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车的“小”与零部件的“大”(论文文献综述)
欧其北[1](2022)在《汽车与零部件装配的质量控制及优化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市场。要提高汽车的性能与质量,就必须处理好汽车与零部件之间的关系,提高汽车装配的质量。同时,须对现有问题加以改进,并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结合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汽车与零部件装配的质量控制及有效的优化措施,供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参考。
郜红虎[2](2020)在《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汽车工业拉动下,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蓬勃发展,而作为保障汽车行业健康运作的零部件物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成本过高;其次,未形成系统与规模化的信息体系,造成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欠佳;再者,汽车工业发展与竞争的加剧、新型车辆的研发周期大幅度缩短对零部件物流服务质量标准要求更高;与此同时,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零部件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物流资源急需整合。科学的决策机制是决定整合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机制,对实现零部件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以汽车零部件物流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的整体出发,以汽车零部件物流服务集成商为决策主体,构建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模深入研究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运作机制设计、整合的演化特征以及整合的绩效测度水平等相关问题,并结合西南地区某汽车零部件物流服务集成商进行实例和仿真分析。本研究主要创新点概括如下:(1)构建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体系结构。本研究借鉴云服务思想,构建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体系框架,并从服务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角度解释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为使零部件物流整合的效益最大化,本研究从价值共创的逻辑出发,对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模型进行了设计,即通过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运作、演化和绩效评价机制解决汽车零部件物流供需匹配、调节和反馈等问题。(2)从供需视角设计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运作机制。本研究结合汽车零部件物流供需方的特征,即零部件物流客户的需求属性、物流服务提供方的资源属性,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通过骨干粒子群算法对任务与资源匹配建模与全局寻优;运用Shapely值法和熵权-Topsis对合作所得收益进行分配与修正;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单委托方多代理方的质量激励机制,并在考虑客户满意度的基础上对质量激励机制进行了优化。(3)揭示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动态演化特征。通过对参与整合汽车零部件物流企业的合作行为博弈演化分析发现,当不合作产生的收益无法弥补成本时,整合将顺利进行,合理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有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在对物流服务质量行为博弈演化过程分析中发现,通过引入动态惩罚相对固定惩罚更有益于参与整合的零部件物流企业的质量演化行为收敛;在系统演化问题方面,利用协同学理论分析了整合系统序参量演化过程,以自组织的涨落理论对整合系统功能的演化特征进行了解释。(4)明晰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绩效水平。绩效评价是对整合效果的总体衡量,本研究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具体程度进行量化,在融入信息技术、客户需求导向、资源供给属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数据包络与模糊层次分析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进行了验证,以期对整合效果进行衡量与反馈。图55幅,表30个,参考文献259篇。
姚家璇[3](2020)在《安吉汽车物流公司运输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内汽车物流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环境下,我国真正融入到了世界经济的大潮中。近几年,中国的汽车物流行业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革,在竞争中与国际接轨,汽车物流格局呈现出“硝烟四起,群雄争霸”的局面。在此情况下,企业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现有条件下对企业系统进行部分优化改革,成为企业在经济大潮中占得一席之地的重中之重。因此,论文基于甩挂运输,通过对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通过技术和理论等手段为其发展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首先,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对车辆运输管理、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平台和模型研究、甩挂运输及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和路径优化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为其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其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下文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再次,论文在宏观方面对该公司对运输模式进行变革,在信息平台方面给出了优化建议;应用了“一车两用”模式,分析了两用车新型转运工具——微箱的设计思路、优点等方面,同时模拟了微箱视图及开放式车体装载后的效果,并建立了微箱返程式甩挂运输的甩挂半径模型;对运输网络进行优化,给出了运输路径方面的建议。最后,对优化前后的两种情况进行数据求解计算,充分证实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并对以上三章做的优化进行总结,并说明论文的创新点,对以后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论文努力实现安吉物流点、线、面的协调统一,结合安吉物流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了工程、管理、经济等不同领域的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主要包括Autoload积载配载软件、AutoCAD、VRPTW模型、VB程序语言、Visio绘图软件、Solidworks软件等。
