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天然抗氧化成分及其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祝敏[1](2021)在《西北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成分及其对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单花种蜂蜜是蜜蜂采集单一植物的花蜜经充分酿制而成的天然甜物质。受蜜源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单花种蜂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生物活性,因而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更高的市场价值。其中,特色植物源的单花种蜂蜜风味品质及生物活性是蜂蜜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使用低价值单花种蜂蜜冒充或掺入高价值单花种蜂蜜的花源掺假现象频发,已成为目前蜂蜜领域最普遍且最难鉴别的造假现象之一,严重阻碍蜂蜜产业的健康发展,亟需解决方法。本文以西北地区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罗布麻蜜、沙枣蜜、薰衣草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理化指标、挥发性成分、酚类成分的检测分析,确定五种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化学成分,建立单花种蜂蜜花源鉴别方法,为单花种蜂蜜花源掺假鉴别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紫穗槐蜜和沙枣蜜对小鼠酒精性胃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为西北地区特色蜂蜜的营养健康功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共分为六章,作者主要贡献如下:1.分析了罗布麻蜜、沙枣蜜、薰衣草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的理化指标和营养组成,结果表明,五种单花种蜂蜜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相关质量要求。同时,通过化学计量学判别分析,得到五种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理化指标分别是:罗布麻蜜的总酸含量(25.85-37.94 meq/kg)和Mg元素含量(20.108-79.018 mg/kg);沙枣蜜的K元素含量(706.391-848.680 mg/kg);薰衣草蜜的Na元素含量(19.305-42.672mg/kg);枣花蜜的p H值(6.24-7.25)和游离酸含量(5.21-11.98 meq/kg);紫穗槐蜜的内酯酸含量(3.17-4.50 meq/kg)、果葡糖含量比例(Fructose to Glucose ratio,F/G)(1.35-1.70)和果糖含量(39.94-49.79 g/100g)。2.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三重四级杆气相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mass,HS-SPME-GC-TQ-MS)技术分析了五种单花种蜂蜜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五种单花种蜂蜜共检出包括酮类、醇类、醛类、酯类、烃类等在内的113种化合物。结合化学计量学判别分析,筛选五种单花种蜜的花源特征性挥发成分主要包括:罗布麻蜜中的薄荷醇、二氢异佛尔酮和1,1,6-三甲基-2H-萘等;沙枣蜜中的壬酮、3-甲基戊酸和苯乙烯等;薰衣草蜜中的己醛、己醇、庚醛和庚醇等;枣花蜜中的辛烯醛、水杨酸甲酯、异辛醇和茴香醛;紫穗槐蜜中的茶螺烷、石竹烯、蒎烯和1-辛烯-3醇等。此外,五种蜂蜜挥发性成分气味活性值和气味贡献值分析结果表明,27种风味活性化合物(Odour-active compounds)共同作用形成了本文五种单花种蜂蜜的特征风味,其中β-大马士酮、壬醛、芳樟醇、癸醛和苯乙醛是五种蜂蜜共有的甜香和果香的主要呈香化合物。1,1,6-三甲基-2H-萘、3-甲基戊酸、4-甲氧基苯甲醛和1-辛烯-3醇分别赋予罗布麻蜜、沙枣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特殊的木香、草药香、辛香和蘑菇香,而薰衣草蜜独特的青草香气主要由庚醛和己醇形成。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er,HPLC-DAD/Q-TOF-MS)技术,对罗布麻蜜、沙枣蜜、薰衣草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的酚类成分进行分析,从五种单花种蜂蜜共鉴别出46种酚类成分。罗布麻蜜的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是金丝桃苷;紫穗槐蜜的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是刺芒柄花素和金圣草黄素;沙枣蜜中与花源植物化学成分相关的特征性酚类成分是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和异鼠李素;枣花蜜的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是阿魏酸;薰衣草蜜中的主要酚类成分是原儿茶酸和迷迭香酸,其含量占总酚含量的30%以上。4.采用化学模型和细胞模型评价了紫穗槐蜜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紫穗槐蜜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80.94-132.81 mg/m L)、Fe3+还原能力(1.38-2.52μmol Fe SO4·7H2O/g)、Fe2+络合能力(65.51-111.47 mg Na2EDTA/kg)以及对H2O2诱导的小鼠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利用一次性灌胃酒精诱导的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模型,研究紫穗槐蜜对急性胃溃疡的预防性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紫穗槐蜜可以有效保护小鼠胃黏膜组织结构、降低溃疡指数,抑制小鼠胃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过度累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PGE2)水平,同时有效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途径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下调小鼠胃组织炎症因子表达,预防小鼠急性酒精性胃溃疡的损伤。5.以连续4周酒精灌胃诱导的慢性胃损伤小鼠模型为对象,研究沙枣蜜对长期酗酒造成的慢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了小鼠胃组织病理形态、氧化应激参数、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表达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发现,沙枣蜜不仅对慢性酒精诱导的胃黏膜损伤有显着保护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抑制MDA含量的升高、提高小鼠胃组织SOD、GSH、NO、PGE2水平,降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s,i NO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基因表达,下调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此外,沙枣蜜的摄入能够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在门水平上,提高了厚壁菌(Firmicutes)的丰度、减少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Verrucomicrobia)的丰度;在科水平上,抑制了产气菌克里斯滕森菌(Christensenellaceae)的过度定殖。结果表明,沙枣蜜能够通过保护胃组织结构、干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重塑肠道微生物群落等多种途径,发挥对长期酗酒引发胃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崔心禹[2](2021)在《油茶叶提取物改善痤疮功效研究》文中指出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雄性激素诱导的皮脂腺脂质分泌旺盛。5α-还原酶(5α-Reductase,5α-R)是皮肤中重要的雄性激素代谢酶,能不可逆地转化睾酮(Testosterone,T)为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DHT是活性最强的雄性激素,能够诱发皮脂腺过度分泌脂质,增加痤疮的发生几率。通过抑制5α-R活性来降低DHT水平是缓解痤疮等雄激素依赖型疾病的重要途径。油茶叶活性物质极其丰富如多酚、黄酮等。本文以油茶叶为原料,以5α-R抑制率等指标为指针,制备具有高5α-R抑制活性的油茶叶提取物(Camellia Oleifera Leaves Extract,COLE),通过“外涂”和“灌胃”两种给药方式探究COLE对金黄地鼠背部皮脂腺斑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制备油茶叶提取物,其中50%乙醇提取得到的COLE得率最高,达到29.02%,其5α-R抑制活性也为最高,抑制率达49.77±4.43%;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酚类物质是抑制5α-R的重要物质,各油茶叶提取物5α-R抑制率与其总酚、总黄酮含量高度相关(r>0.6;r>0.8,p<0.05);油茶叶提取物具有突出的抗氧化能力,其中COLE清除DPPH·和ABTS·+的效果最好;综合考虑5α-R抑制活性、得率、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等多个维度,最终选择50%乙醇为适宜提取溶剂,制备相应提取物(COLE);COLE对5α-R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效应,IC50为259.56μg/m L,经过换算,39.35 mg/d COLE与I型5α-R抑制剂——度他雄胺的临床剂量效果相当。证实COLE具有较强的5α-R抑制效果,是潜在的5α-R抑制剂。(2)采用UPLC-Triple TOF-MS/MS对COLE中的酚类物质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共推断出22种酚类化合物,包括8种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10种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以及4种其他化合物。其中3-O-没食子酰基-4,6,-[(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α/β-D-吡喃葡萄糖(Gemin D)、槲皮素、芦丁、儿茶素、三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可能是COLE发挥5α-R抑制活性的物质基础,也可能是多种酚类化合物共同作用的结果。(3)为进一步探究COLE是否具有抑制雄性激素诱导的皮脂分泌旺盛,以金黄地鼠皮脂腺斑为研究载体,采用“灌胃”和“外涂”两种给药方式分别探究COLE对皮脂腺斑的影响。灌胃COLE以及外涂COLE凝胶,均可使皮脂腺斑面积变小(p<0.05)、颜色变浅;HE染色结果显示,灌胃COLE与外涂COLE凝胶使得金黄地鼠皮脂腺腺体数量减少、体积缩小且排列松散;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灌胃COLE和外涂COLE凝胶均可以减少金黄地鼠皮脂腺周围橘红色脂滴积累,降低皮脂腺斑组织的脂质分泌水平。(4)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表明灌胃COLE可显着减缓机体内部受到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COLE凝胶抗氧应激的能力也十分突出,能够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脂质类代谢产物指标结果显示灌胃COLE既能降低血清脂质类成分的含量,还能够降低皮脂腺斑皮脂含量;外涂COLE凝胶也能够降低皮脂腺斑的脂质分泌水平;雄性激素指标结果表明灌胃COLE以及外涂COLE凝胶均可通过抑制脂腺斑中5α-R活性从而降低皮脂腺组织中DHT的含量;灌胃COLE还可以降低血清DHT水平;灌胃COLE和外涂COLE凝胶还能够显着下调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5α-还原酶(SRD5A1)(p<0.01,p<0.01)、雄性激素结合受体(AR)(p<0.01,p<0.01)、固醇调节元件(SREBP-1c)(p<0.01,p<0.01)的表达。