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中国企业信息化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杨存哲[1](2020)在《DFE公司海外业务战略调整与组织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影响企业业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战略上的影响尤为重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量中国企业向海外发展的新时期,而DFE公司受到内外经济环境和公司核心竞争力变化的影响,海外业务在战略和组织结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DFE海外业务的顺利开展。DFE公司的海外业务存在着很多弊端,诸如组织结构混乱导致组织协调困难、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产品更新换代困难、市场投入不足导致海外业务区域拓展进展缓慢、众多竞争者的加入导致成本领先的战略收到了挑战等等。DFE公司的海外业务要实现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在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海外业务战略进行新的调整,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紧密结合DFE公司的实际情况,参考业务层战略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分析对DFE公司所处的宏观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行业环境等进行研究,建立海外业务的SWOT模型。通过这些理论方法、工具与DFE公司实际情况的结合,认识到目前的机遇大于风险,结合公司的业务情况和发展基础,综合得出了新发展时期的海外业务最优战略为“赋能放权,打造统一海外业务平台,积极推进产品更新,突破总包业务,形成公司新增长点”的新时期海外业务战略。在战略保障措施部分,本文在对海外业务战略深入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上,首先把需要重点调整的组织结构部分进行了梳理,正确把握选择海外业务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征,对应消除之前组织结构方面面临的问题,采取了分阶段实施的组织重构方案。最后,在组织结构调整方案实施部分,就绩效机制部分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形成了相关的保障措施。通过海外业务战略调整、组织重构等工作,以近一年的实际运行效果为反馈,验证出本文的战略调整以及基于此的组织重构已经初步成功。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结合当前“一带一路”大背景,深入分析DFE公司在海外业务战略和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的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和制定、战略实施和组织结构设计等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企业国际化战略调整方案和组织结构调整最优方案,辅以优化的绩效方案,为企业更好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发展,有较强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并对国内同行业企业在目前国际形势下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借鉴。
郭若兰[2](2020)在《文化认同视角下的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品牌已迈入跨文化传播的新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有品无牌的贴牌时代,到加入WTO后逐步开始自主品牌的创建,再到“中国梦”下世界名牌不断涌现的名牌时代,中国品牌用40多年实现了品牌的品质、价值和格局等各方面的纵向提升。然而,与经营已久的国外知名品牌对比,中国品牌在品牌综合价值、品牌历史积淀和品牌传播意识上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缩短差距,文化认同是目前中国品牌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和前进的方向,也是本研究的目的。厘清文化认同与品牌跨文化传播的关系是用文化认同理论分析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认同现象主要体现为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文化差异客观存在、不可避免,文化冲突是忽视差异的结果,文化融合则是化解冲突后的趋向。针对这些文化认同现象,结合爱德华·霍尔的文化三层次理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维度就可以总结为隐形、显形和技术性的文化认同。三种认同共同集合在以文化为品牌价值核心、以认同为传播诉求的品牌跨文化传播中。应用到中国品牌的跨文化传播中就体现为以国家文化为内核的隐形认同、以品牌文化为表征的显形认同和以产品文化为基础的技术性认同。三种认同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就表现为品牌跨文化传播理念的滞后、传播策略的缺失和传播路径的单一。应对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存在的现实问题,文化认同理论为中国品牌提出的发展对策就是创新传播理念,以国家形象为品牌背书,同时树立全球化思考与本土化沟通相结合的理念;提升传播策略,从以输出产品、技术或者资本为主到以输出文化为主,变被动传播为主动传播,用文化自信获取文化认同;拓展传播路径,实现组织、媒介和大众等多元主体的整合,应用广告、公关、赞助、展会等多种传播方式,打造中国化的、意义丰富的、差异化的品牌跨文化传播内容。
薛薇[3](2020)在《F公司海外并购B公司的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疗器械行业作为我国目前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长率远高于世界,并且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当前,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大多数公司规模很小,而且相对不集中,只能生产一些低端产品,由于行业对中高端产品的强烈需求,于是生成对这些产品的强烈进口依赖。由于近几年来相关产业政策的促进,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开始参与海外并购,吸收海外先进技术,医疗器械行业正在逐步提高竞争力,海外并购也逐渐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行业龙头F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海外并购B公司的动因及并购绩效进行研究,以期为医疗器械行业的海外并购提供经验及建议。首先,文章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梳理与并购相关的理论基础、对并购双方公司背景及并购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分析了F公司此次的并购动因,并运用事件研究法、会计指标法和非财务指标法三种方法,就F公司海外并购B公司后的实施效果及影响进行分析。通过F公司此次海外并购B公司的绩效分析结果,得到以下几点启示:第一,并购事件能给市场带来积极效应;第二,海外并购能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第三,海外并购还需加强资产运营效率管理。最后,基于三方面的研究,为医疗行业海外并购提出以下建议:选择合适的并购时机、合理有效地整合资源以及与时俱进地保持创新能力等。
