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谋求整体作战能力跃升(论文文献综述)
蔺陆洲[1](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认为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赵佳[2](2020)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将构建国富民强的国内大局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国际大势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的发展创新。在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任务,并作出了具体的工作布局,引领了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未来方向。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包含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向往和平统一的美好夙愿,更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提供了为之奋斗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有利于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完善。深入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有利于不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尝试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力争对当前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启发。全文共七章,拟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特征、定位、目标,原则、内容、战略,成就、经验、挑战,功能、价值、展望等具体方面,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进行系统的全景式梳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基本概念界定等内容。第二章展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主张其建立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吸收、对中国传统和平思想继承、对国外现代和平思想借鉴的合力基础上。第三章解读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定位、目标,重点强调其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与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使命的历史定位,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心目标。第四章发掘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内容、战略,阐明其如何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推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创新,以及如何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事业进行实践创新。第五章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经验、挑战,以增强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运行现状与发展环境的直观理解,及对其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宏观审视。第六章探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价值、展望,强化理解当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现实基点、历史必然及未来走向,实现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第七章为结束语。主要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这一宏观命题进行回顾、探讨、思考。
张育侨[3](2020)在《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全保障战略研究 ——以权力转移理论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日本安全保障战略步入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期。追求“正常国家化”的日本,以何种战略目标、基于何种战略理念、来制定与调整安保战略,成为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性的焦点问题;安倍晋三高调宣称“日本回归”,是回归战后初期“重经济、轻军事”的吉田路线,还是回归二战时期“军国主义”的老路,再次成为东亚国家关注日本安全保障的固定话题;是谋求自主还是追随强大盟友,坚持大陆还是海洋战略,又一次成为研究与评判日本安保战略的逻辑原点。日本在安保领域正在处于历史性的“安全复兴”之中,日本安保战略自安倍二次执政以来经历的变革,如同欧洲的文艺复兴一般,在长期的积累之上不断地进行自我改良。权力转移理论基于权力政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在国际体系中,崛起国实力会不断增长,原霸主国实力会相对衰落,当崛起国实力与原霸主国实力出现持平时,最有可能引发战争。在这一过程中权力的消长带来安全关系的变化,直接导致国家安保战略的调整。随着理论的发展,权力转移理论不仅可以解释国际体系层面的具体现象,也同样适用于地区层面与国内政治。其中国际体系层面的力量对比变化、地区层面新兴国家的崛起以及国内政治权力的更替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安保战略。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保战略调整同样基于国内外的权力转移现象。安倍首相率领的执政联盟占据了国会中的大多数议席,其个人的执政理念与政策实施得到有效贯彻,安倍政府营造的社会保守化氛围为其安保战略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国内环境;日本所在的东亚地区,中国综合实力的超越与朝鲜核导开发的现实威胁为其安保战略改变提供了地区动因;美国国家实力的相对衰落与非西方国家的崛起所带来的国际权力对比变化,成为了安倍政府调整安保战略的国际体系要素。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将日本的安保战略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在国内层面,安倍政府多重路径推动修改和平宪法,以谋求彻底摆脱战后体制,并修改安保法制强化自身防卫力量;在地区层面,日本将安全指向对准中国与朝鲜,通过调整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与强化日美同盟来提高军事威慑力,以应对现阶段的外部威胁,并以期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安全角色;在国际层面,安倍政府提出“积极和平主义”的安保理念与“俯瞰地球仪外交”的安保布局,主动为美国分担责任,降低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从而减缓美国的相对衰落,并开展更广泛的安保合作,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安全进程中来。