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世界1999年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陈联君[1](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的雪崩危险性评价 ——以北疆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雪崩作为冰冻圈受全球气候变暖而引起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相关研究可增强对冰冻圈等各个圈层的运行与相互作用机理的理解,对全球变化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雪崩会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交通、电力等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基础公共设施,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并对周边环境、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开展雪崩危险性评价研究对于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雪崩危险性评价研究较少,且存在以下问题:(1)大多仅开展评价方法体系研究,具体实例研究较少或试验区较小;(2)评价因子不全或重要因子如积雪状态和气象要素使用较少,导致其初始表征能力不足,从而影响后续评价精度;(3)评价模型大多基于专家经验法等,且不能反映因子之间的交互关系,不够客观,导致模型泛化能力差;(4)缺乏从“预防”角度出发的长时间序列危险性分布图和相应的方法体系。因此,如何提取关键评价因子,并建立客观的因子表征模型,从而构建区域尺度、长时间序列的雪崩危险性评价方法,是提升雪崩危险性评价精度和雪崩预防能力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以“一带一路”核心地带、雪崩高发的新疆北部地区为研究区,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MODIS积雪产品去云算法提出了两种积雪产品去云算法:(1)基于高程分区和地温阈值的改进Snow L去云算法:Snow L算法采用陆地、积雪区平均高程将云划分为陆地或积雪,从而实现去云。然而,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区域,积雪区平均高程可能“过高”、陆地平均高程可能“过低”,使得实际类别为积雪的云被划归为陆地、实际类别为陆地的云被划归为积雪,导致虽然去云,但实际造成了积雪产品精度损失的后果。因此,提出基于研究区实际情况采用高程进行分区,并提取分区内的平均陆地、积雪区高程;以高程分区内的平均地温为阈值,对云进行综合划分。(2)基于单月地温极值滤波的去云算法:采用单月地温区间的上限值、下限值,进一步修正云的误划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去云算法提升了精度,最高可达20%。得到的每日无云积雪产品为后续雪深反演、雪崩危险性评价提供了精准的范围。(2)顾及不同高程分区和土地覆盖类型的雪深反演模型采用地面气象站雪深数据,微波亮度温度数据的不同频段、不同极化特征,及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CHANG算法,构建了顾及不同高程分区和土地覆盖类型的雪深反演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RF算法、且顾及高程分区时,反演模型最佳,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6.9cm;基于RF算法的模型次之(RMSE为8.0cm);且优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和CHANG的算法。结合最优的反演模型及每日无云积雪产品,得到了高精度的每日雪深分布图。雪深产品作为后续雪崩危险性评价的关键因子,可以评价因子的初始表征能力。(3)顾及雪深的长时间序列雪崩危险性评价方法基于历史雪崩点数据,雪深、地形、植被和气象等因子,及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和二元逻辑回归算法,构建了顾及雪深的长时间序列雪崩危险性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HP、ANP和二元逻辑回归算法,分别有78.13%、84.38%和87.50%的雪崩点位于高危险性分区;它们的每日平均预测正确率分别为76.09%、82.61%和86.96%。本文创新点为:(1)提出了两种积雪产品去云算法:一种是基于高程分区和地温阈值的改进Snow L去云算法:基于研究区实际情况采用高程进行分区,并提取分区内的平均陆地、积雪区高程;以高程分区内的平均地温为阈值,对云进行综合划分。另一种是基于单月地温极值滤波的去云算法:采用单月地温区间的上限值、下限值,进一步修正云的误划分。(2)提出了一种基于每日无云积雪产品和雪深数据的区域尺度、长时间序列雪崩危险性评价方法,提升了雪崩危险性评价精度和雪崩预防水平。
张南[2](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 ——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说人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考察无疑是富有意义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变迁驶入“快速路”,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即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展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巨大变迁,分析引致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原因,进而来系统阐释、总结70多年来新中国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伟大成就、政策沿革和改革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服饰穿着变化明显。解放初期,城市居民的服饰穿着统一化,五十年代的中山装、人民装到列宁装、布拉吉,六十年代的老三样和老三色,“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卫兵装和军便装,长期的计划供应使城市居民穿着风格单一朴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交流影响着服饰变迁。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服饰风尚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时尚潮流不断变化和更新。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呈现出从政治挂帅到自由个性的服饰风尚、从缺衣少穿到多样化的服饰消费、从主动接受到相互影响的服饰交流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定量供应、凭票购买,到现在日渐丰富的百姓餐桌、不出国门吃遍世界,中国城市居民饮食消费已经从以粮食为主的温饱消费向肉蛋奶、水产品、瓜果蔬菜等多样化饮食消费转变,从追求数量充足为主转向更加注重营养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从满足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呈现出饮食消费日趋合理、饮食方式逐渐多样、饮食观念日益多元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住房水平逐渐改善。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建立起一套政府主导的福利住房制度,对城市住房的建设和分配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这一时期大多数城市居民的住房非常拥挤,共用厨房、卫生间居多。