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里来和笛木乃》的成书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李作霖,龙蓉[1](2021)在《《卡里来与笛木乃》:伊拉克文学经典的汉译传播与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伊拉克作家伊本·穆格法以印度《五卷书》为原本编纂的阿拉伯寓言故事集《卡里来与笛木乃》,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五四时期以来,其在中国受到译界广泛的关注,迄今已有多种译本,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寓言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发展与成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李玲莉[2](2021)在《从《五卷书》到《老人星之光》——文本与图像流传的梳理》文中研究表明《五卷书》是一部古老的印度寓言故事集,亘古至今从未失去活力。伊本·穆格法的阿拉伯语译本《卡里来与笛木乃》是《五卷书》传播史上一个极重要的文本。10世纪初此书有了波斯语译本,16世纪初,诗人瓦伊兹·卡希甫创造性地重编了新的波斯语译本,并命名为《老人星之光》,它是《五卷书》传播史上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本,此后该书又被译为印度及中亚的多种语言。本文探究了从《五卷书》到《老人星之光》及其后续文本与图像的流传,初步还原了这一流传过程,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文本与图像所表现出的异同及其原因。
顾恺琴[3](2021)在《《卡里莱与笛木乃》嵌套式叙事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卡里莱与笛木乃》是伊本·穆格法由印度故事集翻译而来的一部寓言着作。现如今国内学者围绕该书起源、成书目的、内容解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有关其叙事结构的研究相对欠缺。因而,本文从《卡里莱与笛木乃》的文本结构入手,以嵌套叙事理论为指导,对其嵌套式叙事结构的层次、特点及作用进行逐一分析,以揭示此种叙事结构对《卡里莱与笛木乃》艺术成就方面的影响。
木拉迪力·木拉提[4](2020)在《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历史流变研究》文中认为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研究已经接近百年。在中国鼠婚故事的研究中,“老鼠嫁女”话题从其诞生伊始就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从梳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分类研究开始,在回顾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故事的界定划出范围,即本文研究具有“强中自有强中手”特征的鼠婚故事。本文以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来源《五卷书》及《卡里来和笛木乃》作为开篇,运用民间文学和故事学的分类及研究方法,在先前已搜集的“老鼠嫁女”故事异文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了该故事在世界其他地区分布的异文。进而,运用跨文化、跨民族的比较研究方法对搜集到的“老鼠嫁女”故事进行分类、梳理、分析。其中以中国的“老鼠嫁女”故事流变为主,其他地区的“老鼠嫁女”故事流变为辅。民间故事“老鼠嫁女”在中国的传布形态丰富、分布广泛,故事情节中增添了老鼠嫁猫的灭鼠结局,体现出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总体上来看,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流变不仅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有关,还与当今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间文化有关。在文化意蕴上,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流变具有与新时代人文精神相符合的特征,即世界各地的人民在发展各自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吸收和改编“老鼠嫁女”故事,不约而同地走向审美共识这一文化进程。
马涛[5](2019)在《阿拉伯文学汉译史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对阿拉伯文学的译介始于部分穆斯林学者对《古兰经》部分章节及颂圣诗《天方诗经》的翻译,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纵观我国对阿拉伯文学的译介史,在特定时期翻译政策影响下,在不同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呈现出不同的表征,译者的翻译选择与各时期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翻译政策保持着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契合。本论文从多元系统论出发,视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为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将阿拉伯文学汉译实践的主体一—译者——置于不同时期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探究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在特定社会历史语境影响之下所呈现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本论文的写作总体上是以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肇始以来各历史阶段的社会历史语境与翻译政策的演变为线索的。本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的简要历史梳理,将阿拉伯文学汉译在中国的历史分为发轫期(17~19世纪)、活跃期(20世纪上半叶)、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后期)、第二次高潮(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和稳定期(20世纪90年代初~今)五个阶段,分阶段对阿拉伯文学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作了历史梳理。第二至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按历时顺序排列。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民初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的表征,对意识形态、诗学规范和翻译主体间的译者行为进行了考察。清末民初,译者对《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关注并非源自其对阿拉伯文学的自觉关注,而是译者译介西学、引进西方思想的热情所产生的副效应。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这一时期译者对域外小说的解读往往带着“开启民智”的意识形态诉求。