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国际现代物流研讨 推动物流现代化进程——中国国际现代物流研讨会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人[1](2021)在《山西物流标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契机,相关部门和各个企业也越来越关注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经过多方的努力,山西省物流业正逐渐改变“散、小、乱、差”的局面,不断向现代物流业转变。但由于种种原因,山西省物流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占山西省GDP的比重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有限、信息化程度不高、资源整合的能力差等。究其原因,山西物流标准化发展不足导致物流运作不顺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为了更好的促进山西省物流业健康发展,应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其中,构建科学、系统、合理的物流标准体系尤为重要,物流标准体系可以为物流标准的研究、制定与修订指明方向,指导物流标准化的进程。当前,山西省有两个版本的物流标准体系,分别是2019年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DB14T 1925-2019《流通领域供应链标准体系》中将物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提到的物流标准体系,和2020年由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山西省物流标准体系》,这两个体系在结构上一目了然,既考虑到了物流标准体系的整体性,又兼顾了地方特色。但是,这两个体系在层次设计、内容的完整性、体系的系统性方面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能非常有效地发挥物流标准体系的统领作用。由此,构建更加完善的、适合山西省物流现代化发展的物流标准体系是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对物流标准化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山西省物流业以及物流标准化现状、现行物流标准、现有物流标准体系三个方面对山西省物流标准的需求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发现存在物流标准覆盖不够全面,缺乏国际物流通用的相关标准,无法满足物流企业开拓国际业务的需求;各物流子系统标准数量不均衡,物流信息、物流服务与物流环境方面的标准数量较少,无法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要求;物流标准体系系统性不强,容易造成各分系统过于分化的状况等问题,明确了物流标准体系构建的目的和重点。然后运用标准体系构建方面的基本理论,在物流标准体系构建原则、依据和目的的指导下,从物流系统的角度出发,确定了物流标准体系的层次以及内容,构建了山西物流标准体系,该体系具有结构完整、分类合理、系统性强的特点。最后,针对推动山西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提出理清各参与主体的角色,不同主体相互配合的建议。
李敬茹[2](2021)在《中俄物流产业合作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现代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越发明朗,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物流作为打破地域界限的有效手段,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综合配套能力和社会化服务程度,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在许多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对中俄物流产业合作进行研究,符合双边经济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中俄物流产业合作,首先剖析两国物流产业合作的现实基础,着重研究中俄货物运输和以口岸城市为代表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紧接着对中俄物流产业合作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预判,提出降低风险的对策建议,最后展望中俄物流产业合作的未来前景,关注合作发展新动态。
邵君[3](2020)在《G市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物流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港口物流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相互协同的效应,港口物流能够带动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扩大港口物流的辐射范围。本文以G市为例,研究G市港口物流发展策略。G市港口物流和G市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在我国参与世界性经济商贸往来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采用科学的方法,推动G市港口物流发展,拉动G市经济不断增长,成为了本文的工作重点之一。首先第一步是对国内外关于港口物流的研究进行整理阅读,了解现阶段港口物流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步,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G市港口物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结合G市港口的基本情况,分析G市港口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等因素,使用PEST分析法和SWOT模型对G市港口的宏观环境和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客观评价,得出S.O.,W.O.,S.T.,W.T.战略组合。最后,根据SWOT战略组合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G市港口现代物流的对策,从而对G市港口物流及G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G市港口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评价和分析,还借鉴了世界上港口现代化运输的行业标杆是如何选定发展方向的,最后为G市港口制定了切合实际且具有发展空间的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战略和策略。同时,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他港口物流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王艳霞[4](2019)在《区域物流合作视阈下的京津冀物流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引入和不断发展,京津冀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但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推进过程中,区域物流问题逐渐显现,物流业之间的联系程度低,区域物流发展不平衡性严重影响了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基于此发展背景,京津冀地区物流协调发展成为了重要任务,能否制定科学,本地化的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物流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了当前京津冀区域物流通道和区域物流节点的合作状况,并从物流市场一体化、物流角色定位、物流要素流动及物流现代化等方面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随后,选取了2008年-2017年的相关指标数据,以固定资产投资额、物流从业人数、物流里程数作为投入指标,以城市物流业产值、货运量、货运周转量作为产出指标,运用DEA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对京津冀物流协调情况进行评价。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保障措施。研究发现,当前京津冀整体的综合效率值较高,但从2015年开始京津冀三省市的物流效率开始出现波动。此外,京津冀三地均出现了投入过剩而产能不足的情况,说明三地的物流协同还没有达到最优,在京津冀物流合作过程中,存在物流市场一体化进程缓慢,物流角色定位模糊,区域间城际交通线路和网络建设不完善,物流现代化落后等问题。在未来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的发展中,应尽快统一区域内的物流政策,不断完善区域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并通过加强物流队伍、强化产业互动、完善物流法律环境、建立物流金融体系为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提供保障。
