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RC/INFO GRID模块支持下的内蒙古土地利用与覆盖宏观空间结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杜宜珊[1](2020)在《基于GIS的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优先级模型构建》文中提出经济项目的区位选择是指以提升项目经济效应为主要目标,对经济项目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与决策。经济项目的区位选择直接影响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推进与成效形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区域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以往的经济区位选择研究得出了产业聚集因子、交通可达因子等区位影响因子,探索了以层次分析法为代表的区位选择模型构建方法并利用GIS进行了模型的构建以及求解,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未将影响经济项目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生态因素考虑进去,二是区位因子权重确定的方法多使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缺少实地数据的检验与论证。本文针对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的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以GIS为基本分析工具,研建了基于GIS的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优先级模型并开发系统用于支持实际决策,最终落脚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助力地域经济区位决策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建了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优先级模型,在传统区位因子基础上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因子,将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分为5类:农牧林水类、工业能源类、地产建设类、服务产业类以及社会事业类,分别针对于每一类项目进行区位选择优先级模型的研建。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区位选择的先决条件进行表达,结合层次分析法与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对区位因子进行验证与赋权,并以实地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所得复测定系数2值为0.9496,呈显着相关关系。(2)基于科右前旗交通可达性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各乡镇与苏木产业区位熵、人口密度数据,集成区位因子数量化评分方法,利用Arc GIS中栅格计算器等空间分析工具进行计算与求解,得到总体区位优先级空间分布情况与各乡镇、苏木的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优先级评价结果,并据此对科右前旗生态建设要求下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建议。评价结果显示农牧林水类项目区位总分平均分在五个项目中最高,证明科右前旗现行的区位环境仍然更适合农牧林水相关项目发展。(3)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开发了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区位选择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优先级评价结果可视化与存储、区位选择优先级模型查看与编辑、用户授权管理与留言等功能,可以为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区位选择提供决策支持,将模型研究结果服务于经济建设实际。
丁潇颖[2](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王博娅[3](2020)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密度建设、历史悠久的北京市中心城区,人与自然的矛盾尤为突显,绿色空间作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抓手被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概念被广泛认知,风景园林学科不断拓宽的研究领域为解决生态问题供了新的途径,如何通过风景园林的途径解决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生态问题,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通过对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和绿色空间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通过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分析绿色空间的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征,总结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问题。研究进而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综合性、不可替代性和人为主导性的特点,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要素配置、网络结构和功能引导措施三方面进行绿色空间的现状评价,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完成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出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其次,通过景观格局的研究发现,不同绿色空间类型之间的要素数量结构有明显差异,以灌草地为主要覆被类型;通过移动窗口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方向的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在一道绿隔以内、东北、西北、南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越往边缘区推进,绿色空间类型越丰富,数量越大,分布越连续。第三,借助生态绿当量的概念,分析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数量特征,结果显示,全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满足要求,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和西城区不满足要求;研究进而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结合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约束条件对城市绿色空间的要素数量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寻求生态优先前下综合效益最大时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适合比例,并针对不同情况出内部升和外部整合的优化建议。第四,研究基于图论理论和最小费用模型模拟构建了研究区内具有生态含义的功能性连接网络,通过现状分析总结结构问题,并从斑块、路径、网络和结构等方面出了重要斑块的保护和修复、重要路径的识别和疏通、现状网络的连接和强化、现状结构的整合和分级等优化途径。结合重要性计算和生态学原理,总结了三种重要斑块类型,分别为具有重要能量保持功能的“主导型斑块”,处于关键衔接位置的“枢纽型斑块”和连接较多路径的“过渡型斑块”;三种重要路径类型,分别承载了自然要素之间的连接、重要斑块之间的连接、网络结构中的唯一连接;“三步走”网络优化策略,即先进行整体改善网络的组分间连接,再进行稳固加强的组分内连接,最后构建完善功能的局部小网络;三级结构整合建议,连接自然要素的一级网络,人工构建的贯穿全区的二级网络,加密结构的三级网络。此外,通过对全区、中心地区-核心区、核心区这三个圈层功能性连接网络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研究单元,形成了不同的距离阈值,为进一步深化网络结构供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六个行政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结构模式,包括点状辐射结构、枝状连接结构和网状复合结构,为不同模式下网络优化供了方向。最后,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明确各片区的服务特征:一道绿隔以内是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为主导的区域,西北部地区是综合调节、支持和社会与文化服务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地区,东北区域和南部区域均以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为主导类型。由此明确各分区的主要矛盾,并通过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来保证绿色空间主导服务的高效发挥。因此本文从研究视角、维度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总结出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校发挥的重要方式,为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优化供了方向。
陆利军[4](2020)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至今,以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代表的森林公园大致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营目的的林木生产空间到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消费空间的转变。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规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森林旅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在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公园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森林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旅游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森林旅游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信息流的集散对森林公园旅游目的地、运营企业,及旅游者的影响越发显着;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理论与实践分析略显滞后,以点、线形态存在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静态研究已很难满足当下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本需求,多源信息融合正在推动,或者说倒逼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新的数据类型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发展,促使学者们对森林旅游的关注从对森林旅游资源这一旅游活动中客体要素的单一关注转向对旅游活动中人(地)互动双方要素的系统考察。在当前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以静态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不足的背景下,论文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纳入“旅游流”研究范畴,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信息流集散进行动态分析的方式,在“面”的层次上探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空特征、区域效应、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出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优化策略,拓展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论文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实证分析-理论归纳-总结展望”的基本路径展开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pearson相关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集中指数和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其一,近年来,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呈现出持续迅速增长态势,且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更迭,旅游者获取森林公园网络信息的路径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其二,旅游者对森林公园的网络关注呈现出明显的“单峰”特征和不明显的“双峰”特征;其三,周内PC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基本特征,而移动指数则呈现出“工作日低,双休日高”的特征。