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甜菜幼苗的分区及其肥大直根的定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闫桂华[1](2011)在《梓树的形态结构及发育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梓树(Catalpa ovata)为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scop)植物,又称河楸、黄花楸等,多年生木本。在我国分布很广,为中国的乡土树种,世界各国大都进行引种。梓树较喜光,适宜温暖气候,但其耐寒力极强,能耐-45℃的极端低温,亦耐干旱贫瘠土壤,能耐轻盐碱土,其抗污染性较强。有关梓树的繁殖栽培、园林绿化及药用价值方面已经做了初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梓树作为优质的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意义和经济意义,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木材制片等方法,对梓树(Catalpa ovata)幼苗初生维管系统、营养器官及内部结构同抗旱性、抗寒性的关系与系统演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1.梓树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幼苗的子叶节区较长,自上到下都有髓的存在,为向基移位型(Basipetal shifting type)。子叶节区下部具有中始式四原型管状中柱,在子叶节区中部的原生木质部处一分为二,逐渐形成具有8枚外韧维管束的中柱结构;在子叶节区上部,组成短轴的2枚维管束各自一分为三,逐渐形成真中柱的雏形,与上胚轴的分生组织性组织分化形成的内始式真中柱相连接,至此,子叶节区发育完成。子叶为单隙三迹。2.梓树次生根的结构根系发达,为深根性。次生根的导管孔多为近圆形,口径较大,数量多,且多数组成复管孔或管孔团,导管靠近髓射线分布。轴向薄壁组织发达,为傍管型,带状。髓射线发达,多由3-4列射线细胞组成,射线细胞的体积较小。这说明梓树根系具有较强的输导水分及抗旱能力。3.梓树的茎材结构在横切面上:树皮具有内皮和外皮之分,韧皮细胞含有较多的内含物,韧皮纤维发达,并同韧皮薄壁细胞间隔排列。韧射线发达,多由2列细胞组成。木材为环孔材,生长轮明显;早材管孔近圆形,多为单管孔,管孔团较少见,壁较厚:在心材的导管内有侵填体的存在;晚材管孔为圆形或多边形,多组成复管孔、管孔团或管孔链,导管壁较薄;轴向薄壁组织发达,为傍管型。在径切面上:木射线由方形细胞、横卧细胞、直立细胞组成,属异型木射线。细胞端壁上具明显的节状加厚,水平壁纹孔十分明显。在弦切面上:木射线排列密集,异胞,非叠生,单列或者多列,多为异形Ⅱ。解离细胞特征:在解离的细胞中,纤维的数目多,且长度相差较大;导管较长,按有无尾端及尾端的长短可分为四种类型。4.梓树叶的内部结构特征叶的上、下表皮均具有较厚的角质层、腺毛及较长的多细胞表皮毛,这些表皮附属物是梓树防止水分流失及增强抗寒性的结构特征。气孔数目多,体积小,仅分部在叶的下表皮。在横切面上可以看出,梓树的叶片较厚,叶肉细胞发达,具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栅栏组织排列紧密,细胞较小,一般2-3层,且长、宽比例大;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并有游离细胞的存在,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比值大于1。叶片的主脉较突出,且主脉表皮细胞明显比叶片上、下表皮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其上分布有较多的表皮毛。主脉维管束较发达,在近轴面的叶脉中出现了三束异常的维管束;在远轴面的维管束呈环状排列,与幼茎的维管束像似。在主脉表皮上未见有气孔的存在。同时,在梓树叶的表皮上分布有较多的蜜腺,蜜腺较小,且结构简单,一般仅有单一的基细胞和一列纵行排列的分泌细胞组成,不具有专门的维管组织。按腺细胞相对于表皮细胞的位置,可以分为突出型和凹进型两种。
李建银[2](2010)在《南林-895杨组培苗维管系统细胞形态变异与发育》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了南林-895杨组培苗维管系统细胞形态变异规律,结果如下:1.以南林-895杨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诱导产生愈伤组织,选择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进一步不定芽的诱导,将不定芽进行繁殖,切割不定芽进行不定根的诱导,最后完成了南林-895杨愈伤组织诱导成苗实验体系的构建。2.