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R内胎配方设计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昱[1](2021)在《工程胎胎面胶的配方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采矿业和汽车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工程车辆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大,而工程车辆所面临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复杂,因此相应的对工程车辆所配的轮胎性能要求也越来越严苛。然而,胎面橡胶材料的选择以及工程胎的配方设计,与工程轮胎的耐磨性、生热、滚阻以及疲劳性能的改善息息相关。新型合成的高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与天然橡胶(NR)、溶聚丁苯橡胶(SSBR)等并用,可显着提高并用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特别是有效降低滚阻和磨耗,显着提高抗疲劳性能,是一种具有发展绿色轮胎的新型合成橡胶。本文以工程胎胎面胶配方为基础配方,通过并用部分TBIR橡胶以及配方的局部调整,研究并用胶的结构与性能,开发耐磨性高、生热低、滞后小、疲劳性优异的工程胎胎面胶材料。本工作的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NR/ESBR/TBIR共混胶的结构与性能。采用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平衡溶胀法以及化学探针法等手段研究了共混胶的聚集态结构、填料分散、交联密度及交联键类型等,结果发现,在NR/ESBR体系中存在TBIR晶纤结构,这种晶体纤维结构可以增强NR/ESBR混炼胶的强度和模量,因而利于改善填料分散。赋予NR/ESBR硫化胶优异的耐磨性,低生热,以及优异的耐疲劳性能。并深入分析了聚集态结构、交联结构等对三元体系硫化胶性能的影响。(2)研究了NR/TBIR共混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发现TBIR的加入,提高了NR/TBIR体系的多硫键密度。随着TBIR用量的增加,NR/TBIR混炼胶的硬度及模量明显增加,混炼胶的结合胶含量提高,说明橡胶和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NR/TBIR硫化胶的耐磨性能提高,磨耗体积明显下降,滞后下降,生热降低,疲劳性能显着提高。(3)研究了未填充NR/TBIR共混胶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与NR相比,NR/TBIR=90/10共混胶的格林强度、定伸应力及门尼明显增加,t10延长,t90缩短,加工安全性能提高。未填充NR/TBIR=90/10硫化胶30℃的交联密度低于对比胶,60℃及90℃疲劳后的交联密度高于对比胶,交联密度增加及多硫键密度提高有助于提高并用硫化胶疲劳性能。
范延旭[2](2021)在《14.00R20矿用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因为矿山开采产业的发展,70t级重型自卸车作业运行较矿洞运输更加方便,对于使用路况要求更低,且资金投入小很多,市场普遍认可。矿用重型自卸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同时造成轮胎需求量快速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接到市场需求,开发一款矿用OTR高胎体结构14.00R20轮胎。但我司工程轮胎工厂不具备该规格的生产可行性,因而尝试在现有全钢工厂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结构设计:结合市场走访情况,结合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情况,参照竞品设计,经过有限元仿真确定内轮廓和材料分布图。所设计产品外直径1249mm,断面宽度368mm,断面高度为370.5mm,断面高度和断面宽度比值为1.0068,扁平率为1,着合宽度266mm,着合直径为508mm,行驶面宽度310mm,花纹深度为32mm。采用E-4矿山花纹设计,保证具有较高的驱动和制动力,花纹饱和度64%,胎面配方采用纯丁苯配方设计开发,要求具有较好的耐刺扎掉块性能。且不能在使用早期出现常见的冠部和侧部刺扎产生的损坏,经过室内机床检测,轮胎充气外缘尺寸、胎面物理机械性能及轮胎耐久性能都符合设计目标。同时新产品经过客户实车装车路试,路试结果产品可以满足客户使用要求,使用周期6-8个月,使用寿命客户接受。本文所述产品为首次尝试使用全钢成型机生产OTR高胎体结构14.00R20产品,同时开发了一款纯丁苯胶耐刺扎胎面配方,经过市场验证配方设计合理,证明企业的技术自主开发水平提升有重要意义。
徐凯[3](2021)在《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子午线轮胎已经成为轮胎行业的主流,我国在子午胎制造与研发领域投入巨大,子午胎产量与规模逐年增加,中国轮胎企业已经成为世界轮胎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而言,目前国产品牌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品质量与性能都亟待提升,同时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近年来,为了提升品质与性能,越来越多的轮胎企业开始将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作为研究重点与突破口,以此来推动轮胎结构与配方设计的技术创新。在此大背景下,本次工作选取日本普利司通轮胎公司的一款12R22.5规格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断面切割与解剖,分析花纹与结构特点,同时重点研究了轮胎主要部位的配方组成,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整胎进行切割,制备轮胎断面,使用适当工具设备剖取待测部位胶料并制备物性试片,同时对轮胎断面进行骨架结构解剖。(2)分析胎面花纹与轮胎骨架结构特点,对待测部位胶料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硬度、比重、回弹以及耐磨性与粘弹性等。(3)采用热分析、色谱、质谱、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进行胶料化学组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橡胶体系、补强填充体系、硫化体系、防护体系、增塑体系和粘合体系等6大胶料配方体系的原材料种类与含量。(4)根据胶料配方体系测试数据得到还原配方,以此配方为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相应的硫化胶,对硫化胶进行物理性能测试与比对,结果表明配方还原制备的硫化胶与目标轮胎剖取的硫化胶在物理性能测试数据方面基本一致,说明本次还原配方与实际配方相似度极大。
陈志宏[4](2021)在《我国轮胎工业40年发展的真实写照与缩影——纪念《轮胎工业》创刊40周年》文中研究说明结合《轮胎工业》创刊40年来的报道内容,综述我国轮胎工业4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国轮胎生产从最初的使用棉帘线、天然橡胶生产斜交轮胎,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逐步发展到生产子午线轮胎、无内胎轮胎、扁平化轮胎,进而到航空轮胎、绿色轮胎、安全轮胎、智能轮胎,每一步发展都包含着大量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发展民用航空子午线轮胎、新能源汽车轮胎、免充气轮胎等生产技术是"十四五"的发展重点。