(2)借助季节性集中指数、变异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和地理集中指数(G)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比较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一,除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四个省区之外,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省区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且省际差异比较稳定,波动甚微;其二,从季节性指数变化情况看,各区域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差异,但是,这种季节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3)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但省区间的溢出效应比较突出。首先,从整体层面看,网络信息流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的分布特征;其次,从分省层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部省区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网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核心省区出现了较明显的向南移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湖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为中心的东南部省区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西北部省区;诸如湖南、江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异军突起,影响力逐年攀升。(4)借助OLS回归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研究发现,森林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舒适度、节假日安排和时空距离;空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目的地接待能力、目的地吸引力、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等。其中,信息化建设水平、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集散起到主要作用;目的地接待能力、社会人口发展、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和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起到次要作用。(5)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效率等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其一,上一章节明确的各影响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其二,由社会人口发展等因素构成的环境影响体系与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耦合协调度较好,系统间的发展较为同步;其三,省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布局特征;其四,各省区森林公园的环境影响体系建设均滞后于网络信息流的发展。提高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作用效率势在必行。(6)借助fs QCA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借助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其中,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是森林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森林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则是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还据此提出,各省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并根据对这些基础条件的系统认知,采用差异化的因果组合策略,促成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能力的提高。总之,论文在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方式对“信息流”和“旅游流”相关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纳入“流空间”理论分析框架,从“旅游流空间”分析视角出发进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论文描述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动态格局与空间网络;探索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效率分析探析了各关键影响因素与网络信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别提出了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聚散和提高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地最佳因果组合策略。论文无论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深度的延伸;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广度的拓展;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框架的完善;还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方法的丰富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白立敏[5](2019)在《基于景观格局视角的长春市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系统韧性,与经济、社会等要素韧性共同构成城市系统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是城市系统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快速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滞后,导致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威胁城市生态安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城镇化发展的任务与目标中。城市面临不断涌现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的扰动与冲击,进一步加剧城市风险,威胁城市生态安全。应对城市长期发展累积的内在压力以及外来不确定性风险的冲击,韧性城市理念为城市生态安全发展提出了解决思路,成为城市研究与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长春市为案例城市,从景观生态学视角出发,基于城市生态系统内外部双重支撑作用,即维持景观本底及满足城市韧性发展对生态系统供给需求的能力;尝试构建基于景观本底视角及基于“暴露-适应”视角下生态系统韧性评价模型,通过对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的定量化测度,归纳总结其生态韧性演化规律与特征;并利用仿真模型对长春市2030年城市扩展进行多情景模拟及生态韧性评估,提出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建议。论文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主要界定了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概念,梳理了城市生态韧性、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提出了生态系统韧性研究的意义、技术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实证研究部分,由第三章至第六章构成。第三章从认知基础层面定量刻画长春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化状况;第四、五章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构建基于景观本底视角、“风险-连通性-潜力”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系统韧性模型,并从数理分析、空间格局及关联格局三大方面归纳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演化规律与特征;第六章结合PCP模型与ERS模型综合评估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对其演化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仿真模型预测2030年城市多情景模拟下生态系统韧性状况。第三部分:应用与结论部分,由第七章与第八章构成。第七章基于前述理论与实证分析,总结国内外生态韧性典型案例经验,确立生态韧性优化原则及景观格局视角“斑块-廊道-基底”空间优化途径,从中心城区、市区双视角及多尺度网络构建、国土空间规划落实等四个方面提出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论与讨论部分,着重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分析了本文的创新点并对后续研究及不足进行相关展望。研究发现:(1)1985-2015年,长春市建设用地的大幅扩张造成了生态用地不断压缩,加剧了自然生态景观向人文景观的转换频度、速度与空间幅度;中心城区的蔓延式扩张日益威胁城市南部生态屏障,而重点镇区则进一步加速了生态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稳定性。(2)无论是基于景观本底视角,还是“风险-连通性-潜力”视角下的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水平均出现显着下降趋势;并呈“东高西低、南优北劣”地域空间格局,低韧性区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南部山谷平原及市区东部边缘区域,以大黑山脉为主体的生态屏障区、其韧性水平整体较好;生态系统韧性具有“西冷东热”的关联格局特征。(3)长春市综合生态系统韧性水平长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且整体呈下降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呈现稳定的“东高西低”格局,高、低韧性分布格局较为稳定,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而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对生态系统所处相应的适应性循环阶段具有直接影响;多情景模拟显示出东北向及市区交通沿线将成为城市扩张主导方向,城市生态涵养区在建设用地扩张及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影响下,面临众多生态威胁、逐步成为长春市生态脆弱区及敏感区。(4)基于国内外生态韧性典型案例经验,确立了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冗余性、多样性、多尺度网络连接性等原则,从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基底”要素出发,提出了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主要途径;依据生态韧性优化原则与途径、长春市韧性演化状况,从中心城区及市区尺度提出绿地斑块设置、绿色廊道构建、生产生活绿色节能化、生态完整性保护等方面具体优化策略,并注重多尺度生态网络的连接作用,最后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提出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管理措施。(5)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格局受景观类型分布格局影响呈典型的异质性特征;生态系统是缓解或消除城市风险的重要途径;自然生态空间是生态系统韧性的贡献主体、人类活动强度对其产生负向作用;生态系统韧性与生态系统景观本底质量密切相关;多尺度的景观要素体系是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重要途径。
