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型燃煤工业炉窑改变燃料结构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魏小林,黄俊钦,李森,潘利生,陈立新,谭厚章,杨富鑫[1](2021)在《工业炉窑燃烧过程中节能减排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文中提出工业炉窑是建材、冶金、化工等流程工业中至关重要的用能装备,也是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工业炉窑燃料中煤炭占70%,存在着能耗高排放大的问题,需要研发高能效低排放的新技术。对于典型的工业炉窑,其生产过程具有多工艺目标、多品种交叉生产,以及大负荷调节比、宽阈度负荷变化的复杂工艺特点。通过综述在节能管控、富氧燃烧与氧燃料燃烧、分级燃烧和颗粒物脱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炼出工业炉窑物质流与能量流匹配节能、富氧燃烧及燃烧优化调控、分级燃烧与SNCR脱硝以及微细颗粒物排放与资源化利用等四项共性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技术内容,为我国工业炉窑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发展方向与途径的建议。
顾少宸[2](2020)在《MnFeOx/SiO2催化剂低温SCR脱硝性能及反应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氨法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脱硝技术具有高选择性、高效率和经济性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固定源脱硝技术。但当今商用的脱硝催化剂大多为V2O5-WO3/TiO2,温度窗口处于300~400℃的中高温段,催化剂容易出现堵塞、烧结、中毒等问题,且催化剂价格高昂,其活性组分钒具有毒性,易污染环境。为此,本文选用具有高选择性、廉价、无污染的锰铁氧化物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分进行实验研究。首先,以介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两种不同锰前驱体(硝酸锰和醋酸锰)的MnOx/SiO2催化剂,实验研究了锰前驱体和Mn/Si比对催化剂NH3-SCR活性的影响,并通过XRD、BET、Raman光谱、XPS和H2-TPR表征分析了锰前驱体与催化剂NH3-SCR活性之间的联系。基于DFT计算,使用Material Studio(MS,version 17.1.0.48)软件中的DMol3计算模块,对比了MnO2/SiO2催化剂和Mn2O3/SiO2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特性和NH3-SCR反应路径的活化能垒,分析影响二者NH3-SCR性能的微观机理。接着,在0.4MN催化剂的基础上加入铁氧化物制备MnFeOx/SiO2催化剂,提升催化剂在大于240℃反应温度下的NO转化率和N2选择性,使之适用于更广泛的工况,通过DFT计算研究了MnFeOx/SiO2催化剂表面的NH3-SCR吸附特性和反应路径,分析锰氧化物和铁氧化物之间的协同反应机理。最后,对MnFeOx/SiO2催化剂进行Zr掺杂改性,提高催化剂对水分和二氧化物组分的抗毒化能力,为低温高效的SCR脱硝催化剂的研发打下基础。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于不同前驱体(硝酸锰和醋酸锰)制备的aMN和aMA催化剂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Mn/Si比达0.4时,0.4MA催化剂和0.4MN催化剂都获得了最宽的催化活性温度窗口,分别为150~330℃和120~270℃。0.4MN催化剂的低温活性更好。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催化剂的N2选择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0.4MN催化剂的N2选择性低于0.4MA催化剂。对0.4MN和0.4MA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表明:0.4MN催化剂表面主要形成MnO2物种,形成了一定的结晶,也含有以无定型态分散存在的Mn2O3物种。而0.4MA催化剂表面主要为少部分结晶的Mn2O3物种和无定型态分散存在的MnO2物种。结合多种表征分析的结果,可见MnO2物种和Mn2O3物种的活性差异是导致0.4MN和0.4MA催化剂性能差异的最主要因素。(2)基于DFT计算研究了NH3、NO或O2分子在MnO2/SiO2和Mn2O3/SiO2催化剂表面吸附特性,结果表明:MnO2/SiO2表面有利于NH3吸附,而Mn2O3/SiO2表面对NO和O2分子则更容易吸附,且NO的吸附能产生多种构型。所以,MnO2/SiO2催化剂表面对NH3的优异吸附性能和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基于NH3吸附的脱氢作用是MnO2/SiO2催化剂比Mn2O3/SiO2催化剂具有更高的低温NO催化脱除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催化剂表面*-NH2NO-*的分解是MnO2/SiO2和Mn2O3/SiO2催化NO形成N2的反应速率控制步骤,*-NH2NO-*分解反应在Mn2O3/SiO2催化剂上的活化能垒比在MnO2/SiO2催化剂上要高,这是低温下MnO2/SiO2比Mn2O3/SiO2具有更高的NO催化脱除效率的另一主要原因。然而Mn2O3/SiO2催化剂具有更高的N2选择性,这是因为在Mn2O3/SiO2催化剂表面,*-NH脱氢反应的活化能垒非常高,极难产生*-N物种,故N2O的形成更难。此外,快速SCR反应对于MnO2/SiO2和Mn2O3/SiO2催化剂都比较容易进行,该反应路径不是影响两种催化剂NH3-SCR性能差异的主要因素。(3)对0.4MN催化剂添加铁氧化物,制备了MnFeOx/SiO2催化剂,实验研究发现,0.4MN-0.3FN催化剂具有最佳的NO转化率,将0.4MN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窗口(120~270℃)拓宽至120~330℃,并显着提升了其N2选择性。并且,铁氧化物促使催化剂中SiO2和MnO2的结晶度下降,尤其是大大提高了MnO2的分散度,使催化剂表面的MnO2和Fe2O3主要以分散态形式存在。基于DFT计算结果,发现铁氧化物对NH3脱氢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促进了NO和O2的吸附,尤其在锰铁氧化物的共同作用下,使得O2分子更容易产生解离反应。分析反应路径发现,通过N-NO生成N2的反应过程是新出现的反应途径,大大提高了NO在中高温下的转化率,另一方面也有力提升催化剂的N2选择性。MnFeOx/SiO2催化剂中高温下的NO转化率提高和N2选择性增强的原因就在于此。(4)铁氧化物的加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催化剂的抗水抗硫性,对0.4MN-0.3FN催化剂进行Zr掺杂改性,则进一步增强了催化剂的抗水抗硫性。实验结果表明,0.4MN-0.3FN-0.006Zr催化剂经抗硫性实验后,可保持约90%的NO转化率。通过TG实验发现,0.4MN-0.3FN-0.006Zr催化剂抗硫性主要在于抑制了硫酸氢铵在表面的沉积,其失活主要是由于活性位点的硫酸盐化引起的。DFT计算结果也表明,铁氧化物的加入减弱了催化剂表面对水分子和SO2分子的吸附能力,提升催化剂的抗水抗硫性能。Zr掺杂对催化剂的抗水性能影响较小,但能使得SO2分子倾向于优先被Zr原子吸附,减轻SO2对Mn、Fe活性组分硫酸盐化的作用。同时,SO2在Zr位点的吸附能并不太高,避免了吸附态SO2难以脱附而在催化剂表面逐渐累积。此外,Zr掺杂后硫酸氢氨会优先在Zr位点形成,也更容易发生分解,这使得硫酸氢氨难以沉积。但硫酸氢根也更难从Zr位点脱附,说明Zr位点更容易硫酸盐化,这与TG测量表明Zr掺杂催化剂硫中毒的主要原因在于活性组分硫酸盐化的结果一致。可见Zr元素有效保护了Mn、Fe活性位点,这是Zr掺杂提升催化剂抗硫性的主要机理。
