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肉牛业生产面临的机遇和问题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凤[1](2021)在《澜湄合作机制下云南省对缅甸农业合作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6年澜湄合作正式启动以来,澜湄各国共同确立了“3+5合作框架”,其中将农业确定为五大优先合作领域之一。缅甸作为湄公河流域国家,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国家,农业资源丰富,并且与中国云南边境紧密相连,与中国的农业合作具有明显的优势。缅方政府也证实了中缅两国在澜湄合作机制下的农业合作是非常有成效的,帮助缅甸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表达了希望与中国在农业领域开展更深入合作的愿望。中国作为缅甸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除了澜湄合作机制优势,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以及扩大沿边开放伟大战略都为中缅两国深入开展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机遇环境。2020年1月17和18日,习总书记对缅甸进行了国事访问,期间与缅签署了33项谅解备忘录及协议,其中包含了5项涉农合作协议。同期19-21日,习主席到云南进行了考察,强调了云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开放经济,加大与澜湄及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由此可见研究云南对缅农业合作,对于中缅跨境农业合作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云南作为澜湄农业合作的主要参与者,与澜湄各国在农产品贸易、农业对外投资、农业科技交流及跨境动植物疫情防控等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双方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业政策对接障碍,财税支持力度不够,农业合作水平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低等。研究云南对缅农业合作需了解澜湄合作机制下双方农业合作的优势条件、现状及能够对双方农业合作产生影响的因素,这样才能精准定位,对症下药,为双方农业合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云南与澜湄国家的农业合作包含农产品贸易合作、境外农业投资开发合作包含替代种植、农业科技合作及跨境动植物疫情防控交流合作等,因此主要从这些农业合作领域进行分析。整理了农产品贸易和国际产业竞争等相关理论研究,并且在澜湄合作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梳理了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农业合作及中缅和滇缅的农业合作相关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及柬埔寨的农业合作互补优势,通过分析2005至2019年,云南与澜湄五国农业竞争潜力及互补性程度,证明了云南与缅甸农业合作的潜力较大,对于云南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基于本文的研究价值,整合了中国或云南与澜湄五国农产品贸易、农业境外开发及科技交流等领域的农业合作影响因素,大多数文献从东道国的资源丰度、市场规模、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及贸易投资环境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归纳并整合了云南对缅甸农业合作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本文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政府政策层面、产业发展层面和经济科技层面。这部分研究对于本文的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部分做基础,因此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分析对于本文的研究比较重要。第三,本研究全文都是为云南对缅农业合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部分服务的,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业合作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并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政府沟通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二是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农业龙头示范企业和加大农业领域投资。三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企业与农业科研所合作和加强农业技术合作,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
柴青宇[2](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焦石[3](2020)在《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研究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历程,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把握目前牛肉产业发展的状况,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其存在的根本原因,进而通过实例对这些影响肉牛产业发展的原因展开深入讨论,以期找到一条具有吉林省特色的肉牛产业发展道路和经营模式,为吉林省肉牛产业更好的发展提供现实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部分为绪论,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概括介绍了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肉牛存栏情况、肉牛出栏情况、牛肉产量情况、进出口量情况、牛肉价格情况、牛肉消费量情况、品种资源情况、养殖模式情况、饲料加工业情况、养殖效益情况、屠宰加工情况、政策扶植情况等几个方面对吉林省肉牛产业的现状进行了介绍。这个部分是通过具体的现场调研和文献整理所得到的结果展开的。对吉林省肉牛产业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从各个环节各个流程进行细化的了解,并且能够很精确的分辨出每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里的作用,从而得出了相关结论。第三部分对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目前状况的掌握和分析,为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第四部分对加快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给出相关研究认识和客观评价,找到吉林省在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吉林省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第五部分对未来几年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做出大胆预判,一家之见,仅供参考。
张玉娇[4](2020)在《阳泉市Y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根据新京报关于减少贫困的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在2012年到2018年末这六年期间,我国从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660万,将贫困发生率减少了8.5%。尽管在2020年,我国的贫困县在现行标准下将实现全部摘帽,贫困人口也将实现全面脱贫,但是贫困人口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扶贫成果是否长期有效且可持续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如何保证脱贫后的人口不再返贫,继而实现稳定发展的可持续稳固脱贫是对“脱真贫、真脱贫”这一中央新指向的切实落实。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可行能力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阳泉市Y村产业扶贫这一扶贫方式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除去引言和结论这两部分,主体部分共包含有五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主要根据本文的研究重点,对扶贫、产业扶贫、可持续性脱贫这几个关键词做了概念介绍,而后介绍了研究本文所运用到的理论基础,并阐述了产业扶贫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时代价值。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目前Y村产业扶贫的运行情况,并对其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运用舒银燕所构建的产业扶贫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从适用性(即贫困户的参与积极性、产业扶贫的利益联结机制)、效果(即贫困户的收入、贫困户的就业机会、贫困户的发展能力)、政策(即扶贫资金的投入情况、相关政策对可持续生计资本的改善情况)、载体(即Y村的发展能力、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优势产业培育情况)这四个方面对其可持续性进行评估。第三章从产业扶贫的要素、成果以及运作机制这三个层面找出Y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困境。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提出的问题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第五章有针对性的从村民、村委会、企业、政府这四个方面给出了强化Y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本文认为,在市委办公厅的精准帮扶下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阳泉市Y村准确高效的引进了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方式,最终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与此同时,对这种产业扶贫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考虑是确保Y村实现真脱贫的关键。文章通过对阳泉市Y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后发现,尽管现阶段Y村经济发展情况相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产业扶贫相关项目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提升村委会自身能动性、增加企业参与程度、完善政府主导管理模式。