李智远[5](2019)在《支持齐齐哈尔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流业属于复合多样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环节,它包含了运输、仓储、货运以及货运信息等多方面内容。我们通过加快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可以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改善地区经济投资环境,对解决就业、拉动生产、促进消费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伴随着我国深入推进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各级政府组织越来越重视到物流在商品流通中发挥的作用,并通过逐步提升物流产业水平,大力推动以物流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物流园区建设,促进流通现代化。齐齐哈尔市位于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是我省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三间房物流园区选址在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以黑龙江西部最大的三间房编组站为依托,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实施和国家对东北地区提供的一系列政策支持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物流产业的带动和推进作用,逐步建设起集海铁联运、公铁联运、流通加工、冷链物流、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多种服务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园区,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上的重要综合性物流枢纽、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海铁、公铁联运中心,以及黑、吉、蒙三省交界处的物流带动产业承接及转型升级示范区。本文从齐齐哈尔市大力发展城市物流产业,推动三间房物流园区建设的实际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洲、郑州、成都等物流产业公共政策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齐市物流产业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并取得了第一手材料,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因素进行了认真分析,找出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齐齐哈尔市实际,建构出促进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可行性公共政策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人认为,推动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亟需构建公共政策体系,突出政策引领优势,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作用,从引导、扶持和管制等方面建立起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公共政策体系,促进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和地方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贺玉德[6](2018)在《承接产业转移下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四川省作为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省份,在承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即重点产业。而物流系统作为承接产业主体,融合运输、装卸、包装、货代、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整合等多项工作的复合系统,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重点产业发展与物流系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耦合系统。虽然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重点产业发展不均衡、物流运作模式老旧及物流服务水平较低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是否匹配,两者之间协同发展程度如何,逐渐成为本文研究的方向。因此,系统的分析承接产业转移下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的协同发展现状,分析重点产业中的不同行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之间存在的问题,对于指导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推动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四川省及西部地区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承接产业转移下的四川省重点产业选择。第一,从产业转移的动因入手分析,以产业转出地和产业转入地为研究对象,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两地在面对产业转移时,产业转出地和产业转入地的动因。第二,在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动因之后,作为产业转入地的四川省面临应该如何确定重点产业,依照什么样的标准等问题,本文以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行业为突破口,以产业规模和产业梯度作为两个维度层面,基于定量定性方法相结合,充分考虑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综合分析,在产业转移下的形势下,确定本地重点承接和选择的产业,同时也为本文最终的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提供重点产业的数据指标。物流系统指标的筛选及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形成。首先,以定性的方式,分析产业演进对物流系统指标的影响,以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为切口,分析物流系统指标的变化。第二,以定量的方式,对文献中初步选取的物流系统指标做主成分分析,通过SPSS软件进行指标筛选,确定物流系统的指标,最终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的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协同发展评价模型的选择及架构。首先对当下主流的五种协同发展模型进行基本阐述,在分析上述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以TOPSIS思想和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为主体的距离协同发展模型,总结了系统间拉动因子的具体算法,将CRITIC法与距离协同发展模型组合,最终构建出一套完成的多系统协同发展模型,提高整体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以四川省的数据为例,进行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首先对四川承接产业转移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包括重点产业和物流系统方面。