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教师积极缴纳个人所得税

阳新教师积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阳信教师积极缴纳个人所得税(论文文献综述)

张权[1](2019)在《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在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亟须建立住房信贷以满足住房消费供需资金的背景下,1991年在上海市率先推出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山东省于1992年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为促进城镇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和房地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经济进入“新常态”,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住房公积金也暴露出诸如覆盖狭窄、公平性不足、使用率低、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以往对住房公积金的评价往往针对其一部分进行定性或者定量评价,仅能反应住房公积金绩效的一角。本文在结合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从政策和运行两方面,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地对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绩效进行评价,涵盖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有效性、政策公平性和制度本身运行效率多角度。本文在梳理以往研究成果和阐述住房公积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文字和数据分析对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的历史脉络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其次结合山东省实际构建了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政府公开数据以及调查问卷对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绩效进行评价,包括政策和运行两大板块,共26个指标。政策绩效有政策有效性和公平性评价,政策有效性细分为政策效果和政策充分性评价,对住房公积金是否能够有效地推动城镇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进行评价;公平性由机会、过程和结果公平评价三部分组成,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目标群体之间的公平性进行评价。运行绩效有高效性、安全性和营利性三部分,对山东省住房公积金是否具有良好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此外,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搜集数据,相关数据在公平性和问题原因分析有所体现。最后,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发现,山东省住房公积金对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水平起到一定作用,制度运行效率也有所提高,但同时也有政策频繁调整导致绩效波动、公平性缺失、运营存在压力等问题。进而提出在明确住房公积金定位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以绩效与目标相关联的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立法普法扩大覆盖面以提高机会公平、做好缴存比例和基数的制定和执行工作以提高过程公平、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的相关规定以提高结果公平以及拓宽住房公积金的投资渠道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于永波[2](2017)在《“营改增”背景下地方税体系建设研究 ——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营改增”的全面完成,对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了倒逼机制。当前,如何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财税体制改革的大趋势,因地制宜建立和健全地方税体系、保障地方政府可用财力,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构建地方税收体系,对营造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环境、规范政府间财政收入支出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12年开始的“营改增”试点工作为背景,以当前最被社会各界关注的地方税收体系构建为课题,在全面梳理回顾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变迁、分析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山东省滨州市有关经济税收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历年相关经济税收数据的纵向对比,不同县区之间税收数据的横向对比,不同数据指标之间的占比分析,全面、直观地阐述了“营改增”政策对滨州市地方财力的影响以及“营改增”后地税部门征管手段弱化带来的地方税收减收影响,并充分借鉴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思考“营改增”后加强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对策,提出进一步明确事权与财权的划分、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权、加强地方税收立法工作、明确地方主体税种、加强地方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等建议。

张旸[3](2016)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文中提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促进农村各产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有助于达到小规模农村各商品的生产和当代化生产量的连接,有利于破解农产品卖出困难、农业增效困难和农民增收困难。但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受到诸如原材料、人力资源、财税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目前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因此需要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而在各种刺激经济的政策中,最有效、最重要手段当属财税政策。最近几十年以来,中国政府对于怎样调整农产品加工业的结构、怎样加速其发展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在以后一段很漫长的时间里,都会将它变成推进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增长还有社会整体经济构成调整等一些关键内容,于是国家紧接着下发了一连串的倾向于农村的财税政策。但是当前的财税政策,仍旧没有全面呈现出国家将农产品加工行业作为主导产业这一战略意志,并且从政策支持的力度、广度、方式上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状态,从这一点看,就迫切需要调整与完善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措施。本文在论述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现状和相关问题这一基础上,阐述了农产品加工业的相关概念、理论,分析了我国对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所颁布和实施的各项财税政策的现状,然后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对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总结,最后通过借鉴国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财税政策以及经验,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怎样完善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财税政策的对策、建议。