南林895杨组培苗1-14茎节间维管细胞长度表现为从组培苗顶端到基部呈上升趋势,在对应的茎节间,韧皮纤维长度>木纤维长度,木纤维宽度>韧皮纤维,组培苗纤维长度频率以720μm以中心,略小于中等级别;纤维宽度为第2级;纤维壁厚为第4级。导管长度约为木纤维长度的1/2,约为导管端壁长度的7倍;导管宽度约为木纤维宽度的3倍。筛管的长度约为导管长度1/2。3.南林895杨组培苗不定芽上幼叶伸长为4mm时,幼叶出现主脉;主脉逐渐清晰,几乎近直行行走;幼叶为7mm时,从主脉的左右位置出现二级脉,二级脉14条,此后二级脉延伸成弧形脉环;幼叶长13mm时,多个2级脉,向四周扩展形成无规律的3级脉;当幼叶长15mm以上时,三级脉延伸,四级脉、盲脉扩延,发育成成熟叶片。4.南林-895杨组培苗不定根纤维长度在381-610μm之间,宽度15.1-19.2μm之间,一、二、三级不定根中均表现出:韧皮纤维长度>木纤维长度,韧皮纤维宽度<木纤维宽度。不定根导管、筛管长度分别在240-407μm,137-253μm之间,同一发育时期,导管长度>1.5倍筛管长度;导管、筛管宽度18.8-38μm、8.9-11.7μm之间,同一发育时期,导管宽度>3倍筛管宽度。不定根中维管系统细胞长度和宽度共同表现出一级>二级>三级。
隋晓琳,王立军,聂小兰[3](2010)在《子叶节区理论在牛蒡根的发育解剖学上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按照子叶节区理论对牛蒡的幼苗和根的初生维管系统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牛蒡幼苗的子叶节区类型为顶枝伸长型,存在一个子叶节区—茎连接区和短的子叶节区—根过渡区。子叶节区下部的中柱类型为中始式双扇形,其根的药用部分主要由子叶节区中、下部发育而来。牛蒡初生根木质部为二原型,无髓。根的周皮内有一圈分泌腔,分泌腔起源于木栓形成层。
杨轶囡[4](2009)在《天女木兰演化结构及抗寒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应用石蜡连续切片、木材三切、木材离析技术,对天女木兰(Magnoliasieboldii K.Koch)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不同生境下三种营养器官和木材解剖结构的演化进行了研究。同时,从质膜相对透性与膜脂过氧化作用、可溶性糖含量、活性氧与保护酶等方面探讨了天女木兰的抗寒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天女木兰幼苗为下胚轴伸长、双子叶出土幼苗。其子叶节区很长(11-13mm),属向基移位型。子叶节区可分为子叶节区上部、中部、下部三部分。本研究完全证实了子叶节区的客观存在及子叶节区理论的正确性,发现天女木兰子叶节区下部的四原型管状中柱是迄今尚未发现的一种新的中柱结构,特称之为木兰型(Magnolia type),研究结果能够证实蕨类植物与被子植物确有共同起源。同时,本研究也为幼苗初生维管组织从子叶节区分别向根端和苗端演化提供了依据。在此研究中还可证实Zimmermann提出的髓起源的向基移位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天女木兰叶片的原始特征表明其在系统演化上处于原始地位。较干旱生境的天女木兰与较湿润生境的天女木兰相比,其叶片单位长度下表皮气孔数减少而栅海比和单位叶宽叶肉组织中油细胞的数目增加。在其它环境因子相同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增大可使天女木兰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主脉维管束枚数和单位叶宽叶肉组织中油细胞的数目增加。在其它环境因子相同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较低,树龄较大的天女木兰与土壤含水量较高,树龄较小的天女木兰相比,其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以及单位叶宽叶肉组织中油细胞的数目均大于后者。较干旱生境的天女木兰与较湿润生境的天女木兰相比,其叶柄角质层厚度、皮层厚度均增大,而木质部导管的直径减小。在其它环境因子相同时,土壤含水量较低、树龄较大的天女木兰与土壤含水量较高、树龄较小的天女木兰相比,其叶柄角质层厚度增大。较干旱生境的天女木兰与较湿润生境的天女木兰相比,其幼茎的角质层厚度和皮层厚度增大。在其它环境因子相同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增加使天女木兰幼茎的皮层厚度和髓直径增大。在其它环境因子相同时,土壤含水量较低、树龄较大的天女木兰与土壤含水量较高、树龄较小的天女木兰相比,其幼茎角质层厚度增大。天女木兰的次生木质部在系统演化中,保留着很多原始特征的同时,也有进化趋势。因此天女木兰在进化地位上属于保存了较原始特征的树种,由于对环境的适应,其次生木质部中也产生了具有进化趋势的结构。1.导管和纤维同一生境下,通化县天女木兰的茎材和枝材相比,导管直径、导管壁厚、纤维长度、纤维壁厚和纤维直径5项指标,两者间的差异显着,其中前4项为茎材大于枝材,最后1项为枝材大于茎材。