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癫痫(论文文献综述)
薛莉,王鑫,李转会,燕飞,刘维,马新,张妮[1](2021)在《天麻素联合卡马西平对癫痫患者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天麻素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并随访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检测2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BDNF水平;随访6个月时,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治疗后,2组血清SOD、CAT、MPO和GSH-P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但观察组幅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血清MD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观察组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BDNF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能够明显提高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安全性高。
张群群,刘灵芝,吕艳琦,苏军,金志鹏[2](2021)在《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神经肽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内科监护室收治的36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为癫痫组, 男19例, 女17例, 年龄(5.76±2.37)岁, 年龄范围为3~12岁。并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同时期体检的36名健康小儿为健康组, 男18名, 女18名, 年龄(5.56±2.41)岁, 年龄范围为3~13岁。比较两组纳入者血清S100B蛋白、NSE、神经肽Y、BD-NF水平, 比较癫痫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对患儿癫痫持续状态进行预测价值。结果癫痫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0.89±0.17)μg/L]、NSE[(29.33±5.42)μg/ml]、神经肽Y[(287.59±29.41)ng/L]、BD-NF[(1.38±0.22)μg/L]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组[(0.15±0.02)μg/L、(5.73±5.73)μg/ml、(169.43±28.24)ng/L、(0.68±0.13)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患儿血清S100B蛋白[(0.43±0.11)μg/L]、NSE[(12.65±2.71)μg/ml]、神经肽Y[(226.17±26.42)ng/L]、BD-NF[(1.09±0.21)μg/L]水平显着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NSE水平呈正相关(r=0.646, P<0.001);与神经肽Y水平呈正相关(r=0.486, P=0.003);与BD-NF水平呈正相关(r=0.508, P=0.002)。S100B蛋白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63, NSE的AUC值为0.788, 神经肽Y的AUC值为0.719, BD-NF的AUC值为0.7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清S100B蛋白、NSE、神经肽Y、BD-NF呈高表达, S100B蛋白、NSE、神经肽Y、BD-NF水平越高, 癫痫发生持续状态的风险越大, 四项指标均有助于患儿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
李海[3](2021)在《BDNF-TrkB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癫痫(epilepsy)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以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所导致的短暂和反复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的异常为特征。目前全球约有5000-7000万人患有不同种类的癫痫,其中每年新增病例约460万,而我国每年新增的癫痫患者的数量也已经达到了40万人。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脑卒中、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等等,还有很多患者的病因无法查明。而目前对于癫痫的有效治疗手段比较缺乏,部分病灶确定的患者可以通过脑组织部分切除的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但切除手术风险较大,且会对患者正常的大脑功能有所影响,大多数病灶不明的患者只能通过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疗法来抑制或者减缓癫痫的发作。以上情况更加强调了通过动物模型来对癫痫发病机理以及病理过程的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而目前与人类颞叶癫痫发生机理最为接近的动物模型为海仁酸颞叶癫痫模型,国际上的很多研究都用它来模拟人类的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过程。同时,国内外的很多研究都已经揭示了BDNF作为神经营养蛋白家族的一员,对神经系统的调控能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且BDNF及其受体在癫痫发作的敏感区域海马区中的表达水平最高,于是我们决定以BDNF-TrkB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变化展开研究。本研究利用侧脑室脑立体定位注射海仁酸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大鼠点燃性癫痫模型,该模型重复性好,造模稳定,在初步的观察中,我们利用尼氏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大鼠脑组织切片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发现癫痫大鼠损伤区域主要集中在CA3区,且主要表现为CA3区神经元大量减少;为了进一步探讨BDNF-TrkB在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及其与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MAP-2、SYP、PSD-95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我们利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癫痫大鼠海马展开了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模型组的突触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且BDNF-TrkB与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MAP-2、SYP、PSD-95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为了进一步研究它们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我们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TrkB的特异性阻断剂K252a对BDNF-TrkB信号通路进行阻断,随后我们再对信号通路以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P、PSD-95、MAP-2表达量均有所下降,其中MAP-2的表达量下降尤为显着。综上所述,我们认为BDNF-TrkB信号通路通过影响突触标志蛋白SYP,PSD-95,MAP-2的表达参与了癫痫大鼠海马的突触可塑性调节,有可能作为治疗颞叶癫痫的一个新的靶点。
