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

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

一、试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健,户振亚[1](2021)在《回溯与展望:国内民本思想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依托CNKI数据库,选取696篇CSSCI期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法从年度发文数量、发文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分布、论文被引频次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清晰直观地呈现国内学界对民本思想研究的现状和热点。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本思想概念、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继承发展民本思想和民本思想当代价值四个方面。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关键词时区演进分析推测,关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接续研究的趋势,关于民本思想内涵的系统分析、民本思想发展历程的逻辑探索以及民本思想历史局限性成因探赜是未来研究的深化方向。回溯与展望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拓宽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方法,助推相关研究发展。

李辰洋[2](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二字一直是贯穿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关键词。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再到要求全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等等,习近平的这些论述都始终围绕“人民”展开,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进行剖析阐释。论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分为五节,主要论述了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缘由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文章预期的创新点并对研究的基础概念进行了概括界定,从整体上奠定了文章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相关阐释。本章分为四节,主要论析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同时,从思想渊源和思想直接来源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思想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借鉴。第三章至第七章,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的论述。这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纵向展开,首先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论述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归纳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从而深刻剖析其中展现的重要价值和时代内涵,最后根据习近平相关论述总结提出坚持人民主体、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利益、推进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幸福的路径措施。第八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要意义。以前述章节的分析和论述为基础,深刻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展现出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第九章,结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进一步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群众性转化和现实性内需的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需要。

王光[3](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刘帅[4](2021)在《顾炎武民本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顾炎武(1613-1682)是十七世纪我国着名思想家,他在明末清初之际基于清兴明亡的历史教训进行了反思与总结,提出了其民本政治思想。“民本”一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民惟邦本”一词的缩写,由近现代学界创造并使用的概念,其一直是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热点。民本思想本身是具有非常浓厚儒家思想色彩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的历代思想家、学者都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特点赋予了民本思想新的元素。明末清初之际是古代民本思想发展非常重要的阶段,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在这一时期的学者中,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三人最为后世所知,被称为“明末三杰”。在他们学术着作中,所共同的一点就是对先贤大儒思想家的民本思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继承与发扬。顾炎武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秦汉以来正统思想的局限,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各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与新趋势。本文首先论述了顾炎武生平经历以及明末清初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对于顾炎武民本思想所产生的影响,以此探讨顾炎武民本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理论渊源。其次,从顾炎武对儒家传统民本思想与儒家传统民主思想的继承的两个个方面,来论述顾炎武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创新性因素。其主要包含民本内涵的思想包括以天下之人寄天下之权思想、人才选拔与清议思想、社会发展与管理中的思想。论文最后部分,从顾炎武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出发,对其进行评价与总结,得出对于当代我国政治建设的启示。目前我国己经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党和政府不断强调人民的最高地位、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其赋予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新的时代内涵。研究与领悟顾炎武的民本思想,有助于我们党更好地坚守初心与使命,全心全意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肩负起率领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大任。

