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色外经贸发展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范小琳[1](2021)在《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跟随中国及世界变化发展的脚步,许多理论深刻影响着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云南建筑》期刊作为展示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演变发展的重要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媒体话语体现出来对建筑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观念,可以更准确把握建筑演变的趋势。本文基于《云南建筑》专业期刊的重要文本,以“在地”一词为线索,梳理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以核心文献、关键词和典型案例解析来找寻、提炼、概括出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思想演变,并总结出当代云南地域性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从“民族性、地方性”到回归真实即时的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地域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在地性”的精神性根源与存在主义哲学,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试图对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反思。
马蓓[2](2020)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积极致力于对外开放的实践推进与理论探索,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党的对外开放理论”,且自成体系并具理论与现实的重大指导意义。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对中国口岸建设产生了特殊而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口岸的形成过程是我国对外开放成长的缩影。中国口岸的建设进程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同步而行,中国口岸发展史就是我国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史,蓬勃发展的中国口岸已成为践行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理论的“排头兵”。新疆口岸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本文选择新疆与周边国家毗邻的边境陆地口岸、国际航空口岸中的一类口岸(包括15个陆路边境口岸和2个航空口岸)作为研究对象,将“新疆口岸”置于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予以深入研究,通过霍尔果斯口岸、红其拉普口岸、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口岸等重点案例的分析,探索新疆口岸的发展,旨在探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提升新疆口岸战略地位这一重大现实命题,重点论述新疆口岸区域经贸、安全、人文合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参与全球治理方面所发挥的重要而特殊的带动作用。循此基本逻辑框架,本文详述党的对外开放理论形成与发展,说明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继承而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指导对外开放实践,在新时代助力新疆口岸及其周边地区的建设。通过梳理新疆口岸发展历程,解读新疆口岸基本要素,分析新疆口岸地区发展现状,从口岸经贸、安全、人文三大功能出发,阐述口岸经贸往来之于地区经济繁荣、口岸安全防控之于区域和平稳定、口岸人文交流之于丝路沿线“民心相通”的重要角色,并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解读口岸发展与新疆发展的互促关系:从国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形成、开放型地区合作新体制深化以及经济走廊建设中节点作用出发,集中讨论新疆口岸的经贸往来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将口岸安全放在国家安全观语境中解读其内涵,深入剖析新疆反恐新常态下口岸安全的影响因素,并简要评述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体系成效,阐述新疆口岸的安全防控对保障区域稳定的意义;从跨境旅游、跨境教育、跨境医疗以及多元创新的角度,彰显口岸作为中华文化表达载体的作用,体现口岸地区通过加强人文交流拓宽我国对外开放深度与广度的战略意义,以及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形象,促进丝路沿线“民心相通”所做出的贡献;探讨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口岸发展与新疆发展如何相互促进,并展望口岸地区未来的发展路径,通过分析新疆口岸地区现行政策方针,说明口岸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党的对外开放实践反哺新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与主要挑战,为进一步提升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战略地位提出对策建言。本文从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角切入,结合新疆特殊地缘政治环境,重点探讨新疆口岸在经贸往来、安全合作、人文交流等实践中对口岸及其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的联动作用,新疆口岸在区域经济中节点作用渐显、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体系成效初显,新疆口岸人文交流日趋完善。未来,新疆口岸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中的战略地位得以提升。新时代,新疆口岸以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为方向,为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力争使新疆在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发挥“桥头堡”作用,为新时代党的对外开放理论建设提供学理依据。
邹念琴[3](2019)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泰—傣族群是滇藏缅印交角区的重要族群之一,它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与周围的族群进行交流和融合,渐次分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跨居中缅印三国,且在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群体。历史上泰—傣族群曾一度在该区域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或独立的王国,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由于中缅印王朝国家的角逐与经营,原本一体的族群逐渐向“汉化”、“缅化”和“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意义上同源异流的跨境民族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和中国的殖民入侵与统治,泰—傣族群住居区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族群关系到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族际关系表现出分化、涵化与聚合的特征。本文力图将该地区泰—傣族群纳入长时段和小尺度的地域空间进行考察,对泰—傣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探讨。全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中心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以傣—掸族群的本土文献、民间传说和史志资料为基础,对公元6世纪至18世纪间傣—掸族群在滇缅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族际关系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古代历史上中缅王朝国家和地方势力在傣—掸族群聚居区的治乱兴衰,傣—掸族群由同属中国地方势力或中央王朝控制的同源族群,逐渐分化演变为分属于中缅两国中央王朝管控下的跨境民族群体。第二,从长时段和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多方位角度入手,对阿洪姆人于13世纪从中国云南德宏地区辗转西迁至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并建立阿洪姆王国的历史进程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史实和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阿洪姆人在与周围族群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与滇缅交角区傣—掸族群渐而疏远、分异的历史大变局。第三,阐述在近代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驱动下,泰—傣族群民族意识觉醒对其族群聚合的影响;探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边界形成和外来族群强势涌入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族群渐而分化与涵化,最终形成跨居中缅印三国的跨境民族衍生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在滇藏缅印交角区联动视域下,对交角地区泰—傣族群互动关系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所积淀下的共同文化基因对当今中缅印“亲诚互惠”关系建构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因素。
