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夏民族的姓氏及其文化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贾益,方素梅,张大伟[1](2021)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自觉》文中提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凝聚和壮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凝聚在一起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发展,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现代国家的探索和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孙克诚[2](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宋全成[3](2020)在《地名发展、移民变迁与乡愁记忆传承——基于山东省自然村地名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村名作为一种符号已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以山东省自然村地名数据为依据,运用Stata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地名发展、移民迁移与乡愁记忆传承的历史与现状。数据显示:姓氏和自然地理特征是村庄命名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时期的得名村庄数量呈"倒U型"分布,明朝得名的村庄数量最多;迁移村庄中跨省迁移村庄数量最多;村民主要来源于山东、山西、河北、云南、四川五省,来源于不同省份的村庄得名原因分化明显。在此基础上,探究移民迁移、地名发展与乡愁记忆传承的内在作用机制,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背景下地名发展与乡愁记忆传承面临的新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愁记忆传承的建议。
陈琛[4](2019)在《湘西地区传统村落商业空间形态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湘西地区地处湖北、重庆、贵州三省交界地,上通中原,下达长江,更是通往巴蜀的门户,区位十分重要,是历朝历代的必争之地。湖南四大流域,湘资沅澧其二流经湘西地区,留下了丰富的航运文明。得益于航运的发展,陆路交通作为航运的补足点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经济和技术的流转孕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具有商业文明的传统村落,而地形的复杂、交通的多样、历史的差异、民族的多元、使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随着航运的没落,陆路交通的兴起,这些原本有着“小南京”美誉的商业村落失去了交通优势,逐渐走向没落,淹没于崇山峻岭之中。传统商业空间是传统村落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但是在村落的发展与保护中又不得不面对商业空间的构建,一味的复制只能带来商业街区的千街一面,而长远的振兴商业空间则需要对其背后历史文化价值,形成原因的深层探讨。因此传统村落商业空间形态的生成,即是其背后历史、文化价值、形成原因多重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对现有传统村落商业空间形态特征的梳理与总结势在必行。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做简要阐述。第二章概述湘西地区传统村落人文地理,商业村落的形成原因,湘西地区重要商贸集镇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并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结构。第三章对传统村落商业空间形态要素,从自然环境、交通环境、村落成因、商品流通、民族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其文化影响,及如何影响村落的商业空间形态。第四章平面布局、立面形态、街道尺度、底面铺装、组合方式、店铺空间形态、临时商业节点七个方面,对现有村落的商业空间进行总结,研究其形态特征与差异,商业业态与布局。第五章,针对传统村落商业空间形态特征,通过空间演化,对商业空间保护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与策略。第六章全文总结。传统村落商业空间复兴的内容物质层面保护其空间格局、村落风貌、街巷肌理、建筑特色等。精神层面应注重其历史沿革、文化思想、精神传承。传统村落商业空间的保护不该成为一座只有商业的躯壳,应注重物质同精神文化的双重结合,依据历史的脉络传承与更新。应是在传统村落的基础上重建一个生态系统,让多种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具备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生长的能力。