闫文娟[5](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1)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种民生问题的突出迫切要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相关的民本资源,重新评价并结合时代特点发掘新的价值。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着名的思想家,他的民本思想不仅把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而且把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深入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发展,探究其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对于当代更好地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本文从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和新时代民生问题的突出出发,在寻找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孟子民本思想之间关联的基础上探索重评和发扬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整合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需要与现代化建设的理念相结合,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论文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在分析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和意识形态领域百家争鸣文化现象的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孟子之前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孟子的性善论分析了他的民本思想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民贵君轻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认识到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民贵君轻思想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影响,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朴素民本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的思想有契合之处。接着,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深刻分析了仁政对于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君权神授的观念,提出治民者的权利表面上来自于天,实质上则来源于人民的寄托。井田制和制民之产的提出,体现了孟子对土地重要性的肯定和认识。推恩在仁政中的应运表达了孟子对统治者的期望和要求。省刑罚和薄税敛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深耕易耨和重教化体现了在保障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对民生的改善和对人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视。本质上,仁政思想看到了生产发展之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而且意识到阶级斗争和国家权利的争夺都是通过人民来实现。也就是,仁政思想认识到了改善民生之于社会发展和安定的重要性,但却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未能全面实行。然后,论文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孟子在区分王霸之辩的过程中表达了对王道思想的认同,王道也成为他对当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孟子所处的时代显然属于社会发展的第二形态。在这一阶段,王道思想能够就治国模式进行有关社会发展和治国理论的探讨,体现出了他对社会发展的独特洞察。同时,他的王道思想试图构建君民和谐向前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社会批判精神。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对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批判和继承中,我们发现他的民贵君轻思想肯定了民众在国家存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对民意的表达中表现出了原初的民权观念,蕴含着民主思想的萌芽。但本质上,民贵君轻思想并没有摆脱君本位的封建阶级基础。仁政思想不仅为当时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案,而且也从社会道德方面提出了教育设想,力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人民素质来巩固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虽然表现出了朴素的民生观念,却只把民生的改善寄希望于君王自身的觉醒上,并没有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权利的真正主体。王道思想一方面提倡君主要向圣王先贤学习以仁义行仁政,通过得民心来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君与民之间存在的阶级矛盾,主张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教民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防止社会危机的产生。然而,王道思想在具体的实施中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法律的保障,因而表现出了空想的重民主张。近现代以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对孟子民本思想的汲取,再到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深刻体现、群众路线的深入以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这些思想中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关注部分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能动作用。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当积极探索其中的正面因素,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其消极因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弃之。通过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孟子民本思想中的民贵君轻思想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体现出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对于我国当下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着积极的意义。仁政思想中对民生改善的具体措施对于当下我国提倡的精准扶贫、科教兴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孟子对王道思想的肯定对于尊贤使能、廉政爱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以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着启发作用。同时,在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和其中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刘幸[6](2020)在《毛泽东的人民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近代西方民主观念中的“民”以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毛泽东人民观的理论资源,而中国革命实践对毛泽东的影响更是毛泽东人民观形成的直接原因。研究毛泽东的人民观,首先要明晰什么是“人民”。古代中国语境下的“人民”概念,“人”和“民”在一开始是存在明显区别的两个词,不是简单的可以将二者重合在一起表达同一个意思,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才逐步丰富了“人民”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出现前,西方哲学家大多也只是单单对“人民”的概念进行研究,虽然通过多种理论的方式在宣扬民主,但在其本质上,人民的主体地位根本不受到承认,社会历史主体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一直是模糊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无论是从人的本质观,还是从历史观,都对费尔巴哈、鲍威尔等人的思想进行了批判,认为他们的思想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对于社会历史而言,其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主体的活动产物,也是基于以人民为主体的人类活动对客观世界进程的推进。毛泽东的人民观是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精粹的基础之上,在吸收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前提下,结合中国革命和具体国情而逐步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需求,毛泽东的人民观也在逐步焕发出新的政治色彩。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对敌人与朋友的标准进行了划分,认为一切不利于抗日斗争的都是敌人,不属于人民范畴,而一切共同抗日的集团和阶级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解放战争期间,地主等反动派是敌人不是人民,而联合起来反对这些反动派的就属于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拥护社会主义的人就属于人民范畴,反对社会主义,甚至破坏社会主义的就是敌人,不属于人民范畴。即是说,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毛泽东人民观具有非常鲜明的风格、特色和气魄,彰显出明显的理论特征、实践特征、历史特征以及政治特征,具有完善的系统性、广泛的革命性、鲜明的时代性以及深刻的阶级性。而毛泽东人民观的要件——历史动力观、群众路线观、人民利益观、人民民主观,则是毛泽东人民观的内在本质、具体体现、价值指向以及核心思想。长期以来,毛泽东人民观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南,并为其继任领导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借鉴。因此研究毛泽东的人民观,既是科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需要,也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谋幸福的需要。

