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地产迎接资本年(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1](2020)在《浅析现阶段北京市中小型房企的生存发展》文中指出当前经济新常态进程中,各行各业转型速度加快。房地产企业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国家明确"房住不炒"的房地产政策基调,房地产行业的生存发展形势日益严峻。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在进行全新城市格局的重塑,大力疏解促,作为北京市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已经到了转型发展的最紧要关头。
李每文[2](2019)在《“营改增”对资本有机构成和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Organic Composition of Capital,OC)理论建立在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不变资本(Constant Capital,C)和可变资本(Variable Capital,V)学说的基础之上,其定义是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计算方法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值。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仅反映了资本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和作为可变资本的劳动力之间的关系,也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变动与劳动力需求变化之间的影响关系,对于研究就业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营改增”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与服务的全面覆盖,更好地发挥了税收的中性作用。增值税“道道征税、层层抵扣”的特点,克服了营业税重复征税和不能抵扣的弊端。“营改增”有利于促进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对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经营模式,改变了市场中各类资本的相对价格,影响企业投资创新与雇佣行为。本文以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为指导,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评估“营改增”在引导企业技术改造以及就业方面产生的政策效果。“营改增”的实施是否促进了劳动就业?还是会加剧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进而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对不同类型的行业这种影响是否会有差别?利用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此进行研究,既为我们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是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我国“营改增”的有益尝试,可以丰富关于税收与资本有机构成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框架、创新点与不足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介绍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以及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解读,然后对“营改增”与资本有机构成变动、就业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归纳等。第三章从理论角度出发,介绍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包括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趋势,资本有机构成变动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本有机构成的测算方法,结合上述理论解释“营改增”影响资本有机构成与就业的具体路径,依据上述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猜想。第四章为实证分析,以2016年“营改增”为政策背景,搜集筛选了401家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相关数据,按照行业类型将其分为工业、建筑业与房地产业、金融业与生活服务业。通过引入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营改增”对资本有机构成和就业的影响,同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验证资本有机构成与就业的关系。本文还采用安慰剂检验、变更资本有机构成测算方法以及缩短样本年限三种稳健性检验方法来强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营改增”提高了工业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增强了企业用资产替代人工的趋势,但同时也降低了服务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促进了服务业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改变了就业结构。“营改增”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稳定就业方面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最后针对“营改增”的政策效果,结合当前创新发展与稳定就业的战略需要,提出政策建议: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继续简化增值税,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此外对于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企业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其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社会就业稳定我们需要降低企业的用人负担,推动服务业发展,同时支持企业的转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石娜娜[3](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陶睿芳[4](2018)在《“云南旅游”投资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国有企业改制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试点,更多扩围至充分竞争行业”。央企华侨城通过云南世博集团间接控股云南旅游公司,以资本方式参与到省级国企改革中。通过对云南旅游公司投资价值进行分析,探究云南旅游公司值得华侨城作为现阶段投资对象的原因。而同时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推行,旅游产业面临重大转型期,传统旅游产品、服务与模式同质化程度较高,产业内现存企业的运作效率也逐渐达到了某种均势状态,如何突破传统产业束缚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自身价值,是当前旅游类上市公司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央企控股地方国企为背景,以投资价值分析为理论基础,分别对旅游行业发展态势及云南旅游公司内部经营情况进行全方位详解,将相对估值法与绝对估值法相结合,辅之以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探究云南旅游公司目前市场表现与内在价值不相符合的问题所在。根据云南旅游公司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公司价值提升的建议。最后总结出华侨城选择云南旅游公司作为投资对象的原因,同时通过前文旅游产业链条中各内在板块发展情况,反映出云南旅游公司今后推行全域旅游开发的侧重点,以小见大体现旅游行业的转型方向。
