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举办云南省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班(论文文献综述)
马岩[1](2021)在《昆明市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社区文化建设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高度重视。社区音乐教育是社区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特殊的职能。它在社区、学校、家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既对学校教育进行了补充,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又是社会教育等多层级教育类型的体现,助力于终身教育的实现。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金碧街道办事处的社区音乐教育进行研究。在深入描述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的运用之后,我将终身学习理论以及社区教育理论作为我后期研究的理论支撑,采用调查、观察等研究方法对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并从政府、投入资金、师资、参与度、与学校合作等角度,具体分析了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在文章中通过借鉴国内外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成果经验,认为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保证;加大资金投入、多主体共同参与社区音乐教育建设、大力开发虚拟音乐学习模式、加强社区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参与社区音乐教育建设等,可以助力社区音乐教育良性发展。
樊体睿[2](2021)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现状研究 ——以德宏芒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及实施已成为目前全球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热点之一。多元文化教育旨在增进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彼此文化间的独特性和存在价值进而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实现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人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这一思想在促进全球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加深各文化间的理解、解决新时代的全球性问题等方面发挥了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音乐教育领域也注意到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与音乐教育的内在联系。相关学者尤其是音乐人类学家和音乐教育学家,相继投入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和推广之中。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探索和发展上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总体上依然处于理论大于实践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上仍然不能完全摆脱固有的音乐教育模式,即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主的民族附加模式。这种音乐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需要和国民全面发展的个人需要,尤其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矛盾日趋严重。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音乐教育,虽然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可以看出艺术教育者的音乐教育思想有逐渐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转型的趋势。可惜的是,这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趋势,还未能延伸至社会和家庭音乐教育中,三者仍然处于“分工不合作”的情况,未能充分发挥三者之间的教育优势,导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影响力以及教育成果在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定程度的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仅依靠学校一己之力是力不能及的,推动地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依靠社会、家庭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德宏州芒市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状研究,从三个层面,即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分析各自的发展现状,并根据调查现状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三者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当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
李晴敏[3](2020)在《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建设60年口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题依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59年云南艺术学院挂牌成立以来,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全省文化事业发展的轨迹为背景,在国家宏观历史叙事与学院微观历史讲述相叠置的视野中,立足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建设六十年筚路蓝缕的历程,特别是通过对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几代开创者与承继者现有文本资料与口述的有机结合,力求通过口述方法论的立场,以求回望六十年岁月云艺音乐学科建设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兼及专业建设的状况,通过“集体叙事”和带有个体温度的口述,“再现”几代云艺音乐人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的历史步履,记录一个甲子云艺音乐学科发展的历史样本,以此考察作为“工作母机”的云艺音乐学科对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事业产生的影响,或许可以说,本选题的重点不在“音乐本体”的研究,而是借音乐现象打开一扇透视历史与当下的窗户,这样的工作,对于刚刚过去的云南艺术学院六十年的校庆而言,是有时代意义的。