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省大型水库水环境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刘宣晟[1](2021)在《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的气候环境造成了山西社会水旱交织的境况,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面临的此种问题尤为典型。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但盲目建设也导致了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和景观风貌的趋同。临汾-运城盆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地域传统的水适应性景观,并在雨洪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智慧和经验。因此,如何提取地域水适应景观特征,并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雨洪管理的生态智慧,同时结合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构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是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归纳总结其在灌区影响下的独特地域景观特征和适应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海绵经验与智慧。文章从农田水适应性景观、水利水适应性景观、聚落水适应性景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的地域水适应景观空间特征,并以此总结出蕴含在地域水适应景观中的传统海绵智慧和地域雨洪管控经验。(2)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所具有的雨洪管控智慧特点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对海绵校园景观设计的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进而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六个原则和四个策略,同时针对校园开敞空间、校园交通空间及校园界面空间等不同的校园场地,提出适应场地特征的雨水景观营造方法。(3)依据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际案例来对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地域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归纳了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与传统海绵经验及智慧;(2)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雨洪管控经验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比较,从而对海绵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3)分析传统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及生态智慧特点,结合校园景观设计特性,提出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4)提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与方法,将提出的策略与雨水景观营造方法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进行设计实践。论文力图通过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场地特征以小见大,使得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此后同类型下的场地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王林芳[2](2021)在《汾河流域典型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归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抗生素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可促进机体生长,使得其广泛应用于医疗、畜禽养殖以及水产养殖等领域。但过量的使用会导致抗生素母体及其代谢产物通过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等途径最终汇入流域。由于抗生素具有高水溶性、难降解性,使得其能够残留于流域中并长期积累,流域成为抗生素的最终归宿。流域中的抗生素能够对水中微生物群落及水生生物造成危害,提高病菌的耐药性,并最终对生态、人体健康带来较高的风险。本研究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23个断面,分别在丰水期、枯水期检测分析了5大类26种抗生素的含量,研究了其分布、分配、归趋及季节性差异,定量解析了污染源时空特征,评估了生态风险并揭示了风险来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抗生素在汾河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均表现为枯水期含量高于丰水期,丰水期水体中共检出21种抗生素,检出总量浓度范围为114-1106ng/L,沉积物中检出15种,含量范围为25.1-73.2μg/kg;枯水期水体中检出25种,浓度范围130-1615ng/L,沉积物中检出17种,含量范围为121-426μg/kg。丰枯两期水体中主要存在类别均为磺胺类,而沉积物中则不同,丰水期以磺胺类为主,枯水期则为氯霉素类占比最高。空间分布上,地表水中的抗生素在丰枯两期没有差异,均为中游区域较高,而沉积物中的抗生素却在丰水期表现为下游区域含量较高,枯水期则为中游较高。就分配系数(Kp)而言,丰水期Kp范围为15.9-16687L/kg,枯水期为17.4-16106L/kg。受气候、水利条件等的影响,Kp在空间分布上差异很大,丰水期部分抗生素的Kp在中游区域偏低,下游反而偏高,而在枯水期却与之相反。通过计算水相-悬浮相-沉积相的分配系数,结果表明抗生素在流域中基本迁移途径是进入水体后通过悬浮物进入沉积物,这种迁移趋势存在季节差异,枯水期相对较弱。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Kp与水温、水利条件、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沉积物p H以及沉积物粒径分布等存在着显着相关性,可以以此为基础建立Kp精准的预测模型。基于正矩阵因式分解(PMF)模型的源解析结果表明,汾河流域中抗生素主要来自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和医药废水,此外,丰水期农田排水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丰水期抗生素主要来自医药废水,占比高达40.2%,而枯水期主要来自水产养殖,占比33.0%。从空间上来讲,上游区域丰水期和枯水期均以医药废水为主,而中下游区域来源则较为复杂,丰水期主要为污水处理厂、医药废水以及水产养殖,枯水期则主要为水产养殖、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支流中抗生素的来源各不相同,其中杨兴河主要来自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太榆退水渠则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基于评估因子(AF)法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丰水期、枯水期汾河流域抗生素均达到中风险级别。就具体的抗生素物质而言,丰枯两期中磺胺甲恶唑和罗红霉素可以达到高风险级别,而5种喹诺酮类物质均达到了中风险级别。此外,丰水期的四环素和枯水期的磺胺嘧啶、甲砜霉素、克拉霉素等也达到了中风险级别。