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轻工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上海轻工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一、上海轻工步入发展黄金期(论文文献综述)

吕景泉,李力[1](2021)在《亚洲鲁班工坊项目建设、品牌创建及推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是服务"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文章在精要阐释鲁班工坊的核心要义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亚洲鲁班工坊建设历程、空间布局、专业布局和发展策略,详实解析了泰国鲁班工坊、印度鲁班工坊对于品牌创建的重要作用,并结合亚洲项目建设阐释了鲁班工坊建设原则、品牌研究与推广应用。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鞠斐[3](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谢富胜,高岭,谢佩瑜[4](2019)在《全球生产网络视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进程考察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我国自2000年左右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所形成的投资、出口联动增长模式支撑了2000~2007年的高速增长,新常态源于支撑2000年以来增长模式的社会经济条件遭到破坏。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把过剩的产能转移到中部农村地区的地下管网建设,修复资本的同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此同时,企业要努力建设关键部件开发平台,推进关键部件创新,获得全球制造的标准制定权。通过构建集成创新的核心企业和不同层次的模块化生产企业之间的国内生产网络,满足我国标准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并存的动态需求结构。

司文晶[5](2019)在《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研究 ——以近代天津女工为中心》文中提出市民化始终是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内含议题。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深入历史,找寻历史制度经验,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学人对当前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同样揭示出以史为鉴的重要性。然而,已有的中国近代市民化研究或缺乏系统性,或缺少制度层面的反思,亟待重新梳理与阐述。对当代农民工市民化和就地就近城市化问题的分析同样需要深入历史脉络,从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中汲取制度经验。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近代天津女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出发,运用民国档案、着作、报刊杂志、地方志、旅游手册、调查汇编等材料,探究行动者与市民化相关制度之间的互构型塑过程。由于近代市民化的核心动力源于工业化,因此移民工人市民化是核心提议。本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中国近代城市化过程中,劳工,尤其是女工是如何与市民化相关制度实现互构的?具体言之,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和制约近代女工的市民化发展,女工又如何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再生产出相应的市民化制度?论文首先尝试勾勒天津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经济条件,回应天津何以在近代中国发展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商埠和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城市定位或城市性质又如何决定城市后续发展轨迹。发达的水系、沿海港口的优越地理位置,临近北京的政治地缘环境,以及洋务运动等一系列改革运动奠定了天津工业资本主义中的官商合作模式。天津和上海两地在近代市民化上的时间差异同样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原因。其次,论文阐述近代女工进入工厂前后所需要的职业、社会网络和知识技能支持。对于初入城市并进入现代化大生产中的移民工人而言,要想适应工厂的工作和生活,满足国家和工厂对个体的现代化角色要求,就需要工厂提供相应的薪资和福利保障,工人围绕工厂空间构筑新的社会网络关系,获得技能和知识培训。再次,城市和工厂生活影响女工的角色和观念变化。近代国家和社会不断赋予女性新的角色和身份,要求她们按照既定标准自我规训成为合格的“都市女”、“新女性”、“新国民”。女工的观念变迁最鲜明地体现在时间观与权利观上。工厂作为集体化生产方式,与国家权力一同参与到对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余时间的建构之中,但规制受到外部环境与工人群体本身的牵制与解构,使观念革新发生历史反复。工人的权利诉求通过日常的越轨与罢工展现,但随着时间变化,宏观环境和制度条件发生相应变化,越轨行为的意义诠释和罢工的动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结论部分首先对市民化历史进程中的诸多议题进行制度分析与总结,进而提出“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理想型,用以指称依托工厂而形成的移民工人市民化过程。工厂为工人提供薪酬和福利,成为培育现代公民的场所,与政府协同推动近代市民化。“工厂依附型市民化”是建国后单位制实践的另一历史源头,对推动当前以人为本市民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林明惠[6](2018)在《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越来越活跃,促进了人的自我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然而,由于消费观偏差、扭曲,一些人出现非理性甚至异化的消费行为,盲目追求“虚假需要”,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价值失落与片面发展,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给自然环境带来“难以承受之重”。绿色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扮演着引领未来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消费行为是否理性,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时代将留给人们不同的消费的烙印”。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观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既与社会主流消费观的演变方向一致,又独具自身群体的成长轨迹。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观总体较为理性,以生存消费需要为主,消费形式丰富,趋向多元个性,注重消费体验,但也存在消费需求旺盛与经济尚未独立、跟风从众消费与崇尚个性消费、合理适度消费与异化畸形消费、浪费消费有余与绿色消费不足、消费欲望强烈与消费知识欠缺等矛盾。研究认为,绿色消费观有别于传统节俭、保守的消费观,是新时代文明、健康的消费观。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发挥高校、政府、社会、家庭等主体作用,通过价值引领、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环境滋养、网络宣传、家庭熏陶、制度保障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观教育的实施路径,帮助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绿色发展思维与绿色生活方式,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自由全面发展。

