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石碎石垫层在高地下水位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苏亮[1](2021)在《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吹填陆域作为围海造陆工程中最主要的陆域形式,发展吹填陆域是解决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需要与建设用地不足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于缓解我国人均土地面积短缺、疏浚海运航道等现实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对吹填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是吹填陆域交付使用的前提,如何选择合理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有效加固吹填土地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难点。本文依托山东某人工岛(一期)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现场试验对大面积复杂吹填陆域的地基处理方法展开研究,并对“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出现降水难的问题,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对该新工艺的加固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吹填场地土层性质和土层分布特征,分析吹填料、吹填工艺、水力重力分选性和吹填口布设位置等因素对吹填土层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吹填场地根据土层分布情况可划分为砂土区、软土区和“千层饼区”,其分别对应的吹填位置为吹填口、冲淤区和回淤区,根据上述吹填陆域土层分布特征,可用于初步判断大面积吹填场地地质情况,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2)基于吹填场地土层分布特征,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分析研究,提出在砂土区选用高能级强夯法,软土区选用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和“千层饼区”选用降水强夯法分别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砂土区和“千层饼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120 k Pa且有效消除了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液化势,软土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80 k Pa、十字板剪切强度平均值达到了15 k Pa且土体固结度在95%以上,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值,论证了选用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确定了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及设计参数,为人工岛(二期)地基处理工程加固方案提供实际指导意义,也可为类似吹填陆域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提供参考意义。(3)针对强夯法处理吹填陆域时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砂土区中无软土层、表层软土层、中间软土层和下卧软土层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和降水与未降水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软土层会明显阻碍夯击能传递,软土层分布位置不同对强夯加固效果影响程度不同,软土层分布越深,夯击能穿透软土层后衰减越大,建议当软土层较浅时,可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当软土层较深时,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并不适宜,此时应选取其他地基处理方式;高地下水位会明显损耗夯击能,建议在高地下水位吹填陆域采用强夯处理时,应采取降水措施,为强夯法处理含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的吹填陆域地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4)采用降水强夯法处理“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中,部分区域出现管井降水难的问题,本文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一种新工艺处理此类地基,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动态模拟数值模型,模拟连续夯击试验,得到孔隙水压力、土层有效应力和位移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次夯击周期过程中,当冲击荷载结束后,土体内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变化规律符合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论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在多次夯击过程中,单击沉降量逐渐减小趋于稳定,证明夯击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一个最优夯击次数,可满足加固效果的情况下同时保障工程的经济高效。在多次夯击过程中,相比较无排水沟一侧,临近明盲排水沟一侧的孔隙水压力数值更小,土体有效应力数值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广,证明明盲排水沟可加速孔隙水压力消散,增加土体水平和竖直方向加固范围,建议在降水强夯法中可用明盲排水沟作为新的排水体系,增强降水强夯法的加固效果,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苏亮[2](2021)在《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吹填陆域作为围海造陆工程中最主要的陆域形式,发展吹填陆域是解决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需要与建设用地不足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于缓解我国人均土地面积短缺、疏浚海运航道等现实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对吹填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是吹填陆域交付使用的前提,如何选择合理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有效加固吹填土地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难点。