高海秀[5](2020)在《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畜牧业是农业的支柱部门,牧草产业是畜牧业提质增效乃至整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尤其是在国内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态环境压力逐步加大的背景下,在保护和有效利用天然草地的同时,积极推动人工种草发展牧草产业非常迫切。但在传统农耕文化影响下,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缓慢,从国家层面真正将牧草作为一个产业来决策也只是近十多年的事。近年来,尽管国内牧草产业较快发展,但离市场需求还相差较远,主要草产品国内缺口达1/3以上。所以,基于生产实践的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实证研究牧草种植者生产决策的行为及影响因素,探寻如何促进国内牧草生产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科学回答牧草生产是否有效益以及牧草种植者“种还是不种”、“种多少”及发掘相关决策的影响因素这样一个总目标,依托农户行为理论同时考虑到牧草作为中间产品和粮食的竞争作物,生产者种植决策必然会受到牧草产业与其终端消费市场的连接状况以及与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的影响这样一个特殊性,使用牧草生产八个典型省份527户实地调研问卷资料和牧草产业经济研究室2011-2018年牧草生产成本收益定点监测数据,并辅之以历年主管部门有限的宏观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投入导向的BCC模型、Malmquist模型、二元选择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在测算不同时空条件下中国牧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耦合协调度变化,以及牧草生产与主要竞争作物——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及变化分析,牧草与粮食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变动及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牧草种植者的生产行为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分析了基于风险规避视角的牧草生产者决策行为和不同经营规模、不同经营类型的牧草生产者未来种植意愿及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在丰富牧草产业经济研究领域、充实研究内容和拓展研究视角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边际学术贡献。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草畜产业系统耦合协调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在过渡区间且区域差异明显;牧草种植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进步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驱动力;风险规避行为对不同样本群体牧草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差异显着,教育程度、生产机械的可得性等其他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对种植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差异明显,政策扶持等因素可显着提高种植意愿;组织化行为正向影响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但对不同类型生产者影响差异显着。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因地制宜推进草畜产业系统耦合,鼓励发展草畜结合经营模式;二是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牧草产业生产效率;三是建立健全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护航牧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四是加强牧草生产组织化发展程度,鼓励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五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实现政策支持精准发力。
鸿勤[6](2020)在《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肉羊产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的传统优势产业,不仅对当地农村牧区经济收入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全国肉类供给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内蒙古肉羊产业面临着国外羊肉冲击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担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粮改饲”等政策号召下新的机遇。因此研究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在梳理竞争力相关理论及内蒙古肉羊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基于“钻石模型”阐明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水平现状,并根据“钻石模型”下四个基本因素构建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省域间及内蒙古自治区内肉羊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综合来看,内蒙古肉羊产业在省域间排名第二,生产要素竞争力和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一,但在需求条件要素、产业的结构及竞争对手要素上并不突出。(2)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肉羊产业综合竞争力中赤峰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排名靠前。(3)省域间竞争力水平中高级生产因素及竞争对手实力的影响程度较大,区内竞争力水平中比起生产要素,需求条件要素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本文从规模养殖、要素投入、流通方式及相关产业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水平的相关建议,旨在为肉羊产业从业者开拓思路,为后续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李娜,张建平,王淑玲,盖叶顶,矣国,王后福,冷静[7](2020)在《红河黄牛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文中认为红河黄牛主要分布于红河流域,具有体型结实、耐粗饲、善爬坡等优点,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主要饲养的肉牛品种。因其养殖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已成为红河州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但红河黄牛产业也存在养殖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养殖效益差等问题。笔者从红河黄牛种质特性、养殖状况、面临的困难及产业优势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红河黄牛的养殖与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牟兰[8](2019)在《苎麻的饲用安全性及其肉牛瘤胃降解特性和饲喂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饲草饲料短缺是限制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作物副产物资源较为丰富,饲用潜力较大,但饲料化利用率低。苎麻在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苎麻茎叶作为纤维利用后的剩余物,粗蛋白含量高,动物生长必需氨基酸种类丰富,是一种较好的植物性蛋白饲料资源。然而目前关于苎麻茎叶的饲用安全性及其在大型反刍动物上的瘤胃降解特性和饲喂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苎麻茎叶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等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大、小鼠对其进行急性毒性和28d亚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通过瘤胃瘘管牛对其主要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特性进行研究,通过云岭牛对其进行150d肉牛饲喂效果研究,并结合我国苎麻种植和发展现状对其进行系统的综合性评价,以期为苎麻茎叶饲用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基于以上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对小鼠给予灌胃苎麻茎叶最大剂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苎麻茎叶处理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死亡和毒性反应症状;两组小鼠的体重在灌胃期无差异,试验结束后其主要器官组织均无异常病变。本试验条件下,给予小鼠苎麻茎叶最大量为12g/kg·BW,可判定其为无毒物质。2、本研究对大鼠进行苎麻茎叶28天经口灌胃亚急性毒性试验,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2g/kg·BW、1g/kg·BW、0 g/kg·BW)大鼠的行为、体重、摄食量、血液学、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等均未发现异常改变。血液指标和组织病理学虽有个别异常,但程度较轻且同时出现在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中,可判定为常见自发性现象,不具毒理学意义,与苎麻处理无关。本试验条件下,苎麻无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2.00g/kg。3、本研究对苎麻饲用化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苎麻茎叶单宁较高,达到0.48%;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高,分别为31.30%、55.80%。、42.07%;钙磷含量不平衡,钙磷比例达到17.99。青贮可改善苎麻的单宁及纤维含量,但钙磷比例仍超出反刍动物耐受范围。4、本研究对苎麻茎叶进行肉牛瘤胃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其干物质(94.31%)、有机物(87.86%)、粗蛋白(16.61%)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苎麻茎叶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随着在瘤胃内培养时间增加而升高,均在72h达到最高,分别为63.05%、62.68%、83.09%、23.89%、38.93%;有效降解率分别为43.87%、42.93%、60.15%、14.72%、20.65%。5、本研究以青贮苎麻替代0%、20%和40%的青贮玉米对云岭牛进行150d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替代)相比,20%替代组平均日增重较高为0.81kg,但各组间差异不显着。各组云岭牛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G)、甘油三酯(TRIG)均无显着差异。20%和40%替代处理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其机体蛋白利用率更高。因此青贮苎麻替代20%、40%青贮玉米饲喂肉牛具有一定可行性。综合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并从实际生产效益角度出发,肉牛饲粮中青贮苎麻替代20%青贮玉米饲喂效果较佳。综上所述,苎麻茎叶中存在单宁、纤维以及钙磷比例高等饲用限制性因素。苎麻茎叶无毒,不高于2g/kg·BW的添加对动物无不良影响。其主要营养成分的降解率随着苎麻茎叶在肉牛瘤胃内滞留时间的增加而升高。青贮苎麻替代20%和40%的青贮玉米饲喂云岭牛,对其生产性能和健康均无不良影响,且青贮对苎麻茎叶的饲用价值具有一定改善作用。苎麻茎叶今后作为大型反刍动物饲料补充料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徐婷婷[9](2019)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古而有之,它是复杂的社会建构,发仓廪以救贫穷,使黎民不饥不寒,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目标;摆脱贫困,实现伟大中国梦,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共同的奋斗目标。新中国的大规模减贫工作始于1978年,四十年来成效显着,尽管如此,“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在减少贫困人口总量、降低贫困程度和缓解贫困集中度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智慧与决心。随着对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贫困度量标准的不断更新,贫困脆弱性(简称“脆弱性”)逐渐走入研究视野:贫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贫困,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贫困脆弱性。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减少、缓解和应付风险的机制能为穷人所用,他们的贫困脆弱性就会降低。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有25.2%来源于第一产业净收入,而贫困地区农村这一数字更是达到30.1%1。因此,减少、缓解和应对农业风险,稳定农村居民第一产业收入,是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中国的扶贫开发步入攻坚克难和巩固成果的阶段,面临新背景、新挑战,有限的支付能力与较高的风险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针对弱势群体的普惠性实践与精准对接脆弱性人群的特惠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满足贫困脆弱性农户的风险保障需要将成为新时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建立反贫困长效机制的现实要求。