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橡胶增韧高聚物的动态断裂(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萌萌[1](2020)在《高性能酚醛树脂在子午线轮胎橡胶配方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酚醛树脂作为最早的合成树脂之一,多与其他材料复合使用,其高性能化涉及树脂本身性能的提高及作为复合材料应用时的性能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选用两种高性能酚醛树脂,即无氨补强树脂RT2304和双马改性增粘树脂,研究了树脂本身性能的改善,以及在子午线轮胎橡胶配方中的应用。通过非等温固化研究了RT2304树脂的固化行为,采用n级模型拟合法和非模型拟合法对固化反应阶段进行分析,确定固化工艺。研究表明,RT2304树脂的反应活化能E=99.1kJ/mol,A=4.1×1010 s-1,n=0.94;固化反应过程分为凝胶化、交联和扩散三个阶段;Flynn-Wall-Ozawa,Kissinger-Akahira-Sunose两种方法计算的反应活化能与固化度的关系曲线一致,对固化行为的描述较为准确。通过对加工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分析,探讨RT2304树脂在子午线轮胎三角胶中的应用。通过热分析对双马改性增粘树脂和烷基酚-乙炔树脂进行耐热性及热解动力学的表征。研究表明,双马改性增粘树脂引入双马来酰亚胺基团,提高耐热性;双马改性增粘树脂热分解E=225.4 kJ/mol,A=1.3×1017 s-1,n=0.998。增粘树脂的用量会对增粘效果产生影响,将不同种类和用量的增粘树脂加入到NR/SBR中,研究不同存放条件对并用橡胶自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增粘树脂后可明显改善NR/SBR并用胶的自粘性,在热氧老化条件下,自粘力下降,双马改性增粘树脂的耐热氧老化性优异。
王莉[2](2020)在《氯化反式丁戊橡胶的制备、结构及应用》文中认为本论文是以TiCl4/MgCl2-Al(i-Bu)3催化体系催化合成的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为原料,采用溶液法制备不同氯含量及结构的氯化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CTBIR),细致分析了CTBIR的结构以及重要结构的控制,并探索了新材料的应用。本课题首先在TBIR中以自由基机理引入氯原子进行改性,由于TBIR为两种二烯类单体的共聚物,氯化后使得产物结构非常复杂,并随反应条件不同有较大的改变,因此对CTBIR的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推测成为首要任务。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拉曼光谱(Raman)、乙烯基分析、气相凝胶色谱(GPC)等方法分析了CTBIR的基本结构,并讨论了CTBIR中主要结构,主要包括双键和烯丙基氯,同时涉及了偏氯结构和环状结构的控制。最后根据不同阶段的反应结构及特点,对TBIR氯化历程进行了推断,TBIR氯化过程为自由基反应。主要研究结果表明,TBIR自由基氯化反应可进行氯取代反应和双键加成反应,产生烯丙基氯结构,1,2氯代结构,次甲基氯代结构,以及少量的偏氯结构和环状结构;可通过常规手段,如产物的氯含量或反应时间来控制双键和烯丙基氯结构;紫外光引入以及加入阻聚剂,是获得高氯含量同时获得高双键含量的有效方法;同样,紫外光的引入有助于烯丙基氯产生,尤其对偏高氯含量的产物效果明显。另外,低温反应提高烯丙基氯含量效果明显;对体系采用的各种控制氯浓度措施,对控制分子链有效结构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其次,本课题通过改变不同氯含量CTBIR及添加份数至丁基橡胶(IIR)中,探究其对IIR硫化过程中的应用贡献。采用硫化性能、基本力学性能的比较、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式扫描量热(DSC)等测试,分析表征了CTBIR对IIR体系硫化速度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在非极性IIR中可以成功加入含极性Cl基团的CTBIR,拓宽非极性材料的应用范围;CTBIR促进IIR硫化速度变化是双键叠加作用和烯丙基氯的协同作用两方面的原因;极性CTBIR橡胶与非极性橡胶之间的相容性也成为制约体系达到共同硫化的主要因素。最后,对CTBIR的其他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如CTBIR作为粘合剂对极性材料(PVC)的粘合、CTBIR与NR间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CTBIR对NR/NBR体系的相容的改善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CTBIR具备一定的粘合性能;CTBIR与NR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穿网络结构,明显提高材料的拉伸性能与断裂伸长率;但CTBIR的加入对改善NR/NBR之间的相容效果不佳。
付念[3](2015)在《核壳可控结构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PBT增韧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分子材料凭借自身的优良特性,成为了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保持高分子材料原有性能不下降的前提下,提高其强度和韧性成为近年来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趋势。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其具有高的刚性、良好的耐溶剂性、较高的结晶速率、良好的绝缘性和注塑成型周期短等特性。PBT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电子和电器仪表、家用电器以及通讯设备等领域。然而常温下PBT有缺口敏感性高,缺口冲击强度低,受外力呈脆性断裂的劣势。韧性对于一种工程塑料的使用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此,如何提高脆性材料的韧性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使用橡胶类来增韧是一种有效提高冲击性能的方法。所以研究核壳改性剂增韧PBT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以聚丙烯酸正丁酯(BA)橡胶相为核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层,并在壳层最后阶段共聚甲基丙烯酸(MAA)或丙烯酸(AA)功能单体,最终得到了固含量为50%的核-壳结构聚合物[Poly(BA/MMA-co-MAA或Poly(BA/MMA-co-AA)或Poly(BA/MMA),简称PBMMA、PBMAA或PBMA];随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其与PBT进行熔融混合,制备了PBT/(PBMMA或PBMAA或PBMA)三种共混物。实验中采用重量法测定并计算了乳液聚合过程中单体的转化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其结构,动态光散射法(DL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分别测定聚合物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形态及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和万能试验机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本实验首先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影响核壳结构聚合物对PBT增韧改性的主要因素和水平,研究了PBMMA(PBMAA)乳胶粒子的核-壳质量比分别为80/20共混体系,分别考察了功能单体MAA(AA)用量及核壳比对PBT增韧效果的影响,并且研究了PBMMA(PBMAA)用量对PBT/PBMMA(PBMAA)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所述条件下,乳液聚合反应中的单体转化率高、乳胶粒粒径可控,乳液体系稳定;所合成的PBMMA(PBMAA)对PBT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当PBMMA核壳粒子的核-壳质量比为80/20、MAA含量为1.8%、加入量为25%时,对PBT的增韧效果要优于其它实验条件的结果,此时缺口冲击强度是纯PBT的7.83倍;当PBMAA核壳粒子核-壳质量比为80/20、AA含量为0.75%、加入量是20%时,对PBT的增韧效果要优于其它实验条件的结果,冲击强度最大值是PBT的8.61倍;但拉伸强度略有下降。此外,研究了最外层不加功能单体的PBMA乳胶粒子的合成及在不同核壳比的PBMA对PBT增韧的影响,研究了PBMA不同用量对PBT/PBMA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比是75/25,添加量为16.67%时,共混物的冲击性能最好,缺口冲击强度值是纯PBT的8.64倍。改性PBT体系的断裂表面表现出了韧性变形,表面形态测试结果与力学性能的相一致。这种制备核壳粒子的方法获得了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热塑性塑料,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柴大程[4](2012)在《高抗冲ASA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对PVC的改性研究》文中提出核壳结构ASA是一类以丙烯酸酯类橡胶为核、以苯乙烯、丙烯腈为壳的具有双层或多层“核/壳”结构的聚合物,核壳中一相或者两相产生交联、形成分子链相互贯穿的ASA又称LIPN。“核/壳”结构ASA抗冲改性剂以其优良的高冲击强度、耐热性、较宽的加工温度范围和较好的耐候性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硬质PVC抗冲改性剂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国外很多公司分别有性能优异的产品面世。但是由于存在技术壁垒,ASA抗冲改性剂在我国的发展相对缓慢,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产业化。提高ASA增韧效果的两个关键点在于:1. ASA自身橡塑两相结合的紧密程度;2.与PVC基体间结合强度的强弱。基于这两个要点的解决,本文采用预乳化多步种子乳液聚合,合成了三种高抗冲性ASA,并实现了对PBA粒径、交联度的有效控制,推理并分析了交联机理,还对PVC进行了改性研究,探讨了增韧机理以及合成参数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研究内容摘要如下:1.根据选取的聚合工艺和条件,采用预乳化多步种子乳液聚合合成了LIPN-Ⅰ,通过探索种子乳液用量与乳胶粒子粒径之间的关系实现了PBA粒子粒径可控。2.