罗枢[4](2020)在《语言资本及其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语言是国际贸易、资本流动以及科技与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和资本,语言政策也是降低跨国语言壁垒、推动经贸合作的有效工具,尤其,我国语言发展以及语言政策的选择更是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政策沟通以及民心相通的重要经济策略之一。所以,研究语言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跨国溢出效应、评价一国语言政策的宏观经济因果效应是语言经济学的重要课题。在系统梳理语言经济学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对经济增长、以语言为纽带的增长溢出效应以及语言政策的因果效应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和文化标识、而且也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竞争的特殊生产资本;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本文构建了语言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语言资本的经济发展效应的深层机理、并建立面板数据引力模型对我国OFDI的语言资本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另外,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国家间语言距离的测度、以语言距离定义跨国空间权重矩阵,对经济增长的“语言”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最后,以新加坡为例运用合成控制分析方法研究了双语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因果效应,深化并拓展了语言政策选择的目标靶向,为我国长期语言政策的规划以及短期语言政策的选择与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使语言政策助力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本文的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对他国的OFDI存量与中国所拥有的该国官方语种的语言资本呈显着正相关,语言资本作为我国长期语言政策的结晶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从经济学的视角印证了过往语言政策的远见卓识,并且中国所拥有东道国的官方语言资本对OFDI的促进作用远大于仅用英语沟通所发挥的作用,这意味着语言政策应跟随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新增长点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第二,以语言距离作为权重矩阵的空间面板模型证实全球化所带来的增长外溢效应显着存在,印证语言在信息通讯技术的助推下通过国际分工、文化、技术等渠道决定国家间经济增长关联程度的理论假设,且理论模型的推导以及实证检验结果共同证明了经济增长存在β收敛;第三,以新加坡的语言政策为例,验证语言政策与经济增长不仅是相互关联,还存在因果效应,运用合成控制的反事实分析结果表明,语言政策使新加坡人均GDP提高了 23%。最后,以新加坡映射“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华语民族是“共同体”的倡导者和规划师,语言政策旨在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谐发展,从而在经济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建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身份认同感。
张燕[5](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快速崛起为引领世界再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公共外交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超越公共外交”的价值理念并积极付诸实践,以实现让世界认识中国、认可中国、认同中国。中国公共外交研究必须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理念与价值创新做出理论回应,本研究提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正在孕育出新的理论体系、形态与范式,并将其作为再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公共外交发展的新趋势,进而超越传统公共外交与新公共外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主要关照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如何走出去,面对中国的崛起与民族的复兴,如何让世界理解与接受中国,中国需要走出一条新的外交理路,这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实践探索的总方向;二是中国与世界如何一起走,让中国走出去就必须与世界一起走,中国崛起与世界的发展无法割离,这是时代赋予崛起中国的历史使命。这两个方面决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所孕育出的理论体系与范式,其实践源于中国,又超越中国,实现了“三个目的”的统一——以中国为目的、以人类为目的与以生命为目的。本研究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什么”“来自哪里”“应用在何处”“会遇到什么”“如何应对”的逻辑思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行了整体剖析,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在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倡导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与公众共同参与的,以国内外民众为对象的,以促进不同国家历史、制度与文化的交互式对话,实现共享发展,最终建构一个超越普世价值的、包容式全球治理体系的过程。在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策略选择,分别是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制度运行体系的战略建构、文明对话体系的共识建构以及机制交流体系的实践建构。研究结果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一场公共外交实践与研究的历史性革命,一方面它超越了公共外交将实现国家利益作为终极目标的价值导向,追求人类以及生命共同体的终极价值,跨越了国家、历史与文明;另一方面它超越了国际关系理论本身,这就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将促进公共外交学科的成熟与完善。