翁春萌[7](2017)在《武汉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1861-1937)》文中研究说明在近代中国的文明转型变奏中,武汉的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的空间形态变迁具有代表性。本文基于空间维度下工业史和产业维度下城市史的双重视角,以武汉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近代工业的发展对武汉三镇城市形态演变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方式。除绪论外,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工业发展推动城市近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主要梳理了武汉近代工业发展概况。第二章整理了近代武汉城市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了工业布局推动城市功能转换的路径,以及武汉城市形态在工业发展推动下形成的特征。第三章讨论了工业发展主导下的近代汉阳城市独特的发展轨迹,提出汉阳是产业型城市形态变迁的典型代表。即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出现新城区建造,汉阳的城市空间进行跳跃式发展与扩张,形成以工厂为中心的城市布局特征,迥异于传统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功能模式。第四章探讨了在传统-工业双重主导下,近代武昌形成叠加型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历程。近代武昌从传统城市格局与形态,到城市扩张,在旧城外构成带状松散布局,工业区和老城共生发展,并形成逐渐融合的趋势,受到了行政力量和发展近代工业需求的双重制约。但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一直是武昌的基本特征,并对武昌的城市结构和功能布局形成长期的影响。第五章探讨了在商业、工业协同推动下近代汉口城市空间形态的变迁轨迹。汉口作为国内传统城市的另类样本,凭借其深厚的商贸传统,形成了自然生长式的水运岸线布局形态。开埠后,汉口城市形态由沿河到沿江发展,形成了三镇最为密集的工业布局;其浓厚的商业氛围和快速发展的工业,商业与工业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形成了近代汉口集聚型城市形态。第六章以武汉三镇为样本,分析了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差异化发展背后蕴含的内在逻辑,提出了近代工业发展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三种轨迹。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深化研究提出了展望。

李朔[8](2016)在《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工业设计根植于工业化的土壤,其发展的趋势总是与工业化进程同步。中国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跨越式发展,逐步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步伐,使我国工业化中后期与其信息化阶段达到历史交汇。在这样的境遇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重叠,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同时进行与融合发展。但不容乐观的是工业设计赖以生存的工业化土壤并未完全成熟,前一阶段的急促生长导致中国基础产业发展存在断层,工业设计缺乏一个充分展开的时间而仓促进入下一阶段,基础相当薄弱,仍然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型产业链,存在着填补空缺、引进、模仿、制造、低价格、同质化的加工型现象。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时,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仍然是发展的屏障,工业文化意识并没有在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中积淀和成熟。然而,进入21世纪后,西方国家的经济重心明显开始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传统型到创新型、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转移,以技术、设计创新、文化软实力等为特征的智慧与创新资源逐步取代物质资源在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此时,中国赖以制胜的成本优势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长期形成的出口导向和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这给我国制造业和工业设计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制造到“智造”该如何发展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今,工业设计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利器和企业创新的重要智力资源已成为普遍共识。西方很多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现代设计产业尤其是工业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并将此课题提升至国家发展策略和战略目标的高度。而今天的中国已不能简单地复制历史,工业设计需要探索出契合我国当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存在价值和生存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设计产业的成功经验,吸取其教训,分析我们之间的差异,找到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尤其重要。并且,要对其发展历程中存的诸多问题和各种弊端,以及更深层次的根源进行探讨和分析,更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其优势和劣势,就需要一个可资比较的参照系。中英两国的现代工业设计均经历了一条坎坷不平的发展道路,然而结果却截然不同。同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起步阶段,英国对中国工业化的萌发有着无法替代的影响力。除此之外,相似的近代社会结构,对手工艺的重视,对传统的尊重与延续、对古老历史的认同,以及中英文化思想的保守主义倾向,构成了两国比较的基础和研究思路的起点。目前,国内外关于工业设计发展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实践、产品战略及其理论上。相比国外的研究文献而言,国内关于工业设计的文献比较缺乏,研究多以欧美等国家工业设计史的全面论述为主,或是很少一部分关于中国近现代工业设计的学术文献散见于工艺美术史、艺术设计史、“断代类”的近现代设计史中。从国内检索出该领域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专题研究的深入程度等状况可以看出,学界关于近现代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的研究存在不足,没有形成体系。对于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历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尚未提出明确的论述和全面的解析。并且,在过去的很多设计研究中,偏重于对中国或西方两个独立的对象进行考察,较少对不同社会进行比较研究,仅有以中西比较为主的比较美术史、设计史并不主要涉及某个具体的对象,对中西的研究也显得过于笼统,缺乏深入具体的探讨。这样不仅无助于研究视角的拓展,还可能减少立论和论证的说服力。因此,本文选取工业设计发展具有典型性的英国和中国作为两个具体明确的对象,并借鉴“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采用平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英国和中国两个不同社会的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进行客观地互照、互对、互比、互识,察同辨异和分析论证,从而使比较研究的结果更为准确。具体来说,本文以“启”(启始阶段的萌发)、“承”(文化的承继)、“转”(经济的转型)、“合”(适合性的发展)为出发点,并对本文研究的时间进行界定,参照工业革命发展轨迹与工业4.0的概念划分,将工业社会按照技术演进概括为肇始、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四个递进发展的阶段。通过对中英两国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的通览,比较工业设计处在四个历史阶段下,不同的社会背景、经济形态、文化思想的生存土壤中,其发展所呈现的共性与异质特征,分析各自设计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特殊性和缘由,进而总结出所存差异和问题。重点就起始阶段的自觉性差异问题,机械化进程中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差异问题,电气化阶段“质”变与“量”变的差异问题,信息化阶段工业设计观念高低的差异问题进行分析论证。首先,中英工业设计初始阶段存在着自发和触发的巨大差异。正是这种自觉性的缺失,使中国工业设计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进而在后来的工业化进程中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其次,机械化进程阶段中英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存在着不同的视角,英国“修正性”的人文思想与中国“防御性”的民族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这种反思精神暂时阻碍和延缓了英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进程,但却使其设计始终受到以道德关怀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理念的影响。而由于反思和反省精神的缺乏,中国对外来工业文明采取一种逆来顺受的态度,这种麻木却从根本上阻碍了工业设计的进程;再次,电气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出现“质”变与“量”变的差异问题。