王赫婧,吴琼,白璐,郑国峰,王夏娇,赵学涛[3](2020)在《非重点行业炉窑典型大气污染物“十四五”减排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炉窑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之一,针对除钢铁、水泥、焦化、石化等行业外的非重点行业炉窑,研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的排放量及其在2025年的削减潜力,以期对"十四五"时期炉窑污染治理提出建议.非重点行业炉窑具有行业和区域分布广、底数不清、治理水平差、对环境质量影响大等特点,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源排放总量的34.0%、21.2%、9.9%.研究充分考虑"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建立了淘汰小型燃煤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提高末端治理设施去除率等减排方案,设定了两种减排情景(其中,情景1为小型燃煤炉窑淘汰+部分燃煤炉窑实施煤改气+治理效率提高至炉窑平均去除率,情景2为小型燃煤炉窑淘汰+部分燃煤炉窑实施煤改气+治理效率提高至工业源平均去除率),估算了2025年不同情景下非重点行业炉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的削减潜力及其排放量.结果表明:维持2017年管控水平下,2025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较2017年分别增加42.32%、40.11%、45.82%;情景1下,2025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较2017年减少0.84%、增加20.86%、减少71.49%;情景2下,2025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较2017年减少63.30%、16.67%、68.51%.根据情景分析结果,结合典型大气污染物"十四五"减排策略,明确了增设末端治理设施的行业,以及开展小型燃煤炉窑清理整顿和清洁能源替代的区域等.
陈思[4](2020)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N型半导体催化降解NOx与乙酸乙酯的性能提升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钢铁、焦化、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的工业炉窑和表面涂装行业,普遍存在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复合污染问题。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处理的适用技术,已有一定数量的工业应用案例,但其能耗较高、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采用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技术可有效解决此瓶颈问题,其中适用于等离子体体系的新型催化剂的开发是关键。针对等离子体高能电子的有效利用,本论文发现并提出了等离子体-催化体系的拟光催化行为,开发了具有优异NOx、乙酸乙酯降解性能的N型半导体-Mn O2复合催化剂,探究了NOx与乙酸乙酯的协同降解行为,为等离子体-催化技术协同处理NOx与乙酸乙酯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首先,本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考察了单一等离子体降解NO的反应路径和机理,发现在烟气气氛下(6%O2),NO主要发生氧化路径,被O自由基氧化至NO2,产生的NO2又将与O自由基反应重新生成NO,导致O自由基的循环消耗,增加了体系的无功能耗,NO2为体系最终产物。O2含量和注入能量将同时调控NO的反应路径和产物。电极温度的升高、烟气组分如H2O、CO和CO2的添加将抑制NO的去除,HCl的添加刚好相反,SO2则几乎没有影响。将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催化剂置于等离子体场内,发现在没有外加光源时,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电子可撞击N型半导体使之获得足够的能量,产生电子-空穴对(e--h+),发生高能电子活化的“拟光催化”行为。NO的反应路径发生改变,NO或生成的NO2可被深度氧化至N2O5、NO2-和NO3-。捕集剂实验表明,该过程中产生的O2-、·OH和O3等活性自由基均对NO的深度氧化有贡献。进一步制备了单原子Ru改性的NH2-Ui O-66(NU),并复合Mn O2以分解和利用O3。Ru-NU显着增强了等离子体放电、对NO/NO2的吸附活化,并形成了Zr4+-O-Ru3+氧化循环桥,促进载流子的分离和氧化反应的持续发生;Mn O2则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O3进行有效分解和利用。在能量密度为75.3 J/L时,复合体系获得了100%的NOx去除效率,NO2的生成得到有效抑制。制备了Bi2Mo O6-Mn O2(BMO-Mn)复合催化剂用于乙酸乙酯(EA)的降解。BMO-Mn的添加提高了等离子体放电强度、O3的利用率和对EA的吸附,且BMO活化后产生的空穴(h+)可促进Mn O2中Mn3+和Mn4+之间的快速循环。在能量密度为392 J/L时,实现了100%的EA去除率、70%的CO2选择性和99%的COx选择性。FTIR研究表明反应中间产物主要为甲烷、乙酸和丙酮,O3的有效利用对副产物的完全矿化起到关键作用。最后,为实现NO与EA的协同降解,考察了单一等离子体工艺协同降解NO与EA时二者的相互影响,发现NO2会抑制EA的降解尤其是矿化过程。针对此,开发的复合催化剂Ce@Zn Ga2O4/NU,增强了EA的吸附和水解、对NO2的吸附和活化以及催化剂活性自由基的产生量。在能量密度为392 J/L时,等离子体-催化工艺分别实现了100%和96.21%的NO与EA去除率,CO2和COx的选择性分别为73.93%和94.35%。对中间副产物的定量分析发现,NO2会抑制丙酮的矿化,Ce@Zn Ga2O4/NU可促进关键中间产物乙醛的生成,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反应路径。本文提出了等离子体高能电子激发的“拟光催化”行为,对NOx和VOCs的降解均具有效果,并从放电增强、污染物吸附活化等多角度开发功能催化剂,为等离子体-催化体系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催化剂设计思路。
姚璐[5](2020)在《复合改性半焦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烟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NOx)对大气质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得益于世界各国对NOx排放标准的逐渐完善和严苛,针对火力发电厂排放的高温烟气中NOx的控制技术已得到长足的发展,而来自于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工业炉窑低温烟气中NOx的脱除仍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工业烟气氮氧化物脱除工艺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基于炭基催化剂表面氧化还原、酸碱处理及特定活性组分负载的改性思路,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新型复合改性半焦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系统考察了载体活化条件、催化剂制备工艺和配方对其低温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结合多种表征技术对其理化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复合改性半焦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优化配方,提出了复合改性对半焦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增强机理,同时探讨了碱金属对复合改性半焦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和催化剂中毒机制。