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斯兰宗教哲学研究新作——《伊斯兰宗教哲学史》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毕芳[1](2021)在《伊斯兰教中国化视域下的伊儒之“德”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伊儒会通的学术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对伊儒之“德”的理解,源于对儒家“明明德”的理解。明末清初以来,中国伊斯兰教界涌现出一批“学通四教”译着家,他们从宋明理学的相关概念和思想架构出发,系统阐述伊斯兰教理、礼法和习俗,这种路径被称为以儒诠经、伊儒会通等。在这一过程中,学者们坚持伊斯兰教本身教义教理,以中国语境下的易于人们理解的语言去解释伊斯兰教文本,与儒家文化的会通经历了“碰撞”、“附会”、“融合”的阶段,是文化对话的典范。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后,国内伊斯兰教学者结合儒家文化,对“德”展开不同层面、不同意义上的论述。本文旨在通过对儒家之“德”与伊斯兰教之“德”的概念和涵义进行历史溯源,并以中国伊斯兰教四位汉文译着学者王岱舆、马注、刘智和马德新对“德”的论述为例,考察“德”或“明德”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丰富内涵。文章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当前学者们对伊儒之“德”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并说明本文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从伊斯兰哲学和宗教的层面对传统伊斯兰教中的“德”进行解释。在哲学层面,分别通过逍遥学派、苏非神秘主义中安萨里、照明学派和神智学派不同的阐释来简要解读“德”。在宗教的层面,阐述经训学、教义学和教法学的层面对“德”的规定;其次是梳理和分析儒家文化中“德”的涵义演变及其特点,总结儒家之“德”的内容。从先秦至宋明,儒家学者论“德”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对当代学者如陈来、杜维明等学者对儒家之“德”的论述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三部分以四位伊斯兰教汉文译着学者王岱舆、马注、刘智和马德新对“德”的讨论为例,结合先秦儒家与宋明理学文献,分析其对中国儒家学说的会通融合和改造,以此来解释中国伊斯兰教中的“明德之源”、“明德之功夫”和“明德之途径”。第四部分通过对伊儒之“德”的来源、内心之功夫、修持方式、修养目的和归宿进行比较总结。通过对两种文化中的“德”进行比较论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发挥伊斯兰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积极作用。
薛英杰[2](2020)在《阿拉伯经济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经济发展受该国资源禀赋、价值观念、经济政策、政治环境、发展阶段、开放程度、国际局势等各种因素影响。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是决定性因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形成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合力。阿拉伯国家在一系列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影响下的社会组织管理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因所在。阿拉伯经济伦理思想是阿拉伯民族、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回应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各种矛盾的挑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出阿拉伯民族或国家独特的生存方式、生活态度、发展模式和理论思维。本论文依托作者阿拉伯语语言文化的专业背景,创新性地从语言学与经济伦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相糅合的角度出发,探讨阿拉伯经济伦理问题。论文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六方面,综合经济学、伦理学、宗教哲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知识,厘清阿拉伯人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挖掘阿拉伯经济伦理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论文辨析阿拉伯人在宏观政府经济组织与管理、中观企业组织与发展、微观个人逐利与工作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和所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现实,阐明阿拉伯经济伦理在现代化、全球化作用下调适的可能方向。论文共分6章。第1章:导论。本章阐述了市场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阿拉伯经济伦理研究”的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问题、研究工作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扼要的评述;提出了本论文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之处等。第2章:阿拉伯经济伦理思想。本章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阿拉伯哲学家、思想家、伦理学家的经济伦理思想,追溯出阿拉伯人在人与利、义与利的关系构建上,基本遵循义利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也会向完全趋利与彻底弃利两个极端方向发展,反映了阿拉伯人的极端物质主义和极端遁世主义倾向,这两种极端倾向在近现代大为缓和,更多地转化为世俗与道义的争辩。通过元分析方法,透过阿拉伯谚语格言的内涵寓意,分析辨识阿拉伯人在具体生活实践中的贫富观和经商之道。揭示出阿拉伯人务实追求财富同时也注重逐利求财正当性的唯物态度,以及财富的获得与积累依赖于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特征。剖析出阿拉伯商人注重口才、信誉、机敏等道德品质的完善,经商注重市场行情、现金交易、实业投资、货真价实、人际关系、财务自给等方面,消费追求优质优价、积极而适度的方式。第3章:阿拉伯政府经济伦理。本章通过大量史料阐释分析了从前伊斯兰时期阿拉伯部落内外有别、以劫掠为正义的经济道德操守状态,到伊斯兰教创立后,阿拉伯人从游牧区步入农业文明区的过程中,于战争区实行的战利品五分化分配伦理原则符合游牧社会枝型社会结构,于和平区实行的哈拉吉、吉兹耶、欧什尔等赋税伦理体系是为实现在游牧社会的基础上建立“乌玛”的道德目标。以上分析的结论为:阿拉伯帝国赋税伦理在价值尺度上仍以《古兰经》、圣训为准则,其道德目标是维护帝国封建统治,因此其具体税目的伦理适用区间随王朝更替中的政治统治变化常发生变动。在政府经济职能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阿拉伯人均认识到政府管理经济的道德责任,强调建立政府管理、监督、服务经济发展的机制。但现代许多阿拉伯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道德行为现实与理论上的道德要求相差甚远。第4章:阿拉伯企业伦理。本章从阿拉伯企业所有制、道德关系原则、企业伦理责任、企业管理伦理等四个方面,探析阿拉伯企业伦理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构建与实践。利用数据统计,分析阿拉伯企业所有制,以及阿拉伯家族企业的优劣;采用描述方法,透析阿拉伯企业道德原则基于伊斯兰教义务论与部落集体良知论的伦理诉求;总结阿拉伯企业伦理责任的标准体系,并对阿拉伯企业社会责任典范伊斯兰金融机构的道德现象进行了论证考察,发现其社会责任伦理决策指导的理论与现实存在很大差距。在考察阿拉伯企业管理伦理中,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与历史资料梳理,我们发现阿拉伯家族企业缺乏代际传承计划的原因,既与家长制管理者不愿放权有关,又与遗产均分的传统伦理道德原则有关。阿拉伯现代企业组织行为与管理秩序构建的道德立法和伦理支撑,既有源于伊斯兰教伦理的规范体系,也有源于阿拉伯部落伦理的道德调节,更有现代化的经济行为规范,处在不断变化调整当中。第5章:阿拉伯人工作伦理。本章通过描述方法概括阿拉伯人“工作即崇拜”的概念,阐释新教工作伦理PWE与伊斯兰教工作伦理IWE的共性与个性。依据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WVS数据库数据,分析阿拉伯人基本价值观与工作价值观。在个人基本价值取向影响上,阿拉伯人内在具有根性的部落认同传统,历经几千年时代变迁,仍在个人价值导向与行为准则中发挥作用。现代阿拉伯国家因各自基本价值观排序、对工作重要性认知的不同,实际上是多元价值观社会,这对中阿跨文化经济合作具有一定启示。借助WVS数据库,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阿拉伯人外在工作价值观、内在工作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在职业激励上主要期望经济报酬,关注经济理性增长。