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散文——冰心散文《笑》赏析

第一篇美国散文——冰心散文《笑》赏析

一、最初的美文——冰心散文《笑》赏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元彪[1](2021)在《20世纪冰心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般文学史研究的补充,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一个立论根基。所以资借接受史研究方法,本文想要解决的问题也相当明确:一是从冰心文学形象接受史的考察,实现对冰心文学形象的厘清与再认;二是实现对一般文学史研究的补益。与一般文学史研究相比,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从作家、作品转移到读者。“一千个读者,两个冰心”对20世纪冰心接受史而言,是有效的说法。回到具体历史场景,在共时性的视域中,读者对审美冰心和政治冰心的接受,分别本着不同的“当下”文学兴趣,表达着不同的历史愿望。于是从历时性角度看,这些读者们就分别前后相继的勾连起两个克罗齐意义上的“特殊(史)”接受史脉络,这两条特殊史脉络对于20世纪冰心接受史具有根本重要的说服力。论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四个步骤全面检视审美冰心的接受史状况。首先,呈现审美冰心建构的历史脉络。这也是第一部分的主体工作。以阶段性历史特点为依据,同时着力呈现脉络上的前后勾连,分为四个时期:一、1920年代初期,《小说月报》的读者对冰心的审美形象进行了集中而热烈的讨论,初步建构起审美冰心的文学面相;二、1920年代到1930年代,文化名人以及文学史不吝赞美之情,初步确立了冰心审美形象的经典地位;三、1980年代之后,审美冰心重回读者的阅读文本,并且走向深化;四、由于文学地域空间的历史调整,1950年代审美冰心的读者流散到大陆以外的地域,开启了一个审美冰心建构的旅外时期,这也是审美冰心接受史最为曲折之处。然后,在一个共时性层面,集中剖析审美冰心建构话语的共性因素。无论是读者对情感形象与艺术风格的关注,还是直观印象式的批评方式,或是独立性精神世界的想象,其实都在显露读者纯文学的文学期待视野,读者们从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角度接受文学。接下来,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读者打开一个检视文学史的路径。冰心的审美阅读史勾连起20世纪读者的纯文学阅读史脉络。纯文学在一般文学史视域内可能无法成为文学事实,但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明确的接受方式。纯文学观念在读者视域内,从来不是文学的最高追求,而是最低限度。在与功利主义文学观的冲突中,纯文学读者的持续在场客观上起到一种制衡作用,推进现代文学走向综合与深化,这才是纯文学读者持续在场的重要性所在。最后,本着当下的文学关切,对于冰心审美形象进行总结再认。一方面,在冰心20世纪一般性审美形象讨论中,冰心在文体方面的创造是最为稳定的因素,情感形象以及艺术结构还有讨论的空间。另一方面,从冰心审美意象阅读史的勾连,我们可以发现冰心前后期创作的断裂意义并不是那么彻底。从静穆到热烈的审美转向不仅是对冰心创作道路有效概括,也能让我们看到现、当代文学不仅是断裂,其间有隐秘的审美关联。如果说审美冰心的读者不仅建构出冰心的审美面相,也表达了对20世纪文学学科发展的关怀,政治冰心的读者则一定意义上超越了文学单一性视野的局限,或者说其文学期待,显示着20世纪读者对民族文学命运的本真感知。作为另一条特殊的接受史脉络的全面检视,论文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在结构上基本对称。首先建构政治冰心接受史脉络,以历史性特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1930年左右,与革命文学主张同声相应,以茅盾阿英为代表的左翼专业读者对冰心的阅读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具有滞后性的接受现象;二、1949年之后,这一时期的读者接受完全以毛泽东各个时期的着作及其当下的政治意见为中心,所以是政治权威参与并主导的政治冰心接受时期;三、1980年之后,读者对政治冰心的接受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不断丰满与润饰着冰心政治偶像的身份特征,并且持续发酵,这为冰心赢得了崇高的文学声誉。然后,通过对政治冰心读者的阅读话语进行深入剖析,就可以发现其鲜明特点:本着对20世纪中国社会现实状况的关切热情,又因为手持最为先进的科学方法,读者往往持着这样的态度,他们的阅读方式是最科学的,在此之外似乎不必再存在其他的文学接受方式,甚至会显露出用科学要素替代文学审美要素的阅读倾向。也就是说,政治冰心接受者与审美冰心接受者的文学接受态度具有一定程度的背离性。那么,由对政治冰心接受者功利主义文学期待视野的披露,20世纪读者的功利阅读史线索也浮现。