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肖蕾[3](2020)在《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产生巨大影响,旅游产业进行认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生态体育旅游认证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体育旅游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协调为对象,在保持自然环境和文化的真实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生态体育旅游的绿色协调发展。因此,本研究意旨在构建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并确立指标体系权重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取得国际认证的金鸡湖高尔夫旅游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比较实证研究的评估结果,佐证本研究构建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实践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地考察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采用理论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拟定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在邀请了体育领域、体育旅游领域以及环境工程领域的权威专家共15人组成本研究专家调查组,采用德尔菲法,整理归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专家反复打分,确立所有指标体系符合筛选原则,最终完成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已经确定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计算,并确立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估模型。最后,选取已取得国际认证的金鸡湖高尔夫球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本文的实证评估结果与GEO认证结果,来佐证本研究确立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实际操作的科学性。同时,表明本研究确立的指标体系是针对生态体育旅游行业范畴内的各个项目的认证,且能够促进生态体育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研究结果:(1)本研究构建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60个三级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环境、经济、社会和体育旅游体验四个方向出发对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2)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社会、体育旅游体验、经济,指标权重分别为:0.4808、0.1796、0.1698、0.1697。在一级指标的隶属下建立二级指标为:资源状况、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经济效益、体育旅游区建设、社会效益、社会管理、社会安全、环境体验、内容体验、服务体验、设施体验,权重系数较高的为:体育旅游区建设(0.6292)、社会安全(0.4757)、环境保护(0.4182)、经济效益(0.3708)、环境体验(0.3288)。(3)建立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估模型,确定指标体系评估的标准,将生态体育旅游认证划分为四个阶段:准备、初级、中级以及高级认证阶段,为后面指标体系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4)以苏州金鸡湖高尔夫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专家现场打分,根据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计算金鸡湖高尔夫体育旅游的综合得分,可得金鸡湖高尔夫旅游认证处于中级阶段,同时金鸡湖高尔夫体育旅游已经取得国际高尔夫环境工程组织GEO认证,虽两者的认证维度不同,但认证结果相同,表明金鸡湖高尔夫旅游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等方面表现出可持续性,同时也佐证本研究确立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实践运用的科学性、有效性。研究建议:(1)根据生态体育旅游生认证一级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生态体育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环境的保护,应定期进行环境评估,加强旅游者和工作者的环保意识,将评估的结果在旅游区入口进行公示;同时制定体育旅游者行为准则,对体育旅游者的环保行为进行奖励。同时在发展生态体育旅游业时要注重社会系统,尤其是社会安全与社会效益。(2)提升游客的体育旅游体验,游客在体育旅游旅程中不仅要求身心愉悦,同时进行生态知识的学习、体育旅游的体验以及环保经验的传授与分享,采用阶段性的方式加深旅游者对生态环保的认同,运用传授与分享的方式构建环境行为的制约,在游览中对环境、内容、服务以及设施的体验,满足体育旅游时的需要。(3)本研究确立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指标体系在实践操作中应根据指标评估标准,以及所评估项目的特性,将指标体系转化为可操作性指标,在经过第三方或专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表明是否通过认证。

史先刚[4](2019)在《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飞速前进。城镇化建设虽然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结构的转型提升以及产能过剩问题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但是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诸如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不协调、城市功能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城市建设的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层出不穷。而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物质形态以及间接决定一个城市精神形态的关键是规划。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规划相对短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社会、文化、政策层面的因素。同样,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借助于规划,只有转变观念,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城市规划中,引入项目规划中,从综合开发的视角定义和规划一个项目乃至于整个城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城市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基于以上背景,在回顾前人研究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综合开发的内涵和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结合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抽象出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即结合新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现状,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根本宗旨,对新城区域内未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等进行综合、全面、系统地谋划和部署,最终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公平,人与自然协调的持续发展规划。基于城市综合开发视角,本文构建了包括生态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和政策子系统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遴选出每一个子系统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最后从系统的角度,在对新城可持续规划评价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最终比选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及基于距离的协调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新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基于以上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以郑州滨河国际新城规划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对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指标进行约简,构建了一套便于评价的简化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滨河国际新城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得出了郑州滨河国际新城在生态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政策层面及整个新城规划的优劣。并从生态、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杨勇[5](2019)在《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习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一句话说:“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中国发展的奇迹有目共睹,但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人们对发展的反思也从未停止。发展是什么?中国是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中国的经济发展用什么来测度?中国怎样才能实现更好的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反思而开展,并在一定的发展理论模型基础上,对发展状态进行较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1)发展是什么?不同学科对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但一般而言,发展被认为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到逐渐考虑社会变化、从重视发展的短期效应到注重发展的长期效应、从物质财富的积累到人本身的发展等。基于传统发展理论对发展的认识,李忠民教授提出“发展是可选择性的增多”的新认识,将发展置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则是在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三维空间中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创新性认识,从发展经济学视角对发展及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较为完整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与评价指标体系。