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蚕基因组研究又获重要进展研究论文在世界最高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文献综述)
李鸣[1](2021)在《鸡鸭泛基因组构建及其驯化基因解析》文中研究表明驯化是迄今为止人类进行的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遗传学实验,针对从野生到家养动物的遗传基础的详细解析将有助于检验已有的遗传学理论、解析表型与基因型的复杂关联以及发现新的遗传学现象,进而服务于现代农业动物精准化的分子育种与遗传改良。同时,对动物驯化与人工选择中表型变异的遗传基础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野生动物是如何在人类生存环境中生存、繁殖以及被人类的开发利用的,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人类的社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基因组变异的鉴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时代的到来,对全基因组变异的鉴定变得越来越容易,家养动物驯化与人工选择中表型变异的遗传基础的研究也随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以鸡鸭为代表的家禽是家养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野生祖先易获得的特点也使其成为研究家养动物驯化和人工选择的理想模型。然而,鸡鸭等鸟类的参考基因组的不完整性严重阻碍了其基因组变异全面且准确的鉴定。同时,以往研究中对鸡鸭及其野生祖先采样的局限性也阻碍了对其驯化的遗传基础全面且精准的解析与应用。本研究以鸡鸭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探讨了完善的参考基因组以及对家养动物及其野生祖先广泛且全面的采样在家养动物驯化与人工选择研究中的必要性。同时,更加完善的鸡鸭基因组的构建也将为它们今后的基因组研究提供极大的助力。具体结果如下:1.本研究首先对20只来自全球多种家鸡代表性品种的个体进行了全基因组高深度测序和基因组从头组装。通过将20个从头组装基因组与家鸡参考基因组进行比较,鉴定了159Mb家鸡参考基因组中的缺失序列。同时,对已发表的5个鸭的基因组进行分析,鉴定出33Mb的缺失序列。通过对鸡的参考基因组缺失序列的特征分析表明这些序列具有极高的GC、G4以及串联重复含量。进一步分析发现非经典的DNA二级结构导致了这些缺失序列难以测序,从而导致这些序列在基因组组装中的缺失。进一步分析在参考基因组缺失序列中鉴定出1,335个之前参考基因组缺失的蛋白编码基因以及3,011个非编码基因,例如长期在鸡的基因组中缺失的leptin和OC-17基因。这些基因中包括大量的与重要生物学功能相关的基因,同时其中的蛋白编码基因具有很高的突变率。对这些序列的定位分析表明其在染色体的亚端粒区以及整个微染色体富集。亚端粒区序列的区域性复杂化可能是鸟类的共性,是导致鸟类已有基因组中基因相对于其它四足动物较少的关键因素。2.同时,通过对家鸡及其野生祖先红原鸡重测序数据的分析,发现之前公认的鸡的驯化基因TSHR在其直接野生祖先Gallus gallus spadiceus中已经受到选择。进一步研究揭示了在家鸡驯化过程中对神经、繁殖、生长相关基因的广泛选择,尤其是对繁殖相关的GNRH-1基因和神经脊相关的FGFR1基因。利用家鸡和其野生祖先完善的数据集,本研究也发现了家鸡相对于其野生祖先具有更高的遗传负载,表明家鸡经历了“驯化成本”。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家鸡高遗传负载的高影响力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h SNPs)更倾向于保持杂合状态。同时,与其野生祖先相比,家鸡基因组受选择区域的h SNPs数目较少但群体频率较高,表明在家养物种驯化和扩散的过程中受选择基因倾向于清除其所在区域内的h SNPs和/或倾向于携带较少h SNPs的单倍型。3.通过对绿头野鸭、中国地方品种家鸭和北京鸭群体的群体结构与历史分析,揭示了家鸭育种经历了驯化和改良两个阶段。随后的驯化和人工选择遗传基础的分析同样表明,家鸭驯化和改良阶段对神经、繁殖、代谢和发育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广泛选择。泛基因组与选择分析相结合完善了对重要表型变异致因突变的鉴定。通过对北京鸭改良阶段人工选择的遗传基础的解析以及对自然群体羽色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本研究鉴定出了导致北京鸭羽色白化的致因基因MITF。进一步的鸭泛基因组分析鉴定出在北京鸭MITF基因内含子区域一个6.6Kb的插入突变是北京鸭白羽的潜在致因变异。该突变导致了MITF基因两种可变剪切体表达比例的变化,随后导致了MITF基因下游黑色素形成通路基因表达的链式下调,从而使北京鸭出现白羽表型。综上,本研究通过构建更完善的鸡鸭基因组揭示了鸟类基因和序列缺失的原因。本研究也通过广泛的采样解析了鸡鸭驯化和人工选择中的遗传基础,揭示了驯化和人工选择中关键表型变异的潜在致因变异。同时,本研究建立的更完善的家鸡和家鸭的参考基因组也将促进今后研究人员对遗传变异的更精确且全面的解析,助力精准化分子育种与遗传改良。
李新畅[2](2020)在《大豆食心虫滞育诱导及其对低温环境适应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大豆的重要害虫,食性专一,发生为害严重时可给大豆栽培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东北地区,该害虫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冬,滞育期长达9个月左右,而老熟幼虫能否安全越冬是影响翌年其种群发生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滞育是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适应北方冬季低温环境的有效生态对策,而目前对大豆食心虫滞育研究的报道较少,仅从滞育的生态学方面和生理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为完善对大豆食心虫滞育特性及其影响因子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探明滞育形成对该害虫种群越冬幼虫对低温环境适应性影响及其动态的调节过程,提高大豆食心虫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水平,本文对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滞育及相关生理生化机制进行了研究,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大豆食心虫幼虫滞育对短光照敏感。随着光照时间缩短,幼虫滞育率逐渐增加,当光照时间短于14h,幼虫全部进入滞育;光照时间长于16h,幼虫可以正常化蛹。幼虫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为14.81h。大豆食心虫低龄幼虫对短光照(14L:10D)更为敏感。幼虫连续接受短光照处理的时间越长,滞育率越高。2. 大豆食心虫幼虫在短日照光周期诱导下进入滞育状态,提前对低温环境做出生理响应。