在对文学的功利性阅读中,寄予着近现代几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现代性的诉求,政治功利性也成为新文学一个胎生属性之一。中国文学不是天然就应该博大精深,但新文学却天然如此。这是近现代被动现代性的民族困境中,亲历者知识分子对血泪民族现实的文学承担,20世纪读者的生活期待视野对文学接受产生了更具决定性的影响;即使是高扬纯文学意识的读者,也无法逃逸出社会现代性诉求逻辑之外,这最深刻的说明了20世纪读者对文学的功利主义期待。最后,在新世纪的视域内,通过对政治冰心阅读史的检视,必然实现对冰心文学形象的厘清与再认。一方面,冰心在1990年代之后文学地位空前提升,读者的政治阅读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在1980年代之后乃至当下的文学史叙事中,冰心的政治接受叙事仍旧持续发挥影响。无论是1980年代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还是2010年出版的严家炎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尽管都非常注重对审美冰心的推介,然而一旦对冰心的创作道路进行线性梳理时,却又重回1930年代的阿英和茅盾的政治冰心阅读思路。经过冰心接受史的考察,就能看到这是一种不自然的文学史叙事模式:当下文学史貌似想要呈现一种具有客观普遍性的文学史叙事,但其实无法弥和其中两种特殊文学接受史逻辑的分裂。除了审美形象与政治形象,文化冰心也是冰心文学形象的一个重要面相,在20世纪文化转型的大时代,冰心身上的文化符号对冰心文学作品的接受产生了重要影响。“爱的哲学”是冰心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在1920年代,《超人》最早显示出“爱的哲学”的文化冲击力,也为冰心赢得了广泛的文学声誉;但文化冰心与冰心文学品质的关联并不大,并无法为其赢得持久的文学声誉。

刘广利[2](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雷靖雯[3](2021)在《玫瑰经霜 ——论冰心“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文中指出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文学生命力十分旺盛的女作家,“五四”的惊雷把她震上文坛后,她便执着地守在文学的园地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虽然学界常常将研究的目光聚焦于“五四”和新时期这两个时期,但是介于这两个时期之间,具有重要转折作用的“十七年”时期并不应该被忽视。“十七年”时期冰心的文学活动是丰富多样的,这与此时期她的统战对象身份、家庭身份、作家身份等多重身份密切有关。以身份问题作为冰心“十七年”时期文学活动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对不同身份下的文学活动进行梳理,进而思考冰心融入文坛的方式和策略,可以不断地接近与探索出一个更为立体复杂的冰心形象,挖掘出冰心在文化转轨中建构自我的人生智慧。这种圆融练达的人生智慧实际上为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文学经验,即面对时代的变局作家如何去调整自我来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在时代的大潮中经受千锤百炼最终成就自我。论文一共分为三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探讨的是冰心的归国问题。此章根据《冰心年谱》《冰心书信集》《冰心评传》《冰心全传》等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考辨,梳理了女作家冰心艰难的归国历程,分析出是冰心浓厚的国族认同思想与事业意识的合力作用让她毅然选择归国。此章还对冰心先后创作的两部阐释自己归国问题的作品《回国以前》和《空巢》进行分析,不仅印证上述分析出的归国原因,而且对《回国以前》中冰心超越个人经验而书写的海外知识分子爱国精神,与《空巢》中体现出的生命意识进行挖掘。第二章主要研究冰心“十七年”时期的身份问题,在多重身份中分析冰心的女性意识。“十七年”中,统战对象身份下的冰心以自己从事统战工作的见闻为写作素材,通过坚持不懈地创作来恢复自己女作家的身份,彰显自己的女性独立意识与事业意识。家庭身份下的冰心在丈夫、儿子、三弟都被打成右派后,一方面成了家庭中的支柱,另一方面并未间断创作仍参与社会活动,完成了自我从母职承担向社会公共性承担的过渡升级。尽管“十七年”时期冰心有着多样化的身份,但是她理想的身份还是作家,最终在频繁的作协会议与大量的时事散文写作中冰心重新确立了自己女作家的身份。第三章主要研究冰心的文学活动,分析冰心在创作、评论、翻译活动中的不同样态,探究冰心融入文坛背后的策略,思考她创作方向调整和自我形象建构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十七年”时期,虽然冰心采取了自我检讨的生存策略,创作了具有政治表态色彩的时事散文来融入文坛。