此阶段中国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相比之前工业设计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瞬间由机械化设计过渡到电气化设计的阶段,高技术风格一下风靡开来。而英国工业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是机械化到电气化的延伸和扩展,更多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量变过程;最后,从前文的差异比较可以看出,发展到信息化阶段的英国设计观念已经相当成熟,而中国还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观念,设计产业还比较年轻。前一阶段的急促生长导致中国基础产业发展存在断层,同时工业设计缺乏充分展开的时间,基础相当薄弱,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本文力图通过对比研究各阶段两国差异背后所体现出的优势和劣势,找到英国对于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和启示,以及有价值的参考,尽量避免在今后的探索中走弯路,并以此启发当代中国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的思路。另一方面重新梳理中英两国近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历程,对中国工业设计“断代史”理论研究作补充和完善。同时以论带史,关于两国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的比较分析研究,是在新的视角下对中国近现代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的重新阐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全懿[9](2016)在《社区青年生涯发展障碍研究》文中指出盛世中的中国,“温室”时代的上海,正重演着英国与日本曾经面临的“恐慌”——NEET族现象。所谓NEET族,即那些处于"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状态的年轻人群;为了避免“贴标签”与歧视,本文以“社区青年”这一特定名词来替代NEET族及其他相关概念;本文中,“社区青年”的操作性定义是“处于NEET状态的、居住在城市(上海地区)的、生理年龄处于成年早期的年轻人”。这些处于NEET状态的年轻人不仅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转换”,甚至主动停留在“被供养”的生涯阶段;人们也往往对他们投以“可怜、可悲及可恨”的目光;但是,作为生涯发展的主体,这些在与环境互动中看似“弱势”的社区青年们对自己的生涯发展障碍与出路有自己的答案。本研究源自研究者自身的生涯发展经历:与社区青年们类似,研究者也属于80后~90后,属于独生子女时代中的一员。在享受“温室时代”之“红利”的同时,社区青年们也不得不挣扎于时代巨变的洪流之中——广义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划时代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个体的生涯如何发展?个体与重要他人如何互相影响?个体与社会的环境如何互动?更重要的是个体该如何自处(与自我的关系)?这些都是个体生涯发展中绕不开的主题。本研究采用了田野调查式的方法,通过访谈、观察与生涯自述文本收集等方式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翔实资料;最终,本研究选择了“小黛”作为核心个案,以其“生涯发展历程”为时间维度,以其“生涯角色”为定点维度对其生涯发展的焦点事件进行了深度剖析;在个案深度剖析的基础上,辅以群体形象的建构来进行广度补充。对“处于NEET状态之社区青年的生涯发展障碍是什么?”这一研究问题的探究过程包括:首先,对核心个案成长历程轮廓进行概括,用以搭建生涯发展焦点事件的发掘与分析之平台;其次,在此平台之上,通过重要生涯角色的分析与对照,揭示了“生涯发展迟滞”现象的存在;最后,以“生涯发展迟滞”为切入点,从对质性材料的分析中完成社区青年的“生涯发展生态系统”的模型,并结合小黛的人格特质分析对小黛的生涯发展适配模型进行了假设还原,以前后模型的对比来展现“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与问题。至此,核心个案的深度分析为群体形象的广度建构提供了基点——小黛这一核心个案的“深度剖析”与其他个案的“广度补充”组成了对社区青年群体生涯发展问题的“总体描募”。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结论:首先,对“社区青年的生涯发展障碍”的界定——从社会现象的视角来看,社区青年生涯发展障碍的表象为个体处于NEET或相似状态;从发展心理学理论的视角来看,社区青年的生涯发展障碍的实质是生涯发展迟滞现象的出现;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来看,社区青年生涯发展障碍的本质是缺乏独立“自我”。其次,建立“社区青年生涯发展障碍的形成机制”的认知——这类障碍的形成与“个体和微观系统(主要是原生家庭)间的非适配状态”相关;微观系统(主要是原生家庭)塑造了社区青年的“自我中心”、“依赖”与“不信任”等负面人格特质,这些特质导致了NEET状态的延续;另一方面,社区青年自身所具有的“好强”与“期待改变”的天性蕴含着对“自我认可”的追求,由此自生出社区青年的自我救赎之路——“工作”、“兴趣”与“信仰”;但是,无论那一条道路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自我认知”的不满足导致社区青年对“社会认可”的看重,他们也希望外界对他们施以援手。最后,对社区青年生涯发展问题解决之路的感悟——对于社区青年个体而言,要努力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生成独立的“自我”;对于政府、辅导机构及家庭而言,需要抛却歧视与指责,尊重社区青年的主体性,唯有“理解”与“接纳”才是帮助社区青年解决生涯发展障碍的关键。总的来说,本文对社区青年这一群体的生涯发展文化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体察,针对社区青年的生涯发展障碍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其形成原因与机制的理解,得出了较为可靠的阶段性结论。承然,本研究在个案选择、个体与群体案例的结合方面尚存在欠缺与不足,这将是本研究日后努力的方向。

于晓磊[10](2015)在《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7、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技术的进步与动力的改革带来了生产的工业化和文化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新兴的产业类型,随之兴起的工业建筑,也成为最具时代性的建筑类型之一。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埠,外资开始在上海等沿海通商口岸经商办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区域之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也在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中国在近代工业时期建设的工厂建筑汇聚了西方传入的新样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它的发展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成为同时期采用西方风格建筑类型的率先之作。正是在这些工业建筑中,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体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颠覆,不仅如此,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改革,在这一历史剧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表现得尤为激烈,其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也就更值得探讨,故论文正是选取了 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首先,论文选择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主要有两点考虑,即它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区位。近代中国长三角地区成为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与这两点因素密不可分。从地理区位来看,长三角地区东临黄海与东海,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北临山东,南邻福建。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大型河流穿越于此,如此通江达海、南北东西进退裕如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历史背景来看,长三角地区自六朝伊始,便是历史上的文化富集区,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在这里积淀,久远的文化血脉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传统棉纺织业、丝绸业、陶瓷业、漆木业等工商业堪称发达。