陈正发[6](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汪洋[7](2012)在《山地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理论与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居环境研究,尤其是完整的山地区域人居环境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在语义层面几乎涉及了人类知识系统的各个方面。如何科学的界定人居环境的语义对象、探寻人居环境的内在矛盾、建立系统性人居环境认知模型并进而开展实例化验证是真正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重大课题。论文从理论、技术、实证三位一体,自然、社会、人工三位一体两个基本学术观点出发,在充分融合“人居环境科学”和“地学信息图谱”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方法体系并进行了重庆市区域层面的实例验证。论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的系统观剖析了山地人居环境的内在矛盾、以空间信息图谱作为认知模型表达了山地人居环境的外部识别性、以数值建模和空间分析方法试验了人居环境系统模拟的可行性、以实证研究的模式校验了信息图谱方法的有效性。经过理论建构和实例验证过程,人居环境信息图谱被演绎为一种人居环境研究的系统性方法论。论文共分8章,总体上前4章属理论研究,中间3章为实证研究,最后1章为理论总结。现把主要内容分述如下:1)理论建构研究——探讨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理论基础进而构建其理论框架(第2章至第4章)。该部分重点探析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理论基础,明晰了(山地)人居环境的语义对象(人居环境是指什么?)、揭示了人居环境系统的内在矛盾(人居环境状态怎样?)、提出了人居环境的系统认知及表达模型(人居环境怎样表达?),相应地建立了(山地)人居环境语义模型(第2章)、(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状态模型(第3章)和(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模型(第4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理论架构(第4章)。理论研究揭示:人居环境的符号含义是指在一定时空维度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与动态人活动网络叠加而成的广义居住空间,而山地人居环境是空间尺度、语法不受限,但逻辑受限,同时其自然要素构成对应的变量值域受限的人居环境子类;人居环境的状态受制于人居环境主、客体之间的二元适应性关系,是人居环境的核心内在矛盾;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理论框架由三大模块(自然、社会、人工)、三大层次(宏观、中观、微观)、三种类型(征兆、诊断、实施)、三种维度(时间、空间、时空综合)构成。2)技术方法研究——建立山地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数量化分析的技术方法体系(第4章至第7章)。该部分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技术平台,综合应用遥感、空间统计与分析、数值建模等方法,实现了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的原型设计并得以实例验证。论文提出了(山地)人居环境征兆图谱(第5章)、诊断图谱(第6章)和实施图谱(第7章)的技术原型模型,建立了对应的指标体系和数据集成算法(第4章至第6章)。技术方法研究过程揭示: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为代表的开放性空间分析工具体系是建构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有效技术平台;该技术方法平台可以方便的纳入诸如人居环境适应性诊断模型、人居环境持续性诊断模型等数量化分析模型;人居环境空间征兆信息图谱、诊断信息图谱和实施信息图谱的形态分别表现为图—形—图的回归模式;在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功能是空间数据模型分析和可视化表达、遥感(RS)的核心功能是空间数据采集。3)实例验证研究——以典型山地区域为例系统性校验上述理论框架及技术方法系统(第5章至第7章)。该部分以重庆直辖市为实证对象,以人居环境语义分析模型、适应性状态模型和信息图谱表达模型为理论基础,以人居环境征兆图谱、诊断图谱和实施图谱技术原型为模板,建立了重庆市人居环境征兆图谱(第5章)、重庆市人居环境诊断图谱(第6章)和重庆市人居环境实施图谱(第7章)。图谱模型揭示:重庆市人居环境的适应性特征表现明显,地形适宜度的高低会主导性的决定社会环境发育度和人工系统发育度的高低,但部分适宜度高的区域人类聚居的规模和密度偏低,部分低的区域反而其规模和密度偏高,形成空间对偶格局并进而派生极化趋势;在西南山地区域,形成这种格局和趋势的内在机制是“二力主导平衡律”,二力分别指地形阻力和社会区位动力;山地人工要素的空间特征和密度规模是二力平衡的结果,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人工环境不发育,单元趋向表达自然属性,演化为自然生态空间(或农业空间),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人工环境发育,单元趋向表达人工属性,发展为人居聚集空间(城镇空间),如果前者等于后者则取得均势,单元维持既有稳定状态。4)基于上述研究,总结关于(山地)人居环境研究和建设的基本规律,提出山地人居环境研究和建设的新模式(第7章至第8章)。该部分以人居环境征兆图谱和诊断图谱为依据,提出了人居环境空间规划新模式,表述为“区-点-轴-带”人居环境空间规划模型,其本质是一种适应性空间配置策略(第7章)。最后,论文对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的理论框架、技术方法体系和实证结果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关于山地人居环境研究和建设的10条基本规律(第8章)。总体而言,信息图谱是一种表达外部识别性的系统认知模型,(山地)人居环境是信息图谱的表达对象。对人居环境的认知即为理论,信息图谱的构建机制即为技术、对两者的分析及综合的步骤即为方法,三者实为一体,而该“一体”即是人居环境信息图谱。
王智[8](2011)在《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人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文中认为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环境脆弱、地理独特。当前,基于遥感对植被覆盖变化的监测已近成熟,但由于对空间化气象因子缺乏有效模拟,人文因子更是难以定量化空间表达,因而很难探讨植被变化与气候、人文因子的空间相关性。以19822006年为研究时段,以新疆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植被数据、气象站点数据、历年统计数据以及野外调查资料,先地理分区再因海拔而异进行地貌划分,采用趋势分析、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变异性分析方法,揭示了植被覆盖变化时空特征;在考虑多因子的基础上采取逐步综合的方法模拟降水量、气温的空间分布信息,分析其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筛选提取人文因子信息并分区域给予空间定量表达与动态分析;最后综合气候和人文因子变化特征,从时空相关性的角度,运用空间计量分析的方法和模型探索解释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原因,特别是有关人文因素与空间效应的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年际变化总体呈显着上升趋势,19821995为剧烈波动期,19962006为相对平稳期;不同分区植被覆盖度及其年际变化明显不同,其中南疆上升趋势最大,北疆次之,伊犁平原有较明显的上升,伊犁山地有所下降,东疆整体趋势不明显;平原和山地差异显着,不同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植被覆盖变化迥异。在变幅和变异性上,东、南疆地区大于北疆、伊犁地区,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大于覆盖度高的地区,平原地区大于山地。植被覆盖随时间变化呈正相关的地区位于绿洲内部、绿洲的周边地区及部分山地,变率为正,呈负相关的地区则位于绿洲—荒漠交错带或荒漠区域,变率为负,表现为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进一步改善,而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有所退化。2)在气候因子方面:通过建立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经纬度、高程、坡度、坡向、NDVI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增设模拟气象站点,有效地增加降水量空间插值所需的空间信息,然后通过对插值方法的对比,采用复二次径向基函数法(MRBF)进行降水量空间插值,得到了具有较高精度的19822006年降水量数据集。采用自建的两种混合性的气温模拟方法,即“多元回归+残差内插+地形调节”和“海拔订正+零海拔插值+地形调节”法,对比分析,进而采用后者模拟得到较高精度的19822006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集。19822006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加区域多于减少区域,在降水量多的地区增加趋势较降水量少的地区明显,部分降水量少的极端干旱区还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但全疆大部分地区无显着变化趋势。而19822006年间气温呈现显着的上升趋势,其中山区较平原显着,荒漠区较绿洲区显着。整体上,25年间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显着的增温增湿趋势,增温较增湿趋势更明显,在空间上表现迥异。3)在人文因子方面:基于新疆统计年鉴、土地利用数据、新疆地图集、实地考察资料等,在明确指标提取原则后,提取出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密度、城市化率、粮食产量、年底牲畜头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产肉量、农林牧渔产值、绿洲边界和城镇居民区、道路分布10个可空间化的人文因子,以及耕地面积、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3个非空间化人文因子。为合理地空间化表达人文因子,建立了可行的空间化表达规则,并基于该规则对8个可空间化的人文因子在全疆范围内进行了空间化处理,得到了19882006年的8个指标的空间分布数据。同时提取出了新疆绿洲范围、城镇居民区及道路分布图各一期。3个非空间化的指标也引入了地理信息系统。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逐像元的回归分析方法,分4个区探讨了各个人文因子指标在19882006年期间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化特征。4)在相关性方面:降水与植被覆盖的相关性明显大于气温,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呈显着正相关的地区为东疆和北疆,与气温呈显着正相关在南疆地区。不同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下植被覆盖对降水、气温的依赖性、敏感性不同。降水量增多可改善植被覆盖,而气温上升可能引起植被覆盖退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与降水相关性显着的地区多数位于植被覆盖度较高、降水量较大的地区;与气温相关性显着的地区则更多位于降水量较少、气温较高、植被覆盖度较低的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随着距绿洲和道路距离的增加,变化特征不同。总体上,随着距离的增加,表现为改善率下降,而退化率有所上升,改善率始终大于退化率。各人文因子在整体上与植被覆盖变化的相关性较弱,仅南疆绿洲区呈显着性;不同人文因子在空间上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具有相似性,在绿洲及周边地区正相关性强,在远离人类主要活动区域的部分山地、荒漠负相关性较强。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一些区域起改善作用,另一些区域则间接地引起植被退化,在空间上有所差异,又有所关联。5)利用因子分析法将8个人文因子进行了空间综合降维处理,提取了4个公因子,依次为农林牧发展水平、经济消费水平、绿洲覆被水平和人口负荷水平,可以很好的代表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和区域范围。分析表明,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分异特征。从空间因素入手,采取空间计量分析的方法和模型,结合GeoDa、SPSS等统计分析工具,利用ArcGIS 9.3搭桥有条理的运用经典回归模型、空间落迟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和回答了植被覆盖变化特征的空间效应问题。气候和人为是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两个方面,但都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两种方式。气候和人为因素的直接影响从定量角度来看为分别占约5.4%和4.6%,近90%则被在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邻近效应(42.5%)和空间异质性(46.5%)所解释。植被覆盖变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平衡过程,19822006年,新疆地区经历了植被覆盖的剧烈波动到相对平稳过程、气候变化的“增温增湿”过程、及人文因子的连续增长过程。人文因素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林牧发展、经济消费、绿洲覆被和人口负荷水平4个方面,在空间上以绿洲为中心,以交通道路、河流为主线形成核心作用区,并向山地、荒漠辐射、渗透,形成缓冲影响区。其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在核心区基本以改善为主,在缓冲区及以远则以负面或无影响为主。本文定量的回答了气候和人为因素在植被覆盖变化中的影响权重及由此带来的空间邻近效应和空间异质问题,实现了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空间效应的定量解释分析。