在空间分布上,干流上游区域在丰、枯两期均为低风险,而干流中下游及支流区域,丰枯两期有所差异。在枯水期,杨兴河为高风险区域,其它区域均为中风险。在丰水期,78%的区域为中风险区,但没有高风险区。从风险来源的角度来讲,总体而言丰枯两期均不存在抗生素高风险源,在丰水期医药废水为中风险源,枯水期水产养殖和生活污水为中风险源。基于对汾河流域水生生物调查并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方法得到的抗生素基准值整体偏高,比基于AF法确定的基准值高出1-2个数量级。相比AF法,SSD法考虑了当地的水生生物且综合了多个营养层次的物种,并选择保护95%的物种,其基准值的获取过程更具有科学性、整体性。以此为基准进行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仅丰水期的诺氟沙星和枯水期甲氧苄啶达到低风险级别,其它物质在丰枯两期均未达到风险级别。在空间分布上,丰枯两期均有52%的区域为低风险级别,主要集中在杨兴河、太榆退水渠支流以及中游祁县下游的区域。综上,本研究通过对汾河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抗生素含量进行分析,发现汾河流域抗生素污染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主要分布在干流中下游区域以及杨兴河、太榆退水渠等支流,其中磺胺甲恶唑和罗红霉素为主要的风险物质,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以及生活污水为主要的风险来源。研究结果可以为汾河流域抗生素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季晓丰[3](2020)在《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取水总量控制研究 ——以漳卫南运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水资源水环境问题较为复杂,各地普遍存在地下水超采、水环境污染、可利用水量严重不足等问题,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对各流域取水总量控制及水资源合理配置进行研究,能够为水利部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以漳卫南运河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长序列水文气象资料及区域水资源配置模型,对漳卫南运河流域2020年及2030年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供需水情况及生态耗水量进行研究预测,得到不同河段的取水总量预测值,为漳卫南运河管理局的取水总量控制及水资源合理配置工作提供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取水总量控制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理论技术的深入研究,构建了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通过模型对地表水利用、地下水利用、外调水利用及污水退水的分模块计算获得了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模拟值,通过对元村集水文站和岳城水库两个主要控制节点在1990年至2000年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对比进行参数率定,根据模型率定结果得到的有关参数为参考,进行了合理调整。(2)对漳卫南运河流域整体概况的分析,明确了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为河道来水量和生态耗水量,利用区域水资源配置模型完成来水量预测,并通过河道蒸发量和下渗损耗量计算生态耗水量,从而得到研究流域范围内不同河段主要控制断面在2020年及2030年取水总量预测值,并根据取水总量预测值进行水资源合理分配。(3)取水总量确定后,针对漳卫南运河管理局的单位性质及实际情况研究得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实行水权登记和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为主的行政措施,以建立完善水资源管理与监督信息系统为主的技术措施,以实行水权交易、调整水价为主的经济措施,以控制生活、工业、农业用水量为主的工程措施以及以树立取水总量控制理念、普及节水知识为主的宣传措施。
杨锐婧[4](2020)在《漳泽水库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染物随着浊漳河进入漳泽水库,导致水库营养盐水平偏高,水库富营养化逐渐加重,库尾部分已经发展为了重度富营养化。明确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以及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对水环境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漳泽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理化因子、营养盐及浮游植物,明确理化因子及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利用营养盐与浮游植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营养盐加富实验明确水库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元素。现将论文的研究工作及成果总结如下:(1)在检测时间范围内,pH为秋冬季节较高,春夏季节较低,透明度(SD)、溶解氧(DO)均表现为春冬季节较高,夏秋季节较低,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Chl-a)浓度均表现为夏季高,春季数值较低,营养盐TN表现为春季浓度高而夏季浓度低,TP污染程度与TN正好相反。在空间分布上,PH、SD、DO均表现为库尾数值偏小,而CODMn、Chl-a、TN、TP均表现为沿采样点方向数值逐渐变大,库尾部分污染更加严重。依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计算结果可知,沿着采样点方向富营养化程度呈现加重的趋势,时间上表现为7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最高,12月指数值最低。(2)漳泽水库共检测到浮游植物7门54属133种,绿藻门占比最大,其次为蓝藻门、裸藻门,夏季检测到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且多样性较低。水库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在8.424~47.14×106个/L之间,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9.48~57.36mg/L,两者均表现为7月份明显高于10月与11月,同时7月库尾采样点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其它采样点,秋季时各采样点差距不大。各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完整性(P-IBI)分值在6.795~1.428之间,呈现沿着采样点方向分值减小的趋势,10月的浮游植物完整性最好,7月完整性最差,且坝前位置浮游植物完整性较好,靠近库尾位置完整性较差。(3)参考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类方法将水库检测到的浮游植物分为24个功能群,功能类群中至少在一个采样点相对丰度超过10%的为优势功能类群,24个功能群中共8个优势功能群。利用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可以看出,TN与优势类群间相关性不显着,而TP与部分优势类群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藻类细胞密度与T、Chl-a、CODMn、TP显着正相关与TN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营养盐中TP为第一限制因子。(4)通过营养盐加富实验发现,S3采样点与S6采样点进行加富培养的叶绿素a、营养盐浓度走势基本相同,单独添加P与同时添加N、P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叶绿素a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显着,P为水库的限制性元素。培养过程中叶绿素a最高值出现在TN:TP=17处,叶绿素a浓度较大值集中出现在比值为12~20之间。水库水环境中TP与Chl-a的相关性强于TN,水库水环境的TN:TP比值与Chl-a的关系表明,漳泽水库的浮游植物生长的最适氮磷比范围为7.5~17.5,基本符合浮游植物生长最佳比定律。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漳泽水库表现为磷限制,这一结论表示,在富营养化控制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水库P的输入量,做好浮游植物植物限制性因子的排放监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富营养化加重。