较干旱生境的天女木兰与较湿润生境的天女木兰相比,其枝材的导管长度、导管长度与直径的比值、纤维长度和纤维壁厚均减小。2.射线同一生境下,通化县天女木兰的茎材和枝材相比,横切面上射线频率和横卧细胞宽度2项指标为枝材大于茎材。较干旱生境的天女木兰与较湿润生境的天女木兰相比,其枝材多列射线的高度减小,弦切面上射线频率增大。12℃的低温胁迫使天女木兰的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POD活性降低,SOD活性增大。在低温胁迫过程中,10℃处理的MDA含量先显着增加,而后开始回落,15℃处理的MDA含量变化趋势与10℃处理的大致相同。而对照植株的MDA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可溶性糖的积累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随着胁迫时间的持续,其含量先增加而后有所回落。低温胁迫后,POD活性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10℃低温处理POD活性降低的幅度比15℃处理大。S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10℃低温处理SOD活性升高的幅度大于15℃处理。
王晓慧[5](2008)在《野生大豆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石蜡连续切片方法和光学显微技术对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进行解剖学研究,旨在探讨野生大豆幼苗初生维管组织的连接问题,并与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幼苗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子叶节区理论。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的子叶节区较长,在子叶节区下部具有中始式四原型管状中柱;在子叶节区上部存在与胚芽无关的分生组织性组织;在野生大豆的整个子叶节区部分,自始至终都有髓的存在。根据子叶节区理论,在双子叶植物幼苗初生维管组织的连接方面有两种比较普遍的类型,一种是以子叶节区为中心,具有两个过渡区的类型;另一种是以子叶节区为中心,具有一个过渡区和一个连接区的类型,野生大豆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连接属于后者。此外,野生大豆幼苗的子叶为双迹单隙。野生大豆子叶节区的上述特点完全符合子叶节区类型的向基移位型。
王立军,张友民,张丽娟[6](2006)在《向日葵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根据子叶节区理论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幼苗初生维管系统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幼苗的子叶节区类型为顶枝伸长型。在子叶节区下部存在子叶节区—根过渡区;子叶节区上部存在子叶节区—茎连接区。这一结果与已报道的有关菊科植物幼苗的研究结果完全不同,为菊科植物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增添了一份新资料。
孙小五[7](2005)在《几种被子植物幼苗的结构、分化与演化》文中认为幼苗是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阶段,其内部解剖方面的特征在个体发育与系统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猪毛菜,东方罂粟,白屈菜及飞扬草为材料,采用整体透明,石蜡切片,透射及扫描电镜等技术,探讨其幼苗的初生结构以及不同发育时期初生维管系统的发生与建成及其系统演化上的意义。主要结果如下: 1 通过猪毛菜幼苗的发育解剖学研究,发现子叶与真叶具有单一的花环状结构及C4植物的双相叶绿体,单一的花环状结构由栅栏组织和维管束鞘细胞构成,于维管束鞘内的薄壁细胞中具有C3植物特征的叶绿体。叶片内同具C3、C4植物叶绿体的光合途径需进一步研究。子叶叶脉为倒向圆周状的辐射平行脉,未见向顶分化的二级分枝叶脉出现;二级叶脉初时分化有向顶、垂直于主脉及向基等三种方式;二级叶脉之间的横向搭接形成三级叶脉。叶表皮的保卫细胞长轴与表皮细胞长轴垂直,即垂直叶轴方向。叶片中发现的特殊脉序及叶表皮保卫细胞的特殊排列方式可能与猪毛菜细长圆柱形的叶片有关。 2 揭示了东方罂粟幼苗子叶与真叶结构的区别,发现子叶叶脉由最初种子萌发到子叶衰老凋亡过程中仅为单一的叶脉,其发育过程为由子叶节区的轴向部位分出逐步至子叶顶端。真叶叶脉为多级羽状环缘叶脉;叶柄基部叶脉与子叶节区维管系统的连接滞后于二级叶脉的发生,其连接是通过子叶节区上部的薄壁细胞转分化完成。子叶和真时的差异佐证了子叶节区的原始性,同时就子叶单一叶脉讨论了与小型叶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东方罂粟和白屈菜幼苗轴向维管系统的比较,发现东方罂粟子叶节区下部为二原型圆形的单中柱式样,导管分子间无薄壁细胞;而白屈菜子叶节区下部导管分子排列呈扭曲交织状,间杂大量薄壁细胞,二者子叶节区下部的中柱类型可作为两属之间的分类依据。 3 于飞扬草幼苗的子叶节区发现外始式三原型“正三角形”的单中柱,该中柱类型是对子叶节区下部维管柱类型多样性的一个补充。此外,发现初生维管系统的个体发育自子叶节区下部的外始式三原型“正三角形”的单中柱,先向下至根部形成外始式三原型的星状中柱,再向上至子叶区中部形成管状中柱,最终形成外韧真中柱。该幼苗初生维管系统个体发育的时空性和模式是系统发育的再现。
