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几个杏树新品种

引进几个杏树新品种

一、介绍几个杏树新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钟承利[1](2021)在《金普新区牌坊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牌坊村被列为金普新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培育的5个精品村之一。牌坊村地处金普新区东北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历史文化资源独具特色,具有一定的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实际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人居环境理论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指导下,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通过实地调研法面向牌坊村民、各村干部等群体开展了调查研究活动,收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法总结出了牌坊村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进程中所拥有的资源和区位条件,对其发展优势和发展不足进行了深入探究,找到了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探析研究了相应的应对解决策略,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方法步骤、目的意义等进行了详细阐释,对乡村建设活动国内外研究体系加以综合论述。二是介绍阐释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理论基础、价值意义、概念特征等内容。三是介绍金普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工作步骤和牌坊村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等,评价了牌坊村在产业规划、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乡风文明和社会治理6个方面的阶段性建设成效,总结了牌坊村建设的参与主体。四是分析明确了牌坊村在建设美丽乡村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指明了规划方案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缺乏、资金来源不足、精神文明滞后、文化发展停滞等因素是该村发展问题的集中体现。五是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解决策略,即把握建设步骤和投入方向、推进品牌强村和技术富农、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容环境、引入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重视人才挖掘和素质培养、开发本土旅游和文化资源等等,全力打造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发展兴盛、精神文明程度高、社会治理效果好、民众生活幸福的美丽新乡村。

张志国[2](2021)在《风沙万里党旗红系列报道之一 党旗闪耀京津风沙源》文中提出2021年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全球主题为"恢复生态、保护土地、复苏经济",我国的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依法治沙、科技治沙、工程治沙,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促共赢,持续推进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魏娅丽[3](2021)在《从小麦到苹果:甘肃李咀村的生计变迁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静宁县政府做出了将苹果产业作为支柱性经济产业的重要决定。长期被贫困困扰的静宁县乘改革开放之春风,开始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政府提出“南部苹果北部梨”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苹果产业成为农村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经过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后的静宁,农业强起来了,农民富起来了,农村也美起来了,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了如今山清水秀的金山银山,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现状。本文以位于甘肃省静宁县中南部的李咀村为田野点,以人类学田野调查为基本研究方法,运用人类学变迁理论对李咀村生计方式的变迁过程、变迁的原因及变迁背后的文化意义进行解读。在分析、整理一手田野资料的的基础上反思、探析生计变迁背后的文化意蕴,从而形成关于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民族志研究。过去,“以粮为纲”的传统的生计方式只能勉强“糊口”而无法“养家”;现在,“一亩园,十亩田”的苹果产业不仅能养家糊口,更能让人们脱贫致富。那么,从传统小麦种植到苹果产业,李咀村是如何实现生计的转型与变迁的,以及在生计变迁后的社会文化发生了怎样的调适,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以上内容,本文着力揭示两种生计方式选择的背后实质上是农民对于土地种植结构的调整、政府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努力和尝试,是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实践。因此,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研究李咀村生计的转型与变迁是本文的创新与亮点。静宁苹果产业是静宁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的创新与实践,也是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从人类学生计变迁的角度来研究静宁苹果可以更加具体、直观、全面地展示静宁苹果产业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从果农与当地人的视角来看传统与现代生计的选择可以更深刻地感知生计变迁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现代苹果产业发展出现的新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李咀村生计转型的尝试与努力为早日赢得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基础。正在稳步发展的静宁苹果产业凭借政府和农民们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决心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聚势而强,为农民生活创造了财富与幸福,带领人们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大道,成为李咀村打赢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和成果。