综上所述,体外5α-R抑制试验以及利用金黄地鼠皮脂腺斑模拟痤疮改善的结果共同表明了油茶叶提取物具有改善痤疮的潜力,具体机制涉及:下调SRD5A1/AR/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5α-R活性,减少DHT的生成,同时由于AR表达量的降低,减少了DHT与AR的结合机会,进而影响SREBP-1c的表达,起到抑制皮脂腺脂质分泌及改善痤疮的功效。本研究为油茶叶和相关产品作为新的天然抗痤疮剂和化妆品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王枭[3](2021)在《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包封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棘叶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功效,但因酚类物质水溶性较差,不稳定易降解以及有令人不悦的气味,而限制了沙棘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其作为一种废弃物资源并未被充分开发。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胶囊化包埋是提高其稳定性、溶解性及风味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在优化沙棘叶酚类物质提取工艺条件基础上,首先,将沙棘叶提取物采用电流体力学法包封,在结构及包封效果评价基础上,重点评估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沙棘叶提取物和微胶囊中总酚,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和抗氧化活性变化以及其对代谢综合征相关酶(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影响,以明确包封对生物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其次,将沙棘叶提取物应用到沙棘油中并喷雾干燥,对比不同添加量沙棘叶提取物(0.5%,1%,2%)和法规允许最大添加量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在保护沙棘油氧化稳定性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将2%的沙棘叶提取物应用到了静电纺丝法包封沙棘油上,研究其在提高油稳定性以及增强微胶囊抗氧化活性上的作用。结果表明,沙棘叶中酚类物质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8,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70%,在此条件下,提取物多酚含量为386.1 mg GAE/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表明提取物被成功包封,微囊化提高了活性物质对消化环境的耐受性(p H和消化酶等),减少了其降解率,从而促进了被包封化合物的缓慢释放,有助于增加其在肠道中的生物可及性;另外,相对于游离提取物,微胶囊化提取物消化后保留了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和对代谢综合征相关酶的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其在人体内降血糖和降血脂功能的发挥。在包封沙棘油的应用上,沙棘叶提取物可有效提高其氧化稳定性并增强抗氧化性,其效果要优于BHA和BHT,并且效果与浓度成正相关。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沙棘叶提取物被用于营养补充剂和功能强化剂具有可行性,在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安全性及在不同食品中应用效果基础上,沙棘叶有望在未来食品工业中发挥作用,由此可避免资源浪费。
李福厚[4](2021)在《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青贮饲料纤维降解、家畜消化及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贮饲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粗饲料,在反刍家畜日粮中占比达一半以上,是现代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饲草类型,也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实施“粮改饲”的突破口和主要抓手。有效提升我国青贮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可为加快我国现代草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乳酸菌青贮制剂的开发和利用在高品质青贮饲料生产和牧草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牧草产业安全、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目前常用的青贮乳酸菌制剂其主要功能为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防止霉变。而开发既能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又具有降解纤维功能的青贮乳酸菌制剂一直以来是青贮饲料乳酸菌研究领域的热点。本论文结合目前国际上对青贮发酵调控的形势以及大量前人的研究,对定向筛选出的一株能够有效改变青贮发酵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结构的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通过高木质纤维素材料的青贮及酶解糖化试验,阐述了其改变木质纤维素结构的机制。并通过体外瘤胃发酵试验以及家畜消化代谢试验,证明了其作为青贮添加剂对饲草消化率及家畜健康等的影响。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在玉米秸秆青贮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玉米秸秆青贮常温下(~25℃)添加支顶孢属纤维素酶(Acremonium cellulase,AC)、接种植物乳杆菌A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1,Lp)或同时添加AC并接种Lp均能够通过降低青贮的pH值,增加乳酸含量改善青贮的发酵品质。单独使用植物乳杆菌A1对青贮过程中结构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性能不高,但植物乳杆菌A1与支顶孢属纤维素酶联合使用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青贮60天后,玉米秸秆中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率与对照组相比能分别提高9.38%、17.2%、8.24%、18.8%。然而,在酶解糖化试验中,Lp处理组酶解消化率显着高于对照、AC及AC+Lp处理组,酶解消化率分别比对照、AC和AC+Lp处理组高出23.3%、26.7%、43.3%。但植物乳杆菌A1的特性只能在25℃而不是40℃下有效。这为植物乳杆菌A1以后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以及生产生物燃料的前期预处理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2.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在不同干物质巨菌草青贮中的应用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干物质巨菌草中添加支顶孢属纤维素酶(Acremonium cellulase,AC)、接种植物乳杆菌A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1,Lp)或同时添加AC并接种Lp均能够通过降低pH值很好的保存牧草并促进木质纤维素降解。在低干物质(L-DM)巨菌草青贮中,AC处理组降解木质纤维素效果较好。青贮60天后,巨菌草青贮中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与对照组相比能分别提高10.4%、7.19%、17.1%、8.31%。AC+Lp处理组降解率最高,比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提高11.5%、7.64%、19.4%、8.31%。酶解消化率AC+Lp处理组最高,显着高于AC和Lp处理组,对照组最低。AC+Lp、AC和Lp处理组纤维素转化效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60.0%、45.0%、40.0%。在高干物质(H-DM)巨菌草青贮中,Lp处理组降解木质纤维素效果较好,且青贮60天后,其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与对照组相比能分别提高5.38%、5.36%、6.48%、6.17%。同样,AC+Lp处理组降解率最高,比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提高7.87%、7.84%、9.26%、10.21%。酶解消化率Lp处理组最高,显着高于AC和AC+Lp处理组,对照组最低。Lp、AC和AC+Lp处理组纤维素转化效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317%、283%、250%。青贮中接种植物乳杆菌A1和添加支顶孢属纤维素酶均降低了巨菌草青贮木质纤维素结构的结晶度,从而提高了纤维素酶对多糖的可及性,进一步提高了L-DM或H-DM青贮饲料木质纤维素的纤维素转化效率。在L-DM青贮中,利用支顶孢属纤维素酶可以有效地降解巨菌草青贮的木质纤维素,提高青贮的酶解糖化程度。然而,当巨菌草在H-DM水平青贮时,推荐植物乳杆菌A1单独或与支顶孢属纤维素酶联合使用最佳。3.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苜蓿青贮时接种植物乳杆菌A1(Lp A1)能够明显改善其发酵品质,降低青贮饲料pH值,并提高其乳酸浓度。青贮90天后,Lp A1处理组青贮干物质损失和非蛋白氮浓度最低。同时,接种Lp A1也降低了青贮后期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的浓度,提高了整个青贮过程中游离阿魏酸的浓度。Lp A1处理组的青贮饲料中阿魏酸浓度在30天时最高(P<0.05)。此外,在青贮的第30-90天,Lp A1和植物乳杆菌24-7(Lp 24-7)接种的苜蓿青贮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和商品植物乳杆菌MTD/(Lp MTD/1)处理组。而在整个发酵过程中,Lp A1和Lp 24-7接种的青贮中脂肪氧合酶活性均较低。与对照组和Lp MTD/1处理组相比,Lp A1和Lp 24-7均能提高青贮90天后苜蓿中总脂肪酸的浓度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总脂肪酸中的比例(P<0.05)。因此,青贮时接种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Lp A1或抗氧化菌株Lp 24-7,不仅能提高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和保存更多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能改善青贮苜蓿的抗氧化状态。4.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苜蓿青贮中接种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能提高饲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总产气量,但对甲烷产量没有影响。苜蓿青贮中接种植物乳杆菌A1能明显促进瘤胃发酵,增加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各脂肪酸组分及氨态氮浓度,特别是乙酸、丙酸、丁酸及支链脂肪酸的浓度。