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学管理》举办“教育创新与学校管理”研讨会(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杨晓梦,孙金鑫[1](2021)在《对话贺乐凡:现代中国教育管理的重启与展望》文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揭示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基因和密码,必将有力指引我们更好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李方[2](2020)在《尊师·惠师·强师——陶西平先生与首都基础教育师资建设》文中研究指明陶西平先生是我国着名教育家。在首都基础教育师资建设方面,从政策法规的研制、师资服务保障体系与培训基地的建设,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设计、骨干校长与教师的培养、国内外师资交流平台的搭建,直至促进教育家成长的生态环境的营造,都倾注了陶老非凡的智慧与大量的心血。
梁勇虹[3](2020)在《小学校长空间领导力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时代的变迁,赋予学校建筑更多的功能。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建筑凝练了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体现一校特色,更体现了校长的领导力。因此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一把手——校长而言,其空间领导力决定了学校物化教育的呈现,决定了学校育人功能的体现,正所谓“评价一个学校,先评价一个校长”。因此,无论是研究证明还是基本常识,都让我们知道校长领导力对一所学校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大校长培训力度,对校长的任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据相关文献显示,随着新建学校的增多和学校文化的管理,我们的校长空间领导力正逐渐受到重视,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文化的需要、专业发展的需要提出问题,依据M学校M校长处于新校区的迁建完成、旧校区正准备改建的典型个性,确定其为个案研究对象,以空间领导力的核心概念、内涵分析为理论基础,访谈校长、个案剖析、观察校园等研究方法对M学校校长的空间领导力进行调查和分析。个案剖析发现,校长空间领导力在实践中出现在校长制度层面,校长空间领导力的现实缺位;在校长专业层面,校长空间领导力思维缺位;在校长知识层面,校长对空间领导力理解缺位;在校长设计层面,校长对学校空间领导力的文化缺位;在校长人际层面,空间领导力团队和参与设计缺位。根源探析发现,问题虽表征在校长身上,但根源来自客观上管理体制的重视和关注力度不够,主观上校长个人专业知识、意识、管理能力和参与机会都会影响校长空间领导力的锻炼和发挥。最后,本文针对访谈的发现和剖析,分别从制度层面、专业层面、知识层面,设计层面、人际层面提出提升校长空间领导力的建议:在校长制度层面,呼吁教育部门对校长空间领导力的重视和关注;在校长专业层面,提高校长空间领导力的专业能力;在校长知识层面,增强校长空间领导力的意识;在校长设计层面,加强校长空间领导力的管理能力;在校长人际层面,组建空间领导力团队,创造参与设计的机会。多途径、多方位的促进校长空间领导力的发展。
陈凯[4](2020)在《近现代中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研究可以重构过去发生的事件以及解释事件的意义,研究学科的发展史既可以唤醒学科建设中应有的历史意识,也能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考察近现代中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从学科的概念出发,主要关注教育管理学在知识传授、学术活动、学术组织与学科体系方面的进展,辨析出各阶段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特征,从而梳理出近代以来教育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脉络。研究发现,近现代中国教育管理学,肇始于清末时期日本教育管理学的传入,从“学校管理法”的初始形态开始发展。20世纪初叶,随着“癸卯学制”的颁布,各类学堂广设学校管理法、教育法令、学校卫生等有关教育管理学的课程,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中国的诞生。在清末与民国期间,先后学习日本、美国,这一过程中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思想出现转变,从学校管理学朝向范围更广的教育行政学前进,“学校管理法”发展成为了“教育行政”。1949年至1978年的29年里,我国教育管理学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一度呈现出裹足不前的状态。建国初期,教育行政学课程被取消,学校管理学被弱化为教育学的最后一个部分,随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更使教育管理研究受到了冷落。改革开放前后,“教育管理学”称谓被提出并得到确立,而后恢复重建,学科体系在发展中逐渐摆脱传统的以工作部门和任务为主要线索的经验体系,整体研究的意识不断增强,开始融学校管理学与教育行政学为一体,进行教育管理学的综合性研究。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管理学不论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还是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主要特点为注重批判反思,表现为总结成就与不足、关注学科基本理论问题以及面向实践展开学科研究。总结教育管理学的过去,从近代时期的学科诞生且一度粗具规模,到现代时期遭遇挫折,而后快速发展,这是一门在近现代中国从无到有,曲折中不断前行的学科。展望未来,应该要立足本土,更好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体现在以下几个统一,分别是:多元化与一元化的统一、本土化与外来化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适应性与坚守性的统一。