安倍政权全方位调整日本安全保障战略,以“摆脱战后体制”,成为正常国家的种种行为不仅涉及到日本国家发展走向,也关系到战后建立起的地区与国际秩序。安倍政府通过修宪以及修订新安保法制提高了日本国民的“爱国心”,实现了对国家主义的回归,进一步加速了日本国内的总体保守化。在地区层面,日本通过渲染中国威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间打入楔子,影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中国周边海域的一系列行为挤压了中国的战略发展空间,影响了中国的远海战略,给中国的和平崛起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安倍政府调整安保战略并没有使朝鲜半岛局势走向稳定,反而使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化,其行为加剧了朝鲜反制引发的对抗风险,同时加剧了美国受到日本牵连的担忧,破坏了原有的安全合作机制。在国际体系层面,日本调整同盟体制减缓了美国的相对衰落,但其一系列疏离同盟体制的行为也使同盟的摩擦在所难免。在与非西方国家加强安全合作的过程中,日本加速了国际军备的平衡,在国际安全进程中充当了“引领者”的角色。
卫玮[4](2020)在《朝鲜南北停战机制回溯与前瞻 ——兼论停和机制转换问题》文中认为年鉴学派代表大师布罗代尔提出的“三时段”理论,突破了西方传统史学的叙述视野,搭建了总体史观研究的全新框架。根据其理论,长时段的研究价值体现于历史学在对总体形象的粗线条勾勒中往往能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趋向,因而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长时段所揭示的历史趋向主要在更为具体的中时段内得以体现。因此,在合理的时间跨度中探寻历史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周期,是中时段研究的范畴,也是本文界定研究区间的主要理论依据。随着二战在世界范围内的终结,朝鲜半岛虽摆脱了被殖民的命运,但却面临国家分裂的现实难题。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将民族内战的性质陡然上升到意识形态对立的层面上。两极格局下的两虎相争,一定是一场鏖战,且胜负难分。朝鲜战争最终仅以停战谈判的方式结束了兵戎相见,但表面的和平下却暗流涌动,趋于固化的分裂让真正的和平之春难以降临。停战谈判作为最早用来解决半岛问题的政治手段,尚且勉强维持双方回到战前状态,在半岛构建长久和平机制的复杂性可见一斑。自停战以来,无论是正面较量还是暗中对抗,南北都希望建立起以“我”为中心的半岛和平政治体制,但苦于任何一方都没有形成压制对方的绝对优势,半岛和平问题因此悬而未决。运用中时段理论分析,这一动向可回溯至朝战期间,双方也曾因在战场和谈判桌上难分胜负,导致战争久拖不决。因此,以朝鲜停战谈判为论述起点,分析半岛在大国介入成为既定事实的前提下,缘何难以从分裂走向和平这一问题,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逻辑。基于此,本文力求通过以下四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以朝鲜停战谈判过程为切入点,详述相关大国在关键时间节点的动向,据此分析朝鲜战争终未达成和平协定的缘由。第二章在理顺冷战期间南北致力于统一的积极做法基础上,着重剖析该时期潜在的安全隐患,以便充分认知停战协定的时代局限性。第三章系统考察半岛在停战状态下数次安全危机爆发的始末,并对相关大国提出的和平机制构建设想予以分析。第四章以当前半岛局势为论述背景,梳理半岛和平机制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历史困境和现实难题,并对其可能建立的构想进行展望。
周斌[5](2019)在《空海作战导弹攻防对抗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大规模海上军演频繁在各国竞相展开。海上军演包含模拟攻击方和防御方,并以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为主要演练武器,进行攻防对抗。实战演练需要耗费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但军演也带来了颇多益处,例如,可向他国展示自身实力,为自身作战积累宝贵经验等。美国凭借着“无敌舰队”而雄于全球,或许更能说明海上作战地位的重大意义,更有国家将海洋称为“蓝色国土”。针对日益频繁的海上争端,十分有必要对海上作战双方攻防对抗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攻防对抗。本文设计了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攻防对抗的典型作战流程以及建立了主要对抗武器模型:反舰导弹模型和舰空导弹模型,并对导弹攻防对抗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导弹攻防对抗典型作战流程设计。针对海上作战,论文设计了机载反舰导弹和舰载防空导弹的典型作战流程;分别建立了空中目标和海面目标的运动模型;建立导弹三自由度模型;设计典型导弹飞行弹道并进行仿真实验以及在反舰导弹末端机动策略中,通过一体化控制对航行蛇形、纵向蛇形、螺旋、摆式和跃升机动进行了弹道仿真研究,证明了典型作战流程和模型的可行性。2.导弹攻防对抗过程仿真。针对导弹攻防对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具体为:在火控解算中,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采用双变步长来自适应动态调整时间和距离步长;并对导弹不可逃逸攻击区进行了仿真求解。最后应用蒙特卡洛法研究对比了不同机动的反舰导弹对有舰空导弹拦截下的突防概率。3.效能评估。针对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论文在传统ADC方法基础上引入支撑度S概念。在实际对抗情景中,考虑存在对抗措施情况,将导弹作战效能分为基本作战效能和对抗作战效能两部分,建立效能计算体系。
韩毅[6](2018)在《智能化战争的哲学反思》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智能化科技热潮袭来,智能化战争也悄然逼近。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其被应用于军事也是世界军事技术革命演变的必然结果。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军在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处于落后地位,与其苦苦追赶,不如另辟蹊径。智能化战争也许就是这条捷径,虽然这不是一条毫无阻碍的坦荡大道,但却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虽然未来是难以预测的,但是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这场即将到来的军事革命却又是意义非凡的。本文通过对智能化战争进行哲学视角的分析,首先从人类认识深入的必然产物、战争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科技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三个方面,讨论了智能化战争到来的时代必然性。其次,本文分析了智能化战争的本质属性及其全新的表现形式,并且研究了贯穿智能化战争全程的矛盾运动规律。此外,本文还探究了智能化战争中的主体与客体,特别讨论了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素质、主客关系以及人与武器关系的变动。最后,本文从战争特性、战争思想、作战样式三个角度,对智能化战争的可能形态进行了设想,并且总结了智能化战争的四点应对之策。简而言之,全文旨在回答两大问题:一是如何认识智能化战争;二是如何应对智能化战争。