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加快住宅建设的速度,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解决住宅供需矛盾,九十年代初国家开始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自由到市场上购买商品房,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同时为了保障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政府陆续兴建了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呈现出居住质量逐渐提高、家居装饰个性化多样化等特点,同时也凸显出住房不平等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解放初期,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的街道上行驶着公共汽车。一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车,自行车很少。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主要交通工具,而公共交通工具仍较短缺,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突出。改革开放以后,城市中的各种交通工具才迅速增多起来。到20世纪末,家用汽车开始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网约车也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近年来,低碳出行、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新时尚,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宠。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呈现出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出行工具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等特点。总体来看,70多年来中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一直在变化发展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地域、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性、政治色彩淡化等特征。
宋佳益[3](2019)在《我国铁路公益性运输价格决策分析及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2013年,铁路政企分开,分别组建国家铁路局和我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务院要求在理顺铁路运价的基础上,研究建立铁路公益性运输补贴机制,研究采取财政补贴等方式,对铁路公益性运输亏损给予适当补偿。为此,建立合理的价格补偿机制以及如何建立该机制对深化铁路运输改革,对促进铁路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铁路公益性运输线路价格补偿机制的研究,一方面促进铁路系统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另一方面通过健全的价格补偿机制,为铁路企业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创造有利条件,为我国铁路公益性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首先,在对铁路公益性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基础上,着重从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等方面,结合铁路实际的运输特点,深入剖析铁路公益性的内涵及本质,给出铁路公益性概念及表现形式。其次,分析铁路公益性运输现状及其经济特性,从经济学和统计学角度分别提出适合我国铁路公益性运输界定方法。国外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铁路公益性运输政策研究方面有很多可借鉴的启示。通过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相关分析,总结成功的政策、经验为我国铁路公益性运输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启示。在综合国内外铁路公益性运输理论、识别方法、补偿机制、政策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对铁路运输服务中公益性和经营性内容进行辨识,借鉴公益性指数概念,研究提出我国新形势下铁路公益性运输界定标准、程序及方法。再次,采用理论方法分析和机制政策制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及方法的分析方面,基于系统科学、数理统计、数量经济等理论和方法,对铁路公益性范畴提出合理界定;在机制和政策制定方面,提出铁路公益性运输的价格补偿机制,包括补偿目标、原则、方式等。综合考虑各种价格补偿机制形成的背景以及铁路公益性运输补偿目标,从供需关系、主体地位及决策优先级和需求分布等方面出发,通过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运输价格决策、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运输价格决策、需求为一般分布的运输价格决策等三种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一是假定政府与铁路运输企业同时决策,在公益性运输需求服从均匀分布情况下,建立铁路公益性运输价格补偿机制,避免政府补偿造成的价格扭曲,促使政府的购买行为符合市场运行规律。二是假定铁路运输公司与政府先后决策,其中公司先决策运输服务的批发价格,政府跟随决策运输服务的订货量,在公益性运输需求服从均匀分布情况下,建立补偿机制。三是在运输服务需求服从一般分布时,研究政府与铁路运输企业同时决策问题,进一步分析收益共享机制下的决策问题。综合上述三种价格决策方法,提出铁路公益性运输价格补偿机制方法。最后,利用有关研究成果,对我国铁路公益性运输价格决策分析及补偿机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图46幅,表11个,参考文献137篇。
刘银萍[4](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车辆行程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城市道路的汽车拥堵现象日趋严重。智能交通系统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智能交通处于发展阶段,智能交通系统不断完善。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对车辆行程时间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好了解影响车辆行程时间的因素,预知短时间内的交通状况,从而可以推荐最佳通行路线,提高用户驾驶体验,节省社会成本。本文以国际数据挖掘领域顶级赛事KDD CUP 2017数据集作为实证研究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影响车辆行程时间的众多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多模型融合算法,这种算法可以获得更高的车辆行程时间预测精度。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数据清洗与探索性分析。对车辆行程时间数据中的异常值和缺失值进行探索分析,识别异常并将异常值看作缺失值进行合理填补。根据清洗处理后的数据,构造三大类特征,包括时间特征、道路特征和天气特征。(2)分析车辆行程时间的影响因素。根据构造的特征变量,分析这些变量对车辆行程时间影响的重要程度。使用随机森林(RF)、一般梯度提升算法(GBM)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三种模型对车辆行程时间的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综合分析,按照重要性排序对比三种模型的差异,结合实际情况得出影响车辆行程时间的主要因素。(3)车辆行程时间预测。选用K-近邻、随机森林、GBM、Xgboost模型四种算法,分别建立车辆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并对这些模型通过加权的方法进行融合。采用MAE、RMSE、MAPE三个评估指标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个模型中,Xgboost相对优于其他模型,加权融合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单一模型,评估指标更优,更适用于车辆行程时间的短时预测。
