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炭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孟兆磊[1](2021)在《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墨被誉为“工业黑金”,主要分为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两大类,在现代工业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目前的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随着资源的深入开采利用,我国天然石墨行业有限的资源储量与快速新增的市场需求、严格的环保政策与粗放的开采方式、不断提升的技术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技术研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科学合理地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实现天然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而成为学界和行业关注的热点。本论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研究了石墨行业的发展规律:从供给方面,在梳理石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石墨生产周期的波动规律;在需求方面,运用定量方法对石墨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进行了预测。本文围绕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结合天然资源、产能和不断发展的需求,以及对现行政策的分析,给出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分析了国内外天然石墨行业生产周期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国内外天然石墨产销发展周期的基本规律。利用滤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连续40年的生产数据,结果显示:国内外天然石墨产销发展周期时间长度基本一致,都是波谷对波谷周期为10年左右,波峰对波峰周期为12年左右。目前国内外的天然石墨行业发展均处于刚刚经历过一次极值的阶段,近期预计会处于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出现发展拐点的概率较小。第二,以满足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石墨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具体包括:对天然石墨的总需求量和一些重要行业对各类天然石墨的需求量影响预测。研究了影响天然石墨需求的关键因素,确定了经济发展水平等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细分为12个量化指标,进而给出了相应的量化关系。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了影响天然石墨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关联行业发展和政策影响。将这四个关键影响因素细分为12个量化指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12个量化指标计算的结果为:对于晶质石墨,关键指标为专利数量、锂电池产量、电动汽车销量;对于隐晶质石墨,关键指标为粗钢产量和高品质无烟煤价格。GDP水平则对两类石墨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第三,进行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预测了不同场景、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天然石墨的需求变化。模型主要分为人口、钢铁、政策和石墨预测四个子系统,包括35个辅助变量、3个水平变量、4个流量变量和2个影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静态场景下,以探明储量计算,国内晶质石墨资源量可满足未来242.69年的供需平衡,隐晶质石墨可保证未来55年的供需平衡。以可开采储量计算,国内晶质石墨可满足59.1年供需平衡,隐晶质石墨可满足13.4年的供需平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急速增长和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石墨消费量大幅度攀升,仅靠天然石墨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二者的探明储量都只能满足30年左右的市场需求,可开采储量满足年限更短。因此,应充分考虑高品质无烟煤对隐晶质石墨的替代作用,以及人造石墨对晶质石墨的替代作用。在有人造石墨替代的前提下,晶质石墨的可持续发展周期延长至103年。进而提出了促进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四,利用语义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原有天然石墨行业管理政策的重点及其作用,结合前述研究成果,从两个维度给出了天然石墨行业的发展建议:横向上从行业本身、产业链两个角度提出了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拓展高新材料产业链的建设思路;纵向上给出了带有时间节点的发展路径建议。为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决策依据。
于晓燕[2](2020)在《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煤炭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有效地改善由矿区内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碎片化、资源错配等原因造成的生产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的局面。本文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通过矿农协同的生态体系重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矿区内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最终实现矿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本文运用WSR系统方法论展开研究。首先,从“物理、事理和人理”的角度,运用代谢分析、矿农协同共生分析和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探寻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接着结合体系实际集成构建的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体系构建演化过程模拟仿真;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体系构建完成程度、体系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体系评价方法;最后对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进而提出体系发展的政府保障制度及企业发展策略。本文主要从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和实例分析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运用代谢机理进行“物理”分析,发现矿农协同是实现矿区资源代谢优化的有效方法,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并明确体系的构建目标;建立Logistic协同共生模型进行“事理”分析,对矿农协同共生的平衡点求解,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矿农协同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最后,通过运用微分方程建立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进行“人理”分析,求解实施主体合作博弈下的最优行为模式。(2)运用集成方法建立土地复垦利用子系统、水资源生态处理利用子系统、能源加工利用子系统、生态种养殖子系统、有机肥加工利用子系统,集成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子系统和整体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具体包括对子系统构建过程的仿真,明确各个构建环节对子系统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整体构建和运行进行仿真,明确各个子系统构建对体系整体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构建提升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进行仿真,明确体系构建对矿区综合效益提升的影响。(3)从体系构建完成、体系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评价方法,用于体系构建的监测评价。首先,以体系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为基础,选取体系构建环节为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运用Jaccard系数模型,对体系的构建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其次,借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多目标规划模型为基础,结合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选取指标,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对体系构建给矿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价。最后,结合体系构建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的结论,运用QSIM方法对实施主体管理行为的不同实施方案进行模拟,对实施主体行为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评价指标作为体系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和决策评价的主要内容。三种评价方法为全面掌握和监测体系构建水平、价值水平,以及实施主体管理行为提供了实时评价方法,为及时发现体系构建中的问题,适时调整发展规划和方向,指导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4)选取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作为研究实例,对该体系构建现状、构建完成程度、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在体系构建评价中,通过模型应用计算获得Jaccard系数69.47%的结果,验证新巨龙已基本完成矿农协同体系构建,体系构建现实可行。在体系价值评价中,对新巨龙矿区2009-2019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服务效益进行全面评价,数据表明近十年来,该体系的服务总值随着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19.21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和支持性服务价值较高,体系构建为矿区带来了综合效益的持续增长。最后,对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总结了体系实际构建中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实施主体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政府保障制度和矿业企业实施策略建议。本文突破矿区末端治理,单一土地资源复垦的原有发展思路,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新模式,为矿区发展提供了进行矿业生产同时,完成矿区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实时治理的新方法,本文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谭旭红,王璐[3](2019)在《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文中提出通过对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中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和利益诉求的分析,构建了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社会资本方与煤炭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其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方的相关投入和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支出、对生产保证金的收取额度和企业实施安全清洁生产所得的收益对其个体利益和矿区整体利益至关重要。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煤炭矿区整体利益相协调的对策建议。