然后对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进行协同发展评价,通过产业发展度、拉动因子、CRITIC权重、子系统协同度、综合协同度、综合协同发展度6个方面的计算结果,对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曾倩琳[7](2017)在《信息化与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文中提出信息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渗透至社会领域各行各业,其中,与物流业的紧密联系,使物流业成为了信息技术运用最普遍和较为成熟的领域。依赖于信息的生产和运用,在信息化这一中枢神经因子作用下,伴之其他因素的变化,物流产业融合深化发展。文章基于信息化视角,重点探讨信息化这一关键因子,在与物流产业融合过程中对物流业的影响,及其信息化网络效应在物流业生产效率方面可能带来的变化。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完善我国物流产业融合的机理与效应分析,信息化与物流产业融合的产生源于激励、动力和过程三大机理,效应则表现于结构优化升级、组织变革、经济增长等三个方面。(2)基于1990-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物流业与信息业的关系进行分析。从协整关系来看,物流业和信息业两者之间长期存在动态的均衡关系,信息业的系数为正数远高于其他要素,侧面验证了信息要素可能超越了资本和劳动力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地位,对物流业发生了深入的影响;从VAR模型本身看,信息业增加值对物流业的影响非常显着,结果表明物流业对信息业具有较大的拉动力;脉冲响应系数和方差分解也进一步验证两者的互动关系以及信息业对物流业的正向推动作用。(3)基于2003-2012年我国内地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信息化和物流业的关联度和耦合度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信息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处于较强关联以上水平,但两者的耦合度不高,主要在濒临失调和濒临协调之间。此外考察了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信息化与物流产业的耦合关联,发现各区域信息业和物流业发展所受的约束因素有所区别;受自然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的信息化与物流业发展的耦合度有时空变化差异。(4)引入信息化发展指数和改进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计量的杜宾模型分析信息化对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结果表明,信息化与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物流业生产率增长,而且基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其空间外溢效应凸显,推动资本、人力等要素流动,进而通过优化配置资源、降低成本等方式,对相邻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发挥了显着的促进作用。该实证结果为信息、物流决策制定中关注信息经济空间应用提供了启示和数据支持。(5)信息化与物流产业的融合产生了复合经济效应,进而推动了产业系统在结构、组织上的演化,在此基础上,以物流服务市场的运作主体即物流企业为对象,选取78家我国物流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构建的物流产业系统成长模型进行有序度和协同度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的融合状态在进入信息化时代才开始显现,是融合环境、企业组织调整和管理改善及其由此形成的资源整合能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而技术、人才和绩效等因素都制约着产业融合效应的出现,由于各子系统的有序度波动,同时在一定时期内复合系统受某些子系统有序度短板的影响,致使整个物流业不能协调发展。
赵天航[8](2016)在《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就业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过程。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业对市场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增加就业人员数量、提高社会就业水平的重要途径。现代物流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同时也促进了就业部门结构调整。只有认真研究现代物流业与就业的内在作用,才能保证物流业的和谐发展和物流行业就业的繁荣。论文分析了1991-2013年我国现代物流业各主要指标如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社会物流增加值的发展态势和1991-2002年间物流业就业人数发展态势及各就业指标。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厘清了物流行业与其就业的相互作用,认为现阶段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转型升级期。因此,务必采取有效措施,把握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思路,推动我国物流现代化水平并优化物流业就业结构,提高物流行业就业水平,从而保证物流业的有序运行和物流业就业良性发展。论文采用诸多方法研究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其与就业的关系:通过文献分析法,了解和梳理现代物流业与就业的关系,对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态势做出分析;通过DTDA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态势和物流行业就业情况做出梳理,全方位分析1991-2013年我国现代物流业和就业人数发展态势;通过系统分析法,分析物流系统内部各项指标如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社会物流增加值等,以期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做到全方位的分析和判断。
李东光[9](2009)在《中国现代物流学的发展进程:1978~2008》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现代物流学形成与发展的30年。无论是现代物流学的学科形成、理论引进与吸收创新,还是现代物流学的实践应用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认真分析与反思已经走过的道路,对清晰认识我国现代物流学研究的过去和现在存在的问题,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是十分重要的。
孙寿亮[10](2008)在《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进入全球化经济时代,物流业与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两个重要行业,存在着日益密切的相互协同、相互支持的发展关系。论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以及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形成的经济效益、作用机制及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从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物流增值服务成为物流业盈利的关键,其显着的特点是:物流业通过金融业的支持快速发展并提高了物流服务的规模和效益;同时,金融业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较高的投资回报,并且进一步拓宽了金融业务的服务广度。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经济的衰退。我国金融业需要调整信贷结构,加强风险防范,开展金融创新,增加业务收入。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有助于金融业分散风险,保障银行稳妥经营,提高收益水平。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相关的理论研究构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通过对其协同成熟度和物流金融价值链模型的研究分析,提出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论文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明确了构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必要性及协同发展系统的内涵与模式。