大豆食心虫滞育幼虫(Diapause larvae DL)的过冷却点(-19.204℃)和结冰点(-13.49℃)均低于非滞育幼虫(Non-diapause larvae NDL)的过冷却点(-16.42℃)和结冰点(-11.22℃),二者过冷却能力差异显着。DL体内的总糖、糖原、甘油等能源物质含量均显着高于NDL,DL体内总糖含量为NDL的2.17倍,甘油含量为NDL的1.76倍;但二者体内水分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着差异。DL的POD和CAT活性显着高于NDL,而SOD活力则略低于NDL,但无显着差异。3. 大豆食心虫DL比NDL对低温环境更敏感。经低温处理可使DL和NDL过冷却点显着降低,虫体内含水量显着下降。DL和NDL经短时间低温处理(10℃4h、5℃4h)总糖、糖原和海藻糖含量增加,但DL在5℃4h总糖和海藻糖增加更为显着;长时间低温处理(5℃24h)中DL海藻糖含量是NDL的1.45倍。短时间低温处理(10℃4h、5℃4h)DL的POD、CAT和SOD活力显着增加,NDL的POD和CAT活力显着增加,但SOD活力无显着变化;长时间低温处理(5℃24h),NDL的POD活力无显着变化,CAT活力显着增加,SOD活力下降;DL的POD活力降低,CAT活力增加,SOD活力无变化。4. 大豆食心虫DL体内能源物质含量、代谢酶和保护酶活力在不同越冬低温环境(-10℃、-5℃、0℃、5℃和10℃)中存在差异,并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动态适应性。在大豆食心虫滞育过程中,随时间延长总糖含量明显降低,糖原含量变化趋势与总糖相似,海藻糖变化趋势与糖原相反,保持较高水平。甘油含量在-10℃显着增加。山梨醇含量变化较小。蛋白质含量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加。在大豆食心虫滞育过程中,这些小分子物质的变化受滞育发育及温度影响,其含量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大豆食心虫耐寒性强弱。山梨醇脱氢酶(SH)、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在滞育前期均显着降低,并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4种代谢酶的活力均与滞育发育及温度协同作用有关,通过相关代谢酶的调节,大豆食心虫的代谢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提高了虫体的耐寒能力。低温条件使DL在体内H2O2含量增加,SOD活力在滞育初期有下降趋势,之后显着升高、CAT和POD活力变化波动较大。3种保护酶活力和在不同温度和滞育时间之间均存在显着变化,表明大豆食心虫幼虫在滞育期间的生理变化不尽相同,其变化幅度可作为衡量大豆食心虫DL抗寒性强弱的重要生理指标。5. 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分别对NDL和DL进行转录组测序、序列组装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最终获得39466个有注释信息的Unigenes。大豆食心虫全部基因序列通过NR数据库对比与斑痣悬茧蜂Microplitis demolitor的相似基因序列最多,占比9.33%。NDL和DL有差异基因1383个,557个基因上调,826个基因下调。差异基因在COG注释分析显示,被注释到C:能源生产与转化中的基因最多,占比17.94%;差异基因分布在GO数据库最多的6个进程是细胞过程9.68%,代谢过程11.64%细胞膜18.94%,细胞膜组18.43%,催化活性相19.36%和结合14.01%。509个基因定位到KEGG数据库中270个通路。在大豆食心虫滞育过程中,脂质代谢过程和氧化还原酶活性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上调,表明这几类基因可能参与了大豆食心虫滞育。
侯琨[3](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研究指明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刘欣[4](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潘玉[5](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指出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赵广才[6](2019)在《2018年农业科学热点回眸》文中认为盘点了2018年农业科学研发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小麦、水稻、玉米及大豆、荞麦、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在基因组测序、分子育种、遗传机理解析、氮高效利用、起源演化、基因编辑等方面获得快速发展,发布了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完成了300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和中黄13的基因组测序,克隆了一系列产量、品质及抗病虫害基因,解析了一些重要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油菜、棉花、茶叶、烟草等主要经济作物在基因组学、风味调控机理、光合效率等方面有所突破,中国油菜基础研究与应用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水稻、小麦、番茄、苹果等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畜禽的繁殖、品种改良和疾病防治,蜜蜂的基因组和转录组解析,蚕病害防治和驯化历史,化肥和水稻品种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茎叶类蔬菜和食用豆收获设备、油菜播种机等农机农艺领域均有突破性进展。
任林琇[7](2018)在《基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PI制管理模式的构建》文中指出近些年来,科技与经济交融发展特征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基础研究是产出原创性成果、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先导和源泉,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开展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和战略重点。科研管理模式是影响科研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源自西方国家的PI制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已经证明在基础研究领域起到了较好地组织管理作用。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在积极引进PI制,但因我国体制机制与西方国家不同,PI制功能在我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在我国现实国情、现有体制、现行机制下将PI制管理模式应用到我国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并发挥其优势管理功能,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从现有研究来看,学术界关于PI制的理论研究较少,多从科研管理的某一个方面,如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方面研究。