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线技术的全面应用 无线网络 无限风光(论文文献综述)
吴启用[1](2021)在《基于WiFi探针数据的城市道路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交通拥堵问题也在日益凸显,信息技术中软件与硬件的升级改进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而智能交通系统中的短时交通流预测则是目前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出现,交通数据也从原来的单一匮乏时期进入到了现在的多源海量时期,传统的交通检测数据已在建设成本和数据回传实时性方面逐渐失去了优势。车载Wi Fi的装配极大地提高了车联网的比例,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无线通信数据,这些数据具有样本量大,实时性好,获取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将其作为交通检测数据同样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基于Wi Fi无线探测数据研究了路段短时交通流的特征,并以深度学习为理论基础设计了相应的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对Wi Fi无线探测数据的获取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将获取到的Wi Fi无线探测数据与路侧探针设备匹配,构建了路段交通流量时间序列。之后利用皮尔逊系数分析了交通流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性。最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包括异常数据的甄别与剔除,缺失数据的均值替换等。(2)根据交通流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采用滑窗方式将其转化为长短期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的输入序列,而后对LSTM网络的参数及结构进行调整,建立了DSLSTM预测模型,最后分别针对单路段序列输入和多路段序列输入进行了预测,并对不同特征输入下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增加上下游路段特征的DSLSTM模型预测精度有所提升。(3)为了在多路段序列输入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模型的预测性能,设计了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长短期记忆(Conv-LSAM)预测模型。通过在LSTM层之前加入卷积模块来达到提取空间特征的效果,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以增强LSTM在时间特征方面提取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Conv-LSAM模型能有效捕捉交通流的时空特征,与其他基准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蔡帅[2](2021)在《车联网环境中安全车辆雾的构建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如今,随着智能车辆的增多,城市车联网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随时随地的信息访问。与此同时,网络中的通信用户对城市车联网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车联网中车辆节点移动的随机性,网络拓扑的时变性以及通信环境的复杂性,城市车联网面临众多安全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一是在存在多种网络攻击的情况下,难以保证车辆节点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二是车联网在向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方便用户进行数据获取的同时,增大了用户隐私信息被侵犯的风险。因此,在城市车联网环境下,如何对车辆的身份进行准确认证以及有效保障用户隐私安全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城市车联网存在的以上安全问题,本文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城市车联网环境中存在节点破坏网络通信,特别是节点进行DDOS攻击,灰洞攻击和信息篡改,同时考虑此类节点之间存在合谋攻击的情况,本文提出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恶意节点检测框架。考虑网络中车辆节点的社会属性,本文将节点间通信链接关系建模为社交网络拓扑,并定义节点间亲密度,表示节点间链接的权重值。本文将车辆的通信行为特征作为网络模型中节点的特征,根据节点特征的差异性以及节点间的亲密度关系,利用图神经网络对节点的属性进行预测。经仿真验证,该方法对车辆节点身份的识别准确性和对时变拓扑网络的适应性都有显着提高。(2)针对城市车联网环境中,网络在提供云计算服务时,可能存在的恶意节点频繁获取其他节点数据信息,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本文提出了基于云雾结合的车辆节点安全通信框架。该框架结合云服务器端与雾节点对网络中恶意节点进行入侵检测和管理。云服务器端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对正常的车辆节点进行身份授权和恶意节点的筛选,并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实现对可疑节点的身份确认。在进行雾内通信的过程中,雾节点不断监视雾内车辆行为,判断节点传递消息的真实性,同时对节点进行信用评估,将可疑节点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端,以进行身份确认。经仿真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云雾结合的车辆节点安全通信框架有效保障了用户隐私安全。