此外,苜蓿青贮中接种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对瘤胃液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但可明显增加一些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及碳水化合物利用菌属的相对丰度,如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和普雷沃氏菌属等。5.奶山羊消化代谢试验表明,苜蓿裹包青贮中接种Lp A1较常用商品菌株Lp MTD/1具有更好的发酵品质,且能够显着提高裹包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Lp MTD/1处理组相比,苜蓿裹包青贮接种Lp A1能显着增加山羊的干物质、有机物以及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此外,青贮中接种Lp A1能显着促进奶山羊的瘤胃发酵,增加了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以及异丁酸的浓度。奶山羊采食Lp A1处理组日粮能显着增加其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抗氧化酶的活性,对乳清的抗氧化性能影响较小。Lp A1处理组奶山羊血清的免疫球蛋白A浓度显着高于Lp MTD/1处理组,但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显着低于Lp MTD/1处理组。此外,与Lp MTD/1处理组相比,青贮中接种Lp A1对奶山羊产奶量影响较小,但对乳成分影响较大,能显着增加乳成分中乳脂、乳蛋白质、总固体以及尿素的含量。本研究首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降解木质纤维素结构的机制,并通过体内、体外试验证明青贮中接种产阿魏酸酯酶能显着提高饲草的消化率。此外,青贮中接种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家畜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为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在青贮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任静[5](2021)在《储藏期间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宝枫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质食用油,但因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发生氧化酸败,因此需要对元宝枫油储藏稳定性进行探索,来延缓其氧化酸败进程。本文研究了三种提油工艺制备的元宝枫油在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储藏条件、抗氧化剂对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建立元宝枫油氧化动力学模型,预测不同条件下元宝枫油的货架期,旨在为科学储藏元宝枫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压榨法、有机溶剂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的元宝枫籽油为研究对象,探究三种提油工艺对元宝枫油储藏期间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元宝枫油的折光指数、水分及挥发物、酸价(AV)、过氧化值(POV)、碘值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皂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差异较小;储藏期内水分及挥发物、皂化值、碘值降低,而折光指数、酸价、过氧化值、TBA值增大。(2)提取工艺及储藏时间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不大,初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从大到小依次是有机溶剂提取油(92.36%)>压榨油(92.29%)>超临界CO2萃取油(91.86%),三种元宝枫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储藏时间延长略有下降(饱和脂肪酸含量略有升高),但仍保持在90%以上;(3)元宝枫超临界CO2萃取油的POV、AV、TBA值比压榨油、有机溶剂提取油大,且在储藏期间增长速率较高,说明其氧化稳定性较差。(2)以压榨元宝枫油为原料,选择POV、AV及TBA值为氧化稳定性判定指标,探索不同温度、光照、空气及包装瓶材质和颜色等储藏条件对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氧化动力学模型来预测元宝枫油的货架期。结果表明:(1)元宝枫油在低温、避光、无氧、不锈钢或陶瓷材质、蓝色或绿色玻璃包装瓶的储藏条件下,POV、AV、TBA指标增长缓慢,氧化稳定性好;(2)元宝枫油的氧化过程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30°C条件下的货架期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较为接近;(3)元宝枫油在20°C、25°C密封避光储藏条件下的货架期经推算分别为17个月和11个月。(3)以压榨元宝枫油为原料,采用Schaal烘箱法,用POV值作为氧化稳定性判定指标,研究天然抗氧化剂、化学抗氧化剂及增效剂对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允许添加量的范围内、相同添加质量条件下,9种单一天然抗氧化剂、化学抗氧化剂对元宝枫油均有不同程度的氧化抑制作用,其中TBHQ、迷迭香、茶多酚效果最为显着;(2)抗坏血酸(Vc)和柠檬酸(CA)是复配抗氧化剂的有效增效剂,且Vc增效作用优于CA;(3)复配抗氧化剂的氧化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同浓度的单一抗氧化剂,通过组合取优,得到0.01%TBHQ+0.01%迷迭香+0.01%Vc是最优的复配抗氧化组合,可以显着减缓元宝枫油氧化速度,元宝枫油在20°C下的预测储藏期由4个月延长至19个月。
高岳,潘语,卞愫,周晓捷,董雪,王广通[6](2021)在《植物源天然抗氧化剂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脂质氧化是影响肉类及肉制品货架期的重要因素之一。抗氧化剂可用于清除自由基,从而减缓脂质氧化、延缓不良风味产生,并提高颜色的稳定性。合成抗氧化剂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及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合成抗氧化剂逐渐被天然抗氧化剂所取代。植物材料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丰富来源,可以成为合成抗氧化剂的有效替代品。综述植物源天然抗氧化剂如中草药、香料、水果、种子提取物和精油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最新进展,以期为天然抗氧化剂在肉类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与技术。
宋兵兵[7](2020)在《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抗衰老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衰老及相关慢性疾病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尽管衰老是不可逆转的过程,但人们可以通过饮食干预来延缓衰老,并预防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的发生。水果和蔬菜摄入量的增加与降低机体功能衰退和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密切相关,这主要归因于其丰富的化学活性物质。蓝莓和苹果富含植物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健康益处,但是,蓝莓和苹果联合的抗衰老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秀丽隐杆线虫模型,探究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的抗衰老和抗氧化应激的生物活性及其潜在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的主成分分析,通过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过氧自由基清除能力(PSC)和细胞抗氧化活性(CAA)法检测出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抗氧化能力与酚酸类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并与植物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同时,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能够显着抑制Hep G2细胞的增殖,并调节增殖相关基因p53和c-myc的表达水平,在95%抑制率时,联合指数(CI)值为0.96±0.11,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的剂量减少指数(DRI)值分别降低了2.24±0.17倍和1.92±0.20倍,表明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在抑制Hep G2细胞增殖过程具有协同作用。(2)基于秀丽隐杆线虫衰老模型,研究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的抗衰老活性。结果表明: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可协同延长线虫的平均寿命,并减少脂褐素的积累,增加动物的健康指标,包括改善线虫的运动能力、对热应激和UV-B辐射的抵抗力;同时,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可调节抗衰老相关基因(daf-2、age-1、akt-2、dod17、daf-16、sir-2.1、jnk-1和hsp-16.2)的表达水平,并促进DAF-16转录因子向细胞核内迁移;此外,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不能延长daf-2(e1370)、hsf-1(sy441)、jnk-1(gk7)和daf-16(mu86);daf-2(e1370)等突变体线虫的寿命,并抑制了RNAi(daf-16)株线虫daf-16下游基因(sod-3、ctl-2和dod17)的表达量,表明daf-2、hsf-1、jnk-1和daf-16基因的沉默,废除了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线虫寿命的延长。总之,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可通过胰岛素/IGF信号通路和DAF-16转录因子协同延长线虫的寿命,并改善线虫的健康指标和抗逆性。(3)基于skn-1(zu135)突变株模型,研究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改善线虫机体的抗氧化应激能力。结果表明,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可以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和对百草枯损伤的抗性来协同改善线虫氧化应激能力,并调节活性氧(ROS)和抗氧化基因(sod-3、cat-1、ctl-1、skn-1、mev-1和isp-1)的表达水平;同时,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不能延长skn-1(zu135)突变体的寿命,并消除了其对ROS和百草枯损伤的抵抗作用,表明SKN-1转录因子的沉默,抑制了线虫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此外,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可以促进SKN-1转录因子向细胞核内迁移,从而调节skn-1下游基因(gcs-1、gst-4和gst-7)的表达量。总之,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可以通过SKN-1/Nrf2途径协同提高秀线虫的氧化应激能力。(4)运用RNAi技术建立线虫线粒体功能失调模型,探究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提高线虫寿命和抗氧化应激水平是否受到线粒体功能的调控。