努力结合我国科研管理机构体制、机制的特点,紧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规律,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研管理模式,以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管理体制的PI制,提高科研产出绩效、增强科技竞争力[1]。研究并构建符合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发展特征的PI制管理模式,对促进我国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发展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以构建新型PI制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提高原创性和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产出为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专家深度访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以及系统分析、理论推演、总结归纳等方法。在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查找并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比较国内外PI制科研管理概况,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紧扣我国体制、机制的特点,提出PI制管理模式实施的建议,并探索构建适合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PI制管理模式,为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及管理参考。论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PI制管理模式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主要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并归纳国内外对PI制、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以及科技人力资源等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相关理论、研究所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本论文研究提出的问题、应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制定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PI制管理模式相关理论因素研究。对科学研究、科研管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激励与约束理论、PI制等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发达国家的科研管理研究。本章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的科研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成功经验,为下文PI制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借鉴。第四部分:国内科研管理历史演进及现状研究。首先阐述了国内的科研管理历史;接着梳理了我国的科研管理模式演进,重点对PI制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我国PI制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选取国内四个实施PI制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机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案例研究,针对案例科研机构,总结、分析、归纳其实施经验及遇到的瓶颈,为本研究构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PI制管理模式准备实践基础。第五部分:为PI制管理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应用德尔菲法采集因素,建立PI制的影响因素库,并根据每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赋值打分,按得分大小排序确认重要程度。其次,采用Dematel法建立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通过对直接影响矩阵进行正规化、逆矩阵、矩阵乘积计算后得出综合影响矩阵,并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依据各因素的原因度值和中心度值,最终确定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第六部分: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PI制管理模式构建研究。本章在前文文献研究、国内外科研管理分析及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等工作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面向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PI制管理模式:首先,在宏观层面,国家需要用政策引导、法律保障PI制实施顺畅;其次,在中观层面,基础研究领域的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规律,制定相应的机制、营造合适的环境促进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再次,在微观层面,研究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要素管理制度,包括有利于PI制管理模式实施的各项制度。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本章主要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总结讨论,阐述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实践价值以及主要创新点,分析本研究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基本特征出发,立足于创新性成果产出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将管理学的系统理论、激励理论、权变理论、公平理论等同时应用在科研管理领域展开对应的分析,进而得出在PI制模式构建时应该重点强调的制度及其建设的核心。通过研究,创新提出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实施PI制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并对PI制模式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心的构建提出建设构想。本研究丰富了我国科研管理方面理论研究,同时针对性建议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选用PI制管理模式作为常态化、最优模式,并在实际工作开展上提供政策建议和管理参考。
