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琼州海峡天堑变通途(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峰[1](2020)在《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海湾水域三面连接陆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大幅拉近了山东与辽宁的运输距离,水上运输优势得天独厚,客滚运输发展迅猛,极大推动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我国海上运输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客滚运输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由于客滚船舶结构的特殊性以及渤海湾复杂多变的海况气象条件,渤海湾客滚船舶海事安全管理面临着更加巨大的挑战。为加强海上经济建设,保障海上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公共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以及协同管理理论为支撑,选取渤海湾客滚船舶为研究目标,以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参考文献资料以及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到海事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参考借鉴国内外其他相关海域在海事规章制度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应用、海事安全监管机制、搜救协调组织的完善等方面提升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管理经验,找到影响渤海湾客滚船舶安全管理的因素,并认真分析这些因素对渤海湾客滚船舶海事安全管理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渤海湾的具体情况,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对策。为提升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客滚船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海上生命财产安全,需要从提升客滚船安全管理的保障能力、协同多方力量参与客滚船安全管理建设、加强海事管理部门安全管理能力、打造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不断加强海事立法研究,完善相关海事政策法规,提高客滚船安全技术水平,为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提供保障;二是要完善搜救应急保障机制,规范航运公司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共享船舶动态、气象等相关信息,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协调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建设;三是要借助现代信息化设备搭建智慧海事平台,创新监管模式,现场监管与动态监管相结合,加强海事部门安全管理能力;四是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与应变能力,加强海事执法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制度,打造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相信随着各项举措的不断实施,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水平定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熊国印,方旭霞[2](2019)在《以舟为桥 天堑变通途——海口海事局倾力打造客滚船安全监管服务品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琼州海峡——全国"六区一线"重点监管水域,是连接大陆与海南的"民生大通道"。这里,客滚船来往昼夜不息,每年超过1 400多万次旅客、4 000多万吨货物南来北往,将近300万台车辆、9万节客货列车日夜穿梭。再加上易受雾季、台风、冬季季风等恶劣气候影响,琼州海峡的监管难度可想而知。"做好客滚船的安全监管与服务一直是海口海事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12月20日,在海口秀英码头,海口海事局局长周荣忠表示,海口海事局在海事"三化"建设中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扎实的行动力,通过打造"舟·桥"客滚船安全监管服务品牌,着力提升现场监管
许抄军,王亚新,杨少文,陈臻[3](2018)在《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 落实“南海丝路”倡议——基于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视角》文中认为对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意义、可行性、不同跨海通道方案的对比、地质调查及地质条件和融资方案等的一系列探讨,为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的前期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理论支持。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前期工作取得了以下进展:修建的必要性达成共识、工程总造价估算趋于稳定、跨海方案基本圈定。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的视角,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有利于我国行使南海主权、维护南海区域安全;有利于提高"蓝色国土"意识、推动国土开发重心南移;有利于提高区域联系度、形成新经济增长极。
张建林,王利超[4](2018)在《天堑变通途,民生不拥堵——琼州海峡水路旅客运输实名制一周年回访》文中研究指明琼州海峡水路旅客运输实名制工作启动业已一年,2017年全年为出入琼州海峡的1497.5万人次旅客提供了实名查验服务,全面实现人、证、票"三合一"。
温洋[5](2017)在《天堑变通途 梦想早实现——尽快启动琼州海峡跨海隧道建设的建议》文中提出琼州海峡是海南省和广东省的自然分界,也是阻断两省交往的天堑。跨海通道的建设无论从军事战略、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等方面考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省从1994年开始已经对建设跨海通道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和广东、海南两省共同组织编制的《琼州海峡跨海工
张建林,王翔,黄婉丽[6](2017)在《天堑变通途——2017年琼州海峡春运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日客流量首超15万人次、进出岛客流量突破350万人次……作为我国客流量最大的海上客运航线,2017年的琼州海峡春运再次创下车客流量的历史新高。琼州海峡是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所夹的水道,为中国三大海峡之一。每年春运,让数十万辆车、数百万人顺利渡过琼州海峡,是琼州海峡管理部门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