朱琪蓉[4](2014)在《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文中提出股利政策作为企业融资和投资的平衡点,一方面要考虑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性和扩大再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顾及投资者的投资回报需求,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做权衡,目前并没有一定的结论,成为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企业是选择以股票的形式支付股利,还是以现金的形式支付股利,又让不少企业管理者犯难。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对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行为产生不同的看法,那么,在既响应国家提倡上市公司定期进行现金分红的号召下,又满足广大投资者对现金分红的回报需求下,上市公司能否通过这一举措同时达到提升公司价值的目标呢?本文将借助SPSS、Excel软件对深交所和上交所A股市场上的1760家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描述性统计和逐步多元回归等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经过实证分析后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行业差异并不是普遍现象,在经济复苏背景下的上市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股利支付率均与公司价值负相关。

彭渤文[5](2014)在《中小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面对众多的企业,如何评价其效果的好坏,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未来的希望,在解决我国就业与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对中小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是以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股权激励为对象,在分析研究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情况。着重研究中小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后对于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影响股权激励的若干指标,通过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与企业效益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本文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中小企业综合绩效在逐年上升,且上升的幅度也在在增加,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2)中小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要比大型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好。(3)中小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后在盈利能力、成长能力与资产管理能力的增长要好于大型企业,在偿债能力方面大型企业要好于中小企业。

胡国强[6](2013)在《高管股权激励、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管股权激励下的企业资源配置行为是公司治理领域内最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也一直受到理论研究者与上市公司及其监管层的高度重视。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成熟的股权激励制度及其所处的制度环境不同,我国资本市场自2005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才迈入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时代,无论是其自身发展的成熟度还是其所处的制度环境与西方国家均有较大差距。那么,刚刚兴起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激励制度在企业资源配置行为中产生了怎样的经济后果?具体而言,股权激励制度是否又如何影响企业投资行为?作为投资重要资金来源的负债融资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机制?这些影响关系在持股激励(简称“H-S激励”)与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激励(简称“O-R激励”)模式下是否有差异?立足于中国“新兴+转轨”的特殊制度背景,从理论与经验上回答这些问题对当前盛行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激励制度推行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立足我国相对特殊的制度背景,对高管股权激励、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内在影响关系展开研究。基本研究思路如下:首先,股权激励可能因加大高管风险承担激励与“企业帝国”建造冲动、进行市场迎合性投资以及放松融资约束,使高管有动机加大资本投资与研发投资规模,并因此影响投资效率;其次,转而聚焦影响路径之放松融资约束—负债融资,运用股权激励的信号传递理论与风险承担理论,研究债务契约订约前,股权激励对企业负债融资的影响;最后,集中考察债务契约订约后,负债在股权激励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中两种相反的作用机理,即负债的相机治理作用与资产替换作用。全文共设八章:第1章为导论;第2章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述评;第3章梳理股权激励制度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在国内外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第4章在给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高管股权激励、负债融资与投资行为三者的影响机理进行理论推演,并发展研究假说;第5章、第6章、第7章分别对研究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经验结果;第8章给出研究结论,结合之构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制度完善与监管的理论模型,给出政策建议,并指出本文局限与进一步研究方向。研究主要结论有:(1)CEO股权激励的实施显着促使公司增加研发投资尤其是资本投资,且股权激励强度越高,研发投资与资本投资规模越大;但这一投资决策偏离了公司最优投资水平,表现为一种高水平但低效率的投资行为,即股权激励的实施未能有效抑制公司投资不足,相反却显着导致其投资过度;进一步研究证实,这些影响关系主要体现在O-R激励公司,H-S激励有助于提高公司研发投资水平,但对资本投资及投资效率均不存在显着影响;(2)从总体激励看,CEO股权激励强度越大,公司获得的有息负债融资额越多,但这主要体现在短期借款的增加,而长期借款没有显着增加;从具体激励模式看,相比H-S激励公司,实施O-R激励模式的公司获得明显更多的有息负债融资尤其是短期借款,但CEO股权激励强度对公司短期借款的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H-S激励强度中,而O-R激励强度对企业负债融资没有显着影响;(3)负债融资尤其是短期借款的增加因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使经理拥有更多的自由现金流,显着加剧了股权激励对企业资本投资规模的正向影响,并因此进一步恶化了企业投资过度问题;且相比H-S激励公司,这一影响主要集中在实施O-R激励的公司,但O-R激励强度与负债对企业资本投资及过度投资水平没有显着的交互影响。总之,论文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证实了,当前我国股权激励(主要是O-R激励)制度在企业投融资行为中的经济后果性。尝试通过对股权激励、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行为问题的探索性研究工作,论文希冀对现有文献有如下拓展:其一,以企业投资效率为立足点,将负债融资与高管股权激励置入企业价值创造的理论分析中,构建一个高管股权激励、负债与企业投资效率影响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有助于弥补长期以来将高管激励效应与负债治理效应分裂开来考察的研究范式;其二,以中国特殊制度环境为背景,分析并验证高管股权激励实施对企业投资规模及因此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为“新兴+转轨”经济体下的中国资本市场中高管股权激励制度运行的经济后果提供直接的经验证据,进一步拓展国内外现有少量考察股票期权对R&D投资影响的经验文献;与此同时,通过考察债务契约订约之后负债在股权激励对投资影响中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拓展国外有关债务契约订约之前股权激励对贷款者信贷决策影响的经验文献;其三,以投资为“中间桥梁”,突破以往大多集中于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直接考察,为研究股权激励的激励效果提供重要视角;同时,以债权人视角审视缓解经理与股东代理冲突的股权激励机制,跳出以往大多站在股东立场考察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增值影响的研究框架,为股权激励研究提供独特视角。

