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羊八井隧道地温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翰[1](2020)在《西藏贡觉地区地下热水水文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贡觉县阿旺乡境内,地处滇藏地热带,区内构造发育、水热活动强烈,具有较好的地热地质条件。但受控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及不便利的交通条件,对该区地热研究鲜有报道,为了满足当地对地热资源的需求,需加大力度对该区地下热水的成因模式进行研究,完善地下热水成因模式概念模型,为今后的地热资源开发或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建议。本文以阿旺乡境内出露的地下热水为研究对象,在结合研究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展开野外调查,对研究区出露地下热水、地表冷水进行现场参数测试及水样品采集,并采用水文地区化学方法和同位素分析方法等,得出了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补给来源以及地热系统中热储温度、循环深度和冷水混入比例等,建立了研究区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处于扬子地块与羌塘-三江地块的结合处,金沙江缝合带西部,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构造方向主要为NNW向,在构造应力场的影响下,不同时代的地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切割作用。其中尼那贡巴-拉妥断层与断层形成逆冲推覆作用使得石炭系地层出露地表,并向南切割新近系地层,这为地下热水向上迁移提供了较好的通道条件。受地层和构造的影响,区内地下热水的温度为56.7~72.5℃,区内地表冷泉及地表水的温度为5.5~12.2℃,水化学类型自冷水补给区至热水排泄区由HCO3-Ca型和HCO3-Mg·Ca型演变为HCO3-Na型。研究区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发生了轻微的氧漂移现象,补给高程介于4600~4900m之间,滞留时间在33034a~39045a之间;锶同位素特征表明地下热水的热储为碳酸盐岩层和硅铝酸盐地层;利用地球化学温标计算出的浅部热储和深部热储的温度分别为110.3~118.8℃和深部热170.7~177.9℃,估算出研究区地下热水循环深度约为4500~5300m。采用硅焓方程法和硅焓图解法得出的冷水混入比例在59.6%~70.3%之间。综上分析了研究区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建立了地下热水成因模式概念模型,为研究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刘洋[2](2020)在《高海拔寒区隧道仰拱保温材料与结构研究》文中提出高海拔寒区隧道排水结构设置困难且局限性较大,隧道防排水结构和保温措施的设置仍是目前被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进步,新材料的应用和新结构的研究将是排水保温设计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针对高海拔寒区隧道仰拱保温材料和结构形式进行研究,从新材料、新工艺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仰拱充填泡沫混凝土的可行性分析,研制了高性能泡沫混凝土,提出了采用新材料的寒区隧道仰拱保温结构和保温布设方案。结合寒区隧道仰拱填充施工要求以及泡沫混凝土的基本特性,进行仰拱充填泡沫混凝土材料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材料变形、施工工艺、强度等要素分析。通过配合比设计研制了高强度的泡沫混凝土,得到了研制泡沫混凝土的强度特征,给出了低温低压下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干密度的关系函数,并对不同大气压下混凝土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顺应高海拔高寒地区气候特点,进行冻融循环实验,分析得到了不同干密度的泡沫混凝土的冻融循环劣化特征。利用自研的导热系数测试装置测定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得到了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随干密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体现了研制的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作为仰拱填充材料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隧道围岩温度场控制微分方程为基础,建立了隧道仰拱、混凝土填充层和下部围岩温度场的计算模型。实例分析表明仰拱保温结构中泡沫混凝土填充层起到了明显的防冻保温作用。最后,基于混凝土试验及隧道围岩热传递理论计算结果,给出隧道仰拱保温结构及排水结构埋设方案,借助于有限元计算软件分析了排水结构不同方案设置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仰拱保温结构及排水结构布设方案满足保温防冻的要求,减小了中心排水沟的埋深,降低了施工风险,推动了排水保温设计中新材料、新结构的发展。