大部分阿拉伯人已注意到工作的重要性,但时间观念转变困难,竞争意识受传统部落文化、性别文化等影响,难以激活社会整体活力,以权威认同为主的上下级管理也降低了社会整体活力。第6章:结论。本章归纳了阿拉伯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主要特点和未来发展,以及阿拉伯经济伦理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主要特征、原因分析和前景发展,并对未来所能继续开展的学术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程佳佳[3](2019)在《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文中认为本文针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具有复杂性特征的趋向,结合当前复杂性研究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试图以综合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角度的复杂性的理论框架为指导,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范式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的深入思考,从而在城市规划学科范围内的解析,以期获得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具有代表性的复杂性现象的理论支撑与梳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性问题给予澄清,提出基于复杂性的保护范式。论文首先关注了复杂性及其复杂性科学,对中外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的缘起与发展进行追溯;对当代文化遗产复杂性趋向所表现出的显性和隐形特征进行阐述;对其产生的必然性做出分析;总结了复杂性趋向的既有认识与理解后提出今天的简单性范式在应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问题时表现的不足,并以此为契机,将城市规划学科对该问题的研究视野提升和扩展至当代科学哲学的领域,将复杂性范式引入文化遗产保护中,从基于复杂性范式中总结要点,架构出分析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问题的解释性框架并解析。随后,使用代表最能体现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以色列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作为研究对象,用基于复杂性的范式加以探讨。最终对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式进行反思,提出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后续思考和展望。本文研究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视角,以公认的几个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复杂性范式入手探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的复杂现象,从科学哲学及现象学的视角对其复杂性进行探究,以复杂性科学的范式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之路,以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意见。本文全文(含附录)共16万字,图表图纸共108张。
王根明[4](2019)在《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静斋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伊斯兰教界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中国宗教史、中国民族史以及中华民国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一生译着颇丰,着作等身,首次翻译《古兰经》和《伟嘎业》为中文,还翻译波斯文学名着《真境花园》,编译《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等,他还主编《伊光月报》,历时19年发行129期。“九一八”事变之后,王静斋以笔为旗,奔走呼号,为动员回民大众积极参加抗战做出了极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王静斋全身心地投入到救亡图存的洪流中,发起成立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创办抗日爱国报刊,以伊斯兰教教胞喜闻乐见的方式,译释经典,阐明教义,宣讲抗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大爱国教长”之一。王静斋在民国十年(1921年)首次提出了爱国爱教的主张,这个主张很快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界的共识,也迅速成为中国宗教界的共识,影响深远。王静斋是中国伊斯兰教着名的教长、翻译家、报人、社会活动家。本论文研究了王静斋的爱国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缘由和意义,以及学界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第2章简述了王静斋的生平与学术活动;第3章为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发轫,论述了王静斋对爱国主张的宗教解读以及国民党中央对王静斋爱国活动的肯定,用珍稀史料解析了王静斋对20世纪初叶中国国弱民贫的思考和对国家强盛的渴望,以历史事实证明王静斋深明大义,爱国爱教,守正不阿。第4章和第3章一脉相承,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人的认识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实践活动,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形成自然也是如此。第4章侧重社会实践活动,这两章的主旨是一以贯之——阐述了王静斋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创办会刊(《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伊光月报》)及其历史贡献。第5章以民国史料为依据阐述了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以伊斯兰教教义宣传爱国——首次为中国伊斯兰教同胞确立“爱国属于信仰”为教义;以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楷模,鼓舞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奋勇抗战;以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的阐释为依据,积极号召全体伊斯兰教教胞积极抗战。王静斋在抗战时期以身作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最后总结了王静斋爱国思想的特点。第6章是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与启示,主要论述了王静斋对中国宗教界的影响、人格魅力以及王静斋着述的学术贡献;总结了王静斋爱国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对当今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启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启示和对构建爱国思想理论的启示。王静斋的爱国思想,发轫于国难当头,为抗日救国而唤醒民众;其实质是以教义号召教胞热爱祖国。近百年来对回族人民和伊斯兰教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大家园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各民族和各宗教的永恒主题,引导民族宗教界人士热爱和报效祖国,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王静斋的爱国思想与实践堪称是时代的丰碑。
