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柔石小说的现代叙事伦理审视(论文文献综述)
吴志新[1](2021)在《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文中提出在群英荟萃的现代文学史上,李劼人的卓尔不群来自他对民间世情和社会历史的内在转化。他在吸收中外文学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将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寓于民间世情之中,把历史本相融于个人化的日常叙事之中,以底层市井民间为资源,建构充满历史真相的民间世界,形成一种史情互现的文学创作模式。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探讨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建构方式。认为李劼人以家庭为载体,通过家庭中不同人伦角色及多个家庭之间的相互连结传达世情,反映世相。他将历史本相隐于世态人情之中,以此建构彰显时代特征的史情画卷。世俗化的民间叙事和深阔化的史诗叙事是李劼人史情互现的叙事手法。第二部分是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艺术成效。认为李劼人在世态人情的微妙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变革中对藏污纳垢的民间社会进行深刻把握,并在对不同阶层的生活样式及心理状态透辟而精彩的描述中,完成对人性内涵的超越性探求。他将具体时代下的人物精神变革和个体生存境遇予以突出表达,展现出一定的时代风貌和历史深度。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和论述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形成条件。认为李劼人的独特生命体验和历史亲历者的特殊身份为史情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地域文化的深厚濡养让他将独特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内化为小说文本的一部分,成为其创作模式不可或缺的独特标志。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和对外国文学的广泛接触让他在兼收并蓄中完成艺术技巧的转化。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价值贡献。认为李劼人在史情同构中显现出伦理关系新变,表现出其对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思考和对女性话语主动建构的倾向性。“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突破和颠覆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范式,在“史”与“情”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达到艺术化的叙事平衡,而这无疑是对传统“三部曲”模式在艺术上的推进与超越。
蔚青雯[2](2020)在《论柔石小说中的困境叙述》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作家柔石,一生如流星般短暂,身后虽享有着巨大的政治声名却也留给我们似清晰又模糊的背影。进入柔石构筑的文学世界,他以独到的细腻感悟着新旧过渡之际的人的精神世界。他的小说寓热于冷,试图以个体的命运遭际思索群体困境,并始终关注生命本身,追索生命的本质与存在的意义。柔石的小说以1928年为界,此前,多侧重于对知识分子困境的思考,呈现出知识分子的忧郁与迷茫,带有较明显的自叙传色彩;此后,女性所遭遇的现实苦难与精神的困境成为他关注的重心。柔石以对幻觉的描写、梦境的叙述、疾病和死亡的书写等展开对困境的叙述,为左翼文学贡献了独特而深沉的文字。本文结合柔石所处的时代及对其的影响,以他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之以日记、书信等,深入思考柔石小说中对知识分子与女性的困境叙述,从而发掘其对困境的叙述在左翼文学中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柔石困境叙述的生成溯源”,从柔石的人生经历与他者的影响对其创作溯源;第二章“困境叙述的主要内容”,讨论其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与女性形象以及他们的精神困境;第三章“困境的叙述方式”,从其小说的叙述层面发掘其在左翼文学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连丽梅[3](2020)在《从底层书写看“8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文中认为“80后”文学在21世纪之初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代作家的成长不仅见证了传统文学在新时代的蜕变与发展,也对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80后”一代的出生、成长与成名,恰逢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历史时期,这一代人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为他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更多可能。“80后”文学创作类型多样,随着这一代作家告别青春写作,走向“后青春”时代,他们开始从校园青春文学转向关注社会现实,从历史叙事缺失走向主动参与历史观照。底层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文学创作的新机遇与新挑战,“80后”作家群体中有出身于底层的写作者,也有致力于底层关怀的写作者,因此,底层书写成为我们考察和研究这一代作家关注现实、介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思想路径。本文以“80后”女作家小说中的底层书写为研究对象,在对新世纪底层文学思潮演进,以及代表性作家作品整体考察的基础上,从“80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历程、态势,以及整体特征等方面,全面深入分析“80后”女作家小说中的底层书写,并以此为切入点,剖析她们写作中的现实主义倾向,客观评价新世纪底层书写的文学价值与审美品质。