贺秋华[9](2011)在《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简称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开展典型地区的案例研究是认识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滨海地区因其特殊的海陆生态系统环境也已成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选择江苏滨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1987年利用现状图、1997年和2006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3S技术(RS、GIS、GPS),综合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统计学、土地评价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集成一系列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从不同侧面系统研究和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机制、过程、趋势与规律,不仅可为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国内外同类区域研究提供借鉴。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采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幅度、动态度、速度、土地利用程度、景观偏离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集中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区位指数、转移矩阵等模型,对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诊断相结合,采用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江苏滨海不同时空尺度和区域背景下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制。采用"Logistic回归+CLUE-S"模型,在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预设情景方案的基础上重建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对未来土地的空间结构动态发展进行了预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地覆盖以耕地、水域、沿海滩涂、沼泽地等土地类型为主,其中耕地和水产养殖组成的农用地占整个区域的3/4左右。区域土地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面积总量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水域、未利用土地、耕地、建设用地。无论总变化幅度还是年变化幅度均以水域为最大,总变化幅度中水域(1713.07kmm2)>未利用地(749.10 km2)>耕地(654.84 km2)>建设用地(-610.24km2)>草地(-297.24 km2)>林地(-67.96 km2)。动态度变化水域(32.69%)>草地(-5%)>建设用地(-3.91%)>未利用地(2.75%)>林地(-1.75%)。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11-307,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总体较低,且有所下降。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与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耕地的转入量大于转出量,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转出大于转入,转移强度未利用地(了.20)>建设用地(5.02)>耕地(2.88)>林地(2.37)>水域用地(2.17)。(2)1987-200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指数较小,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多样性较低,但有不断上升趋势;景观偏离度指数较大,多在70%以上,土地人工化程度较高;集中化指数较高,部分县(市、区)部分年份的集中化指数超过了0.5,但是其值有下降趋势,均匀化指数较低,大多低于0.50,且有上升趋势。综合以上结果,江苏滨海土地利用人工化程度较高,各县(市、区)土地单一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集中性,随着近年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集中性下降,均匀程度增加。(3)从区位指数来看,盐城耕地具有普遍区位优势,水域的区位优势集中于连云港和盐城,建设用地在沿海各已开发、待开发港口均有一定的潜力优势,未利用地在整个江苏滨海具有普遍区位优势。(4)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构成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基底,人口贯穿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但是通过社会经济和政策影响来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施加作用。近代以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驱动。土地所有制三次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三次滩涂围垦、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都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驱动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可能会来自沿海开发战略升级,包括沿海空间开发格局、沿海海洋产业发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等因素。(5)江苏滨海经历了50、60年代以大规模治水兴垦,创办农盐场为特征的滩涂开发,70、80年代以围垦开垦移民开发、种植养殖综合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滩涂开发,“九五、十五”期间的“百万滩涂开发工程”,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海上苏东战略等,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在近几十年内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之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产生了海岸线淤蚀变化、区域湿地面积变化、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和水质变化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6)选取距道路距离、距海岸线距离、距大陆岸线距离、距居民地距离、距河流距离、距5m等深线距离、人口密度和农业产值密度等8个因子作为驱动因子与各土地利用类型做Logistic分析,所有地类ROC曲线下的面积在0.7以上,具有较好的解释效果。运用CLUE-S模型,通过1997年的遥感解译数据模拟2006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情况,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指数为0.8675,可以较好地模拟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7)在预设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情景方案的基础上,运用CLUE-S模型软件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的土地覆盖空间格局。对上述4个情景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未来江苏滨海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情景是综合发展目标情景。(8)基于综合发展目标情景,江苏滨海未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应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突出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区划、多方协作等原则指导下,选择“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优化发展滨海农业、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和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多目标优化战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LUCC的理论方法研究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覆盖问题。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集成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一系列时间动态模型、空间格局模型,对20年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变化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其规律。综合运用了地理学、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实证角度增补了LUCC研究的滨海区域案例。(2)尝试采用时间尺度分析思路,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揭示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机制。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变化等自然因素属较长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基底;人口增长、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滩涂经济发展和沿海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等社会经济因素属较短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的条块变化。近20年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社会经济因素,表现为人均工业产值和盐田变化、乡村劳动力密度与建设用地变化、粮食总产量和耕地变化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未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3)根据江苏滨海的实际情况修正了Logistics、CLUE-S模型的相关参数,成功运用于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研究,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充分研究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4种情景方案,用以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在这4种不同情景方案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结果表明,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分属于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的Ⅰ—Ⅳ阶段。经比较分析发现,在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下,综合发展情景是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优的情景方案。