魏寒梅[5](2018)在《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通过“凭经”、“遵经”来革除和纠正伊斯兰教中不符合《古兰经》和圣训的礼仪、习俗,使之回归到《古兰经》和圣训的正确教义中,以达到纯洁和净化伊斯兰教的一种宗教改革思潮。宗教改革和宗教复兴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主流,改革者倡导的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由关注穆斯林社会内部的宗教改革逐渐转向爱国爱教的道路,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成功转型的缩影。以史为鉴,通过对近代该思潮的研究,为客观评估和引导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潮提供参考。另外,全面梳理和研究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是对当前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在中国,外来宗教在中华文明的影响下,融合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伊斯兰教自唐宋移植到中国,也逐渐经历了中国化过程,走上了中国化道路。同时,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演变离不开世界伊斯兰教思潮的影响。梳理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兴起、传播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伊斯兰教与世界伊斯兰教的互动关系和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发展脉络,对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本土化建设及其走向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当前学术界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改革思潮研究薄弱,通过对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研究,为研究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史做些基础工作。本文研究主要采用宗教学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梳理与分析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主要人物思想和思潮兴起、传播与发展。总结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对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进行定性分析与思考。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改革内容上主要围绕宗教礼俗而展开,重点体现在念经、礼拜、寻月、丧葬等方面。新老教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分歧,他们仍沿袭传统的逊尼派和遵循哈乃斐教法学派。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改革者通过着书立说和翻译经书典籍,表达其思想。他们注重对教义、教法的研究,解答现实问题。他们也重视经堂教育,对经堂教育实施改革,融入现代教育元素,培养了许多从事宗教活动的阿訇和研究伊斯兰教文化的人才。从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传播与发展轨迹看,改革者的思想并不拘泥于某种思潮的影响,而是在借鉴外来新思潮的同时,结合中国伊斯兰教的实际从事改革,在不同阶段和地区改革的侧重点和主张亦不同。在传播方式上以传统的讲学为主,通过报刊、举行辩经活动和张贴宣传单等方式传播思想。纵观伊赫瓦尼“遵经革俗”的改革者,他们的思想历程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起初主要关心教务改革转变到“保国保教”、“以教救国”的思想。后期的宗教改革者,大多以全局视野关注本民族的信仰问题,他们把国家、民族命运与宗教联系起来,提出“有国而后有教”,“保国始能保教”的口号。呼吁穆斯林消除民族隔阂,积极投入到保家卫国中,使得他们倡导的“遵经革俗”主张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客观上改变了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风向标,也改变了普通穆斯林原有不关心国家政治事务,爱国与爱教相分离,唤醒了穆斯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凸显了改革的时代性与进步性。改革者的思想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根据不同地域提出具体主张,显示出改革的地域性特点。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影响是积极的,也体现在多方面。尽管它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出现教派纷争以及分裂,但在后期国家危亡时刻,对唤醒普通穆斯林的爱国意识和促进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使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形成新的教派格局。总之,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受伊斯兰世界思潮的影响,但它具有中国社会时代烙印,彰显出中国伊斯兰教的特征。随着社会的转型,改革思潮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宗教教务改革逐渐转向爱国爱教,充分体现了“遵经革俗”思潮的时代进步性,表现出中国伊斯兰教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杨春华[6](2016)在《与文本世界、实践者主体世界的双重视域融合 ——一个宗教社会学研究新范式的尝试》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现代性的发展,宗教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涉足其中。与宗教发展的蓬勃态势相比,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在分析和阐释宗教问题时却显得有些滞后,无论是定量的统计还是定性的描述,都对宗教自身的主体世界理解不足,许多研究只是以客体的视角站在宗教之外表达着研究者对宗教的主观想象,从而导致真正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能够触动宗教内部信众的研究更不多见,研究的薄弱和日益增加的信教人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回顾了宗教社会学自创立以来各种范式,并重点剖析了这些范式在回应中国宗教问题时的一些不足。首先,以基督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西方理论对东、西方宗教的差异认识不足,导致其在分析中国宗教时的诸多不适;其次,作为科学主义和启蒙精神产物的现代宗教研究大多持反宗教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立场,从而在对宗教的认识上带有浓厚的时代偏见,影响了对宗教“本来面目”的客观反映;第三,为了追求“价值中立”和科学的“实证性”,研究者尽量避免讨论神学、哲学和宗教教义问题,从而阻碍了对宗教及其实践者的“移情式”、“人格化”理解;第四,研究者很少对“宗教自身”和“宗教实践者的表现”作出明确区分,从而无法清晰、准确、深入地认识宗教。上述问题导致现有的针对宗教的学术研究既不能在广大信众中获得较高的话语权,对他们提供认知的启迪和实践的指导,也不能为宗教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以东方宗教的代表——“佛教”为主要研究对象,兼及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探索一种研究者既与宗教文本世界又与宗教实践者主体世界的“双重视域融合”的研究范式。即尝试从宗教自身的教义和宗教实践者的主体视角出发,对宗教进行“移情式”理解。在对宗教教义的阐释中,本文构建了以“宗教的同一性”、“终极实在”、“与神合一”为思想基础的,以“宗教目标”、“宗教律法”和“宗教实践技术”为基本要素的分析框架;在对宗教实践者的分析中,本文构建了“理想型”意义上的四种宗教实践者类型,并逐一探讨了他们的信教动机、宗教认知和宗教实践方式。本文最后借助于新范式在观照宗教时所获得的新的认知,分析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宗教流弊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宗教与社会道德建设的关系等问题,并进一步回应了在二十一世纪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的定位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的历史使命等问题。
吴梦婷[7](2016)在《《伊斯兰世界的音乐》译介及其音乐美学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伊斯兰音乐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文化形态,不仅影响了中东、亚洲的音乐文化,同时对中世纪欧洲音乐文化的觉醒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我们对于伊斯兰音乐文化的认识却极其匮乏。相比佛教和基督教的音乐文化研究,我国伊斯兰音乐的研究起步较晚,因而研究成果寥寥。这一领域亟待学者的涉猎。本文以《伊斯兰世界的音乐》一书作为译介对象,分析和拓展了书中有关于伊斯兰音乐的美学问题。首先,笔者分析了伊斯兰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概念,尽管伊斯兰世界中“音乐”概念非常多元,但是从内涵及应用上来说,并没有可以完全等同于西方文化中“music”的概念。其次,笔者以伊斯兰教精神性价值为指向,探讨了伊斯兰苏菲仪式音乐所体现和“认主独一”的宗教信仰取向以及萨玛(Sama)仪式的象征性。本文的重点放在第四章,笔者从伊斯兰教所依据的律法渊源——《古兰经》、《圣训》着手,介绍了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苏菲学派三大教派对于音乐的的态度,分析产生这种音乐观念的原因,以及笔者最后的思考。同时,笔者以西安回坊伊斯兰教赞圣音乐为微观对象加以分析,以探讨不同文化体系下伊斯兰音乐体现的适应性、传承性及变革性等特征,以期考察其与大传统伊斯兰音乐文化的互动关系。