本文正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对“80后”文学发展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就80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及底层书写做出概述。第一章对“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不同审美样态进行梳理归纳,沿着“底层文学”的出现与发展这一脉络对其进行剖析,考察底层文学思潮对“80后”女作家小说中底层书写的影响,并从时代背景、文学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等方面,探讨了“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内外部诸多因素,进而明确“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现实意义、审美价值与不足。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二章从“女性意识”、“家族与家庭”以及“城乡二元并置”等方面,分析“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题材、主旨及不同文化立场,力求构建“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整体方向;第三章从“作家主体”和“小说人物主体”两个方面,通过创作主体来反观现实主体;第四章阐明“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整体特征,其创作姿态、叙事特征,美学特征,都体现出她们底层书写的新特点与价值。
吴志新[4](2020)在《柔石小说中的绝望与宣泄——以《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为奴隶的母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柔石短篇小说《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为奴隶的母亲》中的人物形象荒诞而真实,通过对作品中不同人物悲剧命运的解读,挖掘闭塞乡村中人物生存困境与绝望命运归途的深层原因;透过"正常"与"非正常"皮囊下所隐藏的绝望与孤独,呈现出封建伦理禁锢下底层人物在绝望命运中扭曲异化的宣泄方式。
张丹[5](2019)在《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往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学术界也多以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来概括中国电影在社会景观上呈现的两大类别。然而,纵观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非有鲜明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过渡性区域,即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城镇概念的提出,小城镇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小城镇因其自身独特的社会表征成为部分初登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主要书写场域。中国电影展现的社会样态也不再仅限于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和弥漫乡土气息的农村,开始有了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进等多重矛盾因素相互融合、渗透、碰撞、撕扯的过渡性区域。小城镇电影逐渐成为与城市电影、乡村电影并列的重要电影类别。影坛上关于小城镇电影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早期小城镇电影侧重观念先行、政治先行的主流叙事,小城镇的空间主体性尚未形成,这与小城镇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早期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使小城镇电影呈现出更多的乡土色彩,城市作为被邪恶入侵的对象遭遇着强烈的批判。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小城镇成为众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释放苦闷的避风港。建国后,小城镇与城市、乡村共同建构着集体主义理想和集体反思的主流话语。后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小城镇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元探索。可见,小城镇电影长期被统一进主流话语,其本身特有的空间寓意和艺术想象也由此被遮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影坛开始集中出现一批以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作品。它们大多出自于部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创作,以突出的底层视角、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及多样的个体书写展现小城镇的现实风貌和小城镇人的生存状态,由此开启了不同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主流文化书写的边缘叙事。这些作品赋予了小城镇空间充分的主体性,小城镇空间通过影像语言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有着多元、开放的深层寓意,折射着复杂的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学术界掀起空间转向的理论思潮,其突破文本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为我们审视小城镇电影的空间主体性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把握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随后,影坛上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小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艺术想象,但空间主体性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叙事策略,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个体体验逐渐取代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小城镇电影的叙事重点。