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钟水库拦河大坝的基础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源[1](2021)在《水利工程开发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以利泽水利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航电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梯级电站的建设,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河流及下游水质、水文、生态流量和周边水陆生态动植物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收集了相关资料,对利泽水力工程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从水质环境现状监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河道中的流量、河流里的水温、河道里的淤泥、河流的形态和水生、陆生动植物等方面分析了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建成后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采取响应的措施对生态环境加以修复和保护。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建成后对下游水生态环境、库区水生态系统以及陆域生态系统的造成一定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其影响在生态环境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2)通过生态水力学算法和Tennant算法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明确了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可以通过的生态泄水流量为188m3/s,这是在初期蓄水时。一般年份能满足188m3/s的生态流量泄放要求,特枯年份需要上游体积亭子口水库实施生态调度才能保障下泄生态基流,可以满足枢纽下游的生态用水要求。(3)水生生境萎缩在蓄水后会形成,同时土着鱼类的繁衍、栖息的不利,种群数量的减少都会发生,鱼类种群也会由土着鱼类向小型以及外来的鱼类进行转化。区域里存在的浮游生物以及底栖生物等数量在较短时间内可能会上升。(4)通过α法经验判别以及对桐子壕、草街水库垂向水温观测成果的类比观测分析,利泽电站水库为温度混合型的大型水库,垂向水温分层的现象不会存在,同时水库的下泄水温和区域内天然河道的水温基本保持一致,水库下泄产生的水温不会对下游产生影响。
申利亚,朱宜平,陈立婧[2](2020)在《我国水库污染治理现状及对策》文中认为调查了当前我国水库的水质现状,运用例证法分析了我国水库的主要污染源及其治理现状,研究了现阶段治理措施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果表明:我国水库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染、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旅游活动、库区流动源及水库底泥;目前我国在水库污染治理方面采取了不同污染源分而治之的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阶段污染治理措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非点源污染尚未得到控制、库区环境污染预防不足、水库污染监管不到位、污染排放与治理周而复始等。针对污染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水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姚进[3](2014)在《芦山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与余震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是导致斜坡失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地处世上最活跃两条地震带间,我国地震所致的次生山地灾害频繁。“4.20”芦山强烈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崩滑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因此通过开展芦山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调查与余震监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对芦山县次生山地灾害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航拍图的遥感解译和建立地震动响应监测站对余震进行实时监测的手段,系统性研究了芦山县次生地质灾害特征,进一步探讨了地震作用下斜坡变形破坏机制和模式。主要结论与认识如下:(1)研究区内震后边坡地质灾害在区域分布上的显着特征是空间上顺发震断裂及其两侧成群(带)分布,沿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呈线状分布,多发生在龙门—玉溪,玉溪—宝盛、宝盛—太平、仁加—双石(双石峡)、灵关峡谷这五处峡谷段,并且沿峡谷谷坡上部地形转折部位发育,集中于斜坡坡顶、坡折及临空的山嘴处部分。(2)次生山地灾害以中小型崩塌和浅层滑坡为主。现场调查发现,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发育于高程为500~1500m,坡度为20~50°的斜坡中,且主要发育于坡高H/2以上位置,区内崩滑体多发育于对地震波有显着放大效应的部位,如:坡度由缓变陡的地形转折部位等。在斜坡岩性上,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软硬岩结合,砂岩、泥岩互层的地层之中,集中在发震断裂—中央断裂带附近,垂直于发震断裂或中央断裂带方向3km范围内,大于6km地质灾害则迅速减少,在15~19km范围又明显回升,若距离继续增加则逐渐减少。崩滑体大量集中分布在距离水系400m以内的地方,但崩滑体的密度相对不高。而在1.2~1.4km范围内崩滑体数量较少,但密度很大。其分布还具有一定的背坡面效应和方向效应。(3)余震监测综合分析揭示: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响应程度,随着地震作用下斜坡高程的增加,呈非线性递增关系。斜坡地震动响应最大的部位,在山的坡折,薄脊和地貌较突出的位置。地形地貌对斜坡地震动响应的控制相对于一定范围内的高程因素而言,其放大作用影响更为凸显。(4)不同坡形斜坡加速度放大系数、速度和水平位移值均随坡高的增加而增大,地震荷载作用下斜坡动力响应程度为凸形>直线形;不同斜坡坡高的加速度放大系数、速度和水平位移分布基本一致。当斜坡上第四系覆盖层到达一定的厚度时,较一般基岩有着更明显的地震动放大效应。(5)震源附近的场地,垂向峰值加速度有着更为明显的放大,随着远离,放大作用明显降低。是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地震波在斜坡中的传播方向和斜坡坡向有一定的放大效应关系:坡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一致时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程度要大于与之相反的情况。斜坡地震动响应和斜坡自身震动频率间有很大的关系,斜坡对一定频率间的地震波会选择性的放大。(6)在地震波来临时,斜坡会在地震波频率接近其自有频率时发生共振现象,导致其动响应程度剧增。本次监测的芦山地震余震的动响应频率值主要在10Hz以内,地震作用下的斜坡频率变化范围由地震和边坡的各自特征共同影响控制,在0.1~0.3s周期范围产生共振。
蔡丽芬[4](2014)在《东圳水库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研究与探讨》文中指出以东圳水库水利风景区设计、开发、建设为例,力图通过分析探讨水库型水利风景区从前期景区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直到后期景区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各个层面的注意事项及工作重点,从加强规划、可持续用水、深挖特色、提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开发的若干对策,以期寻求解决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合理途径。