魏珣,葛群,洪登峰,胡晗,葛毅强[8](2018)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战略发展的关键时期,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设立了植物分子设计与品种创制技术、动物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农业生物制剂创制技术、农业生物环境控制与修复技术、农林生物质高效转化技术、数字农业技术与装备、食品制造与安全技术7个主题,围绕这些主题对"十二五"以来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强调了各个领域取得的重要性成果,总结"十二五"期间的经验,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陈倩[9](2017)在《蚊虫离子型受体的鉴定及其在宿主嗅觉搜寻中的表达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配后的雌蚊只有吸食动物血液后才能促发其繁育进程,蚊虫叮咬过程也就交叉感染和传播了疟疾、黄热病、登革热等多种疾病,成为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生物之一。另一方面,它们探寻定位宿主所依赖的超灵敏嗅觉也一直是仿生探测技术的创新源泉。但是,目前蚊虫嗅觉机制的研究成果尚不足以支撑蚊疾防控和嗅觉仿生的更深、更广需求。本文首次对两类蚊虫嗅觉相关的离子型受体(IR)开展探索研究工作,以主要嗅觉器官-触角为对象,以吸血前后的转录表达差异为线索,并有重点地对比了新近发现的IR与传统的气味受体(OR)的关联性,推测其在蚊虫宿主搜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的嗅觉相关研究欠丰富,现有的参考基因组数据不完善。本文对中华按蚊雌蚊吸血前后的触角进行RNA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优化了其中8288个基因结构,预测并发现了1828个新转录本,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按蚊的基因信息,相关数据已被SRA数据库收录。在此基础上,对吸血前后蚊虫触角上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以qPCR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还首次对中华按蚊触角中已知的4类嗅觉相关基因(气味结合蛋白OBP、OR、IR、味觉受体GR)表达进行系统的鉴定和分析,优化了原有的OBP基因组数据,补充了另3类嗅觉相关基因的信息注释,并对血餐后相关的代谢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本文重点研究嗅觉相关基因家族IR。依据其伴侣受体在物种间的保守性及其与iGluR(离子通道谷氨酸受体)的亲缘关系,首次对中华按蚊IR的伴侣受体基因AsinIR8a和AsinIR25a进行鉴定,并对其氨基酸序列的结构域、特异性位点和系统进化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利用双标原位杂交技术,分别对这两种IR伴侣受体与OR中的唯一伴侣受体Orco的分布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证实,与已知的果蝇情形类同,蚊虫IR的结构特点和分布都独立于OR而存在于中华按蚊的嗅觉识别系统中,两类嗅觉敏感蛋白对气味的感知既相互独立,又互补协作。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蚊种,但未见其IR的相关报道。本文从白纹伊蚊基因组中筛选并命名了可能的102个AalbIR基因,再利用组织特异性RT-PCR鉴定了其中有19个表达在雌蚊触角中,并对照已知的黑腹果蝇IR的功能特点对其进行进化分析与差异讨论。在此基础上,以qRT-PCR对这19个IR基因的吸血前后表达差异进行分析检测,经同源分析,推测表达下调的基因可能与蚊虫识别胺类和羧酸类等特征气味化合物有关。与以往解析嗅觉受体识别谱来揭示蚊虫宿主搜寻的嗅觉机制的研究思路不同,本文首次提出不同触角节段的人为缺失对蚊虫吸血行为的影响,并合理设计行为学实验,确证了白纹伊蚊雌蚊触角的第6节和第7节在其嗅觉探测宿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从触角各节段的嗅觉感受器分布、气味分子的敏感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华恩顺[10](2016)在《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蚕桑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的国家,发展蚕桑产业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更是我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建设“一带一路”的发展方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蚕桑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准确把握蚕桑产业发展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探讨蚕桑产业发展的实现机制、激励机制、合作机制等都已成为蚕桑领域的研究问题核心。为了更好的把握以上研究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与科学计量工具应用相结合,从定性与定量的双视角去分析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前沿、体系架构等,探索蚕桑产业发展新思路、新模式。利用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开发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蚕桑产业研究的“蚕桑产业合作图谱”、“蚕桑产业共现图谱”、“蚕桑产业共引图谱”、“蚕桑产业耦合图谱”、“蚕桑产业共资助图谱”,以高频关键词代表蚕桑产业研究的热门领域,以高被引作者作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人物,以高被引文献作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成果,以突变关键词作为该领域的前沿研究领域,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把握蚕桑产业的研究方向。