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纸业计划在韩国设厂(论文文献综述)
孙静,邢婉娜,王娟,曹宝萍,张玉兰[1](2020)在《2019年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概况和展望》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我国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经济运行总体仍保持平稳,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总量达99.1万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
刘积英,刘成芳[2](2018)在《改革开放40年的印刷业》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印刷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从连基本内需都难以满足的落后行业,成长为拥有近10万家印刷企业,为新闻出版业和国民经济提供配套服务的现代化产业,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管理到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印刷业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后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向上。文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印刷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发展特点,梳理了印刷业取得的主要发展成就,并分析了印刷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梁立[3](2017)在《出口型造纸企业的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出现,大批制造企业纷纷倒闭,制造业转型成为国内产学界探讨的热点。而作为传统制造业同时又以出口为导向的造纸企业,亦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处境。2007年由于政府取消出口退税政策、新《劳动合同法》(最低工资、各项福利等)的实施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原因,导致劳动力、土地、环保等经营成本上升,企业2007~2009年总成本上涨40多个百分点。且由于汇率不稳定,企业只能靠提高出口产品价格维持微薄利润,却由此失去价格优势,国外经销企业纷纷倒闭,国内企业收不回货款,资金链断缺,海外市场又出现严重萎缩,竟出现了近30年从未有过的产量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各地出口型造纸企业掀起倒闭潮。尽管出口型造纸企业面临诸多风险又处在转型升级的风口浪尖,然而其经营管理大多依靠经验和定性的风险分析方法,缺乏专业而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对策。本文试图分析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对这些风险如何产生并发挥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因此,本文以出口导向型造纸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且主要关注2007年~2009年,在金融危机动荡中倒闭和逆境求生的造纸企业。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企业所暴露的风险问题最为突出。本论文以我国出口型造纸企业的风险控制为研究主题,共包括七章内容:(1)第一章,绪论。共四个部分,一是研究背景和意义;二是论文结构和内容;三是论文研究方法,四是论文创新点。(2)第二章,与研究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包括风险、企业风险管理、出口企业风险控制的相关研究。(3)第三章,造纸企业现状分析。首先,从造纸企业数量情况、产销情况和进出口量分析,描述造纸企业的发展现状;其次,从造纸企业产业链角度,解构造纸企业外部价值链,剖析造纸企业的五力竞争模型;并且,从造纸行业发展的一般特征和现状特征,概括分析造纸企业的特征。(4)第四章,出口型造纸企业的风险识别模型。本文采用二元边际分解法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2002~2011年的中国纸和纸板出口波动,发现2007年以前中国纸和纸板出口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但2008年骤降至8.78%,到2009年甚至出现负增长,模型分析并结合访谈调研发现,导致出口形势急转直下的主要原因是汇率波动,人民币升值以及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说明政治经济等宏观风险对出口型造纸企业存在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暴露出出口型造纸行业面临重重危机且造纸企业普遍缺乏风险控制意识,这也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现一大批倒闭潮现象的重要原因。然后基于此,再结合现有风险指标体系和出口型造纸企业的特点,提出出口型造纸企业风险的三维定性分析模型,旨在梳理出口型造纸企业风险识别的维度和逻辑思路。本文将出口型造纸企业的风险划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可能导致企业风险产生的风险来源,定为因素维;二是风险因素产生影响的加工、生产、销售等企业活动阶段,定为时间维;三是企业风险活动产生后所影响的目标,定为目标维,共同构建出口型造纸企业风险的三维定性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风险源各影响因素、时间维结构和目标维结构进行定性分析。从价值链角度出发,提出出口型造纸企业的价值链构成并将其分解为基本活动以及支持性活动,厘清作为风险源的因素维风险因素作用于时间维中的企业活动从而产生实际风险的分析思路,以此帮助识别出口型造纸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其风险控制过程。(5)第五章,出口型造纸企业风险因素的实证研究。本章主要探究影响各风险变量对出口型造纸企业风险控制的结果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旨在验证风险识别有效性和企业风险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根据风险三维模型,因素维各风险对企业目标维各因素产生影响作用,但这些目标维因素又同时属于企业经营绩效。因此,为了方便统一测量,本文采用“造纸企业经营绩效”作为因变量,并主要从两个方面衡量造纸企业绩效:经济绩效和能力提升。具体从利润水平、销量、客户满意度以及业务增长率四个方面衡量造纸企业的经济绩效,即分别对应风险三维模型目标维中的成本、销量、质量和业务环境;从组织声誉提升、国际经营能力、创新服务能力以及国际化程度提高四个方面衡量造纸企业能力提升。同时,综合风险三维模型中因素维的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和内部环境影响因素,为便于测量和分析,本论文将影响造纸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划分为两大类:战略属性和组织属性。所谓战略属性是与业务相关的造纸企业“硬能力”,是直接影响造纸企业经营风险的硬件条件和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对技术设施的投入程度、人才可供性、外部环境支持程度、成本竞争力以及产品综合能力五个因素。所谓组织属性,涉及与合作相关的造纸企业的“软能力”,主要包括国际经营经验、组织声誉、组织文化的相容性以及管理技能四个方面。本文通过在华113个有过造纸出口经验的企业数据,探讨造纸企业战略属性与组织属性中的不同因素对造纸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对技术设施的投入程度、人才可供性、成本竞争力和产品综合能力等因素对造纸企业绩效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水平的“硬”能力。而国际经营经验、组织声誉、组织文化相容性等“软”能力也会对造纸的顺利实施和市场推广能起到正向影响作用。因此,造纸企业既要加强“硬”能力建设,亦要增加“软”能力建设,且就目前中国本土造纸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软”能力建设的现实性更大。但是在本文数据实证分析中,外部支持环境对企业绩效没有显着影响,这一点与部分企业家的意见发生分歧,也与本文国际CR纸业案例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这有可能与本文样本选择或被试者对问卷题项的理解偏差有关。对此,仍可以再做进一步的挖掘和探讨。(6)第六章,以CR国际纸业为例,重点解析造纸企业出口贸易进程中面临着哪些风险?在工厂倒闭潮的背后,造纸企业正在面临什么风险?这些风险是如何产生,并如何对企业造成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应如何系统地防范和化解风险?本章基于风险三维模型,对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三个维度的风险进行综合,分别从风险特征分析、因素辨识和防控路径三个方面展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实际从商体会,从企业转型的本质出发,分析国内造纸企业发展的现状,提出转型的必要性。同时,对国内造纸企业当前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产地转移的障碍、内销的障碍等,进行剖析。然后,对国内外企业转型的条件进行国别分析,明确企业转型的阶段特征和适用条件。从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借鉴国外转型经验,提出出口型造纸企业的风险对策建议。本章在案例分析后的讨论小节中,提出对“微笑曲线”低端的OEM的新认识:①剪刀差悬殊的贴牌生产仅限于少数名牌企业,而成功塑造的品牌都需要经过市场的层层洗礼;②大多数贴牌都属于一般品牌,源于国外经销商不希望竞争对手获得其供应商信息。目前学界有夸大剪刀差危害之嫌,交易是双方达成协议均衡的过程,经营者不应专注于利润分配比例的不均,而应关注自身议价实力。