路径、共时态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态发展实践路径以及案例设计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一体两翼”实践路径。论文以“主体——人”的发展本质作为基本依托,选取了大学生这一关键目标主体,并深入挖掘和论证了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的本质内涵和现实状况,阐述了大学生主体与其自觉性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和在此基础上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实现的机理、载体及方式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拓展了大学生素质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视角论文选取了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这一研究视角,全面、深入地剖析了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如何实现自我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及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凝聚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形上之道”与“形下之路”在其“主体自觉”当中,拓宽了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思路。论文选取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这一本质领域并对其进行内涵、实现方式的全面阐释,是在大学生成长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视域方面的创新尝试。二是尝试建构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体系及其实现方式的分析框架论文以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视域,尝试建构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体系及其实现方式的分析框架。首先,建构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和形态结构体系,并把主体自觉的认识自觉和实践自觉融入该结构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论证。一方面从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历时态发展过程构建了集“大学生的主体自觉需要、主体自觉意识、主体自觉能力、主体自觉人格”于一体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层次结构,另一方面从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共时态发展过程构建了集“大学生主体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道德自觉、心理自觉”于一体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形态结构。其次,形成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上建构”和“形下落实”体系,并进行高校、社会和家庭协同共建的具体实施要求论证。既从“形上”的思想理念建构着手,又从“形下”的实践落实路径筹划,层层渗透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认识自觉和实践自觉的理念和要求,通过“形上、形下”、“认识、实践”的双重实现方式创新,展现了大学生主体自觉实现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体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实现大学生的主体自觉”。
郭浩[8](2017)在《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基于体育素养、动商理论基础上,结合健身气功运动项目的属性、特点,分析大学生在校阶段应具备的综合素养水平。动商作为新型体育发展的指导框架,其理论模型所包含的内容结合显性与隐性因素为一体进行商数的确定,而体育素养又是在动商基础上为了学生全面提升而演变的综合评价形式,将动商所包含的诸多维度结合体育素养运用在健身气功运动当中,制定出符合当代学校教育考核、测量模式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对动商、体育素养的认知理解,质性与量化相结合,使用Likert五点量表法绘制专家问卷,向十五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的发放、回收、整理,根据专家建议及研究需要确立出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三级指标,根据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向十位专家进行发放问卷并回收整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三级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在确立三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后,依据三级指标进行学生自测量表的设计。研究结果:(1)两轮专家问卷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为0.706与0.721,第二轮专家问卷平均值范围为3.7-4.6;标准差范围为0.26-0.52;变异系数范围为0.07-0.12。(2)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体育认知0.0847、体育行为0.2453、体质技能0.4980、日常行为0.1720;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体育知识0.7184、体育意识0.2816、运动参与0.1373、锻炼习惯0.6025、体育道德0.2602、体质水平0.3975、运动技能0.6025、课内0.7101、课外0.2899。(3)十位专家判断矩阵C.I.范围为0-0.0261;C.R.范围为0-0.058;R.I.范围为0-0.9,C.R.均小于0.1。(4)KMO值为0.691,Bartlett=1812,p=0.000<0.05;因子分析主成分提取4个公共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6.2%;各维度Cronbach’s Alpha值均在0.7-0.8之间。研究结论:(1)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指标体系包括体育认知、体育行为、体质技能、日常行为四个维度9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具有较高专家有效性。(2)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自测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自测量表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个体、总体的体育素养水平、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展现了学生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学习锻炼,体育素养水平有无改变,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形式、方法提供了指导性作用。(3)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测评可直观反映大学生自身特点,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科学规律锻炼、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范红艳[9](2017)在《高校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高校学生直接参加体育运动学习和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学校体育除了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更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学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主体性表现在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所产生的体育能力正是大学生所需要的。