但是,作为一位有着艺术追求的女作家,冰心以艺术淡化政治,创作了《樱花赞》《一只木屐》《海恋》等具有极高艺术性的时代美文。在时代政治与个人思想的罅隙间,冰心巧妙地借助文学评论来彰显自己文学家的艺术涵养,并通过处于边缘化的文学翻译活动表达内心深处对“爱的哲学”的渴望,给人以别样的文学启示。“十七年”时期,冰心将自己的创作方向调整到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小的儿童文学领域,接续起自己以往的儿童书写,在作家与读者、评论家合力作用下建构起自己具有经典化的儿童文学家形象。结语部分,纵观冰心女作家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思考“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对冰心成为“文坛祖母”所起的承上启下作用,强调“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研究对丰富冰心形象所起的重要意义。在冰心与现代作家面对文化转折时的不同样态对比中,在冰心与张爱玲、庐隐、林徽因、丁玲等女作家不同命运的思考中,体味冰心圆融练达的人生智慧,沉淀冰心“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为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的宝贵文学经验。

张蓬[4](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郝启娟[5](2020)在《韩小蕙散文研究》文中提出韩小蕙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和评论家,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散文题材广泛、类型多元,散文理论多有创新,因而对当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示范与引领作用。但由于韩小蕙散文创作跨度时间长、作品集较多,因此在资料收集与深度研究方面都存在一定难度,这使得既有研究大多评析其某一题材类型的散文或仅进行名作赏析,而且至今尚未有硕士学位论文宏观论述韩小蕙散文的创作历程、题材变迁、风格流变、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这就为本选题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参考余光中、佘树森、陈剑晖等人的散文分类法,结合研读韩小蕙散文的切实体会,发现韩小蕙散文题材分类与创作分期大致吻合,故将其创作历程和题材创新划分为:早期(1988-1999)的主情散文,中期(2000-2008)的智性散文,近期(2009年至今)的诗性散文。这种分类法为探寻韩小蕙散文的观念变迁、艺术特色提供了知人论世的根据。本论文主体包括三个部分,分别对韩小蕙散文进行分类、分期研究,以“寻门而入—开门见山—破门而出”的层递关系,展现韩小蕙散文“中和之美”的发展。第一部分认为,韩小蕙寻自我之门而入,以主情散文展现个体的情理之调和。她顺应女性时代思潮,以情绪的调节、情感的投射以及情操的外化来表现“宣泄”与“节制”相调和的自我之情,以张弛有度的语言和独语体式的结构表现“直接”与“内敛”相中和的艺术特色,体现了个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第二部分认为,韩小蕙开社会之门而观,以智性散文展现人与社会的道志之和合。她冷静地分析世纪之交出现的社会问题、体制问题以及个人问题,以女性个体主体意识达成“小我”与“大我”的中和,同时以寓深刻于平常的语言,寓严肃于诙谐的结构来展现智性散文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大幅增强了散文的审美性与可读性。第三部分认为,韩小蕙破时空之门而出,以诗性散文展现人与世界的生态之和谐。她以国际视野打破时空界限,在自然、社会以及历史景观中行走与思考,展现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的和谐统一,同时跨文体的“弹性”语言与多元结构体现了和而不同的艺术特色,内容与形式的诗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现实世界的精神焦虑。韩小蕙四十年的散文创作颇具代表性地展现了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的文体自觉与社会担当。一方面,韩小蕙主情散文的情理之调和、智性散文的道志之和合、诗性散文的生态之和谐形成其散文“中和之美”的特质,是新时期散文文体自觉的一种具体表现。另一方面,韩小蕙散文创作的三个时期具有“个体—社会—世界”的题旨流变过程,恰好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散文美学追求的变化,对于解读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史具有启示意义。与此同时,韩小蕙的行旅纪游散文不仅呈现了游记区域“居住地—国内外”的变迁扩展,也反映了中国面向世界的改革开放进程。因此,研究韩小蕙的散文不仅有利于梳理和总结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散文美学,而且具有“以诗证史”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