李路[7](2018)在《美国“抵消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抵消战略”发端于冷战时期,是美国应对大国竞争的重要战略工具。它通常出现在美国战略扩张受阻的背景下,以“非对称”为主要特点,强调依托“竞争优势”,达成战略目的。本文主要采用唯物主义历史叙事方法,充分借鉴社会系统论新思维,首次向学界引入政策检证策略的新方法,以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为基础,以形式逻辑为工具,对美国历史上历次“抵消战略”,尤其是2014年提出的第三次“抵消战略”进行分析,全面且富有逻辑地阐明了历次战略的形成过程和内在机理,从目的、方针和手段等方面厘清历次战略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考量,最终结合战略环境对当前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进行了多层评估,对未来战略前景进行了预测。
赵赫[8](2018)在《斯巴达战略缔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邦利益是城邦制定和实施城邦战略的根本依据和指导原则,城邦实力则是战略缔造的基础,战略产生过程受到地理、历史、意识形态、宗教、文化、政府组织和军事体制因素的综合作用,战略调整过程中则受到单元内部、各单元间、体系互动带来的各种压力。本文通过梳理自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纪中叶斯巴达城邦兴衰史,分析影响斯巴达城邦缔造的诸要素、斯巴达战略文化及其积极使用武力对外征服扩张的霸权文化和重视外交—军事手段联动把握权势格局变化的均势文化两种模式。此外,本文还考察了战略困境和战略缔造困境,由于资源有限和战略对抗,战略缔造本身存在困境,斯巴达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的“三重困境”既与其本身所处的国内政治环境和地区安全环境相关,也与城邦体系结构变化有关。城邦的体量、制度决定了城邦战略缔造的极限,在限度内妥善处理各类矛盾是突破战略缔造困境的关键,城邦制衰落有其历史必然,也有战略缔造失败的作用。
张潇[9](2018)在《义嘉之乱与刘子勋寻阳政权研究》文中指出刘宋泰始初年爆发的义嘉之乱,是以邓琬为首的孝武帝诸幼王长史联合刘宋境内的各州郡地方军政长官,名义上拥立孝武帝幼子刘子勋,实际却各自谋取政治利益,带有强烈投机性质的大规模武装叛乱。在刘宋门阀垄断选官体制和皇权加强的背景下,义嘉之乱的主谋邓琬和袁顗及参与暴乱的地方州郡长官的仕途屡遭挫折,他们有借暴乱拥立幼主,谋取实际政治利益,以自身提高政治地位及家族社会地位的需求,前废帝后期政局动荡,朝廷对地方控制力急剧下降,促使他们暂时相互妥协,发动暴乱开辟自身仕进道路。义嘉之乱中,主谋邓琬、袁顗拥戴刘子勋建立的寻阳政权,是由江州士族邓琬主导,有一定政治影响但实际控制仅局限于江州及周边地区,带有极强地域色彩的叛乱政权。在中央,义嘉之乱主谋集中任职的尚书省,成为寻阳政权的最高权力机构。尚书右仆射邓琬以刘子勋长史的优势操纵朝廷大权,统筹中外诸事。中书省成为邓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私属”,门下省诸职则沦为荣誉职务,二者均无太多实权。邓琬积极扶植心腹担任禁卫武官,这也是他权倾朝野的军事保障。在地方,由于寻阳政权对地方统御有限,其与各地方州郡长官仅是一种松散的政治同盟关系,彼此之间联系甚少。吴地暴乱中,仕途艰难的吴地豪族得到了该地区领袖孔觊的封官许愿,参与暴乱,他们是吴地反抗宋明帝主要力量来源。豫州暴乱中,寻阳政权对该地区反抗宋明帝的豫州豪族笼络有限。受阶层观念影响,豫州豪族内部并不团结,导致该区域的暴乱演变为豫州豪族的混战。赭圻、鹊尾前线,是义嘉之乱中寻阳政权与建康政权对抗最激烈的区域。寻阳军三易统帅,不仅没有取得进展,反而在初期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被建康军逐步消耗。钱溪的陷落,致使寻阳军全面被动,赭圻、鹊尾前线的失败,成为寻阳政权崩溃的起点。寻阳政权缺乏维持长期存在的内部因素,是刘子勋义嘉之乱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从政治上看,寻阳政权的统治集团来源繁杂,即使暂时相互妥协,组成政治同盟,但阶层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并在因利益冲突呈现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中不断被放大。刘子勋辅臣邓琬始终对政治局势存有侥幸心理,不具备统御各方势力、稳定政权的能力。邓琬掌权后,没有满足江州土豪提升社会地位的需求,江州土豪不堪战争压力,双方政治合作瓦解,寻阳政权政治支撑力量崩溃。寻阳政权没有得到建康高门士族的认可,意味着其“合法性”将会大打折扣,社会影响力的逐渐削弱使刘子勋集团人心浮动,反抗宋明帝的积极性减退。从军事上看,寻阳政权与反抗宋明帝的地方势力只是相互利用,不可能形成统一的领导机构。寻阳政权用人问题,根源在于缺乏有统兵作战经验的军事将领。寻阳军队貌似强大,实际上战斗力极弱,与宋明帝麾下精兵强将相比,寻阳政权的将领才能及兵士素质都有不小差距,根本不具备取得军事胜利的基础与条件。
季澄[10](2018)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在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互动进程本身的复杂性与结果的不可预期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将愈加通过海权维度予以集中呈现。在美国战略界看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实践表明,中国正在加速由一个陆权国家向陆海复合型国家转变,“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无疑又增加了海权相较于陆权在确保国家安全、发展与繁荣方面的比重与分量,甚至不排除中国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区或全球型海洋大国的可能性。中国海权的崛起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以及地区重大利益的关键变量,这也意味着中国海权的发展正成为“一种现象”或是“一种问题”,美国需要予以认真对待,一旦战略应对失策,美国将付出类似于丧失地区主导地位的极其沉重的代价。鉴于此,美国战略界认为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估与判断,既不宜过分夸大美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但也绝不忽视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其领导地位可能造成切实影响的核心要素的考察。美方认为,无论从宏观战略层面还是具体实践层面看,中国海权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塑造美国地区战略和海上实践的最大外部牵引因素。从国家大战略缔造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赋予其发展海权的一般性逻辑依据,也就是说,中国旨在通过海洋实现国家基本安全与基本富裕的战略谋划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合法性,是国家谋求强国地位的应有之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中国历史上数次对海洋的探索与实践,并得以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海洋战略实践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从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看,美方认为,伴随中国海洋利益的不断拓展,中美双方原本在东亚地区形成的“陆海二元分离型”地区安全秩序正在被融入更多的海权要素,中国的海上实力与影响力正迅速进入东亚周边海域,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更广阔的海域延伸。