黄金亮[3](2020)在《基于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的联合网络选择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线终端在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中,能通过WLAN、LTE、UMTS等多种接入技术实现通信。在异构无线网络当中,带宽资源会受到局限,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围绕带宽资源的优化分配提出一种网络选择策略。此策略设定的约束条件是带宽资源限制,目标函数是用户信息传输速率,通过凸优化理论获得最大信息传输速率,根据相应速率需要的带宽资源与网络接入能够提供的相应带宽资源,为用户分配最佳网络,防止因接入不合理发生资源浪费。所提联合网络选择策略经过理论分析以及仿真验证,证明该策略能够获得良好的资源利用率和网络吞吐量。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冯天成[5](2019)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油烟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重要的传统服务性行业,其因市场大、增长快、影响广、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而广受重视。如今餐饮企业的普及带来的油烟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对餐饮业油烟污染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本课题拟基于低碳经济的背景,以企业核心项目为主要方向,构建了这套餐饮企业智能油烟在线监测系统。随着嵌入式、无线通信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各种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在油烟监测系统中,将增强监测平台与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设备的关系。智能油烟在线监测系统总体结构分为三个模块,即前台控制器、通信网关和服务器:1.前台由厨房端和管道端组成,厨房端主控板接入各种传感器或监测设备,管道端主控板接入净化器和变频风机。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成熟算法将数据进行整合包装,风机采用无级调速电路,两端控制器分布采集实时参数汇入网关完成数据交换。2.通信网关采用LoRa协议作为前台控制器与网关进行信息传输,信息按照系统的数据传输规约进行转化处理,随之通过4G无线通信协议或以太网通信的方式发送给云平台服务器。3.服务器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模式进行设计,降低了业务层代码的耦合性,提高了系统的性能。数据层采用对外依赖性极低的MyBaits框架,频繁利用Ajax从服务器获取数据,使网页的表格数据或曲线图及时更新,保证了平台的数据监控页面能够准确的反应设备当前运行状况及油烟实时浓度等数据。该油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给予政府及环保部门餐饮企业油烟综合排放监测数据平台,实现各企业油烟排放及相关数据的共享、交互和利用,将有益于提高企业对油烟净化综合监控能力、给予政府及环保部门数字化指标,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高妍,毛艳玲[6](2015)在《敢立潮头唱大风——记北京邮电大学张平教授团队》文中研究表明人物简介:1897年,意大利人M.G.马可尼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完成了史上首次无线通信试验,是为人类移动通信发展的起点。1987年,我国引入TACS标准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在广东建成并投入商用,拉开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序幕。张平,中国移动通信领域学科带头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带头人,主持完成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现任北京邮电
王玺钧[7](2012)在《基于非恒速编码的认知协同传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频谱资源的有限性和无线传输的不可靠性成为制约未来无线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中继协同传输方式和认知无线电创新技术的相互渗透,协同和认知将成为提高未来无线网络的资源有效性、传输可靠性和网络连通性的重要技术手段。面对复杂的电磁环境和时变的网络状态,如何利用差错控制技术保证认知协同传输的可靠性,并提供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分组接入与通信,是未来无线网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已有的研究没有充分结合协同和认知技术的优势,孤立的对协同传输和认知接入的差错控制进行了机制设计与分析。本论文利用非恒速编码保证认知协同传输的可靠性,研究提高认知协同传输频谱效率的方法。本论文利用概率论、决策理论、顺序统计理论等数学工具对中继协同传输、动态频谱接入和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协同传输依次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首先,从冗余的角度进行统一的分析,对非恒速编码和自动请求重传这两种差错控制机制在点到点和广播通信系统中的性能进行了系统比较,为不同系统选择合适的差错控制机制提供了依据和准则。其次,针对两跳和多跳中继系统,将非恒速编码和叠加编码相结合,提出可靠的协同传输机制,提高中继系统的吞吐量。通过优化功率分配系数,实现对接收信号的能量及其携带的信息的联合累积。与单纯的信息累积和能量累积相比,优化后的机制在两跳和多跳中继系统中分别获得大约20%和40%的吞吐量增益。然后,针对单个认知用户,利用部分可观测Markov决策过程理论,提出基于非恒速编码的动态频谱接入机制,寻找认知用户的最优策略,解决认知用户频谱感知和数据传输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低复杂度的启发式策略。最后,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提出基于非恒速编码的认知协同传输机制,解决认知协同传输中两跳传输能力不平衡的问题。深入分析和讨论主用户行为特征和信道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最优系统参数。本论文深入分析非恒速编码的特点,将其溶于协同和认知技术融合的潮流中,有效地保证了在复杂电磁环境和时变网络状态下认知协同传输的可靠性,所提出的机制和算法可以显着提高系统性能,为未来无线网络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储备。
