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之交 昂首阔步竞风流——蓬勃发展的德达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刘尹[1](2020)在《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试图解决以下问题:作为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海顿所处时代究竟对其音乐创作产生何种影响?海顿的音乐在不同身份下产生了何种变化?作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海顿的社会身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同时代作曲家中是否具有代表性?造成这种社会身份转变的最根本最深层次原因为何?本论文旨在研究海顿社会身份,全文围绕海顿两个身份:规定性社会身份及自致性社会身份展开,分别论述海顿双重社会身份在其音乐、职业中的体现。需要明确的是,身份仅仅作为影响作曲家风格创作的一个因素存在,对整体风格产生一定修饰作用。质言之,本文试图阐明海顿两种身份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其次阐明海顿身份转变的社会缘由。本论文绪论部分对所选择论题从研究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就此论题展开的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作出评价。随后的章节基于分总的逻辑展开,第一章对文内出现的三个主要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海顿的规定性社会身份扮演,聚焦于海顿作为乐正的职业身份,从雇主的要求与迎合雇主两个方面展现海顿这一身份下的音乐创作;第三章为海顿的自致性社会身份的扮演,此段将抽象的自致性社会身份分为三个角色:作为乐正时的自致表现及商人、贵族身份,笔者分别选取了与之对应的三个阶段音乐创作进行论述:代表自主创作的《告别》、迎合公众创作的“伦敦风格”及象征个人意识表达的《创世纪》;第四章从宏观整体对海顿所处的古典时代进行审思,剖析海顿身份转变所反映的较为典型的时代缘由以及通过与莫扎特、贝多芬的对比阐述其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非典型缘由。
刘赛雄[2](2018)在《H.G.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主题研究》文中提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是英国爱德华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产量高,而且内容涵盖广,涉及科学、文学、政治、历史、生物、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其中,威尔斯依靠亦幻亦实的科学幻想作品,让他获得“科幻界的莎士比亚”的美誉,凭借对社会现实予以讽刺表达的社会小说,让他赢得“狄更斯继承人”的美称,加上晚期对世界范围内的前瞻性创作,更是被郭沫若评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威尔斯的社会小说继承了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秀传统,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从1900年前后起创作了一系列社会讽刺小说,描绘了英国转型期的社会状况,记述了许多小人物既令人心酸又令人发笑的坎坷历程。本文以社会学理论中的“失范”为切入口,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从生态失范、经济失范、教育失范和道德失范等四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威尔斯《爱情与路维宪先生》、《吉普斯》、《托诺-邦盖》和《波里先生传》等四部社会小说,展示了作家对工业文明转型时期英国社会失范状况的书写,并从时代影响、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三个方面分析失范主题的书写缘由,进一步考察作家对良序社会的探索途径。威尔斯出身于“经济困顿”的中下层资产阶级家庭,在机缘巧合和自身努力下接受了一段有限的初等教育。十四岁的时候,迫于生活的压力离开学校,走上了药店学徒和布店学徒的谋生之路。十八岁的时候,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始学习科学知识。毕业留校任教后,开始尝试写作,从此走上了专职作家的道路。这一艰难的成长历程不仅锤炼了他的品格,磨砺了他的意志,还为他今后各类作品,尤其是社会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原始素材。在威尔斯笔下,几乎所有社会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缺少教育机会的受害者”,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中下层资产阶级的生存状况。作为在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世界强国,英国从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时候开始,不断推行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充分发展了国内的自由资本主义,但同时也加剧了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和社会的贫困问题,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威尔斯继承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深刻地思考着英国转型时期社会失范的问题,具有令人深思的哲理性和批判性。威尔斯的四部社会小说对转型社会中失范主题的书写,主要体现在生态、经济、教育和道德等四个方面。在生态方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正处于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时期,自然环境的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威尔斯从失谐的乡村、失衡的城镇和失序的都市等三方面描绘了生态失范的景象。在经济方面,工业文明给英国带来了繁荣昌盛,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大变革。在此社会背景下,经济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和功利化,威尔斯从欺诈式的生产、悖论性的流通和炫富性的消费等三个方面揭露了经济失范的状况。在教育方面,1870年英国《初等教育法》颁布后,政府开始广设公立学校,逐步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然而在威尔斯的笔下折射出不成熟的自我教育、氛围缺失的家庭教育和职能缺位的国民教育等失范状况。在道德方面,受重商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出现滑坡,情感关系出现异化。威尔斯通过小说人物冷漠的亲情、功利的爱情和虚伪的友情等三个方面,展示当时社会背景下道德失范的现状。可以说,威尔斯社会小说对社会失范问题的书写,既反映了英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状况,又预示着英国旧的社会结构面临着解体的风险。威尔斯社会小说创作于爱德华时代,这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的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社会结构呈现失范的状态。如何实现良序社会的转型发展,这是威尔斯毕生不断探索和努力追求的问题。威尔斯个人成长经历、小说人物思想无不体现了其探索良序社会的愿望和过程,具体表现在对科学教育的反思、费边社会主义的探索及道德认同与社会规范整合愿景等三个方面。在科学教育的反思上,威尔斯是努力走出宗教束缚的“离经叛道者”,成为一名接受科学教育的底层“幸运儿”,并最终成为反思科学进步的“科幻小说家”。在费边社会主义的探索上,威尔斯曾加入费边社,作家从路维宪的幻想、马斯特曼的挣扎到尤尔特的妥协等情节,向读者展示出当时费边社会主义者只希望在政治上妥协,没有在经济、社会变革、未来筹划等方面显示出自己的决心与努力,呈现出一种政治上的空想,他的政治构序之路也只能就此作罢。在道德认同与社会规范整合愿景上,威尔斯通过路维宪的抉择、吉普斯的回归、乔治的省悟及波里的救赎等小说人物的不同结局,最终转向了对道德规范的探寻之路,从而实现自我的认识,最终回归德性的精神发展。在这一系列的社会小说中,威尔斯以充满调侃的口吻介绍了英国世纪之交的社会失范状况,也婉转地表达了他自己历经时代裂变后的忧思隐衷。他创造性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揭露出时代的黑暗面,批判社会各领域中的失范现实,与同时代作家一道书写那个时代的“焦虑”。威尔斯并不追求“詹姆斯式”的语言表达上的精致美感,而是忠实于社会现实,“指出个体遭遇的变幻莫测与随机性”,传达出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写实旨趣。他的最大贡献并非为社会失范的英国开出救世良方,而是为“爱德华盛世”号准了脉搏。威尔斯煞费苦心所精心构筑的失范结构,对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和中国转型时代的文化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周慧[3](2017)在《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文中研究说明有别于传统,甚或古典,同时又承续其本体精神的“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是以理解和适应现代(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纵向继承”和“横向借鉴”的途径对各种艺术资源进行甄别、筛选与有效融合的产物。其不仅具备与时俱进的“开放”与“兼容”姿态,具有综合程度更强的艺术表现力,也拥有保证舞台演出实现整体性艺术要求的主创团队。