研究表明,当clk-1基因沉默之后,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不能延长线虫的寿命;同时,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能够降低clk-1(e2519)突变株体内ROS的含量,并调节clk-1下游基因(nuo-2、cco-1、cyc-1和atp-3)的表达水平,影响线粒体呼吸链的正常功能,提高其氧化应激能力,从而调节衰老过程;此外,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可以延长RNAi(mev-1)线虫的寿命,改善线粒体功能,有益于线虫的健康,而对于RNAi(isp-1)株线虫无明显变化。总之,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线虫寿命的延长和抗氧化应激水平的提高,受到线粒体功能的调节。综上所述,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可通过胰岛素信号通路和DAF-16转录因子协同延长线虫的寿命;并且可通过SKN-1/Nrf2途径协同提高线虫的氧化应激能力;同时,线虫寿命的延长和抗氧化应激水平的提高,受到线粒体功能的调节。本研究对充分挖掘蓝莓和苹果的食用价值、保健功效及深加工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抗衰老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赵圆圆[8](2020)在《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杏鲍菇是一种在我国被广泛栽培的食药兼备的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活性物质,如多糖、多酚、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据报道,杏鲍菇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预防糖尿病及提高免疫力等诸多功效,但对其功效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降脂机理的研究浅显。本论文以杏鲍菇子实体为原料,使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提取杏鲍菇子实体中的多糖(PEP)。通过纯化得到三种组分的多糖PEP1-A、PEP2-A和PEP3-A,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鉴于初步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的结果,选择抗氧化活性较好的多糖PEP进行抗疲劳和降脂活性研究;通过常规生化指标检测,肝脏和脂肪组织的形态学观察,发现PEP具有抗疲劳和降脂功效。通过LC-MS技术、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RT-PCR技术分别从代谢组学方面、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ACC(乙酰辅酶A羧化酶)具体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层面研究了 PEP降脂机制。发现PEP通过调节氨基酸、脂肪酸和其它内源性化合物变化,及它们所参与的多种代谢通路共同发挥作用来降脂;AMPK-ACC通路中PEP降脂机制是通过调节AMPK、ACC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起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提取PEP的最佳工艺参数,测定了 PEP的水合性质,并通过分离纯化得到PEP1-A、PEP2-A和PEP3-A三种多糖组分,测定并比较了它们的多糖、蛋白、糖醛酸、硫酸基含量,发现纯化后的组分除多糖含量升高外,蛋白、糖醛酸、硫酸基含量都有所减少。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得到PEP得率最高的工艺参数,当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料液比为1:50(g/mL)时获得的杏鲍菇多糖得率最高,达到7.52%。测定PEP总糖、蛋白、糖醛酸含量分别为67.84%、4.42%、0.28%。PEP的水溶性是45.8%,持水力为19.7 g/g,膨胀力为24.00 mL/g。(2)初步表征了 PEP1-A,PEP2-A 和 PEP3-A 的结构。PEP1-A、PEP2-A和PEP3-A的单糖组成中都有不同含量的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四种单糖,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岩藻糖含量最少。此外PEP3-A含有1.39%的阿拉伯糖。紫外、红外结果表明PEP1-A,PEP2-A和PEP3-A都含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核磁共振结果表明PEP1-A、PEP2-A和PEP3-A都有吡喃糖环,PEP1-A糖残基通过β-糖苷键连接,PEP2-A和PEP3-A的糖残基通过α-糖苷键连接。甲基化结果表明PEP1-A的主链是由1,3-Glc(p)、1,4-Glc(p)、1,6-Gal(p)、1,6-Glc(p)连接而成,分支是 1,3,4-Glc(p)、1,2,6-Man(p)。PEP2-A的骨架是由 1,3-Glc(p)、1,4-Man(p)、1,6-Gal(p)连接,支链是 1,2,6-Glc(p)。PEP3-A 的骨架由 1,3-Glc(p)、1,6-Glc(p)、1,4-Man(p)、1,6-Gal(p)、1,6-Ara(p)连接,分支是1,3,6-Glc(p)、1,2,6-Glc(p)连接而成。扫描电镜观察得知,PEP1-A、PEP2-A和PEP3-A有相似的条形片状结构表征。由于自身带电荷、分子内作用力和多支链等原因在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到PEP1-A、PEP2-A、PEP3-A是无规则团状、岛屿状和谷堆状。(3)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在测定范围内,PEP、PEP1-A、PEP2-A、PEP3-A均具有一定的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综合比较PE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好。(4)抗疲劳活性中PEP对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变化没有显着影响,PEP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杏鲍菇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的竭力游泳时间显着增加(p<0.05)。高、中、低剂量组竭力游泳时间的增加率分别为89.70%,75.12%和53.11%,其效果与实验范围内的灌胃剂量呈正相关。抗疲劳生化指标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EP干预组降低BUN(尿素氮)、LD(乳酸)水平含量,降低LDH(乳酸脱氢酶)活性。(5)不同剂量的PEP灌胃高脂小鼠,小鼠体重、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切片都说明PEP具有降脂作用。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的PEP组能显着降低小鼠体重,中、低剂量的PEP组体重降低不显着,说明灌胃浓度对体重变化有影响。小鼠的生化指标和酶学检测结果表明,在辛伐他汀和不同剂量的PEP灌胃后,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的PEP处理组和高脂模型组比较发现,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都显着降低,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增高,其降低和升高程度与PEP含量呈剂量性关系。说明PEP具有降脂作用,能够预防食源性肥胖,且高剂量PEP降血脂的效果最好,中剂量PEP效果次之,低剂量PEP效果最低。小鼠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PEP灌胃处理后,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脂肪空泡的数量和体积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减少和变小;小鼠附睾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体积大小和数目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都有所减少,其中高剂量PEP组作用最佳。(6)通过LC-MS技术对各组小鼠的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从代谢组学的角度阐明PEP的降脂作用及机制。结果发现高脂模型组和不同剂量的PEP组血清代谢物的组间有较好的分离度,说明PEP对高脂小鼠有一定的降脂效果,可用于对高脂人群的预防和治疗。各组比较分析后寻找出PEP灌胃高脂小鼠后血清中代谢差异物包括氨基酸、脂肪酸、胆碱、脂质变异体和其他内源性化合物及所参与的代谢通路的变化。发现甘油磷脂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酸代谢等多条通路发生改变,表明不同剂量的PEP对肥胖引起的高脂血症的改善可能与能量代谢相关。(7)对PEP介导的AMPK-ACC信号通路发挥的降脂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分析AMPK-ACC通路中关键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PEP具有降脂作用是通过上调pAMPK和pACC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上调AMPK和ACC的基因表达水平来实现的,进而抑制高脂及并发症等代谢异常疾病的发生。通过本研究,发现杏鲍菇子实体多糖具有抗疲劳和降脂的生物活性,并初步分析了 PEP1-A,PEP2-A和PEP3-A结构。从代谢组学层面、AMPK及ACC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层面阐明了 PEP降脂作用机制。为杏鲍菇多糖的深入研究和作为保健品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刘华,刘秀斌,吴俊,曾建国[9](2020)在《饲用植物及其提取物在饲料替抗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饲用植物是指农业农村部相关文件批准可以用于商品饲料生产的有一定应用功能的植物,收录于《饲料原料目录》7.6其他可饲用天然植物,具体产品表现形式有以干燥粉或粗提物为基础的饲料原料和以精提取物为基础的饲料添加剂。饲用植物及其提取物含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抗微生物、抗炎、抗氧化、促生长、防治腹泻、增强免疫力、改善肠道健康等作用,是饲料替抗产品和替抗技术开发的重要来源。文章综述饲用植物及其提取物在饲用替抗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以期为饲用植物及其提取物相关替抗产品开发和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刘少华[10](2020)在《AVG和CTM处理对红星苹果虎皮病的影响》文中指出虎皮病是苹果在低温贮藏中后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常用来防治虎皮病的措施是使用化学药品1-甲基环丙烯(1-MCP)和二苯胺(DPA),但探寻新的天然、安全、无毒措施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芦荟凝胶(AVG)和中草药提取液(CTM)作为纯植物提取成分,具有原材料廉价易得且制作工艺简单的特点,本实验以‘红星’苹果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了AVG、CTM处理对常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抗氧化能力和虎皮病发生的影响等,并与DPA、1-MCP处理进行比较,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未来的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AVG和CTM处理均能维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其中AVG处理后的果实硬度较CTM处理后更高,但均不及1-MCP处理。