(2)中国是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原因的解释有多种观点,如一种认识是制度变迁的原因,即改革开放是制度的变革,而制度本身对增长产生积极作用;也有认为是资源与要素禀赋产生的比较优势带来的增长效应,等等。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本文较为详细的论证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三维九化”中国经济发展模型,并将其总结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即独具特色的中国发展道路与发展经验,并从发展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了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如何共同推动可选择性增多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正在形成与发展的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了完善与补充。(3)中国经济发展用什么来测度?GDP虽然从目前来看不可替代,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测度显然不能仅靠GDP来衡量,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模型框架出发,本文构建了一维指数(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指数)、二维指数(中国市场化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市场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数)、三维指数(中国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数)的测度模型,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整个总体以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发展进程分别进行了测度。在对指数的分析方面,分别从指数发展演变的时间趋势与特征、指数发展变化的空间相关与分异入手进行了时空分析,从而从总体上对中国特色经济发展进行了描述和评价。(4)中国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发展?发展是可选择性的增多,将人力资本作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已有传统计量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邻接关系、地理距离与经济地理权重矩阵为基础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以及人力资本对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MIU指数)的增长和发展效应,直接与间接效应。在发展是可选性增多的基础上,构建了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与各地区2000-2015年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从一维空间看,无论是市场化、工业化还是城市化的发展均经历过较快发展后面临发展增速的减缓。市场化指数方面,商品化维持较高水平,市场化(狭义)稳定增长,而金融化快速上升;工业化指数方面,工业化(狭义)有所下降,而信息化(知识化)发展迅速,生态化面临挑战;城市化方面,城镇化发展最快,国际化缓慢发展,社会化面临困难。从区域特征看,西部呈现出低低集聚特征,而沿海的高高集聚空间溢出作用发挥有限;不同区域内部也有热点与冷点,如西部的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省等省区,东部的河北、海南等省区。发展的不充分与不平衡表现明显。(2)从二维空间看,市场化与工业化(MI)、工业化与城市化(IU)、市场化与城市化(MU)协调发展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指数增幅和发展速度不一。相对而言,工业化与市场化协调发展水平逐渐上升,市场化与城市化下调发展水平逐渐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三个指数间的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地区特征呈现出三种状态,北京、天津、上海与江苏为三个指数均高;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和新疆三个指数均低;浙江、广东、福建与内蒙古三个指数各不相同,区域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如浙江、广东与福建的市场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市场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水平较高。ESDA分析结果表明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尤其是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低低集聚状态。(3)从三维空间看,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下滑。从四大区域看,东部发展指数最高,东北最低,且差距在增大,东部与中西部的指数差距有倒“U”性特征。空间关系看,无论是基于邻接关系、地理距离,还是经济地理的空间权重矩阵检验的结果表明,各地区间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具有典型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特征表现为京津冀与长三角的正相关性和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的负相关性同时存在。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绝对收敛,且指数的差异较多来自组内差异。(4)人力资本的增长效应基本形成共识,而基于可选择性增多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是否显着?基于传统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的人力资本的发展效应以及空间效应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发展效应也较为显着,从空间角度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从邻接关系、地理距离还是经济地理构建的空间权重矩阵测算的人力资本直接效应更为明显,间接效应或溢出效应不显着。相关结果还表明,物质资本对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较为显着,产业结构有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不显着,自然资源对发展存在“资源诅咒”。

杨丹[6](2019)在《基于DEA方法的我国上市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在“十三五”规划下,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加快我国能源市场的结构调整,优化能源体制改革,实现能源行业面向清洁、高效、低碳化转型,本文立足于天然气产业,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进行分析研究,找准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着力点,对促进我国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上市天然气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投入产出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管理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归纳、实证研究等相关研究方法,对影响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因素、天然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力的评价、提升我国天然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力的措施等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是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等有关理论,界定了我国天然气可持续发展力的内涵及概念模型,分析了我国天然气企业特点、发展环境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分析了科技因素、资产因素、管理因素、资源因素、环保因素、社会因素对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影响,并以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和整理,以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可比性为原则,建立基于投入产出角度的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三是以14家样本天然气企业2008-2017年的数据为依托,基于DEA方法对我国天然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力进行实证评价。首先,基于投入导向的CCR-DEA模型和SE-DEA模型对2017年的样本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力的静态评价,并对DEA无效企业进行定量投影分析,对DEA有效企业进行标杆分析。其次,基于Malmquist-DEA模型对2008-2017年的样本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力的动态评价,并对企业间可持续发展力水平进行收敛检验。研究表明,当前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长期整体发展角度来看,天然气企业整体可持续发展力处于中等水平并具有不断提升的发展趋势。四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以建立资源节约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基本思路,塔建企业从战略、策略、执行三个方面对策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优化企业资源、改善企业的技术技术、加强建立企业的资源节约的标杆项目、调整企业规模效益、深化资源节约工作理念,同时加强政府对天然气产业的差异化财政政策扶持,促进整体天然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晓军[7](2018)在《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功能区建设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地方政府作为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重要责任主体,科学化构建、差异化设置生态功能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效避免传统追求GDP为主导的单一政绩考核弊端,有效转变传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激发地方政府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差异化绩效考核模式是推进生态功能区转变发展方式、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新模式新创举,是推进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本文借鉴政府绩效评价的最新成果,结合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实际难题和现有政府绩效考核困境,提出并建构全新的差异化政府绩效考评理论体系,以推进新时代政府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发展,助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梦的实现。