王雨田[5](2020)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区域内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J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落实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部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上海市采取了集团化办学措施,并逐步朝着推进紧密型集团建设的方向迈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对优质而公平的教育的追求及重视程度,以及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程度将会不断提高,如何率先从全面基础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将成为上海教育改革的重大目标。因此,改善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而引起的教育不公平状况,发现并弥补在实现优质均衡教育资源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有效解决集团化办学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面临的未来挑战,对进一步推动集团化办学创新发展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梳理了有关集团化办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教育公平理论、资源共享理论、系统优化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研究法,选取上海市J区的3个教育集团、8所学校为典型案例,从以下内容展开研究。首先,从治理结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共研以及资源共建共享四个方面,动态分析了J区推进集团化办学发展三年期间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所发生的变化。从而打破以往静态和孤立的分析,持续且连贯地展示了J区集团化办学的整个动态过程,形成了时间上的一致性。同时,肯定了集团化办学在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朝着高质量和均衡性方向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效果。其次,对照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文件,从资源配置情况、政府保障状况、教育质量水平和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集团化办学后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情况,以及校际间和群体间差异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在集团化办学推进过程中,仍然遗留着一些仅仅依靠教育集团自身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不同地区间择校竞争加剧、家庭矛盾和社区争议增加、生均资源情况面临挑战、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和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突出。再次,在动态分析了集团化办学的自身实践后,本文结合上海市教育改革将要面临的各种变化与挑战,分析了未来影响集团化办学目标实现,而需要予以充分关注、研究和预测的相关因素。一是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着户籍人口激增使生源数额逐年攀升,流动人口变动对优质教育需求多元的挑战。二是教育体制机制变革要求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面临着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创新教育集团内外部治理结构的挑战。三是优质资源建设指向教育集团学校的内生发展,面临着从外生性支持到内生性推动,从同质化办学到特色化发展的挑战。四是供给侧的结构改革需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面临着教育供需不匹配的挑战。五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迫使制定长远整体规划,面临着建立区域教育深层次合作机制的挑战。最后,在微观实践研究和宏观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完善上海市集团化办学的可能路径和政策制度,尝试总结出适合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优化集团化办学的路径选择。在宏观层面上,集团化办学要完善规范管理制度,构建协同发展格局,实施督导评估工作。在中观层面上,集团化办学要健全激励保障政策,探索共建共享模式,协调多方利益主体。在微观层面上,集团化办学要优化集团管理结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章盼[6](2020)在《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澳大利亚重视中小学校长培训,如今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培训制度。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历史角度总结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发展历程,具体阐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施,分析其特点,反思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存在的问题,思考其经验对我国进一步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有所借鉴之处。论文以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历史发展为主线,按照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笔者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展开研究:(1)初露雏形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1989年);(2)成长完善时期(1989-2000年);(3)成熟时期(2000年至今)。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初步形成时期的背景,分析了该时期独特的培训模式,阐述了澳大利亚校长培训的培训内容。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成长时期的的背景,解析了该时期校长培训机构及职能,培训形式的制定以及培训课程的设置。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背景和内容,集中探讨了澳大利亚第一部统一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对于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促进作用,以及中小学校长评价体系的构成与发展。第四章则对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经验与启示做了进一步总结。