卢胜周[7](2016)在《琼州海峡地区现今地应力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琼州海峡是国内四大海峡之一,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是连接海南岛与大陆的海上要冲,也是从东南沿海进入北部湾的必经之路。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得以实现,将使天堑变通途,大大促进交通便利,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对国家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琼州海峡区域的地质条件复杂,历史上曾发生过7.5级地震,且海峡西部分布有珊瑚礁国家级保护区,对环境影响非常敏感,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跨海通道工程的施工难度。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域地球物理调查等方面,地应力研究程度很低,关于断裂构造活动性等基础性问题尚未完全查明,不足以给工程方案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为此,开展琼州海峡地区现今地应力场研究,了解工程区的地应力场空间分布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为跨海通道的科学选线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在收集详实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研究区的活动断裂特征和地壳结构特征,并确定地壳各层以及主要断裂的材料参数,建立了琼州海峡及邻区的三维地壳结构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区域地应力场特征和研究区地应力实测资料确定了模型的边界条件和荷载,对现今地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研究区地应力场空间分布特征,并对研究区主要断裂的活动性和其对地应力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地震活动与地应力场之间的关系。取得了如下成果:(1)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地壳结构模型。模型主要包括研究区的主要断裂,沉积盖层(新生界)和结晶基底,并对沉积盖层和结晶基底的分界面进行了模拟处理;(2)运用ANSYS软件对研究区现今地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最大主应力的高值区值位于王五-文件断裂与长流-仙沟断裂以及铺前-清澜断裂的交汇部位附近,在铺前-清澜断裂与马袅-铺前断裂的交汇处也有应力值升高现象。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则在研究区东北角呈低值分布,其中最小主应力的低值区沿王五-文教断裂走向分布,在马袅-谱曲断裂的西南端也有线状分布。(3)表层应力值较低,分布差异不明显,在王五-文件断裂与长流-仙沟断裂的交汇部位有升高。模型中新生界与结晶基底的界面上的等效应力分布云可以看出,应力的高值区发生了迁移,主要分布在马袅-铺前断裂与长流-仙沟断裂交汇部位附近。
崔金泰[8](2016)在《桥梁上的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逢水遇谷架桥,天堑变通途。桥是载着人类跨越天堑的"翅膀",也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桥将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发展连接并伸展开来:从原始氏族西安半坡村围沟上的独木桥,到名扬中外的赵州石拱桥;从绍兴古桥中的八字桥,到北京现代化的立交桥;从红军长征途中飞渡的铁索桥,到被称为"中国铁路第一跨"的乌江黄草桥;从姑苏婀娜多姿的园林古桥,到中国第一座跨海的上海东海大桥……
王文光[9](2014)在《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交通运输部前部长李盛霖强调,交通运输系统必须认真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责,交通运输工作的核心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逐步提升“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交通运输安全便捷化及公共服务均等化,以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新需求。当前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因利益分配问题,琼州海峡两岸的轮渡企业连年恶斗,近年来更是出现了残酷的“自杀式”运营竞争,导致进出海南省的生命要道拥堵,旅客经常被滞留海上几个小时,多次引发旅客、司机与船员之间的冲突,“自利意识”、“利益最大化”、“依赖意识”、等非服务意识对公共服务的影响极大,“公共服务投入被需求”“民众服务目标被需求”“改革目标被需求”、等情况不容忽视。琼州海峡公共服务效果未能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公众的实际需求被忽视,以企业管理意志替代公众意志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旨在运用新公共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选取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为研究对象,探讨航运行政管理部门和具备公共管理能力的企业如何回应当前我国提出的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改善公共服务模式。本文详细研究了有关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航运行政的相关学术论着,深入分析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历史沿革、管理理念与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琼州海峡客运运输的宏观现状为铺点,以如何提高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的服务质量为切入点,以公共管理、公共治理、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方法等理论为依据,分析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改善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
侯小健[10](2011)在《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前奏”加快》文中认为跨海通道飞越琼州海峡,让天堑变通途,是海南人民的梦想。 历经16年的努力,被誉为“超级工程”的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项目预可研和16个重点专项课题研究正加紧推进,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交通运输部已将项目分别列入正在拟定中的国家“十二五?