苏新华[8](2004)在《金鱼草等几种被子植物幼苗的结构、发育和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金鱼草等几种被子植物幼苗的初生结构、幼苗发育早期初生维管系统的发生和建成后初生维管系统的结构以及子叶衰老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通过对石菖蒲和马蹄莲幼苗结构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发现石菖蒲幼苗的子叶节区下部为原始的中始式二原型的“工”字形的单中柱,而马蹄莲为散生中柱;石菖蒲根的维管柱为2-8原型星状中柱,马蹄莲为2-5原型星状中柱。石菖蒲根的内皮层细胞壁为马蹄形五面加厚;而马蹄莲为凯氏带四面加厚。石菖蒲细胞内的晶体为柱状晶,而马蹄莲为针晶。此外在子叶吸器的结构和贮藏物等其它方面也存在差异。据此认为菖蒲属应从天南星科中分出并单独成科;同时支持菖蒲属位于单子叶植物基部较孤立的系统地位。 2.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明场显微镜,首次报道了模式植物金鱼草幼苗初生维管系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发育、形成和连接过程。结果表明:种子吸涨6h,未有导管分子的分化;种子萌发后6小时期间,自子叶中部偏下方和子叶节区下部的两个位点同时启动导管分子的分化,并分别向子叶叶尖和下胚轴-根的方向延伸;尔后,在发生两个启动位点之间发生导管分子的连接。种子萌发7-10天,幼苗的茎端分生组织活动形成真叶雏形,此时由子叶节区中、上部薄壁细胞的转分化形成的导管分子与上胚轴-苗区原形层形成的导管分子发生连接。根据金鱼草幼苗初生维管系统导管分子发育的时空性,即子叶和子叶节区下部导管分子先形成,然后向下形成下胚轴-根区的导管分子,最后子叶节区中、上部与上胚轴-苗区的导管分子再发生连接,据此支持将幼苗分为子叶节区、下胚轴-根区和上胚轴-苗区的幼苗分区模型。此外对金鱼革幼苗发育中生长素与导管分子分化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3.通过对金鱼草子叶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发现其表皮角质膜薄,具稀疏表皮毛,气孔略突出于表皮,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例小,故具有阴性叶的结构特征。金鱼草的子叶在种子萌发后100天左右走向衰老,子叶在衰老的过程中。叶绿体最早出现结构异常:基粒结构紊乱,基质内囊体发生扭曲、淀粉粒由小变大、嗜锇颗粒由少变多再逐渐汇集成大的颗粒。细胞质中出现环状片层和多泡体,且逐渐增多。细胞壁的厚度由均一逐渐变得不均一,甚至发生断裂。线粒体以及核结构变化相对滞后。据此说明子叶在衰老过程中具有某些细胞编程性死亡的结构特点。 4.通过对石竹科石竹属的五彩石竹和肥皂草属的肥皂草幼苗子叶节区的研究,发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维管柱结构,尽管二者都是外始式二原型“三”字形的单中柱结构,但是其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的排列截然不同:前者后生木质部位于中间,原生木质部位于后生木质部的两侧,呈直线形平行排列;后者原生木质部位于中间,后生木质部位于原生木质部的两侧,呈直线形平行排列。鉴于此,同意把子叶节区维管柱的独特类型作为属的分类依据之一。此外,在商陆科的美洲商陆的子叶节区下部发现了一种具有双大括号状(“{}”)的维管柱类型。以上新发现的三种维管柱类型可作为被子植物维管柱类型的补充。
倪福太[9](2004)在《植物根—茎过渡区的研究现状》文中认为根—茎过渡区的研究对于双子叶植物的结构(初生维管系统)是极具证明力的.尤其是在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国际上对幼苗初生维管系统根—茎过渡区的研究有两大学派,一派主张根的外始式星状中柱最原始,茎的内始式真中柱最进化,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下胚轴为中始式的根茎过渡区;另一派主张幼苗可分成根—下胚轴—子叶与上胚轴苗等两个单位,上胚轴常似成一种分离的结构,着生在根-下胚轴—子叶的单位上,根和上胚轴间不存在过渡情形.
