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刚性基层乳化沥青下封层的功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刚[1](2022)在《高速公路热沥青碎石下封层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热沥青碎石下封层施工技术,改善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结合实际工程,对下封层的作用和热沥青碎石下封层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并结合试验路段构造深度变化情况,评价热沥青碎石下封层施工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沥青碎石下封层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路面病害问题,提高公路整体质量。
殷丹丹[2](2021)在《内蒙古寒冷地区沥青路面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粘结层粘结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路面结构中普遍采用的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由于基面层间存在材料及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层间粘结并不是理想的完全连续状态,造成二者在基面层间结合部位产生薄弱环节,易出现层间破坏。内蒙古寒冷地区道路所处环境恶劣,温差较大,进一步加剧了层间粘结失效。基层与面层间的粘结问题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粘结层被广泛应用于桥面防水铺装等工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应力过渡和防水粘结性能,且橡胶粉的应用解决了废旧轮胎“黑色污染”的问题。本文选用胶粉改性沥青碎石作为基层与面层间粘结层材料,来加强基面层间的粘结、改善和保证路面的使用质量。首先,以斜剪试验抗剪强度为指标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层间粘结性能变化规律,并且基于灰关联理论分析了各种粘结层材料影响因素对基面层间抗剪强度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对粘结层抗剪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碎石撒布粒径,其次是碎石撒布量,然后是沥青洒布量,影响最小的是胶粉目数。结合试验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性能优越、经济合理的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粘结层设置方案。其次,以层间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作为层间粘结特性评价指标,通过斜剪试验对比不同温度下常规的乳化沥青和基质沥青粘结层粘结性能。以扭剪强度作为层间粘结特性评价指标,采用自行设计的扭剪试验方法,侧重模拟车辆对层间的揉搓效果,研究不同温度及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层间抗剪性能。斜剪试验和扭剪试验结果表明: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粘结层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抗剪性能,且不同材料粘结层粘结性能均表现为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降低,层间抗剪强度与正应力呈线性增长关系。然后,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连续模型和接触模型下路面结构基面层间剪应力的计算分析发现,常规层间处治情况下基面层间接触状态对基面层间的最大剪应力有很大的影响,层间接触不连续时,层间剪应力值会有突变,随着层间连续性增强,这种突变范围逐渐减小。由于两种接触模型下的层间作用机理不同,接触模型下层间传递和扩散荷载的能力与连续模型相比较小,因此其层间最大剪应力值要比连续模型下的大,并且接触模型能够更好的反映沥青路面的实际受力状态,故采用接触模型进行沥青路面力学分析将更合理。最后,模型中引入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粘结层,计算并分析了斜剪试验下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粘结层在沥青路面结构层间粘结处最大剪应力,结合模型计算结果,对不同温度及不同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粘结层进行抗剪强度验证,验证结果均满足抗剪强度要求。
黄贤锦[3](2020)在《基于应力吸收原理纤维封层性能及有限元模拟研究》文中认为纤维封层是近年来铺筑在半刚性基层和面层之间的一种应力吸收层,它可以吸收来自反射裂缝尖端的大部分集中应力,从而降低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现象,阻止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它对于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具有显着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其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和路用性能试验研究,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由于纤维封层是一种粘弹性复合材料,因此本文首先根据复合材料力学里的界面理论以及粘弹性力学中的能耗理论分别对纤维增强沥青应力吸收层的作用机理以及能耗进行了分析,根据界面理论分析得出对纤维进行改性可以提高其与乳化沥青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从而使纤维封层发挥更好的阻裂效果,同时根据能耗理论得到裂缝尖端应力对纤维封层做的功会转化成纤维封层的弹性应变能和耗散能,它们两者之和构成了纤维封层的断裂能,该值越大则说明可以吸收更多的裂缝尖端应力,其阻裂性能也就越好。