在这一系列背景下,具备政策性、保障性和公平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保险领域缓解贫困脆弱性最行之有效的工具之一,其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学术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又有助于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脱贫攻坚中的定位,使其更好地参与脱贫攻坚。立足于贫困脆弱性,不仅应关注当前的贫困,更应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贫困。本文正是从农业风险冲击下的贫困脆弱性出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和功效进行研究的。具体而言,本文由9个章节构成。第1章,导论。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其产生的政策背景、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阐述对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对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根据研究问题的特性,阐述本文研究的边界,设计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并对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进行说明;最后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相关理论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本文研究的主题之一,普遍存在的农业风险及其导致的贫困脆弱性是可持续脱贫的制约因素之一,需要有效的农业风险管理。由此,农业风险与农业风险管理理论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之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外部效应和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其成为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需要对外部效应与准公共物品理论进行了梳理阐述。贫困脆弱性是研究的另一个主题,因而本章从概念演进、与贫困的关系、生成机制、识别框架以及测度方法等方面阐述贫困脆弱性理论;并对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了阐述。本文实证研究采用了马尔可夫过程的思路进行模型求解,因此本章也对马尔可夫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之上论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研究表明:基于“风险-脆弱性”分析框架,在农业风险冲击下,脆弱性农户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共同作用,生成了贫困脆弱性;随后,脆弱性农户的风险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递次演化,使贫困脆弱性不断加剧,并恶性循环;最后,若要预防和应对脆弱性,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然而不充分的风险管理措施可能使脆弱性加剧,因而相较于商业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第3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及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实践启示。本章梳理和总结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历程及制度演进中的经验。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其职能从风险保障拓展至防灾防损和资金融通,作用领域也逐步扩大至服务“三农”。进一步地,从多层面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1)在农业风险冲击下,我国的贫困脆弱性呈现出规模大、区域集中和收入来源单一的特征。(2)生态系统层面、经济层面和人文层面的原因交织,是导致贫困脆弱性的主要原因。(3)梳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供给与需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风险管理等三个层面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可为后文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以印度、巴西等国以及我国河北省阜平县、甘肃省农业保险扶贫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得出启示借鉴,有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发挥。第4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及因素。本章主要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具有风险保障、提供增信担保、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等功效,这些功效的发挥有助于贫困的缓解。供给端:宏观层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农业保险相关立法和条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提供了政策环境、机制体制的必要配套;微观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保障范围、保险险种和技术创新等,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提供了操作方式。需求端:普遍存在的农业灾害性风险和农业灾害损失导致农户产生了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农业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户基本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能力,进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产生有效需求,以达到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目的。然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仍存在制约因素:政府层面,配套措施不明确、保障水平低且补贴项目单一、大灾补偿和再保险机制缺乏等;保险机构层面,基层服务水平不足、区域风险与费率不匹配、特色保险产品供给不足、保险教育宣讲力度不足等;贫困农户层面,风险感知能力和保险意识薄弱、有效需求不足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使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无法充分发挥。第5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临界点及传导机制。本章从农户行为出发,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边际效用、收入弹性、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研究表明:当收入弹性为负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品属性发生变化,即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总效应为负,这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障碍的原因之一。在期望效用中,公平保费条件下投保与否对农户收入没有影响,但实际上,不确定条件下的效用低于确定条件下的效用,即政策性农业保险所带来的净福利将更大,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将更好。基于效用分析,本文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存在着临界点,即门槛效应。在临界点之上,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产生了直接和间接传导。其直接传导机制是:(1)农户参与农业保险后,若发生风险损失,保险公司给予经济赔偿,能够减少收入波动,缓解脆弱性;(2)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平滑消费并减少农户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农户的消费信心,实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进而实现脆弱性的缓解。其间接传导机制是:(1)通过“降低农业投资者风险预期→农业投资增加→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业产出率提高→农业收入增加→农业经济增长”这一路径推动经济增长,伴随着农业经济增长,涓滴效应带来了农户收入的增加和其它福利状况的改善,进而缓解贫困脆弱性;(2)通过保费收入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与此同时,保费补贴的实质是政府转移支付,能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化。进一步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缓解贫困脆弱性。但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从农村缓解贫困的政策角度来看,初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的国家,采取收入再分配政策以推动贫困减缓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第6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本章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用。在对比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将MIU效用函数、贝尔曼方程和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构架理论模型;以农户在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度量贫困脆弱性。参考前人研究,对相关参数进行校准,模拟不同情况下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采用图形的方法直观显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用。研究表明:(1)当农户初始资产高于临界值时,投保农业保险后陷入贫困的概率低于未投保的概率;(2)当农户初始资产高于临界值时,赔偿比例越大,陷入贫困的概率越低,反之亦然;(3)相较于足额保险,投保不足额保险时,贫困概率下降的速度较慢(斜率较小);(4)农业保险财政保费补贴的增加,有助于降低贫困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本章从实证的角度初步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着临界点。第7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本章基于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FGLS法、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农村普惠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制、效应及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四川、甘肃、青海和河南等四省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在对样本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及Probit回归后,结果显示:(1)在1天1美元标准下(即年收入2600元),被调查的622户农户中,有65.59%的农户为贫困脆弱性家庭,其中建档立卡农户占比25.24%,非建档立卡农户占比40.35%。(2)整体样本中,参与农业保险、获得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但是保费支出不利于贫困脆弱性的缓解。对比建档立卡农户和整体样本农户发现:对于建档立卡农户而言,若要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减轻保费负担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适当提高对建档立卡农户的保费补贴,能够有效降低其贫困脆弱性。非建档立卡农户中,农业保险参与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系数低于建档立卡农户,表明对建档立卡农户而言,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更大的边际效用。