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泰民族艺术美学比较研究

壮泰民族艺术美学比较研究

一、壮泰民族艺术审美观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伟[1](2019)在《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发挥笔者专业知识结构特长与地域文献资源的优势,运用历史学与音乐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方法与视角,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尝试,较系统、全面、深入地探究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利于东北区域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本论文内容如下: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社会环境。主要阐述近代东北社会环境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包括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民族构成与分布,分析东北区域社会环境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影响成因,以对近代东北区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态及特征进行理论阐释,对主体内容加以客观把握。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考察。运用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东北古代与东北近代民族民间音乐。有关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即古代东北的肃慎、挹娄、勿吉音乐;渤海国的靺鞨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及“渤海乐”在后世的流传;金代女真音乐、金代民间音乐。自清代以来,随着东北民族的发展,与各民族间的文化相互渗透、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风俗互染,形成了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满族的萨满音乐文化、朝鲜族的音乐文化等等,将东北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呈现出来。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包括东北民族民间歌曲;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东北说唱音乐(曲艺音乐);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东北民族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东北民族民间器乐。阐释与分析各类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在艺术形式、音乐本源艺术特色、多元文化特徵,以及艺术中的意蕴之美、审美情趣与追求;通过列举个案,再现其旋律音乐中的“吟、柔”之美;通过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丰富的内涵情感及客观性分析与描述,展现东北区域本土的音乐文化,在东北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不可割舍的情感与审美表达,以及思想与文化相互间的联系。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较深入探究了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共性与特殊性,世界历史性,以及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地方性,体现东北历史悠久,各民族间相互吸收融合文化的精华,形成地方特色的东北民歌、东北秧歌、东北二人转等民族民间音乐。共性或普遍性,即是指东北民族音乐艺术之“族性”与“个性”之诸多交叉圆圈之“叠合域”、审美意象之“共识区”、理想与进步的“大方向”。特殊性,是指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多态性、多样性艺术,以及艺术的个性、艺术差异性。世界性,体现“跨界民族”俄罗斯、朝鲜等境外民间歌舞音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中国俄罗斯族、朝鲜族音乐等艺术特色;日本以日本音乐为“介质”,将日本所接收的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东北民族音乐之美独具特色,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之中。五、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族音乐与民间文化,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重点考察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萨满乐器的依姆钦、西沙、嚓拉器、托力、单鼓、同肯等;蒙古族音乐与游牧文化,经历了森林文化、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并存三个时期的音乐文化。其分布形成为五个色彩区域。蒙古族民族音乐包括蒙族民歌、乐器与乐曲、民间歌舞、歌舞音乐等;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宫廷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文化、宗教音乐文化。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以民歌为主,大体分为“柬达仁”、“吕日格仁”、“萨满调”三类。通过历史“事实叙述和问题分析”,体现出东北各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融合、各民族民间音乐域内、域外之间交流关系,以及东北民族独特音乐风格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六、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东北民族民间音乐遗存——即诸多少数民族各类民间歌舞音乐、民歌说唱、民间民谣、戏曲剧种、民族史诗、民间曲艺及民间乐器等等,笔者将多次深入民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和走访调研。本研究论文选择东北区域音乐文化中,比较典型个案中的两类:东北地方性民间戏曲剧种——吉林农安黄龙戏、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等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探究,希望在详实、客观的理论依据和史料文献基础上,能够再逐步将具有东北地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之瑰宝,不断深入发掘、研究和整理,以此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地方性剧种、曲种等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之体系建设并加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

孙晶晶[2](2019)在《《壮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比较研究》(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该报告为《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节选)一书的英译实践报告。全书共5卷,由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和泰国艺术大学的学者合着而成,于2003年出版。该书分别从地理环境、考古学、语言文字、生产习惯等15个方面介绍壮族和泰族的传统文化并进行比较研究。本翻译任务节选自该书第十三篇第三章,主要对两民族的文学艺术及对色彩审美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探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及民族典籍外译方法论来指导本文的翻译实践。本报告首先介绍翻译任务及其意义;然后阐释了译者在译前阶段所做准备,包括源文本的分析、翻译工具及指导理论;接着译者结合翻译项目中的具体案例,从词汇、句子、语篇翻译三个方面对译文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认识到,在翻译民族文化典籍时,不仅要在译文中补全原文缺失的必要信息,还要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文化含义,以创作出高质量的译本。