章建新,窦秉德,王维臣,陈新红,闫晓红[10](2002)在《壮丰安浸种对地膜甜菜幼苗生长和产量效应的研究》文中指出用壮丰安 1∶80 0倍液浸甜菜种球 ,使地膜甜菜幼苗的下胚轴缩短 ,增加苗期干物质积累和叶柄干物质积累比率 ;最终使甜菜的根颈缩短 ,青头变小 ,含糖率提高 1.6个百分点 ,产糖量与对CK无显着差异
二、甜菜幼苗的分区及其肥大直根的定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甜菜幼苗的分区及其肥大直根的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梓树的形态结构及发育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被子植物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常用的分类学方法 |
1.3 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与抗性的关系 |
1.4 梓树的生物特性及研究现状 |
1.5 立题依据及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观察结果 |
3.1 梓树幼苗初生维管系统解剖结构观察结果 |
3.2 根的次生结构及其形成 |
3.3 梓树木材的三切面观察结果 |
3.4 叶的解剖结构 |
4. 讨论与分析 |
4.1 梓树的初生维管组织与系统演化 |
4.2 根结构与抗性的关系 |
4.3 茎的抗旱性及其系统演化 |
4.4 梓树的叶片结构与环境 |
5. 结论 |
5.1 梓树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演化 |
5.2 梓树次生营养器官的特征 |
5.3 梓树木材的系统演化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南林-895杨组培苗维管系统细胞形态变异与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维管系统的结构 |
1.1 木质部的结构、功能及其细胞形态变异规律 |
1.2 韧皮部的结构、功能及其细胞形态变异规律 |
2 植物维管系统的发育 |
2.1 植物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
2.1.1 植物不定芽的发生及其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
2.1.2 植物不定根的发生及其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
2.1.3 植物叶片的发生及其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
2.1.4 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
2.2 植物次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
2.2.1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 |
2.2.2 木栓形成层的发生 |
2.3 整体透明技术在植物维管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应用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南林-895 杨愈伤组织诱导成苗实验体系的构建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南林-895 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选择 |
1.2.2 南林-895 杨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选择 |
1.2.3 南林-895 杨不定芽生根培养基的选择 |
1.2.4 统计方法 |
1.2.5 不定芽发生的形态学观察 |
1.2.6 不定根发生的形态学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A 和 NAA 组合对南林-895 杨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2 BA 和IAA 组合对南林-895 杨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2.3 IBA 对南林-895 杨不定芽生根诱导的影响 |
2.4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芽发生的形态学特征 |
2.5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根发生的形态学特征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南林-895 杨愈伤组织诱导成苗过程 |
3.2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芽、不定根的发生 |
第三章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维管组织细胞形态变异规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方法 |
1.2.1 离析方法与时间 |
1.2.2 茎节间长度测定 |
1.2.3 细胞形态指标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林-895 杨组培苗茎节间变化 |
2.2 南林-895 杨最佳离析方法与时间 |
2.2.1 Jeffrey 离析法 |
2.2.2 改进离析法 |
2.3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纤维细胞形态变异 |
2.3.1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 |
2.3.2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纤维长度频率分布 |
2.3.3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的纤维长度方差分析 |
2.3.4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纤维壁腔比 |
2.4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导管细胞形态变异 |
2.4.1 南林-895 杨不同茎节间导管长度、端壁长度、长宽比 |
2.4.2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导管与木纤维形态比较 |
2.5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筛管细胞形态变异 |
2.5.1 南林-895 杨不同茎节间筛管长度、宽度、长宽比 |
