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大钊的办报生涯(论文文献综述)
赵泽阳[1](2021)在《北京民国时期报馆的建筑形态及价值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中华民族不断加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国家愈发重视革命红色遗产的保护工作,而北京地区民国时期的很多报馆建筑都属于这类遗产,因此研究该类建筑的形态和价值是亟待进行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北京作为我国革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城市,民国时期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广泛的民主革命斗争,在这一过程中报刊作为重要的宣传与笔伐之斗争武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核心作用。而作为报刊刊发地的报馆建筑,则成为了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见证。在北京地区,文献记载的民国时期的报馆有近600处,其中已知尚存的有70多处,这些报馆建筑遗产作为革命的见证物从整体上看来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但是相关的研究还非常少。因此,本文拟按照建筑遗产研究思路,对北京地区民国时期的报馆建筑从历史沿革、建筑形态及遗产价值三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目的是为报馆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为落实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的定位建设提供支撑。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类梳理,总结了在报馆建筑、建筑形态学及建筑遗产价值、红色革命遗产四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又对民国时期报馆建筑在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及报刊行业等方面的沿革背景进行了分析总结,探寻报馆建筑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演变之影响因素。再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和充分的实地调研,统计梳理了北京民国报馆的整体设立情况及现存建筑状况。然后,在清晰掌握了民国时期北京报馆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现状情况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分布、报馆平面布局、建筑功能布置、建筑结构类型、建筑装饰样式五个方面对报馆建筑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梳理出北京民国报馆建筑从借用到自建、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特征。然后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对报馆建筑形态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报馆建筑形态达成静态表象和动态变化两个层次的认知。最后,论文通过建立民国报馆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对北京民国报馆建筑的遗产价值进行评价认定和价值分析,发掘报馆建筑遗产在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五个方面的综合价值,明确其在推动革命历史进步、融合中西方建筑思想、传承革命精神与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的显着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探讨提出了对北京民国报馆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再利用建议。最终,通过本研究形成了对北京民国报馆建筑遗产的基本认识,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北京地区民国时期的报馆建筑遗产提供了现实依据和资料基础。
李文静[2](2020)在《李大钊编辑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李大钊参与和主持包括《新青年》在内的多家报刊的编辑工作,他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拉开了《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序幕。他关心现实政治,启迪民众,主张言论和出版自由,反对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所办的刊物《晨钟报》、《每周评论》、《工人周刊》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变革。此外,他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对编辑出版事业的工作性质和客观规律做出了精辟的见解。因此,研究李大钊的编辑思想对中国编辑思想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基于编辑学和历史学角度,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在充分吸收各项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李大钊的编辑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李大钊丰富的编辑活动在五四运动前期、五四运动时期和中共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报刊使命、编辑方针是对其编辑思想的深刻诠释。李大钊编辑思想的形成与其成长背景、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密不可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思想及马克思主义与列宁党报学说是其编辑思想的主要来源。李大钊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言论自由、“民彝”思想及报刊历史观,构成了李大钊编辑思想的主要内涵,其编辑思想为当代编辑工作者带来诸多经验与启发。