张云婕[3](2019)在《侗族传统服装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装是与艺术紧密相连的存在物。因服装自身“真”的价值蕴含,造物时“善”的价值灌输,艺术中“美”的价值体现,服装也就有了万千形态的艺术风格。侗族所处的西南山区山路不便但水路发达,地理环境封闭与开放的“二重性”特征,形成了侗族既保守克制又开放进取的文化风貌,因此,侗族各族群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与不同群体交往接触中,其传统服装之制作理念和审美意趣不断变迁,并走向了多样性和艺术化。本文以侗族地区侗族人的传统服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侗族及其传统服装演变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并通过湘桂黔三省(区)五县历时两年的田野调查,以氏族文化对侗族传统服装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为考量,将108座侗寨的传统服装划分为19种类型。并进一步对侗族传统服装的三个要素展开了深入研究,关于形貌,分析不同类型的首服、躯干服、足部服的艺术特征;关于色彩,提炼出与中华五色相关的有序的服装底色系统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装饰色彩体系,强调两者的伦理价值,将色彩与服装指向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实用。关于布料,对传统工艺的典型技术要点及核心技术运用进行了详实的记录,为今后手工复原侗族传统服装面料提供了真实且专业的参考资料。基于以上有关服装本体的研究,本文继续探讨侗族传统服装所蕴含的和谐共处、乐天知命、人衣合一的精神内涵,归纳出侗族传统服装实用美观、寓意丰富的服装审美特征。由于侗族传统服装生发于特定的民族文化土壤,生存环境的变迁导致服装文化及其艺术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也使得侗族传统服装在当代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延续方式,即作为“源”的文化基因非遗保护与作为“流”的非遗商品生产、文创产品研发,三者并行不悖、各有侧重,共同促进侗族传统服装沿着可持续发展之路生生不息。本文分为六个章节阐述了侗族传统服装艺术以及相关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主要论述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概况和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以及创新点;第一章阐述了侗族及其传统服装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以及黔、桂、湘三省侗族传统服装的分类;第二、三、四章分别从形貌、色彩、面料纹样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侗族传统服装的艺术特征;第五章探讨了侗族传统服装精神内涵与审美特征,表明了侗族传统服装是侗族人精神面貌、民间智慧、工匠精神以及顺化自然的造物理念的集中体现;第六章论述了侗族传统服装在工业文明语境下的变迁表现以及当代延续;结论就侗族传统服装乃至侗族文化产业,在当代延续中的越界现象与边界建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金高娣[4](2019)在《侗族古歌中的物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侗族古歌作为展示侗族历史的绵延画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交错着诗、歌、舞等多元的艺术形式,尘封着侗族先民古老的历史记忆。侗族古歌包含着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物象。物象作为侗族古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艺术特征表达、民俗文化书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物象的独特性使侗族古歌囊括了多样的艺术文体属性。论文主体通过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展开:第一章主要以侗族古歌中的“物象”为研究中心。在对侗族古歌具体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论文对“物象”进行统计、分类,从中剖析出“物象”与侗族古歌的构成关系。侗族古歌中“物象”分为两大类,即自然物象与人文物象,每一物象群落又涵盖着多种多样的物象个体;同时,自然物象与人文物象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二章探究物象在侗族古歌中的艺术表达功能。基于第一章的具体分析,笔者发现物象参与了侗族古歌的艺术表达。首先,侗族古歌中的物象以神话化或人格化的特点为我们创构出神秘的境界,展现出侗族先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且物象以组合的形式建构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情境。其次,物象在侗族古歌叙事化抒写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物象推动着叙事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众多的物象展现了侗族先民远古日常生活的原貌。最后,侗族古歌是在特定的场域中进行展演的,它作为现存侗族重要祭祀仪式上不可替代的部分,除口头叙事与书面呈现的形式外,它还具有超语言的表演样态。尖锐剧烈的矛盾冲突推动着叙事的发展,有助于表演形式的生动形象化,并且为侗戏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章主要论述侗族古歌中物象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任何民族的文学创作都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侗族古歌中物象的呈现,恰好反映出日常生活中独特文化、习俗风尚的影响。本文则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这三方面对侗族古歌中物象彰显的民俗文化内涵进行论述,意在阐明侗族古歌文本内部与外部世界的关联。第四章回归到侗族古歌的艺术本身,探究侗族古歌中物象所体现的诸多文体属性。侗族古歌是一门海纳百川的艺术,是诗、歌、音乐、曲艺、戏剧等的混合体,是侗族古老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侗族古歌中丰富多彩的物象,促进古歌呈现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的某些特征。因此,侗族古歌是多元文体的母胎。论文从物象这一角度出发,依托侗族古歌的具体文本,挖掘物象在侗族古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深入分析物象在侗族古歌文本内部、艺术表达、外延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探讨物象在侗族古歌中所具有的文体属性,以期对学术界现有的侗族古歌研究有所贡献。

周艳鲜[5](2019)在《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在西方哲学语境之下,环境美学是一门学科地位完全确立的新兴学科。西方环境美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连续性的发展阶段,如今已成为世界美学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赫伯恩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奠基者,其主要贡献在于推动自然审美地位的复归和启发自然美研究的兴起。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创始者,他们以“环境”为对象,从不同的侧重点研究环境审美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学说,形成不同的理论系谱,共同构筑了西方环境美学学科体系。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形成于新世纪初期,经过第一代学者二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确立了其在中国学界的独立学科地位。其重要代表人物曾永成、徐恒醇、曾繁仁和袁鼎生等致力于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以“生态”为对象,从不同领域出发,通过不同研究路线进入生态美学领域,展开元美学研究、元生态美学研究和生态美学完形研究,提炼出一系列原创概念、范畴与理论观点,形成人本生态观、生态美本质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整生论美学观等核心理论,以审美场为基本范畴形成学科元型观,随着生态审美场元范畴序列化提升,实现了从共生论美学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的生态美学完形,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美学理论系谱,共同构建了整个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体系。文献阅览显示,2000年以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成果不多,理论创新不足,仍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学界上关于中国生态美学与西方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存在四种主要观点:无关论、等同论、隶属性和优劣论,将两个学科领域视为无关的二水分流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或将两者纳入对方的框架内,或将两者以优劣区别开来,都不利于两个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问题亟待深入、全面的研究,以获得系统的研究成果。黑格尔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理论,为我们开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提供了启示。本研究是两个学科史的比较研究,以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作为研究对象,以两个学科代表人物的思想与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拓展和学科发展为目标,基于发生学视角,采用发生学比较研究、人类学意义的学术访谈等研究方法,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的学科史比较研究,在梳理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形成、承接与发展和拓展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性和内在的普遍联系,考察两者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探究两者对应耦合的逻辑发展关系,揭示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望推动两个学科的互生共进。