AVG和1-MCP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显着低于对照,其它处理间SSC值差异不显着。(2)对虎皮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AVG处理并不能有效的控制虎皮病发生,反而增加了果实的发病率;CTM处理能够显着降低苹果虎皮病的发生,但其效果不及1-MCP和DPA处理。(3)在常温和低温贮藏的前期,AVG和CTM处理能够减缓乙烯的释放,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的含量,但是在低温贮藏后期AVG处理对乙烯、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不能有效控制;CTM处理明显降低乙烯释放量、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但不及DPA和1-MCP处理;各处理对乙烯和α-法尼烯合成酶关键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4)除AVG处理外,其它处理均能降低常温和低温贮藏期间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H2O2和MDA含量,其中1-MCP处理效果最明显。(5)DPPH和总酚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在常温和低温贮藏的前期阶段保持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和总酚含量,其中1-MCP处理效果最好,后期AVG处理的DPPH清除率和总酚含量显着降低,CTM处理优于AVG处理,次于DPA与1-MCP处理。(6)AVG处理在常温贮藏期间能显着提高CAT、APX和SOD的活性,降低PPO活性;在低温贮藏期间,CTM处理效果则较AVG处理更具优势。CTM处理能够在长时间的低温贮藏过程中持续维持果皮的抗氧化能力。以上研究表明,CTM处理在防治苹果虎皮病方面效果优于AVG处理,且虎皮病的发生与乙烯、α-法尼烯的氧化、MDA含量和PPO活性均密切相关。
二、植物天然抗氧化成分及其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天然抗氧化成分及其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成分及其对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单花种蜂蜜理化成分与花源鉴别 |
1.1.1 花粉孢子 |
1.1.2 理化指标 |
1.1.3 挥发性化合物 |
1.1.4 酚类化合物 |
1.2 单花种蜂蜜的抗氧化及抗炎活性 |
1.2.1 抗氧化性 |
1.2.2 抗炎活性 |
1.2.3 其他生物活性 |
1.3 酒精性胃损伤机制及现行治疗 |
1.3.1 酒精性胃损伤机制 |
1.3.2 现行治疗 |
1.3.3 蜂蜜在酒精性胃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五种单花种蜂蜜理化指标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五种单花种蜂蜜孢粉学分析 |
2.2.2 五种单花种蜂蜜理化指标分析及质量评价 |
2.2.3 五种单花种蜜花源特征性理化指标的鉴别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五种单花种蜂蜜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五种单花种蜂蜜醛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2 五种单花种蜂蜜醇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3 五种单花种蜂蜜酮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4 五种单花种蜂蜜酯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5 五种单花种蜂蜜烷烃及其他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6 五种单花种蜜花源特征性挥发成分的鉴别 |
3.2.7 五种单花种蜂蜜主要呈香物质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五种单花种蜂蜜酚类成分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酚酸类成分分析 |
4.2.2 黄酮类成分分析 |
4.2.3 五种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的鉴别 |
4.3 小结 |
第五章 紫穗槐蜜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5.2.2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溃疡指数的影响 |
5.2.3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 |
5.2.4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炎症表达的调控 |
5.2.5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胃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沙枣蜜对小鼠慢性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溃疡指数的影响 |
6.2.2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胃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调控 |
6.2.3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胃组织炎症表达的调控 |
6.2.4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胃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6.2.5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调节 |
6.3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油茶叶提取物改善痤疮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痤疮的研究进展 |
1.1.1 痤疮的概述 |
1.1.2 痤疮的主要发病机制 |
1.1.3 5α-还原酶 |
1.1.4 痤疮的治疗 |
1.1.5 天然产物对痤疮的影响 |
1.1.6 痤疮常见的研究模型 |
1.2 油茶与油茶叶 |
1.2.1 油茶概述 |
1.2.2 油茶产业现状与应用 |
1.2.3 油茶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
1.2.4 油茶叶概述 |
1.2.5 油茶叶的化学成分 |
1.2.6 油茶叶的生物学功效 |
1.3 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快速增长 |
1.4 研究依据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茶叶提取物对5α-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 |
2.2.3 实验用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油茶叶提取物的制备 |
2.3.2 油茶叶提取物5α-R抑制活性的测定 |
2.3.3 油茶叶取物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3.4 油茶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2.3.5 油茶叶提取物与其他植物来源抑制剂的5α-R抑制活性比较 |
2.3.6 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油茶叶提取物制备 |
2.4.2 油茶叶提取物的5α-R抑制效果 |
2.4.3 油茶叶提取物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 |
2.4.4 油茶叶提取物的5α-R抑制率与其总黄酮、总酚含量的相关性 |
2.4.5 油茶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
2.4.6 油茶叶适宜提取溶剂的选择 |
2.4.7 油茶叶提取物与其他植物来源抑制剂的5α-R抑制活性比较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油茶叶提取物的化学物质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待测样品的制备 |
3.3.2 UPLC-Triple TOF-MS/MS分析COLE的化学物质 |
3.3.3 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 |
3.4.1 COLE的化学物质分析结果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油茶叶提取物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COLE的制备及施药剂量的计算 |
4.3.2 灌胃组阳性药物的选择及施药剂量的计算 |
4.3.3 COLE凝胶的制备与评价及施药剂量的计算 |
4.3.4 外涂组阳性药物的选择及施药剂量的计算 |
4.3.5 实验动物分组 |
4.3.6 动物饲养与处理 |
4.3.7 脏器采集 |
4.3.8 HE染色观察皮脂腺斑显微结构 |
4.3.9 油红O染色观察皮脂腺斑脂质分泌的影响 |
4.3.10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COLE凝胶的感官评价和理化性质 |
4.4.2 COLE凝胶的刺激性 |
4.4.3 体重变化 |
4.4.4 脏器指数变化 |
4.4.5 皮脂腺斑外观变化 |
4.4.6 皮脂腺斑面积变化 |
4.4.7 HE染色结果 |
4.4.8 油红O染色结果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油茶叶提取物改善雄性激素介导的皮脂分泌旺盛的作用机制 |
5.1 引言 |
5.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氧化应激类指标的测定 |
5.3.2 脂质类代谢产物的测定 |
5.3.3 雄性激素含量的测定 |
5.3.4 SRD5A1/AR/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
5.3.5 数据处理 |
5.4 实验结果 |
5.4.1 氧化应激类指标 |
5.4.2 脂质类代谢产物 |
5.4.3 雄性激素指标 |
5.4.4 SRD5A1/AR/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
5.5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 |
(3)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包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沙棘概述 |
1.2 包封方法概述 |
1.3 多酚提取物包封的应用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沙棘叶总酚提取工艺流程 |
2.2.2 沙棘叶总酚提取单因素实验 |
2.2.3 沙棘叶总酚提取响应面优化 |
2.3 总酚及黄酮含量测定 |
2.3.1 总酚含量(TPC)的测定 |
2.3.2 总黄酮含量(TFC)的测定 |
2.4 结果分析 |
2.4.1 单因素实验 |
2.4.2 响应面优化 |
第三章 电流体力学法包封沙棘叶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沙棘叶酚类提取物制备 |
3.2.2 沙棘叶酚类提取物微胶囊制备 |
3.2.3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IVGID) |
3.2.4 总酚(TPC)含量测定 |
3.2.5 总黄酮含量(TFC)测定 |
3.2.6 酚类成分质谱分析(LC-ESI-QTOF/MS) |
3.2.7 酚类物质生物可及性的测定 |
3.2.8 包封率和负载量的测定 |
3.2.9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3.2.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11 热重分析(TGA) |
3.2.12 抗氧化能力测定(TAC) |
3.2.13 抑制代谢综合征相关酶能力的测定 |
3.2.1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EE和LC结果 |