王秀杰[4](2020)在《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目前处于汽车产业集群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键时期,柳州汽车工业经过近50年的建设和发展,产业集聚优势逐渐显现,已经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汽车生产基地。汽车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单纯用某种理论无法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做出科学的合理解释。本文以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系统的、动态的、全面地研究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别从要素属性、网络属性和能力属性三个维度来分析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及产生机理,构建出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模型。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等方法;在理论分析方面,主要运用管理学、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产业经济学原理,对汽车产业集群的内涵及演进动力机制、竞争优势、集群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升级策略。全文研究从以下方面展开:1、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理论的梳理和评述,对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及形成机制,集群竞争力及评价,汽车产业集群及特征等问题做出适合本文研究的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包含要素属性、网络属性和能力属性三个维度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模型。2、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分析。介绍了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概况,以及柳州汽车产业在当前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应用共词聚类分析方法,从研发能力、供应链建设能力、生产能力及市场营销能力四个方面确立了汽车产业集群能力属性的分析体系,并据此分析了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对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整体外在表现进行了全面阐述。3、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素属性分析。运用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素属性分析经典模型——Porter钻石模型,从模型六个要素方面分析了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来源及形成机制,对形成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所需的要素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4、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网络属性分析。创新性的把组织生态学引入到汽车产业集群内部协同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中,提出了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运用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了基于种群之间协同进化的汽车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基于该动力机制模型,分别分析了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内整车企业之间、整零企业之间以及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协同进化机制与特征,对形成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所需的内部动态协作网络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5、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综合考虑当前发展实力与未来成长能力的多维度、动态、综合性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把传统复杂系统决策方法AHP与一种新型元启发式优化算法Cuckoo Search相结合,构建了CS-AHP评价方法。选取与柳州市经济水平相当、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相近、地域相邻的湖南省长沙市作为参照,展开对柳州汽车产业竞争能力研究,为柳州市汽车产业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更好的进行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做出了有益的探索。6、柳州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柳州汽车产业升级策略如下:持续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持续提高集群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集成资源,持续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完善集群协调机制,持续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抓住产业变革机遇,努力推进转型升级;努力改造提升零部件产业以及努力促进人才培训与引进。
王钰[5](2019)在《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物流中的车辆调度问题及优化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运作模式的先驱者。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物流分别服务于汽车生产制造与销售,是影响汽车企业运作效率的重要环节。针对现阶段实际运营中的难题及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本文研究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物流运营中关键的车辆调度问题,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研究了根据汽车装配生产线上随时间变化的实际需求,从供应商园区到生产线边的零部件配送问题。传统的汽车零部件物流模式容易造成库存成本高、个别零部件长期滞压或突然短缺等问题,因此许多汽车企业在装配厂旁开设了供应商园区,聚集了部分零部件供应商并直接向生产线提供零部件。现有文献中缺乏考虑生产线实际需求以及供应商园区特征的相关研究。因此,针对新兴的基于供应商园区的零部件配送模式,本文研究根据有限时间范围内各零部件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关零部件的配送任务使得配送车辆的总工作时间最小,并保证各零部件在生产线边缓冲区的库存水平时刻满足上下限约束。