本研究希望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力求在研究视角、方法与成果有所创新。出发点之一是理论拓展的需要。从发生学来看,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不同地区与年代,根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传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与生存环境,两者都历经从生发、形成、承接与发展,走向拓展的学科发展过程,符合学科历时性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根据时间节点进行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历时性比较研究难于探究两者的逻辑关系和本质上的关联性。因此,本研究试图突破以往传统的学科史历时性比较研究的视野,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全面的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史比较研究,实现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理论研究拓展,获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一份创新理论成果。出发点之二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通过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一是论证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合理性,确立中国生态美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二是推动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促进两个学科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从学科起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产生有不同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但面临相似的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问题,具有相同的环境保护立场;在不同的学术传统下,前者起于一场思想革新与理论论争,后者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方案;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两者具有学科发展的需要,都承担美学理论重构的使命。从学科形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均以创始者与第一代学者的代表性着作为标志。这些着作论述了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内容与重要议题,提炼出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的概念、范畴、观点、命题与核心理论,构建了初成形态的理论体系,逐步确定了独立学科的地位,见出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从研究领域成为独立学科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从不同方向进入环境美学领域,围绕自然审美对象,探讨自然审美欣赏问题,提出能够解释自然审美欣赏新问题的新美学理论,形成不同侧重点的研究谱系,共同构建了西方环境美学的自然审美体系。中国生态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路径与西方环境美学相似,但与自然审美理论体系特点不一样,曾永成和徐恒醇基于不同的研究基础,从不同领域展开生态美学研究,他们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共生关系,着力于构建一种生态和谐体系。从承接与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互借思想资源、发展学科范畴、发展核心理论,理论体系逐渐成熟,逐步走向基础美学的普适性与基础化,呈现了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吸收自然美学思想,将研究边界从自然环境扩展到人类环境,从自然的范围扩大到世间万物,围绕一切环境审美欣赏问题,将审美介入理论、科学认知主义等核心理论放置更为宽广的美学领域中去考察、去验证。伯林特提出一种全新的自然观,认为“自然之外无它物”,“自然”成为研究本体,实现了“环境”的完形。学科本体的完形,环境美学成为了哲学意义上的环境美学,超越了部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科质,成为一般的普适性美学,逐步走向基础美学。卡尔松提出“自然全美”观,认为全部自然界是美的。自然审美对象的扩大,赋予了环境丰富的美学意义,体现了环境审美研究的一种承接与发展。基于卡尔松的科学认知途径和伯林特的非认知途径形成了两个阵营,他们探讨环境审美欣赏问题,提出了各种环境欣赏模式,实现了环境鉴赏模式系统化。“环境”的完形、环境审美研究的深入和环境鉴赏模式的系统化,标志着西方环境美学体系更加成熟,其基础性和普适性在不断显现。中国生态美学体系正逐步走向成熟。它吸收古今中外丰富的理论资源,提炼出“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等基本范畴和生态审美场元范畴等,不断充实、发展人本生态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生态审美观等核心理论。中国生态美学以“生态”为研究本体,“生态之外无一物”,一切都在生态之中。从生态到生态存在,走向整生存在,实现了“生态”完形,生态美学走向了一般美学的普适性,从而实现美学生态化和生态美学基础化,由部门美学走向基础美学。人的绿色生存,走向了世界的生态化,生态美学体系从共生论平台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形成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实现了生态美学理论系统的递进。曾永成、曾繁仁和袁鼎生积极展开元学科的系统研究,反映了中国生态美学的自觉。从学科拓展来看,中西思想资源互借,理论基础得到拓展;环境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研究对象得到拓展;系统理论得到完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理论于现实中应用,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在实践中生发体系、在理论发展中展开、在实践活动中应用,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以相似的研究路径,开展不同内容的应用研究拓展,随着学科系统的超循环,应用研究周期性出现,形成了递进性发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在理论基础、研究范围、系统理论、应用研究拓展等方面显示了诸多共同特点,西方环境美学走向生态化,中国生态美学走向自然化,最后实现了双向拓展。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具有各自独立学科特征,但也存在着本质上的普遍联系。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与哲学体系,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问题,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谱系,显示了相对独立的学科特征。然从逻辑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显示了学科发展规律的诸多共同特征,双方共享思想资源、发展路径对应展开,共生学科品质,耦合学科使命,见出了两者普遍联系、对应发展和并进耦合关系。

陈甜甜(SupindaRattanatangtrakoon)[6](2018)在《泰国东北部民间传统“那伽”艺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那伽艺能是泰国东北部独有的艺术门类。它是在印度佛教的影响下,以及在泰国东北部本土宗教与印度那伽信仰相互融合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是泰国东北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传统艺术,是人们对生活的不断追求以及对信仰的不断追问而产生的结果,凝聚了人们的智慧和力量。那伽艺能在丰富人们的文艺生活,推动社会和谐融洽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长期以来,泰国学界偏重于对那伽的研究而忽视了对那伽艺能的研究,导致人们对那伽止于肤浅的信仰认知,更遑论对那伽艺能进行研究。那伽艺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因此对那伽艺能进行挖掘与阐释,对于了解东北部人民的社会生活,了解东北部的民俗、民情,了解民众的信仰结构,甚至了解东北部地区的文学艺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泰国有关那伽艺能的研究起步很晚,研究资料也非常匮乏,但是若再不着手对此进行整理和研究,恐怕那伽艺能在高度崇尚消费的今天会慢慢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所以,无论是从那伽艺能本身的角度,还是从保护泰国东北部民间传统艺术的角度对那伽艺能进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本文在中国学者、泰国学者以及其他国家的学者对那伽与艺能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全面展示那伽艺能的类别与风貌,深入挖掘那伽艺能背后隐藏的丰富内涵。