谢霞[10](2010)在《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遥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人类实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发展的最高目标,然而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生态系统自身的协调能力不断下降,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呈现出越来越脆弱的趋势,严重阻碍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生态脆弱性研究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在外部环境变化的胁迫下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基本掌握脆弱生态环境区域的形成与演化机理。艾比湖区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正确认识和评价其生态环境脆弱性本质,监测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并加以恢复和重建,在西部大开发的前题下,对实现艾比湖区域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艾比湖区域为典型研究区,以现代生态学、地理学、土壤侵蚀原理、土地资源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运用空间信息技术,以1990、2001和2007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分析该区域的景观格局并获取景观指数,提取研究区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信息,同时建立土壤侵蚀和土壤盐渍化敏感性指数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艾比湖区域综合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模型,并获得全区生态环境综合脆弱度分布图,研究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及其动态变化过程。最后,对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提出分区恢复与保护的对策。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利用SVM分类法,将研究区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6种景观类型。通过动态度模型、景观转移矩阵、重心模型以及景观指数对研究区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艾比湖区域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整个研究时段来看,在耕地、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加以及林地面积小幅度增加的同时,草地、水域等景观类型均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的问题也依然不容忽视。耕地、林地、未利用地与草地之间的转化比较明显,水域和未利用地之间的转化较为显着。景观的重心有整体向东迁移的趋势,这和人工绿洲扩大是密切相关的,同时指征绿洲重心的迁移方向。在转入贡献率中最占优势的是耕地,转出贡献率最占优势的是未利用地,进一步说明随着当地经济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开垦了大量的荒地。城乡建设用地的分离度最大,说明该种景观类型分布较为复杂,其破碎化程度也较高。根据PPU指数对景观破碎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研究区近20年总的变化趋势是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在降低,聚集度在逐渐增强,景观内优势斑块的连接性也在增强。城乡建设用地的SqP指数值增加的同时其余景观类型的SqP指数值均减少,说明绿洲主体部分的斑块复杂度在降低。选取分离度指数、PPU指数和SqP指数共3个景观格局指数,同时选用了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和土壤盐渍化敏感性指数来完善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景观生态学评价。以建立的景观类型生态脆弱度指数模型为基础,利用景观类型脆弱度指数与各景观类型面积的比重构建了区域综合生态脆弱度模型XEVI,能够从空间上反映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以一般脆弱区为主,主要分布在艾比湖西侧的博乐市、达勒特镇、贝林哈日莫墩乡、精河县等组成的绿洲内部。无脆弱区和轻微脆弱区主要分布于艾比湖湖区、整个研究区的外围以及绿洲内部的部分区域。中等脆弱区主要位于绿洲内部的未利用地和艾比湖湖区周围。严重脆弱区对整个研究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最大,主要分布于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木特塔尔沙漠以及艾比湖湖区与阿拉山口之间的区域。总的来说,1990-2007年间,整个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脆弱性,其生态退化已接近或已超过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下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资源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而且局部区域的脆弱程度在不断加强。此外,生态脆弱度类型之间的转化比较频繁,不够稳定,近年向一般脆弱和严重脆弱等级转化的比重较大,说明研究区的生态环境总体上随时间的推移由低脆弱度向高脆弱度演进,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恶化的过程中。针对艾比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提出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分区恢复与保护的对策。对于无脆弱区,要加强艾比湖湖区和高山冰雪区的环境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稳定湖水面积,严禁滥挖乱采高山植物。对于轻微脆弱区,要加强艾比湖湖区周围盐渍化的防治,在干涸湖滨人工飞播盐生植物草籽,同时也可减轻大风对湖底的吹蚀作用。对于一般脆弱区,要加强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土地利用要通过“以水定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畜牧业生产应实行“以草定畜”。对于中等脆弱区,要对流域内遭受破坏的自然植被进行恢复,在恢复的同时加强保护,防止滥砍乱伐、随意开垦和过度放牧,营造防风林。对于严重脆弱区,要依法保护好艾比湖流域的现有荒漠植被,对已遭破坏的植被进行及时有效的恢复或重建。严格控制载畜量,确保以梭梭为主的天然荒漠植被正常生长和天然更新,防止沙漠进程的加快。
二、ARC/INFO GRID模块支持下的内蒙古土地利用与覆盖宏观空间结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RC/INFO GRID模块支持下的内蒙古土地利用与覆盖宏观空间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优先级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济区位理论研究 |
1.2.2 经济项目区位选择因子研究 |
1.2.3 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优先级模型研究 |
1.2.4 基于GIS的经济项目区位选择应用 |
1.2.5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相关数据及方法技术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资源 |
2.1.3 人文资源 |
2.2 科右前旗经济发展情况 |
2.2.1 整体经济情况 |
2.2.2 各乡镇苏木经济发展情况 |
2.3 科右前旗交通情况 |
2.4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情况 |
2.5 组织机构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GIS的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优先级模型 |
3.1 模型分析 |
3.2 模型因子分析 |
3.2.1 因子确定 |
3.2.2 区位因子数据论证 |
3.3 模型建立 |
3.3.1 模型框架及结果解释规则确定 |
3.3.2 因子赋权 |
3.4 本章小结 |
4 因子评分与模型求解 |
4.1 产业聚集因子评分 |
4.2 土地利用类型 |
4.3 人口密度 |
4.4 交通可达因子 |
4.5 本章小结 |
5 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区位评价结果分析与检验 |
5.1 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优先级评价结果总体情况分析 |
5.2 科右前旗各乡镇苏木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优先级评价结果 |
5.3 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优先级评价结果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区位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用户分析 |
6.1.1 系统用户群 |
6.1.2 用户需求分析 |
6.2 功能分析 |
6.2.1 功能结构分析 |
6.2.2 业务流分析 |
6.2.3 数据流分析 |
6.3 系统总体设计 |
6.3.1 系统总体架构 |
6.3.2 硬件体系结构 |
6.3.3 软件体系结构 |
6.3.4 系统结构 |
6.4 数据库设计 |
6.4.1 E-R设计 |
6.4.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6.4.3 数据字典设计 |
6.5 系统实现 |
6.5.1 系统功能实现 |
6.5.2 系统运行示例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土地分类详细信息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
1.1.2 国家政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
1.1.3 城市发展需要:响应城市战略定位,优化升首都功能 |
1.1.4 学科融合必然:交叉融合的多学科为城市环境问题供出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研究框架 |
1.2.2 探索城市绿色空间要素配置和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方法 |
1.2.3 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功能引导策略 |
1.2.4 推进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工作的开展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绿色空间的综合研究 |
1.3.2 生态系统服务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4.1 研究范围—北京市中心城区 |
1.4.2 空间尺度—分片区分圈层 |
1.4.3 用地类型—城市建设用地以内绿地和非建设用地内绿色空间 |
1.4.4 功能价值—生态打底综合发展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城市绿色空间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
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 |
2.1.1 构成要素 |
2.1.2 结构布局 |
2.1.3 功能价值 |
2.1.4 城市绿色空间的特性 |
2.2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
2.2.1 概念内涵 |
2.2.2 服务特点 |
2.3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分析框架 |
2.3.1 理论依据 |
2.3.2 优化思路 |
2.4 小结 |
3 北京市概况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
3.1 北京城市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 |
3.2.1 绿色空间基底 |
3.2.2 自然山水结构 |
3.2.3 小结 |
3.3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发展历程 |
3.3.1 建国前绿色空间的发展 |
3.3.2 建国后绿色空间的发展 |
3.3.3 北京市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 |
3.4 小结 |
4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分析 |
4.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景观格局指数 |
4.1.3 移动窗口法 |
4.2 各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分析 |
4.2.1 全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
4.2.2 各圈层的景观格局分析 |
4.2.3 各行政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
4.3 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分析 |
4.3.1 斑块密度(PD) |
4.3.2 最大斑块指数(LPI) |