根据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分析,得出纤维封层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它的累积耗散能和疲劳次数在对数坐标下存在线性关系,通过疲劳拉伸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根据界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果,采用偶联剂、浓度分别为1mol/L、2mol/L的酸、碱溶液对玻璃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并采用扫描电镜对改性纤维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纤维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并通过板带拉伸试验以断裂能为评价指标,得到经浓度为2mol/L的酸溶液改性的玻璃纤维阻裂效果最好。随后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研究了纤维种类、温度以及荷载作用频率对纤维沥青复合材料复数模量、相位角、车辙因子、存储模量和损耗模量等流变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和荷载作用频率下,与未改性的原样纤维相比,改性之后的纤维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复数模量以及车辙因子并降低其相位角,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及其强度。纤维封层除需具备良好的阻裂性能以外,还要良好的层间结合能力,通过在室内制作复合试件,以层间剪切强度和层间拉拔强度作为层间结合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因素水平对纤维封层层间结合强度的影响。最后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了纤维封层路面结构在不同条件下(轴载、面层厚度以及半刚性基层模量)纤维封层底部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大小,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纤维封层使用性能的影响。
蔺宝垚[4](2019)在《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力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等级公路大多采用半刚性基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其具有刚度大、强度高、荷载的扩散能力较强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抗裂性能较差的缺点。为使多层体系的路面结构处于优良的工作状态,保证路面的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加强沥青路面各层间粘结的技术十分关键。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对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理论以及计算分析研究,并依托实际工程进行了工程应用研究和效益分析。本文首先对纤维沥青封层抗裂机理和防水性机理进行分析,得出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作用机理。其次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考虑温度场的路面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有无裂缝的路面结构基层进行受力分析,在局部车辆荷载和温度作用下的应力水平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弹性模量和厚度对阻裂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本文所提出的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路面结构和配合比设计步骤进行阐述,进而针对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包括其粘结性能试验研究、抗反射裂缝性能试验研究以及玻璃纤维分布均匀性影响试验在内的一系列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置玻璃纤维封层以后,沥青混合料面层底部的剪切应力和拉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应力得到了有效的分散,抗裂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本文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以内蒙古一实际工程为依托,对玻璃纤维沥青封层配合比的确定、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检测要点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玻璃纤维沥青封层应用的成套施工工艺,最后还对玻璃纤维封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为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照。
唐莉[5](2016)在《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下封层材料与施工工艺》文中提出目前公路结构层通常由沥青混凝土面层、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以及垫层组成。这种多层次结构在设计与施工时,其层间结合尤其是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十分重要。在半刚性基层上面加做下封层能使面层与基层有效的连成一体加强了层间联结。本文针对下封层的重要性,对沥青路面下封层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作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