由于历史的局限,云艺音乐学科六十年学科发展中都积累了哪些值得书写的经验、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对云南、乃至对全国音乐文化建设产生了哪些值得书写的成就,这方面的文本成果所见不多,甚至许多坊间记忆与仅有的历史记录并不相符,因此,通过口述的视角或许是获得确证的另一种途径。首先,作为一种微观的研究,文本的写作以历史时间为顺序,立足学科建设要素的指向,就学科发展中许多具体的人和事进行纵时性多角度、多层面口述的访谈,将口述的内容与有限的历史资料开展多方位的求证,特别是文献记载与口述记录相抵牾的内容,努力在“不对等”信息中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思辨,在“多重对应”中以求拉近与历史真相的距离,因此,文本写作不求历史事实的唯一性、但求历史记录的参考性;其次,作为一种宏观的考察立场,文本写作更以时代空间为剖面,历时性地探讨“大历史”的社会整体变革中,作为一个社会单元的缩影,60年间云艺音乐学科建设“小历史”在社会变迁大潮中经历的曲折坎坷与顺势而为的成就,更记录云艺音乐学科建设六十年、特别是在举国上下迎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如何搭乘时代快车,依托国家利好政策与本土文化优势,书写区域高等音乐办学模式、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绚丽篇章,同时,作为一种学术反思或曰“问题意识”,作为后学,由此也思考云艺音乐学科建设在六十年办学历程中积累的学科优势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对如何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与主动吸纳前沿共性化学科观念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钩沉,特别对六十年间与其发生关联众多的“人”进行的口述记录,由此获得了云艺音乐学科60年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进行的许多“富有温度”的第一手资料,无论对于文本的写作抑或历史的“定格”,都是一次难得的学术经历,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文本的写作过程,使笔者不单完成了学业的积累、更获得了对云南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轨迹进行深入认知的一把钥匙,其为个人一笔宝贵的学术财富。全文的写作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依托文本史料与口述手段,通过整理,梳理了云艺音乐学科“前世”的经历及其口述者对“今生”的感悟,即,亲历者通过对云艺音乐学科建设逻辑历史背景的回溯及其社会生态基础的回顾,书写了过去时代云艺音乐学科筚路蓝缕的坎坷历程;第二章,回溯云艺音乐学科建设的历史记忆,即学科建设、团队建制的历时性梳理及标志性成果的取得,将学科的发展置于社会变迁的轨迹中进行了考察,更对其过程中“人”的历史性作用进行了描述,考察了历史与个人并行发展的互动关系;第三章,通过口述记录,回顾了云艺音乐学科的发展依托社会环境与物质条件,站在社会发展的格局中,考察了学科建设的制度保障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对社会发展拉动学术成就的取得进行了政策性的探讨;第四章,立足音乐学科当代办学观念变迁的大格局,讨论了云艺音乐学科60年的成就与不足,对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学术期待的宏观判断,指出,人才建设与特色发展是学科未来发展的关键。结语,历时地进行考察,作为边疆地区的高等音乐办学机构,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的历史沿革、办学历程,始终以捕捉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学术发展动态为己任,努力将培养目标与云南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60年办学的历史,为云南乃至全国都输送了人才,同时,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作为“工作母机”,也助推了整个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事业,并为全省文化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步伐。因而,笔者认为,应既立足纵向的角度,更在共时考察的基础上,以理性的目光去审视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走过的办学轨迹,以开放的心态顺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尊重多元文化存在、结合跨学科的视角,实现“以文化理解为目标的音乐教育”这种观念的转换。
杨丽丽[4](2020)在《城市新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洛阳市洛龙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美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教师专业素质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要素,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专业素质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受到教育学界、业界及政界的重视,而作为一个研究课题也应该是长期受到关注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音乐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区域社会文化的迅速发展变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均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改革对基础音乐教育教师的综合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升其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已成为适应和应对挑战的主要策略。