丁吉[5](2018)在《一种基于运动矢量的监控视频内容去重技术》文中提出当前人类越来越依赖于大量高清视频监控来帮助改善城市管理和生活,但是监控视频数据容量巨大,完全存储成本巨大。注意到很多视频监控点长时间仅记录同一画面,或者画面中仅有一小部分发生改变,例如夜晚的一个路段。因此如何正确高效地识别静态画面或者背景,进而去除冗余信息,从而提高存储的效率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存量监控视频转存的场景,基于监控视频本身的动静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宏块的运动矢量监控视频内容去重技术,避免进行传统视频解码及图像分析处理,从而降低时间及空间开销。具体而言,将监控视频划分为运动和静止的两部分,从视频流中提取运动矢量作为视频运动检测的单位,经过一系列的滤波等处理提高运动检测的准确率,进而将视频中冗余的静止部分剥离出来,而只存储其中额外的运动部分;在视频存储时以时间段为基准切片,并建立对应的索引。当某一切片视频不存在运动时,则只存储一幅静态图像。最终达到监控视频数据去重的目标。设计并实现完整的视频内容去重原型,并进行测试。经过实验测试,监控视频内容去重系统能够正确运行,在保证一定的运动检测准确率下,拥有较快的处理速度和较低的系统开销。与基于计算机视觉库OpenCV的典型实现方案相比,本系统处理速度快1.5倍,CPU占用率不到前者的60%,在查全率为89%的情况下无人时段去重比率可以达到94%,总体去重比率达到46%。但是运动检测准确率仍有提高的余地,这也是以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6](2016)在《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从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交通设计、交通服务设施与机电设施、地面公共交通、城市停车交通、交通大数据、交通评价11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交通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交通流理论方面综述了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微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中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宏观交通流理论、网络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方面综述了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与可持续发展、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需求预测等;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综述了交通安全规划、设施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行为、车辆主动安全、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综述了交通信号控制、通道控制、交通控制与交通分配、车路协同系统、智能车辆系统等;交通管理方面综述了交通执法与秩序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非常态交通管理;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交通网络设计、节点交通设计、城市路段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交通语言设计等;地面公共交通方面综述了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评价、公交线网规划与优化、公交运营管理及智能化技术、新型公交系统;城市停车交通方面综述了停车需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与政策、停车智能化与信息化;交通大数据方面综述了手机数据、公交IC卡、GPS轨迹及车牌识别、社交媒体数据在交通系统分析,特别是在个体出行行为特征中的研究;交通评价方面分析了交通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
聂良涛[7](2016)在《面向实体选线设计的铁路线路BIM与地理环境建模方法与应用》文中指出铁路选线设计的本质是在对铁路线路经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拟定主要技术标准,布置出线路构造物三维空间位置的一个决策过程。传统的二维环境下的中心线选线设计并不能很好的诠释这个过程。如果能利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现代测绘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基于航测影像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等,建立虚拟地理环境模型,选线工程师在该虚拟地理环境中,通过概略分析线路经行地区的地形地貌、既有设施、大型不良地质等地理信息,结合选线专业知识,采用实时布设线路三维构造物的方式进行实体选线,实现“所选即所见”,将会是一种理想的选线设计模式。本文正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针对“面向实体选线设计的铁路线路BIM与地理环境建模方法与应用”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从选线地理信息获取、识别、处理、表达显示为一体的信息建模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出发,将虚拟现实技术、多源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个铁路数字化选线系统虚拟地理环境建模平台。实现了选线系统与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微机平台立体显示系统、大屏幕立体投影系统,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的集成,为选线地理信息一体化处理提供硬件平台解决方案。研究了从多源空间信息集成、信息融合建模、建模景观生成、景观的实时绘制、绘制场景的三维立体显示整套建模支撑技术,为构建基于信息利用的数字化选线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制定了开展铁路数字化选线采用的虚拟环境工作模式。在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系统中,引入了触摸交互式技术,为开展基于交互式触摸屏幕的三维数字化选线提供研究基础。(2)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选线数字地形信息获取方法。在综合分析当前开放网络地理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SRTM数据和Google Maps影像获取数字化选线系统虚拟地理环境建模所需的DEM和DOM的方法,并进行了算法实现。通过自动计算瓦片URL地址,采用libcurl库函数和多线程下载技术,实现了Google Maps影像瓦片快速下载,并基于分治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全局非线性、局部线性的Google Maps影像变换算法,实现与SRTM数据的快速配准。从而使得网络地理信息直接服务于基于客户端/服务器工作模式的数字化选线系统,解决了在线路前期规划阶段航测资料缺乏的情况下难以开展数字化选线设计的难题。(3)针对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GPU的铁路长大带状三维地形环境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金字塔模型和四叉树分割,针对呈强带状分布的海量离散点云地形数据设计了分层分块方案,并进行分层分块构TIN,解决了海量离散点云地形数据的构网问题。基于GDAL技术,实现海量影像快速处理,集成分块TIN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实现了基于海量影像信息的真实感地形环境建模。该算法综合采用了金字塔模型、四叉树分割、多分辨率细节层次模型(LOD)、多级纹理(MipMap)技术以及Oracle数据库技术,对地形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海量DEM和DOM数据处理成分块分区多层次多细节LOD三角网数据块,建立了高效率地形分页数据库。