到了中国近代,良好的地理优势、厚重的文化基础和工商传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五口通商”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中心和工业科技中心,又有以南京为主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约地、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中心,也有作为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无锡、南通、宁波等一批重要城市。故得益于这两点因素,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现代中国正面临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变革期,该地区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仍走在时代的前沿,对这一区域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案例。其次,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来看,近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直接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而诞生的一种物质形态。近代工业生产力的诞生,改变了厂房建筑、生产设施,甚至社会的生产方式,这种工业化的改变成为近代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诞生的逻辑起点,所以工业建筑作为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变化。但是现实情况是工业建筑遗产这种具有珍贵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并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近些年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识之士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上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科学调查和认知上仍存在不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手工业生产不重视的历史渊源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受“雅”“俗”文化之制约,人们对与礼制、政治与宗庙相关的建筑特别重视,而对与生产性相关的手工业建筑相当忽视,导致从历史到今天,对于保存了中国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手工业建筑记载和保存数量都很少。即使在今天,与生产相关的遗产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大量近代工业建筑被拆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本文重新梳理近代社会工业建筑遗产,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力求重塑公平公正的文化遗产观。综上,论文以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这类物质遗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遗产实际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性。一方面,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从事过工业活动,他们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等共同为中国近代工业创造了一批最早的军事类和“官督商办”类的工业,由此使长三角地区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多的工业门类、开创了很多近代工业类型,并且还影响了全国的近代工业建设,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备的。在此过程中创建的工业建筑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时全国工业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成就。另一方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近代聚集有大量建筑师、建筑设计事务所,不管是西方的、留学归来还是本土培养的建筑师,皆在此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建筑代表了近代中国全国范围内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最能体现东方与西方思想的结合以及当时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最高水平。中国长三角区域内的近代工业建筑,率先吸收了西方工业建筑的诸多特征,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审美思想,成为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新兴建筑。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不仅蕴含着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展示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国家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及这一过程中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成就,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国家及文明转型特殊时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社会文化、精神特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生存智慧在新生的工业文明形态中的某种表现。本篇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发展脉络。第二章主要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原点——英国工业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英国的工业建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及审美变革。中国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主要受此影响,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变革序幕。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反映了笔者的田野调查成果,展现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的一大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系统梳理了 1840——1949年间,中国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同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工业建筑文化。第八章主要使用文化遗产学的方法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近代工业遗产的建筑元素进行结构,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整个过程。本文在第九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存在“移植”与“重塑”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工业建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近代工业建筑类型,通过对这两大系统出现和演变过程的原因解析,分析了隐藏其中的近代变革期的社会文化。同时,本文还主张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应是其核心价值。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关注过去的文化,更立足于当代、为社会未来发展服务,所以论文在第十章尝试以“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探索。通过前文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研究,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上,应与体现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的物质元素一起,如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系统、档案资料和企业文化等,共同得到原真性的保护与利用。

二、上海轻工步入发展黄金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轻工步入发展黄金期(论文提纲范文)