主要从理论梳理、问题剖析、经验比较、模式构建、绩效评估、政策建议等维度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等研究前沿及相关文献,提出并聚焦本文研究主题,阐释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内涵。在系统梳理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功能区理论、政府绩效理论等基础上,深入阐释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的基本内涵。所谓差异化绩效考评,就是根据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功能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要求和内在特点,实施与一般地区相区别、体现生态功能区特色的差异化政绩考评模式。通过生态功能区差异化考核,客观、公正、有区别地评价地方政府在生态功能区建设中的实际绩效和应有贡献,充分体现生态功能区政府的特殊政绩,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在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落实,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第二,全面剖析了当前我国主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以湖南省为样本,以实地考察、解剖麻雀为方法,研究现有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核中存在绩效考评理念滞后、考评机制阻滞、考评方法不够科学等系列问题。地方政府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偏颇、领导干部任期制的综合性影响、现行政绩考评模式的因循沿袭、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固化与钳制等是制约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实施的深层原因。第三,深入比较了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主要经验及借鉴。比较研究了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生态功能区绩效考评经验,国内选择了长白山生态功能区等进行比较。国内外经验对推进生态功能区差异化考核的启示主要在于,应从完善考评体系,科学设置考评指标,推进生态分类考核,建立常态化机制,吸引公众参与,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入手。第四,构建了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本文区别传统政绩考评模式,提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旨在克服以“GDP”为主导的传统政绩考核弊病,尝试性地构建体现生态功能区特点的差异化政绩考评体系。差异化政府绩效考评的核心在于明确差异化考评的价值取向,通过指标及指标权重差异化选择,引导政府绩效考评指挥棒向生态功能区建设任务的方向转变。在考评指标体系设置中,从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基本保障能力以及生态功能建设的投入成本、产出、投入产出效率、充分性等多方面进行展开,进而构建面向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第五,基于差异化考评视角对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估进行实证研究。湖南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省份,生态资源丰富,有许多区域被列为生态功能区,也是洞庭湖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本文选取湖南攸县、茶陵县、邵阳县、新宁县等14个区县参与生态功能区的差异化考评样本,分别对应于七个非生态主体功能区与七个生态主体功能区,确定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指标及其权重,重点增加了生态发展指标,包括生态发展的投入、产出、效率、公平性以及生态发展的充分性等。第六,探索性地提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对策选择。在考核理念转变层面,要以差异发展和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差异化考评模式的目的在于承认生态功能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资源禀赋、服务功能、空间价值等方面的差异特征,避免大一统的传统管理模式,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要深刻把握差异化考评与协同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差异化、和而不同的绩效考评理念。在指标设置层面,加快构建科学客观的差异化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价值原则,深刻理解差异化的本质内涵,通过指标及其权重设置引导生态功能区建设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在考评过程监督层面,应完善差异化的考评方式和机制,促进考评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参与为力量,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为主要领域的差异化考评机制。在考核结果评估层面,要以公开透明和激励约束为保障,做到公平公正与奖罚分明相结合,突出绩效评估的权威性与激励作用。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传统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进行革新,创造性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以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为研究主旨,既区别于传统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又不脱离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范式,拓展了政府绩效考评的研究框架,对传统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进行革新,创造性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第二,提出建立适合地方发展的生态文明政绩观,尝试性提出构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活动成败的关键。根据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价对象的特征以及绩效评价的目标,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国内生态功能区建设考评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第三,合理确定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对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指标体系权重的差异化,是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核的重要特点。在整个系统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生态功能生态作用的差异以及发展程度的区别。确定合量的指标权重,是整个评价过程的核心,也是难点所在。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最大限度提高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准确性、科学性。充分吸收国内典型生态功能区绩效考评的优点,从绿色化、生态化角度科学地设置考评指标,并进行相关的应用研究,使绩效评估方法具有拓展性,实现在理论方法上的创新。

赵梅[8](2016)在《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是整个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障碍因子,并提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具体来看:(1)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莲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几经曲折,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年前):莲花县土地为封建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2)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年):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改进了农田耕作制度。(3)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年):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4)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年):加大了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逐步进行规划发展,农田耕作制度趋简,农业税费得到了改革。(5)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至今):主要呈现出产业化经营规模壮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休闲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等特点。近年来,莲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相关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等,同时以“莲花”为主题打造当地特色产业。(2)该县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通过调查发现,莲花县已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包括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技术等。(3)本研究同时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等5个方面,结合莲花县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当地相关农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值及其权重看,影响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用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升级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和恩格尔系数。其中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恩格尔系数虽有增长,但呈现波动性;农村贫困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因子。从单项指标的评价值看,农业总产值、林业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资源承载能力和农业科技投资能力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2010至2014年,它们分别增长了78.30%、55.08%、99.58%、100.94%、65.79%和74.14%。