想要提升自身议价能力,就必须有提升实力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是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形成,并非由政府意愿主导,也并非一蹴而就。“中国制造”看似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然而截至08年以前却占据美国50%的市场,市场占有率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侵略”,拥有市场占有率才拥有议价的话语权。其次,以欧美、东南亚地区为例,从技术、资金实力、融资环境、市场作用、经营管理方式、人员素质、法制环境等维度对国内外企业经营环境进行国别分析:①劳动力优势仍然是中国制造业最大优势;②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仍然不完全,市场秩序混乱,而政府“一刀切”的措施不仅淘汰落后企业,也连累合法经营技术合规的民营企业。(7)第七章,结论与建议,提出研究结论,即出口型造纸企业需特别重视对技术设施的投入程度、人才可供性、成本竞争力、产品综合能力、国际经营经验、组织声誉、组织文化相容性等,这些因素对造纸的顺利实施和市场推广能起到正向影响的作用,并且鉴于其以出口为导向且以国外客户为主,需更加重视国际经营经验、组织声誉、组织文化相容性。宏观环境波动是造纸企业面临重要的风险因素。但是,在本文数据实证分析中,显示外部支持环境对企业绩效没有显着影响,这一点与部分企业家的意见发生分歧,也与本文案例反映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这有可能与本文样本选择或被试者对问卷题项的理解有关。对此,仍可以再做进一步的挖掘和探讨。另外,本文提出引申观点,即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促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并一再强调“转型” “升级”固然是产业发展规律也是大势所趋,但必须符合“人—财”俱备条件,在合适、合理及科学管理的前提下才可实施。此外,针对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应建议。对于政府而言,需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不因以生产规模衡量治污,不以行政命令强制转型,规范税收制度完善流程,引导产业协同优配资源,健全废纸回收整合资源,支持造纸技术自主创新,强化产学合作协同,打造融资平台优惠扶持,明确环保标准严控准入。对于企业而言,强化风险辨识控制能力,需理性看待出口转内销,积极开拓并购国外林业资源,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链整合,同时也要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本文提出出口型造纸企业风险三维模型,从企业整体视角出发,建立定性分析模型,为造纸企业全面识别和评价风险提供了战略性思路,并且通过实证分析,帮助出口型造纸企业从众多风险因素中找到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的主要风险,从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控制政策。(2)本文基于企业实际诉求的视角,剖析出口型造纸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口型造纸企业提供了风险控制重点和对策。研究结果对造纸企业及其他中小型制造企业在制造颓势下如何进一步发展有现实指导作用。(3)本文强调在满足企业成长需求的业务量前提下,“转型” “升级”还必须具备以下三大条件:一是企业家精神比较活跃,领导者必须要有改革决心;二是要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三是具有先进管理方案及实施能力的人才。但是,本文又存在如下局限与不足:(1)对于造纸企业风险控制研究而言,最佳是采用失败与成功案例的配对样本,有针对性地对造纸企业的风险因素以及应对测量进行识别和评价。这种对比性的案例分析可能得到最可靠的结论。然而遗憾的是,失败样本的获取难度很高,同时又设计商业机密等敏感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尝试相关研究。本研究是采取样本问卷的做法,即只选取造纸行业中以出口生活用纸产品为主的造纸企业为样本,通过对本企业的战略属性和组织属性各因素进行自评,因变量则采用造纸企业与国内同行相比的绩效指标来反映造纸风险控制效果。(2)由于受调研条件的限制,样本数量不足。为了增加研究的科学性和结论的普适性需要增加样本量,并增加广东以外地区企业的样本量。(3)通过在国际合资企业伙伴选择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合资企业成功源于合作伙伴之间的互补性需求。同样在国际造纸背景下,双方的适应性对出口合作成功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可以在造纸企业各属性和因素与造纸企业绩效之间增加适应性作为中介变量。同时,在研究中应该考虑将企业规模、成立年限、是否通过国际认证作为控制变量。针对以上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来看,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展望:(1)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可以对造纸企业风险控制采用多维度来度量。多维风险度量有利于发现各属性对造纸企业风险各目标维度的不同影响。(2)为了能使研究的结论能够推广到新兴市场国家,可以增加样本量,并采用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样本对结论进行进一步验证。(3)进一步考虑造纸企业风险控制的动态性。造纸过程中,双方关系达成后并不会一成不变。当基于互补性的合作关系达成以后,随着时间和双方目标以及属性的变化,可能会产生不适应。怎样去评价和判断这种不适应?当不适应出现之后如何进行调整。
谷艳博[4](2013)在《上海日资企业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信息化和工业化使得国际劳动分工发生了深刻变革,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延伸,产品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产生空间分离。企业的国际化、全球化经营使得其空间组织结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大。随着全球经济中心的转移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自改革开放至加入WTO,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FDI接收国,而日本在2000年后就成为在华投资额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经济体。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国内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日本是上海累计吸引外资金额最多的国家。自企业地理学引入以来,企业活动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组织变化被看作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企业空间组织作为一涉及多领域的交叉学科领域,国内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的企业组织和区域系统的相互关系讨论较为集中;针对日本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日资对华投资区位选择、日资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日资对华投资趋势分析等宏观层面,从企业地理的角度探讨某地区日本企业空间组织变化的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从企业地理学视角,结合管理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构建企业空间组织研究框架,并以在上海的日资企业的区位选择、集聚及其演变过程为例,通过对典型地区典型企业的企业空间组织进行深入剖析,期待能在理论上丰富企业地理学研究内涵,为进一步深化微观层面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以上海日资企业空间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时间序列对上海日资企业区位选择、集聚、演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子与动力机制;以松下作为研究个案,考察其企业空间组织的演进过程。通过研究发现,上海的日资企业空间区位特征表现为三方面:(1)传统中心核心区的转型;(2)企业集聚重心逐渐从浦东新区向长宁地区迁移;(3)企业空间组织结构与城市体系密切相关。通过市场、政府、自身等内外因共同作用,布局上海的日资企业呈现出三方面的演变趋势:一是企业职能部门外部化,集聚指向性明显;二是产业选择高端化,与本地生产网络融合加深;三是企业生产网络与城市体系相适应。对松下在华企业空间组织的演变及其特征的个案分析,也进一步予以了佐证。