赵水静[5](2019)在《五代十国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作为连接唐、宋文化的纽带,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具备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学术界对于五代十国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前、后蜀、南唐和吴越等国,对同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关注则相对较少。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视为有机整体,并对南、北文化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认知五代十国文化,亦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各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结构的变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呈现周期破坏与缓慢发展交替的情况,南方地区在局部统一后则发展相对迅速。除此之外,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阶层变动异常剧烈,南北经济格局变迁与阶层流动均促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出现若干新特点。五代十国时期的各文化领域与唐代相比出现了不小变化,某些领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教育领域出现官学教育萎缩,私学教育有较大发展的情况。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书院、学馆、私塾,尤以南方地区成就突出,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科举方面,中原王朝与南方诸国均深化建立相关制度,竞相举行考试,录取人数有较大提升,进而刺激了文化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史学成果颇为可观,官方编撰了一大批典籍,其成就超过我国历史上其他分裂时期。就文学领域而言,这一时期北方地区停滞不前,而南方各地则发展迅速。词的创作日趋繁荣,诗歌创作逐渐萎缩。小说数量虽少,但不乏精品。俗文学的发展开启了宋代市民文学的先声。散文创作颓势虽难以遏制,但王闽与吴越地区仍有可称之处。在绘画与书法领域,创作题材及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释道人物画渐趋衰落,山水花鸟画数量则大为增加。绘画材质从画壁称雄转变为以卷轴画为主,这种变化与作品的商品化趋势有密切关系。五代十国时期书法艺术成就颇高,开启了宋人书法尚意风格之先河。五代十国时期的乐舞与唐代相比衰落严重,但其承前启后的作用仍不容忽视。这一时期的区域文化呈现较大发展,主要呈现在江浙地区、川蜀地区、闽广地区及两湖地区,反映出我国文化版图的巨大变迁。南方各区域中,文化发展体现出不平衡态势。江浙与西蜀两地发展最快,两湖地区次之,闽地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两湖地区,南汉所在的岭南地区发展仍相对滞后。五代十国时期伴随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各地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导致文化重心进一步加速南移。自此时起,南方地区在文化上的全面优势地位就此奠定,其后基本未发生改变,并积极引领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古代文化重心的转移始于五代十国时期,两宋时期南方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坚实发展基础上的。这一时期文化发展表现出了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的特点与新趋势。其基本特点是:(一)南北文化的差异是政治上的分裂在文化上的体现。(二)五代十国文化体现了汉地文化的特色。(三)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四)佛教文化的色彩愈来愈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是:(一)词的发展方兴未艾。(二)绘画艺术的新趋势对后世影响极大。(三)私学教育发展趋势影响了宋代教育的基本格局。(四)尚意书法影响了宋代及后世书法的审美趋向。(五)五宗的理论与思想对宋代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马志强[6](2019)在《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 ——以吴村回族寺坊为个案》文中认为中国社会有其固有的乡土本色,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社会又有其个性化的特点。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具有多元复杂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地方社会秩序,“寺坊”这一民族民间生活组织形式在西北乡村社会的回族历史发展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通过对西北乡村社会一个回汉共居的民族村落的田野调查,以回族寺坊场域内的民间权威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地方社会历史变迁的宏观背景下,从微观上洞察寺坊内各类权威人物的行为实践和行动策略是如何影响寺坊的运行秩序及村落的发展。