李渊[5](2020)在《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省处于半干旱地区,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之一,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来自汾河流域的饮用水源,包括引水工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此外,山西是一个典型的饮水型氟中毒和砷中毒地区。近年来,山西省人口迅速膨胀引起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污染程度大大超出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质不断恶化,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潜在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基于汾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分析多种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生态风险和对居民的健康风险。研究发现:1、山西省改善水中的氟化物浓度为0.7–1 mg/L,但在未处理的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为1.8–6.2 mg/L。山西省分别有10%、1.3%和0.06%的儿童存在患龋齿、氟斑牙和氟骨症的风险。对于一些儿童存在高氟风险的特定地区,应给予更多的健康关注,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以减少对健康的不利影响。2、太原市不同地区地下水中的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1–5.7 mg/L。50%的饮用水样品显示氟化物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小日摄入量(0.5 mg/L),37.53%的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5–1.0 mg/L,12.37%的氟化物浓度高于1.0 mg/L。由于郊区(煤矿和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所在地)水资源利用率高于城市,郊区需要更多的地下水保护政策。3、2010–2017年,人为因素引起土地利用变化,F和As增加趋势显着。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地下水中氟化物和砷的浓度在各个时期都有所上升。太原市大部分地区健康风险较低,太原市南部地区健康风险相对较高。此外,砷浓度波动比氟化物浓度波动大。4、2009–2018年,高浓度地下水污染物主要分布在植被指数(NDVI)较低的地区。随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地下水中高浓度污染物出现的频率较低。5、引黄工程水化学指标总体上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中游河段水质较差,有80%的年平均值接近污染边缘,下游河段总磷和总氮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增加,可能导致富营养化等问题,需要重视铜和锌对水生生物的潜在破坏作用。
翟小艳[6](2020)在《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及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饮用水安全与人类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它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也是国家和政府所关注的大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介休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必须重视水源地安全建设。本文通过对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城区水源地和兴地水源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水源地地质环境条件,从水量、水质、生态、监控与管理、应急能力五个方面选取31个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法和专家判断法,筛选22个指标构建了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序关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隶属度函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水源安全评价模型,对水源地进行安全评价。根据安全评价结果,针对水源地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相应地安全建设措施。主要研究结论为:(1)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超采,已形成城区-宋古超采区,水质存在潜在污染源,植被覆盖率较低,监控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应急水源地和应急监测能力。(2)构建的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体系共22个指标,其中水量安全指标6个,分别为工程供水能力、地下水开采率、城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和年均降水量;水质安全指标6个,分别为水质类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农用化肥施用负荷和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生态安全指标4个,分别为植被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监控与管理安全指标4个,分别为资金保障、安全监控、保护区管理和管网漏失率;应急能力安全指标2个,分别为应急水源地和应急监测能力。(3)两个饮用水水源地综合评判指数值分别为1.5619和1.6307,评价结果均为安全。(4)现状水源地仍存在不安全隐患,提出水源安全建设措施有:在水量方面,缩减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建设介休市大水网工程、建立供水调度配置方案和提倡节约用水;在水质方面,进行封闭管理和非点源综合治理;在生态方面,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植被覆盖率;在监控与管理方面,建立自动监控系统、进行排查性监测、建设现代化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强化部门监督;在应急能力方面,建立应急水源地和提升应急监测能力。