因此,小城镇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成为个体怀旧、情感宣泄、社会批判的主要场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小城镇在经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小城镇电影的影像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改之前的“残酷”现实叙事和批判姿态,试图建构小城镇社会新的精神矛盾空间。青年导演则在类型创作和艺术探索上不断创新,小城镇电影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样态。可见,空间主体性不再是小城镇电影建立自身合理地位的唯一标准,空间表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参与主题叙事和风格建构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强化了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互动想象关系。因此,小城镇电影特有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不是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等主流叙事可以替代的,小城镇电影正在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参与着中国电影的影像书写和艺术表达。
谷岩[6](2019)在《大时代下知识青年的“内宇宙” ——以1925-1937年小说中的知识青年想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1925-1937年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第三代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并参与中国社会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恰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急遽变化的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味的大时代。大时代下,弥漫着“中国式的世纪末”的苦闷,知识青年的“内宇宙”也以苦闷忧郁为主要特征。这一时期,小说中的知识青年想象延续了“五四”时期的特点,但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下也呈现出新的想象风貌。作家们把笔端伸向知识青年的灵魂深处,全方位、多层次地表现知识青年的心理现实和精神世界。1925-1937年小说中关于知识青年“内宇宙”的想象主要呈现为五副面孔。由于“内宇宙”是隐秘抽象的,并且不能脱离外宇宙而存在,所以只能通过考察和研究知识青年的外宇宙来来研究知识青年的心理性格和精神特质。知识青年“内宇宙”的复杂性与大时代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他们用“内宇宙”感应着外宇宙,或者说知识青年的心灵振幅正负载着外宇宙的壮丽图景。本文以小说中的知识青年想象为研究象,只有深入知识青年的灵魂深处,才能充分理解他们的在大时代下的行为选择,从而对知识青年的历史价值做出深邃的思考。
沈真如[7](2019)在《论现代浙东乡土小说的“乡村社会”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写作史上,“浙东作家”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的乡土小说详实地展现了浙东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王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王西彦、柔石笔下的乡村政治、经济、伦理在历史流变中呈现出一幅具有共性的“乡村社会”图景,他们塑造的“乡村社会”,作为同一文化群体书写而成的地域记忆,见证了吴越文化沿袭千年的人文传统,更亲历近现代中国之沧桑巨变,浙东乡土小说因而呈现出独特的社会风貌。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浙东乡土小说相关研究,发觉从乡村社会形态层面切入该领域的研究有所不足。第一章研究浙东乡村社会中的权力斗争,从权力与暴力的角度,能够明显地看出南方强盛的宗族统治、国民政府地方政策,以及民主革命思想对浙东政治产生巨大影响。“宗族械斗”、“保甲制”、“乡村革命”在浙东现代历史中具有代表性,展现出权力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之间的三十年中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浙东作家随着时代变化对暴力反抗做出的不同理解。第二章探讨资本主义入侵对浙东乡村经济的影响。浙江因其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缘,受到资本主义的强势冲击,经济问题因此成为浙东乡土小说的重要主题。随着现代交通兴起,农村劳动力开始输出城市,但对乡村内部而言资本经济给小生产者造成困境,农村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浙东乡土小说呈现了资本主义入侵致使城乡脱序、迫使乡村经济破产的社会境况。此外,小说作家们不仅书写经济图景的变化,更致力于揭露资本经济对乡村人性的异化。第三章研究浙东乡村社会人际关系的变迁,传统社会在政治经济变革的状况下,乡绅地位、人情社会、女性生存环境均发生变化。在封闭的文化环境以及变动着的社会现实作用下,乡绅阶层在新兴势力的威胁下自发更新,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封建文化、拜金主义让乡村社会日趋冷酷;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农村家庭关系也出现变化,女性一方面受到更为严酷的礼教压迫,一方面获得了新的出路,但前途不容乐观。结语部分总结出浙东乡村社会具有封建/现代二元性,乡村人固守传统伦理,却或被动或自觉地接受了工业文明与民主革命思想。浙东乡村包含的多重矛盾给了乡土小说作者们检视国民性的可能,他们通过构建内心的“故乡世界”见证浙东乡土历史中旧习俗与新世界不断交融,而这正是现代浙东乡土小说的文化意义、美学意义所在。
