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培训千人协会会长

射阳培训千人协会会长

一、射阳培训千名协会主席(论文文献综述)

杨方[1](2021)在《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性别歧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性别平等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美好愿景。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十个国家之一,而且无论是在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方面,或者女性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占比,还是最近的互联网领域中女性创业者数量,都有相当可观的成绩;这跟两百年多前的封建社会相比,跟一百多前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跟七十多年前的旧中国相比,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及其早期实践是研究新中国妇女事业的逻辑起点。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接受教育,成为自身解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注重妇女教育事业。党和国家有关妇女教育的方针、政策如何落地重要、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指导,以局部区域为代表,以当事人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口述史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相关档案材料,既有利于挖掘、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教育的史料,也有利于发现、梳理妇女解放、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泰兴地处苏北,解放初期的广大农村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老解放区、恢复区和新解放区,由于战争频繁,男子人口比例长期低于妇女,而且还有不少缺乏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不足的烈军工属。以泰兴为样本,研究这一时期妇女教育问题,具有典型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教育。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时期,基本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学校、除了知识技能还要将革命思想融进教育并提高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妇女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败的重要力量,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苏区妇女教育模式,即妇女干部培养、妇女识字培训、女童学校教育、女工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民主根据地,妇女支前、妇女生产、妇女参政,无不体现出妇女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主要围绕服务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展开,重点是培养妇女干部和提高妇女觉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全国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改革,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可以设立四个“观测点”,即:女童入学教育,识字扫盲教育,妇女社会教育,妇女干部教育。女童教育既是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的起点,也是从源头上阻隔农村文盲、半文盲妇女产生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初期泰兴当地政府加强女童入学教育的政策措施,满足了农村妇女的内在要求,切合了当地社会的具体实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初期泰兴女童入学教育的基本经验就是提升学龄女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了四个关键点,即: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创新教法,确保质量。泰兴的农村识字扫盲工作开展比较早,早在1941年冬,当时的泰兴抗日民主根据地就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兴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农民继续参加冬学运动,并成立了专门的妇女识字班,开展识字扫盲;农村妇女在区乡妇联干部、村妇女干部和妇女代表的动员下,参与积极性远高于男性,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持续时间长,至1956年渐成高潮。泰兴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识字运动,宏观上讲为开展救灾备荒、实行土地改革、推进互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具体而言,不仅使广大妇女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切实增加了家庭收入,从而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营造了氛围。通过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促进妇女自身解放的重要路径。基于不同阶段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基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新中国初期泰兴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在苏北行署领导下,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贯彻婚姻法等中心工作开展;1953-1956年,在江苏省委和扬州专区的领导下,主要结合基层普选、增产节约、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运动等开展。但不管哪个阶段,形势政策、思想政治、生产劳动、卫生健康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苏北妇女社会教育促进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自我意识越发觉醒和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地位显着提升。但也暴露出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教育过程的间歇性、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教育形式的有限性等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妇女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整体氛围都是显着的影响因素。培养妇女干部、重视妇女参政是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最具特色的重要举措。泰兴属于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妇女积极分子脱颖而出成长为妇女干部,为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立妇女自己的组织动员机构,将妇女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构,推举妇女干群模范,是这一时期泰兴妇女解放事业的三条战线。围绕这三条战绩,泰兴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培养路径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也日渐丰富;而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学习时势政策,其业务水平也得到相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妇女干部队伍的稳步发展,切实引导了社会舆论导向——她们不仅以其成功形象吸引着同辈人的效仿,而且影响、教育了守旧的父母及周遭“他者”,从而既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认可,又反过来触动社会文化转型。但妇女干部教育同样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现实社会环境甚至家庭方面的制约。新中国初期的泰兴农村妇女教育,不仅对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妇女解放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留下了可供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借鉴的历史经验。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其经验就在于,要以农村妇女素质的提升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促进妇女解放。新中国初期泰兴妇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其经验对于加强与改善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对于实现《北京宣言》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雅倩[2](2021)在《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投身浩浩荡荡的支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苏北支前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北人民群众是自卫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重要支援力量,其中民工群体尤其发挥了关键作用。