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山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与预测

临安山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与预测

一、临安山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及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阮一晨[1](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蔡梦卿[2](2021)在《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杭州市产水量时空变化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然因素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改变的两大驱动因素。研究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两大驱动因素对产水量的影响,对维持或提升城市水源涵养、保持水土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杭州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格局分析、空间梯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贡献度量化分析等方法,综合应用InVEST、ArcGIS、Fragstats、SPSS等工具,在识别杭州市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评估并分析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景观格局指数的相关性,探究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杭州市2000-201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最剧烈的为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化,林地的保留率最高。景观总体呈现更强烈的破碎化和异质性趋势。(2)2000-2015年间杭州市年降水量先降低后升高,年均气温波动上升,年潜在蒸散量和实际蒸散量均处于波动状态。年降水量在城市中心变化不显着,年均气温随着远离城市中心而显着下降,年潜在蒸散量持续增加,实际蒸散量则先减小后增大。(3)杭州市产水量在2000-2015年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且随着远离城市中心先增大后减小。建设用地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产水量最大。(4)产水量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大于其与景观格局的相关性,其中与气象因子中的降水量正相关性最强。距离城市中心10-20 km处是主城区内景观格局的拐点,距离城市中心10 km处是产水量变化的拐点。(5)气候变化对产水量变化的贡献度大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其的贡献度。但在距离城市中心10-20 km内,土地利用变化在2000-2015年间对产水量变化的正向促进作用逐渐明显且不断增强。本研究为杭州市形成合理的区域水资源供给与利用方式以实现城市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理解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维持与影响机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张静雅[3](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邹林韵[4](2021)在《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不断涌现,给人类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厘清资源环境现状、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有着固碳释氧、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是维护地球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全球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生态系统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首先,明确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基于其内涵初步构建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森林资源调查、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技术挖掘生态信息,确定各项指标的实际值;结合当地的发展目标、规划及相关行业标准等,确定指标的参照值,采用标准比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取评价指标值。再次,采用基于相关性的评价指标筛选方法,引入病态指数、信息可替代性进行评价指标筛选;采用专家打分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指标筛选前后的森林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值,根据两者的相对偏差绝对值判断指标筛选的可行性,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进行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分析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中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为: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及自我调节能力、森林资源供给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可维持的最大人类活动。基于该内涵,初步构建的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森林生态弹性力、森林资源供给能力、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人类活动潜力四个方面坡度等20项指标。(2)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信息挖掘。利用GIS技术,计算得到杭州市地形、气象等自然地理信息及森林固碳释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生态环境服务功能量;基于国产卫星高分六号的遥感影像,利用样地数据,在比较多元逐步回归、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模型的估算精度后,采用精度最高的随机森林模型反演得到杭州市森林郁闭度及森林蓄积量,为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探索利用GIS和RS快速、高效、大范围获取森林信息的方法,尝试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一条提升数据时效性且降低成本的技术路径,以弥补传统的森林生态信息获取方法耗时长且复杂的缺陷。(3)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筛选与确定。基于病态指数、信息可替代性进行评价指标筛选,将原始20项指标筛选至16项指标。指标筛选前后森林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值的相对偏差绝对值低于5%,指标筛选可行。