4.3.3 边缘密度(ED) |
4.3.4 景观分离度(DIVISION) |
4.4 小结: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特征和问题总结 |
4.4.1 景观格局特征 |
4.4.2 现状问题总结 |
5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
5.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现状评价 |
5.1.1 评价方法 |
5.1.2 评价结果 |
5.1.3 要素配置的问题总结 |
5.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
5.2.1 优化方法 |
5.2.2 优化结果 |
5.2.3 优化建议 |
5.3 小结 |
6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研究方法 |
6.1.1 基于最小费用模型的网络构建方法 |
6.1.2 网络评价方法 |
6.2 全区范围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2.1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模拟构建 |
6.2.2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现状分析 |
6.2.3 网络结构的问题总结 |
6.2.4 网络结构的优化途径 |
6.3 各圈层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3.1 中心地区-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3.2 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3.3 各圈层之间的比较研究 |
6.4 各行政区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4.1 东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2 西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3 海淀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4 朝阳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5 丰台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6 石景山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7 各行政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
6.5 小结 |
6.5.1 现状特征 |
6.5.2 优化途径 |
6.5.3 优化建议 |
7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功能引导策略研究 |
7.1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布特征 |
7.1.1 调节服务分布特征 |
7.1.2 支持服务分布特征 |
7.1.3 社会与文化服务分布特征 |
7.1.4 各功能区的主导服务类型 |
7.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的功能引导策略 |
7.2.1 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保护控制为主的区域 |
7.2.2 以综合服务协同发展为主的区域 |
7.2.3 以调节和支持服务保障升为主的区域 |
7.3 小结 |
8 结论和余论 |
8.1 结论 |
8.1.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 |
8.1.2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具有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点 |
8.1.3 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
8.1.4 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 |
8.1.5 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效发挥的重要方式 |
8.2 创新点 |
8.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导图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3 研究述评 |
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特征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间特征 |
3.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
3.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与区域效应 |
4.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 |
4.2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交互结构 |
4.3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有效关联 |
4.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核心-边缘结构 |
4.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区域溢出效应 |
4.6 本章小结 |
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关键影响因素 |
5.1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
5.2 时间与气候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3 时间与空间距离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4 社会人口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5 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6 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7 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8 目的地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9 目的地吸引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0 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1 森林旅游资源禀赋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2 本章小结 |
6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作用机理 |
6.1 研究方法 |
6.2 网络信息流与各影响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协调效率分析 |
6.3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协调效率分析 |
6.4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耦合协调效率识别及划分 |
6.5 本章小结 |
7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与优化策略 |
7.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 |
7.2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优化策略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基础数据统计表 |
附录 (B)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校准后的模糊值 |
附录 (C)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校准后的模糊值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景观格局视角的长春市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传统数理统计 |
二、土地利用及景观指数分析 |
三、空间分析模型 |
四、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CA-Markov模型) |
五、数理模型构建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
一、城市安全与城市生态安全 |
二、韧性与城市韧性 |
三、生态系统脆弱性与生态系统韧性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人地关系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四、景观生态学尺度理论 |
五、景观生态学斑块动态理论 |
六、适应性循环理论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多情景模拟 |
二、城市生态安全与城市生态韧性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章 长春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化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区位概况 |
二、自然概况 |
三、社会经济概况 |
第二节 长春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 |
一、长春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特征 |
二、长春市土地利用的转移状况 |
三、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特征 |
第三节 长春市建设用地及生态用地变化 |
一、长春市建设用地变化 |
二、长春市生态用地变化 |
第四节 长春市景观格局过程 |
一、景观类型水平 |
二、区域景观水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景观本底的生态系统韧性 |
第一节 基于景观本底的城市生态韧性模型构建方法 |
一、模型构建思路与方法 |
二、相关测度方法 |
第二节 城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 |
一、生境质量数理特征 |
二、生境质量空间格局 |
三、生境质量空间关联格局 |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时空演化特征 |
一、多样性时空演化 |
二、多样性空间关联格局 |
第四节 长春市典型变化区样带分析 |
一、城市扩张样带 |
二、山脉样带 |
三、水域样带 |
四、交通样带 |
第五节 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水平与空间分析 |
一、城市生态系统韧性水平 |
二、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格局 |
三、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空间关联格局 |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尺度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风险-连通性-潜力”的生态系统韧性 |
第一节 “风险-连通性-潜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一、模型构建思路 |
二、模型构建相关方法 |
三、生态系统韧性模型 |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风险时空演变特征 |
一、生态系统风险数理特征 |
二、生态系统风险空间特征 |
三、生态系统风险关联特征 |
第三节 生态系统连通性 |
一、生态系统连通性数理特征 |
二、生态系统连通性空间分布格局 |
三、生态系统连通性空间关联格局 |
第四节 生态系统潜力 |
一、生态系统潜力数理特征 |
二、生态系统潜力空间格局特征 |
三、生态系统潜力空间关联格局特征 |
第五节 “风险-连通性-潜力”框架下的生态系统韧性 |
一、生态系统韧性水平 |
二、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格局 |
三、生态系统韧性空间关联特征 |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尺度效应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综合评估及多情景模拟 |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综合评估 |
一、城市生态系统综合韧性水平 |
二、城市生态系统综合韧性空间格局 |
三、城市生态系统综合韧性空间关联特征 |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适应性阶段分析 |
五、生态系统韧性-夜间灯光耦合度分析 |
第二节 生态系统韧性格局多情景模拟 |
一、多情景模拟设定 |
二、多情景模拟土地利用分析 |
三、多情景模拟生态系统韧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生态韧性的经验 |
一、国外生态韧性案例 |
二、国内生态韧性案例 |
