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口统计资料

缅甸人口统计资料

一、缅甸人口统计小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战云健[2](2018)在《近百年亚洲降水变化特征及其不确定性分析》文中提出大气降水是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全球变暖背景下,降水的长期变化对自然界具有重大的影响。亚洲地区的降水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研究其近百年来的降水长期趋势变化规律,对于理解水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和反馈,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地面降水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仍存在不足的情形下,区域降水变化的研究结论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案非常敏感。不同资料、不同分析方法和不同降水指标的应用,会使研究结论出现显着差异,是当前研究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利用不同来源的降水观测资料,在台站资料最为可靠的中国地区探讨最优区域平均降水计算方法,解决台站空间分布不均匀引起区域平均降水估算不确定性问题;探讨降水指标的适用性,解决降水量气候场差异大和台站数据时间完整性对大尺度降水变化估计的影响问题;对资料完整性和准确性较好的东亚区域,分析雨季进退长期变化,讨论不同时段的资料应用产生的不确定性问题;对地形最为复杂的大喜马拉雅地区近几十年的降水和极端降水变化进行分析,确定研究亚洲地区长期降水变化所应用的资料和方法;利用均一化订正后的最新资料对亚洲各个区域以及亚洲整体的近百年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对仍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以“中国地面与CMORPH融合逐日降水产品(V1.0)”作为参照数据,利用中国地面2425站降水观测数据,采用不同区域平均方法计算中国平均降水量及其不同距平指标的时间序列,对各种计算方法所得序列的平均值、线性回归趋势以及标准差同参考值进行比较,发现在时间上数据基本无缺失的1998-2012年,2.5度和5.0度经纬度网格面积加权区域平均方法所得到的中国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和离散程度同参考值最为接近,对区域降水平均值的计算也较为准确,是最优的区域平均方案。网格过疏或过密都会使区域平均结果出现较大误差。直接平均方法的区域平均结果误差明显偏大,应尽量避免在大尺度降水研究之中应用。(2)对1951-2016年全国、中国西部、中国东部不同降水指标的5.0度经纬度网格区域平均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选用不同降水指标对区域平均降水变化趋势估计结果具有很大差异。1951-1957年由于较为干燥的中国西部台站数据缺失较多,全国区域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的原始值都出现了明显的虚假偏高,使1951-2016年线性趋势估计出现较大偏差。在中国西部地区,区域平均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时间序列会出现明显偏大的波动。距平和标准化距平则在不同数据缺测情况、不同气候值背景下都较为稳定。全国区域平均的降水量、降水日的原始值和距平值变化基本是中国东部湿润地区降水变化的反映,而距平百分率的变化主要由中国西北等干燥区域的降水变化引起,标准化距平指标则可以折中反映湿润地区和干燥地区的降水变化情形。(3)利用GHCN-D和CGP-D两套不同的逐日降水数据集,采取5.0度经纬度网格面积加权区域平均方法,依据候降水量定义雨季起讫时间,分析东亚地区站点以及区域平均雨季开始、结束和持续时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2009年,GHCN-D和CGP-D的区域平均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基于GHCN-D数据的区域平均雨季开始及结束时间均提前,雨季持续时间增加,但基于CGP-D数据的区域平均雨季开始时间推迟,雨季持续时间减少。不同资料的应用会使得部分研究结论出现反转,是研究结论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其原因可能来自于GHCN-D数据2000年之后的完整性问题。研究时段的变化对线性趋势估计值的大小存在影响,是不确定性的次要因素。不同数据集不同时段的资料应用,对站点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小。(4)利用CGP-D逐日降水数据,选取2.5度经纬度网格面积加权区域平均方法,分析大喜马拉雅地区(HKH region)近几十年的降水和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研究发现,1951-2013年大喜马拉雅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显着增加。其中中国青藏高原地区降水量、日数和强度都显着增加,印度大部分区域降水日数显着增加而降水强度显着减少;中国西南地区和中亚南部高山区域则降水日数显着减少而降水强度显着增加。1961-2012年大喜马拉雅地区平均弱降水量和频率、强降水量和频率都有显着增加的趋势,但弱降水强度有所减小,短期持续暴雨和连阴雨日数显着增加。2000年之前,各种极端降水指数的距平百分率和标准化距平的增减变化差异不大,但2000年之后距平百分率指数出现了异常显着的增加趋势,标准化距平的增加则不很明显。(5)以经过降水测量偏差订正的俄罗斯数据集为参考数据,对CGP的俄罗斯地区资料进行订正处理,选取降水量的标准化距平指标,采用5.0度经纬度网格面积加权区域平均方法对亚洲地区1901-2016年的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发现:近百年来,亚洲区域平均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20世纪40-50年代北亚和中亚区域冷季降水量的突然增加对总体趋势贡献最大;2005年之后亚洲大部分子区域的降水量也出现了明显增加,其他时段亚洲区域平均降水量以波动为主,增减趋势不明显。亚洲春秋季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接近于年降水量,冬季降水量呈现多-少-多的变化,夏季降水量增加趋势较小且不显着。近百年来,北亚和中亚地区夏季降水量占比一致性显着减少,其他三个季节的降水量及占全年降水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中亚地区降水资料的潜在非均一性问题有可能导致降水的虚假增加,给研究结论带来了部分不确定性。总之,本文完成了近百年来亚洲地区降水变化的分析工作。但由于当今亚洲区域降水数据仍存在一定完整性和可靠性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有待继续深入分析解决。