鉴于美国自身鲜明的海权属性,美国势必会对此种具有颠覆地区传统地缘格局潜能的海上实践予以高度防范与警惕,并致使其在战略态度的选择上倾向于对抗而非妥协,在此基础上锻造的美国外交政策也将丧失其应有的灵活性。此外,双方海上互动频率的增加难免带来摩擦与对抗的风险,如何有效管控此类风险并防止其升级,进而危及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秩序也是美国面临的一大考验;从海权建设的角度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海上力量核心要素—海军的发展,正在侵蚀美国的传统海上优势地位,这将迫使美国海军重新审视其在后冷战时代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及其所应肩负的职责与角色,并将战略关注的重点由非国家行为体转向国家行为体,并以此牵引美国海权的建设,实现海权的战略回归,即将最终的战略着力点放在应对潜在的挑战者身上。与此同时,海权本身及其战略内涵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丰富与拓展,马汉倡导的海权的基本原理发生了重大改变,通过主力舰队决战赢得制海权已不再被各国海军视为“定律”。事实上,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愈发紧密的经贸联系,科技水平的跃升,使得制海权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都受到极大限制,夺取制海权的目的已超出单纯的军事范畴,海上安全更多地被视为一项全球公共产品,这也促使各国在战略手段的选择上更强调合作,而非纯粹的零和博弈。总之,在美方看来,鉴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中美新一轮海上博弈及其所开启的权势转移进程,将很难实现半个多世纪前英美两国海上权势的和平转移,摩擦与对抗将长期伴随两国海上互动进程。但另一方面,美方始终认为摩擦与对抗并不必然导致冲突与战争,美方应寻求与中国达成最起码的海上战略谅解,有效管控分歧与摩擦,并尽可能在海上非传统安全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进而分担其维护海上公共安全的成本。对中国来说,其与美国的海上互动需以三点认知作支撑:一是在中国真正崛起成为一个地区性海洋强国之前,中国仍是两国海上互动中的弱势一方。尽管其与美国的实力差距正逐步缩小,但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仍享有地区海上主导权;二是中国发展海权的道路选择已上升至国家大战略层面,是全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建设海洋强国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自身所处地缘环境以及国家战略目标的限定,中国仍应追求旨在维护自身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有限的海权,而不是与美国争夺全球海上领导权;三是美国仍是中国海权发展的最大外部限制性因素,与美国的海上互动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对此,寻求中美海上互动新模式,构建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架构,尽量降低美国对自身海上力量建设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阻碍和干扰,理应成为中国的主要战略选项,而不是权宜之计。
二、谋求整体作战能力跃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谋求整体作战能力跃升(论文提纲范文)
(1)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军事安全 |
二、法律政策 |
三、经济产业 |
四、科学技术 |
五、文化认知 |
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
二、航天科技 |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定义范畴 |
三、构成要素 |
四、本质特性 |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
第四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理论范式 |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关键要素 |
二、理论内核 |
三、主要逻辑 |
第三节 理论推论 |
一、太空竞赛 |
二、空间合作 |
第四节 理论验证 |
一、定量检验 |
二、定性检测 |
第五节 理论颠覆 |
一、理论界限 |
二、商业航天 |
三、理论发展 |
第五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
一、综合分析 |
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
一、大国博弈 |
二、多边主导 |
三、应用推广 |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
一、持续的竞争 |
二、潜在的合作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1.5.1 和平与和平观 |
1.5.2 马克思主义和平观与中国传统和平观 |
1.5.3 中国共产党和平观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 |
2.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和平思想 |
2.1.2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和平思想 |
2.1.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思想 |
2.1.4 习近平关于和平思想的重要论述 |
2.2 中国传统和平思想 |
2.2.1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和平思想 |
2.2.2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的和平理念 |
2.3 国外现代和平思想 |
2.3.1 亚洲文化传统中的非暴力思想 |
2.3.2 西方和平学中的积极和平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定位、目标 |
3.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 |
3.1.1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3.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3.1.3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3.1.4 原则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3.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定位 |
3.2.1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
3.2.2 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 |
3.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目标 |