基于Oracle OCI技术解决大规模地形数据的数据库存储和调度问题,采用四叉树组织不同细节层次的地形块,利用数据预取与多线程调度,根据视点位置动态调度数据块,实现了铁路长大带状三维地形环境建模与快速漫游。(4)提出了一种多源空间信息集成的选线系统虚拟地理环境建模方法。通过对地质不良区域对象与三维地形表面融合建模方法的研究,将不良地质对象信息以矢量边界识别、栅格图像融合和动态属性提示的方式进行建模,实现了铁路选线系统中不良地质信息的动态交互式三维影像表达,有助于辅助选线工程师开展环境选线、地质选线。针对树木、道路、水系、房屋等多种地物模型进行分类建模研究,集成边界模型、实体模型建立了铁路虚拟环境地物建模方法,分别研究了与地形弱关联的地物和与地形强关联的带状、面状地物与三维地形环境的融合建模方法,实现了真实感数字地物建模及其在铁路三维地理环境中的快速表达。研究了几种增强场景真实感的自然现象模拟方法,提高了选线系统虚拟环境场景的逼真度。最后集成数字地形,数字地质,数字地物,数字自然现象等信息,建立了一个多源空间信息集成的选线系统虚拟地理环境。(5)研究了面向实体选线设计的铁路线路构造物信息建模(RLBIM)技术。通过对构成铁路线路结构物与设备的基本结构单元进行划分形成基元,分类建模,建立了铁路标准构造物与轨道部件基元模型库。研究了铁路基元模型的数字化建模与模型处理技术,针对基元模型几何造型、渲染、模型标准化、LOD简化、模型存储及应用给出了一整套解决流程,为实现基于虚拟环境的三维实体选线设计提供基元模型服务。采用面向对象的实体-关系模型描述铁路线路BIM的实体对象、属性信息和关联关系。通过对铁路线路BIM模型结构分析、模型信息自动统计计算,基于基元模型库和铁路线路构造物面向对象的实体-关系模型,实现了铁路线路BIM模型快速建模。通过对铁路线路构造物实体模型与地形模型的动态融合建模的研究,实现了铁路构造物三维实体实时动态建模。RLBIM技术的研究为开展铁路三维实体选线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6)基于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集成铁路虚拟地理环境建模平台和铁路标准构造物及轨道部件的基元模型库,与项目组成员共同开发完善了“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系统”,系统采用实时布设线路构造物的方式,实现了基于真实感地理环境下的三维实体选线技术。
李硕[8](2015)在《设计学视阈下的中国古代船舶形式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有着悠久而光辉的造船与航海历史,在世界造船与航海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古代船舶形式繁多,功能齐全,从独木舟的发明到巨型海船的创制,从内河航行到穿越印度洋的壮举,都表明中国船舶在水上活动的历程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从现有的研究方向来看,主要集中在船舶机械学、动力学、材料学等相关专业,甚少在古船的形式与工艺、形式与功能、形式与审美、形式与文化等领域来阐释中国古船,因此作者希望从本学科设计学的视角及思维出发以中国古代船舶形式作为研究对象,希望会有更好的创新意义。笔者也希望能突破以往古船研究的局限性,在本专业所掌握的知识下深入研究和探讨其内在的艺术潜质和价值,力图通过详实的资料和合理的论证来探寻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其艺术价值突出显现。本文将通过中国古代船舶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形式演变规律进行重新梳理与诠释,通过文献研究、图像分析法、图表演示法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逐层探析和论述:一、理清现有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筛选和整理。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从设计学的角度入手,采用多学科的互证方法,如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美学等展开深入研究,尽量全面搜集考古、文献、绘画中出现的各类资料,借助相关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尽可能还原船舶的原始形态,从形式结构、功能特征、工艺技术以及审美文化来发掘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二、重新领悟中国古代船舶形式设计美感所在,以及传统工艺中艺术特征的表现形式,争取突破以往通史研究方法的局限,深入到历史背景、文化命脉中去,明确其艺术形式在设计艺术中的主要地位和存在的历史价值。三、争取努力在本文中做到形式与工艺、形式与功能、形式与审美、形式与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论证,来深入论证其艺术形式和造物思想,为船舶形式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观点。研究中国古代船舶的形式发展,可以更好的从设计学的角度全面了解中国古代造船理念的思想和精髓,重视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从而更好的了解艺术设计史的发展脉络。
张丽梅[9](2014)在《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港口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塑造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世界港口大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之首。受全球化影响,港口规模急剧扩张,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的转型,推动港口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加强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优化港口土地利用。论文采用“格局-过程-机制-优化”分析方法,对港口的空间形态、演化过程、形成机制以及优化控制展开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港口研究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全球化是港口体系重组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力量。未来应加强区域化对港口体系与港口物流网络整合作用的研究,加强绿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港口中的应用研究,并亟待开展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研究。同时围绕港口的空间属性开展图解评述,指出现有研究成果港口体系模型多于港口单体模型,有必要深入港口内部,对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进行研究,以完善港口用地优化的空间模型方法。通过国内外7大着名港口案例剖析,对港口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特点进行总结,指出港口空间结构为主辅结构,码头岸线是港口空间组织的重要要素,常见的港口形态有:带形结构、组团结构以及“T”形+组团混合结构3种。港口用地随港口代际功能的演化而演化,用地类型趋于多元,结构比例接近城市用地构成,港城一体化趋势明显。港口空间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自然地理因素、技术进步因素、产业经济因素、城市发展因素和运营管理因素,其中后3者规划可控,是优化控制的切入点。论文认为港口区域化、柔性化、生态化是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港口区域化理论、第四代港口理论、港口产业集群理论、港城一体化理论是指导未来港口发展的4大基本理论,分别影响着港口物质储运物流系统、港城产业系统和集疏运交通系统的布局,并推动着港口朝着网络化、垂直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未来天津港要重视无水港对港口空间和用地的重构作用,加强港城一体化建设。