林明华[3](2017)在《马新华文教育的嬗变》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华人社会(简称华社)都是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965年马新分家之前,马新华人基本上属于同一个社会,尤其是在华文教育领域,唇齿相依,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体。但是在马新分家之后,马新两国不但在政治和经济上各走各路,基于彼此政治上的需要,两国华文教育的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扬,也面对不同的命运,出现各有得失、一盛一衰的强烈对比。新加坡基本上是个华人国家,华人占了人口总数的76%。新加坡本来也是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第一堡垒,不只拥有完善的华文小学和中学,更拥有东南亚唯一的华文大学──南洋大学。南洋大学的创办,是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又是海外华人民族意识的一个澎湃点,更是海外华文教育经历的一种系统化,由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是近乎完美的演变。然而随着新加坡最后一所华校于1986年停办,1987年全国中小学统一以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华文退位为第二语文开始,新加坡的华文学校,实际上已成为历史。今天的新加坡,学生的华文程度一落千丈,远远不如马来西亚。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扬,也因此陷入了瓶颈,甚至出现倒退现象。马来西亚的华人只占国内总人口的23%,而且政府的单元化种族教育政策并不利于华文教育的发展,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一直面临种种打压,但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却以强烈的民族意识与不妥协的民族精神,突破政府的教育政策和文化政策的重重围剿,建立了由小学、独立中学到大专院校的完整华教体系,使中华文化的薪火得以在此生生不息。马来西亚华人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他们拒绝被同化,并竭力扞卫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如此特殊的华人风景,在全球乃绝无仅有,可说是创造了中国、台湾和香港之外的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奇。今天,随着中国的崛起,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华文再也不是一种被边缘化的文字,而是重新在全球文化版图中占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让华文教育走向世界,让中华文化重新焕发光采,影响世界,并为世界作出贡献,也成为了全世界炎黄子孙共同期盼的远大理想。

金东平[4](2018)在《民国时期云南各民族国民意识生成研究》文中指出国民意识是近代社会思潮一个重要的部分,对近代云南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各民族民众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对国家的认同。伴随着清末帝国主义对云南的侵略、清末新政的实施及革命派的宣传组织活动,云南各民族的国民意识逐渐萌发。民国时期是云南各民族国民意识生成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随着辛亥革命、护国运动、五四运动及抗日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政府的一些现代化改革给新思想在云南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再加上教育、报刊等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了解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渠道,在这几方面的合力影响下,民国时期云南各民族国民意识的培育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国民意识的觉醒对民国时期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上,反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以及抵制洋货运动的发生,加速了云南民族资本力量的壮大;政治上,社会各阶层的参政热情逐渐高涨,学生、工人和农民逐渐成长为政治活动中的新兴力量;社会思想方面,社会思潮从追求宪政民主转变为抗战建国进而转变为反独裁、反内战的民主建国思想,从而推动了云南的近代化进程。但是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交通通信的不完善等不利因素的限制,各民族国民意识的觉醒是不彻底、不平衡和不完善的,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以民国时期云南各民族国民意识的生成为研究对象,将其放在云南近代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从整体上把握近代云南各民族国民意识的发展脉络,分析其积极影响和所受限制,进而揭示其自身存在的不足。

高雯[5](2018)在《亚洲现代家族政治的合法性构建与维系 ——基于菲律宾、印度、日本和朝鲜四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洲各国经历近代反殖民反封建革命已经近百年了,但带有前现代色彩的家族政治现象至今仍活跃在亚洲政治舞台上。本文从分析菲律宾、印度、日本和朝鲜这四个典型现代家族政治国家出发,通过其国内政治制度与现代家族政治的共生机制的情境式分析,研究亚洲现代家族政治的合法性构建与维持因素。总体而言,四个国家的家族政治合法性来源有其共通之处,包括合法性的路径依赖和掠夺性、绩效信念、政治中产阶级的缺位、家庭主义传统等,这些因素让几乎整个亚洲都表现出现代家族政治的特征;各国也有其特殊之处,譬如菲律宾的庇护制度、印度的种姓制与宗教、日本媒体对舆论的支配作用、特殊的社会心理和家庭制度传统、朝鲜的狂热个人崇拜和极权主义等等,这些特殊性造就了各国政治发展现实和未来路径的不同。

