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汾河灌区骨干渠道的防渗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钜锋[1](2020)在《汾河灌区节水措施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在分析汾河灌区节水灌溉存在的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协调运行差、斗农渠工程建设滞后、灌溉技术落后、田面工程差等问题基础上,提出了采取骨干渠系防渗、水权许可、水资源科学调配计量、严控水资源浪费、水价激励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完善节水体系等措施,工程的实施将显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于发展农业节水、缓解灌区的生态和灌溉用水矛盾发挥着关键作用。
雷坚锋[2](2019)在《文峪河灌区工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指出文章介绍了文峪河灌区的基本情况,就文峪河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法和工程现状做了详细阐述,并根据灌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郭富强[3](2019)在《北方季节性冻土区渠道保温防冻胀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多年来,内蒙古河套灌区在渠道衬砌防冻胀方面取得了大量试验研究成果,但在不同厚度聚苯板的保温防冻胀效果方面的试验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模袋混凝土衬砌渠道保温效果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为了探明在预制混凝土板及模袋混凝土条件下铺设聚苯板的保温机制及抗冻胀效果,通过建立冻胀试验场并结合原型渠道冻胀试验,对不同保温处理条件下基土地温、冻深、冻胀量和含水率、地下水位等变化规律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以下主要创新性成果:1、通过对多年运行渠道中铺设的聚苯板取样检测可知,表观密度下降了7.92%~23.33%;渠坡上部导热系数增大了 19.44%~50%,下部增大了86.11%~105.56%;尺寸稳定性增大了 1~2倍,体积吸水率增大了 10.5~16.5倍。2、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对河套灌区衬砌渠道聚苯乙烯板保温防冻胀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在预制混凝土板条件下铺设2~12cm厚的聚苯板,总积温增温236.95%~563.84%,削减冻胀率53%~94.7%,削减冻深64.02%~75.98%。单位厚度聚苯板可提高地温0.88℃,削减冻胀量1.75cm,削减冻深9.24cm。3、通过开展不同模袋混凝土处理冻胀试验得出,单位厚度模袋混凝土增温为0.16℃,仅为聚苯板增温值的18.1%,总积温增温仅为3.93%~9.22%。模袋混凝土下铺设4~8cm聚苯板,总积温增温207.6%~272.3%,削减冻胀率为71.43%~96.6%。4、通过建立渠道冻胀力学模型,探讨了渠道产生冻胀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渠道发生冻胀破坏的主要部位,并对典型渠道冻胀破坏进行了验算。得出梯形渠道渠坡脚处所受轴力N(x)和剪力Q(x)均最大,渠坡板下部1/3处所受的弯矩值M(x)最大;渠底板坡脚处受到的剪力Q(x)最大,渠底板的1/2处所受弯矩M(x)最大。5、提出了河套地区衬砌渠道聚苯板适宜铺设厚度。东西走向的预制混凝土渠道阴坡、阳坡和渠底适宜铺设的聚苯板厚度分别为1Ocm、6cm和8cm;南北走向的预制混凝土衬砌渠道边坡和渠底适宜铺设的聚苯板厚度为8cm和7cm。并且标定了采用理论方法计算河套地区渠道铺设聚苯板厚度的理论参数。6、通过建立典型渠道数值模型,应用ADINA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铺设2~12cm聚苯板渠基土温度梯度分布情况和增温效果。铺设聚苯板的增温效果在30cm以上的土层中最为显着。铺设6cm以上聚苯板可提高保温效果50%以上,削减冻胀量90%以上。7、以不同地下水位试验平台和原型渠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下水位对基土冻胀的影响效应。当地下水位降低0.5~1.0m后,削减冻胀率为71%~83.8%。
赵鑫睿[4](2019)在《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产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内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生产需水量较大,由于黑龙江省内水资源有限,所以修建取水设施,采用节水技术,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是黑龙江省农业建设发展的关键。经过黑龙江省多年的农业建设规划,目前黑龙江省内已经拥有了三百多个1万亩以上的灌区。黑龙江省内灌区大部分灌区种植水稻,在水稻生育期内,需要充足的水量以满足生长需求,所以灌区的构建需要一套完整的灌排系统以满足生产需求。由于黑龙江省内部分灌区建成时间较早,建设时期投资金额有限,导致灌区灌排系统不完善、设备老旧、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所以黑龙江省需要对灌区进行科学系统的灌区评价,由此分析灌区的存在问题,使得黑龙江省农业更科学、合理的发展。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例相结合,分别对灌区节水改造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灌区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及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总结黑龙江省内的几种灌区节水模式,对灌区进行总体评价,主要研究成果有:(1)论述了黑龙江省中型灌区的分布状况以及综合特点,分析了实际运行中过程在工程项目本身、工程辅助设施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界定了罐区节水改造的内涵、原则以及改造方式,通过对全省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模式的调查,提出了未来黑龙江省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的任务与发展方向。