刘建[4](2019)在《采煤流域水土资源损毁系统动态模拟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的开采能够给当地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当地的水土资源,合理的控制煤炭的开采规模,探讨煤炭-水土资源经济系统的协调关系,构建煤炭-水土资源配置模式,能更好的提高煤炭、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该地区煤炭、土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构建长河流域的SWOT分析体系,分析得出该区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煤炭-水土资源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仿真了系统的发展规律,并模拟仿真了2017-2030年3种不同的煤炭开采规模的方案。经济优化型模式下,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明显增加,但耕地面积出现小幅度减小,总供水量减少较快,该方式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资源优化型,该模式下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明显减小,耕地面积和总供水量快速增加,资源型发展模式能够维护资源的健康稳步发展,但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SD-MOP整合优化模型,该模式下适当控制煤炭开采规模,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在较大程度稳步提升的前提下,也能保证水土资源的稳步增加,有助于优化长河流域煤炭、水和土地资源的数量结构、层次结构与效益结构。经过对这三种方案不断的运行检验得出:整合优化型煤炭开采规模为最优开采规模。
蒋高鹏[5](2020)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研究 ——以鄂尔多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煤炭资源富集地区作为我国煤炭能源供应的支柱之一,面临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整,在发展中需要遵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同时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在发展中也面临着经济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区域内由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尤其是高强度雾霾污染日益加重,矿区水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如何做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是推进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惠及民生,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内涵应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发展多个领域。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的发展过程中重点需要解决的是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公共设施等社会问题,以及环境保护、资源有序开发等资源环境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没办法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机制进行改善,否则会因为市场失灵给当地的生态环境与资源储量造成不可逆转损害。因此需要政府参与,建立资源开采的长效运转机制和历史欠账的补偿办法,促进矿产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收益进行可以更加公平得到分配,并真正用于造福人类的发展。也就是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令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并以此为目标,通过寻找各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去探索各子系统之间的潜在规律,通过正向的相互促进实现煤炭资源富集区域的绿色发展。为了丰富煤炭资源绿色发展的研究并客观做出改善,本文分别从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的机理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研究基础构建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权赋值法和TOPSIS模型构建了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随后利用万有引力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地区绿色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构建绿色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优化地区绿色发展模式,以便找到符合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路径并构建出相应的绿色发展机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2)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基于熵值赋权和TOPSIS模型的绿色发展评价模型;(4)基于GSA-SVR模型的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的预测;(5)构建煤炭资源富集地区3E+S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地区绿色发展模式优化;(6)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机制及路径设计;(7)结论与展望。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概述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和方法,通过相关文献的统计调研,从评价方法、指标涉及领域和研究区域等方面分析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研究的变化和发展,分析了相关理论应用范围并进行展望。(2)详细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系统构成以及研究目标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一般指标体系。(3)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评价一般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评价工作的目标和内容,采用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检验,得到了鄂尔多斯地区科学的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鄂尔多斯地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初始评价指标体系中的54个减少到了26个。并用改进的熵权赋值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随后在各子系统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最后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确定了各子系统的绿色发展水平,并利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得到鄂尔多斯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资源子系统耦合协调度,为该地区未来发展提供依据。(4)在分析支持向量回归机和万有引力优化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万有引力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优化,构建出GSA-SVR模型用于绿色发展预测。根据本文构建的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四个子系统以及所筛选的26个二级指标,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同时,应用通过验证后的GSA-SVR预测模型对鄂尔多斯地区未来五年各子系统绿色发展评价水平进行预测,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出鄂尔多斯地区未来五年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度,获得了目标区域的未来发展趋势。(5)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设计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资源四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3E+S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深入研究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的因果关系图、流量图等一系列SD模型,借助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法,趋势预测法以及评价值法确定了系统的函数关系式。通过对该模型的检验,证明了模型能够较好地反应鄂尔多斯地区各子系统的发展情况。并选取相关变量进行调节,设置了包括现有发展模式在内的五种不同的政策模式,仿真模拟了各种情景模式下鄂尔多斯地区发展趋势,并选取适合鄂尔多斯地区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内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为地区绿色展提供依据。(6)基于本文对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的系统分析、绿色发展水平现状评价、趋势预测以及优化仿真的研究结果,分析提出煤炭资源富集的绿色发展路径。要求发展基于合理控制资源产量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以及重建、优化产业链。结合城市类型,给出煤炭资源型富集地区的产量策略。根据具体的产量策略,要求发展绿色制造和产业转型等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加快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清洁生产,发展接续产业和扶持替代产业来实现等。最后,分析了推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转型的制度与对策,建议重点建设绿色产业制度、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制度等。