孙玉红,邢春燕[6](2017)在《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FTA的全面实施,成员间的关税水平大大削减,然而,2015年双边贸易流量的发展却出现了下降的势头。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能否成为可持续地推进双边贸易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运用2006—2015年的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电子商务以及金融服务5个指标,采用Wilson贸易便利化水平测评体系的构建思想,测定了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动态发展趋势。其次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东盟之间贸易流量的影响,并根据回归结果,进一步测算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存在较大上行空间。贸易便利化对贸易流量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关税消减的效应;进出口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对双边贸易流量均有显着促进作用,但出口国家的促进效果更显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应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水平升级,以实现贸易潜力再造和合作共赢。

肖大鹏[7](2017)在《英国技术教育在上海 ——雷士德工学院与学校人才培养研究(1934-1945)》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30—40年代,雷士德工学院和雷士德工业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雷校")将一套完整的英国技术教育方案系统地复制到上海。其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但在管理架构、课程设置、师资来源与设备购置上,与当时国内其他院校相比都有其独特之处,在专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其学生主要走上应用型工程技术岗位,也有部分因各种原因进入其他领域,其中不少成长为各自领域的知名人物。本文以雷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历史为研究对象,以存世的原始英文材料、档案文献资料、报刊资料、校友回忆与2004版校史稿为基础,综合利用和借鉴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充分考虑其存续期间的时代背景,力争还原出有关雷校的更多史实,呈现雷校校友群体更为丰富的求学经历,探索和解决一些悬疑和争论。首先,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雷校历史作出进一步的挖掘、修订、补充,尤其是增加关于筹建阶段与日本占领时期历史细节的一些新发现。其次,全面呈现雷校人才培养的综合条件,包括师资、校舍、设备、场地设施、外部资源的利用等。再次,梳理和还原雷校的管理架构、监审制度、学生工作的详细情况。接下来,按照工学院、高中部、初中部、夜校部四个培养阶段,对各阶段的培养工作展开深入的叙述与探讨,比较全面地展现培养方向、学历层次、课程设置、考核标准等方面的细节,并以实例说明其培养工作的特色。然后,从雷校学生中选取若干代表人物,按照发展方向的不同加以分类,并为这些人物书写小传,力争在他们的雷校经历与自身发展轨迹和成就之间找出联系。最后,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若干维度出发,将雷校及其人才培养的历史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关系网络之下,展开适当的考察与讨论。雷校由于身处外战、内战及政权更迭这样的时代大变局,其英国技术教育办学模式只能在中国走向末路,但这并不表明英国技术教育在中国"水土不服",特别是面对今天"工匠精神"缺失与私立教育急需规范化与大力发展的情势下,其办学经验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婧[8](2017)在《《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道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大众传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而在艾滋病报道中应开展道德教育。在艾滋病的宣传报道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贯穿其中,在内容和原则上具有统一性。研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问题,能够丰富道德教育的内涵,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道德力量。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现实生活中,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会因“病耻感”感受到不公与失衡,遭遇到“陌生人”的歧视和冷漠,影响他们正常的公共生活。《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中提倡利他的交往方式,引领公正的社会风尚,有助于营造艾滋病防治的公正环境,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公德力量。