三、国内外生态韧性优化策略总结 |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格局优化原则与途径 |
第二节 长春市景观格局与城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 |
一、中心城区生态韧性优化 |
二、市区生态韧性空间优化 |
三、整体生态韧性优化-多尺度生态网络格局构建 |
四、国土空间规划助推生态系统韧性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特色与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
1.1.1 坡耕地的概念 |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
1.4.1 水分调控措施 |
1.4.2 土壤管理措施 |
1.4.3 农业措施 |
1.5 结语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2.1.1 研究背景 |
2.1.2 选题意义 |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案 |
2.3.2 技术路线 |
2.4 研究区概况 |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3.6 小结与讨论 |
3.6.1 小结 |
3.6.2 讨论 |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小结 |
4.6.2 讨论 |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
5.3.4 养分流失特征 |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
5.6 小结与讨论 |
5.6.1 小结 |
5.6.2 讨论 |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
6.6 小结与讨论 |
6.6.1 小结 |
6.6.2 讨论 |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2.1 研究特色 |
8.2.2 研究创新 |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
(7)山地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引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对山地人居环境的认识 |
1.1.2 对学科发展趋势的思考 |
1.1.3 对城市规划模式的信息论解读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山地相关研究 |
1.3.2 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1.3.3 地学信息图谱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关键问题 |
1.4.3 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山地人居环境认识论及其语义构成模型 |
2.1 人居环境一般认识论 |
2.1.1 语义三角认识论模型 |
2.1.2 人居环境客观对象构成 |
2.1.3 人居环境主观意念融合 |
2.1.4 人居环境符号系统建构 |
2.2 普通人居环境语义模型 |
2.2.1 人居环境符号逻辑 |
2.2.2 人居环境语义模型 |
2.3 特殊山地人居环境语义 |
2.3.1 山地人居环境语义模型 |
2.3.2 山地人居环境的符号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山地人居环境适应论及其数量分析模型 |
3.1 人居环境的适应本体与山地适应性 |
3.1.1 适应本体的界定 |
3.1.2 人居环境适应性的类型 |
3.1.3 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内涵与特征 |
3.2 山地人居环境的适应维度与表达 |
3.2.1 适应性的理论假设 |
3.2.2 适应性的时间维表达 |
3.2.3 适应性的空间维表达 |
3.2.4 适应性的时空维综合表达 |
3.3 人居环境适应性统一状态模型 |
3.3.1 概念模型 |
3.3.2 数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一般人居环境信息论及其图谱表达模型 |
4.1 人居环境信息观 |
4.1.1 信息三角形模型 |
4.1.2 人居环境信息流 |
4.1.3 人居环境信息的度量 |
4.1.4 人居环境信息的定义及其特性 |
4.2 人居环境信息图谱 |
4.2.1 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内涵 |
4.2.2 人居环境信息图谱意象 |
4.2.3 人居环境信息图谱概念模型 |
4.2.4 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特征 |
4.2.5 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构造 |
4.2.6 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理论框架 |
4.3 空间规划信息流形 |
4.3.1 空间规划信息流 |
4.3.2 空间规划内容的信息论解释 |
4.3.3 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空间规划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5 山地区域人居环境空间征兆信息图谱——以重庆市为例 |
5.1 区域背景及征兆图谱原型 |
5.1.1 研究区域背景 |
5.1.2 征兆图谱原型及构造 |
5.2 自然环境征兆空间信息图谱 |
5.2.1 地形适宜度 |
5.2.2 气候适宜度 |
5.2.3 水文适宜度 |
5.2.4 土被适宜度 |
5.2.5 自然环境适宜性征兆图谱 |
5.3 社会环境征兆空间信息图谱 |
5.3.1 人类系统发育度 |
5.3.2 经济系统发育度 |
5.3.3 保障系统发育度 |
5.3.4 社会环境发育度征兆图谱 |
5.4 人工环境征兆空间信息图谱 |
5.4.1 居住系统 |
5.4.2 网络系统 |
5.4.3 人工环境发育度征兆图谱 |
5.5 本章小结 |
6 山地区域人居环境空间诊断信息图谱——以重庆市为例 |
6.1 人居环境诊断空间信息图谱构成及原型 |
6.1.1 诊断信息图谱构成 |
6.1.2 诊断信息图谱原型 |
6.2 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诊断空间信息图谱 |
6.2.1 山地适应性诊断流程 |
6.2.2 系统适应性诊断流程 |
6.2.3 适应性诊断空间信息图谱 |
6.3 山地人居环境持续性诊断空间信息图谱 |
6.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诊断模型 |
6.3.2 生态系统制约度诊断模型 |
6.3.3 历史发展惯性力诊断模型 |
6.3.4 人居环境持续性诊断模型 |
6.3.5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山地耦合诊断 |
6.3.6 持续性诊断空间信息图谱 |
6.4 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诊断信息图谱集成 |
6.4.1 多维图谱构造 |
6.4.2 多维图谱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山地区域人居环境空间实施信息图谱——以重庆市为例 |
7.1 区域人居环境空间实施信息图谱构成及原型 |
7.1.1 区域人居环境实施信息图谱构成及含义 |
7.1.2 区域人居环境的区—点—轴—带谱原型 |
7.2 山地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区-点战略谱 |
7.2.1 重庆市人居环境建设区-点谱建构 |
7.2.2 重庆市人居环境建设区-点谱 |
7.3 山地区域人居环境建设轴战略谱 |
7.3.1 重庆市人居环境建设轴谱构建 |
7.3.2 重庆市人居环境建设轴谱 |
7.4 山地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带战略谱 |
7.4.1 重庆市人居环境建设带谱构建 |
7.4.2 重庆市人居环境建设带谱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讨论 |
8.1 研究总结 |
8.1.1 主要结论 |
8.1.2 研究难点 |
8.1.3 研究创新点 |
8.2 相关讨论 |
8.2.1 不足与问题 |
8.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数量指标的逻辑组织图 |
附录 B:重庆市自然环境适宜度计算参数表 |
附录 C:重庆市社会环境发育度计算参数表 |
附录 D:重庆市人工环境发育度计算参数表 |
附录 E:重庆市人居环境持续性诊断参数表 |
附录 F: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8)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人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覆盖的度量指标 |
1.2.2 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新疆或西北地区近年来的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
1.3 研究切入点、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切入点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 |
1.4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特色之处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及分区分海拔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分区分海拔方法 |
2.2 植被遥感与植被覆盖度指数 |
2.2.1 植被遥感原理 |
2.2.2 植被覆盖度指数 |
2.3 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
2.3.1 植被遥感数据集 |
2.3.2 气象与人文数据 |
2.3.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2.4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2.5 气象与人文因子的处理方法 |
2.5.1 气象因子的空间动态模拟方法 |
2.5.2 人文因子的空间表达方法 |
2.6 空间效应分析方法 |
2.6.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2.6.2 半变异函数分析 |
2.6.3 分维分析 第3章 植被覆盖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3.1 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 |
3.2 植被覆盖变化幅度及变异性分析 |
3.3 植被覆盖度序列随时间变化的线性趋势及变率 |
3.4 不同植被覆盖度下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
3.5 不同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下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
3.5.1 不同植被类型下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
3.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
3.6 小结 第4章 降水量和气温的空间模拟与动态分析 |
4.1 年降水量的空间插值方法探讨 |
4.1.1 方法步骤 |
4.1.2 年降水量空间插值结果分析 |
4.1.3 结果讨论与降水量空间数据集 |
4.2 年平均气温空间模拟方法探讨 |
4.2.1 气温的空间模拟方法与步骤 |
4.2.2 年平均气温空间模拟结果分析 |
4.2.3 结果讨论与气温空间数据集 |
4.3 降水量和气温变化的时空动态分析 |
4.3.1 降水量时空变化分析 |
4.3.2 气温时空变化分析 |
4.3.3 新疆地区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对比分析 |
4.4 小结 第5章 人文因子的空间表达与变化特征 |
5.1 人文因子的筛选提取与空间化表达 |
5.1.1 人文因子的筛选及提取 |
5.1.2 人文因子的空间化表达 |
5.2 人文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
5.2.1 人文因子时间序列变化趋势 |
5.2.2 空间化人文因子变化特征 |
5.3 小结 第6章 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因子及相关性分析 |
6.1 降水、气温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
6.1.1 不同分区下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气温的相关性特征 |
6.1.2 不同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下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量、气温的相关性 |
6.1.3 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量、气温相关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
6.2 人文因子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分析 |
6.2.1 绿洲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
6.2.2 道路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