本研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洛阳市洛龙区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用艺术学和音乐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从城市新区这一研究视角,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学科地位、教师的工作现状、继续教育、专业素质等方面存在的缺失和不足,以及值得借鉴的做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相关研究情况,对小学音乐教师、教研室主任、音乐教研员、学生及部分学校领导进行访谈,了解城市新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调研获得的洛阳市洛龙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资料信息进行了分析、归纳,针对存在的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与工作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提出提升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合理建议,以期为促进城市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朱鼎裕[5](2020)在《“非遗”语境中音乐传承人的身份建构研究 ——以傈僳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学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活态延续,民间艺人承载着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与民族技艺的精髓,在“非遗”语境下的对其个人与文化间的互动意义进行深描与勾勒,无疑是追寻、剖析文化的根源之探。本文的研究对象李学华是傈僳族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笔者试图以微观的视角,通过音乐人类学意义的研究方法,以此揭示并论证民族民间音乐持有者个体的身份建构历程。而身份建构历程是需要通过与生俱来的族群内力与社会外部诸多所提供的外力互为构建的。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导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理论与方法,同时,对研究主题所涉及到的研究现状、研究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田野考察点作为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场域,研究对象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风貌等也势必需要在此进行基础性勾勒,以便为正文研究对象身份建构成因研究做出可寻的学术依据。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分述如下:一、怒江流域傈僳族的生存环境与家园印记:音乐的发生和演变离不开人文历史、自然地理因素。本章对怒江流域傈僳族分布区域的自然生态特征、迁徙与重组历史,以及群体性的音乐文化记忆进行简述,为后续的论述部分做基础性、客观性的描述。二、傈僳传统生活语境中的音乐“能人”:本章结合口述史研究法,从“村落社会中的傈僳人”、“傈僳民间音乐高手”两个方面对李学华进行深描。首先以纵向梳理的方式对李学华出生及成长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及时代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关于傈僳族民间音乐的传统习得方式对他的影响,以及他是如何获得并建立起独特的音乐能力等方面是重要的叙述内容。其次,以横向的思维捕捉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两个方面对李学华多重身份建构的重要成因,也是本研究着意勾勒出一个生动、立体的村落社会中傈僳族“音乐能人”的学术目的之一。三、“非遗”语境中的傈僳音乐“能人”:本章对“非遗”语境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进行叙述,并将李学华放置于“非遗”语境中从三个方面:他作为非遗传承人、傈僳音乐传播者、本土艺术团的探路者与实践者,是如何在社会各界关系的主导下,穿梭于不同场域中,交织在自我与他者的多重关系内,以具体的行为践行非遗文化的功能与意义。四、本章运用赖斯“历史构成-社会维护-个人创造”的理论模式,以微观窥视宏观,用李学华的身份变迁事例,研究探讨非遗传承人群体中的个体是怎样在“非遗”之前、“非遗”之后,通过“国家在场”以及社会外部诸多所提供的外力与与生俱来的族群内力逐步完成身份建构历程的。“非遗”语境中音乐传承人的身份建构及研究是近年学术领域的一个关注热点,也是政府管理层面急需学界提供学术支持,以便修正、更新非遗传承人在不同时期发展中的国家策略。由此,本研究的主要学术目标便在于通过对个体音乐传承人身份建构背后动因探究,为云南民族地区非遗音乐传承人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个案。
陈俊玲[6](2020)在《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文中研究说明南音,全球泉州(闽南)人的乡音。自1990年以来,南音进入泉州地区的学校教育已近三十年。这一期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深度合作有了显着的成果。如何建构完善的南音教育体系,追求新时代南音教育的价值目标,推进南音教育的进程,打造南音教育的升级版,进而有可能实现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这是当前南音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音的学校教育(时效性)价值体现、社会(有用性)价值体现与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陶冶人的心灵世界)价值体现(精神性)为根据,进而达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目的。全文通过五个章节及余论展开讨论。第一章通过回溯南音教育的原初方式,阐述南音教育与全球化之间的观照与应对,揭示南音教育不仅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包括文化反思、文化创新在内的文化自觉。第二章通过对学校的南音教育与社会的南音教育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探索,明晰了本土文化(南音)精神的传承、南音应用型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南音爱好者和南音弦友的培养必须要与社会文化相联结,并从理论层面高度肯定了泉州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南音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第三章通过探究南音教育学校价值体现的四个关键之处,即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南音教育的内在自生能力、南音教育专家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阐扬时代赋予南音学校教育的使命担当,揭示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构建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独特价值。第四章通过审视南音教育社会价值体现的三个关键之处,即艺术实践之于世界闽南文化区的普遍意义与特殊意义、文化保值与增值重在建构自己精神家园及彰显其价值的主体时效性、多重认同的社会性话语建构,剖析其对于加深南音教育的性质、特点与作用的理解,揭示南音教育关系着南音能否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的社会意义。