蓝瞻瞻[5](2012)在《中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优越的初始禀赋条件及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成就了我国林业产业的飞速发展,使我国迅速崛起为林产品加工大国。但我国大力发展林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进行来料加工,外向出口,会导致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并最终落入“比较优势陷阱”。目前,我国木材加工业正面临这样的困境:一方面,我们面临来自巴西、智利,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经济体的竞争,他们的劳动力和其他初级要素(如租金、森林资源等)更具有比较优势,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升级出现滞后时,再继续把竞争优势聚集于原来的初级要素,非但难以实现出口收入的持续增加,反而会陷入“贫困化增长”。另一方面,我国木材加工业继续把自己定位于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时,很容易在全球价值链中,被走“高端道路”的先进国家的先进林产企业所俘获,被锁定在产业链的低端,只能长期维持粗放型增长模式。目前,西方的主流经济学中没有专门的理论来探讨像我国这样的欠发达国家的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学习和白创品牌进行产业升级的问题。发展经济学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欠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学习机制发挥后发优势追赶发达国家的可能性,然而,在具体如何进行赶超的微观层面,涉及个别产业或个别企业如何发展,发展经济学并不能给出更好的解释。我们需要提出新的理论,为我国木材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路径。本文试图通过产业链的理论研究和通过木材加工业产业链的优化建设,为本土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通过产业链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的本土木材加工业正是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没有利润的忙碌”正是这一情形的生动写照。在跨国公司的横向兼并和纵向压榨下,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变小,关键技术和核心品牌依然牢牢被跨国公司所掌握。除此之外,在我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上游环节,我国企业研发设计能力不强;原料采购对国外进口依赖过大,随着各国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加,进口价格越来越高,原材料进口越来越难。在中游环节,企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在下游环节,对少数国家市场高度依赖,林产品销售受人肘掣。这些因素构成了我国木材加工业的产业链困境,我们需要寻找突破口,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解决产业链困境,应首先从企业层面分析微观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从较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向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然而仅从企业层面来分析,无法全面掌握木材加工业产业链优化的具体机制,因为木材加工业产业链的优化不仅需要个体企业的努力,还需要整个产业政策和国家部门以及其他产业链行动主体的配合,进行产业机构调整,营建整个产业链体系。所以,本文根据产业链的优化原理,探讨我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内部优化、外部优化和内外综合一体化的可能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其中产业链内部优化内容包括:构建企业与原材料出口国的链接;企业自创品牌的产业链优化;销售环节的产业链优化。产业链外部优化包括:调整企业和政府的产业链关系,整合企业与林业服务体系的产业链关系。产业链内外综合一体化主要是指基于林业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优化。根据优化内容,本文分别建立了与原材料出口国博弈模型,基于品牌创新的产业链优化模型,销售渠道控制的天平模型,企业家与政府关系模型,服务业发展与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关系模型,以及林业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效应模型,最后得出了6个主要结论和建议:即(1)应该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争夺资源控制权。(2)应增强木材加工企业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3)应积极开拓木材加工业产业链的下游。(4)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和企业家职能,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剥夺和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让企业家专心发展企业。(5)加强林业服务体系建设。(6)在木材加工业产业集群内部打造核心企业主导的产业链。
郝晓燕[6](2011)在《中国乳业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乳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产业链条长,部门关联效益显着,利益相关主体依存度高的产业经济系统。这个产业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关系到乳品企业和奶农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广大乳业投资者的利益,更关系到广大乳品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近年来,乳业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影响到整个乳业的正常运行,乳业的产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首先梳理了产业安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继而分析了我国乳业的发展阶段;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乳业的产业安全分析范式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产业经济学视角的乳业安全研究框架(S-L-O-R);基于该理论框架,全文先从产业经济理论的四个方面:产业结构、布局、组织、规制作了单因素分析,继而从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进行了多因素综合分析;最后根据前文分析的结果提出维护乳业产业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全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第一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乳业研究和产业安全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产业安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总结,这一部分体现在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全文的研究基础。(2)第二部分从乳业产业发展的概况出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分析了产业周期与产业转移对我国乳业产业安全影响的机理,第三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3)第三部分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设计了我国乳业产业安全理论分析范式(第四章),继而分别从产业结构、组织、布局、规制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乳业产业安全的隐患机理(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4)第四部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乳业安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九章),即对产业结构、组织、布局、规制四大因素的综合分析,为政策建议部分提供实证依据。(5)第五部分基于前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结果提出我国乳业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组织、布局、规制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第十章)。文章的主要研究发现:(1)产业安全与产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对于处于幼稚和衰退阶段的产业而言,政府面临的问题是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和衰退产业的转移,而对于处在成长和成熟阶段的产业而言,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而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乳业正处于成长期阶段,其产业规制处于亟待完善阶段。(2)产业安全的结构因素存在安全隐患,表现为:奶源生产的不稳定性已经成为乳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技术进步贡献率呈下降趋势,产业劳动密集程度显着上升,乳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成为影响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畜牧业、饲料加工、乳业机械加工制造、批发零售业等这些后向关联产业发展滞后,也会影响乳业的稳定发展;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单一,受乳品企业营销影响较大;我国乳品进口的结构与国内消费结构不匹配,乳品进口的快速增长对我国乳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3)产业安全布局因素的隐患表现为:一方面我国乳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出现均等化现象;另一方面我国乳业发展存在空间的波动性。(4)产业安全组织因素的隐患表现为:我国乳业产业组织模式在保障奶农利益方面还存在改进的余地,保障奶农的利益已经成为稳定乳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乳制品加工环节的SCP分析表明乳业整体绩效较好,但在规模绩效和产权绩效方面已经存在产业安全隐患,外资企业的绩效高于国内乳品企业。