(1)亚洲鲁班工坊项目建设、品牌创建及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亚洲鲁班工坊项目建设
    (一)何谓鲁班工坊
    (二)项目建设历程
        1. 亚洲第一个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
        2. 亚洲第二个鲁班工坊—印度鲁班工坊
        3. 亚洲第三个鲁班工坊—印尼鲁班工坊
        4. 亚洲第四个鲁班工坊—巴基斯坦鲁班工坊
        5. 亚洲第五个鲁班工坊—柬埔寨鲁班工坊
二、亚洲鲁班工坊项目布局
    (一)空间布局
    (二)专业布局
        1. 泰国鲁班工坊
        2. 印度鲁班工坊
        3. 印度尼西亚鲁班工坊
        4. 巴基斯坦鲁班工坊
        5. 柬埔寨鲁班工坊
三、典型项目的品牌创建作用
    (一)泰国鲁班工坊的奠基开拓作用
    (二)印度鲁班工坊的开拓引领作用
四、鲁班工坊品牌研究
    (一)重要论文发表
        1. 以“鲁班工坊”为主题
        2. 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为主题
        3. 以“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为主题
        4. 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主题
    (二)专业着述出版
    (三)品牌推广与应用
        1. 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
        2. 鲁班工坊与产教融合国际论坛
五、归结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研究 ——以近代天津女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概念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丛:市民和市民化
        二、“结构-行动”视角下的市民化研究
        三、“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市民化研究
    第三节 理论框架
        一、历史制度主义核心议题
        二、走向综合的历史制度主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近代天津工商业发展与都市扩张
    第一节 天津的地理、历史与政治环境
        一、天津的地理与历史环境
        二、近代天津的政治与经济变迁
    第二节 天津纺织业发展及其庇护网络
        一、艰难求生:近代天津纺织业发展
        二、政商学庇护:跨界网络关系建构
    第三节 纺织女工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历史谱系:女性的生命历程与技术分工
        二、滞后发展:纺织女工发展的地域差异
        三、城乡背离:华北地区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女工的薪酬与福利供给
    第一节 收入鸿沟:工人薪资及其性别差异
        一、薪资结构:工资、奖金与分红
        二、双重歧视:收入上的性别差异
    第二节 名实分离:福利制度沿革与实施
        一、制度沿革:国家和工厂的福利措施
        二、女工福利:哺乳室与托儿所
        三、“发现”童工:劳动年龄与童工保护
        四、城市扩张:就地城镇化与工人居住状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作中的社会网络与技能获得
    第一节 信任纽带:保人制与工头制
        一、进入工厂:保人制
        二、工厂管理:工头制
    第二节 纵横交错:工厂中的社会网络重建
        一、内部整合:工作的地域等级化
        二、社会嵌入:选择性庇护与组织忠诚
    第三节 劳动力再生产:技能与知识的传递
        一、技能获得:代工与师徒制
        二、知识获得:工人补习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都市生活与女工的社会角色转变
    第一节 都市女:男性目光中的女性与女工
        一、标签与污名:危险的都市生活
        二、区隔与认同:女性的身体整饰
    第二节 新女性:婚姻家庭中的女性
        一、从抚育到情感:婚姻家庭的现代转型
        二、从旧式到新式:中国近代婚俗之变
    第三节 新国民:治理术与女性身份再造
        一、政策漂移:权力博弈下的新运走向
        二、双重目标:《方舟》中的女性与家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时间与权利观念变迁
    第一节 时间观念:工作、家务与休闲
        一、工作时间:三八制改革的成与败
        二、时间配置:难以逃离的家务
        三、工余时间:娱乐生活的组织化
    第二节 权利观念:越轨与罢工中的主体性表达
        一、越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喧嚣与抵抗
        二、罢工:外部动员与内在驱动的合流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市民化制度反思
    第二节 工厂依附型市民化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绿色消费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一、马克思的消费思想
        二、列宁的消费思想
        三、毛泽东的消费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思想
        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消费思想
    第二节 绿色发展理念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意义
    第三节 中西消费思想
        一、中国传统消费思想
        二、西方消费思想
第二章 消费和绿色消费观概述
    第一节 消费的内涵
        一、消费的多重意蕴
        二、消费的定义
    第二节 消费的功能及其价值悖论
        一、消费的功能
        二、消费的价值悖论
    第三节 绿色消费观与价值观
        一、消费观
        二、绿色消费观
        三、价值观
        四、消费观与价值观的关系
第三章 大学生消费观的变迁过程及现实特征
    第一节 大学生消费观演变的社会背景
        一、传统消费观的发展及其嬗变
        二、现代消费观的特点及其样态
    第二节 大学生消费观的成长轨迹
        一、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历程
        二、大学生消费观的现代分野
第四章 大学生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现状分析——基于全国40所高校的调查
    第一节 大学生消费观和消费行为调查设想
        一、问卷设计思路
        二、样本及对象
        三、研究主要工具与方法
    第二节 大学生消费观和消费行为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消费水平偏高,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二、大学生以生存消费需要为主,追求享受发展消费
        三、大学生消费观总体较为理性,趋向多元个性消费
        四、大学生消费计划不够明确,勤俭节约意识淡化
        五、大学生主要消费场域转向网络,热衷移动支付消费
        六、大学生不排斥网络借贷,借贷风险意识淡薄
    第三节 大学生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存在的矛盾
        一、消费需求旺盛与经济尚未独立的矛盾
        二、跟风从众消费与崇尚个性消费的矛盾
        三、合理适度消费与异化畸形消费的矛盾
        四、浪费消费有余与绿色消费不足的矛盾
        五、消费欲望强烈与消费知识欠缺的矛盾
第五章 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因素和偏差原因
    第一节 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状况
        二、社会制度政策
        三、科学技术革新
        四、消费文化引导
    第二节 大学生消费观的偏差原因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错位
        二、高校消费观教育的缺位
        三、家庭引导的失位
        四、消费主义的侵蚀
        五、网络平台的诱惑
第六章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原则和内容
    第一节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原则
        一、主导性
        二、针对性
        三、参与性
    第二节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内容
        一、生态文明教育
        二、绿色生活方式教育
        三、消费伦理教育
        四、金融理财知识教育
        五、消费法律法规教育
第七章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路径