林孙俊[4](2019)在《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主要类型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入境非法移民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入境非法移民的大量存在,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经济层面上,非法移民会构成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加速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被破坏,同时大量非法移民所带来的地下经济也导致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遭到冲击;政治层面上,一些敏感国家或地区如朝鲜所来的非法移民会引起大量的国际关注,甚至可能造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干预;社会层面上,非法移民限于身份困境的铤而走险会增加违法犯罪行为并扰乱社会治安,等等。国内外对治理问题的研究,往往首先致力于对问题的现象、规律、影响及形成因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致力于从中找出改进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但出于国家本位和个人本位之间的冲突,也即国家利益和人道主义之间的负相关性,在非法移民治理过程中往往陷于矛盾的困境,需要充分考虑现实情况的复杂性,进而对国家利益和人道主义的内在张力进行动态把握。从治理视角来看,目前我国非法移民主要的违法行为,可区分为“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和“非法跨国婚姻”三大类别。同时,基于难民和非法移民在法律和实际界定中的模糊性,亦可将其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国际难民方面,我国历史上曾三次大规模接纳周边国家难民,主要是由同文同种的华人华侨所组成,积累了丰富的难民接纳和治理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目前我国有一些身份存在争议的“国际难民”,如朝鲜的脱北者,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要求我国政府给与难民待遇,但我国政府拒绝承认。在这一争议的背后,反映出我国难民治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如缺乏专门法律、主管机构和认定标准等。由于这些问题,导致我国政府缺少了难民认定的主动权。非法居留方面,众多非法移民采用持有合法身份入境的方式,进入我国境内后不再按照法律要求进行登记备案。在实际中,由于我国部分城市对出租屋治理方面存在空白、一线警力涉外服务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非法就业方面,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导致部分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存在劳力不足的问题。而周边东南亚等国劳动力密集,且与我国山水相连,入境十分方便,导致近年来大量越南、缅甸等国非法移民进入我国境内非法就业。非法跨国婚姻方面,由于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导致部分农村或落后地区男性择偶困难。在这一背景下,非法跨国婚姻也愈演愈烈,且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以事实婚姻为主,多数没有依法进行婚姻登记;二是以外国女性嫁入我国为主,性别指向单一;三是族群通婚比例高,特别是边境地区的跨境民族通婚较多;四是具有明显的商品交换性质。基于对四类非法移民行为的具体研究,发现我国在非法移民治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相关法律缺乏体系化,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处罚力度也相对偏轻;管理体制方面,管理主体分散,专业化程度不够,硬件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管理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缺口,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人员方面,外语等专业化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非法移民所引发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8年3月份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将组建移民管理局,由公安部负责管理。移民管理局的主要职责中,亦包括牵头协调“三非”外国人治理和非法移民遣返工作。从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非法移民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长期发展下去将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甚至成为全民关注的重要政治主题。目前我国的非法移民问题尚不严重,但有必要未雨绸缪,加强管理。一是加快立法进程,推进《移民法》出台;二是依托移民管理局,构建统一的移民管理体制;三是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协调国际力量处置非法移民问题;四是依托部分边境地区开展移民试点工作。
杨志芳[5](2019)在《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为中心》文中认为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分布民族类别众多,全境范围内居住着含汉族在内26个民族,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多民族省份。清代及民国时期,大量产生和形成于云南地区的契约文书,承载着丰富的少数民族元素,表明契约文书已深深嵌入当时云南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清代及民国云南契约文书,记录着云南少数民族百姓从买卖、典当财物的经济交往活动,到婚丧嫁娶和分家析产的婚姻家庭活动,再到投师学艺和人口买卖的身份活动,内容涵盖少数民族百姓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它们是云南少数民族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法律实践留下的最原始真实的痕迹材料,忠实记录清代、民国时期国家法律制度与云南民间习惯法,以独立姿态与国家主流意识并行,封存着云南少数民族法制史原貌。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借助清代及民国云南契约文书,挖掘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重要组成的云南民间习惯法,辅之以国家法典律令的规定作参照对比,呈现云南民间各族百姓日常生活如何在由国家法和云南民间习惯法构成的法律制度约束牵引下展开,分析总结多元结构的法律制度如何回应和表达云南民间日常生活的核心问题,如财产、婚姻、家庭、就业等问题。最终,理解国家法和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重要组成的云南民间习惯法在云南各族百姓日常生活开展过程中的复杂互动关系,归纳总结出对当下中国法制建设具有启发意义的经验。因为契约文书记录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实践是零散的,不成系统。为了消除这一遗憾,本文在第一章对清代、民国时期云南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制结构这一宏观语境进行勾勒,希望通过这样的处理,能够将原本“零碎”的生活片段串联起来,并且能够在局部和整体之间形成一种理解和解释上的互动。本文第二章对买卖契约、典当契约、租佃契约、借贷契约记录的云南各族百姓财产交易实践进行分析,梳理呈现财产交易实践中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重要组成的云南民间习惯法,为后面挖掘发现完整的云南民间财产交易法律制度做铺垫。在本文第三章中将第二章梳理总结出的云南民间财产交易习惯法与国家法结合对照,挖掘发现由契约文书承载,产生自清代、民国云南民间财产交易实践的主要法律制度,具体包括:财产制度、田宅契约制度和财产交易中的“第三方群体”制度。它们产生于民间各族百姓的财产交易实践,同时又反作用于民间各族百姓财产交易实践;它们与国家法不完全一致,是关于财产、财产交易、财产契约的国家法在实践中被照搬或改造后的产物,是民间财产交易实践中的“活”法;它们是国家法和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重要组成的云南民间习惯法的复合体。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继续沿用相同研究思路,把国家法对婚姻家庭的规定与契约文书记录的清代、民国云南少数民族家族法律实践活动相结合对比,梳理总结出实践中的丧葬、分家、婚姻、继嗣活动真正遵循的法律制度;把国家法对手工业和商业的规定与契约文书记录的清代、民国云南民间投师学艺、入职就业、人口买卖、商业法律实践相结合对比,梳理总结出实践中真正调整规范投师学艺、入职就业、人口买卖、商业活动的法律制度。最终发现,它们是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重要组成的云南民间习惯法与国家法互相渗透、彼此借鉴之后的复合体。在结语当中,指出规范和调整清代、民国云南民间日常生活的法律制度由国家法和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重要组成的云南民间习惯法构成,当然并非两者简单相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冲突与共识并存。还对清代、民国云南日常法律生活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清代和民国时期,在云南民间日常生活中实际发挥调整与约束功能的法律制度的主体部分是同质的,都具有显着的封建法制属性,具体表现为:宗法家族色彩强烈;民事法律关系主体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契约行为依旧具有明显的“人格化”特征;封建土地所有制仍占据土地制度中的主导地位。到了民国时期,这种法律制度的非主体部分开始呈现微弱的近代化发展趋势,例如:契约自由原则在实践中得到一定体现;平等原则在法律实践中得到一定认可和落实;商事法律制度开始近代化演进。最后,将清代、民国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研究得到的有益启示总结为:第一,应当正确认识国家法的社会控制能力;第二,必须正确对待包括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内的民间习惯法;第三,现代中国法制建设应当适当吸纳包括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内的民间习惯法的合理因素。