本文依托山东某人工岛(一期)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现场试验对大面积复杂吹填陆域的地基处理方法展开研究,并对“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出现降水难的问题,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对该新工艺的加固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吹填场地土层性质和土层分布特征,分析吹填料、吹填工艺、水力重力分选性和吹填口布设位置等因素对吹填土层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吹填场地根据土层分布情况可划分为砂土区、软土区和“千层饼区”,其分别对应的吹填位置为吹填口、冲淤区和回淤区,根据上述吹填陆域土层分布特征,可用于初步判断大面积吹填场地地质情况,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2)基于吹填场地土层分布特征,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分析研究,提出在砂土区选用高能级强夯法,软土区选用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和“千层饼区”选用降水强夯法分别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砂土区和“千层饼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120 k Pa且有效消除了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液化势,软土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80 k Pa、十字板剪切强度平均值达到了15 k Pa且土体固结度在95%以上,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值,论证了选用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确定了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及设计参数,为人工岛(二期)地基处理工程加固方案提供实际指导意义,也可为类似吹填陆域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提供参考意义。(3)针对强夯法处理吹填陆域时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砂土区中无软土层、表层软土层、中间软土层和下卧软土层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和降水与未降水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软土层会明显阻碍夯击能传递,软土层分布位置不同对强夯加固效果影响程度不同,软土层分布越深,夯击能穿透软土层后衰减越大,建议当软土层较浅时,可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当软土层较深时,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并不适宜,此时应选取其他地基处理方式;高地下水位会明显损耗夯击能,建议在高地下水位吹填陆域采用强夯处理时,应采取降水措施,为强夯法处理含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的吹填陆域地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4)采用降水强夯法处理“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中,部分区域出现管井降水难的问题,本文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一种新工艺处理此类地基,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动态模拟数值模型,模拟连续夯击试验,得到孔隙水压力、土层有效应力和位移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次夯击周期过程中,当冲击荷载结束后,土体内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变化规律符合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论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在多次夯击过程中,单击沉降量逐渐减小趋于稳定,证明夯击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一个最优夯击次数,可满足加固效果的情况下同时保障工程的经济高效。在多次夯击过程中,相比较无排水沟一侧,临近明盲排水沟一侧的孔隙水压力数值更小,土体有效应力数值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广,证明明盲排水沟可加速孔隙水压力消散,增加土体水平和竖直方向加固范围,建议在降水强夯法中可用明盲排水沟作为新的排水体系,增强降水强夯法的加固效果,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侯慧敏[3](2020)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具有:对不良地基加固效果良好;适用范围广泛;桩体不需要钢筋笼骨架;采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降低水泥使用量且回收粉煤灰节能环保降低工程造价;成桩方法多样,施工机械选择范围大等一系列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当中。文章主要介绍了在沼泽地区淤泥质土且高地下水位等不良地质条件的高层建筑物地基处理当中,应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的过程和效果。