彭琪[3](2020)在《拉月隧道温泉成因机制及地温场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进藏“天路”。拟建拉月隧道是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的重要组成之一,该隧道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北部区域,靠近于着名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加之该区域属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热带,其地质构造与地热条件极为复杂。据现场调查,区内水热活动较活跃,在隧道进口端及沿线东南侧的河流两岸均有温泉出露,其水温介于18.5~91.5℃之间。此外,研究区测温钻孔特征也进一步揭示该区域属于地热异常区。因此,极有必要对隧道区域地下热水成因、隧道穿越段地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隧道工程热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本文首先以拉月隧道区内出露的温泉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地热地质背景,分析其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并对各温泉的受控因素及形成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然后再以隧道穿越段岩体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纵断面二维地温场数值模型,模拟隧道沿线地温分布特征,并对拉月隧道各段岩温进行预测。得出如下结论:(1)拉月曲北岸的拉月温泉与排龙温泉主要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控制,迫龙藏布北岸的长青沸泉主要受通麦—通灯断裂控制,易贡藏布附近的甲中温泉和拍拍温泉主要受控于嘉黎—易贡藏布断裂。(2)研究区各温泉的氢氧同位素(δD—δ18O)特征表明,大气降水与冰雪融水为温泉的主要补给水源,其补给高程在4300~4600 m范围内,经硅—焓混合模型分析得知各温泉在上升运移途中存在浅层地下冷水混入,因此计算的补给区高程可能要比实际低。(3)利用SiO2地热温标和多矿物平衡图估算各泉点热储层温度,并采用地温梯度法估算其循环深度。其中拉月温泉热储温度在116.88~142.94℃范围内,其循环深度约4800 m;排龙温泉热储温度在131.92~156.35℃之间,其循环深度在5300 m左右;长青沸泉热储温度在150.61~162.29℃之间,其循环深度约为5500 m;甲中温泉热储温度在94.58~122.75℃范围内,其循环深度在4100 m左右;拍拍温泉热储温度在122.60~148.06℃之间,其循环深度约为5000 m。(4)研究区温泉演化模式:以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山过程所伴随的一系列活动产生的热量为综合热源,周围山区大气降水及冰雪融水沿断裂破碎带向深部运移,汲取深部热源热量形成高温热水,而后因受深部环境中温度、压力等条件影响,使其沿构造薄弱带(断裂、裂隙密集带)向上运移,在河流沟谷附近出露成泉。不同出露位置的温泉,其运移通道性质有所差异,由于围岩性质、水—岩作用程度、浅层地下水混入程度等方面差异,使得区内出露的各温泉点温度和水化学特征各不相同。(5)隧道纵断面地温场数值模型表明,拟建拉月隧道在部分段落存在热害问题,其可能遭遇热害的热源主要受控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模型预测隧道沿线岩温在10.44~81.93℃之间,其中Ⅴ级严重热害段占隧道全长的42%,Ⅳ级较严重热害段占隧道全长的7%,Ⅲ级中等热害段占隧道全长的19%,Ⅱ级轻微热害段占隧道全长的16%,Ⅰ级无热害段占隧道全长的16%。
陈翠娟[4](2019)在《西藏拉孜县锡钦地热物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选取西藏拉孜县锡钦地热田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等已有成果,系统分析锡钦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的地质调查,采集地热流体并进行水化学分析及同位素分析等,结合地球物理勘探资料、施工探采测井资料、抽水试验与动态监测数据等已有综合勘查技术成果,查明锡钦地区地热资源的分布、补给、径流和排泄等特征,研究分析地热水的“储”、“盖”、“通”、“源”,探讨其成因模式。综合评价研究区的地热资源储量和地热流体质量,为科学合理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依据。锡钦地热显示区构造上位于申扎—谢通门南北向活动构造带的南延部分,是区内新构造活动的典型代表。它是由一系列活动断层、带状断陷盆地(断陷带)和断块山地(隆起带)及与之相伴产出的水热(温泉)、地震活动组成的,对热储形态具有决定性控制作用。该区位于萨迦冲曲河谷地带,分布有大面积第四系河流冲积层。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构造活动强烈,岩石裂隙发育,大气降水易入渗并径流,是继那曲—尼木地热带之后发现的又一个极具开发利用潜力的地热带。显示区内高温地下热水主要为HCO3-Na·Ca水,通过对显示区SiO2地球化学温标计算平均热储温度范围为66.3~96.6℃,为中低温地热显示区。地下热水中可能有不同比例的冷水混入,热水PH值介于7.08~7.39之间,属于中性、淡水HCO3-Na·Ca型热水。SiO2、F、Sr与Cl大体上存在负相关关系可能显示不同程度的冷水的混入。