由于题材内容的变化、文本体制的演进、舞台形态的更迭、观众审美取向的转换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探索与建构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历史与时代对中国戏曲提出这一要求的同时,也为其创造并提供了相应的可能:戏曲艺术本身即具备随历史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同时,两次国门打开为其提供了理论参考,科技的日新月异为其提供了物质准备,而新中国政府对戏曲的重视及相关“戏改”政策更为其提供了政治保障和外力支持。因为导演的自身能力,曾经的历史明证以及相应观念的形成等缘由,所以,“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重任,便有选择地落在了“导演”的身上。由此,所谓“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也即成为本文所要研究与探讨的内容。由于主、客观,内部、外界,自身、社会等多方因素的共同结果,原本分属两个不同审美系统、遵循不同美学原则、具有不同创作思维、运用不同方法手段和追求不同审美效果的戏曲导演和话剧导演,共同构成了“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探索与建构主体。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时期“推陈出新”的初步尝试开始,经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八、九十年代的“全面探索”,直至新世纪以来的“整合回归”,“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历经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创作风貌,也相应地暴露出了不同的问题。从上述三个阶段,长达近百年的探索与建构过程中,本文总结归纳出了“继承传统精神与开拓现代品格”、“关注‘一度’文本与统筹‘二度’舞台”和“把握‘赛场’与抓住‘市场’”等三组具有对立统一关系和规律的“多维观照”之创作经验。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一样,“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同样有其积极的、值得称道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引人深思的一面。本文以为,由于“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艺术特征,所以,关乎此项内容的导演探索与建构,也依旧还在路上。同时,这一探索与建构也将永远处于“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两难与纠葛中。但无论如何,观众,永远都应该是探索与建构最重要的检验标准。
段周薇[4](2017)在《罗兰·巴特的乌托邦思想与中国想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旨在梳理罗兰·巴特的乌托邦思想之语言观和伦理观,分析其中国想象的主要内涵和生成逻辑。第一章探讨巴特乌托邦思想的主要来源。首先,我们梳理它所依托的文化语境——西方乌托邦传统,剖析它在时序上依次突显的三大特性:空间性、时间化和哲理化。继史实层面之后,我们转向理论层面即乌托邦概念的辨析,并采用于耶对乌托邦的两层定义,即狭义的文类和广义的方式。而莫尔和傅立叶作为互文性人物,前者的文本旅行建构功能和曲言的修辞法,后者的“哥伦布情结”和情欲引力说影响了日后巴特的写作。第二章分析巴特乌托邦思想之意识形态关系、语言观和伦理观。神话学批判意识形态,揭露自然之下的隐蔽暴力,而它的弊端在于过度解构法兰西特色这个群体性文化认同的伦理-神话内核;建立在文本之上的语言乌托邦质疑摹仿论以切断文本与世界的联系,提出作者之死以切断文本与作者的联系,宣扬读写合一使读者参与文本语言生产。三脉归于一宗形成语言自足观,体现了语言乌托邦的形式主义;伦理维度上的身体观体现在阅读的身体快感、说话的音质和写作手的痕迹,三者构成意义生产的身体物质性。第三章聚焦巴特中国想象的主要内涵和生成逻辑。首先,中国想象主要包括政治话语分析、样板戏比较观照和赞同伦理的践行观:他对俗套、大众意见、话题的论述使之在当代意识形态话语分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他以希腊悲剧和布莱希特戏剧为参照系来观照样板戏,指出在戏剧性层面样板戏表演形式和意义生产脱节,在功能层面它的政治诉求远大于艺术,从意识剧走向教化剧;最后,他在多重政治压力夹缝中选择践行了赞同的伦理。第三节为本文的重点,解析巴特中国想象的生产逻辑,分为文化传统、时代精神和个人因素三个维度。首先,西方文化传统有关东方的书写主要有两大脉络:东方学和乌托邦。巴特倾向弃东方学传统而取乌托邦传统,一方面,他提出诠释学的终结来批判东方学所蕴含的攫取意志即求知意志,转而揄扬一种面对异文化时非对象化、非攫取意志的伦理观;另一方面,他提出旅行叙事的终结来排斥东方学对真的孜孜以求,转而投向以虚构为特点的乌托邦写作。其次,在时代精神层面,法国毛主义所引发的来华朝圣热催生了大量的“东游记”,这些政治性文本反映了文学直接介入政治。巴特摒弃这种代言式普遍知识分子姿态,转而扮演福柯所说的专业知识分子角色。而巴特的专业领域就是文学,运用乌托邦话语的欲望教育功能来矫正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人”,实现了巴迪乌所说的“重新创造政治”;其三,在个人因素层面,巴特中国书写最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写作分层即三个子文本。这个独特的生成现象契合了巴迪乌艺术理念的三个成分:历史性成分、主体成分和艺术成分。具体地,从《日记》的实录到最后《中国怎么样》的乌托邦艺术形象,巴特在中国想象的生成中实现了主体化。最后,巴特中国想象创造了乌托邦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变奏——重名异质的比托邦。在形式上,比托邦以断片结篇;在内容上,它将日常诗化,契合了德赛托提出的“城市践行”观,并一举开辟了随后英美学界的文化研究、日常研究和城市研究的三合一;在功能上,比托邦的重名特质使之容易混淆东方学的居处性个人幻想话语。对此,巴特将人类学引入文学话语,形成艾柯所言的“交互性人类学”,并且通过文本阅读协议向读者展示其文学性本质——真诚的谎言,从而解决了萨义德困境:如何以自由、非操纵的角度表述其他民族和文化。
杨燕[5](2016)在《神性的弱化:绵竹木版年画的社会凝视转向》文中指出绵竹年画从产生时起就以文化符号的身份被生产和消费,在过去很长的发展历史中,它是一种民俗消费符号,是在民间信仰规制下的特定民俗生产品和消费品,价值被约束于居屋“门户”和“年节”的俗信中,对生产者而言,他们的生产目的主要是贴补家用,维持生计,生产的产品是基于他们对自己信仰的且熟悉的家户门面保护神的民俗,凭借想象或根据历史人物的形象来设计与生产,产品价格的定位一般都固定在“纸张+颜料+工时”的成本框架中。消费者则根据自己的家庭境况挑选不同种类、档次的年画,其中可能有门面的装点和家势的彰显之用意,但更重要还是居屋门面信仰的神性表达。在此语境中,年画是生产主导消费,但不论是生产还是消费,双方都基于对居屋门面神性的凝视。文化转型后,受现代科学文明观的长久教化,受市场经济、文化多样性等的影响,以神性凝视为核心,以信仰为支撑的年画市场逐渐萎缩,年画渐趋向非民俗消费符号方向发展。换句话说,社会对居屋门面社会凝视的意义发生了转向。而随着居屋门面社会凝视的转向,年节中为门面神性的民俗消费逐渐让位于门面装饰的消费,各种现代张贴画或挤占或替代了年画的位置。在此背景下,为寻求利益的生存空间,生产者积极开拓眼界,调整思路,促进生产方式和种类的不断更新、改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此外,在年画从具有神性的民俗消费符号逐渐走下神台之时,也逐渐受到不一样的凝视,特别是在近十几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标志的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大背景下,获得了地方传统文化标志、特色民间工艺美术品等身份,成为精英雅士的收藏品、地方政府交往馈赠的礼品、地方文化的展示品等等。部分年画由日常化转向精品化生产。此时的年画消费是多元化的消费,不再拘泥于年节和居屋的民俗张贴,年画的生产和消费关系变为消费主导生产的关系。基于文化转型和年画与生俱来的被凝视特性,本研究从田野调查的实践出发,依循绵竹木版年画的发展轨迹,特别聚焦于凝视理论中的镜像、权力观点来阐释绵竹年画从传统到现代,基于不同凝视社会力量左右之下的基本形貌和社会逻辑。本研究首先对年画在传统文化空间中的存在形式和围绕它产生的凝视进行阐释,目的是为了给后面发生的凝视转向做铺垫。从文中我们了解到房屋既是宇宙空间、文化空间、社会关系空间的叠加,也是凝聚人神交流的空间,神在屋中的存在,确立了人对空间的凝视想象,这种凝视想象是集体无意识的,它被化归在人的日常惯习中,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被强调和显现。年画对空间的的填补,具象并强化了人对空间的凝视和人对神的想象。艺人对神的想象与艺术形象创造产生了一定的视觉效应,进而被俗民所认同。社会凝视的转向是本研究的关注重点,它主要来源于神性的衰落、国家现代性的建构和消费者对门面装饰的多元化。这样的转向导致年画由前现代的“信仰的民俗”转化为现代生活中的“装饰的民俗”,由屋外走进了屋内,由纸上走进了能够表达这一符号的任何空间中。在研究中,文章形成的观点认为:(一)分析年画的凝视主体——社会,凝视对象——年画之间的关系,明确转向的双向性。我们发现无论是想象凝视还是多元化的凝视,投射在年画上的凝视主体不是个人或某个群体,而是整个除少部分人在外的中国社会,因此年画的凝视主体是社会性的,它的凝视转向也是社会整体性的。这个主体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消费群体、生产者、专家学者和地方菁英等,神性的减弱,人们对年画凝视背后的诉求是多元的,促使年画多元化的生产。反之,年画的多元化生产又将社会凝视拉向更加多元化。(二)社会凝视的转向,使年画从民俗符号为核心的消费向非民俗符号为核心的消费转向。生产主导与消费主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使作为文化符号的年画消费,有着两种不同形式的文化认同,即以民俗符号为核心的消费和以非民俗符号为核心的消费。前者更强调年画的“民俗”、“民间”身份,所有的创造与诉求都立足于民间,俗民对年画产生的凝视也来自民间惯习,是固定的、无差异的。后者对年画的凝视不再单一,在弱化“民间”、“民俗”身份的同时,赋予了诸如代表性“民间工艺美术”等新身份,更多的是强调社会凝视转向所带来的多元的视觉体验和文化新认同。(三)神性的衰落直接导致年画的社会凝视转向,而国家对神性的贬抑性凝视,则是神性衰落的主要力量。探讨年画凝视中的权力问题是建构本研究理论观点的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依据。1949年之后,国家权力对年画自上而下的干预及其影响从未停止过。国家对民间宗教信仰界定的主导话语,打破了民间诸神的空间位置,它们被固封在“迷信”场域中,即使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仍然被以“迷信”的身份传授给中国的下一代。可以说,年画发展出现今天的状态,国家权力的主导是完全不能规避的重要因素。它将年画由原来的想象凝视对象,转变为被监视、被规训的权力产物。艺人的生产、年画商人的参与、消费者的消费动机、专家学者的语言评论、地方菁英的态度以及博物馆、年画村、年画节等的文化展演,都无不在国家权力的凝视之下。本研究首先希望借助福柯的凝视理论观点,建构与年画相关的权力凝视关系,并与福柯凝视中的权力形成对话。这不仅是年画研究领域中的新视角,而且也是凝视理论在物的观照中的一个新呈现,即由同一物在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凝视带来的新的生产结构和价值体系。通过对年画社会凝视转向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把视角延伸到整个民间艺术的发展轨迹中。年画的社会凝视转向带来的多元化发展,代表着整个民间艺术发展的凝视转向的结果。