韩福顺[6](2018)在《集成星地观测与动力学模型的煤矿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价和仿真预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和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占比超过60%。经过多年的粗放式矿业开发,矿区周边已经出现了多种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矿区资源环境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从多分类器遥感数据分类、遥感与地面传感器集成、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资源环境系统动力学发展路径模拟与预测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构建了一个煤矿区资源环境信息获取与集成的技术体系,建立了矿区资源环境传感器网络并与遥感数据进行集成。在多分类器集成方面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极限学习机-多元逻辑回归-K近邻作为基分类器,元分类器使用SVM的精度最高,性能最好。这一方法除了充分利用光谱信息外,还提取了统计纹理特征和结构纹理特征,具有分类精度高、运行时间短、算法稳定性和泛化性好等优点,在此基础上提取各年度研究区多光谱数据土地分类指标值;利用Terra SAR-X数据研究了矿区地表变形,与实地测量值相比误差在10%左右,且在沉陷量较小时两者误差较小,随着沉陷量增加,误差也随之增大,相比实地测量,该技术可以快速获得大面积、多时序的沉陷数据,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取了研究区三年地表沉降范围和最大值,数据表明矿区在三年时间最大沉降值达到394.9 mm;实施了星地监测数据获取与集成方案,初步形成综合遥感与地面环境无线网络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与信息处理的方法体系,开展传感器支持的沉陷量反演研究,研究区数据实验表明提取精度与雷达反演结果相比提高了约30%。(2)构建了煤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进行计算。在分析各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熵值定权的理想点-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和方法,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评价模型具有多个优点,如所需的评价信息量少,能够很好展示备选方案与正理想解之间的贴近程度,同时对方案内部因素变化情况及其与正负理想解之间的区别进行很好的表达等;选取研究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环境生态4个子系统的23个指标值建立评价体系;实现了矿区熵值定权的理想点-灰色关联评价算法程序;开展了研究区历史年资源环境承载状况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2016年研究区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出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波动过程。(3)建立了矿区资源环境系统发展路径模拟与预测模型。建立矿区系统架构、确定系统模型因子、通过数据拟合和系统模拟确定模型参数,系统模拟结果显示,各观测指标模拟值与历史值相对误差均低于15%,满足系统运行和模拟条件;通过参数变化构建矿区发展四条路径,模拟矿区2010-2025年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从社会、资源和环境综合发展的角度看,均衡型模式比其他水平更好,但需要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研发,从资源和环境角度看,低碳型模式更占优势;提出了新时期针对研究区建设绿色矿山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刘宜政[7](2017)在《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煤炭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结构的重大调整,经济步入新常态,煤炭产业也步入度危脱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成为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并已上升为我国资源储备安全和经济发展稳定的国家统筹战略。为此,深入探究煤炭产业转型内在规律,找寻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深层次关联,为煤炭产业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当前煤炭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煤炭产业蜕变理论为基础,煤炭产业转型为核心,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为纽带,通过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手段,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经济与技术相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与计算机模拟仿真相结合,运用BP神经网络、交叉弹性分析、自然断点分级等方法,研究并创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划分煤炭产业蜕变转型阶段,研究分析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机制,摸清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内部规律和脉络,探索基于煤炭产业蜕变不同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方式,为煤炭产业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科学理论的支撑,进而引导煤炭产业选择科学的转型时机和方向,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观点:(1)煤炭产业蜕变是煤炭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存在的内部规律,其贯穿煤炭产业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当一个蜕变周期完成后,产业又开始新的蜕变周期。产业蜕变是动态的,它是整个煤炭产业的全部变化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方位、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变化的内在动因;产业转型是静态的,是产业形态上的变化,是煤炭产业蜕变的形态和结果。正是由于无数次煤炭产业的蜕变的集合促成煤炭产业形态的变化,其转型是依据蜕变程度、蜕变进展的状况、蜕变所处的阶段而进行的。(2)基于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测算得出中国煤炭产业于2000~2015年间:2000年煤炭产业蜕变程度为1.2442最低值,2011年煤炭产业蜕变程度为4.4261最高值。通过最终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算结果可将我国煤炭产业蜕变划分为五个阶段:蓄势准备阶段2000~2002年(蜕变程度值:1.2442~1.2614)、缓慢导入—转型酝酿阶段2003~2007年(蜕变程度值:1.5435~2.0625)、高速蜕变—初期转型阶段2008~2011年(蜕变程度值:2.6357~4.4261)、中速蜕变—高速转型阶段2012~2015年(蜕变程度值:4.1835~2.6447)、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2016~2020年。(3)我国煤炭产业当前所处的蜕变转型阶段是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该阶段的产业蜕变特征是:新兴产业发展逐渐成熟,煤炭产业在能源领域的占比逐步降低,趋于合理,产业形成煤与非煤并重的局面,进而走向产业转型的良性发展轨道。我国煤炭产业蜕变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当步入2021年后“十四五”规划发展时期,煤炭产业蜕变程度将趋于最低值,形成以非煤产业为主,煤炭产业为辅的发展格局;煤炭供需产销平衡,稳定红利,产业转型步入多元化发展的健康之路,煤炭产业蜕变转型完成,开始步入新一轮的产业蜕变周期。(4)基于对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关系机制研究,得出煤炭产业蜕变是煤炭产业转型的主要依据,其对于煤炭产业转型具有指导功能,煤炭产业根据产业蜕变的领域及方向而进行转型。在某个阶段产业转型不可能与产业蜕变保持同步,出现超前或滞后是必然的,但这种超前与滞后又影响到产业蜕变,会发生推动或阻止产业蜕变的进程,煤炭产业转型对煤炭产业蜕变具有辅助功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之间存在量变与质变、微观与宏观、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的深层次关系。(5)根据兖州矿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测算结果得出,兖州矿区自2015年至今正处于煤炭产业蜕变的中速蜕变—高速转型阶段,此阶段兖矿集团以全面推动矿区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兴产业转型,煤炭产品由产业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煤炭劳动密集型向新兴产业密集型转移,逐步形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兖州矿区即将步入“煤与非煤并重”、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的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