(2)根据黑龙江省中型灌区的实际和相关理论依据,建立了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综合评估体系。该体系包括灌区工程情况、水资源利用程度、灌区运行效率、管理体系、生态环境现状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12个二级指标。通过黑龙江省内6个灌区的实际情况剖析,对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紧迫程度进行了具体分析。(3)介绍了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进行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针对灌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工程措施、经济措施、管理措施三方面提出了灌区改造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李欢[5](2018)在《汾河灌区节水改造渠道防渗效果研究》文中指出山西省汾河灌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原有干支渠全部为土质渠道,渗漏损失严重,不利于节水灌溉,并且在高水头、大流量运行过程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经过50多年的使用,汾河灌区渠道及附属配套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甚至有渠道及附属配套建筑物带病运行,导致渠道输水损失增加、输水效率下降、渠系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偏低等问题,因此汾河灌区渠道防渗及续建配套建筑物的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势在必行。自1999年汾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开始实施,截止2016年底灌区骨干工程包括干支渠防渗及其量水设施改造配套已全部完成,灌区骨干系统调配水和供水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防渗渠道输水损耗降低、输水效率提高,渠系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也相应提高。本文旨在定量分析汾河灌区节水改造渠道防渗在渠道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方面的程度。在2 016年和2 017年春浇期间,我采用动水法对汾河灌区典型干支渠进行测水,获得灌区典型干支渠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再将实测数据与查阅资料获得的2014年测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了汾河灌区节水改造渠道防渗在渠道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方面的显着效果。其中,典型干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防渗前的0.7890提高到防渗后的0.9398,提高幅度达19.1%;典型支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防渗前的0.8172提高到防渗后的0.9001,提高幅度达10.14%。本文采用动水法的原因是在试验实施过程中渠道水流可正常流动,不影响灌区正常灌溉用水的情况下,选择满足试验要求的典型渠段,测量该渠段上下游两个测流断面间的流量差进而计算渠道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本文进一步进行了汾河灌区节水改造渠道防渗的经济效益研究、生态效益研究以及汾河灌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得出了汾河灌区节水改造渠道防渗对灌区可持续发展及地区生态系统改善的积极作用,为汾河灌区在新时代新阶段的供水生产及和谐发展提供指导,也为全国范围内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王婧[6](2018)在《汾河灌区节水灌溉发展方向与技术模式》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汾河灌区发展出现显着变化,文中提出灌区田间工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阐述了灌区应坚持发展方向是稳定灌溉规模、干支渠系工程的技术改造、田间渠系工程技术改造、灌区末级渠系的管道化以及重视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针对不同灌域群众耕作与灌溉特点,提出大田粮食作物、水稻、果树以及设施农业四种不同工程组合技术模式,提出大力发展小畦灌溉为主导的灌水技术,改进灌溉制度和地膜覆盖主导农艺节水技术。
王毅[7](2018)在《汾河灌区节水灌溉发展趋势与展望》文中认为文中介绍了汾河灌区基本情况,分别从灌溉规模变化、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灌溉用水变化、节水畦灌技术推广等方面,对汾河灌区农田灌溉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总结,阐述了未来工程布局、工程管理、灌溉方式创新、生态环境监测等发展远景。
杨慧荣[8](2016)在《汾河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制约因素及技术策略》文中指出汾河灌区作为山西省第一大灌区,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但是,由于灌区自身自然条件、灌区内软、硬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使全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549,水资源浪费严重。文中就目前灌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发展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用以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满足灌区农业发展要求。