李百艳[7](2019)在《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笔者亲身工作20年的JS中学为基本案例,以上海市中小学学校领导管理变革为背景,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政策依据,直面初中学校的诸多发展性矛盾和困境,聚焦学校办学实践中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探索学校对话机制建设的路径及相关策略,从实践层面回应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论文以深度参与式观察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问卷调查、访谈、自然观察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已有的关于对话理论、对话管理、对话机制、学校治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重视课堂对话较多而关注学校管理对话较少、传统管理视角较多而治理视角较少、重视对话实践较多而关注对话机制建设较少等问题,以案例学校的个案研究为载体,基于案例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从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出发,全方位透视了学校管理形态演变中的对话实践和对话机制建设问题。论文根据现代治理理论、交往理性理论和对话理论,以透视学校管理中的对话实践、探寻学校治理背景下的对话机制建设、提炼治理理念下的对话决策模式、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模式的探寻、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初中学校管理变革中对话机制的建设有无可能、这些机制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呈现为何种样态、学校治理理念在课程开发、教学变革及家校共育等学校实践中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探讨了学校治理过程中对话机制建设所涉及的前提、条件、思路、策略、辐射、拓展和延伸等诸多方面问题。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学校20年办学历程中初创期的“绩效导向”、发展期的“专业导向”和转型期的“治理导向”三个阶段发展的演变,对建校以来历任校长的领导决策风格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三种不同的决策模式即“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和“对话决策模式”进行了特征归纳和得失分析,探讨了治理视角下对话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对话机制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家校共育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学校的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对案例学校在对话机制建设中的若干治理问题,诸如参与的程度、化解冲突的协商、在利益与权力之间的共识内涵、决策合法性的审议机制以及商谈伦理与专业道德内在唤醒等进行了案例式的呈现和理论剖析。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通过对话能够形成共识和共同愿景,促进师生、家长积极参与;二是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一般要经历从萌芽、培育到形成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三是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论文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突出学校变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践导向对对话管理性质及特征的影响,展示了对话机制建设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角度,分析了学校管理的对话层面、决策类型及实践应用,拓展了治理理论和对话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辐射空间;三是从历史与未来相贯通的角度,总结和提炼了绩效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成果与问题,重建治理理念下的对话管理实践和对话机制理论,不仅超越而且包容了历史上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合理之处,开辟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新理论和新境界。
傅小芳[8](2019)在《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瞬息万变的当今世界,随着国家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业成绩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学校领导的作用备受瞩目。校长,尤其是引领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由于教育系统可以通过培养优质的校长来促进该目标的实现,因此,根据形势的变化来培养校长成为不可避免的刚需。这种刚需不仅增加了对校长进行有效培养的重要性,而且要求教育系统寻求更有效的培养方法与培养课程。那么该如何培养中小学校长,要形成怎样的培养机制呢?本文运用文献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新加坡中小学校长的培养机制作为分析要素,探讨新加坡是如何建立并不断完善本国校长培养机制的,以期为我国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提供借鉴范本。首先,本研究从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现实背景出发,从宏观层面上梳理了培养机制的理论基础,如分布式领导理论、格伦领导职业发展理论以及复杂性理论。其次,本文从横向上分析了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关键部分,包括中小学校长培养路径、培养模式以及评估管理系统。再次,本文从纵向上以新加坡校长培养路径配套的三大知名课程——学校管理和领导课程、教育领导课程以及教育领导国际课程为案例,分析了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课程的相关内容。最后,本文梳理出我国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现状与问题,并以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特点作为参考以期推动我国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建设与发展。