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价值及意义的角度分析中国那伽艺能研究的现状及其泰国的那伽艺能研究现状,对当代泰国的那伽艺能研究作简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思路。论文正文部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探讨:第一,那伽缘起及其历史演进,在探讨历史演进方面,以佛教的传播为线索,从那伽信仰以及泰国东北部人们的信仰结构来考察那伽艺能的形成和发展,既阐述佛教对那伽艺能的影响,又说明那伽艺能与泰国东北部民间传统信仰的渊源关系;第二,那伽艺能的类别与祭祀风貌。在全面梳理那伽演进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和归纳那伽艺能的类型和特征,并从宏观角度对其中蕴含的生存哲思加以挖掘和阐释;第三,那伽艺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从三个方面讨论那伽艺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敬拜与赞美:寻找心灵的栖园、生活与理想:自我的阐释与内养到那伽艺能的归宿:优雅生活的艺术。由此展示那伽艺能在人们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第四,那伽艺能与文学艺术创作,在对那伽艺能细致考察与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那伽艺能对泰国当代文学艺术的贡献,并根据目前那伽艺能研究的现状和研究困境,指出那伽艺能为泰国东北部乃至整个泰国的文学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文学艺术创作打开了宽广的天地,并由此展望那伽艺能研究的发展未来。

李育珍[7](2016)在《广西壮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靖西壮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壮锦是壮族一项富含传统科技和文化特征的工艺美术织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在“男耕女织”的传统自然经济环境里,织锦曾是壮族女性日常生活中必学的一门手艺,也是当时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机器大生产”的社会经济时代的到来,为现代纺织工业提供了迅猛发展的有利环境,以致各种优质纺织品层出不穷,但是这对传统手工生产的壮锦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壮锦由于手工工艺复杂、制作耗时多、而且成本造价高、产量少、利润空间小,导致壮锦生产机构面临危机,许多从事壮锦生产的工人被迫转行,以至壮锦陷入濒临失传的困境。面对不得不接受的全球化和工业化大环境,如何传承、保护并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对广西壮锦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靖西市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靖西壮锦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承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真诚的建议。文章共有六个部分。在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择本论题的主要缘由、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界定基本的概念。第一章从壮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两个方面介绍了广西壮锦以及靖西壮锦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从地理环境、建置历史、民族风俗三个方面介绍了靖西的基本情况及其生产壮锦的有利条件;第三章从材质与工艺、色彩与图案、寓意与文化三个角度论述了壮锦的艺术特点;第四章结合笔者亲自到当地调研所获得的资料,来分析靖西壮锦的生产运营状况,并探讨了靖西壮锦的传承危机和其原因。笔者发现,政府虽然对靖西壮锦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但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最后一章针对靖西壮锦的传承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工艺的改进、品种的创新、经营战略的转变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李秀明[8](2016)在《泰国末拉姆、老挝末拉姆与广西末伦的比较研究—同源异流辨析》文中认为本文以泰国东北乌汶府、玛哈萨拉堪府、黎逸府、那空拍农府湄公河沿岸地区末拉姆(mawlum[m(?)35 1^m31])音乐、老挝万象为中心的湄公河沿岸地区末拉姆(mawlum[m(?)35 1^m31])音乐以及广西右江流域靖西县、德保县末伦音乐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来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着重论述两个问题。第一、论证泰国、老挝所研究区域末拉姆音乐经历了从末拉姆辟发(mawlum pee fah)、末辟(mo pee)巫术仪式到末拉姆的转型。第二、泰国东北、老挝所研究区域末拉姆(mawlum[m(?)35 1^m31])音乐与广西所研究区域末伦音乐之间是否存在同源异流的关系。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梳理,理清泰国东北与老挝历史上的渊源关系。运用本人的实地调查及艺人的口述资料,说明泰东北、老挝所研究区域末拉姆(mawlum[m(?)35 1^m31])音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泰国、老挝和广西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现有文献资料,论述末拉姆(mawlum[m(?)35 1^m31])从巫术到艺术的转型。文章论证了鬼灵崇拜末拉姆辟发(mawlum pee fah)仪式中的音乐行为与娱乐型末拉姆(mawlum[m(?)35 1^m31])音乐行为的关系。综合本人实地调查和其他文献资料考证,现今泰、佬民族与壮族先民系同源民族,可能是在南北朝时期分化出去,经西双版纳与老挝北部山区克木人的居地迁徙到达现在的地域。佬泰先民迁徙途中吸纳了克木人的饮酒礼俗和乐器凯恩(Kaen)等文化元素,并将其做为末拉姆辟发(mawlum pee fah)仪规的组成要件和娱乐型末拉姆(mawlum[m(?)35 1^m31])的伴奏乐器。文章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和比较分析,拓宽了“广西右江地区魔婆(me214 mot31)仪式中的歌唱是末伦古老源头”这一认知,论证了泰、老所研究区域末拉姆(mawlum[m(?)35 1^m31])与广西所研究区域末伦在鬼灵崇拜仪式音乐行为方面的同源关系。根据末伦与末拉姆(mawlum[m(?)35 1^m31])差异性的事实,或可推定娱乐型末拉姆(mawlum[m(?)35 1^m31])的出现当在泰、佬、壮民族分化之后。通过考证末拉姆辟发(mawlum pee fah)仪式与魔婆(me214 mot31)仪式中不同法器的出现年代,以及上述诸环节文化事象的梳理、引证、描述与分析,文章提出了泰东北、老挝所研究区域末拉姆(mawlum[mo35 1^m31])与广西右江流域所研究区域末伦从同源走向异流的假设。

凌晨[9](2015)在《壮族“末伦”音乐及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定的民族艺术是特定文化土壤的产物,不同的历史、地理、民族、宗教、语言形态,催生出不同的民间音乐形态。壮族“末伦”是产生于广西西南部文化土壤的一种地方活态文化,主要流布于广西靖西县、德保县大部分乡镇及与之相邻的天等县交界地区,包括仪式末伦和曲艺末伦两种形态。仪式末伦是以流行于广西西南地区壮族"haet moed"仪式活动为载体,特指仪式过程中执仪巫婆建构的音声。曲艺末伦是广西壮族民间曲艺较具代表性的一种,发展至今已有德保北路末伦、德保南路末伦、靖西上甲末伦、靖西下甲末伦四种形态,其中德保北路末伦和靖西下甲末伦的传播力度和影响范围较广。曲艺末伦即当下众多学者所言末伦,而仪式末伦是曲艺末伦的源流之根。本文对壮族“末伦”的两种形态分别进行阐述,二者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存在关联。音乐是各民族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生活的面貌。“末伦”是壮族音乐文化中的一种,是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被看做是“边缘的活力,对于中国文化格局和生命力具有本质的意义”。本文以仪式活动实录、音乐形态分析和末伦教育传承三大要素为切入点,全文由序论、正文和结语组成。在序论中简要说明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的问题,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正文第一章节,首先,陈述末伦产生的文化生态,通过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介绍,初步认识调查点和调查对象的依托平台;其次,通过文献与田野互证,探究壮族“末伦”的起源,将末伦的起源和流变予以脉络化梳理,提供给人一个直观的认识。第二章节,首先,对壮族“消灾解难”仪式末伦音乐活动个案进行实录,翔实地记录整个仪式过程;其次,对贯穿整个仪式过程的仪式音声进行分析;最后,对仪式末伦的地方认知、信仰根基和功能结构等多方面进行音乐文化阐释。第三个章节,首先,对壮族曲艺末伦的社会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其次,对曲艺末伦音乐形态进行分析,并对仪式末伦和曲艺末伦音乐形态异同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归纳曲艺末伦的社会价值功能。第四个章节,主要关注于末伦当下的传承思考,首先,对曲艺末伦在学校教育传承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肯定学校教育传承曲艺末伦的特殊地位和优势;其次,引发对末伦今后传承的新思考,如歌者观照、活态传承、文化自觉等,试图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有益借鉴。对所有民族来说音乐从来都不是形而上之道,民族音乐学的任务是找出音乐事象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联,即音乐行为对其所处、所属的文化具有什么样的价值,放在一定的音乐环境中,才能树立正确、全面、多元的音乐认知观。因此,本文的最大优势和亮点不仅在于对壮族末伦的研究加入音乐形态分析,而且还将音乐现象视为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来予以认识和理解,注重音乐现象与社会文化体系的关联。在文章中,追溯末伦产生的源流,将仪式过程深描并加以分析,在关注音乐现象的同时,记录音乐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物质生活、社会和精神生活面貌,揭示音声现象与其特殊历史、社会、文化空间背景之间的共生关系。