第五章通过形而上层面讨论南音教育鲜明的教化寓意和功效,阐释南音教育对陶冶人的情操、立德树人、人文底蕴的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塑造等完整人格培养的独到价值,揭示南音教育在“化人以雅”、“化人以礼”、“化人以德”等“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余论通过探讨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南音传承异化问题及发展现状,评释保护南音传统与开拓南音传承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揭示南音教育显露的清晰性之特征,即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本文对泉州地区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对于助推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一种可循的思路。
钟霞[7](2020)在《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土音乐文化凝聚了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精神特征,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赣南采茶戏和兴国客家山歌是深受赣南人民喜爱的,反映赣南人民劳动、生活的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本土音乐文化。它们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生根发芽,拥有几百年历史。随着历史的巨变,经历现代文明的冲击,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秀本土音乐正渐渐在人们的心目中边缘化,久而久之面临即将失传的严峻形势。近年来,党号召文化自信,要从儿童抓起,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成为音乐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应当发挥其教育传承功能,帮助本土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为此,笔者对赣州市的中小学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进而了解赣州市本土音乐在中小学的传承现状,并以四所中小学为例,研究有关本土音乐教育的问题。本论文由四个章节和绪论、结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研究问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总结了目前国内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简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第一章阐述了赣州地区本土音乐的概况;第二章介绍了赣州市中小学层面、高师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的本土音乐教育现状;第三章对本论文所研究的四所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第四章论述开展本土音乐教育的意义,针对目前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同时也对构建本土音乐课程展开设想;结语部分指出学校音乐教育必须要重视“根文化”,要树立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观。
王海霞[8](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刘志宏[9](2019)在《大众传播背景下的富宁坡芽歌书研究》文中提出在大众传播背景下,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正在以一种快速、崭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原有社会系统构建的民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民族文化边界正不断消解,传统文化的存续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本文在艺术人类学、音乐人类学、音乐传播学的视野下,基于对云南省富宁县壮族坡芽歌书传播情况的田野调查,全面阐述坡芽歌书当下的传播现状,并深入揭示其传播的现代性特征。全文从坡芽歌书传播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传播情景、传播媒介和传播主体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章从坡芽歌书传播的不同场景,分生产生活、传统节庆、舞台表演三个方面,展示坡芽歌书在不同空间场景的传播中,其生存场域和传播形态发生的转化和变迁,内植于民族群体的文化要素也受到影响并出现显着变化。第二章,传播媒介在坡芽歌书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传统较封闭的农业社会,坡芽歌书传播媒介单一,传播效果有限,随着当下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传播媒介呈现出媒介不断更新迭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为坡芽歌书延续生命力提供了载体。第三章,传统社会中坡芽歌书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主要是壮民族本身,在大众传播背景下,不同的群体在各种动因驱使下参与传播,使得民间音乐的传播形成了混同构成的民间音乐传播群体。第四章,对坡芽歌书传播进行总结,认为在当下民族音乐传播中传播媒介的变迁和融合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融合的力量,扩大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活动空间。其次,民间艺术的传播,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艺术符号和符码价值的传播,如何使民族音乐在当下传播背景下能被受众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重塑民间音乐的地位,不断的引领民众和学者对文化自觉的唤醒,在大众传播背景下寻求中国民间音乐的话语权,也是当下民族音乐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新课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民间音乐的传播作为观察的主要角度并对其传承发展进行思考,分析传播要素的对民间音乐发展的影响,以期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之间延续、变迁和更新的关系,以及民间音乐传承发展的新视野。