刘艳茹[9](2019)在《价值领导 ——基于小学校长领导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以及信息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价值问题更加引人关注,教育领域亦然。中小学校长的价值领导,作为影响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的重要因素,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方面是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要求及政策导向、教育组织自身特点的内在需要、当代教育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等多方面来看,均更加强调校长价值领导的作用,呼唤中小学校长加强价值引领;另一方面是中小学校长价值领导明显不力的现实,难以对上述多方面要求作出应有的回应。面对此种矛盾,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却发现,我国关于校长价值领导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不仅研究成果有限,而且多数研究仍处于思辨状态,实证研究几近空白,无法满足当下校长领导实践所需。面对上述现状,本研究以小学校长为研究对象,借鉴传统领导理论观点,融入现代领导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分别从哲学、组织学、心理学等方面建构了校长价值领导的理论基础,并围绕小学校长领导类型、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特征建立了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小学校长领导行为可以划分为行政领导、人际领导与价值领导三种类型,其中价值领导方式被广泛采纳;校长的价值领导是一个以价值建构、沟通为主线,以授权、团队建设、制度支持、人际协调等为辅助手段的完整的行动体系;校长的价值领导行为有利于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提高组织认同度、降低组织疏离感,有利于学校及师生发展;价值领导的有效实施受到教育行政、学校情境以及校长个人等方面多种相关因素的显着影响。研究同时发现,小学校长在实施价值引领的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足,也面临诸多困惑,具体表现为:多数小学校长对价值领导内涵理解欠深入,缺少领导理论支撑,实施价值引领的自觉性、系统性不强,教职工参与程度明显偏低;多数校长感到自身驾驭力不足、外界舆论带来的压力较大,渴望得到专业支持,并期待有一个更加安全的自主办学环境。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分别从政府部门、校长培训机构、校长自身三个视角提出了旨在提升小学校长价值领导能力的意见与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教育及校长培训政策设计,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与实施,增强校长办学自主性;完善选聘制度,有效落实校长聘任制,为教职工民主参与、校长民主授权提供制度引导;建立健全校长任职及评价制度,明确轮岗交流标准及年限,保障学校办学理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克服思想局限,适当增加女校长比例。校长培训部门——完善培训价值取向,突出实践-反思与整体素质提升的培训原则;培训内容上增加价值及价值领导主题,补充现代领导理论基础;培训方式上进一步强调实践-反思取向指导下的深度对话。校长自身——增强实施价值领导的理论自觉,系统把握价值领导实施过程及重点环节,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专业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10](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二、《中小学管理》举办“教育创新与学校管理”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学管理》举办“教育创新与学校管理”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1)对话贺乐凡:现代中国教育管理的重启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重启:教育管理研究进入新时代 |
新中国第一部学校管理教材的诞生 |
为中小学校长服务的《中小学管理》创刊 |
发展:中小学校长专业身份的确立和发展 |
前行:“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
编后记 |
“我只是一个教员” |
(2)尊师·惠师·强师——陶西平先生与首都基础教育师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尊师重教:春风化雨润师心 |
二、惠师赋能:致知力行益众师 |
三、强师兴国:宏猷高远铸良师 |
(3)小学校长空间领导力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学校文化的需要 |
(三)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
二、确定研究对象 |
(一)校长自身因素 |
(二)学校自身因素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个案研究法 |
3.访谈法 |
四、校长空间领导力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的文献 |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 |
1.校长空间领导力的提出 |
2.校长空间领导力应注意的问题 |
3.校长空间领导力的功能 |
4.校长空间领导力的原则 |
5.校长空间领导力面临的挑战 |
6.空间领导力与课程的关系 |
五、校长空间领导力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分析 |
(一)校长空间领导力的相关概念界定 |
1.校长领导力的概念 |
2.校长空间领导力的概念 |
3.校长空间领导力的概念界定 |
(二)校长空间领导力的内涵分析 |
1.校长空间领导力是一种教育能力 |
2.校长空间领导力是一种引领能力 |
3.校长空间领导力是一种调整能力 |
4.校长空间领导力是一种内化能力和融合能力 |
六、M学校的现状调查 |
(一)学校的选址 |
(二)学校的校园规划 |
(三)学校的空间分区 |
(四)学校的空间文化 |