基于目前我国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建设不够完善,因此提高体育能力完善大学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是当代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重点。体育运动是培养教师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学生健康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体育的特殊性,体育活动也有长期锻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因此,通过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为师范生公共体育的教学提供依据。本论文研究文主要使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如下:1.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的现状:自我锻炼意识不强;组织管理能力缺乏;运动保健知识和自主创新的欠缺;运动技能水平低,体育教学活动实践少;2.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影响因素分析: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不完善、成绩考核不标准、师范性不明显。3.培养途径:改变教学理念、转变和增加课程设置、增加和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改革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对大学公共课体育教育结合多样化教学方法优化大学体育教育,对教学实验数据的统计综合得出以下结论:1.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优化课程授课方法和对体育能力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宣传,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在整体的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的教学与常规教学进行教学试验对比过程中,实验组的学生相比对照组的学生在体育能力上有明显变化,体育教育能力、自我锻炼能力都得到提高。不仅刺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使学生教的能力得到提高,更加强了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还加强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使学生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进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3.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体育能力的培养是合理可行的。体育能力的融入不仅使学生对自身从事身体活动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方法有了新的认知,还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去刺激和提高学生作为师范生如何去教的能力和对体育活动的热情以及自我进行锻炼的习惯,最终端正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态度,促进高校师范生公共体育教育的发展。
孟志玲[10](2016)在《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网络凭借其传播迅速、交互性强、发布快、信息量大等优势,成为体育传播的重要媒体工具,尤其网络与传统媒体以及手机新媒体的融合以来,网络对体育的传播优势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大学生作为网络应用的主力军,网络体育信息正悄无声息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认知、兴趣、态度等体育意识,改变着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体育消费、体育信息获取等体育行为。在借鉴前人传播学、学校体育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石家庄市高校全日制(本科)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的影响研究。了解大学生网络体育信息接触时间、频率、动机、类型、地点、使用工具等网络体育信息接触现状;揭示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认知、情感、意志、兴趣、态度等体育意识以及体育锻炼参与、体育消费、自我体育组织、自我体育宣传、自我体育管理、体育观赏与信息获取等体育行为的影响;分析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负面影响的建议。研究表明:(一)上网是八成大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大学生上网不但频率高而且时间长。宿舍和教室是多数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地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被多数大学生选择为上网工具。大学生网络体育信息接触不仅频率较高,而且每次接触时间相对较长。娱乐放松、信息获取、求知是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信息的主要动机,性别、专业、年级都影响大学生网络体育信息的接触动机,娱乐类、新闻类、知识类信息是大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信息类型。(二)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的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以及体育意志起到积极作用。大学生网络体育信息的接触与大学生体育兴趣、体育情感、体育价值观呈显着相关。(三)大学生网络体育信息的接触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次数、强度、项目、形式受网络体育信息的影响程度较大。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与结构受到网络体育信息的影响。网络体育信息的接触对大学生体育信息的获取与观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大学生网络体育信息的接触时间和频率与大学生自我体育组织、宣传及管理呈显着相关。(四)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存在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了负面影响,体育暴力、假球、黑哨、运动员吸毒、服用兴奋剂、性骚扰等的报道以及对体育明星的炒作会影响大学生的视听;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道德和价值观念等,网络体育游戏的沉溺会占用大学生亲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可以通过加强网络传播媒介的把关机制、网络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技能以及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来解决负面影响。
二、论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基本要素与培养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基本要素与培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传播 |
2.1.2 传播媒体 |
2.1.3 体育行为 |
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2.2.1 关于体育传播媒体的研究综述 |
2.2.2 关于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研究综述 |
2.2.3 关于体育传播媒体作用于体育行为的研究综述 |
2.3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2.4 总结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3 研究思路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江西省大学生接触现代体育传播媒体情况的调查研究 |
4.1.1 江西省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分析 |
4.1.2 江西省大学生接触现代传播媒体中体育信息的频率分析 |
4.1.3 江西省大学生关注现代传播媒体中体育信息的时间分析 |
4.1.4 江西省大学生对现代传播媒体中体育信息的取向调查分析 |