张晨钰[4](2021)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与青年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基于二代靶向测序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MDD的发病高峰出现在青春期,青年抑郁症的发病可能与神经发育有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及生理功能的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BDNF可能通过介导神经发育参与MDD的发生。基因罕见变异和常见变异均可增加MDD的遗传风险。既往大量研究主要关注MDD与BDNF常见变异的关系,然而,MDD患者与BDNF基因罕见变异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BDNF基因常见变异和罕见变异与青年MDD的关联。方法:(1)收集年龄13-25岁的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MDD患者105例和健康对照者154例。使用Fast Target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BDNF基因的测序。BDNF基因靶向区域包括:外显子区域、启动子区域、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区域、5’非翻译区(5’UTR)和3’非翻译区(3’UTR)。(2)使用Fast QC软件评估原始测序数据的质量。使用BWA v0.7.15-r1140软件比对原始测序数据。使用Picard软件对样品的比对结果进行统计。使用GATK标准软件对BWA软件的初步比对结果进行了校正。使用Var Scan v2.3.9软件和GATK Haplotype Caller软件分别对每个样品的单核苷酸变异/插入缺失进行检测。使用ANNOVAR对所有的突变位点进行分析。(3)使用SPSS26.0对两组间年龄和性别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使用PLINK 1.07软件对两组间SNP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使用χ2检验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并对两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使用Logestic回归对年龄进行校正。使用Haploview软件对SNP的连锁不平衡进行分析,并通过χ2检验对两组之间的单倍型频率进行比较。使用广义多因素降维软件对SNP-SNP相互作用进行分析。采用FDR对P值进行校正。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常见变异:在BDNF基因的靶向区域共发现10个常见的功能性变异,其中rs4030470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青年MDD相关(P=0.046),FDR校正后rs4030470与青年MDD无关(校正后P=0.552),其余9个SNP均与青年MDD无关。单倍型分析发现BDNF基因的3个单倍型均与青年MDD无关。SNP-SNP相互作用分析显示青年MDD患者BDNF基因的10个SNP不存在交互作用。(2)短串联重复序列:我们发现了一个短串联重复序列rs3838785,但该位点与青年MDD无关。(3)罕见变异:在所有的研究对象中没有发现BDNF基因的罕见变异。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没有发现BDNF基因的常见变异或罕见变异与中国汉族青年MDD之间的关联。
刘运锋[5](2021)在《白芍活性成分调控P-gp介导生物碱类成分跨血脑屏障转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具有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中医药典籍中记载含白芍药材的古方数以百计,如黄芩汤、桂枝汤、炙甘草汤等。当前,已经从白芍中分离出140多个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苷类、三萜类、鞣质类、黄酮类等,萜与萜苷类为白芍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其中芍药苷是单萜类成分中含量最高的一种,约占芍药总苷量的90%。接下来是脂苷成分,如芍药内酯苷,是一种萜苷类化合物。研究表明,白芍具有神经保护、抗炎、保肝、镇痛、养血等作用。白芍及其有效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能透过血脑屏障,是转运蛋白P-gp的底物,能介导中枢毒性生物碱类成分的外排。本实验室前期MDCK-MDR1细胞模型跨膜转运研究表明,马钱子/士的宁与芍药苷或芍药内酯苷配伍后,与生物碱(马钱子/士的宁)单用组比,可提高生物碱类成分的外排,提高P-gp表达,起到减毒作用[1]。本研究将在实验室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芍活性成分和生物碱类成分作用神经毒性靶点的相互作用,考察芍药苷配伍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和士的宁)对大鼠神经毒性保护作用,进一步研究白芍活性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配伍生物碱类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贝母素甲)跨膜转运和P-gp蛋白表达的影响,考察白芍活性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配伍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碱、士的宁、乌头碱、次乌头碱和贝母素甲)对ATP酶活性、P-gp功能活性、MDR1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1.本研究采用旷场实验研究白芍活性成分对生物碱类成分致大鼠神经毒性的整体影响,用HE染色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形态学微观变化,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组织(大鼠前额叶皮质区、海马、纹状体、小脑及下丘脑)中色氨酸羟化酶(TPH)、酪氨酸羟化酶(TH)、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2.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白芍神经保护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查找神经毒性靶点蛋白,并对白芍活性成分靶点和神经毒性靶点匹配交集靶点,对交集蛋白进行PPI网络互作分析、GO生物途径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关系图,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成分-靶点匹配结果。3.采用sybyl分子对接软件,用白芍类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和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碱、士的宁、乌头碱、次乌头碱、贝母素甲,分别与药物透血脑屏障的关键蛋白P-gp、MRP1、Claudin、ZO-1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各药物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方式,并评价其结合能力。4.采用MTT实验法,测定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贝母素甲)和白芍类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以及其配伍对MDCK-MDR1细胞的毒性,研究白芍类活性成分对生物碱类成分跨MDCK-MDR1血脑屏障的影响。