李小西[3](20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报人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年的时间里,历史发展进程极为迅猛。帝国主义列强退出中国、国民党统治由盛而衰、中共力量从出现到崛起并建立起新的国家政权等无不表现出丰富的历史内容。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报业也历经曲折,最终建立起中国人民新闻事业。这卓越的成绩与各时期兢兢业业的中共报人息息相关。中共报人群体在成立之初就面临着经济拮据、政治镇压、职业素养不足等多方面的危机。为此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党报组织、强化政治信仰、组织专业培训等措施,一步步化解了危机。并在此基础上,巩固了报人的使命感,提升了报人的忠诚度,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办报模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报人群体也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详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创新点,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第二章描写中共报人群体的形成背景。在对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将该时期报人们的报业环境进行了一一阐释。第三章描写中共报人群体的发展脉络,以建党初期报人、中央苏区时期报人、延安时期报人、解放战争时期报人为线索,将该时期报人们的群体特征、办报实践、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进行了一一阐释。第四章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报人群体放在当时和现在两个角度进行评价,以求获得某些启示。
刘炎飞[4](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催生了媒体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体制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使媒介环境相对宽松,报纸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民营报纸逐渐超越官报和政党报纸,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民营报业和民营报人成为此时中国新闻业的主力军。黄远生、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为其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留学于欧美或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熏陶,也目睹了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反观中国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于是,他们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开启艰难的探索,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着,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开启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民营报人作为北洋政府时期新闻战线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新闻学的探讨和总结,在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思想见解,为中国新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民营报人们首次提出报纸是社会的公共机关,应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强调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全面客观代表公众意见,在社会普遍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理论方面,民营报人最早构建了新闻学体系,提出了以事实为本源,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建立了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遵循。为保证报纸的“客观性”,民营报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道德规范,强调了记者道德修养和品性培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纸生存外在条件,独立自尊是记者的核心价值观,客观公正是记者恪守的报道原则。民营报人全面阐述了报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操作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写作方式,以读者为本位的编辑宗旨,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范式,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代表民意的评论写作要求等经典业务理论。报刊经营方面,他们提倡经济独立,主张在广告和印刷等经营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而要义利兼顾。民营报人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的阐释、新闻业务操作规范的建立、新闻伦理道德的构想,以及报刊经营的思考,体现了公共性、客观性的新闻理念,折射出民营报人对新闻业职业化、专业化的追求。这些思想是民营报人在北洋政府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自身的角色立场,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中国新闻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使中国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之争,第一次得到正面肯定的回答,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现代化、职业化转型,创建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冬娟[5](2020)在《《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说文是中国自古以来作品数量最多而最为重要的文学体裁。自清末王韬“报章文体”出现至后来成熟的新闻评论体裁的形成,报刊论说文之流变经历梁启超“新文体”的沿袭、“论说文”文体的成熟和运用、“时评”的进化、“杂感”的融合等阶段性变迁,才促使新闻评论这一报刊文体回归新闻本位。可以说,论说文文体在新闻评论归位的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承接旧文学中的“新文体”“报章文体”,启迪报刊文体向“时评”“杂感”以至新闻评论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对新闻评论形成蕴含推动作用的论说文文体具有持久弥新的研究价值,在当下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研究报刊论说文文体风格生成与流传的规律,对新闻评论的风格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与新文化运动伴随诞生的《新青年》被誉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具影响力大的杂志,它是近代新文学的载体和出发站,处于新旧文学体裁交接的节点,担负新旧文学交接场的职能。“文”“体”不分家,文学交替的过程中文体也在演进。在新旧文学激烈冲撞中诞生的《新青年》,其报刊文体呈现的特质及其对后续报刊文体发展的影响,是值得系统研究的议题。笔者运用文本分析法以及话语分析法,对《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进行解读。主要从论说文本呈现展示、论说风格特征等总体方向进行剖析。