于青[6](2018)在《边疆治理能力的帕累托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换,中国边疆的开发、建设和治理的地位被历史地凸显了出来,其意义愈显重大。政府作为边疆治理的核心主体之一,是边疆治理绩效的主要行政负责者。我国传统的边疆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主要体现为维护边疆稳定的能力及民族团结的能力。然而,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和边疆社会的转型,中国边疆地区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愈加凸显的后致型风险与一些原生型的风险相互叠加胶着,使得传统边疆政府治理出现困境。边疆问题的复合性、叠加性、跨国性和敏感性等特征,严酷地对边疆法治建设能力、边疆地区中华民族意识建构的能力以及边疆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的历史性的要求。政府在应对边疆新型风险问题上出现了困境,倒逼边疆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构及边疆政府治理绩效的提升,集中体现为对边疆政府治理体系和边疆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要求上。因此,我们通过分析和提取了影响当代边疆治理的核心能力,探讨了当代的边疆治理能力“帕累托改进”的空间,其目的是通过对当代边疆治理的核心能力和水平的改进及调整,力求在不削减传统边疆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增进一项或是多项的治理价值,渐进地推进边疆政府治理体系的构建及治理能力的提升,以期增进当代边疆治理的有效性,从而推进边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边疆民族共同富裕。本文以探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心,以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匹配边疆风险治理需求为立论基点,以边疆治理能力提升为根本目标。在借鉴古今中国边疆治理政策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全面聚焦当代边疆的问题,期望通过深入剖析和探讨边疆风险的生成逻辑以及传播路径,挖掘和提炼边疆治理的核心能力,以此寻求当代边疆治理对策。
刘承聪[7](2018)在《云南省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家政策对民族、边疆地区发展的大力关注,使得云南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其教育发展前景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成人高等教育的普教化、同质化一直倍受社会各界的质疑,导致特色化发展难以实现。本研究以成人高等教育缺乏办学特色问题为研究起点,结合终身教育理论思想基础,运用了教育功能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了将云南区域特色、民族特色、教育扶贫特色和成人高等教育本身特色融入到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过程各方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再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定性分析法,调研了云南几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发现,云南各高校面对成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已经基本具备了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的理念和思路,也积极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特色化发展对策和方案。但由于实际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还相对缓慢,导致目前云南各本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社会、自身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政策上:专业设置受到政策调整、办学条件落后,资金不足的影响、区域合作形式受限;社会方面:社会认同度低,特色建设有待加强,民族文化流失,民族教育受忽视,扶贫攻坚背景下,教育扶贫意识弱;自身方面:办学理念相似,实施效果不佳、教学管理模式落后、课程安排内容趋同、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结合理论基础提出三个方面的策略途径:首先,调整人才培养方式,确保办学理念特色,促进有效实施;创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专业竞争力,调整课程安排;建设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其次,完善社会服务内容,具体对策表现为结合民族文化,扩充民族教育;强化教育扶贫意识,关注贫困学生。最后,打造区域化发展路线,突出区域特点,打造特色专业;突破区域局限,打开合作办学格局;增加就业教育,培养区域性人才。本次研究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等的简要介绍和说明;第二部分为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界定和说明,阐述了支撑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第三部分从云南的区域特征、民族、教育扶贫和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这四个维度分析了寻求特色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四部分围绕本研究设置的研究维度展开问卷和访谈调查,调查云南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目前特色化发展的现状;第五部分根据现状分析云南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将它们划分为三个方面;第六部分是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和本研究选定的基础理论,提出了针对三个方面问题的解决策略和途径。本研究将为云南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下设的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实践活动提供新的指导依据和参考,补充丰富以往相关研究并为将来的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文本参考文献。
杨艳[8](2018)在《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独龙族世居中缅边境,分布于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人口约7000人,与缅甸北部毗邻,少数散杂居于维西、西藏察隅县等地,独龙江乡是其唯一聚居区。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和其它少数民族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致贫原因复杂,扶贫成本较高、脱贫难度也较大。作为“直过”、跨境和人口较少民族,独龙族贫困状况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是落实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帮扶政策的前沿阵地和云南省扶贫攻坚的重点,尤其“十二五”期间的“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和当前的精准扶贫成效显着,被媒体誉为“独龙江模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以后,独龙江乡修公路、建新居、通4G,迅速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巨大跨越,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的边境封闭山区,快速进入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对于封闭的小型社会而言,历史变迁的动力不仅在于生活方式,其更广泛的意义在于文化与观念。在精准扶贫和现代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之下,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性的碰撞之中,独龙族的知识构成和价值观念已然发生了变化。新旧交替中,这里的人们正在经历一个现代适应的过程,适应不良的情况通过具体社会问题和两极走向的社会分层表现了出来,这是民族贫困地区迅速推进现代化的必然。物质变迁影响认知体系,认知改变又作用于经济结果。社会与观念变迁的特殊性给独龙江乡产业发展打上了极浓厚的乡土烙印,小农式生产在当地有着特殊的生命力。产业扶贫中,村民们在基层政府的带领下,探索了一条具本土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新小农”模式。伴随观念变迁,村民们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草果种植,赋予本土元素以现代价值。基层政府以现代技术指导生产和管理,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虽然源于传统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新小农”模式在运作中还存在不足,但仍是适宜本土情况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经过“直接过渡”后六十余年的帮扶,独龙江乡的“物质贫困”已经得到了解决。但观念的发展并未完全跟上物质跨越的步伐,突出表现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不适应,文化、教育、组织建设等方面亦较薄弱,“精神贫困”还未能完全得到解决。所以,未来的精准扶贫工作中,除继续完善“新小农”模式,创新旅游扶贫思路,建立现代特色产业体系;还应引导独龙族群众增强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再生产;深化教育改革,继续加大基础和职业教育事业投入;落实素质教育与观念扶贫,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综合施策、共同发力,协调、发挥各帮扶政策的效能最大化。基于独龙族人口较少、聚居的特点,在国家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下,独龙江乡扶贫政策的构建和落实具有很大的可控性和典型性。伴随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扶农业、扶旅游、扶文化、扶智力、扶志向,定能将独龙江乡由过去的原始“秘境”,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美丽乡村,成就扶贫的“中国经验”。