其次,苹果产业作为静宁县“兴农富县”的一项特色农业产业,不仅为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且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美化了乡村的整体风貌,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从“小苹果”向“大产业”“大品牌”的转型跨越,苹果产业为静宁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和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从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上来看,需要适时调整产业化的方向和目标,持续增强静宁苹果的品牌效应,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对于产业发展中现存的问题需要清晰的认识,如农户对于果园继承问题的担忧、产量滞销、生态保护等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策略和建议,本文的研究将为静宁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邢云龙[4](2020)在《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传统由来已久,人们在培育、艺植、观赏与题咏花卉的过程中,与花卉结下了“深挚的友谊”并联结上“情感的共鸣”。有明一代,花卉园艺与园林活动兴起发展,游赏之风渐行、花卉文学书写繁盛,人们对于花卉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有了更进一步地感知与了解,檃括继承并深化了以往的审美经验和体认能力,花卉植物的生活实用、审美观赏与文学艺术等价值在相应领域内重新得到了抉发利用和创新发展。本课题结合了历史时间(明代)和区域空间(北京)两个考量因素,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出发,宽领域、多维度地综合考察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相关情况。第一章: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首先,明代前期花卉园艺的发展在经历元代沉寂之后有所承继与突破,明代中后期更是获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花卉资源分布及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花卉栽培技术的综合提高和花卉种类、品种的增加;花卉商品基地出现与市场贸易的兴起;园艺理论系统科学化并涌现大量花卉文献专着。其次,明代前期受政治环境约束和国家政策管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相对保守,花卉园艺发展举步维艰。大概从明宪宗成化时期、明孝宗弘治时期以后,明初以来的这种淳朴保守的社会风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北京花卉游赏之风的直接影响,不仅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北京花卉业的发展以及相应推动了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同时也浸染改变了其他一些社会习尚。第二章:花卉作为“媒介”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首先,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种种密切联系,具体而微地表现为人们热衷于种花、养花、插花、赏花、赐花、簪花、餐花、赠花、写花、咏花与绘花等,花卉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属性而成为京师文人士大夫寄寓闲适生活、表达高雅情趣的重要载体。其次,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二者实则共同构成了花卉游赏“同质异构”关系的两部分。最后,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围绕花卉植物进行的园艺园林活动、社会生活习尚和文化艺术领域等渐趋繁盛,正是这一地区文人士大夫的踵继活跃,从而促成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局面。第三章: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首先,明代北京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主要有木本花卉毛茛科的牡丹、草本花卉毛茛科的芍药、草本花卉菊科的菊花、木本花卉蔷薇科的杏花和梅花以及其他一些观花植物。其次,明代北京地区游赏活动的诸多案例及其背后具体的“游赏模式”,大致分为雅集结社赏花、岁时节令赏花、园林寺观赏花等三种形式。然后,通过对这些游赏活动的微观剔抉,可以大体窥见其场所分布和空间布局。最后,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相关特点,具体表现在: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第四章: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的实际典型案例,这也是本文的重要主体部分。首先,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时期及其相关主要特点: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其次,蠡测整理出明代北京园林发展情况,结合各个园林的主要花卉景观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援引介绍,以期进一步重点探讨明代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再次,以明代北京为例来探讨瓶花与盆景鉴赏的时代风尚及其相关文学表现,纵向将其置于古代瓶花与盆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而大致了解其发展脉络,横向考察北京地区瓶花与盆景的相关发展情况(乃至与其他地区进行综合比照),并以袁宏道《瓶史》的创作环境及其内容为中心,稽考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典型时代特征。最后,选取“玉堂文人群体”“茶陵派群体”和吴中士人等三个主要群体在京赏花赋诗为个案考察对象,对明代北京赏花活动及文学书写进行相应的细致微观考察,来解构京师世风及文化内涵下的馆阁翰苑与郎署及其文人士大夫文学传统,管窥赏花的不同场景及其游赏主体的多重身份结构和心态,“以点带面”揭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风尚以及相应的文学表现等,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多维度意义。

徐乐[5](2019)在《新疆轮台果树资源圃下中亚生态品种群杏的植物学特性频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新疆是世界杏起源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杏种质资源,杏产业是新疆农民增收的主要林果产业之一。其中,中亚生态品种群是新疆现有栽培品种和地方品种中最大的一个生态类群。但是多类型成熟期配套品种和耐储品种的缺乏,阻碍了新疆杏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以新疆中亚生态品种群的杏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栽培在同一生境下的中亚生态品种群不同基因型杏品种植物学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了解在新疆轮台果树资源圃生态环境下,中亚生态品种群的杏品种植物学特性表现及其频度分布情况,为新疆开发利用中亚生态品种群的杏品种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以轮台果树资源圃保存的80个中亚生态品种群的杏品种为研究对象,所有品种树龄均为30a,砧木为山杏,定植株行距4m×6m,常规条件栽培管理,树体健康,树势中庸。