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奏人与自然和谐之音——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国华(论文文献综述)
张昌林[1](2010)在《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政治实践的重要基础和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公民身份一直以来就是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20世纪中期,马歇尔关于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的研究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公民身份问题的兴趣,并推动了欧美福利国家的建设。在经历了一段相对沉寂的时期之后,到了九十年代,由于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社会问题的出现以及学术理论上的论争,公民身份重又成为一个流行的专业术语和热门话题。公民身份看似简单明了,实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其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民身份诸多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解释传统和理论类型比如共和主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等所造成的。考虑到公民身份与共和主义的内在关联、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理念的重大价值以及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了共和主义的研究视角。历史地看,原初意义上的公民身份,即强调自由、共和、参与和美德的共和主义公民身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以斯巴达、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世界。稍后,随着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扩张,公民身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扩展开来。公民是属于城邦并参与城邦公共生活治理的人,但公民身份的获得取决于出身和财产的严格规定,因而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在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公民身份开始衰败,公民逐渐蜕变为听命于帝王的臣民。中世纪基督教一统天下,政治空前弱化,人们成为上帝的子民、选民和君王的臣民,公民身份一度踪迹全无。到中世纪晚期,随着城市的复兴和自治运动的开展,公民身份又星星点点地出现在欧洲特别是以意大利北部为代表的一些城市中。但到14世纪初,在建立了两百多年后,绝大部分城市共和政府开始屈从于专制君主的统治,公民身份随之湮没不彰。之后,随着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传播、宗教改革运动与个性自由的张扬、启蒙运动与契约主义权利观念的勃兴、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变迁,公民身份意识重新萌发,公民身份制度也随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得以确立。但显而易见的是,此时此刻,公民身份的共和主义解释传统己让位于以消极自由和个人权利为核心的自由主义话语系统。从理论上说,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理念和根本诉求是自由、共和、参与、美德。共和主义所欲求的自由,不同于柏林所阐发的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而是第三种自由,即佩迪特宣称的无支配自由。自古希腊罗马开始,无支配的自由就是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而奴役和支配则与奴隶身份如影随形。公民要安享这种无支配自由,只有在一个外无压迫、内无专制的自由共和国中才有可能。显然,这种自由共和国就是宪政共和国,是法律的帝国而非人治的王国,是人民的共同利益和事业而非一人或少数人的私产。要保有公民的自由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利益,适当的政体和适度的规模也是至关重要的。传统共和主义对混合均衡、小国寡民的城邦共和国情有独钟,而现代共和主义则坚持分权制衡、广土众民的复合共和国。同时,公民自由、共和理想的实现还需要公民自己掌握政治舞台,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的自我治理。传统共和主义主张公民直接参与议事、审判和行政统治,而现代共和主义则出于国家规模和人民自治能力存在局限等方面的考虑,坚持实行代议制。不仅如此,在共和主义看来,要在一个宪政共和国中实现自由、共和、参与的理想,公民身份的品质,即公民美德就是必需的,从而公民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古代德性的主要阐释者亚里士多德和修正者马基雅维利,还是其他共和主义者,都认为公民美德是个人作为公民自觉服务于公共利益从而保障共和国和公民自由的品性和能力;这种品性和能力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以勇敢、奉献、雄辩、审慎、爱国主义最为重要。共和主义之所以重视公民美德,是因为公民美德是法律得以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增进公共利益的内在动力和抵制共和国腐化的良药。要培育公民美德,公共教育、公民宗教、政治参与和良法之治等途径和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显而易见,在后现代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大行其道的当代社会,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仍然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根据洛克、马歇尔和罗尔斯等人所持的自由主义观点,个人自由和权利是至高无上的,相应地,国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公民责任的要求和对个人生活的干预。