刘秀珍[6](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杨艾菁[7](2019)在《冰心与琦君散文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冰心被誉为“现代中国女作家的第一人”,是五四时期以来女性散文的书写者和先驱。琦君是台湾女性散文的集大成者,她在散文创作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五四作家冰心的影响,被称为“台湾的冰心”。两位作家都是女性散文史上不可多得的耀眼明星。冰心与琦君散文的共性虽然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学界对两位散文创作仍缺乏深入系统的比较性探讨。论文选取冰心和琦君创作的代表作,在女性文学视域下进行二者的散文比较研究,试图抓住冰心和琦君作品的核心内涵,探讨五四时期女性散文的创作和台湾当代女性散文创作;梳理琦君对冰心文学创作及艺术理念的传承,挖掘出二人散文在内容风格上的相似性与各自的独特性。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女性地位逐渐走向“恢复”与认可,女性文学也由发轫走向发展,冰心与琦君两位作家散文创作中都集中笔力描摹母亲、儿童与自然,奏响了关于爱的主题的双重变奏,三种内容统一于“女性”这个大的文学话题之下,作为女性散文的独立形象塑造,也作为两位女作家内心世界的独特展示。第二章着力梳理冰心和琦君的散文创作中,两位作家依着自己的生命经验,以创作内容为基础,形成了清丽典雅、温柔敦厚的艺术表达特点,但是具体到二人散文的文体特征、意象描绘和语言风格上,又有较大的不同。第三章系统探讨冰心与琦君的散文创作内容与艺术表达之后,进一步追问散文创作的精神源头,从成长经历、宗教信仰和时代大环境的影响展示两位作家创作异同的原因,从而展现不同的文学价值。迄今为止,关于冰心与琦君散文比较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本论文写作期待能够一定程度上填补二位作家在散文创作比较研究的空缺,激发学术界的研究兴趣,促进文学批评界对冰心与琦君散文创作研究的健康发展。

唐诗瑶[8](2019)在《冰心挽悼散文研究》文中提出挽悼散文贯穿了冰心一生的创作生涯,她以细腻的笔触绘下内心最为真挚的情感,为世人留下宝贵的艺术篇章。本文从冰心挽悼散文的形式和内容特点、创作自由与语境之间关系以及挽悼散文的价值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前言部分阐述了冰心散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冰心挽悼散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做相应说明。第一章私人记忆和情感书写。题材上,早期(1951年以前)作品善以生活琐事入题。中期(1953年至1982年)作品中私人性、生活化叙事极少,多从逝者生前为集体事业所做贡献的角度叙事。后期作品则还原了生活化叙事。情感表达方式上,早期作品倾向于独语式的情感宣泄。中期作品则呈现出情感失衡的写作状态,个人情感既被压抑又欲冲破束缚。后期(1983年以后)作品采用一种节制情感的表达方式。语言形式上,早期散文中多抒情性语言,温婉含蓄。中期作品中则出现了一些模式化语言。后期散文语言质朴简约而又意蕴深厚。第二章表达空间与外部语境。冰心早期的创作很少受语境的约束,能够自由地抒写内心。中期的挽悼散文则受外在行文体式和政治话语的约束较多,从而出现了范式化书写特征。但内心的表达诉求使作家不会成为外部压制的单纯受力者。冰心通过种种曲折的方式争取最大限度的写作自由,避免了这些作品沦为完全失语的“无我”之作。晚年的冰心寻获了重新阐释和自由言说往事的空间,并对散文体例加以重视,创作了既合乎文体规范又能够自由抒写情感的挽悼佳作。第三章内在价值与主体构建。第一,挽悼散文拥有自身的文学艺术价值。第二,作为纪念故人的作品,挽悼散文可为相关人物的研究提供文献。同时跨越了半个世纪有余的创作历程,也使其成为时代的留声机,为特定时代的社会状况研究留存文献。第三,挽悼散文建构起一个别样的冰心人格形象。传统印象中温柔而无锋芒的冰心也有着凌厉刚正、爱憎分明的一面。并且,晚年的冰心是一位豁达乐观的智者,她以死观生,对生命的意义有着独特的感悟。