陈宝琳[6](2014)在《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旅歌词创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与文化存在方式。它以语言媒介为承载内涵与传播价值的手段,在新时期以来超越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体现出独特的文学与文化价值魅力。本文打破学界对歌词身份归属尚无定论的现状,回归文学史的视阈探究歌词与文学、与音乐的关系,提出“歌唱性”是歌词的创作特质这一理论主张,并以此为方法论依据来对新时期军旅歌词创作的文化内涵、审美特征及文化价值做出较为系统的分析。在文化内涵方面,新时期以来的军旅歌词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它继承传统军旅歌词创作在高举社会主旋律、弘扬战斗精神意志、展现军旅真实情怀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多样化的创作形式满足新时期受众的现实情感需求,开创性地体现出当兵的“人”、真挚的“情”、多样的“兵”等方面的文化内涵特色,显示出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的繁荣景象。在审美特征方面,新时期以来的军旅歌词创作表现出特殊的绿色美。在创作中,为了表达崇高的审美情感,它坚持传统的审美路径:用优美的审美语言来营造含蓄的审美情境,同时,也体现出生活化审美、时尚化审美与商业化审美等时代审美特征。这不仅蕴含着军旅歌词创作强烈的主体意识性,也体现出对客观生活的一种体认。在文化价值方面,新时期以来的军旅歌词创作体现出价值的多元化。它内在地借助语言这一符号媒介作为其价值流传的核心,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音乐特质和音乐这一媒介符号成功结合,转变了价值传播的形态。进而,有效地借助外在的电子传播媒介实现其文化建设价值与文学史价值。在对军旅歌词的历时性分析中,本文也横向对比了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与流行歌词创作审美内涵的差异,反思了新时期以来诗歌创作的困境,试图证实一种思考:在时代语境的不断变迁中,对“诗歌”创作传统“歌唱性”精神的坚守是歌词与诗歌创作走向创新发展之路的基础。
鲍焕然[7](2012)在《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1966-1976年中国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中盛极一时的革命样板戏,无论是作为文学运动,还是作为与艺术表演形态并行的文学文本,都是一种值得深入探究的文学史事实。主导样板戏运动发展过程和样板戏文学文本及表演形制的生产、改编与传播的文艺派别,无论在当时以“京剧革命的促进派”、“京剧革命公社”、“革命战斗兵团”或“无产阶级文艺队伍”“骨干”自称,还是后来在学者的研究中被冠以“极左文艺派别”、“文学激进派”或“激进文艺思潮的代表人物”等名称,也都是特定时期的历史存在。对于样板戏这样一种从发生成因、文化构成、改编机制到存在样态都极为复杂的文学史事实,只有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历史各个时期影响其发生、发展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源流的梳理,进行动态的历史与审美分析,才能真正揭示其深层的文化蕴涵及文学史意义。本论文正是在对样板戏从源头文本到各期改编文本进行细读与校勘的基础上,通过对样板戏发生、形成与改编过程的考述,探寻样板戏发生与形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理,揭示意识形态认同诉求与激进政治策略对于样板戏改编的规约,探讨世俗生活世界与传统伦理价值在革命话语规训下的存在境遇,分析样板戏改编过程中对江湖话语及江湖伦理的借用、改写与收编,考辨样板戏与民族传统戏曲遗产的深度关联及其传承变异,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美学、国家政治诉求与民族文化特性交织而成的文化网络中,力图将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主导下趋于一体化的文学制度与激进革命话语对异质因素的清除与改造过程置于样板戏改编的历史情境中,进行具体的考察与阐释,从而勾勒出样板戏改编与国家政治理想诉求、革命文艺思想传承、民间伦理价值置换和传统戏曲质素改造等多层复合的文化关联。本论文内容的总体布局,分为引论、主体部分和结语。引论阐述了“样板戏”作为形成于20世纪50—70年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史研究中经历的三种述史模式的嬗变,即基于个人与社会记忆分类与整合的经验复现模式、基于文化理论与方法移植的概念想象模式、基于历史同情与语境还原的学理建构模式。说明为了进一步探讨“样板戏”现象所昭示的文化意义,必须把“样板戏”放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性历史语境中,建构一种文化整体性视域,寻绎与梳理“样板戏”与传统质素的深度关联以及它作为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仪式的文化表征。主体部分分布在第2、3、4、5、6章。第2章重点论述样板戏的历史渊源与发生机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开始阶段的国家戏剧政策与戏剧活动,足以说明自1950年代后期起文艺样式的中心向戏剧位移。而建国以后的戏曲改革也通过启动全方位的一体化进程开始走上了一条不断纯粹化的道路。在经历戏剧领域的话剧与戏曲、戏曲界的各地方戏剧种与京剧、京剧舞台上的传统戏与现代戏、现代戏中的生活题材与社会主义题材的多重争持与纯粹化之后,民族形式与社会主义内容的合题最终以革命现代京剧的体式来实现。在革命现代戏趋向独尊的历程中,戏剧在纯粹到极致的同时也从丰富走向狭窄和单一。但戏剧纯粹化引致的文艺样板化倾向从其源头来看,并不始于共和国的成立,实际上在延安文艺运动时期即已发其端绪。样板戏名称的提法、样板戏的创作与改编机制、样板戏作者队伍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以及样板戏的传播方式都可以在延安文艺中找到其历史渊源。由于样板戏最早发端于1942年以后的延安文艺,以这一历史因缘为起始对样板戏进行分期,就可将样板戏的发生、形成与改编过程分为萌发期(1942-1958年)、争持期(1959-1963年)、定名期(1964-1967年)、定本期(1968-1976年)四个历史阶段。第3章集中梳理样板戏主要剧目的稿本流变,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当时的政党国家意识形态在样板戏形成与改编中的主导效应。本论文选择第一批8个样板戏中具有文学叙事特性的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以及第二批样板戏中被认为在艺术上可以与第一批样板戏相媲美的京剧《龙江颂》与《杜鹃山》等9个剧目,作为样板戏的主要代表性剧目,以演变时段、作品体式、作品名称、编创单位、作者或编剧、导演、主要人物及重要角色、对应主要人物角色的演员、审看结果与传播情况、稿本内容主要改动情况等10个要素为变量,从其发生的源头稿本到最终的改编定本分别对各剧目的改编演变情形进行梳理,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呈现出来。在梳理样板戏主要剧目稿本流变的基础上,从主导样板戏改编的意图、样板戏的剧情结构、样板戏的题材取向、样板戏的人物设置以及通过清除戏剧改编的异端倾向而形成的“三突出”及其衍生原则等方面阐述了样板戏改编过程中的政治话语运作方式及其最终结果。第4章论述了世俗伦理价值在样板戏改编中的潜隐与解构。在社会主义的阶级启蒙、群体启蒙语境中,世俗伦理所指向的私人情感、物质欲念、家庭观念等都是主导样板戏创作与改编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敌人。原初的、素朴的生活世界退出了表现领域,其所包孕的私人情感、物质话语渐被放逐,民间世俗的复仇理念也在样板戏改编中实现了现代性转换,以作为英雄人物思想资源的组成部分并转化为其行为动力。而作为传统价值的家庭结构及其伦理秩序同样被革命意识形态解构,但家庭理念中一部分契合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和新村理想的价值碎片,则被移植与嵌入样板戏主题所展现的乌托邦愿景之中,并与样板戏中革命化的人物关系和崇高的精神净化冲动一起,构成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中社会动员的象征图景。第5章以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的改编为个案,以原型研究方法为基础,考察了革命话语对江湖话语的收编。三个样板戏文本体现了革命话语收编江湖话语的不同策略。《智取威虎山》的改编,重点体现在革命话语对江湖侠义的妥协与借用。通过对饮酒竞豪、猛士斗虎、射箭赌技、寻图秘籍四个江湖文化母题的借用与改造,基于不同阶级立场的敌我殊死搏斗,借用江湖道义原则巧妙地转化为“江湖事、江湖了”的民间伦理冲突。《沙家浜》的改编则主要体现在革命话语对江湖伦理的分理与改写。无产阶级话语对江湖话语采用分理的方法,在英雄人物和反面人物的江湖特征处理上区别对待,对英雄人物的江湖背景尽量抹却和淡化,对反面人物的江湖特征则予以加强,以彰显江湖伦理的负向价值特性。而《杜鹃山》从话剧到京剧的最后改编,通过对样板戏既成的人物三角结构模式的重复演绎,在突出“党指挥枪”这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建军路线”的同时,也最后完成了对江湖伦理的洁化与系统收编。