陶海洋[10](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研究指明《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二、交通世界1999年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通世界1999年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数据的雪崩危险性评价 ——以北疆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雪盖范围获取研究现状 |
1.2.2 雪深获取研究现状 |
1.2.3 雪崩危险评价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源介绍 |
2.2.1 MODIS积雪产品去云研究相关的数据介绍 |
2.2.2 雪深反演研究相关的数据介绍 |
2.2.3 雪崩危险性评价相关的数据 |
第三章 MODIS积雪产品去云算法研究 |
3.1 基础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两种MODIS积雪产品去云算法 |
3.2.3 常规去云方法 |
3.2.4 其他去云产品 |
3.2.5 精度评价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研究区云覆盖量、雪覆盖量统计 |
3.3.2 生成的无云积雪覆盖产品精度验证 |
3.4 小结 |
第四章 顾及不同高程分区和土地覆盖类型的雪深反演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预处理 |
4.1.2 建模因子的选择 |
4.1.3 反演模型构建 |
4.1.4 精度评价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建模因子选择结果 |
4.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精度评价结果 |
4.2.3 随机森林模型精度评价结果 |
4.2.4 顾及不同高程分区的回归模型精度评价结果 |
4.2.5 顾及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回归模型精度评价结果 |
4.2.6 不同模型精度对比 |
4.2.7 北疆地区雪深反演结果图 |
4.3 小结 |
第五章 顾及雪深的北疆地区长时间序列雪崩危险性评价 |
5.1 雪崩危险性评价因子体系 |
5.1.1 积雪条件 |
5.1.2 地形因子 |
5.1.3 下垫面因素 |
5.1.4 气象条件 |
5.1.5 其他因素 |
5.1.6 因子体系 |
5.2 研究方法 |
5.2.1 评价因子提取 |
5.2.2 因子分级赋值体系 |
5.2.3 AHP中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5.2.4 ANP中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5.2.5 LR模型构建 |
5.2.6 各模型雪崩危险性指数计算 |
5.2.7 各模型的危险性等级划分 |
5.3 实验结果 |
5.3.1 评价因子提取结果 |
5.3.2 评价因子分级赋值结果 |
5.3.3 AHP因子权重结果 |
5.3.4 ANP因子权重结果 |
5.3.5 LR模型结果 |
5.3.6 北疆地区各模型危险性评价等级图与定性评价 |
5.3.7 雪崩危险性评价结果定量比较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 ——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服饰生活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1949-1956) |
一、“国服”日渐流行 |
二、“工装”备受推崇 |
三、苏联服饰风尚 |
(一)列宁装 |
(二)布拉吉 |
(三)苏联大花布 |
四、短暂的绚烂 |
(一)爱劳动穿花衣 |
(二)旗袍的余晖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1957-1978) |
一、老三色和老三样 |
二、“缝缝补补又三年” |
(一)布票比钱重要 |
(二)“补丁”最常见 |
(三)窘迫下的创造 |
三、“十亿人民十亿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1978 年至今) |
一、时尚与禁忌 |
(一)喇叭裤的开端 |
(二)的确良,“的确靓” |
(三)西装回潮 |
(四)街上流行红裙子 |
二、多元与个性 |
(一)多样化、个性化 |
(二)讲究品牌和休闲 |
(三)倡导环保和健康 |
三、“传统”的复兴 |
(一)旗袍的苏醒 |
(二)“唐装”的世界时尚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服饰变迁的特点 |
一、从政治挂帅到自由个性的服饰风尚 |
二、从缺衣少穿到多样化的服饰消费 |
三、从主动接受到相互影响的服饰交流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饮食生活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1949-1956) |
一、“标准米”和“标准面” |
二、粮食计划供应 |
(一)粮食统购统销势在必行 |
(二)从“凭证买粮”到“定量供应” |
三、饮食状况轻微改善 |
(一)粮食产量增多 |
(二)副食条件改善 |
(三)饮食支出减少 |
四、西式饮食的消退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1957-1978) |
一、“大办食堂” |
二、“方寸粮票” |
三、“饥饿年代” |
(一)节食度荒 |
(二)“低标准瓜菜代” |
四、“十年饮食”发展缓慢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1978 年至今) |
一、基本实现温饱的过渡 |
(一)票证时代的延续 |
(二)西式饮食的回归尝试 |
二、饮食购物全面升级 |
(一)“菜篮子”渐丰 |
(二)大型超市的发展 |
(三)“网”罗天下美食 |
三、“舌尖上的安全”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饮食生活变迁的特点 |
一、饮食消费日趋合理 |
二、饮食方式逐渐多样 |
三、饮食观念日益多元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居住生活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1949-1956) |
一、“龙须沟”换新颜 |
(一)清理城区垃圾 |
(二)疏浚河湖水系 |
(三)掏挖修整下水道 |
(四)改造棚户区 |
二、“以租养房”的福利 |
三、“工人新村”遍地开花 |
(一)职工住宿条件差 |
(二)兴建工人住宅新区 |
(三)“主人翁”的象征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1957-1978) |
一、继续低租金的福利 |
二、“卫星城”的出现 |
三、“城市人民公社大楼”拔地而起 |
四、群居的苦乐 |
(一)“筒子楼”和单元房 |
(二)“干打垒”和大杂院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1978 年至今) |
一、“房荒”的记忆 |
二、福利分房的余温 |
三、房改的松动 |
(一)鼓励私人建房 |
(二)允许公房出售 |
四、住宅商品化之路开启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居住生活变迁的特点 |
一、居住质量逐渐提高 |
二、家居装饰彰显个性 |
三、住房不平等问题凸显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交通生活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1949-1956) |
一、城市道路的整修与扩建 |
二、城市公共交通的兴起 |
三、传统单一的出行工具 |
(一)短途基本靠走 |
(二)人力车的没落 |
(三)少量的自行车出现 |
四、缓慢的铁路出行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1957-1978) |
一、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缓慢 |
二、曲折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 |
(一)背着“煤气包”的公交车 |
(二)有轨电车向无轨电车的过渡 |
(三)出租车发展艰难 |
(四)第一条地铁的开通 |
三、自行车日渐普及 |
四、“十年”交通发展举步维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1978 年至今) |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翻天覆地 |
(一)铁路发展 |
(二)民航巨变 |
(三)公路规模扩大 |