蒋冬梅[8](2016)在《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土地资源、煤炭能源一直是中国城镇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廉价动力,作为两种资源(能源)的富集地和叠加区——煤炭城市累计生产原煤529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90%,为中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由于煤炭城市资源开采强度过大、土地损毁过高,地-矿冲突不断恶化而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和现实难题。因此,本文在把握地-矿冲突特征及动因基础上,构建改进的C-D生产函数揭示煤炭城市经济发展与地-矿等要素之间的演化规律,进而运用Kuznets(库兹涅兹)曲线、系统动力学方法和空间均衡原理及“3S”技术,分别从宏观需求、中观供给、微观管控三个层次重点研究地-矿冲突的调控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中国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呈现区域分异特点并分为地(城)矿冲突、地(农)矿冲突、矿水冲突和矿灾冲突四种类型;其中,社会公众、煤矿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基于自身利益,对煤炭城市地-矿冲突感性认知差异较大,并且地下煤炭开采单位综合效用价值明显低于地上缓采区边界地上土地资源单位平均综合价值。就其成因而言,城市依附煤矿而建是地-矿冲突的先天原因,同位资源权属分割是地-矿冲突的制度原因,立体空间管控滞后是地-矿冲突的根本原因。其次,为计量城市发展与地-矿的关系,论文通过构建系统分析框架和改进C-D生产函数,将土地资源和煤炭能源两种要素纳入统一框架和计量模型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很难被资本等要素投入替代,而煤炭消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正向驱动变为负相关。煤炭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贡献度大于煤炭贡献度,由此从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建议,宏观层面的公共政策创新应该集中在压缩煤炭消费需求、生产供给和差别化调控主导贡献因素上。再次,为寻求化解地-矿冲突宏观需求层面的调控路径,论文基于煤炭能源消费需求宏观调控视角,构建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Kuznets曲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天津和山西等28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存在倒“U”型曲线规律,并且中国煤炭消费顶点值34.56×108t出现在2013-2014年间,其中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地区较早出现消费顶点,其余各省、市(区)将于未来20-30年内进入数量脱钩阶段。并且中国煤炭消费及生产重心西移,未来东、西部地区仍是中国煤炭消费调控的重点区域,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调控规模应控制在27.40×108t,其中西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最大为9.27×108t、东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紧随其后为8.41×108t、中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排第三为6.13×108t、东北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最小为3.59×108t。第四,为寻求化解煤炭城市地-矿冲突中观供给层面的调控路径,论文将主流的研究焦点(人口—土地—粮食)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矿产开发活动(煤炭—土地—经济)相融合,以土地承载力为研究载体,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重点仿真量化煤炭城市——乌海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基本态势和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乌海市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是以损毁土地、破坏耕地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地-矿“协调模式”为乌海市冲突调控的最优发展方案,在此方案下乌海市到2020年的总人口为64.25万人,土地综合承载力在温饱消费水平下为79.24万人、在小康消费水平下为65.11万人,在低富裕消费水平下为51.25万人。由此建议,虽然乌海市土地承载力可以满足总人口在温饱以及小康消费水平下的活动强度,但是从化解地-矿冲突视角出发,应该降低煤炭开采强度,加强采煤损毁土地修复。最后,为寻求化解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微观管控层面的调控路径,针对煤炭城市地-矿空间冲突尤其是资源压覆现实难题,论文从空间优化视角寻求化解地-矿冲突的立体空间管控手段。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城市地-矿立体空间优化理论上应该界定三个调控边界并划分四个管控区域,济宁和徐州沛县实证结果显示,地-矿冲突范围内四大管控区、地上土地面积分别为8.46km2、79.19km2、12.63km2、26.88km2和0.185km2、31.556km2、15.735km2和24.480km2,并且济宁市当前缓采(可建)边界内87.65km2(占地-矿冲突面积的68.93%),应该优先开展地上土地开发建设,与此对应地下压覆的6.33×108t煤炭能源暂不予开采利用,缓采(可建)边界之外39.51km2(占地-矿冲突面积的31.07%),应该优先支持地下1.02×108t煤炭能源的开采利用,而徐州市沛县禁采和限采区域及其对应的建成、可建区域合计31.74km2,占整个压覆区的44.11%、应该优先支持地上城镇建设并限制地下煤炭能源开采,而缓采和可采区域及其对应的有条件及禁建区域合计40.22km2,占压覆区的55.89%、应该优先支持地下煤炭资源开采并限制地上城镇土地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程艳[9](2016)在《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研究》文中提出自2014年上半年起,煤炭市场持续低迷,进入2016年,政府陆续颁布专项配套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过剩产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当前的宏观环境迫使煤炭企业重新思考黄金十年中依靠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提高产量的发展模式,转而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优势资源获得及利用从根本上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创新已有的发展路径,提升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目的,理论界提出以绿色创新发展模式取代原有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绩效的“三赢”目标。但是由于绿色创新绩效的显现需要较长时间,因此需要内外有效协同迅速转化外部资源为内部优势,形成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加快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实现,摆脱目前的困境。作为一个前沿性的研究领域,对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的研究缺乏系统的分析,为了揭开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研究的黑箱,本文将系统解决以下问题: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是否对煤炭企业创新绩效有重要作用?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发挥又受什么要素影响?是什么机制驱动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是沿着怎样的发展路径进行的?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过程又是如何演化的?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促进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阐述将为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的研究提供一完整、动态的研究框架,从理论上解决煤炭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问题。首先,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建立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影响要素——构成维度——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力图解决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为何形成、如何构成、效果怎样的问题。首先使用SSIP过程聚焦法确定了市场导向、政策导向、战略导向、企业文化、技术水平5个影响要素,其次通过文献研究、企业调研实证检验了上述要素对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并在分析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的两个构成维度——协同能力与绿色创新能力的相互关系上,验证其互动机制以及基于煤炭企业实际调研数据探索得出影响要素中市场导向与战略导向、政策导向与战略导向、市场导向与企业文化、政策导向与企业文化、市场导向与技术水平、政策导向与技术水平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使对于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的研究更符合煤炭企业所属行业实际。研究框架的搭建与实证检验,不仅证实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同时也为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关键要素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以及实证依据。其次,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以及能力本身的动态性特征,运用自组织、生物学等理论、方法对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实证分析框架以及相应的自组织理论,对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及其关联机理、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内生性、外生性路径各自的优点以及适用条件进行了阐述,并依据煤炭企业的行业特点、当前特定的宏观环境以及绿色创新能力与协同能力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得出内外动力耦合路径对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适应性和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基于生物学进化理论对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演化过程进行了逻辑推演。由于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各个阶段提升的重点、方式方法迥异,是一个“秩序跃迁”的演化过程,因此对其内在基因、演化过程的阐述和分析可以揭示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方向,依据能力提升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本文在特定的能力管理原则基础上最终提出了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管理举措,使上述研究落实到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当中。