筛选后的指标体系包括:坡度、腐殖质厚度、自然度、群落结构4项指标反映森林生态弹性力,森林覆盖率、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森林郁闭度、中幼林占龄级组成比例、公益林比重5项指标反映森林资源供给能力,固碳释氧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森林健康等级4项指标反映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GDP增长率、人均森林占有量、商品林比重3项指标反映人类活动潜力。通过指标筛选降低评价的复杂性、减少工作量,为今后常态化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工作简化提供了思路与借鉴。(4)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与分析。基于筛选后的16项指标进行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市森林总体上处于强承载状态,各县(市、区)的森林生态承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淳安县、临安区、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区、余杭区、中心城区、萧山区。前5个区域的森林均处于强承载状态,后3个区域的森林则处于中等承载状态,且淳安县、临安区、建德市、桐庐县的森林生态承载力超过杭州市总体水平,富阳区、余杭区、中心城区、萧山区则低于杭州市总体水平。人类活动潜力是造成各县(市、区)森林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评价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地的主体功能定位。最后,基于上述评价结果,从资源供给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人类活动潜力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王剑武[5](2020)在《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基础,其定量化指标在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产生活和环境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浙江作为一个林业大省,其森林生态承载力和健康程度的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生态健康度指的是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森林生态健康度可依据水土流失情况、森林覆盖情况等作为评价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进行分级评价。本研究选择浙江省73个区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土流失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构建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对各区县域生态健康度及生态质量进行评价,从宏观、微观、模型评价三个方面讨论生态承载力超载原因,最后提出了森林生态承载力领域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完善浙江省森林健康评价体系、提升森林质量和林业生态建设的评估指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使用水土流失指标,对浙江省区县森林生态健康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森林生态系统不健康的单元有6个,分别为:温州市区、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新昌县、缙云县,森林生态系统中等健康的单元有洞头县、永嘉县等15个,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单元有杭州市区、萧山区等52个。浙江省整体森林生态健康度较高。(2)使用森林覆盖度指标,生态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全省共有杭州市区、萧山区等42个县(市、区)生态质量趋良,建德市、富阳区等31个县(市、区)生态质量趋差。生态质量变化整体形势不容乐观。(3)对浙江省各市县生态承载力超载原因进行分析,宏观上,地形本底条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最大,是影响生态退化比重指标的自然本底;微观上,森林起源、森林群落结构、坡度级、坡位、草本覆盖度、龄组、树种组成等因子,与生态退化强度显着相关。

张梦[6](2020)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对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文中指出城市森林与城市景观建设、公园管理、城市规划等息息相关,它通过影响城市的物理空间和生物环境变化来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质量的下降,在城市CO2减排、空气净化、噪声降低、气候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土地利用剧烈变化,尤其是森林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碳储量和碳循环时空格局,从而影响森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因此,监测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分析演变规律并评价其对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对城市规划、环境管理、森林城市建设以及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杭嘉湖为为例,利用Landsat TM和OLI遥感数据,采用C5.0决策树对杭嘉湖地区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分析近20年(2000-2018)城市扩张过程中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In TEC模型估算城市森林地上碳储量(AGC,Aboveground Carbon)、模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最后,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森林AGC和NEP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1.C5.0决策树精准提取得到近20年杭嘉湖土地利用信息,为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及对森林AGC和NEP的影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不同时期影像分类的总体精度均在90%以上,Kappa系数在0.87以上;城市化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8年期间,杭嘉湖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城市占整个研究区的面积从2000年的5.84%增加到2018年的21.32%,城市扩张过程中森林面积减少了约27,900 ha,这些减少的森林面积有71.05%是由于城市扩张造成的。2.优化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实现了城市森林AGC高精度估算。研究表明,不同时期随机森林模型估算AGC与实测AGC之间的相关指数R2在0.69至0.73之间,RMSE较小,在3.18 Mg·ha-1-4.84Mg·ha-1之间。分析表明,近20年期间,杭嘉湖地区森林碳储量和总碳储量均在逐渐增加,平均森林碳储量从2000年的10.14 Mg·ha-1增加到2018年的44.59 Mg·ha-1,森林总的碳储量从2000年的641.38 Mg C增加至2018年2472.51 Mg C,约2.85倍,但局部区域碳储量有减少现象,减少区域主要发生在湖州中部、富阳区和杭州以南等地区,下降幅度主要集中在10-20 Mg·ha-1之间。