尹雯[5](2018)在《海航集团经营租赁资产证券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租赁业务作为融资性质的交易模式,其在国内外市场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特别在如飞机、船舶、医疗设施等大型设备上,租赁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资产使用方资金使用需求,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在航空领域更是航企的一种主流融资模式。航企对于飞机资产的资产证券化探索与尝试则是在租赁这种融资方式规则改变后的有效补充。对正处于快速创新发展中的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将产生重要的理论及实践影响。论文通过对相关理论依据和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经营租赁进表后对航企负债率的不利影响,结合国内外现行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情况及面试产品相关情况。针对飞机资产证券化这一新领域,以海航集团旗下航企证券化项目进行研究分析,重点以旗下C租赁公司拟计划在证券市场操作的飞机资产证券化项目的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方式,进行材料收集及数据分析,走访有关项目实际参与人和项目主导领导,并实地参与合作券商进行业务讨论,努力探索在新形势下企业实现资金融通及控制负债率双重目的下的资产证券化融资创新模式。研究表明,航空企业证券化为未来企业筹措资金,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现有资本效能,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了良好的、有效的选择方案。而引入飞机残值概念加大了基础资产规模,为该类证券化产品的一大创新,但同时因飞机残值的确认,担保及外汇管制等方面同样存在的管理机构监管问题,因此,在积极稳妥推进我国飞机资产证券化的同时,针对现有发行阻碍,亦需多方协并研究解决方案,促使项目顺利落地。
窦争妍[6](2016)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力资本积累研究》文中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带来的低成本优势逐步成为制造业大国,近年来随着新工业革命到来各国制造业实施转型升级的新战略、对制造业人力资本的加速积累和全球竞争,中国需要积极应对。同时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脱胎于农耕社会的快速不平衡发展的制造业产出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水平的需求,需要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式的增长方式转型,从产业低端向中高端升级,迎接互联网+经济的到来。结合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和对比印度、韩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发展实践,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中的紧迫问题。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不可逾越,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备现实基础也可解发展之困境,且已经呈现良好的转型升级的趋势,当务之急是发挥人力资本的效应,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不仅需要技术创新领军型人才的积累,需要管理型人力资本的积累,更需要技术技能人力资本积累,形成适应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制造业产业大军。已有的研究更多关注创新科技人才,关注企业家才能,论文选题关注的焦点在于支撑制造大国和强国的广大的制造业技术技能人力资本的积累。论文在运用经济增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力资本等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力资本的内涵、性质、分类,梳理了制造业发展中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模式、路径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符合产业演进的规律,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具有溢出效应和边际收益递增效应,不仅可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还能解决收入分配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这部分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选题的视角和意义。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效应,论文通过大量的数据从供给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人力资本的积累情况,对比分析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的状况,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人力资本积累的市场模式,但在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仅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也会引发社会问题。通过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层层递进分析了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中教育培训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性失衡问题、积累模式和运行机制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制造业人力资本技能不足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了影响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的具体因素,既有宏观层面的政策和资源导向因素、文化和价值观因素,又有企业微观层面的激励机制和人力资本管理问题,也有教育的导向和结构问题。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演进中没有形成相匹配的数量庞大、技能结构合理的制造大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又带来对人力资本需求的新变化,论文采用规范与实证、对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中的数量、结构和质量变化,深入分析技能高移的需求,并用灰色关联法进行测算。论文对比分析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发展人力资本积累的模式、路径等实践经验和做法,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厘清中国制造业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脉络,提出加速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的新路径。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通过政策、资源导向形成协同发展的校企双主体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制造业在国家的引导下准确定位,发挥人力资本积累的主体作用,开展人力资本管理,开展精造和智造;教育的变革既要考虑国家的长远的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工业化的路径,又要针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探索建立与产业协同的动态调整的人力资本积累路径。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本积累,新常态下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增长需要人力资本的支撑,拉动满足消费新需求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样需要人力资本的提升,论文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以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对策,具有深刻丰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铁马[7](2015)在《新常态下的地产金融新思维》文中研究指明在张保国看来,房产市场理性了,不等于没有机会了,恰恰相反,真正理性的市场才是一个常态的市场。今天很多人都会把"新常态"这个词挂在嘴边,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这已经成为共识。但新常态到底是什么?长富汇银董事长张保国对"新常态"如此定义:新常态就是非常态,不是正常状态。"市场在变化,这样的状态,或者说这样的一种形式需要所有基金管
