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七十二泉(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林[1](2021)在《济南好汉秦琼:旧时遗迹今何在》文中提出江家池北侧“神秘”的秦琼故宅20世纪80年代前,笔者一直居住于制锦市。儿时,常和二三小友去附近的东流水、江家池、大板桥等处玩耍。去这几处地方,要路过筐市街北端路东一东西向的小巷。小巷西高东低,所铺青石板已被磨得棱角全无,表面很是圆润光滑。每到夏季,此?
姜英义[2](2020)在《济南地铁特色站公共座具设计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城市交通工具中,地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辆的快速增多,给大中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解决交通压力问题,各大中城市开始将修建地铁提上日程。从目前来看,地铁是城市居民出行最快捷方便的一种交通工具。随着国内地铁的不断普及,对地铁及站内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国内先进的交通工具铁路及飞机的客运站点设计同质化严重,缺乏地域特色及文脉研究,在地铁站及公共座具的设计中也同样缺乏地域文化和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因此,对于公共坐具所处的地域文化研究,能够使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体现出文化脉络及设计质感。目前济南交通压力位于全国前列,济南地铁的全面建成与济南快速公交BRT系统形成相互交错发达的交通网络,缓解济南拥堵的交通压力。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当地铁线路沿线站点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区域设立时,在对地铁站点和公共座具设计中应当考虑如何融入地域性文化中,做到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人们通过地铁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笔者采用搜集相关地域文化历史文献和对济南地铁规划线路站点的实地调研,理论与社会实践两种方式对济南地铁特色站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地铁特色站公共座具进行研究设计。本论文以地铁M1线大明湖站为例,进行站点辐射周边文化调研分析。然后,对可运用于地铁站内公共座具的形式——倚靠式、互动式、嵌入式和升降式等形式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公共座具和地域文化分析的成果,对地铁M1线大明湖站点的公共座具进行深入设计实践。
方正[3](2020)在《济南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趋严重,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国家特大城市,对其进行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更具标杆效益和应用价值。论文选择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对其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基于济南市自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状况合理选择评价指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对济南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获得济南市综合承载状态;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土地资源承载状态及解决对策,为济南市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支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了济南市土地资源现状,总体上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突出,土地统筹利用任务艰巨,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结合济南市资源环境特点、主体功能定位、社会经济状况,选择评价因子,确定权重,构建济南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2.对济南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市135个乡镇中,61个乡镇的建设用地开发承载状态为可载,占比45.2%,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章丘区中部以及平阴县、商河县、济阳县等粮食主产区;59个乡镇的建设用地开发承载状态为临界,占比43.7%,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以及章丘区、长清区的零星乡镇;15个乡镇的建设用地开发承载状态为超载,占比11.1%,主要为章丘区、长清区的部分乡镇和南部山区的部分乡镇。105个乡镇的耕地开发利用承载状态为可载,占比77.78%,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济阳、商河、平阴、长清等部分传统粮食主产区;8个乡镇的耕地开发利用承载状态为临界,占比5.93%,主要位于中心城区周边以及部分零星乡镇;22个乡镇的耕地开发利用承载状态为超载,占比16.29%,主要集中在章丘区以及南部山区。46个乡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为可载,占比34.07%,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周边和平阴县、章丘区的部分乡镇,以及济阳县、商河县的大部分区域;62个乡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为临界,占比45.93%,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以及长清区、平阴县、商河县等县区的部分乡镇;27个乡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为超载,占比20.00%,主要分布在章丘区、南部山区的部分乡镇。3.探讨了提高济南市土地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政策建议。