其中,文本分析法贯穿论说文章的呈现,以“单人主编时期”、“多人主编时期”、“共产党刊物时期”等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以“阐释”、“议论”、“辩驳”三个类别进行体系风格分类的维度对论说文章进行呈现。在对风格特征归纳之际,笔者从文本特征、内容特征、文人论说特征三个方向对《新青年》论说文进行分析,在文本解读部分还会运用话语分析进行解读。两种分析方法的深入结合,就是为探究《新青年》论说文文体在新旧文学的交接节点下如何演进,具备何种风格特征,是对旧文体全盘接受还是创新式进化,对中国报刊文体走向有何影响等系列问题。论文的展开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内容包括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创新思路、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是对清末民初的论说文文体进行历史考究。将从名词释义,在华外报论说文文体的呈现,梁启超报刊文体的演进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是呈现《新青年》的论说文章。包括论说文得以在《新青年》获得大发展的主要缘由,还有对本刊论说文章以发展阶段和体系差异为定点,进行分期、分类的呈现解读;第四部分是《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的流传。先对总体的风格特征从文本、内容、作者等方面进行归纳,再对论说文文体向杂文、新闻评论等报刊文体的现代化步伐进行阐述;第五部分是探讨论说文文体风格的近现代意义。内容包括对报刊文体的意义、对新兴媒介的启发、以及对其他报刊文体的变形指导等。通过系统探索和深入解读,归纳《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特点的构成:可谓选择性继承和创新式变革的综合产物。即选择性继承旧文学环境下的“报章文体”和梁启超的“新文体”之大胆论说、笔墨含情、文辞近人等特点,并自身创造选题开明、主题无论大小、运用白话文、向新闻本位靠近、作者论说思维集中、追求言辞质朴、论说针锋相对等特征。《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促进杂感杂文的诞生、加速新闻评论的出现,促进中国报刊文体的演进步伐。
石新玉[6](2020)在《李大钊与《晨报副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晨报副刊》是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期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李大钊在一段时期内负责该期刊的编辑工作,对《晨报副刊》起着组织、协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居于核心领导地位。李大钊对《晨报副刊》的改良,使其由文艺副刊性质的守旧、封建期刊转变为有组织、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这一历史现象已经表明,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在风云激荡的社会思潮中占据主流地位的事实。李大钊是推动《晨报副刊》改良的关键人物,改良的结果是该报刊的办报宗旨发生根本改变,开始转向宣传新修养、新知识和新思想,这对一个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守旧期刊来说是一个突破和创举,更是对当时马克思主义逐渐在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占据主流地位这一事实的体现。通过梳理《晨报副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以及作者之间形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事谱系可知,李大钊在《晨报副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事谱系中居于核心领导地位,对《晨报副刊》的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起着直接推动作用。《晨报副刊》上介绍过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正确内容,也宣传过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新村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但这并不能否认《晨报副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价值,反而更加生动地还原了当时思想界的复杂动态,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过程。与《建设》《星期评论》和《觉悟》等同时期同类期刊相比,《晨报副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介绍比较深入、全面,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这与李大钊在《晨报副刊》具有引领、领导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这一过程也夹杂着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但是它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价值依旧是不可估量的。
龙贝贝[7](2020)在《陈独秀的办报实践与思想研究(1897-19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着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史上的重量级人物,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和中国现代文化的开拓者,还是一位成绩卓着的报刊活动家。他创办的《新青年》、《每周评论》等着名报刊,在中国现代报刊史上曾经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历史的缘故,对于陈独秀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曾一度成为学术荒漠。改革开放后,国内有关陈独秀的研究逐渐全面展开,不仅还原了陈独秀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独具个人魅力的历史人物,而且研究成果斐然。然而,他作为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报人兼社会活动家,在陈独秀研究领域,学术界很少从报刊编辑的视角进行审查,而办报实践又是陈独秀一生政治与文化活动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忽视他在报刊编辑领域中的贡献,必然会直接影响到陈独秀在后人心目中的应有形象。正因如此,从新闻传播史中报刊编辑的视角深入研究和探讨陈独秀的办报实践活动和办报思想,有其独特的价值。通过对陈独秀的办报实践活动展开较为全面细致地研究,以此考察、回顾陈独秀的办报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陈独秀的办报思想,力求从总体上对陈独秀办报实践及办报思想做出实事求是的解读与评价,并阐明其在中国新闻传播(报刊)史上的独特价值和启迪意义。