于亮[8](2014)在《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领域的竞争可谓日新月异。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银行体系是否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际金融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各国的监管当局在监管理念、监管手段、监管目标以及监管框架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国际银行监管领域正在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在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银行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和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自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银监会为主体、人民银行及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银行监管框架体系。经过十年的发展,银行监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证明了我国的银行监管体系框架是基本有效的,但是相比国际标准和行业发展要求来看,我国的银行监管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随着银行业混业发展趋势的加剧和国际上金融危机的爆发愈加频繁,这一监管体系框架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对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文章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历史变迁、发展现状及体系框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账面指标,包括银行的总体规模、资产质量、盈利水平、抵御风险能力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银行业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否意味着我国银行监管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呢?本文随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来源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取得的成绩一部分源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较高的存贷利率差水平和一些政策性扶持等外生变量的共同作用。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近年来,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日益壮大,逐渐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影子银行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但也有可能引发潜在的风险。本文对影子银行体系及其脆弱性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实证分析,指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较晚,规模较小,引发危机的可能性很小,目前不会成为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但也不能放松对其监管。第二,随着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不断加剧,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已经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通过对国外资本账户开放与银行业发生危机的实证研究,得出资本账户的开放与银行业危机的发生并没有显着的关联,并进一步说明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必然性。第三,本文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实践进行了梳理,对资本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国的资本监管是有效的,符合巴塞尔委员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但在一些方面还有待加强。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资本监管的有效性还存在很多问题,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第四,本文还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内涵进行了说明,并根据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对系统性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引起系统性风险的一些宏观经济变量,指出了目前中国银行体系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高额的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泡沫、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等,对银行体系可能带来巨大的冲击,监管当局应密切监管,加强防范。第五,针对我国可能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我国银行监管当局该如何化解,文章中列举了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优势与不足,为化解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提供了解决方案。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改变了全球的金融面貌,并对全球银行体系造成了巨大损失。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监管改革。本文通过对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监管改革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得出了国际监管改革的潮流和趋势,为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为了防止类似危机的再次上演,《巴塞尔协议Ⅲ》正式出台。