张珊[7](2020)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关系研究》文中认为

李圣强[8](2020)在《《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德治思想始于西周之前,殷商也并非无“德”之朝,但德治思想在周朝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天命从大邦殷到小邦周的转移,包括殷商遗民在内的天下臣民需要一个充分合理的解释,否则,天下将不会稳定,政权将不会长久。周统治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天命靡常”的思想,并将天命转移的枢纽系于“德”之上,即天命并非一成不变地佑护统治者已有的政权,而是会依据统治者的“德”进行取舍转移,也就是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周统治者用“德”的兴废存亡解释了夏、商、周三代政权的更替,周统治者视“德”为影响王权合法性构建的核心因素。《周易》古经成书于殷周之际是当今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关于《周易》古经作者争论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历代学者分析出的几位可能的作者均是治国者或参与国家治理者,而且都肯定周文王与《周易》有关。文王通过演易、编写卦爻辞和改革易筮系统,使掌握在殷人手中与天地鬼神沟通的渠道和权力转移到周人手中,新的易筮系统的使命就是要向天下宣传“天命更新”的原因和必然性,宣传不同于殷商的以“德”为核心的天命转移思想,周人视“德”为影响王权合法性与持久性的核心要素,而《周易》古经也因此成为了周初统治者为完成其克商、建国及治国理民之大业而宣传其治国思想的最理想的载体,《周易》古经也成为了周初统治者实践其德治思想的主要载体。尽管学界对《周易》古经是否涵有德治思想见解不一,如有的学者认为所谓《周易》古经的德治思想只是后人的解读,但《周易》古经成书的人文语境以及《周易》古经的性质可以提供足够的理由与证据证明《周易》不只是卜筮之书,而是在神秘的卜筮外衣之下体现文王与周公“德义”思想的教化之书、参与治国理民的王者之书。殷周之际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人文意识的觉醒,人的价值在人神关系中得以凸现,“人”在与“天”、“神”的相对关系中逐步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周统治者所讲的“天命”是以“民心”为其内核的,《周易》古经所蕴涵的民本思想与周统治者所推崇的民本思想是一致的,《周易》古经的德治思想,民本思想是基,周人治国理政主体思想中的民本意识在《周易》的卦爻辞中多有体现:《中孚》卦、《革》卦等讲说了孚信于民的意识,《困》卦、《震》卦、《蒙》卦和《家人》卦等蕴涵了“小惩大诫,教民明耻”的意识,《损》卦、《益》卦等讲述了“损上益下,让利于民”的意识,《谦》卦、《比》卦、《临》卦等讲述了“履谦有终,亲比万民”的思想等等。《周易》古经成书于忧患多难之世,“是故其辞危”,忧患意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有的道德价值观念、人文价值理想,最早、最鲜明、也最集中地体现于《周易》古经之中。忧患意识,标志着一种根源于高度历史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承担人间危难的悲悯情怀,以及对未来之发展当秉持的戒惧敬畏之心。初爻,位一卦六爻之下,事之始也,与二爻相比,又有不中、无为、不利出行之象,六十四卦初爻之辞对忧患意识体现的最多。处忧患多难之世,可以“潜龙勿用”,可以远难待时,虽不可妄动,但不能消极逃避,《周易》乃王者之书,其中蕴涵着建国者、治国者的理想与策略,《周易》告诫人们处忧患之时要以修德为本,正如孔颖达所云:“以为忧患兴德为本也。六十四卦悉为修德防患之事。”《周易》古经中“修德防患”、“进德修业”的思想,在诸卦九五爻之爻辞和《乾》之卦爻辞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而《乾》卦六爻之时位更是描绘了一个完整的正心诚意、修德防患、进德修业的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处忧患之世之时,“潜龙勿用”、远难待时、谨慎思虑、韬光养晦是权宜之计,进德修业、德治天下才是统治者终极之目的。“以德配天”的思想,在西周时期占据了重要的政治地位,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树立并维护了西周时期统治者的政治权威,是当时治国理民的主要指导思想。周人“以德配天”的思想在《周易》卦爻辞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周易》古经德治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德配天”,在《周易》古经的视野之下,具有“以德配天”精神和视野的人,践行“以德配位”之精神,因循天道,恪守自然规律,参赞天地之化育,以求“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之境界。《周易》古经与《易传》均有丰富的德治思想,但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周易》古经中的德治思想重在具体的德治行为,以德治之术为主,《易传》中的德治思想则以“道”为主,重在建立宏大的德治之大“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周易》古经的德性诠释是《易传》德治思想的核心内涵,从帛书《易传》的记载不难看出,孔子对“祝卜”与“德义”的先后关系问题是很明确的,孔子把人文性的“德义”置于祈神的“祝卜”之前。与《周易》古经一样,民本思想同样也是《易传》德治思想的基础,《易传》认识到了民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易传》认为重民、养民、保民、安民才能成就大业。《易传》认为民众应该受到敬畏,统治者在国家管理过程中当限制王权、反身修德、损上益下、谦对万民、德主刑辅。《易传》把养贤视为效法天道的必然之举,养贤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国家管理是否成功。与《周易》古经相比《易传》的德治思想有了更为系统化的发展,而教化则是德治思想得以最终实现的最重要的实践过程。“易与天地准”,“穷理尽性以至于性命”,《易传》指导人们了解天道,使人的行为遵循天道的规范,以天地之大德为最高追求来规范与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同时也是德治思想所要遵循的最根本的依据,“天人合一”是《易传》德治思想的终极追求。德治思想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其极强的实践性。春秋时期,在孔子眼中是“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探索治世救世之路,拨乱反正、安邦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共同追求,儒家也希望找到有效之策来挽救“礼崩乐坏”的现实和恢复混乱的社会秩序。《易传》接续《周易》古经,继续讲忧患治国之道,《易传》视忧患意识为立国长久的重要政治智慧。只是《易传》的语言风格与《周易》古经己经有了明显的差异,孔子及其后学的使命感、紧迫感蕴涵在《易传》的德治思想之中,相对于《周易》古经卦爻辞中德治思想的危而隐,《易传》德治思想的表达是直抒胸臆的,《易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卫国以德”的立国之策。西周王朝被儒家描绘为礼乐文明昌盛的理想时代,儒家以继承和弘扬周之礼乐文化为己任,对“天”的主宰亦即道德之义尤为关注,这在《易传》中更是深有体现。《易传》本着推天道以立人道的天人合一这一基本理论基础,研究与探索治邦安国之道、治乱兴衰的社会政治规律,而《易传》也反复强调其理论体系的履践性如“成务”、“大业”、“吉凶”等,也就是《系辞传》所云:“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己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这实际上就是指易学在实现国家与社会政治理想方面的具体实践性,而且《易传》的实践性要求是高于儒家其他典籍之上的。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以“克己复礼”为己任,推行其以德治思想为核心的治国方略,虽各路诸侯无一真正信服与实践,虽然儒家德治思想、治国方略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真正实践于治国理民,但儒家对德治思想的探索使渊源于周初的德治思想更为完备与系统化,为西汉时儒家德治思想真正服务和实践于治国理民做好了坚实的准备。《易传》所构建的天人关系及对德治思想之探索为历代王朝之治国理政提供了与时俱进地的、因势乘变的理论上、思想上、哲学上的支持。汉代易学与《易传》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易传》是汉代易学的主要思想基础与理论依据,汉代易学的主流是以“卦气说”为核心内容的象数易学。