3.3.2 SEM和粒径分布 |
3.3.3 FTIR分析结果 |
3.3.4 热重分析结果 |
3.3.5 TP和TF的含量及生物可及性变化情况 |
3.3.6 酚类成分鉴定结果 |
3.3.7 TACs结果 |
3.3.8 代谢综合征相关酶的抑制作用变化情况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喷雾干燥法沙棘油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沙棘油微胶囊的制备 |
4.2.2 出粉率和包封率的测定 |
4.2.3 微胶囊的表征 |
4.2.4 微胶囊中水份的测定 |
4.2.5 油脂氧化诱导期测定 |
4.2.6 加速氧化实验 |
4.2.7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出粉率,包封率,水份以及粒径大小 |
4.3.2 FTIR分析结果 |
4.3.3 热重分析结果 |
4.3.4 包封与未包封沙棘油的氧化诱导期情况 |
4.3.5 加速氧化过程中微胶囊的变化 |
4.4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静电纺丝法沙棘油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静电纺丝法制备沙棘油微胶囊 |
5.2.2 微胶囊的表征 |
5.2.3 包封率和负载量 |
5.2.4 加速氧化实验 |
5.2.5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 |
5.2.6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SEM结果 |
5.3.2 FTIR分析结果 |
5.3.3 热重分析结果 |
5.3.4 EE和LC |
5.3.5 加速氧化过程中微胶囊的变化 |
5.3.6 模拟消化过程中的释放率和抗氧化活性变化情况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青贮饲料纤维降解、家畜消化及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1.1 “粮改饲”政策的出台 |
1.1.2 食品安全 |
1.1.3 生物质资源利用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木质纤维素结构 |
1.2.2 家畜日粮纤维素研究进展 |
1.2.3 增加木质纤维素消化率的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温度下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发酵特性、碳水化合物组成和酶解糖化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及添加剂 |
2.2.2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制备 |
2.2.3 分析方法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特性 |
2.3.2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结构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影响 |
2.3.3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干物质含量及干物质损失的影响 |
2.3.4 青贮过程中玉米秸秆残余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2.3.5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酶解糖化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不同干物质巨菌草青贮饲料发酵特性、碳水化合物组成和酶解糖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青贮原料及添加剂 |
3.2.2 巨菌草青贮饲料的制备 |
3.2.3 分析方法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青贮60天后巨菌草青贮的发酵特性 |
3.3.2 青贮60天后巨菌草青贮的干物质损失和结构碳水化合物属性 |
3.3.3 青贮过程中阿魏酸浓度的变化 |
3.3.4 青贮过程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
3.3.5 添加剂对巨菌草青贮酶解糖化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及抗养化活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采用乳酸菌菌株及培养条件 |
4.2.2 苜蓿青贮制备 |
4.2.3 分析方法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青贮前苜蓿的化学组成及脂肪酸浓度 |
4.3.2 青贮过程中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特征 |
4.3.3 青贮过程中苜蓿青贮饲料的纤维降解特征 |
4.3.4 青贮过程中苜蓿青贮饲料的阿魏酸含量 |
4.3.5 青贮过程中苜蓿青贮饲料的抗氧化酶和脂肪氧合酶活性 |
4.3.6 青贮90 天后苜蓿青贮饲料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
4.3.7 青贮90 天后苜蓿青贮饲料的化学组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接种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苜蓿青贮饲料体外瘤胃消化、产气量、甲烷及微生物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5.2.2 体外消化试验 |
5.2.3 DNA提取、PCR扩增和Illumina MiSeq测序 |
5.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青贮后期不同乳酸菌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干物质消化率 |
5.3.2 青贮60天后不同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及鲜样的体外产气及消化特性 |
5.3.3 不同处理的苜蓿青贮饲料及鲜样对体外挥发性脂肪酸及氨态氮的影响 |
5.3.4 不同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及鲜样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5.3.5 不同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及鲜样对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苜蓿青贮接种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关中奶山羊消化性能、瘤胃发酵、血液及奶样生化指标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6.2.2 试验材料 |
6.2.3 裹包青贮制作及成分分析 |
6.2.4 日粮配置 |
6.2.5 消化代谢试验程序 |
6.2.6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2.7 样品分析 |
6.2.8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苜蓿裹包青贮发酵特性、化学组成、抗氧化酶活性 |
6.3.2 不同处理组家畜采食量及消化率 |
6.3.3 不同处理组青贮对家畜瘤胃液发酵参数的影响 |
6.3.4 不同处理组青贮对家畜血清及乳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6.3.5 不同处理组青贮对家畜血清免疫球蛋白、促炎症因子的影响 |
6.3.6 不同处理组青贮对家畜产奶量及奶品质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储藏期间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元宝枫油概况 |
1.1.1 元宝枫油的提取 |
1.1.2 元宝枫油的理化性质 |
1.1.3 元宝枫油的营养价值 |
1.1.4 元宝枫油开发应用 |
1.2 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油氧化机理 |
1.2.2 影响植物油氧化的因素 |
1.2.3 植物油氧化稳定性评价方法 |
1.2.4 植物油抗氧化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不同提取工艺元宝枫油储藏期间品质变化研究 |
1.4.2 不同储藏条件对元宝枫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研究 |
1.4.3 不同抗氧化剂对元宝枫油的氧化抑制作用研究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提取工艺元宝枫油储藏期间品质变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2.1 不同提取工艺元宝枫油储藏期间理化性质变化 |
2.2.2 不同提取工艺元宝枫油储藏期间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 |
2.2.3 不同提取工艺对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储藏条件对元宝枫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1 温度对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2.2 光照对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2.3 空气对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2.4 包装瓶材质对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2.5 包装瓶颜色对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2.6 元宝枫油货架期预测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抗氧化剂对元宝枫油的氧化抑制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天然、化学抗氧化剂对元宝枫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 |
4.2.2 复配抗氧化剂对元宝枫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 |
4.2.3 增效剂与复配抗氧化剂协同作用对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4.2.4 元宝枫货架寿命预测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植物源天然抗氧化剂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合成抗氧化剂 |
2 植物源天然抗氧化剂 |
2.1 水果及其提取物 |
2.2 草药和香料提取物 |
2.3 植物精油 |
2.4 含油种子提取物 |
3 结语 |
(7)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抗衰老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衰老理论 |
1.1.1 衰老理论学说 |
1.1.2 秀丽隐杆线虫抗衰老模型 |
1.2 蓝莓和苹果皮概述 |
1.2.1 蓝莓概述 |
1.2.2 苹果皮概述 |
1.3 植物化学素联合作用 |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1.6 论文研究路线 |
第二章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试剂配制方法 |
2.3.2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制备 |
2.3.3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测定 |
2.3.4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中植物化学成分鉴定 |
2.3.5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
2.3.6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抗增殖活性 |