3.研究表明,InTEC模型能较好的模型杭嘉湖城市森林NEP,站点验证的模型R2在0.88以上,RMSE为59.87g C·m-2·yr-1;NEP时空分析表明,从2000年到2015年,杭嘉湖地区森林NEP总量从2000年的2.52Tg·C·yr-1增加到2018年的4.06Tg·C·yr-1,约1.61倍,但在部分森林面积较小的平原地区和城市扩张较为激烈的地区森林NEP也出现了减少现象,如平湖、海盐、桐乡、海宁和德清、余杭、杭州和萧山市,同时,在安吉、临安和富阳的主城区周围也出现了森林NEP的减少现象。4.分析表明,杭嘉湖地区城市扩张导致湖州、德清、余杭、富阳区、杭州市辖区、萧山市南部和余杭区南部地区森林碳储量下降,总碳储量减少了约415,193Mg,这部分森林面积约为3285.36 ha;另一方面,城市扩张导致了富阳区、杭州市辖区以及萧山区南部地区森林NEP的减少,由于城市扩张导致的森林NEP的减少面积约为21732.39ha,这些区域的森林总NEP约为0.07 Tg·C·yr-1;采用缓冲区对杭州、嘉兴、湖州主城区城市扩张及对森林碳储量和NEP的空间变化影响分析表明,城市扩张过程中主城区森林AGC和NEP呈大面积的减少,对城市森林碳汇功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许子艺[7](2020)在《浙北丘陵山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和权衡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强调了农业要素和生态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国家为保证粮食安全生产需要保障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用地,同时为确保生态安全需要保障一定数量的生态用地,使得土地利用在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土地资源的紧缺性与土地利用的独特性的冲突不断加剧。当一定区域的土地利用在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之间无法协调时,会导致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失衡和区域景观格局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土地利用行为主体在土地资源要素竞争和博弈的过程中造成土地利用之间的空间冲突。因此,开展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的识别与权衡研究,对建立生产与生态和谐的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北丘陵山区具有代表性的杭州市临安区为例,基于人地关系、景观生态学、生态系统平衡等理论,采用GIS空间分析、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In VEST生态系统评估模型等方法,首先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变化着手,探究研究区域国土空间时空演变规律,其次构建土地利用冲突测度模型,对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土地利用冲突进行识别,并对空间自相关与地形梯度特征展开分析,再次结合土地多功能评价,对土地利用冲突进行优化分区,最后提出土地利用冲突权衡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8年临安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格局均有较为明显的动态变化。建设用地、耕地和其他农用地的比重不断上升,园地、牧草地和自然保留地比重持续下降,林地和水域面积先上升后下降,林地分布最广,呈连片分布,建设用地随快速城市化进程逐渐向外围扩张。2008-2013年各地类间发生转移的面积比例为8.29%,2013-2018年下降到2.50%,林地在前后两个时段的转移量均较为突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综合动态度较高,是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区域,而生态空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此外,城镇空间比重不断上升,生态空间比重持续下降,农业空间比重先下降后上升,生态空间分布最广,呈连片分布,但后期生态空间被大量占用,空间分布明显减少。前一时段各空间类型间发生转移的面积比重为5.55%,后一时段减少到2.24%,十年间主要是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发生转移,且生态空间的转出日益明显。(2)土地利用冲突是导致临安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结构彼此影响、不断变化的直接驱动因素。2008-2018年临安区的土地利用冲突程度总体上以可控等级为主,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动,土地利用冲突呈现加剧趋势,失控等级空间单元的扩张趋势明显,可控等级空间单元的分布面积持续减少。此外,在99.9%的置信度下的土地利用冲突综合指数存在显着的、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聚集效应明显。土地利用冲突特征随地形梯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小坡度、中坡度和大坡度地区的冲突等级均以基本可控为主,且坡度越大,其土地利用冲突程度越小,呈负相关的状态。(3)临安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分区,农业空间占国土空间比例为14.19%,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未来主要的农业发展区域;生态空间比重80.47%,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应予以重点保护。优化后农业空间净减少面积占比为0.76%,生态空间面积随之增加,发生变化区域空间分布较零散,涉及18个镇街,主要位于原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交界处,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安区现存土地利用冲突问题起到缓解作用。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土地利用冲突权衡机制,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冲突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韩非[8](2020)在《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地缘性、利益相关性和资源互补性而引发的区域旅游发展不均衡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等层面发展的现实差异。正是在此背景下,探讨旅游竞争力的构成、动力系统以及转化机理,寻求沪宁杭城市群旅游业协调发展从自发到自觉,进而推动长三角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再迁跃,才具有鲜明而重大的时代意义。本文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明确了旅游竞争力的内涵要义,进而基于传统旅游引力模型同时借鉴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测度思路,综合考虑了旅游推拉理论中推力、拉力与空间阻抗三大因素的关联作用情形,构建了推拉型两步移动搜索法模型(PP-2SFCA)。在此基础上,以沪宁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揭示了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基本特征,并探讨了特征分异形成的一般机制。