这种公民身份理念及其实践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但与此同时也给当代社会带来了诸多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后果,比如孤立的原子主义与激进的个人主义、政治的市场化与公民的消费者化、弱势民主与“温和的”专制主义,等等。要克服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的弊端,需要认真汲取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中的合理成分。一般而言,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内蕴的道德、整合和教育维度有助于培养造就好公民;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内蕴的参与维度可以促使民主健康发展、良性运转起来。正是基于公民身份和积极参与,巴伯的强势民主、古特曼、汤普森等人的审议民主和佩迪特的论辩式民主才得以卓越地建构。同时,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内蕴的公民文化和社会资本有助于民主制度的稳定性、有效性。当然,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也有一些为人诟病的矛盾和问题,诸如平等的诉求与公民身份的精英主义色彩、性别歧视与公民身份的男子主义偏见、单一模式与多元公民身份的挑战,等等。为克服共和主义公民身份面临的这些问题和挑战,使之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一些学者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理论探索,比如冈斯特仁提出了新共和主义公民身份模式,达格和希特提出了共和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模式,森斯坦提出了自由共和主义公民身份模式,等等。毋庸置疑的是,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轴心时代,中国与形成了发达的城邦国家和公民政治文化的古希腊罗马不同,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伦理政治思想影响下,产生的是家国一体、君权至上与臣民观念。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公民观念作为舶来品开始兴起,中华民国的诞生则宣告了公民身份时代的到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身份制度与实践有了很大改进,但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仍然存在着公民身份制度规定不尽合理、公民身份意识比较淡薄、政治参与能力低下等问题。如果说我国公民身份制度和民主政治的不完善为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适用提供了必要性的话,那么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当代文化与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在诸多方面的契合和通融则为后者在中国的适用提供了可能性。具体而言,从天下为公到人民共和国、从治道民主到人民民主、从和而不同到和谐社会、从圣人君子到四有公民,中国政治文化中的这些优秀资源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对共和理想、自治理念、混合均衡和理想人格的探索和追求,从而为当代中国吸收和借鉴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合理成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借鉴共和主义公民身份,推进我国公民身份制度与实践,需要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根据这个思路,本文着重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在扩大的政治参与中体认和强化公民身份,培育公民社会、增值促使民主运转起来的社会资本,改进公民教育、造就共和国需要的合格公民等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陈朋[2](2010)在《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生长在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 ——基于浙江温岭民主恳谈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民主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不懈追求,也是人们极力达致的政治发展目标。协商民主理论自兴起以来,无论被看作是复兴传统的民主范式,还是当作超越传统的理论创新,都客观表达了人们对发展民主理论的热切期盼和积极追求。从其民主价值、构成要素等规范层面的研究,到其实践领域的践行模式和价值功效,都承载着人们巨大的期许。也许将协商民主理论看作是传统民主范式的复兴似乎更加合理。但是,这种复兴(复兴古典民主强调的参与)不是简单的归复,而是在复兴的过程中有超越和修补(修补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超越古典民主中的理想成分)。对于协商民主,可以作出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定义:协商民主意味着政治共同体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广泛的讨论交流,互相了解各自的主张和观点,据此理性的修正彼此的偏好,并实现偏好转换,尽可能的达成共识、促进决策,而因此达成的共识和促进的决策具有鲜明的合法性。它的核心是公共参与、理性讨论、自由平等、相互协商、促进决策、公共责任。