于佳婧[6](2020)在《大数据精准营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兼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影响及启示》文中认为精准营销作为大数据技术投射在广告行业的主要应用成果,已因其有效的精准性逐渐成为打破传统营销模式的广告行业的大趋势。我国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数据的价值日益显现,而精准营销的顺利实现有赖于大数据技术在数据处理及分析方面的卓越优势。精准而富有成效的广告营销背后,是海量的数据资源进入平台处理器,这其中有成千上万的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这其中包含消费者的个人身份信息、浏览记录、消费喜好等,这些不断的被分析演练、二次开发利用,以用作分析消费者行为习惯,根据消费者喜好来为他们提供精准的服务与产品。然而,在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个人信息侵权问题,因此如何在互联网大数据精准营销的利益和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权利中间找一个平衡点,显得极为必要和艰难。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于2018年5月正式实施,因其广泛的波及范围和严格的处罚手段,这一立法将会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带来深刻影响。本文立足于以往的研究基础,结合大数据精准营销自身的特点,对我国大数据精准营销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展开深入研究,并通过对目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现状的各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大数据精准营销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及成因,并基于GDPR的价值内核及立法框架,分析可为我国吸收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立法启示及解决措施。
贾建林[7](2019)在《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与创新持续性》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呈现显着下降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疲态”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抑制性影响日益明显。而其根本,在于企业未能很好的实现技术创新持续性,换言之企业创新资源获取、整合、吸收与利用不足,限制了其自主创新,进而没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持续性能力。影响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因素既有企业层面的,如企业是否积极拓展研发区域边界,也有企业所在区域外部层面的如社会资源。企业拓展研发区域边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创新过程,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带来异质性、互补性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很可能因研发分支机构布局不合理造成创新低效率,而这又与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密切相关。与此同时,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容易引起创新环境不确定性,而在此情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可以有效弱化环境不确定性、节约决策时间与成本实现“生态理性”,不失为促进企业创新的一种有效办法。进一步,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其持续创新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探索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启发式规则、社会资源与创新持续性的关系,对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社会资源和创新持续性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探讨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关系,分析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情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直接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启发式规则对创新持续性的交互效应,以及企业社会资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基于该理论模型,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44家企业2008-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测度了相关变量,并对理论假设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的区域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持续性,而区域分散性与创新创新持续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2)研发区域边界拓展情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大于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3)区域多样性与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的共同使用增强了企业创新持续性,区域分散性与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的共同使用则强化了与创新持续性的倒U型关系。(4)企业总部区域制度水平和高管政治关联等社会资源分别对区域多样性和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区域分散性和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的交互与创新持续性的关系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基于现有理论展开了进一步的拓展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视角与观点,对当前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作用,本文的贡献主要包括:(1)在开放创新环境下,结合国际商务和经济区域流派观点以及中国企业亟需拓展研发区域边界实现持续创新现实需求,探讨了一体化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区域结构与创新持续性的关系。明确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内涵和区域结构特征,丰富了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实证研究成果。(2)研究视角创新,从认知与行为理论探究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不确定性环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对创新持续性的作用机制,延伸了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与创新研究边界,促使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相关研究由宏观层面向企业微观层面转移,为企业创新持续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3)探明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中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启发式规则、社会资源与创新持续性内在关系,论证了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和启发式规则的交互机制和社会资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打开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对创新持续性影响逻辑的“黑箱”。