苏佳燕[10](2019)在《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六十年历史演进及其成因》文中研究说明自1958年厦门艺术学校创立舞蹈科后,福建学校舞蹈教育肇始,期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中专层次到硕士层次的艰辛历程,至2018年适逢六十年的光景,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已形成了较为可观的局面。因此,本文以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六十年(1958-2018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采访六十年相关的舞蹈教育工作者35人,力求把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六十年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性梳理,并依此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全文将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分为六章进行研究,前五章依据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增设情况和相关的国家政策将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分为五个时期,起步期(1958-1969年):以厦门艺术学校舞蹈科和福建艺术专科学校舞蹈系的创立为标志,福建舞蹈教育崭露头角;停滞期(1970-1974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省学校舞蹈教育戛然而止;复苏期(1975-1996年):福建艺术专科学校槁苏暍醒,并在全省各地开设分班;发展期(1997-2009年):高等院校兴办舞蹈专业,福建师范大学建立舞蹈硕士点;改革期(2010-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改革舞蹈学科办学,对每个时期进行真实而详尽的描述,尽可能追根溯源,探究各个阶段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原因,第六章则总结出福建省区域性学校舞蹈教育历史演进存在办学地理位置由点状分布向线状分布推进、办学性质由公办转向公办为主民办为辅、从依托其他艺术学科办学到独立办学、办学层次逐步高层化规范化、专业设置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地方特色课程日益突出、就业由统一分配到自主择业等七大特点,基于以上特点及分析,提出应鼓励民办学校开设舞蹈专业、拓展舞蹈专业设置的新门类、深挖区域性的舞蹈特色课程、推进中小学舞蹈课程的开设、加强国内外校际间合作交流、传承舞蹈名师优秀教育理念等六点反思。通过对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六十年历史演进及其成因进行研究,以史为鉴,以期为未来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将区域性舞蹈教育与全国舞蹈教育进行个性与共性的对比,探寻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在差异性中辨析出区域的特色与不足,亦能作为区域性舞蹈教育的一些历史经验,为全国舞蹈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二、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举办云南省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举办云南省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班(论文提纲范文)
(1)昆明市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
(二)研究来源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四)创新点 |
(五)文献综述 |
(六)研究方法 |
一、社区音乐教育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二、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
(一)金碧街道办事处概况 |
(二)金碧街道办事处所辖社区音乐教育现状 |
(三)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发展路径 |
(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保证 |
(二)加大资金投入 |
(三)多主体共同参与社区音乐教育建设 |
(四)大力开发虚拟音乐学习模式 |
(五)加强社区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
(六)鼓励高等院校参与社区音乐教育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2)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现状研究 ——以德宏芒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来源 |
(二)文献综述及背景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 |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辞解 |
(一)多元文化 |
(二)多元文化教育 |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
二、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 |
(一)音乐教育时弊 |
(二)实施之必要性 |
(三)实施之可行性 |
三、德宏芒市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状 |
(一)学校音乐教育 |
(二)社会音乐教育 |
(三)家庭音乐教育 |
四、德宏芒市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
(一)学校音乐教育的对策 |
(二)社会音乐教育的对策 |
(三)家庭音乐教育 |
(四)德宏芒市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建设60年口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来源与依据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预期结果 |
第一章 云艺音乐学科的“前世”口述与“今生”感悟 |
第一节 云艺音乐学科建设的历史背景与口述记录 |
一、概念的呈现 |
二、听前辈讲那过去的故事 |
三、历史逻辑的顺应 |
第二节 云艺音乐学科建设的生态基础 |
一、多民族的文化构成 |
二、潜在的办学基础 |
第三节 云艺音乐学科的坎坷经历 |
一、社会前行步伐的产物 |
二、社会转折的投射 |
第二章 云艺音乐学科建设的历史记忆 |
第一节 音乐学科建设的历时梳理 |
一、“前麻园”时代的口述史(1959 年~1962 年) |
二、“后麻园”时代的口述史(改革开放后至2011 年) |
三、呈贡办学时代的口述表达与笔者的亲历感受 |
第二节 音乐学科团队建设的历时梳理 |
一、“前麻园”时代的团队构成 |
二、“麻园”时代的团队构成 |
三、呈贡办学时代的团队构成 |
第三节 标志性学科建设项目 |
一、省级重点学科“音乐学”的建设 |
二、国家级特色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建设 |
三、特色专业“音乐学”(民族音乐理论)的建设 |