它讲求参与性、公共性、互惠性、平等性、合法性、包容性。民主的核心价值是普适的,但民主的内涵、运行模式则是具体的。作为当代中国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协商民主自然有其自身的内涵要义。这种内涵要义是它区分于西方协商民主的核心之所在。也就是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具备有限的适用性。中国的协商民主就是指,在中国的基本制度框架下,所有受到决策影响的行为主体,围绕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议题,通过咨询、商议、讨论的方式,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形式。它既强调协商程序的合理性,也强调结果的共识性。国家、政党和社会层面都有这种协商民主内涵的体现,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公共论坛,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等等。“民主恳谈”是对浙江省温岭市在乡村、城镇社区及市级机关(部门)开展的各种民主沟通会、决策议事会、交流讨论会、重大事项听证会等民主形式的简称。作为一种乡村民主形式,民主恳谈的生长和发展主要源于民众日益增长的民主诉求和代表国家的地方官员推动民主创新的努力。其本质上是中国本土化的协商民主实践在乡村的体现。为此,本文以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为研究主题,借用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和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基于对温岭民主恳谈实践的生长机理及发展进程的考察,既向人们全景展示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具有首创精神和现实价值的这一重大实践,又阐释和说明中国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动力、机制、价值及趋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乡村发展的新模式。从温岭民主恳谈实践的成长、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是国家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是对其成长、发展和特色的典型概括。进一步而言,可以用“国家主导下多方回应互动型制度变迁假说”来分析温岭民主恳谈实践的生长机理。这种多方回应互动型制度变迁模式,既不回避国家及其代表——政府的引导作用,也不忽视社会力量的推动作用。它强调的是推动制度创新实践的主体之间是相互合作和动态博弈的,而且这些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国家主导即是说在这场民主实践中,国家充分发挥着引导和规范作用,离开国家的介入,实践也许会变得更加曲折。多方即是说在这场制度创新实践中,行动主体是多元、开放的,而不是单一、封闭的;回应即是说创新实践萌生以后,各行动主体之间有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直流行为;互动即是说在这场制度创新实践中,发挥引导作用的政府和需求推动作用的社会力量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他们围绕着共同利益——推动创新实践成长发展,继而在创新实践中获得各自所追求的利益——展开相互交往。从温岭民主实践在横纵两大方向展开的一般层面的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试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等实践型态看,乡村协商民主简而言之,就是在中国乡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有可能受到决策影响的行为主体,如乡村民众(包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私营企业主等乡村精英,以及普通村居民)、党政官员、外来务工者等群体,围绕乡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议题,以吸纳群众参与公共事务为主题,以改善乡村政治社会权力结构为渠道,以达成共识、作出决策为指向,通过直接参与商议、讨论或咨询的方式,展开积极、理性的交流和沟通,相互体谅,彼此让步,从而尽可能就共同关心的议题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治理形式。它既强调协商过程的合理性、公开性和参与性,也强调协商结果尽可能的共识性。进一步而言,它本质上是乡村的协商政治型态,是生长在中国乡村的群团合作型民主,是乡村政治生活领域中官民互动的重要平台,是乡村民众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乡村民众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形式。协商主体、协商客体、协商场域、协商过程、协商方式和协商结果这六大核心要素是支撑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支柱。公共协商、理性沟通和偏好转换则是推动乡村协商民主实践运行的内在机制。基于民主的视阈,可以发现,温岭的乡村协商民主实践展示出了鲜明的民主价值。这体现在五个方面:开辟乡村民主的新空间、促进乡村民主政治现代化、促进公众的有序参与、夯实乡村民主的社会基础和推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但是,深入分析也可见其限度,如谁来组织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的恳谈更合适?如何促进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融合?政府创新的动力何以持久?民主实践的操作技术何以进一步提升?温岭民主恳谈以其丰富而又生动的内涵向人们展示了生长在中国乡村场域的协商民主实践。在这场民主实践中,国家与社会是在互动中促成了实践的发展,反过来,国家与社会也在这场民主实践中实现了双赢。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力的优化了乡村治理格局,从而也进一步启示人们:构建民主合作式的乡村治理模式是推动乡村发展的理性选择。温岭的乡村协商民主实践不是孤独者,在其引起学者关注的同时,也逐渐被其它诸多地方参考和借鉴。但是,任何“复制”温岭民主实践的行为选择,必须要考虑到:是否具备相应的基础和条件。民主实践的成长和发展是基于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之上。唯有具备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像民主恳谈这样一种乡村协商民主实践才会落地生根、发芽。