建设用地开发承载状态可载的乡镇,要严控建设用地规模,引进土地集约度高、污染能耗低的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状态临界的乡镇,要着重进行老旧城区改造,提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状态为超载的乡镇,要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配合老旧城区改造、新农村建设、村庄增减挂钩建设等对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调整。在耕地开发利用可载的乡镇,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程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乡镇的耕地开发利用为临界的,要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发展高端农业。状态为超载的乡镇,应加大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未利用地开发等项目,合理拆除部分低效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数量。土地资源承载状态超载的乡镇,要因地制宜搞发展,南部山区重点发展旅游业等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作为乡镇发展的支柱产业;遥墙镇应以物流、仓储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进行发展;在章丘区刁镇与普集镇,需调整经济结构、提升落后产业。
李潇[4](2019)在《济南市老城区叙事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国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面临着均质化现象愈发明显,城市个性不够突出,空间认知与城市意象逐渐缺失,城市重大事件消失殆尽等问题。为此,城市叙事空间研究,使得叙事学与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成为了可能。叙事空间的研究从微观上包括城市广场、建筑、街区等可用作视域分析的要素,而从宏观上说,城市就是叙事空间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以济南市老城区为研究对象,试图研究济南市老城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人文要素和事件要素的叙事空间结构与特征,寻求出济南市老城区重点叙事空间,为当代旧城更新与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数据来源、研究范围与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以及国内外对城市叙事空间研究的进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对济南市老城区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分期,并以此为依据选择了各历史时期的研究底图,并对底图进行矢量化处理;第三章对济南市老城区内的叙事要素进行分类,并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各类叙事要素,然后以此为研究对象,对济南市老城区各叙事要素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第四章分析各历史时期济南市老城区人工要素叙事空间,归纳各时期人工要素的叙事空间特征,然后通过地图叠加法研究济南市老城区人工要素总体叙事空间结构与特征,最后运用空间句法,分析济南市老城区的全局整合度与可理解度,分析出可达性强的重点街道和更容易被人所理解的叙事空间;第五章,分析各历史时期济南市老城区事件要素叙事空间,归纳各时期事件要素的叙事空间特征,然后通过地图叠加法研究济南市老城区事件要素总体叙事空间结构与特征;第六章将自然要素、事件要素和人工要素进行叠加,分析济南市老城区总体叙事空间结构与特征,提出济南市老城区叙事空间演化树模型,并针对重点叙事空间,进行可视域群分析;第七章总结了济南市老城区叙事空间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济南市旧城更新改造与城市风貌塑造等方面提供几条粗浅的建议,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进行论述。
洪帆[5](2019)在《基于城市滨水绿道规划的济南玉符河景观廊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区范围的扩展及人口的增多,城市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水系的生态问题也日益严峻。近年来,各城市相关部门对城市水系治理问题高度重视,并将它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为实现水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济南市实施了有关泉水保护及河道治理的多项举措。济南市以“山、泉、湖、河、城”为特色,在市域范围内构成“一心一环三横五纵多泉群”的水系格局,为构建绿色水系网络提供了有利条件。玉符河作为连接城市北部黄河、小清河和南部山区的生态廊道,与东部大明湖公园、泉城公园等形成环状景观带,对完善济南市滨水绿道系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玉符河景观廊道的分析研究,结合城市滨水绿道规划,为济南市滨水空间的构建和发展提出个人研究建议。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阐述城市滨水绿道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分析国内外滨水绿道研究发展及经典案例,从而总结出城市滨水绿道的演变特征和设计方法;第二,以济南市滨水绿道规划为依托,对主要湖泊、河道、泉空间的历史演变及景观规划定位进行研究,为玉符河滨水景观环境的建设奠定理论基础;第三,根据现场调研及资料分析,深入剖析玉符河景观廊道的构成要素,并提出其价值评价体系;第四,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玉符河景观廊道的构建策略,这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旨在通过对玉符河景观廊道的研究,实现对济南市滨水空间生态及文化的双重保护,期望在城市建设进程中推动济南市滨水绿道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陶玉山,王啸[6](2018)在《“齐鲁泉乡”平阴行》文中研究表明提起平阴,我们往往会联想起玫瑰。其实"齐鲁泉乡"也是平阴的别名。别的不说,单是洪范池镇境内就众泉喷涌,有大大小小的泉眼34处,最为出名的有九处,其中洪范池、东流泉、扈泉、日月泉还被列入"济南市新七十二泉"之列。