1.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
2.让“我”慢慢地影响你 |
七、校长空间领导力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在校长制度层面,校长空间领导力现实的缺位 |
(二)在校长专业层面,校长空间领导力思维缺位 |
(三)在校长知识层面,校长对空间领导力理解缺位 |
(四)在校长设计层面,校长对学校空间的文化缺位 |
1.雕塑物的选取没有目的性 |
2.承载物的设计没有连贯性 |
3.学校大厅的设计没有生成性 |
(五)在校长人际层面,空间领导力团队和参与设计缺位 |
八、提升校长空间领导力的建议 |
(一)在校长制度层面,呼吁教育部门对校长空间领导力的重视和关注 |
(二)在校长专业层面,提高校长空间领导力的专业能力 |
1.树立办学跨界思维观 |
2.积极参加跨界专题培训 |
(三)在校长知识层面,增强校长空间领导力的意识 |
1.理论方面 |
2.实践方面 |
(四)在校长设计层面,加强校长空间领导力的管理能力 |
1.合理性 |
2.机动性 |
3.传承性 |
4.创新性 |
(五)在校长人际层面,组建空间领导力团队,创造参与设计的机会 |
1.挖掘校园的空间空白区 |
2.组建空间领导力团队 |
3.重视校长空间领导力的协调力 |
九、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记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 |
致谢 |
(4)近现代中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的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近现代 |
2.学科与学科体系 |
3.教育管理与教育管理学 |
(三)文献综述 |
1.文献趋势分析 |
2.文献内容的分类综述 |
3.文献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近代中国教育管理学创立的背景和条件 |
(一)教会学校的兴起带来西方教育管理体制的传播 |
(二)新式学堂的建立酝酿出对现代教育管理的需求 |
二、模仿与探索:中国教育管理学的早期状态 |
(一)日本教育管理学传入中国 |
1.甲午战败后的痛定思痛 |
2.教育管理学在中国的诞生 |
3.强调法令说明的三段体:学校管理学的内容体系 |
(二)美国教育管理研究接踵而至 |
1.“中国教育必须取法西洋” |
2.美国教育管理学的全面普及 |
3.突破学校事务管理:逐渐规范化的学科体系 |
三、改造与停滞:中国教育管理学的艰难时期 |
(一)教育管理学的改造与苏化 |
1.建国初期的初步改造 |
2.旋即而来的学科苏化 |
(二)教育管理学的曲折之路 |
1.短暂的春天 |
2.政治运动下的低谷 |
四、恢复与发展:中国教育管理学的深化繁荣阶段 |
(一)教育管理学的恢复性发展 |
1.教育管理学的提出与确立 |
2.教育管理学的恢复重建 |
3.摆脱“工作手册”:朝向一体化发展的学科体系 |
(二)教育管理学的反思性发展 |
1.总结成就与学科反思 |
2.基本问题的探讨 |
3.硕博学位点的快速增加 |
4.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研究 |
5.学科体系的多样化发展 |
五、对近现代中国教育管理学发展的思考 |
(一)总结:从无到有,一门在曲折中不断前行的学科 |
(二)展望:立足本土,更好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
1.多元化与一元化的统一 |
2.本土化与外来化的统一 |
3.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4.适应性与坚守性的统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区域内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J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集团化办学 |
(二)紧密型教育集团 |
(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设计与调研实施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工具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集团化办学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二、理论基础 |
(一)教育公平理论 |
(二)资源共享理论 |
(三)系统优化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第三章 区域内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动态进程 |
一、以治理结构建设促进集团学校的制度完善 |
(一)推进初期:制定规章制度 |
(二)发展中期:促进协同治理 |
(三)建设后期:调整组织架构 |
二、以师资队伍建设增强集团教师的专业能力 |
(一)推进初期:加强教师培训 |
(二)发展中期:促进教师流动 |
(三)建设后期:提升人员激励 |
三、以课程教学共研保障教育质量的同步跟进 |
(一)推进初期:实施联组教研 |
(二)发展中期:丰富优质课程 |
(三)建设后期:凝练校区特色 |
四、以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
(一)推进初期:共用基础设施 |
(二)发展中期:拓展人脉资源 |
(三)建设后期:发展信息资源 |
第四章 集团化办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
一、集团化办学优质均衡成效分析 |
(一)政府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
(二)资源配置实现校际均衡 |
(三)教育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
(四)社会认可度逐步提升 |
二、集团化办学优质均衡问题梳理 |
(一)不同地区间择校竞争加剧 |
(二)家庭矛盾和社区争议增加 |
(三)生均资源情况面临挑战 |
(四)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 |
(五)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突出 |
第五章 集团化办学面临的未来挑战 |
一、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教育资源配置 |
(一)户籍人口激增使生源数额逐年攀升 |
(二)流动人口变动对优质教育需求多元 |
二、教育体制机制变革要求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
(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亟需加强 |
(二)教育集团治理结构仍待创新 |
三、优质资源建设指向教育集团学校的内生发展 |
(一)从外生性支持到内生性推动 |
(二)从同质化办学到特色化发展 |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
(一)供需错配:供给侧的结构性困境 |