吕海军[8](2016)在《伊朗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族主义思潮是伊朗近现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政治思潮。从文明交往自觉的历史观念出发,以伊朗民族主义思潮的演变历程为认知路径,可以洞察伊朗历史表象背后的本质性内容和规律性特征。伊朗民族主义思潮是伊朗文明与外部文明以及伊朗文明内部诸要素交往互动和交往自觉的产物。围绕不同的时代主题,伊朗民族主义思潮经历了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自强和民族重塑四个发展阶段。19世纪后半期以来,面对内忧外患,伊朗的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应对困境的方案,伊朗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西化知识分子主张向西方学习,推行社会改革,形成了现代主义改革思想。宗教知识分子主张通过复兴伊斯兰教,实现民族复兴,形成了伊斯兰复兴思想。前者的代表人物是马尔库姆汗,后者的代表人物是阿富汗尼。立宪革命结束之后,对国家独立和社会稳定的渴求成为伊朗人最重要的政治诉求,王权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潮,代表人物是礼萨汗。在礼萨汗的引领下,伊朗建立了巴列维王朝,进行了民族国家构建和现代化改革。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的军事占领,使这一过程暂时中断。二战结束,盟军撤离之后,全面推动现代化,实现民族自强成为伊朗的时代主题。在争论与竞争之中,自由民族族主义和王权民族主义思潮相继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潮,前者的代表人物是摩萨台,后者的代表人物是巴列维国王。20世纪70年代,反思外来模式的弊端,重塑民族精神,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成为伊朗的时代主题。伊斯兰民族主义思潮随之兴起,为伊朗提供了一条伊斯兰式的民族复兴之路,其代表人物是霍梅尼。在伊朗民族主义思潮的演变过程中存在三个基本变量:伊朗(波斯)性、伊斯兰性和现代性。三者的不同分化组合形成了三类主要的民族主义思潮:王权民族主义、伊斯兰民族主义和自由民族主义。伊朗(波斯)性以伊朗的传统历史文化为核心,构想出一个伟大的祖国和强大的民族,以图唤醒伊朗的民族意识,激励伊朗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强大而奋斗,与之对应的是王权民族主义思潮。伊斯兰性强调从伊斯兰教中寻找发展的动力,通过宗教复兴实现民族复兴,反对西方化和世俗化,主张回归伊斯兰传统,以伊斯兰的方式应对各种挑战,与之对应的是伊斯兰民族主义思潮。现代性主张引进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推行西方式的现代化改革,使国家获得新生,民族获得复兴,与之对应的是自由民族主义思潮。伊朗(波斯)性、伊斯兰性和现代性既矛盾冲突,又和谐统一。近代以来的伊朗历史表明,每当处于良性互动状态时,伊朗就会焕发出的活力;一旦三者处于恶性互动状态时,国家就会陷入困境。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斯兰性的过度张扬在很大程度上使三者趋于恶性互动状态。因此,寻找三者的交融点,使它们保持良性互动是未来伊朗民族主义者努力的方向。
爱丽菲娅[9](2016)在《《福乐智慧》中的民族观与宗教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公元十一世纪我国历史上喀喇汗王朝时期,用回鹘语写成的一部长诗。长诗共有一万三千二百九十行,由八十五章正文和三个副篇组成。书中共有四位主人公即国王日出、大臣月圆、大臣之子贤明、隐士觉醒,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及辩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智慧与知识、法治与公正、道德与宗教、人与人相处之道的思想。作品所阐述的治国理念、宗教观念和人际相处之道,对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法制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关系的协调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福乐智慧》这部着作内容中所提供的信息资料来看,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出生于喀喇汗国前首都,后来成为该王朝主要城市之一的巴拉萨衮。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经历了喀喇汗国最为辉煌的时代,这个时期同时也是一段十分不稳定的时期。诗人在公元1069—1070年之问,大约在他50岁时,依借远大的理想和灵感为动力,在喀什葛尔完成了着名长诗《福乐智慧》的写作,并保存了几年,进行了多次的修订之后,将此巨着郑重地献给了桃花石·布格拉·喀喇汗·艾布·阿里·哈山,即哈山·布格拉汗。布格拉汗阅读了诗人的这部长诗之后,赐予了诗人"Has hajip(哈斯·哈吉甫,即御前侍臣)”的官衔(称号),同时邀请他来参与国家政事的管理。《福乐智慧》不仅体现了维吾尔族的宗教观、民族观、治国观及处世之道,同时也反映了喀喇汉王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状况、民族民俗特点、文化艺术水平。对于《福乐智慧》的研究,有从历史背景角度出发的,如对作者生平、喀喇汗王朝政治背景的研究;也有从法制、法学角度出发的,如对国王的治国观、法治观的研究;有从维吾尔古典文学角度出发的,如对《福乐智慧》中诗歌的阿鲁孜韵律,鲁拜体,玛纳斯维体的研究。有从宗教角度出发的,如对维吾尔族历史进程中各时期不同的宗教信仰的研究。也有从教育角度出发,对《福乐智慧》中家庭教育观、育儿观的研究。对《福乐智慧》的研究层面非常广泛,但是目前对于书中体现的民族观和宗教观的研究并不深入,可以说此方面的研究处于短板。本文通过对《福乐智慧》的研究,找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观、宗教观,从民族理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福乐智慧》,这也对《福乐智慧》的研究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福乐智慧》的研究范围。文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研究分析《福乐智慧》产生的社会背景,包含喀喇汗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背景;介绍《福乐智慧》的主要内容,论述作者关于“法治与公正”、“智慧与知识”、“现世与来生”以及“道德品质”的观点,关于《福乐智慧》产生的影响;以及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历史生平,作者的历史地位。第二章研究分析《福乐智慧》的民族观,其中包括喀喇汉王朝的民族构成;通过对维吾尔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和谐交融、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和谐交融,来分析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征;并且具体分析作品中体现的各民族相处之道;通过以上的研究,提出有关民族理论的相关民族政策以及建议。第三章研究分析《福乐智慧》的宗教观,首先介绍喀喇汗王朝的宗教概况,分析维吾尔族在各历史阶段的宗教信仰;其次具体分析《福乐智慧》中体现的宗教观;通过以上的研究,具体提出相关民族理论的宗教政策。力求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福乐智慧》的民族观、宗教观、两个方面的研究,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了解维吾尔文化,维吾尔处世哲学,为今天的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马和斌[10](2014)在《穆罕默德·阿卜杜胡改革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世纪末,拿破仑率法国军队开辟了对以埃及为代表的东方民族的武力侵略。随之而至的是埃及固有的生活模式与文化属性被外来文化所侵蚀和干预,将埃及拖进了向现代化前进的行列。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诸多矛盾不断滋生、持续蔓延,进而出现了对抗、摩擦、斗争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价值观对抗了近一个半世纪,埃及民众保国卫家、强国富民的意识斗争亦未停息。面对西方文化的侵蚀,有志之士谋求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有效方式积极应对西方蓄谋已久的挑战,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近代社会改革家、宗教学家和教育家穆罕默德阿卜杜胡(1849-1905年)。他秉承阿拉伯伊斯兰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理性思维针对19世纪后半叶埃及社会提出了里程碑式的改革建议,并使之付诸具体实践。