    第一节 加强价值引领,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体系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工作
        二、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工作
        三、以全员化方式推进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工作
    第二节 抓好课堂教学,建构系统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内容
        一、创设绿色消费教育课程体系
        二、推动绿色消费教育教材建设
        三、创新绿色消费教育教学方式
        四、彰显教师绿色消费知行示范
    第三节 整合各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活动
        一、开展绿色消费主题教育
        二、强化绿色文化环境建设
        三、抵制西方消费主义思想
    第四节 用好网络媒体,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模式
        一、开辟大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网络阵地
        二、开发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网络产品
        三、筑牢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网络防线
    第五节 发挥家庭作用,打造家校联系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格局
        一、传承节俭的优良家风
        二、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
        三、培养子女的自立品质
    第六节 净化社会风气,优化外部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环境
        一、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绿色消费的制度保障
        二、强化媒体责任,营造绿色消费的舆论导向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武汉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1861-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意义
    二、学术前史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武汉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近代化
    一、工业化与城市发展
        (一) 工业化与工业发展
        (二) 交通方式变迁对城市定位与工业布局的影响
        (三) 工业布局与近代城市功能的转换
    二、武汉近代工业发展概述
第二章 近代武汉工业规划布局与城市空间形态
    一、汉口租界的工业用地规划
    二、张之洞对武汉工业发展的影响
    三、孙中山对武汉城市规划的影响
    四、民国政府时期涉及工业的规划内容
    五、工业布局与武汉市带状城市空间特征
第三章 近代工业发展主导下的汉阳产业型城市空间变迁
    一、1861年前汉阳城基本格局的形成
        (一) 汉阳溯源
        (二) 遵照礼制的城区形态
    二、汉阳城市空间的自发扩张期(1861-1889)
    三、近代工厂布局与汉阳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1890-1911)
        (一) 官办工厂选址汉阳
        (二) 清末的汉阳工业与布局
        (三) 汉阳城同期的空间扩张
    四、汉阳城的平稳发展期(1912-1937)
    五、近代汉阳城的发展特征
        (一) 以行政区为中心转向以行政区、工业区双区并立
        (二) 工业布局牵引汉阳城区扩展方向
        (三) 集中工业景观的形成
第四章 传统-工业双重主导下的武昌叠加型城市空间演变
    一、前近代的武昌与基本格局
        (一) 武昌历史概述
        (二) 武昌城的基本格局
    二、维持传统城市格局与形态的时期(1861-1889)
    三、武昌近代工业沿江布局的时期(1890-1911)
        (一) 武昌近代前期植入的工业
        (二) 武昌近代工业发展与沿江近郊分布格局的初步形成
        (三) 联动的城区空间形态变化
    四、近代工业发展与武昌城的扩张期(1912-1937)
        (一) 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工业发展生机与困局
        (二) 近代工业发展引发的武昌城扩张期(1912-1926)
        (三) 沦陷前武昌近代工业发展的黄金期(1927-1937)
        (四) 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景观
    五、武昌近代工业布局对城市空间的塑造和影响
        (一) 武昌近代工业布局的特点
        (二) 城市功能转换与空间突破
        (三) 城市空间的近代化
第五章 商业-工业双重推动与汉口城市形态变迁
    一、成形最晚的汉口迅速崛起
        (一) 汉水改道与汉口的形成
        (二) 汉口的传统市镇地位
        (三) 开埠之前汉口的商业基础
    二、汉口开埠之前有机自然生长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 没有规划的自然生长
        (二) 因“市”而“城”的代表性传统市镇
        (三) 街道生成与水系密切相关
    三、汉口近代工业兴起与城区空间扩张期(1861-1911)
        (一) 对外贸易的兴盛催生了汉口近代加工业
        (二) 汉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三) 汉口城市空间的近代化生长
    四、汉口工商业发达与城市空间的革命期(1912-1937)
    五、汉口城市空间结构与工业区生成的特点
        (一) 工业发展与汉口城市空间发展重心变迁
        (二) 近代工业发展与汉口城市空间扩张的同向性
        (三) 集中的工厂布局与汉口城市空间的混合性
        (四) 工厂布局与商业空间的依赖性
第六章 工业布局与城市形态差异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产业主导下的近代城市形态变迁轨迹
    二、传统与工业双重主导下的近代城市形态变迁轨迹
    三、商业和工业双重作用下的近代城市形态变迁轨迹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成果
致谢

(8)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的“相似”之处
        1.1.2 英国工业设计对中国的影响
        1.1.3 中国和英国在文化思想方面都具有保守主义倾向
        1.1.4 中国和英国均注重手工艺传统
        1.1.5 近代英国和中国具有相似的社会结构
    1.2“平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的依据
    1.3 研究的背景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相关研究范畴的界定
        1.5.1 工业设计概念的发展演变
        1.5.2 中英两国工业设计相关时间段界定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6.1 相关工业设计研究的文献
        1.6.2 相关工业化研究的文献
        1.6.3 相关社会文化研究的文献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的创新点
    1.9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2章 肇始阶段中英工业设计的自觉性差异
    2.1 英国工业设计的“内生化”过程
        2.1.1 英国工业设计诞生的社会背景
        2.1.2 肇始阶段英国工业设计的特点
    2.2 中国工业设计的“外源化”发展
        2.2.1 中国工业设计萌芽与初生的社会背景
        2.2.2 肇始阶段中国工业设计的特点
    2.3 起始阶段中英工业设计肇始方式的差距问题
        2.3.1 英国工业设计的“自发型”发生
        2.3.2 中国工业设计的“触发型”发生
    2.4 本章小结:自觉性差异对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启示
第3章 机械化进程阶段中英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差异
    3.1 英国机械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对工业文化的态度
        3.1.1 英国工业设计进一步展开的社会背景
        3.1.2 英国反对工业文化的人文思想视角
    3.2 中国机械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对工业文化的态度
        3.2.1 中国工业设计进一步展开的社会背景
        3.2.2 中国反对工业文化的民族主义视角
    3.3 机械化进程阶段中英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差异问题