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上述研究内容的探索不仅仅构建了完整的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分析体系,深入探究煤炭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为绿色创新能力发展的多元性提供了理论支持;还在于将煤炭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更加符合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的复杂性特征,避免其在指导企业的创新实践过程中,产生基于静态能力研究所形成的“能力刚性”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不但使用了传统关系研究所常用的结构方程方法,同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的发展阶段、能力提升基础、提升路径进行分析,揭示其非线性运行机制,继而用生物学隐喻方法揭示对于能力提升最为重要的内生因素——惯例的变异、选择、保留过程,反映了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演化过程的本质特征,将对能力演化的动力、要素、路径的研究推向了更为本质、深入的领域。在经济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下,面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规制加强的客观条件,煤炭企业应如何结合自身优势、行业特点来抓住机遇、规避威胁,尽快走出困境是煤炭企业经营者关注的重心,因此本文对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的研究,对解决煤炭企业脱困的思路、方法、评价机制问题,为加快绿色创新的价值转化,以及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实施路径。
郁钟铭[10](2012)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以资源利用为基础的自然、人口、经济复杂大系统,保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和保证。本论文在详细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全面总结迄今为止该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及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将煤炭资源、经济、人口、环境等放在一个大系统中进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研究,建立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系统动力学模型,为论文后续研究框定出明确的主题范围,从而提高了课题研究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对煤炭工业生产与自然资源、人口的内部结构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社会行为和过程、环境的仿真实验,编写DYNAMO方程,对煤炭工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了多方案的预测描述,考查技术—经济参数的变化、政策因素的介入或变化对系统行为的影响。深入系统的研究了随煤矿的具体地域、资源条件、环境条件、人口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改变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从“总量增长主导型”向“结构优化主导型”转变,发展以煤为基础,煤与非煤产业并重的多元化新型产业结构,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为其它行业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提供借鉴。本论文将所建立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于贵州省省域煤炭工业,利用计算机软件Vensim对此模型的参数估计、敏感性因素、未来煤炭工业系统利用演化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模拟,在完成对实证案例发展过程动态分析的同时,使评价理论和方法得到应用性检验。通过各子系统主要指标的模拟仿真结果对贵州省煤炭工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贵州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我国省域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煤炭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仿真系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炭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
2.1.1 经济周期理论 |
2.1.2 产业周期理论 |
2.1.3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
2.2.1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及延伸 |
2.2.2 战略管理理论在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
2.3 石墨行业的相关研究 |
2.3.1 石墨行业的基本介绍 |
2.3.2 技术角度的研究 |
2.3.3 政策角度的研究 |
2.3.4 评价角度的研究 |
2.4 研究方法综述 |
2.4.1 Dematel方法 |
2.4.2 系统动力学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天然石墨行业生产趋势分析 |
3.1 国际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现状 |
3.1.1 石墨矿产储量情况 |
3.1.2 天然石墨产量分布情况 |
3.1.3 天然石墨产业发展趋势 |
3.1.4 全球代表性石墨企业概况 |
3.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概况 |
3.2.1 我国石墨矿储量情况 |
3.2.2 我国天然石墨产量与产区 |
3.2.3 天然石墨的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
3.2.4 国内代表性石墨企业概况 |
3.3 国内外天然石墨生产规律分析 |
3.3.1 国内外天然石墨生产波动性分析 |
3.3.2 国内外GDP与石墨生产关系分析 |
3.3.3 趋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天然石墨需求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1 天然石墨需求影响指标池的确定 |
4.1.1 基于Dematel的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1.2 影响因素指标池确定 |
4.2 晶质石墨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
4.2.1 主要影响因素介绍 |
4.2.2 回归分析 |
4.3 隐晶质石墨的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
4.3.1 主要影响因素介绍 |
4.3.2 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分情景的我国天然石墨需求量发展趋势研究 |
5.1 场景设置 |
5.1.1 新能源汽车销量场景设置 |
5.1.2 专利数量的场景设置 |
5.1.3 人口迁移的场景设置 |
5.2 系统分析 |
5.3 系统结构及可靠性验证 |
5.3.1 人口模块 |
5.3.2 钢铁模块 |
5.3.3 预测模块 |
5.4 系统结果分析 |
5.4.1 分场景的趋势分析 |
5.4.2 按因素的趋势分析 |
5.4.3 趋势分析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 |
6.1 |
6.1.1 可持续发展潜力静态分析 |
6.1.2 分场景的潜力动态分析 |
6.2 人造石墨替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
6.2.1 人造石墨发展现状 |
6.2.2 人造石墨替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动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关于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7.1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现有政策分析 |
7.1.1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相关政策的演变 |
7.1.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分领域的政策分析 |
7.1.3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现有政策内容总结 |
7.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7.2.1 加强天然石墨矿产勘查,确保可持续性资源供给 |
7.2.2 加强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
7.2.3 推进石墨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发挥资源优势 |
7.3 我国石墨产业链重点发展建议 |
7.3.1 关于我国石墨提纯产业的发展建议 |
7.3.2 关于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产业的发展建议 |
7.3.3 关于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建议 |
7.4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的路径建议 |
7.4.1 战略基础阶段(2020~2025年) |
7.4.2 战略成长阶段(2025~2030年) |
7.4.3 战略提升阶段(2030~2035年)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机理分析 |
3.1 基于代谢机理的“物理”分析 |
3.2 基于矿农协同共生模型的“事理”分析 |
3.3 基于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的“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
4.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评价方法 |
5.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方法 |
5.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 |
5.3 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定性仿真模拟及评价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分析 |
6.1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现状分析 |
6.2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 |
6.3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 |
6.4 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保障制度及对策建议 |