保费支出变量的系数低于整体样本和建档立卡农户样本,表明当农户实现摘帽之后,保费支出的压力在逐步降低,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在不断减弱。第8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章基于我国2010年—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对整体样本和分组样本分别进行门槛回归后,结果显示:(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时,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的扩张,给农户带来一定的支付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农户负担,并不利于贫困脆弱性的缓解。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果逐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规模的扩大,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的保费支付压力,但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即缓解脆弱性的效果并不明显。政策性农业保险赔偿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脆弱性。(2)分组后再次进行回归发现,低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出“由负到正”的趋势;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不存在门槛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并不显着。中等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保费补贴存在单门槛效应,且影响系数为正;保险赔偿存在单门槛效应,影响系数“先负后正”。高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均存在单门槛效应,系数均为正,但显着性较低。第9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如何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是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也是本章价值所在。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是客观存在且不断演化的,其风险保障、提供增信担保、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等方面功效的发挥,能够打破贫困脆弱性的恶性循环,缓解贫困脆弱性。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发挥,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也使得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存在着临界点(门槛效应)。进一步的,本文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微观数据分析、宏观数据分析等角度,均证实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也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着临界点。基于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论的总结,本文建议:应遵循政策性农业保险功能的客观规律,肯定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微观效用机制,明确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功能定位;构建多层次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结构,扩大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保障范围;探索差异化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提高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最后,研究认为未来可以从探讨多层次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路径、机制与效应;在行为经济学框架下讨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等两个方面入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该领域的边际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探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定位。国内现有针对保险或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研究主要将其视为一种工具或路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目前处于贫困线下的扶贫对象,而对处于贫困线之上,但是具有高脆弱性,随时可能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农户关注甚少。本文从脆弱性的视角出发,不仅仅关注当前的贫困,更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贫困和造成贫困的农业风险因素,以前瞻性的视角进行研究,为建立防范返贫和持续脱贫长效机制提供思路。脆弱性视角下的贫困,研究对象范围更大,研究内容包含风险这一因素,在此视角下的研究有助于厘清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深层次原因,也能够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定位,即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发挥是存在临界点的,只有在临界点之上,才能够达到贫困脆弱性缓解的目的。由此,本文在肯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提出如果在不恰当的时候、不恰当的对象采用了这一工具,就有可能使贫困加剧。第二,基于“风险-脆弱性”框架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与以往关于贫困的研究不同,贫困脆弱性具有前瞻性,且将风险融入贫困研究之中,重点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农户贫困的影响。本文在“风险-脆弱性”这一分析框架内,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在外部风险(普遍存在的农业风险)和内部风险(农户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共同作用下,贫困脆弱性逐步生成;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递次演化推动了贫困脆弱性的不断演化;为预防和应对贫困脆弱性,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毫无疑问,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险领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演化与预防机理,环环相扣构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第三,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尝试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尽管在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脆弱性,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本文从政府、保险机构和农户三个层面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以及制约因素,并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传导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稳定农户收入和平滑消费的直接传导机制达到缓解脆弱性的目的;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公平的间接传导机制达到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目的。第四,尝试用理论模型量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但却可以通过总效用、边际效用等数理公式来表达。现有的研究中,理论模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仅研究农业保险的消费效用;二是构建家庭资产增长模型,研究陷入贫困的概率。结合研究的重点和主题,本文将两类模型结合,构建包含农业风险冲击的效用函数,引入农业保险、保险免赔率、保费补贴比例等变量,并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引入不足额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模型构建的创新。将效用函数、贝尔曼方程和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并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第五,用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评估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脆弱性的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能使得农户贫困脆弱性降低多少?是各界关注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已有的数据库无法满足本文实证所需:大多数微观调研数据没有针对农业保险的数据。因此,本文研究中,采用了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9年在西部地区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一方面评估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另一方面探究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尽管样本量有622份,但涵盖了四川、甘肃、青海等贫困大省,因而仍具有说明意义。进一步的,本文还将受访农户区分为建档立卡农户和非建档立卡农户,对比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刘利[10](2019)在《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文中指出农业既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弱质性产业,因此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均对农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保护。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部署内容则通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公布,文件重点强调了要加速建立我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体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持养殖户收入持续增长、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符合我国当前新形势的要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重中之重”战略的要求,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意义重大,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养殖户收入、改善养殖户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支持水平及效应评价。主要内容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畜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梳理并整合畜牧业及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整体发展过程,在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内涵与衡量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的基础上,采用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2001年-2016年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从养殖户增收、产量增长、环境影响、结构调整方面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效应评价。