最后,针对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针对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估的实证研究表明:(1)沪宁杭城市群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上存在较为明显的“近郊化”现象,围绕各地级市近郊形成了明显的旅游集聚区。景区空间集聚形态呈东北部集中,西南部分散分布特征,并以上海为核心,与沪宁、沪杭沿线地级市相串联,构成了“轴对称状”空间形态。同时,各组团内部形成了以各地级市内部的中心引领、外围协同的模式,具有较好的协同发展潜力。(2)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微观上形成了以无锡为中心,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为次一级外围边缘组团的“核心-边缘”状结构;县域尺度下,综合竞争力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环太湖地区、杭州湾地区、上海周边地区以及南京中部区域;从区域尺度来看,沪宁、沪杭、宁杭沿线的旅游竞争力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降序序列特征。(3)从各因子对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效果来看,旅游资源赋存因子对沪宁杭各城镇发展轴旅游竞争力的形成均产生了显着影响,除旅游企业互联、科技水平因子外,其他指标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区域旅游竞争力。从各区域竞争力显性作用因子的数量与效果来看,沪宁沿线旅游竞争力受到的合力因子,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作用程度方面均高于沪杭、宁杭沿线;其中,宁杭沿线旅游竞争力除显着受到资源赋存因子的影响外,其他因子对其影响程度均不明显,这也导致了宁杭沿线旅游竞争优势无法进一步激活。本文有关旅游竞争力理论研究的一般性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点:(1)旅游竞争力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的联动系统,微观层面的旅游景区竞争力、中观层面的城市旅游竞争力以及宏观层面的区域旅游竞争力构成了旅游竞争力。因此,对旅游景区这一微观基本单位的竞争力展开科学的评价尤为重要。(2)旅游景区竞争力的显化动力系统是一种由内源动力与外化效能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主要由表征内源动力拉力因素的旅游景区优势度、表征外化效能推力因素的客源地出游潜力及表征空间阻抗因素的交通可达性构成,其也是本文构建的PP-2SFCA模型的三大构成要素。(3)区域旅游竞争力是在内生发展因素与外部支持条件两大因素的整合驱动机制下整体提高。内生发展因素是区域旅游竞争力激活的前提基础,外部支持条件主要通过对内生发展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促进着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激活速率与发展程度。在内、外双重合力作用下,各因子间相互促进、协调互动,形成了区域旅游竞争格局。此外,参与到整合驱动的要素因子越多,旅游竞争的潜力越大。

刘腾艳[9](2019)在《遥感结合过程模型的浙江省森林碳储量时空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森林碳储量不仅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森林结构功能和生产潜力的理论基础,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森林碳储量估算一般有3种方法:样地调查法、遥感估算法和模型模拟法,其中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如BIOME-BGC考虑了冠层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土壤水分等对碳储量的影响,以此揭示生物量生长、植被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是森林碳储量时空动态模拟及分析研究的重要方法。遥感结合过程模型可以融合遥感实时、动态、大范围、多分辨率的特点和过程模型反映植被生态生理过程的优势,从而实现碳循环过程的大尺度模拟,并反映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碳收支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加上地面数据为模型参数优化和模拟结果验证提供支撑,从而使得耦合“地面调查-遥感信息-过程模型”的森林碳储量模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在地面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利用Landsat5 TM(1988、1992、1996、2000、2004、2008年)和Landsat8 OLI(2014年)卫星影像,结合地形、土壤、气象、生理生态参数等数据,驱动BIOME-BGC过程模型,模拟浙江省针叶林、阔叶林和竹林的地上碳储量,分析森林地上碳储量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另外,还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浙江省未来森林面积进行预测,并分析浙江省未来地上碳储量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将为浙江省做好森林增汇经营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浙江省地上碳储量时空模拟方面。用1989-2014期间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地上碳储量模拟结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针叶林、阔叶林和竹林三种森林的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平均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0.81、0.76;平均RMSE分别为11.01、15.25、7.38 Mg C·hm-2,平均rBIAS分别为-1.86、-5.60、-2.74 Mg C·hm-2。(2)1988-2014年针阔竹三种森林类型地上碳储量时空演变特征。(a)针叶林地上碳储量:时间上,总地上碳储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78 Tg C,下降率为2.34%;总地上碳储量在53.40-102.24 Tg C之间,平均值为83.23 Tg C;地上碳密度在21.44-30.30 Mg C·hm-2之间,平均值为26.91 Mg C·hm-2。空间上,地上碳储量高值区域主要集中浙西北、浙西南和中部山区等林业相对发达地区,而沿海区域和北部嘉兴等市区低值地上碳储量较低。(b)阔叶林地上碳储量:时间上,总地上碳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长速度较快,平均每年增加2.19 Tg C,年均增长率为4.88%;地上碳密度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总地上碳储量在22.57-81.74 Tg C之间,平均值为50.62 Tg C;地上碳密度在23.86-30.06 Mg C·hm-2之间,平均值为28.29 Mg C·hm-2。空间上,地上碳储量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浙西北、浙西南等林业相对发达地区,而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北部区域和沿海区域。(c)竹林地上碳储量:时间上,总地上碳储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17 Tg C,年均增长率为1.36%,总地上碳储量在10.46-17.19Tg C,平均值为14.03 Tg C;地上碳密度在14.34-17.14 Mg C·hm-2,平均值为16.25 Mg C·hm-2,碳密度在1996年之后有所波动。空间上,地上碳储量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安吉、临安、余姚、龙游、衢州等竹林资源丰富、竹产业相对发达地区,而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浙江省中部区域和沿海区域,其中,中部区域的低值范围有增加趋势。