因应战争局势的变化,中共先后建立华中北线支前司令部、华中支前司令部、苏北支前司令部,并建立县区乡村各级支前组织,领导和发动苏北民工参与支前。支前运动是高度的组织工作与动员工作,中共以细致入微且卓有成效的动员技巧顺应、干预和引导民工思想、行为的发展。在动员的基础上,对民工进行编组、整训与支拨,在实践中逐步健全和完善了民力使用制度。巩固民工队伍离不开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共要求“把民工队当成学校来办”,在民工队中加强党、团建设,提高民工政治素养,培养后备力量。而且,在民工队中加强群众纪律,开展“民爱民”运动调适新老区群众关系与干群关系。科学地管理民工是保障支前运动高效开展的关键,中共对民工的日常生活有较为严格的管理,使民工从自由散漫的个体逐步向统一、约束的集体生活过渡,努力将民工锻造成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干部群体与民工群体是参与支前运动的两大群体。为巩固地方秩序和开展支前运动,中共在短时间内提拔了大量干部,充实了组织力量。但因培养时间较短且受干部自身因素的影响,党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支前过程中,基层干部作为中共群众动员理念与政策的执行者与贯彻者,中共对其有抱有较高的期许与职责要求。同时,基层干部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战勤任务。基层干部扮演着多重角色,群体内部的心态与行为各有不同。从民工群体来看,民工支前过程中存在诸多顾虑,多以家庭与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在行为上,一方面,许多群众受到土改刺激、阶级觉悟、心理激发、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等因素的影响而积极支前。另一方面,民工队伍中存在开小差、躲避后勤的现象,中共发现问题后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民主处理逃勤事件,动员民工归队。支前运动的开展并非一蹴而就,期间伴随着多重矛盾,其一是如何平衡土改、支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地方支前组织注意在不同区域、阶段对土改、支前与生产有所侧重,并通过合作互助等方式努力解决支前与生产的矛盾。其二是在繁重的战勤压力下如何科学使用民力,各级支前组织通过掌握各地民力状况,前后方等价记工、整理后勤的方式,努力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群体负担的平衡。其三是国民党特务及一些地主、土匪等煽动群众制造暴动,破坏支前运动。地方党政军机关灵活应对,逮捕少数暴动分子并对群众加强教育,有效化解了冲突。总体而言,解放战争时期的苏北支前运动是一场广泛、深入、彻底的群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群众走向中共革命的历程是曲折而又复杂的,群众将自身所附带的地缘、文化属性融入了革命之中,中共也将自身的革命理念、政治文化传递给了群众,努力使中共革命的目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相契合。干部与群众、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努力贯彻群众路线,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拥护。

高逢亮[3](2019)在《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的原型范畴及其演变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形式动词是汉语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动词次类。其主要的句法特征是,可以带双音节及物动词作宾语,并且双音节及物动词的受事只能置于形式动词之前,这是形式动词和普通动词以及代动词、泛义动词等其他动词次类的关键区别。形式动词抑制了充当其宾语的动词的部分特征,可以说使其实现了“指称化”,也因此实现了“有界化”。形式动词的宾语动词也因此可以根据表达需求添加多种修饰成分,从而增加了信息量,丰富了表达手段。形式动词意义虚化,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词汇义,它们较为抽象的词汇义对它们选择宾语动词有所影响。对于形式动词的范围、分类,学者们采用的多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范式,以语法功能为切入点,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属性,得出的是经典范畴,没有全面反映语言事实。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重新审视形式动词,描写并解释其成员在典型性方面存在的差异。我们认为形式动词包括30个成员,可以划分为3个次类及8个小类,不同小类的形式动词在语法表现及表达功效方面存在对立和互补关系,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手段。不同的形式动词在选择宾语动词方面存在不同的倾向,同时,不同形式动词若携带相同的动词作宾语,往往凸显了同一个动词的不同义面。对于形式动词的来源,多数研究者注意到了“加以”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的问题,对于其他成员的演变历程则有所忽视。实际上,大部分形式动词都经历了词汇化或语法化的过程,其中有些尚处在词汇化或语法化过程之中。这些原本是短语、跨层结构或者普通动词的成分能够通过词汇化或语法化演变为形式动词的关键之处在于宾语范围的逐步扩大,能够携带双音节及物动词作宾语是它们实现词汇化、语法化的最终句法环境,其中隐喻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内容分为八章。第一章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内容、所运用的理论及对应的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目标和创新之处。我们对形式动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对“进行”“加以”的个案研究,到八十年代开始的系统研究,国内对形式动词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吕叔湘、朱德熙、龚千炎、邢福义等先生都曾对形式动词进行过研究,使形式动词研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不过,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作进一步研究。主要表现为形式动词的范围、分类和演变机制须进行探讨。第二章讨论了形式动词与相关范畴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部分,我们首先对形式动词和准谓宾动词的关系进行梳理,然后,我们将形式动词和代动词、泛义动词进行比较,这些概念和形式动词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有所不同,但目前这些术语的运用存在较为明显的混淆,妨碍了对形式动词的认识。第三章描述了形式动词的理想认知模型。形式动词的理想认知模型是一个集束模型,包括语义特征模型、宾语性质模型、句法分布位置模型、语体特征模型、语篇特征模型,不同研究者在认识形式动词时对这些模型有所侧重,导致对形式动词的认识有所区别。典型的形式动词应同时与这些认知模型匹配。第四、五、六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讨论了形式动词的范围和分类。当前对形式动词的分类均是采用二分法,一般是分为“进行”类和“加以”类,通过二分法得出的次类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最为理想,但是“进行”类和“加以”类存在纠缠,这种划分有明显的局限性。我们认定了 30个形式动词,并分为三个次类:(])动作类形式动词,这类形式动词主要携带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作宾语,根据它们词义及表达功能的区别,我们将动作类形式动词分为“进行”类、“加以”类、“给予”类、“作”类4个小类18个成员;(2)表态类形式动词,主要包括“表示、提出、致以、发出、给出、感到”这6个成员,根据它们的表达功效,我们分为内向表态类和外向表态类两个小类;(3)存现类形式动词,主要包括“有、存在、产生、构成、造成、形成”这6个成员,根据它们的表达功效及添加体标记的情况,可以分为存在类和出现类两个小类。第五章对非典型形式动词进行了论证。它们具有和典型形式动词相似的句法表现,但也存在典型形式动词所不具备的语法特征,因此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第六章讨论了形式动词的演变机制。本章首先对“V出”类形式动词、“V以”类形式动词、“造成”、“展开”、“给予”等的词汇化情况进行了描写与分析。这些经历词汇化过程的形式动词也同时会经历语法化的过程。另外,我们还对“表示”等动词的语法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七章探讨了形式动词的表达功效。通过讨论,我们认为形式动词可以增强或转变句子的语体色彩,使句子显得庄重、严肃;同时,形式动词可以凑足句子结构,有完句作用;另外,形式动词可以标记或切换句子焦点。从语言项目(item)的排列(arrangement)角度来说,与SVO语序相比,形式动词使动词和它的受事NP不再处在同一层次,距离变远,这一结构上的差异造成了一定的语义后果,即形式动词结构往往表示间接实施某一行为。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本章最终得出的认识进行了说明。

周岚[4](2018)在《滨海县精准扶贫实践中的经验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本文以江苏省重点扶贫县滨海县为例,通过文献阅读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总结了滨海县扶贫实践过程中成功实施的“1+6+1”立体帮扶体系、“双产叠加”帮扶机制、“1+3”清单式责任帮扶体系、“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阳光监管体系,阐明了农村精准扶贫的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的政策制定缺乏精准性、政策执行缺乏灵活性、政策监管缺乏有效性;思想层面出现的长期形成的落后思想、贫困户参与精准脱贫积极性不高、基层扶贫人员扶贫宣传引导不到位,社会层面出现的社会公共组织参与度不高、精准扶贫资源整合不到位、精准扶贫社会监管不全面等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在政策层面通过规范制定扶贫政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思想观念层面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等落后观念、提高贫困户精准脱贫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扩大精准扶贫典型脱贫案例正面宣传;加强整合脱贫基础力量层面加强精准扶贫人才队伍建设、凝聚精准扶贫社会各方力量和建立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等相应对策,从而为滨海县乃至类似地区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提供指导和借鉴。