彭溢[8](2010)在《基于Agent的无线GIS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GIS作为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等多门学科综合的一种学科,其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日益广泛的应用领域对GIS不断提高的要求,推动了GIS的迅速发展。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如三维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图像处理技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都已经在GIS得到了直接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格计算、虚拟现实、“3S”集成等新理念、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GI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辟了更多更新的前沿科研方向。伴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无线、移动的GIS的产生成为必然。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定位技术与GIS技术的结合为空间信息服务增添了新的服务方式和经济增长点。GIS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之后,基于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的GIS成为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弥补了传统有线网络环境下GIS受网络布设限制的缺陷,满足了各种基于无线网络环境下用户对GIS的需求,扩展了GIS的应用领域。与此同时,无线网络自身的特点又给GIS带来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无线网络与传统的有线网络相比,除了具有传统有线网络的特点外,还具有成本低、更灵活、移动性等特点。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的无线GIS,具有移动性好、使用方便、架设与维护便利等优点,其中,支持移动计算是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的最大区别,并且无线网络可以弥补有线网络的不足,达到宽带网络无限延伸的效果。无线GIS的研究目的在于为移动和无线的GIS提供空间信息的应用和扩展,优化空间信息服务质量,为地理空间科学提供一种新的应用途径和处理方法。本文深入分析了无线GIS的构成,探讨了无线GIS技术和计算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无线GIS所面临的问题,如无线网络环境下空间数据传输速率慢、无线终端的多样化、无线终端计算能力有限、无线网络信号不稳定、频繁断接、受环境影响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Agent技术引入到无线GIS当中,结合Agent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基于Agent技术的无线GIS的思想。Agent技术来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DAI领域,是一类在特定条件下能感知周围环境,并能自治地运行并达到一系列目标的计算实体和程序,它的诞生和发展是人工智能技术,分布式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果。移动Agent是一种特殊的Agent,它具有节约网络带宽、克服网络延迟、实时远程交互、异步自主执行、离线计算、平台无关性等特点。多Agent系统(MAS)是多个Agent的集合,它们相互通信、彼此协调,共同解决较大规模的复杂问题。Agent技术的出现,提供了解决动态、复杂、分布式的大型应用系统新的手段,为无线GIS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针对无线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效率降低、传输费用增大、通信质量变化等关键问题,研究从无线网络自适应理论出发,提出无线传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网络资源的动态性使得传输方法需要相应的匹配;利用一般化无线传输模型,分析无线环境的特征模型,并针对性提出MAS自适应传输模型,通过优化传输模型,提出自适应传输最佳化策略,针对传输策略的费用问题阐述了改进的MAS自适应传输算法模型(MATM),对算法机制和原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由于空间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文中分析调度的具体实现过程,最后通过MAS自适应实验测试自适应传输调度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大量的数据结果证明了MATM策略的有效性,本模型和算法能有效的提高空间数据传输的效率,降低无线网络为数据传输带来的影响。目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中的空间信息服务资源越来越多,空间信息的多样性、异构性、分布性等对传统的空间信息服务提出了挑战。