人均粮食产量、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教育文化投资率和恩格尔系数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2%、5.48%、8.75%、7.48%、4.78%和6.09%,且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还出现波动性;农用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贫困率出现波动性下降,呈不可持续性。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度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与十一五末年(2010年)相比,2014年,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为137.19%,年均增长率达8.22%;可持续发展能力为128.71%,年均增长率为6.51%;可持续发展度为131.75%,年均增长率为7.14%。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后劲需进一步加强。(4)本研究探讨了莲花县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同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定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为:(1)莲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小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绿色山地蔬菜、各类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等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取得创新性发展等都对莲花县农业持续发展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2)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宽松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为莲花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劣势与挑战: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资源稀缺并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灾害频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综上所述,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发展度都处于不断整长态势,这主要还要归功于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透支的资源休养生息;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普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王晓军[9](2016)在《柔性设计模式 ——基于弹性理念的生态城市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积极探索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国家之一。生态城市建设肩负着我国对国际社会节能减排的承诺,也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策略和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生态城市设计作为其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更加深入真正的研究与探讨。本研究所阐述的柔性设计是基于弹性理念的生态城市设计策略,以解决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问题为主要出发点,以适应与灵活的观点研究生态城市设计在解决和理解建设发展问题中的作用,并构建具有可持续特征的策略框架。柔性设计是一种具有灵活性的策略组合,是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新思维。柔性设计理念不拘泥于传统生态城市设计的流程或形式约束,将弹性特征与可持续设计行为相结合,针对生态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与冲击,与现有的城市设计或规划并行不悖,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城市尺度。本研究包括四个研究部分。主线为贯穿全篇的弹性理念与可持续的生态城市设计方法。四个研究部分分别为:目前生态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弹性理念的研究、生态城市设计的研究和柔性设计策略框架的整合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了目前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问题。基于生态城市的阶段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提出生态城市设计层面的思路转变对策——弹性理论。第二部分:弹性理念的研究为第三章与第七章的部分章节,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核心——弹性与主题——柔性设计。深入研究了弹性理念的应用范围、本质和相关要素,以及柔性设计的概念、辨析、目标对象、与生态城市的关系及推动力等。第三部分:生态城市设计的研究包括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阐述了可持续生态城市设计的要素,生态城市面临的风险及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可持续生态城市设计要素主要包括生态城市的紧凑性、流动性、生态性与本地化等,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对比分析将要素划分为十个可以进行设计的领域。生态城市面临的风险包括作用于生态城市的压力与冲击,压力包括城市化所带来的众多城市问题,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等,冲击包括水循环、废弃物管理、空气污染、能源管理及自然灾害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归纳研究,包括指标指引和阈值取值两方面。从环境、社会、经济和资源四类内容“勾勒”出目前普遍认可的生态城市“轮廓”。第四部分:综合以上内容,将弹性理念的特征与可持续的生态城市设计的设计行为灵活整合,构建柔性设计模式框架。在此基础上,回应生态城市发展问题,将柔性设计模式原则对应我国目前生态城市设计与发展的问题,提出适用性及解决方法。本研究由生态系统的弹性引入,从城市设计的弹性给出柔性设计的策略框架,强调以灵活性、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原则方法去设计生态城市的空间形态。

郭志仪,李志贤[10](2014)在《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克拉玛依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要对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就必须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既是城市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资源产业、环境、人口、科技等方面相互作用下实现发展的动态反映,因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这一动态过程中的城市发展变化特征、发展目标和为达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有效描述城市的发展现状、发展阶段、发展趋势,综合评价城市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的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程度、状况。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3)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实践意义
        1.3.2 理论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体育旅游
        2.1.2 生态体育旅游
        2.1.3 生态旅游认证、生态体育旅游认证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2.3 现有研究进展总结
    2.3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2.3.1 理论依据
        2.3.2 生态体育旅游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德尔菲法
        3.2.4 层次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实地考察法
    3.3 研究思路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指标体系的提出
        4.2.1 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框架
        4.2.2 文献资料整理确立指标体系(频度法)
        4.2.3 专家访谈修改评价指标
    4.3 利用德尔菲法确定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
        4.3.1 专家问卷的设计
        4.3.2 专家团队的组成
        4.3.3 德尔菲法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4.3.4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结果
        4.3.5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结果
        4.3.6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的Kendall’sW分析
        4.3.7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权重
        4.4.1 层次分析专家问卷设计
        4.4.2 构建判断矩阵及基本步骤
        4.4.3 层次分析法在文中的具体步骤
        4.4.4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5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估模型
        4.5.1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4.5.2 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
        4.5.3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程度评价标准
    4.6 实证研究
        4.6.1 实证研究对象的选取
        4.6.2 高尔夫体育旅游环境工程认证(GEO)
        4.6.3 金鸡湖高尔夫认证评估
        4.6.4 金鸡湖高尔夫评估结果汇总
        4.6.5 计算评估得分
        4.6.6 评估结果分析
        4.6.7 金鸡湖高尔夫体育旅游生态认证的对策建议
        4.6.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
    5.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现状
        1.1.2 合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难点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
    2.1 文献综述
        2.1.1 城市发展规划研究
        2.1.2 城市规划方案评价研究