2.3.7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抗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中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 |
2.4.2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中植物化学成分分析 |
2.4.3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2.4.4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的细胞抗氧化活性 |
2.4.5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的抗增殖活性 |
2.4.6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抗增殖的协同作用 |
2.4.7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抗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的抗衰老活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试剂配制方法 |
3.3.2 大肠杆菌(E.coil OP50)培养 |
3.3.3 线虫的培养 |
3.3.4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对线虫寿命的影响 |
3.3.5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线虫急性损伤的影响 |
3.3.6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线虫抗衰老相关基因的影响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E.coli OP50 增殖的影响 |
3.4.2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延长线虫的寿命 |
3.4.3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降低线虫的繁殖力 |
3.4.4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改善线虫的行动力 |
3.4.5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线虫脂褐素和身体长度影响 |
3.4.6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热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
3.4.7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紫外损伤的保护作用 |
3.4.8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线虫抗衰老相关基因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的抗衰老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突变株线虫寿命的影响 |
4.3.2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突变株线虫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3 DAF-16蛋白核定位测定 |
4.3.4 RNAi株线虫准备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daf-2(e1370)突变株的影响 |
4.4.2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jnk-1(gk7)突变株的影响 |
4.4.3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hsf-1(sy441)突变株的影响 |
4.4.4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sir-2.1(ok434)突变株的影响 |
4.4.5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DAF-16转录因子的影响 |
4.4.6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RNAi(daf-16)株线虫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改善抗氧化应激能力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线虫氧化损伤的影响 |
5.3.2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线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3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线虫体内ROS含量的影响 |
5.3.4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skn-1(zu135)突变株寿命的影响 |
5.3.5 SKN-1蛋白核定位测定 |
5.3.6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线虫相关抗氧化基因的影响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百草枯损伤的保护作用 |
5.4.2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改善线虫体内氧化应激水平 |
5.4.3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改善线虫体内ROS水平 |
5.4.4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线虫相关抗氧化基因的影响 |
5.4.5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skn-1(zu135)突变株寿命的影响 |
5.4.6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skn-1(zu135)突变株损伤的保护作用 |
5.4.7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skn-1(zu135)突变株ROS的影响 |
5.4.8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SKN-1蛋白核定位的影响 |
5.4.9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skn-1下游基因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调节线粒体功能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线虫基因组DNA的提取 |
6.3.2 目的基因的扩増 |
6.3.3 双酶切获取目的片段 |
6.3.4 质粒L4440制备 |
6.3.5 目的片段和质粒的连接 |
6.3.6 E.coil HT115(DE3)感受态制备 |
6.3.7 连接产物转化E.coil HT115(DE3)及其鉴定 |
6.3.8 RNAi线虫准备 |
6.3.9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突变株线虫寿命的影响 |
6.3.10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突变株线虫体内ROS含量的影响 |
6.3.11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线粒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clk-1(e2519)突变株寿命的影响 |
6.4.2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clk-1(e2519)突变株ROS的影响 |
6.4.3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作用对clk-1下游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4 mev-1和isp-1 基因干扰效果 |
6.4.5 RNAi(mev-1)和 RNAi(isp-1)株线虫ROS的变化 |
6.4.6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RNAi(mev-1)株线虫寿命的影响 |
6.4.7 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对RNAi(isp-1)株线虫寿命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论文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杏鲍菇研究概况 |
1.1.1 杏鲍菇简介 |
1.1.2 杏鲍菇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 |
1.2 杏鲍菇多糖的研究概况 |
1.2.1 杏鲍菇多糖简介 |
1.2.2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 |
(1) 化学提取法 |
(2) 物理提取法 |
(3) 生物提取法 |
1.2.3 杏鲍菇多糖的分离及纯化 |
1.2.4 杏鲍菇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5 杏鲍菇多糖的结构分析 |
1.2.6 杏鲍菇多糖结构与生理活性 |
1.3 杏鲍菇多糖降脂作用研究进展 |
1.4 代谢组学介绍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提取杏鲍菇粗多糖的单因素实验 |
2.3.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2.3.3 杏鲍菇多糖的水合特性分析 |
(1) 水溶性测定 |
(2) 持水力(WHC)测定 |
(3) 膨胀力(SWC)测定 |
2.3.4 杏鲍菇多糖的分离纯化 |
(1) Sevage法脱蛋白 |
(2) DEAE-52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纯化杏鲍菇多糖 |
(3) 分子筛柱SephadexG-100分离PEP1、PEP2和PEP3 |
2.3.5 杏鲍菇多糖的颜色变化 |
2.3.6 杏鲍菇多糖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多糖含量测定 |
2.3.7 杏鲍菇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含量测定 |
2.3.8 杏鲍菇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含量测定 |
2.3.9 杏鲍菇多糖中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含量测定 |
2.3.10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
(1) 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2) 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3) 提取料液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2.4.2 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工艺结果 |
2.4.3 杏鲍菇粗多糖的水合性分析 |
2.4.4 杏鲍菇多糖分离纯化 |
2.4.5 杏鲍菇多糖颜色测定结果 |
2.4.6 杏鲍菇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
2.4.7 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
2.4.8 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结果 |
2.4.9 多糖中硫酸基含量测定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杏鲍菇多糖的结构表征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波谱分析 |
3.3.2 单糖组成分析(离子色谱法) |