4.1.5 江西省大学生对现代体育传播媒体的选择目的调查分析 |
4.2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 |
4.2.1 江西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分析 |
4.2.2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的影响分析 |
4.2.3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影响分析 |
4.2.4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督促作用分析 |
4.2.5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运动技能的影响分析 |
4.2.6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自我体育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
4.2.7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分析 |
4.2.8 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认知的影响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专家问卷效度判定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
1.1.2 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工作的标准 |
1.1.3 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建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体育道德概念 |
2.2 体育道德建设 |
2.3 大学生体育道德 |
2.4 相关概念界定 |
2.4.1 道德 |
2.4.2 体育道德 |
2.4.3 大学生体育道德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访谈法 |
4.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的现实基础 |
4.1 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的必然性 |
4.1.1 个人层面 |
4.1.2 社会层面 |
4.1.3 学校层面 |
4.2 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的可行性 |
4.2.1 高校贯彻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 |
4.2.2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 |
5.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 大学生体育参与基本情况 |
5.1.1 课外体育参与 |
5.1.2 课内体育参与 |
5.1.3 体育资讯关注 |
5.2 大学生体育道德基本情况 |
5.2.1 体育道德认知 |
5.2.2 体育道德情感 |
5.2.3 体育道德意志 |
5.2.4 体育道德行为 |
5.3 大学生体育道德影响因素 |
5.3.1 肯定性结构 |
5.3.2 否定性结构 |
5.4 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存在问题 |
5.4.1 体育道德信念和体育情感不坚定 |
5.4.2 体育责任行为和意识有待养成 |
5.4.3 高校未发挥好体育道德教育主体的功能 |
5.4.4 社会环境对体育道德的引导并未实现 |
6.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建议 |
6.1 明确大学生体育责任主体地位,强化大学生体育责任行为 |
6.1.1 以课堂内容为着力点,促进大学生体育责任认同 |
6.1.2 满足大学生体育参与权利,明确大学生体育责任主体 |
6.1.3 以强制要求为手段,培养大学生体育责任行为 |
6.2 坚定大学生的体育道德价值观,增强体育道德信念和情感 |
6.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高大学生体育道德辨识度 |
6.2.2 以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为核心,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情感 |
6.2.3 以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为基点,培育大学体育道德理想信念 |
6.3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道德环境,防范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
6.3.1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挖掘体育社团的引导作用 |
6.3.2 发挥好榜样的引领力量,彰显体育道德风尚 |
6.3.3 利用好自媒体优势,把握好体育道德导向 |
6.4 牢筑高校体育道德教育主导地位,深化体育育人大格局 |
6.4.1 积极承担体育道德教育任务,将体育德育纳入工作计划 |
6.4.2 合理构建体育道德奖惩机制,践行优良体育道德行为 |
6.4.3 整合高校的信息资源,掌控大学生体育道德状况 |
7.研究结论 |
8.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职业技能列入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应用研究 ——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职业教育评价的概念界定 |
1.4.2 学习评价的概念界定 |
1.4.3 体育学习评价的概念界定 |
1.4.4 职业技能评价概念界定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问题假设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数理统计法 |
2.3.4 案例分析法 |
2.3.5 比较分析法 |
2.3.6 逻辑分析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案例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现状分析 |
3.2 案例学校体育教师职业技能教学分析 |
3.3 案例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
3.4 案例学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现状分析 |
3.5 案例学校体育课程职业技能学习评价标准 |
3.6 案例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
3.7 案例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学习评价个案分析 |
3.8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职业技能学习评价功效 |
4.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
3.1.1 哈尔滨市大学生课外时间安排 |
3.1.2 哈尔滨市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情况 |
3.1.3 哈尔滨市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阶段、场所和形式 |
3.1.4 哈尔滨市大学生参与课外锻炼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强度 |
3.1.5 哈尔滨市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消费水平和结构 |
3.1.6 小结 |
3.2 影响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内部因素 |
3.2.1 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 |
3.2.2 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 |
3.2.3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2.4 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2.5 大学生体育安全防范意识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2.6 小结 |
3.3 影响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外部因素 |