李澍[9](2015)在《汾河灌区近期灌溉发展目标预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汾河灌区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存在的投入不足,与灌溉水高效利用和国家粮食安全极不适应的问题,从灌溉发展需求、节水潜力和水土资源平衡三方面对灌区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灌区2010—2020年灌溉发展规模与水平、效率与效益、改革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发展的目标进行预测。通过分析,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切实可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狄帆[10](2014)在《山西省汾河流域农业用水水平与节水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选定现状水平年,在分析山西省汾河流域现状农业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基础上,分析了流域的农业用水节水潜力,估算了各县区的节水目标值。并针对农业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内农业节水潜力较大。通过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措施,预测到2020年,农业用水节水量可显着提高。
二、论汾河灌区骨干渠道的防渗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汾河灌区骨干渠道的防渗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汾河灌区节水措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灌区概况 |
2 灌区节约用水存在的问题 |
2.1 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协调运作差 |
2.2 斗农渠工程建设滞后 |
2.3 灌溉技术落后 |
2.4 田面工程差 |
3 灌区节水的主要措施 |
3.1 工程节水措施 |
3.2 实行水权许可,完善水资源计量 |
3.3 强化用水环节协调配合 |
3.4 科学制定水价体系,激发节水潜能 |
3.5 推广现代化节水措施 |
3.6 打造信息化节水灌区 |
4 结语 |
(2)文峪河灌区工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灌区概况 |
2 工程现状 |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甩项严重,影响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 |
3.2 末级渠系改造配套率低,制约灌溉效益的发挥 |
3.3 田面工程标准低、管理粗放,水量浪费严重 |
3.4 信息化建设滞后,用水计量及管理不够科学、准确 |
4 对策及措施 |
4.1 积极争取资金,尽快完成灌区节水改造甩项工程 |
4.2 推进实施剩余支渠改造,为远送扩浇创造条件 |
4.3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含量 |
4.4 全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 |
5 结语 |
(3)北方季节性冻土区渠道保温防冻胀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渠道保温防冻胀研究现状 |
1.2.1 渠道冻胀机理研究现状 |
1.2.2 渠道冻胀破坏力学研究现状 |
1.2.3 渠道保温防冻胀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2 典型渠道聚苯板机理显着分析 |
2.1 试验背景 |
2.2 渠道工程概况 |
2.2.1 杨家河干渠工程概况 |
2.2.2 西济支渠工程概况 |
2.3 取样方法与检测指标 |
2.3.1 现场取样 |
2.3.2 样品检验 |
2.4 机理显着分析 |
2.4.1 样品检测结果 |
2.4.2 机理显着性分析 |
2.5 地下水埋深对保温材料的影响 |
2.6 小结 |
3 聚苯板保温防冻胀效果试验研究 |
3.1 试验概况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观测内容与方法 |
3.2 不同厚度聚苯板保温效果研究 |
3.2.1 不同聚苯板厚度日平均温度变化规律 |
3.2.2 不同厚度聚苯板总积温与增温效果 |
3.2.3 单位厚度聚苯板的增温效果 |
3.2.4 聚苯板对不同深度土层地温的影响 |
3.2.5 河套灌区6cm预制砼板条件下适宜铺设的聚苯板厚度 |
3.3 不同厚度聚苯板防冻胀效果研究 |
3.3.1 不同厚度聚苯板冻胀量变化特征 |
3.3.2 不同厚度聚苯板最大冻胀量和削减冻胀量 |
3.3.3 聚苯板厚度与最大冻胀量关系 |
3.3.4 单位厚度聚苯板削减冻胀量值 |
3.4 不同厚度聚苯板削减冻深规律研究 |
3.5 不同厚度聚苯板下基土水分迁移规律 |
3.6 不同保温处理基土冻胀率与温度的关系 |
3.7 小结 |
4 模袋砼保温防冻胀效果试验研究 |
4.1 试验概况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观测内容与方法 |
4.2 不同模袋砼处理保温效果研究 |
4.2.1 不同模袋砼处理日平均地温变化规律 |
4.2.2 不同厚度模袋总积温与增温效果 |
4.2.3 单位厚度模袋砼的增温效果 |
4.2.4 保温板对土壤不同深度地温的影响 |
4.3 不同模袋砼处理防冻胀效果研究 |
4.3.1 不同模袋砼处理冻胀量变化特征 |
4.3.2 不同模袋砼处理最大冻胀量和削减冻胀量 |
4.3.3 模袋砼厚度与最大冻胀量的关系 |
4.3.4 单位厚度模袋砼削减冻胀量值 |
4.4 10cm模袋砼条件下铺设聚苯板厚度的理论计算 |
4.5 不同模袋砼处理削减冻深规律研究 |