针对碳材料丰富的孔结构、大比表面积和优良的低温吸附性能,选择冶金焦、半焦和生物质焦为新型低温SCR催化剂载体。研究了影响活化载体性能的主要条件,通过考察不同载体活化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经酸处理活化后的新型低温烟气脱硝催化剂载体和最佳活化工艺。在本研究条件下,以粒度为20-40目的半焦颗粒,经10 mol/L硝酸溶液在80℃活化处理3 h得到的活性半焦载体,最为适合新型低温烟气SCR脱硝催化剂载体性能要求。通过在活性半焦上负载活性组分,并结合渗氮改性处理开发出新型复合改性半焦催化剂。系统研究了改性方式、改性顺序、浸渍时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改性工艺条件,不同活性Mn Ox含量、活性金属组合、氮源和渗氮量等配方成分对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和理化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的催化剂的改性工艺和配方是:将活性半焦颗粒浸渍在含有10%尿素和10%四水乙酸锰的混合前驱体溶液中,采用同步浸渍法处理3 h,经过充分干燥后在400℃的N2气氛中焙烧处理6 h。获得的催化剂ASC-10U10Mn在空速为16500 h-1时具有稳定高活性,在200℃时NO转化率为82.5%,275℃时为94.5%,活性温度区间扩大为75-300℃。采用SEM、XRD、BET、NH3-TPD、H2-TPR、XPS、in situ DRIFTS等表征技术,发现催化剂ASC-10U10Mn既具有清晰细密的层状结构,还存在微孔、介孔及狭窄的裂缝孔,比表面积达到38.0 m2/g;其表面形成了大量晶格氧、Mn4+和以吡啶氮、吡咯氮和季氮为主的含氮官能团,以及丰富的强酸位和较低的还原温度,保证了催化剂ASC-10U10Mn在低于300℃有较高的NO转化率。分析多种改性手段对催化剂在300℃下的脱硝活性复合增强作用表明:催化剂ASC-10U10Mn上形成的丰富Lewis强酸位,有助于提高对NH3的吸附。桥氧Mn-O-Mn提高了不同价态Mn之间的电子迁移能力,促进氧空位产生和配位NH3氧化为反应中间产物氨基(-NH2)参与SCR反应。此外,吡啶氮、吡咯氮和季氮结构中的不成对电子与NO分子中空的π反键轨道发生相互作用,有效促进NO的吸附。Mn4+含量和Mn4+/Mn3+比的提高有助于NO进一步氧化为NO2和硝基。随着反应进行生成的桥接硝酸盐作为一种重要活性中间产物也促进了低温SCR反应的发展。基于复合改性半焦催化剂ASC-10U10Mn的优良性能,深入探讨了工业烟气中不同形态碱金属(KCl、Na Cl、K2SO4、Na2SO4)对其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复合改性半焦催化剂ASC-10U10Mn碱金属中毒机制。研究结果发现,钾、钠都会使催化剂ASC-10U10Mn的活性大幅下降,150℃时较新鲜催化剂降幅高达52%。随碱金属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明显下降,钾的含量变化对脱硝活性的影响大于钠;同时,钾钠共存对催化剂的毒害具有协同增强作用。碱金属硫酸盐对催化剂孔结构的影响比氯盐的影响更大,其中Na2SO4的影响最大。催化剂中毒失活主要是:碱金属的存在与吸附导致比表面积和孔容下降及平均孔径增加、催化剂表面的中强酸位减少;表面晶格氧Oβ含量降低阻碍了电子移动从而削弱NO向NO2氧化,最终导致改性半焦催化剂脱硝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靳孟洁[6](2020)在《郑州市铝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郑州市α-氧化铝、拜耳法氧化铝和电解铝3类铝工业炉窑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通道采样法采集炉窑烟气中PM2.5和PM10样品;利用烟气分析仪检测SO2、NOx等气体质量浓度;分析了PM2.5和PM10样品中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和重金属元素组分,并构建了相应的源成分谱;研究了3类铝工业炉窑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化学成分谱、特征比值、排放因子等之间的差异性;利用所得本地化排放因子,建立了2017年郑州市铝工业炉窑主要污染物排放清单;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对郑州市2020年3类铝工业行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α-氧化铝、拜耳法氧化铝和电解铝炉窑PM2.5和PM10中浓度最高的组分分别为Cl-、OC和EC,且3类炉窑细颗粒物中,有机碳(OC)的浓度都较高。根据细颗粒物阴、阳离子比值(C/A),α-氧化铝排放的PM2.5呈酸性,PM10接近中性;拜耳法氧化铝和电解铝排放的PM2.5和PM10均呈碱性。3类铝工业炉窑细颗粒物中OC/EC比值呈现出α-氧化铝>拜耳法氧化铝>电解铝的趋势,可按照上述顺序警惕其细颗粒物二次污染风险。(2)α-氧化铝、拜耳法氧化铝和电解铝细颗粒物源谱中占比最高的组分分别为Cl-、OC和EC。源谱间分歧系数(CD)表明,相同生产工艺所排放的不同粒径颗粒物源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3类炉窑之间同粒径颗粒物的源谱差异较大。根据组分差异权重分布函数|R/U|值,EC、Ca、F-和Cl-可作为区分两种氧化铝生产工艺的标识组分;EC、Al、Cl-和NH4+可作为区分α-氧化铝与电解铝工艺的标识组分;OC、Fe和Si可作为区分拜耳法氧化铝与电解铝工艺的标识组分。本研究还计算了3类铝工业炉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因子。(3)2017年郑州市3类铝工业炉窑排放的污染物中,NOx排放量最大,细颗粒物中3类化学组分排放量最大的是EC、NH4+和Cu。电解铝行业对PM2.5、PM10和SO2的排放贡献最大;拜耳法氧化铝行业对NOx的排放贡献最大;α-氧化铝行业对细颗粒物中F-和Cl-的排放贡献率最大。巩义市3类铝工业炉窑排放的PM2.5、PM10和SO2要远高于其它地区;上街区NOx的排放量全市最高;登封地区的部分地壳元素和碳组分也有较大排放。(4)情景分析表明,郑州市3类铝工业行业在SO2和NOx的减排方面仍有较大潜力:SO2在最佳适用情景(BAS)和高效控制情景(HECS)下2020年的减排率分别为34.5%~47.1%和78.6%~82.6%;NOx在最佳适用情景(BAS)和高效控制情景(HECS)下2020年的减排率分别为19.8%~29.8%和48.1%~50.7%。两类污染物的减排可通过提高污染物控制措施覆盖率和除污效率来实现。
吕清刚,李诗媛,黄粲然[7](2019)在《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文中认为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因此如何实现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成为科学家、产业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煤炭燃烧释放热能满足了我国约65%的发电生产需求,也为钢铁、建材、化工等工业领域提供热能,但同时也释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尘等有害污染物,造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因此实现占煤炭燃烧总量90%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是当前我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的"卡脖子"问题,工业领域煤炭高效清洁燃烧利用技术亟待根本性革命。