何冬琼,张秋劲,刘佳,于飞,徐亮[5](2013)在《升钟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及时空分布》文中指出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对升钟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升钟水库浮游植物共计8门69属219种(含变种和变型),种群结构主要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059,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192,平均藻类密度为33.41×105个/L,标志升钟水库的水体营养程度较高。
谢金明[6](2012)在《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泥沙淤积引起库容损失,导致水库受到功能性、安全性和综合效益下降的影响,是水库可持续利用研究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论文从管理和经济的角度,采用层次分析和动态经济优化分析,就泥沙淤积对水库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水库泥沙淤积管理的评价模型开展了研究。论文对如何通过对水库泥沙淤积的合理评价和有效管理来实现水库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对泥沙淤积对水库影响的全面分析,提出了水库泥沙淤积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水库泥沙淤积影响评价模型。使用该模型对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闹德海水库、官厅水库和丹江口水库进行泥沙淤积影响评价,结果基本能反映泥沙淤积对这5个水库当前的影响程度,表明模型基本可靠,可用于定量评价泥沙淤积对水库的影响。根据Gould-Dincer方法,建立了基于库容的水库供水效益计算方法和发电效益计算方法,前者给出了供水量与给定兴利库容、供水保证率和入库年径流序列特性之间的关系,后者给出了发电效益与给定兴利库容、发电保证率、入库年径流序列特性之间的关系;采用频率法,推导了基于库容的水库防洪效益计算方法,给出了防洪效益与给定防洪库容和入库洪量序列特性之间的关系。这些方法建立了水库效益与给定库容的直观关系,可以快速确定给定库容对应的水库效益。基于水库泥沙的“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采用经济优化方法,并结合水库拦沙比计算和清淤能力计算,建立了水库泥沙淤积管理的评价模型。模型由拦沙量计算模块、清淤能力计算模块、水库效益计算模块和经济优化模块组成,既可考虑清淤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又可考虑清淤措施的经济性。模型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清淤措施的累积净效益,得出全局最优的清淤方案,可以用于指导水库泥沙淤积的有效管理。利用建立的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评价模型,对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闹德海水库、官厅水库和丹江口水库进行了清淤措施评价,得到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和闹德海水库的最优清淤措施为蓄清排浑,官厅水库和丹江口水库的最优清淤措施为挖泥船挖沙。这些结果与各自水库当前采用的措施及已有研究成果基本相符,表明模型基本可靠。
周学红[7](2012)在《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人类居住环境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人居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深度都在随之不断拓展和延伸。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中,在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范式的指导下,综合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以水环境为介质,重点研究流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及其相互耦合关系,构建流域“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流域本身是一个水文概念,在流域人居环境研究体系中,流域已经超出了地理水文意义,由自然封闭的区域转化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开放复合的区域,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的人居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人居环境科学是指以河流(水系)的集水区域为边界或范围,以该区域人类聚居(包括村庄、乡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构建以“流域”为区域单元的人居环境建设体系,着重探讨人与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论文在文献法、调查法等常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人居环境科学融贯的综合研究法,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水资源节约型、人居环境友好型”两型型流域人居建设的总体目标,运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归纳出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核心内容—流域统筹,在借鉴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框架。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为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以嘉陵江流域为实践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考证法对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自然系统及人类系统演化过程进行了纵向研究。针对嘉陵江流域全江渠化及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的典型特征,论文在对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及人类系统发展演化的特点分析基础上,重点从流域人居环境区域发展统筹、空间结构及城乡统筹、文化旅游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及管理统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为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实践提供参考,促进流域人居环境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在现状研究部分,论文从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自然系统特征分析入手,研究了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对人类聚居选址的影响,归纳了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山水一体”的形态构成要素。在对嘉陵江流域城镇发展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流域人类系统聚居演变过程,以区域规划研究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的不同模式,建构了流域区域统筹格局。流域空间统筹是流域综合发展的基础,是以流域城镇空间发展为载体,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以流域为发展轴,在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居空间地域综合体。