许玉龙[8](2019)在《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商业经济模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经济模式发展中要将传统的模式进行及时的转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商业经济模式的创新发展,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分析研究信息化环境下商业经济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石娜娜[9](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常金明[10](2014)在《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聚焦于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域,为了解决用户参与不足而导致信息化项目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的关联性研究课题。首先,在梳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寻求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和用户参与的科学内涵。其次,通过理论演绎,全面而系统地构建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衡量指标,同时设计用户参与描述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的关联性理论假设。接着,结合实证研究,建立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的关联结构方程模型,并运用计量统计工具进行验证分析,揭示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的关联机理。最后,针对实质性问题,从用户参与途径提升和机制保障方面,探讨用户参与改进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具体变量之间存在相应的互联效应,根据关联机理,指导用户有效参与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
二、2004中国企业信息化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中国企业信息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DFE公司海外业务战略调整与组织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国际化战略相关理论基础 |
2.2 组织结构相关理论基础 |
2.3 战略-组织结构关系理论研究 |
2.4 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进展综述 |
第3章 DFE公司海外业务战略调整 |
3.1 DFE公司海外业务的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
3.2 DFE公司海外业务的内部战略环境分析 |
3.3 DFE公司海外业务SWOT分析和竞争优势梳理 |
3.4 DFE公司海外业务战略调整 |
3.5 DFE公司海外业务战略实施关键举措 |
第4章 DFE公司的海外业务组织结构调整 |
4.1 战略和组织问题问卷调查 |
4.2 DFE海外业务的组织结构问题分析 |
4.3 DFE海外业务的绩效与管控问题分析 |
4.4 基于海外业务发展战略的组织结构调整 |
4.5 基于海外业务发展战略的绩效机制改革 |
第5章 组织重构方案的保障措施与风险控制 |
5.1 海外业务组织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
5.2 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 |
5.3 组织结构和绩效机制改革效果评估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附录 DFE海外业务战略调查问卷统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文化认同视角下的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品牌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历史分期 |
一、贴牌时代(1978年-2001年) |
二、创牌时代(2001年-2012年) |
三、名牌时代(2012年至今) |
第二节 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发展现状 |
一、中国品牌的纵向提升 |
二、中外品牌的横向差距 |
第二章 文化认同与品牌跨文化传播的关系 |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现象 |
一、文化差异 |
二、文化冲突 |
三、文化融合 |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维度 |
一、隐形文化认同 |
二、显形文化认同 |
三、技术性文化认同 |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品牌传播的联系 |
一、文化是品牌价值的核心 |
二、认同是品牌的传播诉求 |
第三章 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问题 |
第一节 品牌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分析框架 |
一、品牌的文化逻辑 |
二、品牌跨文化传播的三层次认同 |
第二节 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层次 |
一、以国家文化为内核的隐形认同 |
二、以品牌文化为表征的显形认同 |
三、以产品品质为基础的技术性认同 |
第三节 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问题 |
一、品牌跨文化传播理念的滞后 |
二、品牌跨文化传播策略的缺失 |
三、品牌跨文化传播路径的单一 |
第四章 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创新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理念 |
一、以国家形象为品牌背书 |
二、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 |
第二节 提升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策略 |
一、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文化 |
二、转被动传播为主动传播 |
第三节 拓展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路径 |
一、整合各类传播主体 |
二、应用多种传播方式 |