3.3.1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3.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3.3.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内容、战略 |
4.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 |
4.1.1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
4.1.2 始终坚持以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
4.1.3 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
4.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内容 |
4.2.1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2.2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4.2.3 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4.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战略 |
4.3.1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
4.3.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4.3.3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4.3.4 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经验、挑战 |
5.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 |
5.1.1 进一步巩固硬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
5.1.2 进一步巩固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基础的保障 |
5.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经验 |
5.2.1 坚持以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
5.2.2 以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
5.2.3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5.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面临的挑战 |
5.3.1 和平统一方针受到挑战 |
5.3.2 “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 |
5.3.3 强权政治大行其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价值、展望 |
6.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 |
6.1.1 为中国自身的稳定发展提供思想指导 |
6.1.2 为中国的外交决策提供政策参考 |
6.1.3 为国际新秩序的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
6.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价值 |
6.2.1 有效维护中国与世界和平的理论指导 |
6.2.2 不断促进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行动指南 |
6.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展望 |
6.3.1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和平理论引领发展实践 |
6.3.2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理论创新 |
6.3.3 加强国际话语权竞争,建构国家形象 |
6.3.4 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全保障战略研究 ——以权力转移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既有研究与文献综述 |
(一)日本安保战略方面 |
(二)权力转移理论方面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权力转移理论的概要与发展 |
1.1 权力转移理论的基本概要 |
1.1.1 权力转移理论的概念起源 |
1.1.2 权力转移理论的核心内容 |
1.2 权力转移理论的发展 |
1.2.1 国内层面的权力转移 |
1.2.2 国际层面的权力转移 |
1.3 权力转移理论与安保战略调整的逻辑关系 |
1.3.1 国内层面的权力交替与安保战略调整 |
1.3.2 地区层面的极化出现与安保战略调整 |
1.3.3 国际体系的力量变化与安保战略调整 |
1.4 小结 |
第二章 冷战后日本安保战略的历史演变 |
2.1 冷战结束至新世纪安保战略的“再构建” |
2.1.1 90 年代日本安保战略的形成 |
2.1.2 90 年代日本安保政策的调整 |
2.2 新世纪前十年安保战略的“再调整” |
2.2.1 21 世纪初日本安保战略的扩展 |
2.2.2 21 世纪初日本安保政策的调整 |
2.3 小结 |
第三章 安倍二次执政后日本安保战略调整的背景 |
3.1 安保战略形成的国内条件 |
3.1.1 决策首脑——安倍晋三首相 |
3.1.2 权力精英——日本自民党 |
3.1.3 社会环境——总体保守化 |
3.2 安保战略改变的地区动因 |
3.2.1 中国的东亚崛起 |
3.2.2 朝鲜的核导危机 |
3.3 安保战略调整的国际体系要素 |
3.3.1 美国国家实力的相对衰弱 |
3.3.2 非西方国家实力相对崛起 |
3.4 小结 |
第四章 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保战略构想 |
4.1 摆脱战后体制的安保战略目标 |
4.1.1 修改和平宪法的战略目标 |
4.1.2 构建安保法制的战略基础 |
4.2 东亚地区中的安全角色构想 |
4.2.1 国家安保战略的安保顶层设计 |
4.2.2 日美同盟体制的安保战略根基 |
4.3 全球视域下的安保战略构想 |
4.3.1 积极和平主义下的安保战略理念 |
4.3.2 俯瞰地球仪外交的安保战略布局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保战略实践 |
5.1 国内安保战略构想的“宪法松绑” |
5.2 地区安保战略构想的“安全合作” |
5.3 全球安保战略构想的“海外扩展” |
5.3.1 积极和平主义下的自卫队海外拓展 |
5.3.2 俯瞰地球仪外交下的广泛安全合作 |
5.4 小结 |
第六章 安倍二次执政后日本安保战略趋势与影响 |
6.1 日本安保战略的发展趋势 |
6.2 日本安全保障战略的影响 |
6.2.1 对日本国内政治的影响 |
6.2.2 对地区安全格局的影响 |
6.2.3 对国际体系格局的影响 |
6.3 中国的应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4)朝鲜南北停战机制回溯与前瞻 ——兼论停和机制转换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1.研究目的及意义 |
2.国内外研究动态 |
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战时停战谈判回溯 |
1.1 国际社会出面调停 |
1.1.1 主权国家相继提出停火提案 |
1.1.2 联大介入下的停战提案 |
1.2 战场僵局催化了停战谈判 |
1.2.1 以“三八线”为界的拉锯战 |
1.2.2 中美对停战的战略考量 |
1.3 历时两年之久的停战谈判 |
1.3.1 围绕划定军事分界线的谈判斗争 |