论文在总结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进的一般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针对嘉陵江流域传统人居环境结构要素演变的不同类型特征,分析了规划调控的不同模式。在流域文化体系统筹研究部分,论文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流域文化及文化体系进行了界定,针对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现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分类及资源评价,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旅游统筹开发策略并指出,流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即呈饱和状态,代之内部的振荡与冲突,如果没有新的文化因素的融入,这一孤立的社会系统便会趋于停滞、内耗,甚至灭亡。流域作为一个自然—人类复合系统,自然属性的系统性决定资源开发利用必须遵守流域系统原则。在水资源开发与统筹管理部分,基于流域内部水资源的整体性及关联性特征,论文指出,流域水资源应在充分考虑局部人居环境建设特征及整个流域的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统筹开发,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通过对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评价与供需分析,提出了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与思路,并从流域灌溉与供水、航运开发及水电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规划思路。流域生态环境统筹是影响流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研究部分,论文从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生态现状问题分析入手,针对嘉陵江流域含泥沙量多、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和城镇生活对江河水质造成的污染较大、流域原生植被残存面积不多、森林覆盖率低等问题,研究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地表环境与水土保持、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流域防洪、河道的生态整治、节水问题及流域水资源开发,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明确了流域干流范围内水功能区的划分原则及划分方法,提出了节水减污策略,推进流域内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强调了通过对行洪区的有效管理来减少损失的防洪策略并提出了梯级开发的环境保护思路与措施。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进一步阐明本研究验证并构建的有关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的部分理论框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指出由于研究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及研究对象的广泛性,有关流域人居环境研究范式的建立尚需进一步完善。
王子忠[8](2011)在《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层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境内的红层主要是分布于西北、西南及华南地区,尤以四川盆地分布最为广泛,也最为连续和典型。四川盆地人口密集,工农业等十分发达。然而,四川盆地红层地区水资源总量不足,径流时程分布不均,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就水能资源而言,虽然盆地区弱于川西高原地区,但其距离用电负荷中心近、交通发达,开发条件良好。四川盆地红层区已有了众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实践,积累了大量成功的工程实例和经验,同时也存在诸如黑龙滩水库坝基岩体滑动、高凤山电站坝基石膏溶蚀、回龙宫隧洞膨胀岩等工程地质问题。目前四川盆地红层地区水能资源开发只完成资源总量的近50%、水利工程灌面建成率仅为11.5%,因而未来四川盆地红层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广阔发展前景。因此,对四川盆地红层岩体特性及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归纳、分析与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有重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教训,在工程实践中有广泛的实际需求,在成果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为此,作者二十年多年100余项四川盆地红层地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实践为依托,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四川盆地红层岩体的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为在四川盆地红层区实施的“再造一个都江堰”的水利发展战略,合理、有效地开发、保护水能和水利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方法依据。本文在对四川盆地红层建造-改造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盆地红层岩性、岩相以及红层岩性组合特征在盆地上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四川盆地红层区岩体物理力学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红层岩石及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同时还从沉积建造、构造与表生改造方面分析论述了四川盆地红层岩体的结构特征,然后对其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在此基础上,对水利水电工程建坝的红层岩体稳定问题及渗漏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最后研究了与红层岩体类岩溶及膨胀相关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依托100余项四川盆地红层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实例,论文系统分析总结了红层岩体的物理力学和岩体结构特征,以及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红层坝基岩体变形、抗滑、渗漏问题的基本模式和相应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方法,为系统分析、评价红层岩体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对从侏罗纪到第三纪红层沉积相、岩性组合随地质时代的变化及其在盆地空间上的展布特征研究,得到了四川盆地红层岩石的建造特征。(3)基于四川盆地红层岩石近800余组试验资料的分类、统计、分析,得到了四川盆地红层岩石总体上属于软岩,其中,砂岩类岩石属于较软岩(15~31Mpa),泥质岩类岩石属于软岩(5~15MPa)或极软岩(小于5Mpa);红层岩体总体上质地软弱,结构上为软硬相间的层状岩体,软弱夹层大多沿砂泥岩界面或在泥质岩类软岩中作顺层分布。虽然四川盆地红层岩石总体上属于软岩范畴,但少数红层砂岩类岩石属于中硬坚硬岩石,泥质岩类岩石则属于较软岩中硬岩;这类强度较高的红层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周边的西北部地区;红层岩石强度在盆地空间上的这种分布特点与其沉积环境的差别有关。(4)根据红层岩石建造及构造改造主控因素,结合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将四川盆地红层岩体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分区,即盆西北区(Ⅰ)、盆中区(Ⅱ)、盆东区(Ⅲ),其中盆西北区(Ⅰ)又分为盆东亚区(Ⅰ-1)及盆北亚区(Ⅰ-2),并分析评价了各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5)基于红层岩体结构特征,提出了红层坝基岩体变形的9中类别及抗滑稳定的9种模式。