汉代易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与政治的密切结合,汉代易学与政治的结合体现出易学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极强实践性。易学既明天道又切人事,汉代易学与政治的结合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参与了汉代新的统治秩序的构建。武帝时期,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基本形成,与这种局面相适应的统治思想呼之欲出,汉代将五经列为官方认可的大经大法,实际上开启了最高统治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新的政治运行模式。二是基于天人感应、阴阳灾变的神道设教体系的建立。天人之际、阴阳灾变学说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士大夫阶层可借助“天意”来限制君权、匡救时弊。而《周易》象数易学与阴阳灾变学说合流,作为解释“天意”理论强有力的支持,重塑了新时代的政治伦理道德思想体系,这种蕴涵着丰富德治思想的政治伦理道德思想,以“天意”的名义履践德治思想,对统治者修德标准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神道设教不仅仅是对民众的教化,更重视对统治阶级的警示。三是即使在东汉末年之黑暗统治时期,易学仍不放弃对理想政治制度的追求与探索。东汉末年是圣君贤臣皆无的真空时代,经学则成为统治阶级欺世盗名、谋取私利的工具,如此黑暗环境下注经派象数易学的鼎盛发展证明易学仍不放弃对理想政治制度的追求与探索。东汉易学家尊崇易学圣贤的思想,致力于对《周易》经传文本的的整理和文辞的注释,探究《周易》经传的原始本意,力图重现先王、圣贤的易学思想及其治世之用。四是本于天道的德治思想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天人关系的思想体系自始至终就是《周易》古经特别是《易传》最为本质、最为核心的思想精髓。汉代易学的天人之学承继于《易传》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并继续发扬光大,使易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更臻于完善,此与汉代独尊儒术之确立不无关系,也与两汉的政治需要相适应。天人合一、天人和谐有序是《易传》德治思想实践的终极目标。弘扬易学是宋代儒学复兴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中,宋朝集中了最多的贤臣,宋儒排斥佛老的“全身苟圣”、“弃道而忘天下国家”的风气,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和“以忧患之心,思忧患之故”的人文情怀是宋儒的突出追求。大多数的宋代易学名家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点,他们同时也是治国理政的实际参与者、实践者,即亦儒亦吏,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程颐和苏轼等是主要代表。宋代易学家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基于内圣外王思想指导下的实现王道之治的治国理政架构,易学的本质就是要开示开物成务之道,以程颐为代表的宋代易学家认为实现经世外王的王道之治包括三个重要因素:君圣、臣贤与典法。在致力于妥善解决内圣与外王的关系问题上,宋代的易学家各有所偏重,李觐、欧阳修和司马光重外王轻内圣,苏轼则偏重内圣轻于外王,周敦颐和邵雍虽致力于内圣与外王的有机统一但没有实现真正的贯通。二程先生集邵雍、张载和周敦颐等探索成果之大成,致力于对“明体达用”的进一步探索,致力于追求理与事的结合,其易学思想的核心归结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周敦颐是宋代易学从“达用”转到“明体”的关键人物,北宋五子中,程颐长期置身于政治旋涡的中心,其一生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和徽宗五朝,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然有着切身的体会,以程颐为代表的宋代易学家们对内圣外王理想治世模式的追求是执着的,对“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外王事业是坚持不懈的,对经世外王之路的探索是深入的,对君主无意圣王和臣僚互为朋党之残酷现实是无奈和忧患的,实践上的磨难阻止不了宋儒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内圣与外王体用相依的完整的思想体系,明体者崇德,达用者广业,在易学德治思想体系的构建上,致力于从进德到修业、从内圣到外王的真正贯通。宋代易学家对《周易》经传德治实践的探索达到了先秦以后诸朝之顶峰,致力于实现进德与修业、内圣与外王的贯通,相对于汉唐对《周易》经世致用的看重,宋代易学家们更致力于阐发天人性命的贯通,更看重内圣与外王的统一。夏商周三代,文化一脉相承,有损益有维新,“德”的概念在传承中不断维新。历朝历代自周开创的维新传统没有断绝,各朝各代皆力图将三代开创的文化传统与本朝实际相结合,有传承又着意于创造适合当世的新文化,文化传承与维新的过程中一直维系的核心思想就是德治。周人将“德”确定为构建政权合法性的核心要素和政权转换之根本依据,从而奠定了德治思想的基础,此思想传至后世,绵延不绝,并历久弥新。儒家思想体系的总追求是以达于德为中心,儒家德治思想体系肇始于《周易》古经和周初先王,完善于《易传》等儒家典籍,弘扬于历代儒家。本于天道的内圣外王是儒家德治思想体系的实践性归宿,内圣外王与《易传》所推崇的进德修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一脉相承的。内圣、进德、厚德载物是本于天道的形上的道德追求,外王、修业、自强不息是在道德追求指引下的德治实践。肇始于易学的儒家德治思想的内涵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组成部分:遵循天道的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齐治平、以民为本、德主刑辅、富民安人等等则是具体的德治知行合一之实践;而教化则是德治思想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实践过程,既包括了进德与内圣的过程,也包括了修业与外王的过程。德治思想及其实践也不可避免地存有其局限性,历朝历代处于不同的统治目的,其德治思想的具体实践各有不同,《史记》中对当时朝廷的提倡儒术,常用一个“饰”字来描述,指出儒术在很多状态下仅仅用来作专制政治的装饰之用。也有统治者有“泛道德化”的倾向,认为道德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还有一种倾向是从德治走向了人治。德治思想及其实践局限性的原因既包括儒家自身的因素也包括后世统治者的因素。从儒家来说,后世儒家可能是认识到了先秦儒家的教训,即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一个诸侯国真正地实践过儒家的德治思想,后世儒家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重新处理了儒家与统治者的关系,即从先秦儒家的劝谏统治者发展到后世儒家的顺应统治者。如果走向了人治的方向,则德治的实践就会过多地依赖最高管理者之“德”,如果最高管理者不贤无德,那德治思想的真正实践是不可能完成的。从维系社会、治国理民的角度来看,道德教化不是德治的全部,德治与法治也不是并行的互不干涉的两套体系,德治与法治同为政治的两翼,二者是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国家治理。当然,德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德治思想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对德治思想内涵的探讨是永远具有价值而且是永无止境的。

丛文文[9](2020)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两种形态》文中指出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观点是主张将民众作为政治统治的目的与根本。学界关于民本思想的争议,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所谓的“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实质上是将“重民”思想作为“君主专制”统治工具的“君本”思想;二是强调了民本思想的核心特征为“以民为本”,但认为民本思想体现为民主思想的萌芽,将其与民主思想所主张的“人民主权”相混淆。目前学界对民本思想的研究已经使得民本思想中“重民”与“尊君”之间的内在矛盾逐渐显露出来。研究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要结合不同时期具体政治现实以及民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来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先秦时期的原始民本思想,另一种是秦汉之后的王权民本思想。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主张人民的利益就是政治统治的根本,而秦汉之后,伴随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的形成和强化,民本思想被改造为“君主统治”的思想工具,具有明显的“尊君”倾向,试图在实质上以“君意即天意”取代“民意即天意”这一原始民本思想中的核心内涵。不过,民本思想与君主统治的结合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现象而非民本思想内在逻辑的必然。民本思想始终主张“以民为本”,但在政治实践层面,秦汉之后的统治者与思想家因主张“尊君”而将“重民”作为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原始民本思想所强调的“国家为人民所共有”、“人民是政治统治的根本目的”等观念仍然能够体现出民本思想的现代政治价值。