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下,清末民初的译者在翻译《一千零一夜》故事时大多选用“意译”策略,相对于源语文本而言,译者的主体性在译作文本中较为凸显。译者以“归化”的方式在翻译中进行有意的增与删,以期符合中国传统文学的诗学规范和主流价值观念;在译本序跋中,译者往往强调所译作品的社会教化作用,引导读者的价值观念。这种文本层面的“趋同”实际上与译者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求异”是一致的。译者文本层面所表现出对传统诗学规范的“趋同”实际上是在意识形态层面“求异”一种的手段。第三章主要研究“五四”后至建国前文学研究会和回族留埃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阿拉伯文学译者及其主体性表征。“五四”新文学运动后,在文学研究会所提出的“为人生的艺术”文学思想的指导下,在“白话”取代“文言”作为主流诗学形态的背景中,中国阿拉伯文学译介在体裁、内容、时代和翻译风格方面均已取得了一定进展,萌发了新的发展生机。相对于晚清而言,在“五四”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译者更加关注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功用,而不是其中的诗学价值。因此,这一时期,包括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在内的文学翻译活动都具有上述特点,致使译者大都自觉追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从改造社会这一目的出发选择翻译那些切合当时国情的文学作品。这一倾向一直延续至20世纪40年代末。第四章主要讨论新中国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特征。新中国建国后十七年间,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得到空前发展,其所涉及的国别范围迅速扩大,翻译出版的作品数量也急剧增加。但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以“政治标准第一”为原则的翻译政策导致译介作品的主题类型呈现出单一化、集中化的特点,译作几乎全部都是与“十七年”间的时代氛围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作品。这一时期,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偏离了文学本身的轨道,呈现出过度政治化而非彰显文学性的特征。文革后十年中,译者的阶级身份意识得到空前强化,译者个体必须诉诸集体,在集体翻译中获取有限的话语空间。这一时期,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逐渐消匿在群体中。第五章着眼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多元开放的环境下译者选择的变化。新时期开放多元的社会历史语境为阿拉伯文学汉译事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阿拉伯文学的翻译与出版推向了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大氛围中,译者的翻译选择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却也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或自觉或无奈地通过改译、删节或增补等策略迎合读者喜好与出版社的需求。
郑玉喆[6](2018)在《《卡里来和迪木乃》与印度古籍的渊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拉伯寓言经典《卡里来和迪木乃》(以下简称《卡》)是由阿拔斯时期着名文学家伊本·穆格法从印度寓言古籍译作而成,书中既充满了印度人民瑰丽的幻想和丰富的智慧,又融入了独特的阿拉伯伊斯兰风格。书中幽默的故事、奇幻的情节引人入胜。在收获娱乐和轻松之余,还会被其中的深刻哲理所折服。《卡》中的很多故事散见于印度古书中,本文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印度古籍,并分析其与《卡》的渊源。
陈明[7](2015)在《三条鱼的故事——印度佛教故事在丝绸之路的传播例证》文中研究表明印度古代佛教故事在丝绸之路流传甚广,本文以印度民间"三条鱼的故事"为例,考察该故事在巴利文佛教《本生经》、史诗《摩诃婆罗多》、民间故事集《五卷书》、《益世嘉言集》和《故事海》、粟特语故事文本、阿拉伯语《凯里来与迪木奈》、波斯语《玛斯纳维》和泰语《娘丹德莱的故事》等多元与多语种文字文本中的流变,以及该故事的图像传播时空,为我们理解印度文学的丰富性以及印度文学与宗教对外传播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证事例。
陈越洋[8](2014)在《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阿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折射出中阿两大民族从汉武帝时期以来的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友好交往史。这种合作从政治的层面看,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南南合作的表率,不仅惠及双方,更有利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友好合作的典范。文化交流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智慧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对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梳理,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增加共识,加强合作,进而提升中阿文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具有现实意义;对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构筑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中阿间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践行,是对西方社会主导的文化霸权的有力回击。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社会各自经历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革与转型,中阿文化交流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古代)转衰(近代),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开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阿两大民族在独立战争中建立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政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围绕宗教、文学、教育、艺术等文化的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从古代的表层物质交往过渡到文化核心层面的交往和沟通。