7.1 政府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保障制度建议 |
7.2 矿业企业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对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3)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 |
2.1 地方政府 |
2.2 煤炭企业 |
2.3 社会资本方 |
3 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的博弈模型 |
3.1 模型假设 |
3.2 演化博弈分析 |
4 社会资本方与煤炭企业的博弈模型 |
4.1 模型假设 |
4.2 演化博弈分析 |
5 数值仿真分析 |
5.1 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的系统模拟仿真 |
5.2 社会资本方与煤炭企业的系统模拟仿真 |
6 结论 |
(4)采煤流域水土资源损毁系统动态模拟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采煤流域水土资源损毁分析的研究进展 |
1.3.2 资源损毁控制的研究进展 |
1.3.3 系统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思路 |
1.5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
2 水土资源损毁控制的理论基础 |
2.1 系统控制论 |
2.2 最优化理论 |
2.3 动态规划的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介绍 |
3.2 长河流域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模型变量的选择 |
3.2.2 SWOT分析方法的综合分析及重点战略选择 |
3.2.3 长河流域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 |
3.2.4 长河流域发展现状的SWOT定性分析 |
3.2.5 长河流域发展现状的SWOT定量分析 |
3.3 长河流域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结果 |
4 长河流域煤炭开采规模控制及模型构建 |
4.1 系统动力学的简介 |
4.1.1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4.1.2 模型建立的基本步骤 |
4.1.3 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软件-Vensim |
4.2 动力学模型的总体结构 |
4.2.1 建立模型的目的与模型的边界 |
4.2.2 模型的系统分析 |
4.2.3 煤炭资源-水土资源经济系统的因果关系 |
4.3 模型建立数据来源 |
4.4 系统关系流图 |
4.5 系统动力学方程 |
4.6 模型检验 |
5 长河流域煤炭开采下水土资源损毁系统控制策略 |
5.1 基于煤炭开采的流域水土资源损毁系统模拟方案设定 |
5.2 研究区两种不同策略下煤炭开采规模的情景模拟 |
5.3 SD-MOP优化型开采策略情景模拟 |
5.3.1 系统的敏感性因素的识别 |
5.3.2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 |
6 结论 |
7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研究 ——以鄂尔多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绿色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
1.2.2 区域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2.3 资源富集地区的区域绿色发展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本文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创新点 |
1.5 本文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绿色发展的概念与协同理论 |
2.1.1 绿色发展的概念 |
2.1.2 协同学理论 |
2.2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系统科学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绿色经济理论 |
2.3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3.1 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
2.3.2 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理论 |
2.4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
2.4.1 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 |
2.4.2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分类 |
2.5 外部性理论 |
2.5.1 外部性理论定义 |
2.5.2 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
2.6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2.6.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2.6.2 建模仿真的基本步骤 |
2.7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机理分析 |
3.1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系统构成 |
3.2 动力系统内在运行机理 |
3.3 推力系统内在运行机理 |
3.4 效力系统内在运行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综合评价 |
4.1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概述 |
4.1.1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系统分析 |
4.1.2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评价的目标 |
4.1.3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
4.2 构建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筛选 |
4.3 基于改进熵值赋权法和TOPSIS模型构建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模型 |
4.3.1 熵权法的缺陷与修正思路 |
4.3.2 煤炭资源富集区域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
4.3.3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4.4 实证研究 |
4.4.1 研究区域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2 研究区域绿色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GSA-SVR模型的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的预测 |
5.1 基于万有引力支持向量机的绿色发展预测模型的建立 |
5.1.1 支持向量回归机原理 |
5.1.2 万有引力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5.2 构建GSA-SVR绿色发展预测模型 |
5.2.1 预测指标体系建立 |
5.2.2 预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5.2.3 基于熵权赋值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5.2.4 支持向量机主要参数设定 |
5.3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的预测 |
5.3.1 鄂尔多斯地区绿色发展样本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5.3.2 鄂尔多斯地区绿色发展预测模型参数选取 |
5.3.3 GSA-SVR预测模型检验 |
5.3.4 鄂尔多斯地区绿色发展测试样本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3E+S系统的发展模式优化 |
6.1 系统建模整体分析 |
6.1.1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3E+S系统的特征分析 |
6.1.2 建模的目的与基本思路 |
6.2 3E+S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
6.3 3E+S系统的构建 |
6.3.1 3E+S系统整体结构因果关系图 |
6.3.2 社会子系统 |
6.3.3 经济子系统 |
6.3.4 生态、环境子系统 |
6.3.5 资源子系统 |
6.4 实证分析 |
6.4.1 模型检验 |
6.4.2 模型方案设计与仿真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机制及路径设计 |
7.1 建立煤炭资源富集地区产业绿色转型机制 |
7.1.1 加快资源型区域绿色政府建设 |
7.1.2 推动传统煤炭企业向绿色企业转变 |
7.1.3 促进资源型产业的绿色发展 |
7.2 建立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机制 |
7.2.1 绿色开采制度的实施 |
7.2.2 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力度 |
7.2.3 建立煤炭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机制 |
7.2.4 建立矿山生态修复制度 |
7.3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循环经济型发展路径 |
7.3.1 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 |
7.3.2 重建、优化产业链 |
7.4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基于产量策略的发展路径 |
7.4.1 大力发展绿色制造 |
7.4.2 实施产业转型发展路径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集成星地观测与动力学模型的煤矿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价和仿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2 星地观测集成的煤矿区资源环境状态监测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煤矿区资源环境状态信息提取 |
2.3 资源环境状态信息遥感提取 |
2.4 地面传感器布设与数据集成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 |
3.1 煤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及特点 |
3.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与模型 |
3.3 煤矿区资源环境承载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仿真预测 |
4.1 煤矿区资源环境系统动力学分析 |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3 矿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仿真分析 |
4.4 矿区建设发展对策与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煤炭产业转型现状 |