从而描绘自吴村回族寺坊建立以来,尤其在近些年“村转居”的进程中寺坊进行整合与重构的过程特征,并挖掘这一变迁轨迹背后的权威结构、乡土秩序及整合机制。笔者主要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对吴村寺坊权威与秩序的变迁进行了民族志书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对吴村及其寺坊的时空坐落进行素描。了解吴村及其寺坊的基本历史与地理、居住格局与生计方式等内容;对吴村的村庄权力与文化的演变进行梳理;扼要介绍寺坊的历史与现状。第二,通过对寺坊坊民的口述史访谈,总结和梳理寺坊在第一阶段(1929—1959)中的传统权威结构与寺坊秩序。第三,继续通过口述史的访谈和实地调研,描述寺坊在第二阶段(1980—2010)的恢复重建及其在发展中的变革特点。围绕寺坊中的权威人物,寺坊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变革,寺坊秩序发生了变化,寺坊传统权威发生了转换。第四,在第三阶段(2010—2015),城市化和“村转居”的到来,为村落和寺坊均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坊民出现了“分家”与“离坊”现象,而寺坊权威则在清真寺的拆迁重建过程中发生了权力博弈,“寺管会”发生了重组。第五,在寺坊发展的第四阶段(2015—2018),主要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描述了坊民在“上楼”以后,寺坊从短暂“聚合”到坊民“离散”的过程。在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人们的“个体化倾向”正在逐渐加强,寺坊权威的权威性逐渐弱化。在“国家在场”的作用力下,人们更多地参与到了社区的社会生活之中,社区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仪式逐渐增强。笔者认为,通过对寺坊历史发展过程中民间权威的实践与秩序变迁的总结与讨论,社会变迁中地方社会与社区的发展,首先是以国家力量作为主导和制度支撑的,同时民间力量在乡土秩序的发展演变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传统的民间权威呈现出了逐渐衰落的趋势,民间权威在地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逐渐减弱,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存续越来越依赖正式的制度权威,这种正式的官方力量,体现在“国家在场”或“国家隐形在场”之中。对多民族村落社区中的回族寺坊进行微观阐释,考察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民间权威的行为实践与基本样貌,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回族乡村社会的关系网络、权力结构及运行秩序,从而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及社会和谐、稳定有序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现实材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陈小琴[7](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吴贵琴[8](2019)在《非遗传承与族群认同 ——云南省河口县桥头乡布依族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河口布依族族群认同与非遗传承关系的研究,探讨在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经由个体微观、集体中观以及国家宏观三个相互交织层面的影响,两者所表现出来的关系及内在逻辑。综合运用了文献法、田野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这一综合性非遗名录下非遗传承与其认同表征关系为切入点,结合权力话语理论和生存交互性理论,研究其族群认同在多种影响因素下的表现方式,揭示其传承发展的流变轨迹。本研究结论是:一、多民族交互共生的人文生态是促成布依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或复兴的必要前提,在此过程中,作为制度化传承保护实践主体的布依学会及非遗传承人是边疆布依族传统文化得以复兴和传承的关键力量。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基于某些目的而利用国家所赋予的权力话语而使其原本的话语——权力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相应地,当地人通过非遗传承的改变使得其认同表征也发生了重构。换言之,一方面,借由非遗文化这一客观的表征符号的传播与传承不仅强化了作为文化持有者本身的认同,也强化了族群认同的情境化;另一方面,这种族群认同又反过来塑造了非遗文化在传播传承过程中的表现方式。因此,在国家权力话语体系——非遗制度化保护逻辑体系之下,非遗传承与族群认同两者是一种相互影响和建构的关系。