本文对《巴塞尔协议Ⅲ》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该协议的出台可能对中国银行业监管带来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在对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后,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同时,对于我国如何防范各种系统性风险,如何制定符合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框架体系,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如何监管,如何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如何构建适合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基础环境等方面,都提出了有针对性、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为防范金融风险在我国银行体系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刘颖[9](2014)在《产业转型升级与税制优化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竞争力视角》文中指出从发展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可知,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的结构主导型经济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经济全球化从其实质来看,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国家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也正是国家如何刺激产业升级和创新的关系。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制造业国家、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和联系日益加深。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革、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变化,国际分工格局也出现新的趋势。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①税收制度通过对劳动力、资本和生产率施加影响进而对一国的物质生活水平产生影响,通过对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利益配置调节来实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节作用,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当前税制所面临的外部大环境已经从如何促进“增长”转变为如何适应并促进“转型”,从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应该如何促进税制的优化,形成怎样的税制结构,才能建立一个融收入功能与调控功能为一体、充分发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税制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竞争力视角,首先应用并拓展迈克尔·波特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理论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集聚、企业结构战略与竞争等四个方面阐述税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动作用机制,从激励引导和矫正作用方面突出税制所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其次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今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动态匹配是发展目标,揭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通过对税制演进与产业结构变化做关联性分析,指出产业结构所体现的经济结构制约着税制结构的发展演变,而税制是否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对于产业结构的顺利发展演进同样具有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随后研究重点是分析税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效应,从我国税制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集聚、中小企业发展效应等方面,对当前税制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进行具体分析,认为税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低税负正向激励不足,以高税负的约束机制实施的税制也严重缺失,同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本文还对税制与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案例分析,通过建立VAR模型对我国主要税种与二、三产业增长关系进行验证,从实证结果得出各主要税种都存在进一步改革空间的结论;以浙江省为案例,从产业税收构成分析浙江省产业结构主要问题,并从亩产税收视角对浙江省传统产业、集聚性较强产业——绍兴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分析,认为地方可以运用适当的税收政策工具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税制结构有不断趋同的发展趋势,为此本文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税制进行国际比较与借鉴。在总结各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税制基础上,最后本文提出税制优化路径并围绕具体税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调整要素结构来看,实施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战略以及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税制优化;从调整需求结构来看,实施有利于扩大内需、调整投资结构与方向、发展贸易平衡战略的税制优化;从促进产业集聚来看,实施促进产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税制优化;从产业组织结构来看,实施鼓励与扶持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税制优化。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以提高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竞争力为切入点,围绕迈克尔·波特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钻石理论模型展开分析,从模型中的辅助性要素——“国家税收制度”如何对决定产业竞争优势四个关键要素发挥促进作用的视角出发,结合管理学、产业经济学以及税收经济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探讨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税制优化路径。二是研究工具的创新。近年来已有的实证分析更多地是对主要税种与GDP(或地区GDP)建模研究,但是对于各个税种与主要产业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较少。本文通过分析产业税收的税种来源构成,根据主要税种与各产业增加值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检验得出结论,认为在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尤其是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等方面,五大主要税种还存在较大的改革优化空间。三是研究论据的创新。