杨建辉[7](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秦政[8](2020)在《官厅水库水环境演变特征与允许纳污量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官厅水库是永定河流域重要的大型水库,随着水库上游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污染排放、需水量日益增加,导致官厅水库水环境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官厅水库的水文、水质变化过程,通过建立水量平衡模型并进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研究了水库水质水量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允许纳污量稳态算法模型计算了官厅水库的允许纳污量,并对水库出入库通量进行分析计算。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水库水文过程进行平衡分析,得到了各组分的构成和平衡中所占比例。分析了水库水位变化的原因和各组分对水库水位的影响,整体得到了官厅水库的水文演变过程。(2)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计算得到各断面控制因子的综合污染指数,对水库各断面水质情况经行评价。采用累计距平法判断八号桥断面、河口断面和永1000断面的水质演变趋势。从趋势上看2010年2017年的官厅水库整体水质经历了由好变坏再变好且由波动到稳定的过程。(3)以官厅水库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结合官厅水库的日均进出流量、水库水位-面积-库容曲线、区域控制站点日气象等插值数据,实现了不同气象条件、来流和下游生态流量控制下官厅水库水量日平衡和调度计算模型建立和官厅水位动态过程分析。使用模型计算了2002-2016年官厅水库库区水位、水面面积和水体体积变化变化过程,模型计算官厅水位变化过程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并针对近年来“引黄工程”和官厅最小生态流量控制的新调度条件设置了情景条件,通过模型对2002-2016水文系列条件的计算表明:1)在不进行调水条件下,官厅无法保证下游按照最小生态流量下泄,下游河道部分时段干涸;2)如每年3-5月份黄河万家寨调水1亿方,且官厅受水0.5亿方条件下,官厅水库基本可以满足最小生态调度要求。(4)采用稳态算法计算官厅水库的允许纳污量,计算分析了水库出入库通量负荷。计算结果为:COD为2709.7t/a、氨氮为362.9t/a、TP为36.5t/a、TN为361.2t/a。再对比水库2016年入库通量(COD3562.1t、氨氮58.6t、TP32.4t)得出:该年水库入库通量仅COD需要削减24%、氨氮、TP均小于允许纳污量。
霍岳飞,王尚义[9](2019)在《山西省汾河水库水环境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环境质量是水体质量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区域水环境质量研究能够为区域的水环境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本文利用汾河水库库体、水库出库口、汾河干流入库口监测数据,涧河、岚河、汾河干流三条主要入库河流水质检测数据.引黄水达标情况统计数据和汾河的水生态系统水生生物监测数据对汾河水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目前的河流水质状况下,汾河水库总氮为主要超标污染物,超标率90%;(2)涧河、岚河和汾河干流三条主要入库河流水质均较差,达不到地表水环境Ⅲ类标准;(3)汾河水库库区水质环境富营养状态为中营养.导致汾河水库水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支流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质不达标.因此,加强汾河水库水三大支流的治理工作是解决当前汾河水库水环境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
蒋永丰[10](2019)在《基于EFDC模型的水源地水质模拟及安全预警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库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饮用水源地之一,近些年水库水环境污染时有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由氮、磷含量超标造成的水库富营养化。水库水环境复杂,一旦发生富营养化将很难治理。复杂的水环境情况造成了污染物在水体中独特的分布情况。了解水质指标在库区的变化情况有助于湖库水环境管理。本研究结合现场监测及EFDC水质模型模拟,对岗南水库2018-2019年水库物理化学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岗南水库2018-2019年水质演变规律及水质指标在库区的分布情况,对水质安全作出初步评价,判断水质是否达标,并对水质安全预警技术进行探讨。主要研究成果有:(1)对岗南水库库区水体进行实地监测分析,得到岗南水库水质随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在垂向的分布特征。岗南水库水温变化受气温影响较大,季节性差异明显,夏、秋季发生水分层;pH变化范围在7.5-9.2之间,呈弱碱性;库区溶解氧含量较高,表层水体溶解氧含量大于6 mg/l;氮、磷入库超过地表水Ⅱ类标准,出库含量基本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其中总氮超标最严重,最大时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的13倍,其它部分指标在入库区超标,出库区水质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出水水质良好;其他水质指标含量在垂向也会出现差异,水体热分层是导致水质在垂向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2)建立了岗南水库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对水库水质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基于EFDC软件建立了岗南水库2018-2019年的水动力水质模型,结合实测数据采用Delft3D软件划分网格,采用实测的水位、水温、溶解氧、氮、磷、高锰酸盐指数等参数进行率定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同时使用模型模拟了岗南水库水质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污染物进入库区后逐渐混合减小,主要混合区域为S2及S4区域,出库水体水质良好。(3)基于设定好的模型,模拟水体污染物在库区的分布情况,并对水体进行水质安全预警。污染物在S1、S2混合稀释后随水体输运较为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库区,库区良好的水动力特性为库区提供了良好的水体交换,水库坝前区水质良好。基于模型的模拟预测能力在适合的输入数据下使用EFDC模型可以预测出上游污染物进入水体的变化情况对库区水质进行预警,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降低损失。
二、山西省大型水库水环境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大型水库水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景观体系下雨水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1.4.2 海绵校园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与本研究的启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域性 |
2.1.2 适应性 |
2.1.3 水适应性景观 |
2.1.4 海绵校园 |
2.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理论基础 |
2.2.1 海绵城市基础理论 |
2.2.2 水文学基础理论 |
2.2.3 地域性及生态智慧相关理论 |