本文是一项基础性研究,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运用历史学、史料学、外交学、传播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以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以个案和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横向的研究,对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对本论文所指的“文化”概念及论述的时间跨度做一说明;简述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论部分,第一章回顾二十世纪前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主要历史分期。唐宋时期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初期繁荣期;元代是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伊斯兰在中国普遍传播,阿拉伯文化真正在中国发生了显着的影响;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由传播进入了创造发展阶段,随着穆斯林数量的增加,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意识形态得以有机结合。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期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未使中阿间的交流完全停滞,民国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关系。在宗教领域,主要论述回族地位的提高以及回教新文化运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译介情况及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教育研究领域主要论述以成达师范学校为代表的伊斯兰新式教育、民国时期派出的留学生及其对于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所做的贡献、清民时期国人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万隆会议使得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两次建交高潮。宗教领域主要论述伊斯兰教在新中国、穆斯林朝觐活动、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及伊斯兰学术活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大量阿拉伯文学作品被译介的原因、译介情况及特点、中国作家创作的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文学作品;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进入高等学府的教学情况、留学生互派工作及学术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电影、艺术团等方面的交流。第四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中阿高层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益丰富。宗教领域主要论述新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情况;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的译介情况、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以及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留学生互派情况、中阿教育合作、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文化周与艺术团演出、电影、展览、体育等交流情况。第五章分析了中阿文化交往中的动力,即双方在历史、现实方面存在着悠久的传统与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继而分析了阻力,即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和误导和中阿间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与矛盾;并对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提出三点建言,即文化交流机制化、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最终得出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三大阶段所各具的鲜明特征,即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回族群体围绕宗教展开的;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政治为导向进行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化交流价值本身为出发点的。最后,重申了中阿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即有利于双方形成对人类文化的普世情怀,有益于双方运用不同文化的智慧来合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内涵。
王莎莎[9](2014)在《阿拉伯文学在中国》文中研究指明一般认为,中国同阿拉伯的文学交流始于公元七世纪,至今翻译成汉语的阿拉伯文学作品大约三百多种。在肯定成果的同时也应当重视不足。“建国以前”这个历史阶段包括明末清初有《古兰经》的零星译文起直到1912年2月清帝退位以及1912年到1949年4月的中华民国。在这将近三个世纪的时间里只有6种阿拉伯文学作品问世,大部分的是在中国流传已久的《古兰经》和《一千零一夜》的各种节译本和个别全译本,其中不乏对后世有影响的名译。此外还有《天方诗经》、纪伯伦散文诗、《埃及童话集》以及《童年的回忆》。但由于时间太久,大多已经散佚。1949年10月1日以后的3个月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前统称“十七年”,在日渐稳定的环境里阿拉伯文学译介萌发生机。出于支持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需要,国家支持翻译阿拉伯文学,但受到时代的影响,这段时期走过了一段准备、高潮、低谷的曲折历程。“十七年”间的翻译事业重点放在了现代文学作品的翻译上。最突出的成果在于爱国诗歌,但大多从其他语种转译;另外一些优秀的阿拉伯短篇小说也由俄、法、阿等文字介绍过来,主题多是反映社会万象的现实主义作品。1976年10月是外国文学翻译新阶段的起点,阿拉伯文学译介蒸蒸日上,至今方兴未艾。绝大部分译作和研究的文章都是这一时期的成果,无论诗歌、小说,还是戏剧、散文、游记、报告文学、传记、回忆录、书信、民间文学、儿童文学、文论甚至电影剧本,都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尤其要注意的是,历来深受欢迎的《一千零一夜》得到了次数最多的再版、改写、重译、节译;纪伯伦所有作品都译成了汉文;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掀起了马哈福兹作品翻译出版的热潮;一些在阿拉伯世界有影响力的作家在中国也不再是空白。在肯定成果的同时,也应该重视阿拉伯文学翻译的数量和质量都远不够理想的问题。