张秀彬[5](2019)在《溴化丁基橡胶合成助剂对其气密层应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溴化丁基橡胶(BIIR)是含有活性溴的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物弹性体,其应用广泛,如子午线轮胎、轮胎内胎、容器内部衬里、药水瓶塞和工业设备衬垫等,是目前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胶料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溴化丁基橡胶的合成助剂主要有溴单体、抗氧剂、环氧大豆油和硬脂酸钙等,各类助剂种类和用量对溴化丁基橡胶有着直接影响,并对其在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的应用中影响显着。为了研究合成大分子结构和成分组成对应用的影响,从而实现针对不同应用的分子设计和开发,本文针对溴化丁基橡胶合成助剂及其在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配方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开展的工作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工作主要研究了添加不同用量环氧大豆油制备的溴化丁基橡胶结构与性能,分析了环氧大豆油用量对溴化丁基橡胶结构和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氧大豆油的添加量改变对溴化丁基橡胶合成工艺影响较小,制备得到的溴化丁基橡胶微观结构变化较小,但在气密层配方应用中对硫化特性有显着影响,显着降低了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的硫化速度,并且在测试范围内呈现正相关。环氧大豆油的添加量增加可以提升气密层胶料的耐老化性能,但透气量略有提高。因此,适量添加环氧大豆油有助于提高气密层的使用寿命,并可保证轮胎使用安全性。对于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应用最合理的环氧大豆油添加量范围1-1.5wt%。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溴单体用量对溴化丁基橡胶(BIIR)结构与气密层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溴单体添加量的变化对溴化丁基橡胶微观结构影响较大,对气密层胶料的硫化性能、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影响也较大。用于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胶料时,溴单体的添加量0.9份是保证其胶料综合性能较佳的前提条件。第三部分的主要工作是研究硬脂酸钙用量对气密层配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钙的用量增加,工艺正硫化时间延长,最高转矩以及转矩差值略有增加。硬脂酸钙的用量应保持低于3.6%才能保证溴化丁基橡胶在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配方中应用时的渗透性低、气体保持性高。硬脂酸钙用量的增加不会改变溴化丁基橡胶的主体结构,但有助于保证溴化丁基橡胶生胶的热氧老化性能和在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应用中的机械性能保持率。溴化丁基橡胶在气密性方面应用时,溴化丁基橡胶中的硬脂酸钙添加量应当保持在1.8-2.5%之间。结合上述分析,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应用的溴化丁基橡胶建议溴单体0.9wt%、硬脂酸钙1.8%-2.5%和环氧大豆油含量1-1.5wt%,可以实现气密层配方具有综合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李昭[6](2019)在《高性能载重子午线轮胎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各国政府对轮胎综合性能不断出台的法律法规要求,单纯强调高里程、耐超载的普通载重子午线轮胎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能够设计更高里程、更安全、更节油的高性能载重子午线轮胎是一个非常值得投入研究力量的领域。本研究关注载重子午线轮胎基本设计元素对关键性能的影响机理,借助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优化轮胎带束层结构、胎冠弧高度、花纹深度等结构设计,结合实验设计(DOE)方法优化橡胶体系、填料体系和硫化体系等配方设计,并研究层状硅酸盐和针状硅酸盐等新材料在轮胎胎面、气密层、胎圈填充胶中的应用。通过对结构、花纹、配方、材料等多方面优化,以期实现载重子午线轮胎的高性能化设计要求。本文第一部分重点关注载重子午线轮胎的静特性(外缘尺寸、静负荷、接地印痕/压力分布)和动特性(滚动阻力和磨耗性能)的仿真分析方法,具体包括:首先是结合所要求的工况条件,完成载重子午线轮胎可靠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其次是轮胎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分析方法的准确建立;最后是对比分析轮胎结构(带束层结构、胎冠弧高度和花纹深度)变化对上述轮胎静态和动态特性的影响,并结合轮胎成品实测结果分析有关变量影响的内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零度带束层结构在滚动阻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不利于均匀磨耗。零度带束层结构在胎肩部位有较强的刚性,但会影响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因此单层的零度带束层结构可以起到一定的折中作用,交叉带束层结构的优势在于均匀磨耗和舒适性。对于胎冠弧而言,随着胎冠弧区域趋于平缓,轮胎的接地印痕面积会有所增加,同时轮胎的接地长轴和接地系数会有所降低。胎冠弧结构对滚动阻力影响较小,但随着胎冠弧高度的减小,磨耗性能会有较大提升。降低花纹深度会相应降低滚动阻力,但也会降低轮胎磨耗寿命。从仿真分析的结果来看,对恶劣行驶条件下易产生畸形磨损问题的轮胎而言,浅花纹深度不失为一种兼顾磨耗和滚动阻力的设计优化方式。本文第二部分采用DOE方法对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配方(橡胶体系、填料体系及硫化体系)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混料设计方案,明晰了天然橡胶、丁二烯橡胶和丁苯橡胶三元共混体系对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统计得出各性能值与橡胶用量关系的回归方程式,并绘制出胎面各性能值的等值线图,为橡胶体系的配方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其次,研究了六种炭黑类型及与白炭黑并用对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发现N121和N234炭黑的综合性能较好,进一步研究这两种炭黑用量及N234并用不同份数白炭黑对胎面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各项性能值与填料用量关系的回归方程式,发现胶料的扯断伸长率、邵氏硬度、弹回率和磨耗等性能跟填料用量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最后,采用三因子两水平的设计方案研究了炭黑用量、硫磺用量和促进剂用量对胎面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扯断伸长率、邵氏硬度、弹回率、切割量、滚动阻力与三因子的回归结果较好,此部分研究可对实际配方设计给予很好的指导。本文第三部分重点关注层状硅酸盐在胎面、气密层,针状硅酸盐在胎圈填充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实际轮胎的试制和测试,以期为新材料在轮胎中的应用提供行之有效的路线和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层状硅酸盐预改性方法实现层状硅酸盐在溴化丁基橡胶中均匀的纳米分散,层状硅酸盐与炭黑形成互穿网络结构,与橡胶分子链的作用力强,层状硅酸盐能够沿着受力方向取向并诱导分子链取向,延长气体扩散路径,提高溴化丁基橡胶的气密性能,提升幅度最高可达25.7%。层状硅酸盐补强的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料具有显着的增强效果,定伸应力、硬度和撕裂强度提升,耐磨耗,抗切割性能优异。层状硅酸盐成品轮胎高速、耐久测试良好,轮胎路试表现出优异的抗崩花掉性能,并能有效的防止花纹沟底裂问题。针状硅酸盐补强的胎圈填充胶定伸高、硬度大、撕裂强度优,经过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测试,采用针状硅酸盐补强胶料作为轮胎胎圈填充胶试制的轮胎比现用轮胎的耐久寿命提高67.6%,能够显着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
楼齐淼[7](2018)在《全钢子午线轮胎配方设计浅述第一部分:原材料第二部分:配方》文中提出