田路路[10](2020)在《刘少奇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少奇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刘少奇坚持以人民勤务员自居,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表现出了浓厚的民本色彩。在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刘少奇不仅身体力行地贯彻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而且在理论上也进行了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各种思想和观点,其中刘少奇民本思想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刘少奇民本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内容深刻而丰富,它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体现。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刘少奇民本思想的内容展开研究。文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刘少奇民本思想的理论渊源,认为它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毛泽东的民本思想,并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同时经历了形成、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方面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思想、经济方面关注人民物质生活的思想、文化方面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思想、安全方面强调维护人民安全的思想以及医疗卫生方面关心人民身体健康的思想,这些思想表现出了深刻的爱民、为民及富民的特征。刘少奇民本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也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二、试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回溯与展望:国内民本思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二、民本思想研究的文献回溯
    (一)文献年度发文量统计
    (二)发文作者情况统计
    (三)研究机构情况统计
    (四)期刊分布情况统计
    (五)论文被引频次分布统计
三、民本思想研究的现状剖析
    (一)论文的关键词统计分析
    (二)论文的关键词聚类分析
    (三)民本思想研究热点领域剖析
        1.民本思想概念研究
        2.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研究
        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继承发展民本思想研究
        4.民本思想当代价值研究
四、民本思想研究的进路展望
    (一)关键词时间演进分析
    (二)民本思想新兴研究趋势
    (三)民本思想研究的深化方向
        1.民本思想内涵研究的深化
        2.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展历程研究的深化
        3.民本思想历史局限性研究的深化

(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1.5.1 人
        1.5.2 人民
        1.5.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概述
    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2.1.1 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
        2.1.2 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变化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1.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社会条件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现实基础
        2.2.2 改革开放的实践进入关键期
        2.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2.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2.3.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思想
        2.3.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思想
    2.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借鉴
        2.4.1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4.2 理论借鉴: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人本思想
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的论述
    3.1 人民主体论的历史发展
        3.1.1 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实践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实践
    3.2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主要内容的论述
        3.2.1 人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受益主体
        3.2.2 人民是权力运行的监督主体
        3.2.3 人民是文艺事业的参与主体
        3.2.4 人民是新时代的“阅卷”评价主体
        3.2.5 人民是“四个伟大”新征程的推动主体
    3.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重要价值的论述
        3.3.1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政治灵魂的集中体现
        3.3.2 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3.3.3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3.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路径的论述
        3.4.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3.4.2 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
        3.4.3 着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论述
    4.1 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4.1.1 毛泽东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4.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发展演变
    4.2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基本内容的论述
        4.2.1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稳固人民立场的物质基础
        4.2.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引党的人民立场的科学发展
        4.2.3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增强人民立场的思想底蕴
        4.2.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党的人民立场的话语体系
        4.2.5 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推动党的人民立场落地落实
    4.3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价值意蕴的论述
        4.3.1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
        4.3.2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尺度和标准
        4.3.3 人民立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追求
        4.3.4 人民立场指明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走向