1.1.3 问题提出 |
1.1.4 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产业转型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现状 |
1.3.3 产业蜕变理论研究现状 |
1.3.4 测度理论研究现状 |
1.3.5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的方法 |
1.5.3 研究过程及主要工作量 |
1.5.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蜕变基本原理 |
2.1 产业蜕变含义 |
2.1.1 产业蜕变起源 |
2.1.2 产业蜕变发展 |
2.1.3 产业蜕变界定 |
2.1.4 产业蜕变特点 |
2.2 产业蜕变关系 |
2.2.1 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蜕变关系 |
2.2.2 产业与企业之间的蜕变关系 |
2.2.3 产业与产品之间的蜕变关系 |
2.3 产业蜕变传递机制 |
2.3.1 影响产业蜕变的因素 |
2.3.2 产业蜕变途径 |
2.3.3 产业蜕变效应 |
2.3.4 产业蜕变传递机理 |
2.4 产业蜕变运行机制 |
2.4.1 产业蜕变方式 |
2.4.2 产业蜕变结果 |
2.4.3 产业蜕变运行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特征研究 |
3.1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
3.1.1 煤炭资源自然属性 |
3.1.2 煤炭资源经济属性 |
3.1.3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 |
3.1.4 我国煤炭资源种类及质量 |
3.2 我国煤炭产业特点 |
3.2.1 煤炭产业生产特点 |
3.2.2 煤炭产业发展特点 |
3.2.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特点 |
3.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状况 |
3.3.1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现状 |
3.3.2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成就 |
3.3.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4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趋势 |
3.4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式与蜕变转型关系 |
3.4.1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式 |
3.4.2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与蜕变转型关系 |
3.5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机制 |
3.5.1 煤与非煤协同发展原理 |
3.5.2 基地转型与主业转移互动原理 |
3.5.3 关联与非关联互动原理 |
3.5.4 多级产业共建原理 |
3.5.5 动脉与静脉产业耦合原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与蜕变阶段划分 |
4.1 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指标体系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体系设计思路 |
4.1.3 指标归结 |
4.1.4 条件假设与指标筛选 |
4.1.5 指标层级划分 |
4.1.6 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 |
4.1.7 数据获取与整理 |
4.2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及标准学习算法 |
4.2.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4.2.2 BP神经网络的标准学习算法 |
4.3 基于MATLAB7.6的BP神经网络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 |
4.3.1 测度模型构建 |
4.3.2 测度模型运行 |
4.3.3 测度模型结果 |
4.4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划分 |
4.4.1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划分方法 |
4.4.2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 |
4.5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关系 |
5.1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发展规律 |
5.1.1 生命演化规律 |
5.1.2 可持续发展规律 |
5.1.3 科技革命规律 |
5.1.4 动静态转化规律 |
5.2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运作机制 |
5.2.1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原则 |
5.2.2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特点 |
5.2.3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形式 |
5.2.4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趋势 |
5.2.5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结果 |
5.3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制 |
5.3.1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功能关系 |
5.3.2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互动关系 |
5.4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关联机制 |
5.4.1 量变与质变关系机理 |
5.4.2 微观与宏观关系机理 |
5.4.3 原因与结果关系机理 |
5.4.4 现象与本质关系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蜕变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方式研究 |
6.1 煤炭产业转型方式 |
6.1.1 煤炭产业的转型途径 |
6.1.2 煤炭产业的转型领域 |
6.2 煤炭产业转型方式在蜕变阶段的分布规律 |
6.3 基于不同蜕变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模式 |
6.3.1 基于蜕变的转型方式 |
6.3.2 基于蜕变阶段不同转型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兖州矿区基于蜕变的转型对策 |
7.1 兖州矿区基本概况 |
7.1.1 兖州矿区简介 |
7.1.2 兖州矿区转型现状 |
7.2 兖州矿区蜕变程度测度 |
7.2.1 兖矿数据获取与整理 |
7.2.2 网络构建及训练数据的准备 |
7.2.3 评价结果 |
7.3 兖州矿区蜕变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 |
7.4 兖州矿区蜕变—转型对策 |
7.5 兖州矿区转型趋势与展望 |
7.6 兖州矿区转型建议与目标 |
7.6.1 科技创新方面 |
7.6.2 节能环保方面 |
7.6.3 人才培养方面 |
7.6.4 信息化建设方面 |
7.6.5 资本运作方面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与荣誉 |
附录C 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
(8)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经济发展与煤炭开发研究 |
1.2.2 地-矿冲突及其调控研究 |
1.2.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
1.2.4 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研究 |
1.2.5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
1.2.6 简要述评及研究切入点 |
1.3 研究内容 |
1.3.1 煤炭城市地-矿冲突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贡献计量 |
1.3.2 煤炭消费需求假说提炼及其宏观实证分析研究 |
1.3.3 煤炭城市土地承载力模拟仿真与情景分析研究 |
1.3.4 煤炭城市地-矿立体空间优化及其边界调控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框架与理论分析 |
2.1 主要内涵界定 |
2.1.1 煤炭城市 |
2.1.2 地-矿冲突 |
2.1.3 机理机制 |
2.1.4 空间管制 |
2.2 基本研究框架 |
2.2.1 逻辑分析框架 |
2.2.2 章节结构安排 |
2.3 关键理论分析 |
2.3.1 系统理论 |
2.3.2 协同理论 |
2.3.3 冲突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地-矿冲突特征与动因解析:调控的前提 |
3.1 地-矿资源现状与供需矛盾 |
3.1.1 土地现状与供需矛盾 |
3.1.2 煤炭现状与供需矛盾 |
3.2 地-矿冲突现状与表现形式 |
3.2.1 地-矿冲突宏观现状 |
3.2.2 地-矿冲突表现形式 |
3.3 地-矿冲突分区与综合特征 |
3.3.1 地-矿冲突分区 |
3.3.2 分区综合特征 |
3.4 地-矿冲突微观调研——以济宁矿城冲突为例 |
3.4.1 地-矿冲突基本现状 |
3.4.2 地-矿冲突感性认知 |
3.4.3 地-矿冲突理性认知 |
3.5 地-矿冲突动因与策略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发展与地-矿关系计量:调控的基础 |
4.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4.1.1 分析框架 |
4.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
4.2 模型构建 |
4.2.1 常用模型介绍 |
4.2.2 模型改进与构建 |
4.3 全国层面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整理 |
4.3.2 参数估计 |
4.3.3 结果分析 |
4.4 典型煤炭城市验证 |
4.4.1 徐州(东部地区) |
4.4.2 大同(中部地区) |
4.4.3 乌海(西部地区) |
4.4.4 抚顺(东北地区) |
4.4.5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宏观需求调控 |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5.1.1 分析框架与逻辑思路 |
5.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
5.2 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特征 |
5.2.1 国外(发达国家)特征 |
5.2.2 国内(发展国家)特征 |
5.3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炼 |
5.3.1 理论分析 |
5.3.2 假说提炼 |
5.4 研究方法与假说检验 |
5.4.1 研究方法—Kuznets曲线方程 |
5.4.2 整体把握——基于全国数据的验证 |
5.4.3 局部分析——基于各省数据的验证 |
5.4.4 现实指导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6 地-矿冲突系统模拟:中观供给调控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6.1.1 逻辑框架 |