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于养殖户微观视角,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畜牧业支持政策中的典型政策展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对策建议,以便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和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畜牧业发展,并将其分为:畜牧业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发展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迅速增长时期;畜牧业提质增效、结构调整时期;以及以环保为重点的全面转型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畜牧业结构的变动与畜牧业总量的变动展开分析,得出了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论断,主要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通过对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分析得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猪生产带,其地域特征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逐步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了两条完整的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形成了三条完整的羊肉生产带,主要包括西北牧区、中原牧区和西南牧区;肉禽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蛋禽生产带则以中原省份为主;奶业优势生产带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通过对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的分析,从历史发展和时间序列的角度看,我国畜牧业经营主体由上世纪初的农户家庭的副业形态,分离出畜牧专业户,再到现在的专业化畜牧业公司。2.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2007年起,我国加大了通过实施市场价格支持和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总结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一是畜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差异性强,政策目标趋向于多元化;二是在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演变梳理中发现,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是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利益博弈过程中不断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3.通过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衡量方法比较选择得知,WTO方法仅能够作为一种用于谈判的工具,而OECD农业支持水平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包含国内和边境的农业支持政策,其测算农业支持水平目的则在于进行政策评价、政策分析和政策解读。因此,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测算、评估国家全部的农业政策,它的作用既能够进行国际间对比,又能够帮助国家农业政策展开评价与分析,对于提升政策效率意义重大。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本文采用了OECD评估方法来对我国畜牧业的支持水平进行评估。基于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我国2001年-2016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分类和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总体来看,2001年-2016年我国畜牧业支持总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至2006年之间,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较低,对畜牧业支持力度非常小;自2007年起,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及畜牧业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快速提高。二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结构来看,生产者支持占比始终较大,进一步细分得知,在生产者支持内部构成中,生产预算支持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较于生产预算支持,市场价格支持的贡献更大。三是从不同种类畜产品支持水平来看,各项畜产品在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猪肉、牛肉、羊肉、羊绒的支持水平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禽肉和牛奶的支持水平却存在相对较大的波动。禽蛋和羊毛的支持水平多数年份基本为负值,且禽蛋的支持水平负值较多,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边境保护政策作用,二是国内饲料粮价值转移,三是受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导致的畜产品价格波动。4.本研究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展开了探索。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农牧民的牧业收入与我国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这就意味着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则会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但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农牧民收入增长效果较弱。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与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也存在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能够推动生产的增加。然而,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牧业总产值相对增长效果同样较弱。另外,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污染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合理性,加强畜牧业支持力度能够起到对排污增量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畜牧业支持政策是畜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结构和畜产结构组成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畜牧养殖”示范工程的推广在肉牛产业以及拥有秸秆饲料优势的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比较好,但是畜种结构选取的是全国的数据,畜种结构的改变在各个区域并不均衡。同时本研究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01年-2016年,在此阶段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放缓,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种结构变化作用较弱。5.从养殖户微观维度出发,在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调研访问的基础上,从养殖户对政策认识程度、满意程度,并深入了解总结养殖户不满意的原因,对生猪养殖支持政策进行评价。结合养殖户调研访问结果,对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实施中影响养殖户满意的因素,即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资金补助为主要方式的生猪养殖支持政策,多数没有侧重点,基本上对大多数养殖户具有普惠性,尤其是生猪疫病防控类政策,一旦发生疫病,相较于散养户,大规模养殖户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政策并没有因为养殖户风险的大小而有所差别。二是规模化养殖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补贴方式以资金为主,缺乏技术扶持、疫病防控的指导,方式单一;另一方面,补助领域为养殖生产环节,不能满足养殖户对销售、管理经营等方面需求。三是宏观调控中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预警监测机制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养殖户认知程度不高;以及该机制对市场信息的预测不全面,对养殖户的生产安排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作用的问题。四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门槛高、审核程序复杂、申请周期长、资金发放过程存在程序繁琐的通病。6.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改善对畜牧业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健全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信息预警机制、构建全国性畜牧业政策保险大灾准备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框架、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保护政策,推动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并提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为我国畜牧业未来支持政策的重点。
二、云南肉牛业生产面临的机遇和问题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肉牛业生产面临的机遇和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澜湄合作机制下云南省对缅甸农业合作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 |
一、研究技术路线 |
二、研究论文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对比分析法 |
三、主成分分析法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及局限性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论文局限性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际农业合作的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国际农业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澜湄合作机制和农业合作文献综述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澜湄合作机制相关研究 |
二、澜湄农业合作相关研究 |
三、国际农业合作影响因素及实证相关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云南省对缅农业合作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对缅农业合作发展现状 |
一、农产品贸易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
二、境外农业种植开发范围不断扩大 |
三、农业科技合作交流日益频繁 |
四、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明显 |
第二节 云南省对缅农业合作的优势条件 |
一、地理位置毗邻 |
二、农业合作结构互补 |
三、农业生产技术优势 |
四、缅甸投资环境持续优化 |
第三节 云南省对缅农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保障层面的问题 |
二、产业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 |
三、农业科技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云南省对缅农业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政策层面 |