本文结合基于OGC规范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和Web Services的思想以及Agent技术的特点,提出了MAS与无线GIS耦合的思想,以MAS耦合技术在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作为研究重点,构建基于MAS体系的无线GIS集成服务平台,利用MAS中多个Agent协调和协作,与传统的GIS功能模块松散耦合,将分散在网络中的GIS服务和数据动态组合,实现无线GIS集成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耦合GIS的空间信息表达和和建模过程,研究MAS复杂任务的分析、分解、分配和协作机制,分析空间信息的MAS耦合技术对处理无线用户复杂任务的影响,对处理一些大型的空间分析运算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空间信息MAS耦合的具体实现。本文在对基于Agent技术的空间信息自适应传输与调度理论和MAS耦合GIS技术理论深入研究之后,构建了基于Agent技术的无线GIS原型系统,即MAS松散耦合无线空间信息服务系统。该原型系统的思想是利用MAS技术将分置于三个服务器上的空间信息服务和数据松散耦合,通过MAS中多个功能Agent之间的通信与协作,实现无线空间信息集成服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Agent技术的空间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MAS耦合GIS服务的可行性。
范高俊[9](2009)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性能评估与提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信息获取、处理和传输为一体的网络,它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与真实的物理世界融合在一起,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与自然的交互方式,在工业、农业、军事、环境监控、生物医疗、城市管理和抢险救灾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当传感器节点部署并组网完毕后,网络面临两个基本且亟待解决的覆盖问题:1)如何评估传感器网络对监控区域或对穿越或逃逸目标的覆盖性能;2)如何采用相应的策略来改善已有的移动节点分布或针对盲区部署额外的传感器节点进而提高网络的覆盖性能。这不但直接关系到传感器网络中高能效覆盖、拓扑控制以及有限资源的优化分配,而且很大程度决定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监视、传感、通信等各种服务质量目标的改善。作为覆盖问题研究的基础,传感器节点的感知区域模型在已有的研究工作大都局限于是圆形或扇形感知区域。然而在真实环境中,由于节点自身硬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传感器节点的感知区域往往为在各个方向上感知能力并不相同的不规则任意形状,这使得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因此,本论文以传感器节点感知区域的不规则性为背景,围绕着如何获取节点的感知区域、如何评估传感器网络对监控区域的覆盖性能以及如何提高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性能等关键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概括了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归纳了需要研究的问题。从发展历史、网络结构、典型应用和研究内容四个角度简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有关情况;并从覆盖相关问题、节点感知模型、覆盖分类等方面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问题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解决各种覆盖问题的思想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分析并对比了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算法与协议。其次,针对真实环境中传感器节点感知区域不规则性的事实,研究了如何获取节点感知区域的问题。在监控区域中某一位置上发生的事件如果能够被某个传感器节点检测到,则该位置属于该传感器感知区域内一个点。基于这个观察,采用网格对整个监控区域进行划分,并用每个网格中心点的覆盖代替整个网格的覆盖情形,通过移动事件源在每个网格中心点上产生被感知事件,进而提出了近似获取节点感知区域的地毯式移动算法。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传感器节点的感知区域可以用该区域的边界线来表示,通过使移动事件源在每个传感器节点的边界线周围附近产生事件,但仅关心移动事件源被发现或从发现突然变为消失的瞬间位置,提出了开销更小的启发式移动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不规则感知区域对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的影响,以及地毯式移动和启发式移动两个算法获取节点感知区域的有效性。再次,针对真实环境中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性能评估问题,研究了如何判定传感器网络对监控区域的区域覆盖度和栅栏覆盖度。运用计算几何和区域封闭性的相关知识,证明了监控区域的区域覆盖度等于监控区域内所有覆盖交点的最小覆盖度;栅栏覆盖度等于最少覆盖路径上所有子边界线的最大覆盖度,并结合图论知识分别提出了区域覆盖度评估算法和栅栏覆盖度评估算法。从理论角度上将监控区域的覆盖度评估这一复杂连续空间难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离散空间问题。由于真实环境中传感器节点的感知边界线函数具有不确定性且很难精确计算和获取,基于网格划分的方法,将区域覆盖度和栅栏覆盖度的评估问题分别转化为网格中心点的覆盖度评估和从所有网格中找出一条具有最小覆盖度的网格集合组成的连通路径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覆盖度的近似评估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基于网格的近似覆盖度评估算法对区域覆盖度和栅栏覆盖度评估问题的有效性。