6.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
6.2 系统模型构建 |
6.2.1 基本原理 |
6.2.2 变量选择 |
6.2.3 模型建立 |
6.3 实证分析 |
6.3.1 研究区概况 |
6.3.2 参数值估计 |
6.3.3 模型有效性检验 |
6.3.4 仿真结果分析 |
6.4 多情景模拟 |
6.4.1 情景模拟设置 |
6.4.2 情景模拟结果 |
6.4.3 模拟结果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7 地-矿冲突空间优化:微观管制调控 |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7.2 理论模型构建 |
7.2.1 一般城市调控模型 |
7.2.2 煤炭城市理论命题:三个立体边界和四大调控区域 |
7.3 实证分析 |
7.3.1 研究思路 |
7.3.2 地-矿价值评估 |
7.3.3 研究区选择 |
7.3.4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调控建议 |
8.1 主要结论与调控建议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绿色创新研究综述 |
1.3.2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
1.3.3 煤炭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
1.3.4 研究综述总体评价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工作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工作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理论基础及内涵 |
2.1 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理论基础 |
2.1.1 创新理论 |
2.1.2 协同理论 |
2.1.3 企业能力理论 |
2.1.4 生物进化理论 |
2.2 协同绿色创新能力 |
2.2.1 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的内涵 |
2.2.2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内涵 |
2.2.3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模型构建理论基础 |
3.2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影响要素分析 |
3.2.1 影响要素确定依据 |
3.2.2 影响要素确定过程 |
3.2.3 影响要素构成维度 |
3.3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分析 |
3.3.1 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构成维度划分依据 |
3.3.2 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构成维度 |
3.3.3 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构成维度间相互关系 |
3.4 煤炭企业创新绩效分析 |
3.5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理论模型的构建 |
3.6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理论推导与研究假设 |
3.6.1 市场导向与协同绿色创新能力 |
3.6.2 政策导向与协同绿色创新能力 |
3.6.3 战略导向与协同绿色创新能力 |
3.6.4 企业文化与协同绿色创新能力 |
3.6.5 技术水平与协同绿色创新能力 |
3.6.6 协同绿色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 |
3.6.7 协同能力与绿色创新能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
4.1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问卷设计 |
4.1.1 问卷设计原则与方法 |
4.1.2 问卷设计的基本程序 |
4.2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变量测量 |
4.2.1 市场导向测量 |
4.2.2 政策导向测量 |
4.2.3 战略导向测量 |
4.2.4 企业文化测量 |
4.2.5 技术水平测量 |
4.2.6 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测量 |
4.2.7 创新绩效测量 |
4.3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研究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4.4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研究数据基本统计分析 |
4.4.1 问卷的收集与整理 |
4.4.2 题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5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模型的实证检验 |
4.5.1 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模型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
4.5.2 初始结构方程的拟合性分析 |
4.5.3 修正结构方程的拟合性分析 |
4.6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分析 |
5.1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逻辑基础 |
5.2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及其关联机理 |
5.2.1 关键外部协同主体 |
5.2.2 关键外部协同主体间关联机理 |
5.2.3 关键内部单元能力体 |
5.2.4 关键内部单元能力体间关联机理 |
5.3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
5.3.1 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三种可能路径 |
5.3.2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路径选择依据 |
5.3.3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内外动力耦合提升路径分析 |
5.4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演化分析 |
5.4.1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演化的基本单位 |
5.4.2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演化过程 |
5.5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管理 |
5.5.1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管理原则 |
5.5.2 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管理举措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 |
6.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
3.1 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3.2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
3.3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3.4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思路 |
3.5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
4.2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4.3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贵州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
5.1 贵州省煤炭资源与开发状况 |
5.2 贵州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 |
5.3 贵州省煤炭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分析 |
5.4 贵州省煤炭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
5.5 贵州省煤炭工业人口可持续发展分析 |
5.6 贵州省煤炭工业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 |
5.7 应用结果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贵州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
6.1 贵州省煤炭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策略 |
6.2 贵州省煤炭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
6.3 贵州省煤炭工业人口可持续发展策略 |
6.4 贵州省煤炭工业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 |
6.5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A |
四、煤炭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仿真系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孟兆磊.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于晓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J]. 谭旭红,王璐.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06)
- [4]采煤流域水土资源损毁系统动态模拟及控制策略研究[D]. 刘建.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5]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研究 ——以鄂尔多斯为例[D]. 蒋高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6]集成星地观测与动力学模型的煤矿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价和仿真预测[D]. 韩福顺.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7]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D]. 刘宜政.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8]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D]. 蒋冬梅.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8)
- [9]煤炭企业协同绿色创新能力研究[D]. 程艳. 山西财经大学, 2016(08)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郁钟铭.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