(二)供不足需:供给中的资源配置失衡 |
(三)供不适需:松散型集团的实效困境 |
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迫使制定长远整体规划 |
(一)区域集团化办学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
(二)区域教育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 |
第六章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集团化办学路径选择 |
一、宏观治理层面 |
(一)完善集团化办学的规范管理制度 |
(二)构建集团化办学的协同发展格局 |
(三)实施集团化办学的督导评估工作 |
二、中观治理层面 |
(一)健全集团化办学的激励保障政策 |
(二)探索集团化办学的共建共享模式 |
(三)协调集团化办学的多方利益主体 |
三、微观治理层面 |
(一)优化集团化办学的集团管理结构 |
(二)提升集团化办学的教师专业发展 |
(三)促进集团化办学的学生全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集团化办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集团化办学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育集团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解释 |
(一)培训 |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培训模式化: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初露雏形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1989年) |
第一节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初步形成的背景 |
一、澳大利亚政治、经济变化对中小学校长的新要求 |
二、澳大利亚教育界对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呼唤 |
三、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协会的出现和发展 |
第二节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的“辛迪加”培训模式 |
一、辛迪加培训模式的理念支撑 |
二、辛迪加培训模式的培训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培训规范化: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成长与完善(1989-2000年) |
第一节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背景 |
一、澳大利亚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新的管理模式 |
二、澳大利亚日益激烈的学校竞争 |
三、澳大利亚学校内部改革的进行 |
第二节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及职能 |
一、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业务培训提高联合会(APAPDC)的校长培训 |
二、澳大利亚校长中心(APC)的校长培训 |
第三节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形式与内容 |
一、正规培训 |
二、非正规培训 |
第四节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 |
一、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 |
二、课程设置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培训标准化: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成熟(2000年至今) |
第一节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完善的背景 |
一、新世纪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
二、新世纪澳大利亚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 |
第二节 从“培训”走向“专业学习” |
一、“专业学习”与校长主体学习理念 |
二、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专业学习的运作模式 |
第三节 《全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产生 |
一、《全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制定的原因 |
二、《全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具体内容 |
第四节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评价 |
一、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评价的发展 |
二、《360度评价框架》的诞生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经验 |
一、培训内容注重实用性 |
二、培训方式、时间和空间安排的灵活多样性 |
三、培训机构类型的多元化 |
四、多渠道的经费来源 |
五、拥有科学、统一的全国中小学校长标准 |
第二节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对中国的启示 |
一、改革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内容,注重实用性 |
二、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和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
三、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教育团体参与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
四、改革中小学校长培训经费保障制度 |
五、制定符合国情的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走向现代化的学校治理需要对话机制? |
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呼唤对话机制? |
三、初中学校走出发展困境需要对话空间? |
四、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助推对话机制建设? |
