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论语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 答:中可以看出,认为治国治民,政治、军事、法律都不可缺少,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他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
《论语》反映出孔子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结构,以及社会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是初步完整化了的。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他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扩展资料:
《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的肯定,对“知其”的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参考资料来源: - 答: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路过看见可怜··· - 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答: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修养
问:读论语,谈谈孔子的仁学思想及现代意义
- 答:孔子是的开创者,“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因此研究孔子的仁学思想是研究、继承儒学精髓的必由之路。春秋时期,社会出现严重的失序局面,一心向往的孔子,把复兴周礼作为他一生的宏愿,他援“仁”入礼,把古已有之的“仁”字发展成为一种相对系统的、比较完善的仁学体系。
孔子的仁学体系总体上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仁的内涵;二是为仁之方。在继承后世哲学家和当今仁学研究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孔子仁的内涵可从五个方面归纳为:仁者爱人;仁是情礼合一;仁是全德之名;仁是成己成物;仁是最高境界。为仁之方则包括四个方面:行之道;合义而为;以知利仁;行仁为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子的仁学思想也发生着相应的历史流变,后世学者不遗余力地从不同角度传承之,孟子、、宋明理学家及近代学者是主要阶段的代表性人物。而今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同样具有不可否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现代中国的经济状况,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价值多元化和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信仰现状都呼吁孔子仁学思想的介入,而孔子仁学思想的内在精神要义和与时俱进、包容的理论品质也使得传承这一思想具有了可能性的条件。
传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推动构建一种新型的经济伦理,二是对我国当今政治理念的启示,三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资源,四是弘扬本民族的,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 答:《论语》是孔子的语录体思想总集,其中记录了孔子很多的教育思想,孔子关于仁的论述是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对我们现在也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