最后,针对随机部署大规模节点的方式容易造成传感器网络覆盖的不均匀性(如局部区域传感器节点分布过密或过疏),研究了如何通过调整移动节点的位置提高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性能,以及如何部署额外传感器节点的问题。通过引入了贡献节点集、重叠区、盲区、覆盖临界区等概念,并利用重叠区和其贡献节点集之间、覆盖临界区和其贡献节点集之间的虚拟力模型,提出了改变传感器节点分布的覆盖增强策略,提出了一个基于虚拟势场的覆盖性能提高分布式算法。针对需要部署额外的传感器节点的情形,以圆形的静态传感器网络为背景,证明了监控区域内所有盲区中任意两个盲区和三个盲区组成子集所形成的超集与额外放置传感器节点数目和位置之间的关系,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更易于解决、研究范围更广的图着色问题,并提出了一个集中式近似贪心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覆盖性能提高算法能够显着地增强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性能,贪心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额外节点放置问题。综上所述,本文以实现传感器网络在真实环境中的应用为目标,研究了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感知区域、覆盖性能评估和覆盖性能提高等问题,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新模型和算法,并给出了仿真实验分析和结论,对于推进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的研究和实用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马汇莹[10](2008)在《一国两制下的大众传媒:互动、边界与开放 ——回归十年香港与内地的新闻文化交流》文中研究指明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在一国两制的政治框架下,香港与内地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两地社会制度不同,大众传媒的性质、角色和功能也不尽相同,都存在着如何应对对方冲击的问题。这种交流和互动独具特色,是跨境传播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有助于理解不同社会如何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内地大众传媒系统如何应对香港因素的冲击。十年来,这种冲击已经变得更为频繁、直接、有力。研究发现,中央政府改变了部分新闻传播政策,香港因素是促使这些变化发生的重要压力来源之一。这些变化意味着传媒开放的边界不断被推进。但香港方面较为主动,中央政府较为被动。这些政策有时缺乏稳定,显示出政府对新闻开放欲进又退的矛盾心态。地方政府的应对策略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并不是经济越发达,就必然会越开放。这取决于当地领导人的思想,也取决于中央政府是否介入以及介入的程度。内地传媒组织与香港传媒的正式合作刚刚起步。但在新闻观念、管理规则、实践业务方面均明显受到香港传媒的影响,广东电视是最明显的例子。风凰卫视是一国两制制度最明显的受益者,它给内地传媒带来竞争压力同时也推动新闻改革。由于政策保护,两地传媒真正的竞争还远未开始。
二、无线技术的全面应用 无线网络 无限风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线技术的全面应用 无线网络 无限风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iFi探针数据的城市道路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WiFi移动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2 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深度学习相关理论 |
2.1 深度学习概述及常用模型 |
2.1.1 深度学习的概念 |
2.1.2 深度信念网络 |
2.1.3 卷积神经网络 |
2.1.4 循环神经网络 |
2.2 深度学习模型优化机制 |
2.2.1 激活函数 |
2.2.2 优化算法 |
2.2.3 Dropout机制 |
2.3 深度学习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采集分析与预处理 |
3.1 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的来源 |
3.1.1 固定式采集技术 |
3.1.2 移动式采集技术 |
3.2 基于WIFI探针数据的路段交通流 |
3.2.1 车载无线网络概述 |
3.2.2 WiFi探针工作原理 |
3.2.3 路段交通流量的构建 |
3.2.4 交通流量的主要特征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异常数据的识别与修复 |
3.3.2 数据归一化 |
3.4 模型性能评价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路段交通流预测 |
4.1 基于LSTM的预测模型 |
4.1.1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
4.1.2 交通流输入序列 |
4.1.3 实验环境 |
4.1.4 网络参数设置 |
4.1.5 基于LSTM的预测模型设计 |
4.2 预测结果与分析 |
4.2.1 面向单路段的预测结果分析 |
4.2.2 空间相邻多特征路段的预测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长短期网络交通流预测 |
5.1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长短期网络模型 |
5.1.1 注意力机制 |
5.1.2 注意力卷积长短期网络预测模型 |
5.2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2.1 网络参数调整 |
5.2.2 预测效果分析 |
5.2.3 对比实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车联网环境中安全车辆雾的构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行业背景 |