根据大气降水中δD和δ18O值,主要用于分析热水的补给来源于当地的大气降水,温度较低时地下水的水-岩同位素交换反应速度是极其缓慢的,发生轻微的18O漂移。进一步估算补给区的高程为4100~4608m,补给区的平均温度为8.7℃。与其他西藏着名地热田比较分析锡钦温泉属于中低温地热系统,同时采用不同地热温标计算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区SiO2、Na/K、K/Mg与1000/T关系图解可以看出,地下热水落在Na/K平衡线的下方,表明地下热水受到比例不等的冷水混入的影响,水-岩反应未达到完全平衡。因此综合考虑采用石英二氧化硅温标法估算热储温度为96.6℃。锡钦地热流体的热源、水源、热储层及运移通道分析,锡钦温泉的热源可能来源于西北侧地壳深部的已冷凝定位的岩浆熔体,以热田西北侧基岩山地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为补给,主要沿深部近EW向大断裂F1,是区域上的构造带裂隙入渗地下,沿断层径流,经深循环下渗流至基底热源加热,热水在静水压力和热对流的综合作用转为向上运动。然后沿次一级的NNW向断裂破碎带F2控热构造通道升流形成热储层,F2断层既是地下水深部径流的通道,同时又是中深层的热储层。受到F4逆断层的顶托在河谷南侧山前一带,同时热水在升流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冷水掺混及地下发生水岩反应,改变地下最初热水离子化学成分,最后以温泉的形式出露地表。
张洪伟[5](2019)在《裂隙岩体剪切—渗流—传热特性及断层地热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高温地热资源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可通过建造增强型地热系统进行开发利用。建造该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水力剪切增透,即通过注水诱发地热储层中的裂隙剪切滑动,增大裂隙张开度,提高热储渗透性。因此,需要研究裂隙岩体水力剪切滑移机制、剪切-渗流-传热特性等问题。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探究、建立模型和数值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多因素影响下的裂隙岩体剪切滑移机制及判别准则;开展了实时高温下花岗岩单轴抗压实验和实时高温下花岗岩裂隙直剪实验,得到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及碎屑粒径分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高温下裂隙岩体剪切滑移的力学及变形特性;为表征岩体剪切行为,提出了剪切过程中裂隙表面粗糙度退化原理,建立了裂隙岩体剪切本构模型及剪切-渗流模型,模拟了单裂隙岩体和裂隙网络岩体的剪切-渗流-传热特性,揭示了裂隙岩体在剪切过程中渗流场和温度场的演化规律;最后,基于羊八井地热田地质条件,建立了断层地热开发系统模型,并进行了生产分析,为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莫尔-库伦破坏准则,提出了裂隙表面粗糙度、倾角、注水压力、地应力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裂隙岩体剪切破坏准则。利用该准则,开展了裂隙网络水力剪切滑移特征分析,揭示了多因素影响下的裂隙岩体水力剪切滑移作用机理。主要成果:1)水力剪切的发生具有阶段性和突发性。在裂隙网络中,随着注水压力的增加,发生水力剪切的裂隙数量开始基本不变,然后急剧增加。2)裂隙发生水力剪切具有侧压系数依赖性;热储越深越有利于水力剪切技术的实施。3)表面粗糙度和裂隙倾角对裂隙水力剪切具有重要影响,增加注水压力并不能促使倾角较小的裂隙发生剪切破坏。(2)开展了实时高温下花岗岩单轴压缩实验和粒径分级实验,揭示了温度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破坏模式和粒径分级的影响。主要成果:1)温度的升高会弱化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2)高温加剧了岩石的破碎程度。随着温度的增高,中粒碎屑整体呈现降低趋势,细粒和微粒碎屑呈现增加趋势。3)岩体的高温环境会提高水力剪切刺激效果和增强热储渗透性:一方面,温度的升高弱化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降低了水力剪切刺激的注水压力;另一方面,高温使岩石破碎程度加剧,内部裂隙增多,与地热流体接触面积增大。(3)研制了高温下裂隙岩体直剪试验系统,研究了裂隙表面粗糙度、法向应力、温度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裂隙岩体在剪切过程中的力学及变形特性,揭示了剪切过程中温度和粗糙度对裂隙岩体剪应力和法向位移的影响机理。主要成果:1)高温裂隙花岗岩在剪切过程中,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应力调整阶段、应力上升阶段、峰值阶段和峰后阶段。法向位移随剪切位移的增加可分为三个阶段:位移调整阶段、位移增高阶段和稳定阶段。2)随着粗糙度的增加,剪切强度逐渐增加,最大法向位移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增加,剪切强度稍有降低,最大法向位移逐渐减小。3)高温下裂隙岩体剪切破坏机制体现在三个方面:咬合断裂、摩擦碾压和凹凸体相互填充。4)水力剪切过程中,由于凹凸体咬合产生应力集中,会在原有裂隙周围产生新的拉裂隙,增加了储层有效热交换面积。(4)为表征岩体剪切行为,提出了裂隙面粗糙度退化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粗糙度退化和峰后加速退化模型,进一步建立了裂隙岩体剪切本构模型和剪切-渗流模型。