        3.3.1 英国“修正性”的人文思想
        3.3.2 中国“防御性”的民族主义
    3.4 本章小结:中英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差异对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启示
第4章 电气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质”变与“量”变的差异
    4.1 电气化阶段英国工业设计的扩展和延伸
        4.1.1 电气化阶段英国工业设计发展的社会背景
        4.1.2 英国工业设计发展的“量”变过程
    4.2 电气化阶段中国工业设计的突破和飞跃
        4.2.1 电气化阶段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社会背景
        4.2.2 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质”变过程
    4.3 电气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发展“量”变与“质”变的差异问题
        4.3.1 英国工业设计发展的“量”变
        4.3.2 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质”变
    4.4 本章小结:“质”与“量”的发展差异反映出的中国工业设计问题
第5章 信息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观念高低的差异
    5.1 信息化阶段英国工业设计的产业“转移”
        5.1.1 信息化阶段英国工业设计的社会背景
        5.1.2 英国当代工业设计发展模式
    5.2 信息化阶段中国工业设计的产业“转型”
        5.2.1 信息化阶段中国工业设计的社会背景
        5.2.2 中国当代工业设计发展模式
    5.3 信息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观念高低的差异问题
        5.3.1 英国自觉的设计创意产业发展
        5.3.2 中国工业设计价值链的慢速生存
    5.4 本章小结:中英工业设计观念高低的差异反映出的中国工业设计问题
第6章 结论
    6.1 基本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研究的展望
致谢
附录A 参考文献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附录C 相关图表

(9)社区青年生涯发展障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我是“零号案例”
        二、“不要说‘我’‘懒’”
        三、这是个“温室”时代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的探寻
        二、研究方法的探究
        三、扎根理论的思路
    第三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现场:就业训练工厂项目
        二、目标群体:社区青年
        三、研究过程概要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社区青年
        一、社区青年的国内研究概括
        二、“NEETs”的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视角概括
    第二节 生涯发展
        一、从“职业生涯”到“生涯”
        二、存在主义视角
    第三节 研究视角
        一、发展心理学:“成年早期”
        二、建构主义:“自我”与“动态变化”
第三章 社区青年个案:小黛
    第一节 小黛的生涯线索
        一、从出生到求学时期
        二、从职场重回校园
        三、小黛的生涯历程总结
    第二节 小黛的生涯角色
        一、持续圈养的孩子
        二、爱的纤弱:友谊与爱情
        三、原地打转的工作者角色
        四、忽隐忽现的休闲者角色与学习者角色
    第三节 小黛的生涯发展
        一、生涯生态系统
        二、社区青年小黛的人格特质
        三、社区青年小黛的生涯发展问题与障碍
第四章 社区青年群体案例
    第一节 社区青年的生涯主线与生涯角色
        一、五大生涯主线
        二、六大主要生涯角色
    第二节 社区青年的生涯发展
        一、生涯发展生态系统的假设
        二、社区青年的生涯发展生态系统
        三、社区青年的生涯发展生态系统的其他特点
    第三节 社区青年的人格特质
        一、自我意识、依赖与不自信及好强与期待改变
        二、从顺应到防御
    第四节 社区青年的生涯发展问题与自我救赎
        一、表现自我中心与依赖的子女角色与工作者角色
        二、社区青年的学习者局限
        三、从防御到应对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假设之印证
        一、“社区青年”研究之传承
        二、“问题”与“障碍”假设之探索
        三、社区青年的生涯发展“问题”与“障碍”
    第二节 预料之外的发现
        一、发现:社区青年的生涯问题自我救赎
        二、思考:社区青年的生涯问题自我救赎的局限
        三、建议:社区青年生涯发展问题的解决之路
    第三节 研究反思
        一、欠缺与不足
        二、探索与深入
参考文献
后记

(10)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略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路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界定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等相关概念说明
        一、时间界限
        二、“长三角”的含义及其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地
        三、近代工业建筑个案描述选择标准
        四、文化遗产学概念
        五、工业建筑与工业建筑遗产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一、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政策
        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
        三、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四、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专题研究综述
    第六节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一、创新点
        二、存在问题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
        一、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手工工场建筑(18世纪中期之前)
        二、工业革命初期技术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750—1800年)
        三、动力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800—1835年)
        四、重工业发展与多种建筑派别流行对工业建筑的双重影响(约1835—1855年)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工业建筑带来的文化变革
    第三节 中国1840年之前工业建筑概况——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一、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背景
        二、长三角地区古代工业建筑概况
        三、受西方工业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建筑
第三章 最具开创性的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上海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外商主导的萌芽时期工业建筑文化(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一、文化背景
        二、西方工业建筑的引入
    第二节 民族资本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4 年—1918 年)
        一、文化背景
        二、仿西式的工业建筑
    第三节 华资、外资碰撞高峰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9 年—1936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四节 战时缓慢发展期的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五节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第四章 城镇型工业建遗产—南通磨闸历史工业城镇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工业城镇构成