        2.1.3 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2.2 理论回顾
        2.2.1 系统论
        2.2.2 可持续发展
        2.2.3 城乡规划学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3.1 城市综合开发的内涵
        3.1.1 城市开发的内涵
        3.1.2 城市综合开发内涵
    3.2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3.2.1 新城发展规划内涵
        3.2.2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3.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3.3.1 面向社会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3.3.2 面向经济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3.3.3 面向自然环境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3.3.4 面向文化特色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3.3.5 面向政府政策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特点
    4.2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1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2.2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单个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4.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构建
        4.3.2 生态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4.3.3 社会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4.3.4 经济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4.3.5 文化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4.3.6 政策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模型构建
    5.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特点
    5.2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确权
        5.2.1 主观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5.2.2 客观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5.2.3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5.2.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5.3.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5.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5.4 基于距离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5.4.1 协调度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5.4.2 基于距离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以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为例
    6.1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的基本概况
        6.1.1 滨河国际新城社会环境规划概况
        6.1.2 滨河国际新城经济环境规划概况
        6.1.3 滨河国际新城生态环境规划概况
        6.1.4 滨河国际新城文化环境规划概况
    6.2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
        6.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2.3 各子系统及规划指标的评价
        6.2.4 评价结果分析
    6.3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协调性评价
        6.3.1 各子系统的发展评价
        6.3.2 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7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
    7.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地位
        7.1.1 坚持系统的、长期的和全局的指导思想
        7.1.2 重视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在新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7.2 经济子系统
        7.2.1 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7.2.2 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
        7.2.3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7.3 社会子系统
        7.3.1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7.3.2 注重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
    7.4 生态子系统
        7.4.1 自然资源利用
        7.4.2 自然环境保护
    7.5 文化子系统
        7.5.1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7.5.2 运用恰当的实践方法
    7.6 政策子系统
        7.6.1 可持续发展政策
        7.6.2 公众参与与过程监督
    7.7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主要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B 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专家调查问卷I
    C 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调查问卷II
    D 主观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E 客观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F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G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H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J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工具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经济发展理论
        2.1.1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理论
        2.1.2 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
        2.1.3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2.2 发展测度的实践
        2.2.1 西方发展指数的测度实践
        2.2.2 国内发展指数的测度实践
    2.3 述评
        2.3.1 对发展的理解
        2.3.2 对发展测度的认识
第3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及其测度分析
    3.1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3.1.1 发展与中国特色经济发展
        3.1.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3.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3.2.1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三个层次
        3.2.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体系
    3.3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测度方法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3.2 综合评价方法
        3.3.3 指数分析方法
第4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维测度:市场化指数
    4.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4.2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内涵
    4.3 中国市场化进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
        4.3.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的说明
        4.3.2 测度方法
    4.4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4.4.1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4.4.2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4.4.3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
    4.5 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4.5.1 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4.5.2 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4.6 小结
第5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维测度:工业化指数
    5.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5.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内涵
    5.3 中国工业化进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
        5.3.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的说明
        5.3.2 测度方法
    5.4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5.4.1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5.4.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5.4.3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