1.3.2 战俘遣返问题 |
1.4 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困难重重 |
1.4.1 未能奏效的日内瓦会议 |
1.4.2 停和机制难以转换的因素分析 |
第二章 停战之后的南北选择 |
2.1 冷战时期南北的和平之路构想 |
2.1.1 韩国历届政府的统一政策 |
2.1.2 朝鲜统一政策的演变 |
2.2 停战状态下的安全隐患 |
2.2.1 南北间安全信任之缺失 |
2.2.2 美韩同盟的客观影响 |
2.2.3 朝鲜对核力量的追求 |
2.3 停战机制效能锐减 |
第三章 安全危机倒逼和平机制 |
3.1 核试验引爆安全危机 |
3.1.1 半岛安全结构失衡 |
3.1.2 朝核危机爆发 |
3.2 多方协商下的和平机制构建之路 |
3.2.1 安全危机怪圈频现 |
3.2.2 六方会谈下的艰难去核之路 |
3.3 局势周期性波动已成常态 |
3.3.1 核试验轮番上演 |
3.3.2 针锋相对与互递橄榄枝并存 |
第四章 和平机制前瞻:问题与路径 |
4.1 当前局势面面观 |
4.1.1 美朝峰会成行 |
4.1.2 当前各方良性互动频频 |
4.1.3 现阶段核心矛盾依然尖锐 |
4.2 制约停和机制转换的因素分析 |
4.2.1 历史因素溯源 |
4.2.2 现实机动因素涌现 |
4.3 半岛和平机制构建的可行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空海作战导弹攻防对抗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反舰导弹与舰空导弹攻防对抗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组织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导弹攻防对抗典型作战流程设计 |
2.1 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典型作战流程 |
2.1.1 反舰导弹典型作战流程 |
2.1.2 舰空导弹典型作战流程 |
2.1.3 典型作战效果图展示 |
2.2 导弹攻防对抗机动策略设计 |
2.2.1 数学基础 |
2.2.2 目标建模 |
2.2.3 导弹建模 |
2.2.4 反舰导弹末端机动策略及其实现方法 |
2.3 仿真 |
2.3.1 弹道仿真数据流分析 |
2.3.2 仿真条件 |
2.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导弹攻击区和末端对抗关键技术及仿真 |
3.1 火控解算 |
3.1.1 火控解算研究现状 |
3.1.2 命中限制条件 |
3.1.3 自适应步长的攻击区解算 |
3.1.4 不可逃逸攻击区解算 |
3.1.5 攻击区解算流程图 |
3.1.6 仿真 |
3.2 反舰导弹与舰空导弹攻防对抗机动突防概率 |
3.2.1 蒙特卡洛法 |
3.2.2 服从正态分布随机数的产生 |
3.2.3 作战误差因素分析及选取 |
3.2.4 末端机动突防概率仿真流程 |
3.2.5 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评估 |
4.1 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现状 |
4.1.1 效能相关概念 |
4.1.2 常用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
4.2 ADC方法介绍 |
4.2.1 方法组成元素 |
4.2.2 方法应用过程 |
4.3 改进的ADC方法 |
4.3.1 基本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
4.3.2 对抗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
4.4 算例计算与分析 |
4.4.1 算例计算 |
4.4.2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智能化战争的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概念辨析 |
1.3.1 智能 |
1.3.2 人工智能 |
1.3.3 智能化战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1 论文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预期创新点 |
第二章 智能化战争的时代背景 |
2.1 人类认识深化的必然产物 |
2.1.1 认识重心转向主体 |
2.1.2 认识方法转向系统 |
2.1.3 认识内容转向信息 |
2.2 战争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 |
2.2.1 战争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 |
2.2.2 战争形态演变的相关特性 |
2.2.3 战争形态演变的影响要素 |
2.3 科技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
2.3.1 信息化步入发展瓶颈 |
2.3.2 智能化科技迅速兴起 |
2.3.3 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 |
第三章 智能化战争的本质与表现 |
3.1 智能化战争的本质属性 |
3.1.1 战争的暴力对抗性 |
3.1.2 战争的政治从属性 |
3.1.3 战争的经济利益性 |
3.2 智能化战争的全新表现形式 |
3.2.1 新原理—毁伤机理新质化 |
3.2.2 新成员—作战对象无人化 |
3.2.3 新空间—战争空间虚拟化 |
3.3 智能化战争中的矛盾运动 |
3.3.1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矛盾 |
3.3.2 发起进攻与开展防御的矛盾 |
3.3.3 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的矛盾 |
第四章 智能化战争的认识论问题 |
4.1 智能化战争的主体 |
4.1.1 主体地位的人机之争 |
4.1.2 主体能力的复合提升 |
4.1.3 主体素质的需求转变 |
4.2 智能化战争的客体 |
4.2.1 智能化战争客体的内涵 |
4.2.2 智能化战争客体的特性 |
4.2.3 智能化战争的主客关系 |
4.3 智能化战争的中介 |
4.3.1 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 |
4.3.2 人与武器的发展图景 |
4.3.3 人与武器的最优结合 |
第五章 智能化战争的形态设想 |
5.1 智能化时代的战争特性 |
5.1.1 态势认知自主化 |
5.1.2 指挥控制协同化 |
5.1.3 作战平台无人化 |
5.2 智能化时代的战争思想 |
5.2.1 不战思想 |
5.2.2 慑战思想 |
5.2.3 控战思想 |
5.3 智能化时代的作战样式 |
5.3.1 “蜂群式”攻击 |
5.3.2 “分布式”杀伤 |
5.3.3 “云联式”作战 |
第六章 智能化战争的应对之策 |
6.1 提高智能化战争的认识能力 |
6.1.1 认识战争系统的复杂特性 |
6.1.2 认识复杂系统的应对之策 |
6.1.3 认识智能战场的致胜机理 |
6.2 更新智能化战争的思维方式 |
6.2.1 大数据思维 |
6.2.2 体系化思维 |
6.2.3 虚拟化思维 |
6.3 推进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发展 |
6.3.1 军事技术发展要军民互融 |
6.3.2 军事技术发展要道器并重 |
6.3.3 军事技术发展要攻防俱全 |
6.4 构建智能化军队的编制体制 |
6.4.1 编制转型的驱动因素 |
6.4.2 人机协同的优势所在 |
6.4.3 人机协同的发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美国“抵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创新思路 |
第二章 “抵消战略”的历史起源 |
2.1 “新面貌”战略 |
2.1.1 “新面貌”战略的背景 |
2.1.2 “新面貌”战略的提出 |
2.1.3 “新面貌”战略的实施 |