刘威[9](2019)在《河南淮阳伏羲民俗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南淮阳伏羲民俗文化是中原地区传承悠久的民间生活习俗,伏羲信仰是其文化内核。伏羲信仰表现为人祖爷崇拜,生育和祈福是其重要内容,以祭祀元素为主的诸多文化事象,凝结成了淮阳伏羲民俗。太昊陵作为伏羲的长眠之地,历经千年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是当地民俗重要的物质文化坐标。太昊陵庙会历史悠久且影响广远,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活动形式,被视为淮阳民俗文化精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是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旋律。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淮阳伏羲民俗文化及其传播现状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文化形态的悠久性、文化功能的多维性、文化内容的可塑性是淮阳伏羲民俗的重要传播价值。但在对外传播方面,存在诸如媒介传播效果不佳、民俗内容掺杂文化糟粕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改善:创新传播理念,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社会凝聚家国意识,实事求是地发掘和传播当地伏羲民俗文化,以造福地方民生;优化文化品质,全力消除伏羲民俗中的文化糟粕,不断充实其文化内涵,以提升文化形象;完善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持续关注环保和安全问题,营造良好的朝祭和游览环境;塑造文化标识,以提升其文化层级,通过打造民间文化交流平台,树立民俗庙会标杆形象,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以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增强其文化聚力;整合传播资源,争取更高级别的媒体机构,突破传播区域和传播频度限制,充分运用互联网媒介渠道,增强组织传播力度,丰富人际传播形式,进而提高淮阳伏羲民俗的传播效果。
朱艳桐[10](2017)在《北凉史新探—多元史料的交错论证》文中研究表明河西卢水胡自汉代兴起,约前凉时期沮渠氏获封北地王。沮渠蒙逊父亲法弘任前秦中田护军。后凉中田护军任职者马邃亦可能为卢水胡人,沮渠氏与马氏不和。沮渠蒙逊建立沮渠氏北凉后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北凉王位传袭多次出现兄终弟及。沮渠牧犍代立后可能杀害了前世子沮渠菩提。沮渠牧犍、安周在继位之前通过“世子”、“摄政”确认自己的“合法继承人”身份,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沮渠牧犍投降北魏前,沮渠祖与沮渠万年先行降魏,加速了北凉的灭亡。北凉内部早在436年就有降魏之人。姑臧城破之前出现了多种谣谶,部分谣言可能是北魏为引导舆论加工的。沮渠牧犍东迁后,沮渠无讳率众辗转河西与魏兵交战,期间以“征西镇酒泉后都摄留府”统摄征西将军府事。西迁之时,部分原北凉官吏畏惧路途艰辛选择投降北魏。段业、沮渠蒙逊先称公、后称王,亦封亲贵公、侯、男等爵位。在王国体制下设置王国左常侍,公、侯置中尉、常侍。北凉先后行用“二府”制和台省制。“二府”制以都督府官为主,长史为行政首脑。北凉置台省之后即停用“二府”官。北凉置尚书、中书、门下、秘书四省。尚书省以尚书左右丞为首,下领吏部、兵部、民部、都官尚书。北凉置大行台。中书、门下省分别以中书侍郎、门下(黄门)侍郎为长官。秘书省长官不知,置“秘书考课郎中”典校经籍。另置御史、殿中侍御史、奉常、太史令、助教、博士、世子洗马、东宫侍讲等诸卿、东宫官员。中枢置门下校郎、中兵校郎,说明北凉对“校”职的重视。北凉辅国将军权职较重,禁卫体系下设置武卫、右卫、殿中将军,可能亦置左卫将军。北凉中枢文官任职者几乎排除了沮渠氏,沮渠氏宗亲多任武将和郡守。军队实行军幢制,军长官为军将、幢长官亦称幢。在地方上北凉置凉州、秦州、沙州。沮渠蒙逊攻占姑臧后,置秦州。北凉迁都姑臧后,秦州改治张掖,凉州改治姑臧。沙州初置治敦煌,后改治酒泉。北凉至少置中田、敦煌、屋兰三护军,增置凉兴、金山、湟川等郡。出土文献可以补充北凉玉门太守巩宾,浇河太守麹宁孙、张兴宗,湟河太守房恩成、张兴宗,乐都太守张璋,新城太守张兴明,高昌太守阚斑、沮渠封戴,敦煌太守赵斌、沮渠封戴,西郡太守麹艺,索育(祚)可能任晋昌太守。郡属吏中校曹主簿、校曹书佐至少同时置两员。政务系统中五官、功曹史、主簿与校曹主簿是层级升迁次序,任职人员可顺序升迁,亦可越级升迁。北凉行水文书集中反映了郡兵曹、仓曹、户曹、金曹、掾史曹与县官吏间的配合。在民族发展发面,汉族清河房氏、弘农杨氏、广平程氏在北凉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北凉疆域的扩大,鲜卑对北凉的态度由敌对变为归降。鲜卑秃发氏、鹿氏是重要的入仕北凉的鲜卑族人。北凉曾联合西羌、东羌共同对抗西秦,沮渠蒙逊夫人彭氏可能出自羌族。高昌隗氏在北凉时期任郡佐吏,可能与隗仁担任太守有关。北凉在南凉、西秦灭亡后两次大规模入侵河湟地区,征讨鲜卑卑和、乌啼部是为了扩张其在青海湖以北地区的疆域,保障经苕藋翻越冷龙岭至河湟的道路畅通。北凉与西秦在青海地区的疆界线稳定在祁连山以南。北凉与吐谷浑长期保持友好合作。高昌北凉控制了鄯善、且末、焉耆、高昌,掣肘柔然南下,阻断北魏交通西域。
二、华夏民族的姓氏及其文化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夏民族的姓氏及其文化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是中华民族凝聚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 |
(一)华夷一统地理空间及其观念的演进 |
(二)国家政权主导下各民族的交融互动 |
1. 和亲与联姻 |
2. 册封纳贡与互市 |
3. 屯田与迁徙 |
(三)礼法国家与共同文化的发展 |
三、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与中华民族意识的自觉与巩固 |