论文归纳总结了影响每一类坝基岩体变形及抗滑的主要地质要素,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工程地质评价要点。(6)通过对红层岩体透水带形成的地质过程分析,依据近4000组压水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成果,提出了红层岩体渗透特性能主要受风化、卸荷等表生改造作用控制的观点。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红层地区坝基、坝肩渗漏的基本规律,提出了红层坝基渗流控制的主要对象是透水的风化带岩体,即防渗帷幕长度穿过风化带进入新鲜岩体适当深度即可。(7)基于铜头电站工程实例分析,得到了砾岩类岩溶发育强度小于常规灰岩岩溶强度的原因是其可溶性组分(CaO/MgO)差异决定的;基于四川盆地白垩系含膏盐红层类岩溶的分析,提出用K=(ABS(Vp类岩溶-Vp新鲜)/Vp新鲜)×100%来作为类岩溶强度评价因子;通过岩体声波Vp与岩体工程力学指标的回归关系,提出用类岩溶岩体声波Vp值来定量评价类岩溶弱化作用对岩体力学指标影响的初步方法。(8)以回龙宫隧洞围岩膨胀导致衬砌变形破坏机制的定性及数值模拟分析为典型实例,提出了膨胀岩隧洞施工、设计要点。
何万科[9](2008)在《冯家山水库大坝监测数据与加固效果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冯家山水库作为一座碾压式均质土坝,经过了初期建设和除险加固改造,已安全运行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监测资料,通过分析大坝监测资料,能够及时了解大坝的运行状态,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信息。同时冯家山水库在省内的土石坝中,具有大坝监测自动化程度高、资料系列完整等特点,通过把大坝自动化监测资料和人工变形资料结合起来分析的方法,为类似土石坝的资料分析起到一定参考作用,而且经过加固改造以后,加固效果如何,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去研判。在本文中分析对象有大坝浸润线的分析、绕坝渗流分析、渗流量分析、对大坝人工观测变形数据分析,一般分析方法有比较法、作图法、特征值统计法和数学模型法,在本文中主要采取比较法、作图法、数学模型法。通过上述方法对大坝渗流中渗流压力水位分析,浸润线分析,绕渗分析,渗流量分析,以及分析防渗灌浆对大坝渗流的影响,认为冯家山水库大坝渗流压力水位、浸润线、大坝绕渗、渗流量数据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目前大坝的性态是稳定的,未发现大的异常现象。特别经过除险防渗加固,绕坝渗流明显减小,防渗效果明显。当然从资料分析中亦能看出,大坝右肩裂隙较为发育,浸润线在部分区域较高,值得关注。通过对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倾度值亦在极限值范围内,充分说明目前大坝运行从数据分析层面上是安全的。值得注意的是右坝肩迎水坡个别测点倾度虽未达到极限值,但计算出的倾度值明显较别处偏大,加之该处地质条件复杂,裂隙溶岩发育,因此对于大坝右肩观测出的资料,要及时分析,分析是否有新的裂缝产生。对大坝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价,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去看问题,因为一座大坝往往处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坝身、坝肩、坝坡的变形和渗流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经过对冯家山水库大坝观测数据分析,对除险加固效果进行评价,要紧密贯彻几个结合(1))渗流压力分析要与渗流量分析相结合。(2))渗流数据分析与变形数据观测分析相结合,事物的变化都有其内在规律,渗流数据和变形数据不可割裂的相互影响着,因此,应用渗流和变形数据对大坝性态进行分析,对加固效果评价,一定要综合加以考虑。
刘武[10](2008)在《三亚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施工填料分区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石坝是指由土、石料等当地材料建成的坝,以其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受到工程界的普遍重视,成为富有竞争力的坝型之一。土石坝具有填筑方量大、施工强度高、受地形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其填筑往往采用多工作面、多工种平行交叉作业,填筑已不是施工进度的制约因素,往往填料的分区才是控制进度、决定投资的关键。填料分区得当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坝区附近的料物,还能缩短工期,并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目前的填料分区方法仅根据填料调运的原则进行定性的分析,这些原则没有很好地进行全局的最优调配,很少考虑土石坝施工动态变化特点,更没有考虑不同分区料物的实际储量和均衡利用运输机械等方面限制,以至于最终的填料分区不够经济,甚至在现有填料和运输机械条件下难以实现。本文以三亚大隆枢纽工程大坝为例,把填料分区设计和填料的性质研究密切联系起来,针对填料性质的研究,料场规划模型的建立等关键问题,采用大量的试验和综合分析方法开展了以下系统的研究工作:1.为了从整体上、总体上研究料场土料的土性及储量,得到其可行的填料分区方案,对专用料场进行复勘和补勘,以探明料场的土性、储量以及分布,并取有代表性的土料进行各种室内、室外试验,对料源的级配、渗透系数、填筑含水量、铺填厚度等施工参数进行研究,确定了各土料的施工工艺。2.本工程的前期开挖料方量较大,为了充分利用石料,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本文还对前期开挖料的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各种开挖料的土性特性及利用方向。3.在充分掌握各土料特性情况下,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的要求,利用线性规划理论建立了一个初步适应现场情况的料场规划模型模型,并使用Matlab线性规划工具箱,编制了该模型的求解系统。4.按照该分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施工,工程实践结果证明该填料分区在满足各种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缩短了工期,并获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计算结果真实、可靠,为目前土石坝的填料分区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价值及前景。
二、升钟水库拦河大坝的基础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升钟水库拦河大坝的基础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水利工程开发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以利泽水利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现状 |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
2.1.1 地域 |
2.1.2 地形 |
2.1.3 水文 |
2.1.4 气候 |
2.2 嘉陵江水运发展概况 |
2.3 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概况 |
2.3.1 利泽水利工程概况 |
2.4 水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2.4.1 水环境现状 |
2.4.2 水生态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3.1 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3.1.1 水文情势影响评价 |
3.2 生态流量分析方法 |
3.3 水环境影响分析 |
3.3.1 水温影响分析 |
3.3.2 水体营养化预测分析 |
3.3.3 初期蓄水水质影响分析 |
3.3.4 运行期库区水质影响分析 |