以剪切过程中引起的裂隙开度变化为桥梁,在热流固耦合方程框架下建立了的裂隙岩体剪切-渗流-传热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5)采用所提出的裂隙岩体剪切-渗流-传热模型,开展了单裂隙及裂隙网络的渗流-传热数值试验,揭示了裂隙岩体在剪切过程中的渗流特性和温度场演化规律。主要成果:1)基岩温度降低带分布形态与裂隙形态一致。2)水力剪切提高了裂隙渗透性,但加速降低了裂隙周围温度;实际热量提取过程中,对粗糙裂隙进行水力剪切增透效果会更好。3)水力剪切完成以后,影响提取热量的主控因素由出水口流量向出水口温度转移。4)地热生产中,“颈缩”现象制约了热量提取效率,应尽量防止“颈缩”路径的产生,尽可能形成均匀分布的裂隙网络。(6)根据羊八井地质条件,建立了断层型地热开发利用模型,对单井和多井生产进行了分析。主要成果:1)断层地热系统热储良好,具有可行性。断层近水平剪切带区域的温度为350℃450℃之间,距离岩浆囊5001000 m,该地段可视为连通的裂隙网络,形成多重U型回路,持续生产。2)出水口温度与注水速率、生产方式相关。由于远距离生产井下渗流路径长,较近距离生产在热量提取上有一定的优势。3)多井生产时,背压差大小对远距离生产井影响较大,对于近距离生产井影响较小。远距离生产井背压不宜高于近距离生产井背压,主要原因是背压高会产生低流量,使得生产井之间的不平衡进一步增加。4)保守估计,投资约3.0亿元,在羊八井地热田可建造一座30 MW的断层型地热示范工程,年发电量2.6×108 kW·h。5)深部地热规模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地热系统裂隙网络的单一性,开采出的热量是极其有限的。在实际生产中,应综合采用以下技术策略:出水井井筒做好保温、封堵最短渗流路径、适当的背压生产、均布生产系统防止地温失衡、辅以水力压裂技术丰富裂隙网络。该论文有图106幅,表10个,参考文献207篇。
宋涛,刁谦,真允庆[6](2018)在《青藏高原地热资源与地幔柱构造的关系——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导致岩浆上侵成为浅部热源》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丰产高温地热资源己闻名于世。1977年,中国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建设了24兆瓦中高温地热发电站。经多年地质调研,证实拉萨地体是一条巨型构造-岩浆带,自西向东为:西部构造结—SN向平行的"裂谷"群(含羊八井地热田)—南迦巴瓦构造结—柬延至走滑逃逸构造的腾冲地体(腾冲高温地热田),组成了复杂地质背景构造格局,并分布有剧烈的中、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其成因是与印度板片撕裂、分段碰撞俯冲和地幔热柱上隆构造密切相关。羊八井地热田与新生代侵入岩有关,腾冲地热田与新生代火山岩有关,两者具有时空关联,均属新生代高温地热田。据地震层析资料,以及拉萨附近蛇绿岩型铬铁矿中发现金刚石和高温柯石英,足以阐明区内的矿产和两个高温地热田均属地幔热柱活动的产物,据此热源可能是来自深部的地幔楔,但在热流运移过程中,地壳熔融参与成分两地有所差异,这可从氦和锶同位素数据获得佐证。
姚显春,李宁,余春海,郭宇[7](2018)在《新疆公格尔高温引水隧洞围岩温度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高岩温引水隧洞的温度场分布规律,本文依托新疆公格尔引水隧洞高岩温洞段,设置围岩温度监测试验洞,利用自研发的围岩温度监测仪,测试了试验洞在施工期、过水运行期及模拟检修期的围岩温度,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隧道围岩温度分布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引水隧洞高温段,离隧洞中心一定距离,围岩温度趋于稳定,随着围岩深度加深,此温度值不再发生变化。自围岩深部开始,靠近洞壁,岩体温度值按指数递减。隧洞开挖扰动对于岩体温度场的影响半径约为2倍的开挖洞径。在隧洞施工开挖完成后,围岩温度不会因为开挖的结束而变小,反而会由于隧洞支护结构(喷层、衬砌)施做的封闭,温度会进一步上升。对于新疆公格尔引水隧洞高温段围岩温度,进水前后,围岩温度差可按40℃计算,在排水后检修期围岩深浅部温度差可按25℃计算。
周敖日格勒[8](2017)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矿床剥露历史的构造热年代学约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浆弧隆升与剥露不仅控制了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时空分布,而且影响了矿床的保存与资源潜力。冈底斯岩浆弧为巨型多金属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是该成矿带最典型的矿床类型。但该类矿床在冈底斯地区空间与时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大型斑岩型矿床在冈底斯弧东段发育,而中、西段较少,但目前对这种差异分布规律的机制存在不同认识,是冈底斯成矿带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冈底斯岩浆弧中、西段与东段具有相似的地质背景,暗示成矿后的埋藏、隆升与剥露可能对该地区矿床分布特征具有控制作用。本文通过对冈底斯岩浆弧中、西段雄村、吉如和朱诺矿床和东段驱龙、冲江和厅宫矿床热年代学研究,分析了典型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和剥露历史,探讨了冈底斯岩浆弧剥露差异性及其与矿床时空分布的关系。