(5)产业安全的规制因素分析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安全监管的机构体系、政策法律体系、技术标准与安全控制体系在内的政府规制体系。但是该体系在运行中存在机构职能交叉重合、产业政策尚未成熟等现实问题,集中表现为政府对乳业的安全规制存在严重失灵。(6)产业安全因素的综合分析表明,从空间的维度考虑,我国区域安全隐患因子主要有奶源因子、规模因子、消费水平因子、获利因子、资源禀赋因子、成长因子、后向关联产业因子、前向关联产业因子。从时间维度考虑,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影响乳业安全最显着的变量是政策变量,该结果表明维护乳业安全政府责无旁贷。基于以上研究,文章主要的创新点有:(1)文章首次尝试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广义理论分析范式(S-L-O-R),从产业结构、布局、组织、规制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乳业产业安全的内外因素,并对四个因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该研究视角同很多学者强调外资与外贸等外部威胁因素来考察产业安全的研究观点有所区别。(2)文章运用龚柏兹拟合曲线分析法和计算判断法对我国乳业所处的产业生命周期进行了识别,计算结果表明我国乳业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发展阶段,这与以往学者定性描述乳业的发展阶段有所区别;基于此判断,文章指出乳业受所处生命周期的影响,其安全隐患存在动态性,分析了我国乳业安全面临的共性和特性因素。(3)文章构建了包含技术进步因素的乳业增长模型,运用生产函数和增长速度方程法,测度了技术进步对我国乳业发展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下降而劳动投入的贡献率明显上升,说明乳业的稳定发展已经日益影响到我国就业问题,而乳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乳业的产业安全。(4)文章运用我国投入产出表(2007)的基础流量数据,对乳业进行了产业关联分析,从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测度产业安全问题引发的乳业与其关联部门间的风险波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后向关联产业部门的发展滞后会成为乳业安全的重要隐患。
刘佳[7](2010)在《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和非贸易效应 ——以纸制品行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近年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措施频发的现象,本文通过描述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和经验检验。不仅从多利益方的角度全面地研究了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贸易效应,而且从反倾销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完整地研究了反倾销的非贸易效应。首先,本文基于不同利益主体和产业链条的视角,从理论框架上研究了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及非贸易效应,并通过描述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予以验证。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可以从反倾销的整个过程链条来看:在反倾销措施实际实施之前,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存在明显的调查效应、终裁效应和贸易转向效应;在反倾销措施实际实施之后的一到三年间,中国对美国会做出报复性的反倾销行为,其他进口国可能跟随美国对中国响应式反倾销。然后考察美国对中国反倾销后进口价格的上升效应、跨越性投资,以及产业外的关联性效应和产业内结构调整的效果,通过这些方面研究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非贸易效应。其次,本文以纸制品行业为例分别考察产业的反倾销贸易效应和非贸易效应的具体情况。从中美纸制品产业特点和差异出发,从经济调整的角度研究反倾销保护的实际有效性和影响。结果发现,导致2004年开始美国对中国纸制品行业频繁反倾销的主要原因在于中美纸制品行业变化的一盛一衰。对中国而言,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和响应效应冲击了国内该行业的出口经济。对美国而言,短期里,反倾销的贸易转向效应削弱了保护国内产业的实际效果,来自中国的报复式反倾销又限制了国内该产业的出口贸易;长期里,美国对纸制品行业的贸易保护并没能振兴该产业,只维持产业内就业状况不再继续恶化。最后,文本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针对美国对中国反倾销裁决胜率高和反倾销的战略性安排特征,本文认为中国应积极参与WTO规则制定和调整,从客观上改善出口企业的国际环境;针对反倾销的产业关联性效应,本文认为国家应着力于产业链的整合和升级,从根本上减少反倾销保护对国内产业冲击;针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弱反倾销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本文认为行业协会应加强对企业的应诉指导和组织,以及倾销预警提示等工作,而有条件的企业应从长期部署,“走出去”投资是规避反倾销保护最好的办法。
王雪梅[8](2008)在《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我国造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造纸业产能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对环境保护造成较大压力,造纸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目前来看,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相对较低,这同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形成了严重的反差;但造纸产业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的造纸业还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在这一背景下,造纸产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得人们对这一产业今后的发展存在争议。环境竞次理论、污染避难所假说、生态倾销假说等有关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提出使得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保护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等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密切关注,而这些问题在我国的造纸产业得到了集中体现。目前,针对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系统研究尚未开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外资进入我国造纸业的原因和动机、外资进入对我国造纸业的影响、造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对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并运用竞争力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产业转移理论就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目前有关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来看,没有明确环境因素在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对于污染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这是一个较大的缺陷。因此,本文首先对“基于环境的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基于环境的造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能够保证产业安全及跨越国际绿色壁垒的基础上,产业的产出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造纸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深层原因:对我国造纸产业的环境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就环境保护强度对我国造纸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环境比较优势在我国造纸产业外资进入中的影响和作用;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就环境保护对钻石模型各竞争要素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就如何进行合理的环境规制、如何减少环境保护对造纸产业的不利影响及冲击、如何提升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等提出了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与现代造纸工业的特点相比,我国造纸产业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造纸产业资源和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比较突出。造纸产业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恰恰反映出造纸产业较低的环境竞争力水平,而导致这种现状的既有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影响,也有产业发展的客观原因。