5.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生物碱类成分和白芍活性成分以及两者配伍对MDCK-MDR1细胞血脑屏障模型上P-gp表达水平的影响。6.应用Pgp-Glo TM检测体系检测生物碱类成分和白芍活性成分以及两者配伍对MDCK-MDR1细胞血脑屏障模型上ATP酶活性的影响。7.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生物碱类成分和白芍活性成分以及两者配伍对MDCK-MDR1细胞血脑屏障模型上细胞摄取探针药物罗丹明123(Rh123)的影响,探讨生物碱类成分和白芍活性成分及其两者配伍对P-糖蛋白的外排功能是否有影响。8.采用RT-PCR法考察生物碱类成分和白芍活性成分以及两者配伍对MDCK-MDR1细胞血脑屏障模型上MDR1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生物碱类成分配伍白芍活性成分对大鼠中枢神经保护作用研究。1.1旷场实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乌头碱组、次乌头碱组、士的宁组和东茛菪碱组在潜伏期、跨格数、周边时间和站立次数上都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表现为潜伏期延长、跨格数减少、周边时间增加和站立次数减少。表明乌头碱、次乌头碱、士的宁与东茛菪碱均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生物碱单用组相比,乌头碱芍药苷配伍组、次乌头碱芍药苷配伍组、士的宁芍药苷配伍组在潜伏期、跨格数、周边时间和站立次数上均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表现为潜伏期降低、跨格数增加、周边时间减少和站立次数增加,表明芍药苷显着降低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士的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1.2 HE染色实验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生物碱组(乌头碱组、次乌头碱组、士的宁组)大脑皮层核仁区域萎缩,细胞质出现空泡化现象,神经元受损;与生物碱组相比,乌头碱-芍药苷、次乌头碱-芍药苷和士的宁-芍药苷配伍组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1.3 ELISA实验结果:生物碱单用组(乌头碱、次乌头碱和士的宁)大鼠前额叶皮质区、海马、纹状体、小脑、下丘脑及血清7、11、15天的TPH、TH、BDNF、NGF表达降低。乌头碱、次乌头碱和士的宁分别与芍药苷配伍后,前额叶皮质区、海马、纹状体、小脑下丘脑及血清7、11、15天的TPH、TH、BDNF、NGF表达显着增加,表明芍药苷可显着改善由乌头碱、次乌头碱和士的宁引起的大鼠中枢神经毒性损伤。2.白芍神经保护活性成分和神经毒性靶点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本章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并通过文献查询,共筛选得到白芍活性成分23个,与神经毒性预测靶点的交集靶点190个,进一步筛选度值前20的靶点,分别为AKT1、GAPDH、IL6、VEGFA、MAPK3、TNF、SRC、EGFR、MAPK1、HRAS、PTGS2、CCND1、STAT3、ESR1、HSP90A1、MMP9、APP、FGF2、BCL2L1和AR,这些靶点在蛋白互作网络中与较多的蛋白产生关联,是重要的节点,体现了核心作用。这些靶点共涉及216个GO生物过程和151条KEGG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神经毒性靶点ABCB1、FGF2、HSP90AA1、GALS3、AKR1B1、PTPN1和VEGFA与相应的白芍活性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活性,进一步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3.生物碱类成分和白芍活性成分与P-gp、MRP1、Claudin、ZO-1蛋白分子对接结果分子对接的结果表明白芍类活性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和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碱、士的宁、乌头碱、次乌头碱、贝母素甲)均能与P-gp、MRP1、Claudin、ZO-1蛋白通过氨基酸残基结合位点产生氢键相互作用,体现了这些成分具有靶点蛋白的底物特征。4.生物碱类成分和白芍活性成分以及两者配伍细胞毒性和跨血脑屏障转运结果。各药物的细胞安全毒性范围为:乌头碱0~80μg/m L,次乌头碱0~50μg/m L,贝母素甲0~50μg/m L,芍药苷0~1200μg/m L,芍药内酯苷0~1200μg/m L。并开展了生物碱类成分和白芍类成分各比例配伍的毒性实验,配伍后均能扩大生物碱类成分的毒性范围,筛选出最佳配伍比例,为后面的实验确定浓度和比例。筛选的最佳配伍浓度及比例为:乌头碱80μg/m L-芍药苷80μg/m L(1:1),乌头碱80μg/m L-芍药内酯苷80μg/m L(1:1),次乌头碱50μg/m L-芍药苷100μg/m L(1:2),次乌头碱50μg/m L-芍药内酯苷100μg/m L(1:2),贝母素甲50μg/m L-芍药苷100μg/m L(1:2),贝母素甲50μg/m L-芍药苷50μg/m L(1:1)。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乌头碱、次乌头碱和贝母素甲都受到P-gp蛋白外排作用的影响,白芍活性成分配伍生物碱成分,可显着促进生物碱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贝母素甲)的外排。5.生物碱类成分配伍白芍活性成分对MDCK-MDR1细胞中P-gp表达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白芍活性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单用对P-gp的表达有下调作用。生物碱组除了次乌头碱下调P-gp的表达外,乌头碱、贝母素甲对P-gp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与生物碱单用组对比,各生物碱组与白芍活性成分配伍后均能显着提高P-gp的表达。6.生物碱类成分配伍白芍活性成分对ATP酶的影响与空白比较,马钱子碱、士的宁、乌头碱、贝母素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均可以诱导ATP酶活性。与生物碱类成分单用组比,各配伍组显着提高ATP酶活性。7.生物碱类成分配伍白芍活性成分对P-gp功能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马钱子、士的宁能抑制P-gp对Rh123的外排,乌头碱、次乌头碱和贝母素甲组无显着性差异。与各生物碱类成分单用组相比,配伍组荧光强度均显着减少。表明配伍后细胞内Rh123蓄积明显减少,反映此配伍增强了P-gp功能,增加了P-gp对Rh123的外排。8.生物碱类成分配伍白芍活性成分对MDR1 m RNA表达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贝母素甲、士的宁均能极显着增加MDCK-MDR1细胞中MDR1 m RNA的表达,乌头碱、次乌头碱无显着性差异,马钱子碱能显着降低MDR1 m RNA的表达。与生物碱单用组相比,各配伍组均能极显着增加MDR1 m RNA的表达。结论本文研究从大鼠神经毒性实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血脑屏障转运研究、P-gp表达、P-gp ATP酶、P-gp功能、和m RNA表达等角度,研究生物碱类成分配伍白芍活性成分的减毒机制。动物实验表明,芍药苷可显着改善由乌头碱、次乌头碱和士的宁引起的大鼠中枢神经毒性损伤。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芍活性成分23个,与神经毒性预测靶点的交集靶点190个,共涉及216个GO生物过程和151条KEGG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研究表明,白芍类活性成分和生物碱类成分均能与P-gp、MRP1、Claudin、ZO-1蛋白通过氨基酸残基结合位点产生氢键相互作用。血脑屏障转运实验表明,白芍活性成分和生物碱类成分均为P-gp底物,白芍成分可促进生物碱类成分外排。白芍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P-gp表达、P-gp ATP酶、P-gp功能、和m RNA表达促进生物碱类成分的外排。