2008年金融危机后,“浙江模式”所面临的产业转型升级要求非常迫切,浙江省产业结构呈现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现实性。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税收结构进行分析,以传统制造业(纺织业)为例、从亩产税收视角对税收政策促进产业升级做阐述,认为税制可以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封小霞[10](2014)在《基于EVA的Q银行业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必须具备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业绩衡量指标,克服了传统指标的缺陷,在西方大型公司和商业银行价值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企业业绩评价的核心指标。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表明,资本实力以及股东价值,正取代资产规模成为评价银行绩效的主流标准,将风险和资本割裂开来的发展战略最终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经济增加值引进了经济资本的概念,科学地将风险和资本紧密挂钩,能更好地解释银行业真正价值的创造。2012年GDP增速台阶式下降,企业利润应声而降。银行业相继也增加经济下行风险。Q银行作为一家我国上市银行,在目前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背景下面同样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Q银行建立一套精准的业绩评价标准,灵敏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企业业绩评价理论进行分析,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入手,说明传统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基于业绩评价的基本原则,引入经济增加值概念及计算方法,综合阐述了EVA的优势与作用,其次给出商业银行EVA会计调整公式,包括商业银行税后净利润、风险资本公式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在此基础上选取Q银行作为案例,根据其财务报表经营状况基于EVA方法对Q银行进行业绩评价。然后对Q银行的业绩评价效果进行分析,指出了Q银行实施EVA业绩评价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出了Q银行实施EVA业绩评价可能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比较研究和计算分析结果得到本文的主要结论。和传统业绩指标相比,EVA能更准确的衡量企业经营的业绩。引入EVA管理,可以改变企业经营的、成败观和盈亏观通过这种改变,来改变经营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可以使经营者们对投资和占用公司资源持更加慎重的态度,从而可以使公司的投资更加合理,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更加有效。
二、房地产迎接资本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房地产迎接资本年(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现阶段北京市中小型房企的生存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小型房企定义及特点分析 |
(一)自有资金少,融资能力有限 |
(二)营销效果差,营销能力不足 |
(三)品牌影响小,品牌价值不高 |
二、边缘化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现状 |
三、北京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发展阶段对房地产有巨大影响 |
(二)国家行业政策变化对房地产有巨大影响 |
(三)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对房地产有巨大影响 |
(四)北京作为首都定位变化对房地产有巨大影响 |
四、国内名牌房企转型路径的探讨与分析 |
(一)万达———依托自身品牌和价值优势,坚定轻资产路径 |
(二)恒大———挥舞支票跨领域转型,进入体育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
(三)碧桂园———从本行业建筑着眼,大举投资智能机器人领域 |
(四)万科———“收敛聚焦,巩固提升基本盘”,依托地产开展业务线 |
五、中小型房企转型的可行性路径 |
(一)定位下沉,深耕三、四线市场 |
(二)大力挖掘存量资产价值,提高自身价值 |
(三)通过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的变革和创新转型求得生存发展 |
1.参与政策性住房的开发与建设 |
2.参与特色小镇、共享度假小院等项目的实施 |
3.定制性房屋服务,培育、开发个人高端市场 |
四、结论 |
(2)“营改增”对资本有机构成和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资本有机构成概念的理解 |
第二节 “营改增”对资本有机构成影响的研究 |
第三节 “营改增”对就业影响的研究 |
第四节 资本有机构成与就业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五节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营改增”对资本有机构成和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营改增”影响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营改增”影响就业的理论分析 |
第四节 研究假设 |
第四章 “营改增”对资本有机构成和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双重差分模型简介与设定 |
第二节 变量设计与样本选取 |
第三节 描述性统计、豪斯曼检验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四节 回归分析结果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来源 |
1.2.1 垄断优势论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价值链理论 |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难点和不足 |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走出去”战略 |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3.2.1 国美进军香港 |
3.2.2 苏宁的国际化 |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模型设计 |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5.1 “走出去”战略 |
5.1.1 “走出去”的内涵 |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5.1.3 “走出去”的概况 |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6.1 跨境电子商务 |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
6.1.2 跨境网络零售 |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6.6.4 改进物流效率 |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1 “一带一路”倡议 |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8.2.1 中亚五国 |
8.2.2 东南亚十一国 |
8.2.3 南亚八国 |
8.2.4 独联体七国 |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云南旅游”投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投资价值分析理论 |
2.2 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
2.2.1 相对估值模型 |
2.2.2 绝对估值模型 |
2.2.3 估值模型实用性分析 |
第3章 “云南旅游”经营现状分析 |