赵新瑞[4](2019)在《德香高速公路地震液化及盐沼泽共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令哈至香日德高速公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属青海省西北部海西州境内,是交通运输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八纵八横”骨架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65km。其沿线广泛分布有盐渍土、盐碱沼泽、风积沙、地震液化土等特殊地基,沿线土质以粉细砂为主,粉粘土颗粒含量极低,地基土地震液化特征明显,同时兼具盐碱沼泽等软土地基特征,给德香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带来挑战,也给德香公路施工及运营质量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地震液化及其和盐碱沼泽共生路段地基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德香公路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根据德香高速公路地震液化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现状,依托德香高速公路建设,对可液化土地基提出合理的判别方法,通过优化设计选择合理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提出相关质量检验控制标准指标和方法,提出青海省地震液化及其与盐碱沼泽共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方法。通过对德香高速强夯置换法处理中等液化路基段和挤密碎石桩处理严重液化路基段施工方案和现场实验检测及分析,发现强夯置换法处理中等液化路基是成功的,粉砂地基经过强夯置换法处理后,强夯置换墩的承载力达到300kPa,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达到160kPa,符合设计要求。施工碎石桩时,质量控制重点为灌砾石量及振动挤密的过程。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得知,桩间土和碎石桩均满足中密以上要求。结合德香公路盐渍土及粉砂土地基的处理工艺,有计划地在地基不同处理区域对土压力、地表沉降、地下水位进行观测研究,发现复合地基中桩(墩)间土桩(墩)体的作用是非线性关系,桩土应力比为非线性变化,其大小随着施加荷载的增大而发生改变,最后会随着复合地基桩(墩)间土和桩(墩)的变形协调,一起承担荷载,桩土应力趋于稳定。结果表明,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地基,碎石桩“桩土应力比”宜取1.2—1.5,“桩土应力比”宜取2.5—2.7;若桩体密实度提高,可增大桩土应力比。
吴朝阳[5](2018)在《毛细作用对拓宽路基的变形影响及处置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对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的重要交通干道已无法满足当前需要,所以道路拓宽工程逐渐成为了当今热议的话题。伴随着道路拓宽工程的问题就是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现象。为了能够解决差异沉降给道路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内外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从实际工程中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对差异沉降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单一,多局限于道路自重及车辆荷载作用,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在一些高地下水位地区,毛细作用对道路造成的破坏较为严重,若将非饱和土中的毛细现象引入到实际拓宽道路工程当中将会非常有意义。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毛细作用对拓宽道路的影响,本文在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毛细水的上升高度及毛细作用下拓宽路基的差异沉降特点,为实际道路设计提供借鉴理论。首先,模拟出了毛细水的上升过程及路基高度随含水量变化趋势,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出了不同土质中毛细水的上升高度,从而对接下来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为了对毛细作用下的拓宽路基沉降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首先对拓宽工程完成后,路基在毛细作用下的沉降特点及含水量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其次针对高地下水位时的拓宽路基模型,分别探讨了路基填土土质、路基拓宽宽度、路基填土厚度,新旧路基压缩模量差异、地基压缩模量等不同影响因素对路基差异沉降的变形影响,从而对拓宽路基差异沉降的变形特性和影响因素都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最后,从抑制毛细水上升的角度出发,对差异沉降的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拓展分析了几种控制路基差异沉降的措施。其中毛细水上升的抑制措施主要是从隔断和吸收两个角度出发,进而提出了碎石铺设、粗砂铺设、土质改良等措施,并进行了论述分析;拓展控制措施主要是从增加土体接触和提高自身强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台阶开挖、旧路削坡、轻质填筑材料等,并分析了其处治效果及特点,并由此对拓宽道路差异沉降的控制提供了一些理论指导。
石秀峰[6](2017)在《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很多线路需要穿越软弱土场地。近年来,为满足软土场地工程建设需求,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地基加固中,其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场地变形控制效果显着,取得了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内外学者针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针对加筋碎石桩群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研究还较少,群桩效应问题理解的不够透彻,有关地下水对加筋碎石桩工作状态的影响不够明确。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作状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1)对加筋碎石桩的作用机理和发展概况进行了概括,从理论研究与试验手段两方面出发,并结合施工技术与方法,系统性的总结了前人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2)基于国外知名加筋碎石桩室内模型试验,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模型试验进行了仿真模拟,模型中土体采用摩尔—库伦弹塑性本构模型,加筋材料采用弹性单元,加筋体与土体及桩体间引入接触单元。