安方琦[5](2017)在《网络媒体语境下的谣言语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从各大网络平台以及网络客户终端收集的100例网络谣言语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探究网络媒体语境下谣言语篇的类型与特点、语篇衔接方式与篇际性及其从生成到理解的过程,并针对网络谣言肆虐现象的治理提出一些建议。全文一共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谣言、网络谣言、网络谣言语篇的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的创新之处并明确了语料及其来源。第二部分在界定网络谣言语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语篇语体、语篇意图和语篇模式三个方面对网络谣言语篇进行了分类,并将网络谣言语篇与传统谣言语篇进行对比,总结其新的语篇特点。最后阐述了网络谣言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从语篇衔接、篇际性两个角度对网络谣言语篇进行文本分析。归纳了网络谣言语篇常用的衔接手段,并解读了网络谣言语篇与其他语篇之间的内在关系。第四部分使用语篇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网络谣言语篇的生成与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语用顺应理论与语用关联理论分别解释了造谣者在谣言语篇生成时所做出的心智努力以及受传者在接纳谣言语篇时的认知因素。然后使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合成理论,以图片的形式分析了网络谣言语篇与受传者发生共鸣的动态过程。除此之外,言语行为理论阐释了网络谣言语篇所展现出的意图性及其驱使语力。第五部分是提出对网络谣言治理的相关建议以及分析在谣言事件中,研究辟谣语篇与网络谣言语篇的相互对话过程。第六部分是结语。这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明晰本文研究成果,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

周竞风[6](201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 ——以1949-1956年江苏省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和中心任务的根本转变。从革命走向执政,时代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挑战。为适应形势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人才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以江苏省为中心对1949-1956年的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进行历史考察,系统地回顾了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实践,厘清了历史线索。论文首先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的基本概况。从解放战争后期起,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干部队伍,短时间内获得迅速壮大。干部队伍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革命胜利,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干部基础。当然,干部队伍快速发展,也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刻不容缓。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首先是组织上整顿与建设。一方面通过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确立编制,建立新规,使干部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轨道;同时,通过大规模统一调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政治运动,如内部镇反、审干、肃反、“三反”“五反”等,不断对干部队伍进行清理,以保持干部队伍的革命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干部队伍建设另一重要内容是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许多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克敌致胜的重要法宝。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时代环境变化,干部队伍在作风领域却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有些甚至还比较突出,引起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由此迅速采取措施,开展了整风运动、整党运动、“三反”运动、“新三反”运动等一系列作风建设,大力加强和改善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干部作风建设实践中也认识到,作风建设需要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法治保障十分重要,因此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开始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起步。始终高度重视干部学习与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特点也是突出优点。中国共产党早在延安时期就产生过“本领恐慌”,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工作重心和历史任务转变,中国共产党的“本领恐慌”更胜从前。为此,执政伊始中国共产党就组织广大干部进行广泛学习。这一时期,干部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与政策学习;二是文化学习;三是专业知识学习。理论与政策学习旨在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论和政策水平,从而坚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增强明辨是非、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即有计划地、系统地组织广大干部进行理论与政策的学习。干部文化教育更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是以工农为主体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远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为此,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即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规模巨大的干部文化教育。这一时期干部文化教育既有正规的也有业余的,既有脱产的也有在职,几乎所有干部都置身其中,因此规模浩大,且成效突出,影响则极其深远。干部教育第三方面内容是专业知识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几乎没有专业干部队伍,已有的专业干部不仅数量缺乏,且专业水平普遍较低。为了加强对专业干部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壮大专业干部队伍。同时,广泛开展干部的专业学习,同样开展的有声有色。干部专业教育对于适应新中国的发展、建设,推动干部队伍专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的结尾——“结束语”部分,是对1949年至1956年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建设是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开展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经验和教训,对当前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燕志华[7](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提出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严文峰[8](2014)在《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村基层党建研究 ——以江苏省射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效领导与先进作用的发挥是实现建设新农村目标的基本前提。基层党建工作是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保障。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又对基层党组织有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基层党组织在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主要通过“双强”、“双带”、“双提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党代会常任制度”、升华“评定升”、建立三层工作机制等有特色的措施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射阳县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目标,增强了党组织队伍各项工作的能力。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力推动力射阳县新农村建设,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射阳县基层党建过程中还存在诸如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基层党组织制度体系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村级财力较弱不能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等问题,需要在新时期新阶段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建设党组织队伍来壮大村级经济,保证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果不断丰富和新农村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