2.3 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
2.3.1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
2.3.2 沈阳建筑大学 |
2.3.3 清华大学胜因园 |
2.4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1 海绵城市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2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3 现有实践及传统生态智慧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景观特征分析 |
3.1 临汾-运城盆地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气候及降水 |
3.1.3 地形与地貌 |
3.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2.1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类型及地域特征 |
3.2.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海绵智慧 |
3.2.3 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3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3.1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的类型 |
3.3.2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3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4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5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6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7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8 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4 传统水适应性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4.1 洪涝灾害与聚落分布 |
3.4.2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地域景观外部环境 |
3.4.3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
3.4.4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
3.4.5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
3.4.6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
3.4.7 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4.1 基于地域适应的校园海绵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
4.1.1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传统水管理生态智慧 |
4.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途径 |
4.1.3 传统水管理智慧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的耦合 |
4.1.4 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
4.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2.1 乡土地域化原则 |
4.2.2 动态适应性原则 |
4.2.3 耐用持久性原则 |
4.2.4 节约低成本原则 |
4.2.5 生物多样性原则 |
4.2.6 生产教育性原则 |
4.3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
4.3.1 策略一:构建基于传统水利景观智慧的校园雨洪管理系统 |
4.3.2 策略二:引入基于传统农田景观智慧的校园生产性景观 |
4.3.3 策略三:延续基于传统聚落景观智慧的校园景观肌理 |
4.3.4 策略四:营造基于地域乡土植物的校园生境 |
4.4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1 校园雨水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4.4.2 影响校园雨水场地景观设计素 |
4.4.3 适应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4 适应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5 适应校园界面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实践 |
5.1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地域背景 |
5.2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 |
5.2.1 设计策略及设计理念 |
5.2.2 总体布局及景观分区 |
5.2.3 雨洪管理系统的构建 |
5.3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1 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2 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3 校园功能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4 适应传统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师大校园景观节点设计 |
5.4.1 校园明渠景观设计 |
5.4.2 校园生产景观设计 |
5.4.3 校园乡土生境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汾河流域典型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归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流域中抗生素污染 |
1.2 流域中抗生素的分配 |
1.3 流域中抗生素源解析 |
1.4 流域中抗生素风险评估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1.8 研究区概况 |
第二章 汾河流域抗生素时空分布特征 |
2.1 样品采集、检测与分析 |
2.1.1 样品采集 |
2.1.2 样品测定 |
2.1.3 质量控制 |
2.2 地表水抗生素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
2.2.1 水体中抗生素含量分布特征 |
2.2.2 水体中抗生素时空分布特征 |
2.2.3 水体中抗生素的分布成因分析 |
2.3 沉积物抗生素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
2.3.1 沉积物中抗生素含量分布特征 |
2.3.2 沉积物中抗生素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汾河流域抗生素的归趋研究 |
3.1 分配系数计算及分析方法 |
3.2 汾河流域抗生素分配系数时空差异及成因探讨 |
3.2.1 分配系数时间变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
3.2.2 分配系数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探讨 |
3.3 抗生素在流域中的迁移路径探讨 |