(2)我国造纸产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的确享有环境比较优势,这一比较优势意味着我国纸类产品在参与国际竞争时,消耗了比别国更多的资源、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3)国内环境保护政策削弱了造纸产业的环境比较优势,主要原因是出于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治理运行费用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投资和费用的增加推动了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而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降低了纸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但同时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却在提高造纸产业的环境竞争力,提高我国造纸产业抵御外资进入以及跨越绿色壁垒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将环境保护作为产业发展的机遇,培育产业未来的竞争优势。(4)环境比较优势是造纸业跨国转移的主要动机,国外的环境政策对造纸产业转移具有驱动作用,对此,本文结合纸类产品贸易流向进行了验证。(5)在现阶段,环境保护主要通过政府和跨国公司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施加影响。(6)外资进入对我国造纸产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我国造纸产业中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出口依存度等指标已经超出了产业安全的要求,尤其是作为污染密集型产业,其环境效应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从战略角度考量,这些纸业跨国公司是在消耗我国资源和能源并增加我国环境保护压力的同时维持其竞争优势并为本国提供清洁产品;它们在林纸一体化过程中利用资金优势占据了产业价值链上端的原料供应。因此,对纸业跨国公司的发展策略和手段必须站在产业安全和国家环境安全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提早防范。(7)面对环境保护施加给产业的影响,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尤为突出。
贺立龙[9](2007)在《跨国公司在四川投资研究》文中认为跨国公司在四川投资,经历了一个波浪式的发展过程,目前正处于又一个持续快速发展阶段。跨国公司在川投资表现出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主要来源国、集中在成都平原地区、投资方式多元化、研发本土化等一系列特征,以及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向制造业产业链两头转移等发展趋势。这些特征表现,与跨国公司以全球利益为导向的战略投资行为,以及四川特定的投资环境密不可分。跨国公司来四川投资,根本上还是受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动,同时出于其全球价值链完善和升级的战略需要,其具体的投资行为,一方面受到自身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四川在市场、资源、政策环境、集聚经济等方面的一系列区位特定优势的影响。中芯国际投资成都的案例,反映了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利润动机和市场竞争优势的目标取向,也体现出在投资区位和投资类型选择时对四川交通物流、政策环境、产业配套等区位因素的战略思考。当前跨国公司来川投资具备众多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也面临竞争激烈、资源约束、四川区位劣势和经济结构不完善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尽管在财富外流、行业垄断、技术制约、生态破坏等方面上显现出一定的负面效应,但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四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积极推动力量。我们应树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政策取向,坚持扩大开放与合作,优化投资环境,改进引资方式,积极推动更多跨国公司来川投资;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合理引导跨国公司在川投资,提高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质量;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有效抑制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负面效应。
缪惟民[10](2005)在《动态》文中提出
二、国际纸业计划在韩国设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纸业计划在韩国设厂(论文提纲范文)
(1)2019年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概况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市场规模 |
1.1 女性卫生用品 |
1.2 婴儿纸尿裤/片 |
1.3 成人失禁用品 |
1.4 擦拭巾 |
2 主要生产商和品牌 |
2.1 女性卫生用品 |
2.2 婴儿纸尿裤/片 |
2.3 成人失禁用品 |
2.4 宠物卫生用品 |
2.5 擦拭巾 |
3 进出口情况 |
3.1 出口显着增长 |
3.2 进口明显减少 |
4 市场变化和发展特征 |
4.1 国内领先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并在国内持续扩产,获得规模效益 |
4.2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
4.3 高端化、细分化、安全性引领卫生用品发展方向 |
4.4 婴儿拉拉裤(内裤式纸尿裤)市场高速增长 |
4.5 电商渠道规模持续扩大,新零售多种形式共存 |
5 绒毛浆和高吸收性树脂的供应情况 |
5.1 绒毛浆 |
5.2 高吸收性树脂 |
6 国家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有利于规范产品生产,推动行业进步,提升行业水平 |
6.1 已发布实施的标准 |
6.2 正在制定的新标准 |
6.3 正在修订的标准 |
6.4 计划修订的标准 |
7 智能化成为卫生用品设备创新的焦点 |
8 设备制造水平提高,推动出口 |
9 市场展望 |
9.1 女性卫生用品 |
9.2 婴儿纸尿裤/片 |
9.3 成人失禁用品 |
9.4 擦拭巾 |
9.5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2)改革开放40年的印刷业(论文提纲范文)
1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印刷业发展的4个阶段 |
1.1 1978—1991年:由极端落后到初步振兴 |
1.2 1992—2000年:市场经济与印刷业的“窗口期” |
1.3 2001—201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印刷业的“黄金十年” |
1.4 2013年至今, 国民经济新常态与印刷业新动能的出现 |
2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印刷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
2.1 彻底改变了极端落后的产业局面, 发展成 |
2.2 区域发展渐趋平衡, 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 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布格局 |
2.3 边“补课”边发展, 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 |
2.4 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龙头印刷企业, 印刷业对外加工贸易和间接出口稳步发展 |
2.5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 印刷业发展进入新时代 |
3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印刷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
3.1 印刷业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
3.2 开放、包容, 不断优化和完善的监管体系是印刷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
3.3 印刷技术的划时代变革离不开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
3.4 印刷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共同的努力 |
(3)出口型造纸企业的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结构与内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风险 |
2.1.1 风险的概念 |
2.1.2 风险的特点 |
2.1.3 风险的分类 |
2.2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 |
2.2.1 企业风险管理内涵演进 |
2.2.2 企业风险管理内容演进 |
2.2.3 企业风险管理流程演进 |
2.2.4 企业风险管理目标演进 |
2.3 企业风险控制理论 |
2.3.1 COSO-ERM整合框架 |
2.3.2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 |
2.4 企业出口风险控制 |
2.4.1 企业出口风险识别研究 |
2.4.2 企业出口风险控制研究 |