热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驱龙斑岩型Cu-Mo矿床在12.6~10.0Ma之间发生了快速剥露作用,至今剥露量约1.7~2.9km;冲江斑岩型Cu-(Au-Mo)矿床成矿深度约2.0~2.5km,矿区自8Ma开始遭受剥露;厅宫斑岩型Cu-Mo矿床侵位深度大于2km,8.5~7.0Ma的快速剥露作用使矿区剥露到地表;吉如斑岩型Cu-Mo矿床中新世成矿深度非常浅(<1km),而矿区保存了始新世斑岩矿体,指示始新世至中新世净剥露量小;雄村斑岩型Cu-Au矿床经历了22~18和15~8Ma两期快速剥露作用,总剥露量达7.5~8.5km;朱诺斑岩型Cu-Mo-Au矿床成矿深度也<1km,而始新世石英斑岩结构特征指示矿区始新世至中新世净剥露量小,即矿区始新世以来总剥露量不大。结合前人数据,发现东冈底斯成矿带北亚带自始新世后剥露量一般小于2km,中冈底斯北带可达4km;然而,除了中冈底斯南带北部和东冈底斯南带拉萨-泽当地区剥露较小(<3km)外,冈底斯成矿带南亚带渐-中新世以来剥露量达6~8km。冈底斯带矿床和剥露的时空分布特征显示,古-始新世矿床分布与冈底斯北带低剥露量带一致;中新世矿床分布与冈底斯南带高剥露量带一致;渐新世矿床分布与冈底斯南带拉萨-泽当地区较低剥露量带一致,指示冈底斯成矿带不同时代矿床呈带状分布受剥露作用控制。根据区域上剥露差异,本文认为古-始新世矿床在冈底斯北亚带具有找矿潜力,中新世矿床在中冈底斯南带北部和东冈底斯南带拉萨-泽当地区具有资源潜力,而渐新世矿床最有利找矿区域也是东冈底斯南带拉萨-泽当地区。前新生代矿床受后期火山岩埋藏,因此在冈底斯南带强剥露区找矿潜力较大。
孙三祥,张云霞,雷鹏帅,余南阳,李炎[9](2015)在《内燃机车牵引条件下高海拔单线铁路隧道的自然通风界限》文中研究说明对内燃机车牵引条件下海拔3 000m以上、长度大于3km的山谷型老关角隧道和河谷型羊八井Ⅰ号隧道内正常运营期间的CO和NOx(换算成NO2)浓度及风速进行现场监测,并基于理论分析和一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内燃机车牵引条件下高海拔单线铁路隧道内的污染物扩散系数及自然通风界限。结果表明:内燃机车牵引条件下高海拔单线铁路隧道内的CO和NOx扩散系数与风速呈二次抛物线关系,且高海拔单线铁路隧道内的CO和NOx扩散系数远大于平原地区,采用瞬时点源一维扩散模型可以合理描述高海拔单线铁路隧道内污染物的扩散规律;对于长度在4km以下的高海拔单线铁路隧道,当内燃机车行驶速度超过48km·h-1、自然风速为1.52.0m·s-1时,可实现隧道内的自然通风。
周安荔[10](2015)在《地热隧道对拉日铁路选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拉日铁路高地热分布特征、地热形成原因、高温隧道热害对工程的影响分析,利用地热研究理论,建立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隧道地温场进行模拟分析,揭示隧址区地热分布规律,提出可供线路通过的地温异常区相对低温通道,并以拉日铁路吉沃西嘎隧道高地热预测和线路方案选择为例予以说明。总结高海拔地热地区选线思路及原则,为类似地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
二、羊八井隧道地温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羊八井隧道地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贡觉地区地下热水水文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热水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地下热水成因研究现状 |
1.2.3 西藏地区地下热水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3.1 含水岩组及富水性特征 |
2.3.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4 研究区地热背景 |
2.4.1 曲登温泉出露特征 |
2.4.2 阿旺温泉出露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及水化学测试 |
3.2 水化学类型 |
3.3 常量组分特征 |
3.4 微量组分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热水的环境同位素特征 |
4.1 样品采集及环境同位素测试 |
4.2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2.1 补给来源 |
4.2.2 补给高程 |
4.3 碳同位素特征 |
4.3.1 ~(13)C同位素特征 |
4.3.2 ~(14)C同位素特征 |
4.4 锶同位素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热水成因研究 |
5.1 热储特征 |
5.1.1 水岩平衡状态分析 |
5.1.2 地下热水混合模型 |
5.1.3 热储温度 |
5.1.4 循环深度 |
5.1.5 热储层位 |
5.2 热源和水源特征 |
5.2.1 热源 |
5.2.2 水源 |
5.3 盖层特征 |
5.4 通道特征 |
5.5 西藏贡觉地区地下热水成因模式 |
5.6 工程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高海拔寒区隧道仰拱保温材料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海拔寒区隧道冻害研究现状 |
1.2.2 高海拔寒区隧道防排水结构保温研究现状 |