廖娴[9](2019)在《《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散文的生成》文中提出《晨报》副刊自1919年2月改革起,便以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的实绩为现代散文的生成贡献力量。尤其在1920——1924年间,《晨报》副刊成为继《新青年》后,在《语丝》前对现代散文生成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份刊物。但《晨报》副刊的散文数量繁多、内容庞杂、质量良莠不齐,导致相关研究较少。由此,本文以1919年初至1924年底的《晨报》副刊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与现代散文生成的关系。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考察现代散文生成语境中的《晨报》副刊。首先界定现代散文的概念。现代散文作为一个文类概念,定型于“五四”时期。它是一种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文类,主要包含杂感和纯文学散文两种形态。其次从当时整个媒介语境和《晨报》副刊自身去考察散文发表情况,凸显《晨报》副刊在现代散文创作上的优势。第二章主要探究《晨报》副刊与杂感的生成关系。在主题建构方面,《晨报》副刊继承了《新青年》“随感录”的批评品格,承续并发展了“随感录”注重“文化批评”的一面,又深入拓展了“社会批评”的主题。在文体形式方面,《晨报》副刊的杂感一方面以理论和创作实践探索杂感这一体式以及杂感的艺术手法;另一方面探索《晨报》副刊对杂感新样式的开辟,凸显对杂感形式多样化做的贡献。第三章主要论述《晨报》副刊与美文的生成关系。作为“美文”理论发表的重要阵地,《晨报》副刊发表了《美文》《纯散文》两篇文章,为现代散文格局的建构提供了理论的依据;《晨报》副刊还呈现了周作人、冰心、徐志摩等人的美文创作,探索了美文多样性的语言风格,显示出纯文学散文创作的实绩。

彭清桂[10](2019)在《冰心的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冰心作为一位现代文学名家,她的作品曾广受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在大家看来,冰心毫无疑问是一个具有经典性意义的作家。冰心文学经典地位的形成虽然与其自身的文学天赋、其作品的主题意蕴和美学风格的魅力等内在因素密切相关,但也离不开文学出版、读者阅读、选本收录、评论推介、文学史书写、教材教学、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转型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目标便是在文学史视域下,从建构主义经典观的角度,探究冰心是如何在各种外部因素的推动下,成为一名经典作家的历程。首先,五四时期冰心走上文坛,通过报刊、出版社的推介,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成为一名获得广泛影响力的新兴作家,并获得新文学界的高度认可。30年代《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各种文集选本对冰心的接纳,开始了冰心经典化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冰心的作品也逐渐被翻译介绍到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初步形成的国际声誉增添了其经典作家的成色。其次,文学教育制度是作家作品经典化的重要方式。中国的文学教育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和大学的文学史课程。这两个方面在冰心的经典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冰心被写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学史中冰心的形象有所变化,正是这种变化性的书写,展现了冰心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过程。冰心的作品被多次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不仅促进了冰心作品的进一步传播,冰心还得到了主流文学、官方文学的认可。因此教育教学的实践,也是冰心完成经典化不可或缺的支持性力量。再次,文学作品会因为文化环境、文学标准和阅读目的的不同而形成很大的接受反差,所以批评家和学者的阐释在作家作品经典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整合性作用。同辈文人对冰心评价、当代学人对冰心的研究,是冰心经典化的重要力量。那些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家,对冰心充满热情和赞誉的回忆和评价,在丰富读者心中的冰心形象的同时,也影响着文学史对冰心的书写。而新时期以来学者们用新的理论和视角研究冰心,重新阐释了冰心文学的价值,更是压实了冰心的经典地位。西方汉学家对冰心的关注,促进了冰心研究的国际化,同时也表明西方学术界对冰心经典地位的认可。最后,冰心研究会、冰心文学馆和冰心文学奖的设立,及其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在推动冰心研究,维持冰心的文学生命力和影响力,增强冰心的文学经典地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这些因素的动态呈现,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冰心经典化历程。