3 出口型造纸企业现状分析 |
3.1 出口型造纸企业行业现状 |
3.1.1 出口型造纸企业基本情况 |
3.1.2 出口型造纸企业产销情况 |
3.1.3 出口型造纸企业进出口量分析 |
3.2 出口型造纸企业产业链分析 |
3.3 出口型造纸企业行业特征 |
3.3.1 造纸行业一般特征 |
3.3.2 造纸行业发展现状特征 |
3.4 出口型造纸企业存在的问题 |
4 出口型造纸企业的风险识别模型 |
4.1 出口型造纸企业的出口波动分析 |
4.1.1 数据分析方法与说明 |
4.1.2 中国造纸企业出口波动的边际分解 |
4.1.3 中国造纸企业出口波动的CMS模型分解 |
4.1.4 造纸企业出口波动的分析结论 |
4.2 出口型造纸企业的风险三维模型构建 |
4.2.1 现有风险指标体系及其特点分析 |
4.2.2 出口型造纸企业的风险三维模型 |
4.2.3 基于三维模型的造纸企业出口风险控制过程 |
4.3 三维模型的结构分析 |
4.3.1 因素维结构分析 |
4.3.2 时间维结构分析 |
4.3.3 目标维结构分析 |
5 出口型造纸企业风险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调研设计 |
5.1.1 数据来源 |
5.1.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 变量定义与测量 |
5.2.1 因变量 |
5.2.2 自变量 |
5.2.3 统计过程与方法设计 |
5.3 实证研究数据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项目分析 |
5.3.3 效度分析 |
5.3.4 信度分析 |
5.3.5 回归分析 |
5.4 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
5.4.1 实证结果 |
5.4.2 实证讨论 |
6 风险控制案例分析——以CR国际纸业为例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案例分析设计 |
6.3 案例研究背景 |
6.4 基于风险三维模型的CR国际纸业案例分析 |
6.5 讨论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政府层面 |
7.2.2 企业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出口型造纸企业风险识别与控制调查问卷表 |
致谢 |
(4)上海日资企业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由来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特色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日资企业 |
2.1.2 企业组织结构 |
2.1.3 企业空间组织 |
2.2 企业空间组织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2.2.1 企业空间组织国外理论研究 |
2.2.2 企业空间组织国内相关研究 |
2.2.3 国内学者对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研究 |
2.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上海日资企业发展阶段及现状 |
3.1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
3.1.1 日本企业国际化进程 |
3.1.2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现状及特征 |
3.2 上海日资企业投资阶段 |
3.2.1 试探阶段(1979--1986) |
3.2.2 迅速增长阶段(1987--1996) |
3.2.3 波动增长阶段(1997--2000) |
3.2.4 高位平稳阶段(2001--至今)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日资企业空间组织实证研究 |
4.1 试探阶段日资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2 迅速增长阶段日资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2.1 日资企业数量空间特征 |
4.2.2 日资企业产业空间特征 |
4.2.3 不同投资方式空间特征 |
4.3 高位平稳阶段上海日资企业空间分布 |
4.3.1 高位平稳阶段区县层面上海日资企业空间特征 |
4.3.2 高位平稳阶段面数据空间统计分析 |
4.3.3 高位平稳阶段产业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日资企业空间组织演化动力机制 |
5.1 上海日资企业空间区位演变特征 |
5.1.1 传统中心核心区的转型 |
5.1.2 集聚重心的变迁 |
5.1.3 企业空间组织结构与城镇体系 |
5.2 上海日资企业空间组织演化影响因子及作用机制 |
5.2.1 自发的市场行为 |
5.2.2 跟进效应 |
5.2.3 政府的引导作用 |
5.3 上海日资企业空间组织演变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日资企业空间组织个案研究—以松下为例 |
6.1 松下概况 |
6.2 松下的企业组织变革 |
6.3 松下在中国—上海投资分布及组织结构 |
6.4 松下在华投资趋势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与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中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目标、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探讨和文献回顾 |
2.1 “产业链”一词来源考据 |
2.2 产业链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链的思想起源 |
2.2.2 产业链的理论依据 |
2.2.3 产业链的涵义及理论构成 |
2.2.4 产业链效应 |
2.2.5 产业链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2.3 产业链的国内研究现状 |
2.3.1 国内学者对产业链的理解 |
2.3.2 国内学者提出的产业链优化的方法 |
2.4 产业链的国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学者对产业链的理解 |
2.4.2 国外学者提出的产业链优化的方法 |
2.5 木材加工业产业链的文献回顾与理论探讨 |
2.5.1 国内外木材加工业产业链文献回顾 |
2.5.2 木材加工业产业链的含义 |
2.5.3 木材加工业产业链的基本特征 |
2.5.4 木材加工业产业链的运行条件 |
2.5.5 木材加工业产业链困境的界定 |
2.6 本章小结 |
3. 我国木材加工也产业链各环节及总链分析 |
3.1 产业链各环节过于薄弱的困境 |
3.1.1 研发设计能力不强 |
3.1.2 原料采购对国外进口依赖过大 |
3.1.3 企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
3.1.4 林产品终端销售受人牵制 |
3.2 我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总链困境 |
3.2.1 我国本土木材加工企业的低附加值 |
3.2.2 我国木材加工企业遭受产业链纵向压榨 |
3.2.3 木材加工业产业链的低端位置及普遍性 |
3.2.4 我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结构不完善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木材加工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不良经济效应 |
4.1 本土木材加工业空心化 |
4.2 本土木材加工业的粗放型增长 |
4.3 我国林产品出口的低水平本质 |
4.4 我国木材加工业的“外向依附型经济” |
4.4.1 对林产品加工贸易的高度依赖 |
4.4.2 对引进外资的高度依赖 |
4.4.3 对国外原材料和装备工业进口的高度依赖 |
4.4.4 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 |
4.5 我国本土企业的恶性竞争及产能过剩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困境的形成原因 |
5.1 出口导向型战略理论的影响 |
5.2 木材加工业国际分工和演变的结果 |
5.2.1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 |
5.2.2 国际木材加工业的低层次转移 |
5.3 跨国林业巨头依靠垄断实力控制产业链的结果 |
5.4 国家和地方政策实施的影响 |
5.4.1 国家层面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
5.4.2 地方层面政策加强了外资企业的垄断势力 |
5.5 我国木材加工业发展的自身原因 |
5.5.1 宏观层面的原因 |
5.5.2 微观企业层面的原因 |
5.6 本章小结 |
6. 木材加工业产业链优化的依据及方法 |
6.1 木材加工业产业链优化的理论依据 |
6.1.1 “微笑曲线”的启示 |
6.1.2 产业链运行条件的启示 |
6.1.3 产业链效应的启示 |
6.2 产业链优化的实践依据 |
6.2.1 中国木材加工业转型的危险前奏 |
6.2.2 香港模式失败经验的启示 |
6.2.3 韩国、日本成功模式的启示 |
6.3 木材加工业产业链优化的方法 |
6.4 我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优化期望达到的效果 |
6.4.1 理想的木材加工业产业链模板 |
6.4.2 理想的木材加工业产业链的要素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内部优化的对策 |
7.1 破解原材料来源的困境 |
7.1.1 获取原材料来源的最佳优化对策分析 |
7.1.2 中国企业进入其他国家获取原材料的可行性 |
7.1.3 破解原材料来源困境的途径 |
7.2 基于品牌创新的产业链优化 |
7.2.1 我国木材加工企业自创品牌的可行性分析 |
7.2.2 我国木材加工企业自创品牌的途径 |
7.3 基于销售渠道控制的产业链优化 |
7.3.1 控制销售渠道的必要性 |
7.3.2 重构国内销售渠道 |
7.3.3 开拓国际销售渠道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外部优化对策 |
8.1 重构政府与企业家的关系 |
8.1.1 企业家与政府的关系模型 |
8.1.2 模型的实证检验 |
8.1.3 转变政府职能与转变企业家职能 |