这些研究为神经毒性生物碱类成分的减毒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拓展了白芍配伍神经毒性生物碱类成分的应用空间,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刘源源[6](2021)在《左乙拉西坦治疗成人癫痫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miR-134-5p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对成人癫痫患者的治疗作用,分析其对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微小RNA-134-5p(miR-134-5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癫痫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应用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共治疗12个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并进行比较。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BDN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miR-134-5p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局灶性发作患者和全面性发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BDN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iR-134-5p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对成人癫痫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丙戊酸钠有类似的作用。左乙拉西坦还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有效优化血清中BDNF和miR-134-5p的表达水平。
邓子茹[7](2021)在《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BDNF持续高表达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文中提出1.目的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Li-Pilo)建造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腺相关病毒载体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导入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entrolateral Periaqueductal Gray,vl PAG),观察vl PAG中BDNF持续高表达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探讨vl PAG核团病理损害与癫痫发生发展的关系。2.方法:(1)75只SPF级雄性大鼠采取随机方法分为病毒组,空病毒组和生理盐水组,运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携带BDNF基因的重组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阴性腺相关病毒(nagative Adeno-associated virus,NAAV)以及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注射到vl PAG区,一周后腹腔注射Li-Pilo建立癫痫模型,每组随机分成SE24h,7d,14d,21d,30d。应用HE,Nissl染色观察vl PAG和海马神经元的组织形态,TUNEL试剂检测神经元的凋亡情况。(2)另选区4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病毒组,空病毒组和生理盐水组,运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分别于vl PAG区注射AAV,阴性腺相关病毒NAAV以及生理盐水NS,一周后腹腔注射Li-Pilo致SE,运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各组BDNF导入后7d,14d,21d的表达情况。(3)选择健康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病毒组,空病毒组,生理盐水组,重复上述步骤,达到SE后的7天开始进行视频监控(8 h/天),记录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持续观察2周。(4)选择健康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病毒组,空病毒组,生理盐水组,重复上述步骤,在达到SE后的7天开始进行水迷宫实验检测。3.结果(1)HE染色:与空病毒和生理盐水组组相比,病毒组可见大部分边缘清晰的神经元,形态完整的神经元数量显着增多且染色质均匀分布。在SRSs期,损伤有下降的趋势,但神经元排列疏松,结构紊乱。(2)Nissl染色:尼氏染色可反应神经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病毒组海马组织的尼氏小体较空病毒组和生理盐水组多。(3)TUNEL:TUNEL染色可反应神经元凋亡情况,相对于空病毒组和生理盐水组,病毒组凋亡数目明显减少。(4)Wb分析:和空病毒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携带BDNF基因病毒组在7d,14d,21d蛋白表达明显增多,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依次增加。(5)行为学:(1)相对于空病毒组和生理盐水组,携带BDNF基因病毒组平均痫性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均显着减少(P<0.05)。(2)相对于空病毒组和生理盐水组,携带BDNF基因病毒组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得到改善。4.结论本研究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vl PAG中持续表达可保护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降低癫痫的发生频率,对癫痫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魏雪峰[8](2021)在《岛叶催产素对SCN1A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社会交往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岛叶催产素对SCN1A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社会交往行为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自闭症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动物实验的依据。方法1.使用DNA基因鉴定技术对F1代小鼠进行基因分型。2.使用小鼠三箱交互试验及旷场试验,验证SCN1A KO杂合子小鼠是否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及焦虑样行为。3.实验动物依据拟注射的不同的药物,对SCN1A KO杂合子和其同窝野生型小鼠(WT)随机化分组:生理盐水(NS)同窝野生型组(WT);NS SCN1A+/-KO组(KO);催产素SCN1A+/-KO组(O);催产素+巴氯芬SCN1A+/-KO组(O+B);催产素+CGP35348SCN1A+/-KO组(O+C)、巴氯芬SCN1A+/-KO组(B);CGP35348SCN1A+/-KO组(C),每组10只。药物剂量为,催产素:10mg/kg,巴氯芬:2mg/kg,CGP35348:100mg/kg。实验用的所有药物,全都使用无菌的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腹腔注射的稀释后药物溶液的总剂量为2ml每千克体重。