卢娜[8](2017)在《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可控制备及多相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废硫化橡胶是一种包含生胶、有机及无机填料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因大部分废弃橡胶制品的含胶率较高,因此,废硫化橡胶具有极高的再生利用价值,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橡胶资源。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因素是将废旧橡胶制品进行分类分选并制成硫化橡胶粉。本文制备并收集了常温粉碎工艺、水切割工艺制备的废轮胎硫化橡胶粉,以及废丁基橡胶内胎、废溴化丁基橡胶套,并通过常温机械粉碎法制得丁基橡胶胶粒和溴化丁基橡胶胶粒。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热失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硫化橡胶粉(胶粒)的组分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讨论了不同破碎工艺制备的硫化橡胶粉的表面形貌特征以及不同主链结构的硫化橡胶粉,其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氧气所起的作用;分析了不同尺度、不同相态的硫化橡胶粉的应用情况,以应用为目的,对硫化橡胶粉(胶粒)进行分类。硫化橡胶粉的直接应用是废橡胶资源化可控利用的第一步,被认为是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可控利用的最佳途径。本文中将废轮胎硫化橡胶粉作为生胶的替代资源,通过模压成型技术并改进硫化模具,制备了适用于静态环境使用的全轮胎胶粉模压橡胶制品;通过部分替代的方式,以轮胎胶粉替代天然橡胶(NR),制备高耐磨性的复合材料;利用复合胶的概念,将硫化橡胶粉作为填料使用,制备了水切割轮胎胶粉/NR复合胶,研究了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硫化橡胶粉和活化胶粉对复合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化胶粉在基体橡胶中的分散性改善,因此复合胶性能提高。硫化橡胶粉的表面活化改性是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可控利用的第二步。活化胶粉是废硫化橡胶制品资源化利用的主导方向,本文采用界面活化改性、再生法活化改性以及力化学法改性三种不同的方式,通过表面活化改性机理的分析,探讨了偶联剂、再生活化剂和机械剪切力与硫化橡胶粉表面的作用形式,以及三种不同改性方式对活化胶粉表面结构的影响。考察了活化胶粉溶胶含量和交联密度的变化以及活化胶粉应用制品的性能,结果表明,硫化橡胶粉活化改性过程中,通过界面增容或表面降解作用,提高了硫化橡胶粉的表面活性,活化胶粉与基体橡胶之间的相容性增加,分散性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改善,进而扩大硫化橡胶粉的应用领域并增加其使用量。再生橡胶是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可控利用的第三步。本文通过高温动态再生法和机械捏炼法制备了丁基再生橡胶以及溴化丁基再生橡胶。硫黄硫化的丁基橡胶,其再生的理论依据是交联网络结构中硫-硫键的能量最低,因此通过热或者外力的作用可优先断裂。通过丁基橡胶再生机理的分析,讨论了再生活化剂和软化剂在再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硫化橡胶交联网络结构在再生过程中的变化;丁基橡胶再生后,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研究了高温动态再生工艺中,再生温度、时间以及转矩流变仪的转子转速对再生橡胶再生程度的影响;再生橡胶再硫化后,通过对其硫化胶物理性能的表征分析了再生工艺条件对再生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温度是影响再生橡胶性能的关键因素,温度与时间具有协同效应,同时转子转速的提高可提供剪切力作用,进而增加交联网络的断键几率。溴化丁基橡胶套是一种树脂硫化的特种橡胶制品。本文采用高温动态再生工艺和机械捏炼工艺实现了溴化丁基橡胶制品的低程度再生。溴化丁基再生橡胶作为生胶应用于不同的橡胶制品中,研究了不同用量、不同工艺溴化丁基再生橡胶以及不同的再硫化体系对溴化丁基再生橡胶制品的硫化特性、老化前后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制备的溴化丁基再生橡胶均具有较高的性能,通过配方体系的调整可制备高性价比的特种橡胶制品。
何少剑[9](2010)在《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制备剥离型的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而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将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推向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乳液共沉法是一种简便高效、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纳米复合技术,也是制备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本论文主要是基于乳液共沉法制备了剥离型的粘土/丁吡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并对这种方法制备的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在轮胎内胎、耐热输送带、工程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展开系统的研究。基于乳液共沉法的基础,通过酸化的吡啶基团与粘土片层之间形成强的离子键相互作用,提高填料与橡胶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改善分散,制备出剥离型的粘土/丁吡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TEM和XRD表征了这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剥离型结构,采用NMR和DMTA验证了粘土与橡胶之间形成强界面相互作用的相关机理。这种剥离型的粘土/丁吡橡胶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比传统的隔离型粘土/丁吡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更为优异的动态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气体阻隔性能。为了改善层状硅酸盐/SBR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使其更好的应用于内胎材料,研究了并用NR、甘油改性、并用再生胶、硫磺改性四种办法对其相关性能的影响。(1)并用NR在改善加工性能的同时损失了复合材料的气密性能;(2)甘油直接共混改性,FTIR证实了甘油对累托石片层表面羟基的屏蔽作用,避免了硫化过程中由于片层对促进剂的吸附作用引起的延迟硫化,通过RPA验证了甘油对累托石/SBR纳米复合材料体系的填料网络相互作用的削弱,可以保证复合材料气密性,改善加工性能,降低定伸应力,提高拉伸强度;(3)并用再生胶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气密性,但是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利于制备内胎材料;(4)通过添加过量硫磺改性,可以明显改善层状硅酸盐/SBR纳米复合材料的气密性能,同时降低内耗生热,为提高橡胶材料的气密性提供了新的思路。考察了粘土与炭黑并用填充SBR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在填料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纳米粘土片层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和耐热性能,而炭黑则可以弥补由于粘土与橡胶基体之间相互作用较弱以及粘土片层微观分布不均匀性带来的应力集中,二者并用可以有效的使各项性能达到较好的平衡。通过FTIR和DSC对复合材料内外层存在差异的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耐热机理:粘土片层的阻隔作用可以减少在老化过程中橡胶最外层含氧基团的生成,降低最外层橡胶的Tg,从而使得分子链保持柔顺性,以达到耐高温老化弯折的效果,提高耐热性能。在工程轮胎胎面胶配方中,将少量粘土以粘土/NR纳米复合母胶的形式等量或非等量替代炭黑,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动态生热性能、抗裂纹增长性能、耐破坏性能等。考察了工业产品粘土/SBR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XRD和TEM结果表明对于已经分散很好的粘土/SBR纳米复合材料,混炼过程中剪切作用会增大无机粘土片层的重新聚集的可能性,还会降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气密性能;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粘土/SBR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证明了Si69的加入会降低体系的填料网络相互作用,改善胶料的粘度和加工性能,同时Si69的偶联作用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硫化胶的动态性能。