通过田间观测结合室内检测分析的方法,对所选品种的开花授粉植物学特性、枝叶特性、果实及种子特性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结果]:(1)在试验环境下中亚生态品种群的杏品种初花期非常集中,多集中在4月1日前后,且花期持续时间较短,主要集中在5-7天。该生态品种群杏的花瓣多为白色、圆形或卵圆形;自然坐果率主要分布在4%-10%之间,自交不亲和品种数占观察品种总数的92.50%,自交亲和的品种只有6个。其中自交亲和性最好的赛买提、特尔湾玉吕克是研究自交亲和性及设施栽培杏的优良材料。粉红色花瓣的苏陆克、深粉红色花瓣的黄其力干、浅粉紫色花瓣的卡拉阿藏和阿克阿依可作为观赏树种加以推广利用。(2)新疆中亚生态品种群杏树在4月中下旬展叶,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落叶,其中冬杏落叶期最晚。为适应高温、高光强和干旱的气候,减少水分蒸发,新疆中亚生态品种群的杏品种叶片整体偏小,以卵圆形和椭圆形为主,叶背多具有茸毛,一年生枝生长量相对较小。(3)新疆中亚生态品种群的杏品种果实成熟期非常集中,88.75%的品种在6月15日至7月19日期间成熟。6月初成熟的品种玛伊桑和10月中旬成熟的极晚熟品种冬杏是研究育种的极佳材料。该品种群杏品种果实以椭圆形为主,果面大多无茸毛,且多为无着色或者少量着色,果个偏小,果实风味以甜为主,果肉汁液较多。果核以椭圆和圆形为主,核壳较厚,核仁以甜为主,离核品种占总观察数量的75.00%。由于核壳较厚等多种原因,种子萌发率偏低。(4)叶面积与叶片长、叶片宽和叶周长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果实单果重与果实侧径之间的相关性最高。种核的出仁率和种子萌发率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仁重与种子萌发率之间关系不显着。[结论]:在新疆轮台果树资源圃生态环境下中亚生态群的杏品种总体表现为花期、成熟期集中,自交亲和性差,自然坐果率低,叶片和果实偏小,果实风味较甜,汁液较多。中亚生态品种群的杏品种植物学性状多样性丰富,为我们选育更加优质、有特色的新品种提供了育种资源。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的充实新疆中亚生态品种群杏品种的各项基础数据,通过植物学特性进行归类,建立数据库,推进中亚生态品种群杏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刘琨[6](2017)在《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研究(1898—1949)》文中提出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采用战争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取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西方人实现了在华自由经商、探险的目的;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商人涌入中国内地开展商业活动,英、法、俄、美等国植物学家来华开展动植物资源考察,为掠夺中国经济资源准备条件。19世纪末期,美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影响力方面后来居上,尤其涉及到在华殖民利益时,美国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平起平坐;但美国在华动植物资源考察活动起步时间较晚,主要原因是相当长时期内美国人认为外来物种不适应本土气候条件,前往中国开展考察活动的机构也仅限于少数科研单位,例如: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费城自然博物馆等。随着美国农业生产局面发生重大变化,联邦政府为了保持农业经济高速发展,帮助各州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种质资源短缺问题,1898年成立了“外国种子和植物引进办公室”(The Office of Foreign Seed and Plant Introduction,简称 SPI),负责组织海外作物采集活动,该机构聘请着名植物猎人或植物学家,前往世界各地采集引种抗旱、耐寒、抗盐碱的新作物品种。中国拥有数千年的作物栽培史,已经驯化成熟的作物品种十分丰富,农业生产环境与美国有较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华开展作物采集活动成为美国首选,并且成为美国农业部的中心工作之一。关于西方国家在华采集活动的历史事实,已有国内外学者关注,出现一批学术研究成果;国内学者以中科院罗桂环研究员的学术专着、系列论文为代表,对19-20世纪西方人在华的动植物资源采集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国外学者以兰德尔·斯特罗斯(Randall E.Stross)为代表,对20世纪初期美国农业专家和农业传教士来华工作经历进行叙述,记录了大量历史事件和不同人物的性格;他站在美国立场,针对近代中国特殊历史背景进行了有独特见解的论述,认为这是美国试图利用农业传教手段帮助中国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但是,大多数中外学者研究视角是从植物资源或动物资源方面展开的,已有学术成果中缺少从作物采集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的系列化成果,论文针对这种研究缺憾而展开,通过对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的具体考证,还原一个逐渐被淡忘的历史事实;论文研究为中国选择性借鉴美国农业发展经验、调整制定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为优化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作物的海外种植历史提供学理依据。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数据统计和补充论证等多种研究方法。本研究的起步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近代西方识华生物史》(罗桂环,2005年)、《Frank N.Meyer-PlantHunter in Asia》(Isabel Shipley Cunningham,1984 年)、《Agrcul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A Documentary History》(Wayne D.Rasmussen,1975年)等着作是论文重要的文献参考资料,并以1908-1924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219篇《新作物引进公告》为论文的基本研究素材;论文采用数据统计法,运用列表将不同采集主体的采集成果集中呈现出来,主要内容包括作物品种、样本数量、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编号等;运用补充论证法,结合美、英等国历史学者、农史学者的学术专着,对作物采集活动相关史实进行相互验证,详细考证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的主体、活动过程、代表性成果、重要作物性状以及中国作物对美国农业的影响等内容。论文整体研究框架设计:除绪论部分外,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论文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论文主体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即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的历史背景和主体。