文章综述了我国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技术现状,提出了只有发展在燃烧过程中大幅度抑制氮氧化物(雾霾的"元凶")生成的变革性技术,再结合尾部烟气净化技术的应用,才能经济地实现常规燃煤污染物的超低排放甚至近零排放,达到甚至低于天然气排放水平,从而为工业领域煤炭高效清洁燃烧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王西岳[8](2018)在《北方典型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PM10、PM2.5来源与解析》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焦作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统计调查和大量采集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样本,利用精密的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样本化学组分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焦作市2015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构建了本地污染源排放源谱和受体成分谱,讨论了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特征,并通过源清单、受体模型和在线解析的方法估算了不同排放源对PM10和PM2.5的贡献,对其结果做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焦作市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废弃物处理源、扬尘源、储存运输源、溶剂使用源、移动源(非道路移动源和道路移动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和其他排放源等十类污染源的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的初步测算结果,2015年焦作市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分别为SO2:75128.9吨、NOX:137672.8吨、CO:470837吨、PM10:60095.3吨、PM2.5:37062.6吨、BC:3199.9吨、OC:3607.2吨、VOCS:47455.8吨和NH3:32159.2吨。根据各行业排放源对焦作市区域排放总量的贡献情况可以看出,SO2主要排放源是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其排放贡献率为98.42%。其中电力生产、民用燃烧,贡献率分别达37.84%和20.32%。;NOX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其次是道路移动源,其排放贡献率分别为68.87%和28.48%;VOCS的第一大排放源为道路移动源排放,贡献率为38.3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第二大排放源是有机溶剂使用源,排放贡献率为36.32%,从溶剂使用源的行业看,VOCS排放的首要行业为涂料与油墨制造业,其次是橡胶制品业;NH3首要排放源为农业源,贡献率为89.53%,其中农业源中贡献较大的是畜禽养殖和氮肥使用;PM10的首要排放源是固定燃烧源,其次是扬尘源、工艺过程源和生物质燃烧源,排放贡献率分别为26.68%、26.53%、26.25%和11.86%;PM2.5首要排放源是工业过程源,其次为固定燃烧源、生物质燃烧源和道路移动源,其PM2.5的排放贡献率分别为36.82%、34.40%、10.05%、9.42%,工艺过程源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总排放量的22.24%,主要是铝业的排放,其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总排放量的8.97%,主要是水泥行业的排放。焦作市二氧化硫排放主要集中在马村区,比例占42.11%(27731.9吨);其次是解放区(13.07%,8603.4吨)、山阳区(9.63%,6338.5吨)、沁阳市(9.16%,6030.0吨)、武陟县(7.59%,4998.1%)和中站区(7.12%,4868.4吨);氮氧化物排放也主要集中在马村区,占比57.09%(34770.3吨);其次是山阳区(9.62%,5857.1吨)和解放区(9.59%,5837.8吨),各区县的的氮氧化物大部分都来自于工业源(比例均超过58.9%);烟(粉)尘排放也主要集中在马村区,占比36.81%(8861.9吨);其次是修武(16.56%,3986.4吨)和沁阳市(11.77%,2833.4吨)。各区县的烟(粉)尘大部分都来自于工业源(比例均超过68%)(2)通过源和受体的采样分析,得出了源和受体样品成分谱。经PMF受体模型解析得出焦作市各类源对PM10的贡献率依次为:燃煤散源26%、扬尘24%、工业工艺源17%、机动车尾气13%、燃煤固定源10%、生物质燃烧5%。前6大污染源贡献比值总和为94%,其他6%可能来源于餐饮、农业源等。燃煤源整体贡献率36%。各类源对PM2.5的贡献率依次为:燃煤散源28%、工业工艺源23%、生物质燃烧12%、机动车尾气11%、扬尘10%、燃煤固定源9%。前6大污染源贡献比值总和为93%,其他7%可能来源于餐饮、农业源等。燃煤源整体贡献率37%。(3)根据在线SPAMS解析结果可得:焦作市各类源对PM2.5的污染源依次为:燃煤源32.6%、工业工艺源24%、机动车尾气16.6%、扬尘源13%、二次无机源9.7%、生物质燃烧3%。在线捕捉到的2次重污染过程燃煤源贡献率稳居第一,工业工艺源和机动车尾气贡献率各占一次第二。(4)通过对比焦作市和国内其他城市PM2.5来源解析结果,燃烧源对于焦作的贡献相对其他城市来说高于其他源,与柳州、南京和济南相似,工业工艺源与其他城市比较接近,机动车的贡献略低于其他城市,扬尘源和生物质燃烧源对焦作市也有一定的贡献。(5)燃煤源对焦作市大气污染影响最大,对PM10和PM2.5来源的贡献均为最高;对PM10的贡献率扬尘源、工业工艺源分占第二、第三位,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位次随不同方法而不同,分占第四或第五;对PM2.5的贡献率从第二到第五位依次是工业工艺源、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扬尘,不同方法对此解析所得相同,说明与PM10相比,各类源对PM2.5的贡献率大小和占比位次相对稳定。扬尘源对PM10的贡献高于PM2.5,而生物质燃烧和工业工艺源对PM2.5的贡献高于PM10。
闫晓淼,李玉然,朱廷钰,王贞[9](2014)在《工业炉窑烟气排放控制技术与系统节能》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工业炉窑烟气污染物排放特征,阐述了该行业包括黑烟、烟(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为降低黑烟浓度,应改善工业炉窑燃烧条件,提供足够的燃烧温度和时间、充足的空气并保证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对烟(粉)尘的防治主要是改革工艺和使用除尘设备;石灰石-石膏法等湿法脱硫工艺适合于小型工业炉窑烟气脱硫,循环流化床法和旋转喷雾干燥法等半干法脱硫工艺适合于中型工业炉窑烟气脱硫;控制NOx排放的措施主要有炉内脱氮技术、湿法和干法烟气脱氮技术以及低NOx工业炉窑技术等。分析了工业炉窑热损失途径和单台工业炉窑能耗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工业炉窑系统节能措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10](2013)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鲁政发[2013]1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小型燃煤工业炉窑改变燃料结构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型燃煤工业炉窑改变燃料结构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炉窑燃烧过程中节能减排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工业炉窑物质流与能量流匹配的节能管控平台 |
1.2 富氧燃烧与氧燃料燃烧技术 |
1.3 分级燃烧和SNCR优化脱硝技术 |
1.4 工业炉窑气固排放物质的高效分离与洁净利用技术 |
2 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
2.1 工业炉窑多工艺目标物质流与能量流匹配节能关键技术 |
2.2 富氧燃烧及燃烧优化调控关键技术 |
2.3 分级燃烧与SNCR优化控制关键技术 |