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并非两个行业的完全融合,而是由物流业与金融业部分职能紧密结合形成的新的经济运行系统,与原有行业并行不悖。根据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内涵与模式将其划分为宏观、微观和创新三个层面,并分别进行了分析与论证。论文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研究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客观存在的支持关系、依存关系与效益关系,奠定了构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论证了物流业具有较低的中间投入率,偿债能力强,以及金融业对物流业存在日益加深的支持关系。同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动态反馈关系,明确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在宏观、微观和创新三个层面上都是相互依存的;与此同时,当前的经济局势和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会促进依存关系的深化。分析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论证了两者的协同发展通过竞争效应、创新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与发展;还提出和构建了物流金融价值链提升理论及其模型。论文第三部分(第六、七、八章)对构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成熟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证实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程度仍处于初始级,正在向成长级迈进。为了促进两者协同发展的深化,本文构建起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序列,从风险控制、信息协调、耦合发展方面入手,确立了协同发展综合机制。对我国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经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演化规律。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发展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范式。(2)分析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体系。(3)建立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协同成熟度模型。(4)提出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相关机制与策略。
二、开展国际现代物流研讨 推动物流现代化进程——中国国际现代物流研讨会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国际现代物流研讨 推动物流现代化进程——中国国际现代物流研讨会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物流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标准 |
1.3.2 标准化 |
1.3.3 标准体系 |
1.3.4 物流标准化 |
1.3.5 物流标准体系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物流标准化基本理论研究综述 |
2.2 物流子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综述 |
2.3 物流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西物流标准需求分析 |
3.1 山西物流业与物流标准化现状 |
3.1.1 山西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 |
3.1.2 山西省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3 山西物流标准化发展基本情况 |
3.1.4 山西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3.2 山西现行物流标准分析 |
3.2.1 现行标准发布年份分析 |
3.2.2 现行物流标准分类分析 |
3.3 山西现有物流标准体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物流标准体系构建 |
4.1 物流标准体系编制的基本原则 |
4.2 编制物流标准体系的目的和依据 |
4.3 物流标准体系编制的思路 |
4.4 物流标准体系的层次分析 |
4.5 物流标准体系结构 |
4.6 物流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推动山西物流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
5.1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
5.2 持续强化物流企业应有的标准化主体意识 |
5.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牵头作用 |
5.4 有效融合科研机构的推动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物流标准体系明细表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中俄物流产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中俄物流产业合作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中俄物流产业合作的经济基础 |
一、中俄经济状况分析 |
二、中俄经贸合作分析 |
第二节 中俄物流政策及国际化发展 |
一、中国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 |
二、俄罗斯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 |
三、中俄物流政策的国际化对接 |
第三节 中俄海关合作的深化 |
一、双边协议下的中俄海关合作 |
二、多边协议下的中俄海关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俄物流产业合作状况 |
第一节 中俄物流运输的主要合作方式 |
一、陆路运输 |
二、水路运输 |
三、航空运输 |
四、管道运输 |
五、多式联运 |
第二节 中俄边境口岸物流体系建设 |
一、中俄边境口岸分布 |
二、中俄对应边境口岸物流体系建设 |
三、中俄边境口岸物流体系建设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俄物流产业合作的主要风险及降低风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中俄物流产业合作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一、政治风险 |
二、经济风险 |
三、社会责任风险 |
四、不可控风险 |
第二节 降低中俄物流产业合作风险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中俄政治互信 |
二、加强中俄金融合作 |
三、加强物流人才培育 |
四、加速绿色物流发展 |
五、加速智慧物流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俄物流产业合作的新动态与未来前景 |
第一节 中俄物流产业合作的新动态 |
一、中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完善 |
二、中俄物流、贸易、制造业联动发展 |
三、中俄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
四、中俄第三方物流不断发展 |
第二节 中俄物流产业合作的未来前景 |
一、中俄物流产业合作适逢机遇期 |
二、中俄物流产业合作空间广阔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G市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综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现代港口物流战略相关理论概述 |
2.1 港口物流的内涵 |
2.2 港口物流的特点 |
2.3 港口物流的影响因素 |
2.4 现代港口物流的相关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经验分析 |
3.1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
3.2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问题分析 |