8.2 加强林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
8.2.1 对策的可行性分析 |
8.2.2 加强林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对策 |
8.3 本章小结 |
9. 我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内外综合一体化的优化对策 |
9.1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
9.2 构建和谐的产业链的可能性 |
9.2.1 产业链企业共生的可能性 |
9.2.2 建立核心企业主导的产业链的可能性 |
9.3 建立核心企业主导的产业链 |
9.3.1 发挥政府的作用 |
9.3.2 发挥企业和其他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与不足 |
10.2.1 研究创新 |
10.2.2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论文成果清单 |
致谢 |
(6)中国乳业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1.2.1 乳业相关研究 |
1.2.2 产业安全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产业安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的分类 |
2.1.2 产业安全的定义与种类 |
2.1.3 产业安全的特征 |
2.2 产业安全的理论体系 |
2.2.1 产业安全思想的理论溯源 |
2.2.2 产业安全思想的总结 |
2.2.3 产业安全理论的进展 |
2.3 主要国家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 |
2.3.1 发达国家 |
2.3.2 发展中国家 |
2.4 本章小结 |
3 乳业的发展阶段与空间转移 |
3.1 中国乳业发展概况 |
3.1.1 上游奶源 |
3.1.2 中游乳制品加工 |
3.1.3 乳品外贸 |
3.2 中国乳业的产业周期 |
3.2.1 产业生命周期的含义与各阶段特征 |
3.2.2 产业生命周期的识别指标与方法 |
3.2.3 中国乳业产业生命周期的识别 |
3.2.4 产业周期与产业安全的关系 |
3.3 乳业的扩张与产业转移 |
3.3.1 世界乳业发展概况 |
3.3.2 产业转移现状 |
3.3.3 产业转移与产业安全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产业安全的研究框架设计 |
4.1 乳业产业安全问题的提出 |
4.1.1 乳业产业安全的相关概念 |
4.1.2 乳业安全的现状 |
4.2 乳业产业安全理论框架的构建 |
4.2.1 分析范式——产业经济学视角 |
4.2.2 理论模型 |
4.2.3 产业安全因素评价体系 |
4.3 本章小结 |
5 产业安全的结构因素分析 |
5.1 供给因素 |
5.1.1 乳业内部结构 |
5.1.2 乳业的产业关联结构 |
5.2 需求因素 |
5.2.1 内部需求 |
5.2.2 外部需求 |
5.3 本章小结 |
6 产业安全的布局因素分析 |
6.1 中国乳业的区域分布 |
6.1.1 影响产业分布的一般因素 |
6.1.2 影响我国乳业区域分布的因素 |
6.2 中国乳业产业布局的安全因素分析 |
6.2.1 研究现状 |
6.2.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6.2.3 中国乳品制造业空间差异性的测算 |
6.2.4 计算结果与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7 产业安全的组织因素分析 |
7.1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7.1.1 基本概念 |
7.1.2 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与发展 |
7.2 SCP 范式的我国乳业产业安全组织因素分析 |
7.2.1 我国乳业的产业组织模式 |
7.2.2 原奶环节 |
7.2.3 乳制品加工环节 |
7.3 本章小结 |
8 产业安全的政府规制因素分析 |
8.1 中国乳业政策及其法律法规的演变 |
8.1.1 乳业主要政策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梳理 |
8.1.2 中国乳业主要政策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涉及的领域 |
8.2 中国乳业安全的规制现状 |
8.2.1 安全监管的机构体系 |
8.2.2 安全监管的制度体系 |
8.2.3 我国乳品安全规制存在的问题 |
8.3 中国乳业安全规制的效果 |
8.4 国外主要乳业政策及其安全监管体系 |
8.4.1 主要发达国家的乳业政策及其安全监管体系 |
8.4.2 主要发展中国家的乳业政策及其安全监管体系 |
8.5 本章小结 |
9 产业安全隐患的综合分析 |
9.1 产业安全隐患的因素识别——空间维度 |
9.1.1 研究方法 |
9.1.2 数据来源 |
9.1.3 分析过程 |
9.1.4 计算结果与启示 |
9.2 产业安全隐患多因素分析——时间维度 |
9.2.1 模型设定 |
9.2.2 分析过程 |
9.2.3 计算结果与启示 |
9.3 本章小结 |
10 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 |
10.1 产业结构方面 |
10.1.1 存在的问题 |
10.1.2 政策建议 |
10.2 产业布局方面 |
10.2.1 存在的问题 |
10.2.2 政策建议 |
10.3 产业组织方面 |
10.3.1 存在的问题 |
10.3.2 政策建议 |
10.4 产业规制方面 |
10.4.1 存在的问题 |
10.4.2 政策建议 |
10.5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观点 |
二、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和非贸易效应 ——以纸制品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主题 |
1.2 反倾销与中美双边贸易问题:文献综述 |
1.2.1 反倾销保护政策影响的理论研究 |
1.2.2 美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及非贸易效应研究 |
1.2.3 美国与中国反倾销的双边影响效应研究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思路及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及非贸易效应 |
2.1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概况分析 |
2.1.1 现状特点 |
2.1.2 主要原因 |
2.2 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 |
2.2.1 贸易限制效应 |
2.2.2 贸易转向效应 |
2.2.3 报复性反倾销 |
2.2.4 响应式反倾销 |
2.3 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非贸易效应 |
2.3.1 价格效应 |
2.3.2 投资跨越效应 |
2.3.3 产业关联效应 |
2.3.4 产业调整效应 |
第三章 美国对中国纸制品行业反倾销的贸易效应 |
3.1 中美纸制品行业贸易及贸易摩擦的特征分析 |
3.1.1 贸易模式特征 |
3.1.2 贸易摩擦特点 |
3.2 美国对中国纸制品行业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 |
3.2.1 贸易调查效应 |
3.2.2 贸易终裁效应 |
3.3 美国对中国纸制品行业反倾销的贸易转向效应 |
3.3.1 进口的贸易转向 |
3.3.2 出口的贸易转向 |
3.4 中国纸制品行业报复及响应式反倾销效应 |
3.4.1 报复式反倾销 |
3.4.2 响应式反倾销 |
第四章 美国对中国纸制品行业反倾销的非贸易效应 |
4.1 价格效应 |
4.2 投资跨越效应 |
4.3 产业关联性效应 |
4.3.1 下游产品的价格效应 |
4.3.2 下游产业的继发性保护 |
4.4 产业调整效应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1.2 研究对象选取的背景 |
1.1.3 小结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数据的选取和使用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数据使用说明 |
1.5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主要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回顾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环境 |
2.1.2 环境问题 |
2.1.3 环境保护 |
2.1.4 环境规制 |
2.1.5 竞争力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环境竞次理论 |
2.2.2 污染避难所假说 |
2.2.3 生态倾销假说 |
2.2.4 波特假说 |
2.3 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4 国内外有关环境保护与产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回顾 |
2.4.1 国外研究回顾 |
2.4.2 国内研究回顾 |
2.5 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2.6 我国造纸业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
3 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
3.2 基于环境的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
3.2.1 问题的提出 |
3.2.2 基于环境的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 |
3.3 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3.4 对基于环境的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新认识 |
4 国内外造纸产业的发展及特点 |
4.1 发达国家造纸业的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