2.4 微细颗粒物排放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 |
3 结论与展望 |
(2)MnFeOx/SiO2催化剂低温SCR脱硝性能及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氮氧化物的生成机制及危害 |
1.2.1 氮氧化物的生成机制 |
1.2.2 氮氧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
1.3 固定源NO_x排放控制技术 |
1.3.1 固定源NO_x排放控制的主要措施 |
1.3.2 NH_3-SCR脱硝基本原理 |
1.3.3 NH_3-SCR脱硝装置 |
1.3.4 NH_3-SCR脱硝催化剂 |
1.4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1 锰基SCR脱硝催化剂 |
1.4.2 铁基SCR脱硝催化剂 |
1.5 低温NH_3-SCR脱硝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
1.5.1 NO和NH_3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与活化 |
1.5.2 低温NH_3-SCR反应机理 |
1.6 DFT在 SCR脱硝研究中的应用 |
1.7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1.7.1 本文研究目标 |
1.7.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催化剂制备与表征及DFT计算方法 |
2.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2.1.1 催化剂活性评价实验系统 |
2.1.2 仪器设备及化学试剂 |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3.1 比表面积测定及孔隙结构分析 |
2.3.2 XRD物相分析 |
2.3.3 激光拉曼光谱(Raman)分析 |
2.3.4 表面元素价态及浓度(XPS)分析 |
2.3.5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 |
2.3.6 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 |
2.4 第一性原理及计算方法 |
2.4.1 第一性原理简介 |
2.4.2 密度泛函理论 |
2.4.3 Materials Studio软件介绍 |
2.4.4 计算方法及初始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nO_x/SiO_2催化剂NH_3-SCR性能研究 |
3.1 不同负载量及前驱体制备的MnO_x/SiO_2催化剂NH_3-SCR性能测试 |
3.2 MnO_x/SiO_2催化剂表征分析 |
3.2.1 晶体形态分析(XRD) |
3.2.2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特征分析(BET) |
3.2.3 激光拉曼光谱(Raman)分析 |
3.2.4 表面元素价态及浓度(XPS)分析 |
3.2.5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 |
3.3 操作参数对0.4MN和0.4MA催化剂NH_3-SCR反应活性的影响 |
3.3.1 空速的影响 |
3.3.2 氨氮比的影响 |
3.3.3 氧含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FT的 MnO_x/SiO_2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机理研究 |
4.1 计算模型设置 |
4.2 反应物在MnO_2/SiO_2β-cristobalite(1 01)催化剂表面的吸附 |
4.2.1 NH_3的吸附特性 |
4.2.2 NO的吸附特性 |
4.2.3 O_2的吸附特性 |
4.3 反应物在Mn_2O_3/SiO_2β-cristobalite(1 01)催化剂表面的吸附 |
4.3.1 NH_3的吸附特性 |
4.3.2 NO的吸附特性 |
4.3.3 O_2的吸附特性 |
4.4 SCR反应路径分析 |
4.4.1 O_2解离反应 |
4.4.2 NH_3脱氢反应 |
4.4.3 N_2反应路径 |
4.4.4 NO_2反应路径 |
4.4.5 N_2O反应路径 |
4.5 MnO_x/SiO_2催化剂反应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nFe O_x/SiO_2催化剂NH_3-SCR性能及机理研究 |
5.1 铁氧化物的掺杂对MnFe O_x/SiO_2催化剂NH_3-SCR性能的影响 |
5.2 MnFe O_x/SiO_2催化剂表征分析 |
5.2.1 晶体形态分析(XRD) |
5.2.2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特征分析(BET) |
5.3 操作参数对MnFe O_x/SiO_2催化剂NH_3-SCR反应活性的影响 |
5.3.1 空速的影响 |
5.3.2 氨氮比的影响 |
5.3.3 氧含量的影响 |
5.3.4 煅烧温度的影响 |
5.4 基于DFT分析铁锰氧化物协同催化作用 |
5.4.1 MnFe O_x/SiO_2β-cristobalite(1 01)催化剂构型 |
5.4.2 反应物在MnFe O_x/SiO_2催化剂表面的吸附 |
5.4.3 SCR反应路径分析 |
5.4.4 锰铁氧化物协同催化反应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Zr掺杂提升0.4MN-0.3FN催化剂的抗硫抗水性能研究 |
6.1 0.4MN和 0.4MN-0.3FN催化剂抗硫抗水性能测试 |
6.1.1 抗水性测试 |
6.1.2 抗硫性测试 |
6.1.3 抗硫水性测试 |
6.2 Zr改性0.4MN-0.3FN催化剂的抗硫抗水性能研究 |
6.2.1 催化脱硝活性测试 |
6.2.2 抗水性测试 |
6.2.3 抗硫性测试 |
6.2.4 抗硫水性能测试 |
6.2.5 抗硫抗水性实验后催化剂的TG分析 |
6.3 基于DFT的催化剂表面抗硫抗水机理研究 |
6.3.1 H_2O的吸附特性 |
6.3.2 SO_2的吸附特性 |
6.3.3 硫酸氢氨分解反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工作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非重点行业炉窑典型大气污染物“十四五”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及整体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基准情景设定 |
2.2 基于淘汰小型燃煤炉窑的现役源削减 |
2.3 基于优化能源结构的现役源削减 |
2.4 基于提高末端治理设施去除率的现役源削减 |
2.5 新增产生量和排放量预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情景现役源减排潜力结果分析 |
3.2 不同情景新增排放量结果分析 |
3.3 不同情景下2025年排放结果分析 |
3.4 不确定性分析 |
4 结论 |
(4)低温等离子体协同N型半导体催化降解NOx与乙酸乙酯的性能提升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氮氧化物的排放及治理现状 |
1.1.2 氮氧化物与VOCs复合污染治理现状 |
1.2 课题来源 |
1.3 课题目标和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NO_x与 VOCs控制技术 |
2.1.1 NO_x控制技术 |
2.1.2 VOCs、VOCs与 NO_x协同控制技术 |
2.2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
2.2.1 低温等离子体的基本过程 |
2.2.2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NO_x与 VOCs的研究现状 |
2.3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技术 |
2.3.1 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的相互作用 |
2.3.2 等离子体-催化技术(协同)降解NO_x与 VOCs研究现状 |