并从复合地基沉降及加筋体应变两个角度出发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尺寸加筋碎石群桩计算模型,对群桩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3)基于单桩和群桩模型,分析桩土模量比、加筋体刚度、长度、碎石内摩擦角、桩间距及上部荷载等参数对场地沉降、桩身侧向变形及桩土应力比等参数对单桩和群桩工作状态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引入沉降比,构建单桩与群桩沉降间的关系,分析桩土模量比、桩间距及上部荷载对沉降比的影响规律,给出不同工况下沉降比的表达式。(4)构建软土场地路堤—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模拟路堤建造过程,分析不同施工阶段时,低地下水位和高地下水位两种工况下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征,场地固结沉降及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过程,探讨加筋体刚度和群桩数量对场地排水的影响,为其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与参考意见。
明家华[7](2012)在《换填土地基处理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说明简要分析了换填地基处理的工程特点,全面阐述了换填地基法的使用范围,并对该处理方法的质量控制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说明,从而使换填地基处理法更加完善,进而确保工程质量。
刘晋美[8](2012)在《浅析换填地基处理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由于某些部位持力层较软弱,地基的承载力不能满足基础上部荷载的要求,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常常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换填地基法是地基处理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对保障建筑施工实体的工程质量、减少地基失稳、震陷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换填地基法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则、要点等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探讨,以期能为我国的地基处理工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冯伟[9](2012)在《山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软基处理问题日益突出。而山区软土由于变形机理的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使得山区软土地基变形规律及处理方法的研究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在软土地基处理方面已有多种成熟的方法,如袋装砂井预压法、塑料排水板预压法、水泥搅拌桩、CFG桩、真空预压、管桩、高压旋喷桩等等,工程实际中也都有相应采用。而各种处理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针对性,工期、经济性、适用范围、处理效果等都不尽相同。论文依托贵州省交通厅科技项目“贵州山区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在分析和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软土地基的定义、软土在我国贵州的分布情况以及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进行了概述;本文结合贵州山区实际公路工程设计及施工的经验,对几种常用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布设情况、经济性、工期等进行分析和比较。重点对各种软基处理方法进行比较论证,研究、归纳和总结出各种常用软基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和设计选择、决策原则等。研究结果为提高贵州省高速公路路面使用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实用价值。
邓云潮[10](2012)在《高速公路扩宽路基综合防排水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交通运输快速增长,对道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我们过去路面结构设计和交通量预测考虑不足等原因,使得部分新建道路在使用初期就出现了结构破坏,或是没有达到设计年限就出现交通量饱和,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如何在尽量降低工程投资的前提下,对现有道路进行改造,改善其承载能力及行车适应性,或是将交通量饱和的道路改扩建使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道路维修和改扩建工程中,如何排除道路范围内的水是工程的重点。水对道路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通常所遇到的路基病害都直接或间接与水有关,只有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才能保证路基的稳定、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以及行车安全。本课题以郑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参考新建道路的排水设计体系,提出改扩建工程排水方案,并通过软件模拟排水效果,推荐最优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郑漯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与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调研结果,分析了病害产生的机理与造成路基含水量过大的原因。参考新建道路的设计方法,提出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改扩建方案,并通过软件模拟进行方案比选,推荐最优方案。针对原道路缺乏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的情况,提出中央分隔带的改建方案,通过软件模拟进行方案比选,推荐最优方案。对路基填土的毛细水上升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两种不同填土的毛细水上升规律。对两种土的毛细水上升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结果,找到利用土水特征曲线估算土壤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的方法。同时就影响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体积填充法改良碎石排水层的级配,分别对三种不同粗细的级配进行毛细水试验,找到既能满足阻隔毛细水又具有足够强度的级配方案,并对施工工艺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碎石排水层有效性进行模拟分析。