贾丽亚[10](2004)在《胶料焦烧和内胎接口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解决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轮胎工业的迅猛发展。内胎是轮胎的重要部件之一。本论文基于国内实际生产情况,重点研究了内胎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两大难题,即焦烧及接口开。本文首先对配方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胶料的配方对焦烧时间及接口有很大的影响,其中胶料配比、炭黑种类、促进剂及软化剂等对焦烧时间的影响较大。焦烧时间一般随天然胶用量的增加而缩短;炭黑粒径越小,越易焦烧;不同的硫化体系焦烧时间有很大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软化剂对焦烧时间有很大的影响。接头强度随着天然胶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软化剂种类对接口影响较大。除了配方的影响外,对焦烧时间的影响还有温度、螺杆转速及混炼胶的质量等;在混炼胶质量中重点介绍了加料时间对混炼胶质量的影响。目前所用的门尼粘度计及硫化仪由于检测时条件与实际生产条件相差甚远,故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过程中的焦烧情况。另外,主要考察了对接时间、对接压力、环境温度、环境清洁程度及设备因素等对接口的影响,并确定了相应的工艺参数。通过对焦烧及接口开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并对相关的工艺及设备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使生产中焦烧现象及接口开质量问题明显减少。
二、NR内胎配方设计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R内胎配方设计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胎胎面胶的配方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胎简介 |
1.1.1 工程胎国内发展状况 |
1.1.2 工程胎国外发展状况 |
1.2 胎面胶配方研究进展 |
1.2.1 填料的选择对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
1.2.2 硫化体系的选择对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
1.2.3 橡胶种类的选择对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
1.3 胎面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
1.3.1 混炼工艺 |
1.3.2 硫化工艺 |
1.4 高性能工程胎胎面的使用性能及机理 |
1.4.1 磨耗机理 |
1.4.2 滞后及生热性能的机理 |
1.4.3 抗切割性能机理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R/ESBR/TBIR体系胎面胶结构与性能研究 |
2.1 概述 |
2.2 实验部分 |
2.2.1 未填充混炼胶制备 |
2.2.2 实验原料 |
2.2.3 填充混炼胶制备 |
2.2.4 硫化胶制备 |
2.2.5 混炼胶相结构表征 |
2.2.6 混炼胶物理机械性能 |
2.2.7 硫化胶交联密度表征 |
2.2.8 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R/ESBR/TBIR并用胶相结构 |
2.3.2 NR/ESBR/TBIR并用混炼胶的结构与性能 |
2.3.3 NR/ESBR/TBIR并用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及硫化特性 |
2.3.4 NR/ESBR/TBIR并用硫化胶的填料分散性 |
2.3.5 NR/ESBR/TBIR并用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2.3.6 NR/ESBR/TBIR并用硫化胶机理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R/TBIR胎面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步骤 |
3.2.1 主要实验原料 |
3.2.2 试样制备 |
3.2.3 硫化胶制备 |
3.2.4 混炼胶物理机械性能 |
3.2.5 硫化胶交联密度结构表征 |
3.2.6 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R/TBIR并用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3.3.2 NR/TBIR并用混炼胶的结构与性能 |
3.3.3 NR/TBIR并用硫化胶的填料分散性 |
3.3.4 NR/TBIR并用硫化胶交联密度及交联键类型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R/TBIR体系的高温疲劳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原料 |
4.2.2 试样制备 |
4.2.3 硫化胶制备 |
4.2.4 混炼胶物理机械性能 |
4.2.6 硫化胶的交联密度结构表征 |
4.2.7 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R/TBIR混炼胶物理机械性能 |
4.3.2 NR/TBIR并用硫化胶硫化特性 |
4.3.3 NR/TBIR并用硫化胶不同温度下交联密度及交联键类型变化 |
4.3.4 NR/TBIR并用硫化胶不同温度下的疲劳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14.00R20矿用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背景 |
1.1.2 多宝山铜矿公司介绍 |
1.1.3 研究意义 |
1.2 矿用轮胎 |
1.2.1 子午线轮胎 |
1.2.2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
1.3 工程机械轮胎 |
1.3.1 使用环境分类 |
1.3.2 有无内胎分类 |
1.3.3 结构分类 |
1.3.4 工程机械轮胎标识 |
1.4 载重汽车轮胎 |
1.5 轮胎安全和损坏原因分析 |
1.5.1 轮胎使用安全 |
1.5.2 常见异常磨损 |
1.5.3 冠部损坏 |
1.5.4 肩部损坏 |
1.5.5 侧部损坏 |
1.5.6 配方影响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市场信息收集 |
2.1 市场使用及需求信息收集 |
2.1.1 市场需求及使用条件 |
2.1.2 竞品信息 |
2.2 法律法规 |
2.2.1 外缘尺寸 |
2.2.2 物理性能 |
2.2.3 耐久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竞品分析 |
3.1 竞品轮胎 |
3.2 花纹对比分析 |
3.3 静态测量数据 |
3.4 机床检测结果 |
3.5 物理性能测试数据 |
3.6 断面分析 |
3.7 骨架材料剖析 |
3.7.1 冠部、胎体剖析 |
3.7.2 圈部剖析 |
3.8 配方组分剖析 |
3.8.1 溶剂抽出物含量 |
3.8.2 TGA热失重分析 |