杨莉[6](2016)在《公路工程下封层施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沥青路面作为我国高等级道路最常用的形式,为实现质量高标准,必须优化路基、路面材料及其结构构成成分,做好下封层处理工作,以此全面提升公路工程路面多层构成体系的承载力与耐久性,对抗水侵蚀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为此,本文主要对半刚性基层乳化沥青下封层的概况、施工准备及施工流程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陆鹏[7](2014)在《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再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广西地区大多数沥青路面都进入了大中修阶段,这些路面在开挖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路面材料,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是一种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抗冻性和水稳定性都良好,但是抗开裂性能比较差,如何对这种材料的再生利用,成为了道路科研人员和工程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水泥、乳化沥青、水泥乳化沥青、水泥粉煤灰四种再生方法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通过对旧料的筛分确定了新料掺配比例为20%左右,通过旋转击实实验确定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研究了在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下各种再生方法的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强度等力学性能,研究发现水泥再生混合料中水泥最佳掺量为5%,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中乳化沥青最佳掺量为7.5%,并分析其强度随龄期、水泥掺量或乳化沥青掺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水泥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进行了正交实验,发现水泥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强度主要是由水泥这部分决定的,乳化沥青的掺入对再生混合料强度影响不大,但可以增加再生混合料的柔性,减少收缩开裂。同时研究了在水泥掺量为4%条件下水泥粉煤灰再生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为4:10:86,发现了一定量的粉煤灰可以提高再生混合料的强度,通过SEM分析了各种再生方法的强度形成机理,对这几种再生方法效果综合评价,认为水泥粉煤灰与水泥乳化沥青再生方法在改善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性能中效果比较好,可以在工程中采用。最后,本文研究了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施工方法包括厂拌再生利用、就地再生利用以及多锤头就地破碎再生利用,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通过对广西地区沥青路面的交通量、路面材料使用情况、结构形式进行调查,总结出了原沥青路面五种基本结构,针对这五种沥青路面基本结构进行半刚性基层再生并使用软件HPDS2006计算每种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得出了不同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再生典型结构,为以后半刚性基层再生利用的施工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吉昌[8](2013)在《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间界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路面采用分层摊铺、分层碾压的施工工艺,使得路面层间接触状态处于完全连续与完全光滑之间的半连续状态,如果对于路面层间处理不好,极易使得路面层间出现滑移、层间松散等层间病害,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服务水平。沥青路面基面层间材料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方面半刚性基层模量大对沥青面层应力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由于粘结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基面层间较面面层间更容易成为路面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以湖南省汝郴高速为依托工程,通过室内试验、力学分析以及试验路现场检测主要研究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技术界面特性。主要研究内容有:(1)分析了基面层间病害、下封层病害及产生机理,调查了全国70余条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技术应用及使用效果情况,并对湖南省21条高速公路基面层间透层、下封层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2)以层间粘结系数K为指标通过BISAR力学软件计算分析了层间不同接触条件对沥青路面层间力学响应的影响,并以室内基面层间直剪试验结果为基础通过K值对层间不同处治措施的层间接触条件进行界定,根据层间接触界定结果对不同层间处治措施对路面性能影响进行分析,并以试验路基面层间现场试验检测对层间接触状态进行了验证;(3)对同步碎石下封层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对汝郴高速下封层用量进行预估,并以层间界面抗剪强度为指标对基面层间下封层材料进行大量室内优化试验,得到同步碎石封层最佳用量,根据试验结果对影响界面强度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4)通过室内试验对同步碎石下封层防水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试验测定了下封层的设置对路面高温抗车辙性、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5)对汝郴高速试验路基面层间界面强度进行了现场检测。