3.1 “云南旅游”公司概述 |
3.2 旅游行业PEST分析 |
3.2.1 旅游行业总体分析 |
3.2.2 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
3.3 “云南旅游”公司SWOT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会 |
3.3.4 威胁 |
3.4 “云南旅游”财务分析 |
3.4.1 偿债能力分析 |
3.4.2 营运能力分析 |
3.4.3 盈利能力分析 |
3.4.4 成长能力分析 |
第4章 “云南旅游”投资价值分析 |
4.1 相对估值模型的投资价值分析 |
4.1.1 相对估值模型的选择 |
4.1.2 可比公司的选择 |
4.1.3 估值分析 |
4.2 绝对估值模型的投资价值分析 |
4.2.1 绝对估值模型的选择 |
4.2.2 折现率的计算 |
4.2.3 主要指标预测及估测 |
4.2.4 估值分析 |
4.3 “云南旅游”价值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4.1 传统板块政策设限较多 |
4.4.2 业绩提升依赖并购重组 |
4.4.3 线上资源利用不足 |
第5章 “云南旅游”价值提升建议 |
5.1 加快新业务模式探索 |
5.1.1 传统板块加快功能转变 |
5.1.2 新兴板块形成品牌输出 |
5.2 借力国企改革整合资源 |
5.2.1 构建复合产业链条 |
5.2.2 注重企改内含风险 |
5.3 利用资本市场和互联网优势 |
5.3.1 加大企业间跨界合作 |
5.3.2 加深与互联网融合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海航集团经营租赁资产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2 资产证券化理论依据和现状分析 |
2.1 资产证券化理论分析 |
2.2 国内外资产证券化发展比较 |
2.3 航空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航空企业经营租赁政策变动及影响 |
3.1 租赁种类分析 |
3.2 飞机租赁市场与资产证券化现状 |
3.3 新租赁准则对航空企业的影响 |
3.4 新租赁准则下航空企业的会计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海航租赁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 |
4.1 海航集团资产证券化的背景 |
4.2 C租赁飞机租赁证券化案例研究 |
4.3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
4.4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力资本积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人力资本积累:理论诠释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从萌芽到成熟:人力资本理论的渊源 |
第二节 分歧和融合:人力资本分类和性质的探讨 |
第三节 丰富和创新: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和路径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人力资本积累的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必经之路 |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符合工业化发展的演进规律 |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
三、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
第二节 人力资本积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分析 |
一、人力资本积累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 |
二、人力资本积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边际收益递增效应分析 |
三、人力资本积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溢出效应分析 |
四、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多重性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历史和现状分析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分析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中存在的问题 |
一、制造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
二、制造业人力资本结构性失衡 |
三、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模式与投资运行机制不畅 |
四、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的技能短缺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因素分析 |
一、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受制于宏观的政策和资源导向 |
二、制造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低 |
三、制造业劳动力市场与资源结构性特点的影响 |
四、制造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设计不完善 |
五、影响制造业技能人力资本积累的具体因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力资本需求变化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人力资本需求变化分析 |
一、人力资本需求数量变化分析 |
二、人力资本需求结构变化分析 |
三、人力资本技能高移的质量需求变化分析 |
四、人力资本需求波动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力资本需求预测 |
一、预测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
二、中国人力资本需求总量预测 |
三、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需求预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造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本积累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德国制造业发展中人力资本积累的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日本制造业发展中人力资本积累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三节 美国制造业发展中人力资本积累的经验及启示 |
第四节 各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建加快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的新路径 |
第一节 政府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本积累的顶层设计 |
一、政府加快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导向 |
二、政府加快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的资源导向 |
第二节 制造企业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路径 |
一、制造企业明确发展定位,重视人力资本积累 |
二、制造企业重构人力资本积累的激励机制 |
三、制造企业加强培训,完善人力资本管理 |
第三节 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协同的教育变革 |
一、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投资模式优化 |
二、职业教育变革是加速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8)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银行监管的含义及目标 |