(四)水运稳步发展 |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日益完善 |
(一)方便快捷的城市公交 |
(二)“招手即停”的出租车 |
(三)三轮车的尴尬 |
(四)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 |
三、私人出行工具更新换代 |
(一)自行车王国 |
(二)摩托车轰鸣 |
(三)汽车驶入百姓家 |
四、城市交通问题凸显 |
(一)交通拥堵严重 |
(二)交通污染加剧 |
(三)交通事故频发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交通生活变迁的特点 |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
二、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
三、出行工具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特征和影响因素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的特征 |
(一)变迁速度和程度的阶段性 |
(二)生活水平差异性日趋明显 |
(三)私人生活的政治特色淡化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发展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根本因素 |
(二)政党政策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关键因素 |
(三)价值观变迁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
(四)科技的发展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助推因素 |
(五)地理区位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客观因素 |
参考文献 |
表格索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我国铁路公益性运输价格决策分析及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内容 |
1.4 预期成果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铁路公益性运输综述 |
2.1.1 公益的定义及特点 |
2.1.2 铁路公益性运输的定义与特点 |
2.2 铁路公益性核算和界定方法综述 |
2.2.1 铁路公益性核算方法综述 |
2.2.2 铁路公益性界定方法综述 |
2.3 铁路公益性运输价格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
2.3.1 价格补偿机制必要性的研究 |
2.3.2 价格补偿机制研究 |
2.4 公共物品理论 |
2.4.1 公共物品 |
2.4.2 准公共物品 |
2.4.3 私人物品 |
2.5 外部性理论 |
2.5.1 外部性概念 |
2.5.2 外部性种类 |
2.6 文献总结 |
3 铁路公益性运输内涵与问题分析 |
3.1 铁路公益性内涵与特征 |
3.1.1 铁路公益性内涵解析 |
3.1.2 铁路公益性运输概念及特征 |
3.1.3 铁路公益性存在的理论分析 |
3.1.4 界定铁路公益性运输的意义 |
3.2 我国铁路公益性运输的表现形式 |
3.3 国内外铁路公益性运输现状 |
3.3.1 国外铁路公益性运输现状 |
3.3.2 国外铁路公益性运输政策总结 |
3.3.3 对我国解决铁路公益性运输的借鉴意义 |
3.4 我国铁路公益性运输现状及问题 |
3.4.1 我国铁路公益性运输现状 |
3.4.2 铁路公益性运输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3.4.3 我国铁路公益性运输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
3.4.4 铁路公益性运输关键问题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运输价格决策 |
4.1 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 |
4.1.1 问题描述 |
4.1.2 模型构建 |
4.2 需求服从均匀分布的单独决策问题 |
4.2.1 需求服从均匀分布的模型 |
4.2.2 求解最优策略 |
4.3 单独决策时最优策略敏感性分析 |
4.4 需求服从均匀分布的集中决策问题 |
4.4.1 集中决策模型构建与分析 |
4.4.2 集中决策收益分析 |
4.4.3 收益共享激励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运输价格决策 |
5.1 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 |
5.1.1 问题描述 |
5.1.2 模型构建 |
5.2 需求服从均匀分布的STACKELBERG博弈 |
5.2.1 需求服从均匀分布的模型 |
5.2.2 求解最优策略 |
5.3 STACKELBERG博弈最优策略性质敏感性分析 |
5.4 需求服从均匀分布的集中决策问题 |
5.4.1 集中决策收益分析 |
5.4.2 收益共享激励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需求为一般分布的运输价格决策 |
6.1 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 |
6.1.1 问题描述 |
6.1.2 模型构建 |
6.2 求解最优策略 |
6.3 单独决策时最优策略敏感性分析 |
6.4 需求服从均匀分布的集中决策问题 |
6.4.1 集中决策模型构建与分析 |
6.4.2 集中决策决策与收益分析 |
6.4.3 收益共享激励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国内铁路公益性运输补偿的政策建议 |
7.1 铁路公益性运输补偿目标和原则 |
7.1.1 补偿目标 |
7.1.2 补偿原则 |
7.2 铁路公益性运输补偿机制 |
7.2.1 补偿主体及对象 |
7.3.2 补偿机制内容 |
7.2.3 补偿方式 |
7.3 铁路公益性运输措施及政策建议 |
7.3.1 发达国家对铁路公益性运输补偿经验 |
7.3.2 我国铁路公益性运输措施及政策建议 |
7.4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索引 |
图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机器学习的车辆行程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智能交通研究现状 |
1.2.2 车辆行程时间的影响因素 |
1.2.3 车辆行程时间的短时预测模型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分析技术 |
2.1.1 岭回归 |
2.1.2 K近邻算法 |
2.1.3 随机森林 |
2.1.4 一般梯度提升回归树(GBM) |
2.1.5 Xgboost算法 |
2.1.6 模型融合 |
2.2 预测精度评价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预处理和探索性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清洗 |
3.2.1 车辆行程时间数据分析 |
3.2.2 每条道路的异常值数据 |
3.2.3 节假日数据分析 |
3.2.4 天气变量的统计特性概览 |
3.3 缺失值处理 |
3.4 数据格式调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辆行程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特征构建 |
4.1.1 时间特征的构建 |
4.1.2 道路信息特征构建 |
4.1.3 天气特征的构建 |
4.2 特征选择 |
4.3 岭回归分析 |
4.3.1 共线性诊断 |
4.3.2 岭回归建模 |
4.4 变量重要性分析 |
4.4.1 随机森林分析 |
4.4.2 一般梯度提升算法 |
4.4.3 Xgboost模型 |
4.5 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车辆行程时间预测 |
5.1 融合模型的权重 |
5.2 多模型融合的构建 |
5.3 机器学习模型 |
5.3.1 K-近邻算法 |
5.3.2 随机森林模型 |
5.3.3 一般梯度提升回归树 |
5.3.4 Xgboost算法 |
5.4 模型加权融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一种基于运动矢量的监控视频内容去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相关原理及技术 |