通过对蚕桑领域知识图谱的绘制与分析可知,“类别共现”知识图谱中展示了蚕桑产业的研究涉及的学科主要有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工程、高分子科学、科学与技术、昆虫学、生物技术和应用微生物学、农业、物理等。据此可预测,蚕桑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学科融合、开辟多元化的发展新路径,与其他相关产业共融共促,一定程度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作者合作”关系图谱描绘的作者研究集中关键点分别为丝素蛋白、黄色基因、静电、大肠埃希氏菌、漫反射、硫系、胚胎滞育、桑蚕丝、仿生材料、胶原蛋白、生物聚合物丝等。“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展现的聚类信息分别为静电纺丝、丝素膜、胶原蛋白、生物聚合物、生物材料、树枝状、排泄系统、化学信号等。“共引图谱”中展示的高被引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丝纤蛋白纤维、丝生物材料、纺丝液、家蚕基因等。“耦合图谱”中展示了耦合关系密切的文献研究集中在免疫调节单克隆抗体、静电纺丝、丝蛋白、仿生材料、家蚕基因组、广波谱等方面的研究。通过以上图谱展示的研究关键点可知蚕桑产业发展研究中蚕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材料的开发应用、家蚕基因组研究,并与生物医学联系紧密。由此提出了桑、蚕的多元化利用开发、研究的发展路径。
二、家蚕基因组研究又获重要进展研究论文在世界最高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蚕基因组研究又获重要进展研究论文在世界最高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提纲范文)
(1)鸡鸭泛基因组构建及其驯化基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家养动物的驯化与人工选择 |
1.2.1 家养动物的驯化及其特征 |
1.2.2 驯化中的遗传负载 |
1.2.3 家养动物驯化对人类的影响 |
1.3 表型变异的遗传基础研究的常用手段与方法 |
1.3.1 全基因组选择的特征及其研究方法与手段 |
1.3.2 全基因组关联及其应用 |
1.4 基因组变异鉴定的研究进展 |
1.4.1 基因组局部变异鉴定的时代 |
1.4.2 全基因组变异鉴定时代 |
1.4.3 泛基因组变异鉴定时代 |
1.5 家养动物驯化及人工选择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 |
1.5.1 基于现代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1.5.2 基于古代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1.6 组学时代的动物遗传育种 |
1.6.1 基因组时代的“完美”基因组的构建 |
1.6.2 动物基因组的百科全书的构建 |
1.6.3 基因编辑技术在家养动物上的应用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鸡基因组完善及其驯化和人工选择的遗传基础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构建泛基因组所用样本 |
2.2.2 基因组组装 |
2.2.3 参考基因组缺失序列的鉴定 |
2.2.4 参考基因组缺失序列的基因注释 |
2.2.5 参考基因组缺失序列的定位 |
2.2.6 基于重测序数据的参考基因组缺失序列的PAV分析 |
2.2.7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2.8 同源基因和dN/dS分析 |
2.2.9 鸡的驯化和遗传负载研究所用样本和基因组变异 |
2.2.10 家鸡受选择信号分析 |
2.2.11 高影响力突变鉴定和遗传负载评估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鸡非冗余参考基因组缺失序列的鉴定 |
2.3.2 高含量的串联重复与隐藏的参考基因组缺失序列有关 |
2.3.3 参考基因组缺失序列中存在大量的核心基因 |
2.3.4 参考基因组缺失序列和基因集中在亚端粒区 |
2.3.5 参考基因组缺失基因中的功能基因 |
2.3.6 家鸡驯化的遗传基础 |
2.3.7 家鸡驯化过程中的遗传负载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鸭基因组完善及其驯化和人工选择的遗传基础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鸭的泛基因组的构建 |
3.2.2 鸭驯化和改良研究所用样本和测序 |
3.2.3 基因组比对和变异检测及注释 |
3.2.4 群体结构分析 |
3.2.5 群体历史推断 |
3.2.6 D检验 |
3.2.7 基因组选择分析 |
3.2.8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9 MITF基因插入变异的检测 |
3.2.10 转录组测序和分析 |
3.2.11 qPCR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鸭的泛基因组的构建 |
3.3.2 基因组变异及群体结构和群体历史分析 |
3.3.3 家鸭驯化和改良阶段的选择性清除分析 |
3.3.4 北京鸭羽毛白化的遗传学基础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博士期间其它工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大豆食心虫滞育诱导及其对低温环境适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大豆食心虫概述 |
1.1 形态特征 |
1.2 .生物学特性 |
1.3 大豆食心虫的生态适应性 |
2.昆虫滞育 |
2.1 昆虫滞育的基本概念 |
2.2 昆虫滞育分类 |
3.昆虫耐寒性 |
3.1 昆虫过冷却现象 |
3.2 低温驯化对昆虫抗寒能力的影响 |
3.3 滞育昆虫耐寒性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 |
4.昆虫滞育相关研究 |
4.1 滞育诱导 |
4.1.1 光周期对滞育诱导的影响 |
4.1.2 温度对滞育诱导的影响 |
4.1.3 其他因素对滞育诱导的影响 |
4.2 滞育维持 |
4.2.1 光周期 |
4.2.2 温度 |
4.3 滞育解除 |
4.4 滞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
4.4.1 滞育体内小分子物质变化 |
4.4.2 滞育体内代谢酶研究进展 |
4.5 滞育的基因调控 |
5.大豆食心虫滞育研究 |
6.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7.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光周期对大豆食心虫幼虫滞育的诱导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供试虫源 |
1.1.2 试验仪器 |
1.1.3 试验方法 |
1.1.4 滞育判断 |
1.1.5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光周期对大豆食心虫幼虫滞育的影响 |