钟靖[9](2014)在《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媒介无处不在,它对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因如此,将媒介作为环境研究逐渐成为传播学重要的研究范式。同时,近年对于“空间”的研究在学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空间实则为媒介。从媒介环境的视角研究空间,不但能发掘空间作为信息载体的特点,并且更能专注于探讨空间与社会的关系。由此,本文以“空间”和“权力”为逻辑起点,以上海人民广场作为空间媒介文本,将其作为研究城市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针对它展开文化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广场空间的生产,空间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建构,进而探究广场空间的文化政治、文化实践与差异变化,以此解读人民广场的文化嬗变。并期待从一个侧面关照上海这座城市不同时期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折射出上海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城市民众生活与文化水平变化,进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把握不同时代上海城市空间的文化特征。并且期盼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的解析,揭示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心广场的变迁特点、规律及广场文化嬗变的深刻原因。研究发现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的风格经历了由人为主导到物为支配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人民广场,作为群体而出现的人构成了广场的主体;九十年代以来的人民广场,标志性建筑组成的符号取代了散落于广场的个体建构出了广场的主要媒介景观。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生产或编码存在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其前身跑马厅长久持续性地传递着殖民者的权力话语,并且不断以此固化人们对跑马厅功能的认知。建国后的人民广场被打造成为巩固和强化政党合法性权力的政治空间,被重塑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符号。九十年代改建后的人民广场,由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人民大厦以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风格不一的标志性建筑拼贴共同组建的人民广场整体空间,被作为集中传播与展示上海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新形象的窗口。广场空间传播呈现支配性(及主导性)、协商性和对抗性三种不同解码方式,以支配性和协商性为主要解码特点。支配性和协商性的解码行动总体上都可以归为符合权力编码的空间活动,占广场空间消费、传播与实践的绝大部分。而挑战性的解码行为则是对空间控制权的逾越与背反。人民广场的空间再现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空间,但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空间解码实践,由此会产生多维度的再现空间。其中由支配性解码空间实践活动建构而成的再现空间属于正式、主流的空间,符合权力的构想与定位。反之,挑战或对抗式的空间解码形成的再现空间则是边缘化的空间,并且仅有狭小有限的空间余地。人民广场的空间实践活动呈现由多元趋向于单一再回归多元的特点。权力控制力强化时,各种社会关系趋于组织化,被规范、整合,空间中的各种社会活动就趋于单一。权力控制减弱时,各种社会关系更加多维,空间消费、传播和实践的活力才会被真正释放,呈多元化特点。权力具体作用于人民广场空间(涵盖跑马厅时期),管理风格不断变化,体现出规范化——行政化——规范化的转变特点。在广场的整体空间-权力运作中,体现出从政治化到去政治化的风格转变,但去政治化并不意味着权力作用的减弱,权力是以一种更加隐而不显的方式进行着潜藏化运作,实则是去政治化的政治。

李芳云[10](2013)在《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是党内民主质量优化的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过程,是党内选举理念更开放包容、党内选举制度更民主完善、党内选举程序更合理规范的过程。对于党员干部群众把握党内选举的内在规律、满足党内选举参与需求、增强党内选举心理认同具有积极作用。当前,推动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是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有效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先进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选择。本文有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导论部分阐明选题的依据及意义;评述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概括选题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介绍选题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指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实证调研的方法是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以党内选举理念、党内选举制度、党内选举程序的有机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始终。首先,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一般理论;其次,从横向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选举的理论与实践对比考察;再次,从纵向角度对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然后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建构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改革路径。具体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的一般概念,重点从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认同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内涵、构成机制、政治功能,对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评价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第二章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内选举的理论论述,以苏联共产党党内选举的裂变为反面案例,以越南共产党党内选举革新为正面案例,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党内选举理念的理论创新,要重视党内选举制度和程序的建构、落实;党内选举科学化必须以党内团结为前提。第三章详尽回顾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发展的历史,揭示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结合当前中国独特的政治生态环境,对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县市党委、中央委员等层级的党内选举创新状况进行案例调研和实证分析,阐述党的十六大后以竞争性差额选举为主要发展趋势的党内选举科学化探索成就。第四章透视党内选举科学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内选举理念创新性不足、党内选举制度系统性缺乏、党内选举程序民主性偏失、党内选举的组织控制功能过于凸显等;分析历史传统因素、制度化因素、党内选举民主素质因素、对民主集中制运用的偏差因素是影响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深层原因。第五章论证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改革战略。营造适宜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是党内选举科学化改革的前提条件;坚持“顶层设计”下的自下而上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发展,是党内选举科学化改革的宏观路径;建构党内选举科学化的配套制度体系,党内选举科学化改革的中观路径;完善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具体措施,是党内选举科学化改革的微观路径。在结语部分,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需要无止境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中的问题不容回避。但只要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选举实践中付出勇气和努力,党内选举科学化一定会逐渐从理论建构转化为政治现实。

二、射阳培训千名协会主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射阳培训千名协会主席(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的形成