在LIPN-Ⅰ的基础上,在核单体中引入壳单体和交联剂,合成了交联度可控的共聚交联型LIPN-Ⅱ,并用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改性尝试,合成了LIPN-Ⅲ。3.由于乳化剂SDS、AES和MAA配合使用时分别生成交联和非交联聚合物,以SDS/AES共用和MAA的配合实现了LIPN-Ⅱ交联度的控制。对MAA交联机理进行了推理并通过FT-IR、DSC等手段验证。4.以合成的三种LIPN共聚物与PVC树脂共混进行性能研究,得出三者的增韧效果:LIPN-Ⅲ≧LIPN-Ⅱ﹥LIPN-Ⅰ。通过SEM观察其刻蚀试样,对不同用量的LIPN在PVC中的分散情况进行考察,探讨LIPN对PVC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LIPN-Ⅱ核部分塑料相的引入有利于其在PVC中的分散。通过考察不同合成参数对LIPN增韧效果的影响发现,对于LIPN-Ⅰ,橡胶粒子尺寸和橡胶相含量对PVC/LIPN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存在最佳值,当ASA的PBA橡胶粒子粒径为200nm、BA含量为65%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可以达到55.6KJ/m2;在1.5%2.7%范围内,MAA用量的提高对共混物的冲击性能提高有利。LIPN-Ⅱ则主要受核壳比、橡塑比和交联度等因素的影响,当BA含量在4050%范围内,交联剂用量1.5%、凝胶含量在8890%时,增韧PVC效果最佳。硅烷偶联剂的改性对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提高不大,对耐热变形性和加工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王薇薇[5](2011)在《氰酸酯树脂改性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涉及国民经济、日常生活和国防安全的各个领域,在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产业化的基础上,我国高分子材料总体水平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氰酸酯树脂(Cyanate Ester Resin, CE)作为目前四大高性能树脂基体材料之一,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和低吸湿率等,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电子等领域。虽然CE树脂具有以上优点,但其进一步聚合后形成的三嗪环结构内链的刚性较大,固化树脂体系的交联密度过高,导致聚合体的脆性较大,对于许多应用场合来说,仍不能满足要求。本文选择室温下为液体的双酚E型氰酸酯树脂(Bisphenol E Dicyanate Ester Resin, BEDCy)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端羟基聚丁二烯橡胶(H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 HTPB)对BEDCy进行增韧改性,HTPB分子结构中的柔性链段使其可以用做热固性树脂的增韧剂。另外,活性端羟基也赋予了体系较好反应性。本文首先对改性树脂的固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改变不同的条件测预聚体粘度随时间的不同变化,主要从不同单体、不同溶剂、催化剂含量及温度等方面研究了它们对预聚体凝胶时间的影响。还通过动态DSC固化实验计算纯BEDCy树脂单体动力学参数,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动态DSC曲线上的放热峰对应的是CE单体的三聚成环反应,可以明显看出,放热峰值温度Tp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向高温方向移动。动态固化实验采用Kissinger方法进行分析,纯BEDCy体系固化反应活化能为74.82 kJ/mol。实验表明,对于CE树脂单体,随着其分子结构对称性的提高,固化反应活性下降,凝胶时间增长;树脂单体在极性比较强的溶剂中的预聚速度相对较快,凝胶时间缩短;适当增加体系催化剂含量及反应温度,及添加改性剂EP或HTPB,均能提高体系的反应速率,有效地促进其固化反应,缩短凝胶化时间,使固化反应更快完成。之后对改性固化树脂体系进行综合性能测试,由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BEDCy改性体系的拉伸强度随着HTPB含量的增大而逐渐下降,但断裂伸长率有着更为显着的提升,且随着HTPB分子量的增大,其韧性提升更为显着。当较高分子量的HTPB含量为30wt%时,固化体系韧性提升约达69%,拉伸韧性向橡胶性质逐渐接近。SEM测试也验证了这一点,橡胶分子量增加后,微观相分离更为明显,出现橡胶颗粒的聚集。当较大分子量的HTPB含量至40%时体系中明显存在橡胶颗粒,从而使得在力学拉伸测试时使体系显现一定的橡胶弹性,主要的增韧机理为裂纹支化和空穴增韧。TGA测试表明HTPB的加入在改善树脂体系韧性的同时能够不显着降低树脂体系的热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增韧方法。HTPB的加入提高了体系的韧性的同时介电性能有所下降,但改性树脂材料在宽广的频率下表现出来的介电性相对稳定,基本能满足树脂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为双酚E型氰酸酯树脂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李晓燕[6](2011)在《聚酰亚胺硅氧烷/环氧体系相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氧树脂(Epoxy Resin)是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基体树脂之一,因具有优异的粘接、耐磨、机械、电绝缘、化学稳定、易加工成型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胶粘剂、涂料、轻工、建筑、电子电气绝缘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但环氧树脂的固化产物是具有高交联密度的三维网状结构体,主链段运动非常困难,是典型的脆性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在那些需要高抗冲击及抗断裂性能场合下的应用。因此,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工作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课题。目前对环氧树脂改性的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的基础上不降低材料的使用温度。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改性后的材料耐热性好,尤其在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诱导相分离过程,形成双连续相结构或相反转相结构时,达到最佳的增韧效果。聚酰亚胺由于其主链上有酰亚胺键,在高温老化时,环的一部分断裂后开环从而避免主链断裂,能在短时间耐500℃高温,并可在300℃以下长期使用。因此用耐热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来改性环氧树脂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重点课题,在聚酰亚胺中引入有机硅基团后,不仅可以降低体系的界面能,提高环氧的韧性,加宽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还可以使改性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耐紫外线和抗原子氧的能力而适合用于空间材料,因而扩大了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本文以不同有机硅含量的聚酰亚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PI)为改性剂,以双酚A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为原料,甲基四氢苯酐为固化剂,以N,N-二甲基苄胺为促进剂制备韧性优异的环氧树脂改性材料。首先,通过光学显微镜测浊点的方法,绘制了不加固化剂体系经过热诱导相分离的相图曲线和加固化剂体系经过反应诱导相分离的相图曲线,两种条件下的相图曲线都表现为最高临界共熔温度行为(UCST);通过对比分析共混体系的热诱导相分离相图和反应诱导相分离相图发现,体系在两种相分离条件下的临界组成相近,都在PI与环氧的质量比为20wt%-30wt%的区域内;不加固化剂体系的相图曲线位于低温区域而加固化剂体系的相图曲线表现为向高温区域移动,结合GPC对环氧分子量的测试结果,我们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经过固化的环氧共混体系比未固化的环氧共混体系分子量高,导致体系的相分离温度升高。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其相分离过程跟踪,不同组成的体系都发生了相分离,均遵循旋节线相分离机理,最后获得了分散相结构、双连续相结构和相反转相结构的体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固化体系的最终相结构进行了观察,PI含量在20wt%-30wt%,体系多以连续相结构出现,当PI含量增加时,部分体系出现了相反转结构。对PI含量在20wt%-30wt%的体系进行了热失重分析,得出了体系的有机硅含量越高,残余量越高;PI含量越高,分解温度越高。测定断裂能来表征材料的韧性,其断裂能由纯环氧树脂的0.70提高到了2.40,足足提高了2-3倍。说明聚酰亚胺硅氧烷在不破坏环氧树脂原有优良性能的基础上,大大改善了其韧性上的不足之处。
王大明[7](2010)在《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及其复合材料的增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和3-乙炔基苯胺(APA)合成了一种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预聚体,通过引入柔性醚键基团和异丙基结构使得该预聚体具有较低的熔融加工温度,从而赋予此类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预聚物较宽的加工窗口,同时还保证交联后具有较高的耐热性。为了进一步拓宽该种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预聚物作为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基体的应用,本论文利用不同结构的热塑性高聚物对其进行了增韧改性研究,详细的研究了不同热塑相结构、不同混合方式,不同的添加量以及不同混合方式与增韧效果的关系,并分析总结了不同相态结构与增韧效果的对应关系。热塑性树脂首先选择了工艺性良好的含氟可溶性聚芳醚酮(6F-PAEK)对基体树脂进行增韧改性,通过控制混合条件得到了不同的相形态。但6F-PAEK自身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失重温度严重限制了这种增韧剂体系的应用。因此我们又合成了四种结构不同、耐热等级与基体树脂更匹配的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分别为:3,3′,4,4′-联苯四酸二酐(s-BP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双酚A型二醚二酐单体(BPADA)和ODA;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和ODA;1,4-双-(4‘-氨基苯氧基)-2-(苯基)苯(p-TPEQ)和s-BPDA合成了四种热塑性聚酰亚胺高聚物。这几种热塑性聚酰亚胺高聚物含有不同比例的柔性基团,分子链的柔性不同。研究结果发现,加入热塑性增韧剂后韧性都得到了提高,这与相形态有密切关系,同时分子链柔性对增韧有明显的影响,柔性基团越多,增韧效果越好,而且所有体系的热性能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同时利用聚酰亚胺高聚物(p-TPEQ和s-BPDA)考察了不同溶剂对共混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沸点溶剂对于增韧效果及热学性质改善优于高沸点溶剂,并且对相形态的控制上也略胜一筹。确定最佳增韧体系与增韧条件后,利用增韧后的树脂为基体树脂与碳纤维复合制备了复合材料层压板,利用C扫和CAI值测量比较,并通过对形貌的研究发现层间开裂现象得到了缓解,树脂和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加强,基体树脂和增韧剂之间发生了相分离,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得到提高。