时磊[9](2017)在《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中,对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设计,并植入了社会治理理论这一理念。在2015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当中也加入了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意见。社会治理的理念更着重强调“过程”、“多元”、“调和”和“互动”,改变了以往在“一元模式”的支配下,政府在应对各种社会事务时采取的“一蹴而就、一言堂”的惯性思维和行动方式。工商联这一托生于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凭借其在政治、经济、组织等方面的优势,在协助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激发商会活力,协调政府、市场、商会、民营企业之间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社会治理大格局中一个十分重要、不可缺失的成员。本文以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支撑,结合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历史分析法,挖掘出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性对策。本研究致力于进一步明晰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在地方社会治理体系中的职能作用,推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商联以及人民团体、商会组织、民营企业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有效参与社会治理,为提升西双版纳州等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质量,构建共享和共建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参考。
王振刚[10](2016)在《新世纪以来当代云南边疆问题研究述评》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境外人口非法流入、毒品走私与艾滋病蔓延、宗教渗透、跨界民族、跨国婚姻、环境保护与生态恶化、"一带一路"与周边区域安全、地缘战略等诸多涉及边疆安全、稳定及其发展的相关问题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学者们纷纷从民族学与人类学、历史学、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生态环境学、宗教学、社会学、管理学、禁毒学等多学科或跨学科视角进行研究,产生了一大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当代云南边疆研究以问题为导向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
二、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色外经贸发展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色外经贸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
1.1.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语境 |
1.1.3 云南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
1.2.1 《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限定 |
1.2.2 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的界定 |
1.2.3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现状研究 |
1.4.1 地域主义发展脉络 |
1.4.2 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脉络 |
1.4.3 《云南建筑》折射出的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
1.5.1 文本分析法 |
1.5.2 分类分析法 |
1.5.3 量化分析法 |
1.5.4 关键词分析法 |
1.5.5 图解分析法 |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建筑话语中的“在地” |
2.1 “地方概念”进入中国建筑界 |
2.2 从台湾的“在地”到地域建筑的“在地” |
2.2.1 local(地方) |
2.2.2 region(地域) |
2.2.3 in-situ(在地) |
2.2.4 地方性、地域性、在地性的异同 |
2.3 “在地”的“在”与“地” |
2.3.1 建筑师的“在”与海德格尔的“在” |
2.3.2 地方性的“地”与地域性的“地” |
2.4 “在地性”在建筑学上的界定 |
2.5 研究云南建筑的“在地性”的意义及价值 |
2.6 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 《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1 《云南建筑》概述 |
3.1.2 《云南建筑》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的重要文献 |
3.1.3 《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4 《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5 《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6 《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2 当代云南“在地性”创作的影响因素 |
3.2.1 主体创作意识因素 |
3.2.2 社会环境因素 |
3.2.3 文化环境因素 |
3.2.4 历史文脉因素 |
3.2.5 技术特征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 |
4.1 云南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期 |
4.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及建筑创作 |
4.2.1 20 世纪80 年代震荡反思时期——地域特色外在表达时期 |
4.2.2 20 世纪90 年代多元突破时期——地域特色内在表达时期 |
4.2.3 21 世纪00 年代理性创新时期——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时期 |
4.2.4 21 世纪10 年代本土话语建立时期——立足本土的地域精神追求时期 |
4.2.5 小结 |
4.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演变 |
4.3.1 CNKI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2 基于《云南建筑》的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3 基于关键词解析出的四大特征趋势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典型案例解析 |
5.1 典型作品与图解方法 |
5.1.1 图解方法理论 |
5.1.2 生成性图解和埃森曼图解方法 |
5.1.3 典型建筑选取方法和解析价值 |
5.2 20 世纪80 年代昆明旧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民族性”的图示体现 |
5.2.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2.2 建筑生成手法 |
5.2.3 工人的纪念碑——现代建筑的乡土纪念性 |
5.3 20 世纪90 年代’99 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案例解析——“地方性”的图示体现 |
5.3.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3.2 建筑生成手法 |
5.3.3 在传统的形式中追寻“现代化理想” |
5.4 21 世纪00 年代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案例解析——“地域性”的图示体现 |
5.4.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4.2 建筑生成手法 |
5.4.3 “真实”的现代建筑语言 |
5.5 21 世纪10 年代昆明新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在地性”的图示体现 |
5.5.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5.2 建筑生成手法 |
5.5.3 解构与重构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云南建筑》1982-2018 年期刊状态及刊号列表 |
附录 C:《云南建筑》1980 年以后重要文献列表 |
附录 D:《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E:《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F:《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G:《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2)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开放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新疆口岸”的研究 |
1.4 核心概念、相关理论及方法、创新点解读 |
1.4.1 核心概念 |
1.4.2 相关理论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创新点 |
注释 |
第2章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与新疆口岸发展概述 |