        一、传统中国妇女教育及其近代嬗变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学制改革与女童入学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根据地学制与女童入学教育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女童教育概述
        三、新中国初期学制改革与小学教育
        四、学校教育恢复中的女童入学教育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学校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二、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三、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入学的基本状况
        四、影响女童入学教育的多元因素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入学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女童入学率的提升
        二、苏北农村女童辍学率的降低
        三、苏北农村女童教育环境的改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识字扫盲教育政策与措施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概述
        二、全国农村识字扫盲的方针政策
        三、江苏农村识字扫盲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识字扫盲运动中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状况
        一、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文盲率
        二、“三区”并存下的妇女参与社会变革
        三、政府主导的升级识字扫盲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的识字扫盲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妇女能力素质的提高
        二、苏北农村妇女家庭收入的增加
        三、苏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
        四、苏北农村识字扫盲教育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概述
        二、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形势政策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
        三、生产劳动教育
        四、卫生健康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妇女主体作用的显现
        二、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三、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
        四、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一、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
        二、苏北农村妇女干部培养路径多样
        三、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内容丰富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的意义
        一、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妇女解放
        二、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社会进步
        三、妇女干部教育与妇女自身解放
        四、妇女干部教育的制约因素探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
        一、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
        二、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三、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
        四、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当代启示
        一、为新时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二、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改革提供方法
        三、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口述材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史料综述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群众支前的历史回溯与抗战胜利后苏北社会
    第一节 战争与中共的民众动员
    第二节 抗战时期苏北群众支前概况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苏北社会与民众
第二章 苏北支前民工的动员与组织
    第一节 苏北支前组织机构的设置
    第二节 民工的动员
    第三节 民工的编组与支拨
第三章 民工的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
    第一节 党、团建设
    第二节 民爱民运动
    第三节 民工的日常管理
第四章 支前运动中的苏北干部群体
    第一节 支前干部的提拔、培养与抽调
    第二节 基层干部支前中的心态与行为
    第三节 干部的惩处与纠偏
第五章 支前运动中的苏北民工群体
    第一节 支前民工群体基本情况
    第二节 民工支前的顾虑
    第三节 民工支前表现与中共的应对
第六章 支前中的多重矛盾与中共的应对
    第一节 土改、支前与生产的矛盾
    第二节 战勤压力与合理负担
    第三节 国民党与地方势力策动的暴动事件
结语
    一、苏北支前运动的特点
    二、苏北支前运动的成效与限度
    三、支前运动中的党群、干群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的原型范畴及其演变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内容与选题来源
    1.2 本文的理论基础及主要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
    1.4 形式动词的研究成果综述及目前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当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形式动词与相关范畴之间的关系
    2.1 形式动词和准谓宾动词的关系
        2.1.1 “给予”“给以”和“得到”“得以”的共性
        2.1.2 “给予”“得到”和“给以”“得以”在语法层面的对立
        2.1.3 “给予”“得到”和“给以”“得以”主动、被动的对立
        2.1.4 从语篇分布情况看“给予”“给以”和“得到”“得以”的不同
        2.1.5 小结
    2.2 形式动词、代动词和泛义动词的关系
        2.2.1 三类词在语义、句法上的共性和差异
        2.2.2 小结
    2.3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形式动词的理想认知模型
    3.1 《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形式动词的界定和描写
        3.1.1 形式动词和普通动词的区别
        3.1.2 形式动词宾语的性质
        3.1.3 《八百词》所讨论的形式动词的范围
        3.1.4 小结
    3.2 形式动词与宾语的互动关系
        3.2.1 形式动词对宾语的作用
        3.2.2 形式动词宾语“指称化”的机制
    3.3 形式动词的分布情况及其典型“位置”
        3.3.1 形式动词“加以”的分布情况
        3.3.2 形式动词的典型分布框架
        3.3.3 形式动词句的深层结构
    3.4 形式动词的语言特征模型和言语特征模型
        3.4.1 形式动词的语言特征模型
        3.4.2 形式动词的言语特征模型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形式动词的范围和三个次类
    4.1 传统的“二分”法
    4.2 形式动词的三个次类
        4.2.1 三十个形式动词及其分类
        4.2.2 动作类形式动词
        4.2.3 表态类形式动词
        4.2.4 存现类形式动词
        4.2.5 形式动词典型性的差异
    4.3 形式动词的单音节变体形式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非典型形式动词的论证
    5.1 “展开”和“开展”的对比
        5.1.1 “展开”和“开展”的共性
        5.1.2 “展开”的入句表现
        5.1.3 “开展”的入句表现及与“展开”的比较
        5.1.4 小结
    5.2 “感到”和“觉得”的对比
        5.2.1 “感到”和“觉得”的共性和差异
        5.2.2 “感到”和“表示”的对比
    5.3 出现类形式动词
        5.3.1 出现类形式动词的总体特征
        5.3.2 “产生”的语法特征
        5.3.3 “形成”的语法特征
        5.3.4 “构成”的语法特征
        5.3.5 “造成”的语法特征
        5.3.6 小结
    5.4 “发动”和“发起”
    5.5 形式动词“提供”
    5.6 “表示”和“提出”
    5.7 形式动词“施加”
    5.8 “实行”“施行”和“实施”
        5.8.1 三者的共性
        5.8.2 “实行”的特征
        5.8.3 “实施”的特征
        5.8.4 “施行”的特征
    5.9 形式动词“有”
        5.9.1 “有”的形式动词属性
        5.9.2 “有+VP”的整体意义
        5.9.3 “有+VP”中“有”的复杂化
    5.10 “V出”类形式动词的4个成员
        5.10.1 “V出”的研究现状
        5.10.2 “V出”的形式动词用法