1.2.3 泡沫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以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仰拱充填泡沫混凝土可行性分析和强度特征研究 |
2.1 概述 |
2.2 高海拔寒区隧道仰拱充填泡沫混凝土可行性分析 |
2.2.1 排水结构保温优化的必要性 |
2.2.2 仰拱充填泡沫混凝土保温技术的先进性和适应性 |
2.2.3 仰拱充填泡沫混凝土的可行性要素分析 |
2.3 泡沫混凝土的强度特征研究 |
2.3.1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设备 |
2.3.2 配合比设计 |
2.3.3 混凝土试件制备工艺及养护方式 |
2.3.4 泡沫混凝土强度特征测试方法 |
2.4 混凝土抗压试验结果分析 |
2.4.1 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特征 |
2.4.2 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特征 |
2.4.3 混凝土抗压强度特征差异性分析 |
2.5 混凝土抗折试验结果分析 |
2.5.1 泡沫混凝土抗折强度特征 |
2.5.2 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特征 |
2.5.3 混凝土抗折强度特征差异性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泡沫混凝土抗冻与保温性能研究 |
3.1 试验材料及配合比 |
3.2 试验方案 |
3.2.1 冻融循环强度劣化试验 |
3.2.2 导热系数测试 |
3.3 冻融循环劣化特征及导热系数研究 |
3.3.1 冻融循环劣化特征试验分析 |
3.3.2 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海拔寒区隧道仰拱及下部围岩热传递理论 |
4.1 热传递的基本理论 |
4.1.1 导热基本物理量 |
4.1.2 传热的基本形式 |
4.1.3 地壳温度场 |
4.2 隧道下部围岩导热控制微分方程 |
4.2.1 围岩体温度场控制微分方程 |
4.2.2 单值性条件 |
4.2.3 隧道仰拱及下部围岩温度场的计算模型 |
4.2.4 仰拱及围岩有限差分方程 |
4.3 实例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高海拔寒区隧道仰拱保温结构数值分析 |
5.1 隧道仰拱保温结构研究 |
5.1.1 温度场分析的计算软件 |
5.1.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1.3 确定边界条件和温度荷载 |
5.1.4 建立计算模型 |
5.1.5 新型仰拱保温结构方案设计 |
5.1.6 隧道温度场数值结果及分析 |
5.2 排水设施布置方案 |
5.2.1 仰拱充填普通混凝土 |
5.2.2 仰拱充填泡沫混凝土 |
5.3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拉月隧道温泉成因机制及地温场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化学及同位素方法 |
1.2.2 深埋长隧道地热问题 |
1.2.3 地温场数值模拟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3.1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 |
2.4 研究区地热特征 |
2.4.1 地热地质背景 |
2.4.2 温泉出露及分布特征 |
第3章 研究区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1 水样采集 |
3.2 水化学特征 |
3.2.1 常见组分分析 |
3.2.2 特征组分分析 |
3.2.3 元素比例特征分析 |
3.2.4 水化学类型特征分析 |
3.3 同位素特征 |
3.3.1 补给水源 |
3.3.2 补给区高程 |
3.4 冷热水混合作用 |
3.4.1 硅—焓方程法 |
3.4.2 硅—焓图解法 |
3.4.3 结果分析 |
第4章 研究区温泉成因分析 |
4.1 热源及水源分析 |
4.2 热储温度 |
4.3 循环深度 |
4.4 温泉成因模式 |
第5章 拉月隧道地温场数值模拟 |
5.1 地温场基本概念 |
5.2 热分析基本原理 |
5.2.1 传热的基本方式 |
5.2.2 热传导数学模型 |
5.3 地温场数值模型 |
5.3.1 建立地质模型 |
5.3.2 边界设定及参数取值 |
5.3.3 地温场数值模拟 |
5.3.4 模型校验 |
5.3.5 计算结果 |
5.4 高温对隧道工程影响分析 |
5.4.1 隧道高温热害分级 |
5.4.2 高温热害对隧道建设的影响 |
5.4.3 隧道高温热害处理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西藏拉孜县锡钦地热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锡钦地热显示区研究程度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地层 |
2.2.3 构造 |
2.2.4 岩浆岩 |
第三章 研究区地热地质特征 |
3.1 研究区地质条件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2 热储特征及其埋藏条件 |
3.3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 |
第四章 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 锡钦温泉分布特征 |
4.2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样品采集与化验分析 |