(d)1988-2014年浙江省森林地上碳储量:时间上,总地上碳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60 Tg C,年均增长率为0.42%;总地上碳储量在134.65-162.44 Tg C之间,平均值为148.26 Tg C;地上碳密度在21.92-27.30 Mg C·hm-2之间,平均值为23.79 Mg C·hm-2。空间上,总地上碳储量高值区域主要集中浙西北西南等林产业相对发达地区,而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浙江省中部区域和沿海区域,中部区域的低值范围有增加趋势。(3)地上碳储量对环境因子和LUCC的响应。(a)研究表明年均温、年降水量、CO2浓度和氮沉降与地上碳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5,对森林地上碳储量变化有重要作用;年均温与地上碳储量的偏相关系数较大,说明年均温对浙江省森林地上碳储量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b)基于1988-2014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根据DAVR、DMAX、AC、AP四个参数设置三种情景模式,对浙江省2015-2050森林碳储量潜力进行估算,研究表明,三种情景下的森林碳储量潜力分别为273.21±24.31、132.67±16.23、238.41±19.68 Tg C,说明LUCC对森林碳储量影响较大,针对浙江省当前森林状况,保持当前的森林面积不变,提高森林碳密度是森林增汇经营需要考虑的策略。

程振龙[10](2019)在《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山核桃林土壤侵蚀风险评估及其生态经营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过去三十年间,在浙江省丘陵山地区域快速增加的山核桃种植面积以及高强度、不合理的经营措施导致了土壤侵蚀、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准确评估当前山核桃林的土壤侵蚀状况,对于指导山核桃产业的生态经营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土壤侵蚀监测主要是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但该模型最初是针对平缓坡的耕地区域开发的,当用于丘陵山地的土壤侵蚀估测则存在较大误差;因此,本研究的目标是综合应用遥感与GIS技术科学分析山核桃林的土壤侵蚀分布特征及其生态经营措施。本研究选择杭州市临安区中西部为研究区,首先根据收集的Landsat遥感影像、气象站数据、土壤分布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提取了包括植被覆盖、降雨、土壤、地形等方面的共计47个潜在变量,然后根据外业调查数据确定影响土壤侵蚀风险的关键变量,根据已经确定的关键变量应用随机森林方法来评估土壤侵蚀风险,最后分析山核桃林的土壤侵蚀风险分布特征及其生态经营措施。结果表明:(1)坡度、生长季的NDGI、坡度变化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生长季的绿色植被分量、落叶季的土壤分量、六月份的降雨量、土壤黏粒含量这8个变量被确定为影响土壤侵蚀风险的关键变量;(2)基于随机森林方法构建的评估模型的总体精度为89.8%,研究区山核桃林的土壤侵蚀风险的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的面积分别为83.5 km2、136.1 km2、105.9 km2,比例分别为25.7%、41.8%、32.5%,且山核桃幼龄林比老龄林存在更高的土壤侵蚀风险。山核桃种植、经营过程中可以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并举的生态经营手段,达到控制坡面径流形成、提高地表覆盖率与土壤稳定性并最终降低土壤侵蚀风险的目的。这项研究为山核桃林的土壤侵蚀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并且为当地政府及户主对于山核桃林的生态经营管理提供了支持,下一步可推广应用到其它亚热带山区经济林如香榧、桉树等的经营研究。

二、临安山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及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安山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主要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数据驱动
        1.3.2 公共中心体系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
        1.5.1 定性研究方法
        1.5.2 定量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章节组织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2.5 借鉴与启示
        2.5.1 研究借鉴
        2.5.2 研究启示
3 研究框架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3.4 本章小结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4.1.1 中心度的评价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4.2.1 指标权重计算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4.3.4 功能关联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5.5.2 基础设施建设
        5.5.3 城市空间调整
        5.5.4 经济发展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5.6 本章小结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6.2.1 经验目标
        6.2.2 价值目标
        6.2.3 规律原则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6.3.1 空间优化指引
        6.3.2 服务优化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7.2 主要创新之处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个人简介

(2)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杭州市产水量时空变化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1.3.2 产水量及评估方法
        1.3.3 InVEST模型
        1.3.4 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InVEST模型
        2.2.2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
        2.2.3 梯度分析
        2.2.4 相关性分析
        2.2.5 贡献度量化分析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气候变化特征
    3.1 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3.1.1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
        3.1.2 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3.2 气象因子变化特征
        3.2.1 时间变化特征
        3.2.2 空间变化特征
4 杭州市产水量变化特征
    4.1 产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4.2 产水量空间变化特征