(一)“对他自觉为我”:近代国家主权与中华民族自觉 |
(二)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与“中华民族”一词内涵的演变 |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国家建构与中华民族观 |
四、结语 |
(2)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地名发展、移民变迁与乡愁记忆传承——基于山东省自然村地名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文献述评 |
二、社会统计学视角下的山东省村庄迁移和地名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山东省村庄迁移及得名情况简单描述统计分析(9) |
1.山东省各地级市村庄数量分布不均 |
2.姓氏和自然地理特征是山东省村庄命名的主要因素 |
3.不同时期得名村庄数量呈“倒U型”分布,明清两朝新建村庄大量涌现 |
4.迁移村庄在山东省村庄中占主体,其中跨省迁移村庄数量最多(13) |
5.山东省村民来源省份集中在山东、山西、河北、云南、四川五省 |
(二)山东省村庄迁移及得名情况交叉描述统计分析 |
1.以姓氏得名和以自然地理特征得名的村庄随时间推移,其变动趋势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 |
2.迁移村庄多以姓氏得名,未迁移村庄多以自然地理特征得名 |
3.来源于不同省份的村庄得名原因分化明显,来自山西、河北等北方省份的村庄以姓氏得名的比例较高 |
三、移民迁移、地名发展与乡愁记忆传承的内在机制 |
(一)移民迁移对地名发展的影响 |
1.因明朝军事移民涌入而出现大量与军事活动相关的村名 |
2.元明清时期大规模政策性移民的涌入使得山东新增大量村名 |
3.明清时期手工业与商业移民增加而出现大量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村名 |
4.“闯关东”的外迁移民潮使得大量村名“平移”至东北地区 |
5.大量村名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大潮中消失 |
(二)移民迁移对乡愁记忆形成与传承的影响 |
1.封建朝代大规模移民通过村庄命名而推进了乡愁记忆的形成与传承 |
2.城市化背景下农村人口乡城转移使得乡愁记忆形成与传承面临新的挑战 |
四、地名保护与乡愁记忆传承的建议 |
(一)地名保护的政策建议 |
1.加快进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建设 |
2.推动地名普查规范化和地名文化资源信息化建设 |
3.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设 |
4.加强对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弘扬 |
(二)乡愁记忆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
1.健全乡愁记忆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推进乡愁记忆保护与传承规范化 |
2.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形成乡愁记忆保护合力 |
3.妥善保护村庄历史文化遗存,保留乡愁记忆的重要依托 |
4.政府有关部门应着力增强公众对乡愁记忆的保护意识 |
5.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利用数字技术让乡愁记忆重现光彩 |
(4)湘西地区传统村落商业空间形态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范围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方法、框架 |
1.4.1 研究范围 |
1.4.2 概念辨析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湘西地区概况与村落分类 |
2.1 湘西地区人文地理 |
2.1.1 湘西地区地理概况 |
2.1.2 湘西地区人口及民族 |
2.1.3 湘西地区政治发展概况 |
2.2 湘西地区传统村落形成原因 |
2.2.1 军事戍边 |
2.2.2 移民迁徙 |
2.2.3 资源支撑 |
2.2.4 交通畅达 |
2.3 湘西地区商贸集镇发展概况 |
2.4 湘西地区传统村落商业空间分布 |
2.4.1 地形交通影响 |
2.4.2 边墙贸易影响 |
2.5 湘西地区商业传统村落分类 |
2.5.1 按地域分布特征分类 |
2.5.2 按民族分布特征分类 |
2.5.3 按商业规模分类 |
2.6 湘西地区传统村落商业空间结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湘西传统村落商业空间形态影响要素 |
3.1 受自然环境影响 |
3.1.1 地形影响 |
3.1.2 河流影响 |
3.2 受交通影响 |
3.2.1 驿道影响 |
3.2.2 航道影响 |
3.3 受村落成因影响 |
3.3.1 军事类传统村落 |
3.3.2 移民类传统村落 |
3.3.3 资源类传统村落 |
3.3.4 交通类传统村落 |
3.4 商品流通影响 |
3.4.1 商品 |
3.4.2 经营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湘西传统村落商业空间形态特征 |
4.1 案例选取 |
4.2 平面布局 |
4.2.1 围绕池塘的片状布局 |
4.2.2 围绕街道的线型布局 |
4.3 立面形态 |
4.3.1 高度 |
4.3.2 街道色彩 |
4.3.3 商业标识 |