梁工[10](2005)在《圣经叙事文本中的叙述者浅识》文中认为一、何谓"叙述者"叙述者(narrator)是当代叙事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詹姆斯·费伦将其简明地界定为"讲故事的人"①。这个定义略嫌简单,尚可再作限定,表述为"在叙事文本中讲故事的人"。只要一打开叙事文本,真实读者就成为一次阅读交流活动的构成要素,其间他(他们)会"听到"文本中有个声音正在讲故事,那声音便来自叙述者。
二、《卡里来和笛木乃》的成书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卡里来和笛木乃》的成书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1)《卡里来与笛木乃》:伊拉克文学经典的汉译传播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文学经典的《卡里来与笛木乃》 |
(一)重要的史学地位 |
(二)作品内容与作者伊本·穆格法 |
(三)中伊之间的交流历史 |
二《卡里来与笛木乃》五四时期以来的汉译与传播 |
(一)作为起始点的《印度寓言》 |
(二)林中兴的译本 |
(四)康曼敏译本 |
(五)李唯中的译本 |
(六)《卡里来与笛木乃》在我国的研究情况 |
三《卡里来与笛木乃》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寓言文学的影响 |
(一)内蒙古地区 |
(二)回族地区 |
(三)藏族地区 |
(四)维吾尔地区 |
四《卡里来与笛木乃》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 |
(一)《儿童文学》译作的推动 |
(二)“牧歌时代”创作的影响 |
(三)不同文种译本的间接影响 |
(2)从《五卷书》到《老人星之光》——文本与图像流传的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五卷书》的流传及研究 |
二 《老人星之光》的文本 |
三 从《五卷书》到《老人星之光》的流变 |
余论 |
(3)《卡里莱与笛木乃》嵌套式叙事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卡里莱与笛木乃》的嵌套式叙事结构层次 |
1.《卡里莱与笛木乃》的基本叙事框架 |
2.《卡里莱与笛木乃》与嵌入叙事 |
二、《卡里莱与笛木乃》的嵌套式叙事结构特点 |
1.叙述时间的变化 |
2.叙述视角的变化 |
三、《卡里莱与笛木乃》嵌套式叙事结构的作用 |
1.精简结构、整合内容 |
2.增强故事哲理性和道德教化功效 |
四、结语 |
(4)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历史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故事梗概、分类及界定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老鼠嫁女”故事的来源 |
第一节 《五卷书》中的“老鼠嫁女”故事 |
第二节 《卡里来和笛木乃》中的“老鼠嫁女”故事 |
第二章 “老鼠嫁女”故事的流变 |
第一节 中国“老鼠嫁女”故事流变 |
第二节 国外“老鼠嫁女”故事流变 |
第三章 “老鼠嫁女”故事的蕴意 |
第一节 “老鼠嫁女”故事的传播路径 |
第二节 “老鼠嫁女”故事的文化内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阿拉伯文学汉译史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译者主体性理论溯源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范围与研究意义 |
四、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阿拉伯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历史 |
第一节 发轫期:经释着作中的零星节译 |
第二节 活跃期:西学东渐的副效应 |
第三节 第一次高潮:“进步文学”的代表 |
第四节 第二次高潮:打破“欧洲中心论”的东方文学 |
第五节 稳定期:益趋成熟的规模化译介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在“趋同”中“求异”的译者 |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中自觉追求意识形态启蒙的译者 |
一、译序中译者对意识形态诉求的积极阐释 |
二、译文中译者超越原文本的有意误译与增删 |
第二节 主动适应传统主流诗学规范的译者 |
一、译者以自我文化为中心的文言译述 |
二、译者浅易文言的“变格”对现代语体的初步探索 |
第三节 翻译职业规范缺失与译者的自由话语空间 |
一、译书交通公会规范翻译行为的初步尝试 |
二、译者刻意化名与译者主体性的自由发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五四”以后:“文学为人生”的译者 |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新文学社团中的作家译者 |
一、“世界文学”观照下译者对阿拉伯文学的转译 |
二、“文学功利观”指导下译者的人道主义文学关怀 |
三、“弱国模式”实践中译者对西方霸权的含糊抵抗 |
第二节 回族留埃学生群体:通晓阿拉伯语的学者译者 |
一、译者对原作异域文化色彩的保留 |
二、译者对原作文学价值的重视 |
三、译者对“文学革命论”的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隐匿在集体中的译者 |
第一节 建国后十七年间:译者主体性意识的集体淡薄 |
一、译者对“翻译外交”需求的应和 |
二、译者对译作泛政治化主题的挖掘 |
三、译者对译作合法性的辩护 |
第二节 “文革”后十年:在集体主义中消匿的译者 |
一、集体匿名式的阶级标签署名 |
二、政治应景式的翻译任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面向世界”、面向市场的译者 |
第一节 多元开放的环境下自由的译者 |
第二节 市场化与文学翻译的通俗化 |
第三节 规范化出版与公版书出版热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对阿文学译介出版作品一览 |
Ⅰ 十九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1900~1948年) |
Ⅱ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年) |
Ⅲ 改革开放后至今(1978~2018年) |
(6)《卡里来和迪木乃》与印度古籍的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1 与《五卷书》的关系 |
2 与《印度寓言》的关系 |
(7)三条鱼的故事——印度佛教故事在丝绸之路的传播例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巴利文《本生经》中的“三条鱼的故事” |
二、印度古代民间故事文本中的“三条鱼的故事” |
1. 《五卷书》 ( Pacatantra) 中的两个 “三条鱼的故事” |
2. 《益世嘉言集》 ( Hitopade's a) 中的 “三条鱼的故事” |
3. 《故事海》 中的 “三条鱼的故事” |
三、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三条鱼的故事” |
四、粟特语文本中的“三条鱼的故事” |
五、《凯里来与迪木奈》中的“三条鱼的故事” |
六、波斯诗集《玛斯纳维》中的“三条鱼的故事” |
七、泰国《娘丹德莱的故事》中的“三条鱼的故事” |
八、“三条鱼的故事”诸本比较及其图像流传 |
九、余论 |
附图 |
(8)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本论文“文化”概念界定及阿拉伯文化特征概述 |
三、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唐宋时期——初期繁荣 |
一、唐宋时期中阿交往 |