卢雄鹰[7](2013)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股权激励制度最早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现在美国,七八十年代开始在西方盛行,并在九十年代推广到世界各地,其产生的背景主要是着眼于解决因委托代理带来的利益矛盾,它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将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统一,激励管理层更加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减少其短期行为。我国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法规直到2005年底才出现,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公司开始了股权激励的尝试,然而与股权激励机制密切联系的配套制度尚不完善,在实践过程中还产生了股权激励是否从“金手铐”演变为“金手表”等不同意见。国内虽然已有较多文献研究了股权激励问题,但多从从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这个角度展开,忽略了股权激励中容易滋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等问题。本文通过中外股权激励制度比较分析、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等,为有针对性地监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通过考察中外股权激励的环境差异和制度差异,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在英、美两国股权激励的发展过程中,美国规定法定股票期权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英国则规定行权收益经税务部门批准可以获得较大幅度税收优惠,税收制度发挥了明显的导向作用。从我国的发展实践来看,也是在2005年底股权激励一系列制度出台之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才得以有序发展。要进一步推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离不开税收缴纳、费用处理、信息披露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从目前来看,我国尤其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在税收政策上予以突破。以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之间公告股权激励预案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AS数据处理系统,分别采用风险调整模型和Basu (1997)模型(经适当修改),经研究发现,管理层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即通过信息披露、盈余管理等影响业绩和股价,使之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另外,在股权激励的授予决策、授予对象、行权价格、授予数量、行权条件等环节,都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既有监管机构过度干预方案设计的细节问题,也有公司自身设计方案考虑不周全的问题。股权激励制度本意是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有效监督经营者日常经营行为是达到激励效果的前提条件。但是,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追求的目标和利益是有差异的,而且企业经营者具有更多的信息优势,因此,强化内外监督和约束、防范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是推进股权激励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自2006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65份股权激励方案为研究对象,发现不少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者的选任是通过政府组织部门任命的,行政任命的选任方式考虑的因素较多,而不是简单地看其经营才能,这与股权激励制度的运作机理背道而驰。另外,国有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链冗长,股权激励只是对其中的最后一环进行激励,却没有关注这个多级代理链中政府作为委托人的动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建立国有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链条中的多个环节同时激励的系列机制,来使各级委托都能够有效监督下一级代理人,各级代理人人都能够被有效激励,从而解决各级委托人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整个链条的代理效率。以民营上市公司自2006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286份股权激励方案为研究对象,发现民营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比较简单,其主要问题是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另外,民营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通过股权激励以弥补民营公司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不利地位。因此,一方面要减少行政干预,提高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自主决策力;另一方面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防范因为股权激励过度稀释中小股东的股权价值,防范股权激励操作中通过盈余管理和市场操纵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最后,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深入剖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全球股权激励的发展经验和历史教训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胡加明[8](2012)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意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以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最早试行股权激励的是一些西方企业,其中一些企业取得了相应的成功。为了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国内一些企业在改革开放早期做了股权激励的初步尝试。为了规范管理,我国于2005年12月31日,出台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已经有201家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由于企业体制、机制和测量经营业绩方法的差异,人们对股权激励能否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有不同的结论。多数学者认为股权激励对业绩的激励效果不明显,但也有学者认为有一定的激励效果。本文旨在获取新的数据、材料和引入新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提出自己的研究路线。继而分析了有关的股权激励理论,主要包括相关定义和理论基础,如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然后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发现对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关系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结论:两者正相关、不相关和负相关。经过这些理论方面的研究分析,切入到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不仅涉及宏观环境的分析,主要讲述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还对近4年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进行了统计,包括公司数量和占上市公司的比例、股权激励的方式及激励股票来源等。然后在前面理论和股权激励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三大假设,分别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并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1.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可以促进业绩的提升,但效果不明显;2.股权激励比例与公司业绩呈现显着的相关关系;3.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方式优于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但对业绩的激励效果不显着。最后针对得出的结论,提出建议: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经理人市场并建立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等,旨在加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建设和完盖