常正威[8](2020)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 ——基于“四大副刊”的研究》文中认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进步思潮的主流,作为新闻传播媒介的报纸担负起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历史使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报纸相比于杂志对新思想的传播更具优势,五四时期崛起的“四大副刊”(《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京报副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大副刊”的传播群体们通过翻译、转载、撰写各种文章,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共分为四部分,以“四大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为研究对象,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策略、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的意义,简要介绍学界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文本作者群体进行了梳理,主要分析了“四大副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早期过程中的传播主体及传播动因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涌入中国的一种西方社会思潮,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并不是被普遍接受的,其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国民党人、进步知识分子等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群体也并非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加以传播。他们虽各有目的,但他们研究、介绍马克思主义客观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第三部分对“四大副刊”刊载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内容进行了介绍。“四大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介绍到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的三大论战中,“四大副刊”与《新青年》、《星期评论》等报刊一起成为早期马克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进行论战的阵地。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四大副刊”的传播策略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副刊相对于正张而言,会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策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传播,传播策略得当与否往往能够影响传播的效果,但因副刊从属于正张这一属性,副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会随着正张的变化而变化。“四大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目的各不相同,但它们客观上确实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结语部分论述了“四大副刊”在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陈龙[9](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指出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陈可新[10](2019)在《邵飘萍新闻伦理思想及其成因》文中指出邵飘萍是北洋政府时期一位特别享有盛誉的新闻工作者。他不仅是我国早期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更因所具有的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而在我国的新闻史上留下了独特的篇章。本文从梳理邵飘萍的新闻实践及业绩出发,探讨其新闻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形成渊源。邵飘萍的一生短暂而热烈,早在年轻时就立下了新闻救国的宏愿。因为不畏强权仗义执言,多次遭受军阀迫害,直至最后被张作霖父子残忍杀害。丰富的新闻经历与独特的人生遭际是邵飘萍深度思考新闻伦理问题的动因,也是他建构自己伦理思想的基础。在邵飘萍的伦理思想体系中,记者个人道德品质素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直接关乎新闻实务工作的成效;新闻采编应该尊奉真实客观的原则,新闻媒体则应该秉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对于隐私权、新闻消息来源等至今还具有争议性的新闻伦理命题,他的意见是要予以适度保护。邵飘萍新闻伦理思想的渊源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涵着我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涵,英美等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伦理观念,此外还与他在日本研习所获以及同时代一批知识分子的相互影响密切相关。整体而言,邵飘萍新闻伦理思想既体现出了应用伦理学普遍的特性,同时又在理论中打上了他个人的深刻印记。
二、李大钊的办报生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大钊的办报生涯(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民国时期报馆的建筑形态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课题支撑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关于报馆建筑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2 关于建筑形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3 关于红色革命遗产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4 关于建筑遗产价值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北京民国时期报馆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研究 |
2.1 北京民国时期报馆历史沿革 |
2.1.1 民国初期:因陋就简 |
2.1.2“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蓬勃发展 |
2.1.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持续进步 |
2.1.4 十年内战时期:逐渐冷却 |
2.1.5 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停滞 |
2.1.6 解放战争时期:重新起步 |
2.2 北京民国时期报馆现状研究 |
2.2.1 北京民国时期报馆信息统计分析 |
2.2.2 北京民国主要报馆现存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民国时期报馆的建筑形态研究 |
3.1 区域分布特点研究 |