2.1 视频编解码技术 |
2.2 计算机视觉技术 |
2.3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监控视频内容去重系统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整体设计方案 |
3.3 各模块详细设计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4 监控视频内容去重系统实现方案 |
4.1 宏块预处理模块 |
4.2 帧内滤波模块 |
4.3 帧间滤波模块 |
4.4 检测结果生成模块 |
4.5 视频存储与索引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方案 |
5.3 基础功能测试 |
5.4 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面向实体选线设计的铁路线路BIM与地理环境建模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计算机辅助选线设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
1.3.2 BIM技术在铁路行业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
1.3.3 实现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系统的相关技术 |
1.3.4 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1.5.1 论文技术路线图 |
1.5.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选线系统虚拟地理环境建模平台的关键技术 |
2.1 数字化选线系统的虚拟环境工作模式选择 |
2.2 虚拟地理环境建模平台硬件系统集成技术 |
2.2.1 虚拟地理环境建模平台构成 |
2.2.2 数字地形信息采集系统 |
2.2.3 立体投影平台 |
2.2.4 交互式触控系统 |
2.3 虚拟地理环境建模平台软件实现支撑技术 |
2.3.1 多源空间信息集成技术 |
2.3.2 真实感景观生成技术 |
2.3.3 虚拟场景实时绘制技术 |
2.3.4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数字地形信息获取方法 |
3.1 引言 |
3.2 网络地理信息资源分析 |
3.2.1 高程数据 |
3.2.2 影像数据 |
3.3 Google Maps的影像瓦片下载 |
3.3.1 Google Maps的数学原理 |
3.3.2 瓦片URL地址分析 |
3.3.3 多线程下载策略 |
3.4 Google Maps瓦片与高程数据配准 |
3.4.1 快速配准算法 |
3.4.2 瓦片拼接及重投影 |
3.5 实验验证 |
3.6 小结 |
第4章 铁路数字化选线系统的虚拟地理环境建模方法 |
4.1 面向GPU的铁路带状三维地形环境建模方法 |
4.1.1 地形建模算法分析 |
4.1.2 算法设计的基本思想 |
4.1.3 基于海量离散点的大型带状数字地形建模方法 |
4.1.4 基于海量影像信息的真实感地形环境建模方法 |
4.2 三维工程地质环境建模 |
4.2.1 地质不良区域对象建模 |
4.2.2 三维数字地质体建模 |
4.3 真实感数字地物建模 |
4.3.1 地物分类方法 |
4.3.2 地物几何建模方法 |
4.3.3 真实感地物建模方法 |
4.3.4 地物与地形的融合方法 |
4.4 数字自然现象模拟 |
4.4.1 天空模拟 |
4.4.2 雨雪模拟 |
4.5 小结 |
第5章 铁路线路构造物信息建模 |
5.1 铁路线路构造物基元模型建模 |
5.1.1 基元模型数据结构组成 |
5.1.2 基元模型分类编码方法 |
5.1.3 基元模型几何建模技术 |
5.1.4 基于3DSMAX的模型渲染 |
5.1.5 基元模型处理关键技术 |
5.2 铁路线路构造物基元模型库管理系统 |
5.2.1 基元模型库层次结构 |
5.2.2 模型库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
5.3 铁路线路构造物建模 |
5.3.1 线路表面模型建模技术 |
5.3.2 面向对象的线路构造物实体-关系模型 |
5.3.3 基于基元模型库的线路构造物实体建模 |
5.4 铁路线路构造物模型与地形模型的融合 |
5.4.1 方法选择 |
5.4.2 构造物模型与地形模型的套合 |
5.4.3 铁路构造物过渡段几何建模方法 |
5.5 小结 |
第6章 RLBIM与虚拟地理环境实现技术 |
6.1 RLBIM在数字化选线系统中的实现与应用 |
6.1.1 RLBIM模型结构设计 |
6.1.2 RLBIM模型建模关键技术 |
6.1.3 RLBIM模型实现 |
6.2 基于航测信息的虚拟地理环境建模与应用 |
6.3 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的虚拟地理环境建模与应用 |
6.3.1 高程、影像数据获取 |
6.3.2 影像与高程数据的匹配 |
6.4 基于虚拟地理环境和线路基元模型的铁路实体选线技术 |
6.4.1 线路初始中心线设计 |
6.4.2 面向构造物布置的三维实体选线设计 |
6.4.3 铁路实体选线效果漫游 |
6.5 案例实验与验证 |
6.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二) 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他成果与获奖 |
(8)设计学视阈下的中国古代船舶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1.1 研究缘起 |
1.1.2 关于选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中国古代船舶的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创新点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中国古代船舶的历史考述 |
2.1 历史起源与存在环境 |
2.1.1 历史起源 |
2.1.2 存在环境 |
2.2 发展脉络与发展阶段 |
2.2.1 起源期—先秦时期 |
2.2.2 发展期—春秋战国至两晋南北朝 |
2.2.3 繁荣期—隋唐至明前期 |
2.2.4 衰落期—明后期至清朝 |
2.3 演变规律与研究分期 |
2.3.1 演变规律 |
2.3.2 研究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古代船舶的形式与工艺 |
3.1 形式构成 |
3.1.1 形式与自然法式 |
3.1.2 形式与结构营造 |
3.1.3 形式与运动机能 |
3.2 造船工艺 |
3.2.1 船体装配工艺 |
3.2.2 板料拼合方法 |
3.3 设计规范 |
3.3.1 造船图式的应用 |
3.3.2 设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古代船舶的形式与功能 |
4.1 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
4.1.1 需求决定功能 |
4.1.2 功能决定形式 |
4.2 功能设计的多元化 |
4.2.1 民用功能—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 |
4.2.2 商用功能—天下货利,舟楫居多 |
4.2.3 军事功能—诸侯争霸,行军莫如用船 |
4.3 地理环境对船舶功能的影响 |
4.3.1 溪流湖泊对船舶功能的影响 |
4.3.2 江河流域对船舶功能的影响 |
4.3.3 海洋对船舶功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古代船舶的形式与审美 |
5.1 形式美 |
5.1.1 得体合宜 |
5.1.2 对称均衡 |
5.1.3 随形弯曲 |
5.2 装饰美 |
5.2.1 装饰类型 |
5.2.2 装饰色彩 |
5.3 技术美 |
5.3.1 巧法造化 |
5.3.2 物尽其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古代船舶的形式与文化 |
6.1 独具文化特色的形式设计 |
6.1.1 形式设计是文化积淀的产物 |
6.1.2 文化对船舶形式设计的影响 |
6.2 古代船舶设计的思想渊源 |
6.2.1 古代造物思想的渊源 |
6.2.2 古代造物思想对船舶设计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图片来源及索引 |
附录二 发掘出土中国历代制造的古船及行船属具 |
附录三 中国古代船舶的历史发展演变一览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港口空间与用地优化研究综述 |
1.2.1 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研究概述 |