    5.11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形式动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6.1 “V出”类形式动词的词汇化
        6.1.1 “V出”类形式动词词汇化的历程
        6.1.2 “V出”类形式动词的非典型性
        6.1.3 小结
    6.2 “V以”类形式动词的词汇化
        6.2.1 “V以”类形式动词的5个成员
        6.2.2 “致以”和“施以”的形式动词属性
        6.2.3 “V以”类形式动词词汇化的路径和动因
        6.2.4 “V+NP1+以+NP2”演变为“V以”类形式动词的条件
        6.2.5 小结
    6.3 形式动词“造成”的词汇化
        6.3.1 “造成”具备形式动词的句法功能
        6.3.2 形式动词“造成”的语义特征
        6.3.3 形式动词“造成”的词汇化
        6.3.4 小结
    6.4 “展开”和“开展”在汉语史上的混用及分化
        6.4.1 “展开”和“开展”的混用
        6.4.2 “开”和“展”两种组合在历史上的混用现象
        6.4.3 “展开”和“开展”的分化
        6.4.4 小结
    6.5 “给予”“给以”“予以”的词汇化情况
    6.6 “表示”的语法化——从言说动词到形式动词
        6.6.1 关于“表示”的研究现状
        6.6.2 “表示”宾语的类型
        6.6.3 “表示”和“进行”的共性及区别
        6.6.4 “表示+O”的构式压制分析
        6.6.5 小结
    6.7 “提出”“造成”的语法化以及“形成”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6.7.1 “提出”的语法化
        6.7.2 “造成”的语法化
        6.7.3 “形成”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6.8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形式动词的表达功效
    7.1 形式动词在语体方面的作用
    7.2 形式动词凑足结构的作用
    7.3 形式动词调整语义的作用
    7.4 形式动词标记焦点的作用
    7.5 “给予”“给以”“予以”表达功效的同异
        7.5.1 “给予”“给以”“予以”的共性
        7.5.2 “给以”“给予”“予以”的虚化程度
        7.5.3 “给予”类形式动词的语势差异
        7.5.4 小结
    7.6 本章结论
第八章 结语
    8.1 本文的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8.3 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滨海县精准扶贫实践中的经验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精准扶贫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精准扶贫相关概念界定
        2.1.1 扶贫相关概念
        2.1.2 粗放扶贫
        2.1.3 精准扶贫
    2.2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2.2.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2.2.3 我国五大发展理念
3 滨海县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做法及经验启示
    3.1 县域基本概况
        3.1.1 地理概况
        3.1.2 社会人文概况
        3.1.3 经济发展概况
    3.2 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做法及经验启示
        3.2.1 精准扶贫的现状
        3.2.2 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做法
4 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1 政策制定精准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4.1.2 政策执行灵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髙
        4.1.3 政策监管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改进
    4.2 思想观念层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4.2.1 长期形成的落后思想
        4.2.2 贫困户参与精准脱贫积极性不高
        4.2.3 基层扶贫人员扶贫宣传不到位
    4.3 社会层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4.3.1 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
        4.3.2 资源整合不到位
        4.3.3 社会监管不全面
5 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5.1 完善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落实
        5.1.1 规范制定扶贫政策
        5.1.2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5.1.3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5.2 提高贫困户参与脱贫的热情
        5.2.1 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等落后观念
        5.2.2 提高贫困户精准脱贫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5.2.3 扩大精准扶贫典型脱贫案例正面宣传效应
    5.3 增强整合脱贫基础力量
        5.3.1 加强精准扶贫人才队伍建设
        5.3.2 凝聚精准扶贫社会各方力量
        5.3.3 建立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
结语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网络媒体语境下的谣言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第一章 网络谣言语篇的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网络谣言语篇概念的界定
        一、什么是“网络谣言”
        二、什么是“语篇”
        三、什么是“网络谣言语篇”
    第二节 网络谣言语篇的类型
        一、按语篇语体分类
        二、按语篇模式分类
        三、按语篇意图分类
    第三节 网络谣言语篇的新特点
        一、语篇与图片、视频融合
        二、语篇篇幅较长
        三、语篇信息得以保真
    第四节 网络谣言的影响
        一、网络谣言扰乱个人生活秩序
        二、网络谣言影响社会企业组织发展
        三、网络谣言影响政府公信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网络谣言语篇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网络谣言语篇的衔接分析
        一、篇内衔接手段
        二、篇外衔接手段
    第二节 网络谣言语篇的篇际性
        一、网络谣言语篇与其他语篇的篇际关系
        二、网络谣言语篇彼此间的篇际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谣言语篇的语用分析
    第一节 网络谣言语篇的关联-顺应模式分析
        一、网络谣言语篇的生成
        二、网络谣言语篇的理解
    第二节 网络谣言语篇的言语行为分析
        一、网络谣言语篇中的言语行为类型
        二、网络谣言语篇中的间接言语行为
        三、网络谣言语篇的语力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谣言语篇的治理分析
    第一节 网络谣言语篇的治理建议
        一、重视辟谣语篇的重要作用
        二、使网络语用教育成为必修课程
        三、开辟网刊文章的媒体互评板块
    第二节 网络谣言语篇与辟谣语篇的相互对话
        一、网络谣言语篇与辟谣语篇的语力对抗
        二、网络媒体在网络谣言-辟谣语篇博弈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 ——以1949-1956年江苏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现状
        (一) 选题依据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基本研究方法
        (三) 选题基本内容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概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情概况
        (一) 新政权在全国的建立
        (二) 江苏解放和恢复建省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组织概况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概况
        (一) 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干部的决定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迅速壮大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的构成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干部队伍扩大和财政压力
        (二) 干部队伍快速扩大造成干部质量下降
        (三) 干部来源多样和团结合作问题
        (四) 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初步整顿和建设
    一、干部队伍的初步整顿
        (一) 党政机关整编
        (二) 清理和审查干部
        (三) 统一调配干部
    二、进一步确立“德才兼备”的干部任用标准
        (一) 原有干部提拔任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进一步明确“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三) 建立后备干部名单制度