李迎春[8](2010)在《纳米蒙脱土填充尼龙11共混复合体系强韧化研究》文中认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是实现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论文采用POE-g-MAH/POE和纳米蒙脱土为尼龙11的增韧增强改性剂,对蒙脱土和POE-g-MAH/POE两种改性剂分别和协同增强增韧尼龙11复合材料体系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围绕高性能和理论研究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分析,首次采用基本断裂功的方法表征了尼龙11/蒙脱土二元复合材料和尼龙11/POE-g-MAH/蒙脱土三元复合材料的韧性,为评价聚合物材料的断裂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同时该方法也指出了分别提高材料的基本断裂功和塑性形变功来实现增韧的途径,探讨了尼龙11/POE-g-MAH/蒙脱土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增韧的机理,得到了复合材料发生脆韧转变的临界粒间距的大小和材料实现增韧的弹性体粒径的下限值,这些极大的丰富了聚合物/弹性体/蒙脱土三元复合材料的增韧理论,为高性能尼龙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做了理论铺垫,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蒙脱土的含量对尼龙11/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的结论:当蒙脱土含量为2%时形成了剥离型的纳米复合材料,当蒙脱土含量超过2%时形成了插层型的纳米复合材料。随蒙脱土含量的增加,尼龙11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基本断裂功和比塑性形变功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蒙脱土含量为2%时,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基本断裂功和比塑性形变功都达到最大值。这时其冲击强度为16.56 KJ/m2,是纯尼龙11冲击强度的2.5倍,随蒙脱土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也逐渐增加,但断裂伸长率降低。通过对尼龙11及其复合材料流变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尼龙11和尼龙11/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在230℃-245℃温度下,非牛顿指数范围为0.49-0.85,蒙脱土的加入使尼龙11的表观粘度减小,在高剪切速率下,蒙脱土对粘度的影响减小。蒙脱土的加入使尼龙11的粘流活化能降低,故熔体流变特性受温度影响变小。蒙脱土含量为2%时,尼龙11的晶型没有发生改变,但蒙脱土的含量再增加,使尼龙11的晶型由γ晶型转变为α晶型。蒙脱土在尼龙11基体中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破坏了尼龙11的球晶结构,使尼龙11的结晶形态发生了变化,Avrami方程可较好的描述尼龙11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热重分析表明当蒙脱土含量为2%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比纯尼龙11提高了27℃。2、系统的研究了POE-g-MAH的含量、蒙脱土的含量以及共混顺序对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OE-g-MAH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基本断裂功和比塑性形变功增加,当POE-g-MAH的含量为20%时,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36.32KJ/m2,是纯尼龙11冲击强度(6.62KJ/m2)的5.5倍。随POE-g-MAH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逐渐降低。而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却随POE-g-MAH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POE-g-MAH含量为2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下降,而比基本断裂功先增加后减小,在蒙脱土含量为5%时达到最大。而比塑性形变功却随蒙脱土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纳米粒子以塑性形变能力的降低为代价,换来了材料抵抗裂纹扩展能力的提高。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都逐渐增加,而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是先增加后降低,在蒙脱土含量为5%时达到最大。通过对不同蒙脱土含量和POE-g-MAH含量的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蒙脱土含量和POE-g-MAH含量的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相对于含有20%POE-g-MAH的尼龙11/POE-g-MAH共混物,蒙脱土的加入使材料的表观粘度减小,粘流活化能升高。相对于含有5%蒙脱土的尼龙11/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OE-g-MAH的加入使材料表观粘度先减小,当POE-g-MAH含量为25%时,粘度变大,但粘流活化能降低。POE-g-MAH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降低,而蒙脱土的加入,却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使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提高。POE-g-MAH的加入没有改变尼龙11/蒙脱土复合材料的晶型,而蒙脱土的加入却使尼龙11/POE-g-MAH的晶型由γ晶型变为α晶型。断裂功比N2的小,而比塑性形变功比N2的大,N1的结晶温度稍高于N2,并且结晶时间也更短,说明N1的结构更有利于结晶。3、系统研究POE/POE-g-MAH中POE-g-MAH的含量也就是POE-g-MAH的接枝率对尼龙11/POE/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OE-g-MAH在POE-g-MAH/POE中的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增加,当POE-g-MAH的含量为20%时即弹性体的接枝率为0.16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为64.5 KJ/m2,为纯尼龙11树脂冲击强度的9.7倍。随着POE-g-MAH含量的增加,比基本断裂功变化很小,而比塑性形变功却随蒙脱土的含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POE-g-MAH的含量为20%时达到最大值。随POE-g-MAH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当POE-g-MAH含量为2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当POE-g-MAH含量为30%时,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而POE-g-MAH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材料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影响很小。通过对不同POE-g-MAH含量的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POE-g-MAH含量的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当弹性体中全部为POE-g-MAH时,复合材料的表观粘度最大,弹性体中POE-g-MAH的含量为10%的复合材料的粘流活化能最小随着POE-g-MAH在POE-g-MAH/POE中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降低,结晶时间增加。4、研究了POE-g-MAH含量、蒙脱土的含量、弹性体中POE-g-MAH含量以及共混顺序对弹性体粒径大小的影响,结合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SEM照片,探讨了尼龙11/POE-g-MAH/蒙脱土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增韧的机理。随POE-g-MAH含量的增加,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中弹性体粒径分布变窄,粒径变大,复合材料发生脆韧转变的临界基体层厚度为0.16μm。随着POE-g-MAH在POE-g-MAH/POE中含量增加,弹性体的粒径越来越细,从POE-g-MAH在POE-g-MAH/POE中含量为10%时的1.16μm到全部为POE-g-MA时的0.24μm,对于尼龙11/POE-g-MAH/蒙脱土或尼龙11/POE-g-MAH/POE/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而言,要想得到韧性好的材料,弹性体粒径的下限为0.22μm。