1.2.2 大豆食心虫幼虫滞育的临界光周期 |
1.2.3 大豆食心虫幼虫滞育的敏感虫期 |
1.3 小结 |
第二章 大豆食心虫滞育与非滞育幼虫过冷却能力及其体内主要生化物质含量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药剂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大豆食心虫非滞育与滞育幼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 |
2.2.2 大豆食心虫非滞育与滞育幼虫体内主要内含物含量 |
2.2.3 大豆食心虫非滞育与滞育幼虫体内保护酶活性 |
2.3 小结 |
第三章 冷驯化处理对大豆食心虫滞育和非滞育幼虫抗寒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大豆食心虫滞育和非滞育幼虫冷驯化处理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药剂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冷驯化处理对大豆食心滞育和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影响 |
3.2.2 冷驯化对大豆食心虫滞育和非滞育幼虫体内自由水含量影响 |
3.2.3 冷驯化对大豆食心虫滞育和非滞育幼虫体内糖类含量影响 |
3.2.4 冷驯化对大豆食心虫滞育与非滞育幼虫体内保护酶活性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滞育幼虫对不同越冬温度环境生理生化代谢的动态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试验仪器 |
4.1.3 试验药品 |
4.1.4 试验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越冬温度环境下滞育幼虫体内小分子能源物质含量动态 |
4.2.2 不同越冬温度环境下滞育幼虫体内代谢酶活力变化动态 |
4.2.3 不同越冬温度环境下滞育幼虫体内H2O2和保护酶活力变化动态 |
4.3 小结 |
第五章 大豆食心虫转录组及滞育相关基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及处理 |
5.1.2 总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5.1.3 大豆食心虫转录组构建 |
5.1.4 转录组数据分析 |
5.1.5 基因表达量分析 |
5.1.6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总RNA提取结果 |
5.2.2 大豆食心虫转录组测序和序列组装 |
5.2.3 大豆食心虫转录组基因功能注释 |
5.2.4 大豆食心虫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结果 |
5.2.5 大豆食心虫差异基因功能分类 |
5.2.6 GO和 KEGG基因富集 |
5.2.7 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 |
5.2.8 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
5.3 小结 |
第三篇 结论与讨论 |
第一章 结论 |
1.1 短光照有利于大豆食心虫滞育诱导 |
1.2 大豆食心虫幼虫在低温环境来临前进入滞育状态以增强其环境适应性 |
1.3 冷驯化可有效增强大豆食心虫幼虫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
1.4 大豆食心虫DL体内能源物质含量、代谢酶和保护酶活力在不同越冬温度环境中存在差异,并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动态变化 |
1.5 大豆食心虫滞育和非滞育幼虫存在大量差异表达基因 |
第二章 讨论 |
2.1 短光照对大豆食心虫滞育的影响 |
2.2 大豆食心虫滞育幼虫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性 |
2.3 大豆食心虫滞育幼虫和非滞育幼虫关联基因 |
2.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前人研究综述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
2.1.1 月亮骗局 |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
3.4.2 RNA世界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
第七章 结语 |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词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2018年农业科学热点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 |
1.1 基因组 |
1.2 分子育种 |
1.3 基因编辑 |
2 水稻 |
2.1 氮高效利用 |
2.2 基因组 |
2.3 分子调控机理 |
2.4 种质创新 |
2.5 分子育种 |
2.6 转基因水稻 |
2.7 其他 |
3 玉米 |
3.1 起源演化 |
3.2 分子育种 |
3.3 分子调控机理 |
3.4 转基因玉米 |
3.5 基因编辑 |
4 大豆 |
5 荞麦 |
6 马铃薯 |
7 经济作物 |
7.1 油菜 |
7.2 棉花 |
7.3 茶叶 |
7.4 烟草 |
8 蜜蜂 |
9 蚕 |
1 0 作物病虫害防治 |
1 1 畜禽及其疾病防治 |
1 1.1 奶牛 |
1 1.2 羊 |
1 1.3 猪 |
1 1.4 狗 |
1 1.5 鸭 |
1 1.6 鸡 |
1 1.7 乙脑 |
1 2 气候变化 |
1 3 农机农艺 |
1 4 结论 |
(7)基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PI制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科学研究内涵 |
2.2 科研管理相关理论 |
2.3 生命科学基础相关研究 |
2.4 PI制相关研究 |
2.5 相关管理理论 |
第三章 主要发达国家科研管理模式的分析 |
3.1 国外科研机构的组织模式变革 |
3.2 主要发达国家科研管理模式研究 |
3.3 研究启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科研管理历史演进及现状研究 |
4.1 我国科研管理的近代历史溯源 |
4.2 科研管理模式演进 |
4.3 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机构PI制模式实施案例研究 |
4.4 研究启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因素研究 |
5.1 TN法概述 |
5.2 因素分析与识别的DEMATEL法及其实施步骤 |
5.3 应用德尔菲法进行PI制管理模式影响因素识别 |
5.4 应用DEMATEL法进行PI制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影响PI制功能因素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PI制管理模式构建 |
6.1 构建目标 |