2.2 “抵消战略” |
2.2.1 “抵消战略”的背景 |
2.2.2 “抵消战略”的提出 |
2.2.3 “抵消战略”的实施 |
2.2.4 能力运用:“空地一体” |
2.2.5 “抵消战略”的地位 |
第三章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驱动因素 |
3.1 现实威胁转变 |
3.1.1 世界主要国家的挑战 |
3.1.2 地缘战略态势的变迁 |
3.2 经济环境恶化 |
3.2.1 债务规模上升 |
3.2.2 军费开支锐减 |
3.2.3 国防研发费用下降 |
3.3 作战领域的挑战 |
3.3.1 精确武器技术的扩散 |
3.3.2 “反进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增强 |
3.3.3 “反进入/区域拒止”的作战挑战 |
3.3.4 “反进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威胁 |
3.4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出笼 |
3.5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动因 |
3.5.1 历史文化推动 |
3.5.2 战略思维牵动 |
3.5.3 官方探索驱动 |
第四章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内容属性 |
4.1 目标指向 |
4.2 本质属性 |
4.2.1 非对称性 |
4.2.2 成本属性 |
4.2.3 时空属性 |
4.2.4 话语权属性 |
4.2.5 间接威慑属性 |
4.3 总体思路 |
4.3.1 “三位一体”架构 |
4.3.2 路径方针选择 |
4.3.3 作战任务规划 |
4.3.4 “智能作战模式” |
第五章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构想实施 |
5.1 能力设计 |
5.1.1 探索战斗力生成准则 |
5.1.2 构设“全球监视与打击网络” |
5.1.3 规划关键前沿技术发展 |
5.1.4 提出“长期研究和发展规划” |
5.1.5 确定战略核心能力 |
5.2 能力获取 |
5.2.1 国防创新体系 |
5.2.2 国防部机构调整 |
5.2.3 国防采办制度改革 |
第六章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分析评估 |
6.1 逻辑评估 |
6.1.1 大国威胁是首要 |
6.1.2 颠覆性技术优势可应对大国威胁 |
6.1.3 美国能够获取颠覆性技术优势 |
6.2 前景评估 |
6.2.1 “抵消战略”的“遁形” |
6.2.2 “抵消战略”的“隐形” |
6.2.3 “抵消战略”的“变形” |
6.3 影响评估 |
6.3.1 对美国的影响 |
6.3.2 对世界的影响 |
6.3.3 对我国的影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斯巴达战略缔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城邦与城邦体系 |
1.1 希腊城邦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
1.1.1 城邦制的起源 |
1.1.2 城邦政治制度和对外政策 |
1.1.3 城邦军事体制 |
1.1.4 城邦危机与衰落 |
1.2 希腊城邦国家体系及其特征 |
1.2.1 希腊城邦国家体系及其行为体 |
1.2.2 城邦体系的演进 |
1.2.3 城邦体系的特征和互动方式 |
1.3 体系中的斯巴达 |
第二章 斯巴达的崛起与地区霸权 |
2.1 斯巴达的崛起 |
2.1.1 美塞尼亚战争与希洛人的产生 |
2.1.2 斯巴达崛起及其成因 |
2.2 成为地区霸主 |
2.2.1 斯巴达与半岛城邦的关系 |
2.2.2 伯罗奔尼撒同盟的诞生 |
2.2.3 克里奥美涅斯的扩张政策 |
2.2.4 希波战争中的斯巴达 |
第三章 斯巴达的霸权与衰落 |
3.1 “五十年”时期 |
3.1.1 同盟的分裂与领导权的丧失 |
3.1.2 大地震与希洛人起义 |
3.1.3 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 |
3.2 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 |
3.2.1 阿希达穆斯战争 |
3.2.2 曼丁尼亚之战和西西里远征 |
3.2.3 雅典帝国的覆亡 |
3.3 帝国的统治和衰落 |
3.3.1 斯巴达帝国和东征波斯 |
3.3.2 科林斯战争 |
3.3.3 霸权的衰落 |
第四章 斯巴达城邦战略缔造的内涵 |
4.1 城邦战略缔造的根本出发点——城邦利益 |
4.1.1 城邦利益的阶级性 |
4.1.2 城邦利益的民族性 |
4.1.3 城邦利益的意识形态偏好 |
4.1.4 城邦利益与战略缔造的关系 |
4.2 城邦战略缔造的基础——城邦实力 |
4.2.1 城邦实力及其内涵 |
4.2.2 斯巴达城邦实力的构成 |
4.3 斯巴达城邦战略文化 |
4.3.1 战略文化与行为偏好 |
4.3.2 斯巴达战略文化的两种模式 |
4.3.3 斯巴达战略文化的四个阶段 |
4.3.4 战略文化模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斯巴达城邦战略缔造的困境 |
5.1 战略困境与战略缔造困境 |
5.1.1 战略困境的产生 |
5.1.2 战略缔造困境的类型 |
5.2 斯巴达城邦战略缔造的三重困境 |
5.2.1 国内政治的困境 |
5.2.2 地区安全的困境 |
5.2.3 体系斗争的困境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斯巴达大事年表 |
(9)义嘉之乱与刘子勋寻阳政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刘宋义嘉之乱爆发原因 |
第一节 、邓琬与义嘉之乱爆发原因 |
一、邓琬父祖任官与其家族地位 |
二、邓琬任官变化及其发动义嘉之乱的目的 |
第二节 、袁顗与义嘉之乱爆发原因 |
一、袁顗任官变化 |
二、朝廷局势变化与袁顗谋划义嘉之乱的关系 |
第三节 地方州郡长官参与义嘉之乱的原因 |
一、吴地诸郡长官参与暴乱的原因 |
二、青徐地区诸州刺史参与暴乱的原因 |
三、其他地方长官参与暴乱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刘子勋寻阳政权的组织结构 |
第一节 寻阳政权的中央三省及禁卫系统 |
一、寻阳政权尚书省主要官员 |
二、寻阳政权中书省主要官员 |
三、寻阳政权门下省主要官员 |
四、寻阳政权禁卫系统主要官员 |
第二节 、寻阳政权控制与影响下的主要地方州郡长官的任官 |
一、寻阳政权吴地前线的主要郡县长官 |
二、寻阳政权豫州前线的主要州郡长官 |
三、寻阳政权赭圻、鹊尾前线的主要将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刘子勋义嘉之乱失败的内部原因 |
第一节 寻阳政权的内部矛盾与缺陷 |
第二节 寻阳政权的军事实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概念界定与探析 |
论文的主要议题和写作思路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美国战略界眼中的海权与中美关系 |
1.1 海权是美国战略界经久关注的重大战略议题 |
1.1.1 美国海权的一般逻辑及其发展演变 |
1.1.2 美国对于海上霸权和海洋秩序的双重护持 |
1.2 海权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嬗变 |
1.2.1 19世纪中后期至冷战前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2.2 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2.3 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3 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的海权维度 |
1.3.1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美关系的再思考与战略调整 |