1.2.2 银行监管理论述评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1.3.1 银行业的公共产品特征 |
1.3.2 银行业的不完全竞争 |
1.3.3 银行业的信息不对称 |
1.3.4 银行业的负外部性 |
1.3.5 委托代理问题 |
1.4 论文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4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演变历程 |
2.1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历史变迁 |
2.1.1 监管萌芽阶段(1949—1983 年) |
2.1.2 单一监管阶段(1983—1992 年) |
2.1.3 整顿型监管阶段(1992—1994 年) |
2.1.4 法制化监管阶段(1994—2003 年) |
2.1.5 专业型监管阶段(2003 年至今) |
2.2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框架 |
2.2.1 外部监管 |
2.2.2 内部控制体系 |
2.2.3 行业自律组织 |
2.2.4 市场约束体系 |
2.3 中国商业银行账面主要监管指标分析 |
2.3.1 银行业总体规模迅速膨胀 |
2.3.2 资产质量显着提高 |
2.3.3 银行整体盈利水平提升 |
2.3.4 抵御风险能力显着增强 |
2.4 中国商业银行业绩来源分析 |
2.4.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溢出效应 |
2.4.2 较高的利率差水平 |
2.4.3 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 |
2.4.4 政策性扶持与增量稀释降低了不良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阶段中国银行业监管面临的挑战 |
3.1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监测 |
3.1.1 影子银行体系概述 |
3.1.2 影子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分析 |
3.1.3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实证分析 |
3.2 资本项目开放与银行业危机的实证研究 |
3.2.1 资本账户开放的内涵 |
3.2.2 资本账户开放与银行业危机的实证研究 |
3.2.3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必然性 |
3.3 中国银行业监管中资本监管的有效性问题 |
3.3.1 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内涵及实践 |
3.3.2 从微观视角分析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有效性 |
3.3.3 从宏观视角分析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有效性 |
3.4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问题研究 |
3.4.1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内涵 |
3.4.2 银行系统性风险成因及实证分析 |
3.4.3 中国银行体系面临的主要系统性风险 |
3.5 中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优势与不足 |
3.5.1 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 |
3.5.2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的优势 |
3.5.3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的不足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改革实践及启示 |
4.1 美国银行监管改革实践 |
4.1.1 美国银行监管的反思 |
4.1.2 美国银行监管改革的主要举措 |
4.1.3 对美国银行监管改革的评析 |
4.2 英国银行监管改革 |
4.2.1 英国银行监管改革的历程 |
4.2.2 英国银行监管改革新框架及措施 |
4.2.3 对英国银行监管改革的评价 |
4.3 欧盟银行监管改革 |
4.3.1 欧盟银行监管改革方案的出台 |
4.3.2 欧盟银行监管改革方案新框架 |
4.3.3 对欧盟银行监管改革的评价 |
4.4 《巴塞尔协议Ⅲ》的颁布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
4.4.1 《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背景——次贷危机的爆发 |
4.4.2 解读《巴塞尔协议Ⅲ》 |
4.4.3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可能影响 |
4.5 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4.5.1 重新确立监管的内涵 |
4.5.2 注重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
4.5.3 加强银行业的内部控制 |
4.5.4 建立健全同业自律机制 |
4.5.5 加强消费者的保护和引导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 |
5.1 进一步完善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框架体系 |
5.1.1 高度关注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 |
5.1.2 重视资本账户开放的基础环境建设 |
5.1.3 大力推进监管体制改革 |
5.1.4 建立健全现代银行制度 |
5.1.5 积极推进银行监管全球化 |
5.2 制定符合我国资本监管的政策框架体系 |
5.2.1 明确我国资本监管的总体目标和框架 |
5.2.2 充分认识我国资本监管的复杂性与局限性 |
5.2.3 为资本监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5.3 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制度 |
5.3.1 明确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主体 |
5.3.2 严格监管国有大型金融机构 |
5.3.3 认清现阶段我国系统性风险和国际成熟市场的差异 |
5.3.4 明确信息共享机制和政策的协调配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产业转型升级与税制优化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竞争力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税制优化问题 |
1.2.2 产业结构、税制与经济增长关系 |
1.2.3 产业结构与税制、税制结构的互动关系 |
1.2.4 税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1.2.5 小结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4.1 产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界定 |
1.4.2 税制与税制优化的概念界定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产业转型升级与税制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2.1 产业分类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
2.1.1 产业分类方法 |
2.1.2 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
2.2 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依据 |
2.2.1 产业结构演变模式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与钻石体系 |
2.2.3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2.3 税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分析 |