蒙脱土的加入对弹性体粒径的分布和弹性体颗粒的形状影响较小,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弹性体粒子的粒径先减小,当蒙脱土含量为5%时达到最小,蒙脱土的含量再增加,弹性体粒径稍有增加,但变化的幅度不大。尼龙11/POE-g-MAH/蒙脱土(5%)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为:当弹性体的粒间距大于0.16μm时,蒙脱土片层起到应力集中体的作用,首先空洞化。当弹性体的粒间距小于0.16μm时,POE-g-MAH弹性体起到应力集中体的作用,首先发生与基体的脱粘,进而产生空洞化。当弹性体粒子的直径小于0.61μm时,弹性体粒子只能引发几百个μm范围内的基体屈服和变形,而当弹性体粒子的直径大于0.61μm时,既能引发几百个μm范围内的基体屈服和变形,也能引发几十个μm范围内的基体屈服和变形,这样吸收的能量更多,使冲击强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陈敏[9](2010)在《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ABS树脂是一类非晶型的、具有两相复杂结构的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塑料,被广泛用于汽车工业、电子、电器、纺织、器具和建材等领域。本实验为提高ABS树脂的性能,进行了如下研究:乳液聚合合成了胶含量为70%的ABS粉料,将胶含量为70%ABS粉料和胶含量为60%的ABS粉料分别与SAN树脂进行共混制备了胶含量为10%、20%、30%、40%、50%ABS树脂,考察了ABS粉料的橡胶粒子尺寸,胶含量,及相形态对ABS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乳液聚合合成SAN树脂与ABS粉料共混,研究SAN基体相对分子量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温连续本体聚合方法,以甲苯为溶剂,TDDM为分子量调节剂,分别以四官能团引发剂JWEB50和单官能团引发剂过氧化二叔丁基为引发剂合成了T-SAN和M-SAN树脂,并将其与60%胶ABS粉料共混制备了不同胶含量的T-ABS和M-ABS树脂,考察SAN结构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60%和70%橡胶含量的ABS树脂粉料分别与SAN树脂进行共混制备ABS树脂时,当ABS树脂橡胶含量低于30%时70%橡胶粉料制备的ABS树脂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其拉伸性能在所有共混组成条件下均低于胶含量60%ABS粉料制备的ABS树脂;(2)ABS树脂中基体相SAN树脂的相对分子量越高,制得的ABS树脂的力学性能越好,当分子量超过400000时,基体相SAN树脂分子量对ABS树脂的分子量影响较小。(3)T-ABS树脂较M-ABS树脂冲击强度提高17%左右,拉伸强度几乎完全相同;PB橡胶粒子在T-SAN中比在M-SAN中分散更均匀,粒径更均一,断裂发白区橡胶粒子形变更明显;T-ABS树脂较M-ABS树脂具有更好的耐热性。
王宁[10](2009)在《无规共聚、嵌段共聚及均聚聚丙烯高速挤出流变性能》文中指出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焦点集中在探求不同类型聚丙烯熔体高速挤出时的非线性黏弹性和极其复杂的不稳定流动现象。实验采用恒速型双筒毛细管流变仪等仪器,研究对象选择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嵌段共聚聚丙烯(PP-B)和均聚聚丙烯(PP-H)。遵照归纳、量化各种不稳定流动行为,分析确定发生不稳定流动的扰动源位置与性质,针对性地采取改善措施的研究脉络,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实验温度范围内,低剪切速率下(246s-1)无规共聚聚丙烯从零长口模挤出的样品出现奇特的规律性很强的螺纹状畸变,相应的长口模挤出样品出现规律性整体扭曲。定量测量了螺纹畸变的周期和螺槽深度。挤出速率增大,螺槽加深,螺纹周期变长。挤出温度升高,螺槽变浅,螺纹周期变短。毛细管长径比增大,出现螺纹畸变的临界剪切速率升高。与无规共聚聚丙烯相比,均聚聚丙烯在很高挤出速率下(2099s-1)才出现螺纹状畸变,且螺槽浅,螺纹周期短。嵌段共聚聚丙烯挤出物表面光滑,未出现螺纹状畸变。机理研究表明,发生在零长口模挤出物上的螺纹状畸变是熔体通过口模入口区时出现横向次级流动(螺旋流动)造成的。螺纹畸变的扰动源在口模入口处。次级流动的强弱不仅与材料的分子量及熔体黏弹性有关,也与材料的分子结构特征密切相关。根据扰动源位置和性质,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改善。选择几何各向异性填料,包括热致性液晶(TLCP),多壁碳纳米管及原位成纤材料(PET)与基体树脂混合。实验表明,添加少量液晶材料、碳纳米管和PET均可使螺纹畸变的发生推迟,挤出物表观变好。偏光照片显示TLCP组分形成了良好的微纤结构,在入口处流场中发生取向,使流线稳定性增强。升高温度和改变毛细管长径比可以改善畸变或提高畸变产生的临界剪切速率。剪切速率为502s-1,温度由190℃升至220℃时,无规共聚聚丙烯的螺槽深度明显减小,直至消失。毛细管长径比增加,熔体在口模内的松弛时间增加,有利于改善螺纹畸变。高速挤出时,无规共聚聚丙烯PPR4220在长口模中发生轻微压力振荡,采用双峰聚乙烯SP2520与其共混,毛细管壁处的应力集中效应减弱,压力振荡明显改善。与此同时,零长口模处发生螺纹畸变的临界剪切速率也随双峰聚乙烯含量的增加而推后。
二、橡胶增韧高聚物的动态断裂(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橡胶增韧高聚物的动态断裂(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酚醛树脂在子午线轮胎橡胶配方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子午线轮胎 |
1.1.1 轮胎结构 |
1.1.2 橡胶配方 |
1.2 高性能酚醛树脂 |
1.2.1 酚醛树脂的合成 |
1.2.2 酚醛树脂的高性能化研究 |
1.3 增粘树脂 |
1.3.1 增粘树脂分类 |
1.3.2 胶料的自粘性 |
1.4 补强树脂 |
1.4.1 补强树脂的分类 |
1.4.2 树脂补强机理及影响因素 |
1.4.3 固化动力学研究 |
1.5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配方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配方 |
2.2 实验设备 |
2.3 混炼胶的制备 |
2.3.1 补强树脂用混炼胶的制备 |
2.3.2 增粘树脂用混炼胶的制备 |
2.4 硫化胶的制备 |
2.4.1 补强树脂硫化胶的制备 |
2.4.2 增粘树脂硫化胶的制备 |
2.5 性能测试 |
2.5.1 门尼粘度 |
2.5.2 硫化特性 |
2.5.3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2.5.4 物理机械性能 |
2.5.5 微观结构分析 |
2.5.6 分子量及其分布 |
2.5.7 热性能 |
2.5.8 非等温固化反应实验 |
2.5.9 自粘性能测试 |
2.5.10 耐老化性能测试 |
第三章 补强树脂的固化行为及在橡胶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固化反应过程分析 |
3.2.1 固化反应理论基础 |
3.2.2 固化反应过程分析 |
3.3 模型拟合法研究固化行为 |
3.3.1 模型拟合的理论基础 |
3.3.2 模型拟合法的固化行为研究 |
3.4 非模型拟合法研究固化行为 |
3.4.1 非模型拟合的理论基础 |
3.4.2 非模型拟合法固化行为研究 |
3.5 固化工艺的研究 |
3.6 补强树脂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
3.6.1 胶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3.6.2 微观结构分析 |
3.6.3 加工特性的分析 |
3.6.4 物理机械性能及老化性能的分析 |
3.6.5 屈挠性能的分析 |
3.6.6 磨耗性能的分析 |
3.6.7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第四章 增粘树脂的热性能及在橡胶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增粘树脂的理化性质 |
4.3 增粘树脂的耐热性及热解动力学研究 |
4.3.1 增粘树脂的耐热性 |
4.3.2 增粘树脂的热解动力学 |
4.4 增粘树脂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
4.4.1 胶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4.4.2 加工性能的分析 |
4.4.3 物理机械性能及老化性能的分析 |
4.4.4 压缩生热性能的分析 |
4.4.5 屈挠性能的分析 |
4.4.6 动态力学性能的分析 |
4.4.7 自粘性能的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氯化反式丁戊橡胶的制备、结构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 |
1.1.1 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简介 |
1.1.2 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的催化合成方法 |
1.1.2.1 钛系催化剂合成TBIR |
1.1.2.2 醇(钠)烯催化剂合成TBIR |
1.1.2.3 阴离子机理合成TBIR |
1.1.3 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的结构与性能 |
1.1.4 TBIR的发展前景 |
1.2 氯化橡胶研究进展 |
1.2.1 国内氯化橡胶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外氯化橡胶的发展现状 |
1.3 氯化橡胶生产方法 |
1.3.1 水相法 |
1.3.2 溶剂法 |
1.3.3 固相法 |
1.3.4 乳液法 |
1.3.5 胶乳法 |
1.4 氯化橡胶结构、性能与反应机理 |
1.4.1 氯化天然橡胶 |
1.4.2 氯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 |
1.4.3 氯化顺丁橡胶(CBR) |
1.4.4 氯化丁基橡胶(CIIR) |
1.4.5 氯化乙丙橡胶 |
1.5 丁基橡胶 |
1.5.1 丁基橡胶的简介 |
1.5.2 丁基橡胶的卤化改性 |
1.5.3 丁基橡胶与溴化丁基橡胶并用 |
1.6 橡胶材料改性方法 |
1.6.1 化学改性 |
1.6.2 物理共混改性 |
1.6.3 互穿网络聚合物(IPN)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8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TBIR的氯化反应和结构控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及设备 |
2.2.2 实验装置组成 |
2.2.3 CTBIR的制备 |
2.2.4 CTBIR与氯含量 |
2.2.5 FTIR表征 |
2.2.6 高分辨共焦显微激光拉曼光谱表征 |