1.2.2 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
1.2.3 港口空间与用地研究展望 |
1.3 研究方案及方法探寻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港口与用地相关理论 |
2.1 必要概念及内涵 |
2.1.1 港口及相关概念内涵 |
2.1.2 土地利用及相关概念内涵 |
2.2 港口功能演变与布局理论 |
2.2.1 港口功能演变与代际划分 |
2.2.2 现代港口理论及发展新趋势 |
2.2.3 港口功能与用地的对应关系 |
2.3 区位理论与港口功能区位选择 |
2.3.1 区位理论的发展演变 |
2.3.2 应用区位论之港口区位研究 |
2.4 土地利用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土地利用学 |
2.4.2 土地利用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
2.4.3 土地利用优化内容及方法 |
第三章 国内外港口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 |
3.1 港口案例与基本参数比较 |
3.1.1 港口案例遴选 |
3.1.2 港口基本情况 |
3.1.3 基本技术参数比较 |
3.2 港口空间格局与组织特点 |
3.2.1 规划中的港口 |
3.2.2 港城空间关系 |
3.2.3 港口空间模型 |
3.2.4 港口空间组织规律 |
3.3 港口土地利用与用地变化 |
3.3.1 港口土地利用 |
3.3.2 港口用地变化分析 |
3.4 港口空间与用地布局特点 |
3.4.1 港口布局特点 |
3.4.2 布局特点异同分析 |
第四章 港口演化与空间组织机制 |
4.1 基于案例的港口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
4.1.1 港口演化 |
4.1.2 港口演化驱动因素 |
4.2 港口操作流程与空间组织 |
4.2.1 船舶进出港过程 |
4.2.2 客货装卸、存储、分运过程 |
4.2.3 操作单元空间组织 |
4.2.4 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 |
4.3 港口空间影响与作用机制 |
4.3.1 自然地理因素 |
4.3.2 技术进步因素 |
4.3.3 产业经济因素 |
4.3.4 城市发展因素 |
4.3.5 运营管理因素 |
第五章 港口发展新趋势与空间优化模型 |
5.1 第四代港口与用地变化 |
5.1.1 第四代港口及港口发展新趋势 |
5.1.2 第四代港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
5.1.3 第四代港口用地变化分析 |
5.2 无水港与港口用地趋势 |
5.2.1 无水港物流分析与功能层次 |
5.2.2 无水港内部功能组织 |
5.2.3 无水港对港口的反作用机制与空间重构 |
5.2.4 区域化阶段港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
5.3 港口空间组织优化模型 |
5.3.1 港口空间区域整合的网络优化模型 |
5.3.2 基于港城一体的交通网络优化模型 |
5.3.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紧凑协作优化模型 |
5.3.4 港口再生与滨水空间优化模型 |
5.4 优化模式对用地的影响与要求 |
5.4.1 港口码头用地 |
5.4.2 仓储物流用地 |
5.4.3 临港工业用地 |
5.4.4 集疏运交通用地 |
5.4.5 其他 |
第六章 天津港土地利用优化实证研究 |
6.1 天津港概况 |
6.1.1 基本情况 |
6.1.2 演变历程 |
6.1.3 规划中的港口 |
6.2 土地使用现状 |
6.2.1 现状概要 |
6.2.2 土地管理现状 |
6.2.3 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
6.3 现状用地综合效益评价 |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2 指标权重确定 |
6.3.3 评估过程 |
6.3.4 评价结论与建议 |
6.4 规划用地约束条件分析 |
6.4.1 既有规划约束评述 |
6.4.2 各港区潜力提升方向 |
6.5 天津国际化港口用地优化建议 |
6.5.1 港城空间区域整合的用地优化建议 |
6.5.2 港城一体化交通系统优化建议 |
6.5.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用地优化建议 |
6.5.4 港口再生与滨水空间优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1:中国古代航运大事简表(到公元1840年止) |
附件 2:2000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50位 |
附件 3:2013年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位 |
附件 4: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
附件 5:城乡用地分类与代码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着作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10)《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研究回顾 |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
一、 清末新政简介 |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发展教育论 |
二、 振兴实业论 |
三、 改革政治论 |
四、 传统文化论 |
五、 外交形势论 |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无奈的抉择 |
三、 冷静的纠偏 |
四、 未尽的结局 |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
一、 世界政局变化 |
二、 国内军阀混战 |
三、 各类主义纷呈 |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
一、 作者队伍概况 |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
六、 杂志内容特色 |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
二、 栏目变化分析 |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
四、 启示 |
附表十五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交通世界1999年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数据的雪崩危险性评价 ——以北疆地区为例[D]. 陈联君.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 ——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D]. 张南.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3]我国铁路公益性运输价格决策分析及补偿机制研究[D]. 宋佳益.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基于机器学习的车辆行程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D]. 刘银萍.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3)
- [5]一种基于运动矢量的监控视频内容去重技术[D]. 丁吉.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6]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6)
- [7]面向实体选线设计的铁路线路BIM与地理环境建模方法与应用[D]. 聂良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8)
- [8]设计学视阈下的中国古代船舶形式研究[D]. 李硕.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9]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D]. 张丽梅. 天津大学, 2014(08)
- [10]《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