裴旭东[9](2013)在《沥青面层与基层层间粘结强度和耐久性变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沥青路面各结构层存在材料及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性,层间粘结状态不是理想的完全连续状态,尤其基层与面层层间更成为路面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强基面层间处治技术的研究,增加基面层间的粘结,保证沥青路面的结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对于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粘结强度与耐久性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河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技术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在多种工况对路面基面层间的力学响应、基于路面工作状态分级的气候分区、基面层间设计施工检测指标标准、基于室内试验的层间剪切疲劳性能、层间粘结状态对路面整体寿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具体研究。主要研究内容:(1)详细调查分析了国内外在路面层间粘结强度以及耐久性方面已进行的研究,得出了已有相关研究不足之处;调查了河北省22条高速公路层间处治技术应用情况,为本文奠定了研究基础,点出了论文研究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2)基于河北省高速公路调查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沥青路面层间力学响应,对多个工况进行了显着性分析,并对主要工况进行了基面层间单因素分级与综合工况分级,根据河北省气候提出了新的气候分区,最后提出了基于层间工作状态分级的河北省气候分区。(3)结合实体工程,通过大量的室内外试验,详细研究分析了多种透层、下封层的各种性能,确定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透层与下封层的适用材料、设计标准、施工控制标准以及检测评定方法,可为相关路面规范的修订或制定提供技术保障。(4)通过进行大量的室内层间剪切疲劳性能试验,研究了“两油一料”下封层、“一油一料”下封层以及稀浆封层三种基面层间处治路面层间耐久性的衰变规律,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剪切疲劳方程用于对基面层间疲劳寿命的预估,并提出了基于层间剪切疲劳等效的轴载换算关系。(5)基于古德曼模型,运用BISAR路面软件系统研究了不同基面层间粘结状态对沥青路面层底弯拉应力及路表弯沉的影响规律,进而分析了基面层间粘结状态对沥青路面整体寿命的影响,最后提出预估实际路面基面层间粘结状态下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计算方法。
徐真真[10](2012)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路工程中各路面结构层存在材料及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性,层间联接状态不是理想的完全连续状态,大大削弱了路面各结构层间的粘结力,尤其基层与面层之间成为路面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强层间处治技术的研究,完善基面层间的过渡,增加基面层间的粘结,保证沥青路面的结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和使用寿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公路工程层间处治技术的研究现状,调查了全国及陕西省公路层间处治情况,通过有限元力学计算软件计算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沥青路面层间力学响应,提出了路面层间工作状态分级,进行了大量层间室内外试验,结合依托工程试验段效果,确定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透层和下封层适用材料、设计标准及施工验收标准。主要研究内容:(1)对全国52条公路和陕西省24条高速公路层间处治技术应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收集了不同类型的透层和下封层应用情况及使用效果。(2)全面研究了纵坡度、纵向水平力系数、转弯半径、超高、超载、车速和温度等工况对沥青路面层间力学响应的影响,确定了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提出基于层间工作状态的单项因素工况分级及综合工况分级。(3)进行了常规透层油和高渗透乳化沥青渗透试验和层间剪切试验,确定了煤油稀释沥青稀释率、透层材料类型、半刚性基层养生龄期、半刚性基层种类对透层渗透性能的影响,得到不同透层材料的最佳洒布量和性能排序,推荐了适合于不同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材料类型,提出了透层材料分级。(4)通过层间剪切试验确定了SBS改性剂掺量、温度、沥青性质、集料性能及基面层间处治等因素对下封层抗剪强度的影响,得到了下封层材料的最佳洒布量和抗剪性能排序;综合考虑抗剪性能和防水性能,推荐了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路段的下封层材料类型,提出了下封层材料分级。(5)确定施工验收检测方法、检测频率及检测指标,在设计标准并考虑现场折减的基础下建立透层和下封层施工验收检测标准。在十天高速现场钻取芯样,进行了透层渗透深度测量和下封层室内层间剪切拉拔试验,说明十天高速层间处治技术性能良好,同时也间接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施工检测标准的合理性。
二、半刚性基层乳化沥青下封层的功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刚性基层乳化沥青下封层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热沥青碎石下封层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下封层的作用 |
2 工程概况 |
3 热沥青碎石下封层施工工艺 |
3.1 施工准备 |
3.2 喷洒沥青 |
3.3 接缝处理 |
3.4 撒布石料 |
3.5 碾压 |
3.6 开放交通和初期养护 |
4 质量检测 |
5 结语 |
(2)内蒙古寒冷地区沥青路面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粘结层粘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设置粘结层的作用及意义 |