4.3.4 檐空间 |
4.4 街道尺度 |
4.4.1 单边街道 |
4.4.2 双边街道 |
4.4.3 街道差异性分析 |
4.5 底面铺装 |
4.6 组合方式 |
4.7 店铺空间形态 |
4.7.1 平面功能 |
4.7.2 平面组合 |
4.7.3 门窗样式 |
4.7.4 店铺结构 |
4.7.5 建筑材料 |
4.7.6 商铺模式特征分析 |
4.7.7 商铺差异性分析 |
4.8 临时商业节点 |
4.8.1 入口节点 |
4.8.2 渡口节点 |
4.8.3 桥亭节点 |
4.8.4 市井节点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湘西地区传统村落商业空间保护与策略 |
5.1 村落商业风貌保护 |
5.1.1 村落商业风貌物质层面保护 |
5.1.2 村落商业风貌精神层面保护 |
5.2 商业街巷肌理保护 |
5.2.1 商业街巷物质层面保护 |
5.2.2 街道精神层面保护 |
5.3 商铺单体保护 |
5.3.1 商铺物质层面保护 |
5.3.2 商铺精神层面保护 |
5.4 商业空间节点保护 |
5.4.1 商业空间节点物质层面保护 |
5.4.2 商业空间节点精神层面保护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五代十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关于“文化”的定义 |
2、“文化重心”与“文化中心”概念辨析 |
3、“五代十国”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主要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
3、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
第一节 南北方的经济格局 |
一、北方经济的破坏与缓慢恢复 |
二、南方经济的恢复与迅速发展 |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 |
一、统治阶层的变动 |
二、农民阶层的新特点 |
三、商人阶层的壮大 |
四、市民阶层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教育与科举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官学与私学教育 |
一、官学教育的衰落 |
二、南方私学教育的兴盛 |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变化 |
一、中原诸朝科举 |
二、南方诸国科举 |
小结 |
第三章 史学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
第一节 史馆制度的延续 |
一、五代史馆设置状况 |
二、十国史馆设置状况 |
第二节 史馆的组织与管理 |
一、监修国史 |
二、史馆修撰 |
三、直史馆 |
第三节 修撰史书活动与成就 |
一、官方修史的成就 |
二、私家修撰的兴盛 |
小结 |
第四章 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
第一节 文学的地域差异 |
一、文学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南北文学的差异 |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状况 |
一、绘画艺术的变化与影响 |
二、书法创作的新动向 |
三、乐舞艺术的成就 |
小结 |
第五章 五代十国时期文化重心的转移及原因 |
第一节 文化版图与分布格局的特点 |
一、晚唐的文化格局 |
二、五代时期的文化格局 |
三、南方区域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区域文化中心形成的原因 |
一、唐后期以来自然环境的变迁 |
二、南方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
三、人口的迁移与分布 |
四、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及历史影响 |
一、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 |
二、文化重心转移的历史影响 |
小结 |
结语: 五代十国文化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 ——以吴村回族寺坊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回顾及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内容、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吴村及寺坊概况 |
第一节 吴村的时空坐落 |
一、历史与地理 |
二、居住与生计 |
第二节 村庄权力与文化的演变 |
一、家族与村政 |
二、从生产大队到村委会 |
三、祠堂、村庙、清真寺 |
第三节 村落中的寺坊:历史与现状 |
一、清真寺简史 |
二、寺坊现状及其与村落社区的关系 |
第二章 传统民间权威与寺坊秩序(1929—1959) |
第一节 家族:权威的成长空间 |
一、“五大家族” |
二、家族权威与家族关系 |
第二节 清真寺:寺坊权威的生成场域 |
一、“选址盖寺” |
二、“搬请阿訇” |
三、学董乡老会 |
四、“夏爷”办学 |
第三节 寺坊结构与秩序的形成 |
一、实体性结构 |
二、文化—观念结构 |
三、寺坊秩序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寺坊重建与民间权威的再生产(1980—2010) |
第一节 寺坊重建:传统权威与秩序的延续 |
一、重建清真寺:寺坊权威的复出 |