陈娇华[8](2017)在《《为奴隶的母亲》当代接受轨迹寻踪》文中研究指明《为奴隶的母亲》自1930年问世以来不断地被重读、接受,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当代接受经历了一个由社会历史批评到文化、人性批评,再到多元化阐释的发展轨迹。这既是作品本身具有的优秀艺术品质决定的,也体现了作品创作时的过渡性特征。同时,这种接受演变轨迹既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演变息息相关,也是中国当代社会历史、文化思潮和审美风尚的发展演变在文学接受上的反映。考察《为奴隶的母亲》的当代接受具有丰富的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
陈维[9](2017)在《论柔石小说对民俗的悲剧性书写》文中指出柔石作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家,其小说却呈现出与那个时代不同的风貌特色,他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关注浙东这个小地方的民俗,并用这些民俗关照浙东地区的人们悲剧性命运。本文将分五个部分对柔石小说中表现的悲剧性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现代文学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柔石所处的浙东派作家和民俗的密切关系。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柔石民俗书写的悲剧性的成因。他出生到成长的浙东地区的民俗让他形成了带有忧郁性的性格,让他看到浙东地区的人们在浙东民俗之下的挣扎。其次柔石的良师兼益友鲁迅的写作题材和写作风格都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为他小说中描写民俗的悲剧性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柔石小说的民俗事象和其对应的悲剧性主题。其中着重对他小说中出现的典妻婚、童养媳、寡妇风俗、封建迷信以及知识分子在新旧民俗夹缝中的悲剧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探讨了柔石通过在民俗场域中生活的各色悲剧人物形象。在柔石笔下无论是劳动人民还是知识分子都要受到当地民俗的约束继而沦为悲剧性的人物。柔石通过民俗的描写过滤掉了阶级的外衣,挖掘隐含在民俗中的隐性文化力量是怎样造成人物的悲剧性命运的。第五部分主要是分析民俗对悲剧性叙事手法的作用。柔石在小说中进行的民俗描写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性抒情氛围。民俗环境的描写与心理描写传达出人物的情感,交代了时代背景,衬托出人物的状况。其次,小说的结局远离了古典小说中的大团圆的结局,同时也摆脱了左翼小说中的走向革命的光明的尾巴。让人物在饱受苦难之后仍然要面对着新一轮的折磨,延长了悲剧性的效果。
张文斌[10](2017)在《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老年叙事,指的是以老年人及其生活为叙事主体,描述当下老年人的生存境况、情感世界的叙事作品。本文即以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文学是如何关怀老年人生的。本论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前言借由分析比较世纪前与新世纪文学在老年书写方面的差异,引出“老年叙事”概念,予以辨析和界定,并概括既往老年叙事研究的成就与不足。正文共计四章:第一章梳理和归纳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的叙事主题,揭示其中的老年生命图景和作家的时代之忧、人生哲思。第二章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的叙事特征。借助老年视角,老年群体的生存境况和情感世界得以呈现。作家为老人立言的意识,决定了凄婉的叙事语调的形成。现实与回忆交错的叙事时空,彰显了老年叙事的文本意涵与审美价值。第三章论述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中的伦理维度与叙事伦理。一方面,孝亲意识的淡化,伦理秩序的失范,老年的养老与生存陷入伦理困境。另一方面,多重伦理诉求的营构与共生,传递出个体自由伦理的伦理立场,由此实现文学承载的关怀个体与现实的功能。第四章简评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的得与失。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呈现出老年群体生存的多姿多态、生命的喜乐哀怨。与此同时,与域外文学老年叙事相比,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存在主题单一、思想意蕴平庸倾向;与影视老年叙事相较,文学老年叙事的文学自主性未获凸显。结语部分对正文进行总结,并指出老年叙事乃一个有待续写的文学话题。
二、柔石小说的现代叙事伦理审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柔石小说的现代叙事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1)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李劼人研究现状 |
二、“史情”概念的界定及内涵 |
第一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家庭是传达时代动向的载体 |
一、家庭日常推动情节发展 |
二、家庭连结反映世相风貌 |
第二节 世情是彰显时代画卷的方式 |
第三节 雅俗结合是史情叙事的手法 |
一、世俗化的民间叙事 |
二、深阔化的史诗叙事 |
第二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艺术成效 |
第一节 透视历史阶段下的复杂人性 |
一、善恶交织的袍哥粮户 |
二、盲目利己的知识分子 |
三、复杂多变的官绅阶层 |
第二节 描摹时代转型中的精神变革 |
一、民众的自觉抗争性 |
二、思想观念的超前性 |
第三节 折射动荡年代中的个体存在 |
一、个体生存境遇的浮沉与变迁 |