1.1.2 层间粘结材料的选用 |
1.1.3 粘结层失效产生的病害及原因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粘结层设置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层间检测指标及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粘结层材料及性能检测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案 |
2.3 试件制备 |
2.4 斜剪试验 |
2.4.1 斜剪试验装置 |
2.4.2 试验步骤 |
2.5 扭剪试验 |
2.5.1 扭剪试验装置 |
2.5.2 试验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粘结特性的粘结层受力特性分析 |
3.1 斜剪试验破坏过程机理分析 |
3.2 斜剪试验结果及粘结层抗剪强度材料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碎石撒布量的影响 |
3.2.2 碎石粒径的影响 |
3.2.3 沥青洒布量的影响 |
3.2.4 胶粉目数的影响 |
3.3 粘结层抗剪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
3.3.1 灰色关联度理论 |
3.3.2 粘结层抗剪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
3.4 粘结层方案设置分析 |
3.5 温度对不同层间处治粘结特性分析 |
3.5.1 试验温度确定 |
3.5.2 斜剪试验层间抗剪强度影响分析 |
3.5.3 斜剪试验层间剪切模量影响分析 |
3.6 扭剪试验层间粘结特性分析 |
3.6.1 试验荷载确定 |
3.6.2 扭剪试验层间抗剪强度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度及荷载作用下层间剪应力有限元分析 |
4.1 沥青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路面结构有限元分析简介 |
4.1.2 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 温度及荷载作用下基面层间最大剪应力计算分析 |
4.2.1 常规基面层间处治方式最大剪应力分析 |
4.2.2 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粘结层层间最大剪应力分析 |
4.3 粘结层抗剪强度验证 |
4.3.1 层间最大抗剪强度计算 |
4.3.2 抗剪强度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基于应力吸收原理纤维封层性能及有限元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案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纤维增强沥青作用机理及能耗分析 |
2.1 纤维封层的结构及技术特点 |
2.1.1 纤维封层材料组成 |
2.1.2 纤维封层结构特点 |
2.1.3 纤维封层技术特点 |
2.2 短纤维增强沥青作用机理-界面理论 |
2.2.1 界面浸润理论 |
2.2.2 化学键理论 |
2.2.3 过渡层理论 |
2.3 裂缝尖端应力下纤维封层的破坏形式 |
2.3.1 界面脱粘 |
2.3.2 沥青基体塑性变形 |
2.3.3 纤维拔出 |
2.4 基于破坏形式的纤维封层能耗分析 |
2.4.1 断裂能 |
2.4.2 累积耗散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纤维封层阻裂及疲劳性能研究 |
3.1 纤维沥青板带原材料 |
3.1.1 纤维 |
3.1.2 乳化沥青 |
3.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3.3 纤维沥青板带试件制备 |
3.4 试验方法 |
3.4.1 断裂能试验方法 |
3.4.2 累积耗散能试验方法 |
3.5 阻裂性能和疲劳性能评价指标 |
3.5.1 阻裂性能评价指标 |
3.5.2 疲劳性能评价指标 |
3.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1 纤维沥青板带阻裂性能分析 |
3.6.2 改性纤维对纤维封层阻裂性能的影响 |
3.6.3 纤维沥青板带疲劳特性分析 |
3.6.4 改性纤维对纤维封层疲劳性能的影响 |
3.7 改性玻纤对乳化沥青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 |
3.7.1 材料与设备 |
3.7.2 试件制备 |
3.7.3 试验参数选取 |
3.7.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纤维封层层间结合性能研究 |
4.1 试验原材料 |
4.1.1 面层材料 |
4.1.2 纤维封层材料 |
4.1.3 半刚性基层材料 |
4.2 层间结合性能力学指标选取及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4.2.1 层间黏结性能力学评价指标选取 |
4.2.2 纤维封层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4.3 层间剪切试验 |
4.3.1 试件制备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层间拉拔试验 |
4.4.1 试件制备 |
4.4.2 试验方法 |
4.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纤维封层路面阻裂力学行为分析 |
5.1 断裂力学理论 |
5.1.1 裂缝的开裂模式 |
5.1.2 应力强度因子 |
5.2 纤维封层路面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1 基本假定 |
5.2.2 模型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 |
5.2.3 动态荷载的施加 |
5.3 不同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5.3.1 汽车轴载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5.3.2 面层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5.3.3 半刚性基层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力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性能机理分析 |
2.1 防水性能分析 |