2.3.1 生产要素 |
2.3.2 需求条件 |
2.3.3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 |
2.3.4 企业结构、战略与竞争 |
2.4 税制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定位 |
2.4.1 积极作用 |
2.4.2 局限性 |
3. 产业结构演变与税制变迁的实践互动 |
3.1 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1 世界产业结构发展规律 |
3.1.2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 |
3.2 税制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联分析 |
3.2.1 世界税制发展规律 |
3.2.2 我国税制发展及现状 |
3.2.3 税制变迁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联分析 |
4. 我国税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分析 |
4.1 税制对生产要素的效应分析 |
4.1.1 生产要素 |
4.1.2 税制与生产要素调整的适应性分析 |
4.2 税制对需求结构的效应分析 |
4.2.1 需求情况 |
4.2.2 税制与扩大内需的适应性分析 |
4.3 税制对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 |
4.3.1 产业关联度 |
4.3.2 税制与产业集聚的适应性分析 |
4.4 税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
4.4.1 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 |
4.4.2 税制与中小企业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
5. 税制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证检验与案例分析 |
5.1 主要税种与二、三产业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1.1 变量选取与平稳性检验 |
5.1.2 模型设立与估计 |
5.1.3 实证检验的主要结论 |
5.2 税制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案例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
5.2.1 浙江省产业结构概况 |
5.2.2 浙江省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基于产业税收视角 |
5.2.3 浙江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基于亩产税收视角 |
6.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税制:国际比较与借鉴 |
6.1 21世纪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特征 |
6.1.1 产业结构高科技化 |
6.1.2 呈现经济服务化趋向 |
6.1.3 垂直专业化分工深化 |
6.1.4 产业生态化趋势日益显现 |
6.2 国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税制 |
6.2.1 促进资源环境保护的税制 |
6.2.2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制 |
6.2.3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制 |
6.2.4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制 |
6.3 经验与启示 |
6.3.1 保护资源环境的税制经验与启示 |
6.3.2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制经验与启示 |
6.3.3 推进服务业发展的税制经验与启示 |
6.3.4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制经验与启示 |
7.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税制优化路径研究 |
7.1 调整要素结构的税制优化 |
7.1.1 优化资源环境税制 |
7.1.2 实施创新驱动税制 |
7.1.3 提升人力资本税制 |
7.2 调整需求结构的税制优化 |
7.2.1 扩内需促消费的税制优化 |
7.2.2 调整投资方向与结构的税制优化 |
7.2.3 发展贸易平衡战略的税制优化 |
7.3 促进产业集聚的税制优化 |
7.3.1 税制应有利于强化企业垂直关联 |
7.3.2 税制应支持物流业加快发展 |
7.3.3 税制应支持劳动力要素流动 |
7.4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制优化 |
7.4.1 制定针对性税收法律法规 |
7.4.2 降低中小企业税收负担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基于EVA的Q银行业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企业业绩评价理论分析 |
2.1 传统业绩评价理论 |
2.1.1 业绩评价基本原则 |
2.1.2 传统业绩评价特点 |
2.2 基于 EVA 的业绩评价理论 |
2.2.1 EVA 基本概念 |
2.2.2 EVA 计算方法 |
2.2.3 EVA 优势与作用 |
第三章 基于 EVA 的商业银行业绩评价方法 |
3.1 EVA 计算过程的会计调整 |
3.2 商业银行 EVA 会计调整公式 |
3.2.1 商业银行税后净利润 |
3.2.2 商业银行风险资本公式 |
3.3 银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
第四章 基于 EVA 的 Q 银行业绩评价案例分析 |
4.1 Q 银行业务概况 |
4.2 Q 银行 EVA 业绩评价过程 |
4.2.1 Q 银行税后净利润(NOPAT)的计算 |
4.2.2 Q 银行经济资本的计算 |
4.3 银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
4.4 Q 银行 EVA 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
4.5 提升 Q 银行经济增加值的途径分析 |
4.6 EVA 与传统业绩评价结果比较 |
第五章 基于 EVA 的 Q 银行业绩评价效果分析 |
5.1 EVA 业绩评价方法优点分析 |
5.2 Q 银行实施经济增加值绩效评价的积极作用 |
5.3 Q 银行中实施 EVA 可能遇到问题探究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房地产迎接资本年(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现阶段北京市中小型房企的生存发展[J]. 张健. 中国集体经济, 2020(09)
- [2]“营改增”对资本有机构成和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D]. 李每文.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6)
- [3]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4]“云南旅游”投资价值研究[D]. 陶睿芳. 南昌大学, 2018(12)
- [5]海航集团经营租赁资产证券化研究[D]. 尹雯.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6]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力资本积累研究[D]. 窦争妍.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2)
- [7]新常态下的地产金融新思维[J]. 铁马.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15(12)
- [8]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D]. 于亮. 吉林大学, 2014(09)
- [9]产业转型升级与税制优化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竞争力视角[D]. 刘颖. 江西财经大学, 2014(12)
- [10]基于EVA的Q银行业绩评价研究[D]. 封小霞.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