NS组中,仅在腹腔注射2ml每千克体重的NS。所有小鼠从出生后22天到出生后24天,连续腹腔注射3天。行为学相关的实验是在相应的药物注射完成1-2小时之后进行。行为学实验在晚上8:00-12:00之间进行。4.使用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5.使用尼氏染色液(Nissl stain,焦油紫法)试剂盒,制备岛叶脑片。显微镜下观察岛叶皮层的神经细胞数量以及形态。6.采用免疫荧光技术,以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岛叶,以及海马的催产素受体(OR)蛋白,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蛋白,CREB、p-CRE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通过DNA基因鉴定获得了SCN1A+/-KO小鼠及其同窝野生型(WT)小鼠。2.在三箱交互实验中,SCN1A+/-KO小鼠没有新奇偏好(80.85±45.12s VS 81.08±60.28s,p=0.703),而其同窝野生型小鼠具有新奇偏好(117.74±30.12 s VS 79.36±54,23 s,p=0.031)。SCN1A+/-KO小鼠在两只小鼠区域总的时间比起同窝野生型小鼠减少(253.1±23.32 s VS 344.6±19.52 s,p=0.010)。表现出社会交往时间缩短。SCN1A+/-KO小鼠舔舐梳理毛(selfgrooming)的总次数比起同窝野生型小鼠增多(269.9±24.84 VS 104.7±9.86,p=0.001),表现出刻板样动作增多。在旷场实验中,SCN1A+/-KO小鼠在中间区域的时间比其同窝野生型小鼠减少(36.33±8.47 s VS 104.8±21.06 s,p=0.010)。SCN1A+/-KO小鼠站立(竖起)的总次数增多(60.8±12.7次VS 23.7±8.4次,p=0.034),表现出焦虑样行为。SCN1A+/-KO小鼠总的运动距离比其同窝野生型小鼠减少(2294±184.1 cm VS 4322±797.2 cm,p=0.042),表现出其运动探索能力的减弱。3.进行药物干预后,在三箱交互实验中,催产素组SCN1A+/-KO小鼠、催产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催产素+CGP35348组SCN1A+/-KO小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在陌生小鼠区域(stranger 2)的时间比在相对熟悉小鼠区域(stranger 1)的时间增多,表现出新奇偏好。CGP35348组SCN1A+/-KO小鼠在陌生小鼠区域(stranger 2)的时间没有比在相对熟悉小鼠区域(stranger 1)的时间多,表明新奇偏好没有得到改善。催产素组SCN1A+/-KO小鼠、催产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在两只小鼠区域总的时间比生理盐水组增多,表明其社会交往障碍得到改善,催产素+巴氯芬组比巴氯芬组的时间增多有统计学差异,表明其具有协同作用。CGP35348+催产素组SCN1A+/-KO小鼠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时间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催产素组SCN1A+/-KO小鼠、催产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催产素+CGP35348组SCN1A+/-KO小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CGP35348组SCN1A+/-KO小鼠舔舐梳理毛(self-grooming)的总次数均比生理盐水组减少,表现出其刻板重复样动作的减少。催产素组与催产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相比,舔舐梳理毛的次数增加,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在旷场实验中,催产素组SCN1A+/-KO小鼠、催产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在中间区域的时间比生理盐水组增多,表明其焦虑样行为的改善。催产素+巴氯芬组在中间区域的时间比催产素组SCN1A+/-KO小鼠增加,p=0.041。两种药物的联合表现出协同的作用。CGP35348组SCN1A+/-KO小鼠在中间区域的时间比生理盐水组增多,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明CGP35348没有显示出抗焦虑样作用。催产素组SCN1A+/-KO小鼠、催产素+CGP35348组SCN1A+/-KO小鼠、CGP35348组SCN1A+/-KO小鼠总的运动距离比生理盐水组SCN1A+/-KO小鼠增多,催产素+CGP35348组比CGP35348组的运动距离增加,显示出催产素和CGP35348都促进了小鼠的运动。催产素+巴氯芬SCN1A+/-KO小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没有比生理盐水组SCN1A+/-KO小鼠的运动距离增加,表明巴氯芬减弱了SCN1A+/-KO小鼠的运动。催产素组SCN1A+/-KO小鼠、催产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站立(竖起)的次数比生理盐水组减少,催产素+巴氯芬组与催产素组SCN1A+/-KO小鼠相比,虽然站立(竖起)次数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催产素和巴氯芬具有抗焦虑样作用。而催产素+CGP35348组SCN1A+/-KO小鼠及CGP35348组SCN1A+/-KO小鼠,其站立(竖起)的总次数并没有比生理盐水组减少,焦虑样行为没有得到改善。5.生理盐水组同窝野生型小鼠、催产素组SCN1A+/-KO小鼠、催产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比生盐水组SCN1A+/-KO小鼠的浓度低。催产素+巴氯芬组SCN1A+/-KO小鼠比催产素组SCN1A+/-KO小鼠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低,p=0.014。显示催产素和巴氯芬都能导致SCN1A+/-KO小鼠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降低,两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催产素+CGP35348组以及CGP35348组浓度比生盐水组SCN1A+/-KO小鼠的浓度增高。结果显示出CGP35348能导致SCN1A+/-KO小鼠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增高。6.SCN1A+/-KO小鼠与其同窝野生型小鼠相比,岛叶AI区神经元数量减少。催产素和巴氯芬干预后,其神经细胞数目增加。7.SCN1A+/-KO小鼠与其同窝野生型小鼠相比,岛叶和海马催产素受体蛋白数量及GABAb受体蛋白表达量减少;给予受体激动剂干预后,受体蛋白表达量增加,给予受体抑制剂干预后,受体蛋白表达量减少。免疫荧光定位显示催产素受体和GABAb受体均为细胞膜蛋白受体。8.SCN1A+/-KO小鼠与其同窝野生型小鼠相比,岛叶和海马CREB蛋白表达量及p-CREB蛋白表达量均增加。但催产素、巴氯芬、CGP35348干预后,SCN1A+/-KO小鼠岛叶和海马的CREB蛋白表达量并未增加,但SCN1A+/-KO小鼠岛叶和海马的p-CREB蛋白表达量增加。免疫荧光密度也表现出与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结果相同的趋势。结论1.SCN1A+/-KO小鼠表现出社会交往障碍和焦虑样行为。2.催产素可以改善SCN1A+/-KO小鼠的社会交往障碍及焦虑样行为,和巴氯芬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岛叶和海马一样,参与了自闭症的病理生理学过程。3.催产素、巴氯芬及CGP35348可能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调节CREB及其磷酸化而发挥生物学效应。