3.3.1 高校体育设施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3.2 课业压力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3.3 高校组织与管理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3.4 校园体育氛围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3.5 体育健身类APP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3.6 地域特点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3.7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素养的相关研究 |
1.3.2 学生体育素养的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对象、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2.体育素养调查指标体系构建 |
2.1 体育素养理论依据 |
2.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方法 |
2.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2.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3 指标体系实践构建 |
2.3.1 调查指标体系的初建 |
2.3.2 调查指标体系的筛选 |
2.3.3 调查指标体系确定 |
2.3.4 指标说明 |
3.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
3.1 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评述 |
3.1.1 武汉市大学生体质水平现状分析 |
3.1.2 武汉市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分析 |
3.1.3 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知识现状分析 |
3.1.4 武汉市大学生体育道德现状分析 |
3.1.5 武汉市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分析 |
3.1.6 武汉市大学生体育技能现状分析 |
3.2 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总体评述 |
4.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发展现状的问题分析 |
4.1 大学校园体育氛围不够浓郁 |
4.2 体育思维体系建立不够完整 |
4.3 体育情感态度价值亟需平衡 |
4.4 相关体育知识学习不够完善 |
4.5 体育参与投入意识不够积极 |
4.6 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亟需多样 |
4.7 体育美学鉴赏能力不够深刻 |
4.8 体育创新意识行为不太乐观 |
5.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发展对策研究 |
5.1 培养赛事文化,营造体育氛围 |
5.2 加强鼓励引导,拓展思维能力 |
5.3 体会体育精神,增强体育情感 |
5.4 丰富理论实践,拓宽体育知识 |
5.5 趣味娱乐体育,激发参与意识 |
5.6 多样化多层次,培养体育技能 |
5.7 陶冶审美眼光,享受欣赏体育 |
5.8 鼓励体育创新,提高体育素养 |
6.全文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对策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昆明市中职卫校女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研究 ——以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需要 |
1.1.2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职业教育特点对体育教育的特殊需要 |
1.1.3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学生特殊性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
1.1.4 健康中国体医融合的需要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中等职业学校 |
2.1.2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 |
2.1.3 体育意识 |
2.1.4 体育行为 |
2.2 国内外职业教育研究现状 |
2.2.1 国外职业教育研究现状 |
2.2.2 国内职业教育研究现状 |
2.3 国内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现状 |
2.4 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研究现状 |
2.4.1 国外体育意识与行为的研究现状 |
2.4.2 国内关于体育意识及行为的研究 |
2.5 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关系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推理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简介 |
4.2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体育教学情况 |
4.3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体育意识的调查 |
4.3.1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基本情况的调查 |
4.3.2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体育认知的调查 |
4.3.3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体育态度的调查 |
4.3.4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对体育和体育课的情感体验 |
4.3.5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 |
4.4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体育行为的调查 |
4.4.1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
4.4.2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喜欢并经常参与的运动项目 |
4.4.3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体育运动的主要方式、活动场所 |
4.5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的关系 |
4.5.1 城镇学生与乡村学生的体育情感比较 |
4.5.2 两个年级体育意识的比较 |
4.5.3 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各维度的相关分析表 |
4.5.4 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之间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
4.6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的体育意识 |
5.1.2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女生的体育行为 |
5.2 建议 |
5.2.1 逐步改善场地条件,做到体育教育最优化 |
5.2.2 学校提供平台,开展多样体育活动 |
5.2.3 提高学校软实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5.2.4 教学内容围绕专业和职业特点,具有针对性、趣味性 |
5.2.5 逐步完善体育成绩评定方法与组成 |
5.2.6 学生自我体育意识培养,形成良好锻炼体育行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论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主体自觉的涵义 |
2.1.1 主体自觉的内涵 |
2.1.2 主体自觉的实质 |
2.1.3 主体自觉的特性表征 |
2.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涵义 |
2.2.1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内涵 |
2.2.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价值 |
2.2.3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要素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 |
2.3.3 完全人格教育理论 |
2.3.4 积极心理学理论 |