二、琼州海峡天堑变通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琼州海峡天堑变通途(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渤海湾 |
2.1.2 客滚船 |
2.1.3 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协同管理理论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 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3.1 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状况 |
3.1.1 海事安全监管情况 |
3.1.2 海事安全保障情况 |
3.1.3 船舶技术水平情况 |
3.1.4 安全预警建设情况 |
3.2 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管理不够规范 |
3.2.2 缺乏协调机制 |
3.2.3 应变能力欠缺 |
3.2.4 法规不够完善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 |
3.3.2 协调共建意识不够足 |
3.3.3 专业人才培养不充分 |
3.3.4 海事法规机制不健全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海域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概况 |
4.1.1 挪威: 落实航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4.1.2 英国: 加强海事立法 |
4.1.3 德国: 网格化水上搜救机制 |
4.2 国内其它海域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概况 |
4.2.1 湛江: 风险分级管理加两岸联动安全监管 |
4.2.2 天津: 电子巡航监管助力辖区船舶通航安全 |
4.2.3 福建: 建立海事现场综合执法机制 |
4.3 经验借鉴 |
4.3.1 重视法规建设在海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
4.3.2 结合自身海域特点开展海事安全管理 |
4.3.3 加强现场监管与动态监管 |
4.3.4 协同共建海事安全管理体系 |
5 进一步加强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
5.1 提升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的保障能力 |
5.1.1 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体系 |
5.1.2 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
5.1.3 努力提高客滚船技术水平 |
5.2 协同多方力量参与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建设 |
5.2.1 规范航运公司安全管理 |
5.2.2 完善搜救应急保障机制 |
5.2.3 加强海上气象预警建设 |
5.3 加强海事主管部门安全管理能力 |
5.3.1 现场监管与动态监管相结合 |
5.3.2 强化危险货物监管与车辆绑扎系固 |
5.3.3 加强智慧海事平台建设 |
5.4 打造专业的海事安全管理团队 |
5.4.1 提高海事安全管理意识与应变能力 |
5.4.2 加强对客滚船船员的培训管理 |
5.4.3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以舟为桥 天堑变通途——海口海事局倾力打造客滚船安全监管服务品牌(论文提纲范文)
精准定位确保“民生线”安全畅通 |
“365”模式织牢海峡运输安全网 |
两岸携手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
(3)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 落实“南海丝路”倡议——基于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进展 |
(一)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
(二)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可行性 |
(三) 不同跨海通道方案的对比 |
(四) 跨海工程地质调查及地质条件分析 |
(五)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融资方案 |
三、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前期工作进展 |
四、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的新时代战略意义 |
(一) 行使南海主权、维护南海区域安全 |
(二) 提高“蓝色国土”意识、推动国土开发重心南移 |
(三) 提高区域联系度、形成新经济增长极 |
五、结论与讨论 |
(4)天堑变通途,民生不拥堵——琼州海峡水路旅客运输实名制一周年回访(论文提纲范文)
去年为1497.5万人次“验身” |
走访:实名制工作严格执行 |
旅客:实名制服务更人性化 |
售票员:旅客实名已成习惯 |
航运企业:实名制规范购票秩序 |
存在问题:丢失船票难免费补票 |
珠航局:已责成整改 |
(7)琼州海峡地区现今地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1.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1.1.2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应力测量研究现状 |
1.2.2 地应力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3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 海峡地形地貌 |
3.2 地球物理特征 |
3.2.1 地壳结构特征 |
3.2.2 地球物理断面特征 |
3.3 活动断裂特征 |
3.4 琼州海峡活动断层 |
3.5 构造应力场特征 |
第四章 地应力测量与现今地应力场研究方法 |
4.1 地应力测量方法综述 |
4.1.1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
4.1.2 地层漏失压力试验(LOT) |
4.1.3 原地应力测量(X-LOT) |
4.1.4 岩芯声波各向异性地应力测试工作方法 |
4.1.5 岩芯差应变地应力测试工作方法 |
4.1.6 岩芯滞弹性恢复地应力测试工作方法 |
4.2 数值模拟技术 |
4.2.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4.2.2 ANSYS软件介绍 |