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由于医护工作者会面临“爱自己”还是“爱他人”的困惑,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则常遭遇“就业难”的困境,《人民日报》在报道艾滋病时注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医方要有治无类、慎言守密;患方要遵纪守法、平等就业。这对降低艾滋病防治的职业风险,维护艾滋病患者的就业权利等大有裨益。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目前,我国存在“性观念”混乱的现象,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后代和身患艾滋病的儿童常常生活在困苦之中。《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中倡导忠诚、责任、亲情等理念,呼吁建立平等相爱的夫妻关系,形成和谐互爱的亲子关系,有利于筑牢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夯实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基础。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治疗的过程中,道德压力会给患者带来内忧外患,道德缺失会加速疫情传播。《人民日报》在报道艾滋病时,大力倡导自强不息、奋进不止、平等友善、宽容守信等道德规范,有益于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探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等,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陈可猛[9](2014)在《《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研究(1940-1947)》文中认为《妇女之路》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党报——《新华日报》的副刊之一,也是这一时期专门探讨和寻求实现国统区妇女解放道路的妇女报刊。《妇女之路》共出版149期,597篇各类文章,以通俗生动、朴实无华的语言吹响了国统区妇女在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不断解放的号角。对《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诞生背景、分析其业务实践、梳理其主要内容、总结其基本特点,有积极的学术意义。《妇女之路》的诞生有深刻背景。抗战爆发后,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北、华中、华南广大军民英勇对日斗争;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当局积极组织战略防御;在沦陷区,民众掀起了一定规模的抗日斗争。总之,不管是在根据地、国统区还是沦陷区,抗日救亡怒潮此起彼伏。这一时期,各根据地普遍建立了多种妇女组织,妇女思想文化素质有很大提高,妇女积极开展拥军支前活动,妇女运动如火如荼。在国统区,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进行改组,中共南方局妇女运动委员会成立,国统区各界妇女宪政运动以及各地妇女解放运动势头迅猛,妇女运动空前活跃。在沦陷区,上海“孤岛”妇女进行不屈斗争,其它沦陷区妇女也在进行顽强抗争,妇女运动迎难而上。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当局以及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领导的妇女报刊空前兴盛。同时,“妇女回家”、“贤妻良母”主义沉渣泛起,各派政治力量围绕这一话题在报刊上激烈论争。《妇女之路》的业务实践丰富而又成熟。从指导思想上看,《妇女之路》的指导思想服务并服从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抗战时期、战后初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有细微调整和变化。从作者群体上看,《妇女之路》的作者群体有中共领导人、中共南方局妇委领导人以及《新华日报》社社内同仁、《新华日报》社社外贤达之分。从文章体裁上看,《妇女之路》的文章可分为诗歌、小说、小品文、报告文学、书评等文学作品类,音乐、书法等艺术作品类,问答、小知识等生活作品类。从编辑艺术上看,《妇女之路》的编辑尽职尽责且有很高的政治修养、业务修养和社会活动能力,对稿件的选择和组稿有严格要求,对版面的编排和美化独具匠心。《妇女之路》的内容全面而深刻。从明确妇女运动的重要地位、阐释妇女运动的先决条件、指明妇女运动的主体力量、强调妇女运动的领导力量、介绍妇女运动的组织形式五个方面传达党对国统区妇女运动的指示;从解放区妇女拥军支前、参政议政、生产劳动、家庭生活四个方面宣传解放区妇女的真实图景;从政治权利缺失、经济地位低下、家庭生活凄惨三方面揭露国统区妇女的悲惨生活;从妇女解放理论、妇女典型事迹两方面介绍国外妇女的生活和斗争;从恋爱、婚姻、家庭三方面介绍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现代恋爱婚姻家庭观。《妇女之路》的基本特色突出而鲜明。其文化性表现为关注妇女解放运动的新思潮、指导国统区妇女的文化生活;其艺术性表现为思想境界的重构性、语言境界的审美性、体裁表现的多元性;其知识性表现为注重关注日常生活常识和职业卫生知识;其科学性表现为传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理念。