第3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论域 |
3.1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结构 |
3.1.1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需要 |
3.1.2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
3.1.3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能力 |
3.1.4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人格 |
3.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态结构 |
3.2.1 大学生主体的思想自觉 |
3.2.2 大学生主体的政治自觉 |
3.2.3 大学生主体的道德自觉 |
3.2.4 大学生主体的心理自觉 |
3.3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关系 |
3.3.1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结构关系 |
3.3.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态结构关系 |
3.3.3 大学生主体自觉层次结构和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
第4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现状及其分析 |
4.1 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的基本状况——基于江苏部分高校的问卷调研 |
4.1.1 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现状调研问卷的编制 |
4.1.2 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的开展及样本状况 |
4.2 大学生主体自觉现状问卷调研结果 |
4.2.1 大学生主体自觉思想认知现状问卷调研结果 |
4.2.2 大学生主体自觉实践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结果 |
4.3 大学生主体自觉现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4.3.1 大学生主体自觉思想认知现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4.3.2 大学生主体自觉实践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第5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上建构” |
5.1 诉求激发:实施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 |
5.1.1 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的提出 |
5.1.2 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的实施要求 |
5.2 认知转变:渗透“走向交往实践”的大学生主体发展理念 |
5.2.1 “交往实践”的提出及其与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契合 |
5.2.2 “走向交往实践”的大学生主体发展理念的渗透要求 |
5.3 情感增进:营造“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 |
5.3.1 “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的提出 |
5.3.2 “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的营造要求 |
第6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 |
6.1 历时态视域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 |
6.1.1 以“诉求”为支撑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自觉需要 |
6.1.2 以“体验”为导向唤醒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
6.1.3 以“项目”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能力 |
6.1.4 以“活动”为场域培育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人格 |
6.2 共时态视域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 |
6.2.1 大学生主体思想自觉的培育路径 |
6.2.2 大学生主体政治自觉的培育路径 |
6.2.3 大学生主体道德自觉的培育路径 |
6.2.4 大学生主体心理自觉的培育路径 |
6.3 大学生主体自觉“形下落实”的案例设计——“一体两翼”方案 |
6.3.1 目标规划自觉:实施大学生主体学业规划工程 |
6.3.2 “主渠道”自觉:构建双主体悟导式课堂教学模式 |
6.3.3 “主阵地”自觉:开展大学班级“人才库—团队发展”工作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8)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关于体育素养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关于体育素养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关于健身气功体育素养的相关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层次分析法 |
1.4.3 访谈法 |
1.4.4 数理统计法 |
1.4.5 德尔菲法 |
1.5 基本思路及论文组织结构 |
1.5.1 基本思路 |
1.5.2 论文组织结构 |
2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概念要素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体育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
2.1.1 体育素养的概念 |
2.1.2 体育素养的内涵 |
2.2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特点 |
2.2.1 评价内容的广泛性 |
2.2.2 与国家政策、学校管理的统一性 |
2.2.3 与教学目标、体育锻炼最终目的的统一性 |
2.2.4 评价指标及测量的困难性 |
2.3 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的功能 |
2.3.1 鉴定—导向功能 |
2.3.2 诊断—调节功能 |
2.3.3 激励—监督功能 |
2.3.4 反馈—改进功能 |
3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3.1.1 全面发展理论支撑下的素质教育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健康第一的评价理念 |
3.1.4 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各民族团结交流 |
3.2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3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对象的选取及组成 |
3.3.2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初步确定 |
3.3.3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专家问卷设计 |
3.3.4 第一轮专家问卷对本研究体系的修正 |
3.3.5 第二轮专家问卷对本研究体系的修正 |
3.4 评价体系质量分析 |
3.4.1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信度分析 |
3.4.2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3 评价指标体系各因素分析 |
4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自测量表设计 |
4.1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自测量表理论依据 |
4.1.1 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 |
4.1.2 自我评价的进步与发展 |
4.1.3 终结性评价 |
4.1.4 形成性评价 |
4.1.5 自我感知理论 |
4.2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自测量表的确立 |
4.2.1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自测量表的概念和维度 |