二、片石碎石垫层在高地下水位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片石碎石垫层在高地下水位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真空预压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研究 |
1.2.2 真空-电渗联合预压法研究 |
1.3 强夯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能级强夯法研究 |
1.3.2 降水强夯法研究 |
1.4 工程概况、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4.1 工程概况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的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吹填陆域的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
2.1 吹填陆域地质条件 |
2.1.1 陆域地形地貌 |
2.1.2 陆域地质结构及土层性质 |
2.1.3 陆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 |
2.3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形成的原理 |
2.4 吹填陆域施工区域划分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
3.1 地基处理技术选择 |
3.2 地基处理效果检测方法 |
3.2.1 取土标准贯入试验 |
3.2.2 静力触探试验 |
3.2.3 平板载荷试验 |
3.2.4 十字板剪切试验 |
3.3 试验区场地土层性质 |
3.4 砂土区高能级强夯法试验研究 |
3.4.1 强夯方案 |
3.4.2 夯后加固效果分析 |
3.4.3 高能级强夯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5 软土区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试验研究 |
3.5.1 试验方案 |
3.5.2 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
3.5.3 现场检测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千层饼区降水强夯法试验研究 |
4.1 降水强夯法设计原理与施工方案 |
4.1.1 管井降水设计原理与施工 |
4.1.2 塑料排水板设计原理与施工 |
4.1.3 强夯设计原理与施工 |
4.2 夯后检测结果分析 |
4.2.1 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 |
4.2.2 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分析 |
4.2.3 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
4.3 引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 |
4.3.1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特征 |
4.3.2 明盲降水强夯法适用范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数值模拟分析 |
5.1 FLAC~(3D)简介 |
5.2 FLAC~(3D)理论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网格划分 |
5.2.3 本构模型选择 |
5.2.4 边界条件设定 |
5.2.5 冲击荷载输入 |
5.2.6 土体参数和计算工况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超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 |
5.3.2 有效应力分析 |
5.3.3 位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真空预压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研究 |
1.2.2 真空-电渗联合预压法研究 |
1.3 强夯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能级强夯法研究 |
1.3.2 降水强夯法研究 |
1.4 工程概况、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4.1 工程概况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的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吹填陆域的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
2.1 吹填陆域地质条件 |
2.1.1 陆域地形地貌 |
2.1.2 陆域地质结构及土层性质 |
2.1.3 陆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 |
2.3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形成的原理 |
2.4 吹填陆域施工区域划分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
3.1 地基处理技术选择 |
3.2 地基处理效果检测方法 |
3.2.1 取土标准贯入试验 |
3.2.2 静力触探试验 |
3.2.3 平板载荷试验 |
3.2.4 十字板剪切试验 |
3.3 试验区场地土层性质 |
3.4 砂土区高能级强夯法试验研究 |
3.4.1 强夯方案 |
3.4.2 夯后加固效果分析 |
3.4.3 高能级强夯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5 软土区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试验研究 |
3.5.1 试验方案 |
3.5.2 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
3.5.3 现场检测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千层饼区降水强夯法试验研究 |