罗融融[10](2014)在《《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文中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范本,在创刊60余年的媒介实践中,历经了从重“信息”、轻“互动”的教导公众式的“科普杂志”到强调互动模型、“知”和“质疑”并举的“科学传媒”的演变与递嬗,在传播上凸显“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文化上着意于全方位自塑国家形象与打造国家名片,在效果上实现了视觉满足与深度阅读的对接,成为国民想象国家、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级大刊”深切的人文关怀。基于当前学界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还停留在业务论、经验论、视觉论等单向维度的阶段,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3年的全部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媒介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视觉文化学等跨学科理论,以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动态到静态的研究视角对638期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文本解读,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破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在办刊历史部分,通过剖析时代变迁与杂志兴衰的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地理》60余年办刊历程的起承转合可分为初创期、低迷期、复兴期、转型期,杂志兴衰无一不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呈现出从较强的政治性到科学传播的自主性,从广博的时代性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从单一向度的科学性到多元文化的人文性。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地理》演进成为专业性、人文性、艺术性兼具、受众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的科学期刊。在办刊实践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在较长时间跨度的办刊历程中、在几经停刊与发行量低迷等若干重要关键节点上的实践与探索。该杂志立足于科学传播、植根自然地理、弘扬人文精神,本章在深入梳理了《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思潮、办刊主体、媒介技术及受众的密切关系之后,指出《中国国家地理》在视觉性、典藏性、差异性上形成了稳定的杂志风格,从而获得广泛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在传播样态层面,本文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介呈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1998年以来走向成熟,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文本呈现和受众需求的对接、地理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对接,其独具的集中呈现、深度解读、科学引领、对比拷问、创新视界等传播样态,是《中国国家地理》能让受众产生阅读惯性的最本质要素,这一要素也使其成为同类型期刊中的翘楚。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其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地理空间进行了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真实景观以新的意义,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其本质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自我确证和传达人类情感的虚拟世界,为读者建构起来“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并成为这种“想象”的中介与替代,以一种阅读的“仪式”共建过程,架构出一个“想象的地理”与“新地理感”。最后,本文将《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型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剖析该杂志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华夏地理》的差异化发展。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公民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与西方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期刊的设计排版和运作模式可以模仿借鉴,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叙述技巧可以不断摸索,唯有内容是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作为支撑的。《中国国家地理》还需要在元内容的生产上、媒介技术上、美学风格上、视野格局上、媒介营销上进一步深化革新,树立起大传播理念与全息观照的视角,以肩负起作为科学传媒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质与时代特质、文化特质、受众特质的深刻关系,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应用基础做一些扎实的先期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