美国在世界各地开展采集活动,而在中国大规模开展作物采集活动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的外因包括:近代中国的政治体制特征、社会经济环境、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以及欧洲各国在华采集活动的影响;美国发起作物采集活动的主观动因包括: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环境,欧洲早期移民的特殊兴趣爱好,美国联邦政府的积极农业政策。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主体包括:植物学家、植物猎人、各国驻华传教士等,在作物采集活动过程中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发挥了组织领导作用,植物猎人和植物学家专业开展作物采集活动,各国驻华传教士积极主动参与,美国外交官员、商人、军方等多方力量相互配合,共同支持采集工作,留学美国的中国学者也发挥了中介桥梁作用。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五章,是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以个案形式和共性分析法系统梳理了 3位主要美国植物猎人和其他采集主体的在华作物采集活动。各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二章追溯弗兰克·迈耶在华作物采集活动,主要研究内容:首先,对迈耶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来华之前的工作经历进行介绍;其次,考证迈耶4次在华作物采集的主要活动路线和代表性采集成果,其中新疆之行和甘肃之行是研究重点;最后,关于迈耶的个性品质及其采集的中国作物种质对美国农业重要影响的评价,评价从美国传记作家、迈耶自我评价与作者评析三个角度展开。第三章研究欧内斯特·威尔逊在华作物采集活动,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威尔逊的家庭出身、早期工作经历以及从事植物猎人后的传奇生涯;其次,考证了威尔逊在华的4次采集活动和代表性成果,包括1899-1902年云南“珙桐树”之行、1903-1905年中国“绿绒蒿”之行、1907-1909年湖北西部“白皮松”之行、1910年湖北、四川“帝王百合”之行;最后,对威尔逊的个性品质和采集活动进行评析。第四章考证约瑟夫·洛克在华作物采集活动,主要研究内容:首先,介绍洛克的家庭出身、青少年生活经历、从事植物采集事业后的漂泊人生;其次,考证洛克在华采集的活动路线与主要成果,包括1922-1924年云南玉龙雪山之行、1924-1927年中国西部甘青之行、1927-1929年中国西南川滇之行;最后,对洛克的个性品质和科研活动进行评析。第五章介绍了其他采集主体在华的作物采集活动。第三部分即论文第六章,对美国作物采集活动进行整体的客观历史评价,集中探讨美国作物采集活动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启示。研究发现,作物采集活动迅速提升了美国农业生产水平,中国作物引进与培育多次控制美国的果树疫情,丰富了美国农业生产种质资源,有效促进了美国农业科技快速发展。通过对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研究,带给中国农业发展如下启示:选择性借鉴美国农业“三位一体”模式,完善农业情报与科研互动机制,强化主粮作物的培育过程管理,增强作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充分利用作物特性美化城乡人居环境。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是其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也是美国成为世界超级经济大国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历史经验值得全球所有发展中国家选择性借鉴。研究借鉴美国作物采集活动历史,对于中国提高作物生产技术、提升农业科研水平、发展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改善民众生活环境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国际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极度不稳定背景下,中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完全可以考虑运用经济手段缩短新作物品种的改良进程,在确保生态安全前提下,采集引种高附加值海外作物品种,迅速将中国的作物育种水平提升到新高度。论文研究充分体现历史经验与现实生产相结合,历史评价突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题中之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而论文研究中涉及的种质资源安全,更应该上升到粮食安全战略的首要位罝。

王立青[7](2013)在《白杏》文中提出我家院里靠南墙根有一棵杏树,是母亲结婚那年我父亲亲手栽下的。杏树苗是母亲从娘家带来的陪嫁。杏树的品种叫"香白杏",听母亲说:白杏是新品种,比青杏和红杏更值钱。母亲的娘家有一片杏树园,母亲做姑娘时喜欢吃杏,母亲的父亲就从外地一个果树培育基地花高价引进了这种杏树的新品种。杏树苗从外地引进回来时,正赶上我母亲出嫁。我母亲的父亲就把仅有的五棵树苗拿出一棵作为特殊陪嫁品送给了我母亲,让她带去新家栽植。我母亲结婚那天,前脚刚刚踏进父亲的家门,

张玉东[8](2010)在《环塔里木盆地杏麦复合系统间作小麦品种生长、生产及灌浆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果农复合间作创造的良好的微气候环境,为间作小麦的稳产、高产创造了有利的生产环境和条件。果农复合间作近年来在环塔里木盆地地区发展很快,种植面积很大,杏麦复合是该地区果农复合重要的一种。研究环塔里木盆地小麦品种的杏麦间作特性,对于南疆灌区农业杏麦复合种植中,杏麦复合种植模式的评价与选择、小麦品种装配及最大限度的提高小麦生产潜能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环塔里木盆地4个本地主栽小麦品种新冬22、新冬17、新冬18、石冬8号,以及从河北引种的保麦9号为材料,以具典型环塔里木盆地灌区农业特征的南疆轮台县为试验基地,以58年杏树树龄的杏麦复合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至2009年,研究了杏麦复合栽培不同栽培模式及同一栽培模式下间作麦区小麦生长特性、籽粒灌浆特性、产量构成特性及其规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杏麦复合栽培模式下不同小麦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杏麦复合模式对间作小麦产量影响不同,宽幅杏麦复合种植模式(6×3、6×4复合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远小于窄幅复合种植模式(4×1.5复合模式)的影响;行距相同、株距不同的杏麦复合种植模式(6×3、6×4复合模式)对距杏树不同距离小麦产量影响趋势一致,但杏树株距较小的复合种植模式(6×3复合模式)对小麦产量影响更大些。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不同杏麦复合模式对千粒重和有效穗数影响较大,对穗粒数影响最小。2.不同杏麦复合种植模式对小麦株高的影响不同,总的规律是:在杏树近端,离杏树越近,小麦株高越低;在杏树远端,小麦株高变化不大;对东侧麦区小麦株高的影响远大于西侧,间作麦区小麦株高变化呈偏态分布;宽幅杏麦复合种植模式[6×3、6×4杏麦复合模式]对小麦的株高的影响比窄幅杏麦复合种植模式[4×1.5杏麦复合模式]对株高的影响大。3.杏麦复合模式下,间作麦区杏树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千粒重>有效穗数>穗粒数。间作麦区杏树对小麦农艺特性及产量特征的影响趋势为:距离杏树愈近,小麦的产量、千粒重和株高越小,间作小麦东区的产量、千粒重和株高受杏树的影响大于西区,间作麦区小麦重要农艺特性均呈偏态分布;小麦有效穗数受杏树影响较大,且距离杏树愈近,小麦有效穗数越少,但杏树对其近冠区和远冠区小麦有效穗数影响很小。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基因型效应大于杏麦复合效应及基因型×杏麦复合互作效应,受基因型效应影响最大的产量性状是穗粒数,受杏麦复合效应影响最大的产量性状是千粒重。