6.2.3 空间化人文因子与植被覆盖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第7章 综合气候与人文因子的植被覆盖变化空间效应分析 |
7.1 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变异特征 |
7.1.1 植被覆盖变化空间自相关分析 |
7.1.2 植被覆盖变化空间半变异函数分析 |
7.1.3 植被覆盖变化空间特征分维分析 |
7.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人文因素变化特征空间综合 |
7.2.1 因子分析法原理和步骤 |
7.2.2 分析过程和结果 |
7.3 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效应分析 |
7.3.1 空间因素与空间计量分析 |
7.3.2 基于GeoDa的植被覆盖变化空间效应计量分析 |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1982~2006 年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变化时空特征 |
8.1.2 降水量、气温空间模拟及其1982~2006 年时空变化特征 |
8.1.3 人文因子统计数据的提取、空间表达及变化特征 |
8.1.4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人类活动的相关性 |
8.1.5 空间综合气候和人文因子的植被覆盖变化特征空间效应 |
8.1.6 总结 |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中图表题揽 附录二:主要缩略词语 发表文章 致谢 |
(9)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LUCC内涵 |
2.2 LUCC研究综述 |
2.2.1 国外LUCC研究 |
2.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 第三章 江苏滨海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区域位置与范围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象气候 |
3.1.4 土壤植被 |
3.1.5 水文水系 |
3.1.6 自然资源 |
3.2 社会经济 |
3.2.1 人口增长 |
3.2.2 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章 江苏滨海LUCC的时空演变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数据 |
4.1.2 方法 |
4.2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
4.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间变化特征 |
4.3.1 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分析 |
4.3.2 土地变化的幅度 |
4.3.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速度 |
4.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4.3.5 土地利用主要类型转移 |
4.4 江苏滨海LUCC空间格局分析 |
4.4.1 多样性分析 |
4.4.2 集中性分析 |
4.4.3 区位意义分析 |
4.5 小结 第五章 江苏滨海LUCC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
5.1 自然因素 |
5.1.1 海岸淤蚀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1.2 海平面上升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2 人口因素 |
5.3 社会经济因素 |
5.3.1 驱动因素筛选 |
5.3.2 操作过程 |
5.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 政策因素 |
5.4.1 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 |
5.4.2 滩涂围垦 |
5.4.3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 |
5.5 未来驱动力分析 |
5.5.1 江苏沿海空间开发格局 |
5.5.2 江苏沿海海洋产业发展 |
5.5.3 江苏沿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
5.6 小结 第六章 江苏滨海LUCC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6.1 对海岸线淤蚀影响 |
6.2 对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
6.3 对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 |
6.4 生物多样性变化问题 |
6.5 水质变化问题 |
6.5.1 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 |
6.5.2 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
6.6 小结 第七章 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分析 |
7.1 CLUE-S模型 |
7.1.1 模型结构 |
7.1.2 CLUE-S模型的支撑体系 |
7.1.3 CLUE-S模型的参数文件 |
7.2 模拟步骤 |
7.3 情景模拟 |
7.3.1 情景方案设定 |
7.3.2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7.4 小结 第八章 江苏滨海土地可持续利用 |
8.1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
8.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选择 |
8.2.1 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 |
8.2.2 优化发展滨海农业 |
8.2.3 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 |
8.2.4 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致谢 |
(10)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遥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生态脆弱性研究综述 |
1.2.1 脆弱生态环境的内涵及特征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1.2.3 生态脆弱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
2.1 艾比湖流域自然环境状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 |
2.1.6 生物资源 |
2.2 艾比湖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
2.3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 |
2.3.1 艾比湖面积的萎缩 |
2.3.2 流域内盐渍化和风蚀危害加剧 |
2.3.3 湖周植被破坏并发生逆向演替 |
2.4 数据源与预处理 |
2.4.1 TM/ETM+数据的特点 |
2.4.2 数据源 |
2.4.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4.4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艾比湖区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
3.1 景观类型分类系统 |
3.1.1 遥感图像分类的概念及分类技术 |
3.1.2 景观类型的遥感分类系统的确定 |
3.2 基于SVM的景观信息提取 |
3.2.1 SVM基本原理 |
3.2.2 SVM模型选择与遥感图像的分类 |
3.2.3 分类精度检验 |
3.3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3.3.1 景观格局动态度分析 |
3.3.2 景观类型转移概率矩阵 |
3.3.3 重心模型 |
3.3.4 景观类型转入/转出贡献率 |
3.3.5 景观指标的选取及其生态学意义 |
3.4 艾比湖区域景观格局演变 |
3.4.1 各景观类型动态变化总体特征分析 |
3.4.2 各景观类型动态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3.4.3 景观类型转入/转出贡献率分析 |
3.4.4 基于景观的景观指数比较 |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脆弱性评价因子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
4.1 评价因子选取的原则 |
4.1.1 稳定性原则 |
4.1.2 主导性原则 |
4.1.3 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
4.2 定量评价模型的基本思路 |
4.3 选取的评价因子 |
4.3.1 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 |
4.3.2 土壤盐渍化敏感性指数 |
4.4 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1 模型建立 |
4.4.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4.4.3 空间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
5.1 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分布 |
5.1.1 分离度指数 |
5.1.2 PPU指数 |
5.1.3 SqP指数 |
5.2 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空间分布 |
5.2.1 土壤侵蚀因子提取 |
5.2.2 土壤侵蚀分级 |
5.2.3 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计算 |
5.3 土壤盐渍化敏感性指数空间分布 |
5.3.1 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 |
5.3.2 土壤盐渍化敏感性指数计算 |
5.4 景观类型脆弱度指数计算 |
5.5 区域综合生态脆弱度评价结果 |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区恢复与保护对策 |
6.1 生态脆弱区恢复与保护的原则 |
6.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2 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
6.1.3 注重人的能动性原则 |
6.2 生态脆弱区恢复与保护的对策 |
6.2.1 无脆弱区恢复与保护对策 |
6.2.2 轻微脆弱区恢复与保护对策 |
6.2.3 一般脆弱区恢复与保护对策 |
6.2.4 中等脆弱区恢复与保护对策 |
6.2.5 严重脆弱区恢复与保护对策 |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研究区景观时空格局变化特征 |
7.1.2 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
7.1.3 开展生态脆弱性评价 |
7.1.4 提出生态脆弱区恢复与保护对策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生态脆弱性模型评价因子的完善 |
7.2.2 土壤侵蚀研究的全面化 |
7.2.3 继续开展生态脆弱性动态监测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
四、ARC/INFO GRID模块支持下的内蒙古土地利用与覆盖宏观空间结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科右前旗经济项目区位选择优先级模型构建[D]. 杜宜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2]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3]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D]. 王博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D]. 陆利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5]基于景观格局视角的长春市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与优化研究[D]. 白立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7]山地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理论与实证[D]. 汪洋. 重庆大学, 2012(02)
- [8]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人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D]. 王智. 新疆大学, 2011(11)
- [9]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贺秋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6)
- [10]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遥感研究[D]. 谢霞. 新疆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