2.4 低温等离子体的特性与催化剂开发思考 |
2.4.1 半导体光催化剂与低温等离子体的内在关联 |
2.4.2 常见半导体光催化剂及新型光催化剂 |
2.4.3 半导体催化剂的改性 |
2.5 本章小结 |
3 实验材料、装置与分析测试方法 |
3.1 试剂、气源与仪器 |
3.1.1 原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3.2 实验系统 |
3.2.1 实验装置系统构成 |
3.2.2 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 |
3.3 催化剂分析和表征方法 |
3.3.1 X射线衍射 |
3.3.2 微观形貌分析 |
3.3.3 比表面积-孔结构测定 |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3.5 透射红外 |
3.3.6 离子色谱 |
3.3.7 程序升温脱附 |
3.3.8 等离子体程序还原 |
3.3.9 傅立叶原位红外光谱扫描 |
3.3.10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3.3.11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
3.3.12 平均电子能量计算 |
3.4 测试方法和计算方法 |
3.4.1 测试方法 |
3.4.2 计算方法 |
3.4.3 乙酸乙酯、CO、CO_2标线测定 |
4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NO反应路径的红外光谱研究和机理探讨 |
4.1 可能的基本反应 |
4.2 等离子体处理NO的反应路径和机理探究 |
4.2.1 单一&多组分气氛放电 |
4.2.2 NO_2的产生路径 |
4.2.3 氧含量的影响 |
4.2.4 NO降解的反应路径 |
4.3 电极温度的影响 |
4.4 烟气组分的影响 |
4.4.1 H_2O的影响 |
4.4.2 SO_2的影响 |
4.4.3 CO的影响 |
4.4.4 CO_2的影响 |
4.4.5 HCl的影响 |
4.5 不同气氛下等离子体处理NO的反应路径及组分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等离子体-催化深度氧化NO:“拟光催化”行为研究 |
5.1 催化剂制备 |
5.2 等离子体协同半导体催化剂处理NO |
5.2.1 等离子体协同P型半导体催化剂 |
5.2.2 等离子体协同N型半导体催化剂 |
5.2.3 比较和分析 |
5.2.4 能量密度(SIE)与催化剂禁带宽度(Eg)的联系 |
5.3 反应路径和机理的探究 |
5.3.1 NO深度氧化至N_2O_5和HNO_3 |
5.3.2“消失”的NO_2 |
5.4 可能的反应路径和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 等离子体协同单原子Ru改性的NH_2-Ui O-66/MnO_2 选择性氧化NO |
6.1 催化剂制备 |
6.2 催化剂的物化性质 |
6.2.1 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和微观形貌 |
6.2.2 催化剂表面元素形态和配位结构分析 |
6.3 催化剂与等离子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6.3.1 催化剂物理性质对等离子体放电强度的影响 |
6.3.2 催化剂的能带结构与活化 |
6.4 等离子体-催化降解NO_x性能考察 |
6.4.1 NO_x氧化性能及产物分析 |
6.4.2 捕集剂实验 |
6.5 反应机理探究 |
6.5.1 催化剂对NO、NO_2的吸附活化性能考察 |
6.5.2 单原子Ru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 |
6.5.3 可能的反应路径和机理 |
6.6 本章小结 |
7 等离子体协同Bi_2MoO_6-MnO_2 降解乙酸乙酯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
7.1 催化剂制备 |
7.2 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和形貌 |
7.3 乙酸乙酯的降解性能、选择性和稳定性 |
7.4 反应机理探究 |
7.4.1 相对介电常数、孔径和放电强度考察 |
7.4.2 BET、表面酸性和EA吸附性考察 |
7.4.3 CO-PPR,单一&协同效应,XPS和氧化性考察 |
7.4.4 可能的反应路径和机理 |
7.5 其他VOCs的降解行为 |
7.6 本章小结 |
8 等离子体-Ce@ZnGa_2O_4/NU协同降解NO与乙酸乙酯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
8.1 催化剂制备 |
8.2 NO与EA共存时的相互制约关系 |
8.2.1 等离子体单独/协同降解NO与EA的表观反应动力学分析 |
8.2.2 副产物分析 |
8.3 催化剂的理化性质 |
8.3.1 催化剂晶型结构和表面元素形态考察 |
8.3.2 催化剂的活化与活性物种的产生 |
8.4 等离子体-Ce@ZnGa_2O_4/NU协同降解NO与 EA |
8.4.1 协同降解性能考察 |
8.4.2 产物分析 |
8.4.3 稳定性考察 |
8.5 反应机理探究 |
8.5.1 催化剂对NO与EA的吸附性能 |
8.5.2 催化剂对NO_2的吸附活化性能 |
8.5.3 催化剂对EA的水解作用探究 |
8.5.4 活性物种的贡献与反应机理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复合改性半焦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氮氧化物的危害及污染现状 |
1.2.1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 |
1.2.2 工业炉窑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形成途径 |
1.2.3 氮氧化物的主要危害 |
1.3 固定源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
1.4 低温SCR脱硝技术及研究进展 |
1.4.1 非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4.2 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4.3 SCR催化剂的中毒失活 |
1.5 炭基催化剂表面处理研究现状 |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2 实验设计及实验研究方法 |
2.1 前言 |
2.2 实验系统介绍 |
2.3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
2.4 催化剂制备及表征方法 |
2.4.1 催化剂制备方法 |
2.4.2 催化剂表征方法 |
3 复合改性半焦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条件和方法 |
3.2.1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载体的活化 |
3.2.2 复合改性低温SCR催化剂的制备 |
3.2.3 活化催化剂载体脱硝活性的测定 |
3.2.4 活化催化剂载体理化特性的表征 |
3.3 活化处理工艺对半焦催化剂载体性能的影响 |
3.3.1 活化处理方式对载体NO脱除活性的影响 |
3.3.2 活化处理条件对载体NO脱除活性的影响 |
3.3.3 活化处理对半焦载体形貌物相的影响 |
3.3.4 活化处理对半焦载体理化结构的影响 |
3.4 改性工艺对复合改性半焦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 |
3.4.1 复合改性方式对半焦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 |
3.4.2 复合改性顺序对半焦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 |
3.4.3 复合改性时间对半焦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 |
3.4.4 热改性温度对半焦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 |