穆罕默德阿卜杜胡在伊斯兰教、教育、司法、妇女问题等方面提出的改革思路,是近代埃及乃至阿拉伯世界社会改革最具代表性和相对完善的改革思想体系。该思想体系架构于社会基层,针对不同行业制订各异的规章制度,并由此促成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化,使社会建设处于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正常化环境。它不仅影响了埃及社会进程的发展,还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像对印度尼西亚、中国穆斯林的教育改良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穆罕默德阿卜杜胡的管理观和教育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前瞻性。进入21世纪,阿拉伯世界受全球化思潮的影响日益严重,其社会状况与19世纪受法英侵略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彼时,人们通过穆罕默德阿卜杜胡改革思想与实践,使社会得到了一定的改良,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当下阿拉伯世界处于一个动荡不安与低迷无助的状态,有学者也提出进行改革。阿拉伯世界向走向何方,如何进行有效的社会改革等话题是一个沉重复杂的议题。鉴于此,重提穆罕默德阿卜杜胡的改革思想显得尤为必要与及时,希冀能从其改革理念中析出有助于埃及乃至部分阿拉伯国家走出政治、经济、文化困境的观点,不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伊斯兰宗教哲学研究新作——《伊斯兰宗教哲学史》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斯兰宗教哲学研究新作——《伊斯兰宗教哲学史》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伊斯兰教中国化视域下的伊儒之“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伊斯兰之“德”的研究成果 |
二、儒家之“德”的研究成果 |
三、伊儒之“德”比较研究成果 |
四、伊儒会通的涵义及其比较研究范围 |
小结 |
第一章 从伊斯兰之“德”到儒家之“德” |
第一节 传统伊斯兰教论“德” |
一、伊斯兰哲学论“德” |
二、宗教学层面论“德” |
三、小结: 伊斯兰之“德”的内涵与特点 |
第二节 儒家之“德” |
一、“德”之内涵 |
二、“德”之来源 |
三、“德”之践行 |
四、小结:儒家之“德”的内涵与特点 |
第二章 明清伊斯兰教学者对“德”的阐述 |
第一节 明德之源 |
一、王岱舆之“明德” |
二、马注之“明德” |
三、刘智之“明德” |
四、马德新之“真德” |
第二节 明明德之功夫 |
一、王岱舆明“明德”之功夫 |
二、马注明“明德”之功夫 |
三、刘智明“明德”之功夫 |
四、马德新明“明德”之功夫 |
第三节 明明德实现的重要途径 |
一、王岱舆:大学、中学、常学 |
二、马注:常道、中道、至道 |
三、刘智:礼乘、道乘、真乘(理乘) |
四、马德新:礼乘、道乘、真乘 |
第三章 伊儒之“德”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德”之来源 |
第二节 “德”之内心功夫 |
第三节 “德”之修持方式 |
第四节 “德”之目的与归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阿拉伯经济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来源及其价值与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理论价值 |
1.1.3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经济伦理学发展概述 |
1.2.2 阿拉伯经济伦理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阿拉伯经济伦理思想 |
2.1 阿拉伯经济伦理相关定义 |
2.1.1 阿拉伯的道德与伦理 |
2.1.2 阿拉伯的市场与经济 |
2.2 伊斯兰教经济伦理思想 |
2.2.1 宗教赏罚理论中的经济伦理观 |
2.2.2 商贸交易理论中的经济伦理观 |
2.3 阿拉伯人的义利之辩 |
2.3.1 古代阿拉伯人的义利之辨 |
2.3.2 近现代阿拉伯民族主义世俗物质论 |
2.3.3 现代伊斯兰复兴主义的道德经济论 |
2.4 阿拉伯人的贫富观与经商之道 |
2.4.1 阿拉伯谚语格言与贫富观 |
2.4.2 阿拉伯谚语格言与经商之道 |
2.4.3 贾法尔的《最佳商贸指南》 |
2.5 结语 |
第3章 阿拉伯政府经济伦理 |
3.1 早期阿拉伯社会经济伦理 |
3.1.1 前伊斯兰时期部落经济伦理 |
3.1.2 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
3.1.3 麦地那社团经济政策与道德评价 |
3.2 阿拉伯帝国政府经济伦理 |
3.2.1 阿拉伯帝国财政赋税伦理 |
3.2.2 阿拉伯财政赋税伦理思想 |
3.2.3 阿拉伯帝国政府经济伦理 |
3.3 现代阿拉伯国家政府经济伦理 |
3.3.1 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概况 |
3.3.2 阿拉伯经济一体化与伊斯兰金融实践 |
3.3.3 阿拉伯政府经济行为与道德责任 |
3.3.4 阿拉伯政府经济行为道德问责 |
3.4 结语 |
第4章 阿拉伯企业伦理 |
4.1 阿拉伯企业制度概况 |
4.1.1 阿拉伯国有企业概况 |
4.1.2 阿拉伯家族企业概况 |
4.1.3 阿拉伯家族企业优劣 |
4.2 阿拉伯企业道德原则 |
4.2.1 企业与伊斯兰教义务论原则 |
4.2.2 企业与部落集体良知论原则 |
4.3 阿拉伯企业伦理责任 |
4.3.1 现代阿拉伯企业社会责任 |
4.3.2 阿拉伯企业社会责任典范 |
4.4 阿拉伯企业管理伦理 |
4.4.1 阿拉伯家族企业代际传承 |
4.4.2 阿拉伯管理者价值导向与行为原则 |
4.4.3 影响阿拉伯企业管理的“关系”文化 |
4.5 结语 |
第5章 阿拉伯工作伦理 |
5.1 阿拉伯工作伦理概况 |
5.1.1 阿拉伯人“工作即崇拜”的概念 |
5.1.2 有关工作伦理的概念述评 |
5.1.3 伊斯兰教工作伦理IWE |
5.1.4 新教工作伦理PWE与伊斯兰教工作伦理IWE |
5.2 现代阿拉伯人基本价值观与工作价值观 |
5.2.1 工作价值观概念述评 |
5.2.2 现代阿拉伯人基本价值观概况 |
5.2.3 现代阿拉伯人工作价值观概况 |
5.3 现代阿拉伯人内外工作价值观与工作伦理 |
5.3.1 现代阿拉伯人外在工作价值观 |
5.3.2 现代阿拉伯人内在工作价值观 |
5.3.3 从价值观看阿拉伯人工作伦理 |
5.4 对中阿跨文化经济合作的启示 |
5.4.1 中阿伦理主体基本价值观排序对比 |
5.4.2 中阿跨文化经济合作伦理风险预防 |
5.5 结语 |
第6章 结论 |
6.1 阿拉伯经济伦理研究意义与结论 |
6.2 阿拉伯经济伦理研究未来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1 复杂性(Complexity) |
1.2.2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
1.2.3 范式(Paradigm)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复杂性的综述 |
1.3.2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综述 |
1.3.3 哲学对城市规划思考的综述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6.1 方法创新 |
1.6.2 理论创新 |
1.6.3 案例创新 |
1.7 研究的方法 |
1.7.1 学科交叉法 |
1.7.2 文献研究法 |
1.7.3 系统分析法 |
1.7.4 比较研究方法 |
1.7.5 实例研究法 |
1.8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1.8.1 技术路线 |
1.8.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复杂性的兴起和现状 |
2.1 国外复杂性的发展现状 |
2.1.1 复杂性的兴起 |
2.1.2 科学界复杂性的主要学派 |
2.2 国内复杂性的发展现状 |
2.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
2.2.2 钱学森及其团队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
2.2.3 其他学者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
2.3 复杂性兴起的语境 |
2.3.1 复杂性科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
2.3.2 复杂性兴起的技术背景 |
2.4 复杂性科学兴起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2.4.1 视角整体化的意义 |
2.4.2 思维复杂化的意义 |
2.5 小结 |
第3章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及其范式的现状 |
3.1 显性的复杂性——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缘起和现状 |
3.1.1 破坏和发掘的破和立(15 世纪到18 世纪) |
3.1.2 理论和实践的形而上(19 世纪到20 世纪末期) |
3.1.3 理论和技术的复杂化(20 世纪至今) |
3.2 隐性的复杂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历史语境 |
3.2.1 唯匠者鄙论的工匠观 |