5 土地利用变化与气候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
    5.1 气象因子、景观格局指数与产水量间的相关性
    5.2 贡献度量化分析
6 讨论
    6.1 模型变量数据选取的合理性及结果验证
    6.2 产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的复合性
    6.3 基于城乡梯度带的产水量变化
    6.4 关于城市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性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4)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和发展
        1.3.2 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1.3.3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1.3.4 森林郁闭度与森林蓄积量测定方法
    1.4 研究内容
        1.4.1 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探讨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2 基于GIS及RS的生态信息挖掘
        1.4.3 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现状评价及对策分析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地形地貌
        2.1.3 江河水系
        2.1.4 气象气候
        2.1.5 社会经济条件
        2.1.6 森林概况
    2.2 基础数据
        2.2.1 遥感影像数据
        2.2.2 森林调查数据
        2.2.3 生态环境数据
        2.2.4 社会经济数据
3 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3.1 森林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3.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方法
        3.2.1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3.2.2 评价指标参照值的确定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与评价值计算方法
    3.4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可行性判断
        3.4.1 基于病态指数的指标体系重叠度分析
        3.4.2 基于信息可替代性的评价指标筛选
        3.4.3 评价指标筛选的可行性判断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信息挖掘
    4.1 基于GIS的自然地理信息获取
        4.1.1 地形信息提取
        4.1.2 气象信息提取
    4.2 基于GIS的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功能量确定
        4.2.1 固碳释氧功能
        4.2.2 水源涵养功能
        4.2.3 土壤保持功能
    4.3 基于高分六号的森林郁闭度与森林蓄积量反演
        4.3.1 数据预处理
        4.3.2 遥感特征提取
        4.3.3 建模因子选择方法
        4.3.4 森林郁闭度反演
        4.3.5 森林蓄积量反演
    4.4 本章小结
5 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
    5.1 评价单元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值确定
        5.2.2 评价指标筛选
        5.2.3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5.3 森林生态承载力评判标准确定
    5.4 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5.4.1 森林生态弹性力
        5.4.2 森林资源供给能力
        5.4.3 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5.4.4 人类活动潜力
        5.4.5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5 提高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5.5.1 基于森林资源供给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5.5.2 基于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5.5.3 基于人类活动潜力的对策与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承载力
        1.2.2 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
        2.1.1 资源现状
        2.1.2 各市分布
        2.1.3 动态变化
    2.2 森林资源监测预警体系状况
        2.2.1 体系现状
        2.2.2 现有数据
    2.3 评价基础数据
        2.3.1 各县水土流失数据
        2.3.2 各县森林资源数据
        2.3.3 两期评价基础数据
    2.4 研究方法
        2.4.1 国家方法下的基础评价方法
        2.4.2 国家方法下的过程评价方法
        2.4.3 两期动态多元线性评价方法
3.浙江省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
    3.1 国家方法下的基础评价结果
    3.2 国家方法下的过程评价结果
    3.3 两期动态评价结果
        3.3.1 基准年评价结果
        3.3.2 两期动态评价结果
    3.4 讨论
4.生态承载力超载成因分析
    4.1 宏观成因分析
    4.2 微观成因分析
    4.3 模型评价成因分析
5.生态承载力领域政策预研
    5.1 现有政策及落实情况
        5.1.1 林业基础保障不断强化
        5.1.2 林地保护不断加强
        5.1.3 采伐改革稳步推进
        5.1.4 湿地管理得到重视
    5.2 生态承载力领域政策建议
        5.2.1 积极构建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制度
        5.2.2 全面落实“双增”目标考核
        5.2.3 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5.2.4 切实加强资源保护管理
        5.2.5 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5.2.6 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和抚育
        5.2.7 加强生态与资源监测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6)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对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2.2 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估算方法研究
        1.2.3 城市化对于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与资料
        2.2.1 遥感数据与预处理
        2.2.2 样地调查数据