二、最初的美文——冰心散文《笑》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初的美文——冰心散文《笑》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冰心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被忽略的冰心接受史研究
    (二)以范畴厘清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1. “从后思索”历史研究方法的借用
        2.从形象建构史到总体接受史
        3.三条线索、四个方面的结构框架
一审美冰心的历史建构
    (一)审美冰心的历史建构脉络
        1.热烈而集中的读者批评:审美冰心的初建
        2.文化名人与文学史的不吝赞美:审美冰心经典性的确立
        3.繁华落尽见真淳:审美冰心建构的回归与深化
        4.审美冰心建构的旅外时期
    (二)自由又优雅的翱翔:审美冰心的建构模式
    (三)文学的现代想象:审美冰心与20 世纪纯文学接受史
        1.文学研究会的“纯文学”接受氛围
        2. “纯文学”读者的持续在场及历史重要性
    (四)由静穆到热烈:审美冰心形象再认
        1.审美冰心的一般阅读与审美意象阅读
        2.从冰心审美意象流变看现、当代文学的审美关联
二政治冰心的历史建构
    (一)政治冰心的历史建构脉络
        1.与革命文学主张同声相应的政治冰心论
        2.政治权威参与并主导的政治冰心论
        3.政治偶像身份的历史遗留及持续发酵
    (二)科学旗帜下的文学“降维”阅读:政治冰心的建构模式
    (三)社会现代性的强烈诉求:政治冰心与20 世纪读者的功利阅读史
    (四)政治冰心形象再认
        1.从“反动作家”到“文学大师”
        2.一般文学史中的冰心:接受逻辑的特殊性、历史性、过渡性
余论
    (一)冰心文学形象的第三面相:文化冰心
    (二)多元到单一:文学形象建构史到总体接受史
    (三)读者的生活视野冲突:20 世纪冰心读者分裂的一个重要环节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3)玫瑰经霜 ——论冰心“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十七年”文学活动缘起:冰心归来
    第一节 归国之艰:时局的动荡与个体的抉择
    第二节 归国之因:家国情怀与事业意识
    第三节 归国之书:知识分子的历史书写
第二章 交织与坚守:在多重身份中确认自我
    第一节 统战对象:政治对自我的遮蔽
    第二节 家庭支柱:女性意识的升级
    第三节 女作家:理想自我的确立
第三章 冰心在文坛:活动样态及其策略
    第一节 融入文坛的方式:检讨自我与奋力写作
    第二节 个人与时代的调和:智性展现文学修养
    第三节 文学创作方向的调整:投入儿童文学领域
结语:在历史的长河中成就“文坛祖母”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4)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三、从“文学”到“文章”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一、符合选文标准
        二、具有教学价值
        三、文化斗争需要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后记

(5)韩小蕙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寻门而入:主情散文的情理之和
    (一)自我之情的节制书写
    (二)情理之和的原因探析
    (三)张弛节制的艺术特色
二、开门见山:智性散文的道志之和
    (一)社会问题的理性审视
    (二)道志之和的原因探析
    (三)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
三、破门而出:诗性散文的生态之和
    (一)题旨扩容的纪行创作
    (二)生态之和的原因探析
    (三)和而不同的艺术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6)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冰心与琦君散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爱之主题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神圣的母爱”与“平凡的母爱”