2.2.7 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 |
2.2.8 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 |
2.2.9 氯含量测定 |
2.2.10 CTBIR乙烯基含量测定 |
2.2.11 凝胶含量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BIR氯化可行性 |
2.3.2 CTBIR链基本结构 |
2.3.2.1 TBIR参与氯化的类型 |
2.3.2.2 FTIR分析 |
2.3.2.3 拉曼分析 |
2.3.2.4 ~1H-NMR分析 |
2.3.2.5 产物凝胶含量、分子量及其分布 |
2.3.3 CTBIR反应历程 |
2.3.4 CTBIR结构控制 |
2.3.4.1 双键的控制方法 |
2.3.4.1.1 氯化时间 |
2.3.4.1.2 氯气通入方式 |
2.3.4.1.3 加入TEMPO阻聚剂 |
2.3.4.1.4 不同反应温度 |
2.3.4.1.5 紫外光 |
2.3.4.2 烯丙基氯结构的控制方法 |
2.3.4.2.1 紫外光 |
2.3.4.2.2 反应温度对结构的影响 |
2.3.4.2.3 TEMPO阻聚剂对烯丙基氯的影响 |
2.3.4.3 其他结构控制 |
2.3.4.3.1 偏氯结构 |
2.3.4.3.2 环状结构 |
2.3.4.3.3 凝胶和分子量 |
2.4 结论 |
第三章 CTBIR在丁基橡胶中的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3.2.3 配方设计 |
3.2.4 胶料制备及性能测试 |
3.2.4.1 混炼胶的制备 |
3.2.4.2 混炼胶的硫化性能测试 |
3.2.4.3 力学性能测试 |
3.2.4.4 表观活化能测试 |
3.2.4.5 橡胶交联密度测试 |
3.2.4.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试(DSC) |
3.2.4.7 描量电子显微镜分析测试(SEM)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氯含量CTBIR的影响 |
3.3.1.1 硫化曲线的变化 |
3.3.1.2 基本硫化特性 |
3.3.1.3 力学性能和交联密度 |
3.3.1.4 微观结构分析 |
3.3.2 CTBIR-1添加份数的影响 |
3.3.2.1 硫化胶的硫化性能及力学性能 |
3.3.2.2 DSC分析 |
3.3.2.3 硫化反应过程活化能 |
3.3.2.4 加快硫化速度原因探讨 |
3.3.2.5 添加CTBIR与 BIIR的效果对比 |
3.3.3 CTBIR与德国朗盛丁基橡胶 |
3.3.3.1 IIR~(2#)/CTBIR体系的硫化条件探究 |
3.3.3.2 CTBIR-1添加份数对硫化特性的影响 |
3.3.3.3 添加TBIR与 CTBIR的力学性能和交联密度对比 |
3.3.3.4 形貌分析(SEM)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TBIR的其他性能初探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力学性能测试 |
4.2.4 橡胶加工分析测试 |
4.2.5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测试 |
4.2.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试 |
4.2.7 描量电子显微镜分析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TBIR与 PVC的粘合性能 |
4.3.2 CTBIR与 NR制备互穿网络聚合物 |
4.3.2.1 共混条件 |
4.3.2.2 硫化性能与基本力学性能 |
4.3.2.3 互穿网络模型 |
4.3.3 CTBIR促进NR/NBR相容 |
4.3.3.1 混炼胶的制备 |
4.3.3.2 硫化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 |
4.3.3.3 DSC分析 |
4.3.3.4 DMA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核壳可控结构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PBT增韧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PBT树脂简介 |
1.3 PBT的改性概述 |
1.3.1 PBT增韧改性方法 |
1.3.2 PBT的增强改性 |
1.3.3 PBT的阻燃改性 |
1.4 影响橡胶增韧塑料的主要因素 |
1.4.1 基体特征 |
1.4.2 分散相特性 |
1.4.3 弹性体含量及分散形态 |
1.4.4 界面相互作用及相容性 |
1.4.5 粒子间距(τ)的影响 |
1.5 增韧机理简介 |
1.5.1 初期的增韧理论 |
1.5.2 增韧机理的发展 |
1.6 ACR增韧改性剂乳液聚合简述 |
1.6.1 乳液聚合及其特点 |
1.6.2 核壳乳液聚合及机理 |
1.6.3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
1.6.4 核壳改性剂的结构特点 |
1.7 本论文的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7.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7.2 研究内容 |
1.7.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乳液聚合 |
2.2.1 反应装置 |
2.2.2 实验步骤 |
2.3 核壳改性剂乳胶粒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2.3.1 乳胶粒的表征 |
2.3.2 乳胶粒相关性能参数的测定 |
2.4 PBT/核壳改性剂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2.4.1 共混物的制备 |
2.4.2 核壳改性剂/PBT共混物冲击强度测试 |
2.4.3 核壳改性剂/PBT共混物拉伸性能测试 |
2.4.4 冲击断面观察 |
2.4.5 动态力学性能(DMA)测试 |
2.4.6 流变性能测试 |
2.4.7 示差扫描量热测试(DSC) |
第三章 功能化核壳改性剂乳液制备主要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 |
3.1 功能化核壳改性剂共聚物乳液制备正交试验设计 |
3.2 功能单体为MAA的乳液聚合过程 |
3.2.1 功能单体为MAA乳液聚合的单体转化率 |
3.2.2 乳胶粒子的粒径 |
3.2.3 乳胶粒上MAA的鉴定 |
3.2.4 乳液聚合各参数汇总 |
3.2.5 正交试验力学性能分析 |
3.3 功能单体为AA的乳液聚合过程 |
3.3.1 羧基官能团的鉴定 |
3.3.2 乳液聚合过程单体转化率 |
3.3.3 乳胶粒粒径 |
3.3.4 正交实验力学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化核壳改性剂PBMMA的制备及其共混改性PBT |
4.1 PBMMA的制备 |
4.1.1 PBMMA合成过程中的单体转化率 |
4.1.2 PBMMA乳液固含量 |
4.1.3 PBMMA乳液聚结物含量 |
4.1.4 乳胶粒粒径及分布 |
4.1.5 不同MAA含量的PBMMA乳液的性能参数 |
4.1.6 PBMMA乳胶粒子MAA的含量 |
4.1.7 PBMMA乳胶粒子的红外光谱分析 |
4.1.8 PBMMA乳胶粒子形貌分析 |
4.1.9 PBMMA改性PBT的力学性能 |
4.1.10 PBMMA改性PBT的缺口冲击断面SEM观察 |
4.1.11 PBMMA改性PBT的动态力学性能 |
4.1.12 PBMMA改性PBT的DSC分析 |
4.2 不同核壳比的PBMMA的合成及对PBT的共混改性 |
4.2.1 不同核壳比PBMMA的制备 |
4.2.2 不同核壳比PBMMA合成过程中的单体转化率 |
4.2.3 不同核壳比PBMMA合成过程中的乳胶粒径及分布 |
4.2.4 不同核壳比PBMMA乳液的性能参数 |
4.2.5 不同核壳比的PBMMA乳胶粒子形貌分析 |
4.2.6 不同核壳比PBMMA改性PBT的力学性能 |
4.2.7 不同核壳比PBMMA改性PBT的缺口冲击断面SEM观察 |
4.2.8 不同核壳比PBMMA改性PBT的动态力学性能 |
4.2.9 不同核壳比PBMMA改性PBT共混物的DSC分析 |
4.3 不同用量的PBMMA对PBT的共混改性 |
4.3.1 PBMMA不同用量改性PBT的动态力学性能 |
4.3.2 PBMMA改性剂的SEM观察 |
4.3.3 PBMMA不同用量改性PBT的的缺口冲击断面SEM观察 |
4.3.4 PBMMA不同用量改性PBT流变性能 |
4.3.5 PBMMA不同用量改性PBT的动态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功能化核壳改性剂PBMAA的制备及其共混改性PBT |
5.1 PBMAA的制备 |
5.1.1 PBMAA合成过程中的单体转化率 |
5.1.2 乳胶粒粒径及分布 |
5.1.3 PBMAA乳液的性能参数 |
5.1.4 PBMAA乳胶粒子AA的含量 |
5.1.5 PBMAA乳胶粒子红外光谱分析 |
5.1.6 PBMMA乳胶粒子形貌分析 |
5.1.7 PBMAA改性PBT的力学性能 |
5.1.8 PBMAA改性PBT的缺口冲击断面SEM观察 |
5.1.9 PBMAA改性PBT的动态力学性能 |
5.1.10 PBMAA改性PBT的DSC测试分析 |
5.2 不同核壳比的PBMAA的合成及对PBT的共混改性 |
5.2.1 不同核壳比PBMAA的制备 |
5.2.2 不同核壳比PBMAA合成过程中的单体转化率 |
5.2.3 不同核壳比PBMAA合成过程中的乳胶粒径及分布 |
5.2.4 不同核壳比PBMAA乳液的性能参数 |
5.2.5 不同核壳比的PBMAA乳胶粒子形貌分析 |
5.2.6 不同核壳比PBMAA改性PBT的力学性能 |
5.2.7 不同核壳比PBMAA改性PBT的缺口冲击断面SEM观察 |
5.2.8 不同核壳比PBMAA改性PBT的动态力学性能 |
5.2.9 不同核壳比PBMAA改性PBT共混物的DSC测试分析 |
5.3 不同用量的PBMAA对PBT的共混改性 |
5.3.1 不同用量PBMAA改性PBT的力学性能 |
5.3.2 PBMAA乳胶粒的SEM观察 |
5.3.3 不同用量PBMAA改性PBT的的缺口冲击断面SEM观察 |
5.3.4 不同用量PBMAA改性PBT的动态力学性能 |
5.3.5 不同用量PBMAA改性PBT流变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核壳改性剂PBMA的制备及其共混改性PBT |
6.1 PBMA的制备 |
6.1.1 不同核壳比PBMA的制备 |
6.1.2 不同核壳比PBMA合成过程中的单体转化率 |
6.1.3 不同核壳比PBMA合成过程中的乳胶粒径及分布 |
6.1.4 不同核壳比PBMA乳液的性能参数 |
6.1.5 不同核壳比的PBMA乳胶粒子形貌分析 |
6.1.6 不同核壳比PBMA改性PBT的力学性能 |
6.1.7 不同核壳比PBMA改性PBT的缺口冲击断面SEM观察 |
6.1.8 不同核壳比PBMA改性PBT的动态力学性能 |
6.1.9 不同核壳比PBMA改性PBT共混物的DSC分析 |
6.2 PBMA用量对PBT/PBM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6.2.1 核壳比 75/25的PBMA改性剂的外貌形态 |
6.2.2 PBMA的不同用量改性PBT的力学性能 |
6.2.3 PBMA不同用量改性PBT的缺口冲击断面SEM观察 |
6.2.4 PBMA不同用量改性PBT的流变性能测试 |