张永[7](2017)在《无影山》文中认为读《西游记》,我留意过书中对山的描写。那都是用韵文写的,给人千山一面之感。中国古典小说,一旦用起韵文来,难免犯随手抓取现成词句的毛病。读《夜航船》,书中着意提到的两座山,一个是鼎鼎大名的泰山,那是没有悬念的"大咖",文宣王讲到它,多个皇帝封禅它。另一座山就有些出人意料,是华不注山,虽也进过古籍的,但毕竟在规模和高度上无法成为当仁不让的选项。个中原因,是它有特色吧,抑
文雨[8](2017)在《泉城赏秋,莫负好时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泉城赏秋时。秋天来了,济南的天气终于告别酷热难耐。虽然一样阳光灿烂,但一早一晚的凉意与湛蓝的天空,加上那秋高气爽的感觉,绿树山泉丝毫不逊于雪山滨海。济南的春和秋,都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品味济南的秋水,一定要在最恰当的时候。当然,也要去到最合适的地方。如此,才能不负这好时光。趵突泉,菊泉无双位于济南市中心的"天下第一泉"5A级旅游区集
吴蔚荣,魏勋贺,王中原[9](2017)在《济南R3线新东站工程对白泉泉群的影响》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状况和经济的重要指标。地铁建设无疑是每个城市最好的选择。济南市,作为目前为止中东部地区唯一没有修建轨道交通的省会城市,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地的泉水保护。济南是一个泉城,泉水是泉城济南的魂,修建地铁必然会对地下的泉水产生一定的影响[3-4]。经过多年的勘察和规划,济南市拟在白泉泉域的周边建设济南新火车东站、地下轨道交通等项目,根据野外实际调查成果,从白泉泉群的补、径、排角度分析了项目建设对泉群产生的影响,提出在保护泉群的前提下进行新火车站及轨道交通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文雨,六月,北寒[10](2016)在《泉城寻泉 聆听泉水里流淌的故事》文中指出济南泉水流淌的故事,在那匠心独具的命名上。有的以动物名命名,如金虎泉、黑虎泉、马跑泉、卧牛泉、白龙泉;有的以植物命名,如柳絮泉、芙蓉泉;有的以形状命名,如悬泉、水帘泉;有的以颜色命名,如朱砂泉;有的以人名命名,如舜泉、杜康泉、孝感泉、罗姑泉;有的以珠宝命名,如悬珠泉、珍珠泉、玛瑙泉。济南泉水流淌的故事,更在那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传说里。每到夏天,住在泉水边的老济南人,便三三两两的聚集到泉水边乘凉,小孩子们围着泉水打水仗,捉小鱼,老人把西瓜放到泉水里,用泉
二、新七十二泉(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七十二泉(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济南好汉秦琼:旧时遗迹今何在(论文提纲范文)
江家池北侧“神秘”的秦琼故宅 |
历史记载与民国时期秦琼故宅 |
秦琼之父墓志铭解开秦琼故宅谜团 |
“秦叔宝之故宅”石碑缘何出现在五龙潭畔 |
“秦琼拴马槐”与“唐槐亭” |
(2)济南地铁特色站公共座具设计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地铁站座具设计分析研究 |
二、国内相关地铁站座具设计分析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铁M1线路大明湖站辐射周边文化特色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大明湖站点辐射周边历史人文分析 |
第二节 大明湖站点辐射周边环境景观分析 |
第三章 公共座具的形式种类 |
第一节 倚靠式公共座具在地铁站内运用分析研究 |
第二节 互动式公共座具在地铁站内运用分析研究 |
第三节 嵌入式公共座具在地铁站内运用分析研究 |
第四节 升降式公共座具在地铁站内运用分析研究 |
第四章 地铁M1线大明湖站点特色公共座具创新设计 |
第一节 大明湖站点周边特色文化元素提取 |
第二节 大明湖站特色公共座具设计方案 |
一、方案一创新设计 |
二、方案二创新设计 |
三、方案三创新设计 |
结论 |
附录:毕业设计成果展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3)济南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综合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土地利用概况 |
2.3.1 土地资源利用概况 |
2.3.2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
2.4 土地利用规划概况 |
2.4.1 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
2.4.2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
2.4.3 新形势下土地利用总体格局 |
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数据来源 |
3.2 评价指标体系 |
3.3 指标权重确定 |
4 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因子分析 |
4.1 永久基本农田 |
4.2 河流水面及行洪通道 |
4.3 生态红线 |
4.4 地形坡度 |
4.5 地下水及泉群分布 |
4.6 水源地保护区 |
4.7 突发地质灾害 |
4.8 蓄滞洪区 |
4.9 一般农用地 |
5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状态评价 |
5.1 土地资源开发建设基础评价 |
5.1.1 建设开发适宜性分值计算 |
5.1.2 开发强度确定 |
5.1.3 确定建设用地现状开发程度 |
5.1.4 确定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 |
5.1.5 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测算 |
5.2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评价 |
5.2.1 人均耕地/基本农田生产能力 |
5.2.2 耕地开发利用程度 |
5.2.3 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测算 |
6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6.1 建设用地开发承载力评价 |
6.2 耕地开发利用承载力评价 |
6.3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