邵卫科,张俊彪[3](2004)在《奏人与自然和谐之音——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国华》文中研究说明 2003年7月至9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组织了对全省人口资源环境的调研工作。河南省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到底如何?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主任宋国华。记者:宋主任,您好!作为河南省人口资源环境调研活动的组织者,请您谈谈目前河南省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答: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据统计,2002年年底总人口已达9613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5%,而国土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的1.7%。其中,耕地面积1.21亿亩(l公顷≈15亩),人均耕地只有1.26亩。以占全国1.7%的土地面积养活占全国7.5%的人
二、奏人与自然和谐之音——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国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奏人与自然和谐之音——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国华(论文提纲范文)
(1)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论文思路与逻辑结构 |
第一章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公民身份 |
一、古希腊城邦与公民身份 |
二、罗马共和国与公民身份 |
第二节 中世纪城市共和国时代的公民身份 |
一、政治的弱化与公民身份的缺失 |
二、城市的复兴与公民身份的再现 |
三、意大利城市共和国与公民身份实践 |
第三节 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的兴起 |
一、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兴起的背景 |
二、法国大革命与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制度的确立 |
第二章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理念 |
第一节 无支配自由 |
一、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
二、共和主义的公民自由理想:无支配自由 |
三、消极自由观对无支配自由观的抨击及胜出 |
第二节 宪政共和国 |
一、法律的帝国而非人治的王国 |
二、从混合均衡到分权制衡 |
三、从城邦共和制到复合共和制 |
第三节 自我治理 |
一、直接参与政治生活 |
二、通过代议制间接参与政治生活 |
第三章 共和主义公民美德与教育 |
第一节 共和主义公民美德的内涵 |
一、亚里士多德的经典阐释 |
二、马基雅维利的现代修正 |
三、几种主要的公民美德 |
第二节 公民美德的功能与培育 |
一、公民美德的功能 |
二、公民美德的培育 |
第四章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与当代社会 |
第一节 自由主义公民身份与当代社会的隐忧 |
一、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念 |
二、现代社会的隐忧 |
第二节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当代价值 |
一、造就好公民 |
二、使民主运转起来 |
三、提高制度绩效 |
第三节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问题及其解决尝试 |
一、固有问题与当代挑战 |
二、几种解决尝试 |
第五章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与中国政治发展 |
第一节 我国公民身份的发展概况 |
一、古代中国的家国一体与臣民观念 |
二、近代中国公民观念的兴起与公民身份的实践 |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公民身份制度与实践 |
第二节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与中国政治文化的契合 |
一、从天下为公到人民共和国:共和理想的追求 |
二、从治道民主到人民民主:自治理念的彰显 |
三、从和而不同到和谐社会:混合均衡的探索 |
四、从圣人君子到四有公民:理想人格的塑造 |
第三节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几点启示 |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让国人在扩大的政治参与中习得公民身份 |
二、培育公民社会,增殖促使民主运转起来的社会资本 |
三、改进公民教育,培养共和国需要的合格公民 |
结语:民主的想像及其实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生长在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 ——基于浙江温岭民主恳谈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主题 |
二、文献综述与核心概念 |
(一) 文献综述 |