4.杏麦复合间作杏树对间作小麦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少,杏麦复合间作杏树对沉淀值影响最大,对硬度和容重的影响居中。间作杏树对小麦品质影响的总趋势是:距离杏树愈近,品质性状愈差,且对东侧麦区小麦品质的影响大于西侧麦区。杏麦间作小麦品质受基因型、杏麦复合及其互作的影响,受基因型影响最大的品质性状是蛋白质,而杏麦复合效应对容重影响最大。5.影响杏麦间作小麦粒重最重要的灌浆参数是平均灌浆速率。供试品种中,灌浆特性最好的是保麦9号,然后为新冬22,新冬18、新冬17和石冬8号灌浆特性较差;越靠近杏树,杏麦复合间作杏树对小麦籽粒灌浆影响越大,且对杏麦复合东侧麦区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大于相同距离西侧麦区的小麦。6.对杏麦复合间作5个小麦品种的9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保麦9号,是参试品种中表现最优异的小麦品种,最适宜于杏麦复合间作物种装配,其次为石冬8号、新冬22和新冬18,新冬17最差。根据对环塔里木盆地小麦品种杏麦间作特性的研究,提出环塔里木盆地杏麦复合种植技术:间作模式为:6×4模式,与之配套的小麦品种为保麦9号。

魏景利,张艳敏,林群,陈学森[9](2010)在《我国杏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文中认为综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在杏起源演化、资源评价、种质创新及遗传育种等方面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杏的砧木资源、鲜食资源、加工资源及观赏资源等优异种质资源。

王朝君[10](2009)在《中国古代杏的栽培、加工与利用》文中指出杏是中国传统的五大水果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品种繁多。由于文献资料记载的残缺,关于中国杏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杏的记载最早见于古文献《夏小正》,依据某些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夏小正》是记载夏代前期的事迹,认为早在4000多年前的中国中原地区杏已经在果园里面专门栽培;还有学者研究认为杏是与中国人的历史起源相伴随的,中国人的生活历史有多长,其杏的栽培历史就有多长;最确信的文献资料是甲骨文中关于杏的记载,这也是关于杏最早的记载,甲骨文是记叙中国古代商代人的生活事迹,距今大约有3500年的历史。据中国甲骨文学者的研究结论,杏在最早时期,人们并不把其当做水果享用,其主要用途是把果实和材质整体当做供品用于祭祀神灵。到目前为止,由于中国古代杏没有专门的文献记载,关于杏的文献资料大多是零散的,记载的内容甚少,所以关于中国古代杏的栽培起源问题还没有定论。但是透过这些零散的内容我们也能了解中国古代杏的一些基本情况。关于中国古代杏的人工栽培,如果依据《夏小正》的记载,出现专业性的果园栽培至今已有4000多年了,《诗经》中五果唯独没有杏,这可能是由于周代人对于杏的本性已完全了解和认识,认为杏是不适宜人们食用的水果。古籍《管子》里面最早论述到杏栽培对土壤的要求:“五沃之土,其土宜杏”,这说明在中国大概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杏的栽培技术和要求已有较成熟的掌握,北魏时期人们对于杏的栽培、繁殖、管理等技术的掌握已经达到更趋完美的水平。关于中国古代杏的分布问题,最早见于古籍《山海经》,即在今天陕西秦岭一带有大面积的杏林出现,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400—250年。中国古代杏分布范围相比今天更广泛,其最南端可达今天的广州市南部,最西端已经分布到新疆的喀什以西地区,最东北边分布到黑龙江的伊春市。古代杏的栽培区域以黄河流域分布最多,其栽培技术相对成熟,技术发展和推广也比较快,长江流域以江浙地区最多,其它栽培地区主要是新疆伊犁河谷、云贵川高原、东北平原。关于中国古代杏的品种,最早记载见于西汉时期,汉武帝上林苑中首次提到杏的品种—金杏,此后关于文献记载的杏品种的大约有50多个。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驯化栽培和改良发展,中国古代杏距今遗留有四种。这些遗留种的培育品种在我国和苏联、亚美尼亚等地都有栽培,已成为供人们开发和培育新品种的可贵资源。关于杏的加工利用最早见于《齐民要术》,包括杏仁、杏肉的加工技术、加工工艺都有较详细的记载。按照杏果不同品种的特性,古人把杏分为鲜食杏、仁用杏、肉用杏等。古人在杏的经济价值尤其是药用价值的开发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对于我们今天综合开发杏产业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介绍几个杏树新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几个杏树新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金普新区牌坊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美丽乡村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美丽乡村
        2.1.2 美丽乡村的特征
        2.1.3 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
    2.2 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2.2.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3 基层社会治理理论
3 牌坊村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分析
    3.1 牌坊村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3.1.1 金普新区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3.1.2 牌坊村基本情况
    3.2 牌坊村美丽乡村建设阶段成效
        3.2.1 牌坊村的产业规划
        3.2.2 牌坊村的生态环境
        3.2.3 牌坊村的公共服务
        3.2.4 牌坊村的基础设施
        3.2.5 牌坊村的乡风文明
        3.2.6 牌坊村的社会治理
    3.3 牌坊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主体
        3.3.1 金普新区农业农村局
        3.3.2 金普新区党工委宣传部
        3.3.3 金普新区杏树街道办事处
        3.3.4 牌坊村委会
        3.3.5 社会组织
        3.3.6 牌坊村村民
4 牌坊村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 问卷设计与调查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调查
    4.2 牌坊村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问题梳理
        4.2.1 规划方案不整体,资源配置不合理
        4.2.2 产业结构单一,缺少收入来源
        4.2.3 基础设施不足,环境管控薄弱
        4.2.4 资金来源不足,持续发展堪忧
        4.2.5 人才资源匮乏,精神文明滞后
        4.2.6 历史人物和文化特色未能挖掘利用
    4.3 产生问题的原因
        4.3.1 农业部门独立推进难以形成攻坚合力
        4.3.2 农业收益持续低迷难以吸引产业资本
        4.3.3 农业人口长期外流忽视乡村发展潜力
5 促进牌坊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1 准确把握建设步骤和投入方向
        5.1.1 审议规划方案,明确建设步骤