五、个人的教育体悟及追求有待于聚焦对话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 |
二、关于对话、对话管理、对话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学校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四、文献评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问题、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伦理 |
七、论文的特色、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案例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背景 |
一、应浦东开发而生 |
二、借名校品牌而立 |
三、随时势迁移而变 |
四、因治理机制而兴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初创期:重质量的绩效管理 |
二、发展期:重专业的项目管理 |
三、转型期:重治理的对话管理 |
第三节 研究空间 |
一、案例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问卷调查分析 |
二、学校发展的成长空间 |
三、战略选择的问题空间 |
四、现代治理的探索空间 |
小结:学校在转型中成长空间无限 |
第三章 绩效管理导向下的对话萌芽 |
第一节 绩效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追求绩效的发展方向 |
二、保障绩效的质量监控 |
三、“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氛围 |
第二节 “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 |
一、办学思想的高度统一 |
二、干部选拔的特立独行 |
三、行政意志的增值执行 |
第三节 绩效中心氛围下的对话萌芽 |
一、师生之间自发的对话 |
二、同侪之间零散的对话 |
三、干群之间少量的对话 |
小结:绩效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专业发展导向下的对话培育 |
第一节 专业发展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转向专业发展的办学背景 |
二、关注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
第二节 “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 |
一、项目驱动下的学校内涵建设 |
二、专家引领下的骨干教师发展 |
三、平台助推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
四、主体参与式的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专业团队建设中的对话培育 |
一、学习研讨平台上的开放对话 |
二、交流展示平台上的延伸对话 |
三、信息技术平台上的自由对话 |
小结:专业导向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利与弊 |
第五章 治理导向下的对话机制探寻 |
第一节 治理导向的学校管理转型 |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
二、对话治理的前提和条件 |
三、学校治理的实践框架 |
第二节 基于交往理性的对话决策模式 |
一、对话决策模式的特点 |
二、提升主体精神的对话参与机制 |
三、践行商谈伦理的民主协商机制 |
四、发现教育意义的共识达成机制 |
第三节 植根对话的学校文化品牌创建 |
一、对话品牌的孕育 |
二、对话课题的选择 |
三、对话文化的重铸 |
小结:三种管理导向及决策模式的得与失 |
第六章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对话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对话的课程开发 |
一、需求: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
二、审议: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
三、协同:课程开发的多方助力 |
第二节 基于对话的教学改革 |
一、教学改革中的“对话人”假设 |
二、教学改革中的商谈逻辑 |
三、共同体:教学组织的形式变革 |
四、教学制度生成的对话逻辑 |
第三节 基于治理的对话课堂实践 |
一、聚焦对话素养培育的课题引领 |
二、践行对话教学原则的课堂实践 |
三、彰显对话精神特质的课堂文化 |
小结:治理理念融入课程与教学 |
第七章 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家长参与的制度建设 |
一、家长体验课堂教学制度 |
二、家长联系渠道畅通制度 |
三、家长助力学生活动制度 |
四、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 |
五、家长监督日常生活制度 |
六、家长会形式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家校互动的机制探寻 |
一、纳入学校规划的家长队伍建设 |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校建设 |
三、推动家校合作的家长评价实施 |
第三节 家校共育的生态营造 |
一、共情:培育和谐关系的办学追求 |
二、共享:助力幸福家庭的亲子工程 |
三、共商:化解家校矛盾的协商机制 |
四、共治:推动学生发展的契约教育 |
小结:治理理念助推家校共育 |
结语 |
一、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 |
二、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 |
三、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 |
附录1 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历任校长管理风格与对话机制建设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现实背景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现实背景 |
第二节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的培养路径、模式与评估系统 |
第一节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的培养路径 |
第二节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的培养模式 |
第三节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的评估管理系统 |
第三章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系列课程——以MLS、LEP、LEPI课程为例 |