2.5.2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筛管与导管细胞形态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不同茎节间维管细胞总体变化趋势 |
3.2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与其他杨树纤维细胞形态比较 |
3.3 组培苗与常见种类植物导管细胞形态比较 |
第四章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根维管组织细胞形态变异规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测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根纤维细胞形态变异 |
2.1.1 一、二、三级不定根木纤维细胞形态比较 |
2.1.2 一、二、三级不定根韧皮纤维细胞形态比较 |
2.1.3 南林-895 杨组培苗木纤维与韧皮纤维细胞形态比较 |
2.2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根导管细胞形态变异 |
2.3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根筛管细胞形态变异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南林-895 杨组培苗叶维管系统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常规染色处理 |
1.2.2 荧光染色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林-895 杨组培苗幼叶发育过程 |
2.2 南林-895 杨组培苗叶脉维管系统的构建 |
2.3 南林-895 杨组培苗叶脉发育模式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叶片的发育形态特征与维管系统构建的相关性 |
3.2 南林-895 杨组培苗幼叶叶脉发育模式 |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
1 小结 |
1.1 南林-895 杨组培苗维管细胞形态变异 |
1.1.1 不同茎节间维管细胞形态变异 |
1.1.2 不定根维管细胞形态变异 |
1.2 南林-895 杨组培苗维管系统发育 |
1.2.1 叶片维管系统发育 |
1.2.2 不定根维管系统发育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4)天女木兰演化结构及抗寒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被子植物幼苗初生维管系统发育的研究现状 |
(一) 传统根—茎过渡区研究 |
(二) 被子植物子叶节区理论 |
二、环境与植物形态解剖结构演化 |
(一) 植物形态解剖结构对水分因子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
(二) 植物形态解剖结构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
(三) 植物形态解剖结构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
三、植物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
(一) 植物抗寒性与细胞膜系的关系 |
(二) 植物抗寒性与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
(三) 植物抗寒性与生物自由基及保护酶活性的关系 |
四、天女木兰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天女木兰幼苗初生维管系统解剖结构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观察结果 |
(一) 子叶节区结构 |
(二) 上胚轴苗区 |
(三) 下胚轴根区 |
三、分析与讨论 |
不同生境天女木兰营养器官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观察结果 |
(一) 通化县天女木兰叶片、叶柄与幼茎横切面观察 |
(二) 长春动植物园天女木兰叶片、叶柄与幼茎横切面观察 |
(三) 长春杨家屯天女木兰叶片、叶柄与幼茎横切面观察 |
(四) 吉林省林科院苗圃天女木兰叶片、叶柄与幼茎横切面观察 |
三、分析与讨论 |
不同生境天女木兰木材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二、观察结果 |
(一) 通化县天女木兰茎材 |
(二) 通化县天女木兰枝材 |
(三) 长春杨家屯天女木兰枝材 |
三、分析与讨论 |
天女木兰抗寒机理研究 |
一、低温处理对天女木兰生理特性的影响 |
(一)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二) 实验结果与讨论 |
二、持续低温对天女木兰生理特性的影响过程 |
(一)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二)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野生大豆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野生大豆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
二、野生大豆研究进展 |
三、初生维管系统根茎过渡区的主要理论 |
四、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一) 取材与固定 |
(二) 脱水 |
(三) 透明 |
(四) 浸蜡 |
(五) 包埋 |
(六) 切片 |
(七) 粘片 |
(八) 脱蜡和染色 |
(九) 封片 |
(十) 镜检并照相 |
结果 |
一、子叶节区结构 |
(一) 子叶节区下部 |
(二) 子叶节区中部 |
(三) 子叶节区上部 |
二、上胚轴—苗区 |
三、下胚轴—根区 |
图版及说明 |
分析与讨论 |
一、 野生大豆幼苗子叶节区直径 |
二、 初生维管系统的连接 |
三、 子叶节区类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几种被子植物幼苗的结构、分化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被子植物幼苗的形态学研究 |
1.1.1 幼苗的定义 |
1.1.2 幼苗形态学研究及在植物系统分类中的地位 |
1.2 被子植物幼苗的解剖学研究 |
1.2.1 被子植物幼苗的分区 |
1.2.2 被子植物的子叶节区 |
1.3 叶片的解剖学研究 |
1.4 维管组织与生长素的关系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猪毛菜幼苗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