        5.1.2 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突破
    5.2 着力推进品牌强村和技术富农
        5.2.1 培育牌坊村为品牌的农产品
        5.2.2 搭建产销平台促使农民增收
    5.3 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容环境
        5.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3.2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5.4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
        5.4.1 调动社会力量
        5.4.2 引入民间资本
    5.5 高度重视人才挖掘和素质培养
        5.5.1 培育优秀人才,凝聚向心力量
        5.5.2 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5.6 统筹开发本土文化和旅游资源
        5.6.1 发掘本土历史文化
        5.6.2 打造精品旅游路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大连金普新区杏树街道牌坊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风沙万里党旗红系列报道之一 党旗闪耀京津风沙源(论文提纲范文)

罗海莲不忘初心,向着梦想继续前进
李加峰志愿就是做一名园丁
陆桂德不忘初心,只为一方碧水蓝天
宋德足我的家乡如今成为网红村
张有旺过去光秃秃,现在绿油油
李萍不信黄土难刨金
李福祥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赵德清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情
赵守忠用一生守护好一片林

(3)从小麦到苹果:甘肃李咀村的生计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背景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走进李咀村
    第一节 苹果之乡——静宁
    第二节 美丽乡村——李咀
第二章 李咀村的传统生计
    第一节 小麦种植
    第二节 “小本生意”
    第三节 外出务工
第三章 李咀村的生计变迁
    第一节 艰难的变迁之路
    第二节 苹果的产业化之路
第四章 李咀村生计变迁的原因
    第一节 历史和自然的选择
    第二节 当地政府的助推
    第三节 市场经济的驱动
    第四节 当地农民的耕作
第五章 李咀村生计变迁的文化调适
    第一节 物质条件的调适
    第二节 思想观念的调适
    第三节 文化习俗的调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4)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缘起和学术意义
    第二节 学术回顾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特色
第一章 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
    第一节 明代花卉园艺的发展进程与特点
    第二节 审美风气嬗变与游赏之风的兴起
        一、明代前期社会审美风尚相对保守及其时代文化背景
        二、明代中后期审美风尚的骤变和北京游赏之风的兴起
    第三节 北京花卉园艺及游赏之风的影响
第二章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
    第一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一、种花、养花、插花与赏花
        二、赐花、簪花、餐花与赠花
        三、写花、绘花与咏花
    第二节 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
    第三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状况及其代表意义
第三章 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
    第一节 明代北京主要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
        一、国花长作野蔬看:牡丹
        二、百千新艳一时开:芍药
        三、秋林无日不黄花:菊花
        四、红杏株株间绿杨:杏花
        五、暗香浮室胜芝兰:梅花
        六、花开花落如红雪:其他
    第二节 明代北京主要的花卉游赏活动
        一、雅集结社赏花
        二、岁时节令赏花
        三、园林寺观赏花
    第三节 游赏活动的场所分布及空间布局
    第四节 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特点
        一、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
        二、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
        三、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
第四章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创作
    第一节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
        一、前期: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
        二、后期: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
    第二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园林景观及文人创作
        一、明代北京园林中的花卉介绍
        二、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
    第三节 明代北京赏花风尚特征及文学书写的时代表现
        一、明以前瓶花与盆景鉴赏风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
        二、明代北京瓶花与盆景观赏及文学创作的繁荣
        三、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时代特征——以袁宏道《瓶史》为中心
    第四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创作个案研究
        一、“茶陵派群体”赏花唱和及其政治与文学意义
        二、吴中士人在京赏花赋诗的精神归向和文学旨意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瓶史》在明代刊刻流传及东传日本的“环流”影响
    附录二 :明代“玉堂赏花”诗、词唱和辑录
    附录三 :明代花卉文献(谱录类)汇总及叙录提要
征引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5)新疆轮台果树资源圃下中亚生态品种群杏的植物学特性频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栽培杏分类及主要研究进展
        1.2.2 国内栽培杏分类及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开花物候期观测
        2.2.2 花器官特性观测
        2.2.3 花粉量及花粉活力检测
        2.2.4 坐果率统计
        2.2.5 叶片特性观测
        2.2.6 一年生枝特性观测
        2.2.7 营养生长物候期观测
        2.2.8 果实性状特性观测
        2.2.9 种子特性观测
        2.2.10 果实品质特性测定