其中,根据供应商园区特征,配送任务的工作时间包括园区到生产线的往返运输时间以及由车辆访问园区内供应商数量决定的操作及等待时间。并且,配送过程中各零部件使用供应商提供的原始包装,因此每次配送每种零部件的数量只能是其单位包装内零部件数量的整数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整数规划模型,分析了问题的难解性与可行性条件,并提出了基于列生成的优化算法。基于随机算例的数值实验和基于实际数据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能够高效地求解上述问题,从而帮助汽车企业降低供应商园区零部件物流的运营成本。其次,从整车物流中最为基础的一类配送网络出发,本文研究了城市地区的商品车配送问题。该问题考虑将商品车从一个出发仓库配送至位于该仓库所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的一组经销商。针对该问题的特征,本文定义了商品车的配送价值与拼车成本。其中,配送价值越大表示商品车需要被配送的优先级越高;拼车成本取决于经销商之间的直接运输距离之和,反映了各承运车需访问经销商的数量与聚集程度。并且,各承运车负责配送的商品车必须满足满载约束和本文所提出的嵌套式组合装载结构约束:在商品车分类的基础上,将承运车看作由给定数量、不同类型的装载车位组成,且各车位只能装载类型小于或等于自身类型的商品车。该约束充分考虑了整车装载的组合优化本质,弥补了现有整车物流相关研究中基于重量或长度的装载约束不能保证实际操作可行性的不足。针对城市地区商品车配送问题,本文构建了整数规划模型,并在模型重构及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列生成及分支定界的启发式算法。根据该算法的结构特征,本文比较了基于串行计算和多核处理器并行计算的两种算法实现结构。数值实验与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能够高效地为城市地区的商品车配送问题生成优化的配送方案,并具有天然的并行计算结构,能够利用并行程序降低计算时间。最后,基于我国最大的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的运营现状,针对位于不同出发城市的多个出厂仓库与位于不同目的城市的多个目的经销商所构成的多层网络,本文研究了商品车取送路径优化问题。该问题以平衡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水平与承运车运输成本为目标。其中,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水平体现为每天所处理的商品车配送订单的数量与配送价值,配送价值取决于配送订单发布后未能被处理的滞留天数以及是否被目的经销商定义为紧急订单;而各承运车在多层网络上的运输成本包括由访问不同城市的路径所决定的运输成本以及由各城市内访问出厂仓库或目的经销商的数量所决定的访问成本。商品车取送路径优化问题也需要考虑嵌套式组合装载结构约束和满载约束,从而保证所生成的取送方案在实际运营中的可行性,还需要考虑承运车与目的城市之间的访问限制约束以及城市间取送路径规划的相关约束。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列生成及动态规划的启发式算法,其中,为了高效地生成必要的新列,对定价子问题进行了松弛再通过本文提出的动态规划算法精确求解。本文证明了算法每次迭代时都能基于松弛子问题的最优解生成原问题最优目标函数值的一个上界,并在此基础上为算法增加了提前终止策略、基于局部搜索的整数解改进算法及松弛子问题循环求解策略,结合并行计算结构提高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绩效。数值实验与案例分析的结果证明了上述算法及策略的有效性与高效性,能够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实现科学化、智能化的整车物流决策提供核心算法支持。综上,本文对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物流中关键的车辆调度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问题的不同特征分别提出了高效的优化算法,不仅为现阶段相关运营实践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支持,更是进一步推动汽车物流服务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及汽车行业实现供应链协同优化运作的重要基础。并且,本文研究了基于数学规划与列生成的优化算法在针对不同特征的车辆调度问题中的设计、改进、测试与评价方法,丰富并完善了组合优化领域和算法设计领域的研究内容。
刘志勇[6](2019)在《白车身点焊焊接飞溅的研究与控制》文中研究表明轿车白车身是轿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轿车零部件的定工位进行生产载体。一个白车身的焊点多达4000~5000个,白车身焊接质量的优劣对整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白车身点焊工艺的发展,飞溅问题是影响白车身点焊质量和点焊生产过程的突出问题。按国内的正常水平计算,焊接飞溅产生的浪费预计是100~500元/车,按此推算,2018年国内汽车销售总量达到2800万量,则飞溅所带来的浪费最少约250亿元,而且随着汽车消费需求的增加,汽车产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飞溅所带来的损失也日益加剧。因此如何控制在点焊过程中飞溅的产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以BJEV公司C40DB车型焊装线焊接飞溅控制应用为例,介绍研究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此区域在主线侧围外板合拼后进行点焊,主要问题为侧围轮罩因焊接飞溅的焊渣导致滚边后凸包;前纵梁分拼工位焊接后大量毛刺,去除困难;侧围门洞焊接后毛刺、涂胶位置、胶量、焊接过程因素导致溢出、燃烧碳化。经过综合分析各种过程因素,找到问题的直接原因,利用统计方法分析造成主线区域瓶颈工位的原因,通过对点焊飞溅控制优化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飞溅率,减轻加工人打磨时间。利用焊接工艺评定方法,确定飞溅产生的原因和参数、零件尺寸控制范围,进而减少飞溅的产生。通过综合改善的方法带来节拍提升、质量提升及劳动量降低,带来综合收益。
许双英,陈思杭[7](2019)在《气相色谱-质谱/嗅辩在整车气味溯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气味嗅辩同步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整车的气味评价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全谱甲苯半定量分析和气味嗅辩,确定整车气味高风险零部件,并对其进行VOC分析和气味嗅辩,得到高风险零部件的VOC物质和对零部件有影响的气味物质及原材料来源,最后对整车与零部件的VOC物质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GC-MS/气味嗅辩同步分析方法可对整车气味有效溯源,但也存在物质共流出而被掩盖的问题,需进一步优化。
沈里[8](2019)在《最优选采购策略——基于信号不对称博弈》文中认为采购商与供应商关系模式策略已经被视为现代企业采购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步得到了学者们和企业界的关注及认可。学者们认为:当一个组织向另一个组织供应商品或服务时,两个组织之间的关系模式便是决定最终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信号不对称均衡博弈理论方法,以我国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制订"整零关系模式"策略为案例,就企业如何借助信号不对称均衡博弈理论方法,在制订具体采购策略的过程中,展开基于精炼贝叶斯均衡法则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探索,尤其针对兼顾采购商与供应商利益均衡前提下,采购商如何制订采购策略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定量分析方法。