6.2.5 PBMA不同用量改性PBT的动态力学性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高抗冲ASA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对PVC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PVC 抗冲改性剂发展历程 |
1.3 核壳结构改性剂 |
1.3.1 核/壳结构改性剂 |
1.3.1.1 核壳乳胶粒子的结构形态及影响因素 |
1.4 核壳结构聚合物对聚合物得增韧 |
1.4.1 橡胶增韧机理 |
1.4.1.1 多重银纹理论 |
1.4.1.2 S.Wu 的逾渗理论 |
1.4.1.3 微空洞理论 |
1.4.3 影响核/壳结构改性增韧的因素 |
1.4.3.1 接枝特性的影响 |
1.4.3.2 核壳结构改性剂的内部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
1.5 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 |
1.5.1 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基本特点 |
1.5.2 改善聚合物相容性的方法 |
1.6 ASA 树脂研究进展 |
1.6.1 ASA 树脂简介 |
1.6.1.1 国外 ASA 树脂的发展状况 |
1.6.1.2 国内 ASA 树脂的发展状况 |
1.6.2 ASA 树脂的制备技术 |
1.6.3 ASA 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
1.6.3.1 Tg 对 ASA 树脂性能的影响 |
1.6.3.2 橡胶接枝度对 ASA 树脂性能的影响 |
1.6.3.3 SAN 的分子量对 ASA 树脂性能的影响 |
1.6.3.4 ASA 树脂耐候性的影响因素 |
1.6.3.5 ASA 树脂的耐老化性 |
1.6.3.6 ASA 的树脂的应用 |
1.7 PVC/ASA 合金研究进展 |
1.8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表征 |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1.1 合成实验仪器 |
2.1.2 合成主要原料 |
2.1.3 加工测试部分主要仪器 |
2.1.4 加工测试主要原料 |
2.2 试样制备 |
2.2.1 ASA 粒子研究路线 |
2.2.2 PVC 与 ASA 共混工艺 |
2.2.2.1 塑炼工艺 |
2.2.2.2 模压工艺 |
2.2.2.3 裁样 |
2.3 测试方法 |
2.3.1 结构组成分析 |
2.3.2 粒径测试 |
2.3.3 粒子结构形态 |
2.3.4 表面及断面形貌 |
2.3.5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2.3.6 凝胶含量测试 |
2.3.7 固含量的测定 |
2.3.8 单体转化率 |
2.3.9 机械性能测试方法 |
第三章 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合成核壳结构 PBA 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合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温度 |
3.3.1.1 聚合温度对反应稳定性的影响 |
3.3.1.2 聚合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3.3.1.3 聚合温度对粒子粒径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3.3.2 引发体系 |
3.3.2.1 过硫酸钾引发体系机理 |
3.3.2.2 氧化还原体系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 |
3.3.2.3 引发剂用量对 PBA 粒径的影响 |
3.3.3 单体加料方式 |
3.3.3.1 第一单体的加料方式 |
3.3.3.2 第二单体的加料方式对乳胶粒形貌的影响 |
3.3.4 乳化体系 |
3.3.4.1 乳化剂种类 |
3.3.4.2 乳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3.3.4.3 乳化剂浓度对 PBA 粒子粒径的影响 |
3.3.5 小结 |
第四章 核壳结构 ASA 抗冲改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合成方法 |
4.3 PBA 核粒径控制 |
4.3.1 种子乳液用量对 PBA 粒径的影响 |
4.3.2 聚合体系固含量对 PBA 粒径的影响 |
4.4 ASA 核壳界面间的结合 |
4.4.1 单纯核壳 ASA |
4.4.2 过渡型核壳 ASA |
4.4.3 交联型 LIPN |
4.4.4 界面结合力的比较 |
4.4.4.1 力学性能表征 ASA 核壳界面结合 |
4.4.4.2 ASA/PVC 合金冲击断面形貌表征 ASA 核壳界面结合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共聚交联型 LIPN 的合成、表征及作用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合成方法 |
5.3 交联机理 |
5.4 交联度的控制 |
5.4.1 溶解性实验 |
5.4.2 乳化剂和交联剂的配合 |
5.5 交联表征 |
5.5.1 红外光谱表征 |
5.5.2 DSC 分析交联行为 |
5.5.3 力学性能评价 |
5.6 硅烷偶联剂改性 LIPN 的尝试 |
5.6.1 设计思路 |
5.6.2 实验合成方法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三种不同的 ASA 抗冲改性剂对 PVC 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ASA/PVC 的力学强度 |
6.3.1 合成参数对 LIPN-I 力学强度的影响 |
6.3.1.1 PBA 核粒径大小对 ASA/PVC 力学强度的影响 |
6.3.1.2 核含量对 ASA/PVC 力学强度的影响 |
6.3.1.3 交联剂用量对 ASA/PVC 力学强度的影响 |
6.3.2 合成参数对 LIPN-II 力学强度的影响 |
6.3.2.1 橡塑比、核壳比的影响 |
6.3.2.3 交联程度的影响 |
6.3.3 3 MOPTMOS 对 LIPN/PVC 冲击强度的影响 |
6.4 ASA/PVC 增韧机理初探 |
6.4.1 ASA 用量对 ASA/PVC 冲击强度的影响 |
6.4.2 ASA 在 PVC 中的分散 |
6.5 ASA/PVC 的加工性能 |
6.6 ASA/PVC 的耐热性能 |
6.6.1 三种 LIPN 的耐热性 |
6.6.2 3MOPTMOS 对 LIPN/PVC 耐热变形性的影响 |
6.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氰酸酯树脂改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耐高温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 |
1.1.1 耐高温聚合物类别 |
1.1.2 分子结构与高温性能的关系 |
1.1.3 耐高温聚合物的发展趋势 |
1.2 氰酸树脂概述 |
1.2.1 氰酸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
1.2.2 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合成 |
1.2.3 氰酸酯树脂的反应 |
1.2.4 氰酸酯树脂的性能 |
1.2.5 氰酸酯树脂的应用 |
1.2.6 氰酸树脂的增韧改性 |
1.3 聚丁二烯橡胶概述 |
1.3.1 端羟基聚丁二烯橡胶的结构 |
1.3.2 聚丁二烯的改性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氰酸酯树脂体系的改性条件优化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和实验设备 |
2.2.2 试样的制备及粘度测定 |
2.2.3 单体的固化反应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体结构对CE固化反应的影响 |
2.3.2 单体结构对体系预聚反应的影响 |
2.3.3 溶剂种类对体系预聚反应的影响 |
2.3.4 催化剂含量对体系预聚反应的影响 |
2.3.5 反应温度对体系预聚反应的影响 |
2.3.6 改性对体系预聚反应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端羟基聚丁二烯改性氰酸酯树脂体系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2 试样的制备 |
3.2.3 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试样的红外分析 |
3.3.2 固化树脂材料的力学分析 |
3.3.3 固化树脂材料的断面微观分析 |
3.3.4 固化树脂材料的热学分析 |
3.3.5 固化树脂材料的介电性能 |
3.3.6 固化树脂材料在宽频下的介电性 |
3.3.7 后固化的影响 |
3.4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聚酰亚胺硅氧烷/环氧体系相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氧树脂 |
1.1.1 前言 |
1.1.2 环氧树脂的发展 |
1.1.3 环氧树脂的特点 |
1.1.4 环氧树脂的增韧方法 |
1.2 聚酰亚胺硅氧烷 |
1.3 理论背景 |
1.3.1 增韧机理 |
1.3.2 相图理论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内容及思路 |
1.4.3 课题意义 |
第二章 PI/EP 共混物的相图研究 |
2.1 引言 |
2.1.1 研究相图的意义 |
2.1.2 相图的表示方法 |
2.1.3 高聚物共混物材料的相分离机理 |
2.1.4 高聚物共混物材料的相图测定方法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测试技术 |
2.2.3 实验设计 |
2.2.4 样品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未加固化剂的体系的相图曲线 |
2.3.2 加固化剂的体系的相图曲线 |
2.3.3 相态演变及反应诱导相分离过程 |
2.3.4 聚酰亚胺硅氧烷的浓度对相结构的影响 |
2.3.5 有机硅的含量对相结构的影响 |
2.3.6 固化过程中环氧分子量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I/EP 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设计 |
3.2.2 实验步骤 |
3.3 表征 |
3.3.1 热失重分析(TGA) |
3.3.2 动态力学分析仪(DMA) |
3.3.3 韧性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热重分析(TGA) |
3.4.2 DMA 分析 |
3.4.3 韧性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及其复合材料的增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 |
1.2.1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