3.8.3 各组分含量计算 |
3.8.4 基部胶灰分分析 |
3.8.5 硫含量测定 |
3.8.6 金属离子含量测定 |
3.8.7 红外光谱分析 |
3.8.8 热裂解气相色谱法(峰面积) |
3.8.9 胶种、胶比 |
3.8.10 补强填充剂组分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构设计 |
4.1 圈部曲线设计(d和C) |
4.2 外轮廓设计 |
4.2.1 外直径和断面高度设计(D和H) |
4.2.2 断面宽度设计(B和H/B) |
4.3 胎冠设计(b、h和Rn) |
4.3.1 行驶面宽度b |
4.3.2 行驶面弧度h |
4.3.3 行驶面弧度半径Rn |
4.4 断面水平轴(H_1/H_2) |
4.5 花纹样式和深度 |
4.6 轮胎负荷能力 |
4.7 轮廓设计 |
4.8 有限元分析 |
4.8.1 有限元静态仿真 |
4.8.2 有限元仿真应变分析 |
4.9 侧板文字样式及内容设计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工设计 |
5.1 骨架材料设计 |
5.1.1 带束层设计 |
5.1.2 胎体设计 |
5.1.3 钢丝圈设计 |
5.1.4 子口包布设计 |
5.2 胶部件设计 |
5.2.1 胎面配方设计 |
5.2.2 胎面施工设计 |
5.2.3 胎侧和子口耐磨胶施工设计 |
5.2.4 垫胶施工设计 |
5.2.5 填充胶施工设计 |
5.2.6 胎圈贴合施工设计 |
5.2.7 内衬层施工设计 |
5.3 成型参数设计 |
5.3.1 成型机头直径设计 |
5.3.2 工艺平宽设计 |
5.3.3 主鼓贴合部件定位 |
5.3.4 辅鼓周长和辅鼓料长度计算 |
5.3.5 胎胚周长和超定型 |
5.3.6 成型压力设定 |
5.4 硫化参数设计 |
5.4.1 硫化胶囊选择 |
5.4.2 硫化三要素确定 |
5.4.3 硫化工装参数确认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样胎试制 |
6.1 半部件准备 |
6.2 成型跟踪 |
6.3 硫化记录 |
6.4 检测记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室内试验 |
7.1 外缘尺寸 |
7.2 静负荷性能 |
7.3 耐久性能 |
7.4 物理性能 |
7.5 断面测量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道路测试 |
8.1 轮胎路试数据 |
8.2 路试轮胎损坏情况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论文目录 |
(3)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全钢子午胎的产品设计特点 |
1.2.1 全钢子午胎的花纹类型 |
1.2.2 全钢子午胎的结构组成 |
1.2.3 全钢子午胎的配方体系 |
1.2.4 全钢子午胎的性能要求 |
1.3 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轮胎胶料配方组分分析技术应用 |
1.4.1 热重分析技术 |
1.4.2 气相色谱技术 |
1.4.3 光谱分析技术 |
1.4.4 元素分析技术 |
1.4.5 纳米材料性能表征技术 |
1.4.6 硫化胶样品预处理技术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样品 |
2.1.1 轮胎样品 |
2.1.2 胶料样品 |
2.2 实验设备与试剂 |
2.2.1 仪器设备 |
2.2.2 药品试剂 |
2.3 测试条件与方法 |
2.3.1 测试流程 |
2.3.2 测试方法与标准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轮胎花纹与结构剖析 |
3.1.1 轮胎花纹分析 |
3.1.2 轮胎结构剖析 |
3.2 轮胎胶料物理性能测试 |
3.2.1 基本性能测试 |
3.2.2 力学性能测试 |
3.2.3 磨耗性能测试 |
3.2.4 粘弹性能测试 |
3.3 轮胎胶料配方组分分析 |
3.3.1 橡胶体系组分分析 |
3.3.1.1 溶剂抽出物 |
3.3.1.2 橡胶烃含量 |
3.3.1.3 橡胶种类鉴定 |
3.3.1.4 并用胶比分析 |
3.3.2 补强填充体系组分分析 |
3.3.2.1 炭黑含量 |
3.3.2.2 炭黑种类 |
3.3.3 硫化体系组分分析 |
3.3.3.1 硫含量测定 |
3.3.3.2 活性剂分析 |
3.3.3.3 促进剂与防焦剂分析 |
3.3.4 防护体系组分分析 |
3.3.4.1 防老剂分析 |
3.3.4.2 防护蜡分析 |
3.3.5 增塑体系组分分析 |
3.3.5.1 增塑剂种类分析 |
3.3.5.2 多环芳烃(PAHs)含量 |
3.3.6 粘合体系组分分析 |
3.3.6.1 橡胶-橡胶粘合剂 |
3.3.6.2 橡胶-骨架材料粘合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方还原与验证 |
4.1 胶料化学组分含量 |
4.2 胶料配方逆向还原 |
4.3 胶料还原配方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我国轮胎工业40年发展的真实写照与缩影——纪念《轮胎工业》创刊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的简要回顾 |
1.1 斜交轮胎时期 |
1.1.1 骨架材料 |
1.1.2 合成橡胶 |
1.1.3 全行业的斜交轮胎技术改造及产品科技攻关 |
1.1.4 巨型工程机械斜交轮胎的攻关 |
1.1.5 计算机技术在轮胎工业中的初级应用 |
1.1.6 丁基橡胶内胎 |
1.2 子午线轮胎时期 |
1.2.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技术 |
1.2.2 引进国外子午线轮胎技术 |
1.2.3 无内胎轮胎 |
1.2.4 扁平化轮胎 |
1.2.5 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 |
1.2.6 农业子午线轮胎 |
1.2.7 子午线轮胎设计理论 |
1.2.8 子午线轮胎生产工艺 |
1.3 产业化的其他轮胎品种 |
1.4 大力开发轮胎新产品 |
1.4.1 安全轮胎 |
1.4.2 绿色轮胎 |
1.4.3 智能轮胎 |
1.4.4 航空轮胎 |
2 更上一层楼奋进新时代 |
3 结语 |
(5)溴化丁基橡胶合成助剂对其气密层应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溴化丁基橡胶概述 |
1.2 溴化丁基橡胶的生产应用 |
1.2.1 溴化丁基橡胶合成助剂 |
1.2.2 溴化丁基橡胶的生产工艺 |
1.2.3 溴化丁基橡胶的国内生产和需求 |
1.2.4 溴化丁基橡胶的应用 |
1.2.5 溴化丁基橡胶的并用技术发展 |
1.3 溴化丁基橡胶气密层研究进展 |
1.3.1 气密层原材料研究 |
1.3.2 影响气密层性能的因素 |
1.4 溴化丁基橡胶气密层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5.1 不同环氧大豆油含量溴化丁基橡胶对气密层应用研究 |
1.5.2 不同溴单体合成BIIR结构性能研究 |
1.5.3 不同硬脂酸合成BIIR结构性能研究 |
第2章 环氧大豆油含量对气密层性能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料与样品制备 |
2.2.1 原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配方 |
2.3 样品制备与性能测试 |
2.3.1 溴化丁基橡胶以及气密层配方胶料的制备 |
2.3.2 测试参考标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BI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全反射测试 |
2.4.2 BIIR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
2.4.3 硫化特征 |
2.4.4 物理机械性能 |
2.4.5 热氧老化性能 |
2.4.6 气密层透气量 |
2.4.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溴单体含量BIIR对气密层性能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原料与样品制备 |
3.2.1 实验配方 |
3.2.2 原材料 |
3.2.3 实验设备 |
3.3 试样制备与性能测试 |
3.3.1 溴化丁基橡胶以及气密层配方胶料的制备 |
3.3.2 测试参考标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微观结构对比 |
3.4.2 硫化特性 |
3.4.3 热空气老化前后机械性能对比 |
3.4.4 气密性对比实验 |