二、群体主导下个体反叛的非理智化 |
第三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市民生活的独特体验 |
第二节 地域文化的深厚濡养 |
第三节 文学传统的兼收并蓄 |
第四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价值贡献 |
第一节 “史情”中的伦理关系新变 |
一、从传统到现代:悲剧女性形象的颠覆 |
二、从被动到主动:女性主体意识的凸显 |
第二节 “史情”模式对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突破 |
第三节 “史情模式”对“三部曲”模式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论柔石小说中的困境叙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柔石困境叙述的生成溯源 |
1.1 自我与时代 |
1.1.1 个人的成长经历 |
1.1.2 时代的风云卷席 |
1.2 思想的导引 |
1.2.1 鲁迅的影响 |
1.2.2 外国文化的浸染 |
2 困境叙述的主要内容 |
2.1 知识分子的困境 |
2.1.1 “中间物”意识与被禁锢的自由 |
2.1.2 理想的幻灭 |
2.2 女性的困境 |
2.2.1 主体性模糊之下的依附与沉默 |
2.2.2 存在的迷惘与悲剧的宿命 |
3 困境的叙述方式 |
3.1 幻与梦 |
3.1.1 幻觉描写 |
3.1.2 梦境叙述 |
3.2 病与死 |
3.2.1 疾病书写 |
3.2.2 死亡叙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从底层书写看“8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80后”这一AI写作作者 |
二、“80后”女作家的成长轨迹 |
第一章 底层文学视野中的“8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 |
一、“底层书写”的出现 |
(一)底层概念的来源与应用 |
(二)底层文学的创作实践与发展 |
二、“80后”女作家与底层书写 |
三、“80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 |
(一)文学创作现状 |
(二)学界研究及评价 |
第二章 “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三个维度 |
一、女性意识:苦难、认同与救赎 |
(一)觉醒与牺牲——以马金莲为例 |
(二)病态与救赎——以孙频为例 |
二、家庭与家族:解构、实验与建构 |
(一)家族解构与代际冲突——以颜歌为例 |
(二)家族试验与都市背面的人生——以张怡微为例 |
三、城乡并置:理想与现实的嬗变 |
(一)深圳和留州的精神叩问——以蔡东为例 |
(二)城市和乡土的人性碰撞——以宋小词为例 |
(三)都市和海市的虚实相接——以周嘉宁与文珍为例 |
第三章 “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双重主体 |
一、底层书写中的“作家主体” |
(一)“过客”与“底层逃离” |
(二)“见证者”与创作转型 |
(三)“代言人”与底层关怀 |
二、底层书写中的“人物主体” |
(一)底层女性的立体生态 |
(二)家族人物群像 |
(三)时代大潮中的众生百态 |
第四章 “80后”女作家底层书写的总体特征 |
一、渐进式与经典化 |
(一)从感性走向理性 |
(二)从局限走向开阔 |
二、苦难与温情并存 |
(一)苦难叙事 |
(二)温情叙事 |
三、“真实感”与“在底层” |
(一)在场的写作 |
(二)在底层的写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柔石小说中的绝望与宣泄——以《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为奴隶的母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希望到绝望:悲剧笼罩下的人物命运 |
(一)闭塞环境下男性人格的扭曲 |
(二)宗法制度下女性自我意识的丧失 |
二、人物悲剧命运的深层透视 |
(一)悲凉的生存困境 |
(二)绝望的命运归途 |
三、绝望下的宣泄:暴力与逃避 |
(一)绝望的暴力发泄 |
(二)欺骗式自我逃避 |
四、结束语 |
(5)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二、对象与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何去何从:早期小城镇电影的家国叙事(1935—1978) |
第一节 城乡对立下的政治书写与个体彷徨 |
一、政治和道德的说教 |
二、个体情感的压抑与苦闷 |
三、“家”与“国”的共同忧患 |
第二节 现实空间的对抗与精神空间的矛盾 |
一、传统伦理规制下的“罪恶空间” |
二、游离、辗转的主体空间 |
三、个体情感映射下的“废墟空间” |
小结 |
第二章 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小城镇电影的集体叙事与风格化初探(1979—1995) |
第一节 主流话语下的历史反思与主体觉醒 |
一、审视历史的人性批判 |
二、规避政治的异域书写 |
第二节 集体空间的遮蔽与地域空间的凸显 |
一、主体生存空间的压制与异化 |
二、异域空间下的风格化探索 |
小结 |
第三章 驻足凝视:世纪之交小城镇电影的个体叙事(1995—2010)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下的多元创作与主题表达 |
一、第六代导演的县城影像 |
二、其他导演的主题叙事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主体性的生成 |
一、在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历史空间 |
二、在客观和主观镜头下生成的现实空间 |
三、在主客体中生成的异质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超越:近年来小城镇电影的叙事转向(2011—2018) |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作调整与艺术突破 |
一、叙事性的增强与叙事空间的延伸 |
二、类型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叙事的转向 |
一、空间主体性的弱化与空间精神性的延续 |
二、青年导演多元的想象空间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大时代下知识青年的“内宇宙” ——以1925-1937年小说中的知识青年想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大时代与知识青年的“内宇宙” |