3.2.2 唯实用论的科学观 |
3.2.3 唯意境论的审美观 |
3.2.4 唯感知论的传承观 |
3.3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趋向的隐形表现——话语权 |
3.3.1 话语权和AHD |
3.3.2 话语权复杂化的发展 |
3.3.3 话语权的复杂化趋向 |
3.4 小结 |
第4章 复杂性范式介入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
4.1 文化遗产保护简单性范式的困境 |
4.1.1 文化遗产保护简单化范式的表征 |
4.1.2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复杂性趋向 |
4.2 库恩范式的引介 |
4.2.1 库恩范式的背景 |
4.2.2 库恩范式的内涵 |
4.3 莫兰复杂性的引介 |
4.3.1 莫兰范式的背景 |
4.3.2 莫兰范式的内涵 |
4.4 复杂性范式之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
4.4.1 历史性和价值性 |
4.4.2 原真性和更替性 |
4.4.3 客观性和主观性 |
4.4.4 人的决定性 |
4.5 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范式的不足 |
4.5.1 复杂性的理论基点 |
4.5.2 复杂性范式的缺陷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解析 |
5.1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方法论原则 |
5.1.1 还原方法和整体方法相结合 |
5.1.2 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 |
5.1.3 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相结合 |
5.1.4 理论理解与实践感知相结合 |
5.1.5 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
5.2 由复杂性析出的范式解析框架 |
5.2.1 由复杂性析出范式解析框架的可能性 |
5.2.2 解析框架运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能性 |
5.3 有序和无序互动——对文化遗产保护秩序至上的反思 |
5.3.1 有序和无序的互动 |
5.3.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有序和无序 |
5.3.3 对文化遗产保护秩序至上论的反思 |
5.3.4 案例分析——耶路撒冷旧城的有序和无序的互动 |
5.4 统一和多样共生——对文化遗产保护权威决定的反思 |
5.4.1 统一和多样的共生 |
5.4.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统一和多样 |
5.4.3 对文化遗产保护权威决定论的反思 |
5.4.4 案例分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的统一和多样共生 |
5.5 构成和生成兼顾——对文化遗产保护物质优先的反思 |
5.5.1 构成性和生成性的并重 |
5.5.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构成和生成 |
5.5.3 对文化遗产保护物质载体优先的反思 |
5.5.4 案例分析——耶路撒冷旧城文化遗产保护的构成和生成 |
5.6 原真和更替并重——对文化遗产保护二元对立的反思 |
5.6.1 原真性和更替性的并重 |
5.6.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原真性和更替性 |
5.6.3 对文化遗产保护二元对立的反思 |
5.6.4 案例——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原真性和更替性 |
5.7 小结 |
第6章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研究框架 |
6.1 研究有序和无序边界的范式 |
6.1.1 理论核心——混沌的边缘地带 |
6.1.2 生成的过程——无序中的有序 |
6.2 研究统一与多样过渡的范式 |
6.2.1 理论的核心——过渡的中间地带 |
6.2.2 生成的过程——多样性中的统一 |
6.3 研究动态自组织的范式 |
6.3.1 理论核心——动态的自组织 |
6.3.2 生成的过程——自组织中的回环 |
6.4 研究科学发展的范式 |
6.4.1 理论的核心——转向的范式 |
6.4.2 生成的过程——转向中的交替 |
6.5 案例研究——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 |
6.5.1 案例选取标准 |
6.5.2 世遗项目——耶路撒冷旧城及城墙概述 |
6.5.3 耶路撒冷旧城城市规划及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现状 |
6.5.4 基于复杂性的耶路撒冷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 |
6.6 案例实践 |
6.6.1 现状概述和分析 |
6.6.2 规划目标和策略 |
6.6.3 保护范式和反思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对结论的批判性再思考 |
7.2.1 理论和实践的落差 |
7.2.2 科学和社会的风险 |
7.3 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思考 |
7.4 本研究的展望 |
7.4.1 研究的不足 |
7.4.2 后续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1.5 相关术语的界定 |
2 王静斋生平与学术述略 |
2.1 生平事略 |
2.2 学术述略 |
2.3 小结 |
3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发轫 |
3.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萌芽 |
3.2 王静斋对爱国主张的阐释 |
3.3 国民党中央对王静斋爱国活动的肯定 |
3.4 小结 |
4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实践活动——创办爱国组织与报刊 |
4.1 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回民救国协会 |
4.2 创办爱国会刊 |
4.3 《伊光月报》的爱国报道 |
4.4 小结 |
5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
5.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内容 |
5.2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特点 |
6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
6.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 |
6.2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启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5)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二、选题缘由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一) 主要内容 |
(二) 基本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 重点难点 |
(五) 基本观点 |
(六) 创新之处 |
五、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术语的阐释 |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 相关概念、术语阐释 |
第一章 清代伊斯兰教的改革思潮 |
第一节 清代伊斯兰教发展特点 |
一、经堂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
二、教派和门宦的形成 |
三、汉文译着的发展 |
第二节 清代“遵经革俗”思潮的开端 |
一、常志美的教义思想 |
二、常志美的宗教改革 |
三、舍蕴善的宗教礼俗改革 |
第三节 清代伊斯兰教宗教改革发展趋向 |
一、山东其他寺坊宗教礼俗改革 |
二、北京伊斯兰教礼俗改革 |
三、河北新旧之争 |
四、河南“连班”与“独班”以及礼俗之争 |
五、云南风俗改革 |
六、礼俗纷争在其他地区 |
第二章 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兴起 |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
一、近代伊斯兰世界思潮运动 |
二、社会变革与穆斯林内部衰落 |
第二节 马万福改革思想的形成 |
一、青年时代的教育 |
二、开学讲授 |
三、朝觐求学 |
四、尝试改革 |
五、马万福“遵经革俗”思想理论来源 |
第三节 马万福“遵经革俗”主张 |
一、教义思想 |
二、教法思想 |
三、“果园十条”主张 |
四、其他礼仪习俗改革 |
第三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西北的传播与发展 |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传播的社会因素 |
一、社会启蒙思想 |
二、报刊业的普及 |
三、朝觐、游学与留学 |
四、《古兰经》和圣训的翻译 |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青海的传播与发展 |