胡光平[9](2011)在《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相伴产生的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加大,在国家税收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未通过第二次分配得到有效调节。而作为第三次分配的慈善捐赠,可以弥补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的空白,在减轻政府公共支出压力、调节贫富差距以及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企业是我国慈善捐赠的主体,也是慈善事业强有力的推动者。然而目前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发展不足,虽然有企业内部因素影响以及企业责任感的相对缺失,但我国税收政策的制度缺陷造成企业慈善捐赠供给不足成为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本文从企业慈善捐赠税收政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的角度,运用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理论来探讨我国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企业税收负担重;企业慈善捐赠的涉税规制不够规范;税收支持政策的差异造成激励不足;税收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如税法普及程度不够、捐赠减免程序不畅通等。最后在借鉴相关国家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该调整我国税收政策,在企业税负方面做到实施结构性减税;在税收法制方面做到建立规范的慈善捐赠税收制度;在税收激励方面做到将直接捐赠纳入税前扣除范围、明确实物劳务和股权捐赠优惠规定、制定科学的慈善组织公益性标准、试行捐赠支出的税前递延扣除方法和细化免税资格的认定;在税收管理方面做到加大慈善捐赠税收政策的普及力度、简化捐赠退税程序。真正做到税收让利于企业慈善捐赠,从而推动企业慈善捐赠发展的制度创新,实现税收的社会公平。

魏德云[10](2010)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绩效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股权激励作为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种,目的在于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增加企业价值。西方企业运用股权激励这一工具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对比之下,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发展上较为滞后,对股权激励的运用还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股权激励究竟对企业业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就有了重大意义。本文在详细论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接着详细分析了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然后第三章分析了目前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主要从行业分布、企业类型、资产规模、激励模式、激励比例、股票来源、和有效期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为下文的实证研究作铺垫。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实证研究,也是本文的重点。本文以2006年至2009年底实施股权激励的8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实证研究时,论文利用SPSS17.0软件,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然后进行了相关性检验,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由回归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经营者股权激励比例与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总资产规模与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在本文的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的建议。并且得出结论:我国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业绩的提高还是有效的。最后,在本文的第五章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司内部约束机制和改善公司外部环境方面的建议。

二、阳信教师积极缴纳个人所得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信教师积极缴纳个人所得税(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0 选题背景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拟解决的问题
    1.4 主要工作及研究创新
        1.4.1 主要工作
        1.4.2 研究创新
    1.5 论文基本结构
第2章 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2.1 住房公积金与住房公积金制度
        2.1.1 住房公积金的内涵和特点
        2.1.2 住房公积金制度
    2.2 住房公积金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平和效率理论
        2.2.2 公共政策理论
    2.3 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及其内容
        2.3.1 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
        2.3.2 住房公积金政策绩效评价的内容
        2.3.3 住房公积金运行绩效评价的内容
    2.4 小结
第3章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状况
    3.1 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历程
        3.1.1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3.1.2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3.2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
    3.3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运行现状
        3.3.1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覆盖与缴存情况
        3.3.2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使用情况
        3.3.3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风险情况
        3.3.4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情况
    3.4 小结
第4章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
    4.1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调查问卷说明
        4.1.1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政策绩效评价指标解释
        4.1.3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运行绩效评价指标解释
        4.1.4 调查问卷说明
    4.2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效性评价
        4.2.1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政策效果评价
        4.2.2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政充分性评价
    4.3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政策公平性评价
        4.3.1 机会公平性评价
        4.3.2 过程公平性评价
        4.3.3 结果公平性评价
    4.4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运行绩效评价
        4.4.1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运行绩效综合评价方法及步骤
        4.4.2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运行绩效综合评价
        4.4.3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运行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4.4.4 山东省地级市住房公积金运行绩效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4.5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绩效总体评价
    4.6 小结
第5章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
    5.1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问题分析
        5.1.1 政策频繁调整导致绩效波动
        5.1.2 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性缺失
        5.1.3 住房公积金保值增值存在压力
    5.2 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绩效优化建议
        5.2.1 在明确住房公积金定位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