    2.3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开花授粉植物学特性
        3.1.1 开花物候期
        3.1.2 花器官形态特性
        3.1.3 花粉量特性
        3.1.4 花粉萌发率特性
        3.1.5 自然坐果率特性
        3.1.6 自交亲和性特性
    3.2 一年生枝和叶片生物学特性
        3.2.1 营养生长物候期
        3.2.2 叶片特性
        3.2.3 一年生枝特性
    3.3 果实特性
        3.3.1 果实生长发育物候期
        3.3.2 果实外观品质特性
        3.3.3 果实外在品质特性
        3.3.4 果实内在品质特性
    3.4 种子特性
        3.4.1 果核形状特性
        3.4.2 果核外在品质特性
        3.4.3 种子萌发率特性
    3.5 生物学特性间相关性分析
        3.5.1 叶片特性间相关性分析
        3.5.2 一年生枝特性间相关性分析
        3.5.3 果实品质特性间相关性分析
        3.5.4 种子特性间相关性分析
        3.5.5 叶片与一年生枝特性间相关性分析
        3.5.6 叶片与果实特性间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中亚生态品种群杏的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
    4.2 中亚生态品种群杏的枝叶植物学特性
    4.3 中亚生态品种群杏的果实及种子生物学特性
    4.4 中亚生态品种群杏生物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致谢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6)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研究(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四、论文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历史背景和主体
    第一节 美国采集中国作物的客观条件
        一、近代中国的政治体制特征
        二、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
        三、近代中国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
        四、欧洲各国在华采集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美国开展作物采集的主观动因
        一、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环境
        三、欧洲早期移民群体的特殊兴趣
        四、美国联邦政府的积极农业政策
    第三节 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主体
        一、联邦政府、州政府积极推动采集活动
        二、植物学家、植物猎人专业开展采集活动
        三、各国驻华传教士主动参与采集活动
        四、美国外交官员、学者等支持采集活动
        五、中国留学生发挥了中介桥梁作用
第二章 弗兰克·迈耶在华作物采集活动
    第一节 迈耶的生平背景
        一、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
        二、来华之前的工作经历
    第二节 迈耶在华作物采集活动主要过程与代表性成果
        一、迈耶首次在华考察路线和代表性成果
        二、迈耶第二次在华考察路线和代表性成果
        三、迈耶第三次在华考察路线和代表性成果
        四、迈耶第四次在华考察路线和代表性成果
    第三节 迈耶及其在华作物采集活动评析
        一、关于迈耶的历史评价
        二、迈耶采集的作物种质对美国农业的重要影响
第三章 欧内斯特·威尔逊在华作物采集活动
    第一节 威尔逊的生平背景
        一、家庭出身与早期工作经历
        二、从事植物猎人的传奇生涯
    第二节 威尔逊在华采集活动主要过程和代表性成果
        一、1899-1902年云南“珙桐树”之行
        二、1903-1905年中国“绿绒蒿”之行
        三、1907-1909年湖北西部“白皮松”之行
        四、1910年湖北、四川“帝王百合”之行
        五、威尔逊在华作物采集的代表性成果
    第三节 威尔逊及其在华采集活动评析
        一、关于威尔逊的个性品质评析
        二、关于威尔逊的采集活动评析
第四章 约瑟夫·洛克在华作物采集活动
    第一节 洛克的生平背景
        一、家庭出身与青少年生活经历
        二、从事植物采集后的漂泊人生
    第二节 洛克在华采集活动主要过程和代表性成果
        一、1922-1924年云南玉龙雪山之行
        二、1924-1927年中国西部甘青之行
        三、1927-1929年中国西南川滇之行
        四、洛克在华作物采集的代表性成果
    第三节 洛克及其在华采集活动评析
        一、关于洛克的个性品质评析
        二、关于洛克的科研活动评析
第五章 其他人员在华作物采集活动
    第一节 传教士与来华美国专家的采集活动
        一、普通传教士代表性采集成果
        二、农业传教士代表性采集成果
        三、传教士医生与美国专家代表性采集成果
    第二节 美国外交官与美籍雇员的采集活动
        一、驻华美国外交官代表性采集成果
        二、中国政府美籍雇员代表性采集成果
        三、采集者不详的代表性采集成果
        四、中国学者交换的作物种质
    第三节 其他人员的作物采集活动评析
        一、关于农业传教与传教士参与采集活动评析
        二、中国留学生参与采集活动评析
第六章 美国作物采集活动历史评价和启示
    第一节 历史评价
        一、迅速提升了美国的农业生产水平
        二、中国样本多次控制美国果树疫情
        三、丰富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种质资源
        四、有效促进美国农业科技快速发展
    第二节 启示
        一、选择性借鉴“三位一体”模式
        二、完善农业情报与科研互动机制
        三、强化主粮作物的培育过程管理
        四、增强作物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五、利用作物特性美化城乡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8)环塔里木盆地杏麦复合系统间作小麦品种生长、生产及灌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林复合种植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 小麦株高特性研究
    1.3 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1.4.1 基因型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1.4.2 环境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1.4.3 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1.5 物候期观测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1.6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小麦引种和评价中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杏麦复合类型对小麦株高、产量及产量构成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种植