肖涵月[9](2019)在《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对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汽车制造业同样如此。目前中国汽车市场逐渐从发展期进入成熟期,增速逐渐放缓,产能严重过剩,因此研究汽车企业的企业成长问题十分重要。资产,是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血液和基础,不同资产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收益和风险水平,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资产结构与企业成长能力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资产结构与企业成长能力之间的关系,旨在从优化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的视角出发来探究提升企业成长能力的方式。本文首先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对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了说明,梳理评述了资产结构与企业成长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详尽介绍资产结构与企业成长能力的相关理论。基于相关理论和行业特点,并结合汽车制造业的行业特点,本文构建了盈利能力、营运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市场增长能力、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六个维度包含十七项评价指标的企业成长能力综合指数评价体系。然后选取我国汽车制造业75家上市公司2011-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成长能力得分,从总资产结构和流动资产结构两个维度确定资产结构变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资产结构与企业成长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同时区分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对两者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检验。最后,通过改变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方法、引入产权性质等稳健性检验方式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再次证明。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在总资产结构中,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流动资产比重与企业成长能力呈显着正相关,固定资产比重与企业成长能力呈显着负相关,无形资产比重与当期企业成长能力微弱负相关,与下期企业成长能力显着正相关;在流动资产结构中,货币资金比重与企业成长能力呈显着正相关,存货比重与企业成长能力显着负相关。其中,区分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后,货币资金比重与成长能力的关系出现差异。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建议来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能力水平。
杨小曼[10](2018)在《基于整零关系视角的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产销量占世界汽车市场的比重大幅提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位。然而,中国汽车产业虽然占全球汽车产业中比重大,但却大而不强。其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效益差,核心技术和关键器件受制于人,且大多数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供应企业作为汽车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二者之间和谐的协作关系,对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具有极强推力作用。而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整零关系不和谐,并且中国整车企业的发展一直因为零部件企业创新发展不足受到限制,因此本文从整零关系的视角出发研究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机制。本文从节约交易成本、促进研发深入、缩短研发周期、提升企业效益的一致性四个方面描述了整零关系对汽车自主创新的影响机理。整车企业是零部件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受益者,具有动力支持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然而我国整车企业简单公布图纸后,通过在市场上竞价招标的形式选择零部件供应商,这种机制使我国整零关系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整车企业给予零部件企业创新激励不足,导致零部件企业研发动力不足进而谨慎投入;二是由于现有的采购机制使整零企业合作具有短期性,致使零部件企业对专有技术研发不深入,只考虑其短期效益。日本的丰田汽车之所以保持了技术的不断更新,是因为其与零部件企业进行交叉持股,整车企业收益高,零部件企业收益随之升高,两者的效益具有一致性,将外部问题内部化。整车企业给予零部件企业较高的产出分享份额,激励零部件企业对专有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和谐的整零关系可以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如何构建和谐的整零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从微观层面上验证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原因以及整车企业是否具有动力支持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本文进行两次实证:第一次实证收集了2007-2016年我国102家上市零部件企业,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对其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实证模型中企业绩效从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两方面进行衡量,其中零部件企业的盈利能力选取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指标,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能力选取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率作为指标。研究结果显示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与其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但回归系数小于1,研发投入未得到相应程度的绩效回报。同时为了进一步检验零部件企业的研发投入效果的显现时间,本文对我国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与其绩效进行滞后性分析,得出研发投入对其绩效具有滞后性影响,滞后期仅为一年,并且滞后期一年的影响作用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零部件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产品技术更新快,使研发投入效果显现的时间较短。