        5.2.2 完善以绩效与目标相关联的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体系
        5.2.3 通过立法普法扩大覆盖面以提高机会公平
        5.2.4 做好缴存比例和基数的制定和执行工作以提高过程公平
        5.2.5 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的相关规定以提高结果公平
        5.2.6 拓宽住房公积金的投资渠道实现可持续发展
    5.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附录
    附录1 住房公积金政策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山东省地级市GDP排名
    附录3 山东省地级市住房公积金2017 年覆盖与缴存情况
    附录4 山东省地级市住房公积金2017 年使用情况
    附录5 山东省地级市住房公积金2017 年增值收益与风险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2)“营改增”背景下地方税体系建设研究 ——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1、选题目的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评价
        3、国内研究综述
        4、国内研究综述评价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4、已有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历史及现行财税体制特点
    (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历史
        1、新中国税收制度的初步确立
        2、计划经济下我国三次大规模的税收制度改革
        3、计划商品经济时期我国的税收制度改革
        4、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
        5、近年来的税制改革
    (二)现行财税体制状况及特点
        1、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统一
        2、地方税收立法层次较低
        3、配套税收法制不够健全
        4、地方主体税种缺失
三、“营改增”背景下滨州市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一)山东省滨州市经济税收概况
        1、滨州市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滨州市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规模
        3、2006 年—2015 年滨州市、各县区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占比情况分析
        4、滨州市税收收入结构分析
    (二)“营改增”对滨州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1、“营改增”基本情况及进展
        2、营业税是滨州市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3、“营改增”造成地方财政收入明显减少
        4、地税征管难造成地方税收流失
四、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国际比较借鉴
    (一)国外地方税体系构建及运行基本模式
        1、联邦制国家地方税体系基本模式
        2、单一制国家地方税体系基本模式
        3、俄罗斯分税制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国外地方税体系对我国地方税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1、完善的税收法制是地方税体系建设的法律基石
        2、科学合理地划分事权和税权是地方税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
        3、合理确定地方主体税种是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4、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地方税体系建设的有力保障
        5、合理的税制结构是引导经济科学健康的关键
五、“营改增”背景下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
    (二)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权,逐步实现地方政府税权与事权相匹配
    (三)强化税收立法工作
        1、加强地方税收立法工作
        2、科学划分国地税征收权限
        3、建立政府主导的地方税收共治新格局
    (四)明确地方税收体系主体税种的基本构成
        1、积极打造以消费为税基的地方独享税种
        2、将个人所得税划为地方独享税种
        3、科学安排共享税的分成比例
        4、优化整合辅助税种
    (五)开征新的地方税种
        1、建议开征遗产税(继承税)
        2、完善房产税制度
        3、探索实行水资源“费改税”
        4、将社会保障基金转为社会保障税
    (六)健全地方税体系配套机制和制度
        1、健全地方税收规模预测机制
        2、健全地方税收征管信息系统
        3、健全地方税源分类控管机制
    (七)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3)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本文拟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农产品加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含义
        2.1.2 财税政策的界定
    2.2 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2.2.1 公共财政支出理论
        2.2.2 供给学派的税收思想
        2.2.3 罗斯托优先发展“主导部门”工业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我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现状分析
    3.1 农产品加工业与财税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
        3.1.1 第一阶段:财税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负支持阶段(1949~1978)
        3.1.2 第二阶段:财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起步阶段(1978~2002)
        3.1.3 第三阶段:对农产品加工业多元化的财税支持阶段(2002~现在)
    3.2 现阶段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3.2.1 财政支出政策存在的问题
        3.2.2 增值税存在的问题
        3.2.3 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3.2.4 关税存在的问题
    3.3 现阶段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财税政策不足的原因
        3.3.1 农产品加工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3.3.2 财税政策自身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第4章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典型案例分析
    4.1 山东省阳信县农产品加工业特点
        4.1.1 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4.1.2 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壮大
        4.1.3 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4.1.4 品牌战略成效凸显
    4.2 阳信县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4.2.1 加工领域不断拓宽,但是精深加工较少
        4.2.2 缺乏具有强力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4.2.3 食品质量和安全存在问题
        4.2.4 持续发展势头不足
    4.3 阳信县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4.3.1 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缺乏
        4.3.2 财税支持方式单一
        4.3.3 财税政策宣传工作力度上的欠缺
        4.3.4 财政政策效果反馈机制的不足
    4.4 阳信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完善优化
        4.4.1 阳信县对农产品加工业财政支出政策的完善优化
        4.4.2 阳信县利用税收政策杠杆撬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4.5 小结
第5章 国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及经验借鉴