2.1 新疆口岸发展概述 |
2.1.1 新疆口岸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
2.1.2 新疆对外开放发展概述 |
2.1.3 新疆口岸基本要素解读 |
2.2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形成与发展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 |
2.2.2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 |
2.2.3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 |
2.2.4 江泽民、胡锦涛对外开放思想 |
2.2.5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 |
2.3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的新疆口岸建设与发展 |
2.3.1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 |
2.3.2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新疆口岸建设 |
2.3.3 新疆口岸建设完善党的对外开放理论 |
小结 |
注释 |
第3章 新疆口岸经贸往来推动全面开放新布局 |
3.1 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布局 |
3.1.1 铁路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
3.1.2 公路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
3.1.3 航空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
3.1.4 管道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
3.2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区域互利共赢 |
3.2.1 “一带一路”与周边国家战略对接 |
3.2.2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区域合作 |
3.2.3 凸显经济特区特殊地位 |
3.2.4 口岸金融改革先行先试 |
3.3 口岸助力新疆在经济走廊建设中节点作用凸显 |
3.3.1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打造能源通道 |
3.3.2 新亚欧大陆桥建设互联互通网络 |
3.3.3 中巴经济走廊助力中巴安全合作 |
小结 |
注释 |
第4章 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保障边境地区安全与稳定 |
4.1 国家安全观语境中的口岸安全内涵解读 |
4.2 新疆反恐新常态下口岸安全影响因素剖析 |
4.2.1 国际安全局势的影响因素 |
4.2.2 周边地区安全局势的影响因素 |
4.2.3 新疆长治久安的影响因素 |
4.3 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体系的形成及其成效 |
4.3.1 口岸反恐、去极端化机制 |
4.3.2 口岸助力中巴安全合作 |
4.3.3 口岸通关便利化 |
4.3.4 国家风险布控 |
4.3.5 新疆社会治理方案策辅助口岸构建安全环境 |
小结 |
注释 |
第5章 新疆口岸人文交流促进丝路沿线文明互鉴 |
5.1 新疆口岸人文交流的战略意义 |
5.1.1 口岸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5.1.2 文化自信助力边境地区文化融合 |
5.1.3 文化传播加强边境民族国家认同 |
5.2 人文交流项目促进口岸地区“民心相通” |
5.2.1 跨境旅游拓展对外开放方式 |
5.2.2 跨境教育深化对外开放内涵 |
5.2.3 跨境医疗卫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5.3 新疆口岸人文交流的创新性拓展 |
5.3.1 跨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 |
5.3.2 依托丝路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 |
5.3.3 政府主导下的国际交流文艺演出 |
小结 |
注释 |
第6章 对外开放视角下的新疆口岸及其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
6.1 口岸建设与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6.1.1 北疆口岸对地方经济持续辐射作用明显 |
6.1.2 南疆中心城市带动口岸发展 |
6.2 新疆口岸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
6.2.1 对口援疆之于新疆口岸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
6.2.2 乡村振兴之于新疆口岸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
6.3 口岸发展与新疆发展互促效应展望 |
6.3.1 政策引领边境口岸及其腹地城镇化发展 |
6.3.2 口岸核心城市拉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 |
小结 |
注释 |
第7章 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提升新疆口岸战略地位的思考 |
7.1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
7.1.1 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经贸机遇 |
7.1.2 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安全机遇 |
7.1.3 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人文机遇 |
7.2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7.2.1 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口岸面临的主要经贸挑战 |
7.2.2 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口岸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 |
7.2.3 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口岸面临的主要人文挑战 |
7.3 进一步提升新疆口岸战略地位的对策建言 |
7.3.1 以口岸经贸合作为抓手,推动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 |
7.3.2 以口岸安全防控为抓手,提高新疆与周边地区安全治理能力 |
7.3.3 以口岸人文交流为抓手,助推新疆与周边地区的“民心相通” |
小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
(一)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起源研究 |
(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迁徙流动研究 |
(三)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认识 |
三、论文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研究范畴 |
(一)时间 |
(二)空间 |
(三)泰—傣族群及族际关系研究范畴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意义 |
(一)创新点 |
(二)意义 |
第一章 公元6世纪—18世纪傣—掸族群的交错互动 |
第一节 公元6世纪—12世纪傣—掸族群的发展与交融 |
一、南诏时期傣—掸族群的迁徙流动与族际关系 |
二、部落联盟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关系 |
第二节 公元13 世纪—18 世纪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互动 |
一、元朝的经营与傣—掸族群族际关系的整合 |
二、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分化与变迁 |
第二章 公元13世纪—18世纪阿洪姆人的西迁及其在阿萨姆地区的流变 |
第一节 傣—掸族群西迁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一、阿洪姆人的西迁与阿洪姆王国的建立 |
二、阿洪姆人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第二节 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及其分化流变 |
一、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 |
二、阿洪姆人的印度化特征 |
三、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同源异流的结局走向 |
第三章 19世纪—20世纪中叶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分化、聚合与涵化 |
第一节 从“边地”到“国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跨境民族的形成 |
一、中缅边界的形成 |
二、中印东段边界 |
三、印缅边界的形成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族群分化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一、国民政府对傣族地区的经营 |
二、英国殖民者对掸族的间接统治 |
三、英国殖民者对阿洪姆人的直接统治 |
四、泰—傣族群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外来移民与泰—傣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一、近代边疆危机驱动下的云南移民与傣族的涵化 |
二、缅甸掸邦地区的移民与掸族的涵化 |
三、英属阿萨姆地区的移民与阿洪姆人的涵化 |
四、泰—傣族群与本土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第四章 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点及对中缅印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征 |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
二、民间经济往来是泰—傣族群交错互动的助推器 |
三、对抗、联合和融合并存的族际政治关系 |