3.1.1 分布特征总结 |
3.1.2 影响因素分析 |
3.2 建筑布局类型研究 |
3.2.1 平面布局分类 |
3.2.3 布局分类对比 |
3.2.4 影响因素分析 |
3.3 建筑结构形式研究 |
3.3.1 结构形式分类 |
3.3.2 结构形式对比 |
3.3.3 影响因素分析 |
3.4 建筑风格样式研究 |
3.4.1 样式特征分类 |
3.4.2 样式风格对比 |
3.4.3 影响因素分析 |
3.5 建筑功能构成研究 |
3.5.1 功能构成体系 |
3.5.2 功能分区类型 |
3.5.3 影响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民国时期报馆建筑的价值研究及保护利用建议 |
4.1 报馆建筑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4.1.1 指标筛选 |
4.1.2 权重确定 |
4.1.3 评价方法 |
4.1.4 评定实施 |
4.2 报馆建筑价值综合评价 |
4.2.1 历史价值:革命历史的见证地与展示地 |
4.2.2 艺术价值:承前启后的建筑艺术之大成 |
4.2.3 科学价值:建筑业与报刊业的创新实证 |
4.2.4 社会价值:信息流通与精神发扬的枢纽 |
4.2.5 文化价值:革命精神与建筑文化的传扬 |
4.3 报馆建筑的保护策略 |
4.3.1 分类性保护 |
4.3.2 整体性保护 |
4.4 报馆建筑的利用建议 |
4.4.1 匹配更新功能 |
4.4.2 打造文化线路 |
4.4.3 原址品质提升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北京民国报馆名录 |
附录二:报馆价值评价体系专家打分数据表 |
致谢 |
(2)李大钊编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 |
(一)材料散见,整理困难 |
(二)内容繁杂,不利整合 |
第一章 李大钊的编辑活动及其实践 |
第一节 李大钊的报刊编辑活动 |
一、李大钊早期的报刊编辑活动 |
二、五四运动时期的报刊编辑活动 |
三、中共时期的报刊编辑活动 |
第二节 李大钊政治观念和思想倾向的转变 |
一、政治观念的转变 |
二、思想倾向的转变 |
第三节 李大钊编辑思想在编辑实践中的体现 |
一、报刊使命 |
二、编辑方针 |
三、稿件选择和编排 |
第二章 李大钊编辑思想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李大钊编辑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一、李大钊的生活背景 |
二、李大钊的教育背景 |
三、李大钊的职业经历 |
第二节 李大钊编辑思想的来源 |
一、传统儒家文化及史学的影响 |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思想 |
三、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与列宁党报学说 |
第三章 李大钊编辑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李大钊强烈的爱国主义编辑思想 |
一、对国家和人民命运深切关怀 |
二、依靠劳工,壮大救国主体 |
第二节 李大钊提倡言论、出版自由 |
一、不畏强权,力争言论、出版自由 |
二、倡导民众意念自由 |
三、强调自由的秩序性 |
第三节 李大钊编辑中的“民彝”思想 |
一、传播真理,促进民众政治觉醒 |
二、冲破思想束缚,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
第四节 李大钊的报刊历史观 |
一、“察其变、搜其实、会其通” |
二、“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 |
第四章 李大钊编辑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当代编辑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
二、发挥报刊职能,弘扬社会主旋律 |
三、编辑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
第二节 当代编辑要有史家精神 |
一、编辑要具备丰富的史学知识 |
二、编辑要尊重客观事实 |
三、编辑要有甘坐冷板凳的耐力与毅力 |
第三节 编辑要联系实际,与时俱进 |
一、密切联系读者,打造文化精品 |
二、跨文化传播,打造编辑核心竞争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报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报人群体的形成背景 |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报人群体形成的社会背景 |
2.1.1 政治上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1.2 经济上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得到了短暂发展 |
2.1.3 文化上中国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 |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报人群体形成的报业背景 |
2.2.1 政党报纸蔚然成风 |
2.2.2 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业的诞生 |
2.2.3 新闻工作出现重大改革 |
2.2.4 出版发行技术提高 |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报人群体的发展脉络 |
3.1 建党初期的中共报人 |
3.1.1 群体镜像 |
3.1.2 办报实践 |
3.1.3 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
3.2 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共报人 |
3.2.1 群体镜像 |
3.2.2 办报实践 |
3.2.3 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
3.3 延安时期的中共报人 |
3.3.1 群体镜像 |
3.3.2 办报实践 |
3.3.3 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
3.4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报人 |
3.4.1 群体镜像 |
3.4.2 办报实践 |
3.4.3 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
3.5 小结 |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报人群体的现实启示 |
4.1 要统一中共报人群体的新闻思想 |
4.1.1 明确“报刊报人都是党的喉舌”的新闻观 |
4.1.2 确立“全力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的使命观 |
4.1.3 突出“报刊的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的功能观 |
4.1.4 形成“全党办报、全民办报”的工作方针 |
4.2 要建立中共报人群体的培养体系 |
4.2.1 思想教育 |
4.2.2 能力教育 |
4.2.3 职业观教育 |
4.3 要完善中共报人群体的宣传手段 |
4.3.1 宣传内容的针对性 |
4.3.2 宣传对象的广泛性 |
4.3.3 宣传文风的通俗性 |
4.4 要构建和谐共处的群体关系 |
4.4.1 设置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
4.4.2 制度保障和纪律约束 |
4.4.3 自觉为党宣传的主人翁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类 |
学术期刊类 |