    三、建立干部管理新体制
        (一) 原有干部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建立“分部”、“分级”干部管理体制
第三章 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理论和政策水平
    一、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干部
        (一) 民主革命时期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二) 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对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广泛开展
        (一) 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 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三) 大量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
        (四) 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在各地开展
    三、努力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
        (一) 始终高度重视干部的政策教育
        (二) 政策教育的广泛开展
第四章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在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干部队伍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一) 开展整风运动
        (二) 整顿党的组织
        (三) 在“三反”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四) 在“新三反”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三、加强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
        (一) 坚决纠正干部强迫命令作风
        (二) 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三) 正确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四、建立干部监督约束机制
        (一) 成立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二) 成立各级人民监察委员会
        (三) 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的起步
第五章 迅速提高干部队伍的文化水平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文化基本情况
        (一) 干部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二) 干部文化素质低的不利影响
    二、干部文化教育方针和政策的确立
        (一) 中国共产党对干部文化教育始终高度重视
        (二) 干部文化教育方针、政策的确立
    三、干部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
        (一) 干部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二) 各地干部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
    四、干部文化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 迅速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文化水平
        (二) 有效提升干部工作能力
        (三) 促进干部工作作风的改进
第六章 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干部队伍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专业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
        (一) 专业干部数量上严重缺乏
        (二) 专业干部专业水平普遍较低
        (三) 专业干部队伍管理不规范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专业干部队伍建设
        (一) 中国共产党对专业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
        (二) 专业干部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三、加强干部的专业学习和教育
        (一) 建立各种专业干部学校
        (二) 依托高等院校开展干部专业教育
        (三) 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培训班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党报效应”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理论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1、研究的热点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抽样法
        2、文献法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2、新华日报的特质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2、“头版难题”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1、意识形态导向
        2、改版与变化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一、党报头版头条
        1、地位及重要性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二、从农村到城市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2、城市社会的来临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1、“公”与“私”的宣传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2、“维稳观”的三阶段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1、从强力到困境
        2、“打死老虎”现象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话语”辨析
        2、话语模式
        3、话语折射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8)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村基层党建研究 ——以江苏省射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资料来源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概述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党的建设
        (一)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二) 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建的新要求
    二、射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概况
        (一) 基层党组织情况
        (二) 基层党员情况
    三、射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概述
第二章 射阳县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主要措施和存在问题
    一、射阳县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主要措施
        (一) “双强”、“双带”、“双提升”
        (二) “党支部+合作社”模式
        (三) 党代会常任制度
        (四) 保持纯洁性,升华“评定升”
        (五) 建立“镇—村—个人”三级工作机制
    二、射阳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
        (一) 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目标
        (二) 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工作能力
        (三) 推动射阳县新农村建设
    三、从新农村建设视野看射阳县农村基层党建存在问题
        (一) 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
        (二) 基层党组织制度体系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三) “两委”关系不协调影响新农村建设
        (四) 村级财力较弱,不能保证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加强射阳县农村基层党建的思考
    一、射阳县农村基层党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 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
        (二) 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意识淡化
        (三) 党员队伍结构不完全合理
        (四) 制度存在一定漏洞和缺失
        (五) 村级经济力量薄弱
    二、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 夯实经济基础,为基层党建科学化提供经济保障
        (二) 密切联系群众,为基层党建科学化提供群众基础
        (三)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基层党建科学化提供人才保障