    5.5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5.5.1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5.5.2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5.6 小结
第6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维测度:城市化指数
    6.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6.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内涵
    6.3 中国城市化进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
        6.3.1 指标体系建立和数据的说明
        6.3.2 测度方法
    6.4 中国城市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6.4.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6.4.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6.4.3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
    6.5 中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6.5.1 中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6.5.2 中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6.6 结论和启示
第7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二维测度
    7.1 测度和分析方法
        7.1.1 指数测度
        7.1.2 指数的聚类分析
    7.2 市场化与工业化发展指数测度
        7.2.1 市场化—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全国的视角
        7.2.2 市场化—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地区的视角
    7.3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指数测度
        7.3.1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分析-全国的视角
        7.3.2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地区的视角
    7.4 市场化与城市化发展指数测度
        7.4.1 市场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分析-全国的视角
        7.4.2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地区的视角
    7.5 小结
第8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三维测度
    8.1 测度和分析方法
        8.1.1 指数的测度
        8.1.2 指数的评价与分析方法
    8.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结果-基于全国的视角
        8.2.1 指数的测度结果
        8.2.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的时间趋势与阶段划分
    8.3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结果-基于地区的视角
        8.3.1 指数的测度结果
        8.3.2 指数的聚类分析
        8.3.3 指数的空间分析
    8.4 指数发展的不平衡分析
    8.5 小结
第9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一个应用分析
    9.1 问题的提出
    9.2 文献述评
    9.3 模型构建、变量与数据
        9.3.1 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
        9.3.2 变量说明和特征事实
    9.4 实证结果与分析
        9.4.1 模型的选择与分析
        9.4.2 SDM的偏微分分解
    9.5 结论与进一步的思考
第10章 结论与思考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的方法
    10.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基于DEA方法的我国上市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
        1.2.2 DEA方法在企业可持续发展力应用研究
        1.2.3 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相关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天然气企业概念
        2.1.2 天然气企业特点
        2.1.3 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内涵及概念模型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投入产出理论
        2.2.3 企业能力理论
        2.2.4 系统管理理论
    2.3 DEA方法
        2.3.1 DEA方法的理论基础
        2.3.2 DEA模型选取及说明
第3章 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
    3.1 我国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资源因素
        3.1.2 环保因素
        3.1.3 社会因素
        3.1.4 科技因素
        3.1.5 资产因素
        3.1.6 管理因素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确定评价指标的原则
        3.2.2 确定评价指标的依据
        3.2.3 评价指标筛选
        3.2.4 基于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DEA方法在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应用
    4.1 样本选取及说明
    4.2 数据处理及说明
    4.3 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静态评价分析
        4.3.1 DEA有效性分析
        4.3.2 DEA投影分析
        4.3.3 DEA超效率排名及标杆分析
    4.4 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动态评价分析
        4.4.1 Malmquist指数分析
        4.4.2 收敛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提升的对策
    5.1 基本思路
    5.2 对策体系
    5.3 具体措施
        5.3.1 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5.3.2 改善企业的技术体系
        5.3.3 加强建设标杆项目
        5.3.4 调整企业规模效益
        5.3.5 深化资源节约工作理念
        5.3.6 政府加大天然气产业政策扶持力度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线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生态系统理论
    2.2 生态功能区理论
    2.3 政府绩效与绩效管理理论
    2.4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内涵界定
        2.4.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特征
        2.4.2 生态功能区类型与政府绩效考评差异化的关系
        2.4.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内涵界定
    2.5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逻辑基础与重要意义
        2.5.1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逻辑基础
        2.5.2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意义
    2.6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正面影响与潜在风险
        2.6.1 差异化考评带来的正面影响
        2.6.2 差异化考评的区的潜在风险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现状与问题
    3.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现状
        3.1.1 政策背景
        3.1.2 现行考核体系
        3.1.3 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实际操作
        3.1.4 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效果评价
    3.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绩效考评价值理念的偏差
        3.2.2 绩效考评机制的阻滞
        3.2.3 绩效考评方法的落后
    3.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问题的主要原因
        3.3.1 地方政府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偏颇
        3.3.2 领导干部任期制的综合性影响
        3.3.3 现行政绩考评模式的因循沿袭
        3.3.4 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固化与钳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经验比较
    4.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国际经验
        4.1.1 英国生态政绩考评的实践与特点
        4.1.2 加拿大生态政绩考评的成效
        4.1.3 美国生态政绩考评的经验
    4.2 国内典型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主要经验
        4.2.1 注重政绩考评不考GDP:以三江源生态功能区为例
        4.2.2 坚持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导向:以长白山生态功能区为例
        4.2.3 强化流域跨界断面考核:以长江流域生态功能区为例
        4.2.4 推进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以陕西县域生态功能区为例
    4.3 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经验借鉴
        4.3.1 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实际,构建生态政绩的分类考评机制
        4.3.2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发挥考评对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
        4.3.3 吸引社会公众参与,构建常态化、差异化考核机制
        4.3.4 强化生态绩效评价,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模式构建
    5.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目标与原则