3.3.5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3.4 水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3.4.1 对浮游动植物生物影响 |
3.4.2 对底栖生物影响 |
3.4.3 水生植物影响 |
3.4.4 对鱼类的影响 |
3.4.5 对水生生物多样性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措施 |
4.1 水环境修复与保护措施 |
4.1.1 水库水质保护措施 |
4.1.2 水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 |
4.2 水生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 |
4.2.1 洄游通道恢复 |
4.2.2 栖息地保护 |
4.2.3 人工增殖放流 |
4.2.4 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措施 |
4.2.5 段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
4.2.6 南方大口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
4.2.7 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我国水库污染治理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水库污染现状 |
2 我国水库主要污染源 |
2.1 生活污染源污染 |
2.2 工业废水污染 |
2.3 农业面源污染 |
2.4 旅游活动污染 |
2.5 库区流动源污染 |
2.6 水库底泥污染 |
3 我国水库污染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我国水库污染治理现状 |
3.1.1 生活污染源治理现状。 |
3.1.2 工业污染源治理现状。 |
3.1.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现状。 |
3.1.4 旅游活动污染治理现状。 |
3.1.5 库区流动源污染治理现状。 |
3.1.6 水库底泥污染治理现状。 |
3.2 我国水库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
3.2.1 非点源污染尚未得到控制。 |
3.2.2 库区环境污染预防不足。 |
3.2.3 水库污染监管不到位。 |
3.2.4 污染排放与治理周而复始。 |
4 我国水库污染治理对策 |
4.1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
4.2 实施库区污染防护工程 |
4.3 建立严格的水库监管体系 |
4.4 加强环保宣传、制定法规政策 |
5 结语 |
(3)芦山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与余震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特征 |
2.1.4 地层岩性 |
2.1.4.1 前第四系 |
2.1.4.2 第四系 |
2.1.5 地质构造 |
2.1.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 监测点斜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3章 次生山地灾害发育特征 |
3.1 次生山地灾害发育特征 |
3.1.1 空间上顺发震断裂及其两侧成群(带)分布 |
3.1.1.1 龙门—玉溪峡谷 |
3.1.1.2 玉溪—宝盛峡谷 |
3.1.1.3 宝盛—太平峡谷 |
3.1.1.4 仁加—双石峡谷(双石峡) |
3.1.2 沿峡谷谷坡上部地形转折部位发育 |
3.2 次生山地灾害控制因素分析 |
3.2.1 地形地貌与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关系 |
3.2.2 地质构造与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关系 |
3.2.3 地层岩性与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关系 |
3.2.4 水系与次生山地灾害分布 |
3.3 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机理分析 |
3.3.1 地震滑坡形成机理 |
3.3.2 地震崩塌形成机理 |
3.4 典型次生山地灾害分析 |
3.4.1 流水沟滑坡 |
3.4.2 太平镇拦水大坝崩塌 |
3.4.3 龙门-宝盛 1#崩塌 |
3.4.4 双石镇流水沟崩塌 |
3.5 小结 |
第4章 芦山余震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研究 |
4.1 监测剖面的选择和监测仪器简介 |
4.1.1 监测剖面选择 |
4.1.2 监测仪器简介 |
4.1.3 监测数据常规处理要求 |
4.2 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研究 |
4.2.1 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数据概况 |
4.2.2 斜坡地震动振幅响应特征 |
4.2.3 斜坡地震动频谱响应和持时特征 |
4.2.4 斜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 |
4.2.5 斜坡地震动响应水平/竖直谱比(HVSR)特征 |
4.2.6 斜坡地震动响应阿里亚斯强度特征 |
4.3 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控制因素分析 |
4.3.1 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与坡高关系 |
4.3.2 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与地形地貌关系 |
4.3.3 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与地层岩性关系 |
4.3.4 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与震中距关系 |
4.3.5 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与震中方位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斜坡地震动力响应综合分析 |
5.1 斜坡地震动响应总规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东圳水库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圳水库景区概述 |
二、风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
1、优越的区位条件 |
2、怡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 |
三、风景资源评价与分析 |
1、诱人的水文景观 |
2、奇特的天象景观 |
3、独特的生物景观 |
4、壮观的工程景观 |
5、丰富的文化景观 |
四、景区发展规划与研究 |
1、景区发展规划设想 |
2、景区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
3、景区环境保护质量评价 |
五、景区投资管理分析 |
六、加快东圳水库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对策措施 |
(5)升钟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及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采样时间和地点 |
1.2 样品的处理和鉴定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优势种群及时空分布 |
2.2 升钟水库理化指标分析 |
2.3 浮游植物密度及时空分布 |
2.3.1 浮游植物密度 |
2.3.2 升钟水库逐年藻类密度比较 |
2.3.3 升钟水库浮游植物时间分布 |
2.3.4 升钟水库浮游植物水平分布 |
2.4 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 |
3 结论 |
(6)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库泥沙淤积状况 |
1.3 水库泥沙淤积管理 |
1.3.1 水库泥沙淤积管理的两种理念 |
1.3.2 水库泥沙淤积防治措施 |
1.4 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评价的研究现状 |
1.4.1 泥沙淤积管理评价方法 |
1.4.2 水库效益计算方法 |