三、打造优质传播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F公司海外并购B公司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海外并购及类型 |
2.1.1 海外并购的含义 |
2.1.2 海外并购的类型 |
2.2 海外并购绩效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市场势力理论 |
2.3 海外并购绩效分析方法 |
2.3.1 事件研究法 |
2.3.2 会计指标法 |
2.3.3 非财务指标法 |
2.3.4 经济增加值法 |
第3章 F公司海外并购B公司情况介绍 |
3.1 医疗器械行业海外并购背景介绍 |
3.1.1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
3.1.2 医疗器械行业海外并购大数据 |
3.2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介绍 |
3.2.1 F公司简介 |
3.2.2 B公司简介 |
3.3 并购动因分析 |
3.3.1 吸收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升级 |
3.3.2 提升竞争优势,创造良好收益 |
3.3.3 拓展客户资源,布局全球销售网络 |
3.3.4 发展本土医疗,适应社会发展 |
3.4 并购过程及交易方案 |
3.4.1 并购过程 |
3.4.2 交易方案 |
3.5 小结 |
第4章 F公司海外并购绩效分析 |
4.1 事件研究法绩效分析 |
4.1.1 定义事件及窗口期选择 |
4.1.2 计算步骤及数据处理 |
4.1.3 数据结果总评 |
4.2 会计指标法绩效分析 |
4.2.1 盈利能力分析 |
4.2.2 偿债能力分析 |
4.2.3 营运能力分析 |
4.2.4 发展能力分析 |
4.3 非财务指标法绩效分析 |
4.3.1 产品结构分析 |
4.3.2 品牌价值及市场占有率分析 |
4.3.3 核心竞争力分析 |
4.3.4 企业员工素质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F公司海外并购启示与医疗行业并购建议 |
5.1 F公司海外并购B公司启示 |
5.1.1 海外并购事件能给市场带来积极效应 |
5.1.2 海外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 |
5.1.3 海外并购应加强资产运营效率管理 |
5.2 医疗行业海外并购建议 |
5.2.1 并购前确定转型时机及发展战略 |
5.2.2 并购后强化各类资源有效整合 |
5.2.3 保持持续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语言资本及其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语言经济学的微观视角 |
1.2.2 语言经济学的宏观视角 |
1.2.3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研究结构和创新性工作 |
1.3.1 论文研究结构 |
1.3.2 创新性工作 |
第2章 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 |
2.1 语言对个体经济决策的影响 |
2.1.1 语言对偏好的影响 |
2.1.2 语言的情感价值 |
2.2 语言的资本属性 |
2.2.1 语言资本的概念 |
2.2.2 语言资本与经济全球化 |
2.2.3 语言资本与信息通讯技术 |
2.2.4 语言资本的投资收益 |
2.3 语言距离的测度 |
2.4 语言距离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
2.4.1 语言距离对国际贸易及投资的影响 |
2.4.2 语言距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4.3 经济因素对语言距离的反馈 |
2.5 语言政策 |
2.5.1 经济学视角下语言政策的概念界定 |
2.5.2 语言政策的必要性 |
2.5.3 语言政策经济效应的机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语言资本与OFDI的政策选择 |
3.1 研究背景 |
3.2 语言资本的相关研究 |
3.3 语言对OFDI的影响机制 |
3.3.1 主流OFDI理论 |
3.3.2 亚洲发展中国家OFDI的特征 |
3.4 中国OFDI概述 |
3.4.1 中国OFDI政策 |
3.4.2 中国OFDI趋势 |
3.4.3 国别及行业分布特征 |
3.5 实证检验 |
3.5.1 模型设定及变量设定 |
3.5.2 全样本检验 |
3.5.3 分类型检验 |
3.5.4 稳健性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语言资本与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 |
4.1 研究背景 |
4.2 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4.2.1 知识与技术的传播 |
4.2.2 规模效应、竞争效应与专业分工 |
4.2.3 文化制度 |
4.3 语言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 |
4.3.1 语言与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
4.3.2 理论逻辑 |
4.4 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4.4.1 实证研究背景 |
4.4.2 实证模型及变量 |
4.4.3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语言政策的经济因果效应分析 |
5.1 研究背景 |
5.2 语言政策的评价 |
5.2.1 语言政策的近代发展史 |
5.2.2 语言政策的主体评价 |
5.2.3 语言政策的目的评价 |
5.2.4 语言政策的经济评价 |
5.3 新加坡语言政策的经济效应 |
5.3.1 语言政策 |
5.3.2 研究方法、数据和样本 |
5.3.3 实证结果 |
5.4 对中国语言政策的启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后记 |
(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传统公共外交研究 |
(二)新公共外交研究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方面 |
(二)不足方面 |
第一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内涵拓展 |
1.1 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历史经验 |
1.1.1 依靠人民力量,支持世界革命(1921年——1949年) |
1.1.2 凸显意识色彩,提升国际地位(1949年——1978年) |
1.1.3 超越意识形态,促进经济发展(1978年——1989年) |
1.1.4 缓解冷战余波,塑造国家形象(1989年——2001年) |
1.1.5 提升战略高度,增强国家软实力(2001年——2012年) |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理论 |
1.2.1 公共外交的动因与制约因素 |
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概念与内涵拓展 |
1.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概念辨析 |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背景 |
1.3.1 中国崛起的复兴之势 |
1.3.2 再全球化的世界之势 |
1.3.3 公共外交的再造之势 |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维度 |
1.4.1 超越理论的维度 |
1.4.2 超越实践的维度 |
1.4.3 超越价值的维度 |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结构体系 |
1.5.1 主体多元化 |
1.5.2 对象双重化 |
1.5.3 方式对等化 |