4.1 降水强夯法设计原理与施工方案 |
4.1.1 管井降水设计原理与施工 |
4.1.2 塑料排水板设计原理与施工 |
4.1.3 强夯设计原理与施工 |
4.2 夯后检测结果分析 |
4.2.1 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 |
4.2.2 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分析 |
4.2.3 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
4.3 引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 |
4.3.1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特征 |
4.3.2 明盲降水强夯法适用范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数值模拟分析 |
5.1 FLAC~(3D)简介 |
5.2 FLAC~(3D)理论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网格划分 |
5.2.3 本构模型选择 |
5.2.4 边界条件设定 |
5.2.5 冲击荷载输入 |
5.2.6 土体参数和计算工况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超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 |
5.3.2 有效应力分析 |
5.3.3 位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 工程应用案例 |
2.1 工程概况 |
2.2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
2.2.1 桩长设计 |
2.2.2 桩径设计 |
2.2.3 单桩承载能力设计 |
2.2.4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2.2.5 桩间距 |
2.2.6 桩体强度 |
2.2.7 褥垫层厚度 |
2.2.8 布桩 |
2.3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 |
2.3.1 CFG桩桩体材料技术指标 |
2.3.3 工艺流程 |
2.4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2.4.1 做好桩基施工前期准备 |
2.4.2 注意环境保护 |
2.4.3 严格控制拔管速度 |
2.4.4 控制混合料坍落度 |
2.4.5 注意施工顺序 |
2.4.6 注意监测桩顶标高 |
2.4.7 做好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
2.4.8 确保褥垫层施工质量 |
2.5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检验 |
3 结语 |
(4)德香高速公路地震液化及盐沼泽共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液化土地基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盐碱沼泽地基处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可液化土地基判别技术 |
2.1 地震液化的判别方法 |
2.1.1 德香高速公路地震液化判别 |
2.2 德香高速公路粉细砂物理特征 |
2.2.1 颗粒级配 |
2.2.2 击实特征 |
2.3 德香高速公路粉细砂力学特征 |
2.3.1 加州承载比(CBR) |
2.3.2 回弹模量 |
2.3.3 抗剪强度指标 |
2.4 粉细砂地震液化的动三轴试验研究 |
2.4.1 试验设备 |
2.4.2 试验方法 |
2.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液化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
3.1 地基处治方案比选 |
3.2 强夯置换法处理中等液化地基技术研究 |
3.2.1 强夯置换法和强夯法的加固机理 |
3.2.2 实体工程设计与施工 |
3.2.3 数据分析与成果总结 |
3.2.4 本节小结 |
3.3 碎石桩处理严重液化地基技术研究 |
3.3.1 碎石桩加固机理 |
3.3.2 实体工程设计与施工 |
3.3.3 数据分析与成果总结 |
3.3.4 本节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液化与盐沼泽共生地基处理研究 |
4.1 地震液化与盐沼泽地基处治方案比选 |
4.2 德香高速公路地震液化与盐沼泽共生地基处治方案 |
4.3 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试验研究 |
4.3.1 碎石桩处治设计 |
4.3.2 碎石桩处治施工 |
4.3.3 现场测试 |
4.3.4 试验数据分析 |
4.4 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试验研究 |
4.4.1 强夯置换处治设计 |
4.4.2 强夯置换处治施工及施工工艺改进 |
4.4.3 现场测试 |
4.4.4 强夯置换复合地基试验结果分析 |
4.4.5 强夯复合地基加固效果试验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毛细作用对拓宽路基的变形影响及处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差异沉降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毛细水运动规律研究 |
1.2.3 路基毛细水作用影响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理论 |
2.1 土中水分析 |
2.1.1 结合水 |
2.1.2 自由水 |
2.1.3 非液态水 |
2.2 非饱和土特性分析 |
2.2.1 吸力 |
2.2.2 水膜理论的吸力研究 |
2.2.3 土水特征曲线 |
2.3 非饱和土本构模型 |
2.3.1 弹性模型 |
2.3.2 Mohr-Coulomb(摩尔库伦)模型 |
2.4 非饱和土强度理论 |
2.4.1 理论公式 |
2.4.2 经验拟合公式 |
2.5 算例验证 |
2.6 小结 |
第三章 路基土中毛细现象研究 |
3.1 非饱和土毛细水上升高度及渗流理论 |
3.1.1 毛细水上升高度理论 |
3.1.2 非饱和土渗流控制方程 |
3.2 软件简介及有限元理论 |
3.2.1 有限元法简介 |
3.2.2 软件简介 |
3.3 模型建立 |
3.4 毛细水上升结果分析 |
3.4.1 毛细水上升过程 |
3.4.2 毛细水上升高度 |
3.5 小结 |
第四章 毛细作用对拓宽路基的变形影响研究 |
4.1 毛细作用下路基沉降机理 |
4.1.1 道路沉降机理分析 |
4.1.2 非饱和土流固耦合控制方程 |
4.2 模型建立 |
4.3 毛细作用下拓宽路基沉降特点分析 |
4.3.1 初始状态 |
4.3.2 变形特点 |
4.4 拓宽路基在毛细作用下的差异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路基填土土质对差异沉降的影响分析 |