一、确立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海乙寺”地位 |
二、改革经堂教育 |
三、重视理论学习 |
四、各地讲学 |
五、其他人物改革主张 |
第三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甘肃和新疆的传播与发展 |
一、“遵经革俗”在河州 |
二、“遵经革俗”在甘肃其他地区 |
三、“遵经革俗”在新疆 |
第四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宁夏的传播与发展 |
一、初传阶段 |
二、虎嵩山宗教改革 |
三、力促传播与发展 |
第五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陕西的传播与发展 |
一、“遵经革俗”在安康的传播 |
二、“遵经革俗”在西安初传阶段 |
三、萧德珍的宗教改革 |
第四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华北及其它地区的发展 |
第一节 王静斋宗教改革主张 |
一、改革思想形成 |
二、宗教改革主张 |
三、阐扬回教文化 |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华北的传播与发展 |
一、天津教改 |
二、河北新行与古行之分 |
三、北平新行改革 |
四、新行改革在山东的发展 |
第三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其他区域 |
一、新行改革在华东地区 |
二、华中地区的新行与古行之争 |
三、西南、华南等地区的宗教改革 |
第五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特点 |
一、宗教改革的继承性 |
二、传播方式多样性 |
三、注重教育 |
四、重视研究 |
五、宗教思想的多重层次性 |
六、彰显时代性 |
七、具有地域性 |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影响 |
一、伊赫瓦尼派的分离 |
二、唤醒爱国意识 |
三、促进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发展 |
四、奠定中国伊斯兰教教派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与文本世界、实践者主体世界的双重视域融合 ——一个宗教社会学研究新范式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引言: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一、蓬勃发展的宗教态势 |
二、宗教引起的困惑与争议 |
1.宗教的认知与定义之争 |
2.科学与迷信的困惑 |
3.宗教与道德的争议 |
4.宗教对社会的利与弊 |
5.宗教内部的教义纷争 |
三、宗教社会学的研究现状 |
1.宗教社会学发展的历程 |
2.东西方宗教的差异与西方理论的适用性 |
四、本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意义 第二章:宗教社会学的现有范式及其不足 |
一、化约论范式 |
1.心理化约论 |
2.功能化约论 |
3.化约论范式小结 |
二、意义阐释范式 |
1.意义阐释范式 |
2.意义阐释范式的不足 |
三、世俗化范式 |
1.世俗化范式的提出 |
2.新世俗化范式 |
3.世俗化范式反思 |
四、宗教市场论范式 |
1.宗教市场论的提出 |
2.宗教市场论的不足 |
五、新范式的提出 |
1.“目无宗教”与对宗教的“人格化”理解 |
2.宗教的两个组成部分 |
3.宗教研究的“双重视域融合”范式 第三章:新范式之宗教文本视域 |
一、文本在宗教研究中的地位 |
1.教义研究与两种宗教社会学 |
2.教义研究的阻碍因素 |
二、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与客观性 |
1.文本解读的多元性 |
2.文本解读的客观性 |
三、视域融合范式下的宗教文本分析框架 |
1.宗教的内在同一性 |
2.宗教的基本原理:“终极实在”、与“神”合一 |
3.宗教文本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新范式之宗教实践者视域 |
一、“宗教自身”与“宗教实践者”的区分 |
1.宗教“信徒”与宗教“实践者” |
2、对宗教实践者的“人格化”理解 |
二、宗教实践者的若干类型 |
1.传统型宗教实践者 |
2.功利型宗教实践者 |
3.神秘型宗教实践者 |
4.教理型宗教实践者 |
5.实践者类型划分的综合性与发展性 |
三、宗教实践的各种方式 |
1.传统宗教功课 |
2.新型宗教实践方式 |
3.宗教的个人实践模式 |
四、文本视域中的宗教实践者 第五章:宗教的定位及其在民族文化复兴中的价值 |
一、宗教的认识与定位 |
1.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
2.宗教对社会道德的影响 |
3.宗教的定位 |
二、宗教流弊及其产生的原因 |
1.宗教流弊的表现形式 |
2.宗教信众的教义水平与宗教流弊的预防 |
三、东方宗教相对于排他性一神教的某些优势 |
1.人文与理性 |
2.平等与包容 |
四、宗教、民族文化复兴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 |
1.民族复兴的文化需求 |
2.复兴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
3.知识分子在民族文化复兴中的使命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项目 致谢 |
(7)《伊斯兰世界的音乐》译介及其音乐美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对于“伊斯兰音乐”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阿姆农·施洛阿与《伊斯兰世界的音乐》 |
第一节 作者简介 |
第二节 概述《伊斯兰世界的音乐》 |
第二章 伊斯兰世界的音乐形态 |
第一节 伊斯兰语境中“音乐”概念的梳理 |
第二节 伊斯兰世界的音乐类型 |
一、伊斯兰宗教音乐 |
二、伊斯兰世俗音乐 |
(一)古典音乐类型 |
(二)民间音乐类型 |
第三章 苏菲仪式音乐的精神性 |
第一节 伊斯兰教精神性 |
第二节 苏菲仪式音乐的精神性 |
第三节 毛维拉教团的萨玛(Sama)仪式 |
第四章 伊斯兰教的音乐观念 |
第一节 律法资源 |
第二节 伊斯兰教三大教派的音乐观念 |
第三节 伊斯兰教三大教派“非乐”观的探讨 |
(一)“非乐观”产生的原因 |
(二)对于“非乐”观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西安回坊伊斯兰教音乐调查报告 |
附录二:《伊斯兰世界的音乐》 |
(8)伊朗民族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与评析 |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说明 |
四、理论路径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伊朗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对伊朗民族特性的影响 |
一、自然环境 |
二、历史环境 |
第二节 伊朗民族主义思潮萌发的现实因素 |
一、殖民主义的侵略渗透 |
二、恺加王朝的统治危机 |
第三节 伊朗民族主义思潮成长的政治文化土壤 |
一、古代波斯的传统政治文化 |
二、什叶派宗教政治文化 |
三、西方政治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觉醒:现代主义改革思想和伊斯兰复兴思想兴起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改革思想—以马尔库姆汗为研究个案 |
一、马尔库姆汗的人生足迹 |
二、马尔库姆汗的现代主义改革思想 |
三、马尔库姆汗的思想评析 |
第二节 伊斯兰复兴思想—以阿富汗尼为研究个案 |
一、阿富汗尼生平简介 |
二、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想 |
三、泛伊斯兰主义思想 |
四、伊斯兰民族主义思想 |
五、阿富汗尼与伊朗民族主义思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独立:王权民族主义潮起潮落 |
第一节 王权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历史逻辑—从立宪革命到1921年革命 |
一、立宪革命 |
二、英俄协定 |
三、伊朗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四、英伊协议、阿塞拜疆起义和吉朗共和国 |
五、礼萨汗和1921年政变 |
第二节 礼萨汗王权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反对殖民主义、维护国家独立 |
二、整合部落势力、确立中央权威 |
三、发扬王权传统、构建统治合法性 |
四、进行文化整合、构建现代民族认同 |
五、推动现代化改革、谋求民族自强 |
第三节 礼萨汗王权民族主义思想评析 |
一、礼萨汗王权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 |
二、礼萨汗王权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族自强:从自由民族主义到王权民族主义 |
第一节 盟军占领期间伊朗的国家与社会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伊朗 |
二、姗姗来迟的苏联撤军 |
三、自由民族主义思潮兴起 |
第二节 自由民族主义潮起潮落—以摩萨台为研究个案 |
一、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的实践 |