1.2.2 树脂基复合材料组分的作用 |
1.2.3 高性能树脂的分类 |
1.2.4 高性能热固性树脂的发展 |
1.3 热固性聚酰亚胺基体树脂 |
1.3.1 热固性聚酰亚胺发展简介 |
1.3.2 乙炔基热固性聚酰亚胺的发展 |
1.4 热固性树脂增韧研究 |
1.4.1 聚合物增韧方法 |
1.4.2 聚合物增韧机理 |
1.4.3 “离位”增韧方法 |
1.5 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及其复合材料增韧的发展现状 |
1.6 本论文设计思想 |
第二章 基体树脂和热塑性增韧树脂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原料 |
2.3 测试表征 |
2.4 树脂合成 |
2.4.1 热固性基体树脂的合成 |
2.4.2 热塑性增韧树脂的合成 |
2.5 热固性基体树脂的性能研究 |
2.5.1 红外分析(FT-IR) |
2.5.2 质谱分析(MS) |
2.5.3 紫外透过光谱分析(UV) |
2.5.4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 |
2.5.5 动态力学分析(DMA) |
2.5.6 热重分析(TGA) |
2.5.7 流变学研究 |
2.6 热塑性增韧树脂的性能研究 |
2.6.1 粘度性能研究 |
2.6.2 热性能研究 |
2.6.3 透过性能研究 |
2.6.4 机械性能研究 |
2.7 本章 小结 |
第三章 可溶性聚芳醚酮改性热固性聚酰亚胺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增韧树脂的溶解性研究 |
3.4.1 SEM 测试 |
3.5 聚合物的热性能研究 |
3.5.1 DSC 测试 |
3.5.2 TGA 测试 |
3.6 聚合物相形态分析研究 |
3.7 本章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类型热塑性聚酰亚胺改性热固性树脂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测试表征 |
4.2.3 共混薄膜的制备 |
4.3 热塑性树脂的选择 |
4.3.1 玻璃化转变温度 |
4.3.2 热失重温度 |
4.3.3 相形态研究 |
4.3.4 共混物的机械性能 |
4.4 (BPADA/ODA)热塑性树脂增韧研究 |
4.4.1 共混薄膜的制备 |
4.4.2 热稳定性研究 |
4.4.3 共混物相容性研究 |
4.4.4 相形态研究 |
4.4.5 浊点(cloud point)研究 |
4.4.7 机械性能研究 |
4.5 (s-BPDA/ODA)热塑性树脂增韧研究 |
4.5.1 共混薄膜的制备 |
4.5.2 热稳定性研究 |
4.5.3 共混物相容性研究 |
4.5.4 相形态研究 |
4.5.5 透过性研究 |
4.5.6 机械性能研究 |
4.6 (s-BPDA/p-TPEQ)热塑性树脂增韧研究 |
4.6.1 共混薄膜的制备 |
4.6.2 热稳定性研究 |
4.6.3 透过性研究 |
4.6.4 相形态研究 |
4.6.5 机械性能研究 |
4.7 本章 小结 |
第五章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增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 |
5.2.1 所用树脂 |
5.2.2 增强纤维 |
5.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1 树脂和碳纤维的浸润以及烘干 |
5.3.2 样品的剪裁及成型 |
5.4 测试表征 |
5.4.1 CAI 测试 |
5.4.2 弯曲性能测试 |
5.4.3 拉伸性能测试 |
5.4.4 形态研究 |
5.5 冲击压缩后形貌研究 |
5.5.1 冲击压缩后外部形貌 |
5.5.2 冲击压缩后内部形貌 |
5.5.3 刻蚀前SEM 分析 |
5.5.4 刻蚀后SEM 分析 |
5.6 不同增韧剂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6.1 CAI 结果研究 |
5.6.2 三点弯曲测试分析 |
5.6.3 碳纤维增强材料拉伸性能研究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它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8)纳米蒙脱土填充尼龙11共混复合体系强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尼龙11改性的研究进展 |
1.2.1 尼龙11的性能 |
1.2.2 尼龙11改性研究进展 |
1.3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增韧机理的研究 |
1.3.1 橡胶增韧聚合物理论 |
1.3.2 聚合物脆韧转变临界基体层厚度判据 |
1.3.3 脆韧转变过程的逾渗模型 |
1.3.4 断裂力学分析 |
1.3.5 物理化学作用增强增韧机理 |
1.3.6 刚性粒子团模型 |
1.3.7 裂缝与银纹互相转化机理 |
1.3.8 纳米SiO_2增强增韧PP的"枝-爪"模型 |
1.3.9 三元体系的增韧理论 |
1.4 蒙脱土共混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基本断裂功法研究增韧机理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纳米蒙脱土填充尼龙11体系强韧化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主要仪器 |
2.2.3 测试样品的制备 |
2.2.4 XRD和TEM测试 |
2.2.5 尼龙11/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2.2.6 基本断裂功的测试方法 |
2.2.7 尼龙11/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观察 |
2.2.8 尼龙11/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测试 |
2.2.9 DSC分析 |
2.2.10 偏光显微镜观察阻隔材料球晶 |
2.2.11 TGA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 |
2.3.2 力学性能 |
2.3.3 微观结构形态分析 |
2.3.4 流变性能 |
2.3.5 偏光显微镜研究 |
2.3.6 WAXD研究 |
2.3.7 蒙脱土对尼龙11熔融的影响 |
2.3.8 蒙脱土对尼龙11结晶行为的影响 |
2.3.9 热稳定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POE-g-MAH和纳米蒙脱土同时增强增韧尼龙11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主要仪器 |
3.2.3 测试样品的制备 |
3.2.4 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3.2.5 基本断裂功的测试方法 |
3.2.6 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观察 |
3.2.7 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测试 |
3.2.8 非等温结晶 |
3.2.9 WXRD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OE-g-MAH含量及蒙脱土含量对尼龙11/POE-g-MAH/蒙脱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2 共混顺序对尼龙11/POE-g-MAH/蒙脱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POE-g-MAH在POE-g-MAH/POE中的含量对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主要仪器 |
4.2.3 测试样品的制备 |
4.2.4 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4.2.5 基本断裂功的测试方法 |
4.2.6 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观察 |
4.2.7 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测试 |
4.2.8 非等温结晶 |
4.2.9 WXRD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力学性能 |
4.3.2 流变性能 |
4.3.3 结晶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尼龙11/POE-g-MAH/蒙脱土三元体系增韧机理探讨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OE-g-MAH含量对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5%蒙脱土)弹性体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5.3.2 POE-g-MAH在POE-g-MAH/POE中的含量对尼龙11/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5%蒙脱土)弹性体粒径的影响 |
5.3.3 蒙脱土含量对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20%POE-g-MAH)弹性体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5.3.4 共混顺序对尼龙11/POE-g-MA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弹性体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
5.3.5 尼龙11/POE-g-MAH/蒙脱土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全文结论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
6.1 全文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设想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9)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ABS树脂生产技术进展 |
1.1.2 世界ABS树脂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
1.2 乳液聚合 |
1.2.1 乳液聚合体系的物理模型 |
1.2.2 种子乳液聚合 |
1.3 乳液聚合的引发剂及其引发机理 |
1.3.1 水溶性热分解引发剂 |
1.3.2 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 |
1.3.3 油溶性引发体系(AIBN) |
1.4 PB-g-SAN共聚物接枝聚合机理 |
1.4.1 接枝共聚反应基元反应的Monte Carlo模拟过程 |
1.4.2 接枝聚合方式 |
1.5 PB-g-SAN的形态结构 |
1.5.1 橡胶粒子尺寸的影响 |
1.5.2 弹性体粒子分布 |
1.6 高聚物的增韧机理 |