3.3.3 甲基化分析 |
3.3.4 形貌特征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波谱分析 |
3.4.2 单糖组成分析 |
3.4.3 甲基化分析 |
3.4.4 形貌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和体内抗疲劳活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1) 杏鲍菇多糖还原力的测定 |
(2) 杏鲍菇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 |
(3) 杏鲍菇多糖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 |
(4) 杏鲍菇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5) 杏鲍菇多糖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3.2 杏鲍菇多糖体内抗疲劳活性评价 |
(1) 动物实验和分组 |
(2) 小鼠的竭力游泳实验 |
4.3.3 数据处理与统计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
(1) 杏鲍菇多糖还原力的测定结果 |
(2) 羟基自由基(-OH)清除作用 |
(3)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
(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 |
(5) 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 |
4.4.2 杏鲍菇多糖体内抗疲劳活性结果 |
(1) PEP对体重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
(2) PEP对生化参数相关疲劳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杏鲍菇多糖对高脂膳食诱导小鼠的降脂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动物及饲料配比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5.3.2 血样及标本采集 |
5.3.3 小鼠生理指标的检测 |
5.3.4 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5.3.5 组织形态学观察 |
5.3.6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PEP对小鼠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 |
(1)小鼠生活情况观察 |
(2) 小鼠体重的变化 |
(3) 脏器和脂肪系数的变化 |
5.4.2 小鼠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5.4.3 小鼠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1)杏鲍菇多糖对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2) 杏鲍菇多糖对小鼠脂肪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杏鲍菇多糖的降脂机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动物 |
6.2.2 实验仪器、配件和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采用LC-MS对小鼠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物分析 |
(1) 样品前处理 |
(2) 仪器方法 |
6.3.2 数据处理方法 |
(1) 数据预处理 |
(2) 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
(3) 显着性分析 |
(4) 化合物筛选 |
(5) 寻找代谢通路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LC-MS分析各组小鼠血清样品结果 |
(1) 正离子模式 |
(a) 得分矩阵图 |
(b) 载荷矩阵图 |
(c) 代谢物 |
(d) 代谢通路 |
(2) 负离子模式 |
(a) 得分矩阵图 |
(b) 载荷矩阵图 |
(c) 代谢物 |
(d) 代谢通路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AMPK/ACC途径研究杏鲍菇多糖的降脂机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7.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7.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提取组织蛋白 |
7.3.2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 |
7.3.3 蛋白质变性 |
7.3.4 WB测定蛋白 |
7.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WB结果 |
7.4.2 荧光定量PCR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9)饲用植物及其提取物在饲料替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饲用植物及其提取物概况 |
2 饲用植物及其提取物在饲料替抗中的应用 |
2.1“整肠、抗炎、促生长”饲用抗生素替代技术 |
2.2饲用植物及其提取物在饲用替抗中应用 |
2.2.1植物精油(Essential oil,EO) |
2.2.2杜仲(Eucommia ulmoides) |
2.2.3桑叶(Mulberry Leaf) |
2.2.4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 |
2.2.5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 |
3 小结 |
(10)AVG和CTM处理对红星苹果虎皮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苹果虎皮病的研究进展 |
1.1.1 苹果虎皮病的致病机理 |
1.1.2 苹果虎皮病的发病因素 |
1.1.3 苹果虎皮病防治的方法 |
1.2 芦荟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1.2.1 芦荟的种类和主要活性物质 |
1.2.2 芦荟的处理方式 |
1.2.3 芦荟的抗氧化作用 |
1.2.4 芦荟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 |
1.3 中草药提取液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1.3.1 中草药提取液的种类 |
1.3.2 中草药提取液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 |
1.4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3 实验引物 |
2.2 处理方法 |
2.2.1 芦荟凝胶处理 |
2.2.2 中草药提取液处理 |
2.2.3 1-MCP处理 |
2.2.4 DPA处理 |
2.3 贮藏条件和取样 |
2.3.1 贮藏条件 |
2.3.2 取样时间 |
2.4 实验方法 |
2.4.1 虎皮病发病状况评价 |
2.4.2 硬度的测定 |
2.4.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2.4.4 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的测定 |
2.4.5 乙烯含量的测定 |
2.4.6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2.4.7 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的测定 |
2.4.8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4.9 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酚含量的测定 |
2.4.10 植物总RNA提取 |
2.4.11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2.4.1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VG、CTM处理对虎皮病发生的影响 |
3.2 AVG、CTM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3.3 AVG、CTM处理对乙烯释放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AVG、CTM处理对α-法尼烯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5 AVG、CTM处理对共轭三烯含量的影响 |
3.6 AVG、CTM处理对MDA含量的影响 |
3.7 AVG、CTM处理对活性氧的影响 |
3.8 AVG、CTM处理对DPPH和总酚的影响 |
3.9 AVG、CTM处理对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
3.9.1 AVG、CTM处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
3.9.2 AVG、CTM处理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3.9.3 AVG、CTM处理对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
3.9.4 AVG、CTM处理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
3.9.5 AVG、CTM处理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4 讨论 |
4.1 AVG、CTM处理对苹果虎皮病控制效果的比较 |
4.2 AVG、CTM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 AVG、CTM处理对乙烯、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的影响 |
4.4 AVG、CTM处理对DPPH和总酚的影响 |
4.5 AVG、CTM处理对活性氧和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
4.6 AVG、CTM处理在生产上的意义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植物天然抗氧化成分及其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成分及其对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祝敏. 西北大学, 2021(12)
- [2]油茶叶提取物改善痤疮功效研究[D]. 崔心禹. 浙江大学, 2021(01)
- [3]沙棘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包封及应用研究[D]. 王枭. 西北大学, 2021(12)
- [4]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青贮饲料纤维降解、家畜消化及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李福厚. 兰州大学, 2021(09)
- [5]储藏期间元宝枫油氧化稳定性研究[D]. 任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植物源天然抗氧化剂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高岳,潘语,卞愫,周晓捷,董雪,王广通. 农产品加工, 2021(05)
- [7]蓝莓和苹果皮提取物联合抗衰老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 宋兵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8]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D]. 赵圆圆.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9]饲用植物及其提取物在饲料替抗中的应用[J]. 刘华,刘秀斌,吴俊,曾建国. 饲料工业, 2020(12)
- [10]AVG和CTM处理对红星苹果虎皮病的影响[D]. 刘少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