3.4.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硬脂酸钙含量对溴化丁基气密层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样品的制备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配方方案 |
4.3 试样制备与性能测试 |
4.3.1 溴化丁基橡胶以及气密层配方胶料的制备 |
4.3.2 测试参考标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分子结构分析 |
4.4.2 硫化特性 |
4.4.3 热空气老化前后物性对比 |
4.4.4 气密性对比实验 |
4.4.5 原因机理分析 |
4.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高性能载重子午线轮胎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2.1 轮胎的滚动阻力 |
1.2.2 轮胎的抗湿滑性 |
1.2.3 轮胎的耐磨耗性能 |
1.2.4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轮胎性能的法规要求 |
1.2.5 轮胎有限元分析技术的发展前沿 |
1.2.6 材料配方设计与数学统计工具的结合 |
1.2.7 特殊功能性纳米级别填料在轮胎中的应用 |
1.3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实验工艺 |
2.3.1 胶料混炼小配合工艺 |
2.3.2 胶料混炼大配合工艺 |
2.3.3 载重子午线轮胎基本生产工艺 |
2.4 橡胶测试条件及方法 |
2.4.1 混炼胶性能测试 |
2.4.2 硫化胶性能测试 |
2.5 轮胎性能测试 |
2.5.1 滚动阻力测试 |
2.5.2 耐久测试 |
2.5.3 超负荷耐久测试 |
2.5.4 外缘尺寸 |
2.5.5 静负荷测试 |
2.5.6 印痕(接地压力分布)测试 |
第三章 载重子午线轮胎静动态特性仿真分析及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几何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
3.2.2 材料模型的确定 |
3.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3.3 轮胎静特性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3.3.1 静特性分析模型 |
3.3.2 静特性分析结果和试验测试对比 |
3.4 轮胎动特性仿真分析方法 |
3.4.1 滚动阻力分析模型与验证 |
3.4.2 磨耗性能分析 |
3.5 带束层结构设计对轮胎性能的影响 |
3.5.1 带束层结构设计对比方案 |
3.5.2 不同带束层结构对轮胎接地静特性的影响 |
3.5.3 不同带束层结构对轮胎滚动阻力的影响 |
3.5.4 不同带束层结构对轮胎磨耗性能的影响 |
3.6 胎冠弧结构设计对轮胎性能的影响 |
3.6.1 胎冠弧设计对比方案 |
3.6.2 不同胎冠弧度结构对轮胎接地静特性的影响 |
3.6.3 不同胎冠弧度结构对轮胎滚动阻力的影响 |
3.6.4 不同胎冠弧度结构对轮胎磨耗性能的影响 |
3.7 花纹深度对轮胎性能的影响 |
3.7.1 花纹深度设计对比方案 |
3.7.2 不同花纹深度对轮胎接地静特性的影响 |
3.7.3 不同花纹深度对轮胎滚动阻力的影响 |
3.7.4 不同花纹深度对轮胎磨耗性能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实验设计的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配方研究 |
4.1 引言 |
4.2 橡胶体系对胎面性能的影响研究 |
4.2.1 实验设计方案 |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补强体系对胎面性能的影响研究 |
4.3.1 炭黑品种对胎面性能的影响 |
4.3.2 填料用量对胎面性能的影响 |
4.4 硫化体系对胎面性能的影响研究 |
4.4.1 实验设计方案 |
4.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层状硅酸盐和针状硅酸盐在载重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层状硅酸盐在轮胎气密层中的应用研究 |
5.2.1 相态结构分析 |
5.2.2 层间堆砌结构分析 |
5.2.3 动态力学热分析 |
5.2.4 硫化特性表征 |
5.2.5 力学特性表征 |
5.2.6 气密特性表征 |
5.2.7 小结 |
5.3 层状硅酸盐在轮胎胎面中的应用研究 |
5.3.1 纳米层状硅酸盐天然橡胶基本性能 |
5.3.2 配方设计 |
5.3.3 硫化特性表征 |
5.3.4 物理机械性能 |
5.3.5 耐磨耗和切割性能 |
5.3.6 老化后的物理机械性能 |
5.3.7 老化后的耐磨耗和切割性能 |
5.3.8 成品轮胎试制与室内测试研究 |
5.3.9 成品轮胎路试 |
5.3.10 小结 |
5.4 针状硅酸盐在轮胎胎圈填充胶中的应用研究 |
5.4.1 混炼工艺的影响规律 |
5.4.2 硫化体系的影响规律 |
5.4.3 针状硅酸盐不同用量的影响规律 |
5.4.4 滚动阻力性能 |
5.4.5 成品轮胎耐久测试 |
5.4.6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8)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可控制备及多相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硫化橡胶概况 |
1.3 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利用的方式 |
1.3.1 原型利用 |
1.3.2 硫化橡胶粉 |
1.3.2.1 胶粉工业的发展历史 |
1.3.2.2 废硫化橡胶的粉碎方法 |
1.3.2.3 硫化橡胶粉的性质 |
1.3.2.4 硫化橡胶粉的表面活化及机理 |
1.3.2.5 硫化橡胶粉的应用 |
1.3.3 再生橡胶 |
1.3.3.1 再生橡胶的发展历史 |
1.3.3.2 再生工艺简介 |
1.3.3.3 常用再生助剂 |
1.3.3.4 特种合成橡胶的再生工艺 |
1.3.3.5 废硫化橡胶再生利用的意义 |
1.3.4 热裂解 |
1.3.4.1 废硫化橡胶热解反应的基本流程 |
1.3.4.2 废轮胎的热解机理 |
1.3.4.3 废硫化橡胶的热解工艺 |
1.3.4.4 国内废轮胎的热解实例 |
1.3.5 热能利用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废硫化橡胶的破碎及硫化橡胶粉的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试样的制备 |
2.2.4 分析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TR粒径分布 |
2.3.2 硫化橡胶粉(胶粒)的外观形貌 |
2.3.2.1 GTR表面形貌 |
2.3.2.2 IIR-IP的外观形态 |
2.3.2.3 BIIR-VP的外观形态 |
2.3.3 硫化橡胶粉(胶粒)的胶种分析 |
2.3.3.1 GTR的胶种分析 |
2.3.3.2 IIR-IP和BIIR-VP的胶种分析 |
2.3.4 硫化橡胶粉(胶粒)的组分分析 |
2.3.4.1 GTR的组分分析 |
2.3.4.2 IIR-IP和BIIR-VP的组分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轮胎胶粉的直接利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
3.2.1.1 模压试样的基本配方 |
3.2.1.2 W-GTR作为NR替代物使用的基本配方 |
3.2.1.3 W-GTR作填料使用的基本配方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3.1 模压试样制备 |
3.2.3.2 Sample 1 和Sample 2 的制备 |
3.2.3.3 W-GTR/NR复合胶的制备 |
3.2.4 分析测试 |
3.2.4.1 模压试样测试 |
3.2.4.2 Sample 1 和Sample 2 性能测试 |
3.2.4.3 W-GTR/NR复合胶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模压试样结果分析 |
3.3.1.1 成型压力对模压制品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1.2 粘结剂NR对模压制品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1.3 拉伸样条断面形貌分析 |
3.3.1.4 模压制品的相态分析 |