1.2.2 主要挑战 |
1.3 研究现状 |
1.3.1 车联网研究现状 |
1.3.2 车联网安全技术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车联网相关技术 |
2.1 车联网概述 |
2.1.1 概念定义 |
2.1.2 车联网网络结构 |
2.1.3 无线接入技术 |
2.2 车联网安全挑战以及方案 |
2.2.1 基于雾的IoV通信安全问题 |
2.2.2 车辆用户的数据与隐私保护 |
2.2.3 车联网的Sybil攻击 |
2.3 基于云的IoV |
2.3.1 CIOV通信 |
2.3.2 CIoV挑战与解决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恶意节点识别 |
3.1 问题描述 |
3.2 网络模型 |
3.2.1 亲密度评估模型 |
3.2.2 车辆节点拓扑模型 |
3.2.3 恶意节点攻击模型 |
3.3 图神经网络算法框架 |
3.3.1 图神经网络模型 |
3.3.2 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3.3.3 图注意力网络模型 |
3.4 图神经网络系统框架 |
3.4.1 数据集构建 |
3.4.2 模型获取 |
3.5 仿真分析 |
3.5.1 仿真环境 |
3.5.2 仿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云雾结合的车辆节点安全通信 |
4.1 问题描述 |
4.2 网络模型 |
4.2.1 车辆模型 |
4.2.2 雾节点模型 |
4.2.3 网络分层结构 |
4.2.4 攻击方式 |
4.3 框架设计 |
4.3.1 云服务器端恶意节点识别 |
4.3.2 云服务器端恶意节点身份更新 |
4.3.3 基于雾节点的车辆管理 |
4.4 仿真分析 |
4.4.1 仿真环境 |
4.4.2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油烟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2 内容安排 |
2 相关技术基础 |
2.1 物联网时代 |
2.2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
2.2.1 传感器类型 |
2.2.2 数据融合方法 |
2.3 JavaScript应用 |
2.3.1 AJAX技术 |
2.3.2 百度地图API |
2.3.3 HighCharts库 |
3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业务流程 |
3.1.2 总体设计思想 |
3.1.3 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3.3 平台框架搭建 |
3.3.1 后端框架 |
3.3.2 前端框架 |
4 系统硬件设计 |
4.1 厨房端主控电箱 |
4.1.1 厨房端结构 |
4.1.2 厨房端工作流程 |
4.2 管道端主控电箱 |
4.2.1 管道端结构 |
4.2.2 管道端工作流程 |
4.3 通信网关 |
4.3.1 控制器设计 |
4.3.2 数据传输协议 |
4.3.3 网关配置及工作流程 |
5 软件层面设计 |
5.1 数据库设计 |
5.1.1 数据概念模型 |
5.1.2 MyBaits框架 |
5.1.3 MySQL数据库 |
5.1.4 数据表设计 |
5.2 功能模块实现 |
5.2.1 监控渲染模块 |
5.2.2 地图接口模块 |
5.2.3 数据绘图模块 |
5.2.4 列表管理模块 |
6 系统运行与测试 |
6.1 硬件测试 |
6.1.1 系统校表 |
6.1.2 作业测试 |
6.1.3 烧录升级 |
6.2 软件测试 |
6.2.1 测试方法 |
6.2.2 运行环境 |
6.2.3 功能测试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6)敢立潮头唱大风——记北京邮电大学张平教授团队(论文提纲范文)
人物简介: |
占领高地,得标准者得天下 |
重抓基础,自有源头活水来 |
发力测试,厚积薄发正可期 |
未雨绸缪,无限风光在险峰 |
(7)基于非恒速编码的认知协同传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继协同传输 |
1.1.2 认知无线电 |
1.1.3 差错控制机制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无线通信中的非恒速编码技术 |
2.1 引言 |
2.2 基于非恒速编码的无线通信系统框架 |
2.3 三种实用的非恒速编码及其译码开销 |
2.3.1 喷泉码 |
2.3.2 LT码 |
2.3.3 Raptor码 |
2.3.4 译码开销分析 |
2.4 自动请求重传与非恒速编码的比较 |
2.4.1 信道模型与机制描述 |
2.4.2 性能指标 |
2.4.3 点到点通信系统中的性能比较 |
2.4.4 广播通信系统中的性能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继通信中基于非恒速编码的协同传输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3 基于非恒速编码的协同传输机制 |
3.3.1 源节点传输阶段 |
3.3.2 中继节点传输阶段 |
3.4 性能分析 |
3.4.1 源节点传输阶段 |
3.4.2 中继节点传输阶段 |
3.4.3 端到端吞吐量 |
3.5 仿真结果 |
3.6 多跳网络扩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认知环境中基于非恒速编码的频谱接入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主用户和信道模型 |
4.2.2 机制描述 |
4.3 性能分析与最优决策 |
4.3.1 吞吐量分析 |
4.3.2 部分可观测Markov决策过程 |
4.3.3 短期策略 |
4.4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基于非恒速编码的协同传输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3 基于非恒速编码的认知协同传输机制 |
5.4 性能分析与优化 |
5.4.1 源节点传输时间 |
5.4.2 中继节点传输时间 |
5.4.3 端到端吞吐量 |