1.3.2 美国战略界对中美关系中的海权议题的再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的评估 |
2.1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历史维度的透视 |
2.1.1 辉煌与挫折交织的中国海权演进历程:助推中国海权发展的智识基础 |
2.1.2 借鉴过往守成国与崛起国海上博弈的经验教训:中美实现海上权力和平转移仍存在“不确定性” |
2.2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理论维度的透视 |
2.2.1 新兴国家海权崛起的一般规律及其逻辑辩证关系 |
2.2.2 从“陆海二元对立”到“陆海统筹”:中国海洋政策转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2.3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现实维度的透视 |
2.3.1 对“建设海洋强国”背景因素的评估 |
2.3.2 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认知及其与国家大战略目标的对接 |
2.3.3 对“建设海洋强国”具体实施情况的评估 |
2.3.4 “建设海洋强国”对于中国周边海域及美国自身的影响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军力量建设进程的评估 |
3.1 对中国海上军事学说构成要素的评估 |
3.1.1 对以马汉为代表的西方经典海权理论的借鉴与吸收 |
3.1.2 对“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继承与运用 |
3.1.3 “海军民族主义”的存在及其影响 |
3.2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进程的评估 |
3.2.1 基础能力提升阶段(2004 年至2006 年) |
3.2.2 初步涉足西太平洋地区(2007 年至2009 年) |
3.2.3 实现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常态化部署(2010 年至2012 年) |
3.2.4 逐渐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结合”演进(2013 年至2014 年) |
3.3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认知依据的评估 |
3.3.1 对中国重要海洋利益的评估 |
3.3.2 对中国面临的周边海上安全风险的评估 |
3.3.3 中国的主要海上战略目标:近海与远海的统筹 |
3.4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及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
3.4.1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的评估 |
3.4.2 对中国海军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国海上实践的核心战略关切 |
4.1 对中国提升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关切 |
4.1.1 美方对中国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评估 |
4.1.2 美方应对中国“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相关举措 |
4.2 对中国与邻国海洋争端的关切:以南海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
4.2.1 南海争端的具体表现类型及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 |
4.2.2 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应对:战略层面的“拖延战略”与战术层面的“胁迫策略”相结合 |
4.2.3 美国在南海地区的主要利益关切及其策略应对 |
4.3 对中国海权拓展的战略取向的关切:以印度洋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
4.3.1 印度洋将成为中国海权拓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
4.3.2 中国在印度洋拓展海权的具体战略举措 |
4.3.3 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地区保障基地的模式选择问题 |
4.3.4 中国向印度洋地区拓展海权的限定性要素 |
4.4 对大型水面作战平台服役及其战略影响的关切:以航空母舰作为考察重点 |
4.4.1 对中国发展航空母舰的基本条件的评估 |
4.4.2 对中国航空母舰具备的功能性要素的评估 |
4.4.3 对美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应对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的美国政策因应 |
5.1 美国政府的因应之策:具有高度现实适切性的印太战略谋划 |
5.1.1 中美海权博弈的“二元特征”:冲突与合作并存 |
5.1.2 印太地缘概念及其缘起探析 |
5.1.3 美国印太战略愿景谋划及其“包容性平衡”理念的体现 |
5.2 美国国防部的因应之策:对美国《亚太海上安全战略》的解读 |
5.2.1 美国防部对于印太海上安全环境的判断 |
5.2.2 美国防部关于印太海上安全战略目标的确定 |
5.2.3 美国防部关于确保印太地区海上安全的相关举措 |
5.3 美国海军及相关军种的因应之策:对制海权的重新掌控 |
5.3.1 对变化中的全球海上安全环境及其威胁来源的判断 |
5.3.2 新时期美国海军理应具备的五项基本能力与战略素养 |
5.3.3 对水面舰艇力量建设的高度关切:获取制海权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尾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谋求整体作战能力跃升(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2]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D]. 赵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3]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全保障战略研究 ——以权力转移理论为视角[D]. 张育侨. 吉林大学, 2020(08)
- [4]朝鲜南北停战机制回溯与前瞻 ——兼论停和机制转换问题[D]. 卫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2)
- [5]空海作战导弹攻防对抗关键技术研究[D]. 周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智能化战争的哲学反思[D]. 韩毅.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7]美国“抵消战略”研究[D]. 李路.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8]斯巴达战略缔造研究[D]. 赵赫.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9]义嘉之乱与刘子勋寻阳政权研究[D]. 张潇.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10]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D]. 季澄.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