    5.1 美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财税政策
        5.1.1 财政支出政策
        5.1.2 税收政策
    5.2 欧盟农产品加工业的财税政策
        5.2.1 财政支出政策
        5.2.2 税收政策
    5.3 日本农产品加工业的财税政策
        5.3.1 财政支出政策
        5.3.2 税收政策
    5.4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财税政策
    5.5 经验与启示
    5.6 小结
第6章 完善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财税政策的思路及策略
    6.1 建立和优化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6.1.1 优化财政投入机制,增加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有效投入
        6.1.2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企业信息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多信息
        6.1.3 明确财政支持重点
    6.2 稳步推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补贴政策
    6.3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信贷和资金扶持
    6.4 从税收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业进行扶持
        6.4.1 完善增值税制度
        6.4.2 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
        6.4.3 完善关税制度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的理论概述
    2.1 股利政策概述及理论
        2.1.1 股利政策
        2.1.2 股利支付的形式
        2.1.3 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2.2 公司价值概述及理论
        2.2.1 公司价值概述
        2.2.2 公司价值的评估
3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
    3.1 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呈递增趋势
    3.2 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缺乏连续性
    3.3 上市公司支付低股利现象严重
    3.4 新兴产业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数量最多
4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样本选取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变量的选取
        4.2.2 研究模型设计
    4.3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业差异的实证研究
    4.4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4.4.1 样本总体的描述性统计
        4.4.2 实证分析
    4.5 实证结果分析
        4.5.1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业差异的实证结果分析
        4.5.2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5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相关建议
    5.1 对国家监管部门的相关建议
        5.1.1 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
        5.1.2 完善税收法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引导
    5.2 对上市公司的相关建议
        5.2.1 公司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合理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
        5.2.2 上市公司要加强与投资者的交流
        5.2.3 强化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
    5.3 对投资者的相关建议
        5.3.1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5.3.2 投资者要主动维权诉求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中小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拟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人力资本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激励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中小企业股权激励现状分析
    3.1 我国中小企业特征
        3.1.1 我国中小企业现状
        3.1.2 中小企业治理特征
        3.1.3 中小企业人力资本特征
    3.2 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
        3.2.1 国外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
        3.2.2 国内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 中小企业股权激励效果比较分析
    4.1 比较分析的相关说明
        4.1.1 研究问题界定
        4.1.2 理论研究假设
    4.2 中小企业绩效的指标构建
        4.2.1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4.2.2 影响中小企业绩效指标的主要因素
        4.2.3 中小企业绩效指标的确定
    4.3 因子分析在股权激励中的应用
        4.3.1 数据来源及方法选择
        4.3.2 样本的定量分析及结果
第五章 中小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的建议
    5.1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5.2 推进管理者股权激励
    5.3 建立有效资本市场
    5.4 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
    5.5 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高管股权激励、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高管相关概念
        1.2.2 股权激励相关概念
        1.2.3 负债融资相关概念
        1.2.4 投资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股权激励对企业投资影响的研究状况
        2.1.1 企业投资行为扭曲之原因研究文献回顾
        2.1.2 企业投资行为扭曲之缓解机制:股权激励文献回顾
        2.1.3 文献回顾启示
    2.2 股权激励对企业负债融资影响的研究现状
        2.2.1 股权激励对负债融资水平影响的研究文献
        2.2.2 股权激励对负债期限结构影响的研究文献
        2.2.3 股权激励对负债融资成本影响的研究文献
        2.2.4 文献回顾启示
    2.3 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影响的研究状况
        2.3.1 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下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文献
        2.3.2 负债相机治理作用下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文献
        2.3.3 文献回顾启示
第3章 高管股权激励制度:理论基础与发展现状
    3.1 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
        3.1.1 代理理论
        3.1.2 风险承担理论
        3.1.3 管理者短视理论
        3.1.4 不完全契约理论
        3.1.5 信息不对称理论
        3.1.6 管理者寻租理论
    3.2 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现状
        3.2.1 西方资本市场股权激励制度起源与发展
        3.2.2 中国资本市场股权激励制度的历史沿革
        3.2.3 中国资本市场股权激励制度的现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管股权激励、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框架
    4.1 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4.2 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投资的理论分析
        4.2.1 股权激励促使企业提高投资水平?