四、同源异流是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主流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现代中缅印关系的启示 |
一、泰—傣族群的信仰互动是构建中缅印“和谐周边”的文化纽带 |
二、以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促进中缅印的国际合作 |
三、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中缅印关系的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主要类型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入境非法移民问题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国际移民的基本内涵和法律性质 |
(二)非法移民的概念界定 |
(三)难民的界定 |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非法移民的主要方式与特点 |
(一)“非法移民”发展和演变 |
(二)非法移民的主要方式 |
(三)非法移民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入境非法移民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
(一)扰乱市场秩序,增加经济负担 |
(二)破坏社会秩序,引发文化冲突 |
(三)破坏政治稳定,威胁国家安全 |
第四节 两大理论范式下的非法移民治理困境 |
(一)两种理论范式的冲突 |
(二)非法移民治理实践中的两张皮:对内国家利益与对外人道主义 |
(三)动态把握国家利益与人道主义的内在张力 |
第二章 我国的入境非法移民的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基本情况 |
(一)非法入境 |
(二)非法居留 |
(三)非法就业 |
第二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主要特征及产生原因 |
(一)主要特征 |
(二)产生原因 |
第三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主要族群及其社会分布 |
(一)朝鲜非法移民 |
(二)东南亚非法移民 |
(三)非洲非法移民 |
(四)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社会分布 |
第四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带来的危害与挑战 |
(一)朝鲜非法移民带来的政治冲击 |
(二)东南亚非法移民引发的跨国犯罪和破坏经济秩序 |
(三)广州地区非法移民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与破坏 |
第五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基本类型 |
第三章 我国的国际难民问题及其治理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大规模接纳难民的历史及经验 |
(一)三次大规模接纳国际难民的历史 |
(二)主要的经验 |
第二节 我国目前入境难民情况及管理现状 |
第三节 我国目前入境难民管理的症结 |
第四章 外国人非法居留及其治理现状——以广州为例 |
第一节 广州市外国人非法居留现状及原因 |
(一)人口特征及分布情况 |
(二)外国人大量聚集广州的原因 |
(三)外国人非法居留广州的因素 |
第二节 广州非法居留外国人的消极影响 |
(一)非法居留的消极影响 |
(二)广州市对非法居留外国人的治理现状 |
第三节 广州外国人非法居留的治理症结 |
(一)广州外国人非法居留管理的存在问题 |
(二)广州外国人非法居留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外国人非法就业及其治理现状——以云南为例 |
第一节 云南省外国人非法就业现状及原因 |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
(二)形成原因 |
第二节 云南省外国人非法就业的消极影响 |
(一)破坏边境管理秩序,威胁国家安全 |
(二)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干扰社会稳定 |
(三)抢占国内就业岗位,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
第三节 云南省外国人非法就业的治理症结 |
(一)治理主体单一 |
(二)治理结构分散 |
(三)治理方式单调 |
(四)治理依据不足 |
(五)治理合作不畅 |
第六章 非法跨国婚姻及其治理现状——以中缅、中越为例 |
第一节 中缅、中越跨国婚姻现状及主要特点 |
(一)未按法定程序登记结婚比例较高 |
(二)方向和性别单一性突出 |
(三)族群通婚特征显着 |
(四)边境地区和内陆地区跨国婚姻差别显着 |
第二节 中缅、中越跨国婚姻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一)中国男女比例失衡 |
(二)地理接近、交通便利、习俗相近 |
(三)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形成了较大的吸引力 |
(四)中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加大了缅甸女性的外嫁吸引力 |
第三节 中缅、中越非法跨国婚姻移民所带来的问题 |
(一)婚姻关系脆弱,家庭结构不稳定 |
(二)跨国婚姻移民面临众多制度性的生存困境 |
(三)对公共卫生安全可能产生较大的冲击 |
(四)引发跨国犯罪行为 |
第四节 中缅、中越非法跨国婚姻移民的治理症结 |
(一)治理环境复杂 |
(二)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第七章 我国的入境非法移民治理整体状况 |
第一节 我国非法移民治理的体系和实践 |
(一)宏观法律体系 |
(二)具体法律依据 |
(三)治理组织架构 |
第二节 我国非法移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法律问题 |
(二)体制方面 |
(三)管理实践方面 |
第三节 我国非法移民治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对非法移民问题的忽视 |
(二)执行力不足 |
第八章 西方国家的非法移民治理 |
第一节 欧盟的非法移民治理 |
(一)欧盟非法移民治理政策的演变 |
(二)管理行动 |
第二节 美国的非法移民治理 |
(一)美国非法移民治理政策的演变 |
(二)美国非法移民治理的措施 |
第三节 德国的非法移民治理 |
第四节 西方国家非法移民治理的主要经验借鉴 |
第九章 结语 |
第一节 探索对入境非法移民治理的新思路 |
第二节 完善非法移民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三节 构建统一的移民管理体制 |
第四节 加大非法移民治理的国际合作力度 |
第五节 依托部分边境地区开展试点工作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1)着作 |
(2)学位论文 |
(3)其他论文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1)着作 |
(2)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5)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价值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价值 |
二、概念辨析 |
(一) 关于“契约文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二) 对“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的理解 |
(三) 对法制的理解 |
三、学术回顾 |
(一) 契约文书与中国法制史研究 |
(二) 契约文书与地方法制史研究 |
(三) 契约文书与云南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 |
四、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契约文书 |
(一)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契约文书概况 |
(二)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契约文书特征 |
五、研究方法与核心观点 |
(一) 研究资料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核心观点 |
六、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及对策 |
第一章 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契约文书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清代云南社会概况(1681-1911年) |
一、政治概况 |
二、经济概况 |
三、法制概况 |
第二节 民国云南社会概况(1911-1949年) |
一、政治概况 |
二、经济概况 |
三、法制概况 |
第二章 契约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财产交易实践 |
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云南财产交易契约概况 |
一、概念界定 |
二、少数民族元素 |
三、交易财产种类 |
四、交易类型 |
五、契约形式与结构 |
第二节 买卖契约中的民间财产交易实践 |
一、契约名称与交易本质 |
二、买卖标的以田宅为主 |
三、“多变”的卖价 |
四、众多的买卖参与者 |
五、真假难辨的立契原因 |
六、买卖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
七、必不可少的违约责任 |
八、含蓄的“契约自由”精神 |
九、少数民族特殊的财产买卖实践 |
第三节 典当契约中的民间财产交易实践 |
一、契约名称与“典”“当”本质 |
二、“典当”中流转的田宅权利 |
三、典当交易的参与者 |
四、被典当的田宅 |
五、赋役负担问题 |
六、回赎与加找 |
七、少数民族特殊的财产典当实践 |
第四节 租佃契约中的民间财产交易实践 |
一、土地租佃 |
二、房屋租赁 |
三、少数民族特殊的财产租佃实践 |
第五节 借贷契约中的民间财产交易实践 |
一、债务人与债权人 |
二、借贷标的和利息 |
三、债权担保 |
四、少数民族特殊的借贷实践 |
第三章 契约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财产交易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契约文书中的财产法律制度 |
一、财产权概念 |
二、财产构成 |
三、不断分化的土地权利 |
四、财产交易主体 |
五、少数民族参与的财产交易 |
第二节 契约文书中的田宅契约法律制度 |
一、不确定的“田宅四至” |
二、必不可少的立契原因 |
三、“私契”的法律效力 |
四、契约形式所体现的“利”“义”观 |
五、“先问亲邻”与契约自由 |
第三节 契约文书中的“第三方群体”制度 |