3.3.2 W-GTR替代NR复合材料的结果分析 |
3.3.2.1 门尼粘度 |
3.3.2.2 硫化特性 |
3.3.2.3 物理性能 |
3.3.2.4 老化特性 |
3.3.2.5 W-GTR对复合材料磨耗性能影响的分析 |
3.3.3 W-GTR/NR复合胶结果分析 |
3.3.3.1 门尼粘度及硫化特性 |
3.3.3.2 动态力学性能 |
3.3.3.3 物理性能 |
3.3.3.4 W-GTR在NR中的分散性 |
3.4 结论 |
第四章 界面活化改性轮胎胶粉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试样制备 |
4.2.3.1 活化胶粉的制备 |
4.2.3.2 轮胎胎侧胶的制备 |
4.2.4 分析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硅烷偶联剂Si-69 改性R-GTR(Si-69MR-GTR)及其应用 |
4.3.1.1 Si-69MR-GTR的交联密度与溶胶含量 |
4.3.1.2 Si-69MR-GTR对胎侧胶门尼粘度和硫化特性的影响 |
4.3.1.3 Si-69MR-GTR对胎侧胶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2 钛酸酯偶联剂DN-201 改性R-GTR(DN-201 MR-GTR)及其应用 |
4.3.2.1 DN-201MR-GTR的交联密度与溶胶含量 |
4.3.2.2 DN-201MR-GTR对胎侧胶门尼粘度和硫化特性的影响 |
4.3.2.3 DN-201MR-GTR对胎侧胶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3 偶联剂改性R-GTR的机理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再生法活化改性轮胎胶粉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试样制备 |
5.2.3.1 活化胶粉的制备 |
5.2.3.2 轮胎胎侧胶的制备 |
5.2.4 分析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转矩流变仪活化改性胶粉 |
5.3.1.1 温度的影响 |
5.3.1.2 剪切力的影响 |
5.3.1.3 不同比例活化胶粉与再生橡胶对物理性能的影响性能 |
5.3.2 塑化机活化改性胶粉 |
5.3.2.1 门尼粘度和硫化特性 |
5.3.2.2 物理性能 |
5.3.2.3 塑化机改性胶粉的形貌分析 |
5.3.3 高温再生法活化改性机理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力化学法活化改性轮胎胶粉及其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试样制备 |
6.2.3.1 活化胶粉的制备 |
6.2.3.2 轮胎胎侧胶的制备 |
6.2.4 分析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TMTD活化改性硫化橡胶粉 |
6.3.1.1 交联密度与溶胶含量 |
6.3.1.2 门尼粘度和硫化特性 |
6.3.1.3 物理性能 |
6.3.2 DCP活化改性硫化橡胶粉 |
6.3.2.1 溶胶含量与交联密度 |
6.3.2.2 门尼粘度和硫化特性 |
6.3.2.3 物理性能 |
6.3.3 力化学法活化改性机理分析 |
6.4 结论 |
第七章 丁基橡胶的再生与应用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
7.2.2 仪器与设备 |
7.2.3 试样制备 |
7.2.3.1 丁基再生橡胶(R-IIR)的制备 |
7.2.3.2 混炼胶的制备 |
7.2.3.3 硫化胶的制备 |
7.2.4 分析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高温动态再生工艺 |
7.3.1.1 再生时间对R-IIR性能的影响 |
7.3.1.2 再生温度对R-IIR性能的影响 |
7.3.1.3 转速对R-IIR性能的影响 |
7.3.1.4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7.3.2 机械捏炼法再生工艺 |
7.3.2.1 薄通次数对R-IIR性能的影响 |
7.3.2.2 活化剂对R-IIR性能的影响 |
7.3.2.3 软化剂对R-IIR性能的影响 |
7.3.3 IIR再生机理分析 |
7.4 结论 |
第八章 溴化丁基橡胶的再生与应用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原材料及基本配方 |
8.2.2 仪器与设备 |
8.2.3 试样制备 |
8.2.3.1 溴化丁基再生橡胶的制备 |
8.2.3.2 胶套、胶板的制备 |
8.2.4 分析测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R-BIIR在胶套中的应用 |
8.3.1.1 硫化特性 |
8.3.1.2 物理性能 |
8.3.1.3 老化特性 |
8.3.2 R-BIIR在胶板中的应用 |
8.3.2.1 硫化特性 |
8.3.2.2 物理性能 |
8.3.2.3 老化特性 |
8.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层状硅酸盐概述 |
1.3.1 层状硅酸盐的结构 |
1.3.2 层状硅酸盐的分类 |
1.3.3 粘土对聚合物的吸附作用 |
1.4 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 |
1.4.2 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4.3 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1.4.4 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
1.5 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
1.5.1 轮胎内胎 |
1.5.2 耐热输送带 |
1.5.3 工程轮胎胎面胶 |
1.6 关于本课题以前的研究工作 |
1.7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 |
2.1.1 原材料 |
2.1.2 实验配方 |
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2.3 实验工艺 |
2.3.1 粘土/丁吡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2.3.2 累托石/SB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2.3.3 累托石/NR/SB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2.3.4 粘土/NR纳米复合母胶的制备工艺 |
2.3.5 粘土/炭黑/SBR(NR)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2.4 性能测试 |
2.4.1 硫化胶力学性能测试 |
2.4.2 橡胶加工分析 |
2.4.3 硫化特性 |
2.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7 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 |
2.4.8 红外光谱分析(IR) |
2.4.9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4.10 热失重分析(TGA) |
2.4.11 核磁共振(NMR) |
2.4.12 硫化胶气密性测试 |
2.4.13 耐磨性能测试 |
2.4.14 动态生热测试 |
2.4.15 屈挠疲劳性能测试 |
2.4.16 预割口试样的裂纹增长性能 |
2.4.17 耐切割性能测试 |
2.4.18 平衡溶胀法测硫化胶交联密度 |
2.5 性能测试的相关公式 |
2.5.1 力学性能 |
2.5.2 老化性能 |
2.5.3 透气系数计算 |
2.5.4 交联密度计算 |
第三章 剥离型粘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剥离型粘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机理及其表征 |
3.1.1 制备机理 |
3.1.2 XRD测试 |
3.1.3 TEM测试 |
3.1.4 NMR表征 |
3.1.5 DMTA分析 |
3.1.6 力学性能 |
3.1.7 气密性 |
3.2 絮凝剂种类对粘土/丁吡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
3.2.1 TEM测试 |
3.2.2 DMTA分析 |
3.2.3 力学性能及气密性 |