3.4 分配系数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建立 |
3.4.1 分配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3.4.2 分配系数预测模型建立 |
3.5 小结 |
第四章 汾河流域抗生素污染来源解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丰水期抗生素定量源解析及空间特征 |
4.2.1 丰水期抗生素污染源类型识别 |
4.2.2 丰水期抗生素的来源定量解析 |
4.2.3 丰水期污染源空间差异分析 |
4.3 枯水期抗生素源解析及空间特征 |
4.3.1 枯水期抗生素污染源解析 |
4.3.2 枯水期抗生素的来源定量解析 |
4.3.3 枯水期污染源空间差异分析 |
4.4 抗生素定量源解析时空分布差异 |
4.4.1 抗生素源解析季节差异 |
4.4.2 抗生素源解析空间差异 |
4.5 小结 |
第五章 汾河流域抗生素风险评价及风险来源解析 |
5.1 风险熵值模型 |
5.2 汾河流域抗生素风险评价 |
5.2.1 抗生素基准值计算 |
5.2.2 丰水期抗生素生态风险评估 |
5.2.3 枯水期抗生素生态风险评估 |
5.2.4 风险评估季节性差异分析 |
5.3 汾河流域抗生素风险源解析 |
5.3.1 丰水期抗生素风险源解析 |
5.3.2 枯水期抗生素风险源解析 |
5.3.3 抗生素风险来源时空差异及成因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改进的汾河流域抗生素基准计算及风险评价 |
6.1 SSD方法原理 |
6.2 汾河流域水生生物调查 |
6.2.1 水生生物调查方法 |
6.2.2 汾河流域水生生物构成分析 |
6.3 汾河流域抗生素基准及其风险计算 |
6.3.1 汾河流域抗生素基准推导 |
6.3.2 基于SSD法的风险评估 |
6.4 AF法与SSD法的风险评估对比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取水总量控制研究 ——以漳卫南运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漳卫南运河流域概况 |
2.1 流域概况 |
2.2 河流水系 |
2.2.1 漳河 |
2.2.2 卫河 |
2.2.3 卫运河 |
2.2.4 南运河 |
2.2.5 漳卫新河 |
2.3 气象水文 |
2.3.1 气候 |
2.3.2 气温 |
2.3.3 降水 |
2.3.4 蒸发 |
2.3.5 径流量 |
3 漳卫南运河水资源概况 |
3.1 水资源特点 |
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分析 |
3.2.1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
3.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2.3 漳卫南运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4 区域水资源配置模型构建 |
4.1 水资源配置模型 |
4.1.1 模型简介 |
4.1.2 技术原理 |
4.2 水资源配置模型结构 |
4.2.1 流域水系概化 |
4.2.2 本地径流及河网水传输 |
4.2.3 污水传输 |
4.2.4 外调水传输 |
4.3 模型计算流程 |
4.3.1 地表水利用模块 |
4.3.2 地下水利用模块 |
4.3.3 外调水利用模块 |
4.3.4 污水退水计算及再利用 |
4.4 重要参数输入 |
4.4.1 需水数据 |
4.4.2 系统水资源量 |
4.4.3 地表控制工程参数 |
4.4.4 外调水工程参数 |
4.4.5 其他重要参数 |
4.5 模型率定 |
4.5.1 率定原则 |
4.5.2 率定结果 |
4.6 流域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 |
5 漳卫南运河取水总量控制 |
5.1 水资源量可利用分析 |
5.1.1 元村集下泄水量 |
5.1.2 岳城水库来水情况 |
5.2 供水预测 |
5.2.1 元村集规划年供水预测 |
5.2.2 岳城水库可供水量 |
5.3 需水预测 |
5.3.1 元村集规划年需水预测 |
5.3.2 岳城水库需水量预测 |
5.3.3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 |
5.4 漳卫南运河生态耗水量分析 |
5.4.1 生态耗水量计算方法 |
5.4.2 分河段生态耗水量 |
5.5 漳卫南运河取水总量分析 |
5.6 供需分析及水资源配置方案 |
5.6.1 卫河流域供需分析 |
5.6.2 卫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 |
5.6.3 岳城水库供需分析及水资源配置方案 |
6 漳卫南运河取水总量控制保障措施 |
6.1 行政措施 |
6.1.1 实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
6.1.2 实行水权登记和严格取水许可的审批 |
6.1.3 重视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 |
6.1.4 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 |
6.1.5 建立责任制、考核制和问责制 |
6.2 技术措施 |
6.2.1 建立现代化的监督信息监测与采集网 |
6.2.2 建立完善水资源管理与监督信息系统 |
6.2.3 建立监督信息共享网络平台 |
6.3 经济措施 |
6.3.1 水权交易 |
6.3.2 调整水价 |
6.3.3 经费投入 |
6.4 工程措施 |
6.4.1 生活用水量工程控制 |
6.4.2 工业用水量工程控制 |
6.4.3 农业用水量工程控制 |
6.4.4 提高区域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 |
6.5 加大宣传力度 |
6.5.1 树立总量控制的取水理念 |
6.5.2 通过宣传,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 |
6.5.3 加强教育,普及节水知识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漳泽水库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质健康状况评价研究进展 |
1.2.2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
1.2.3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水库概况与实验方案 |
2.1 漳泽水库概况 |
2.1.1 工程概况 |
2.1.2 来水条件 |
2.2 实验方案 |
2.2.1 采样点布设 |
2.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3 营养盐检测 |
2.2.4 浮游植物检测 |
2.3 数据分析 |
3 水体水质指标时空分布规律 |
3.1 水库理化指标分析 |
3.1.1 水温 |
3.1.2 pH值 |
3.1.3 透明度 |
3.1.4 高锰酸盐指数 |
3.1.5 溶解氧 |
3.1.6 叶绿素a |
3.2 水库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 |
3.2.1 水库氮营养盐时空分布 |
3.2.2 水库磷营养盐时空分布 |
3.3 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分布 |
3.3.1 综合营养状态评价方法 |
3.3.2 综合营养状态评价结果 |
3.4 小结 |
4 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特征 |
4.1 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分布 |
4.1.1 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4.1.2 浮游植物种类时空分布特征 |
4.2 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变化 |
4.2.1 浮游植物密度时空变化规律 |
4.2.2 浮游植物生物量时空分布 |
4.3 水库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分布 |
4.4 水库浮游植物多样性现状 |
4.5 水库浮游植物完整性评价 |
4.5.1 P-IBI评价体系的构建 |
4.5.2 P-IBI分值及评价结果 |