7 国土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与建议 |
7.1 对策 |
7.1.1 建设用地开发承载力提升对策 |
7.1.2 耕地开发利用承载力提升对策 |
7.1.3 中心镇分析及提升对策 |
7.1.4 一般镇分析及提升对策 |
7.2 建议 |
7.2.1 严控超载区域,与时俱进制定区域性政策 |
7.2.2 全面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工作 |
7.2.3 科学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统计监测工作体系 |
7.2.4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响应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济南市老城区叙事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理论基础 |
1.4.1 叙事学理论 |
1.4.2 空间叙事学理论 |
1.4.3 城市意象理论 |
1.4.4 城市故事论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5.3 评述 |
1.6 资料来源、研究范围与方法 |
1.6.1 资料来源 |
1.6.2 研究范围 |
1.6.3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济南市老城区发展分期与地图选择 |
2.1 济南市老城区发展分期 |
2.1.1 济南城市发展脉络 |
2.1.2 本文研究分期 |
2.2 济南市老城区研究地图选择 |
第3章 济南市老城区叙事要素分类及初步分析 |
3.1 济南市老城区叙事要素分类 |
3.2 济南市老城区叙事要素概览 |
3.2.1 自然要素 |
3.2.2 人工要素 |
3.2.3 人文要素 |
3.2.4 事件要素 |
第4章 济南市老城区人工要素叙事空间分析 |
4.1 不同时期济南市老城区人工要素的可视域分析 |
4.1.1 明初至开埠时期(1368-1903) |
4.1.2 开埠至新中国成立时期(1904-1948) |
4.1.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1949-1977) |
4.1.4 改革开放至今(1978-) |
4.2 济南市老城区人工要素可视域叠加分析 |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济南市老城区人工要素叙事空间量化分析 |
4.3.1 不同历史时期济南市老城区重点街道全局整合度对比分析 |
4.3.2 不同历史时期济南市老城区可理解度对比分析 |
第5章 济南市老城区事件要素叙事空间分析 |
5.1 不同时期济南市老城区事件要素空间结构与特征分析 |
5.1.1 明初至开埠时期(1368-1903) |
5.1.2 开埠至新中国成立时期(1904-1948) |
5.1.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1949-1977) |
5.1.4 改革开放至今(1978-) |
5.2 济南市老城区总体事件要素叙事空间结构与特征分析 |
第6章 济南市老城区总体叙事空间分析 |
6.1 济南市老城区自然、人工与事件要素叠加分析 |
6.2 济南市老城区叙事空间演化树模型 |
6.3 济南市老城区可视域群分析 |
6.3.1 济南市老城区可视域群定义及分类标准 |
6.3.2 济南市老城区均质可视域群 |
6.3.3 济南市老城区实体主导可视域群 |
6.3.4 济南市老城区空间主导可视域群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优化建议 |
7.3 研究创新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基于城市滨水绿道规划的济南玉符河景观廊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创新点及难点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 国内外案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济南市滨水绿道系统及定位研究 |
3.1 济南水系格局演化特征研究 |
3.2 济南市滨水绿道系统规划 |
3.3 主要水系空间的景观规划定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玉符河景观廊道的构成要素及价值评价 |
4.1 玉符河区域现状分析 |
4.2 玉符河景观廊道构成要素 |
4.3 价值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玉符河景观廊道的构建研究 |
5.1 构建方法 |
5.2 构建原则 |
5.3 构建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与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件 |
(6)“齐鲁泉乡”平阴行(论文提纲范文)
丁泉 |
洪范池 |
日月泉 |
(9)济南R3线新东站工程对白泉泉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白泉泉群的历史及现状 |
3 白泉成因机理分析 |
4 R3线新东站对白泉泉群的影响分析 |
5 结语 |
四、新七十二泉(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南好汉秦琼:旧时遗迹今何在[N]. 赵晓林. 济南日报, 2021
- [2]济南地铁特色站公共座具设计实践[D]. 姜英义.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3]济南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方正.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9)
- [4]济南市老城区叙事空间研究[D]. 李潇.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5]基于城市滨水绿道规划的济南玉符河景观廊道构建研究[D]. 洪帆.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6]“齐鲁泉乡”平阴行[J]. 陶玉山,王啸. 走向世界, 2018(46)
- [7]无影山[J]. 张永. 齐鲁周刊, 2017(47)
- [8]泉城赏秋,莫负好时光[J]. 文雨. 家庭科技, 2017(10)
- [9]济南R3线新东站工程对白泉泉群的影响[J]. 吴蔚荣,魏勋贺,王中原. 江西建材, 2017(01)
- [10]泉城寻泉 聆听泉水里流淌的故事[J]. 文雨,六月,北寒. 旅游世界,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