2.2 抗裂性能分析 |
2.2.1 沥青路面裂缝类型及成因 |
2.2.2 抗反射裂缝机理分析 |
2.3 粘结性能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抗裂性能计算分析 |
3.1 模型的建立 |
3.1.1 路面结构模型的选取 |
3.1.2 数值分析模型参数选取 |
3.2 计算分析纤维封层阻裂效果 |
3.2.1 计算基层开裂情况应力变化分析 |
3.2.2 计算铺设纤维封层阻裂效果分析 |
3.3 计算分析纤维封层阻裂效果影响因素 |
3.3.1 应力强度因子 |
3.3.2 纤维封层弹性模量对阻裂效果的影响 |
3.3.3 纤维封层厚度对阻裂效果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结构及配合比设计 |
4.1 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结构的确定 |
4.2 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原材料选取及配合比设计方法 |
4.2.1 原材料的选取 |
4.2.2 配合比设计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5.1 粘结性能试验 |
5.1.1 粘结强度试验方法 |
5.1.2 粘结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5.2 抗反射裂缝性能试验 |
5.2.1 抗反射裂缝贯穿次数试验方法 |
5.2.2 抗反射裂缝贯穿次数试验结果分析 |
5.3 玻璃纤维分布均匀性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工程应用研究 |
6.1 依托工程概况 |
6.2 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配合比设计 |
6.2.1 原材料选择及质量检测结果 |
6.2.2 配合比设计 |
6.3 施工流程与质量控制 |
6.3.1 施工基本要求 |
6.3.2 施工准备工作 |
6.3.3 施工流程及要点 |
6.3.4 施工质量检测 |
6.4 效益分析 |
6.4.1 社会效益分析 |
6.4.2 经济效益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公路工程下封层施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半刚性基层乳化沥青下封层的概况 |
2 半刚性基层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准备 |
3 半刚性基层乳化沥青下封层施工流程 |
4 结束语 |
(7)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再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外内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混合料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性能指标 |
2.1.1 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 |
2.1.2 旧料的级配 |
2.1.3 新集料 |
2.1.4 水泥 |
2.1.5 乳化沥青 |
2.1.6 粉煤灰 |
2.2 水泥稳定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研究 |
2.2.1 击实性能 |
2.2.2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2.3 劈裂强度 |
2.2.4 抗冻性能 |
2.3 乳化沥青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研究 |
2.3.1 击实性能 |
2.3.2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3.3 劈裂强度 |
2.3.4 抗冻性能 |
2.4 水泥乳化沥青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研究 |
2.4.1 击实性能 |
2.4.2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4.3 劈裂强度 |
2.4.4 抗冻性能 |
2.5 水泥粉煤灰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研究 |
2.5.1 旧料的级配 |
2.5.2 击实性能 |
2.5.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5.4 劈裂强度 |
2.5.5 抗冻性能 |
2.6 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 |
2.6.1 水泥再生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 |
2.6.2 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 |
2.6.3 水泥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 |
2.6.4 水泥粉煤灰再生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施工方法研究 |
3.1 旧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厂拌再生利用施工方法研究 |
3.1.1 厂拌再生利用的特点及范围 |
3.1.2 厂拌再生利用的拌和设备 |
3.1.3 厂拌再生利用的施工工艺 |
3.1.4 厂拌再生利用施工质量控制 |
3.2 旧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就地再生利用施工方法研究 |
3.2.1 就地再生利用的特点及范围 |
3.2.2 就地再生利用的施工设备 |
3.2.3 就地再生利用的施工工艺 |
3.2.4 就地再生利用的质量控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多锤头破碎再生利用研究 |
4.1 多锤头破碎再生技术的现状 |
4.1.1 概述 |
4.1.2 多锤头破碎就地再生的施工机械 |
4.1.3 多锤头破碎就地再生施工的原理 |
4.2 多锤头破碎就地再生现场应用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多锤头破碎就地再生的施工工艺 |
4.2.3 多锤头破碎就地再生的质量控制 |