3.3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经验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G市港口物流现状 |
4.1 G市港口物流现状 |
4.1.1 G市港口生产规模 |
4.1.2 G市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4.1.3 G市港口物流业务发展水平 |
4.1.4 G市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 |
4.2 G市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
4.2.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4.2.2 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 |
4.2.3 物流服务质量老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G市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
5.1 G市港口物流外部环境分析 |
5.1.1 政治环境分析 |
5.1.2 经济环境分析 |
5.1.3 社会环境分析 |
5.1.4 技术环境分析 |
5.2 G市港口物流内部环境分析 |
5.2.1 优势分析 |
5.2.2 劣势分析 |
5.2.3 机遇分析 |
5.2.4 威胁分析 |
5.3 G市港口物流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G市港口物流发展的思路对策与建议 |
6.1 G市港口物流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6.2 G市港口物流发展的具体举措 |
6.2.1 推进大型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物流支持体系 |
6.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
6.2.3 搭建港口物流信息平台,提高港口物流营运效率 |
6.2.4 鼓励港口科技创新,提高物流技术水平 |
6.2.5 增强与邻近港口的战略合作 |
6.2.6 提升内陆无水港建设速度 |
6.2.7 建设G市国际航运中心 |
6.2.8 树立先进的港口文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区域物流合作视阈下的京津冀物流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物流 |
2.1.2 区域物流 |
2.2 关于效率理论概述 |
2.3 DEA相关理论 |
2.3.1 DEA基本概念和特点 |
2.3.2 关于DEA模型的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3 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状况及问题分析 |
3.1 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状况 |
3.1.1 区域物流通道的合作状况 |
3.1.2 区域物流节点的合作状况 |
3.2 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物流市场一体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2 物流角色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3 物流要素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4 物流现代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DEA的京津冀区域物流协调水平分析 |
4.1 DEA模型构建 |
4.1.1 DEA模型选择 |
4.1.2 关于DEA模型计算过程及方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样本数据的统计及处理 |
4.3.1 样本数据汇总分析 |
4.3.2 样本数据的处理 |
4.4 数据分析 |
4.4.1 京津冀物流发展水平汇总分析 |
4.4.2 京津冀物流协调情况评价 |
4.4.3 京津冀物流发展DEA无效单元投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的发展策略 |
5.1 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的发展原则 |
5.2 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的主体对策 |
5.2.1 政府主导的物流合作 |
5.2.2 企业主导的物流合作 |
5.3 发展京津冀区域物流客体的对策 |
5.3.1 建设并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 |
5.3.2 建设并完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 |
5.4 本章小结 |
6 发展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的保障措施 |
6.1 建立专业的物流技术队伍 |
6.2 强化区域内产业互动 |
6.3 完善物流法律环境 |
6.4 重视物流金融建设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支持齐齐哈尔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流通体制改革推动现代物流体系构建 |
1.1.2 物流产业是齐齐哈尔市重点发展产业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物流产业公共政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物流产业公共政策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物流产业公共政策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物流政策分析及对三间房园区的启示 |
2.1 物流政策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物流产业 |
2.1.2 物流园区 |
2.1.3 公共政策 |
2.1.4 公共政策理论 |
2.2 国外物流园区及产业政策分析 |
2.2.1 美国物流园区及产业政策分析 |
2.2.2 日本物流园区产业政策分析 |
2.2.3 欧洲物流园区及产业政策分析 |
2.3 国内物流产业政策分析 |
2.3.1 我国的物流产业政策 |
2.3.2 国内物流行业协会 |
2.3.3 各地区物流园区的政策体系建设经验 |
2.4 国内外物流公共政策对三间房物流园区的实践指导 |
2.4.1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作用 |
2.4.2 建立科学的物流管理体制 |
2.4.3 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2.4.4 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支持需求分析 |
3.1 三间房物流园区概况 |
3.1.1 三间房物流园区总体情况 |
3.1.2 三间房物流园区建设情况 |
3.1.3 三间房物流园市场情况 |
3.1.4 三间房物流园区政策体系建设情况 |
3.2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优势分析 |
3.2.1 区位优势分析 |
3.2.2 物流基础优势分析 |
3.2.3 产业基础优势分析 |
3.2.4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
3.3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劣势分析 |
3.3.1 政府支持引导政策缺失障碍分析 |
3.3.2 物流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障碍分析 |
3.3.3 物流基础障碍分析 |
3.4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机遇分析 |
3.4.1 国家战略政策提供的机遇分析 |
3.4.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分析 |
3.5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威胁分析 |
3.5.1 周边地区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威胁分析 |
3.5.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带来的威胁分析 |
3.6 三间房物流园区公共政策制定的思路和框架 |
3.6.1 三间房物流园区公共政策的制定思路 |
3.6.2 三间房物流园区公共政策的总体框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助力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 |