四、省级特色精品课程的建设 |
第三章 云艺音乐学科发展的基础条件 |
第一节 云艺音乐学科建设的制度保障 |
一、国家政策的扶持及顶层设计的制度保障 |
二、学科建设的价值定位 |
三、加强团队打造与规划的具体措施 |
第二节 云艺音乐学科人才培养的口述记忆 |
一、地方文化人才的培养与输出 |
二、特色人才培养的价值定位 |
三、研究生培养对学科建设的推动 |
第三节 云艺音乐学科学术成果举要 |
一、学术研究的肇始期 |
二、学术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
三、存在的短板与差距 |
第四章 云艺音乐学科60年的宿命与超越 |
第一节 嬗变历程的文化审思 |
一、转折期——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模式化 |
二、稳步前行——学科建设特色化方向的逐渐明确 |
第二节 学科建构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
一、面临的机遇 |
二、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人才建设是发展的关键 |
一、以人为核心的团队打造 |
二、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拓展教学科研创作展演的价值定位 |
三、多学科相互融合的素养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
(4)城市新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洛阳市洛龙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的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主要内容 |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洛阳市洛龙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
(一)洛龙区小学音乐教育的区域性地位 |
1.洛阳市及洛龙区教育的地位 |
2.音乐教育的区域性地位 |
3.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小学音乐教育新问题 |
(二)洛龙区小学音乐教育概况 |
1.小学音乐教师工作状况 |
2.代表性小学音乐教育简况 |
(三)洛龙区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 |
1.创新和传统并存且两极分化严重 |
2.音乐教育发展不均衡 |
3.社团活动促进音乐教育发展 |
小结 |
二、洛龙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 |
(一)洛龙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 |
1.专业素质涵盖的内容 |
2.专业素质的重要性 |
3.城市化和现代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
(二)洛龙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调查结果与分析 |
1.小学音乐教师基本情况 |
2.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现状 |
三、洛龙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洛龙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
1.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
2.组织社团活动与指导艺术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
3.开展音乐教育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 |
4.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洛龙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缺失与不足的原因探析 |
1.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与素质教育要求冲突 |
2.音乐教育学科地位致使教师内生动力不足 |
3.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和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不完善 |
4.城市化对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 |
(三)洛龙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意义 |
1.专业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
2.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意义 |
四、城市新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专业发展意识促进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
1.加强交流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 |
2.创建专业共同体驱动教师个人专业成长 |
(二)适应时代需要保持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连贯性 |
1.规划教师专业发展针对性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
2.多层次多形式拓展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路径 |
(三)构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与培训途径相融的运行机制 |
1.建立人才培养与教师培训及素质提升三面一体的教学反馈机制 |
2.探寻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与提升小学音乐教师素质有效对接的实现路径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小学音乐教师问卷调查 |
(二)学生问卷调查 |
(三)音乐教研员访谈提纲 |
(四)音乐教师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 |
(5)“非遗”语境中音乐传承人的身份建构研究 ——以傈僳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学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理论及方法 |
(四)田野考察点 |
一、怒江流域傈僳族的生存环境与家园印记 |
(一)怒江流域的生态特征 |
1.怒江自然生态环境特征 |
2.傈僳族人文生态环境特征 |
(二)怒江流域傈僳族的音乐社会记忆 |
1.傈僳人口述传说 |
2.傈僳族音乐记忆 |
二、傈僳传统生活语境中的音乐“能人” |
(一)村落社会中的傈僳人——李学华 |
1.曲折的成长 |
2.村落中的傈僳人 |
(二)傈僳民间音乐高手——李学华 |
1.音乐高手的习得方式 |
2.李学华自我身份认同与社会身份认同 |
三、“非遗”语境中的傈僳音乐“能人” |