第一节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课程概况 |
第二节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职前培养课程 |
第三节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入职培养课程 |
第四节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在职培养课程 |
第四章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二节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价值领导 ——基于小学校长领导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校长的价值引领明显不力 |
二、教育组织自身特点需要增强校长价值引领的力度 |
三、世界主要国家均在政策层面明确了校长价值领导的职责 |
四、当代教育管理理论从发展趋势上更强调价值引领的作用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 |
一、领导 |
二、价值领导 |
三、校长的价值领导与行政领导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领导类型的研究 |
一、领导类型的传统研究 |
二、领导类型的现代研究 |
第二节 关于价值领导的研究 |
一、价值领导的意义 |
二、价值领导的特征 |
第三节 关于教育领导的相关研究 |
一、教育领导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成果 |
二、学校价值领导的意义及特征 |
第三章 校长价值领导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第一节 校长价值领导的理论基础 |
一、校长价值领导的哲学基础 |
二、校长价值领导的组织学基础 |
三、校长价值领导的心理学基础 |
第二节 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的研究框架 |
一、小学校长领导类型的研究构想 |
二、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特征的研究框架 |
第四章 小学校长领导类型及价值领导一般特征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研究的预调查问卷设计 |
二、预调查的实施及数据处理 |
三、问卷调查的正式实施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一、对小学校长三种领导类型内涵的再理解 |
二、小学校长价值领导方式的分布特征 |
三、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的行为特征 |
四、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的效能特征 |
五、影响价值领导行为的校长个体因素 |
六、影响校长价值领导行为的学校组织因素 |
七、影响校长价值领导行为的区域教育行政因素 |
第五章 小学校长价值领导实践中的重点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对象的选择 |
二、访谈问题的设计 |
三、访谈的实施及数据整理 |
第二节 访谈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一、校长认同价值领导的实践意义但对其内涵的理解欠深入 |
二、校长较为广泛地采纳了价值领导方式但驾驭力亟待增强 |
三、特定的工作及学习经历有利于提升校长价值领导能力 |
四、小学校长价值领导实施中的困惑与束缚 |
五、小学校长对自身价值领导能力提升路径的期待 |
第六章 关于M校长价值领导实践的观察与分析 |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问题的确定 |
三、研究的实施 |
第二节 案例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
一、“扬长教育”的提出明确了学校发展方向 |
二、多种沟通途径进一步深化了价值共识 |
三、项目制管理激活价值领导实施的关键节点 |
四、“三好”文化滋养核心价值理念的有效落实 |
五、有效实施价值引领需要校长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
第七章 提升小学校长价值领导能力的意见与建议 |
第一节 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
一、政策设计与执行过程中发挥好导向作用 |
二、营造一种专业自治的行政管理文化 |
三、加强专业培训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
第二节 校长培训机构的专业支持 |
一、校长培训的价值取向选择 |
二、培训内容突出价值领导的相关主题 |
三、培训实施围绕价值觉察与理解展开 |
第三节 校长价值领导能力的自我修炼 |
一、增强自觉实施价值领导的意识 |
二、系统把握价值领导实施过程及重点环节 |
三、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专业性学习与反思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深化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中小学管理》举办“教育创新与学校管理”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对话贺乐凡:现代中国教育管理的重启与展望[J]. 本刊编辑部,杨晓梦,孙金鑫. 中小学管理, 2021(12)
- [2]尊师·惠师·强师——陶西平先生与首都基础教育师资建设[J]. 李方. 教师发展研究, 2020(04)
- [3]小学校长空间领导力的个案研究[D]. 梁勇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4]近现代中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研究[D]. 陈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区域内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J区为例[D]. 王雨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培训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D]. 章盼.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D]. 李百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研究[D]. 傅小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价值领导 ——基于小学校长领导行为的研究[D]. 刘艳茹.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