        5.1.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核的目标
        5.1.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原则
    5.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价值取向
        5.2.1 绿色政绩价值取向
        5.2.2 生态政绩价值取向
        5.2.3 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
    5.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主体
        5.3.1 多元化考评主体的构成
        5.3.2 多元化考评主体的特点
        5.3.3 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机制
    5.4 指标体系的差异化处理
        5.4.1 生态功能区的指标体系的差异化处理
        5.4.2 部分指标说明
    5.5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方法
        5.5.1 政府绩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5.5.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信度与效度检测
    5.6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值的标准化以及权重确定方法
        5.6.1 数据标准化处理
        5.6.2 客观权重方法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差异化考评视角下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估
    6.1 湖南生态功能区评估对象选择
    6.2 湖南生态主体功能区政府绩效指标选择与权重确定
        6.2.1 湖南生态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考评指标
        6.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3 基于差异最大化的指标权重确定
        6.2.4 两种权重估算体系的结果比较
    6.3 指标权重系数的综合选择
        6.3.1 基于两种权重确定的权重系数
        6.3.2 现有模型的综合得分
        6.3.3 区县非主体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对比分析
    6.4 各二级指标估算结果的分析
        6.4.1 经济影响力指标分析
        6.4.2 经济发展指标评分分析
        6.4.3 生态发展评分分析
第7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对策选择
    7.1 以差异化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强化考核理念转变
    7.2 以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动能,强化考评指标设置
    7.3 以政府主导和多元参与为抓手,强化考评过程监督
    7.4 以公开透明和激励约束为保障,强化考核效果评估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8)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来源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2.1.1 提出
        2.1.2 概念
        2.1.3 特征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2.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2.3.1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2.3.2 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与“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2.3.3 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2.3.4 德国“综合型可持续农业”
        2.3.5 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2.4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2.4.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2.4.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第3章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3.1 莲花县自然条件
        3.1.1 区域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壤植被
        3.1.4 气候
        3.1.5 水文
    3.2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
        3.2.1 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 年以前)
        3.2.2 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 年)
        3.2.3 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 年)
        3.2.4 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 年)
        3.2.5 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 年-)
        3.2.6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3.3 莲花县农业发展成就
        3.3.1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3.3.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3.3.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3.4 机械化水平提高
        3.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3.3.7 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发展
        3.3.8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3.3.9 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3.3.10 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3.4 小结
第4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技术
    4.1 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
        4.1.1 莲花县山地立体农业布局
        4.1.2 莲花县立体农业经营实例
    4.2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4.2.1 莲田生态系统
        4.2.2 稻田生态系统
    4.3 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3.1 生猪产业主导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3.2 其他畜禽产业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4 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4.1 绿色水稻农业模式
        4.4.2 无公害蔬菜农业模式
        4.4.3 高产油菜农业模式
        4.4.4 优质茶叶农业模式
        4.4.5 优质莲产业农业模式
    4.5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4.5.1 以莲为媒的生态休闲农业
        4.5.2 其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4.6 小结
第5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5.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的内涵
        5.1.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5.1.3 莲花县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
        5.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结构
    5.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5.3.1 单项指标描述评价模型
        5.3.2 综合评价模型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6.1 优势(Strengths)
        6.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6.1.2 生态环境优美
        6.1.3 农业主导产业突出
        6.1.4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
        6.1.5 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
    6.2 劣势(Weaknesses)
        6.2.1 基础设施薄弱
        6.2.2 资源锐减
        6.2.3 生态环境恶化
        6.2.4 环境破坏
        6.2.5 农业灾害频发
    6.3 机遇(Opportunities)
        6.3.1 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
        6.3.2 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
        6.3.3 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
        6.3.4 优越的创业环境
        6.3.5 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6.4 挑战(Threats)
        6.4.1 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6.4.2 重视不够,资金贫乏
        6.4.3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6.4.4 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6.5 小结
第7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7.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7.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7.2.1 人口战略
        7.2.2 资源战略
        7.2.3 环境战略
        7.2.4 科技战略
        7.2.5 法制战略
    7.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7.3.1 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7.3.2 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7.3.3 建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