第6章从文本结构和表演形态两方面,对样板戏与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变异进行梳理与探讨。样板戏一方面在激进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通过“京剧革命”宣称对传统戏曲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另一方面又不仅在文本构成上而且在舞台表演形制上同传统戏曲质素保持者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联系,尽管这些联系都用崇高的革命话语加以包装。本论文从“立主脑”与“减头绪”的现代演绎、对偶美学的承袭、赋赞与说因果的变异、戏剧开场及人物上场程式的新“变格”和脸谱造型的重构等五大方面揭示了样板戏对于古典戏曲艺术机理的传承与变异,并在对样板戏脸谱重构问题的探讨中提出了“新概念脸谱”的观点。结语指出革命样板戏是社会主义先锋派建构的神话,重点对社会主义先锋派这一当代文学派别概念成立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毛毅静[8](2012)在《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一个恒久长青的话题,更是我们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国处在个制度、文化、生活方式蜕变的时代。不断变化中的社会及教育,改变着一代代人的命运和境遇。从一个别样的视角审视中国教育的问题,关注时代洪流中的中国教育发展,这是充满挑战和魅力的。本研究以影像进入教育现场,主要跨越两个主要的视角:纪录片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透过对教育纪录片中传达的教育生活的分析,检视中国教育,主要是解放后60年间的教育变迁与发展中有意义和意味的事件。纪录影像是以镜头为工具、影像为媒介、以人性化的视角触及教育者、受教育者们的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教育记录片而言,更是作为一种对事实的反映和纪录,承载着教育的理想和使命。因此,通过影像与教育的“话语”相互佐证、交叉阐述,还原一个又一个中国教育的现场。多角度、多层次地追踪并描述中国教育的问题,聚焦于教育民生和日常教育生活实践,通过镜头下的叙事“深描”关注平民的教育生活。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研究的补遗,更在探究过去、现在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目的的同时,也给未来的教育提供样本和启迪。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像这一媒介,刻画出在时代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而且,透过纪录片还原的中国教育的样貌,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这里呈现的故事、场景、片段、人物都是鲜活的、温暖的,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更是一部别样的教育史。基于影像的教育研究也是观察近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个独特的、连续的视角。这种视角是直达中国教育问题核心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本论文从大量原始的影像素材和资料入手,聚焦中国教育的历史现场,通过对现场的不同方式描述,试图探讨在纪录片话语中不同现场呈现和交织出的中国教育生活样貌。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如下。第一章: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主要追溯早期影像肇始,聚焦了1949年前中国教育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梳理早期1949年前的教育纪录片历史,尤其回顾了商务印书馆的开拓性的拍摄实践及挖掘了尘封多年,已语义不详的教育纪录片、教育电影协会的历史档案。第三章:进入国家意识的影像档案库,关注于建国后1949年-1967年间影像中的教育话语,聚焦在各种政策文本和影像素材,其中特别是“新影”素材中的教育片段。将影像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并置在一个平面上,把来源于官方的素材以镜头重叠的方式交替呈现,试图通过卷轶浩繁的《新闻简报》中的社会主义初期的宏大的教育叙事和影像简报的介绍及叙述,力求简洁地还原现场。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进行“观看”并生成教育“见证”的功能。第四章:还原并梳理了政治年代的影像,将1966之后文革期间的教育影像做了标识。这些目前仍然被封存的纪录片影像中的教育话语,通过文本与影像的交互引证,分析了这一阶段的影像特征,并对其进行分专题式的讨论,力求还原一个沉重的历史背景下的教育现场。探究遮蔽在镜头之后的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和意义。第五章: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探讨了国外导演在中国的拍摄实践,以影片为样本,比较视角差异导致不同的影像之间的中国教育的影像记忆,发掘镜头之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细节,试图探究在外国人眼中不同于《新闻简报》的影像意义。第六章:研究了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聚焦改革开放后体制内的教育影像创作和发展。以纪录片个案的组合,通过镜头话语的交互引证、分析,透视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教育生活的一个个侧影。追问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和场景,并借助摄像机的深描,来观察、放大、研究教育现场,试图让教育的意义自然流淌。第七章:剖析了世纪之交追求独立的影像,并延续第六章讨论的大众影像,两者加以区分,重点落在体制外的独立制片。深入挖掘了体制外的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和精神,同时追问了教育纪录片的创作和影像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导演作品的分析,呈现中国当下影像创作中的教育的面貌。论文的结语部分指出,教育的历史,影像必须出席。直击一个个现场或许能更逼近教育的真相。提出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不仅需要挽救时代的影像,同时也要思考影像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通过镜头话语的呈现和分析,提供跨学科教育研究的一种新途径。
李汇[9](2011)在《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戏剧,一方面面临着突如其来的低谷和危机,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全面的现代化追求和改革开放,这使戏剧产生了急迫的变革要求,也成就了探索戏剧以中国戏剧史上前所未有的独特姿态,进行自己的艺术创造。80年代是中国新时期戏剧最宝贵的探索期,探索性戏剧作品贯穿于80年代,可以说是80年代中国戏剧的主流,尽管它们无论是从精神诉求还是从形态表征来看,都具有相当的悬殊,但是在80年代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态中,因为它们共有的、对于戏剧艺术的探索精神而被归约到一起,称为“探索戏剧”。探索戏剧的“探索”,应该体现在作品的两个层面:一是对社会、文化以及人生意义的探索,二是对戏剧手法和技巧的探索,在这样两个层面上实现了跨越的戏剧才是我们所谓的“探索戏剧”,虽然大部分作品并不具备经典的成熟性,却也已经成为80年代戏剧的“经典”。探索戏剧萌发的现代性历史语境决定了以现代性的视角进行探索戏剧研究是可取的。探索戏剧的研究资料中不乏精彩的零散论述,但是仍然欠缺在现代性的有效视角下对探索戏剧的整体研究,以致于探索戏剧许多有价值的问题,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观照和分析,甚至会把丰富的探索戏剧剪裁为一个简单的探索戏剧,而且对于探索戏剧的价值评判仍然是或褒或贬的两极,或者貌似辩证的一分为二,亦难以在现代性背景下认识其“得与失”或“成就与不足”之纠结。因此,把探索戏剧置于其存在的现代性历史语境中,分析其现代性追求之精神诉求与形态表征是十分必要的。它一方面弥补了探索戏剧研究中的空白,另一方面也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论文对探索戏剧的研究立足于多元包容的学术眼光,将探索戏剧置于现代性追求的历史语境,试图在探索戏剧的纵向发展以及与西方戏剧的横向联系中,描述探索戏剧的精神诉求与形态表征,说明探索戏剧的启蒙精神是对于现实的批判,探索戏剧的现代主义则是本土的话语,显示探索戏剧在中国戏剧发展中的意义以及对于未来戏剧发展的启示。论文共六个部分,包括导言、结语和主体四章。论文第一章首先对现代性进行描述,主要从与探索戏剧之现代性关系紧密的两个方面,一是启蒙与现代性的生成,二是现代主义与现代性的逆动。启蒙铸成了现代性的气质,即现代性的内在动力或精神。启蒙精神,亦即现代性精神不仅体现在康德在总结启蒙运动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对启蒙所做的最好的表述中,也体现在福科对康德启蒙思想的创造性阐释和回应中。现代性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它不断地批判着我们的历史时代、我们自身的历史性存在。现代主义真正形成了内向的视角,它以彻底的绝望直面异化的“自我”;现代主义对全部传统进行了一次突然的爆炸,它要在艺术废墟之上创造一批面目“狰狞”的作品。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现代主义转而反对现代性自身,现代主义同社会的现代性拉开了一道巨大的沟壑。以现代性描述为基础,论文在探索戏剧的现代性追求的历史语境中分析探索戏剧之启蒙精神呈现的样态与选择现代主义的原因,这样就从启蒙精神诉求和现代主义选择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文化的萃取,还原了探索戏剧的现代性历史语境,也显示出探索戏剧存在着启蒙主义与现代主义艺术精神之间的统一与对立。