张娟[9](2021)在《癫痫伴发抑郁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5-HT、Galanin、BDNF及TrkB水平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癫痫患者伴发抑郁加剧了疾病的严重性,加重了社会负担,然而目前两者之间的发生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拟通过比较癫痫伴发的抑郁行为与原发性抑郁的行为之间的差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PAG)区细胞形态以及研究癫痫伴发抑郁大鼠PAG中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甘丙肽(Galanin,GA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同源受体酪氨酸激酶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分布水平来探索其发生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癫痫不伴发抑郁组(Epilepsy组)、癫痫伴发抑郁组(Comorbid组)和单纯抑郁组(Depression组)。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慢性癫痫模型,通过行为学测试筛选出具有抑郁样行为的大鼠。Depression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作为阳性对照。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 test,FST)和蔗糖偏好实验(Sucrose consumption test,SCT)这两种行为学实验可筛选具有抑郁样行为表现的大鼠。每隔一周(1天,8天,15天,28天),比较不同组大鼠重量、蔗糖消耗量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Immobility time,IMT)评价抑郁行为。造模后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大鼠PAG区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观察血清中5-HT和BDNF浓度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AG区GAL和5-HT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免疫蛋白印迹技术检测PAG区BDNF和TrkB的表达水平。结果(1)前述行为学测试第四周后,Comorbid组、Depression组、Epilepsy组与Control组相比较,发现大鼠体重量降低、蔗糖溶液消耗量降低、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延长。在CUMS后第28天,Comorbid组、Depression组大鼠以上各指标较造模后1、8、15天均有显着差异。(2)Comorbid组、Depression组和Epilepsy组中PAG区损伤的神经元表现为皱缩、深染的细胞,其中有散在的尼氏小体,其中Comorbid组较Epilepsy组损坏更明显。(3)与对照组相比,Epilepsy组、Depression组及Comorbid组血清中5-HT浓度较低,Depression组及Comorbid组血清中BDNF浓度较低;Epilepsy组相比较对照组血清中BDNF浓度增高;与Epilepsy组相比,Depression组及Comorbid组血清中5-HT和BDNF浓度均降低;Comorbid组与Depression组之间无显着差异。(4)四组PAG区均存在GAL和5-HT的表达。与Control组相比,Epilepsy组、Depression组及Comorbid组PAG区中GAL和5-HT阳性细胞增多;与Epilepsy组相比,Depression组及Comorbid组PAG区中GAL和5-HT阳性细胞减少;Comorbid组与Depression组之间无显着差异。(5)四组PAG区均存在BDNF和TrkB表达,与Control组相比,Depression组及Comorbid组大鼠PAG区BDNF和TrkB两种阳性细胞均减少;Epilepsy组较Control组大鼠PAG区BDNF和TrkB两种阳性细胞数均增多;与Epilepsy组相比,Depression组及Comorbid组大鼠PAG区BDNF和TrkB两种阳性细胞数均减少;Comorbid组与Depression组间无统计学意义。(6)与对照组相比,Depression组及Comorbid组大鼠PAG区BDNF和TrkB的分布水平均降低,Epilepsy组大鼠PAG区BDNF和TrkB的分布水平均增高;与Epilepsy组相比,Depression组及Comorbid组大鼠PAG区BDNF和TrkB两种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Comorbid组与Depression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慢性癫痫模型是研究癫痫伴发抑郁症合并症的良好动物模型。2癫痫伴发抑郁的发生发展中诱发了PAG区神经元结构的改变,表明PAG是受癫痫和抑郁疾病发生发展受影响的脑区。3 PAG区中神经调质5-HT和神经肽GAL可能参与了癫痫共患抑郁的病理生理过程。4 PAG区BDNF-TrkB信号通路的功能低下与癫痫共患抑郁有关。
闵源[10](2021)在《七氟烷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近年来,在在我国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患者也越来越年轻化,特别是有抑郁障碍的患者,在抑郁障碍的患者中尤其是TRD患者最严重并且最难治疗,由于TRD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目前治疗TRD患者首先选择的就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广泛应用于治疗有抑郁症患者当中,目前无抽搐电休克疗法也有一些副作用,但是MECT的绝大部分副作用是因为麻醉药物所导致的,广泛用于日常手术的吸入麻醉剂七氟烷对手术患者的气道刺激性小、麻醉诱导温和迅速、苏醒稳定,麻醉的深度易于调节而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和精神障碍性疾病MECT治疗。本研究通过七氟烷为麻醉剂的MECT对TR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认知功能及人体血流动力学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精神科随机抽取并且选取收治的符合条件的TR D患者60例,年龄20-60岁,ASA分级在Ⅰ~Ⅱ级,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TRD诊断分级标准;HAMD抑郁评分24项≥20分。同时排除颅内高压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存在激素药物滥用史;与麻醉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根据乱数表将其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人。在行MECT治疗时分别使用七氟烷和丙泊酚进行麻醉,疗程为8次,记录患者麻醉前基础MAP和HR值,电刺激后的M A P和HR的峰值;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1天、后续各次治疗后的HAMD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一天和治疗结束后一天的RBAN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1天、各次治疗后的血清BDNF浓度水平。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比较中,S组在电刺激后HR值明显高于P组[(127.63±12.88)次vs(111.50±12.06)次],M A P值显着高于P组[(114.67±8.75)mm Hg vs(107.40±10.94)mm Hg],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上面的意义(P<0.05);两组在各次进行M E C T治疗后患者血清中B D N F浓度在两组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上面的差异(P>0.05);S组RBANS评分中即刻记忆、结构言语、功能注意以及延时记忆均明显高于P组(P<0.05),进行MECT持续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值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的降低,各次进行MECT治疗后S组HAMD分值均显着低于P组(P<0.05)。结论在MECT中使用七氟烷作为麻醉剂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降低HAMD评分效果、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丙泊酚,但会对血流动力学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会在电刺激后短时间内提高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在对TRD患者血清BDNF浓度方面没有显着变化。