6.2 构建原则 |
6.3 构建方法 |
6.4 “全自由契约式”PI制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 |
6.5 PI制管理模式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心建设构想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科研团队PI制组织模式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研究进展 |
1.1 植物分子设计与品种创制亮点惊艳 |
1.2 畜禽、水产养殖动物全基因组分子选育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
1.3 农业生物制剂创制技术大幅提升, 自主产品跻身国际市场 |
1.4 农业生境过程控制与修复技术支撑农业生态保护、循环农业等发展 |
1.5 生物质转化与炼制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 |
1.6 先进农业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造就现代精准农业 |
1.7 食品制造与安全技术自主创新成效显着 |
2“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
2.1 强优势杂交育种两系法杂交水稻不断创世界纪录 |
2.2 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继续保持全方位国际领先的学术地位 |
2.3 小麦基因组研究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框架图 |
2.4 高效瘦肉型猪新配套系培育与产业化应用成效卓着 |
2.5 海洋贝类基因组图谱绘制与全基因组选育技术跨越发展 |
2.6 鱼基因组研究与应用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
2.7 环氧虫啶新型绿色农药成功跻身国际市场 |
2.8 动植物生物反应器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
2.9 自主生物质水相催化合成生物航空燃油达到国际标准 |
2.1 0 大型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打破国外技术装备垄断 |
2.1 1 功能性益生菌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突飞猛进 |
2.1 2 食品中有害物质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改写历史 |
2.1 3 大型联合收割机智能化技术进一步升级 |
2.1 4 杂交稻精密育插秧与芽谷精量穴直播技术及装备迈上新台阶 |
2.1 5 膜下滴灌节水水稻高产技术示范获得成功 |
3“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的实施和管理经验 |
3.1 强化计划定位, 优化顶层设计 |
3.2 创新管理运行模式, 构建科学高效管理体系 |
3.3 突出产学研协同创新, 引导科技孵化与技术转移 |
3.4 严格经费管理, 科学规范经费支出 |
3.5 注重人才培养, 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 |
4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建议 |
4.1 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前沿技术研发工作 |
4.2 着力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
4.3 始终把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 |
4.4 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重要作用 |
4.5 保持国际合作交流的畅通 |
5 结语 |
(9)蚊虫离子型受体的鉴定及其在宿主嗅觉搜寻中的表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蚊虫概述 |
1.1.1 蚊虫的分类 |
1.1.2 蚊虫的生活史 |
1.1.3 蚊虫防制 |
1.2 对蚊虫吸血行为有影响的气味成分 |
1.2.1 蚊虫宿主的气味成分 |
1.2.2 引起蚊虫吸血行为的重要气味成分 |
1.3 蚊虫的嗅觉系统及其研究现状 |
1.3.1 嗅觉器官 |
1.3.2 嗅觉相关蛋白 |
1.4 蚊虫的组学研究进展 |
1.4.1 蚊虫的基因组学研究 |
1.4.2 蚊虫的转录组学研究 |
1.5 嗅觉仿生研究现状与趋势 |
1.5.1 嗅觉仿生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1.5.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 |
1.5.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6 本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华按蚊吸血前后触角转录组分析 |
2.1 中华按蚊吸血前后触角转录组测序 |
2.1.1 中华按蚊测序样品的准备 |
2.1.2 中华按蚊触角转录组测序 |
2.2 测序数据的处理与质控 |
2.2.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2.2.2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
2.3 新转录本预测 |
2.4 基因表达注释与差异分析 |
2.4.1 重复样品间相关性分析 |
2.4.2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2.4.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5 GO功能注释与富集 |
2.6 KEGG pathway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华按蚊IR伴侣受体的鉴定及其与OR的分布关系 |
3.1 中华按蚊离子型受体IR8a和 IR25a的鉴定 |
3.2 中华按蚊离子型受体AsinIR8a和 AsinIR25a的序列结构与进化分析 |
3.2.1 AsinIR8a和 AsinIR25a的序列结构分析 |
3.2.2 AsinIR8a和 AsinIR25a的系统进化分析 |
3.3 中华按蚊离子型受体AsinIR8a和 AsinIR25a与 Orco的分布探究 |
3.3.1 中华按蚊触角切片的制备 |
3.3.2 AsinIR8a、AsinIR25a与 AsinOrco探针的制备 |
3.3.3 RNA原位杂交 |
3.4 中华按蚊AsinIR的嗅觉功能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纹伊蚊中离子型受体的鉴定 |
4.1 白纹伊蚊中离子型受体的鉴定 |
4.1.1 白纹伊蚊中离子型受体的鉴定与命名 |
4.1.2 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和黑腹果蝇IR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4.2 白纹伊蚊中离子型受体的表达谱研究 |