4.4.2 路基填土高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分析 |
4.4.3 新填地基压缩模量对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
4.4.4 路基拓宽宽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分析 |
4.4.5 地基压缩模量对差异沉降的影响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毛细作用下的拓宽路基沉降控制研究 |
5.1 毛细水上升控制措施研究 |
5.1.1 铺设碎石 |
5.1.2 铺设粗砂 |
5.1.3 其他措施 |
5.2 差异沉降控制措施拓展分析 |
5.2.1 旧路削坡 |
5.2.2 台阶开挖 |
5.2.3 轻质材料的采用 |
5.2.4 地基加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
1.2.2 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理论研究 |
1.2.3 加筋碎石桩工程应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加筋碎石桩数值模拟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加筋碎石桩室内模型试验简介 |
2.3 PLAXIS计算基本原理 |
2.4 加筋碎石桩有限元数值建模 |
2.4.1 土的本构模型 |
2.4.2 加筋体单元 |
2.4.3 接触面单元 |
2.4.4 有限元计算模型 |
2.5 模型正确性检验 |
2.6 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工作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
2.6.1 桩土模量比 |
2.6.2 加筋体刚度 |
2.6.3 加筋体长度 |
2.6.4 碎石内摩擦角 |
2.7 小结 |
第3章 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群桩效应分析 |
3.1 引言 |
3.2 加筋碎石群桩有限元模型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模拟方案 |
3.3 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群桩工作性状分析 |
3.3.1 变形性状分析 |
3.3.2 力学性状分析 |
3.4 群桩效应分析 |
3.4.1 桩间距 |
3.4.2 桩土模量比 |
3.4.3 加筋体刚度 |
3.5 沉降比影响因素分析 |
3.6 考虑群桩效应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3.6.1 已有群桩沉降计算方法简介 |
3.6.2 基于沉降比的群桩沉降计算 |
3.7 小结 |
第4章 软土场地路堤—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下水渗流及比奥固结理论简介 |
4.2.1 地下水渗流理论基本方程 |
4.2.2 比奥固结理论 |
4.2.3 有限单元离散 |
4.2.4 弹塑性固结 |
4.3 软土场地路堤—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
4.3.1 PLAXIS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2 施工过程模拟 |
4.4 低地下水位软土场地路堤—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模拟分析 |
4.4.1 施工过程分析 |
4.4.2 施工完成后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工作状态及参数分析 |
4.5 高地下水位软土场地路堤—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
4.5.1 加筋体刚度对复合地基工作状态影响 |
4.5.2 桩数对复合地基工作状态影响 |
4.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浅析换填地基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换填地基法工程特点 |
3 换填地基法适用范围 |
4 垫层设计 |
5 换填地基法施工遵循原则 |
6 换填地基法施工应重点注意的要点 |
7 注意事项 |
8 结语 |
(9)山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软土概况 |
1.2.1 软土的定义、分类及软土的工程特性 |
1.2.2 山区软土分布及特点 |
1.2.3 软土路基病害及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1.3 选题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综述 |
2.1 换填法 |
2.2 密实法 |
2.2.1 强夯法 |
2.2.2 抛石挤淤法 |
2.3 排水固结法 |
2.3.1 袋装砂井预压法 |
2.3.2 塑料排水板预压法 |
2.3.3 真空预压 |
2.3.4 表层排水法 |
2.4 复合地基法 |
2.4.1 水泥搅拌桩 |
2.4.2 CFG 桩 |
2.4.3 管桩 |
2.4.4 高压旋喷桩 |
2.4.5 碎石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用软基处理方法技术特点 |
3.1 基本原理的比较分析 |
3.2 平均造价比较分析 |
3.3 工期情况比较分析 |
3.4 布设形式比较分析 |
3.5 承载力和工后沉降比较分析 |
3.6 技术适用范围的比较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工程造价因素的分析 |
4.1 软基处理深度对单桩造价的影响和变化规律 |
4.2 软基处理深度对造价的影响分析 |
4.3 工期对造价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基处理方法适用性综合分析 |
5.1 山区软土概况 |
5.2 山区各种软土路基处理方式的使用原则 |
5.3 山区采用软基处理方式的设计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 |
二.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高速公路扩宽路基综合防排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公路改扩建排水系统的研究 |
1.2.2 路基碎石排水层的研究 |
1.2.3 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研究 |
1.2.4 中央分隔带排水的研究 |
1.2.5 非饱和土与毛细现象的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路基病害调查 |
2.1 京珠高速公路郑州至漯河段现状及扩宽方案 |
2.1.1 项目现状 |