    4.4 习近平关于巩固人民立场实践路径的论述
        4.4.1 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党的领导各项体制机制
        4.4.2 履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4.4.3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人民立场主体责任
        4.4.4 用发展的观点创新人民立场的时代内涵
5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的论述
    5.1 人民利益论的历史发展
        5.1.1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5.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5.2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基本内容的论述
        5.2.1 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大逻辑保障人民经济利益
        5.2.2 健全政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利益
        5.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人民文化利益
        5.2.4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民生利益问题
        5.2.5 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障人民生态利益
    5.3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价值内涵的论述
        5.3.1 实现人民利益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5.3.2 实现人民利益凸显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美好体验
        5.3.3 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了公民个体到社会整体的全面均衡
    5.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利益具体途径的论述
        5.4.1 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价值观
        5.4.2 推进从严治党压实为民服务责任制
        5.4.3 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民利益评价体系
        5.4.4 营造有利于实现人民利益的政治生态
6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的论述
    6.1 人民共享论的历史发展
        6.1.1 毛泽东人民共享思想的初显与贡献
        6.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共享思想的历史发展
    6.2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主要内容的论述
        6.2.1 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6.2.2 共享领域和内容要涉及人民发展的各方面
        6.2.3 共享是人民共同建设和享有
        6.2.4 共享要在人民健康和安全领域持续加码
        6.2.5 共享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6.3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基本特征的论述
        6.3.1 人民共享权利的公平性
        6.3.2 人民共享过程的共建性
        6.3.3 人民共享自身的科学性
    6.4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重要价值的论述
        6.4.1 坚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6.4.2 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享发展理念
        6.4.3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理想追求和使命初心
7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论述
    7.1 人民幸福论的历史发展
        7.1.1 毛泽东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7.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7.2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基本内容的论述
        7.2.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7.2.2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7.2.3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7.2.4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7.3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论重要价值的论述
        7.3.1 为人民谋幸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7.3.2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最集中的体现
        7.3.3 为人民谋幸福是实现中国梦和解决新矛盾的需要
        7.3.4 为人民谋幸福是提升人民幸福生活质量的科学指导
    7.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幸福措施保障的论述
        7.4.1 坚持党的领导是重要前提
        7.4.2 明确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是实践指向
        7.4.3 营造各方联动的社会环境是基本保障
        7.4.4 筑牢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是根本遵循
8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及重大意义
    8.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8.1.1 突出人民性,以清醒头脑保持对人民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
        8.1.2 注重根本性,以着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重点
        8.1.3 强调权益性,以坚决扞卫人民各项基本权利为保障
        8.1.4 着眼现实性,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抓手
        8.1.5 指明方向性,以净化社会风气坚定人民理想信念为导向
        8.1.6 明确实践性,以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
        8.1.7 凸显规范性,以强化纪律制度约束实现人民安定团结为目标
        8.1.8 秉承时代性,以不懈奋斗创造幸福为全体人民的最终归宿
    8.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8.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8.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9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一、相关概念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4)顾炎武民本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顾炎武民本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渊源
    一、顾炎武民本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顾炎武人物生平
        (二)明末清初动荡的社会环境
        (三)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加深了社会矛盾
        (四)明末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
    二、顾炎武民本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儒家传统中的民本思想
        (二)儒家传统中的民主精神
第三章 顾炎武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思想
        (一)批判反思君主专制