同时这也暴露出我国零部件企业倾向于简单模仿而不愿投入资金进行深入研发的问题,应鼓励长期性的资本投入进行持续性研发。第二次实证收集了2001-2016年我国102家上市零部件企业和22家整车企业的经营数据,并且分别对上市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的经营数据进行求均值处理,从整体角度研究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对整车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与整车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本文通过两次实证,验证了我国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动力不足导致零部件企业谨慎投入的原因,以及提高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可以促进整车企业绩效。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我国整零企业应以战略联盟为纽带、以相互持股的形式合作创新,形成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整车企业给予零部件企业相应产出分成,促成两者效益的一致性,增强创新网络的主体关系以提升汽车产业竞争能力。
二、整车的“小”与零部件的“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车的“小”与零部件的“大”(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与零部件装配的质量控制及优化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汽车与零部件质量控制及优化的关系 |
1.1 整体性关系 |
1.2 黏结性关系 |
1.3 互补性关系 |
2 汽车与零部件的制造及装配质量问题分析 |
2.1 我国汽车与零部件的行业现状 |
2.2 我国汽车与零部件制造装配质量问题 |
3 汽车与零部件的装配质量控制及优化措施 |
3.1 保安件的配置质量控制 |
3.2 构建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模型 |
3.3 装配车间的质量控制 |
4 结语 |
(2)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逻辑结构图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演化博弈理论 |
2.1.4 协同学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汽车零部件物流的研究 |
2.2.2 物流资源整合的研究 |
2.2.3 物流服务的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体系构建 |
3.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
3.1.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的内涵 |
3.1.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的特点 |
3.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体系要素 |
3.2.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
3.2.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目的 |
3.2.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主体范围 |
3.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体系框架构建 |
3.3.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一般体系 |
3.3.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云服务体系 |
3.4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框架设计 |
3.4.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对象 |
3.4.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过程 |
3.4.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机制 |
3.4.4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运作机制 |
4.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任务配置机制 |
4.1.1 任务配置模型背景 |
4.1.2 任务配置逻辑分析 |
4.1.3 任务配置模型构建 |
4.1.4 任务配置模型求解设计 |
4.1.5 实例分析 |
4.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收益分配机制 |
4.2.1 收益分配的基本准则 |
4.2.2 收益分配模型的设计 |
4.2.3 收益分配模型的修正 |
4.2.4 实例分析 |
4.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质量激励机制 |
4.3.1 质量激励模型与求解 |
4.3.2 质量激励模型的优化 |
4.3.3 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演化机制 |
5.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合作行为演化机制 |
5.1.1 演化博弈模型描述与假设 |
5.1.2 收益与均衡点分析 |
5.1.3 演化博弈结果分析 |
5.1.4 仿真分析 |
5.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质量行为演化机制 |
5.2.1 演化博弈模型描述与假设 |
5.2.2 收益与均衡点分析 |
5.2.3 演化博弈模型的优化 |
5.2.4 仿真分析 |
5.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系统的演化机制 |
5.3.1 系统的自组织协同条件 |
5.3.2 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稳定性分析 |
5.3.3 系统的序参量演化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绩效评价机制 |
6.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绩效评价内涵与思路 |
6.1.1 绩效评价的内涵分析 |
6.1.2 绩效评价的设计目标 |
6.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6.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绩效评价方法与应用 |
6.3.1 绩效评价方法及计算步骤 |
6.3.2 实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安吉汽车物流公司运输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安吉汽车物流公司概况 |
2.1.1 安吉汽车物流公司简介 |
2.1.2 安吉汽车物流公司的发展优势 |
2.2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管理现状 |
2.2.1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模式 |
2.2.2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方式 |
2.2.3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网络 |