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癫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癫痫(论文提纲范文)
(1)天麻素联合卡马西平对癫痫患者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组疗效比较 |
2.2 2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
2.3 2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
2.4 2组血清BDNF水平比较 |
2.5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BDNF-TrkB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癫痫与癫痫动物模型 |
1 癫痫病 |
2 癫痫动物模型 |
2.2 海仁酸(KA,Kainic acid) |
2.3 体内给与KA |
2.4 给药后的神经病理学改变 |
3 小结 |
第2章 BDNF-TrkB信号通路与突触可塑性 |
1 BDNF-TrkB信号通路 |
2 突触可塑性 |
3 小结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大鼠癫痫模型的建立及模型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2章 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BDNF-TrkB的表达以及突触可塑性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癫痫大鼠海马组织BDNF-TrkB的表达 |
2.2 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标志蛋白的表达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3章 抑制BDNF-TrkB通路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与青年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基于二代靶向测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抑郁症相关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5)白芍活性成分调控P-gp介导生物碱类成分跨血脑屏障转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astract |
前言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白芍活性成分对生物碱类成分致大鼠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设计 |
2 实验方法 |
2.1 旷场实验 |
2.2 HE染色实验 |
2.3 ELISA检测 |
3 实验结果 |
3.1 旷场实验 |
3.2 HE染色实验 |
3.3 ELISA实验 |
4 讨论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白芍活性成分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
1 方法 |
1.1 白芍活性成分的搜集和筛选 |
1.2 白芍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搜集和筛选 |
1.3 获取神经毒性相关靶点和与白芍交集靶点 |
1.4 白芍成分靶点和神经毒性靶点网络关系图 |
1.5 蛋白互作关系网络(PPI) |
1.6 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 |
1.7 白芍关键成分-潜在靶点-通路网络的构建 |
1.8 分子对接验证白芍活性成分与神经毒性靶点相互作用 |
2 结果 |
2.1 白芍活性成分的搜集和筛选 |
2.2 白芍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 |
2.3 神经毒性相关靶点和与白芍交集靶点 |
2.4 白芍成分靶点和神经毒性靶点网络关系图 |
2.5 蛋白互作关系网络 |
2.6 白芍活性成分潜在靶点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
2.7 白芍关键成分-潜在靶点-通路网络的构建 |
2.8 分子对接验证白芍活性成分与神经毒性靶点相互作用 |
3 讨论 |
第三章 分子对接法研究白芍活性成分和生物碱类成分对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
1 方法 |
1.1 白芍活性成分及生物碱类成分与P-gp蛋白的分子对接 |
1.2 白芍活性成分及生物碱类成分与MRP1蛋白的分子对接 |
1.3 白芍活性成分及生物碱类成分与Claudin的分子对接 |
1.4 白芍活性成分及生物碱类成分与ZO-1蛋白的分子对接 |
2 实验结果 |
2.1 白芍活性成分及生物碱类成分与P-gp蛋白的分子对接 |
2.2 白芍活性成分及生物碱类成分与MRP1蛋白的分子对接 |
2.3 白芍活性成分及生物碱类成分与Claudin蛋白的分子对接 |
2.4 白芍活性成分及生物碱类成分与ZO-1蛋白的分子对接 |
3 讨论 |
第四章 白芍活性成分配伍生物碱类成分跨血脑屏障转运研究 |
第一节 白芍活性成分和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1 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标准曲线考察 |
2.3 样品预处理方法 |
2.4 专属性考察 |
2.5 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 |
2.6 回收率考察 |
2.7 稳定性考察 |
3 实验结果 |
3.1 标准曲线考察结果 |
3.2 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结果 |
3.3 回收率考察结果 |
3.4 稳定性考察结果 |
第二节 白芍活性成分配伍生物碱类成分跨血脑屏障转运研究 |
1 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MDCK-MDR1细胞的培养过程 |
2.2 MTT细胞毒性实验方法 |
2.3 转运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MTT法确定不同浓度药物溶液的细胞毒性 |
3.2 MDCK-MDR1细胞单层血脑屏障验证结果 |
3.3 各药物成分及配伍在MDCK-MDR1细胞血脑屏障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五章 白芍活性成分配伍生物碱类成分对P-gP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过程 |
2.1 药物溶液的配制 |
2.2 实验步骤 |
3 实验结果 |
3.1 蛋白回归方程测定 |
3.2 药物对P-gp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白芍活性成分配伍生物碱类成分对P-gP ATP酶的影响 |
1 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工作液的配制 |
2.2 ATP酶活性检测 |
2.3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ATP标准曲线 |
3.2 各实验组荧光强度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白芍活性成分配伍生物碱类成分对P-gP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工作液的配制 |