        4.2.2 股权激励是否缓解企业投资下足抑或导致投资过度?
    4.3 高管股权激励与负债融资的理论分析
        4.3.1 股权激励的信号传递效应
        4.3.2 股权激励的风险承担效应
    4.4 负债在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投资影响的中介作用分析
        4.4.1 负债的相机治理假设
        4.4.2 负债的资产替换假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5.2.1 研究设计
        5.2.2 样本选择
    5.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5.3.2 相关性检验与分析
    5.4 回归检验与分析
        5.4.1 股权激励对企业资本投资影响的回归分析
        5.4.2 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资影响的回归分析
        5.4.3 股权激励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回归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管股权激励对负债融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6.2.1 研究设计
        6.2.2 样本选择
    6.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6.3.1 描述性统计
        6.3.2 相关性检验与分析
    6.4 回归检验与分析
        6.4.1 整体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负债融资影响的回归分析
        6.4.2 不同股权激励模式对企业负债融资影响的回归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负债在股权激励对企业投资影响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
    7.1 研究假设
    7.2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7.2.1 研究设计
        7.2.2 样本选择
    7.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2 回归分析
    7.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股权激励对企业投资影响研究结论
        8.1.2 股权激励对负债融资影响研究结论
        8.1.3 负债在股权激励对投资影响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优化股权激励契约设计,保障激励契约的有效实施
        8.2.2 完善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制度的制衡约束功能
        8.2.3 加强政府与债权人监管,完善制度运行的市场环境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股权激励理论综述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三、剩余索取权理论
        四、博弈论
        五、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和结构框架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二、本文的结构框架
        三、本文的主要创新
第二章 股权激励制度的运作机理与海外实践
    第一节 股权激励简述
        一、股权激励的基本概念
        二、股权激励的运作原理
        三、股权激励的成本分析
        四、股权激励的效率分析
        五、股权激励的定价分析
    第二节 股权激励在海外的发展与实践
        一、现代股权激励制度在海外的起源和发展
        二、海外股权激励的发展特点及其背景分析
        三、海外股权激励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管分析
    第三节 海外股权激励实践的效果分析
        一、海外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
        二、海外股权激励制度的缺陷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与实践
    第一节 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企业薪酬制度的历史演进
        二、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政策演变分析
        一、监管方政策演变分析
        二、出资方政策演变分析
    第三节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国内实践
        一、实施股权激励需履行的主要程序
        二、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的总体概貌
        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特征
        四、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主体的特征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选取
        二、短窗口的市场反应
    第二节 股权激励与会计稳健性关系分析
        一、模型设计
        二、描述性统计
        三、回归结果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分析
    第一节 股权激励方案的共性问题分析
        一、股权激励的授予决策
        二、股权激励的授予对象
        三、股权激励的行权价格
        四、股权激励的授予数量
        五、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
    第二节 股权激励配套制度的问题分析
        一、信息披露问题
        二、会计处理问题
        三、税收支持问题
    第三节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一、国有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较复杂
        二、国有上市公司对经营者的监督约束机制较为薄弱
        三、推进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制度建议
    第四节 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一、民营公司自身特点决定其股权激励的重要性
        二、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推进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关键点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股权激励的推进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二、股权激励潜在的负面效应需要积极防范
    三、股权激励方案的科学性需要予以足够重视
    四、改进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两大关键
    五、改进民营企业股权激励的两大关键
附录一 检验市场反应的样本公司股权激励情况表
附录二 部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条件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路线
    1.5 文章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3. 股权激励理论概述
    3.1 相关概念及实施股权激励的作用
        3.1.1 股权激励
        3.1.2 管理层
        3.1.3 股权激励模式
        3.1.4 实施股权激励的作用
    3.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3.2.1 人力资本理论
        3.2.2 委托代理理论
        3.2.3 激励理论
4.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
    4.1 宏观环境
        4.1.1 经济环境
        4.1.2 资本市场
        4.1.3 政策环境
    4.2 股权激励实践的具体情况
5.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实证分析
    5.1 相关假设的提出