        (二)完善民间自治组织
    二、人才选拔与清议的思想
        (一)改进人才选拔制度
        (二)重视清议监督功能
    三、社会管理与发展的思想
        (一)寓封建于郡县的设想
        (二)农商并重的主张
第四章 顾炎武民本思想的历史评价和当代启示
    一、顾炎武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
        (一)继承和丰富了儒家思想内涵
        (二)为近代民主思想传播提供理论渊源
        (三)为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价值参考
    二、顾炎武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一)忽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二)未能深度剖析君权的来源
        (三)未能超越其自身阶级局限
    三、顾炎武民本思想的当代启示价值
        (一)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二)不断加强党群关系制度化建设
        (三)创新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1.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2.民生问题的突出要求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民本资源
        3.发扬并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特殊意义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唯物史观的研究现状述评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研究现状述评
        (三)学界主要观点分歧和评析
        (四)进一步研究空间及待深化的问题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唯物史观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
    四、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思路方法
        (一)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一、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社会经济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二)社会政治方面阶级结构的变迁
        (三)意识形态方面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
    二、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尚书》“民为邦本”的记载
        (二)周代的民本思想——敬天保民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开端——孔子的仁者爱人
        (四)墨家的爱民、利民思想
        (五)道家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以老子为代表
    三、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性善论在社会中的实践
    本章小结: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一、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民贵”的出发点——“重民本”
        (二)民贵君轻思想对君民关系的新认识
    二、对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新对君权起源的解释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现代民主的转化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民与人民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三、对民贵君轻思想的分析
        (一)民贵君轻与民意的表达
        (二)民贵君轻与原初民权观念的体现
        (三)民贵君轻与民主萌芽的出现
        (四)民贵君轻与君本位封建阶级基础的关联
    本章小结: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第三章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仁政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仁政的政治基础——以民为重
        (二)仁政的经济基础——井田制
        (三)仁政的人性论基础——推恩
        (四)仁政的最高原则——仁义
        (五)实施仁政的方法——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重教化
    二、对仁政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仁义到修身治国的思想转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政与社会制度的革新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仁政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
    三、对仁政思想的分析
        (一)仁政在改善民生中对朴素民生观念的表达
        (二)仁政与人民在国家中享有真正权利的区别
        (三)仁政的实现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联
    本章小结: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第四章 孟子的王道思想
    一、王道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王道和霸道区别的源起
        (二)王道的前提——民贵君轻
        (三)王道的具体措施——施仁政以保民
        (四)王道与民本的关系
    二、对王道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王道到王道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王道与人民的自由结合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保民而王到以人民为中心
    三、对王道思想的分析
        (一)王道对中国儒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
        (二)王道理想与空想重民的现实困境
        (三)王道的实践与相应制度和法律保障的缺乏
    本章小结: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孟子的王道思想
第五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必要性
        (二)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可能性
        (三)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边界条件
    二、民贵君轻思想与党的执政理念
        (一)对民贵君轻中的“民”和“人民”的区分
        (二)汲取民贵君轻中的重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三)民贵君轻思想对新时代执政为民的借鉴意义
    三、仁政思想与新时代民生改善的实践
        (一)制民之产与精准扶贫
        (二)谨庠序之教与科教兴国
        (三)推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四)仁民爱物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王道思想与国家治理方略
        (一)尊贤使能与廉政爱民
        (二)教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三)王霸之辩对国际关系处理的启发
    本章小结:从意识能动性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6)毛泽东的人民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作为政治概念的“人民”
    2.1 “人”的本义:人民概念的本初意涵
    2.2 历史的转义:人民概念的内涵比较
    2.3 阶级的构义:人民概念的义界限定
3 批判与继承中毛泽东人民观的思想来源
    3.1 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创造性升华
    3.2 毛泽东对近代西方民主观念中“民”的批判性借鉴
    3.3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系统性吸收
4 毛泽东人民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
    4.1 毛泽东人民观的形成:思想积淀中的概念界定
    4.2 毛泽东人民观的要件:核心要义的四个维度
    4.3 毛泽东人民观的特征:基本属性的集中显现