2.1.2 项目所属地区自然地理状况 |
2.1.3 加宽方案 |
2.2 路基路面病害与排水设施调查及综合分析 |
2.2.1 路基路面病害调查及机理分析 |
2.2.2 原排水系统调查及综合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扩建工程中央分隔带排水方案研究 |
3.1 常见的中央分隔带排水方法 |
3.1.1 中央分隔带铺面 |
3.1.2 分隔带内设置地下排水设施 |
3.1.3 锯槽防渗墙 |
3.1.4 分隔带内设置双向向内横坡 |
3.1.5 碎石排水墙 |
3.2 旧路改扩建工程中央分隔带排水方案 |
3.3 旧路改扩建工程中央分隔带排水方案优化 |
3.3.1 Van Genuchten 模型 |
3.3.2 初始条件确定 |
3.3.3 模拟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道路改扩建路面内部排水方案比选 |
4.1 路面内部排水的重要性 |
4.1.1 下渗水对道路的影响及危害 |
4.1.2 布设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必要性 |
4.2 常见路面内部排水系统 |
4.2.1 排水基层排水系统 |
4.2.2 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
4.3 道路改扩建工程中路面排水系统方案比选 |
4.3.1 原有道路承载力良好时处理方法 |
4.3.2 原有道路承载力较差时处理方法 |
4.4 内部排水方案优化 |
4.4.1 边界条件的确定 |
4.4.2 排水模拟效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排水基层分析与设计 |
5.1 排水基层排水效果模拟 |
5.2 排水基层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
5.2.1 排水层材料比选 |
5.2.2 多孔隙沥青混凝土的设计方法 |
5.2.3 多孔隙沥青混凝土设计的相关试验 |
5.3 排水层厚度和排水层排水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影响排水层厚度的因素分析 |
5.3.2 影响排水层排水时间的因素分析 |
5.4 改扩建工程排水层设计 |
5.4.1 整幅路基布设排水层分析计算 |
5.4.2 半幅路基设置排水层分析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路基土中毛细水上升理论及试验研究 |
6.1 毛细理论 |
6.2 郑漯高速两种土样的工程分类 |
6.3 毛细水上升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法 |
6.3.1 试验仪器 |
6.3.2 试验方法 |
6.3.3 土样重型击实实验 |
6.4 毛细水上升试验及结果分析 |
6.4.1 粉砂土毛细水上升试验及结果分析 |
6.4.2 亚粘土试验及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毛细水上升的数值模拟 |
7.1 软件介绍 |
7.2 模型简化原理 |
7.3 两种不同土质毛细水上升的建模分析 |
7.3.1 粉砂土毛细水上升的模拟 |
7.3.2 亚粘土毛细水上升的模拟 |
7.3.3 毛细水上升高度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路基碎石排水层性能研究及数值模拟 |
8.1 路基排水层 |
8.2 碎石排水层性能试验研究 |
8.2.1 材料性能要求 |
8.2.2 碎石排水层级配研究 |
8.2.3 三种级配阻隔毛细水性能研究 |
8.3 碎石排水层的数值模拟 |
8.4 路基碎石排水层的设计与施工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道路改扩建路基排水层排水效果研究 |
9.1 扩宽路基简化模型 |
9.2 模拟结果分析 |
9.2.1 不设路基碎石排水层的模拟 |
9.2.2 加设路基碎石排水层的模拟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道路改扩建工程中其他排水设施研究 |
10.1 地面排水 |
10.1.1 边沟 |
10.1.2 排水沟 |
10.1.3 拦水缘石 |
10.1.4 超高段中央分隔带排水的设置方案 |
10.2 防护与加固工程的改扩建处理措施 |
10.3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改扩建整体排水方案推荐 |
11.1 新郑至许昌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排水方案推荐 |
11.1.1 承载力较强时新郑至许昌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排水方案 |
11.1.2 承载力较强时新郑至许昌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排水方案验证 |
11.1.3 承载力较弱时新郑至许昌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排水方案 |
11.2 许昌至漯河段高速公路改扩建排水方案推荐 |
11.2.1 承载力较强时许昌至漯河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排水方案 |
11.2.2 承载力较强时许昌至漯河段高速公路改扩建排水方案效果验证 |
11.2.3 承载力较弱时许昌至漯河段高速公路改扩建排水方案 |
11.3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四、片石碎石垫层在高地下水位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苏亮.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苏亮.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侯慧敏. 粘接, 2020(05)
- [4]德香高速公路地震液化及盐沼泽共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赵新瑞.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毛细作用对拓宽路基的变形影响及处置策略研究[D]. 吴朝阳.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6]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研究[D]. 石秀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7]换填土地基处理质量控制[J]. 明家华. 山西建筑, 2012(29)
- [8]浅析换填地基处理技术[J]. 刘晋美. 露天采矿技术, 2012(03)
- [9]山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研究[D]. 冯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12(05)
- [10]高速公路扩宽路基综合防排水系统研究[D]. 邓云潮. 长安大学, 2012(07)