4.2.4 试验路段的 FWD 弯沉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地区半刚性基层再生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
5.1 广西地区路面状况 |
5.1.1 自然地理条件 |
5.1.2 路面结构形式调查 |
5.1.3 路面材料选择 |
5.1.4 交通设计参数 |
5.2 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及厚度计算 |
5.2.1 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
5.2.2 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 |
5.3 半刚性基层再生路面典型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间界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面层间设计现状 |
1.2.2 基面层间结合检测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面层间病害及处治方案与效果调查 |
2.1 基面层间病害调查及机理分析 |
2.1.1 层间滑移病害调查与分析 |
2.1.2 内部松散病害调查与分析 |
2.2 下封层病害及机理分析 |
2.2.1 稀浆封层病害及分析 |
2.2.2 同步碎石封层病害及分析 |
2.3 基面层间处治措施应用及效果调查分析 |
2.3.1 全国沥青路面基面层间技术调查与分析 |
2.3.2 湖南省沥青路面基面层间技术调查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面层间接触状态界定及路面力学响应研究 |
3.1 基面层间接触状态界定方法研究 |
3.1.1 理论模型分析 |
3.1.2 层间接触状态界定理论解方法 |
3.1.3 层间接触状态界定试验测定 |
3.2 不同处治措施下基面层间接触状态界定 |
3.2.1 室内试验设计 |
3.2.2 室内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3 试验路现场验证 |
3.3 沥青路面力学响应计算模型 |
3.4 层间接触条件对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
3.4.1 层间接触条件对路面应力影响规律 |
3.4.2 不同层间处治措施力学计算分析 |
3.4.3 不同层间处治措施对耐久性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界面强度下封层材料优化 |
4.1 基面层间界面强度计算及室内检测方法 |
4.1.1 基于分形几何学基面层间有效接触面积研究 |
4.1.2 界面强度室内试验方法 |
4.2 同步碎石下封层设计研究 |
4.2.1 设计思路及方法 |
4.2.2 碎石及沥青用量预估步骤 |
4.2.3 试验路下封层材料用量预估 |
4.3 基于界面强度下封层材料优化研究 |
4.3.1 室内试验设计 |
4.3.2 下封层材料优化结果分析 |
4.3.3 温度对基面层间界面强度影响 |
4.3.4 有无透层油对基面层间界面强度影响 |
4.3.5 有无层间处治对层间界面强度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下封层界面防水及路用性能研究 |
5.1 下封层界面防水性能研究 |
5.2 下封层对路面高温性能影响 |
5.3 下封层对路面低温性能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面层间施工技术及界面强度现场检测 |
6.1 汝郴高速层间处治技术 |
6.1.1 基层表面处理 |
6.1.2 透层施工及效果 |
6.1.3 下封层处治及施工 |
6.2 界面强度现场检测方法 |
6.3 汝郴高速基面层间界面强度分析 |
6.3.1 界面强度温度转换方法 |
6.3.2 试验路界面强度现场检测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沥青面层与基层层间粘结强度和耐久性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河北省高速公路基面层间处治应用情况调查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工况对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受力影响规律研究 |
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1 路面有限元模型的确定 |
2.1.2 路面计算参数的选取 |
2.2 不同工况对沥青路面层间的力学响应分析 |
2.3 不同工况影响的显着性分析 |
2.4 基于不同工况的基面层间工作状态分级 |
2.4.1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工作状态单工况分级 |
2.4.2 基于基面层间温度单工况分级的河北省气候分区 |
2.4.3 河北省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工作状态综合工况分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
3.1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措施与材料优化研究 |
3.1.1 透层材料性能研究 |
3.1.2 下封层性能研究 |
3.1.3 河北省高速公路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技术与标准研究 |
3.2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3.2.1 透层油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3.2.2 下封层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3.2.3 河北省高速公路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3.3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效果检测评定 |
3.3.1 基面层间粘结强度的温度修正 |
3.3.2 透层处治效果检测方法与评定标准研究 |
3.3.3 基面层间粘结强度检测评定标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耐久性衰变规律研究 |
4.1 基面层间耐久性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研究 |
4.2 基于室内试验的基面层间剪切疲劳性能研究 |
4.2.1 剪切疲劳破坏机理分析 |
4.2.2 室内剪切疲劳试验 |