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探索戏剧的启蒙精神和现代主义因子两个方面对探索戏剧的现代性进行解读。第二章大体依据探索戏剧的历史发展过程将其启蒙精神概括为社会批判、文化批判以及现代性之隐忧。社会批判是探索戏剧的启蒙精神在其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的主题,主要是就其“反‘左’”话语而言,包括控诉人性的扭曲、呼唤个体的自由以及重建道德等三个方面;文化批判则是第二个阶段的主题,主要是就其“反封建”话语而言,包括封闭状态、主奴人格以及封建伦理等三个方面;现代性之隐忧主要论述探索戏剧对于现代化进程所可能带来或者已经带来的、不能乐观对待的问题的思考,如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理性与感性、城市与乡村、东方与西方等,它贯穿了探索戏剧发展的整个过程。第三章则是从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整体的横向比对解读探索戏剧中的象征、表现、存在、荒诞因子。20世纪80年代,“象征”成为探索戏剧共同的追求,探索戏剧的象征主义因子主要表现在它对于深层结构、对于艺术张力的追求,以及所采用的象征的艺术手法和象征的艺术思维。探索戏剧也正是从对于象征的追求开始迈出了现代主义的第一步,相当开放又相当谨慎。表现主义因子主要是由于视角的“向内转”,探索戏剧追求内心的真实以及为此在形式技巧方面进行的努力,如内心独白和心理活动外化。探索戏剧对于内心世界的触及,虽然不无稚拙,但是它无疑打开了戏剧通往现代精神领域的大门。探索戏剧关注人的存在状况,表现出对存在主义的亲和,一些作品开始致力于表现对人的存在问题的形而上的感受和体验,体现了与存在主义戏剧相似的主题追求和审美风貌。探索戏剧的存在主义因子体现为从设置极限的情境和塑写自由选择的人物两个方面来表现戏剧对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思考。荒诞因子的表现则是在荒诞的心理情绪基础上打开一个认识荒诞的现实的“缺口”,并且使用创造性的荒诞手法加以强化。探索戏剧的荒诞因子一方面表现了作家自己对于荒诞的体验和把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家创造一种与其所理解的荒诞的内容相适应的艺术形式的尝试,在语言、情节、人物和道具等方面丰富了当代戏剧艺术风格。第四章主要分析戏剧探索在90年代的走向,分析90年代戏剧之启蒙精神的萎缩和后现代主义的渗透。一方面在90年代,探索戏剧作家在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中开始了不可避免的分化,作家或者“失语”,或者“失踪”。探索戏剧在90年代创作的分化,是作家启蒙精神萎缩的表现,纠结于政治变革、经济冲击和文化替代的启蒙精神,似乎走向终结是历史的必然,90年代的戏剧格局显然是娱乐和歌颂占据了舞台的中心,而没有启蒙精神的位置。另一方面对后现代主义的选择使90年代实验戏剧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它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后现代性,表现在解构精神——消解价值与否定剧本、拼贴与戏仿的手法以及语言游戏,后现代主义在实验戏剧某些方面的体现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对后现代主义的学步使实验戏剧构成了多面的当代戏剧之一面,也使实验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明显问题。90年代的戏剧探索屈服于商业利益,迷失于形式实验,戏剧面临着新的危机。由此我们看到探索戏剧有效的努力。探索戏剧的启蒙精神是对于现实的批判,探索戏剧的现代主义则是本土的话语,虽然它有着与生俱来的、难以摆脱的局限,但是探索戏剧证明了符合现代人精神与审美选择的戏剧才具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只有在与生活的相互激荡中不断创新的戏剧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它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指引中国戏剧再次走出危机的方向。戏剧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戏剧的前途却不是一个死胡同,在戏剧构筑的家园,有着人生与艺术可以无限驰骋的时空。
周徐[10](2011)在《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嬗变》文中认为艺术的力量来自形象的力量。英雄形象既是军旅小说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又是军旅小说欣赏的重要兴奋点,更是军旅小说这一文学品类得以存在与繁衍的根本价值所在。本文从英雄形象塑造这一理论视角介入军旅小说研究,力求通过对于新时期以来30年军旅小说英雄塑造的历时性梳理和共时性解析,揭示其在祛魅、消解、重构的三个阶段所呈现的样态类型、嬗变轨迹、人物特征,探讨价值与意义,反思局限与缺失。论文力求既以军人视角“同情之理解”,又以学人立场理性之分析,使研究“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情理交融,富有生命。以期为当代军旅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照,为当下人们所普遍存在的精神疲软与信仰缺失,提供值得参照的人物典范与正面价值,乃至一定意义上的生命启示与精神支撑。论文共分五部分。导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综述、论文思路,并对军旅文学、军事文学、军旅小说等概念做了历史梳理与理论界定。上篇论述新时期军旅小说的英雄祛魅。新时期军旅小说在人性精神的大旗下,诉说着“英雄是人”、“军人是人”这一共同主题。以南线战争爆发为触媒,一股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热潮以惊涛拍岸之势席卷文坛。这其中,南线战争小说首先登场,无论是充满人性美与人情味的女性形象,还是带着痕伤与缺点的男性英雄,都传达出英雄形象由从神性回归人性的重要转变;国民党军队题材小说,超越了意识形态隔阂和阶段英雄窠臼,在还原曾经被妖魔化、概念化的国民党军人形象中,完成了由政治英雄理念向民族英雄理念的升华;以莫言的《红高粱》为代表的历史战争小说,独辟蹊径地将目光转向了民间战场,塑造出民间文化熏染下的,不受意识形态规训的民间英雄形象。在南线战争的炮声廖落之后,和平军旅小说异军突起,攻占了军旅文学的大片领地。这些小说以军人职业的为他性与人性的为已性之间的矛盾作为英雄祛魅的基本理念,塑造了极左政治下诞生的荒诞英雄、在“英雄性”与“人性”中取舍的硬汉英雄,在理想与现实中抗争中的宿命英雄形象,将和平时期的军人形象描绘得深沉而厚重。军中的硬汉形象、复合的圆整人物、逆反的心理定势、萌芽的情爱意识、崇高的命运悲剧,成为新时期军旅小说英雄形象的基本特征。然而,由于强烈的“主题意向”造成了新时期军旅小说祛魅与赋魅的内在矛盾,最终新时期军旅小说的英雄祛魅只能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并且表现出“共性”对于“个性”的遮蔽、“英雄性”对于“人性”的挤压、“人性”对于“军人性”的消解的局限。中篇对80年代晚期至90年代初期军旅小说的英雄消解展开论述。由于时代文化语境的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军旅小说创作面临着祛魅后的英雄危机。多数作品由对于军人牺牲奉献精神形而上的审美提升,转向对于军人在时代转型中的生存艰难与精神疲软的形而下的描摹。“农家军歌”小说与大院小说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二者分别在开掘农民军人的“劣根性”与描绘大院军人“醉太平”的图景中,消解了已化为军旅作家心理定势的“英雄情结”。“农家军歌”秉持“出身决定论”,在消解“农民性”之于农民军人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烘托的同时,记录下根深蒂固的“农民劣根性”对于农民军人无远弗界的腐蚀作用。大院小说则信奉“环境决定论”,塑造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熏染下不堪一击的大院军人形象。英雄消解的独特意义在于:以多维度的形象建构跳出了只照军人“正面像”的窠臼,以丰富的心理描写改变了重行为的人物塑造范式,以对情爱的欲望化言说还原了真实的人性。然而由于“农家军歌”与大院小说所表现出的批判理性的缺失、题材选择的失衡、文化场阈的错位与军人特性的忽视等局限,使得这一矫枉过正的小说潮流在昙花一现后逐渐式微。下篇论述90年代中晚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重构。自90年代中晚期开始,战争题材——这一军旅文学的独有资源,重新得到重视和开掘。无论是南线战争小说、历史战争小说,还是瞄准未来之战的军队改革小说,都成为军旅小说突出重围的重要突破口。一大批沉甸甸的长篇军旅小说新鲜出炉,形成了继80年代以后军旅小说创作的新浪潮。现实题材军旅小说将重构英雄的视点转向对于军旅英雄边际价值的开掘,塑造了在战火中重生的时代哀兵、瞄准未来之战的新型军人、重塑军人精神的新酷兵王等一批时代军人形象;新革命历史小说以对于英雄成长史的展现替代革命历史的书写,塑造了独具魅力的父辈英雄、“无语”的紫色英雄和粗野的血性英雄形象。这些颇具新质的英雄人物以独具个性的形象塑造、细腻深邃的心路历程、放纵不羁的世俗情欲、霸道强悍的男权意识和荒诞悲怆的命运轨迹成为军旅英雄画廊中的独特存在。但是军旅小说在英雄重构中表现出的世俗化、模式化、理念化的局限,也在提醒着人们英雄重构的艰难。结语对于未来军旅小说的英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指出回归军旅与走向大众将会成为两条主要路向。
二、世纪之交 昂首阔步竞风流——蓬勃发展的德达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之交 昂首阔步竞风流——蓬勃发展的德达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18世纪音乐社会研究 |
(一)维也纳音乐生活 |
(二)英国音乐生活 |
(三)18世纪其他地区音乐与社会概况 |
(四)指挥与乐队发展研究 |
二、作曲家社会身份宏观研究 |
三、音乐社会学研究 |
四、与本文相关的海顿研究 |
(一)传记研究 |
(二)海顿社交研究 |
(三)与海顿有关的音乐研究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析 |
第一节 社会身份 |
第二节 赞助人(赞助制度) |
第三节 商业制 |
第二章 海顿规定性社会身份的扮演 |
第一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
一、埃斯特哈齐之前的任职 |
(一)海顿早期技能训练 |
(二)成为“乐正”的职业素养准备 |