        7.3.4 增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7.3.5 扩大农业宣传,培育农业商品品牌
        7.3.6 建立农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7.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能力
        7.3.8 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7.3.9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7.3.10 推进制度建设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柔性设计模式 ——基于弹性理念的生态城市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重要性
    1.3 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研究: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3.1 弹性思维与柔性设计
        1.3.2 设计方法与设计策略
        1.3.3 生态城市设计、生态化的城市设计与城市生态规划
    1.4 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生态城市设计的研究综述
        1.4.2 弹性思维的研究综述
        1.4.3 从弹性理论的角度探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生态城市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2.1 生态城市发展问题的综述
        2.1.1 现阶段生态城市发展的瓶颈
        2.1.2 我国生态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2.2 生态城市的阶段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2.2.1 生态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
        2.2.2 生态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及其规律
        2.2.3 生态城市设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及其认识
    2.3 生态城市发展问题的城市设计层面对策
        2.3.1 生态城市设计策略的思路转变
        2.3.2 基于弹性理念是生态城市设计方法科学化的演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弹性理念的理论与作用
    3.1 弹性理念的概述
        3.1.1 弹性概念及其适用的学科范围
        3.1.2 弹性理念的广泛应用
    3.2 弹性理念的本质与要素
        3.2.1 本质:维持复杂系统的可持续性
        3.2.2 要素:阈值与变量
    3.3 柔性设计:弹性理念下的生态城市设计
        3.3.1 对象: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系统
        3.3.2 关系:弹性理论与生态城市设计相关理念的对应
        3.3.3 推动:影响生态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冲击与压力
        3.3.4 理解:柔性设计的概念
        3.3.5 辨析:柔性设计、适应性城市设计与弹性城市的区别与联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柔性设计的基础: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模型
    4.1 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概述
    4.2 紧凑性:生态城市的土地利用
        4.2.1 相关理论
        4.2.2 技术与方法
    4.3 流动性:步行与公共交通
        4.3.1 相关理论
        4.3.2 技术与方法
    4.4 生态性:开放空间与绿地系统
        4.4.1 相关理论
        4.4.2 技术与方法
    4.5 可持续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
    4.6 案例研究
        4.6.1 新建生态城市: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城
        4.6.2 生态化城市更新:芬兰赫尔辛基的西港
        4.6.3 生态街区及智慧城市:韩国仁川松岛国际商务区
        4.6.4 案例比较
    4.7 柔性设计的可持续生态城市模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柔性设计的应对:生态城市的风险
    5.1 生态城市的风险概述
    5.2 作用于生态城市的压力
        5.2.1 城市化
        5.2.2 城市生态系统
    5.3 作用于生态城市的冲击
        5.3.1 水循环
        5.3.2 废弃物管理
        5.3.3 空气、噪声和光污染
        5.3.4 能源管理
        5.3.5 灾害风险、城市安全和脆弱性
    5.4 将风险转化为城市空间形态的突现
        5.4.1 生态城市风险总结
        5.4.2 生态城市空间形态突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柔性设计的阈值: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
    6.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涵义与作用
        6.1.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定义与特征
        6.1.2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作用
    6.2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柔性设计阈值的关系
        6.2.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一般城市规划指标比较
        6.2.2 取值与方向指引:阈值与指标的关系
    6.3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
        6.3.1 综合指标归类比较
        6.3.2 单一指数及其计算方法比较
        6.3.3 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比较
    6.4 作为阈值的生态城市指标
        6.4.1 指标的特性差异
        6.4.2 环境类指标归纳分析
        6.4.3 社会类指标归纳分析
        6.4.4 经济类指标归纳分析
        6.4.5 资源类指标归纳分析
        6.4.6 阈值的抽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柔性设计的模式:策略的整合与适用性
    7.1 弹性理论作用于生态城市空间
        7.1.1 生态城市设计下的柔性设计与弹性
        7.1.2 柔性设计的弹性分类
    7.2 柔性设计模式的框架:框架的整合与构建
        7.2.1 柔性设计的生态城市轮廓及评价
        7.2.2 柔性设计的时间线索
        7.2.3 柔性设计系统的弹性特征
        7.2.4 柔性设计应对风险的设计行为
        7.2.5 柔性设计的策略框架
    7.3 柔性设计模式的策略组合及适用性
        7.3.1 不同空间尺度的适用性:生态城市、生态化城市(城区)更新与生态街区
        7.3.2 灵活性策略及适用性:灵活的城市密度与时间框架
        7.3.3 多样性、冗余性设计策略及适用性:开放街区与流动性
        7.3.4 鲁棒性设计策略及适用性:设计适应不同空间用途的潜力
        7.3.5 响应性、反馈性设计策略及适用性:自然灾害的响应与低碳生活的反馈
    7.4 柔性设计模式与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现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7.4.1 柔性设计模式应对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7.4.2 柔性设计模式应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态城市设计
        7.4.3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柔性设计应对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结语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10)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克拉玛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
二、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一)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界定
    (二)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1. 克拉玛依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及综合评价基础数据来源
        2. 克拉玛依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
        3. 克拉玛依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三、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二)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1.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说明
        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四、结论及建议

四、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肖蕾.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4]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D]. 史先刚. 重庆大学, 2019(01)
  • [5]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研究[D]. 杨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12)
  • [6]基于DEA方法的我国上市天然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力评价研究[D]. 杨丹.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7]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D]. 杨晓军. 湘潭大学, 2018(12)
  • [8]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 [9]柔性设计模式 ——基于弹性理念的生态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 王晓军. 天津大学, 2016(11)
  • [10]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克拉玛依为例[J]. 郭志仪,李志贤. 甘肃社会科学, 2014(04)

标签:;  ;  ;  ;  ;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