4.2.3 剪切疲劳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疲劳寿命的预估 |
4.3.1 剪切疲劳方程的确定 |
4.3.2 基面层间剪切疲劳寿命预估 |
4.4 基于剪切疲劳等效的轴载换算方法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面层间耐久性对路面整体寿命的影响研究 |
5.1 计算参数选择 |
5.2 不同基面层间粘结状态对沥青路面寿命的影响 |
5.2.1 基面层间粘结状态对路面受力状态影响计算分析 |
5.2.2 不同基面层间粘结状态下路表弯沉计算分析 |
5.2.3 路面结构寿命计算分析 |
5.3 沥青路面实际使用寿命的预估 |
5.4 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不足及进一步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三、获奖情况 |
致谢 |
(10)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调查分析 |
2.1 全国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技术调查 |
2.1.1 沥青路面透层处治技术应用调查 |
2.1.2 沥青路面下封层处治技术应用调查 |
2.2 陕西省高速公路层间处治技术调查 |
2.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技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研究 |
3.1 路面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参数确定 |
3.1.1 路面有限元计算模型的确定 |
3.1.2 路面有限元计算模型参数的确定 |
3.2 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研究 |
3.2.1 纵坡坡度对半刚性路面层间剪应力的影响 |
3.2.2 水平力系数对半刚性路面层间剪应力的影响 |
3.2.3 车速对半刚性路面层间剪应力的影响 |
3.2.4 转弯半径对半刚性路面层间剪应力的影响 |
3.2.5 超高对半刚性路面层间剪应力的影响 |
3.2.6 超载对半刚性路面层间剪应力的影响 |
3.2.7 温度对半刚性路面层间剪应力的影响 |
3.3 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分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透层处治技术研究 |
4.1 试验试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性质及组成 |
4.1.2 透层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透层材料渗透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2.2 透层材料最佳洒布量的确定 |
4.2.3 透层材料对于基面层间抗剪强度影响对比分析 |
4.3 透层材料评价标准及分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下封层处治技术研究 |
5.1 试验方案及试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性质及组成 |
5.1.2 下封层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1 下封层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5.2.2 下封层材料最佳洒布量的确定 |
5.2.3 防水性能分析 |
5.3 下封层材料评价标准及分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施工技术及验收标准研究 |
6.1 透层施工技术及验收标准 |
6.1.1 透层施工技术 |
6.1.2 透层验收检测方法及标准 |
6.2 下封层施工技术及验收标准 |
6.2.1 下封层施工技术 |
6.2.2 下封层验收检测方法及标准 |
6.3 十天高速现场检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十天高速现场透层检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2 十天高速现场下封层检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半刚性基层乳化沥青下封层的功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热沥青碎石下封层施工技术研究[J]. 冯刚.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2(01)
- [2]内蒙古寒冷地区沥青路面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粘结层粘结特性研究[D]. 殷丹丹.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应力吸收原理纤维封层性能及有限元模拟研究[D]. 黄贤锦.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玻璃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力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 蔺宝垚. 长安大学, 2019(01)
- [5]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下封层材料与施工工艺[J]. 唐莉. 江西建材, 2016(17)
- [6]公路工程下封层施工工艺研究[J]. 杨莉. 科学家, 2016(01)
- [7]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再生应用研究[D]. 陆鹏.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2)
- [8]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间界面特性研究[D]. 王吉昌. 长安大学, 2013(05)
- [9]沥青面层与基层层间粘结强度和耐久性变化规律研究[D]. 裴旭东. 长安大学, 2013(05)
- [10]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研究[D]. 徐真真. 长安大学, 201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