4.5.1 不同厚度模袋砼处理冻深变化规律 |
4.5.2 不同模袋砼处理最大冻深及冻深消减率分析 |
4.5.3 模袋砼与冻深的关系 |
4.5.4 单位厚度模袋砼削减冻深量 |
4.6 不同模袋砼下基土水分迁移规律 |
4.7 不同模袋砼处理冻胀率随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
4.8 小结 |
5 河套灌区典型渠道冻胀破坏验算分析 |
5.1 渠道产生冻胀的主要原因 |
5.2 影响渠道冻胀的主要因素 |
5.2.1 外界温度 |
5.2.2 基土土质 |
5.2.3 土壤水分 |
5.2.4 地下水位 |
5.3 梯形砼渠道冻胀破坏力学研究 |
5.3.1 渠坡板受力分析 |
5.3.2 渠底板受力分析 |
5.4 南边分干渠衬砌渠道冻胀破坏验算 |
5.4.1 衬砌板破坏判断标准 |
5.4.2 南边分干渠衬砌板破坏验算 |
5.5 小结 |
6 河套灌区聚苯板厚度优选及理论计算参数的确定 |
6.1 聚苯板材料性能及保温机理 |
6.1.1 聚苯板的材料性能 |
6.1.2 聚苯板的保温机理 |
6.2 聚苯板铺设厚度理论计算方法 |
6.2.1 经验估算法 |
6.2.2 热工计算法 |
6.2.3 相关比拟法 |
6.3 河套灌区典型渠道聚苯板厚度理论计算 |
6.3.1 采用经验估算法计算结果 |
6.3.2 采用热工计算法计算结果 |
6.3.3 采用相关比拟法计算结果 |
6.4 河套灌区渠道聚苯板理论计算参数的确定 |
6.4.1 经验估算法参数的确定 |
6.4.2 热工计算法参数的确定 |
6.4.3 相关比拟法参数的确定 |
6.5 小结 |
7 梯形渠道聚苯板保温效果数值模拟 |
7.1 有限元软件ADINA简介 |
7.1.1 有限元简介 |
7.1.2 ADINA软件简介 |
7.1.3 ADINA用于渠道模拟的基本假定 |
7.2 模拟计算流程 |
7.3 南边分干渠冻胀破坏数值模拟 |
7.3.1 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 |
7.3.2 定义荷载与网格划分 |
7.3.3 温度场计算 |
7.4 河套灌区骨干渠道聚苯板保温效果数值模拟 |
7.4.1 不同保温处理几何模型建立 |
7.4.2 边界条件与参数设置 |
7.4.3 模型的率定 |
7.4.4 不同厚度聚苯板保温效果模拟 |
7.4.5 不同厚度聚苯板防冻胀效果模拟 |
7.5 小结 |
8 不同地下水位对基土冻胀的影响机制 |
8.1 不同地下水位平台对基土冻胀的影响 |
8.1.1 试验概况 |
8.1.2 不同地下水位对基土冻胀变形的影响 |
8.1.3 地下水位对基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8.1.4 不同地下水位适宜铺设的聚苯板厚度理论计算 |
8.2 不同地下水位对原型渠道冻胀变化的影响 |
8.2.1 原型渠道概况 |
8.2.2 地下水位变化对渠道法向冻胀力的影响 |
8.2.3 不同地下水位渠基冻胀率沿断面的分布规律 |
8.2.4 不同地下水位渠基截面弯矩沿断面的分布规律 |
8.3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灌区现状情况及问题 |
1.1.2 灌区节水改造的必要性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2.1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运行后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1.2.2 灌区综合评估体系模型的研究方法 |
1.2.3 中型灌区改造方式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综合特点、工程模式及发展方向 |
2.1 黑龙江省灌区分布状况及特点 |
2.1.1 灌区分布情况 |
2.1.2 黑龙江省内水土资源特点 |
2.2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存在问题 |
2.2.1 黑龙江省内灌区水利工程存在问题 |
2.2.2 黑龙江省内灌区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
2.2.3 黑龙江省内灌区主要工程设施存在问题 |
2.3 灌区节水改造内涵与原则 |
2.3.1 灌区节水改造的内涵 |
2.3.2 灌区节水改造的原则 |
2.4 灌区节水改造方式研究 |
2.4.1 工程规划 |
2.4.2 管理编制 |
2.5 黑龙江省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模式调查 |
2.6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任务与方向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 |
3.1 评价指标选取规则与要求 |
3.1.1 选取规则 |
3.1.2 指标筛选要求 |
3.2 评价指标的分析与研究 |
3.2.1 灌区工程指标分析 |
3.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分析 |
3.2.3 灌区效率指标分析 |
3.2.4 管理指标分析 |
3.2.5 生态指标分析 |
3.3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
3.4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用 |
3.4.1 综合评估指标数据处理 |
3.4.2 综合评估指标分析及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可持续发展建议 |
4.1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方案的策略 |
4.2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的措施 |
4.2.1 工程措施 |
4.2.2 经济措施 |
4.2.3 管理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汾河灌区节水改造渠道防渗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试验设计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实施方案 |
2.3.1 干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2.3.2 支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3 渠道输水损失及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 |