一、政府法治 |
二、政府效能 |
三、政府财政支持 |
四、政府税收优惠政策 |
第二节 产业层面 |
一、市场规模 |
二、经济消费水平 |
三、农业贸易互补性 |
四、实际利用外资能力 |
第三节 经济科技层面 |
一、经济对外开放水平 |
二、经济稳定性 |
三、农业机械投入 |
四、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对缅农业合作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取 |
一、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过程与结果 |
一、KMO和巴特利特球形(Bartlett)检验 |
二、主成分分析过程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澜湄合作机制下云南省对缅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
一、合作环境层面 |
二、经济产业层面 |
三、政府支持层面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附录 SITCRev.3 农产品分类方法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肉牛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
1.4.1 国际肉牛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
1.4.2 国内肉牛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
2.1 肉牛存栏情况 |
2.2 肉牛出栏情况 |
2.3 牛肉产量情况 |
2.4 进出口量情况 |
2.5 牛肉价格情况 |
2.6 牛肉消费量情况 |
2.7 品种资源情况 |
2.7.1 东部地区 |
2.7.2 中部地区 |
2.7.3 西部地区 |
2.8 养殖模式情况 |
2.9 饲料加工业情况 |
2.9.1 吉林省饲料加工业生产现状 |
2.9.2 吉林省饲料市场现状 |
2.9.3 粗饲料情况 |
2.9.4 未来几年饲料行业发展趋势 |
2.10 养殖效益情况 |
2.11 屠宰加工情况 |
2.12 政策扶植情况 |
第三章 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3.1 养殖条件的限制 |
3.2 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匮乏 |
3.3 基础母牛存量减少 |
3.4 架子牛输出导致利润流失 |
3.5 产业化程度不高 |
3.6 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合理 |
3.7 融资难度大 |
第四章 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建议 |
4.1 提高基层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 |
4.2 强化种源建设保护基础母牛 |
4.3 提升育肥牛养殖水平 |
4.4 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
4.5 建设稳健的肉牛养殖扶植政策 |
4.5.1 肉牛补贴政策 |
4.5.2 肉牛保险政策 |
4.5.3 融资政策 |
4.6 提倡规模“适中”的肉牛养殖场 |
4.7 推广新型的屠宰加工模式 |
第五章 未来我省肉牛产业前景展望 |
5.1 肉牛业市场行情持续利好 |
5.2 饲料原料价格走低,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
5.3 肉牛产业与金融资本间的合作更趋于理性化,行业洗牌加剧 |
5.4 政府加大力度推动肉牛产业结构调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阳泉市Y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简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基本概念 |
1.1.1 扶贫 |
1.1.2 产业扶贫 |
1.1.3 可持续性脱贫 |
1.2 理论基础 |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2 可持续生计理论 |
1.2.3 可行能力理论 |
1.3 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价值 |
1.3.1 确保精准扶贫成效的关键所在 |
1.3.2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
1.3.3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 |
第二章 阳泉市Y村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现状 |
2.1 阳泉市Y村基本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情况 |
2.1.2 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
2.1.3 产业发展情况 |
2.2 阳泉市Y村产业扶贫发展现状 |
2.2.1 以产业为主导的脱贫富民发展格局已全面形成 |
2.2.2 产业扶贫带动村民自身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
2.2.3 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为村民扩宽了增收渠道 |
2.3 阳泉市Y村产业扶贫发展SWOT分析 |
2.3.1 内在优势 |
2.3.2 存在劣势 |
2.3.3 迎来的机遇 |
2.3.4 面临的挑战 |
2.4 评价阳泉市Y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2.4.1 适用性 |
2.4.2 效果 |
2.4.3 政策 |
2.4.4 载体 |
第三章 阳泉市Y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
3.1 产业扶贫要素缺乏可持续性 |
3.1.1 脱贫环境脆弱 |
3.1.2 产业技术不足 |
3.1.3 人力资本匮乏 |
3.2 产业扶贫成果缺乏可持续性 |
3.2.1 产业竞争力弱 |
3.2.2 村民参与积极性未充分调动 |
3.2.3 扶贫与扶志未能有效结合 |
3.3 产业扶贫运作机制缺乏可持续性 |
3.3.1 产业长效机制不健全 |
3.3.2 风险预防机制不健全 |
3.3.3 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阳泉市Y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困境成因分析 |
4.1 村民自身能力限制 |
4.1.1 村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
4.1.2 村民专业技能未广泛投入使用 |
4.1.3 村民发展动力相对缺乏 |
4.2 村庄整体造血能力培养不足 |
4.2.1 脱贫效果对脱贫政策的依赖 |
4.2.2 贫困文化和扶贫政策的束缚 |
4.2.3 相关扶志工作的缺失 |
4.3 政府相关职能工作不完善 |
4.3.1 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划不足 |
4.3.2 政府引导力存在不足 |
4.3.3 政府服务保障措施不健全 |
第五章 强化阳泉市Y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5.1 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 |
5.1.1 提高村民生态保护意识 |
5.1.2 定期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
5.1.3 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
5.2 提升村委会自身能动性 |
5.2.1 加强质量管理,打造自主品牌 |
5.2.2 积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
5.2.3 产业扶贫与扶志充分结合 |
5.3 增强企业参与程度 |
5.3.1 引进并培育龙头企业 |
5.3.2 发挥企业积极的带动作用 |
5.4 完善政府主导管理模式 |
5.4.1 建立产业长远合理规划 |
5.4.2 发挥政府积极的调节作用 |
5.4.3 完善产业发展与村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牧草和牧草产业 |
2.1.2 牧草生产者 |
2.1.3 生产行为 |
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1 舒尔茨的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恰亚诺夫的农户行为理论 |
2.2.3 风险规避型农户行为理论 |
2.3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1 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 |
2.3.2 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中国牧草产业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约束 |
3.1 中国牧草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政策变迁 |
3.1.1 萌芽时期(1949-2007年) |
3.1.2 成长时期(2008-2014年) |
3.1.3 快速发展时期(2015年-至今) |
3.2 中国牧草产业发展成就 |
3.2.1 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
3.2.2 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产业基础逐步夯实 |
3.2.3 发展方式不断创新,多种经营模式涌现 |
3.2.4 综合效益逐步显现,种养积极性得到提升 |
3.2.5 已经成长为一个日益重要且不断壮大的农业产业 |
3.3 中国牧草产业面临的现实约束 |
3.3.1 传统种养观念改变困难,牧草产业发展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可 |
3.3.2 产业科技力量储备不足,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
3.3.3 产业扶持政策力度不足,发力不够精准 |
3.3.4 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
3.3.5 空间布局尚需优化,草畜结合力度仍待加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牧草产业和畜牧业耦合协调度及空间格局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1 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
4.1.2 空间自相关的度量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耦合协调度的测算 |
4.2.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来源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贡献系数的新定义 |
4.2.4 结果分析 |
4.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1 全局Moran's I指数 |
4.3.2 局部Moran's I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牧草与粮食生产成本收益及生产效率比较研究 |
5.1 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5.1.2 研究方法 |
5.2 主要牧草和粮食作物成本收益比较 |
5.2.1 收益项目比较 |
5.2.2 成本项目比较 |
5.3 主要牧草和粮食作物生产效率比较 |
5.3.1 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
5.3.2 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牧草种植者生产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 样本来源及基本特征 |
6.1.1 样本点的分布 |
6.1.2 样本户的基本特征 |
6.2 样本户牧草种植基本情况 |
6.2.1 样本户牧草种植年数和经营类型 |
6.2.2 样本户牧草种植种类及地区分布 |
6.2.3 样本户牧草种植生产投入情况 |
6.3 样本户牧草生产行为特征 |
6.3.1 不同样本群体生产决策行为 |
6.3.2 不同样本群体组织化行为 |
6.3.3 不同样本群体技术选择行为 |
6.3.4 不同样本群体风险规避行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 |
7.1 理论分析与数据说明 |
7.1.1 理论分析 |
7.1.2 数据说明 |
7.2 实证研究设计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说明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准回归 |
7.3.2 稳健性检验 |
7.4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4.1 不同经营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4.2 不同规模的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牧草生产者未来种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
8.1 理论分析与变量选择 |
8.1.1 理论分析 |