二、尼古拉斯一世统治下的宫廷任职 |
三、尼古拉斯一世逝世后的宫廷任职 |
第二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
一、赞助人的审美趣味 |
(一)审美趣味与社会身份 |
(二)赞助人的音乐审美 |
(三)埃斯特哈齐家族的音乐趣味 |
二、应雇主要求的音乐创作 |
三、迎合雇主的音乐创作 |
第三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形成原因 |
一、职业发展的需要 |
(一)赞助的历史 |
(二)建立赞助关系的方式 |
二、生存发展的需要 |
(一)薪资 |
(二)音乐家的地位 |
三、贵族音乐竞争 |
(一)竞争的缘由 |
(二)竞争的表现 |
第三章 海顿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诉求 |
第一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
一、商人身份 |
(一)海顿与赞助人 |
(二)海顿与出版商 |
二、贵族身份 |
三、指挥身份 |
第二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
一、狂飙突进:创作早期 |
二、公共风格:伦敦时期 |
(一)公共的含义 |
(二)假想听众到现实听众 |
(三)公共风格的确立 |
三、《创世纪》:创作晚期 |
第三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形成的反思 |
一、中产阶层的英国听众 |
二、以营利为目的的音乐会生活 |
三、传统雇佣制的发展瓶颈 |
(一)意识自由的受限 |
(二)身份自由的受限 |
第四章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 |
第一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 |
一、民族意识的普遍化 |
二、音乐的商业化 |
三、思想的启蒙化 |
第二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非典型性 |
一、与莫扎特身份的对比 |
(一)曲折性 |
(二)继承性 |
(三)地域性 |
二、与贝多芬身份的对比 |
(一)与听众的相处 |
(二)娱乐音乐与精英音乐意识形态 |
(三)贵族赞助双方关系的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期刊杂志、硕博论文 |
(二)专着 |
二、英文文献 |
三、英文文献网址 |
附录 |
(一)海顿生平年表 |
(二)海顿社会交际一览表 |
(三)海顿财政收入一览表 |
(四)海顿所获荣誉及加入协会 |
(五)海顿乐队规模变化一览表 |
(六)海顿遗嘱 |
(七)海顿时代的货币 |
(八)海顿的金钱观 |
(九)海顿创作过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会论文 |
(2)H.G.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威尔斯研究综述 |
0.2.1 国外威尔斯研究综述 |
0.2.2 国内威尔斯研究综述 |
0.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主要创新之处 |
0.4 主要概念界定 |
0.4.1 社会小说 |
0.4.2 社会转型 |
0.4.3 社会秩序与失范 |
第1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失范主题的书写 |
1.1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生态失范 |
1.1.1 怀旧的村庄与失谐的乡村生态 |
1.1.2 工业化发展与失衡的城镇生态 |
1.1.3 城市化进程与失序的都市生态 |
1.2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经济失范 |
1.2.1 “自由放任”与欺诈性的生产行为 |
1.2.2 交通广告业繁荣与悖论性的流通关系 |
1.2.3 “一夜暴富”与炫富性的消费观念 |
1.3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教育失范 |
1.3.1 “机械的学习计划”与“不成熟”的个体智育 |
1.3.2 “无能为力的父母”与氛围缺失的家庭教育 |
1.3.3 “悲惨的智识命运”与职能缺位的国民教育 |
1.4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道德失范 |
1.4.1 寄居生活与冷漠的亲情 |
1.4.2 攀附新富与功利的爱情 |
1.4.3 “向上流社会看齐”与虚伪的友情 |
第2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失范主题的书写缘由 |
2.1 英国转型社会的时代影响 |
2.1.1 信仰危机与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宗教维度 |
2.1.2 科学发展与威尔斯社会小说的思想维度 |
2.1.3 社会变迁与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维度 |
2.2 威尔斯家庭背景的影响 |
2.2.1 经济困顿的下层阶级家庭 |
2.2.2 传统有限的家教影响 |
2.2.3 情感淡漠的家庭关系 |
2.3 威尔斯独特成长经历的影响 |
2.3.1 “支离破碎”的童年教育 |
2.3.2 艰难坎坷的求职历程 |
2.3.3 喜忧相参的大学经历 |
第3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对良序社会的探索 |
3.1 科学教育的反思 |
3.1.1 离经叛道者:走出宗教束缚 |
3.1.2 教育“幸运儿”:接受科学教育 |
3.1.3 科幻小说家:反思科学进步 |
3.2 费边社会主义的探索 |
3.2.1 激进者:路维宪的幻想 |
3.2.2 抗争者:马斯特曼的挣扎 |
3.2.3 空想者:尤尔特的妥协 |
3.3 道德认同与社会规范整合愿景 |
3.3.1 反躬自省:路维宪的抉择 |
3.3.2 返璞归真:吉普斯的回归 |
3.3.3 蓦然回首:乔治的省悟 |
3.3.4 凤凰涅磐:波里的救赎 |
第4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失范主题的书写意义 |
4.1 威尔斯小说的艺术表现 |
4.1.1 威尔斯小说的整体创作特点 |
4.1.2 威尔斯社会小说与同时代作家作品的比较 |
4.2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
4.2.1 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
4.2.2 威尔斯社会小说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 |
4.3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现实意义 |
4.3.1 “日不落帝国”失范问题的预警 |
4.3.2 中国良序社会建构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中国威尔斯研究学位论文 |
附录(二) 中国威尔斯研究期刊论文 |
附录(三) 威尔斯简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一章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出现 |
第一节 何为“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 |
一、关于“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阐述与说明 |
二、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之于传统,甚或古典叙述方式的同与异 |
三、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所显现出的艺术优长 |
第二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原因及可能 |
一、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原因 |
二、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可能 |
第三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 |
一、看似多余的说明——中国戏曲是否还需要专职导演 |
二、自身的可能 |
三、历史的明证 |
四、观念的形成 |
第二章 探索与建构之二元主体:戏曲—话剧导演 |
第一节 戏曲导演与话剧导演创作思维之异同 |
一、所秉持的美学观念不同 |
二、所遵循的假定性原则不同 |
三、所凭借的创作方法不同 |
四、所追求的审美效果不同 |
第二节 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 |
一、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所引发的质疑和批评 |
二、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之缘由所在 |
三、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的应有姿态和必要准备 |
第三节 参与探索与建构之戏曲、话剧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类型特征 |
一、戏曲导演的主要代表及其类型特征 |
二、话剧导演的主要代表及其类型特征 |
三、戏曲、话剧导演之外 |
第三章 导演探索与建构的三重阶段:“出新”—“探索”—“回归” |
第一节“推陈出新”阶段——从延安时期至“文革”之前 |
一、“推陈出新”阶段的时代特征 |
二、探索和建构于这一阶段的成功经验 |
三、探索和建构的基本方法 |
第二节“全面探索”阶段——“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 |
一、“全面探索”阶段的时代氛围 |
二、中国戏曲在这一时期的命运遭际 |
三、探索和建构的主要特征 |
四、此一阶段暴露出的问题 |
第三节“整合回归”阶段——新世纪以来至今 |
一、“整合回归”阶段的时代风貌 |
二、探索和建构的整体表现 |
三、这一时期显现出的不足 |
第四章 导演在探索与建构过程中的“多维观照”:“承前启后”—“左顾右盼”—“上下求索” |
第一节 承前启后:继承传统精神 开拓现代品格 |
一、风格品貌上:民间色彩与人文情怀的交汇 |
二、艺术本质上:抒情传统与叙事因素的均衡 |
三、美学观念上:写意精神与写实原则的融合 |
第二节 左顾右盼:关注“一度”文本 统筹“二度”舞台 |