4.1 建立和完善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引导政策 |
4.1.1 加快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细则 |
4.1.2 建立多方联动的物流发展协调机制 |
4.2 建立和完善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扶持政策 |
4.2.1 完善建设用地保障政策 |
4.2.2 完善税收减免保障政策 |
4.2.3 完善财政金融保障政策 |
4.2.4 建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
4.3 建立和完善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监管政策 |
4.3.1 加强物流行业监管 |
4.3.2 加强物流责任部门监管 |
4.4 推动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其它政策建议 |
4.4.1 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
4.4.2 加快建立物流行业协会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6)承接产业转移下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理论依据 |
1.3.1 产业转移理论 |
1.3.2 产业增长极理论 |
1.3.3 商物分离学说 |
1.3.4 协同发展理论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与评论 |
2.1 产业转移经典理论回顾及脉络分析 |
2.1.1 国外经典理论总结 |
2.1.2 国内现有理论述评 |
2.2 承接产业转移对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的影响分析 |
2.2.1 产业转移概念的多维度分析 |
2.2.2 承接产业转移对重点产业及物流系统的影响 |
2.3 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关系研究分析 |
2.3.1 重点产业与物流产业概念界定 |
2.3.2 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文献梳理 |
2.4 协同发展模型研究及方法评述 |
2.4.1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
2.4.2 DEA协同发展模型 |
2.4.3 TOPSIS协调系数模型 |
2.4.4 距离协同度模型 |
2.4.5 灰色关联协同度模型 |
2.4.6 协同发展模型的评述 |
2.5 论文研究相关文献总体论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承接产业转移下重点产业选择 |
3.1 产业转移动因 |
3.1.1 产业转出地 |
3.1.2 产业转入地 |
3.2 产业转移下重点产业选择路径 |
3.2.1 基于产业集聚度的自身优势行业确定 |
3.2.2 基于转移梯度理论的相对优势行业确定 |
3.2.3 计算结果分析 |
3.2.4 重点产业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点产业下的物流系统指标的确定 |
4.1 产业演进对物流系统指标的影响 |
4.1.1 产业类型对物流系统的影响 |
4.1.2 产业结构对物流系统的影响 |
4.1.3 重点产业对物流系统的影响分析 |
4.2 物流系统指标的选取和筛选 |
4.2.1 物流系统指标的初步选取 |
4.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物流系统指标的筛选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同发展机理分析和模型构建 |
5.1 协同发展机理分析 |
5.1.1 协同发展的涵义 |
5.1.2 产业转移前物流系统机理分析 |
5.1.3 产业转移后物流系统机理分析 |
5.1.4 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5.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1 模型计算步骤 |
5.2.2 权重方法评述及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分析 |
6.1 四川省产业转移下区域发展现状 |
6.1.1 承接产业转移下四川省重点产业介绍 |
6.1.2 四川省物流系统发展现状 |
6.2 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实证 |
6.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6.2.2 确定正负理想点并计算发展度 |
6.2.3 计算综合协同度和综合协同发展度 |
6.2.4 总系统协同发展结果分析 |
6.3 四川省五大重点产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协同发展实证 |
6.3.1 高新技术产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的协同发展 |
6.3.2 先进制造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的协同发展 |
6.3.3 能源矿产开发及加工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的协同发展 |
6.3.4 农产品加工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的协同发展 |
6.3.5 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的协同发展 |
6.4 子系统协同发展的结果分析及对策保障 |
6.4.1 存在问题分析 |
6.4.2 对策及保障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录1 四川省重点产业指标原始数据 |
附录2 四川省物流系统指标原始数据 |
(7)信息化与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信息化的内涵 |
2.1.2 现代物流的内涵 |
2.1.3 产业融合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技术范式 |
2.2.2 系统论 |
2.2.3 产业创新理论 |
2.2.4 演化经济学理论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物流产业融合文献综述 |
2.3.2 物流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
2.3.3 信息化与物流关系文献综述 |
2.3.4 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章 信息化与物流产业融合的机理与效应 |
3.1 引言 |
3.2 信息化与物流产业融合的机理 |
3.2.1 信息化与物流产业融合的激励机理 |
3.2.2 信息化与物流产业融合的动力机理 |
3.2.3 信息化与物流产业融合的过程机理 |
3.3 信息化与物流产业融合的效应 |
3.3.1 利于物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竞争力 |
3.3.2 利于物流产业组织变化,构建新型竞争关系 |
3.3.3 利于实现价值增值,推动经济增长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信息业与物流业的动态关系 |
4.1 引言 |
4.2 信息业与物流业的相互作用机理 |
4.3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4.3.1 向量自回归模型 |
4.3.2 变量设定与数据来源 |
4.3.3 实证检验 |
4.3.4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化与我国物流业耦合关联的时空分异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5.2.1 耦合关联的理论模型 |
5.2.2 指标、数据和实证结果 |
5.3 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时空分异 |
5.3.1 东北综合经济区 |
5.3.2 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 |
5.3.3 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 |
5.3.4 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 |
5.3.5 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 |
5.3.6 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 |
5.3.7 大西南综合经济区 |
5.3.8 大西北综合经济区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化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 |