4.1.1 产业特点 |
4.1.2 世界造纸产业的发展趋势 |
4.2 我国造纸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4.2.1 现状 |
4.2.2 特点 |
4.3 我国造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小结 |
5 我国造纸产业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成因 |
5.1 造纸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5.1.1 能源消耗 |
5.1.2 资源消耗 |
5.1.3 污染物排放 |
5.2 我国造纸产业环境问题的成因 |
5.2.1 我国造纸业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
5.2.2 市场失灵在我国造纸业环境污染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
5.2.3 政府失灵在我国造纸业环境污染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
5.2.4 我国造纸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行业原因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造纸产业环境比较优势研究 |
6.1 环境要素禀赋与环境比较优势 |
6.1.1 环境要素禀赋 |
6.1.2 环境比较优势 |
6.1.3 环境比较优势与环境竞争力 |
6.1.4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6.2 我国造纸产业的环境比较优势 |
6.2.1 土地资源价格 |
6.2.2 水电资源、能源价格 |
6.2.3 环境标准的差异 |
6.2.4 环境偏好的差异 |
6.3 小结 |
7 环境保护强度与我国造纸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7.1 我国造纸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现状 |
7.1.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7.1.2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
7.1.3 贸易专业化指数 |
7.2 造纸业环境保护强度的测量 |
7.2.1 造纸业环境保护强度测量的指标体系 |
7.2.2 造纸业环境保护强度测量结果 |
7.3 环境保护强度与纸类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环境比较优势对我国造纸产业外资进入的影响 |
8.1 问题的提出 |
8.1.1 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 |
8.1.2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
8.1.3 我国造纸产业外资进入现状 |
8.2 外资进入我国造纸业的动因 |
8.2.1 非环境因素 |
8.2.2 环境因素 |
8.3 造纸业产业转移性质的讨论与结论 |
8.3.1 我国造纸产业有着明显的环境比较优势 |
8.3.2 环境比较优势是造纸业跨国转移的主要动机 |
8.3.3 国内外的环境政策对造纸产业转移有驱动作用 |
8.3.4 贸易流向变化对产业转移性质的验证 |
8.4 本章小结 |
9 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9.1 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 |
9.1.1 引入环境保护的竞争力模型 |
9.1.2 环境保护对钻石模型内部竞争要素影响的分析 |
9.2 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具体分析 |
9.2.1 产业转移的影响 |
9.2.2 绿色壁垒与生态倾销 |
9.2.3 国内政府环境政策变化的影响 |
9.3 讨论 |
9.3.1 环境保护对不同造纸企业的影响 |
9.3.2 环境政策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复杂性 |
9.3.3 技术创新在当前我国造纸产业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 |
9.4 结论与政策含义 |
10 提高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
10.1 提高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原则 |
10.2 提升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建议 |
10.2.1 政府层面 |
10.2.2 行业层面 |
10.2.3 企业层面 |
10.3 小结 |
11 结论与创新 |
11.1 结论概括 |
11.1.1 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
11.1.2 我国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水平较低 |
11.1.3 我国造纸产业具有环境比较优势 |
11.1.4 国内环境保护政策削弱了我国造纸产业的环境比较优势 |
11.1.5 环境比较优势是造纸业跨国转移的主要动因 |
11.1.6 环境保护通过政府和跨国公司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施加影响 |
11.1.7 提升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
11.2 论文创新 |
11.2.1 理论创新 |
11.2.2 研究方法创新 |
11.3 论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附表与附图TABLE AND CHARTS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跨国公司在四川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0.4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 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概况 |
1.1 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发展历程 |
1.2 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数量规模 |
1.3 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效应评价 |
2 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特征分析 |
2.1 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具体特征 |
2.2.1 国别(地区)来源 |
2.2.2 投资方式 |
2.2.3 行业分布 |
2.2.4 区位分布 |
2.2.5 技术战略 |
2.2 跨国公司在川投资行为的具体特征分析 |
2.2.1 在川投资方式分析 |
2.2.2 在川行业选择分析 |
2.2.3 在川区位选择分析 |
2.2.4 在川研发投资分析 |
3 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行为研究 |
3.1 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行为动机 |
3.2 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行为影响因素 |
3.3 中芯国际的案例分析 |
4 进一步推动跨国公司来川投资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4.1 跨国公司来川投资的有利条件 |
4.2 跨国公司来川投资的制约因素 |
5 吸引和引导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对策建议 |
5.1 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政策取向 |
5.2 跨国公司在川投资的对策建议 |
5.2.1 大力引进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川投资 |
5.2.2 进一步引导跨国公司的来川投资行为 |
5.2.3 防范和抑制跨国公司在川投资负面效应的发挥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四、国际纸业计划在韩国设厂(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年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概况和展望[J]. 孙静,邢婉娜,王娟,曹宝萍,张玉兰. 造纸信息, 2020(08)
- [2]改革开放40年的印刷业[J]. 刘积英,刘成芳. 科技与出版, 2018(12)
- [3]出口型造纸企业的风险控制研究[D]. 梁立.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1)
- [4]上海日资企业空间组织研究[D]. 谷艳博.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5]中国木材加工业产业链优化研究[D]. 蓝瞻瞻.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6]中国乳业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D]. 郝晓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7]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和非贸易效应 ——以纸制品行业为例[D]. 刘佳. 复旦大学, 2010(03)
- [8]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D]. 王雪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9]跨国公司在四川投资研究[D]. 贺立龙. 四川大学, 2007(05)
- [10]动态[J]. 缪惟民.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