一、“第三方群体”界定 |
二、“第三方群体”的作用机理 |
第四章 宗族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家族生活与法律制度 |
第一节 清代民国云南宗族文书概况 |
一、宗族文书的性质 |
二、宗族文书的主要种类 |
第二节 丧事账单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丧事活动与法律制度 |
一、丧事账单记录的少数民族丧葬活动 |
二、丧事账单中的家族丧葬活动法律制度 |
第三节 分家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分家析产与法律制度 |
一、分家书记录的少数民族分家析产 |
二、分家书中的分家析产法律制度 |
第四节 婚姻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婚姻与法律制度 |
一、婚姻文书记录的少数民族婚姻 |
二、婚姻文书中的婚姻法律制度 |
第五节 继嗣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收养继承与法律制度 |
一、继嗣文书记录的少数民族继嗣 |
二、继嗣文书中的继嗣法律制度 |
第五章 其他契约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日常活动与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师约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学艺就业与法律制度 |
一、师约文书记录的民间投师学艺及入职就业 |
二、师约文书中的投师学艺及入职就业法律制度 |
第二节 卖身契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人口买卖与法律制度 |
一、契约文书记录的少数民族人口买卖 |
二、契约文书中的人口买卖法律制度 |
第三节 商业企业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商业活动与法律制度 |
一、契约文书记录的民间商业活动 |
二、契约文书中的商业活动法律制度 |
结语 |
一、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的总体分析 |
二、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发展趋势 |
三、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的几点启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边疆治理能力的帕累托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三)相关研究现状总体评价 |
四、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传统边疆治理能力的回顾与反思 |
第一节 王朝国家边疆治理能力的回顾与评析 |
一、王朝国家边疆治理的行政目标 |
二、王朝国家边疆治理的行政手段 |
三、王朝国家边疆治理机制的缺陷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时期边疆治理能力的回顾与思考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边疆治理的行政责任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边疆治理的行政政策与手法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边疆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反思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之后边疆治理能力的回顾与评析 |
一、改革开放之后边疆治理的行政宗旨 |
二、改革开放之后边疆治理的主要行政决策表现 |
三、改革开放之后边疆治理能力与行政绩效的思考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与边疆治理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边疆治理风险 |
一、社会转型理论的阐释 |
二、社会转型对边疆治理能力的挑战 |
第二节 风险社会与边疆治理困境 |
一、风险社会的概述 |
二、风险社会视角下边疆治理能力的困境 |
第三节 地缘政治变迁与边疆治理难题 |
一、地缘政治涵义 |
二、地缘政治问题与边疆治理难题 |
三、“一带一路”与边疆治理的诉求 |
第三章 边疆治理能力帕累托改进之路径(上) |
第一节 边疆治理能力改进之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能力构建 |
一、国家认同: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现实困境 |
三、政府驱动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多重路径 |
第二节 边疆治理能力改进之二:民族团结能力构建 |
一、民族团结:边疆民族工作的关键 |
二、当前阻碍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 |
三、政府何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实践路径 |
第四章 边疆治理能力帕累托改进之路径(下) |
第一节 边疆治理能力改进之三:边疆法治能力构建 |
一、法治边疆:边疆治理战略的基本选择 |
二、民族事务法治缺陷与困境 |
三、依法行政:边疆治理应崇尚的模式 |
第二节 边疆治理能力改进之四:边疆跨越发展能力构建 |
一、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
二、区域二元结构固化与边疆治理的风险 |
三、边疆发展观念的转向与公共政策供给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云南省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云南区域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
二、云南民族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
三、云南教育扶贫对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发出了新挑战 |
四、云南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新需求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大学教育特色发展”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成人教育特色发展”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云南成人教育特色”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
二、成人高等教育 |
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终身教育理论 |
二、教育功能论 |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三章 云南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的区域特征要求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 |
一、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特色发展与区域经济间的联系 |
二、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特色发展与教育对象间的联系 |
三、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特色发展与地区资源间的联系 |
第二节 云南的民族特点推动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 |
一、成人高等教育注重教育平等有利于民族关系和社会和谐 |
二、成人高等教育具有民族特色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
三、成人高等教育开发民族资源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建设 |
第三节 云南的教育扶贫需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 |
一、成人高等教育针对非在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成功就业的帮助 |
二、成人高等教育针对在职学生提升能力、适应发展的帮助 |
第四节 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方式有待改革 |
一、专业设置调整的挑战 |
二、社会认同的危机 |
三、自身发展的不足 |
第四章 云南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一、办学理念 |
二、专业及课程设置 |
三、教学及管理模式 |
四、师资队伍 |
第二节 社会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
一、民族教育 |
二、教育扶贫 |
第三节 区域化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
一、区域合作 |
二、特色专业 |
第五章 云南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政策方面 |
一、专业设置受到政策调整 |
二、办学条件落后,资金不足 |
三、区域合作形式局限 |
第二节 社会方面 |
一、社会认同度低,特色建设有待加强 |
二、民族特色流失,民族教育受到忽视 |
三、扶贫攻坚背景下,教育扶贫意识弱 |
第三节 自身培养模式方面 |
一、办学理念相似,实施效果不佳 |
二、教学管理模式落后 |
三、课程设置内容趋同 |
四、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
第六章 云南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策略途径 |
第一节 调整人才培养方式 |
一、确保办学理念特色,促进有效实施 |
二、创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
三、加强专业竞争力,调整课程设置 |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
第二节 完善社会服务内容 |
一、结合民族文化,扩充民族教育 |
二、强化教育扶贫意识,关注贫困学生 |
第三节 打造区域化发展路线 |
一、突出区域特点,打造特色专业 |
二、突破区域局限,打开合作办学格局 |
三、增加就业教育,培养区域性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管理者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一)独龙族研究 |