5 毛泽东人民观的历史贡献、演变发展与当代价值
    5.1 在革命与建设中彰显毛泽东人民观的历史贡献
    5.2 在坚守和创新中推动毛泽东人民观的演变发展
    5.3 在历史与时代中凸显毛泽东人民观的当代价值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的意义
    二 《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情况综述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德”与殷周之际王权合法性的构建
    一“政治上革命,文化上维新”,周对殷商的继承与发展
        (一) 法先王
        (二) 周承殷制
        (三) 盛德必百世祀
    二 商周人神关系的演变与周初的人文觉醒
        (一) 巫觋政治
        (二) 商人的鬼神观
        (三) 从卜与筮的差异看商周人神关系的变化
    三 “德”是影响王权合法性的核心因素
        (一) 殷商并非无德
        (二) 殷鉴与保民思想
        (三) 周人天命思想中的“德性基因”
        (四) 周人对王权合法性的认识
第二章 《周易》古经的德治思想
    一 《周易》是王者之书
        (一) 关于《周易》古经作者及成书时间的争论
        (二) 关于《周易》古经哲理性的争论
        (三) 关于《周易》“德义”思想的疑问
        (四) 《周易》是指导治国理政实践的政典
    二 《周易》古经的“德”释义与民本思想
        (一) “孚”信于民,利涉大川
        (二) 损上益下,让利于民
        (三) 履谦有终,亲比万民
        (四) 小惩大诫,教民明耻
    三 以修德为核心的忧患意识
        (一) 诸卦初爻蕴涵的忧患意识
        (二) 忧患之时,修德为本
    四 德位相配
        (一) “天命靡常”与“以德配天”
        (二) 以德配位
第三章 《易传》的德治思想
    一 从孔子易学观的转变看《易传》的以“德”释易
        (一) 孔子与《周易》的关系
        (二) 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观的转变
        (三) 《易传》对《周易》古经的德性诠释
    二 德治的依据——天地之德
        (一) 《易》与天地准之“天”
        (二) 天地之大德曰生
    三 《易传》的民本思想
        (一) 劳民劝相
        (二) 裒多益寡,施禄及下
        (三) 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四) 德主刑辅
    四 《易传》的教化思想
        (一) 神道设教
        (二) 《彖传》的教化思想
        (三) 《象传》的教化思想
    五 《易传》的修德思想
        (一) 《易传》认为《易经》是圣人以“德”治天下之书
        (二) 从《系辞传》“三陈九德”看“修德”
        (三) 损上益下,修德思想发端于对王权的限制
    六 《易传》德治思想的终极追求
        (一) 顺天应人
        (二) 天人合一
第四章 《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的政治实践
    一 “礼崩乐坏”时代,《易传》对恢复社会秩序的探索
    二 汉代易学与政治的紧密结合
        (一) 易学与汉代统治秩序的构建
        (二) 易学与汉代的神道设教
        (三) 东汉易学家对理想政治制度的追求与探索
        (四) 本于天道的德治思想的构建
    三 宋代易学的政治实践
        (一) 教化是德治思想最重要的实践过程
        (二) 内圣外王与进德修业是一脉相承
        (三) 宋代易学对“内圣”的追求和“外王”的实践
第五章 德治思想的实践意义和局限性
    一 德治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 《易经》,是为廉吏谋修身,非为贪官谋私利
        (二) 重视“关键少数”的道德建设引领作用
        (三) 文王克商方略对当下内政外交的借鉴意义
    二 德治思想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一) 古籍
    (二) 现代着作
    (三) 相关论文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两种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关于民本思想两种形态思考的理论起点
    (一)有关民本思想的几种观点及其问题
    (二)民本与王权统治相结合的历史逻辑以及两种民本思想形态的提出
二、原始民本:强调“重民”的民本思想
    (一)先秦时期原始民本思想的形成
    (二)原始民本思想的核心特征
三、王权民本:以“尊君”为核心的民本思想
    (一)王权民本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君主制的形成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二)王权民本思想面临的内在矛盾:“尊君”与“重民”的逻辑关系
    (三)王权民本思想“尊君”倾向的强化
    (四)王权民本思想的基本特征
四、结论:原始民本思想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10)刘少奇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刘少奇民本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
    第一节 刘少奇民本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本问题的论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第二节 刘少奇民本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刘少奇民本思想的形成(1922年以前)
        二、刘少奇民本思想的发展(1922年—1949年)
        三、刘少奇民本思想的成熟(1949年—1969年)
第二章 刘少奇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特征
    第一节 刘少奇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方面: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二、经济方面: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
        三、文化方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四、安全方面:强调维护人民的安全
        五、医疗卫生方面:关心人民身体健康
    第二节 刘少奇民本思想的重要特征
        一、为民是刘少奇民本思想的出发点
        二、爱民是刘少奇民本思想的基本要求
        三、富民是刘少奇民本思想的基本目标
第三章 刘少奇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刘少奇民本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二、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 刘少奇民本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对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对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对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试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回溯与展望:国内民本思想研究述评[J]. 王健,户振亚.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D]. 李辰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顾炎武民本思想研究[D]. 刘帅.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5]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闫文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毛泽东的人民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刘幸.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7]“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关系研究[D]. 张珊.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
  • [8]《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D]. 李圣强. 山东大学, 2020(12)
  • [9]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两种形态[D]. 丛文文.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刘少奇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田路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