2.2 实验步骤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八章 白芍活性成分配伍生物碱类成分对MDR1 mRNA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的配制 |
2.2 实验步骤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文献综述 白芍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左乙拉西坦治疗成人癫痫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miR-134-5p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血清BDNF和miR-134-5p表达水平检测 |
1.4 疗效评价 |
1.5 焦虑、抑郁评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2.2 两组不同分型患者疗效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和miR-134-5p表达水平比较 |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 论 |
(7)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BDNF持续高表达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癫痫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及海马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8)岛叶催产素对SCN1A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社会交往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验证SCN1A KO杂合子小鼠是否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及焦虑样行为 |
引言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二部分 催产素对SCN1A+/-KO小鼠社会交往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
引言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三部分 岛叶催产素改善SCN1A~(+/-) KO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
引言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岛叶催产素对自闭症样行为的作用研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 |
(9)癫痫伴发抑郁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5-HT、Galanin、BDNF及TrkB水平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慢性癫痫模型的抑郁样行为 |
3.2 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慢性癫痫伴发抑郁模型大鼠PAG区HE、尼氏染色结果 |
3.3 血清中5-HT和 BDNF的 ELISA结果 |
3.4 PAG区 GAL和5-HT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3.5 PAG区 BDNF及其受体TrkB免疫荧光结果 |
3.6 PAG区 BDNF及其受体TrkB的 Western blot结果 |
4 讨论 |
4.1 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慢性癫痫伴发抑郁模型的验证 |
4.2 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慢性癫痫伴发抑郁模型大鼠 PAG中细胞病理的变化 |
4.3 氯化锂-匹罗卡品慢性癫痫伴发抑郁模型大鼠PAG中5-HT和GAL水平的研究 |
4.4 氯化锂-匹罗卡品慢性癫痫伴发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BDNF水平和PAG区 BDNF及其受体TrkB水平的研究 |
5 局限与不足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癫痫共患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七氟烷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7.附录 |
一 、个人概况 |
二、主要学习经历 |
三、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
四、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致谢 |
综述 麻醉药物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7.参考文献 |
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癫痫(论文参考文献)
- [1]天麻素联合卡马西平对癫痫患者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J]. 薛莉,王鑫,李转会,燕飞,刘维,马新,张妮.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12)
- [2]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神经肽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意义[J]. 张群群,刘灵芝,吕艳琦,苏军,金志鹏.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1(05)
- [3]BDNF-TrkB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D]. 李海. 吉林大学, 2021(01)
- [4]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与青年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基于二代靶向测序技术[D]. 张晨钰.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白芍活性成分调控P-gp介导生物碱类成分跨血脑屏障转运机制研究[D]. 刘运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左乙拉西坦治疗成人癫痫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miR-134-5p的影响[J]. 刘源源. 陕西医学杂志, 2021(03)
- [7]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BDNF持续高表达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D]. 邓子茹.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岛叶催产素对SCN1A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社会交往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魏雪峰.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9]癫痫伴发抑郁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5-HT、Galanin、BDNF及TrkB水平的初步研究[D]. 张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10]七氟烷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作用[D]. 闵源.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