        2.2.3 InTEC模型模拟碳循环所需数据
3 杭嘉湖土地利用时空演化遥感监测及对森林的影响
    3.1 C5.0决策树概述
    3.2 分类决策树规则的构建
    3.3 决策树规则及分类结果
        3.3.1 分类决策树及变量分析
        3.3.2 分类结果及精度验证
    3.4 城市化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3.4.1 城市扩张评价方法
        3.4.2 城市化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3.5 城市扩张对森林时空分布的影响
    3.6 未来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3.5.1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方法
        3.5.2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结果
    3.7 本章小结
4 杭嘉湖森林地上碳储量遥感估算
    4.1 随机森林碳储量估算
        4.1.1 随机森林算法介绍
        4.1.2 森林碳储量模型构建
    4.2 RF参数优化及变量分析
        4.2.1 RF参数优化
        4.2.2 变量的重要性分析
        4.2.3 变量相关性分析
    4.3 碳储量模拟结果及精度分析
    4.4 碳储量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杭嘉湖森林NEP时空模拟
    5.1 InTEC模型介绍
    5.2 森林NEP模拟过程
    5.3 InTEC模型优化验证结果
    5.4 森林NEP时空动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扩张对森林碳储量和NEP的影响
    6.1 城市扩张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
    6.2 城市扩张对森林NEP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浙北丘陵山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和权衡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空间
        2.1.2 生态空间
        2.1.3 土地利用冲突
        2.1.4 土地利用冲突权衡
    2.2 基础理论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现代系统论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5 生态系统平衡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土地利用冲突概念演变研究
        2.3.2 土地利用冲突类型研究
        2.3.3 土地利用冲突产生机制研究
        2.3.4 土地利用冲突识别评价研究
        2.3.5 土地利用冲突权衡研究
    2.4 研究评述
3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3.1 临安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农业生态概况
    3.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4 临安区国土空间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4.1 空间分类体系构建
    4.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4.2.2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
        4.2.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4.2.4 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
    4.3 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4.3.1 空间格局结构变化
        4.3.2 空间格局单一动态度
        4.3.3 空间格局转移矩阵
    4.4 本章小结
5 临安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分析
    5.1 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方法
        5.1.1 土地利用冲突测度方法
        5.1.2 土地利用冲突分析方法
    5.2 土地利用冲突识别结果分析
        5.2.1 土地利用冲突程度结果分析
        5.2.2 土地利用冲突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5.2.3 土地利用冲突地形梯度特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临安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优化与权衡
    6.1 土地多功能评价
        6.1.1 土地多功能评价体系构建
        6.1.2 土地多功能评价方法
        6.1.3 土地多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6.2 土地利用冲突优化
        6.2.1 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分区方法
        6.2.2 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分区结果分析
    6.3 土地利用冲突权衡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供给模式的转变
        1.1.2 社会发展与旅游业的关联耦合
        1.1.3 长三角旅游一体化
        1.1.4 沪宁杭城市群旅游业的竞合态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基础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基础概念
        2.1.1 旅游景区
        2.1.2 旅游竞争力
        2.1.3 区域旅游竞合
    2.2 研究综述
        2.2.1 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
        2.2.2 空间可达性模型
        2.2.3 旅游引力模型
        2.2.4 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方法
        2.2.5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区域概况、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 研究范围
    3.2 旅游资源空间特征识别
        3.2.1 研究方法
        3.2.2 旅游资源空间特征
    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预处理
第四章 旅游景区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1 旅游引力概念及基础测度模型
    4.2 旅游景区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4.3 旅游景区竞争力评价因子测度
        4.3.1 旅游景区优势度测度(拉力因素)
        4.3.2 客源地出游潜力测度(推力因素)
        4.3.3 交通可达性测度(空间阻抗)
    4.4 既有旅游引力模型算法的缺憾
        4.4.1 空间阻抗参数的固化
        4.4.2 供需关系的二元分离
        4.4.3 全局化视角的缺位
    4.5 具体改进思路
        4.5.1 空间阻抗形式的选定