二、缅甸人口统计小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缅甸人口统计小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2)近百年亚洲降水变化特征及其不确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中国地区降水变化特征
        1.2.2 亚洲地区降水变化特征
        1.2.3 全球降水变化特征
        1.2.4 不确定性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数据处理和选站
        2.2.1 中国区域1998-2012年日降水资料
        2.2.2 中国区域1951-2016年日降水资料
        2.2.3 东亚区域日降水资料
        2.2.4 大喜马拉雅地区日降水资料
        2.2.5 亚洲区域月降水资料
    2.3 分析方法
        2.3.1 主要分析方法概述
        2.3.2 计算方案简介
第3章 中国区域平均降水量序列构建方法比较研究
    3.1 引言
    3.2 中国区域平均序列构建方法比较
    3.3 中国西部区域平均序列构建方法比较
    3.4 中国东部区域平均序列构建方法比较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指标选取对中国区域平均长期降水变化趋势估计的影响
    4.1 引言
    4.2 1998-2012年不同降水指标还原和参照值对比分析
    4.3 1951-2016年不同降水指标还原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5章 东亚地区雨季起讫和持续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不确定性评估
    5.1 引言
    5.2 雨季开始、结束、持续时间的变化特征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喜马拉雅地区近几十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6.1 引言
    6.2 年降水变化
    6.3 不同级别降水变化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近百年亚洲地区降水量标准化距平变化特征分析
    7.1 引言
    7.2 亚洲地区年降水量标准化距平变化特征
    7.3 亚洲地区季节降水量标准化距平变化特征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8.1 全文总结和讨论
        8.1.1 全文总结
        8.1.2 讨论
    8.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马新华文教育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研究意义与问题意识
    1.2 研究原因、对象、方法与创新之处
    1.3 相关文献评述
第2章 马新华教的背景与异同
    2.1 逆流而上:马来西亚华教的保卫之战
    2.2 由盛而衰:新加坡华文学校成为历史
    2.3 比较视野下的马新华教之异同
    2.4 华人社团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2.5 李光耀与新加坡华文教育
    本章小结
第3章 马新华教的困境与突破
    3.1 民族主义对马新华教的冲击
    3.2 中国因素对马新华教的影响
    3.3 多元社会的民族认同、融合与同化问题
    3.4 新加坡华教在双语政策下的变迁、困境与挑战
    3.5 单元语文政策下马来西亚华教突破困境的抗争
    本章小结
第4章 马新华教的省思与新契机
    4.1 新加坡的华语教学改革
    4.2 新加坡还有华文教育吗?
    4.3 马来西亚华教危机未解
    4.4 “一带一路”:马新华教的新契机与挑战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民国时期云南各民族国民意识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海外学者关于近代国民意识的研究
        (二)大陆学者关于国民意识的研究
        (三)民国云南国民意识的相关研究
        (四)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的空间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清末云南各民族国民意识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帝国主义对云南的侵略及云南人民的反抗
        一、云南各族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二、云南各民族收回利权运动
        三、云南各民族扞卫领土主权的斗争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与革命思想在云南的传播
        一、清末云南新政
        二、革命思想在云南的传播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云南各民族国民意识的启蒙和培育
    第一节 民国历届地方政府对云南的治理
        一、云南军政府的成立和改革
        二、护国首义、五四运动与云南社会变迁
        三、民国时期云南的改土归流
        四、抗日战争中的云南
    第二节 民国云南教育事业发展与国民意识启蒙
        一、教育与国民意识启蒙的关系
        二、民国时期云南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三、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国民意识化
    第三节 报刊业的发展与国民意识的构建
        一、民国云南报刊业发展概况
        二、报刊与新思潮在云南的传入和传播
        三、报刊的爱国主义宣传与国民意识的觉醒
第三章 民国时期各民族国民意识培育效果及分析
    第一节 国民意识的觉醒
        一、实业救国和民族经济的发展
        二、民众参政热情的提高
        三、云南各民族社会思想的转型
    第二节 国民意识的有限性分析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民意识觉醒不足
        二、社会边缘群体国民意识培育的忽视
        三、公民意识的缺失
        四、国民意识觉醒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亚洲现代家族政治的合法性构建与维系 ——基于菲律宾、印度、日本和朝鲜四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合法性
        1.2.2 家族政治
        1.2.3 亚洲家族政治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案例的选择
    1.4 论文的结构
2 合法性与亚洲现代家族政治
    2.1 合法性的构建与维系
        2.1.1 社会信念与合法性
        2.1.2 权威在合法性构建中的作用:掠夺与延续
    2.2 现代家族政治的内涵及其分类
        2.2.1 现代家族政治的基本内涵
        2.2.2 现代家族政治的分类
3 传统政治中的现代家族政治合法性:印度的案例
    3.1 现代家族政治在印度
        3.1.1 从中央到地方:政治职位的“世袭制”
        3.1.2 政党王朝:传统政治的选举竞技场
    3.2 割裂的传统与现代: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矛盾
        3.2.1 现代化的民主政治制度:纸上的“亚洲民主之窗”
        3.2.2 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种姓制度
4 共生政治中的现代家族政治的合法性:菲律宾的案例
    4.1 现代家族政治在菲律宾
        4.1.1 美国式民主制与家族政治的共生
        4.1.2 控制选举:黑暗的3G政治
        4.1.3 为利益投票:选民的选择
    4.2 菲律宾现代家族政治的特色基础:庇护制
5 威权政治下的现代家族政治:朝鲜的案例
    5.1 朝鲜的特殊性
    5.2 金氏家族统治形成历程
6 民主政治下的现代家族政治合法性:日本的案例
    6.1 特殊的政党制度:日本现代家族政治的基石
        6.1.1 “保守联合”前的政党体制:个人的党—家族的党
        6.1.2 五五年体制系下的协商任免制
        6.1.3 政治体制转型时期的政治家当选
        6.1.4 后援会:继承选区
    6.2 现代家族政治在日本:塑造舆论
        6.2.1 媒体的报道偏好:扁平化与情绪化
        6.2.2 社会舆论对媒体的依赖和顺从
    6.3 日本现代社会心理:顺从与冷漠
        6.3.1 业绩主义与自我负责型社会
        6.3.2 “自我的缺失”:无自觉的顺从型社会
        6.3.3 生活目标的个人化与淡薄的参政意识
    6.4 传统文化:家族与血脉
7 分析与讨论:亚洲现代家庭政治的合法性来源与维系的诸因素
    7.1 掠夺与路径依赖:合法性底线的维持
    7.2 权力更迭方式对合法性的稳定作用
        7.2.1 以选举为核心的民主制
        7.2.2 雅各宾主义革命中革命领导人的克里斯马化。
    7.3 政治中产阶级的缺位
        7.3.1 压缩现代性带来的后发国家困境。
        7.3.2 民众对绩效的执着信念
    7.4 以家族主义为核心的社会公共秩序传统
8 结语:传统政治形态在现代政治制度中的适应性—政治现代化的破灭
参考文献