1.5.4 目标共享化 |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形态 |
1.6.1 时空形态 |
1.6.2 理论形态 |
1.6.3 制度形态 |
1.6.4 价值形态 |
1.7 小结 |
第二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
2.1.1 交往的理论性 |
2.1.2 交往的物质性 |
2.1.3 交往的发展性 |
2.2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 |
2.2.1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的核心 |
2.2.2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的超越 |
2.3 治理理论 |
2.3.1 追求全球公共利益 |
2.3.2 追求全球民主治理 |
2.3.3 追求全球公共责任 |
2.4 软实力理论 |
2.4.1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
2.4.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与软实力 |
2.5 国家形象理论 |
2.5.1 国家形象理论的研究路径 |
2.5.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 |
2.6 小结 |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具体实践 |
3.1 中国梦与世界梦 |
3.1.1 中国梦实现中国公共外交的再造 |
3.1.2 中国梦凝聚中国复兴的国内共识 |
3.1.3 中国梦凝聚中国复兴的世界共识 |
3.2 新型国际关系 |
3.2.1 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
3.2.2 亲、诚、惠、容的周边国家关系 |
3.2.3 以正确义利观引领发展中国家关系 |
3.3 人类命运共同体 |
3.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体系 |
3.3.2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 |
3.3.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 |
3.4 “一带一路”战略 |
3.4.1 “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国意义 |
3.4.2 “一带一路”战略的世界意义 |
3.5 生命共同体 |
3.5.1 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超越 |
3.5.2 生命共同体的世界超越 |
3.5.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自我超越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1 全球治理的“内卷化” |
4.1.1 传统霸权与帝国思维 |
4.1.2 二战后冷战思维的延续 |
4.1.3 传统西方中心论的单线历史思维 |
4.2 新战略机遇期与结构性压力 |
4.2.1 自主发展的中国新战略机遇期 |
4.2.2 机遇背后的结构性压力 |
4.3 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叠加效应” |
4.3.1 公共外交理念对外传播的体系不健全 |
4.3.2 公共外交理念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 |
4.3.3 公共外交理念发展的服务保障不到位 |
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方法论”与身份悖论 |
4.4.1 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强国的身份悖论 |
4.4.2 “中国之中国”与“世界之中国”的身份悖论 |
4.4.3 世俗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身份悖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际经验与公共外交的中国策略 |
5.1 公共外交实践的国际经验 |
5.1.1 美国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
5.1.2 日本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
5.1.3 欧洲国家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
5.2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策略选择 |
5.2.1 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 |
5.2.2 制度运行体系的战略建构 |
5.2.3 文明对话体系的共识建构 |
5.2.4 机制交流体系的实践建构 |
5.3 小结 |
结语 |
一、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中国公共外交 |
二、公共外交的自我超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大数据精准营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兼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影响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1.绪论 |
1.1 大数据精准营销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现状 |
1.1.1 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精准营销迅猛发展 |
1.1.2 精准营销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冲突 |
1.1.3 针对精准营销的法律规范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3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深度访谈法 |
1.5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创新点及重点 |
1.6.1 研究创新点 |
2.大数据精准营销与个人信息 |
2.1 大数据精准营销概述 |
2.2 个人信息与隐私 |
2.3 大数据精准营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
3.消费者对大数据精准营销的个人信息保护的认知及态度分析 |
3.1 消费者对精准营销的个人信息保护的认知及态度维度提取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 调查问卷的发放 |
3.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3.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6 交叉分析 |
4、大数据精准营销中的对个人信息保护困境及成因 |
4.1 个人层面 |
4.2 环境层面 |
4.3 技术层面 |
4.4 信息层面 |
5.《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概述 |
5.1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解读 |
5.2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中国企业带来的影响 |
6、基于《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大数据精准营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策略建议 |