        4.5.2 供需关系的数值对应
        4.5.3 节点竞争力的空间重构
    4.6 模型实现过程与改进结果
        4.6.1 模型实现过程
        4.6.2 模型改进结果
第五章 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
    5.1 旅游竞争力空间特征
        5.1.1 聚合方式
        5.1.2 空间特征
    5.2 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异的机理解释
        5.2.1 研究方法
        5.2.2 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5.2.3 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转化机制
    5.3 发展建议
        5.3.1 结合地方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5.3.2 完善区域交通,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5.3.3 提高城乡发展质量,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
        5.3.4 发挥产业政策优势,加速旅游集群化建设
第六章 结论、创新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附表
致谢

(9)遥感结合过程模型的浙江省森林碳储量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森林碳储量估算
        1.2.2 森林碳储量模型模拟
        1.2.3 环境因子及LUCC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概况
        2.1.3 植被概况
    2.2 样地数据
    2.3 BIOME-BGC模型概述
    2.4 模型驱动数据获取
        2.4.1 浙江省森林分布信息提取
        2.4.2 气象数据获取
        2.4.3 土壤数据获取
        2.4.4 地形数据获取
        2.4.5 植被生理生态参数优化
    2.5 浙江省森林碳储量时空模拟与分析
        2.5.1 模拟过程
        2.5.2 碳储量精度验证
        2.5.3 碳储量统计分析
        2.5.4 地上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浙江省森林地上碳储量时空模拟
    3.1 BIOME-BGC模型森林地上碳储量模拟精度分析
    3.2 针叶林地上碳储量时空动态分析
    3.3 阔叶林地上碳储量时空动态分析
    3.4 竹林地上碳储量时空动态分析
    3.5 浙江省森林总地上碳储量时空动态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浙江省森林地上碳储量对环境因子与LUCC的响应
    4.1 森林地上碳储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4.2 森林地上碳储量对LUCC的响应
        4.2.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4.2.2 各土地类型时空演变
        4.2.3 未来35 年土地利用动态
        4.2.4 森林地上碳储量潜力估算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森林地上碳储量时空模拟
        5.1.2 森林地上碳储量时空演变
        5.1.3 森林地上碳储量对环境因子和LUCC的响应
    5.2 研究特色
    5.3 讨论
        5.3.1 森林地上碳储量模拟
        5.3.2 地上碳储量对环境因子和LUCC的响应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山核桃林土壤侵蚀风险评估及其生态经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土壤侵蚀估测的研究
        1.2.1 国内外关于土壤侵蚀评估模型的研究
        1.2.2 遥感和GIS技术用于土壤侵蚀评估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方案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1 外业数据收集与土壤侵蚀风险等级的确定
        2.2.2 遥感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2.3 降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2.4 土壤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2.5 地形因子的选择与提取
    2.3 山核桃林空间分布提取
    2.4 确定影响土壤侵蚀风险的关键因子
    2.5 模型验证与优化
3 山核桃林空间分布及其侵蚀风险结果分析
    3.1 山核桃林空间分布提取结果分析
    3.2 影响土壤侵蚀风险的关键变量分析
    3.3 山核桃林土壤侵蚀风险及驱动因素分析
4 山核桃林生态经营管理措施
    4.1 工程措施
    4.2 植物措施
    4.3 生产管理措施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遥感数据在土壤侵蚀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5.1.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壤侵蚀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5.1.3 确定影响土壤侵蚀风险的关键变量的方法
    5.2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四、临安山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及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2]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杭州市产水量时空变化的影响分析[D]. 蔡梦卿. 浙江大学, 2021(02)
  •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D]. 邹林韵. 浙江大学, 2021(09)
  • [5]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王剑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6]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对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D]. 张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
  • [7]浙北丘陵山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和权衡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D]. 许子艺. 浙江大学, 2020(02)
  • [8]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 韩非. 南京工业大学, 2020(01)
  • [9]遥感结合过程模型的浙江省森林碳储量时空演变研究[D]. 刘腾艳. 浙江农林大学, 2019
  • [10]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山核桃林土壤侵蚀风险评估及其生态经营对策[D]. 程振龙.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临安山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与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