一、关注“一度”文本创作 |
二、统筹“二度”舞台呈现 |
第三节 上下求索:把握“赛场”抓住“市场” |
一、把握“赛场” |
二、抓住“市场” |
三、力求“赛场”叫好,“市场”叫座 |
第五章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成就和不足 |
第一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意义和成就 |
一、激活并促进了已渐趋固化状态之戏曲艺术的持续发展 |
二、为戏曲艺术的现实存在找寻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
三、拉近了戏曲艺术与当下观众之间的距离 |
第二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问题和不足 |
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戏曲艺术的原有美学特征 |
二、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并置换着戏曲艺术的传统精神内核 |
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并限制着戏曲演员自身的艺术创造力 |
余论 |
一、探索和建构依旧在路上 |
二、永远无法避免的“两难”纠葛 |
三、观众,永远是最重要的检验标准 |
结语 |
一、本文的核心观点 |
二、尚待进一步思考的现象——“主流戏曲”之外 |
三、对未来研究的构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4)罗兰·巴特的乌托邦思想与中国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整体结构 |
第一章 巴特乌托邦思想的主要来源 |
第一节 西方乌托邦思想简述 |
一、16、17世纪乌托邦思想的空间性 |
二、18、19世纪乌托邦思想的时间化 |
三、20世纪乌托邦思想的哲理化 |
第二节 “乌托邦”概念辨析及特征述要 |
一、“乌托邦”概念辨析 |
二、乌托邦特征述要 |
第三节 巴特乌托邦思想的互文性人物:莫尔与傅立叶 |
一、莫尔:旅行的建构功能和曲言的修辞法 |
二、傅立叶:“哥伦布情结”和情欲引力 |
第二章 巴特乌托邦思想的主要内涵 |
第一节 巴特乌托邦思想与“意识形态” |
一、“意识形态”概念辨析 |
二、意识形态与巴特的神话学:“自然”与“法兰西特色”的辩证 |
第二节 巴特乌托邦思想与语言 |
一、语言转向 |
二、巴特的语言乌托邦:文本、世界、作者和读者 |
三、巴特语言乌托邦的空间性:以摩洛哥为例 |
第三节 巴特乌托邦思想与身体伦理 |
一、身体转向 |
二、巴特的乌托邦思想与身体伦理 |
第三章 巴特乌托邦思想与中国想象 |
第一节 巴特中国想象的研究理据及其时代背景 |
一、巴特中国想象的研究理据:形象学 |
二、巴特中国想象的时代背景:巴特与法国“毛主义”运动 |
第二节 巴特的中国想象 |
一、红色政权的乌托邦:巴特对文革政治话语的分析 |
二、红色舞台的乌托邦:巴特对样板戏的比较观照 |
三、红色之旅的乌托邦:巴特中国行的“赞同”伦理 |
第三节 巴特中国想象的逻辑及其乌托邦写作的创新 |
一、巴特中国想象的逻辑:文化传统、时代精神和个人因素 |
二、巴特中国想象对乌托邦写作的革新:从“乌托邦”到“比托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神性的弱化:绵竹木版年画的社会凝视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传统视阈下绵竹木版年画的生产 |
1.1 绵竹年画产生的环境 |
1.2“家”的空间凝视与年画的秩序控制 |
1.3 家的观念牵引下的师徒传承制度 |
1.4 绵竹木版年画的传统生产结构 |
小结 |
第2章 凝视转向:年画的非民俗符号生产 |
2.1 年画非民俗符号生产的时代背景 |
2.2 看见与看不见:视觉信息捕捉中的年画生产 |
2.3 从国营到私营:绵竹年画市场视野的扩大 |
2.4 灾难柔光中的新繁荣 |
2.5 年画生产空间的重构 |
2.6 年画生产要素新结构 |
小结 |
第3章 年画消费行为的时空差异 |
3.1 传统木版年画消费的文化网络 |
3.2 视觉消费影响下的多元化发展 |
3.3 从生活必需品到礼物的转换 |
小结 |
第4章 国家凝视与绵竹木版年画的消涨 |
4.1 新、旧年画视觉取舍与绵竹年画的发展 |
4.2“文革”中年画遭遇“世俗的危险化” |
4.3 从禁锢到开放,绵竹木版年画在发展中寻找新视角 |
4.4 年画的濒危表述与震后的新生 |
小结 |
第5章 文化展演中的凝视 |
5.1 专家学者的到访和聚光 |
5.2 具备代表性传承人身份的年画艺人的展演 |
5.3 走进陈列室——博物馆的文化展演 |
5.4 绵竹“年画节”的文化展演 |
小结 |
结语: 想象凝视到多元凝视的转向 |
1 年画凝视中的权力 |
2 多元凝视下的“年画”新定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歌唱性:文学史视阈中歌词创作的艺术特性 |
第一节 歌词及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歌词与军旅歌词 |
二、歌词与音乐 |
三、歌词与文学 |
第二节 歌唱性:歌词的创作特性 |
一、歌唱与歌唱性释疑 |
二、音乐中的歌唱性 |
三、文学中的歌唱性 |
第三节 歌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一、歌词作品是中国诗歌结构的主体 |
二、歌词形态是诗歌文体形态衍变的动力 |
三、歌词审美是文学创作发展的风向 |
第二章 时代感: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军旅歌词创作文化内涵的历史回顾 |
一、古代军旅歌词创作的文化内涵 |
二、近现代军旅歌词创作的文化内涵 |
三、建国十七年及改革开放以前军旅歌词创作的文化内涵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文化内涵中的历史传承 |
一、高举主旋律的旗帜 |
二、弘扬战斗精神意志 |
三、展现军旅真实情怀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文化内涵的拓展创新 |
一、当兵的“人” |
二、真挚的“情” |
三、多样的“兵” |
第四节 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繁荣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主旋律的弘扬 |
二、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
三、接受群体的现实需求 |
第三章 绿色美: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军旅歌词创作审美特征的历史回顾 |
一、纯真质实的情感美 |
二、雄浑悲壮的情境美 |
三、劲健豪放的音乐美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审美特征中的传统因素 |
一、不变的审美情感——崇高 |
二、绿色的审美情境——含蓄 |
三、纯净的审美语言——优美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审美特征中的时代因素 |
一、生活化审美 |
二、时尚化审美 |
三、商业化审美 |
第四节 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与流行歌词创作的审美比较 |
一、审美态度——写实性与游戏性 |
二、审美风格——崇高感与平民化 |
三、审美效应——净化性与自娱性 |
第四章 多元化: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的文化价值 |
第一节 军旅歌词创作的文化价值传播路径分析 |
一、语言:军旅歌词创作价值流传的核心 |
二、音乐:军旅歌词创作价值传播的翅膀 |
三、电子传媒:军旅歌词创作价值传播的推手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的文化建设价值 |
一、克敌制胜的精神武器 |
二、情感慰藉的心理途径 |
三、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的文学史价值 |
一、用真切可歌的情感获得心灵共鸣 |
二、用富有乐感的语言塑造音乐形象 |
三、用电子传媒的语境赢得传播效应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文化整体性视域中的样板戏研究 |
1.1 问题与意义:样板戏研究中文化整体性视域观念的成因 |
1.2 模式与阶段:样板戏研究的思维转换及文化理论的应用 |
1.3 维度与方法:样板戏整体性研究的基本理路 |
2 “神曲”的诞生 |
2.1 戏剧中心化与现代戏的升格 |
2.1.1 文艺样式的中心向戏剧位移 |
2.1.2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开始阶段的国家戏剧政策与戏剧活动 |
2.1.3 多重纯粹化:现代戏升格为样板戏 |
2.2 样板戏发生的历史渊源 |
2.2.1 样板戏何时构成文学事实 |
2.2.2 没有延安文艺,何来样板文艺? |
2.3 样板戏的历史分期 |
2.3.1 “本事”的角度与“因缘”的角度 |
2.3.2 样板戏生成与演变的四个时期 |
3 改编的政治 |
3.1 样板戏的稿本流变 |
3.1.1 样板戏剧目的选择 |
3.1.2 样板戏稿本的演变 |
3.1.3 从《林海雪原》到《智取威虎山》稿本演变源流补说 |
3.2 样板戏改编的激进化策略 |
3.2.1 意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激进政治认同 |
3.2.2 结构:激化矛盾,营构冲突,突出对立阵营的斗争格局 |
3.2.3 题材:体现党史教材特性 |
3.2.4 人物:强化正反对立的造型原则 |
3.2.5 争持:“戏剧性”与“思想性”之争及“三突出”原则的新变 |
4 世俗的潜隐 |
4.1 生活世界的退场 |
4.2 民间价值的解构 |
4.2.1 大复仇民间理念的现代性转换 |
4.2.2 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境遇 |
5 江湖的收编 |
5.1 《智取威虎山》:革命话语对江湖侠义的妥协与借用 |
5.1.1 江湖义气原则的重复性确认 |
5.1.2 江湖侠义母题的结构性嵌入 |
5.2 《沙家浜》:革命话语对江湖伦理的分理与改写 |
5.2.1 阿庆嫂:江湖女侠传奇的政治改写 |
5.2.2 胡传奎:草莽英雄江湖结盟的末路 |
5.2.3 刁德一:民间幕客文化遗存的变异标本 |
5.3 《杜鹃山》:革命话语对江湖话语的洁化与收编 |
5.3.1 江湖话语成分的洁化处理 |
5.3.2 兄弟结义母题的反弹琵琶 |
5.3.3 人物三角结构的重复演绎 |
6 本体的归趋 |
6.1 由中国戏剧本体之争缘起 |