        一、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诞生
        二、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 大生纱厂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大生纱厂工业建筑
    第三节 其他衍生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其他工业建筑
    第四节 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建筑文化综述
第五章 受政治因素主导的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南京近代工业萌芽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64——1911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二节 政府主导城市建设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2——1949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三节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第六章 民族资本为主导的无锡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无锡近代工业起步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5 年—1913)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二节 经济繁荣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4 年—1936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三节 抗日坚挺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四节 无锡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综述
第七章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杭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二节 宁波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三节 镇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四节 常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五节 嘉兴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六节 苏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七节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工业建筑的文化特点综述
第八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时空演变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建筑形态及要素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技术与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避产时间演变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萌芽期(1840—1860)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发展期(1860—1895)
        三、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成熟期(1895 — 20世纪10年代)
        四、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蜕变期(20世纪10年代—20世纪40年代)
        五、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停滞和复兴期(1937-1949)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空间演变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线路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元素的空间传播
第九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移植”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重塑”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三、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文化特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析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一、西式建筑中的东方精神——选择的智慧
        二、近代工业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先锋之作
        三、因水而延续的文脉
        四、近代工业建筑空间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与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比较
        一、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二、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文化
        三、长三角地区与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工业建筑文化比较
第十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探讨
    第一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造产保护原则与模式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保护模式与利弊分析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保护原则探讨
    第二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与模式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利用模式与利弊分析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申遗策略
        一、以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遗产价值标准为例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申遗策略小结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三角地区十六个(市级)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四、上海轻工步入发展黄金期(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洲鲁班工坊项目建设、品牌创建及推广应用研究[J]. 吕景泉,李力. 职业教育研究, 2021(10)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全球生产网络视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J]. 谢富胜,高岭,谢佩瑜. 管理世界, 2019(11)
  • [5]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研究 ——以近代天津女工为中心[D]. 司文晶. 南开大学, 2019(08)
  • [6]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研究[D]. 林明惠.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武汉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1861-1937)[D]. 翁春萌. 武汉大学, 2017(06)
  • [8]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比较研究[D]. 李朔.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9]社区青年生涯发展障碍研究[D]. 全懿.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
  • [10]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D]. 于晓磊.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上海轻工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