    5.2 研究思路和方法
        5.2.1 业绩评价
        5.2.2 回归分析
    5.3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5.4 构建研究模型
        5.4.1 业绩评价模型
        5.4.2 回归模型
    5.5 实证过程及结果
        5.5.1 因子分析结果
        5.5.2 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
        5.5.3 管理层股权激励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
        5.5.4 不同股权激励方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股权激励可以促进公司业绩的增长
        6.1.2 股权激励比例与公司业绩呈现正相关关系
        6.1.3 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其激励效果不同
    6.2 研究建议
        6.2.1 加强资产市场建设
        6.2.2 健全法律法规
        6.2.3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6.2.4 建设经理人市场
        6.2.5 建立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9)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索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第三次分配理论
    2.2 外部性理论
    2.3 心理账户理论
    2.4 税收公平理论
3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企业税收负担较重
    3.2 企业慈善捐赠的涉税规制不够规范
    3.3 税收政策差异造成企业慈善捐赠激励不足
    3.4 税收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
4 国外经验借鉴
    4.1 其他国家或地区有关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
    4.2 国外经验启示
5 企业慈善捐赠与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
    5.1 税收影响企业慈善捐赠的模型分析
    5.2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涉税行为的实证分析
    5.3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扣除额度分析
6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税收政策的制度改善
    6.1 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6.2 建立规范的慈善捐赠税收制度
    6.3 强化税收政策的公平导向
    6.4 加强相关制度的配套协调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模型实证数据
附录2 我国GDP总量、人均GDP、税收收入及增长率
附录3 我国现行有关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概览
后记

(10)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绩效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股权激励绩效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股权激励绩效的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股权激励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
        2.1.1 股权激励内涵
        2.1.2 股权激励对象
        2.1.3 股权激励模式
    2.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公司治理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相关激励理论
        2.2.5 其它相关理论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现状分析
    3.1 股权激励的外部法律环境的支持
        3.1.1 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
        3.1.2 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
    3.2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实施的具体情况
        3.2.1 实施时间
        3.2.2 行业分布
        3.2.3 企业类型
        3.2.4 资产规模
        3.2.5 激励模式
        3.2.6 激励比例
        3.2.7 股票来源
        3.2.8 有效期
    3.3 我国目前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3.3.1 证券市场的弱有效性
        3.3.2 内部监控机制不完备
        3.3.3 激励模式的选择不恰当
        3.3.4 考核指标不健全
第4章 股权激励绩效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样本选取
        4.1.2 变量设定
        4.1.3 提出假设
        4.1.4 模型设计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对样本总体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对不同企业性质的样本公司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对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样本公司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自变量相关性检验
    4.4 回归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完善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建议
        5.2.1 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约束
        5.2.2 进一步完善公司外部环境
    5.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四、阳信教师积极缴纳个人所得税(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研究[D]. 张权. 山西财经大学, 2019(12)
  • [2]“营改增”背景下地方税体系建设研究 ——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D]. 于永波. 新疆大学, 2017(01)
  • [3]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D]. 张旸. 山东财经大学, 2016(04)
  • [4]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D]. 朱琪蓉.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2)
  • [5]中小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研究[D]. 彭渤文. 长沙理工大学, 2014(08)
  • [6]高管股权激励、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D]. 胡国强. 天津财经大学, 2013(07)
  • [7]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D]. 卢雄鹰.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D]. 胡加明. 东华大学, 2012(07)
  • [9]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研究[D]. 胡光平. 暨南大学, 2011(11)
  • [10]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绩效的实证研究[D]. 魏德云. 江苏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阳新教师积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