    第二节 “孩子听我说”与“我还是孩子”
    第三节 “灵魂的安慰”与“浓浓的乡愁”
第二章 艺术技法的殊异追求
    第一节 文体的抒情性与小说化
    第二节 意象的诗意化与生活化
    第三节 语言的古典化与口语化
第三章 散文创作的异同探源
    第一节 成长经历的影响
    第二节 宗教文化的熏陶
    第三节 时代浪潮的引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冰心挽悼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私人记忆和情感书写
    第一节 题材择取与处理方式
    第二节 漫长岁月的情感变奏
    第三节 言说方式的历时差异
第二章 表达空间与外部语境
    第一节 外在行文体式的约束
    第二节 时代语境的强烈羁绊
    第三节 写作自由的不懈争取
第三章 内在价值与主体构建
    第一节 丰厚的文学艺术价值
    第二节 宝贵的文献史料价值
    第三节 冰心人格形象之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散文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论域的界定
    三、研究方法
第—章 现代散文生成语境中的《晨报》副刊
    第一节 现代散文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晨报》副刊散文创作的优势
第二章 《晨报》副刊与杂感的生成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杂感主题的建构
        一、文化批评
        二、社会批评
    第二节 《晨报》副刊与杂感艺术形式的探索
        一、《晨报》副刊与杂感体式的确立
        二、《晨报》副刊与杂感艺术手法的开拓
        三、《晨报》副刊与新的杂感形式的开辟
第三章 《晨报》副刊与美文的生成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美文”理论的建构
    第二节 《晨报》副刊与个体生命体悟主题的书写
        一、周作人散文: 自己的园地
        二、冰心的散文: 爱的绿洲
        三、徐志摩等其他作家的散文
    第三节 《晨报》副刊与美文多样化语言风格的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冰心的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学报刊与出版对冰心的助推
    第一节 报刊书局对冰心的推送
    第二节 文集大系对冰心的收编
    第三节 冰心作品的国外译介
第二章 文学史与教材对冰心的认定
    第一节 现代文学史对冰心的不同叙述
    第二节 冰心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变迁
第三章 文学评论与研究对冰心的阐述
    第一节 同辈文人对冰心的评说
    第二节 当代学者对冰心的诠释
    第三节 西方汉学家的冰心研究
第四章 文化组织及其活动对冰心的维护
    第一节 冰心研究会的学术推动
    第二节 冰心文学馆的资料展藏
    第三节 冰心文学奖的文学推广
结语
参考文献

四、最初的美文——冰心散文《笑》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冰心接受史研究[D]. 姚元彪. 吉林大学, 2021(01)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3]玫瑰经霜 ——论冰心“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D]. 雷靖雯.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4]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韩小蕙散文研究[D]. 郝启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冰心与琦君散文比较研究[D]. 杨艾菁.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8]冰心挽悼散文研究[D]. 唐诗瑶.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 [9]《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散文的生成[D]. 廖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冰心的经典化研究[D]. 彭清桂. 三峡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第一篇美国散文——冰心散文《笑》赏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