二、“老学董”聘请“老阿訇” |
三、“没有前途的经堂” |
四、“老学董”培养“接班人” |
第二节 传统秩序的变革:寺坊权威的转换 |
一、“富学董”上任 |
二、看脸色行事的“年轻阿訇” |
三、从“经堂”到“学校” |
四、“阿訇校长”与坊民的疏离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村转居”进程中的寺坊权威与秩序(2010—2015) |
第一节 坊民的遭遇:“征地拆迁风波” |
一、“土地丈量不公”引发的抗议 |
二、“村支书下台” |
第二节 家庭权威的终结:“分家”与“离坊” |
一、“分家” |
二、“离坊” |
第三节 寺坊权威的更迭 |
一、“学董”之争 |
二、“听话”的寺管会成员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国家在场”下的寺坊重构(2015—2018) |
第一节 坊民“上楼”:“新”的社区生活 |
一、邻里关系的重组 |
二、新的生计 |
第二节 “扩大的寺坊”:寺坊权威的衰落 |
一、“三村一坊的大寺” |
二、两位学董的“夸富宴” |
三、“新”“老”之争 |
第三节 坊民的“离散”:寺坊权威与秩序的分化 |
一、起因:“不听学董的话” |
二、事件发展:跟着“老实人”离开 |
第四节 “国家在场”:寺坊秩序的整合 |
一、“四进”清真寺 |
二、寺坊秩序的内外整合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结语与讨论 |
一、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秩序:吴村寺坊的经验 |
二、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的关系:回顾与思考 |
三、当代社区与社会秩序构建中“国家在场”与“民间力量”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表 |
(8)非遗传承与族群认同 ——云南省河口县桥头乡布依族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四、田野调查工作的开展 |
第一章 桥头乡布依族及其非遗概况 |
第一节 民族迁徙与经济文化状况 |
一、族源与迁徙历程 |
二、经济文化状况 |
第二节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本情况 |
一、边境上的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
二、布依族非遗保护与传承 |
第二章 非遗传承与族群认同相互建构的背景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层面 |
一、国家政策的实施 |
二、文化站的传承实践 |
三、布依学会的传承实践 |
四、村寨集体的传承实践 |
第二节 科技层面 |
一、官方网站对非遗传承活动的宣传 |
二、布依学会借助网络新媒介的传播 |
三、个人使用网络新媒介的宣传 |
第三节 经济层面 |
一、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建设 |
二、打工经济下大量青年人口外流 |
第三章 非遗传承对族群认同的建构 |
第一节 非遗的制度化过程 |
一、2000年初:申遗的过程 |
二、2003年至今:地方性非遗的确立与文化权益的获得 |
第二节 非遗传承的主要实践 |
一、生活民俗中的非遗传承 |
二、布依学会主导的非遗传承 |
第三节 族群认同的情境化 |
一、文化心理方面 |
二、认同表征方面 |
第四节 非遗传承对族群认同的建构 |
一、不同年龄段 |
二、不同性别 |
三、不同文化身份 |
第四章 族群认同对非遗传承的建构 |
第一节 族群关系对非遗传承的建构 |
一、多民族的交互共生格局 |
二、与贵州布依族的交往互动 |
三、与越南布依族的交往互动 |
第二节 族群认同对非遗传承的建构 |
一、传承方式 |
二、传承范围 |
三、传承效应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非遗传承与族群认同互构关系的理论思考 |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致谢 |
(9)河南淮阳伏羲民俗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伏羲研究的发展脉络 |
二、伏羲民俗文化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调查法 |
三、对比研究法 |
第一章 淮阳地区的伏羲信仰——“人祖爷”崇拜与祭祀 |
第一节 关于人祖伏羲的传说 |
一、兄妹造人神话 |
二、文明创制功绩 |
第二节 淮阳伏羲信仰活动的起源和演化 |
一、信仰活动的起源 |
二、伏羲信仰的演化 |
第三节 淮阳伏羲信仰凝结的民俗文化 |
一、民俗文化内涵界定 |
二、伏羲民俗文化内核 |
第二章 淮阳伏羲民俗文化的表现形态 |
第一节 太昊伏羲陵——民俗文化坐标 |
一、太昊陵的历史 |
二、太昊陵的建筑布局 |
三、淮阳民俗的文化坐标 |
第二节 太昊陵庙会——淮阳民俗文化精粹 |
一、太昊陵庙会概况 |
二、太昊陵庙会主要内容 |
三、太昊陵庙会的文化特点 |
第三节 伏羲民俗体现的文化心理 |
一、文化心理的形式——仪式与技艺 |
二、文化心理的特点——虔诚与娱乐 |
三、民俗与民众文化心理的互动——祈福与生育 |
第三章 淮阳地区伏羲民俗文化的传播价值 |
第一节 悠久的文化形态 |
一、伏羲信仰代代相传 |
二、淮阳民俗底蕴深厚 |
第二节 多维的文化功能 |
一、构建民族文化认同 |
二、社会道德教化功能 |
三、民众心理调控功能 |
第三节 可塑的文化内容 |
一、文化活动不断丰富 |
二、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 |