(一)国家在场与社会机遇 |
1.“非遗”语境的时代背景 |
2.“非遗”语境的社会环境 |
(二)应运而生的非遗传承人李学华 |
1.非遗身份与外界的互动效应 |
2.傈僳音乐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
3.本土艺术团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
四、“非遗”语境下的“自我”定位与身份认同 |
(一)傈僳音乐“能人”与非遗传承人的角色转换 |
1.不同场域下的身份角色调试 |
2.自我塑造与他者建构中能动性的效应 |
(二)历史-社会-个人序列中传承人的立足与发展 |
1.“非遗”之前的历史建构 |
2.“非遗”之后的社会维护 |
3.“非遗”身份的个人创造 |
(三)“多元关系”中的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李学华录制的“起奔”28个调 |
附录二 :泸峰艺术团重大艺术活动及获奖汇总 |
附录三 :部分田野照片 |
(6)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1.倡导、认识南音进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
2.南音教育的办学范式研究 |
3.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学术基础研究 |
三、本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1.地点、时间与范围 |
2.何谓“南音教育的价值”? |
3.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3.本文主要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南音教育:历史回溯与现实关怀 |
一、南音教育(传承)的原初方式 |
1.授课方式--“口传心授” |
2.交流方式--“以曲会友” |
二、当代全球化趋势中的南音教育 |
1.全球化并不排斥具有民族特性的南音教育 |
2.南音教育也需要全球化视野 |
三、南音教育与文化自觉 |
1.南音教育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
2.南音人对其南音文化有“自知之明” |
第二章 南音教育: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 |
一、泉州南音人才培养的闽南民俗文化背景 |
1.闽南文化特性 |
2.闽南乡族观念 |
3.闽南民间信仰与节庆风俗 |
二、内涵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泉州师院音乐学南音本科专业为例) |
2.有一支专业合格的南音师资队伍 |
3.南音乐人:“非遗”传承的向导与支撑 |
三、外延发展:规模与空间 |
1.规模的扩大 |
2.空间的拓展 |
第三章 南音教育的学校价值体现 |
一、理论研究-南音教育的先导作用 |
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原则 |
2.南音学术研究的成就 |
二、南音教育中的内生扩展 |
1.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根据 |
2.良好的办学条件 |
三、高校教育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专家 |
1.南音学科建设的引领者 |
2.南音教育发展的推动者 |
3.突出成就的南音表演者 |
四、学校人才的培养: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1.可以承担中小学学生“精神家园”的教育义务 |
2.本硕毕业生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 |
第四章 南音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 |
一、艺术实践-从中国泉州走向世界闽南文化区 |
1.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普遍意义 |
2.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特殊意义 |
二、南音教育中的文化保值与增值 |
1.南音教育-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 |
2.泉州师范学院与泉州南音乐团共同谱写剧作《凤求凰》 |
3.南音专业艺术硕士与文化产业共同设计南音文化衍生品 |
三、南音教育与多重认同 |
1.在个人层面上获得认同 |
2.在地方文化层面上获得认同 |
3.在政府层面上获得认同 |
4.在世界闽南文化区层面上获得认同 |
第五章 南音教育: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 |
一、南音曲调中蕴含着“化人以雅”的情怀意向 |
1.培养尚雅情怀 |
2.陶冶雅正情操 |
二、南音文化底蕴中蕴含着“化人以礼”的情怀意向 |
1.寓礼于乐中 |
2.完善人性发展 |
三、南音泥土精神中蕴含着“化人以德”的情怀意向 |
1.增强凝聚人心 |
2.强化价值感化 |
余论 |
一、对南音教育相关问题的思考 |
1.南音传承中的变异认识 |
2.南音传承中的发展评析 |
二、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 |
1.南音进入中小学课堂成为制度化 |
2.南音人才培养规范化 |
3.南音社团演出常态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民族音乐教育研究 |
(二)赣州市本土音乐研究 |
(三)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典型案例剖析研究法 |
第一章 赣州地区传统音乐文化概况 |
第一节 赣南采茶戏 |
一、赣南采茶戏的孕育与形成 |
二、赣南采茶戏的唱腔及代表剧目 |
三、赣南采茶戏的表演特色 |
第二节 兴国客家山歌 |
一、客家的源起 |
二、兴国客家山歌的起源与发展 |
三、兴国客家山歌的特点概述 |
第二章 赣州市各个层次本土音乐教育发展情况 |
第一节 基础教育层面 |
第二节 高师教育层面 |
一、赣南师范大学 |
二、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三、有关问题探析 |
第三节 社会层面 |
一、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概况 |
二、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开展的活动 |
三、有关问题探析 |
第三章 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
一、赣州市大公路第一小学 |
二、赣州市文清路小学 |
三、赣州市第三中学 |
四、赣州市第一中学 |
第二节 教师访谈 |
一、访谈教师基本情况 |
二、教师思想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现状的总结与启示 |
一、课程建设 |
二、师资建设 |
三、教材建设 |
四、教学设施配置 |
第四章 赣州市本土音乐教育开展意义及发展展望 |
第一节 赣州市本土音乐教育的意义 |
一、有利于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
二、有利于拓宽音乐视野 |
三、有利于提高审美品味 |
四、有利于形成多元音乐文化的价值观 |
第二节 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有关问题和原因 |