(6)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评述
二贸易便利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 贸易便利化指标的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三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算与评价
    (一) 贸易便利化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二) 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公式
    (三) 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变化趋势
        1. 中国和东盟贸易便利化总体水平和发展趋势
        2. 中国和东盟贸易便利化分指标水平和发展趋势值
四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流量的影响
    (一) 引力模型的扩展及数据说明
    (二) 回归结果及分析
        1. 总体回归结果和分析
        2. 分指标回归结果及分析
        3. 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潜力分析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结论
    (二) 政策建议

(7)英国技术教育在上海 ——雷士德工学院与学校人才培养研究(1934-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与文献综述
        (一) 研究综述
        (二) 文献综述
    三、研究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简史
    一、雷士德与雷士德基金会
        (一) 雷士德的工程学教育背景与房地产事业
        (二) 遗嘱与雷士德基金会
    二、筹建:医学研究与工程学、职业技术教育分开
    三、从开办到关闭
        (一) 全面抗战爆发以前:从初创到全盛(1934—1937)
        (二) 孤岛时期:波澜中的坚持与发展(1937—1941)
        (三) 东亚工业学院:从变质到消亡(1942—1945)
第二章 培养条件
    一、侧重技术实践的师资配置
        (一) 师资整体状况
        (二) 外籍全职教师:以英国工程技术人才为主
        (三) 中国籍全职教师:多任职于初中部
        (四) 夜校部兼职教师:以职业工程师为主
        (五) 日籍教员
        (六) 教师待遇与职业保障
    二、建设投资与技术设备
        (一) 投资巨大的建设工程
        (二) 扩建后世界一流的技术设备
    三、校园辅助场所与设施的开放和利用情况
    四、外部资源的利用
第三章 管理架构、监审制度与学生工作
    一、资源配置导向的扁平化管理架构
    二、校长李赉博
    三、英国式校外考试监审制度
    四、学生工作
        (一) 直接培养成本
        (二) 上课时间
        (三) 校园规章制度
        (四) 羞辱与体罚
        (五) 医疗与病休
        (六) 校内的工程学会
        (七) 自我拓展
        (八) 毕业文凭
第四章 各学历层次的培养工作
    一、全日制工学院:两个专业的工程学高等教育
        (一) 课程体系
        (二) 学历层次与培养方向
        (三) 录取与毕业
    二、全日制高中部:兼顾升学与就业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一) 课程设置与双重培养目标
        (二) 录取、毕业与升学
    三、全日制初中部:有技术实践特色的普通教育
        (一) 培养目标与录取
        (二) 课程特色
    四、夜校部:面向在职人员的应用技术培训
        (一) 面向在职技术人员招生
        (二) 专业设置与特点
    五、培养工作的特色与实例
        (一) 强调实际动手能力
        (二) 工程专业也要学会计
        (三) 外籍教师:功夫之外
第五章 雷校培养与学生的成长
    一、学术有成者代表
        (一) 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家陈占祥
        (二) 爱写文章的光学专家董太和
        (三) 船舶工程专家、院士顾懋祥
    二、政、法、商、翻译界有成者代表
        (一) 主持港澳工作的鲁平
        (二) 联合国国际法院院长史久镛
        (三) 坚毅敏慧的"船王"曹文锦
        (四) 创业者"雷英"徐鹏飞
        (五) 俄汉翻译家草婴
    三、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代表
        (一) 工程实践、教学、译着三丰收的毛心一
        (二) 几位纯粹的工程师校友
结束语
    一、从工业化视角考察雷校人才培养的历史作用
    二、从工程学和职业技术教育考察雷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三、雷校与同时代教会学校的共性与差异
        (一) 共性
        (二) 差异
    四、雷校消亡且无法复校的原因
附录
    二、2017年雷校校舍现状(附航拍图)
    三、1941年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考试题目:热机Ⅰ、Ⅱ
    四、上海雷士德工学院校友会历次年会大事记
        第一阶段 (年会制)
        第二阶段 (两年一会)
    五、《雷友通讯》所载校友哀讯简编
        (一) 2013年去世
        (二) 2012年去世
        (三) 2011年去世
        (四) 2010年去世
        (五) 2009年去世
        (六) 2008年去世
        (七) 2007年去世
        (八) 2006年去世
        (九) 2005年去世
        (十) 2004年去世
        (十一) 2003年去世
        (十二) 2002年去世
        (十三) 2001年去世
参考文献
    一、英文史料原件
    二、档案
    三、着作
    四、期刊论文
    五、会议报告
    六、报纸
    七、学位论文
    八、校友会博客网络文献(《雷友通讯》)
    九、其他网络文献
后记

(8)《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理论依据与意义
        (二)应用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三、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概述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道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
        (二)大众传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艾滋病报道中开展道德教育的统一性
        (一)道德教育内容的统一性
        (二)道德教育原则的统一性
第二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社会公德教育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原因
        (一)“病耻感”的不公与失衡
        (二)“陌生人”的歧视与冷漠
    二、艾滋病报道中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交往方式的利他教育
        (二)社会风尚的公正教育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意义
        (一)营造艾滋病防治的公正环境
        (二)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公德力量
第三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因
        (一)“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困惑
        (二)“劳动权”与“就业难”的博弈
    二、艾滋病报道中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医方:有治无类、慎言守密
        (二)患方:遵纪守法、平等就业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降低艾滋病防治的职业风险
        (二)维护艾滋病患者的职业权利
第四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家庭美德教育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原因
        (一)“性观念”的迷茫与混乱
        (二)“下一代”的困惑与痛苦
    二、艾滋病报道中家庭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夫妻关系的平等相爱教育
        (二)亲子关系的和谐互爱教育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意义
        (一)筑牢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
        (二)夯实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基础
第五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个人品德教育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原因
        (一)道德压力带来内忧外患
        (二)道德缺失加速疫情传播
    二、艾滋病报道中个人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自强不息,奋进不止
        (二)平等友善,宽容待人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意义
        (一)实现个人自我完善
        (二)推动“三德”建设开展
第六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启示
    一、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二、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的启示
    三、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 1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1983——2016 年)
附件 2 《人民日报》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附件 3 《人民日报》开展职业公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附件 4 《人民日报》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附件 5 《人民日报》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附录
致谢