        2.1.2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2.1.3 资料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复合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表现
        2.2.2 三种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随距杏树距离变化特性
        2.2.3 三种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下小麦株高随距杏树距离变化特性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同一杏麦复合栽培模式间作麦区小麦品种株高、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变化特征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和试验种植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资料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杏麦间作5 个小麦品种农艺特性的变化特征
        3.2.2 基因型和杏麦复合栽培对小麦农艺特性影响的统计学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同一杏麦复合栽培模式间作麦区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变化特征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和试验种植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资料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杏麦(冬小麦)间作5 个小麦品种的品质变化特征
        4.2.2 基因型和杏麦复合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4.3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杏麦复合栽培间作小麦籽粒灌浆特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与试验条件
        5.1.2 试验设计
        5.1.3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杏麦间作5 个品种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变化特征
        5.2.2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各阶段的参数
        5.2.3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5.2.4 小麦籽粒灌浆参数与千粒重的回归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同一杏麦复合系统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6.1.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理想品种的确定
        6.2.2 原始数据的初值化
        6.2.3 求两个层次差
        6.2.4 求关联系数
        6.2.5 求关联度
    6.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与创新
        7.1.1 不同杏麦复合类型对小麦株高、产量及产量构成特性的影响
        7.1.2 同一杏麦复合栽培模式间作麦区小麦品种农艺特性变化特征
        7.1.3 同一杏麦复合栽培模式间作麦区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变化特征
        7.1.4 杏麦复合栽培间作小麦籽粒灌浆特征
        7.1.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杏麦复合不同小麦品种
        7.1.6 小结
    7.2 不足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9)我国杏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杏种质资源研究
    1.1 起源演化
    1.2 种质评价
    1.3 种质创新
    1.4 遗传育种
2 杏优异种质资源及利用
    2.1 砧木资源
    2.2 鲜食杏资源
    2.3 加工杏资源
    2.4 仁用杏资源
    2.5 观赏杏资源

(10)中国古代杏的栽培、加工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
    五、论文的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古代杏的起源及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杏的栽培起源
    第二节 中国古代杏的栽培发展概貌
第二章 中国古代杏的栽培分布及品种分类
    第一节 中国古代杏的品种及分类
    第二节 中国古代杏的栽培分布情况
第三章 中国古代杏的栽培技术
    第一节 古代杏的栽培及管理技术
    第二节 古代杏的繁殖技术
第四章 中国古代杏的加工利用技术
    第一节 古代杏肉的加工利用技术
    第二节 古代杏仁的加工利用技术
第五章 中国古代杏的经济价值
    第一节 食用价值
    第二节 药用价值
    第三节 其它使用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介绍几个杏树新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 [1]金普新区牌坊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钟承利.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风沙万里党旗红系列报道之一 党旗闪耀京津风沙源[J]. 张志国. 绿色中国, 2021(11)
  • [3]从小麦到苹果:甘肃李咀村的生计变迁研究[D]. 魏娅丽.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4]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D]. 邢云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新疆轮台果树资源圃下中亚生态品种群杏的植物学特性频度分析[D]. 徐乐. 石河子大学, 2019(05)
  • [6]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研究(1898—1949)[D]. 刘琨.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白杏[A]. 王立青. 苍生文学(2013年第1期 总第91期), 2013(总第91期)
  • [8]环塔里木盆地杏麦复合系统间作小麦品种生长、生产及灌浆特性研究[D]. 张玉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9]我国杏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J]. 魏景利,张艳敏,林群,陈学森. 落叶果树, 2010(02)
  • [10]中国古代杏的栽培、加工与利用[D]. 王朝君.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引进几个杏树新品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