4.6 小结 |
5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 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组 |
5.2 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时空分布特点 |
5.3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5.3.1 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相关性分析 |
5.3.2 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丰度相关性研究 |
5.4 小结 |
6 营养盐对水库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 |
6.1 加富实验设计 |
6.1.1 实验点的选择 |
6.1.2 加富实验设计 |
6.1.3 加富实验操作 |
6.1.4 加富实验分析方法 |
6.2 不同营养条件下浮游植物的生长 |
6.2.1 加不同浓度氮、磷条件下浮游植物的生长 |
6.2.2 不同营养条件下的藻类增长相对比较系数分析 |
6.2.3 不同营养条件下的藻类最大现存量及最大增长率 |
6.2.4 培养过程中N/P比值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 |
6.3 水库中氮、磷营养盐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 |
6.3.1 水体中TN、TP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 |
6.3.2 水库中N/P比值与叶绿素a的关系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研究现状 |
1.1.1 氟化物的来源和危害 |
1.1.2 氟化物对人体的影响 |
1.1.3 中国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
1.1.4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去除 |
1.2 饮用水中砷的研究现状 |
1.2.1 砷的来源和危害 |
1.2.2 砷对人体的影响 |
1.2.3 中国高砷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
1.2.4 饮用水中砷的去除 |
1.3 水体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1.3.1 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 |
1.3.2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
1.3.3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
1.4 生态风险评价 |
1.4.1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
1.4.2 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1.5 健康风险评价 |
1.5.1 健康风险评价 |
1.5.2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1.6 人类活动对饮用水中化学指标的影响 |
1.6.1 城市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6.2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6.3 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3 样品分析 |
2.1.4 数据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 |
2.2.2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
2.2.3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时间分布格局 |
2.2.4 儿童患病风险分析 |
2.2.5 饮水氟摄入对儿童的健康风险分析 |
2.3 讨论 |
2.3.1 氟化物的时空动态分析 |
2.3.2 氟化物的健康风险分析 |
2.3.3 各地氟化物浓度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城乡饮用水源中氟化物的分布差异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3 样品分析 |
3.1.4 数据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地下水氟浓度的描述性统计 |
3.2.2 地下水氟化物的时间动态 |
3.2.3 地下水氟化物的空间动态 |
3.2.4 健康风险评价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地下水中氟和砷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4.1.3 数据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2.2 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地下水中氟和砷的浓度 |
4.2.3 健康风险评价 |
4.2.4 氟砷暴露的健康风险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植被覆盖变化与饮用中氟和砷的关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概况 |
5.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5.1.3 数据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和NDVI关系 |
5.2.2 地下水中砷浓度和NDVI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引黄工程其他水质指标的时空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概况 |
6.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6.1.3 样品分析 |
6.1.4 数据分析 |
6.2 实验结果 |
6.2.1 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 |
6.2.2 水化学指标的时间分布 |
6.2.3 水质指数的时空差异 |
6.2.4 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
6.2.5 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 |
6.3 讨论 |
6.3.1 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的探讨 |
6.3.2 水化学指标的时间分布的探讨 |
6.3.3 水质指数的时空差异的探讨 |
6.3.4 引黄工程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生态风险的探讨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及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饮用水源安全评价 |
1.2.2 饮用水源安全建设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介休市基本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2.1 地形 |
2.2.2 地貌 |
2.3 河流水系 |
2.4 气象特征 |
2.5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质条件 |
2.5.2 水文地质条件 |
2.6 森林植被条件 |
2.7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8 地下水开发现状 |