3.4.5 热改性时间对半焦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复合改性半焦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配方优化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条件和方法 |
4.2.1 改性半焦催化剂的制备 |
4.2.2 催化剂活性的测定 |
4.2.3 催化剂理化特性的表征 |
4.3 活性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3.1 活性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
4.3.2 活性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表面形貌的影响 |
4.3.3 活性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物相组成的影响 |
4.3.4 活性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孔结构的影响 |
4.3.5 活性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表面酸性的影响 |
4.3.6 活性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氧化还原性的影响 |
4.4 渗氮处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
4.4.1 渗氮量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
4.4.2 渗氮处理对催化剂表面形貌的影响 |
4.4.3 渗氮处理对催化剂物相组成的影响 |
4.4.4 渗氮处理对催化剂孔结构的影响 |
4.4.5 渗氮处理对催化剂表面酸性的影响 |
4.4.6 渗氮处理对催化剂氧化还原性的影响 |
4.5 催化剂脱硝机理研究 |
4.5.1 配方对催化剂表面元素的影响 |
4.5.2 配方对催化剂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4.5.3 复合改性半焦催化剂脱硝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5 碱金属(钾、钠)在复合改性半焦催化剂上的作用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条件和方法 |
5.2.1 碱金属中毒复合改性半焦催化剂的制备 |
5.2.2 催化剂活性的测定 |
5.2.3 催化剂理化特性的表征 |
5.3 碱金属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 |
5.3.1 碱金属种类对改性半焦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 |
5.3.2 钾金属含量对改性半焦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 |
5.3.3 钠金属含量对改性半焦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 |
5.3.4 多种碱金属对改性半焦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共同影响 |
5.4 碱金属对催化剂理化性能的影响 |
5.4.1 碱金属对改性半焦催化剂微观形貌的影响 |
5.4.2 碱金属对改性半焦催化剂孔结构的影响 |
5.4.3 碱金属对改性半焦催化剂表面酸性的影响 |
5.4.4 碱金属对改性半焦催化剂氧化还原性的影响 |
5.4.5 碱金属对改性半焦催化剂表面元素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C.在学期间获得的奖励 |
D.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E.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郑州市铝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郑州市氧化铝行业现状及排污情况 |
1.1.2 郑州市电解铝行业现状及排污情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源成分谱和排放因子 |
1.2.2 排放清单 |
1.2.3 减排情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 污染源样品采集和分析 |
2.1 样品采集 |
2.2 样品分析 |
2.2.1 无机元素组分分析 |
2.2.2 水溶性离子分析 |
2.2.3 碳组分分析 |
2.3 样品采集及分析的质量控制 |
2.3.1 采样过程质量控制 |
2.3.2 样品分析质量控制 |
3 铝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特征 |
3.1 污染物及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 |
3.1.1 质量浓度特征 |
3.1.2 化学组分特征比值分析 |
3.1.3 细颗粒物源成分谱特征分析 |
3.2 铝工业窑炉污染物排放因子 |
3.2.1 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
3.2.2 铝工业窑炉污染物排放因子 |
3.3 本章小结 |
4 铝工业炉窑主要污染物排放清单 |
4.1 清单构建 |
4.1.1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
4.1.2 活动水平及排放因子数据库建立 |
4.2 铝工业炉窑主要污染物排放清单计算 |
4.3 空间分布特征 |
4.4 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铝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研究 |
5.1 郑州市氧化铝和电解铝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规划 |
5.2 铝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情景设置 |
5.2.1 企业活动水平设置 |
5.2.2 污染物控制措施情景设置 |
5.3 铝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技术国内外现状 |
1.1 发电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 燃煤工业锅炉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1.3 燃煤工业炉窑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2 我国工业领域煤炭燃烧技术的产业需求 |
2.1 量大、面广、需求强劲的局面将持续 |
2.2 国家政策助力煤炭清洁高效燃烧技术及装备升 |
2.3 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迫使煤炭清洁高效燃烧技 |
2.4 高效清洁燃烧先导项目部署助力工业领域煤炭 |
3 我国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建议 |
3.1 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技术面临的挑战 |
3.2 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技术发展的建议 |
4 结语 |
(8)北方典型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PM10、PM2.5来源与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进展 |
1.2.1 大气颗粒物的基本特征和来源 |
1.2.2 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研究 |
1.2.3 大气颗粒物的源谱概况 |
1.2.4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
1.3.4 技术特点和创新 |
2 研究方法和研究区域概况及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