6.1 数据主体自主形成自我防御体系 |
6.2 数据控制者形成全闭环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
6.3 数据监管者深化“一站式”监管模式 |
结论 |
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与创新持续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 |
1.3.2 启发式规则 |
1.3.3 企业创新持续性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知识 |
2.1.1 知识基础观 |
2.1.2 社会嵌入理论 |
2.1.3 组织学习理论 |
2.1.4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
2.2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
2.2.1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的动因 |
2.2.2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的进入模式 |
2.2.3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的测度 |
2.2.4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对创新的影响 |
2.2.5 研究述评 |
2.3 启发式规则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
2.3.1 启发式规则的起源、概念模式与适用情境 |
2.3.2 启发式规则的分类与评价标准 |
2.3.3 启发式规则对创新的影响 |
2.3.4 研究述评 |
2.4 社会资源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
2.4.1 社会资源内涵与特征概述 |
2.4.2 社会资源的分类 |
2.4.3 社会资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2.4.4 研究述评 |
2.5 创新持续性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5.1 创新持续性理论基础 |
2.5.2 创新持续性的理论解释 |
2.5.3 创新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
2.5.4 研究述评 |
2.6 一个整合的潜在分析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式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1.1 案例方法概述 |
3.1.2 案例分析流程 |
3.2 案例研究设计 |
3.2.1 确定研究问题 |
3.2.2 探索式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方法 |
3.2.4 数据分析过程 |
3.3 QC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3.1 QC公司概况和基本特征 |
3.3.2 QC公司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案例描述 |
3.3.3 QC公司案例内分析 |
3.4 SJ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4.1 SJ公司概况和基本特征 |
3.4.2 SJ公司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案例描述 |
3.4.3 SJ公司案例内分析 |
3.5 DQ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5.1 DQ公司概况和基本特征 |
3.5.2 DQ公司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案例描述 |
3.5.3 DQ公司案例内分析 |
3.6 案例间分析与提出初始命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结构与研究假设 |
4.1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
4.1.1 区域多样性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
4.1.2 区域分散性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
4.2 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
4.3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启发式规则的交互作用 |
4.4 社会资源的调节效应 |
4.4.1 区域制度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
4.4.2 高管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 |
4.5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汇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变量测度 |
5.1 数据来源 |
5.1.1 样本选择与特征描述 |
5.1.2 数据搜集 |
5.2 变量定义与测度 |
5.2.1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测量 |
5.2.2 启发式规则测量 |
5.2.3 控制变量和调节变量测量 |
5.2.4 企业创新持续性测量 |
5.2.5 变量汇总 |
5.3 分析方法 |
5.3.1 研究模型构建 |
5.3.2 实证分析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回归结果分析与讨论 |
6.2.1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关系检验 |
6.2.2 启发式规则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关系检验 |
6.2.3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启发式规则交互作用检验 |
6.2.4 社会资源的调节效应检验 |
6.2.5 稳健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管理启示 |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商业经济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商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现状 |
(一)商贸企业信息化建设 |
(二)物流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 |
(三)在港口商业经济的信息化的应用分析 |
二、商业经济模式信息化环境下发展的措施 |
(一)提高认识水准,促进商业经济信息化的改善 |
(二)打造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 |
三、结束语 |
(9)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来源 |
1.2.1 垄断优势论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价值链理论 |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难点和不足 |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走出去”战略 |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3.2.1 国美进军香港 |