李素娟[10](2014)在《刘三姐歌谣的文学人类学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三姐歌谣是壮族民众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积累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民间口头集体创作的诗歌,在壮族历史上和现实生活当中曾经发挥过并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西宜州市壮族民众现实生活中的刘三姐歌谣,直接冲击着民间文学样式的传统“民歌”概念,它源于祭祀神只、驱鬼祛邪的仪式,源于祈福、治病、禳灾的实际需要。在当今贵族化、精英化、文本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学史观中,它处于主流文化的边缘,但是在壮族先民的生活中,它却是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超乎想象的有用的“精神食粮”。在壮族的民间文学中,山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与它产生的神圣信仰土壤、它的演唱者与传承者、与它发生作用的事件、对象、仪式、场景等等因素连结起来互为一体,成为共同发生作用的活生生的存在。以往对刘三姐歌谣的研究,较多地停留在宏观的壮学研究(民间文学、民俗学)之下,始终摆脱不了文本化、文学化的模式。本论文采用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田野作业深入到刘三姐歌谣的文化内层,将这种地域性的民间“活态”文学同民俗学、比较宗教学、比较神话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在跨文化和多学科的语境下,意欲挖掘宜州市刘三姐歌谣的文化功能及价值存在,以期在此基础上揭示学界以往刘三姐歌谣研究的不足与局限,从而实现在认识论上,在情感、心理承受方面真正突破以我族为中心和地方本位观念的束缚,获得文化反思的观察、认知以及阐释能力,进而使对本土文化的再发现和再认识在理性关照下成为可能。全文除绪论以外,共分五章,具体内容简要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刘三姐歌谣的生成及其类型。壮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历代以来“喜歌好歌”之俗盛行,习歌尚歌的风习承传了古越人“尚越声”、“作越声”的文化特征。刘三姐歌谣在宜州市壮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和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作用。它不仅是民众精神生活中娱乐消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肩负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播伦理价值观念的重任。它反映了当地壮民的族群情感,承载着壮族族群的审美心理意识,塑造了壮民的个性特征,是宜州市壮族民众创造和拥有的地方性文化的杰出代表。第二章重点分析和研究歌谣体现的神灵崇拜信仰。刘三姐仪式歌中,“蚂蜗歌”是最具代表性的祭典歌,其核心围绕着崇蛙敬蛙所展开,与之相生相伴的,是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民间信仰现象及独特的神话叙事形态。蛙神是壮族民众所敬仰崇拜的对象,文章对“蚂(?)节”活动的描述,结合对壮族青蛙神话的解读及“蚂(?)歌”的分析,探讨刘三姐歌谣所体现的蛙神崇拜模式、蛙神崇拜的演化轨迹以及蛙神崇拜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以求获得对青蛙神话社会功能的整体认识。第三章对歌谣所发挥的祈吉纳福作用进行研究。在英国文学史上,诀术歌可以算是最原始的文学形式。原始诗歌倍受欢迎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有韵律的咒语,从根本来看它的产生与图腾崇拜和巫术的发生联系在一起。我国古代也有诸如此类的诀术歌存在。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去关照刘三姐仪式歌中的诀术歌这一概念,我们便会发现这些貌似荒谬的民间诗歌竟然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无可非议的传统认识价值,隐喻了诸如生殖繁衍、物泰民安、纳福避邪等祈福禳灾观念,其核心指向“吉”、“福”的民俗意图。第四章关于歌谣的神圣治疗功能研究。刘三姐歌谣最原初的也是最本真的功能:包括精神治疗在内的文化整合功能,它以“诅”的语言形态出现,其基本形式在于用咒术将病症、梦魔、寄生虫等侵害人身心健康的东西驱逐出去,以求实现病疾的治愈。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文学宣泄疗效的明证,西方也有不少关于这个概念的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着作是叶舒宪主编的《文学与治疗》一书,将人类学视点下文学的治疗作用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世纪西方知识体系内部发生了几个方面的转向,中、外学者完成了巫术还原过程,“文学治疗”命题在“六种”民族志材料的关照下被还原到生活语境,生动地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第五章对刘三姐歌谣的娱乐狂欢精神进行研究。文学作为人类语言符号的活动,通过虚拟狂欢的情景来宣泄与释放内心情感,以求达到精神健康的层面,确实有奇特的功效。刘三姐歌谣是壮族狂欢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歌圩的普遍存在是其狂欢化的空间,人物形象的狂欢化颠覆了正统文化所垂青的理想形象,粗俗化的广场语言消融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和隔阂,凸显了壮族山歌独特的娱乐价值。因此,本节从狂欢化理论入手,在论述山歌的狂欢化特征的同时演绎壮族山歌的现当代狂欢,进而实现刘三姐歌谣娱乐功能的完美呈现与表达。

二、壮泰民族艺术审美观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壮泰民族艺术审美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资料的收集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的社会环境
    一、东北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东北民族生存的经济环境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文化环境
    四、东北民族的构成与分布
第二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回顾
    一、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
    二、东北近代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
第三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
    一、东北民族民间歌曲
    二、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
    三、说唱音乐(曲艺音乐)
    四、东北民族民间器乐
    五、东北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
    六、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
第四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民族性的艺术特征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
    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共性与特殊性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国际性
    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
第五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汉族、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二、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
    三、蒙古族音乐与草原游牧文化
    四、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五、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
第六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传承
    二、东北地方性剧种黄龙戏
    三、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2)《壮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比较研究》(节选)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Task Description
    1.2 Task Significance
    1.3 Translation Process