5.5 仿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作总结与未来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Agent的无线GIS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1.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
1.1.2 当前GIS研究的发展趋势 |
1.2 研究背景 |
1.2.1 无线通信技术 |
1.2.2 无线GIS面临的问题 |
1.2.3 Agent技术介绍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进展 |
1.3.1 无线网络数据传输 |
1.3.2 Agent技术 |
1.3.3 多Agent耦合技术 |
1.3.4 基于Agent技术的无线GIS集成服务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移动Agent和多Agent技术 |
2.1 移动Agent技术概述 |
2.1.1 Agent概述 |
2.1.2 移动Agent概念 |
2.1.3 移动Agent体系结构 |
2.1.4 移动Agent关键技术 |
2.2 多Agent系统 |
2.2.1 多Agent系统体系结构 |
2.2.2 多Agent系统协作机制 |
2.3 面向Agent的软件技术 |
2.3.1 软件对象与Agent的区别 |
2.3.2 面向Agent软件工程 |
第3章 基于Agent技术的无线GIS体系结构 |
3.1 无线GIS |
3.2 无线G1S组成与结构 |
3.2.1 无线网络组成 |
3.2.2 无线终端 |
3.2.3 GIS软硬件平台 |
3.2.4 空间信息数据库 |
3.2.5 无线GIS特点和不足 |
3.2.6 无线GIS关键技术 |
3.3 Agent技术与无线GIS |
3.3.1 移动Agent技术在无线网络数据传输上的优势 |
3.3.2 移动Agent技术在无线空间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
3.4 MAS与无线空间信息服务 |
3.4.1 空间信息服务 |
3.4.2 MAS耦合无线GIS服务 |
3.4.3 基于MAS的无线空间信息服务体系结构 |
第4章 基于Agent技术的无线空间数据传输自适应研究 |
4.1 空间数据无线传输模型 |
4.1.1 无线网络构成特征 |
4.1.2 空间数据无线传输模型设计 |
4.2 基于Agent的无线GIS技术 |
4.2.1 无线网络自适应传输一般模型 |
4.2.2 性能指标 |
4.3 移动Agent技术在自适应传输中的应用 |
4.3.1 移动Agent的通信方式 |
4.3.2 基于移动Agent的自适应数据传输模型设计 |
4.3.3 基于移动Agent的无线GIS访问模式 |
4.4 基于MAS的自适应传输模型 |
4.4.1 MAS传输模型优化 |
4.4.2 改进的MAS自适应算法 |
4.4.3 MATM算法分析 |
4.4.4 MATM算法自适应调度探讨 |
4.4.5 MAS信息调度自适应策略实现 |
4.5 自适应传输实验分析 |
4.5.1 实验设定 |
4.5.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章 多Agent耦合技术在无线空间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
5.1 无线空间信息服务 |
5.2 基于MAS的无线GIS |
5.2.1 MAS与GIS |
5.2.2 MAS在GIS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
5.3 MAS机制的GIS耦合技术 |
5.3.1 GIS与MAS耦合方法 |
5.3.2 三种耦合方式比较 |
5.3.3 MAS与GIS松散耦合机制 |
5.4 MAS任务协作求解机制 |
5.4.1 任务分解与分配机制 |
5.4.2 MAS协作机制 |
5.5 MAS耦合空间信息服务实现 |
5.5.1 空间Agent模型设计 |
5.5.2 用户交互Agent |
5.5.3 任务分析Agent |
5.5.4 任务分解Agent |
5.5.5 任务分配Agent |
5.5.6 功能Agent |
第6章 基于Agent技术的无线GIS原型系统 |
6.1 系统概述 |
6.2 实验平台JADE |
6.3 实验系统设计 |
6.3.1 实验硬件环境 |
6.3.2 实验数据 |
6.4 实验测试与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研究特色及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情况 |
致谢 |
(9)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性能评估与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背景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
2.1.1 研究发展历史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
2.1.3 主要应用 |
2.1.4 研究内容 |
2.2 覆盖控制相关研究 |
2.2.1 相关问题 |
2.2.2 节点感知模型 |
2.2.3 部署方式 |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问题 |
2.3.1 覆盖对象分类 |
2.3.2 区域覆盖 |
2.3.3 点覆盖 |
2.3.4 栅栏覆盖 |
2.4 选题意义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规则感知模型 |
3.1 引言 |
3.2 不规则感知模型 |
3.2.1 形成原因 |
3.2.2 RIM 感知模型 |
3.3 感知模型获取算法 |
3.3.1 定义和假设 |
3.3.2 基本思想 |
3.3.3 地毯式移动 |
3.3.4 启发式移动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实验环境 |
3.4.2 实验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覆盖性能评估 |
4.1 引言 |
4.2 区域覆盖评估问题 |
4.2.1 定义和假设 |
4.2.2 问题描述 |
4.2.3 基于覆盖交点集合的覆盖评估 |
4.3 栅栏覆盖评估问题 |
4.3.1 相关定义 |
4.3.2 问题描述 |
4.3.3 基于子边界线集合的覆盖评估 |
4.4 基于网格的覆盖评估问题 |
4.4.1 区域覆盖 |
4.4.2 栅栏覆盖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区域覆盖 |
4.5.2 栅栏覆盖 |
4.6 小结 |