1.4.3 泥沙淤积管理评价模型 |
1.5 本文工作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库泥沙淤积影响评价模型 |
2.1 泥沙淤积对水库的影响 |
2.2 水库泥沙淤积影响评价模型 |
2.2.1 指标体系 |
2.2.2 指标权重计算 |
2.2.3 指标值计算 |
2.2.4 评价模型建立 |
2.3 典型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分析 |
2.3.1 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分析 |
2.3.2 小浪底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分析 |
2.3.3 闹德海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分析 |
2.3.4 官厅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分析 |
2.3.5 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库容的水库效益计算 |
3.1 水库效益与库容关系 |
3.1.1 Gould-Dincer 方法介绍 |
3.1.2 防洪效益计算的频率法介绍 |
3.2 基于库容的供水效益计算方法 |
3.2.1 计算方法概述 |
3.2.2 计算方法建立 |
3.3 基于库容的发电效益计算方法 |
3.3.1 计算方法概述 |
3.3.2 计算方法建立 |
3.3.3 案例验证 |
3.4 基于库容的防洪效益计算方法 |
3.4.1 计算方法概述 |
3.4.2 计算方法建立 |
3.4.3 案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动态经济分析的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评价模型 |
4.1 RESCON 模型介绍 |
4.2 泥沙淤积管理评价模型技术路线 |
4.3 水库拦沙比计算 |
4.4 清淤能力计算 |
4.4.1 冲沙 |
4.4.2 蓄清排浑 |
4.4.3 水力虹吸抽沙 |
4.4.4 挖泥船挖沙 |
4.4.5 干挖 |
4.5 动态经济分析与优化 |
4.5.1 动态经济分析 |
4.5.2 动态经济优化 |
4.6 泥沙淤积管理评价模型 |
4.6.1 清淤措施净效益计算 |
4.6.2 清淤措施比选 |
4.6.3 模型编程实现 |
4.6.4 输入数据准备 |
4.6.5 模型的假设条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水库的泥沙淤积管理评价 |
5.1 三门峡水库的泥沙淤积管理评价 |
5.1.1 水库基本数据 |
5.1.2 清淤评价结果 |
5.1.3 最优清淤方案 |
5.2 小浪底水库的泥沙淤积管理评价 |
5.2.1 水库基本数据 |
5.2.2 清淤评价结果 |
5.2.3 最优清淤方案 |
5.3 闹德海水库的泥沙淤积管理评价 |
5.3.1 水库基本数据 |
5.3.2 清淤评价结果 |
5.3.3 最优清淤方案 |
5.4 官厅水库的泥沙淤积管理评价 |
5.4.1 水库基本数据 |
5.4.2 清淤评价结果 |
5.4.3 最优清淤方案 |
5.5 丹江口水库的泥沙淤积管理评价 |
5.5.1 水库基本数据 |
5.5.2 清淤评价结果 |
5.5.3 最优清淤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关于选题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核心概念界定 |
1.2 流域统筹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1.2.1 流域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剖析 |
1.2.2 “流域统筹”研究体系 |
1.2.3 “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4 流域统筹基本结构模式选择 |
1.3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1 国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研究 |
1.3.2 国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
1.3.3 国内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4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与实践小结 |
1.4 论文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5.1 论文常规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特殊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研究 |
2.1 引言 |
2.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概况 |
2.2.1 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概况 |
2.2.2 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对人类聚居选址的影响 |
2.2.3 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与“山水一体”的形态构成要素 |
2.2.4 嘉陵江流域人类系统聚居演变过程 |
2.2.5 嘉陵江流域城镇现状调查 |
2.2.6 嘉陵江流域城镇空间系统特征 |
2.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模式 |
2.3.1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模式 |
2.3.2 以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圈层发展模式 |
2.3.3 以交通干线为骨架的轴向引导模式 |
2.3.4 以基础设施为支撑的网络协调模式 |
2.4 嘉陵江流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2.4.1 城乡关系演进与乡村聚落人居形态调控经验借鉴 |
2.4.2 我国乡村聚落人居形态调控的发展历程 |
2.4.3 嘉陵江流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2.5 本章小结 |
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空间统筹发展研究 |
3.1 引言 |
3.2 流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及其扩展模式 |
3.2.1 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进的一般模式 |
3.2.2 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演进过程 |
3.2.3 流域人居环境基本结构形态的形成 |
3.2.4 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 |
3.2.5 流域人居环境形态扩展的基本形式 |
3.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规划调控类型分析 |
3.3.1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传统结构要素特征 |
3.3.2 广元:盆周边缘错接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3.3 阆中:传统风水格局迂回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3.4 南充:中游低丘屈曲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3.5 合川:下游十字交汇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3.6 重庆:T 型交汇的流域中心型人居环境规划调控 |
3.4 小结 |
4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统筹开发研究 |
4.1 引言 |
4.2 流域人居环境文化特质研究 |
4.2.1 流域文化的界定 |
4.2.2 流域人居环境文化体系研究的内在动因 |
4.2.3 流域人居环境主题文化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