6.1 引言 |
6.2 信息化和物流业生产效率 |
6.3 模型构建与计量方法 |
6.3.1 模型构建与影响机制分析 |
6.3.2 计量方法 |
6.3.3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6.4 实证分析 |
6.4.1 区域物流业效率测算 |
6.4.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4.3 模型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信息化融合下我国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 |
7.1 引言 |
7.2 协同模型构建与分析方法 |
7.2.1 协同模型构建 |
7.2.2 分析方法 |
7.3 实证分析 |
7.3.1 指标体系的构成 |
7.3.2 数据来源与分析步骤 |
7.3.3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1 1990-2015年物流业和信息业增加值、资本与人员基础数据 附录2 2003~212年信息业相关指标基础数据 附录3 2003~2012年物流业相关指标基础数据 附录4 2003~213年信息化发展指数(IDI)基础数据 附录5 2003~213年人力资本(HC)基础数据 附录6 2003~2013年对外开放度(OPEN)基础数据 附录7 2003~2013年对外依存度(FDI)基础数据 附录8 2003~2013年城市化(URBAN)基础数据 附录9 2003~2013年交通基础设施(TRANS)基础数据 附录10 2003~2013年产业结构(IS)基础数据 |
(8)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就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内容和方法 |
1.3.1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物流业与就业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2.1.1 物流业与现代物流业 |
2.1.2 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 |
2.1.3 就业与从业 |
2.2 物流产业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模型 |
2.2.1 就业当量 |
2.2.2 就业指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态势分析 |
3.1 社会物流总额发展态势 |
3.1.1 社会物流总额构成 |
3.1.2 我国社会物流总额态势分析 |
3.2 社会物流总费用发展态势 |
3.2.1 社会物流总费用构成 |
3.2.2 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态势 |
3.3 物流增加值发展态势 |
3.3.1 物流增加值 |
3.3.2 我国物流增加值发展态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物流产业发展与就业关系分析 |
4.1 物流产业就业统计与分析 |
4.1.1 物流产业就业人数情况统计与分析 |
4.1.2 物流业就业当量统计与分析 |
4.1.3 物流业就业指数统计与分析 |
4.2 物流业发展阶段与就业指数关系 |
4.2.1 物流产业发展阶段论 |
4.2.2 物流产业就业指数与发展阶段关系 |
4.2.3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
4.3 研究结论 |
4.3.1 物流业就业人数与增加值保持了同步增长 |
4.3.2 物流业产业规模相对于第三产业发展较慢 |
4.3.3 物流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要高于第三产业 |
4.3.4 我国物流行业处于发展与转型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转型期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和物流业与就业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 |
5.1 把握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思路 |
5.1.1 明确物流发展的基本方向 |
5.1.2 重塑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 |
5.1.3 规划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 |
5.1.4 提供良性合理的公共服务 |
5.2 推动我国物流现代化水平 |
5.2.1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5.2.2 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
5.2.3 加强信息技术与我国现代物流业的结合 |
5.3 优化物流业就业结构并提高物流行业就业水平 |
5.3.1 培养先进的物流人才 |
5.3.2 完善电子物流就业市场 |
5.3.3 积极发展农村物流并充分挖掘农村就业市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中国现代物流学的发展进程: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一、1978~2008年中国现代物流学发展的三阶段 |
(一)现代物流学的萌芽期:1978年~1990年 |
1. 政府开始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性 |
2. 现代物流学研究的开始 |
3. 现代物流学教育的开始 |
(二)现代物流学的系统化研究与发展期:1991年~2000年 |
1. 政府层面对现代物流的重视 |
2. 教育界与理论界对现代物流学的重视 |
(三)现代物流学的快速发展期:2001年~2008年 |
1. 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在国家层面得以确立 |
2. 现代物流学研究的繁荣发展 |
3. 现代物流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问题与展望 |
(一)现代物流发展的行政与政策体系尚需完备 |
(二)现代物流学研究的创新性与应用性不足 |
(三)现代物流学学历教育亟需整合 |
(10)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综述 |
1.2.2 国外物流金融研究综述 |
1.2.3 国内物流金融研究综述 |
1.2.4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构建 |
2.1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2.1.1 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2 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3 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协同发展 |
2.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研究方法与内涵 |
2.2.1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协同方法 |
2.2.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内涵 |
2.2.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模式 |
2.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构建 |
2.3.1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构建 |
2.3.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系统的目标 |
小结 |
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支持度分析 |
3.1 产业关联理论 |
3.1.1 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
3.1.2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 |
3.1.3 数据来源 |
3.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支持度分析 |
3.2.1 直接耗散系数分析 |
3.2.2 金融业对物流业支持度分析 |
3.2.3 物流业对金融业支持度分析 |
3.3 波及效应分析 |
3.3.1 影响力系数 |
3.3.2 感应度系数 |
3.3.3 最初投入结构分析 |
小结 |
4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依存关系研究 |