8.1.2 变量选择 |
8.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说明 |
8.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8.3.1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3.2 稳健性检验 |
8.4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4.1 不同经营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4.2 不同规模的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草畜产业系统耦合协调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在过渡区间且区域差异明显 |
9.1.2 牧草种植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进步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驱动力 |
9.1.3 527户问卷的描述性统计显示,不同类型种草户样本行为差异较大 |
9.1.4 风险规避行为对不同样本群体牧草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差异显着 |
9.1.5 除风险规避行为外的其他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对种植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
9.1.6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差异明显,政策扶持等因素可显着提高种植意愿 |
9.1.7 组织化行为正向影响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但对不同类型生产者影响差异显着 |
9.2 对策建议 |
9.2.1 因地制宜推进草畜产业系统耦合,鼓励发展草畜结合经营模式 |
9.2.2 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牧草产业生产效率 |
9.2.3 建立健全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护航牧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
9.2.4 加强牧草生产组织化发展程度,鼓励创新利益共享机制 |
9.2.5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实现精准发力,推进牧草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
9.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二、主要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 |
2.1.1 肉羊及肉羊产业 |
2.1.2 竞争力及产业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2.4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 |
2.3 小结 |
三、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3.1 内蒙古养羊业发展历史 |
3.2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3.2.1 品种情况 |
3.2.2 存栏及出栏情况 |
3.2.3 羊肉产量及价格情况 |
3.2.4 肉羊饲养规模情况 |
四、内蒙古肉羊产业优劣势 |
4.1 生产因素 |
4.1.1 生产因素的优势 |
4.1.2 生产因素的劣势 |
4.2 需求条件因素 |
4.2.1 需求条件因素的优势 |
4.2.2 需求条件因素的劣势 |
4.3 相关支持产业因素 |
4.3.1 相关支持产业因素的优势 |
4.3.2 相关支持产业因素的劣势 |
4.4 产业结构与竞争对手因素 |
4.4.1 产业结构与竞争对手因素的优势 |
4.4.2 产业结构与竞争对手因素的劣势 |
4.5 机遇与政府因素 |
4.5.1 机遇与政府的优势 |
4.5.2 机遇与政府的劣势 |
五、内蒙古肉羊产业国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5.1 肉羊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
5.2 肉羊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5.3 基于“钻石模型”下肉羊产业评价体系 |
5.3.1 生产因素 |
5.3.2 需求条件因素 |
5.3.3 相关支持产业因素 |
5.3.4 产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因素 |
5.4 数据来源 |
5.5 主成分分析法 |
5.5.1 选用原因 |
5.5.2 数学模型及推导 |
六、内蒙古肉羊产业国内竞争力分析 |
6.1 肉羊产业省域间竞争力分析 |
6.1.1 生产要素竞争力分析 |
6.1.2 需求条件竞争力分析 |
6.1.3 相关支持产业要素竞争力分析 |
6.1.4 产业结构及竞争对手竞争力分析 |
6.1.5 综合竞争力分析 |
6.2 内蒙古自治区内肉羊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
6.2.1 生产要素竞争力分析 |
6.2.2 需求条件竞争力分析 |
6.2.3 相关支持产业要素竞争力分析 |
6.2.4 产业结构及竞争对手竞争力分析 |
6.2.5 综合竞争力分析 |
6.3 小结 |
6.3.1 国内省域间肉羊产业竞争力小结 |
6.3.2 内蒙古自治区区内肉羊产业竞争力小结 |
七、研究结论及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区内肉羊产业竞争力建议 |
7.2.1 生产因素 |
7.2.2 需求条件因素 |
7.2.3 相关支持产业因素 |
7.2.4 产业结构与竞争对手因素 |
7.2.5 因地制宜、统筹发展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红河黄牛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红河黄牛发展现状 |
1.1 红河黄牛种质特性 |
1.2 红河黄牛分布情况 |
1.3 红河黄牛养殖及饲料利用情况 |
1.4 红河黄牛销售渠道 |
2 红河黄牛养殖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2.1 政策支持 |
2.2 后期投入成本低、管理方便 |
2.3 价格不断攀升、市场空间大 |
3 红河黄牛发展难题 |
3.1 前期投入高、放牧管理难 |
3.2 饲养管理技术应用难 |
3.3 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经营尚未形成 |
3.4 肉制品加工方式单一,难以打通销售渠道 |
4 红河黄牛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加大品种保护及改良力度,建立红河黄牛繁育中心 |
4.2 充分利用农副产品,降低饲养成本 |
4.3 发展规模养殖和标准化生产 |
4.4 培植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
4.5 突出优势与特色,打造优质绿色知名品牌 |
5 小结 |
(8)苎麻的饲用安全性及其肉牛瘤胃降解特性和饲喂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苎麻简介 |
1.1.1 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1.1.2 苎麻起源、传播与分布 |
1.1.3 苎麻发展史 |
1.2 苎麻发展现状 |
1.2.1 苎麻种植现状 |
1.2.2 苎麻主要利用方式 |
1.3 饲料毒理学研究进展 |
1.4 苎麻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
1.5 苎麻饲喂应用进展 |
1.5.1 猪 |
1.5.2 兔 |
1.5.3 鹅 |
1.5.4 鸡 |
1.5.5 鱼 |
1.5.6 反刍动物 |
1.6 研究背景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苎麻茎叶的急性毒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评价标准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2.2.4 试验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一般行为 |
2.3.2 体重 |
2.3.3 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苎麻茎叶的亚急性毒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检测指标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一般行为状况 |
3.3.2 体重 |
3.3.3 摄食量 |
3.3.4 血液学 |
3.3.5 血清生化 |
3.3.6 凝血 |
3.3.7 脏器系数 |
3.3.8 大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 |
3.4 讨论 |
3.4.1 一般行为和体重、摄食量 |
3.4.2 血液指标 |
3.4.3 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 |
3.5 小结 |
第四章 苎麻饲用化限制性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1.1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类型 |
4.1.2 苎麻饲用化限制性因素研究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测定方法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纤维含量 |
4.3.2 单宁含量 |
4.3.3 钙磷比例 |
4.4 讨论 |
4.4.1 纤维 |
4.4.2 单宁 |
4.4.3 钙磷比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苎麻茎叶的瘤胃降解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动物与饲喂管理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营养成分 |
5.3.2 降解率 |
5.3.3 降解参数 |
5.4 讨论 |
5.4.1 营养成分 |
5.4.2 降解率 |
5.4.3 降解参数 |
5.5 小结 |
第六章 青贮苎麻茎叶的肉牛饲喂效果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青贮营养成分 |
6.3.2 生长性能 |
6.3.3 试验地气温变化 |
6.3.4 血清生化指标 |
6.4 讨论 |
6.4.1 生长性能 |
6.4.2 血清生化指标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体讨论与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
1.3.2 农业风险与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
1.3.3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
1.3.4 文献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贫困及贫困脆弱性 |
1.4.2 缓解贫困脆弱性:与脱贫、扶贫的比较 |
1.4.3 政策性农业保险 |
1.4.4 机理 |
1.4.5 功效:功能+效应 |
1.5 研究问题、思路及内容 |
1.5.1 研究问题及研究边界限定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框架及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与不足 |
1.7.1 创新之处 |
1.7.2 不足之处 |
2.相关理论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 |
2.1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
2.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 |
2.1.2 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
2.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相关理论 |
2.2.1 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 |
2.2.2 模型的求解工具:马尔可夫过程 |
2.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 |
2.3.1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机理 |
2.3.2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演化机理 |
2.3.3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缓解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及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实践启示 |
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 |