4.2.2 温泉水常量组分特征 |
4.2.3 温泉水微量组分特征 |
4.2.4 冷热水的化学类型及组分特征 |
4.2.5 温泉Q1各离子时间轴上的组分特征 |
4.2.6 地热流体组分与其他地热田对比分析 |
4.3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 |
4.3.1 氢氧同位素分析 |
4.3.2 氚同位素分析 |
4.4 热储温度估算 |
4.4.1 二氧化硅地热温标 |
4.4.2 阳离子地热温标 |
4.4.3 地热温标的估算 |
4.5 地下热水循环深度估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热流体物源分析及成因探讨 |
5.1 地热流体热源分析 |
5.2 地热流体水源分析 |
5.3 地热资源热储分析 |
5.4 地热流体运移通道分析 |
5.5 地热田的成因模式 |
第六章 地热资源初步评价 |
6.1 天然释热量估算 |
6.1.1 流体溢出携带热量 |
6.1.2 地面散热 |
6.2 积存热量估算 |
6.3 地热流体质量评价 |
6.3.1 理疗热矿水评价 |
6.3.2 饮用天然矿泉水评价 |
6.3.3 渔业水质评价 |
6.3.4 农田灌溉水质评价 |
6.3.5 地热水的腐蚀、结垢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裂隙岩体剪切—渗流—传热特性及断层地热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裂隙岩体剪切滑移机制 |
2.1 裂隙岩体剪切滑移判别准则 |
2.2 基于Monte-Carlo法的裂隙网络生成 |
2.3 裂隙网络岩体剪切滑移机制及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实时高温下花岗岩物理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
3.1 试样制备及实验方法 |
3.2 高温下花岗岩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 |
3.3 破坏模式及粒径分级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温裂隙岩体直剪实验研究 |
4.1 试样选取及制备 |
4.2 试验系统和实验方法 |
4.3 常温下完整花岗岩剪切特性 |
4.4 温度和粗糙度对花岗岩裂隙剪应力和法向位移的影响 |
4.5 热力耦合下裂隙岩体剪切曲线基本形态及破坏机制 |
4.6 热力耦合下裂隙岩体剪切破坏特征 |
4.7 本章小结 |
5 裂隙岩体剪切-渗流-传热模型 |
5.1 裂隙面摩擦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5.2 基于粗糙度退化的裂隙剪切本构模型 |
5.3 基于粗糙度退化的裂隙剪切渗流模型 |
5.4 基于粗糙度退化的剪切本构模型参数分析 |
5.5 裂隙岩体剪切-渗流-传热模型及其特点 |
5.6 本章小结 |
6 裂隙岩体剪切-渗流-传热模拟研究 |
6.1 热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 |
6.2 单裂隙渗流传热分析 |
6.3 剪切作用下单裂隙岩体渗流传热分析 |
6.4 剪切作用下裂隙网络渗流传热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断层地热开发系统及生产分析 |
7.1 羊八井地质概况 |
7.2 F-EGS生产系统模型及渗流-传热稳态转非稳态求解策略 |
7.3 F-EGS地热生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青藏高原地热资源与地幔柱构造的关系——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导致岩浆上侵成为浅部热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展望 |
二、藏南羊八井和云南腾冲地热田与地幔柱构造 |
(一) 藏南羊八井地热田 |
(二) 云南腾冲干热岩地热田 |
(三) 羊八井和腾冲地热田与地幔柱构造 |
三、关于青藏高原地热资源成因问题的讨论 |
(一) 岩石的生热率对地热的贡献 |
(二) 岩石生热率与地震波速关系的地质意义 |
(三) 岩石圈热结构的动力学意义 |
(四) 地质构造背景-区域构造演化是控制地热的重要因素 |
四、结束语 |
(7)新疆公格尔高温引水隧洞围岩温度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背景与试验方案 |
1.1 工程背景 |
1.2 试验方案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开挖及空置期测试结果 |
2.2 试验洞衬砌施工期测试结果 |
2.3 试验洞进水运行期及检修期测试结果 |
3 结论 |
(8)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矿床剥露历史的构造热年代学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斑岩铜矿研究现状 |
1.2.1 矿床的定义,分类,构造背景和时空分布 |
1.2.2 岩浆性质、起源、运移过程 |
1.3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研究现状 |
1.3.1 冈底斯成矿带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
1.3.2 冈底斯成矿带隆升与剥露作用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工作情况及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 |