第五章 覆盖性能提高 |
5.1 引言 |
5.2 基于虚拟势场的覆盖增强算法 |
5.2.1 问题描述 |
5.2.2 虚拟势场 |
5.2.3 虚拟力模型 |
5.3 额外传感器节点的放置 |
5.3.1 问题描述 |
5.3.2 问题转化 |
5.3.3 算法描述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移动节点覆盖增强算法 |
5.4.2 额外传感器节点放置算法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一国两制下的大众传媒:互动、边界与开放 ——回归十年香港与内地的新闻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一国两制:跨境传播的新领域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理论框架与概念剖析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内地学者的研究 |
二、港台及海外学者的研究 |
三、分析与讨论:模糊的半张脸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香港传媒:后回归时代──香港大众传媒的发展与现状 |
第一节 传统报纸与免费日报 |
一、免费报纸:突然兴起 |
二、传统报业:频受冲击 |
三、经营管理:公司化、多元化 |
四、市场导向下的内容采编:小报化与煸情报道 |
第二节 电视:多元化发展 |
一、地面数字电视:2008新纪元 |
二、收费电视:四分天下 |
三、无线:一枝独大 |
四、亚视:股权多变命运波折 |
第三节 电台:风波不断 |
一、香港电台:身份之争 |
二、商业电台:“封咪”事件 |
三、新城电台 |
第四节 回归后香港传媒的整体生态 |
一、香港新闻自由:受到保护 |
二、传媒公信力:为什么会下降? |
三、传媒的自律与他律:报业评议会之争 |
四、传媒介入政治:从“第三者”、“代议者”到“鼓吹者”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地传媒体制比较 |
第一节 香港的大众传媒管理 |
一、法律监管 |
二、行政调控 |
三、新媒介环境下的规管政策检讨与变化 |
四、反思:维护及推展广播自由与权利 |
第二节 内地的大众传媒管理 |
一、法律监管 |
二、党和政府的调控 |
三、内地传媒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两地大众传媒比较:体制与观念 |
一、法治保障 |
二、市场经济与传媒自主性 |
三、政权与传媒系统的整合度 |
四、新闻观念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地大众传媒互动:直面香港 |
第一节 十年新闻交流历程回顾 |
一、97回归:新的起点 |
二、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促进信息公开 |
三、个人赴港“自由行” |
四、CEPA:传媒业合作的便捷通道 |
第二节 新闻传播政策:擅变与突破 |
一、从“采访七条”到“奥运新规” |
二、常设记者站 |
三、新闻发言人制度 |
四、广电、影视节目交流与合作 |
五、传媒上市:从分拆上市到整体上市 |
第三节 传媒实践与新闻业务:借鉴与创新 |
一、受众意识的确立与强化 |
二、时政新闻:突破传统模式 |
三、内地新闻与“香港角度” |
四、“出口”与“内销”新闻 |
五、新闻文化落差 |
七、新闻伦理:差异与激荡──以“收红包”为例 |
第四节、“凤凰卫视”现象:在夹缝中游走 |
一、凤凰卫视简介 |
二、凤凰:一国两制、香港回归的受益者 |
三、凤凰台与中央电视台:局部竞争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香港电视在广东:跨越边界的传播 |
第一节 “第一梯队”的香港电视 |
一、历史:政府管制、民众自发收看与媒介全球化 |
二、香港电视受欢迎的原因 |
三、影响:“弱势”的广东电视与“港式”观众 |
第二节 “鲶鱼效应”与广东电视 |
一、作为一种变革“催化剂”的外来电视 |
二、作为一种话语资源的外来电视 |
三、直接成为借鉴对象 |
四、促使广东电视发挥本土特长 |
第三节 观众的选择:悄无声息的变化 |
一、收视行为的自我解说 |
二、新闻节目:最经常看,也最不满意 |
三、电视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
四、短剧:本土化、娱乐化 |
五、文化接近性、节目质量与观众的选择 |
本章小结 结语 |
一、一国两制与跨境传播 |
二、香港传媒的冲击 |
三、中央政府的应对 |
四、地方政府的应对 |
五、传媒组织 附录一、回归十年香港与内地新闻文化交流大事记 附录二、受访者名单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无线技术的全面应用 无线网络 无限风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iFi探针数据的城市道路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D]. 吴启用.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车联网环境中安全车辆雾的构建技术[D]. 蔡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的联合网络选择措施研究[J]. 黄金亮. 信息通信, 2020(11)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油烟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D]. 冯天成. 武汉纺织大学, 2019(01)
- [6]敢立潮头唱大风——记北京邮电大学张平教授团队[J]. 高妍,毛艳玲.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5(06)
- [7]基于非恒速编码的认知协同传输研究[D]. 王玺钧. 清华大学, 2012(04)
- [8]基于Agent的无线GIS关键技术研究[D]. 彭溢. 武汉大学, 2010(05)
- [9]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性能评估与提高[D]. 范高俊.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04)
- [10]一国两制下的大众传媒:互动、边界与开放 ——回归十年香港与内地的新闻文化交流[D]. 马汇莹. 复旦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