3.1.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1982-1992年 |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1992-2003年 |
3.1.3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确立与变迁:2004年至今 |
3.1.4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演进中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
3.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多层面分析 |
3.2.1 农业风险冲击下的贫困脆弱性及其成因 |
3.2.2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供给和需求层面 |
3.2.3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收入和消费层面 |
3.2.4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风险保障层面 |
3.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典型案例:中国实践 |
3.3.1 “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河北省“阜平模式” |
3.3.2 “精准滴灌”的甘肃省农业保险扶贫模式 |
3.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典型案例:国际实践 |
3.4.1 基于减贫目标的印度农业保险政策 |
3.4.2 巴西农业保险制度及其经验 |
3.5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中外实践的启示借鉴 |
3.5.1 制度体系和政策支持较为健全 |
3.5.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 |
3.5.3 保险产品供给和配套措施完备 |
3.6 本章小结 |
4.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及因素 |
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职能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 |
4.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职能 |
4.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风险保障功效 |
4.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其他功效 |
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影响因素:供给层面 |
4.2.1 宏观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 |
4.2.2 微观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 |
4.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影响因素:需求层面 |
4.3.1 农业风险损失产生农业保险需求意愿 |
4.3.2 农业收入增加提高农业保险购买能力 |
4.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制约因素 |
4.4.1 政府层面的制约因素 |
4.4.2 保险机构层面的制约因素 |
4.4.3 贫困农户层面的制约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临界点及传导机制 |
5.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 |
5.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边际效用 |
5.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收入弹性 |
5.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5.1.4 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 |
5.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临界点:门槛效应 |
5.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 |
5.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收入效应 |
5.3.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消费效应 |
5.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 |
5.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经济增长 |
5.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收入分配 |
5.5 本章小结 |
6.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 |
6.1 相关模型比较及选择 |
6.1.1 模型比较 |
6.1.2 模型选择 |
6.2 理论模型构建 |
6.2.1 基本模型 |
6.2.2 引入农业风险冲击 |
6.2.3 引入农业保险 |
6.2.4 引入不足额保险 |
6.2.5 引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
6.2.6 陷入贫困的概率 |
6.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用的数值模拟 |
6.3.1 相关参数校准及函数假定 |
6.3.2 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6.3.3 赔偿比例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6.3.4 不足额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6.3.5 保费补贴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 |
7.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7.1.1 基于农户资产的贫困脆弱性测度模型 |
7.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评估模型 |
7.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7.2 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 |
7.2.1 收入期望和方差的FGLS估计 |
7.2.2 贫困线的确定 |
7.2.3 农户贫困脆弱性的估计结果 |
7.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7.3.1 变量的相关关系 |
7.3.2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7.3.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渠道 |
7.4 本章小结 |
8.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
8.1 门槛效应的经济学解释 |
8.2 门槛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及选择依据 |
8.2.1 门槛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 |
8.2.2 门槛模型选择依据 |
8.3 解释变量、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
8.3.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8.3.2 模型设定 |
8.4 门槛效应存在性检验 |
8.5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的实证分析:整体样本回归 |
8.5.1 保费收入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
8.5.2 保费补贴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
8.5.3 保险赔偿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
8.6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的实证分析:分组样本回归 |
8.6.1 样本分组依据 |
8.6.2 低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
8.6.3 中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
8.6.4 高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9.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10)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畜牧业支持的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6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分析 |
2.1 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 |
2.2 畜牧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分析 |
2.3 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
2.4 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分析 |
3.1 畜牧业支持政策概念界定 |
3.2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
3.3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
3.4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测算与特征分析 |
4.1 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4.2 基于OECD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分类及其政策含义 |
4.3 代表性畜产品选择及数据来源 |
4.4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分析 |
5.1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养殖户增收效应分析 |
5.2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产值增长效应评价 |
5.3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环境效应评价 |
5.4 畜牧业支持政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效应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畜牧业典型支持政策评价 |
6.1 生猪养殖支持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现状 |
6.2 养殖户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养殖户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云南肉牛业生产面临的机遇和问题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澜湄合作机制下云南省对缅甸农业合作影响因素研究[D]. 王彩凤.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焦石. 延边大学, 2020(05)
- [4]阳泉市Y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玉娇. 山西大学, 2020(01)
- [5]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D]. 高海秀.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研究[D]. 鸿勤.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红河黄牛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 李娜,张建平,王淑玲,盖叶顶,矣国,王后福,冷静.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04)
- [8]苎麻的饲用安全性及其肉牛瘤胃降解特性和饲喂效果研究[D]. 牟兰. 兰州大学, 2019
- [9]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D]. 徐婷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10]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D]. 刘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