4.1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4.1.1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特征 |
4.1.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4.1.3 模型参数选择 |
4.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4.2.1 模型结构适应性检验 |
4.2.2 模型结构与实际系统的一致性检验 |
4.2.3 模型行为与实际系统的一致性检验 |
4.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依存关系分析 |
4.3.1 因果反馈分析 |
4.3.2 不同层面的依存关系分析 |
4.3.3 模型模拟 |
小结 |
5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经济效益与价值链升值研究 |
5.1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经济效益的研究 |
5.1.1 协同发展对市场组织的影响 |
5.1.2 协同发展对市场行为的影响 |
5.1.3 协同发展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
5.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
5.2.1 协同发展影响产业结构的过程 |
5.2.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 |
5.2.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
5.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效应分析 |
5.3.1 协同发展的竞争效应 |
5.3.2 协同发展的创新效应 |
5.3.3 协同发展的扩散效应 |
5.4 物流金融价值链提升模型分析 |
5.4.1 物流金融对物流企业价值链的提升 |
5.4.2 物流金融——银行业未来的利润增长点 |
5.4.3 物流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障碍 |
小结 |
6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成熟度研究 |
6.1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系统成熟度模型的演化机理 |
6.1.1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机理分析 |
6.1.2 物流业与金融业自组织分析 |
6.1.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系统的序参量分析 |
6.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系统成熟度模型的构建 |
6.2.1 成熟度模型序参量的选定 |
6.2.2 协同发展成熟度理论模型的构建 |
6.2.3 协同发展成熟度数学模型的构建 |
6.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系统成熟度模型的实证研究 |
6.3.1 物流业子系统有序度模型的实证研究 |
6.3.2 金融业子系统有序度模型的实证研究 |
6.3.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系统成熟度模型实证研究 |
小结 |
7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机制与对策 |
7.1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风险控制机制 |
7.1.1 协同发展中物流业面临的风险分析 |
7.1.2 协同发展中金融业面临的风险分析 |
7.1.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 |
7.2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信息协调机制 |
7.2.1 信息共享的障碍分析 |
7.2.2 信息共享的技术要素 |
7.2.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信息协调机制 |
7.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耦合机制 |
7.3.1 阻碍物流业与金融业耦合发展的原因分析 |
7.3.2 协同发展耦合机制的建立 |
7.3.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耦合模型 |
7.4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综合机制的建立 |
7.4.1 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
7.4.2 协同发展的微观实现机制 |
7.4.3 协同发展的宏观实现机制 |
7.5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 |
7.5.1 物流企业参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7.5.2 金融机构参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7.5.3 促进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政府角色分析 |
小结 |
8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 |
8.1 物流业与金融业在宏观层面的协同实证分析 |
8.1.1 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全面开展高速公路建设 |
8.1.2 高速公路融资建设措施 |
8.1.3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效益评价 |
8.2 物流业与金融业在微观层面的协同实证分析 |
8.2.1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背景 |
8.2.2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融资措施 |
8.2.3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融资措施的效益评价 |
8.3 物流业与金融业在创新层面的协同实证分析 |
8.3.1 深发展物流金融业务背景 |
8.3.2 深发展物流金融业务实施措施 |
8.3.3 深发展物流金融业务效益评价 |
小结 |
9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9.2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原因树分析 |
附录B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方程及初始值选择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开展国际现代物流研讨 推动物流现代化进程——中国国际现代物流研讨会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物流标准体系研究[D]. 张一人. 山西大学, 2021(12)
- [2]中俄物流产业合作研究[D]. 李敬茹.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G市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D]. 邵君.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区域物流合作视阈下的京津冀物流发展策略研究[D]. 王艳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支持齐齐哈尔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 李智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承接产业转移下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贺玉德.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
- [7]信息化与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D]. 曾倩琳. 福州大学, 2017(04)
- [8]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就业关系研究[D]. 赵天航. 燕山大学, 2016(02)
- [9]中国现代物流学的发展进程:1978~2008[J]. 李东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0]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 孙寿亮. 北京交通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