Chapter Two 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on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1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2.1.2 Features of Target Readers
    2.2 Translation Resources
        2.2.1 Translation Tools
        2.2.2 Parallel Texts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Guidance
    3.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3.2 Translation Methodologies of Ethnic Cultural Classics
Chapter Four Case Studies
    4.1 Lexical Translation
        4.1.1 Proper Names
        4.1.2 Book Titles
        4.1.3 Culture-loaded Words
    4.2 Sentence Translation
        4.2.1 Non-Subject Sentences
        4.2.2 Difficult Sentences
    4.3 Textual Transl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Gains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3)侗族传统服装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以侗族为研究对象的着作
        二、以侗族传统服饰为研究对象的着作
        三、涉及侗族及侗族传统服装的方志、府志、民族志及游记
        四、与本文相关的其它研究视角的着作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田野点说明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
        三、田野点说明
    第四节 创新点
        一、研究角度创新
        二、建立结构图谱
        三、梳理侗族支系
第一章 侗族及侗族传统服装概述
    第一节 侗族及侗族传统服装探源
        一、侗族族源与族称
        二、侗族传统服装的起源与演变
    第二节 黔、桂、湘三省侗族传统服装的分类
        一、贵州侗族传统服装分类
        二、广西侗族传统服装分类
        三、湖南侗族传统服装分类
第二章 侗族传统服装的形貌
    第一节 上装
        一、交襟型
        二、对襟型
        三、偏襟型
        四、缺襟型
    第二节 下装
        一、百褶裙
        二、大头裤
    第三节 辅助服装
        一、首服
        二、肚兜
        三、围裙
        四、绑腿
        五、足部服
第三章 侗族传统服装的底色与装饰色
    第一节 侗族传统服装的底色
        一、底色与中华五色之关联
        二、底色在民俗中的运用
    第二节 侗族传统服装的装饰色
        一、装饰色彩载体
        二、装饰色彩分布
第四章 侗族土布纹样及其织造工艺
    第一节 侗族土布的纹样种类
        一、纱孔纹样
        二、菱形纹样
        三、格子纹样
        四、斜纹纹样
        五、团花纹样
    第二节 侗族土布织造工艺分析
        一、纱孔纹样的织造工艺
        二、斜纹纹样的织造工艺
        三、格子纹样的织造工艺
        四、菱形纹样的织造工艺
第五章 侗族传统服装的精神内涵与审美特征
    第一节 侗族传统服装的精神内涵
        一、和谐共处的社会文化
        二、乐天知命的民族精神
        三、人衣合一的伦理观念
    第二节 侗族传统服装的审美特征
        一、造型:服务生活兼顾美观
        二、纹样:观物取象应物象形
        三、色彩:装饰为用赋色有序
    第三节 与周边民族服装的比较
        一、与贵州邻近苗族、水族服装比较
        二、与广西苗族、瑶族服装比较
        三、与湖南花苗服装比较
第六章 侗族传统服装的变迁与当代延续
    第一节 侗族传统服装的变迁
        一、生存环境的变迁
        二、服装文化的变迁
        三、服装艺术特征的变迁
    第二节 侗族传统服装艺术的当代延续
        一、作为“文化基因”的非遗抢救性保护
        二、政府扶贫政策下的非遗化商业产销
        三、“让文化走出去、让非遗活起来”的文创产品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田野调查工作表
附录3 表录
附录4 图录
后记

(4)侗族古歌中的物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侗族古歌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四、“侗族古歌”“物象”概念的阐释
第一章 侗族古歌中丰富的物象
    第一节 侗族古歌中自然物象分析
        一、植物类物象
        二、动物类物象
        三、天文气象类物象
        四、水文类物象
        五、地质类物象
    第二节 侗族古歌中人文物象分析
        一、食物类物象
        二、器物类物象
        三、建筑类物象
    第三节 自然物象与人文物象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物象在侗族古歌中的艺术表达
    第一节 物象参与侗族古歌意境的营造
        一、物象人格化构建神秘世界
        二、物象组合展现的和谐情境
    第二节 物象参与侗族古歌的叙事化抒写
        一、物象推动叙事情节的发展
        二、物象生活性细节抒写
    第三节 物象参与侗族古歌矛盾冲突的设置
        一、主体介入物象的价值判断
        二、展演场域表演形式的戏剧性
第三章 侗族古歌中物象的民俗文化内涵
    第一节 侗族古歌中物象蕴含的物质民俗内涵
    第二节 侗族古歌中物象展现的社会民俗内涵
    第三节 侗族古歌中物象体现的精神民俗内涵
第四章 侗族古歌的文体学研究
    第一节 侗族古歌中物象的诗体属性
    第二节 侗族古歌中物象的小说文体特征
    第三节 侗族古歌中物象的戏剧文体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况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发生学方法研究
        二、环境美学研究综述
        三、生态美学研究综述
        四、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研究
        五、研究的局限性
第一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
    第一节 思想资源
        一、西方世界的自然之美
        二、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
    第二节 社会根源
        一、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
        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节 学科发展需要
        一、西方艺术美学传统的突破
        二、中国美学生态化的诉求
    第四节 起源问题的比较研究
        一、思想资源的比较
        二、根本出发点的比较
        三、美学理论的改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形成
        一、赫伯恩的元研究
        二、伯林特的环境美学
        三、卡尔松的环境美学
        四、瑟帕玛的环境美学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一、曾永成的人本生态美学
        二、徐恒醇的生态美学
        三、相关领域学者的贡献
    第三节 初成形态的比较研究
        一、学科基础比较
        二、研究问题比较
        三、理论体系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一、自然美学的发展与繁荣
        二、从自然环境到人类环境
        三、核心理论的承续与发展
        四、从环境关注到环境关怀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一、人本生态美学的发展
        二、曾繁仁的生态美学
        三、袁鼎生的生态美学
    第三节 承接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一、代表人物的自我发展
        二、其他学者的承接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拓展
        一、多民族传统的融入
        二、走向广阔的疆域
        三、应用研究的拓展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一、思想资源的挖掘与应用
        二、应用研究的拓展
    第三节 学科拓展的比较研究
        一、理论研究的拓展
        二、应用研究的深入
        三、双向拓展的耦合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对话与交流
    第一节 学术交流活动
        一、学术会议
        二、访学与访谈
        三、几点建议
    第二节 学术文献译介与研究
        一、译介研究成果
        二、学术翻译方法
        三、译与研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
    第一节 代表性观点
        一、无关论
        二、等同论
        三、隶属论
        四、优劣论
    第二节 为什么要确定中国生态美学学科独立性?