3.1 干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监测 |
3.1.1 渠道选择 |
3.1.2 测算方法 |
3.2 支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监测 |
3.2.1 渠道选择 |
3.2.2 测算方法 |
4 渠道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与计算 |
4.1 干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4.2 支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4.2.1 汾西灌区西六支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4.2.2 汾西灌区新五支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4.2.3 三坝灌区西九支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4.2.4 汾西灌区西三支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4.2.5 三坝灌区西八支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5 渠道防渗效果及效益分析 |
5.1 干支渠防渗效果分析 |
5.1.1 干渠防渗效果分析 |
5.1.2 支渠防渗效果分析 |
5.2 经济效益分析 |
5.3 生态效益分析 |
6 汾河灌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6.1 汾河灌区运行管理模式 |
6.2 汾河灌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6.2.1 汾河灌区存在的问题 |
6.2.2 汾河灌区可持续发展举措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7.2.1 渠道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的影响因素 |
7.2.2 树立农业节水意识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展望 |
7.2.3 山西省及全国灌区节水改造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汾河灌区节水灌溉发展方向与技术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汾河灌区发展现状 |
2 建设发展方向 |
3 灌区发展技术模式 |
3.1 不同灌溉区域的发展重点 |
3.2 汾河灌区应发展主导灌水方法与技术 |
3.3 汾河灌区应发展的主导农艺节水技术 |
(7)汾河灌区节水灌溉发展趋势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田灌溉发展趋势 |
1.1 灌溉面积的发展 |
1.2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情况 |
1.3 灌溉用水变化情况 |
1.4 推广具有汾河灌区特色的节水灌溉技术是必然趋势 |
2 汾河灌区建设前景展望 |
2.1 工程布局趋于合理, 运行管理前景良好。 |
2.2 工程管理面临挑战, 技术革命带来新机遇。 |
2.3 创新灌溉服务方式, 创建生态农业双赢格局。 |
2.4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 提高供水服务能力。 |
(10)山西省汾河流域农业用水水平与节水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业用水水平现状分析 |
1.1 用水构成 |
1.2 农业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分析 |
1.2.1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1.2.2 灌溉定额 |
1.2.3 作物水分生产率 |
1.2.4 节水面积及工程节水措施 |
1.3 农村生活用水水平分析 |
2 农业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农业节水目标 |
3.1 农业生产用水指标 |
3.1.1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3.1.2 农田灌溉用水量 |
3.1.3 作物水分生产率 |
3.2 农村生活用水指标 |
4 节水潜力分析 |
5 保障措施 |
6 结论 |
四、论汾河灌区骨干渠道的防渗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汾河灌区节水措施探析[J]. 王钜锋. 山西水利, 2020(06)
- [2]文峪河灌区工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 雷坚锋. 山西水利, 2019(06)
- [3]北方季节性冻土区渠道保温防冻胀机理与应用研究[D]. 郭富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4]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及应用研究[D]. 赵鑫睿. 吉林大学, 2019(10)
- [5]汾河灌区节水改造渠道防渗效果研究[D]. 李欢.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6)
- [6]汾河灌区节水灌溉发展方向与技术模式[J]. 王婧. 山西水利科技, 2018(02)
- [7]汾河灌区节水灌溉发展趋势与展望[J]. 王毅. 山西水利科技, 2018(02)
- [8]汾河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制约因素及技术策略[J]. 杨慧荣. 山西水利科技, 2016(01)
- [9]汾河灌区近期灌溉发展目标预测[J]. 李澍. 山西水利, 2015(11)
- [10]山西省汾河流域农业用水水平与节水潜力分析[J]. 狄帆. 山西水利科技,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