4.2.2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标准确立 |
4.2.3 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自测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高校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相关实施政策的提出 |
1.1.2 体质健康问题显着 |
1.1.3 高校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的重要性 |
1.1.4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需要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师范生概念的界定 |
2.2 体育能力的界定 |
2.2.1 体育能力的概念 |
2.2.2 体育能力的特征 |
2.2.3 培养体育能力的重要意义 |
2.3 体育能力的分类 |
2.3.1 体育自我锻炼能力 |
2.3.2 体育运动保健能力 |
2.3.3 体育自主创新能力 |
2.3.4 体育组织管理能力 |
2.3.5 体育适应能力 |
2.3.6 体育教育能力 |
2.3.7 体育终身意识的能力 |
2.4 师范生体育能力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国内师范生体育能力的现状研究 |
2.5.1.1 关于体育能力结构的研究 |
2.5.1.2 体育体育能力重要性的研究 |
2.5.1.3 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现状的研究 |
2.5.1.4 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5.1.5 体育能力中师范生组织能力的培养研究 |
2.5.1.6 体育能力与终身体育的关系研究 |
2.5.2 国外师范生体育能力的现状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能力的现状分析 |
4.1.1 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
4.1.2 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产生体育能力差异的因素分析 |
4.2 体育能力的培养途径 |
4.2.1 改变和培养非体育专业师范生的学习理念 |
4.2.2 转变和增加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课程设置 |
4.2.3 增加和丰富非体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内容 |
4.2.4 转变非体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方法 |
4.2.5 改革非体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评价考核制度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指标测试 |
4.3.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 |
4.3.3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 网络与体育传播 |
1.2.1 网络的起源与发展 |
1.2.2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1.2.3 网络对体育的传播 |
1.2.4 网络体育信息的传播特点 |
1.3 前人对媒介体育信息对学生体育意识、行为影响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大学生网络体育信息接触现状 |
3.1.1 大学生课余活动 |
3.1.2 大学生上网的频率和时间 |
3.1.3 大学生上网地点 |
3.1.4 大学生上网使用工具情况 |
3.1.5 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信息的频率和时间 |
3.1.6 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信息的动机 |
3.1.7 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信息的类型 |
3.2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
3.2.1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认知的影响 |
3.2.2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情感的影响 |
3.2.3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动机的影响 |
3.2.4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意志的影响 |
3.2.5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 |
3.2.6 网络体育信息接触对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 |
3.2.7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影响 |
3.3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3.3.1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影响 |
3.3.2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 |
3.3.3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自我体育组织的影响 |
3.3.4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自我体育宣传的影响 |
3.3.5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自我体育管理的影响 |
3.3.6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信息获取与观赏的影响 |
3.4 负面影响的几点思考 |
3.4.1 负面影响 |
3.4.2 解决负面影响的几点建议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论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基本要素与培养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传播媒体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D]. 郭奇. 南昌大学, 2020(01)
- [2]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研究[D]. 朱镜松.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3]职业技能列入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应用研究 ——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鞠恒学.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6)
- [4]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佟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5]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吴梦莹.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6]昆明市中职卫校女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研究 ——以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为例[D]. 张彩云.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论大学生的主体自觉[D]. 李宏刚.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8]健身气功选修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郭浩. 西南大学, 2017(02)
- [9]高校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研究[D]. 范红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1)
- [10]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的影响研究[D]. 孟志玲.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