        (四) 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为基层党建科学化提供路径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广场意义的演变
    三、空间、权力的界定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五、研究主题、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人民广场前尘回顾
    第一节 权力角逐下的跑马厅
    第二节 跑马厅——新型公共空间的出现
    第三节 微型公共政治舞台——权力的显性展示
    第四节 体育休闲娱乐之所——权力的隐性渗透
    第五节 跑马厅的衍生空间
第二章 空间生产与权力敞视
    第一节 “政治化”广场的生产
    第二节 城市市民广场的重构
    第三节 广场空间品质的进深解读
第三章 单音独鸣与众声喧哗
    第一节 庆典仪式:政治狂欢的集体记忆
    第二节 泛政治化宣传的形成与消解
    第三节 展览:观看的单一到多元
    第四节 体育:革命化向休闲化的演进
    第五节 娱乐的遮蔽与启封
第四章 广场空间的控制与对抗
    第一节 广场“规训”:权力的控制
    第二节 广场管理下的遵从与挑战
    第三节 非常态:广场的异质活动
    第四节 案例分析:摊贩与黑车管理下的生存博弈
第五章 人民广场的叙事与扩散
    第一节 广场叙事与印象
    第二节 人民广场的扩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基本问题
    一、党内选举的一般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相关概念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与党内民主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认同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内涵、构成机制与现实功能
        (一)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内涵
        (二)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构成机制
        (三)党内选举科学化的现实功能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评价标准的理论分析
        (一)价值理性标准
        (二)工具理性标准
        (三)选举技术的可行性标准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选举理论与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内选举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内选举的理论论述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党内选举理论的发展
    二、苏联共产党党内选举的裂变轨迹
        (一)以任命制代替选举制的无奈之举
        (二)干部任命制的绝对化
        (三)干部更换制的浅尝辄止
        (四)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历史倒退
        (五)党内选举改革的无功而返
        (六)苏联共产党党内选举的教训
    三、越南共产党党内选举的探索性改革
        (一)坚持一党领导体制不动摇
        (二)杜绝干部职务终身制
        (三)提高党内高层差额选举的比例
        (四)注重候选人提名程序的多样化
        (五)开展基层与地方试点党委书记直选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选举实践的历史启示
        (一)必须重视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
        (二)党内选举科学化必须坚持党内团结
        (三)党内选举科学化必须结合特定国情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的历史发展与科学化创新
    一、第一个三十年阶段:党内选举的逐步确立与形成
        (一)建党之初党内选举的初步尝试
        (二)大革命时期党内选举的初步形成
        (三)局部执政时期党内选举的进一步实践
    二、第二个三十年阶段:党内选举在曲折中发展
        (一)建国初期至八大前后党内选举的充分发展
        (二)“左”倾错误占主导地位时期党内选举的严重扭曲
    三、第三个三十年阶段:党内选举与改革开放互动共进
        (一)改革开放初期党内选举的恢复与重建
        (二)党的十三大后党内差额选举的制度化
        (三)党的十六大后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有益探索
    四、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创新案例
        (一)村党支部书记党内选举模式的创新
        (二)乡镇党委“公推直选”党内选举模式创新
        (三)地方县市委书记党内选举模式创新
        (四)中央政治局与中央委员党内选举模式创新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中的问题透视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的一般流程
        (一)中央层级党内选举流程
        (二)地方层级党内选举流程
        (三)基层党内选举流程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存在的问题
        (一)党内选举理念创新性不足
        (二)党内选举制度系统性缺乏
        (三)党内选举程序民主性偏失
        (四)党内选举的组织控制功能过于凸显
    三、影响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历史传统方面的原因
        (二)制度化方面的原因
        (三)党内民主选举素质方面的原因
        (四)民主集中制运用偏差方面的原因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改革战略构想
    一、改革的条件:营造宜于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
        (一)推进党内选举文化的创新,改善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政治文化环境
        (二)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发展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协商讨论环境
        (三)加强对党内“一把手”的制约,保障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民主监督环境
    二、改革的宏观路径:坚持“顶层设计”下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发展
        (一)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渐进式发展
        (二)自下而上的递进发展
        (三)自上而下的推动发展
        (四)“顶层设计”主导下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发展的实现方式
    三、改革的中观路径:建构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配套制度体系
        (一)制定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总则条例》
        (二)建立专职的党内选举工作管理机构
        (三)改革基层党内选举中的选区划分制度
        (四)建立党内选举监督制度
    四、改革的微观路径:完善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改进党内选举候选人提名办法
        (二)变革候选人介绍方式
        (三)调配党代表的结构比例
        (四)推动县级层面的党内直接选举
        (五)落实党内竞争性差额选举
        (六)严格实行党内领导干部任期制
        (七)明确禁止不规范的选票设计和投票程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四、射阳培训千名协会主席(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D]. 杨方. 扬州大学, 2021(02)
  • [2]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D]. 张雅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的原型范畴及其演变机制[D]. 高逢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4]滨海县精准扶贫实践中的经验分析与对策研究[D]. 周岚. 扬州大学, 2018(06)
  • [5]网络媒体语境下的谣言语篇研究[D]. 安方琦.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0)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 ——以1949-1956年江苏省为中心[D]. 周竞风. 南京大学, 2017(04)
  • [7]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8]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村基层党建研究 ——以江苏省射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个案[D]. 严文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9]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D]. 钟靖.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10]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研究[D]. 李芳云. 曲阜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射阳培训千人协会会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