第五章 研究区地应力测量结果及地应力场模拟研究 |
5.1 地应力测量结果 |
5.1.1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
5.1.2 岩芯辅助地应力测量 |
5.2 地应力场有限元模拟 |
5.2.1 研究区地壳结构模型 |
5.2.2 有限元计算 |
5.3 有限元模拟结果和地应力场分析 |
第六章 研究区活动断裂及其对地应力场分布的影响 |
6.1 研究区主要断裂的活动性 |
6.1.1 长流-仙沟断裂活动性 |
6.1.2 马袅-铺前断裂 |
6.1.3 清澜-铺前断裂活动性 |
6.1.4 王五-文教断裂 |
6.2 活动断裂对地应力场分布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研究项目情况 |
(9)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对本文的借鉴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结构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结构与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客滚运输 |
2.1.2 航运公共服务 |
2.1.3 航运公共企业 |
2.1.4 公共服务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公共治理理论 |
第3章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
3.1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行政管理基本情况 |
3.2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经营主体基本情况 |
3.3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运营基本情况 |
3.4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3.4.1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起点低 |
3.4.2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建设的基础设施差 |
3.4.3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经营主体服务意识不高 |
3.5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存在问题分析 |
3.5.1 航运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特性在弱化 |
3.5.2 航运行政部门对航运企业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约束不够 |
3.5.3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航运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 |
3.5.4 市场调节失灵导致公共服务弱化 |
3.6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外部和内部推动力 |
3.6.1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外部推动力 |
3.6.2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内部推动力 |
第4章 提升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 |
4.1 继续深化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4.2 以公众利益为中心,建立一种政府和企业都满意的责任机制 |
4.3 建立良好的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关注航运公共服务的绩效 |
4.4 提升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的措施建议 |
4.4.1 转变航运公共服务理念 |
4.4.2 政府干预,营造航运公共服务的良性平台 |
4.4.3 创新航运行政管理方法,提高航运公共服务的活力 |
4.4.4 以顾客为导向促进航运公共服务机制建设 |
4.4.5 以绩效评估为手段提高航运公共服务效能 |
4.4.6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以提升航运公共服务效率 |
4.4.7 加强队伍建设,为提高航运公共服务提供人才保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琼州海峡天堑变通途(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湾客滚船海事安全管理研究[D]. 王慧峰.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2]以舟为桥 天堑变通途——海口海事局倾力打造客滚船安全监管服务品牌[J]. 熊国印,方旭霞. 中国海事, 2019(02)
- [3]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 落实“南海丝路”倡议——基于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视角[J]. 许抄军,王亚新,杨少文,陈臻.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 [4]天堑变通途,民生不拥堵——琼州海峡水路旅客运输实名制一周年回访[J]. 张建林,王利超. 珠江水运, 2018(02)
- [5]天堑变通途 梦想早实现——尽快启动琼州海峡跨海隧道建设的建议[J]. 温洋. 中国经贸导刊, 2017(33)
- [6]天堑变通途——2017年琼州海峡春运记[J]. 张建林,王翔,黄婉丽. 珠江水运, 2017(04)
- [7]琼州海峡地区现今地应力场研究[D]. 卢胜周.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6(07)
- [8]桥梁上的中国[J]. 崔金泰. 百科知识, 2016(11)
- [9]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 王文光.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1)
- [10]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前奏”加快[N]. 侯小健. 海南日报,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