3.3 粘土/丁吡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 |
3.3.1 TEM测试 |
3.3.2 硫化特性 |
3.3.3 混炼胶RPA |
3.3.4 硫化胶RPA |
3.3.5 DMTA分析 |
3.3.6 力学性能 |
3.3.7 气密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在内胎中的应用研究 |
4.1 NR与SBR并用体系 |
4.1.1 混炼胶RPA |
4.1.2 硫化胶RPA |
4.1.3 力学性能 |
4.1.4 气密性 |
4.2 甘油改性体系 |
4.2.1 XRD测试 |
4.2.2 TEM测试 |
4.2.3 FTIR测试 |
4.2.4 硫化特性 |
4.2.5 硫化胶的分子链运动能力 |
4.2.6 混炼胶RPA |
4.2.7 力学性能 |
4.2.8 气密性 |
4.3 并用再生胶体系 |
4.3.1 硫化特性 |
4.3.2 混炼胶RPA |
4.3.3 力学性能及气密性 |
4.4 硫磺改性体系 |
4.4.1 硫化特性 |
4.4.2 硫化胶RPA |
4.4.3 DMTA分析 |
4.4.4 力学性能及气密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粘土/炭黑/SBR纳米复合材料在耐热输送带中的应用研究 |
5.1 粘土/炭黑/SBR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及其耐热机理 |
5.1.1 母胶表面微观形貌 |
5.1.2 XRD测试 |
5.1.3 TEM测试 |
5.1.4 硫化特性 |
5.1.5 力学性能 |
5.1.6 拉伸断面SEM |
5.1.7 老化性能 |
5.1.8 高温老化后弯折形貌 |
5.1.9 FTIR测试 |
5.1.10 DSC测试 |
5.2 耐热输送带覆盖胶配方试验 |
5.3 小结 |
第六章 粘土/炭黑/NR纳米复合材料在工程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 |
6.1 粘土等量替代炭黑 |
6.2 粘土非等量替代炭黑 |
6.3 小结 |
第七章 工业产品粘土/SBR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7.1 工业产品粘土/SBR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与性能 |
7.1.1 TEM测试 |
7.1.2 XRD测试 |
7.1.3 力学性能 |
7.1.4 TGA测试 |
7.2 混炼工艺对粘土/SBR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7.2.1 TEM测试 |
7.2.2 XRD测试 |
7.2.3 力学性能及气密性 |
7.3 粘土/SBR纳米复合材料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研究 |
7.3.1 混炼胶RPA |
7.3.2 硫化胶RPA |
7.3.3 力学性能 |
7.3.4 拉伸断面SEM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10)胶料焦烧和内胎接口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内胎生产的历史及现状 |
1.2 内胎性能要求 |
1.3 内胎生产中主要质量问题 |
1.4 橡胶硫化 |
1.4.1 硫化历程 |
1.4.2 对合理硫化历程的要求 |
1.5 现内胎所用胶料 NR 及 SBR 的结构与性能 |
1.5.1 NR 及 SBR 的结构 |
1.5.2 NR 及 SBR 的性能 |
1.6 硫化体系对并用硫化胶焦烧时间的影响 |
1.7 补强剂炭黑的基本性质及其对橡胶性能的影响 |
1.7.1 炭黑的基本结构 |
1.7.2 炭黑的基本性质 |
1.7.2.1 炭黑粒子的化学活性和表面化学性质 |
1.7.2.2 炭黑粒子的大小 |
1.7.2.3 炭黑的结构性 |
1.7.3 炭黑的基本性质对橡胶工艺性能的影响[22-25] |
1.7.3.1 对胶料混炼的影响 |
1.7.3.2 对胶料门尼粘度的影响 |
1.7.3.3 对挤出工艺的影响 |
1.7.3.4 对胶料的焦烧时间和硫化速度的影响 |
1.8 橡胶的粘合 |
1.8.1 粘合的基本原理 |
1.8.1.1 界面层形成的条件 |
1.8.2 粘合界层结构的持久性和破坏历程 |
1.8.3 粘合的几种学说 |
1.8.4 橡胶与橡胶的粘合 |
1.9 前人在本课题研究领域的成果简述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 |
2.1.1 原材料 |
2.1.2 实验配方 |
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2.3 实验工艺 |
2.3.1 小配合实验混炼工艺 |
2.3.2 车间内胎生产工艺 |
2.4 材料性能测试 |
2.4.1 混炼胶加工性能测试 |
2.4.1.1 可塑度的测试 |
2.4.1.2 流变性能测试 |
2.4.2 硫化胶常规性能测试 |
2.4.3 内胎接头强力的测试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
3.1 胶料配方对其焦烧时间及粘合的影响 |
3.1.1 NR/SBR 不同配比对焦烧时间及接头强度的影响 |
3.1.2 不同种类炭黑增强体系对胶料焦烧性能的影响 |
3.1.3 硫化体系对 NR/SBR 并用橡胶的门尼焦烧时间的影响 |
3.1.4 不同种类软化剂对胶料焦烧时间及接头强度的影响 |
3.2 混炼工艺对胶料分散程度及焦烧的影响 |
3.2.1 密炼机上顶栓压力对分散程度的影响 |
3.2.2 装胶容量对混炼胶分散程度的影响 |
3.2.3 转子转速对混炼胶分散程度的影响 |
3.2.4 混炼温度对混炼胶质量的影响 |
3.2.5 加料时间对混炼胶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
3.2.6 排胶点的控制对胶料混炼均匀性的影响 |
3.3 温度对胶料焦烧时间的影响 |
3.3.1 加磺温度及挤出机温度对胶料焦烧性能的影响 |
3.4 挤出机螺杆转速对焦烧时间的影响 |
3.5 影响内胎接口开工艺设备因素 |
3.5.1 半成品工艺尺寸不稳定及接口切面清洁情况的影响 |
3.5.2 电刀温度和速度的影响 |
3.5.3 对接压力的影响 |
3.5.4 对接时间的影响 |
3.5.5 切割留量的影响 |
3.5.6 接口机橡胶钳口的影响 |
3.5.7 环境温度对接头强度的影响 |
3.5.8 操作环境清洁不够的影响 |
3.6 内胎成品物理机械性能及效益 |
3.6.1 内胎成品物理机械性能 |
3.6.2 效益评价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四、NR内胎配方设计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胎胎面胶的配方设计及性能研究[D]. 李洪昱.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14.00R20矿用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D]. 范延旭.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3]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D]. 徐凯.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4]我国轮胎工业40年发展的真实写照与缩影——纪念《轮胎工业》创刊40周年[J]. 陈志宏. 轮胎工业, 2021(03)
- [5]溴化丁基橡胶合成助剂对其气密层应用的影响[D]. 张秀彬. 青岛科技大学, 2019(01)
- [6]高性能载重子午线轮胎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D]. 李昭.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全钢子午线轮胎配方设计浅述第一部分:原材料第二部分:配方[A]. 楼齐淼. 第11期全国轮胎配方设计技术高级培训班讲义, 2018
- [8]废硫化橡胶资源化可控制备及多相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D]. 卢娜.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9]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D]. 何少剑. 北京化工大学, 2010(10)
- [10]胶料焦烧和内胎接口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解决方法[D]. 贾丽亚. 北京化工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