一、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有关问题 |
二、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有关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赣州市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展望 |
一、政府层面 |
二、高师层面 |
三、中小学层面 |
四、社会层面 |
第四节 赣州市本土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
三、教学方法的拓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记录 |
(8)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
一、体裁类型 |
二、题材类型 |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
一、唱词韵式特点 |
二、唱词韵律个性 |
三、语言演唱特色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
一、学校教育传承 |
二、激活民俗传承 |
三、传统歌唱延续 |
四、媒体化新视界 |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
结论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传承之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
附录三 图目录 |
附录四 图表目录 |
附录五 谱例目录 |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
后记 |
附图 |
(9)大众传播背景下的富宁坡芽歌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目的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富宁坡芽歌书概况 |
(六)田野点概况 |
一、富宁坡芽歌书的情境传播 |
(一)日常生活中的传播 |
(二)传统节庆中的传播 |
(三)舞台表演中的传播 |
二、富宁坡芽歌书传播媒介 |
(一)传统媒介 |
(二)大众媒介 |
(三)新媒体 |
三、富宁坡芽歌书传播主体 |
(一)坡芽村民 |
(二)地方政府 |
(三)文化精英 |
四、富宁坡芽歌书传播现象的讨论 |
(一)媒体融合传播的必然 |
(二)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六十年历史演进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起步期(1958-1969 年) |
第一节 厦门艺术学校舞蹈科的创立 |
第二节 福建艺术专科学校舞蹈系的创立 |
第三节 起步期的成因分析 |
第二章 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停滞期(1970-1974 年) |
第一节 全省学校舞蹈教育的全面停办 |
第二节 停滞期的成因分析 |
第三章 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复苏期(1975-1996 年) |
第一节 福建艺术学校舞蹈专业的复办 |
第二节 福建艺术学校在全省各地的分班 |
第三节 厦门戏曲舞蹈学校的独立组建 |
第四节 复苏期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期(1997-2009 年) |
第一节 八所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建立 |
第二节 福建师范大学舞蹈硕士点的建立 |
第三节 四所中专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 |
第四节 发展期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改革期(2010-2018 年) |
第一节 中专层次舞蹈教育的独立、停办与兼并 |
第二节 大专本科层次舞蹈教育的增办与改革 |
第三节 研究生层次舞蹈教育的调整与增办 |
第四节 改革期的成因分析 |
第六章 福建省区域性学校舞蹈教育历史演进的特点及其思考 |
第一节 福建省区域性学校舞蹈教育历史演进的特点 |
一、办学地理位置由点状分布向线状分布推进 |
二、办学性质由公办转向公办为主民办为辅 |
三、从依托其他艺术学科办学到独立办学 |
四、办学层次逐步高层化规范化 |
五、专业设置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
六、地方特色课程日益突出 |
七、就业由统一分配到自由择业 |
第二节 对福建省区域性学校舞蹈教育历史演进的思考 |
一、鼓励民办学校开设舞蹈专业 |
二、拓展舞蹈专业设置的新门类 |
三、深挖区域性的舞蹈特色课程 |
四、推进中小学舞蹈课程的开设 |
五、加强国内外校际间合作交流 |
六、传承舞蹈名师优秀教育理念 |
结论 |
附录1 访谈问题大纲 |
附录2 访谈录概况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四、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举办云南省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班(论文参考文献)
- [1]昆明市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现状研究[D]. 马岩.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2]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现状研究 ——以德宏芒市为例[D]. 樊体睿.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3]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科建设60年口述研究[D]. 李晴敏.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4]城市新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洛阳市洛龙区为例[D]. 杨丽丽. 云南艺术学院, 2020(07)
- [5]“非遗”语境中音乐传承人的身份建构研究 ——以傈僳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学华为例[D]. 朱鼎裕.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6]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D]. 陈俊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展望[D]. 钟霞.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8]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大众传播背景下的富宁坡芽歌书研究[D]. 刘志宏.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10]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六十年历史演进及其成因[D]. 苏佳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