6.2 “立主脑”与“减头绪”之现代演绎 |
6.3 对偶美学的承袭 |
6.3.1 语言修辞上的对偶运用 |
6.3.2 结构布局上的对偶设计 |
6.4 赋赞与说因果的变异 |
6.4.1 赋赞:以抒情唱段来体现 |
6.4.2 说因果:痛说家史与往事回忆 |
6.5 开场家门、引子及上场诗的新“变格” |
6.5.1 传统戏曲之家门、引子及上场诗、联辨正 |
6.5.2 家门变态为序幕,继而序幕也在大多数京剧样板戏中被取消 |
6.5.3 引子变相遗存,上场诗、上场对联则渐行渐远 |
6.6 传统脸谱的废除与新概念脸谱的重构 |
7 结语 革命样板戏:社会主义先锋派的神话 |
参考文献 |
攻傅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一) 透过影像中呈现的教育现场是历史的补充 |
(二) 聚焦一个个教育现场,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 |
二、研究意义 |
(一) 图像证史 |
(二) 影像史学 |
第二节 关于教育影像的研究 |
一、关于教育纪录影像的研究 |
二、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研究的转向 |
三、图像学、传播学、视觉文化的研究取向 |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延展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视角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视角 |
四、研究过程 |
第四节 论文基本架构 |
第二章 早期影像的肇始 |
第一节 为教育民众而拍片的商务印书馆 |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影运动的影响 |
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背景下的教育纪录电影 |
第三章 国家意识的影像 |
第一节 “新影”的共和国教育影像叙事 |
一、《新闻简报》中的共和国教育影像 |
(一) 建国初期教育纪录片概况 |
(二) 教育纪录片话语 |
二、一脉传承的文献纪录片 |
(一) 教育文献纪录片 |
(二) 对影像文献的整理 |
第二节 回到历史的教育现场 |
一、历史的教育现场记录 |
(一) 回到历史现场 |
(二) 镜头的话语呈现 |
二、再现历史的教育现场 |
第四章 政治年代的影像 |
第一节 失落的一代 |
一、颠覆教育 |
二、上山下乡 |
三、知青生活 |
第二节 工农兵大学生 |
第三节 梦开始的地方:恢复高考 |
第五章 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 |
第一节 历史的文本:伊文思的中国系列 |
第二节 时代的寓言: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
第三节 预言中国:米勒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
第四节 影像的民族志 |
第五节 谎言,还是蒙太奇? |
第六章 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 |
第一节 纪录片视角的转向 |
一、技术变革下的影像创作 |
(一) 技术普及的影响 |
(二) 观念改变下的影像创作 |
二、制度内的视角突破 |
(一) 逐渐下移的视角 |
(二) 平民讲述的教育故事 |
第二节 创作平民的影像 |
一、聚焦日常教育生活 |
(一) 校园生活掠影 |
(二) 农村教育的影像侧记 |
(三) 拍摄海外留学生活 |
二、真实影像下的教育现场 |
(一) 平凡的日常教育生活 |
(二) 教育影像的力量 |
第七章 追求独立的影像 |
第一节 纪实的教育影像 |
一、新纪录片运动中的教育影像 |
二、独立纪录片创作与现状 |
(一) 创作群体与交流 |
(二) 创作风格与特征 |
第二节 独立制片中的教育话语 |
一、独立电影中的教育影像 |
(一) 打破藩篱的影像表达 |
(二) 关注底层边缘的教育生活 |
二、一种人文思考的教育影像 |
第八章 结语 |
一、挽救这个时代影像的缺失 |
二、影像背后的文化思考 |
三、作为历史的影像意义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探索戏剧概观 |
二、研究综述 |
三、几点说明 |
(一) 关于现代性 |
(二) 关于探索戏剧 |
(三) 论文思路 |
第一章 现代性与探索戏剧 |
第一节 启蒙与现代性的生成 |
一、启蒙与现代性社会的基本特征 |
二、启蒙与现代性的精神气质 |
三、谴责,还是批判? |
第二节 现代主义与现代性的逆动 |
一、从浪漫主义开始 |
二、现代主义与现代性的逆动 |
三、后现代主义问题 |
第三节 探索戏剧的现代性 |
一、现代性的历史语境 |
二、探索戏剧的启蒙精神诉求 |
三、探索戏剧的现代主义选择 |
第二章 探索戏剧的启蒙精神 |
第一节 社会批判 |
一、"人"的觉醒 |
二、"反‘左’"话语 |
第二节 文化批判 |
一、文化自觉 |
二、"反封建"话语 |
第三节 现代性之隐忧 |
一、人与自然 |
二、物质与精神 |
三、理性与感性 |
四、城市与乡村 |
五、东方与西方 |
第三章 探索戏剧的现代主义因子 |
第一节 象征:张力的实现 |
一、作为艺术手法的象征 |
二、作为艺术思维的象征 |
第二节 表现:视角的转移 |
一、追求精神的真实 |
二、表现精神的真实 |
第三节 存在:情境的营造 |
一、设置极限的情境 |
二、塑写自由选择的人物 |
第四节 荒诞:语言的延伸 |
一、荒诞的"缺口" |
二、语言的延伸 |
第四章 探索之后 |
第一节 启蒙精神的萎缩 |
一、创作的分化 |
二、精神的弱化 |
三、余论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实验 |
一、向"后"看齐 |
二、1990年代实验戏剧的"学步" |
三、余论 |
结语 |
一、启蒙精神:现实的批判 |
二、现代主义:本土的话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探索戏剧部分作品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综述 |
二、论文思路与阶段划分 |
三、军事文学·军旅文学·军旅小说 |
上篇 英雄的祛魅 |
一、英雄理念的历史流变与英雄祛魅的文化语境 |
(一) 英雄理念的历史流变 |
(二) 卡里斯马英雄:英雄祛魅的逻辑起点 |
(三) 英雄祛魅的概念厘定与生成语境 |
二、战争小说的英雄祛魅 |
(一) 以南线战争为触媒的战争小说热潮 |
(二) 南线战争小说:从神性英雄到人性英雄 |
(三) 国民党军队题材小说:从政治英雄到民族英雄 |
(四) 历史战争小说:从正统英雄到民间英雄 |
三、和平军旅小说的英雄祛魅 |
(一) 和平军旅小说英雄祛魅的基本理念 |
(二) 极"左"政治中诞生的荒诞英雄 |
(三) 在"英雄性"与"人性"中取舍的硬汉英雄 |
(四) 在理想与现实中抗争的宿命英雄 |
四、英雄祛魅的人物特征 |
(一) 军中的硬汉形象 |
(二) 立体的"圆整人物" |
(三) 逆反的心理定势 |
(四) 萌芽的情爱意识 |
(五) 崇高的悲剧命运 |
五、未完成的祛魅 |
中篇 英雄的消解 |
一、祛魅后的英雄危机 |
二、"农家军歌"对于英雄的消解 |
(一) 逃离土地:入伍崇高意义的颠覆 |
(二) 别样军旅:传统农民军人形象的瓦解 |
(三) 回到原点:指向虚无的军旅人生 |
(四) 穿越世俗:匆忙变调的"后农家军歌" |
三、"大院小说"对于英雄的消解 |
(一) 堕入世俗:环境决定论下的英雄碎片 |
(二) 权力奇观:大院文化的官场解读 |
(三) 英雄何以"醉":英雄破碎的幻象追问 |
四、英雄消解的独特意义 |
(一) 以多维度的形象建构跳出了只照军人"正面像"的窠臼 |
(二) 以丰富的心理描写改变了重行为的人物塑造范式 |
(三) 以对情爱的欲望化言说还原了真实的人性 |
五、消解的缺失 |
(一) 批判理性的缺失 |
(二) 题材选择的失衡 |
(三) 文化场域的错位 |
(四) 军人特性的忽视 |
下篇 英雄的重构 |
一、军旅小说新浪潮的文化语境与基本特征 |
(一) 军旅小说新浪潮的文化语境 |
(二) 军旅小说新浪潮的基本特征 |
二、现实题材军旅小说的英雄突围 |
(一) 现实题材军旅小说英雄主题的历史性转向 |
(二) 南线战争小说:在战火中重生的时代哀兵 |
(三) 军队改革小说:瞄准未来之战的新型军人 |
(四) 网络军旅小说:重塑军人精神的新酷兵王 |
三、新革命历史小说的英雄重构 |
(一) 新革命历史小说概述 |
(二) 石钟山、邓一光笔下的父辈英雄 |
(三) 女性作家眼中的紫色英雄 |
(四) 都梁、徐贵祥笔下的血性英雄 |
四、英雄重构的人物特征 |
(一) 独具个性的形象塑造 |
(二) 细腻深邃的心路历程 |
(三) 不可扼制的生命爱欲 |
(四) 霸道强悍的男权意识 |
(五) 荒诞悲怆的命运轨迹 |
五、重构的艰难 |
(一) 世俗化 |
(二) 模式化 |
(三) 理念化 |
结语:回归军旅与走向大众 |
一、回归军旅 |
二、走向大众 |
本文论及的主要军旅小说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世纪之交 昂首阔步竞风流——蓬勃发展的德达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D]. 刘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H.G.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主题研究[D]. 刘赛雄. 湘潭大学, 2018(12)
- [3]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D]. 周慧. 上海戏剧学院, 2017(02)
- [4]罗兰·巴特的乌托邦思想与中国想象[D]. 段周薇.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5]神性的弱化:绵竹木版年画的社会凝视转向[D]. 杨燕. 西南民族大学, 2016(06)
- [6]新时期以来军旅歌词创作研究[D]. 陈宝琳. 武汉大学, 2014(04)
- [7]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D]. 鲍焕然. 武汉大学, 2012(12)
- [8]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 毛毅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9]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 李汇. 山东大学, 2011(12)
- [10]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嬗变[D]. 周徐. 山东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