(9)《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研究(1940-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阐释与研究综述
        一、 概念阐释
        二、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写作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写作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存在不足
第一章 《妇女之路》的诞生背景
    第一节 抗日救亡怒潮此起彼伏
        一、 敌后战场广阔开辟
        二、 正面战场战略防御
        三、 沦陷区人民顽强抗争
    第二节 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一、 根据地妇女运动如火如荼
        二、 国统区妇女运动空前活跃
        三、 沦陷区妇女运动迎难而上
    第三节 妇女报刊副刊空前兴盛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报刊
        二、 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妇女报刊
        三、 各党派社团领导的妇女报刊
    第四节 贤妻良母主义沉渣泛起
        一、 贤妻良母主义出现背景
        二、 贤妻良母主义论争展开
        三、 贤妻良母主义论争意义
第二章 《妇女之路》的业务实践
    第一节 《妇女之路》的指导思想
        一、 抗战时期《妇女之路》的指导思想
        二、 战后初期《妇女之路》的指导思想
        三、 内战时期《妇女之路》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妇女之路》的作者群体
        一、 中共领导人
        二、 南方局妇委妇女组
        三、 《新华日报》社内同仁
        四、 《新华日报》社外贤达
    第三节 《妇女之路》的文章体裁
        一、 文学作品
        二、 艺术作品
        三、 生活作品
    第四节 《妇女之路》的编辑艺术
        一、 编辑的职责和修养
        二、 稿件的选择和组稿
        三、 版面的编排和美化
第三章 《妇女之路》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传达党对妇女运动的指示
        一、 明确妇女运动的重要地位
        二、 阐释妇女运动的先决条件
        三、 指明妇女运动的主体力量
        四、 强调妇女运动的领导力量
        五、 介绍妇女运动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宣传解放区妇女真实图景
        一、 解放区妇女拥军支前
        二、 解放区妇女参政议政
        三、 解放区妇女生产劳动
        四、 解放区妇女家庭生活
    第三节 揭露国统区妇女悲惨景象
        一、 政治权利缺失
        二、 经济地位低下
        三、 家庭生活凄惨
    第四节 介绍国外妇女生活和斗争
        一、 妇女解放理论
        二、 妇女先驱事迹
    第五节 倡导现代恋爱婚姻家庭观
        一、 恋爱
        二、 婚姻
        三、 家庭
第四章 《妇女之路》的基本特性
    第一节 文化性
        一、 关注妇女解放运动的新思潮
        二、 指导国统区妇女的文化生活
    第二节 艺术性
        一、 思想境界的重构性
        二、 语言境界的审美性
        三、 体裁表现的多元性
    第三节 知识性
        一、 日常生活常识
        二、 职业卫生知识
    第四节 科学性
        一、 传播自然科学
        二、 传播社会科学
        三、 传播科学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妇女之路》刊文目录
作者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10)《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中国国家地理》研究文献综述
        二、 地理科普与其他期刊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 科学传播理论
        二、 媒介地理理论
        三、 文化传播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主要内容与观点
第二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历程
    第一节 艰难初创与曲折发展(1950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一、 诞生成长阶段(1950 年 1 月至 1960 年 8 月)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61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第二节 复刊兴盛与低潮徘徊(1972 年 10 月至 1997 年 12 月)
        一、 复刊兴盛阶段(1972 年 10 月至 1989 年 12 月)
        二、 低潮徘徊阶段(1990 年 1 月至 1997 年 12 月)
    第三节 探索转型与步入辉煌(1998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一、 探索转型阶段(1998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
        二、 步入辉煌阶段(2005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对杂志定位及办刊方针的探索
        一、 从“两个时期”的变化看期刊定位的时代印记
        二、 从“两次更名”的转型看期刊定位中办刊人的求索
        三、 从“两类人群”的选择看期刊定位中受众的作用
    第二节 对刊物选题及杂志风格塑造的探索
        一、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拒绝低级趣味
        二、 注重热点分析和典藏价值
        三、 体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
    第三节 对杂志栏目类型及内容呈现模式的探索
        一、 由细化的栏目分类转向专题模式
        二、 由扁平的常识介绍转向有历史纵深感的立体论说
        三、 王牌栏目:自成一体的卷首语
        四、 招牌月刊:独树一帜的“10 月特辑”超厚版杂志
    第四节 对高品质视觉呈现的探索
        一、 封面的视觉呈现
        二、 图像语言的诉求
    第五节 对寻求商业合作的探索
        一、 《中国国家地理》的广告发展历程
        二、 扩展附加服务 谋求最大效益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与传播样态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
        一、 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
        二、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类型
        三、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特点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传播样态
        一、 集中呈现
        二、 深度解读
        三、 科学引领
        四、 对比拷问
        五、 创新视界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杂志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比较
        一、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美国《国家地理》
        二、 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诞生
        三、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比较
        一、 选题类型的差异
        二、 阐释角度的差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四、缅甸人口统计小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近百年亚洲降水变化特征及其不确定性分析[D]. 战云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8(11)
  • [3]马新华文教育的嬗变[D]. 林明华. 华侨大学, 2017(01)
  • [4]民国时期云南各民族国民意识生成研究[D]. 金东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亚洲现代家族政治的合法性构建与维系 ——基于菲律宾、印度、日本和朝鲜四国的研究[D]. 高雯. 浙江大学, 2018(01)
  • [6]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 孙玉红,邢春燕. 中国-东盟研究, 2017(03)
  • [7]英国技术教育在上海 ——雷士德工学院与学校人才培养研究(1934-1945)[D]. 肖大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1)
  • [8]《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 杨婧.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 [9]《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研究(1940-1947)[D]. 陈可猛. 郑州大学, 2014(12)
  • [10]《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D]. 罗融融. 暨南大学, 2014(03)

标签:;  ;  ;  

缅甸人口统计资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