(二) 核心概念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主要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研究视角的择取 |
五、研究贡献 |
六、个案概况 |
第一章 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推动:民主恳谈实践的生长机理 |
一、乡村民主困局:民主恳谈实践的前奏 |
(一) 发展与问题同在:乡村民主的"原形态" |
(二) 民意表达渠道短缺:乡村民主的困境 |
二、国家推动:民主恳谈实践的条件 |
(一) "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实践的"助产婆" |
(二) 政治文明新理念的落实:实践的"指挥棒" |
(三) 基层政府的创新策划:实践的"导航仪" |
三、社会发育:民主恳谈实践的基础 |
(一) 发达的民营经济:实践的"源动力" |
(二) 增长的民主意识:实践的"内驱力" |
(三) 热情的学者和媒体:实践的"智资库" |
小结 |
第二章 民主恳谈实践的萌发与成长:从村居到市镇 |
一、实践的萌发:从松门的"焦点访谈"到温岭的"民主恳谈" |
(一) 拓展空间 |
(二) 深化内涵 |
二、实践在农村社区的成长:以扁屿社区为例 |
(一) 农村社区与民主恳谈:分析前的简单梳理 |
(二) 民主恳谈的过程和结果:在互动中实现社区和谐 |
三、实践在乡镇的延伸:以泽国试验为例 |
(一) 城建预选项目民主恳谈:2006 |
(二) 旧城改造民主恳谈:2007 |
四、实践在城乡的结合:市级机关(部门)下基层民主恳谈 |
(一) 市级机关(部门)对民主恳谈实践的认同 |
(二) 计生局在乡村开展民主恳谈:2009 |
小结 |
第三章 实践的纵向深化:参与式预算试验的探索 |
一、参与式预算试验的生长:民主恳谈实践在深化 |
(一) 参与式预算试验的生长逻辑:民主恳谈实践的体制吸纳与融合 |
(二) 何谓参与式预算试验:预算民主的内涵 |
二、预算试验的运行:两个层面和两种模式 |
(一) 乡镇层面的泽国模式 |
(二) 乡镇层面的新河模式 |
(三) 传承创新新河模式的箬横等地实践 |
(四) 市政层面的部门预算试验 |
三、参与式预算的运作逻辑 |
(一) 回归公共预算 |
(二) 确保信息公开 |
(三) 力求细化周详 |
(四) 组织规范有序 |
小结 |
第四章 实践的横向拓展:行业工资协商走进乡村企业 |
一、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一般涵义 |
(一)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含义 |
(二)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殊性 |
二、民主恳谈实践的横向拓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在新河萌发 |
(一) 化解劳资冲突:实践拓展的切入口 |
(二) 老板工人"面对面":工资多少协商来决定 |
(三) 协商的结果:工人老板政府三得利 |
(四) 由点及面: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走出新河 |
三、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具体设计:五个基本环节 |
(一) 划分工种工序,拟定工资单价 |
(二) 组建行业协会、行业工会,明确协商主体 |
(三) 确定协商主题,召开工资集体协商恳谈会 |
(四) 正式签订协议,巩固协商结果 |
(五) 建立行业工资协商监督机制 |
小结 |
第五章 内涵和机制:从民主恳谈实践看乡村协商民主 |
一、乡村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基于个案的概括 |
二、乡村协商民主的核心要素 |
(一) 协商主体 |
(二) 协商客体 |
(三) 协商场域 |
(四) 协商过程 |
(五) 协商方式 |
(六) 协商结果 |
三、乡村协商民主的运行机制 |
(一) 公共协商 |
(二) 理性沟通 |
(三) 偏好转换 |
小结 |
第六章 民主价值与限度:民主恳谈实践的综合考察 |
一、使乡村民主运转起来:实践的现实价值 |
(一) 开辟乡村民主的新空间 |
(二) 促进乡村民主政治现代化 |
(三) 促进公众的有序参与 |
(四) 夯实乡村民主的社会基础 |
(五) 推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
二、何以更好:直面实践的限度 |
(一) 谁来组织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的恳谈更合适 |
(二) 如何促进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融合 |
(三) 政府创新的动力何以持久 |
(四) 民主实践的操作技术何以进一步提升 |
小结 |
第七章 余思与前瞻:民主恳谈实践的经验启示 |
一、乡村协商民主:国家与社会的双赢 |
(一) 从压力型体制向合作型体制转变 |
(二)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促进制度创新 |
二、协商民主:构建合作式治理的乡村发展模式 |
(一) 协商民主实践对乡村治理格局的优化 |
(二) 构建民主合作式的乡村治理模式 |
三、走出温岭:基于民主恳谈实践的建构性展望 |
(一) 温岭不是孤独者 |
(二) 条件与勇气:延展乡村协商民主实践的基本要素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奏人与自然和谐之音——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国华(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研究[D]. 张昌林. 山东大学, 2010(10)
- [2]国家推动与社会发育:生长在中国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 ——基于浙江温岭民主恳谈的案例分析[D]. 陈朋.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3]奏人与自然和谐之音——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国华[J]. 邵卫科,张俊彪. 人大建设, 2004(01)
标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论文; 宋国华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