三、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困境 |
第三节 王权民族主义的复兴和衰落—以巴列维国王为研究个案 |
一、巴列维国王王权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王权民族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 |
三、王权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重塑:伊斯兰民族主义复兴—以霍梅尼为研究个案 |
第一节 伊斯兰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
一、20世纪70年代中东的伊斯兰复兴浪潮 |
二、“白色革命”带来的不平衡发展 |
三、专制统治引发的统治危机 |
四、西方化、世俗化引发的精神危机 |
五、什叶派宗教政治理论的激进化 |
第二节 霍梅尼伊斯兰民族主义思想 |
一、霍梅尼伊斯兰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 |
二、霍梅尼伊斯兰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霍梅尼伊斯兰民族主义思想评析 |
一、伊斯兰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色 |
二、伊斯兰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困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文明交往自觉视角下伊朗的民族主义思潮 |
二、民族主义视角下现代伊朗的历史与社会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福乐智慧》中的民族观与宗教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研究的相关动态 |
(一) 国内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的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预期目标 |
第一章 《福乐智慧》形成的背景以及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福乐智慧》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政治背景 |
二、文化背景 |
三、经济背景 |
四、民族背景 |
第二节 《福乐智慧》的作者生平 |
一、作者生活经历 |
二、作者历史地位 |
第三节:《福乐智慧》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
一、《福乐智慧》的主要内容 |
二、《福乐智慧》的影响 |
第二章 《福乐智慧》的民族观 |
第一节 喀喇汗王朝的民族构成 |
一、样磨 |
二、突骑施 |
三、处月 |
四、古斯 |
五、回鹘 |
六、粟特 |
七、葛逻禄 |
第二节 《福乐智慧》中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征 |
一、《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共处的果实 |
二、《福乐智慧》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的果实 |
三、《福乐智慧》是突厥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的果实 |
第三节 《福乐智慧》中各民族之间的相处之道 |
一、平等、尊重、包容的人际交往 |
二、提倡“仁爱”的人际交往 |
三、进行人际交往以“诚信”为准则 |
四、进行人际交往以“公正”为前提条件 |
第四节 若干启示 |
一、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离不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 |
二、促进民族发展,必须要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第三章 《福乐智慧》的宗教观 |
第一节 喀喇汗王朝的宗教状况 |
第二节 穆斯林的处世之道 |
一、无知识的礼拜、修行是徒劳的 |
二、完满的修行,应当以奉献社会为前提 |
三、在信仰中坚守中道 |
第三节 若干启示 |
一、正确看待宗教与宗教问题 |
二、处理宗教问题需认清宗教信仰的基本特点 |
三、处理新疆宗教问题需坚持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穆罕默德·阿卜杜胡改革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目录 |
中文摘要 |
阿拉伯文绪论 |
阿拉伯学者对本论文的审阅意见 1 |
审阅意见 1 译文 |
阿拉伯学者对本论文的审阅意见 2 |
审阅意见 2 译文 |
导论 |
一、 论题的确定 |
二、 本课题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框架 |
第一章 阿拉伯学术界应对殖民者文化侵蚀的时代抉择 |
第一节 十八世纪以来阿拉伯世界社会状况概述 |
第二节 1798 年以来的埃及社会简况 |
第三节 阿拉伯学术界反殖民思想之形成及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改革思想之形成 |
第一节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生平简介 |
第二节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宗教改革思想之渊源与基础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改革思想及其实践 |
第一节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的宗教改革策略 |
第二节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的教育改革实践 |
第三节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的司法改革实验 |
第四节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的妇女权益改革理念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改革思想之当代意义 |
第一节 伊斯兰现代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民族政治运动对埃及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
第三节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改革思想的影响概述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一、 时代发展的选择与需要 |
二、 宗教维新基础上的改革理念顺应彼时埃及社会发展 |
三、 多领域改革蓝图决意将阿拉伯民族引向崭新时代 |
四、 实用与前沿性的改革措施惠及社会各阶层 |
五、 当下阿拉伯世界再审视穆罕默德·阿卜杜胡改革思想的意义 |
附录一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的学术历程 |
附录二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的主要着作汇总 |
附录三 穆罕默德阿卜杜胡的主要书信(部分) |
附录四 国外学界研究穆罕默德阿卜杜胡的成果(部分,按时间排序)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阿拉伯语文献 |
英语文献 |
汉语文献 |
二、 论文类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社会实践) |
四、伊斯兰宗教哲学研究新作——《伊斯兰宗教哲学史》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伊斯兰教中国化视域下的伊儒之“德”比较研究[D]. 毕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21(02)
- [2]阿拉伯经济伦理研究[D]. 薛英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D]. 程佳佳. 东南大学, 2019(05)
- [4]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D]. 王根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5]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D]. 魏寒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与文本世界、实践者主体世界的双重视域融合 ——一个宗教社会学研究新范式的尝试[D]. 杨春华. 上海大学, 2016(04)
- [7]《伊斯兰世界的音乐》译介及其音乐美学问题研究[D]. 吴梦婷. 西安音乐学院, 2016(08)
- [8]伊朗民族主义思潮研究[D]. 吕海军. 西北大学, 2016(04)
- [9]《福乐智慧》中的民族观与宗教观研究[D]. 爱丽菲娅.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10]穆罕默德·阿卜杜胡改革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马和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