1.1 大时代与知识青年的所指 |
1.2 少年中国想象与知识青年想象 |
1.3 被叙述的“内宇宙” |
2 知识青年“内宇宙”呈现的五副面孔 |
2.1 家庭与学校的被规训者:压抑与叛逆 |
2.2 灰色社会的敷衍者:敷衍与利己 |
2.3 寄寓都市的病弱者:忧郁与狂热 |
2.4 底层苦难的发现者:颤动与沉重 |
2.5 十字街头的呐喊者:激烈与孤独 |
3 知识青年“内宇宙”复杂成因 |
3.1 大时代之于知识青年的心波百折 |
3.2 教育之于知识青年的心理律动 |
3.3 传统文化之于知识青年的心灵振幅 |
4 知识青年“内宇宙”对大时代的影响 |
4.1 晨曦的使者 |
4.2 历史的滞留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论现代浙东乡土小说的“乡村社会”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乡村社会的权力斗争 |
第一节 宗法制下的暴力政治 |
第二节 宗族势力与官僚集团的博弈 |
第三节 乡村革命的萌芽与发展 |
第二章 资本主义入侵下乡村经济的危机 |
第一节 经济图景的变化 |
第二节 小生产者的生存困境 |
第三节 乡村环境的恶化与破坏 |
第三章 传统乡村伦理的式微 |
第一节 乡绅的地位与变异 |
第二节 冷漠势利的人情世态 |
第三节 封建家庭的崩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为奴隶的母亲》当代接受轨迹寻踪(论文提纲范文)
一、定位:社会政治视角下的超经济阶级剥削和压迫 |
二、深化:文化与人性接受视角下封建文化与人类情感的复杂纠葛 |
三、拓展:多元化接受视野下丰富思想意蕴的开拓和发掘 |
四、《为奴隶的母亲》接受史的成因及其背后的思考 |
(9)论柔石小说对民俗的悲剧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俗与现代文学 |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及其基本范围 |
第二节 浙东派作家与民俗的关系 |
第二章 柔石对民俗的悲剧性书写生成缘由 |
第一节 从小结缘:故乡——浙江,出生生长之地 |
第二节 精神导师——鲁迅先生的影响 |
第三章 柔石对民俗的悲剧性书写主题 |
第一节 婚姻陋俗下的女性生存悲歌 |
一、典妻婚与女性物化的悲剧 |
二、典妻婚与母亲权力被剥夺的悲剧 |
三、童养媳陋俗下女性基本生存权被剥夺的悲剧 |
四、寡妇婚俗下女性臣服于节烈观的生存悲剧 |
第二节 封建迷信信仰下的精神愚昧与麻木 |
第三节 新旧民俗冲击下知识分子的悲剧 |
一、知识分子游离于新旧婚俗夹缝中的精神困境 |
二、人道主义在新旧民俗夹缝中失败的悲剧 |
第四章 民俗影响下日常化的悲剧性人物 |
第一节 底层劳动者形象 |
一、无声隐忍的劳动妇女形象 |
二、性格立体化的丈夫形象 |
第二节 知识分子形象 |
一、软弱无力的男性知识分子形象 |
二、抗争失败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 |
第五章 民俗与悲剧性叙事 |
第一节 悲剧性氛围的营造 |
一、环境描写与悲剧性抒情氛围 |
二、心理描写与悲剧性氛围的营造 |
第二节 不圆满的结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内容与价值 |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主题简析 |
第一节 无处逃遁的衰老病死 |
第二节 无处诉说的孤寂苦闷 |
第三节“人生七十好年华” |
第四节 代际关系与时代忧思 |
第二章 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特征分析 |
第一节 老年视角与叙述 |
第二节 凄婉的叙事语调 |
第三节 现实与回忆交错的叙事时空 |
第三章 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中的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 |
第一节 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 |
第二节 养老与生存的伦理困境 |
第三节 抱慰个体生存的叙事伦理 |
第四章 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批评 |
第一节 纷繁中的单一与平庸 |
第二节 域外文学殿堂的明珠 |
第三节 影像时代的老年叙事 |
结语 一个有待续写的文学话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作品目录 |
致谢 |
附:作者硕士阶段科研、获奖情况一览表 |
四、柔石小说的现代叙事伦理审视(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D]. 吴志新.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论柔石小说中的困境叙述[D]. 蔚青雯.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从底层书写看“8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D]. 连丽梅.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4]柔石小说中的绝望与宣泄——以《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为奴隶的母亲》为例[J]. 吴志新.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03)
- [5]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大时代下知识青年的“内宇宙” ——以1925-1937年小说中的知识青年想象为例[D]. 谷岩.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论现代浙东乡土小说的“乡村社会”书写[D]. 沈真如.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为奴隶的母亲》当代接受轨迹寻踪[J]. 陈娇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9]论柔石小说对民俗的悲剧性书写[D]. 陈维.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10]新世纪文学老年叙事研究[D]. 张文斌. 安徽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