3.1 实验步骤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东方罂粟与白屈菜幼苗发育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
4.1 实验步骤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飞扬草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的结构研究 |
5.1 实验步骤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8)金鱼草等几种被子植物幼苗的结构、发育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被子植物幼苗形态解剖学研究及其在分类演化中的地位 |
1.1.1 幼苗的定义 |
1.1.2 幼苗形态学研究及在植物系统分类的地位 |
1.2 被子植物幼苗子叶节区的研究进展 |
1.2.1 子叶节区理论的提出 |
1.2.2 子叶节区节区研究进展中发现的五种子叶节区类型 |
1.2.3 子叶节区理论的应用 |
1.3 维管组织与生长素的关系 |
1.3.1 维管组织的结构特点 |
1.3.2 生长素和维管组织的分化 |
1.3.3 生长素作用的机制 |
1.3.4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生理特点 |
1.4 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研究进展 |
1.4.1 细胞编程性死亡的概念 |
1.4.2 植物中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
1.4.3 PCD分子调控机制 |
1.5 本实验的立论依据和意义 |
第二章 石菖蒲与马蹄莲幼苗结构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 观察结果 |
2.2.1 初生维管系统的差异 |
2.2.2 内含物的差异 |
2.2.3 其它方面的差异 |
2.3 讨论 |
2.3.1 从幼苗解剖结构看菖蒲属应从天南星科分离出来并独立成科 |
2.3.2 关于菖蒲属的系统地位问题 |
第三章 金鱼草幼苗初生维管系统中导管分子的发育与连接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 观察结果 |
3.2.1 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金鱼草幼苗初生维管系统中木质部导管分子的发育 |
3.2.2 金鱼草种子吸涨期的结构观察 |
3.2.3 金鱼草种子萌发后初生维管系统中导管分子的发育 |
3.3 讨论 |
3.3.1 金鱼草子叶节区与下胚轴-根区初生维管系统中导管分子的形成与连接 |
3.3.2 金鱼草子叶节区与上胚轴-苗区的初生维管系统导管分子的连接 |
3.3.3 幼苗分区与初生维管系统连接的时空性 |
3.3.4 生长素与初生维管系统中木质部导管分子连接的关系 |
第四章 金鱼草子叶衰老的解剖学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 观察结果 |
4.2.1 子叶的形态学观察 |
4.2.2 子叶叶片的组织学观察 |
4.2.3 子叶叶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
4.2.4 子叶衰老过程中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
4.3 讨论 |
4.3.1 子叶具有阴生叶片结构特征 |
4.3.2 子叶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在衰老中的结构变化 |
4.3.3 子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的衰老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
4.3.4 子叶叶肉细胞多泡体和环状片层的作用 |
4.3.5 子叶的衰老具细胞编程性死亡特征 |
第五章 五彩石竹等三种幼苗维管柱结构的多样性 |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 观察结果 |
5.2.1 五彩石竹的维管柱结构 |
5.2.2 肥皂草的维管柱结构 |
5.2.3 美洲商陆的维管柱结构 |
5.3 讨论 |
5.3.1 子叶节区维管柱类型的多样性 |
5.3.2 子叶节区维管柱的结构可以作为属以上的分类单位的鉴定依据 |
5.3.3 关于子叶节区的类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壮丰安浸种对地膜甜菜幼苗生长和产量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 料 |
1.2 方 法 |
1.2.1 试验方案 |
1.2.2 测定项目 |
2 结果分析 |
2.1 干物质积累和幼苗下胚轴长 |
2.2 块根形状 |
2.3 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 |
3 小 结 |
四、甜菜幼苗的分区及其肥大直根的定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梓树的形态结构及发育解剖学研究[D]. 闫桂华. 吉林农业大学, 2011(10)
- [2]南林-895杨组培苗维管系统细胞形态变异与发育[D]. 李建银.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 [3]子叶节区理论在牛蒡根的发育解剖学上的应用[J]. 隋晓琳,王立军,聂小兰. 北方园艺, 2010(05)
- [4]天女木兰演化结构及抗寒机理研究[D]. 杨轶囡.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5]野生大豆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D]. 王晓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6]向日葵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J]. 王立军,张友民,张丽娟.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6(01)
- [7]几种被子植物幼苗的结构、分化与演化[D]. 孙小五.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8]金鱼草等几种被子植物幼苗的结构、发育和演化[D]. 苏新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9]植物根—茎过渡区的研究现状[J]. 倪福太.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 [10]壮丰安浸种对地膜甜菜幼苗生长和产量效应的研究[J]. 章建新,窦秉德,王维臣,陈新红,闫晓红.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