2.8.1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8.2 地下水超采区现状 |
2.8.3 地下水水质现状 |
第三章 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现状 |
3.1 城区水源地 |
3.1.1 基本概况 |
3.1.2 保护区划分 |
3.1.3 现状概述 |
3.2 兴地水源地 |
3.2.1 基本概况 |
3.2.2 保护区划分 |
3.2.3 现状概述 |
3.3 水源地存在问题 |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 |
4.1 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的初选 |
4.1.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2 水源地安全评价 |
4.2.1 权重计算 |
4.2.2 隶属度计算 |
4.2.3 模糊综合评判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源安全建设措施 |
5.1 水源地已实行措施 |
5.2 水源地安全建设措施 |
5.2.1 水量安全 |
5.2.2 水质安全 |
5.2.3 生态安全 |
5.2.4 监控与管理安全 |
5.2.5 应急能力安全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官厅水库水环境演变特征与允许纳污量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水环境演变—水文过程研究 |
1.2.2 水库水环境演变—水质评价研究 |
1.2.3 允许纳污量 |
1.2.4 水质数学模型 |
1.2.5 官厅水库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官厅水库概况 |
2.2 官厅流域气候特征 |
2.3 主要入库河流概况 |
2.3.1 洋河 |
2.3.2 桑干河 |
2.3.3 妫水河 |
第3章 官厅水库水文水质演变趋势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水库水文变化过程 |
3.2.1 水库径流量过程 |
3.2.2 水库降水入库量过程 |
3.2.3 水库蒸发量过程 |
3.2.4 官厅水库水位过程 |
3.2.5 官厅水库水文平衡分析 |
3.3 水库水质评价 |
3.3.1 水库水质特征 |
3.3.2 官厅水库水质演变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官厅水库水量平衡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1 模型原理 |
4.2 模型输入输出数据 |
4.3 模型验证 |
4.4 模型情景计算 |
4.4.1 水库下泄生态流量 |
4.4.2 模型对官厅水库不同调度方案的水位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官厅水库允许纳污量计算分析 |
5.1 模型选择 |
5.1.1 官厅水库允许纳污量计算模型建立 |
5.1.2 模型参数选择 |
5.2 水库允许纳污量计算 |
5.3 水库入库通量负荷与允许纳污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山西省汾河水库水环境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区概况 |
3 数据和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水质监测 |
3.3 评价标准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流域水环境质量 |
4.1.1 汾河水库库区水质分析 |
4.1.2 上游入库河流水质分析 |
4.1.3 引黄水水质情况 |
4.1.4 富营养化程度 |
4.1.5 水生生态系统 |
4.2 污染负荷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10)基于EFDC模型的水源地水质模拟及安全预警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水质模型的发展 |
1.2.2 国内外主要水质模型介绍 |
1.2.3 EFDC模型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岗南水库水环境现状分析 |
2.1 岗南水库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流域 |
2.1.2 人口分布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入库河流 |
2.2 面临的问题 |
2.3 岗南水库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岗南水库水质时空分布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岗南水库水质时空分布分析 |
3.2.1 岗南水库水位、流量变化分析 |
3.2.2 岗南水库水温、pH变化特征分析 |
3.2.3 溶解氧的变化特征分析 |
3.2.4 氮、磷营养盐变化特征分析 |
3.2.5 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特征 |
3.2.6 叶绿素、蓝绿藻变化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EFDC水动力及水质模型简介 |
4.1 EFDC模型概述 |
4.2 水动力模型原理 |
4.2.1 σ坐标系转换 |
4.2.2 水动力模型方程 |
4.2.3 水动力学定解条件 |
4.3 水质模型原理 |
4.3.1 水质模块中控制方程 |
4.3.2 水质模型中的状态变量 |
4.4 模型率定 |
第5章 岗南水库水动力模型 |
5.1 网格划分 |
5.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5.3 水库库区糙率确定 |
5.4 水动力模型模拟结果及验证 |
5.4.1 水位模拟及验证 |
5.4.2 水温模拟及验证 |
5.5 水动力模拟结果分析 |
第6章 岗南水库水质模型 |
6.1 水质模型参数率定 |
6.2 水质模型参数验证 |
6.3 模拟结果分析 |
6.3.1 溶解氧模拟结果分析 |
6.3.2 氮、磷模拟结果分析 |
6.3.3 高锰酸盐指数模拟结果分析 |
6.3.4 叶绿素模拟结果分析 |
6.4 基于EFDC模型的水质安全预警54 结论57参考文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山西省大型水库水环境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D]. 刘宣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汾河流域典型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归趋研究[D]. 王林芳. 山西大学, 2021(01)
- [3]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取水总量控制研究 ——以漳卫南运河为例[D]. 季晓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漳泽水库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研究[D]. 杨锐婧.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D]. 李渊. 山西大学, 2020(12)
- [6]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及建设研究[D]. 翟小艳.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7]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官厅水库水环境演变特征与允许纳污量计算[D]. 秦政. 沈阳大学, 2020(08)
- [9]山西省汾河水库水环境质量研究[J]. 霍岳飞,王尚义.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10]基于EFDC模型的水源地水质模拟及安全预警技术[D]. 蒋永丰.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