        一、学界对生态美学学科认识的模糊性
        二、生态美学对环境美学的隶属性
        三、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时代要求
    第三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差异性
        一、不同的哲学背景
        二、不同的研究路线
        三、不同的基本问题
        四、不同的理论体系
        五、不同的研究谱系
    第四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对应耦合
        一、思想资源的互借
        二、发展路径的对应
        三、学科品质的共生
        四、美学使命的耦合
        五、未来走向的趋同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6)泰国东北部民间传统“那伽”艺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现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那伽的历史演进及其在泰国东北部的滥觞
    第一节 那伽信仰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泰国东北部那伽信仰的滥觞
    第三节 泰国东北部那伽信仰的崛起
第二章 那伽艺能的形成及与人的生活关系进程
    第一节 何为那伽艺能
    第二节 泰国东北部民间那伽艺能形成的背景
    第三节 泰国东北部民间那伽艺能的生活相
第三章 那伽艺能的类别与祭祀风貌
    第一节 神乐艺能与祭祀风貌
    第二节 田乐艺能与祭祀风貌
    第三节 水乐艺能与祭祀风貌
    第四节 祝福语艺能与祭祀风貌
第四章 那伽艺能中的生存智慧
    第一节 敬拜与赞美:寻找心灵的栖园
    第二节 生活与理想:自我的阐释与内养
    第三节 那伽艺能的归宿:优雅生活的艺术
第五章 那伽艺能与文学艺术创作
    第一节 那伽文学主题的发现与拓展
    第二节 那伽文学世界中的群像描绘
    第三节 那伽文学文本的语言探索
结语 对当代那伽艺能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那伽艺能研究对文艺民俗研究的贡献
    第二节 那伽艺能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三节 那伽艺能研究对当代文艺创作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那伽艺能的相关资料及图片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广西壮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靖西壮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壮锦
        二、壮锦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应用性研究
        二、理论性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地调查研究法
第一章 广西壮锦的概况
    第一节 壮锦的起源
    第二节 广西壮锦的发展历史
        一、壮锦的兴盛期
        二、壮锦的衰落时期
        三、壮锦的复兴期
第二章 靖西概况
    第一节 地理环境
    第二节 建置历史
    第三节 民族风俗
第三章 靖西壮锦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材质与工艺之精巧
        一、独特的原材料和染料
        二、壮锦的织造工艺与染色技术
    第二节 色彩与图案之华美
        一、独特的色彩运用
        二、丰富的图案
    第三节 寓意与文化之丰厚
        一、作为生命繁衍的符号
        二、作为诞生礼与嫁妆的壮锦
第四章 靖西壮锦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靖西壮锦生产运营状况
        一、靖西壮锦厂的生产运营现状
        二、民间织锦越来越少
    第二节 传承危机及其原因探析
        一、传承危机
        二、传承危机之原因探析
    第三节 政府对靖西壮锦的保护和宣传工作
        一、全方位的保护和宣传工作
        二、保护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第五章 靖西壮锦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工艺改进
        一、传统的生产工艺概况
        二、在继承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引入新技术
    第二节 品种创新
        一、题材内容的扩充和丰富
        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创新
        三、结合生活实际开发
    第三节 转变经营战略
        一、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二、品牌化的经营理念
        三、市场化探索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泰国末拉姆、老挝末拉姆与广西末伦的比较研究—同源异流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导师的启发
        二、田野调查机缘
        三、问题意识
        四、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对末伦和泰、老末拉姆的研究
        二、民族学关于壮泰族源问题的相关求索
        三、关于研究方法论的文章、书籍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末拉姆的界定及语音、语义
        一、老挝语语义
        二、泰国东北部方言语义
        三、泰老挝学者、末拉姆艺人及研究者的解读
    第二节 泰老末拉姆与广西末伦比较研究的条件与可能
        一、壮、老、泰语言上的相同或相似性
        二、仪式和仪式性歌唱的相同或相似
        三、可能存在的迁移路线
第二章 泰国东北、老挝末拉姆音乐
    第一节 泰国东北末拉姆音乐
        一、末拉姆在泰国分布区域
        二、泰东北末拉姆分布区域中的民族
        三、泰国东北部末拉姆音乐的分类
        (一) 仪式型末拉姆辟发
        (二) 娱乐型末拉姆音乐
        (三) 娱乐型末拉姆的分类
    第二节 老挝末拉姆音乐
        一、末拉姆在老挝的分布
        二、末拉姆演艺团体——中央歌舞团
        三、老挝末拉姆的分类
        (一) 老挝末拉姆的地方性题材
        (二) 仪式性的末拉姆辟发
        (三) 其他末拉姆
        (四) 末拉姆演出场合
        (五) 末拉姆表演程式
    第三节 泰东北、老挝末拉姆音乐之间的关系
        一、史书中有关老、泰关系的史料记载
        二、老挝历史上法昂国王统治时期
        三、老挝向泰东北的移民
        四、泰东北、老挝末拉姆音乐的关系
        (一) 泰东北与老挝在民族、语言、节日、信仰上的相似
        (二) 末拉姆音乐表演形式的相同
        (三) 艺人的口述资料
        (四) 前人学者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泰老的鬼灵崇拜与巫术仪式
    第一节 泰东北、老挝鬼灵崇拜
        一、泰东北鬼灵崇拜信仰
        二、老挝鬼灵崇拜信仰
    第二节 泰东北末拉姆辟发仪式
        一、起源于鬼灵信仰的末拉姆辟发仪式
        二、末拉姆辟发仪式实录
        三、末拉姆辟发仪式环节分析
    第三节 老挝末辟仪式
        一、老挝鬼灵崇拜信仰的末辟仪式
        二、末辟仪式现场实录
        三、末辟仪式环节分析
        四、两场末辟仪式的片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末拉姆辟发和末辟到末拉姆的转型
    第一节 末拉姆音声与鬼灵崇拜的关系
        一、鬼灵观念——仪式行为——歌唱音声
        二、末拉姆辟发仪式中末拉姆歌舞的雏形
        三、末拉姆歌舞中祭祀环节
        四、从巫术到艺术的末拉姆
    第二节 从末拉姆辟发和末辟到末拉姆的转型
        一、末拉姆辟发仪式中音声的界定与划分
        二、末拉姆辟发仪式音乐的构成
        三、娱乐型末拉姆音声的界定
    第三节 末拉姆的音乐形态
        一、泰东北、老挝末拉姆音乐中的基本理论
        二、末拉姆辟发仪式的音乐形态分析
        三、末拉姆歌舞音乐形态分析
    第四节 从音乐看末拉姆辟发与末拉姆歌舞的关系
        一、拉姆瑭瑶系统的解读
        二、旋律发展手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末伦与巫术
    第一节 壮族右江流域巫术仪式
        一、史料中右江流域壮族“巫”的记载
        二、鬼灵观念信仰谱系
        三、以“鬼”——“魂”为核心的巫术仪式
    第二节 魔婆仪式现场实录