3.2.2 苏宁的国际化 |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模型设计 |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5.1 “走出去”战略 |
5.1.1 “走出去”的内涵 |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5.1.3 “走出去”的概况 |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6.1 跨境电子商务 |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
6.1.2 跨境网络零售 |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6.6.4 改进物流效率 |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1 “一带一路”倡议 |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8.2.1 中亚五国 |
8.2.2 东南亚十一国 |
8.2.3 南亚八国 |
8.2.4 独联体七国 |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相关研究综述 |
1.3.2 用户参与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煤炭企业信息化科学内涵 |
2.1.1 信息化内涵 |
2.1.2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及本质 |
2.1.3 煤炭企业信息化定义及发展现状 |
2.2 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理论 |
2.2.1 项目涵义及特征 |
2.2.2 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内涵及阶段划分 |
2.3 人性假设理论 |
2.3.1 “经济人”假设 |
2.3.2 “社会人”假设 |
2.3.3 “自我实现人”假设 |
2.3.4 “复杂人”假设 |
2.4 行为科学理论 |
2.4.1 TRA-理性行为理论 |
2.4.2 TPB-计划行为理论 |
2.4.3 TAM-技术接受模型 |
2.4.4 三个模型对比研究 |
本章小结 |
3 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衡量指标构建 |
3.1 项目成功的衡量指标概念界定 |
3.2 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衡量指标相关研究 |
3.2.1 一般类型的项目成功衡量指标 |
3.2.2 信息系统项目成功衡量指标 |
3.3 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衡量指标体系构建 |
3.3.1 D&M 模型及其扩展 |
3.3.2 IS 成功衡量指标体系 |
本章小结 |
4 用户参与描述因素设计 |
4.1 用户参与描述因素类别设计 |
4.2 用户参与描述因素具体设计 |
4.2.1 用户因素 |
4.2.2 高层领导因素 |
4.2.3 组织因素 |
4.2.4 项目因素 |
4.2.5 外部关联因素 |
4.2.6 用户参与描述因素集合 |
本章小结 |
5 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的关联性假设 |
5.1 信息化项目关键成功因素 |
5.1.1 关键成功因素含义 |
5.1.2 项目关键成功因素识别 |
5.1.3 信息化项目成功影响因素 |
5.2 用户参与必要性 |
5.3 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的关联性假设 |
本章小结 |
6 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的关联性实证分析 |
6.1 研究对象 |
6.1.1 样本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背景 |
6.1.2 样本煤炭企业信息系统概况 |
6.1.3 样本煤炭企业用户参与情况 |
6.2 调查问卷设计 |
6.2.1 问卷设计原则 |
6.2.2 问卷设计尺度 |
6.2.3 问卷设计过程 |
6.3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6.3.1 数据总体描述性统计特征 |
6.3.2 数据分布统计 |
6.4 问卷调查结果的适当性分析 |
6.4.1 数据信度分析 |
6.4.2 数据效度分析 |
6.4.3 数据正态性检验 |
6.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5.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6.5.2 结构方程模型识别 |
6.5.3 结构方程模型评价与修正 |
6.5.4 结构方程模型解释 |
6.6 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的关联机理 |
本章小结 |
7 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用户参与改进研究 |
7.1 用户参与途径提升 |
7.1.1 改进用户主观意向的需求参与 |
7.1.2 改进用户主客观因素的测试参与 |
7.1.3 改进用户主客观因素的使用参与 |
7.2 用户参与机制保障 |
7.2.1 环境机制保障 |
7.2.2 培训机制保障 |
7.2.3 反馈机制保障 |
7.2.4 考核机制保障 |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 |
8.2 基本结论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附录 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的关联性研究调查问卷 |
四、2004中国企业信息化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DFE公司海外业务战略调整与组织重构研究[D]. 杨存哲. 山东大学, 2020(05)
- [2]文化认同视角下的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研究[D]. 郭若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F公司海外并购B公司的绩效研究[D]. 薛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4]语言资本及其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D]. 罗枢.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D]. 张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6]大数据精准营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兼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影响及启示[D]. 于佳婧. 暨南大学, 2020(04)
- [7]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与创新持续性[D]. 贾建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商业经济模式分析[J]. 许玉龙. 经济师, 2019(08)
- [9]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10]煤炭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用户参与的关联性研究[D]. 常金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