(二)民族地区扶贫研究 |
(三)民族发展研究 |
(四)现代小农经济研究 |
三、研究旨趣与创新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三)重难点与创新 |
四、理论关照与核心概念 |
(一)运用的主要理论 |
(二)发展的概念与内容界定 |
五、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田野点选取 |
(三)田野过程 |
第一章 独龙族与独龙江乡概况 |
一、独龙族的历史与文化 |
(一)历史图景 |
(二)文化素描 |
二、独龙江乡的自然生境与沿革 |
(一)自然生境 |
(二)区位沿革 |
第二章 独龙江乡扶贫历程与社会发展 |
一、早期帮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一)“直接过渡”时期的帮扶工作 |
(二)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的帮扶工作 |
二、“十二五”时期整体式扶贫与物质生活水平的飞跃 |
(一)“整乡推进整族帮扶”政策的制定 |
(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六大工程的实施与落实 |
(三)整体式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三、精准扶贫与内生式发展的推进 |
(一)精准扶贫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
(二)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监督与保障 |
(三)落实精准扶贫中对象的精准 |
(四)精准扶贫阶段的帮扶特点 |
第三章 扶贫与现代观念发展 |
一、扶贫:现代观念形成的背景 |
(一)政府鼓励农民进入市场经济体系 |
(二)现代生活带来生产资料的商品化 |
二、市场意识:现代观念的内容 |
(一)经济要素进入知识结构 |
(二)工具主义影响价值观念 |
三、碎片化:观念转变的特点 |
(一)信息获得的碎片化 |
(二)知识构成的碎片化 |
四、不适:观念发展与物质进程不同步的结果 |
(一)观念发展不同步引起的具体社会问题 |
(二)两极走向的社会分层趋势 |
(三)出现不适是发展中的必然 |
第四章 扶贫与现代特色产业发展 |
一、独龙江乡产业扶贫的历程 |
(一)有心栽花:旅游业发展缓慢 |
(二)无心插柳:草果种植成为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 |
(三)关键:基层政府的大力扶持 |
二、独龙江乡产业发展的“新小农”模式 |
(一)“新小农”模式的概念 |
(二)“新小农”模式的特点 |
三、“新小农”模式中的本土元素 |
(一)“懒”与“闲暇” |
(二)“北京时间”与“独龙时间” |
(三)“头人”和“老县长” |
四、“新小农”模式中传统小农元素的现代价值 |
(一)传统小农社区空间结构保留了生存“安全阀” |
(二)小农“生存理性”价值取向降低了市场风险 |
(三)小农式生态逻辑保证了生产的可持续性 |
五、“新小农”模式运作中的问题 |
(一)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之难 |
(二)源于传统小农经济的不足 |
第五章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
一、扶农业:完善“新小农”模式 |
(一)培养本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二)帮助小农户扩大种植规模 |
(三)提供系统的生态农业技术支持 |
(四)加大拓宽融资渠道的力度 |
(五)面向市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
(六)全面推动特色种植品种的产业化经营 |
二、扶旅游: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创新旅游发展思路 |
(一)新思路:整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文化元素 |
(二)思路依据:“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 |
(三)整合资源推动旅游扶贫的具体对策 |
三、扶文化:推动文化再生产 |
(一)帮助群众在实践中增加本土文化认知 |
(二)培养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意识 |
(三)引导群众构建地方核心价值 |
(四)推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
四、扶智力:继续加大基础与职业教育事业投入 |
(一)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
(二)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创造就近就业条件 |
五、扶志向:落实素质教育和观念扶贫 |
(一)丰富教育形式,落实素质教育 |
(二)活用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
(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 |
六、共同发力:实现各帮扶政策的最大效能 |
(一)增强基层政府执行力,发挥政策的综合效能 |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社会扶贫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2: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3:独龙江乡《村规民约》 |
附录4:微信截图授权 |
附录5:独龙江乡巴坡村贫困户名单 |
(9)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综合评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工商联与社会治理概述 |
一、工商联概述 |
二、社会治理概述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治理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因及优势分析 |
第一节 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因 |
一、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
二、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需要 |
三、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需求 |
第二节 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 |
一、政治方面的优势 |
二、经济方面的优势 |
三、组织方面的优势 |
四、双重身份的优势 |
第三章 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发展历程 |
一、初创时期(1993 年-1995 年) |
二、发展完善(1996 年—2010 年) |
三、深化转型(2010 年—今) |
第二节 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和成效 |
一、扶持培育多元主体 |
二、引导参与社会事务 |
三、推动民间合作交流 |
四、畅通参政议政渠道 |
五、搭建维权帮扶平台 |
第四章 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
一、认知度和认同感不高 |
二、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 |
三、自身建设存在“软肋” |
第二节 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行政体制改革滞后 |
二、参与共治动力不足 |
三、目标会员发育迟缓 |
第五章 西双版纳州工商联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 |
第一节 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
一、建立与政府间的互信关系 |
二、建立政商间沟通合作渠道 |
三、建立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 |
第二节 引入“枢纽型”组织模式 |
一、确立业务主管单位的地位 |
二、建立网格化信息共享平台 |
三、给予民间商会身份政策支持 |
第三节 加强履职服务的基础 |
一、培育中国特色商会 |
二、吸引发展优质会员 |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世纪以来当代云南边疆问题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边境流动人口、“禁毒防艾”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
二、宗教安全(渗透)、跨国(境)婚姻与跨界(境)民族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
三、云南与周边区域合作发展及地缘安全战略相关问题的研究 |
四、当代云南边疆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 |
五、相关科研项目的丰硕与科研平台的增多 |
六、当代云南边疆问题研究的成就、局限及展望 |
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色外经贸发展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D]. 范小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研究[D]. 马蓓. 新疆大学, 2020(06)
- [3]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D]. 邹念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主要类型及治理研究[D]. 林孙俊.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为中心[D]. 杨志芳. 云南大学, 2019(09)
- [6]边疆治理能力的帕累托改进研究[D]. 于青.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7]云南省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D]. 刘承聪.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D]. 杨艳.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9]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参与社会治理问题研究[D]. 时磊. 云南财经大学, 2017(04)
- [10]新世纪以来当代云南边疆问题研究述评[J]. 王振刚.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