    第三节 从巫术到艺术的末伦
        一、魔婆仪式的音声场域
        二、魔婆仪式中产生末伦的音声环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泰老末拉姆与广西末伦同源异流辨析
    第一节 泰老壮语言的同源性
        一、末拉姆与末伦
        二、民族分化的时间节点
    第二节 末拉姆辟发仪式与魔婆仪式的同源性
        一、鬼灵崇拜信仰核心词汇的语音、语义相同
        二、仪式种类及其它信息的比较
        三、仪式中的细节比较
    第三节 末拉姆辟发仪式与广西右江流域魔婆仪式差异性
        一、铜链、铜盘
        二、剪纸
        三、伴奏乐器凯恩——排笙
        四、不同宗教影响下的巫术仪式
    第四节 从同源走向异流的泰、老末拉姆与末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个人简历

(9)壮族“末伦”音乐及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壮族末伦的起源
    一、壮族末伦的人文生态环境
        (一) 靖西县概况及流布区域
        (二) 德保县概况及流布区域
    二、壮族末伦的起源
        (一) 仪式末伦文献记载
        (二) 曲艺末伦源流考究
        1. 巫调说
        2. 秀才说
        3. 山歌说
        4. 木偶戏说
第二章 仪式末伦音乐文化研究——以“消灾解难”仪式个案为例
    一、仪式活动实录
        (一) 仪式前奏
        (二) 供台布置
        (三) 仪式过程
    二、仪式音乐分析
        (一) 诉求旋律
        (二) 仪式基本曲调
        (三) 送灾送难旋律
        (四) 送茅郎旋律
        (五) 过海旋律
    三、仪式音声结构
        (一) 有声音声
        (二) 无声音声
    四、仪式音乐文化
        (一) 巫婆:人、鬼、神沟通的媒介
        (二) 仪式地方认知
        (三) 仪式信仰根基
        (四) 神圣的仪式用具:法器与服饰
        (五) 仪式功能结构
第三章 曲艺末伦音乐调查研究
    一、曲艺末伦的社会传承现状
        (一) 社会传承现状
        (二) 班社艺人传承现状
        1. 靖西末伦班社及艺人调查
        2. 德保末伦班社及艺人调查
        (三) 曲艺末伦传承谱系
    二、曲艺末伦的音乐形态研究
        (一) 唱词唱腔关系特点
        1. 句式特点
        2. 唱词韵律
        3. 词腔关系
        4. 衬词衬腔
        (二) 曲艺末伦音乐分析
        1. 调式调性
        2. 音乐结构
        3. 旋律形态
        (三) 曲艺末伦与仪式末伦音乐形态比较
    三、曲艺末伦的社会功能
        (一) 娱乐功能
        (二) 教育功能
        (三) 社交功能
        (四) 审美功能
第四章 壮族末伦的传承思考
    一、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曲艺末伦
        (一) 学校教育传承现状
        (二) 学校教育传承效益
        1. 目的性与计划性
        2. 专业性与连续性
        (三) 学校教育传承途径
        1. 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
        2. 培养正确的文化认知
        3. 教学与实践有效互动
    二、壮族末伦保护传承的新视角
        (一) 歌者关照——保护末伦艺人
        (二) 活态传承——保护文化语境
        (三) 文化自觉——树立民族自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一、县志、集成
    二、专着
    三、期刊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实地田野调查照片
    附录三: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及课题研究情况
        (一) 发表学术论文
        (二) 课题研究
后记

(10)刘三姐歌谣的文学人类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独创性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内容
        四、独创性
第一章 刘三姐歌谣的生成及其文化面貌
    第一节 刘三姐歌谣生成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
        一、自然生态环境:歌谣生成的表层因素
        二、文化生态环境:歌谣生成的深层因素
    第二节 刘三姐歌谣的源起
        一、歌谣之源:壮歌与“越人歌”
        二、歌谣流变:从壮歌到刘三姐歌谣
    第三节 作为文化事像的刘三姐歌谣
        一、歌谣类型的多样化
        二、词语与主题表达的程式化
        三、“勒脚歌”:刘三姐歌谣的特殊表现形式
第二章 歌谣与神灵崇拜
    第一节 蛙神崇拜模式:图像叙事—文本叙事—仪式叙事
        一、图像叙事
        二、文本叙事
        三、仪式叙事
    第二节 壮族歌俗的变迁:蛙神信仰的演化轨迹
        一、歌舞乐神→自娱自乐:演化变迁
        二、歌仙刘三姐(妹)的出现:蛙神崇拜的逐渐遗忘
    第三节 “蚂(?)歌”与蛙神信仰仪式的文化意蕴
        一、“杀死蛙婆”:灵魂与生命的转换仪式
        二、“游蛙活动”:独特的交感巫术形式
        三、母系到父权:蛙神叙事的性别转化
第三章 歌谣与祈福纳吉
    第一节 祈吉求福歌谣:壮族生人神话的独特彰显
        一、“请水”祈福歌:“春情水”与“再生水”的生殖意蕴
        二、《“拜敢”歌》:山歌吟唱与祖先崇拜的交融
    第二节 纳福避邪歌谣:石崇拜与歌仙信仰的活态呈现
        一、祈福禳灾歌:石崇拜的跨文化认识
        二、歌仙信仰的逐步升级:从爱神到巫神
第四章 歌谣与神圣治疗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巫术还原
        一、他者视阈下的巫术还原
        二、我者视阈下的巫术还原
    第二节 诗歌治疗的民族志
        一、土家族的神歌治疗仪式
        二、侗族咒语诗歌的魔力
        三、苗族的巫医治疗
        四、殷商时代的文学治疗
        五、瑶族施符念咒的治疗术
        六、布依族《摩经》的巫师治疗
    第三节 山歌的神圣治疗
        一、壮族“花歌”:生殖崇拜文化的叙事
        二、“求花”仪式表象下的文化内核:巫医致幻术的治疗功能
第五章 歌谣与狂欢娱乐
    第一节 狂欢化理论和壮族狂欢文化标志性符号
        一、狂欢化的理论
        二、壮族狂欢文化标志性符号
    第二节 狂欢情结:文本理论视阈下的刘三姐歌谣
        一、广场中的狂欢化
        二、人物形象的狂欢化
        三、粗俗化的广场语言
    第三节 立体演绎:壮族山歌的现当代狂欢
        一、壮族山歌的当代狂欢:“妖魔化”与“浪漫化”
        二、壮族山歌的现代狂欢:《印象·刘三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壮泰民族艺术审美观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D]. 王丽伟. 吉林大学, 2019(06)
  • [2]《壮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比较研究》(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孙晶晶.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3]侗族传统服装艺术研究[D]. 张云婕.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侗族古歌中的物象研究[D]. 金高娣. 广西大学, 2019(01)
  • [5]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D]. 周艳鲜. 广西民族大学, 2019(12)
  • [6]泰国东北部民间传统“那伽”艺能研究[D]. 陈甜甜(SupindaRattanatangtrakoon).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广西壮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靖西壮锦为例[D]. 李育珍.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8]泰国末拉姆、老挝末拉姆与广西末伦的比较研究—同源异流辨析[D]. 李秀明. 中国音乐学院, 2016(10)
  • [9]壮族“末伦”音乐及传承研究[D]. 凌晨.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10]刘三姐歌谣的文学人类学解读[D]. 李素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壮泰民族艺术美学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