4.2.4 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
4.3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文化资源现状调查及问题梳理 |
4.3.1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
4.3.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文化特征分析 |
4.3.3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
4.3.4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
4.3.5 嘉陵江流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
4.4.1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圈层开发策略研究 |
4.4.2 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极点—廊道开发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水资源统筹开发与利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评价与供需分析 |
5.2.1 水资源数量及可利用量 |
5.2.2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评价 |
5.2.3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2.4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2.5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配置 |
5.3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基础、思路与基本方案 |
5.3.1 开发利用基础 |
5.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思路 |
5.3.3 流域中下游河段开发 |
5.3.4 流域上游河段开发 |
5.3.5 嘉陵江流域主要支流开发规划思路 |
5.4 嘉陵江流域灌溉与供水规划 |
5.4.1 灌溉现状及规划 |
5.4.2 城乡供水现状及规划 |
5.5 嘉陵江流域灌溉航运开发与规划 |
5.5.1 干流腹地经济与航运现状 |
5.5.2 流域航运开发与规划 |
5.6 嘉陵江灌溉水电开发与规划 |
5.7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综合管理统筹实施机制构想 |
5.7.1 当前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综合管理统筹存在的主要问题 |
5.7.2 流域人居环境统筹建设综合管理模式 |
5.8 本章小结 |
6 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研究 |
6.1 引言 |
6.2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生态现状与问题 |
6.2.1 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
6.2.2 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状况 |
6.2.3 嘉陵江流域植被与自然保护区状况 |
6.3 嘉陵江流域地表环境与水土保持规划研究 |
6.3.1 流域水土保持现状 |
6.3.2 水土保持规划依据及目标 |
6.3.3 嘉陵江流域水土保持分区 |
6.3.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
6.3.5 流域生态修复 |
6.4 嘉陵江流域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研究 |
6.4.1 嘉陵江流域水功能区 |
6.4.2 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对策与措施 |
6.5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生态防洪对策 |
6.5.1 嘉陵江流域防洪现状与标准 |
6.5.2 嘉陵江流域防洪总体规划 |
6.5.3 嘉陵江流域的山洪灾害生态防治策略 |
6.6 嘉陵江流域节水对策与措施 |
6.6.1 嘉陵江流域节水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
6.6.2 嘉陵江流域生态节水措施 |
6.7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环境影响与生态措施 |
6.7.1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 |
6.7.2 嘉陵江流域梯级开发的环境影响与生态措施 |
6.7.3 嘉陵江流域梯级开发的环境保护思路与措施 |
6.8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8)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中国红层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 |
1.1.2 四川盆地红层与水利与水电建设工程 |
1.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层形成的地质环境 |
1.2.2 红层的岩石学特征 |
1.2.3 红层岩体工程特征 |
1.2.4 红层坝基岩体稳定 |
1.2.5 红层坝基岩体渗漏 |
1.2.6 红层岩体的特殊地质问题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四川盆地红层岩体建造-改造特征研究 |
2.1 概述 |
2.2 四川盆地红层成岩期岩相古地理演化史 |
2.2.1 陆内坳陷盆地沉积期(J_1~J_2) |
2.2.2 山前坳陷盆地沉积期(J_2~K_1) |
2.2.3 陆内盆地萎缩期(K_1~E) |
2.3 四川盆地红层沉积环境、沉积相与岩性组合模式 |
2.3.1 红层岩石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
2.3.2 四川盆地的红层岩石的岩性组合 |
2.4 红层的岩石学特征 |
2.4.1 物质组成 |
2.4.2 结构与构造 |
2.5 构造及表生改造作用 |
2.5.1 构造改造作用 |
2.5.2 表生改造作用 |
2.6 小结 |
第3章 红层岩体物理力学特征 |
3.1 与红层岩体物理力学指标相关的几个问题 |
3.1.1 与红层岩石及岩体相关的概念及红层岩体分类 |
3.1.2 红层岩石(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分类 |
3.2 岩石物理力学特征 |
3.2.1 不同时代岩石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分析 |
3.2.2 各类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特征 |
3.2.3 岩石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关系分析 |
3.3 岩体力学特征 |
3.3.1 红层岩体结构特征概述 |
3.3.2 力学参数及其取值概述 |
3.3.3 红层岩体现场试验成果及相关规律 |
3.3.4 红层岩体软弱夹层特征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四川盆地红层工程地质分区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
4.1 四川盆地红层工程地质分区 |
4.1.1 工程地质分区的形成及分区要素 |
4.1.2 工程地质分区 |
4.2 红层地区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问题 |
4.2.1 红层坝基岩体总体特征及其建坝适宜性的初步评价 |
4.2.2 大坝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特点及总体评价 |
4.2.3 坝型选择及已建水利水电工程坝型统计分析 |
4.3 红层岩体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
4.3.1 红层建坝岩体稳定问题 |
4.3.2 红层岩体渗漏 |
4.3.3 红层岩体特殊工程地质问题 |
4.4 小结 |
第5章 红层坝基岩体稳定分析 |
5.1 红层坝基岩体变形 |
5.1.1 概述 |
5.1.2 与坝基岩体变形相关的红层坝基岩体分类 |