4.2.1 白纹伊蚊的实验室饲养 |
4.2.2 白纹伊蚊雌蚊触角中IR的表达谱 |
4.3 IR在白纹伊蚊雌蚊吸血前后的表达差异 |
4.3.1 白纹伊蚊实验样本的制备 |
4.3.2 IR在白纹伊蚊吸血前后表达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触角鞭节节段在白纹伊蚊吸血行为中的功能初探 |
5.1 白纹伊蚊雌蚊触角上的各类嗅感受器 |
5.1.1 白纹伊蚊雌蚊触角的显微观察 |
5.2 白纹伊蚊触角鞭节节段缺失对其吸血行为的影响 |
5.2.1 行为学预实验 |
5.2.2 白纹伊蚊触角鞭节节段缺失对其吸血行为的影响 |
5.3 白纹伊蚊触角嗅感受器与其吸血行为的关系分析 |
5.3.1 嗅感受器分布与其吸血行为的关系 |
5.3.2 嗅感受器功能与其吸血行为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蚕桑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蚕桑产业发展研究概述 |
1.2.2 信息可视化技术概况 |
1.2.3 科学知识图谱概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2 分析软件介绍及数据信息处理 |
2.1 CiteSpace软件介绍及其使用方法 |
2.1.1 CiteSpace软件介绍 |
2.1.2 CiteSpace软件使用方法 |
2.2 数据信息标准化 |
2.2.1 数据库的选择 |
2.2.2 数据的收集 |
2.2.3 数据信息的处理 |
3 蚕桑产业“合作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3.1 蚕桑产业“作者合作”关系图谱构建与分析 |
3.1.1 蚕桑产业研究论文作者统计分析 |
3.1.2 蚕桑产业“作者合作”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3.2 蚕桑产业“机构合作”关系图谱构建与分析 |
3.2.1 蚕桑产业领域研究机构统计分析 |
3.2.2 蚕桑产业“机构合作”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3.3 蚕桑产业“国家合作”关系图谱构建与分析 |
3.3.1 蚕桑研究领域“国家”发文量统计 |
3.3.2 蚕桑产业“国家合作”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4 蚕桑产业“共现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4.1 蚕桑产业“特征词共现”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4.2 蚕桑产业“关键词共现”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4.2.1 蚕桑产业研究关键词的统计分析 |
4.2.2 蚕桑产业“关键词共现”关系知识图谱的构建分析 |
4.3 蚕桑产业“类别共现”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4.3.1 蚕桑产业学科发文量情况统计 |
4.3.2 蚕桑产业“类别共现”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5 蚕桑产业“共引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5.1 蚕桑产业“文献共被引”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5.1.1 蚕桑产业研究文献被引情况统计 |
5.1.2 蚕桑产业“文献共被引”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5.2 蚕桑产业“作者共被引”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5.2.1 蚕桑产业“作者共被引”频次信息统计 |
5.2.2 蚕桑产业“作者共被引”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5.3 蚕桑产业“期刊共被引”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5.3.1 蚕桑产业相关研究期刊被引频次分析 |
5.3.2 蚕桑产业“期刊共被引”关系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6 蚕桑产业“耦合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7 蚕桑产业“共资助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7.1 蚕桑产业研究基金资助机构的统计分析 |
7.2 蚕桑产业“共同资助”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8 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8.1 桑的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 |
8.1.1 桑叶的产业开发应用 |
8.1.2 桑枝的产业开发应用 |
8.1.3 桑椹的产业开发应用 |
8.2 蚕的多元化产业发展途径 |
8.2.1 蚕蛹的多元化开发 |
8.2.2 蚕蛾的多元化开发 |
8.2.3 蚕沙的多元化开发 |
8.2.4 家蚕的生物反应器研究 |
8.2.5 蚕丝的生物材料开发研究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研究工作和主要科研成果 |
四、家蚕基因组研究又获重要进展研究论文在世界最高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参考文献)
- [1]鸡鸭泛基因组构建及其驯化基因解析[D]. 李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大豆食心虫滞育诱导及其对低温环境适应机理研究[D]. 李新畅.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5]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2018年农业科学热点回眸[J]. 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赵广才. 科技导报, 2019(01)
- [7]基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PI制管理模式的构建[D]. 任林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2)
- [8]“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研究进展[J]. 魏珣,葛群,洪登峰,胡晗,葛毅强.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1)
- [9]蚊虫离子型受体的鉴定及其在宿主嗅觉搜寻中的表达特征研究[D]. 陈倩.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10]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蚕桑产业发展研究[D]. 华恩顺.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