2.2 拉萨地体 |
2.3 日喀则弧前盆地 |
2.4 山前磨拉石带 |
2.5 主要断裂构造 |
第3章 矿床地质 |
3.1 冈底斯东段驱龙斑岩型Cu-Mo矿床 |
3.2 冈底斯东段冲江斑岩型Cu(-Au-Mo)矿床 |
3.3 冈底斯东段厅宫斑岩型Cu-Mo矿床 |
3.4 冈底斯中段吉如斑岩型Cu-Mo矿床 |
3.5 冈底斯中段雄村斑岩型Cu-Au矿床 |
3.6 冈底斯西段朱诺斑岩型Cu-Mo-Au矿床 |
第4章 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和剥露历史 |
4.1 年代学和热年代学样品采集情况及测试结果 |
4.1.1 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 |
4.1.2 裂变径迹年龄 |
4.1.3 锆石U-Th/He年龄 |
4.1.4 磷灰石U-Th/He年龄 |
4.2 驱龙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和剥露历史 |
4.3 冲江矿床剥露历史 |
4.4 厅宫矿床剥露历史 |
4.5 吉如矿床剥露历史 |
4.6 雄村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和剥露历史 |
4.7 朱诺矿床剥露历史 |
4.8 冈底斯东段和中、西段成矿深度和剥露历史差异 |
第5章 冈底斯成矿带剥露历史 |
5.1 冈底斯成矿带剥露历史 |
5.1.1 谢通门剖面 |
5.1.2 日喀则-南木林剖面 |
5.1.3 尼木剖面 |
5.1.4 曲水-羊八井剖面 |
5.1.5 桑耶-拉萨剖面 |
5.1.6 泽当-门巴剖面 |
5.2 冈底斯成矿带剥露历史空间变化规律 |
5.3 构造、气候和河流对剥露作用的影响 |
5.3.1 构造对剥露作用的控制 |
5.3.2 气候对剥露作用的控制 |
5.3.3 河流(和冰川)对剥露作用的控制 |
第6章 冈底斯成矿带找矿远景预测 |
6.1 剥露作用与成矿作用关系 |
6.2 剥露作用与矿床保存关系 |
6.3 找矿远景预测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内燃机车牵引条件下高海拔单线铁路隧道的自然通风界限(论文提纲范文)
1污染物浓度监测 |
2监测结果 |
2.1 NOx浓度随时间变化 |
2.2 CO浓度随时间变化 |
3隧道内污染物扩散系数 |
4隧道内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 |
5结论 |
(10)地热隧道对拉日铁路选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高温隧道热害 |
3 拉日铁路地热分析 |
3. 1 拉日铁路地热分布特征 |
3.2拉日铁路地热形成原因 |
3. 3 地热研究理论 |
( 1) 地热场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
( 2) 隧道地热场有限元数值模拟 |
4拉日铁路吉沃西嘎隧道高地热预测案例 |
4.1测温钻孔-温度曲线 |
4. 2 钻孔测温曲线的拟合及预测 |
4. 3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隧道地温场进行模拟分析 |
4. 4 计算模型建立 |
4. 5 吉沃西嘎隧道地温场数值模拟分析 |
5 吉沃希嘎隧道线路方案选择案例 |
( 1) 隧道地热分析 |
( 2) 线路方案优化 |
1原方案 |
2优化后方案 |
6峡谷区地热段选线思路和原则 |
6.1选线的普遍性规律 |
6. 2 地热区选线设计原则 |
7 结论 |
四、羊八井隧道地温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贡觉地区地下热水水文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 蒋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高海拔寒区隧道仰拱保温材料与结构研究[D]. 刘洋. 长安大学, 2020(06)
- [3]拉月隧道温泉成因机制及地温场数值模拟研究[D]. 彭琪.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西藏拉孜县锡钦地热物源分析[D]. 陈翠娟. 河北地质大学, 2019
- [5]裂隙岩体剪切—渗流—传热特性及断层地热开发研究[D]. 张洪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6]青藏高原地热资源与地幔柱构造的关系——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导致岩浆上侵成为浅部热源[J]. 宋涛,刁谦,真允庆.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06)
- [7]新疆公格尔高温引水隧洞围岩温度场试验研究[J]. 姚显春,李宁,余春海,郭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04)
- [8]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矿床剥露历史的构造热年代学约束[D]. 周敖日格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6)
- [9]内燃机车牵引条件下高海拔单线铁路隧道的自然通风界限[J]. 孙三祥,张云霞,雷鹏帅,余南阳,李炎. 中国铁道科学, 2015(06)
- [10]地热隧道对拉日铁路选线的影响研究[J]. 周安荔. 铁道标准设计,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