2.3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2.3.1 运输模式问题分析 |
2.3.2 运输方式问题分析 |
2.3.3 运输网络问题分析 |
2.4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管理优化的总体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模式变革及信息平台的优化 |
3.1 运输模式变革——联盟运输 |
3.1.1 联盟运作分析 |
3.1.2 联盟运作模式建立 |
3.2 信息平台优化 |
3.2.1 四大运作模块支持 |
3.2.2 全局调控——客户管理系统 |
3.2.3 平台特点 |
3.3 联盟运输与信息平台结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方式的优化 |
4.1 引入甩挂运输 |
4.1.1 甩挂运输基本原理 |
4.1.2 甩挂运输运作模式 |
4.1.3 甩挂运输的优势 |
4.2 两用车新型转运工具——微箱 |
4.2.1 微箱的设计思路 |
4.2.2 可折叠式微箱的优点 |
4.2.3 新型微箱与传统料箱、料架的对比 |
4.2.4 基于RFID自动识别技术在微箱的应用 |
4.2.5 微箱在配送中心中的布局管理 |
4.2.6 微箱返程式甩挂距离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7 微箱返箱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网络的优化 |
5.1 基于网络覆盖模型全国三级网络的建立 |
5.1.1 网络覆盖模型 |
5.1.2 三级运输网络的构建 |
5.1.3 一级运输网络——生产配送中心 |
5.1.4 二级运输网络——区域配送中心 |
5.1.5 二、三级运输网络——大批量运输变小批量 |
5.2 运输网络分析 |
5.2.1 影响因素分析 |
5.2.2 分析结果 |
5.2.3 模型描述 |
5.3 基于时间窗的车辆路径优化(VRPTW) |
5.3.1 有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概念 |
5.3.2 模型假设 |
5.3.3 VRPTW模型的建立 |
5.4 基于时间窗及ABC相互需求车辆路径优化 |
5.4.1 节约里程法的概念 |
5.4.2 时间窗路径优化 |
5.4.3 ABC地相互需求路线优化 |
5.5 两种方案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优化对比分析 |
6.1 调查情况简介 |
6.2 新旧运输情况对比分析 |
6.2.1 运输效率 |
6.2.2 运输利润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汽车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汽车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关于汽车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理论 |
2.1.1 产业集群的内涵 |
2.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1.3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2.2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竞争力内涵 |
2.2.2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 |
2.3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 |
2.3.1 汽车产业集群 |
2.3.2 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 |
2.3.3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分析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分析 |
3.1 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3.2 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 基于共词聚类分析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能力属性分析 |
3.3.1 共词聚类分析方法 |
3.3.2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能力属性分析指标设计 |
3.4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能力属性分析 |
3.4.1 研发能力 |
3.4.2 供应链建设能力 |
3.4.3 生产能力分析 |
3.4.4 市场营销能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素属性分析 |
4.1 生产要素 |
4.1.1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基础生产要素分析 |
4.1.2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高级生产要素分析 |
4.1.3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专业生产要素分析 |
4.2 需求条件 |
4.2.1 乘用车市场 |
4.2.2 商用车市场 |
4.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4.3.1 本地零部件配套体系 |
4.3.2 相关生产服务体系 |
4.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
4.4.1 企业战略与结构 |
4.4.2 市场竞争 |
4.5 机会 |
4.5.1 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机遇 |
4.5.2 新一轮技术变革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机遇 |
4.6 政府 |
4.6.1 广西自治区政府 |
4.6.2 柳州市政府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网络属性分析 |
5.1 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系统 |
5.1.1 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定义 |
5.1.2 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的协同进化形式 |
5.2 基于种群之间协同进化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机制 |
5.2.1 非捕食竞争模式下协同进化竞争机制 |
5.2.2 原始协作模式下协同进化创新机制 |
5.2.3 偏利共生模式下协同进化创新机制 |
5.3 汽车产业集群协同进化竞争机制的模拟仿真 |
5.3.1 汽车产业集群非捕食协同进化竞争仿真 |
5.3.2 汽车产业集群原始协作协同进化竞争仿真 |
5.3.3 汽车产业集群偏利共生协同进化竞争仿真 |
5.4 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网络属性分析 |
5.4.1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
5.4.2 柳州整车企业之间协同进化机制分析 |
5.4.3 柳州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协同进化机制分析 |
5.4.4 柳州零部件企业之间协同进化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 |
6.1 产业集群边界的确定 |
6.2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6.3 评价方法 |
6.3.1 CS-AHP方法简介 |
6.3.2 CS-AHP模型的建立 |