5.1.3 各类岩体主要变形特点及其变形问题分析 |
5.1.4 不同变形类别的红层坝基岩体工程实例 |
5.1.5 小结 |
5.2 红层坝基岩体抗滑稳定 |
5.2.1 概述 |
5.2.2 红层岩体抗剪强度特点 |
5.2.3 红层岩体坝基抗滑稳定类型 |
5.2.4 红层岩体坝基抗滑稳定工程实例分析 |
5.2.5 小结 |
第6章 红层渗漏问题研究 |
6.1 红层透水带的形成与分布 |
6.1.1 透水带的形成 |
6.1.2 红层河谷岩体透水带分布特点 |
6.2 红层岩体透水带特点 |
6.2.1 与渗透特性相关红层岩体分类 |
6.2.2 不同类别红层岩体渗透特点 |
6.3 坝址区渗漏与防渗设计要点 |
6.3.1 概述 |
6.3.2 河床坝基渗漏的数值模拟分析 |
6.3.3 绕坝渗漏的数值模拟分析 |
6.3.4 红层岩体坝址区渗漏评价 |
6.4 坝址区防渗设计原则及要点探讨 |
第7章 红层岩体特殊工程地质问题 |
7.1 红层类岩溶 |
7.1.1 砾岩类岩溶 |
7.1.2 含膏盐的泥质岩类岩溶 |
7.2 类岩溶小结 |
7.3 红层膨胀岩 |
7.3.1 概述 |
7.3.2 膨胀岩与引水隧洞围岩的变形破坏实例分析 |
7.3.3 膨胀围岩隧洞衬砌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
7.3.4 膨胀岩隧洞设计施工要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1. 参与的科研项目 |
2.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冯家山水库大坝监测数据与加固效果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概况 |
1.2.1 流域概况 |
1.2.2 工程基本情况 |
1.3 国内外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观测资料分析研究现状 |
1.4 观测资料分析方法 |
1.4.1 比较法 |
1.4.2 作图法 |
1.4.3 特征值统计法 |
1.4.4 数学模型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介绍 |
2.1 人工监测 |
2.1.1 大坝变形观测 |
2.1.2 放水塔沉降位移观测 |
2.1.3 大坝渗流观测 |
2.2 自动化监测 |
2.2.1 监测内容 |
2.2.2 系统结构 |
第三章 除险加固情况介绍 |
3.1 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
3.2 除险加固主要内容 |
3.2.1 大坝培厚加高 |
3.2.2 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更新改造 |
3.2.3 大坝观测设施改建 |
第四章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观测数据分析 |
4.1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数据确认 |
4.2 渗流压力水位分析 |
4.2.1 滞后时间推算 |
4.2.2 当日上游水位相关分析 |
4.2.3 统计模型 |
4.2.4 位势分析 |
4.3 浸润线分析 |
4.3.1 典型断面浸润线分析 |
4.3.2 与设计浸润线比较分析 |
4.4 绕渗分析 |
4.5 渗流量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变形沉降分析 |
5.1 统计模型分析 |
5.2 典型过程线 |
5.2.1 典型标点沉降过程线 |
5.2.2 典型横断面过程线 |
5.2.3 典型纵断面过程线 |
5.3 沉降等值线分析 |
5.3.1 除险加固以前大坝沉降等值线 |
5.3.2 除险加固以后大坝沉降等值线 |
5.4 影响沉降量变化的几个因素 |
5.5 土坝裂缝的规律 |
5.6 小结 |
第六章 防渗灌浆对大坝渗流的效果分析 |
6.1 灌浆施工过程 |
6.2 灌浆效果评价 |
第七章 数据分析及加固效果结论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三亚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施工填料分区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坝体填料分区及料场规划 |
2.1 工程概况 |
2.1.1 基本情况 |
2.1.2 水文气象 |
2.1.3 工程地质 |
2.2 坝体填料分区 |
2.2.1 招标图中分区 |
2.2.2 施工图中分区 |
2.2.3 优化后的实际分区 |
2.3 工程料场规划 |
2.3.1 招标时的料场规划 |
2.3.2 投标中的土石料平衡分析 |
3 坝体填料分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料场复勘的影响 |
3.1.1 料场复勘的意义 |
3.1.2 料场复勘的内容 |
3.1.3 料场复勘的范围 |
3.1.4 料场复勘的重点 |
3.1.5 料场复勘成果 |
3.1.6 料场复勘结论 |
3.2 征地移民的影响 |
3.2.1 工程淹没损失 |
3.2.2 料场征地的要求 |
3.3 施工因素的影响 |
3.3.1 施工工艺 |
3.3.2 施工进度 |
3.3.3 施工条件 |
3.4 其他因素的影响 |
4 坝体分区填筑施工优化分析 |
4.1 施工优化模型分析 |
4.1.1 土石坝施工问题分析 |
4.1.2 施工优化模型参数 |
4.2 土石坝分区施工优化模型建立 |
4.2.1 运筹学规划模型的选取 |
4.2.2 施工优化模型假设 |
4.2.3 施工优化模型建立 |
4.2.4 施工优化模型求解 |
4.2.5 施工优化模型求解程序实现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5 前期开挖料的利用研究 |
5.1 石渣料的利用 |
5.1.1 级配分析 |
5.1.2 碾压分析 |
5.1.3 室内试验 |
5.2 风化料的利用 |
5.2.1 现场试验概述 |
5.2.2 试验成果与分析 |
5.3 土料的利用 |
6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6.1 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
6.2 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案 |
6.2.1 料场质量控制 |
6.2.2 坝面质量控制 |
6.2.3 填筑施工质量控制 |
6.3 施工质量监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升钟水库拦河大坝的基础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利工程开发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以利泽水利工程为例[D]. 陈思源.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我国水库污染治理现状及对策[J]. 申利亚,朱宜平,陈立婧.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1)
- [3]芦山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与余震监测研究[D]. 姚进.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4]东圳水库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 蔡丽芬. 当代经济, 2014(06)
- [5]升钟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及时空分布[J]. 何冬琼,张秋劲,刘佳,于飞,徐亮. 中国环境监测, 2013(01)
- [6]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评价研究[D]. 谢金明. 清华大学, 2012(07)
- [7]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周学红. 重庆大学, 2012(02)
- [8]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D]. 王子忠.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2)
- [9]冯家山水库大坝监测数据与加固效果分析研究[D]. 何万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10]三亚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施工填料分区利用研究[D]. 刘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