学位论文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
第一节 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环境 |
第二节 新闻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发展 |
第四节 民营报人大量涌现的原因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
第二章 民营报人对报纸功能的阐释 |
第一节 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 |
第二节 报纸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
第三节 报纸以代表公共意见为己任 |
第四节 报纸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机关 |
第三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新闻”与“报纸”的解释 |
第二节 对“新闻”起源问题的探究 |
第三节 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 |
第四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
第四章 民营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
第一节 道德品格:记者的首要资格 |
第二节 独立自尊:记者的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言论自由:记者的追求与向往 |
第四节 客观公正:记者的报道原则 |
第五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总结 |
第一节 新闻采集思想 |
第二节 新闻编辑思想 |
第三节 报刊评论写作思想 |
第六章 民营报人的报刊经营理念 |
第一节 报纸商业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义利兼顾的经营方针 |
第三节 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
第七章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原因 |
一、新闻事业的需要 |
二、中西文化的影响 |
第八章 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 |
第二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代表性民营报人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后记 |
(5)《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新青年》研究现状 |
1.2.2 “论说文”研究现状 |
1.2.3 《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思路 |
第二章 清末民初论说文文体雏形 |
2.1 “论说文”与文体风格释义 |
2.1.1 “论说文”词源追溯 |
2.1.2 文体风格 |
2.2 文体萌芽:在华中文外报论说文体 |
2.3 文体吸纳:梁启超报刊文体 |
2.3.1 在华中文外报对梁启超报刊文体的影响 |
2.3.2 梁启超报刊文体自成一格 |
2.3.3 梁启超新文体对报界的影响 |
第三章 《新青年》“论说文”呈现 |
3.1 《新青年》“论说文”的发展 |
3.1.1 “成报”——报刊问世 |
3.1.2 “立栏”——论说栏目固定化 |
3.2 “论说文”风格呈现 |
3.2.1 以发展阶段呈现 |
3.2.2 以体系风格呈现 |
第四章 《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 |
4.1 《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特点 |
4.1.1 文本特点 |
4.1.2 内容特点 |
4.1.3 作者论说特点 |
4.2 “论说文”文体风格的现代化 |
4.2.1 “论说文”过渡到杂文 |
4.2.2 “论说文”向新闻评论的方向演进 |
第五章 《新青年》论说文风格的现代意义 |
5.1 调节报刊文体的现代节奏 |
5.1.1 文体新闻性的重申 |
5.1.2 文体变革的指引 |
5.2 指引论说文文体的现代化 |
5.2.1 创新下坚守,秉持文体本质 |
5.2.2 坚守下创新,启发新式承载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李大钊与《晨报副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文章结构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李大钊与《晨报副刊》 |
2.1 《晨报副刊》的由来 |
2.2 《晨报副刊》的主要内容 |
2.2.1 有关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造问题 |
2.2.2 介绍社会主义思想 |
2.2.3 介绍俄国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 |
2.2.4 介绍文学、艺术等方面 |
2.3 李大钊在《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作用 |
3 《晨报副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
3.1 《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概况 |
3.2 《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
3.2.1 对唯物史观的宣传 |
3.2.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宣传 |
3.2.3 对社会主义的宣传 |
3.3 李大钊在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交锋中的引领 |
3.3.1 《晨报副刊》中的有关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想 |
3.3.2 《晨报副刊》中的有关新村主义思想 |
3.3.3 《晨报副刊》中的有关无政府主义思想 |
4 《晨报副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
4.1 《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4.2 《星期评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4.3 《觉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4.4 《晨报副刊》与以上期刊的比较 |
4.5 《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
4.5.1 传统人事关系网络向新式人际关系网络转变 |
4.5.2 与其他杂志联系密切,形成多向互动 |
4.5.3 更新周期短、时效性强、覆盖面积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陈独秀的办报实践与思想研究(1897-192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一、牛刀小试,初入报界:清末新政时期的办报实践 |
(一)总理《国民日日报》 |
1.既做创刊人,也做编辑 |
2.影响该报风格 |
(二)创办《安徽俗话报》 |
1.确立该报办报宗旨 |
2.前期成为该报的灵魂人物 |
3.后期在该报终刊中的作用 |
二、风起云涌,引领潮流:“五四”前后的办报实践 |
(一)协办《甲寅》杂志,做新思想的传播者 |