1.6.1 聚合物的断裂方式 |
1.6.2 银纹 |
1.6.3 剪切屈服 |
1.6.4 空洞化 |
1.7 影响橡胶增韧的冲击强度因素 |
1.7.1 结构 |
1.7.2 切口与应力集中物 |
1.7.3 温度 |
1.7.4 材料的组成 |
1.8 核—壳抗冲击改性剂 |
1.8.1 引言 |
1.8.2 核-壳冲击改性剂的制备 |
1.8.3 影响核-壳冲击改性剂增韧的主要因素 |
1.9 ABS树脂两相之间的相容性 |
1.10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1.1 乳液聚合实验原料 |
2.1.2 连续本体聚合实验原料 |
2.2 引发剂 |
2.3 聚合装置 |
2.3.1 乳液聚合实验装置 |
2.3.2 连续本体聚合实验装置 |
2.4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5 PB-g-SAN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
2.6 SAN树脂的合成 |
2.6.1 乳液聚合合成SAN树脂 |
2.6.2 连续本体聚合合成SAN树脂 |
2.7 ABS树脂的制备 |
2.7.1 不同胶含量的ABS树脂 |
2.8 ABS树脂的性能测试 |
2.8.1 冲击测试 |
2.8.2 拉伸测试 |
2.8.3 ABS树脂相形态观察 |
2.8.4 ABS树脂的动态力学性能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PB-g-SAN胶含量对ABS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1 PB-g-SAN的胶含量ABS树脂相形态的影响 |
3.2 基相SAN树脂分子量对ABS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分子量调节剂TDDM用量对SAN树脂分子量的影响 |
3.2.2 SAN树脂的相对分子量对ABS树脂冲击性能的影响 |
3.2.3 SAN树脂的相对分子量对ABS树脂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 SAN树脂结构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官能团引发剂合成SAN树脂的性能比较 |
3.3.2 T-ABS与M-ABS冲击强度比较 |
3.3.3 T-ABS与M-ABS拉伸性能比较 |
3.3.4 T-ABS和M-ABS树脂的橡胶粒子分散形态比较 |
3.3.5 T-ABS和M-ABS树脂的断裂区形态比较 |
3.4 T-ABS和M-ABS树脂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比较 |
3.4.1 T-ABS和M-ABS树脂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比较 |
3.4.2 T-ABS和M-ABS树脂耐热性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无规共聚、嵌段共聚及均聚聚丙烯高速挤出流变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各种挤出不稳定行为的文献表述 |
1.2.1 螺纹挤出畸变 |
1.2.2 次级流动现象 |
1.2.3 鲨鱼皮现象 |
1.2.4 黏滑转变与压力振荡 |
1.2.5 强壁滑现象 |
1.2.6 第二光滑挤出区(准稳态挤出区) |
1.2.7 流动分裂(挤出分裂)现象 |
1.2.8 熔体整体破裂 |
1.3 提高聚合物熔体稳定挤出速率的措施 |
1.3.1 精确控制口模温度场,提高稳定挤出速率 |
1.3.2 改造口模形状及长径比 |
1.3.3 特种填加剂(如润滑剂、加工助剂)的效能 |
1.4 新型聚烯烃弹性体共混增韧 |
1.4.1 弹性体增韧的一些基本理论 |
1.5 PP-B、PP-R 及HPP 简介 |
1.6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内容 |
2.1 实验原料与助剂 |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3 RH2000 恒速型双毛细管流变仪构造及特点 |
2.4 实验内容 |
2.4.1 熔体高速挤出流变性能测试的试样制备及实验条件 |
2.4.2 动态机械分析仪 DMA |
2.4.3 共混试样的制备及实验测试方法 |
第三章 无规共聚聚丙烯高速挤出流变性能 |
3.1 聚丙烯熔体的螺纹挤出畸变 |
3.2 剪切速率和温度对螺纹的影响 |
3.3 口模长径比对螺纹的影响 |
3.4 无规共聚聚丙烯样品黏性曲线 |
3.5 无规共聚聚丙烯样品弹性曲线 |
3.6 无规共聚聚丙烯样品结构和形态 |
3.6.1 无规共聚聚丙烯DSC 曲线 |
3.6.2 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结晶形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丙烯高速挤出流变性能对比研究 |
4.1 四种聚丙烯样品的熔体流动速率和黏流活化能 |
4.2 四种聚丙烯样品的黏弹性 |
4.2.1 四种聚丙烯样品黏性的比较 |
4.2.2 四种聚丙烯样品弹性的比较 |
4.3 四种聚丙烯压力振荡曲线的比较 |
4.4 四种聚丙烯样品的流动曲线 |
4.4.1 温度对流动曲线的影响 |
4.5 四种聚丙烯样品的挤出物外观对比 |
4.5.1 均聚聚丙烯PP-T305 挤出物外观 |
4.5.2 嵌段共聚聚丙烯PPB-AP3N 挤出物外观 |
4.5.3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4220 挤出物外观 |
4.5.4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2400 挤出物外观 |
4.5.5 四种聚丙烯样品挤出物表观的比较 |
4.5.6 四种聚丙烯样品的挤出规律 |
4.6 四种聚丙烯样品结构与形貌 |
4.6.1 DSC 实验 |
4.6.2 四种聚丙烯样品结晶形态 |
4.6.3 四种样品的DMA 曲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丙烯熔体挤出过程中流动扰动源的探讨 |
5.1 四种聚丙烯压力振荡曲线的比较 |
5.1.1 均聚聚丙烯PP-T305 压力振荡曲线 |
5.1.2 嵌段共聚聚丙烯PPB-AP3N 压力振荡曲线 |
5.1.3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4220 压力振荡曲线 |
5.1.4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2400 压力振荡曲线 |
5.2 聚丙烯熔体零长口模、长口模挤出物畸变表观对比研究 |
5.2.1 无规共聚聚丙烯熔体零长口模、长口模挤出物畸变对比研究 |
5.2.2 均聚聚丙烯熔体零长口模、长口模挤出物畸变对比研究 |
5.2.3 嵌段共聚聚丙烯零长口模、长口模挤出物畸变对比研究 |
5.3 入口压力降 |
5.4 四种聚丙烯样品DMA 曲线的分析 |
5.5 聚丙烯样品扰动源分析结果 |
5.6 几种聚烯烃分子结构示意图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温度及共混对聚合物高速挤出不稳定流动改善 |
6.1 挤出成型过程的工艺条件 |
6.1.1 挤出温度对螺纹畸变的改善 |
6.1.2 挤出温度对压力-时间曲线的影响 |
6.2 通过改变口模长径比改善挤出稳定性 |
6.2.1 口模长径比对鲨鱼皮畸变的影响 |
6.3 通过共混改善螺纹不稳定流动现象 |
6.3.1 共混对压力振荡的改善 |
6.3.2 共混对入口扰动的改善 |
6.3.3 共混对挤出物表观的改善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聚合物加工助剂改善不稳定流动现象 |
7.1 多壁碳纳米管对聚丙烯入口扰动的改善 |
7.1.1 碳纳米管对挤出物外观的影响 |
7.1.2 碳纳米管对剪切黏度的影响 |
7.1.3 碳纳米管对无规共聚聚丙烯弹性的影响 |
7.1.4 无规共聚聚丙烯及其复合材料压力振荡曲线的比较 |
7.1.5 碳纳米管对熔体流动曲线的影响 |
7.1.6 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 |
7.2 热致液晶(TLCP)对聚丙烯入口扰动的改善 |
7.2.1 热致液晶对挤出物外观的影响 |
7.2.2 TLCP 对剪切黏度的影响 |
7.2.3 TLCP 对无规共聚聚丙烯弹性的影响 |
7.2.4 无规共聚聚丙烯及其复合材料压力振荡曲线的比较 |
7.2.5 TLCP 对熔体流动曲线的影响 |
7.2.6 TLCP 在无规共聚聚丙烯中的取向形态 |
7.3 原位成纤材料(PET)对聚丙烯入口扰动的改善 |
7.3.1 PET 对挤出物外观的影响 |
7.3.2 PET 对剪切黏度的影响 |
7.3.3 PET 对无规共聚聚丙烯弹性的影响 |
7.3.4 无规共聚聚丙烯及其复合材料压力振荡曲线的比较 |
7.3.5 PET 对熔体流动曲线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茂金属催化三元乙丙橡胶改善聚丙烯力学和流变性能 |
8.1 M-EPDM 对均聚聚丙烯弯曲强度的影响 |
8.2 M-EPDM 对均聚聚丙烯拉伸强度的影响 |
8.3 M-EPDM 对均聚聚丙烯冲击强度的影响 |
8.4 M-EPDM 对聚丙烯流变性能的影响 |
8.4.1 m-EPDM 对剪切黏度的影响 |
8.4.2 m-EPDM 对均聚聚丙烯弹性的影响 |
8.4.3 m-EPDM 对压力振荡曲线的影响 |
8.4.4 m-EPDM 对熔体流动曲线的影响 |
8.4.5 m-EPDM 对挤出物外观的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四、橡胶增韧高聚物的动态断裂(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酚醛树脂在子午线轮胎橡胶配方中的应用研究[D]. 张萌萌.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氯化反式丁戊橡胶的制备、结构及应用[D]. 王莉.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核壳可控结构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PBT增韧改性的研究[D]. 付念.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6)
- [4]高抗冲ASA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对PVC的改性研究[D]. 柴大程. 青岛科技大学, 2012(06)
- [5]氰酸酯树脂改性体系研究[D]. 王薇薇. 南京大学, 2011(10)
- [6]聚酰亚胺硅氧烷/环氧体系相结构与性能研究[D]. 李晓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1(04)
- [7]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及其复合材料的增韧研究[D]. 王大明. 吉林大学, 2010(09)
- [8]纳米蒙脱土填充尼龙11共混复合体系强韧化研究[D]. 李迎春. 中北大学, 2010(06)
- [9]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陈敏. 长春工业大学, 2010(02)
- [10]无规共聚、嵌段共聚及均聚聚丙烯高速挤出流变性能[D]. 王宁. 青岛科技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