第四章 淮阳伏羲民俗文化的传播实践及问题 |
第一节 淮阳伏羲民俗的传播主体 |
一、当地政府 |
二、太昊陵管理处 |
三、民俗技艺者 |
四、普通民众 |
第二节 淮阳伏羲民俗主要传播内容 |
一、太昊陵公祭伏羲大典 |
二、庙会传统民俗活动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
四、中华姓氏文化 |
第三节 淮阳伏羲民俗的传播方式 |
一、大众媒介传播 |
二、组织机构传播 |
三、普通人际传播 |
第四节 淮阳伏羲民俗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民俗活动缺乏引导管理 |
二、民俗文化标识塑造不足 |
三、大众媒介传播效果不佳 |
第五章 淮阳伏羲民俗文化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创新传播理念 |
一、传播淮阳民俗,传承优秀文化 |
二、增强文化认同,凝聚家国意识 |
三、发掘文化资源,造福当地民生 |
第二节 优化文化品质 |
一、文化品质的重要性 |
二、全力消除文化糟粕 |
三、不断充实文化内涵 |
第三节 完善管理措施 |
一、严格执行“限香”规定,提倡文明朝祭 |
二、设置临时商品销售场所,规范经营环境 |
三、改善基础设施,维护环境卫生 |
第四节 塑造文化标识 |
一、突出“人文始祖”符号,提高文化层级 |
二、创新民俗表现形式,增强文化聚力 |
三、打造文化交流平台,树立庙会文化标杆 |
第五节 整合传播资源 |
一、充分运用媒介传播渠道 |
二、增强组织机构传播力度 |
三、丰富人际传播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北凉史新探—多元史料的交错论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北凉政治史若干问题探析 |
第一节 沮渠氏的兴起及与卢水胡马氏的争斗 |
一 卢水胡的兴起 |
二 沮渠氏和马氏之争 |
第二节 王位继承与沮渠牧犍时期的政治危机 |
一 北凉王位的权力斗争 |
二 沮渠牧犍时期的政治危机——归魏“第一客”和谶谣 |
第三节 《张略墓志》与沮渠无讳流亡河西史事 |
一 《张略墓志》录文与考释 |
二 张略与沮渠无讳的关系及无讳流亡河西史事 |
第二章 北凉中枢体制 |
第一节 封爵制度 |
一 执政者自称及受册命爵号 |
二 内封爵号 |
三 王、侯属官 |
第二节“二府”体制与职官 |
第三节 台省诸卿官 |
一 台省官员 |
二 御史、诸卿及其他中枢职官 |
第四节 军事职官及相关制度 |
一 北凉将军 |
二 北凉兵源 |
三 北凉军队编制与问责制度 |
四 高昌屯田 |
第三章 北凉地方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州的移置 |
第二节 北凉护军 |
第三节 郡守与郡制 |
一 北凉郡守 |
二 郡制相关问题考论 |
第四节 县级以下基层组织 |
第五节 郡县僚属与协同办公 |
一 校曹系统与校曹主簿的定员 |
二 政务系统与郡僚属的升迁 |
三 列曹系统与郡县官员的协同办公 |
第四章 北凉时期的民族结构与胡族动向 |
第一节 汉族在北凉的发展 |
第二节 北凉军事扩张与鲜卑政治立场择选 |
一 鲜卑对北凉的态度转变——由敌对到归降 |
二 鲜卑人在北凉 |
三 北凉墓中的鲜卑形象 |
第三节 沮渠氏与羌人的联合 |
第四节 氐、屠各、高车在北凉的活动 |
第五节 西域胡人与胡风 |
一 北凉境内的西域胡人 |
二 出土文物中的西域胡风 |
第五章 北凉经略河湟、西域及其交通 |
第一节 北凉经略河湟及其交通——兼论与南凉、西秦的关系 |
一 北凉置湟河、湟川二郡 |
二 北凉对青海北部的控制与“苕藋道” |
三 北凉、西秦青海地区的疆界线——白草岭南麓 |
四 北凉在河湟疆域的再扩张 |
第二节 北凉盟友——吐谷浑 |
第三节 北凉与西域的交通——兼论在丝绸之路上的角色与地位 |
一 河西北凉对高昌郡的占有 |
二 河西北凉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
三 沮渠氏西迁后与西域诸国的互动 |
结语 |
附论 沮渠氏后裔踪迹钩沉 |
第一节 北魏至唐:流寓中原的沮渠氏后裔 |
第二节 入魏沮渠氏女性的婚姻 |
第三节 高昌北凉灭亡后流散西域的沮渠氏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华夏民族的姓氏及其文化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自觉[J]. 贾益,方素梅,张大伟. 青海民族研究, 2021(03)
- [2]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地名发展、移民变迁与乡愁记忆传承——基于山东省自然村地名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宋全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湘西地区传统村落商业空间形态特征分析[D]. 陈琛. 湖南大学, 2019(01)
- [5]五代十国文化研究[D]. 赵水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 ——以吴村回族寺坊为个案[D]. 马志强. 兰州大学, 2019(02)
- [7]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 [8]非遗传承与族群认同 ——云南省河口县桥头乡布依族个案研究[D]. 吴贵琴. 云南大学, 2019(03)
- [9]河南淮阳伏羲民俗文化传播研究[D]. 刘威.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10]北凉史新探—多元史料的交错论证[D]. 朱艳桐. 兰州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