6.4 权重计算 |
6.4.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6.4.2 判断矩阵处理 |
6.4.3 基于CS-AHP的权重计算 |
6.5 评价结果 |
6.5.1 数据处理 |
6.5.2 研究结果 |
6.5.3 评价指标分析 |
6.5.4 评价结果分析 |
6.6 对策及建议 |
6.6.1 持续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
6.6.2 持续提高集群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
6.6.3 集成资源,持续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
6.6.4 完善集群协调机制,持续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 |
6.6.5 紧抓产业变革机遇,努力推进转型升级 |
6.6.6 努力改造提升零部件产业 |
6.6.7 努力促进人才培训与引进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1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关键词提取列表(2 频次以上) |
附录B.2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25Χ25) |
附录B.3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25Χ25) |
附录B.4 关于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问卷 |
附录B.5 关于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评价指标权重的调研问卷 |
(5)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物流中的车辆调度问题及优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汽车物流的系统构成 |
1.1.2 我国汽车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
1.1.3 运营决策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汽车物流系统的战略演变 |
1.2.2 汽车零部件物流问题的相关研究 |
1.2.3 汽车整车物流问题的相关研究 |
1.2.4 相关算法分类 |
1.2.5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组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供应商园区到生产线边的零部件配送问题 |
2.1 引言 |
2.2 基于供应商园区的零部件物流配送模式 |
2.3 问题数学描述与难解性分析 |
2.4 整数规划模型及可行性条件 |
2.5 基于列生成的启发式算法 |
2.5.1 模型重构 |
2.5.2 构建初始列的最小批量组合算法 |
2.5.3 定价子问题 |
2.5.4 基于分支定界生成整数解 |
2.6 数值实验与案例分析 |
2.6.1 随机算例生成 |
2.6.2 数值实验及结果分析 |
2.6.3 案例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经销商间拼车成本的城市地区商品车配送问题 |
3.1 引言 |
3.2 嵌套式组合装载结构及整车装载问题 |
3.2.1 整车装载问题的数学描述与整数规划模型 |
3.2.2 问题难解性分析 |
3.2.3 单一承运车装载问题的贪婪算法 |
3.3 城市地区的商品车配送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 |
3.3.1 经销商间拼车成本 |
3.3.2 城市地区商品车配送问题的数学描述 |
3.3.3 整数规划模型 |
3.4 基于列生成及分支定界的启发式算法 |
3.4.1 模型重构 |
3.4.2 构建初始列的最近邻贪婪算法 |
3.4.3 定价子问题及分支定界算法 |
3.4.4 算法步骤总结及两种实现结构 |
3.5 数值实验与案例分析 |
3.5.1 随机算例生成 |
3.5.2 数值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3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多层网络商品车取送路径优化问题 |
4.1 引言 |
4.2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整车出厂物流运作流程及区域划分 |
4.3 商品车取送问题的数学描述及模型构建 |
4.3.1 问题数学描述与分析 |
4.3.2 整数规划模型 |
4.4 基于列生成及动态规划的启发式算法 |
4.4.1 可行取送方案及模型重构 |
4.4.2 初始可行解生成算法 |
4.4.3 定价子问题及动态规划算法 |
4.4.4 算法步骤总结及加速改进策略 |
4.5 数值试验与案例分析 |
4.5.1 随机算例生成 |
4.5.2 数值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3 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6)白车身点焊焊接飞溅的研究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点焊电极 |
1.1.3 电阻点焊的工作原理 |
1.1.4 电阻点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
1.1.5 现代点焊接机器人 |
1.1.6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2.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点焊飞溅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第2章 点焊飞溅的研究准备及方法 |
2.1 研究准备 |
2.1.1 背景介绍 |
2.1.2 焊装车间介绍 |
2.1.3 点焊设备介绍 |
2.1.4 点焊焊接参数 |
2.1.5 研究对象以及达成目标 |
2.1.6 研究方法和依据 |
2.1.7 试验结果的测评方法 |
2.2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车身点焊飞溅的原因分析 |
3.1 影响点焊飞溅的因素——人 |
3.2 影响点焊飞溅的因素——机 |
3.2.1 点焊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
3.2.2 点焊设备的点检 |
3.2.3 点焊电极工作端面的修磨 |
3.3 影响点焊飞溅的因素——料 |
3.4 影响点焊飞溅的因素——法 |
3.4.1 点焊过程控制 |
3.4.2 点焊分流与间距 |
3.4.3 焊点的检测 |
3.4.4 焊接参数的跟踪 |
3.4.5 焊枪操作的要求 |
3.5 影响点焊飞溅的因素——环 |
3.6 点焊飞溅的根本原因 |
3.7 点焊飞溅的解决方法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车身点焊飞溅的改善与实施方案 |
4.1 C40D项目轮眉焊接飞溅导致凸包的改善 |
4.1.1 现状 |
4.1.2 不良影响 |
4.1.3 实施计划 |
4.1.4 目标设定 |
4.1.5 要素分析 |
4.1.6 方案设计 |
4.1.7 改善效果 |
4.2 焊装分拼工位点焊飞溅的控制 |
4.2.1 分拼焊接工位存在的问题 |
4.2.2 搭接边优化方案 |
4.2.3 点焊参数的优化方案 |
4.3 焊接主线点焊飞溅的控制 |
4.3.1 修磨刀更换策略的制订 |
4.3.2 电极杆替换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气相色谱-质谱/嗅辩在整车气味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整车气味溯源 |
2.1 气味嗅觉感知机理 |
2.2 同步分析方法 |
2.3 整车气味溯源方案 |
3 试验部分 |
3.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2 样品信息及测试方法 |
4 结果与讨论 |
4.1 整车气味评价及GC-MS/气味嗅辩结果 |