2.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2.1.1 环境空气PM10、PM_(2.5)样品的离线采集 |
2.1.2 污染源样品的采集 |
2.1.3 环境空气PM_(2.5) 样品在线监测 |
2.1.4 PM10、PM_(2.5)样品的分析 |
2.2 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
2.3 源解析模型方法 |
2.3.1 离线源解析方法 |
2.3.2 在线源解析方法 |
2.4 研究区域概况 |
2.4.1 地理位置 |
2.4.2 地形与地貌特征 |
2.4.3 气候与气象概况 |
2.5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5.1 经济概况 |
2.5.2 焦作市能源结构 |
2.5.3 焦作市交通发展状况 |
2.6 焦作市环境空气质量趋势分析 |
2.6.1 主要污染物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2.6.2 主要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
2.6.3 PM_(2.5)/PM_(10)的粒径组成特点 |
2.7 本章小结 |
3 焦作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和排放清单的建立 |
3.1 主要大气污染源初步调查 |
3.1.1 各区(市)县的排放贡献分析(2014 年环境统计调查) |
3.1.2 各主要工业企业的排放贡献分析 |
3.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
3.2 焦作市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建立 |
3.2.1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
3.2.2 排放系数、活动水平数据及相关参数确定 |
3.2.3 焦作市2015 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
3.2.4 各主要污染物排放源贡献分析 |
3.2.5 各类排放源的排放贡献分析 |
3.2.6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以及不确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3.3.1 焦作市2014年SO2、NOx和烟(粉)尘排放情况(环统数据) |
3.3.2 焦作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清单及来源解析 |
4 焦作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源谱的建立 |
4.1 电力热力生产业源成分谱 |
4.2 水泥制造 |
4.3 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化工和耐火材料行业 |
4.4 本章小结 |
5 焦作市PM_(2.5) 离线、在线源解析和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
5.1 焦作市PM_(2.5) 的离线源解析 |
5.1.1 PM_(2.5) 的浓度分布特征和化学组成 |
5.1.2 PM_(2.5) 中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 |
5.1.3 PM_(2.5) 中碳质组分的分布特征 |
5.1.4 PM_(2.5) 中元素的分布特征 |
5.1.5 VOCs的变化特征 |
5.1.6 源贡献值和分担率特征分析 |
5.1.7 与其他城市对比 |
5.1.8 PM_(2.5) 离线源解析小结 |
5.2 焦作市PM_(2.5) 在线源解析与典型重污染过程分析 |
5.2.1 颗粒物信息 |
5.2.2 监测期间气象条件和细颗粒物浓度 |
5.2.3 PM_(2.5) 成分分析 |
5.2.4 各成分平均质谱图 |
5.2.5 各成分粒径分布图 |
5.2.6 PM_(2.5) 颗粒物来源分析 |
5.2.7 PM_(2.5) 颗粒物来源变化趋势 |
5.3 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
5.3.1 第一次污染过程分析 |
5.3.2 第二次污染过程分析 |
5.3.3 PM_(2.5) 离线源解析小结 |
6 焦作市PM_(10)离线源解析 |
6.1 焦作市PM_(10)的浓度水平与分布特征 |
6.1.1 PM_(10)的分布特征和化学组成 |
6.1.2 PM_(10)中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 |
6.1.3 PM_(10)中碳质组分的分布特征 |
6.1.4 PM_(10)中元素的分布特征 |
6.2 源贡献值和分担率特征分析 |
6.2.1 焦作市PM_(10)年均源分担率 |
6.2.2 PM_(10)源分担率的季节变化 |
6.2.3 PM_(10)源分担率的空间变化 |
6.3 焦作市PM10和PM_(2.5) 来源贡献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6.4.1 PM_(10)的分布特征和化学组成 |
6.4.2 源贡献值和分担率特征分析 |
7 PM10、PM_(2.5) 不同源解析方法结果对比与讨论 |
7.1 各个源解析方法的特点对比 |
7.2 各个源解析方法的源贡献率结果对比 |
7.3 二次源源解析探讨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1.1 本论文创新点 |
8.1.2 结论 |
8.2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工业炉窑烟气排放控制技术与系统节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业炉窑烟气排放控制技术 |
2.1 黑烟 |
2.2 烟(粉)尘 |
2.3 二氧化硫 |
2.4 氮氧化物 |
3 我国工业炉窑节能 |
3.1 工业炉窑热损失途径 |
3.2 影响单台工业炉窑能耗的因素 |
3.3 工业炉窑系统节能途径 |
4 结论 |
四、小型燃煤工业炉窑改变燃料结构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炉窑燃烧过程中节能减排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魏小林,黄俊钦,李森,潘利生,陈立新,谭厚章,杨富鑫. 热科学与技术, 2021(01)
- [2]MnFeOx/SiO2催化剂低温SCR脱硝性能及反应机理研究[D]. 顾少宸. 东南大学, 2020
- [3]非重点行业炉窑典型大气污染物“十四五”减排潜力研究[J]. 王赫婧,吴琼,白璐,郑国峰,王夏娇,赵学涛. 环境科学研究, 2020(12)
- [4]低温等离子体协同N型半导体催化降解NOx与乙酸乙酯的性能提升机制[D]. 陈思. 浙江大学, 2020
- [5]复合改性半焦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 姚璐. 重庆大学, 2020(02)
- [6]郑州市铝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研究[D]. 靳孟洁. 郑州大学, 2020(02)
- [7]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J]. 吕清刚,李诗媛,黄粲然.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4)
- [8]北方典型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PM10、PM2.5来源与解析[D]. 王西岳.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7)
- [9]工业炉窑烟气排放控制技术与系统节能[A]. 闫晓淼,李玉然,朱廷钰,王贞. 第十八届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污染防治暨细颗粒物(PM2.5)治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10]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