二、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及阿拉伯文化在中国 |
三、唐宋时期中国关于阿拉伯的文献记载 |
第二节 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
一、元代中阿关系 |
二、元代阿拉伯人在中国 |
三、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
第三节 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
一、明清时期中阿关系 |
二、明清国人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关注与记述 |
三、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融合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清朝末期中阿关系 |
二、民国时期中阿关系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 |
二、回教新文化运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作品译介情况 |
二、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派遣 |
三、对阿拉伯文化的记述与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对阿拉伯反殖民斗争的同情与支持 |
二、万隆会议与两次建交高潮 |
三、开拓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伊斯兰教在新中国 |
二、穆斯林朝觐活动 |
三、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 |
四、伊斯兰学术活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阿拉伯文学作品走入国人视野 |
二、文学作品译介情况及特点 |
三、中国作家笔下支持阿拉伯人民的作品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互派工作 |
三、学术研究情况 |
第五节 艺术领域 |
一、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 |
二、电影展、艺术团访问等交流 |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第三次建交高潮与高层互访 |
二、文化交流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新时期的中国伊斯兰教 |
二、伊斯兰学术活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文学作品的译介 |
二、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 |
三、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工作 |
三、中阿教育合作 |
四、学术研究活动 |
第五节 艺术领域 |
小结 |
第五章 对于进一步发展中阿文化交流的思考 |
第一节 增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动力 |
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
二、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 |
第二节 克服中阿文化交流的阻力 |
一、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干扰和误导 |
二、中阿意识形态差异产生的误会与矛盾 |
第三节 加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几点建言 |
一、文化交流机制化 |
二、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 |
三、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
附录二: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政府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一览表(1949-1999) |
附录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56-1966) |
附录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77-1999) |
附录五:1956-1965 年、1972-1978 年、1979-1991 年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新生国别结构统计表 |
阿文摘要 |
(9)阿拉伯文学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建国以前阿拉伯文学在中国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古兰经》在中国 |
第三节 《一千零一夜》在中国 |
结束语 |
第二章 1949—1966十七年间阿拉伯文学在中国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十七年间进步诗歌的翻译 |
第三节 十七年间故事和小说的翻译 |
结束语 |
第三章 新时期阿拉伯文学在中国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纪伯伦在中国 |
第三节 纳吉布·马哈福兹在中国 |
第四节 新时期其他名家译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的阿拉伯文学作品翻译出版一览表 |
致谢 |
四、《卡里来和笛木乃》的成书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卡里来与笛木乃》:伊拉克文学经典的汉译传播与影响[J]. 李作霖,龙蓉.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从《五卷书》到《老人星之光》——文本与图像流传的梳理[J]. 李玲莉. 西域研究, 2021(03)
- [3]《卡里莱与笛木乃》嵌套式叙事结构分析[J]. 顾恺琴. 青年文学家, 2021(05)
- [4]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历史流变研究[D]. 木拉迪力·木拉提.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5]阿拉伯文学汉译史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 马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卡里来和迪木乃》与印度古籍的渊源[J]. 郑玉喆.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04)
- [7]三条鱼的故事——印度佛教故事在丝绸之路的传播例证[J]. 陈明. 西域研究, 2015(02)
- [8]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D]. 陈越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9]阿拉伯文学在中国[D]. 王莎莎.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2)
- [10]圣经叙事文本中的叙述者浅识[J]. 梁工. 基督宗教研究,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