4.2 车内零部件气味评价结果 |
4.3 座椅、顶棚和密封条GC-MS/气味嗅辩结果 |
4.4 以整车为基准与3个零部件VOC物质的匹配分析 |
4.5 以3个零部件为基准与整车VOC物质的匹配分析 |
4.5.1 以座椅为基准与整车VOC物质的匹配分析 |
4.5.2 以顶棚为基准与整车VOC物质的匹配分析 |
4.5.3 以密封条为基准与整车VOC物质的匹配分析 |
5 结论 |
(9)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对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资产结构研究综述 |
1.2.2 企业成长能力研究综述 |
1.2.3 资产结构与企业成长能力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资产结构与企业成长能力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产结构 |
2.1.2 企业成长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资源配置理论 |
2.2.2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
2.2.3 资源基础论 |
第3章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现状及问题 |
3.1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3.1.1 短期调整,长期低速平稳增长 |
3.1.2 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 |
3.1.3 受益国企改革,市场集中趋势明显 |
3.1.4 资金人才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弱 |
3.2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现状 |
3.3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问题 |
3.3.1 流动资产比重偏高,盈利能力受限 |
3.3.2 应收账款比重增大,周转速度变缓 |
3.3.3 固定资产比重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 |
3.3.4 无形资产比重较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
第4章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对企业成长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1.1 总资产结构对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
4.1.2 流动资产结构对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变量设计 |
4.3.1 被解释变量——企业成长能力变量 |
4.3.2 解释变量——资产结构变量 |
4.3.3 控制变量 |
4.4 模型构建 |
第5章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对企业成长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独立样本T检验 |
5.4 回归分析 |
5.4.1 资产结构与企业成长能力回归分析 |
5.4.2 无形资产比重对企业成长能力的滞后效应检验 |
5.4.3 整车与零部件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企业成长能力回归分析 |
5.5 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 |
5.5.1 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方法替换 |
5.5.2 引入产权性质分组讨论 |
5.5.3 工具变量法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宏观政策建议 |
6.2.2 微观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参与课题情况 |
(10)基于整零关系视角的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中整零关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世界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中整零关系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中整零企业状况 |
第三节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中整零关系面临的问题及后果 |
第三章 我国汽车产业整零关系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机理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我国汽车产业整零关系对自主创新效益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四章 我国汽车产业整零关系与自主创新效益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与其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与其企业绩效的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与整车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与整车企业绩效的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提高我国整零企业自主创新效益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整车的“小”与零部件的“大”(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与零部件装配的质量控制及优化措施[J]. 欧其北. 汽车与新动力, 2022(01)
- [2]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 郜红虎.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安吉汽车物流公司运输管理优化研究[D]. 姚家璇. 燕山大学, 2020(01)
- [4]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D]. 王秀杰. 湖南大学, 2020
- [5]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物流中的车辆调度问题及优化算法研究[D]. 王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白车身点焊焊接飞溅的研究与控制[D]. 刘志勇.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7)
- [7]气相色谱-质谱/嗅辩在整车气味溯源中的应用研究[J]. 许双英,陈思杭.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9(06)
- [8]最优选采购策略——基于信号不对称博弈[J]. 沈里. 时代汽车, 2019(08)
- [9]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对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研究[D]. 肖涵月.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基于整零关系视角的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D]. 杨小曼. 浙江财经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