(二)创办《新青年》,掀起五四运动的狂潮 |
1.陈独秀与《新青年》发展的三个时期 |
2.陈独秀及《新青年》对新闻精神的贡献 |
3.陈独秀及《新青年》对新闻业务的贡献 |
(三)开办《每周评论》,引领评论性报刊新潮流 |
1.重视新闻评论 |
2.转向马克思主义 |
三、开天辟地,一枝独秀:陈独秀办报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陈独秀办报的主体思想 |
1.办报的角色定位:启蒙者与引领者 |
2.办报的情感基调:爱国忧民 |
3.办报的基本姿态:独立的批判者 |
(二)陈独秀办报的业务思想 |
1.编辑方针:实用理性 |
2.新闻理念:消息第一 |
3.立论模式:极端主义 |
四、对陈独秀办报实践与思想的评析 |
(一)陈独秀在中国报刊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1.创办《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开创中国报业的新局面 |
2.对报刊文体的创新与影响 |
(二)陈独秀办报实践和思想的历史局限 |
1.个人意气对报刊品位的影响 |
2.过于强势的话语姿态 |
3.过分强调工具性,报刊职能发挥不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 ——基于“四大副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本概念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四大副刊作”者群体状况比较 |
第一节 从边缘到中心:“四大副刊”的崛起 |
一、末路文人向报人群体的转变 |
二、“四大副刊”的革新与崛起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本作者的群体分析 |
一、马克思主义文本作者的年龄构成 |
二、马克思主义文本作者的地域分布 |
三、马克思主义文本作者的学缘结构 |
四、马克思主义文本作者的业缘关系 |
第三节 “四大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动因 |
一、《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动因 |
二、《觉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动因 |
三、《学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动因 |
四、《京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四大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文本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对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的介绍 |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诠释 |
一、对马克思主义着作的译介 |
二、对唯物史观的传播 |
三、对剩余价值理论的传播 |
四、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介绍 |
第三节 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 |
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
二、与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 |
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大副刊”的办刊策略及其传播转向 |
第一节 “四大副刊”的传播环境 |
第二节 “四大副刊”的传播策略 |
第三节 “四大副刊”的传播转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
(一)党管党报 |
(二)全党办报 |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
余论 |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10)邵飘萍新闻伦理思想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邵飘萍的研究 |
1.3.2 关于新闻伦理的研究 |
1.3.3 关于应用伦理学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邵飘萍的新闻生涯及其业绩 |
2.1 新闻之缘与初涉新闻业 |
2.2 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 |
2.3 新闻事业创办与经营 |
2.4 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 |
2.5 遭军阀逮捕与巨星陨落 |
第3章 邵飘萍新闻记者伦理思想 |
3.1 注重记者品性 |
3.1.1 品性的重要地位 |
3.1.2 自身的道德修养 |
3.1.3 交往的注意要点 |
3.2 主张保护隐私 |
3.2.1 侵犯隐私的原因 |
3.2.2 侵犯隐私的避免 |
3.3 保护消息来源 |
3.3.1 保护消息来源的伦理困境 |
3.3.2 保护消息来源的绝对秘密 |
第4章 邵飘萍新闻专业伦理思想 |
4.1 倡导独立自主 |
4.1.1 组织独立性 |
4.1.2 思想独立性 |
4.1.3 经济独立性 |
4.2 强调探求事实 |
4.2.1 探求事实的重要性 |
4.2.2 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
4.2.3 客观性原则的要求 |
4.2.4 某些具体情况的要求 |
第5章 邵飘萍新闻伦理思想的成因 |
5.1 本土文化的熏染 |
5.2 英美理念的影响 |
5.3 日本渠道的研习 |
5.4 时代风云的激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李大钊的办报生涯(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民国时期报馆的建筑形态及价值研究[D]. 赵泽阳.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李大钊编辑思想研究[D]. 李文静. 湖北民族大学, 2020(03)
-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报人群体研究[D]. 李小西.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4]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D]. 刘炎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新青年》论说文文体风格研究[D]. 吴冬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6]李大钊与《晨报副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D]. 石新玉.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7]陈独秀的办报实践与思想研究(1897-1921)[D]. 龙贝贝. 渤海大学, 2020(05)
- [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 ——基于“四大副刊”的研究[D]. 常正威. 东华大学, 2020(01)
- [9]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10]邵飘萍新闻伦理思想及其成因[D]. 陈可新. 南昌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